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2024-12-04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精选12篇)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篇1

一、当代国贸大学生就业现状

1、就业渠道少

据调查显示将近60%-80%的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首选银行跟外贸公司, 当然其中有部分毕业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就业渠道, 进入到其他用人单位;另外还有20%-40%的毕业生选择从事管理和自主创业以及一小部分待业。从数据中显示出国贸大学生就业渠道尤为得少。这一点在目前这一国际金融危机下为突出, 金融危机爆发后, 外贸公司纷纷裁员, 甚至是倒闭停业。这使得去年的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往年的5%左右。

2、性别歧视

据调查显示, 在相同条件下, 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7%。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 比男毕业生低8.7个百分点。加上国贸这一特殊的专业, 公司培养员工都要从跟单做起, 这就加剧了外贸行业中招人的性别歧视。

3、专业技能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外贸事业是越做越大, 甚至对GDP的贡献达到20%-30%之多, 外贸公司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鉴于这一趋势, 国贸专业成了大家热捧的专业, 但是外贸公司发现大批量生产的国贸专业大学生并不完全合格。在对苏南100家外贸公司进行调查之后, 有87%的用人单位对当代国贸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质疑, 74%的用人单位建议国贸大学生要提高表达与沟通能力, 96%的用人单位说出当代国贸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低的现象。另外调查还显示:在外贸公司中, 专科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 英语专业的就业率高于国贸专业的。究其原因, 还是用人单位对专业技能的重视。

二、当代国贸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自身能力与素质低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以及学校没有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导致了学生在应用知识、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以及职业操守上的欠缺。虽然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 但其中许多学生因为自身能力与素质低根本不能胜任这些岗位, 这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调查中也显示出社会对当代国贸大学生的能力及素质提出不满, 出现了明显的供需不平衡。

2、期望值过高

目前薪酬与福利成为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因素, 毕业生对薪酬、福利、个人发展机会、社会地位等等的期望值过高。我国就业的地区性和行业性差别非常大。由于东部与西部、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 出现了“先大城市, 后小城市, 最后乡镇”的阶梯就业现象。就业意向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一些发达城市, 出现了“有业不就, 就业扎堆”的现状。

3、社会环境因素

国贸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 其中社会环境最为复杂。有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新的劳动法的出台、社会文化因素等等。其中对国贸大学生就业影响最大的当属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据有关部门预测, 09年的外贸对GDP的影响将降为0, 从这一点反映了这次危机对从事外贸行业的单位及个人的打击是致命的。新劳动法的出台也对外贸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外贸公司属于私营企业, 他们对工资报酬特别敏感, 有些就采取了人员调整, 其中裁去了部分员工, 所以留给新进入社会的国贸毕业生的机会就更加稀少。

三、对当代国贸大学生的一些建议

1、做好个人职业规划

一份个人职业规划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他的就业。未来的就业形势无法预测, 所以只能从自身找出路, 大学学习期间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将对今后的就业指名方向。如何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呢?那就要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以及评估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开展。在开展的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 合理设计一份属于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是就业还是自己创业?是去从事行政还是去从事外贸?这些都是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的。

2、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培养

一要努力学好国贸专业课程, 只有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才能谈就业;二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面试技巧, 这些技能都是社会的需要;三要适当考取一些证书, 因为当今能力的多少还是以证书说话, 所以适当考取证书是必要的选择;四要培养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品质, 进入社会这些品质将是决定你就业的制胜法宝。

3、树立正确全面的就业观

当代国贸大学生就业难,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自身定位不准, 一味追求薪酬和地位等。他们应该放弃“精英”的意识, 从实际出发, 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最终达到树立正确全面的就业观。

4、关注社会需求

社会与学校的信息不对称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代国贸大学生就业难。关注社会需求成了当代国贸大学生的当务之急, 只有了解社会需要, 才能对症下药, 选择正确的培养模式, 才能在今后的就业中取得优势地位。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篇2

在现今这个人才竞争过剩的社会,大学生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2011年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人,但相关人才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1)》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1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程师,主要集中在IT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11220万人。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篇3

【关键词】就业环境 大学生就业方向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各方面加强了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冲击和不良影响。如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都严重受创,我国经济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呈现缓慢趋势,这也意味着大学生就业机会日趋减少[1]。另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入大学校门,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他们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当前中国就业环境的分析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在加快,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货紧缩压力持续,我国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成员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也非常高。因此,我国在这场危机中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这场危机的出现也导致如今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其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会对就业形势造成影响。如我国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减少,这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中各个行业发展缓慢,对劳动力需求不大。另外,中国出口近年来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也影响着中国的就业形势。总之,中国当前的就业环境是充满各种问题的,就业形势是极其严峻的。

三、适应当前就业环境,选择合理的就业方向

(一)依据就业形势,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观念对其就业方向的选择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大学生在就业之前,要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及就业形势进行分析,认清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就業观和竞争观[3]。例如,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就可以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进行调查分析。如果本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就可以选择进行自我创业,要广开思路,不能把自己的就业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在面临激烈竞争的时候,要树立自己敢于竞争和大胆竞争的观念,勇于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为自己的就业打好基础。

(二)确定目标,定位准确

目标是一个人努力的方向,只有树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才能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机会。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就应该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确定合理的目标。进行自我定位之后,就可以为自己做一个短期和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实现自我目标的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要依据社会的发展及就业形势的变化适当做出调整,并就当前的就业政策,为自己的目标定位努力。例如,大学生可以为自己做一个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自己的就业方向及就业观念等进行规划,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目标,才有助于去实现目标。

(三)依据自身特点,采取科学的就业选择方法

当前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选择也是纷繁复杂的,导致学生在面临就业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针对这一问题,大学生首先要对自我有清醒的认识,并结合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更为科学的、适合自己的职业。例如,学生可以通过SWOT分析或者是双向对比法选择正确的就业方向,并结合现阶段国家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政策,选择自己最适合且满意的岗位[4]。毫无疑问,在复杂的就业形势面前,认清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切忌在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自身特点,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四、结语

教育体制的改革,导致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迅速,且就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公平的问题。同时,经济发展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这些现实问题都导致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我国大学生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才能提高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郑杭生. 改革开放 30 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J].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4):45-46.

