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用工

2024-08-20

工业企业用工(精选12篇)

工业企业用工 篇1

摘要:<正>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人口红利的消失,小微工业企业依靠低廉用工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已然行不通。文章以东莞为例对小微工业企业用工状况,特别是用工成本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产生用工成本问题的因素与影响机理,寻求解决对策,帮助小微工业企业解决用工困境。按照国家统计局2011年文件《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将工业企业中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人口红利的消失,小微工业企业依靠低廉用工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已然行不通。文章以东莞为例对小微工业企业用工状况,特别是用工成本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产生用工成本问题的因素与影响机理,寻求解决对策,帮助小微工业企业解决用工困境。

按照国家统计局2011年文件《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将工业企业中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划分为小微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在从业人员、营业收入方面又有区分: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其它的为微型企业。

截止到2013年末,东莞共有小微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8844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49.6%;从业人员1836663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7.1%;资产总计4105.3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3%。小微工业企业的规模、质量在逐年壮大、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是东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市对小微工业企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继出台《关于培育小微企业上规模的若干措施》、《东莞市促进小微工业企业发展资金实施细则》,旨在促进小微工业企业的发展。

小微工业企业作为东莞“世界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辉煌的成绩,然而在东莞经济结构转型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小微工业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新挑战,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获得低端制造业优势的传统发展模式走到了十字路口,不少企业利润降低、经营陷入困境,企业倒闭频频出现与用工荒现象并存,东莞小微工业企业用工状况值得关注。

东莞小微工业企业用工状况问卷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研不仅走访了人社部门、工业区和人才市场,还利用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10家劳动密集型小微工业企业深入调研,用实地调研的形式取得东莞小微工业企业用工状况的基本情况,便于分析小微工业企业用工面临的困境。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0多个问题,除涉及企业规模、所属行业、利润总额、所在区域等信息以外,还涉及到企业开工率、从业人数、缺工类型、用工成本、社保与住房公积金、员工住宿、合同签订、子女教育、社会治安、工作时间、年龄性别、员工培训等信息调查的企业有3家是从业人数20人以下的微型工业企业,另外7家是从业人数20人及以上的小型工业企业。调研的企业涉及到化工、家具、模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以男性工人居多。

用工成本方面,调研的企业均在“企业用工成本是否增加”一项中选择了“大幅增加”这一选项,员工的平均月工资均达到了3501元以上。调研的企业都为工人购买了社保,签订了劳动合同,只有2家企业给员工购买了住房公积金,但都是按照最低标准买的。

招工面临困境方面,调研的企业有5家认为是“外来人员大幅减少”,1家企业认为是“工人无相关技术”,2家的企业认为是“工人要求过高”,1家企业认为是“企业待遇无竞争力”,选择“其它原因”的企业仅有1家。

在用工状况方面,缺普工的企业有1家,平均缺普工率大约在10%。招聘的普工中80%以上是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还有少部分是中专与技校毕业的,极少高中毕业的普通工人,平均年龄35岁左右。90%以上普工的子女留守在老家,没有在东莞上学。

在员工培训方面,10家企业都能提供基本岗前培训,但培训内容较为简单,主要与工作内容相关。在后续教育方面,只有4家企业为员工提供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在职培训,提供学历教育支持的只有2家企业。

在劳动保护方面,调研的企业除了2家从事简单安装工作的加工厂不需要提供劳动保护外,其它8家均需要提供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劳动保护,其中2家能提供较好的劳动保护,另外6家只能提供简单的劳动保护装置。

在食宿方面,调研的企业均提供食宿。饮食方面,工作时间提供一日三餐的有7家,一日两餐(中餐+晚餐)的有3家,员工均需支付一定的成本费。住宿一般是6-8人间,配有风扇、床、热水,有些企业还提供夫妻房。3家企业提供的住宿环境较好,房间带空调、厨房等。

在加班与休息方面,10家企业都有加班情况,其中,经常性加班的有6家,其它4家根据订单的多少而加班;每天加班1-2个小时的有6家,每天加班3-4个小时的有4家,周末加班的有9家;工作日加班费10家企业基本都是按照政府规定支付,周六加班只有5家企业算加班费,其它4家企业不计算加班费,但有2家企业可以平时安排轮休。只有1家企业周末双休,节假日正常休息,其它9家企业都是周末单休。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10家企业相差较大,最简单的仅仅是每年一次年终聚餐,这类企业有2家,能定期开展文体活动的有8家;能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的仅有2家;7家企业有工会组织,较为规范的只有2家。

东莞小微工业企业用工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劳动者就业技能低

东莞小微工业企业对普工的文化程度求普遍不高,初中生和能掌握一门技术的高职类毕业生是他们招聘目标的主力,大专院校的毕业生需求不多。东莞小微工业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员工待遇普遍较低,晋升空间不高,因此多数企业难以长期留人。员工流动频繁,除了素质较高或技能熟练的流向规模较大待遇较好的企业或单位就业,就业技能不高的员工多半选择留在原单位,或者是流向规模待遇相当的企业。久而久之,形成了东莞小微工业企业就业周期短、劳动者文化水平、就业技能普遍不高的局面。

(二)企业用工结构矛盾突出

东莞小微工业企业需要的主要是具有初级或中高级的技工类人才,但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上此类人才数量较为短缺,供应较为充足的主要是初次就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与没有经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初高中毕业生。前者多数不愿到小微工业企业就业,小微工业企业的需求也相对较少,后者又不太符合企业技能方面的要求。随着“80后”、“90后”等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技工类劳动供给的主力,他们与“60后”、“70后”农民工相比,相对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生活压力相对较小,职业期望与职业能力反差较大,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因此,东莞小微工业企业的劳动力市场,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既面临招工难,又面临就业难的困境。

