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研究计划书

2024-09-29

“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研究计划书(通用5篇)

“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研究计划书 篇1

“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研究计划书

一 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累计失业人数也在一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一年热过一年。特别是自经济危机以来,这种趋势尤为明显。而另一方面,企业招工难也越来越明显。自20世纪初,东南沿海地区陆续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而现如今,这一现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出现。涉及的行业也由低端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蔓延到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匮乏。一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是企业“招工难”,这两种现象初看是完全相反的,只能在某一时段内发生一种,但现在两者同时发生,而且都愈演愈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关系?

因此,本研究将调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企业“招工难”的原因,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结合当前的国家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为大学生实现就业提供建议。

对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并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 相关文献综述

民工荒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个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究。本文在总结部分文献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工荒”问题进行了综述和全面剖析。国外相关研究动态(1)刘易斯二元模型

1954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不同的两个经济部门,一个是“资本主义”部门、一个是“维持生计”部门。刘易斯模式的劳动力转移机制是: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最低生活水平以上的实际工资,农业部门就能够向工业部门无限供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这种发展情况,一直延续到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增大而使实际工资上升至与工业部门实际工资相等时,劳动力的转移便结束了。(2)国外职业搜寻理论

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同时每个企业给劳动者的报酬不同,劳动者为了获得报酬满意的工作,必须在劳动力市场搜寻。这种为寻找工作而采取的失业时间越长,劳动者就越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的工作报酬就越高,但是随着他在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时间的延长,未来寻找到的工作岗位报酬的提高幅度递减,即职业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递减。2 国内的研究成果(1)结构短缺论

“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年龄、性别、地域和技能型民工荒。“民工荒”并不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绝对数下降,而是由特定人群短缺而造成的结构性供给不足,或者可以说是结构性有效供给总量不足,是劳动力市场区域性和结构性失衡的结果。吕小燕、杨文选(2006)从“经济理性人”学说出发,假设农民工是经济理性人,会精确地考虑进城务工的成本和收益,只要收益大于其成本,农民工就会选择进城。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就是农民工对进城务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理性分析的结果。与我国较快的经济增长率相比,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再加上雇主拖欠工资时有发生,这些都打击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王呈斌、毛晓燕(2010)通过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民工荒”的现状、特征,认为劳动力流动相对收益减少是其根本原因。(2)基于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就业难

在一个典型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下,由于就业机会分布的高度不均匀,而且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与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反差,因此工作搜寻对于劳动者来说显得十分重要。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征尤为明显,并且表现出多重二元性质,制度性分割、城乡分割、地区分割、职业分割、行业或部门分割并存,这种状况大大提高了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生的流动成本,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3)除了以上几种种主流观点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解释“民工荒”现象。例如,黄婧、纪志耿(2010)从科斯特的“生存理论”视角分析说明“民工荒”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对就业机会、全年收入预期的不稳定性,以及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迁移成本的上涨压力。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分析,及研究设想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概述,再从工作搜寻理论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可以简单从工作搜寻的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探讨。从成本角度出发,基于拓展型的工作搜寻理论,大学毕业生的搜寻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不。而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工作搜寻是从最有希望的工作开始,同时由于搜寻中获得的工资越来越高,进一步搜寻获得更高工资的难度也越大。

三 研究假设

在经济好转背景下,部分地区、企业在招工中存在的结构性短缺现象是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的一种反映。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局面,也反映了以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青年劳动者的就业预期,与一些企业的薪酬待遇、劳动环境、用工方式不相适应。剖析两者的背后成因,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其根本症结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不完善导致低端制造业对廉价劳动力的过分需求,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既不能和农民工形成差异化的就业竞争,又不具备制造业的就业成本优势,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奇异的一边是招工难、另一边是就业难的现象。