[2]董丁戈,李彦秋,关晓梅. 对大学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1):109-110.

[3]陈华,陈伟. 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全球视角与中国的选择[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12):235-236.

优化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对策研究 篇4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高校首当其冲。因为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产品”, 产品是否适销对路, 高校责无旁贷。要破解就业这个老大难问题, 高校要反思并调整自我, 在自身改革上找出路, 尽早与市场对接。破解思路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

一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一个本位———能力本位。从大学生教育理念的转变到高校教材的改革都要突出能力本位, 着重培养学生做事做人的能力, 这是大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高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对学生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鱼”是知识, 授予的再多也有吃完的那一天;“渔”是渔网和工具, 掌握了捕鱼的能力和方法, 天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鱼”。我国的高校往往注重第一个“鱼”而忽略第二个“渔”, 大学生高分低能就是这样造成的。高校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新格局, 只有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 应试教育才能走向素质教育。

二是“两商”并重的教学模式。大学生既要有智商也要有情商, 在就业竞聘和实际工作中, 人才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现在, 高校教育存在着盲点, 即上课就灌, 下课就考, 一考定终身。这种应试教育, 引导学校注重学生智商的培养, 忽略情商的培养。情商是人自我心理的调节能力和情绪的控制能力, 它包括抗挫折能力、抗诱惑能力、公关社交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于企业家和领导者, 情商素质更重要。实践证明, 智商决定成绩, 情商决定成功。美国著名教育家、企业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 只有15%是靠专业知识, 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的技巧。”笔者认为, 大学教育要具体做到“三传”, 即传教知识、传授技能、传承文化, 这才是完整的大学教育。我们对第一个“传”做的太大了, 后面的两个“传”根本没有做到位, 导致学生高智商低情商, 到社会上很难有适应性和成功率。目前, 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情商素质。作为成功的企业家, 在学生时代往往在学习上不是尖子, 但就业后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成功的关键, 是因为他们情商高。在市场大潮中, 企业家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谈判订合同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都是情商的具体体现。所以, 大学生要到社会上创业, 成为企业家, 对情商的培养则不可忽略。

三是“三业”教育并举, 即择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一起抓。择业上, 要引导学生放下架子有个好的心态;就业上, 要先上岗后就业;创业上, 要敢于闯市场办企业。通过“三业”教育, 使学生在跨出校门之前便具有良好的就业观。这样, 在招聘市场上才能放下架子, 受到企业欢迎。用择业促就业, 用就业促创业, 用创业保就业, “三业”教育互动, 毕业生的“出口”才能完全打开。前些年, 大学里基本没有择业教育, 近些年才开展起来, 由于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思维没有开发出来, 所以最终影响了就业率, 这是因择业心态和创业能力缺失而带来的后果。

四是四个转变。高校在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上, 要架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新格局, 用“出口”指导教学, 做到四个转变: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从灌输教育转向互动教育, 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从单一的传授知识教育转向岗位技能教育。所以, 高校必须深化教学教法改革, 认真解决大学生培养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无缝对接的问题。就业围着市场转, 教学围着就业转, 学校围着教学转, 把这三个“呼啦圈”真正转起来, 大学生的就业“出口”就畅通了。

五是培养“德、智、体、能、心”全面发展的“五星级”大学生。第一个点是传授知识。学校围绕教学大纲, 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 授予学生一个健全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的知识品位。第二个点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德育重点在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道德底线教育, 其中, 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更为重要。第三个点是体育教育, 打造学生健康的体魄, 身体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条件。第四个点是开发学生能力, 包括技能和情商, 这是硬实力。第五个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这是学生的软实力, 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理念, 更多的是侧重在“知识”这个点上, “能力”点是教育的弱点, “心理素质”点是教育的盲点,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健全的“五角星”结构, 把五个点统一完善起来。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学生做人的三个基点, 好比人的两只脚和躯干, 唯此, 才能稳健地站起来;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做事的两个支点, 好比是两只手, 有手才能做成事, 从而构成一个完美健全的人格。知识 (智育) 、道德素质 (德育) 和身体素质 (体育) 是“三育”教育, 能力 (做事的硬能力) 和心理素质 (做事的软能力) 是“两能”培养。从古到今, 一个人和企业能成就大事, 决定因素有两个, 即心态和能力, 而心态又在能力之上。强调心理素质这个点, 是因为人参与竞争的成功率更多地依赖于心理因素。考场和赛场上的优胜者都是心理素质稳定而能超常发挥的人。例如, 世界乒联排在前十名的选手, 其技术水平不相上下, 基本处在同一水准线上, 但比赛中成败皆在心理素质上。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学生时代就应注重培养和打造出来, 这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责任。因此, 高校的历史使命不仅仅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而是要培养“德、智、体、能、心”全面发展的“五星级”大学生。这样, 学生将来走出校门, 到社会上才有成功率。在校的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时间, 打造夯实这“五个点”, 建成一个完整的五角星结构, 在德、智、体、能、心上得到全面发展, 成为“五星级”学生, 这样才能做完美的人, 做成功的事, 才能“三育结合、两能并重”。

二、打造良好的就业平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首要责任

政府要在就业问题上对大学生给政策、给机会、给条件, 鼓励就业和创业。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上要做五项工作。

一是对接收大学生的企业给予减税待遇。按接收大学生的数量, 在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上给予一定比例的减免, 鼓励企业接收大学生。同时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 给予前五年免税、后五年半税的优惠政策。

二是贷款支持。大学生自已创业需要启动资金, 经过审批应该优先给予创业大学生免息贷款, 合伙创业的贷款加倍, 从资金上扶持大学生能够创业成功。

三是社会保障兜底。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线, 是消费的兜底线, 是政治的稳压器。在大学生就业上给予社会保障, 比如在待业期间, 给予一定的待业费, 享受最低保障待遇;在创业期间, 解决“五险”问题的后顾之忧。所以, 社会保障政策要向大学生倾斜, 特别是向女大学生倾斜, 形成互助共济风险的机制, 大学生才能放心地去创业。

四是给予就业补贴。大学生到艰苦岗位去就业, 给予相应的补贴, 将待遇与城市基本拉平。财政的4万亿都投资上项目了, 其实可以拿出一部分给大学生以补贴, 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艰苦岗位去就业。

五是免费提供技能培训。政府应该提供相应的场所、人力、资金, 为大学生就业、再就业搭建一个平台。如为大学生充电补课, 使待业的大学生接受免费培训和继续教育, 促进大学生二次就业, 从长远上提升就业率。

政府从五个方面给大学生政策倾斜, 五点成一线, 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于女大学生, 在上述五个政策上给予加权系数, 在男大学生的基础上增加一定上浮比例, 也能鼓励企业消除就业上的性别歧视, 多吸纳女大学生就业。

三、社会各界要理解和支持大学生就业问题

解决大学生就业, 不仅仅是政府、企业、高校的事情, 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齐抓共管促就业。

第一是企业界。企业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冲击, 很多企业倒闭、裁员。建议企业换个思维看问题, 不要只为自己减员而加大社会失业率, 要求企业“扩大生产多就业, 降低工资不裁员, 轮休倒班不减员”, 让企业尽其所能, 想尽办法, 促就业少失业。因为我国的就业岗位有70%来自于中小企业, 企业是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 也是安排就业的主力军。

第二是社团界。社团界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社团的发展和壮大, 也蕴含着许多新的就业岗位, 为此, 社团也要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路。

第三是中介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是小政府、大中介、大社会、大企业, 而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 是大政府、小中介、小企业, 政事不分, 政企不分。这是经济搞不活, 难以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最大的体制性障碍。我国有1200万的公务员, 3600万的事业编制, 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迫切需要改革, 将一部分拥有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归政府, 一部分变为中介进行有偿服务企业化经营, 一部分直接转为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中介协会发展得越来越快, 包括各类行业协会、农村的生产合作组织等, 而且将来会越来越多。今后解决分散的企业如何面对大市场的问题, 都要靠中介组织来协调, 统一组织订单, 统一组织销售, 从而形成行业优势, 提高行业竞争力。中介机构在吸收就业上也有海绵效益, 一是中介组织自身可以吸纳就业, 二是通过中介为企业推荐就业, 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第四是媒体界。媒体要多层次、多视角关注大学生就业状况, 对解决就业难上有突破的单位和行业, 要选树典型, 大力宣传, 弘扬先进, 为人们树立信心。媒体对于就业难的问题, 一是要说真话, 二是要出实招, 三是要有健康导向, 为解决就业难构筑良好的人文环境。

大学生就业与社会环境的净化 篇5

现在许多人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高校扩招。这实在是皮相之见,难道大学不扩招,就业压力就小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人口的基础并没有改变,相反,因为扩招,推迟了一部分青年的就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的压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高校的扩招,对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我国人才的储备奠定了基础。我国未来需要的是一大批有知识的高技术人才,现在的大学生,无疑是将来的中坚力量。

时下我们所做的不是抱怨,而是积极的引导。现在,我们首先做的是彻底打破现有的人事制度,营造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让任何一个部门的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中国的改革需要的是一批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年轻有为的人,而不是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碌碌无为之辈。现在,我们各部门不乏这样的人。浑浑噩噩,投机钻营,不做事,只想做官。看着的是位子,盯着的是票子,对工作则能应付就应付,能推脱就推脱。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主要原因不是条件差,而是环境差,这儿的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而是社会环境。社会没有能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氛围,大学生一旦进入基层,如泥牛入海,有去无回。同时社会上,那些真正想做一些事的人,真正干事业的人,往往不会钻营,不会溜须拍马,也因此往往得不到领导的重用和赏识,他们只能在那而半死不活的过日子。这样的现实,是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的一个红药原因吧!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逐渐被納入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之中。就业是民生之本,而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形式以及教育的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合作,以就业工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据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699万,而2014年高校毕业生总量上升至727万。其中超过百分之七十五的高职毕业生就职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并且,这个数字正不断增长。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进行,企业市场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为民营企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选择就职民营企业。

由于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创新水平有待提高,理论知识无法完全应用于工作中去,所以,刚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薪酬普遍偏低。由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刚步入社会时适应能力差、社会经验少,往往不能对自己的就业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所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好,跳槽问题突出。

二、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除了经济、市场等因素外,还存在着很多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

1.体制性障碍的影响

体制性障碍的存在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由教育部门主管,户籍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是由劳动部门以及人事部门进行管理。各部门之间合作交流工作的不完善以及工作的复杂性会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困扰。此外,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毕业生无意于非公有制的企业,再加之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各方面的制度不太健全、管理有待优化,更难吸引高职毕业生的加入。

2.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虽然目前政府部门、学校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就业指导工作,然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毕业生往往不能正确地对自身的实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而是一味追求待遇高、环境好的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不愿去中小型企业发展,因而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还有很多高职毕业生片面追求去一线城市发展,不愿选择去中小城市尤其是偏远城市,这种就业观念会导致他们与很多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3.职业教育偏向理论化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大多偏于理论课程教学,学生缺乏实践学习的机会。一方面,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高职院校会有意控制实践教学的进行。而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资金、教学设施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高职院校无法开展足够的实践课程教学。即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然而实践经验的缺乏依然会影响其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最终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困扰。