四 基本观点

具体原因剖析: 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两者的信息不对称,千万适龄劳动力上大学被“白领化”,高校扩招给农村适龄孩子更多上学机会的同时,也间接“剥夺”了他们成为产业工人的可能性。企业用人机制方面:首先,有些以廉价劳动力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由于生产成本攀高,利润不断缩水,薪酬待遇未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其次中小企业职工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了部分中小企业招工难。最后部分企业在用人机制方面也存在着偏失。产业结构方面:主要是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4 教育制度方面:一是教育方向与劳动力需求方向严重脱节。主要在于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使得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相应岗位,而社会紧缺的各种高级技工却又是各大高校不屑于培养的。二是就业供给结构与现实就业需求相背离。普通工人所从事的低端岗位劳动量大且工作时间长,无法吸引大学生,而且新生代大学生的择业需求关注的层面更为多样,如开阔视野、增加经历、注重企业培训、晋升。5 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方面: 一是,某些学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人才标准一改过去单靠文凭或职称来认定人才的普遍做法,提出了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五 研究内容结构与对应目标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引言。基于现有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大学生就业的优劣势,阐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总结已有的文献,分析现有的研究水平与进展,并提出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针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关键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与企业招工的形势,对己有研究基础进行阐释,为本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研究设计。在对已有文献、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介绍研究的问卷工具,对问卷进行预测试,并选取合适的被试样本。

第四部分——研究结果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即在检验研究结果的信度及效度之后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第五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验证研究假设及模型,并总结得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分析研究的局限及创新点,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六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初期,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找出研究的问题和初步构思。并通过文献归纳,找到需要研究的变量,确定研究拟采用的变量维度,利用SPSS13.0检测问卷的信度、效度状况;研究中期,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武汉理工大学部分抽样学生为正式测试的被试样本而进行调查,利用SPSS13.0对所发放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统计、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研究后期,采用观察法和个案专访调查法,浏览校园BBS网站和专业C2C网站,观察学生的交易状况,并走访网络创业的成功人士,完善调出结论,提出网络创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应意见。(3)技术路线

七 预期七 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形式

(1)调查报告一篇: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调查及研究;(2)发表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八 相关参考文献 李志霞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年01月 2 雷震云 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J] 企业家天地 2006年11月 Banerjee Biswajit,and Bucci Gabriella.On the job search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 an analysis based on Indian data onmigra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1995年6月 姜继红、汪庆尧 职业搜寻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 研究版)2009年4月 都阳 农村劳动力流动:转折时期的政策选择[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年第5期 6 李宝元、王泽强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第3期 7 陆晓禾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的“民工荒”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反思[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第10期 舒服华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 中国建设教育 2006年4月

“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研究计划书 篇2

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物流人才中, 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师资也面临全面紧缺。2010年, 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将达到30万~40万人。

物流人才的巨大缺口, 使国内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也成为热点。因此,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物流教育的投入, 以培养不同层次的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及物流经济人才, 国家高等教育先后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工程专业。

在如此形势下, 令人难以置信的社会现实却是, 一方面表现为“用工荒”, 因“物流”业火了而使得企业急需各类人才;一方面又表现为“就业难”, 因众多的人才一职难求, 使得大批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前景如履薄冰。

这看似矛盾的两面纠结在一起, 恰恰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和教育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到底是怎么了?

笔者鉴于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种种实际问题, 对造成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的症结之所在, 以管窥之见透视如下:

症结一:专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的脱节

近年来,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 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200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第一家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算起, 到目前为止, 教育部已经批准75所高校开设了这项专业;2001年教育部批准大连海事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开设物流工程专业, 到目前为止, 全国已有399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人们说“知识改变命运, 物流改变世界。”那么, 历经近10年时间所培养的物流人才, 作为目前我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 其就业前景又如何呢?

“自开春以来, 公司几乎每周都会去参加各式的人才招聘会, 却一直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人才。”天津某国际海运公司董事长董女士对这一状况显得有些无奈。

为何物流企业招聘与大学生就业之间无法顺利衔接呢?上海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先生认为,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物流业务有着很强的个性化需求, 为每个客户制定的服务流程都不一样, 必须量身定做而无法从书本的理论中进行套用。”从王先生的谈话中不难了解到, 物流企业比较偏爱能够快速上手的专业人才, 最好以前有过物流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

一位应聘到某大型物流企业的物流专业应届毕业生感慨, “参加工作后, 发现在学校所学和在这里所从事的工作格格不入;很多概念在书本里找不到, 因此处处感觉很生疏, 进入工作角色很吃力。长此以往, 真担心被企业炒掉。”