三、提升高职院校就业率的相关策略

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若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开拓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与激励。政府应积极进行宏观调控,不断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更多机会。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规范就业市场、人才市场,解决地方保护问题,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用人单位——转变自身理念

前文中提到,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因而出现了用人单位过于重视学历、认为学历代表素质的现象。以学历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观点是十分片面的,一般来讲,学历的高低只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能力的体现,并不能成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准。用人单位应及时转变这种用人观念,与学历相比,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更应成为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选择的标准。此外,用人单位应根据岗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杜绝攀比人才的不良风气,为高职毕业生创造出良好的就业环境。

3.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学校应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结合社会的需求开设专业课程,避免一味追求热门专业。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坚持将就业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教学资金投入,保障教师的各项待遇,积极引进水平高、能力好、责任心强的教育人员,为学生创造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总结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积极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做好高职毕业生工作,不仅能够带动全社会就业率的稳步提升,还为合理配置及利用人才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所以,应全面结合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积极思考应对策略,不断拓展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确保高职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林瑜琛,何喜涛.了解毕业生特殊性,做好高职就业服务[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2]张永新,白玉翠,孙秀梅.开拓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9).

[3]吴鹤鸣,梁美社,贾中原.浅谈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篇7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 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 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目前全球软件业的三分之一是通过软件外包完成的。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快速发展, 为我国软件产业和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遇, 是软件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提升的重要途径。2009年2月国务院批准北京、上海、杭州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重点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业务。这几年, 我国软件外包出口年均增长50%。据预测, 到2011年我国软件外包市场将达到208亿美元。软件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但目前我国的软件服务外包还处在起步阶段, 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0%, 远远不及印度, 专业化人才匮乏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成了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探索有效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各行各业尤其是IT与电子通信行业更是蓬勃发展, 这给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带来了许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是举步维艰。对就业难原因进一步分析, 对毕业生作进一步的就业指导, 指导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根据当前的新形势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 把握自己的择业期望值, 坚持正确的择业原则, 对学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是事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里既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原因, 又有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1. 从社会方面看, 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 人才高消费现象日趋严重。

用人单位这种不实事求是的观念和做法, 不仅是因为对目前高职教育缺乏了解, 而且对人才市场化的运作也认识不深, 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自身人力资源成本也剥夺了许多高职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而言, 本科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也许比高职生扎实些, 但在动手能力方面并不见得比高职生强。因此, 社会用人单位应当正确对待学历问题, 重视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现“人尽其才”, 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的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2. 从学校方面看, 学校的高职办学特色不突出, 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力度。

一方面, 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专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既要综合大学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又顾及中等职业计算机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把这两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算是一个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往往由于这些学校办学定位不准确和培养方式不明确、计算机教学内容落后, 开设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不合理等因素, 大大阻碍了学生直观地接受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岗位能力的需求。

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对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缺乏有效的力度, 致使学生毕业后盲目就业, 屡屡受挫。因此, 就业指导不应是到学生毕业的那年才开始的, 而是应该从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后就进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 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就业竞争的压力, 从而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和调整学习目标。

3. 从学生方面看, 一方面是学生的就业悲观情绪和盲目攀高心理;另一方面是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过分地考虑酬金等因素。

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入学时常常抱有很强的希望和热情, 到毕业的时候择业期望值偏高。当择业遭到四处碰壁以后, 期望值一落千丈, 从过于自信变为过于自卑、情绪低落、缺少自信, 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三、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与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来看, 普遍反映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会做事”, 可见人才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各类IT企业所要求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软件开发类 (包括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 指从事开发、

研制各类软件产品的, 或企业完成自主研制并镶嵌固化到本企业生产的硬件产品中的嵌入式系统软件类工作人员。这类人员要热爱专业, 基础扎实, 有项目实战、融合、沟通能力, 精通一两种计算机语言或开发工具, 有编程能力, 最好有独立作品、省二级以上竞赛获奖证书或微软等认证。

2. 系统集成类, 指企业根据用户需求, 在软件产品的支持下,

将相关硬件设备组成应用系统的人员, 要求具有较丰富的软硬件故障处理经验, 以勤快、工作有效率、不怕累的男性为宜。

3. 软件技术服务类、销售类, 指网络软件服务与专业化服

务, 如信息咨询、培训、涮试、维护、产品升级、系统扩充、监理等人员, 要求有亲和力, 有社团活动能力, 有与用户交流沟通的能力。

4. 办公行政类人员, 要求有亲和力, 做事态度认真, 工作有效率。

综合IT企业的专业需求, 目前社会主要缺乏如下人员:Java软件开发人员、系统架构人员、专业 (软、硬件) 测试人员。另外, 国内对多媒体技术行业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 广告策划类及游戏公司类企业对平面设计、动漫制作专业人员的需求是很专业化的, 但是具备出色表现能力的人才却非常缺乏。

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1) 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不足; (2) 缺乏分析问题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 经验不足; (4) 掌握的专业技术落后, 自主学习性不够; (5) 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精, 不够专, 专业特征不明显; (6) 外语能力欠缺; (7) 价值取向与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就业定位比较盲目, 缺乏竞争力。

面对以上问题, 我们应积极与IT企业挂钩开展合作办学。面向企业急需灵活设置课程, 与企业合作办学, 可以较快地把企业开发的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中, 课程设置与教师编制灵活,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除本校教师外, 还可外聘企业优秀技术人才来校授课。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要得到IT企业的认可, 必须真正做到“零距离”上岗。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毕业生就业前一年, 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 获得用人信息, 甚至可以对课程加以置换, 强化IT企业岗位知识, 提高毕业和就业质量。

据2010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传递的信息, 目前我国的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 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随着各项扶持软件发展政策的出台, 国产软件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高效的管理手段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因此,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

四、构建良性校企合作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上述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学校和企业各自有优势也有劣势, 但是两者之间很难形成良性的校企合作, 共同培养软件外包人才, 要解决此问题我们需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 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

学校必须破除长期形成的落后的、封闭的办学观念, 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 与时俱进、开放的办学理念, 提高对校企合作重要意义的正确认识, 树立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经济建设, 全面拓展和发挥学校的职能,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

企业也要认识到学校在科研和人才综合能力、人才素质培养上的优势, 放眼长远利益, 改变利润第一的思想, 与学校深入合作, 建立共赢。良性校企合作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目标导向型的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培养软件人才的双赢驱动方式基础上的, 核心是解决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的问题, 从合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两个核心层面促使学校和软件企业充分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的合作。

2. 建立正确的校企互动和运行机制。

进行资源整合要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 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 利用双方的优势, 整合双方的资源,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建立起保证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无缝对接, 把教学、科研和生产统一于一个过程中, 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1) 学校按企业需求设置合适的专业。

(2) 校企共同讨论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3) 技能很重要, 道德也很关键。校企需要共同管理学生, 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的同时,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打造“一专多能”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4) 校企共同培养优秀师资。学校定期送教师到企业学习, 提供技能, 同时和企业共同带领学生完成软件服务外包项目。企业派遣员工到学校学习, 熟悉学校的模式和流程, 提升教学技能。

(5) 校企共建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整合优势资源, 联合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的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理念很重要, 制度是保障。校企双方需要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明确双方责任。

3. 完善激励机制保障。

一个好的模式不仅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 搭建优势平台, 同时还需要激励机制作为前进的动力。

(1) 为教师建立激励机制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和带领学生完成软件服务外包项目, 需要经过环境熟悉, 角色转变等过程。学校应当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保障进入企业工作学习教利益, 让教师安心在企业带领学生工作学习。

(2) 为企业员工建立激励机制。同样企业员工进入学校学习也存在不适应的过程, 同时在企业以产品为考核标准, 而教学产品不像软件产品, 企业需要充分考虑进入学校的企业员工的利益,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保障进入学校的员工, 尽心尽力为培养企业“准员工”而努力。

(3) 为学生建立激励机制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学习工作, 强度和压力远远大于传统的学习活动, 学校和企业需要多多关心学生生活的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采用“奖金”等方式, 积极调动学生进入角色参与真实项目实践。

(4) 政府为优秀校企合作基地建立激励机制。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软件外包服务人才是软件行业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将为软件行业带来变革, 为学生就业提供出路, 但是它也需要一些创新的相关措施, 如校企联合教材开发、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定期参加培训进行知识更新、校企合作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软件服务外包专家参与教学、引进一流服务外包企业等。这些建设工作需要政府引导, 将一些有实力的学校和机构联合起来, 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 从管理制度上保障软件教育冲破校园围墙, 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软件企业实践结合转变, 为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联盟搭建优秀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邓健.浅谈提高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可就业能力[J].决策管理, 2009, (23) .

[2]郭琦.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就业形势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4) .

[3]谢红标等.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24) .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篇8

一、大学生就业心态与心理偏差的类型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毕业时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选择。不断变革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机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施展才华机会的同时, 也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学生由于心理素质较差,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会产出各种心理偏差, 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认知心理偏差

包括自我认知偏差和对外围环境认知偏差两个方面。

自我认知偏差一方面表现为自负心理, 认为自己接受的是精英教育, 在择业过程中盲目追求高层次、高薪酬, 不愿意到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有人提出先就业后择业的口号, 这本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改变,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却因工作遇到困难或稍有不顺便辞职不干, 高离职率让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 这无疑又加大了应届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自我认知偏差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自卑心理, 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评价过低, 不敢主动推销自己, 思想上退缩不前、缺乏自信, 在求职过程中不能恰当地展示自身优势和长处, 从而错失就业机会。

对外围环境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对环境认知不确切, 出现等待心理。在当前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多变的影响下, 一些学生特别是对于就业乐观和职业前景好的专业以及条件优秀的学生, 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对各用人单位的对比上, 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从而错失就业良机。

(二) 情绪心理偏差

毕业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心理, 如面对理想与现实、就业与考研、签约与违约等矛盾, 毕业生难以取舍、无所适从, 会表现出过度焦虑心理。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意志, 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挫折失去信心时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麻木、自我封闭等反应, 从而导致抑郁悲观心理。一些学生将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都归因于就业市场的不公平, 对周围的任何事物和人群产生偏执不满心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绪心理使得他们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就业中的压力与竞争, 人为地减少了求职择业机会。

(三) 社会心理偏差

社会心理偏差表现为求职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有些大学生强行将某些同学作为自己的就业标准, 对平时成绩或各方面条件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比自己好的工作尤其不平衡, 他们把找工作的标准放在比某些人情的角度上, 而不是考虑哪些岗位更能让自己充分施展才华。同时,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逐步成长和成熟的阶段, 往往容易受到社会观念和他人意见的左右,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 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 跟在别人的后面走, 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这种盲目从众的心理状态也十分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和择业。

二、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机制, 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不断出现的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在就业一线工作的辅导员, 应积极调整思路, 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 从大学生入学开始, 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了解就业政策, 学习就业技巧, 并给予有效的就业心理指导, 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一) 将就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

在大学学习期间, 如果职业目标不明, 职业生涯模糊, 到了毕业时才作准备, 毕业生往往会感到很茫然,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与人才市场对接的成功率。因此, 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分阶段、分重点地进行。从低年级起, 要向学生灌输竞争择业的意识, 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 及时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及所学专业, 正确评价自己, 从而树立积极而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进入高年级阶段, 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 让他们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进入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年, 要指导学生逐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二) 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契机,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目前, 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多侧重于形式与政策的介绍、招聘信息以及供需见面会等硬性指导, 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引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软性知识。所以, 高校应改变过去的教育方式,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生涯规划辅导, 在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生涯素质测评、心理素质测评等引入教学内容之中, 并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技能培训班、创业意识培训班、专业技能比赛、模拟招聘比赛等活动,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 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对社会与未来作出正确的认识与判断, 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积极增进职业适应能力, 形成开放的职业观。同时重视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 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三) 建立专业的心理救助队伍,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指导

心理素质对人的思想素质、智力开发、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是一种基础性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挫折也就在所难免。但很多毕业生对即将面临的竞争与压力认识不足, 并且大多数毕业生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较低, 就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影响就业。因此, 高校应建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评价自己, 增强自我调控能力, 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 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 不因暂时的失利而丧失求职的信心和勇气。总之, 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感和抗挫折意识, 提高其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 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 在竞争中充分展示自己, 从而引导毕业生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参考文献

[1]王晓清, 耿谦, 李莉.高职院校大学生择业心理偏差的调整[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2008, (1) .