应该看到, 当今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 已开始把物流管理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 从优化上下游资源向供应链管理过渡。究竟什么才是物流业最紧缺的人才?虽然目前物流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每年经过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非常有限;但物流企业和许多生产制造企业的总裁们仍头脑冷静地认为, 不是所有物流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从校门出来就是人才。看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人才, 最重要的是看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和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因此, 近年来参加物流行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人数不断增多, 大量的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位培训机构的老总说道:“很多的培训都是以书本教材为主, 缺乏实践性成为这一模式的软肋。意识到这一点后, 有的培训机构已开始强调培训时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症结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理念的碰撞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理念的碰撞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上。

从企业用人的信息反馈中, 暴露出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浓厚的传统物流特色, 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缺乏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缺乏现代物流所需要的专业性、技能性人才。同样, 物流教育的师资不足且无现代物流实践体会、应试教育的不切实际、多年不变的教材以及案例的缺乏, 也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这一症结所体现的有关教育体制和传统物流观念的种种弊端, 则无疑也是导致物流人才供需关系错位的成因之一。

物流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涉及到运输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运筹学、系统学及工程学等多门学科;因而TPL专业人才非常匮乏, 在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时期, 加快TPL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 今后物流专业教育和培训要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具体实践, 注意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培训方法和培训教材, 着力培养物流实用型人才。

否则可以想见, 以传统物流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 如何适应现代物流事业的发展?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理念的碰撞其次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上。

从一些物流小企业的现状看, 也根本没有按照现代物流的理念进行经营管理。物流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很多, 比如供应链管理, 就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但在国内, 特别是很多小企业根本没怎么应用, 或者说还没有成熟。诸如物流规划、物流英语、企业物流、采购、仓储等都相对比较实用, 不仅专业的物流公司, 连一般的生产企业都有所涉及, 事实上却未被普遍理解运用。

一位刚刚下功夫钻研了现代物流理念的大学生对此感觉很苦恼, “我到仓库工作一个月了, 每天都在超负荷劳动, 加班到凌晨都是正常现象;如果能多学些东西我也不在乎, 毕竟年轻嘛。可整天都在当搬运工, 实在令人感觉所学无用武之地。即使来这里一年以上的老员工, 每天也只是负责进货、出货、盘点、配货;有关仓库的具体管理知识, 他们也是一问三不知。其它与电脑有关的信息处理则根本接触不到。我现在很困惑是不是要离开这家公司呢?在这呆着真是耽误青春啊!”

物流业流行一句话叫“剩”者为王, 有人认为成功的物流人才都是能在基层的辛苦劳动中坚持下来的。但是在这种理念“落伍”的企业中, 即使他们所学知识符合现代物流理念, 即使他们能坚持下来, 最终也无疑难有大作为。

症结三: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

目前, 就业市场之所以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一个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

先看物流人才和劳动力供给方面的情况。

这几年, 大家都在谈论新生代农民工, 有数据显示,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了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更倾向于城市生活, 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希望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在就业上, 他们和老一代农民工最大的不同是, 工资已经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量因素;他们更在意工作环境、是否开心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工厂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枯燥工作环境, 已经难以让他们满意。

事实上, 这些特征不仅存在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上, 也是“80后”一代人的整体特征。而对这一代大学生而言, 他们比农民工的选择余地更大。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这几年越来越突出, 但即便如此, 大学生们宁愿失业, 也不会到一个小的物流企业做一般工人。因为物流底层的工作人员不仅不体面, 而且工资又比较低, 只有高层的相对收入比较丰厚;他们需要的是工作环境好、能展示才能的“白领”工作岗位。

再看物流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的情况。以往的就业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企业还是原来的样子, 工作环境一成不变, 工作岗位大多还是蓝领的工作, 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从欧美、日本的情况看, 当第二产业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体面工作机会时, 很多人会进入第三产业就业。和一般人的理解不同的是, 它提供的是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工作环境和社会评价比较高。而从我国的大环境看, 第三产业还很不发达, 因此还不能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部门。

另外, 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大大提高。以前即便在城市, 学生一毕业就要马上工作, 不管工资多少, 重要的是能够补贴家用。现在不同了, 有媒体报道年轻人“啃老”, 这种现象之所以能存在, 是因为有“老”可“啃”, 依仗“老爹老娘”不工作也没有生存压力, 因此可以等到有满意的工作为止。