[2]韩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引导[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2008, (9) .

[3]徐敏华, 王毅.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6) .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篇9

有高的起薪期望, 固然可以展示大学生自信的一面, 可是, 如果不切实际, 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职业发展受挫, 当现实与自己的预期相距甚远, 会导致学生对现实不满, 不安心本职岗位, 生活在抱怨和幻想中。

据《新闻晨报》报道, 暑假接近尾声, 新一波校园招聘大幕即将拉开。一项《2014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回顾报告显示, 受访的2014届名校毕业生中, 超过一半希望起薪达到每月6000元至8000元。调查称, 受访的“985”和“211”重点院校中, 有52%的毕业生希望起薪在6000元至8000元之间;38.8%的学生的理想起薪在2000元至4000元之间;更有将近一成的学生理想起薪在10000元以上。

不得不说, 这些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价过于高估了。有高的起薪期望, 固然可以展示大学生自信的一面, 可是, 如果不切实际, 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职业发展受挫, 当现实与自己的预期相距甚远, 会导致学生对现实不满, 不安心本职岗位, 生活在抱怨和幻想中, 总是想着一夜之间能找到达到自己薪资期望的工作。远远偏离实际的薪酬期待, 这折射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欠缺, 必须加快补上。

与半数名校学生起薪期望在6000元到8000元之间对应的现实是,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55元, 即每月不到2300元。而北京和上海20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321元和43851元, 每月平均为3360元和3654元。以此计算, 这些学生的期望起薪是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 是上海、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倍, 他们想过没有, 自己凭什么大学一毕业就可以拿到远高于普通城镇居民高得多得多的薪酬待遇?

可能大学生不愿意拿自己与普通城镇居民比, 那不妨拿他们与自己的老师比, 一项调查显示, 高校教师的年工资收入10万元以下的占47.7%, 10万—15万元占38.2%, 15万—20万元的占10.7%, 20万元以上占3.4%。按职务分析, 正高级教师的年平均收入14.36万元, 副高级为10.33万元, 中级为8.3万元, 初级为7.44万元。如果大学生的期望起薪为6000元, 这一水准已达初级平均水平 (年限较短的初级职务薪酬要远低于平均水平) , 如果期望起薪为7000元, 已达中级平均水平, 而如果期望起薪为8000元, 已接近副高级水平。调查还显示, 我国大学青年教师从毕业留校到45岁期间, 除了少数特别优秀的可以提到副教授, 一般都是讲师, 月收入平均在6000元-8000元, 这一方面反映大学教师的待遇低, 而另一方面也折射大学毕业生的薪资期望有点高。

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薪酬, 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前不久, 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某网联合发布的《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显示, 2014年应届生平均起薪只有2443元/月, 就连北京地区, 平均起薪也仅为3019元, 这只有半数名校学生所期待的一半, 可谓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有较高的薪资期望, 与几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对名校的错误理解, 认为名校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在周围人“考上名校挣大钱”的祝愿声中, 真以为可随随便便找个上万薪酬的工作;二是缺乏对社会就业环境的认识, 虽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些材料是公开的, 但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兴趣去收集, 他们并不了解就业的真实情况, 有的甚至沉迷在某些企业家的励志演讲中, 梦想自己一不小心也成为百万富翁, 有创业的大志向, 却没有做小事的准备;三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大多大学生, 一直到大学毕业, 都依靠父母完成学业, 不知挣钱的艰辛和不易, 以为一个月挣六七千跟玩儿似的。

过高的薪资期望, 会带来学生求职定位的偏差, 不少学生就按自己期望的薪资水准去找工作, 结果处处碰壁, 在人才市场上耗费了大量时间, 却空手而回, 结果不得不一再调低就业期望值 (这还影响一些学生的求学选择, 认为考上名校就能找到薪酬好的工作, 误导一些人盲目考研) 。而且, 大学生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评价还时常发生冲突:大学毕业生抱怨企业趁就业形势严峻压低学生薪酬, 并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 并不安于眼下的工作, 而用人单位则指责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 好高骛远。另外, 一些学生的生活, 是按照高薪资期望标准设计的 (或者说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开销, 反推一个月至少要多少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 在实际薪酬远低于期望值之后, 他们并没有改变生活计划, 这就出现调查显示的另一个结果, 有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 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篇10

1. 坚持校企合作的多赢性, 使人才需求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相结合

为企业量身培养适用人才, 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我校建筑学院与山河建设集团、武汉法雅园林集团、黄冈广益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湖北大鹏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等7家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开设了订单班, 与山河建设集团、嘉禾装饰公司等企业分别共建了4所校企合作学院。其中, 校企合作学院实行相对独立的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了理事会管理制度, 设立了院务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 能更好地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型人才。在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 学院完善了专业技术交底和安全上岗、实习导师、日志和周汇报结合、巡回检查、总结报告、联合答辩等6种制度, 与企业共建顶岗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真正实现在教学中强化“会吃苦、知感恩、敢担责”的职业素质渗透教育, 强化“会学习、强技能、善沟通”的职业能力培养, 在实习过程中接受磨炼, 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实现实习就业零对接, 凸显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2. 推进“零距离”对接岗位要求