在这种情况下, 就产生了就业市场需求和供给上的不适应。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大学生, 他们需要的工作社会不能提供, 于是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尴尬现象, 这反映了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不适应劳动力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就业需求。值得一提的是, 年轻人对工作岗位的挑拣, 不是某些人所谓的“挑剔”、“眼高手低”, 而是人的解放;标志着人不再单一地只受经济因素的驱动, 而更看重个人感受、发展前景等精神因素,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症结四:供需双方认识上的误区

供需双方认识上的误区体现在彼此的价值取向上。

其实人才也具有商品的属性, 比如价值与使用价值。人才的价值是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其使用价值是他得到的报酬, 包括工资和发展机会。有交易就有“博弈”, 企业的目标是“物超所值”, 大学生的目标是“所值超物”, 只有双方的协商妥协才能达成交易, 如果互不让步, 则交易不成, 具体说就是企业招不到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薪酬似乎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但某地一份调查显示, 如果“薪酬预计”在1500元这一档上, 52%的企业愿意提供, 48%的大学生希望得到, 可以说供求相当, 比较平衡。这就意味着, 人才供求错位问题主要还不是出在薪酬上。

该调查还显示:企业“怕留不住人才, 企业成为他们的培训学校和跳板”的占64%, 而大学生有“最多三五年, 积累经验, 锻炼能力, 然后跳槽到更好的单位”想法的竟占76%!大学生想跳槽, 企业不愿当跳板, 这对矛盾才是产生错位问题的关键。

大学生想积累经验、锻炼能力, 然后往高处走, 这种想法是自然的, 也是合理的, 企业应该理解这一点。企业老板如果有孩子大学毕业, 如果有了更好的机会, 也会鼓励孩子挑更重的担子, 负更大的责任, 做更大的贡献。推己及人, 企业应当允许自家的大学生有这样的想法, 不阻碍人才的成长。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讲, 应该充分理解企业的需求, 体会企业的难处, 考虑企业的付出。企业不是学校, 学校以教书育人为目的, 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学校少三五个学生照样运转, 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变动都会影响其效率和效益;学校希望学生成才, 但学生成才不一定为学校做贡献;企业也希望员工能干, 但更希望员工为本企业而干, 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应该明白这一点。

大学生找单位就像找对象, 不同的是, 找对象是先恋爱、后结婚;找单位则先登记、后恋爱。要让大学生在企业里留得住, 企业就应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条件, 满足其能力提高的愿望;大学生则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少些浮躁, 多些稳重;少些要求, 多些付出;少些抱怨, 多些感恩, 这样双方的结合会更紧密, 关系会更融洽, 跳槽现象自然会更少。

但人才不流动是不可能的, 大学生需要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企业也需要不断优化员工队伍。为保护双方的权益, 在确定工作之初就用合同的方式约定工作期限、培训方式等, 明确彼此的责任和义务, 可能对双方来讲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标志。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 国内物流业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 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鉴于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变。一是有关方面要进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规划;二是改革现行物流教育教学体制;三是理顺市场供需结构, 开展各种形式的现代物流职业教育;四是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培训体系以加强物流人才的短期培训;五是改变传统物流理念并走出供需双方认识上的误区。

“用工荒”与“就业难” 篇3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其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企业的“用工荒”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这两个现象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现象同时出现在中国,这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是十分罕见的,如果不加以重视,必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解决当前这一热点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深入调研,以找到有效的对策。关键词:用工荒

就业难

一、现状

“用工荒”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用工短缺的现象。“用工荒”实际上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现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企业却招不到人。它暴露了我国以前政策的不合理之处,急需要调整。

近几年,由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于是,在出现“用工荒”的同时,还发生东西部地区争抢劳动力的现象。在每年春节前后特别是正月十五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是企业招工和农民工返城务工的高峰期,“一票难求”、“招工难”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缺工”、“抢人”便成了春节过后,企业老板开工的第一件大事。与往年相比,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外贸订单的恢复性增长,缺工现象在今年更为严重,而且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不但珠三角、长三角这些沿海发达地区缺工严重,内地一些省份如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传统的劳务输出地也频频告急,而且从技工蔓延到普工。有报道称,有些省份甚至出台政策,限制劳动力外流。

如此大范围的普遍缺工,是否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拐点”的到来,眼下还不好说。但一个与“用工荒”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也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就业难”的事实也客观存在,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1万,2010年为630万,2011年就已经增加到660万,而到今年2012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新高的680万,四年的时间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成倍增长。这就意味着,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就业难”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在全国各个省份,它都成为了一个普遍又棘手的问题。

一边是大学生供大于求,每个大学生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造成了劳动力浪费;另一边很多单位又招不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员工,导致许多岗位的闲置和劳动力的短缺。这两者的矛盾正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原因

“用工荒”基本还是局限于一定地区范围和特定时间段的阶段性现象。有关调查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每年的“用工荒”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机械加工、宾馆餐饮等生产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主要依靠较为廉价的生产力。从本质上来说,“用工荒”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的一个重要信号,而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期间,“用工荒”现象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调研发现,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用工荒”的根本原因。金融风暴发生后,农民工就业趋向发生了明显变化。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常规思维来看,“用工荒”意味着劳动力供小于求,市场会依据供求双方的博弈结果自发上调均衡工资水平。但事实表明,低端简单劳动供给者因替代性强而不被企业重视,工资水平仍旧偏低。一项对珠三角五市1500余名农民工的最新调查表明,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有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至8小时者有640人。也就是说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却没有增加。另外,从2007年开始,农民工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时间均值都在增加。但小时工资却在下降,从2007年的8.0258元/小时,降至2009年的6.9658元/小时。同时,春节过后各用人单位列出的各职位起薪,普遍比节前降了一成左右。市场起着杠杆作用,节前用工是供不应求,而现在则成了供大于求的局势,用人单位降低起薪并不奇怪。再说,企业也更愿意用调低起薪、拔高最高工资的办法,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所以“用工荒”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必须要有调控部门的积极介入与引导。

而分析其具体原因,中西部快速发展吸引农民工“逆流动”也是一重要原因。随着沿海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和推进,中国经济的纵深活力凸显,劳动力也不再是单向地流动,“逆流动”的队伍正在壮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国家4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需要大量民工。尤其是国家一直以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采取的免收农业税与粮食补贴等措施,使得部分农民工愿意留在家乡建设。而现今,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城市的各种生活成本大幅上涨,也是许多务工者萌生“退出大城市打拼”的关键。外出务工的人员减少,而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行业劳动强度较大,本地年轻人也不愿意干。因此,近几年来沿海地区频频上演的“用工荒”,一定程度上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民工争夺战”的结果。

而“就业难”则集中于当前的大学毕业生这个庞大的群体。

据调查,目前许多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人90%以上都是农民工,多数城镇居民不愿自己的子女当工人,纷纷花钱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供养子女读大学,毕业后由于花费和投入的比例不协调,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从主观上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 和“就业难”。

以前,各类技工学校为各类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工人,确保了企业的用工,也保证了大多数青年的就业。然而,现在技工学校越来越少,多数为追求经济效益纷纷改为职业学院,转而培养本科、专科生,使得能胜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减少,而希望从事管理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从客观上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和“就业难”。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纠正过去“左”的做法,强调对知识的尊重,我们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总是在向“精英人士”倾斜,而普通产业工人却一再被怱视,他们为整个经济发展付出许多,到头来却是只能解决温饱,形成收入与付出的巨大反差。于是更多的人千方百计选择创业,努力成为“精英人”,而不愿做普通产业工人,这也是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当今的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在自己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有限的情况下,找工作又不愿意从事一些偏向体力劳动以及薪酬不高的工作。他们普遍青睐于坐办公室的白领工作,但是对于这个管理领域的人才,社会的需求又是十分有限。同时在国家每年的高考过后,各大高校都在扩招,因此每年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市场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已经明显供大于求。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只能精中选精。这样以来,大批的大学毕业生便面临着当今“就业难”这个严峻的问题。如果不是自身条件十分优秀,或者有过人的才能,想要毕业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学毕业生就不能挑肥拣瘦,要随时作好工作与专业不对口以及从基层做起的准备。

三、思考

“用工荒”与“就业难”的背后凸显的是工资机制不健全,使得技术工人纷纷离岗;凸显的是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高校的人才供应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脱节严重;也反映出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们融入城市的脚步,迫使他们回乡另谋出路。