为有效地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直接植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 进一步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新机制, 让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受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推进“零距离”对接岗位要求。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项目式训练, 进行跟企业运作模式一样的实际操作和学习, 岗位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毕业就能从事相关的工作。我校在毕业生顶岗实习期间直接对校企合作“订单班”同学进行职业考核测试。考核的内容分四个方面, 包括在校学业成绩、管理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和在校获得的荣誉奖。通过考核测试的同学, 被选派到集团公司各项目部跟岗实习。这样与企业对口联姻、双向渗透的“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成为落实就业导向、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3. 加强校企合作, 提供良好就业环境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由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广, 可多方位选择与建筑工程技术有关的单位就业, 这样, 学校就可以与众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技能锻炼、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的知识技术水平。同时, 也可为各用人单位提供充分的人才考查期, 从而选择优秀的毕业生到单位就业。

4. 通过在对口企业的就业式实习, 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在公司实地接触到先进的专业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 及时了解专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丰富了实践经验, 增强了专业技能。他们实习期满后返校进行实习答辩之时, 将在外实习意见反馈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在实践教学中学院重新设计部分实训项目, 充实了实训内容。加上学生实习结束时已成为具有一定生产经验、熟悉企业生产环境的“准员工”, 绝大多数毕业生就留在所在企业工作, 这为下届在校生就业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

我校多年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 与校企合作企业建立了可靠的合作关系, 办学信誉和质量得到提升。我们还要继续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有效合作,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培德.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2005 (4) .

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 篇11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4-0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急剧增长。据统计,大学毕业生数量从2007年的495万迅速增加到2011年的660萬,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更是达到680万人,再创新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同步增长,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和严峻。 与之而来的是高校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就业困难大学生无法获得合适的就业岗位。这里的“就业困难”主要是指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由于自然条件、性别以及学业等问题导致的就业相对更加困难的这部分大学生。这部分大学生往往就业意愿强烈,但却比一般学生更难获得面试机会。这部分就业困难大学生成为就业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就业工作中的难点。

一、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分类

1.因自身自然条件不佳导致的就业困难。这部分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导致身体某些方面存在缺陷或者是外表形象不佳,这些先天的自然条件很难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改变。在实际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会优先录用那些外在条件佳、气质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很多时候即便获得了面试机会,也往往会被用人单位“以貌取人”,在一面中就给过滤掉,即便能力胜人一筹,无奈“英雄无展示之地”, 失去了进一步展示才能的机会,也只能无奈长叹。

2.因性别原因导致的就业困难。恩格斯曾经这样说“在每一个社会中,女性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总的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也就是说女性的发展水平与速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和标志,当今社会虽然提倡男女平等,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和保护女性就业机会均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女大学生就业依然会受到各种隐形的“潜规则”歧视。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虽然不会明确表示拒绝女大学生投递简历,但在简历的筛选、面试机会的给与上,还是会优先选择男生。这种性别歧视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下降,在同样的条件下,女大学生是无法和男生进行竞争的,女大学生找工作更加不易,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就更是难上加难。

3.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就业困难。1996年12月,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下发《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教财字【1996】101号)文件,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确立。但随着收费的逐渐增长,家庭承受着越来越重的经济负担。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已占有相当比例,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没有能力支付标准学费和起码生活费的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即特困生约占10%。这部分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交通费、置装费等经济压力,而且这部分学生一般社会资源较少,相对缺少社会活动的锻炼,性格偏内向,自卑敏感,虽然学业优良但综合素质不高,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4.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就业困难。由于社会、家庭、就业压力等各种原因,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一项面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3%的受访大学生有心理问题。“郁闷”、“变态”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 这些学生在就业中主要表现为过度焦虑、不自信、悲观、易患得患失等。这部分学生表面上看起来积极健康,但实际上在面试等环节中往往表现不佳而遭到用人单位的淘汰。

二、原因分析

1.国家就业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不够。2007年国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法规的高度保证对就业的支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他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比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给与社会保险补贴、机关事业单位免收招聘报名费和体检费等。2007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细化了劳动者的权益。但这些法规政策毕业生知之甚少,甚至是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也不太了解,导致政策法规的知晓度偏低,影响政策的实施。

2.就业困难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就业困难大学生一般来说不爱说话,人及沟通及交往能力偏弱。不愿意主动展示自己,遇到问题往往自己憋着心理,主动求助能力较弱。各种因素叠加起来导致这些学生能力和素质总体不高,在就业中处于劣势,而一旦受到就业挫折往往自暴自弃,自我否定,认为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行,从而失去就业的信心。

3.家庭环境的影响。就业存在困难的大学生,往往与自身所在的家庭环境影响息息相关。比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家庭本身在社会中处于中下层或底层,家庭本身可支配和利用的资源很少,那么等孩子就业的时候,一般家里都很难提供帮助和支持;那些人际沟通能力差、自卑敏感的学生,往往来自单亲家庭,有的虽然是双亲家庭,但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矛盾突出等等。

4.学校就业指导帮扶有欠缺。从各高校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就业指导工作更多的是面向一般正常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就业政策宣讲、就业技巧讲解、举办校园招聘会以及就业手续办理,而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更多的是停留在思想安抚上,根本目的还是“保稳定、保和谐”,确保这些学生别出什么事情。而就业困难学生最需要的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就业能力的提升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同时,由于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在不断增长,学校往往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这些同学提供有计划的、系统的、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

三、应对策略

1.加强国家就业政策法规宣传,强化执行落实。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国家相关就业优惠和支持政策,比如,通过网络、报纸、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彩页等各种形式和手段进行宣传。而且要强化落实,相关单位不但要知晓了解,还要贯彻落实,切实把相关就业优惠政策惠及毕业生。对于就业困难学生,可把与之相关的就业政策法规印成宣传手册,发放到本人,并进行专门的讲解。在就业过程中,如果其利益受到侵害,鼓励其积极主动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与资金上的补助,免除其经济上的压力。