所以,化解“用工荒”与“就业难”之间的矛盾,至少应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企业没有储备人才的概念。他们大多需求的是熟练技工,希望招到的工人马上就能进入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效益,所以将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挡在了门外。企业应该为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学会储备人才。企业也要摒弃“唯学历”论的用人制度,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同时也要善待、关爱企业员工,给他们提供应有的保障和关怀,尽可能地提高工人待遇。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情况下,才能调动从事企业工人的积极性。

第二,高校的教育机制和课程安排并没有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人才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人才供应和人才需求不对口。高校应该展开调查,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合理实用的专业,加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作业能力”的培养,向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三,大学生本身没有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失业状态。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和择业观,从低做起,不断地锻炼自己,赶超自己。

这样才能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之间的尴尬处境。

参考文献:

劳动法 就业难和用工荒 篇4

摘要:新春伊始,各地频现“用工荒”,不仅珠三角、长三角缺工,连四川、重庆、安徽等传统的劳务输出地也频频告急,而且从技工蔓延到普工。与此同时,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一边是“就业难”,一边却是“用工荒”,这看似矛盾的两面纠结在一起,确实是个很值得思考的话题。单纯地以传统的就业观念落后等来解释,已经过时,当大学毕业生起薪和农民工之间基本可以划上等号时,再苛求“天之骄子”的眼高手低,显然不太现实。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用工荒同时遇上了就业难?又该用什么来破解这对看上去相互冲突的矛盾?

关键字:就业难、用工荒、民工、大学生、企业、产业结构。

原因探析: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对悖论性存在,既然有用工荒,就不该有就业难。但剖析两者的背后成因,即可发现两者之间又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其根本症结都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链条的不完善导致低端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既不能和农民工形成差异化的就业竞争,又不具备制造业的就业成本优势,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奇异的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是就业难的现象。另外也有具体的原因:

首先,企业没有储备人才的概念,以及学校与社会脱节,这是导致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第一个原因。企业大多需求的是熟练技工,而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工人不太愿意录用,这种现象在中小企业尤其明显,他们的用人理念是:希望招到的工人马上就能进入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效益。这样一来,很多大学生以及农民工刚踏上社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就被挡在了门外。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很多学校过度产业化而设置了许多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或市场无法消化的就业难专业。中国的人力资源并不短缺,却也出现了用工荒。

其次,现在国家颁布了许多惠及农民的农业政策,那些返乡的农民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所以不愿意再回到城里工作,这对企业招工影响很大。政策越来越好,工人找到了其余的致富之路,导致工人的流失,当然这不是一个坏现象,只是它意识用工荒的一个原因。从今年全国各地的招工形势来看,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其实也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矛盾,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再次,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与企业要求有工作经验相关,还与学生的心态有关。有的学生有单位工作,但是不想签约。可能他们开始选择了先就业,却在工作中发现专业不是很对口,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选择跳槽,这就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的假象。对于一些大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宁愿做文秘、行政、营销财会等白领性质的工作,但这一类需求却远小于市场需求,因而出现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归根到底是就业的满意度低,他们认为企业给予的发展平台、薪资标准和就业环境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

最后,总结说来,“就业难”与“用工荒”主要是产业结构问题,工资待遇问题,福利保障问题,学校与社会脱节的问题,而最重要的实质是“工资待遇问题”。为什么从来不见“公务员荒”,却年年喊“技工荒”呢?就是因为“工资待遇”太低,人人都不想当工人,没熟练的工人,没工作经验的工人,何来的“技术工人”?

解决对策:尽管目前一时出现了所谓的“用工荒”,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待就业群体。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势头良好,但受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基础仍比较脆弱,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如何有效化解“就业难”与“用工荒”之间的矛盾,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解决问题的根本在加快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在谋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产业链条,才能解决企业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第二,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要改变就业心态。首先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要进一步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走自主创业道路。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除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职业院校可以抓住契机,重视职业培训,提升教育质量。

第三,对于政府来说,政策制度应给予相应倾斜。各地政府加大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政府应参与职业培训体系质量保障和开发、课程设置、考试规则和核心教材认证、推动创新等,应针对不同的工种,制定统一的验收标准、财政补贴标准,引导职业培训以“质量”为主导。随着劳动力市场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培训应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自主权,以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工的需求为导向,实行订单、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可定期、定时组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第四,对职业院校来说,可以调整教学方式。抓住契机,重视职业培训,提升教育质量。国家这几年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当前,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大量的农民工和企业低端岗位的工人需要接受培训以提升技能,职业院校应当抓住机遇,调整课程、设备与师资,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占领企业培训市场。

第五,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摒弃“唯学历”论的用人制度,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应提高酬待遇和福利保障,从而能够留得住

第六,职业院校应密切与企业进一步合作。让企业参与决定学校的教学和考试内容,让企业资深人力资源总监、职业规划师等参与学生的职业咨询、就业指导、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同时,企业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锦云.“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J].甘肃农业.2005,(10):49 [2]2007中国民工荒现状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07,(15)[3]《“民工荒”是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讽刺》.中国广播网

“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研究计划书 篇5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用工荒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认识

一、背景

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热度不曾减退,“用工荒”也不是真正的无工可用,“用工荒”与“就业难”在中国矛盾地存在。

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悖论,而将两者联系起来剖析,实质上是人才

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整个趋势是供大于求,就业难将长期存在。而用工荒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

同时,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有些单位的工作岗位却人员短缺,招不到人,出现了“用工荒”现象,这两个矛盾体在我国时刻存在,而它们又该如何协调,解决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现状

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有些地方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已低于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彰显。

首先,从用工方来讲,主要是低端产业的用工荒,用工需求比较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器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产业上;而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在国际上还没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大学生就业难。这无疑折射出目前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不足。

其次,从对求职者的要求看,不少企业需要的是掌握熟练技能的技工,而这恰恰是目前农民工欠缺的,也是大学生们所不具备的。

三、原因

就业难与用工荒并不是针对所有企业,也不是针对所有人。第一,就业难主要是针对有稍微较好的待遇的单位,人很多;而对于真正需要高端技术实力的企业,才会出现“用工荒”。就如计算机专业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热”,无论哪一专业,或深或浅,都要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好多单位也看准了计算机的前景,招技术人员,而且工资也不低,这样就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挤在这样的门槛里,但真正能进的却没有多少人。很多人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技术的掌握差不多,这样,一些非技术因素就成为招聘的主导因素(如责任感,对事件的处理能力„),而不像在计算机刚刚起步的年代,在很少有人懂计算机的年代,技术是主因。而在需要高端计算机人才的地方,门槛很高,而中国很缺少这样的高端技术人才,就出现了企业的“用工荒”。

第二,在一些需要体力劳动的单位,有时也出现了“用工荒”。理由很简单,很多大学生仍有一种思想:大学生应该和笔杆子打交道,对于体力劳动,工资很低,而且感到很丢人。

从深层次来讲,这两种现象的出现与中国发展模式的瓶颈甚至财富分配有很大关系。

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让中国成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中的巨大赢家,中国引起世界的震惊。靠着廉价的劳动力,再加上其他有利条件,我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迅速崛起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但是,廉价的劳动力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不在满足于现有工资,跳槽,投奔于更高的待遇的单位。这样也导致了有的单位就业难,有的地方没人干。同时,即使是同一份工作,工资高低差距也大,人们当然选择更好的。因而,劳动力变得“不廉价”。

四、对策

第一,根本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在谋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产业链条,才能解决企业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第二,对于高校毕业生,首先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要进一步拓宽大

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走自主创业道路。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除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

第三,解决用工荒,最重要的是解决“民工荒”。农民人口仍在中国占有大部分比例,解决好农民问题才是真正的“以民为本”。可以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这是最简单易行也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农民打工就是为比在家能赚更多的钱,企业不能再把他们看成是一种廉价的劳动力,而应视为企业必不可少的员工,适当提高工资,给予更好的待遇,那么体力劳动也就不会没人干了。

2.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实际上,劳动合同法,不仅保障了工人的权益,同时,也维护了企业的合法利益。我们以前总说台资企业在大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每年春节后他们都会闹“用工荒”;然而台湾老板们早就有了对策,因为他们与自己的员工签订了固定的劳动合同;所以台资企业并没有出现“用工荒”。这样既避免了公司无故裁人,拖欠工资,同时也避免了工人无故旷休,减少企业亏损的风险。

上一篇:土地对调协议书下一篇:社会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