2.主动关心就业困难学生,及时解决就业中的困惑疑问。就业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疑问,但是主动寻求帮助的却不多。要充分了解这一点,主动和这些进行沟通,关心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他们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就会对老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就为我们的就业工作争取到了主动,也能够切实掌握他们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

3.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就业竞争力。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其根本点在于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从而达到顺利获得就业岗位。比如,针对简历撰写环节,集中开展简历撰写培训,对于他们的简历,逐一进行查看和修改,使其简历真正成为他们就业过程中的“敲门砖”,帮助他们顺利通过第一关的筛选,获得面试机会;针对面试环节,提供面试着装及礼仪指导,争取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开展模拟面试训练,充分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公众面前自如表达的能力,掌握回答问题的技巧,提升面试成功率。

4.加强就业心理调适,培养积极的就业心态。在就业过程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的期待、社会的竞争等多重压力,尤其是就业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予以疏导和调试,使其保持积极的就业心态。对就业困难学生,要开展自卑心理的调试,和其一起探寻其过去成功的经历、挖掘其身上闪光的地方,让其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克服自卑心理,培养阳光自信的心态,在面试中寻找机会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亮点;开展焦虑心理调适,帮助其放松自己,正确面对遇到的困难,让其认识到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也是暂时的,不要过分夸大困难程度,给自己过重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罗达;试论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与帮助[J].职业, 2012年 11期

[2]赵睿.高校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群体分析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 2011,(11)

[3]周郴保,李寿国,彭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J].中国冶金教育,2011,(05)

[4]刘甲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21)

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篇12

如今内外经济增速趋缓,企业转型升级缓慢,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薄弱,对就业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却始终居高不下,而社会对毕业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水准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和企业僵持不下,无论哪一方都不肯降低自己的要求。在这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新建偏远校区的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二、大学生就业现存问题

(一)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轨,学生生活圈狭窄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否可以敏锐捕获到招聘信息对就业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新建偏远校区相对封闭,学生与外界交流有限,这样的环境导致毕业生对招聘信息的猎取能力差,造成毕业生严重的信息片面化,使得学生与大量优质企业的招聘失之交臂。另外,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城市交际圈只有同学和老师。严重的社会资源匮乏就导致其相较人脉广泛的城市大学生来说在择业期就处于劣势地位,这就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二)偏远校区校招企业和实习岗位少

企业在招聘中会考虑到经济成本的问题,由于偏远高校学生数量少,不便于面试和宣讲,愿意来开展专场招聘会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同样的原因,校区与其他高校间的联系少,毕业生也很少去参加其他学校的招聘会,这又大大削减了校区的就业资源,导致毕业生就业方向单一化且处于被动的位置。校区周边的经济环境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因为条件的限制学生也不能选择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实习,缺乏实践经验也成为了学生被企业拒之门外的理由。

(三)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如今很多专业是为了给某个行业输送人才而设立,结果毕业生却四处碰壁。归根结底是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悖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广,几乎囊括该行业的方方面面,可是却学得很浅,比如建筑、农业、设计等专业毕业生不经过岗位培训很难胜任工作。还有一些专业因为专业面极其狭窄,毕业生对专业了解存在局限性,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四)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

中国高等教育已不是稀有教育,而已经渐渐成了提升素质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已经不再是“沧海一粟”,而是“车载斗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高校毕业生依然将眼光放在名企、外企,自身能力却达不到理想企业的要求。毕业生对中小企业抛出的橄榄枝不屑一顾,都向往着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肯从事基层工作,这就导致用人单位人才不足,毕业生就业难。所以就业难的原因并不是岗位需求不足,而是毕业生和企业双向选择时出现互不匹配的矛盾。

三、学生和学校的改进措施

(一)学生要重视对职业的规划,做好就业准备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的需求为自己确定理想的职业,然后充分利用学校或社会资源,为此职业打好底层基础。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利用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SWOT分析等工具进行一个自我剖析,挖掘出自己性格上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规划职业。最后,利用在校时间扬长补短,提升自己。

(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顺应社会的改变

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大学生对社会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认知,人际交往和实践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欠缺,所以当在社会上遭遇挫折时经常手足无措。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学校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我们的社会竞争力。同时,各方面能力的增强也会让我们在就业中占据优势。

(三)转变就业观念

我们要摒弃名企憧憬,树立“小平台大作为”的就业观。新建偏远校区一般都建立在尚处于开发或者待开发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高校在此建校的目的也是为开发区输送人才。然而,“人往高处走”的思想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无论是大城市的毕业生还是新建校区的毕业生,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只有去大城市工作才是最好的归宿。另外,民营中小企业、城镇等基层单位也是极度渴求人才。所以大学生要改变对“好工作”的认识,适合自己,并且能在岗位上最大程度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才是真正的好岗位。

(四)学校积极引进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因为校区尚处于年轻阶段,社会认知度不高,学校应该增强企业对校区的认识,把优质企业引进校区,加强校企联系。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不仅仅为了创造财富,更多的是在进行创业策划中增强才干,同时又可以解决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创业意识和广泛的人文关怀精神,学校也要支持有想法的学生大胆创新。

虽然毕业生就业压力依旧很大,可是只要学生在校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积极为就业做准备的各项实践,端正就业态度,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及时更新就业资源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学校和学生肩并肩一起面对激烈的“找工作大战”,相信我们一定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参考文献

[1]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政治青年学院学报,2011(01):72-73.

[2]文丰安.大学生就业择业受挫及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2):12-15.

[3]魏森安.大学生择业现状及其社会化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

[4]曾凯欣.论大学生创业权益的法律保障[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作文规矩论文下一篇:市场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