(三)企业用工成本持续攀升

由于无法取得东莞小微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在此以东莞市职工平均工资作为参考。根据东莞市统计年鉴公布数据可以得到东莞市2005年到2014年职工平均工资和增长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东莞市职工平均工资在2010年以前位于缓慢增长区间,甚至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工资增长率一度出现近十年的最低值(6.6%),2011年后均位于高位增长区间,工资上涨幅度较快,均高于15%。物价上涨也会导致工资上涨,可获得的数据显示2012-2014年,扣除物价因素后工资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4.7%、15%和17.2%,而名义增长率分别为18%、17.2%和19.9%。过快上涨的工资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四)企业员工持续外流严重

2012-2014年扣除物价因素后工资实际增长率平均也在15%以上,在实际工资得到大幅度提升后,东莞小微工业企业的员工外流现象仍较为突出,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东莞的治安环境还有待持续改善,刑事案件频发影响来莞务工人员的积极性。社会治安连续十一年成为东莞市政府“十件实事”之首,从侧面反映出东莞治安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其次,内地经济发展提速,广东与内地发达省份的GDP差距缩小,长三角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许多原来东莞的务工人员。

(五)积分入户入学不容乐观

自东莞开展积分制入户以来,数据显示在实行积分入户政策的前四年,包括随迁人员共有2.9万人入户,对于近700万外地打工者来说,2.9万人实现积分入户,只占总外地务工人员的0.357%,比例很低。据市教育局统计,截至2015年,东莞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至初中)随迁子女(即非东莞户籍)学生数量达75万多人,这一数量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其中有17万多人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9.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通过积分入读东莞公校,两者之和仅占到东莞义务教育阶段总学生数量的35.5%,比例较低。

(六)员工劳动保护程度不高

劳动保护不仅涉及到员工自身利益,也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小微工业企业中不少工种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机器设备相对落后,在劳动保护方面保护不够。小微工业企业管理者将劳动保护认为是“企业费用”的思想较为严重,在劳动保护装备购置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在员工培训教育中忽视这一内容。部分员工认为劳动保护装置在工作中可有可无,“穿着不方便,碍事”、“小心点就不需要保护”等想法较为普遍,甚至企业提供为数不多、较为简单的劳动保护装置也弃之不用。种种原因造成小微工业企业员工劳动保护程度普遍不高。

(七)员工精神文明建设缺失

东莞小微工业企业结构设置简单,配备工会专门人员的企业不多,缺乏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才;其次由于小微工业企业加班较为普遍,业余生活时间本身不是很充足,较频繁的工会活动也难以组织开展。

(八)员工职业发展停滞不前

受制于小微工业企业规模与员工自身条件,员工在职业发展方面也面临不少困境。小微工业企业规模较小,相关制度与人员配备不是很规范,结构扁平化,任人唯亲的现象较为突出,留给普通员工的晋升空间非常有限。小微工业企业普工人数较多,他们一般缺少良好的教育基础与职业发展规划,打工思想较为严重,很难将工作当事业来做。这些都带来了员工职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的问题。

政府层面解决小微工业企业用工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是为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任何用人单位提供的薪酬均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从调查情况来看,基本上东莞小微工业企业用人单位都能较好地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但很多企业也只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本单位的工资,无法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工资水平,政府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成为不少务工人员提高工资的重要途径。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仅对企业员工工资产生影响,同时对社保、住房公积金的计提标准也会产生影响。从莞深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来看,东莞的最低工资标准远低于深圳,而且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且深圳市每年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比东莞两年调整一次更为及时。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虽然在短期会增加小微工业企业的成本,但长期来说,有利于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产业升级,减少对劳动技能较低的普工雇佣数量。虽然调查结果显示东莞小微工业企业员工工资达到3501元以上,但是建立在长期加班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加班,小微工业企业员工的工资还是比较低的。

(二)保障小微工业企业员工合法权益

小微工业企业员工的受教育程度、维权意识普遍较低,在劳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劳动行政部门给与更多的保护。劳动行政部门对于小微工业企业严重违背劳动法的应该按照劳动法对企业进行处罚。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权益维护方面的管理、监察职能需要进一步强化;劳动投诉、举报的途径要进一步畅通、便捷、高效,健全劳动部门的信访制度等。

针对部分小微工业企业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劳动行政部门不仅要在日常巡查中加大执法力度,更要对突出、典型案件进行专项执法检查。通过约谈、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等手段的综合运用,让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无处藏身,恶意欠薪、逃避参加社会保险、不依法足额计算、不按时足额支付加班工资的小微工业企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小微工业企业员工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安全监管、公安、司法、工会、妇联等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过加大法律援助,实现职工解决劳动纠纷途径的合法化,职工维权成本的最低化。

(三)推进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加强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大设备和技术投入,实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变。东莞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帮助企业引进和利用工业机器人在智能装备和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等领域,改造升级落后技术,降低企业生产用工需求量,优化生产技术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优质率,实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跨越。“机器换人”是东莞市政府为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推出的重大举措,已经取得较好成效,已经出现“无人工厂”。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专用装备替换从事重复性高、危险性大的工种,给与财政专项补贴,先进典型企业要在行业中示范推广,由企业带动产业,实现产业整体升级装备技术和制造水平。

(四)放宽积分入户入学条件

作为一项具体的政策,积分制可以为外来人口解决许多现实问题,如子女读书、申请公租房等,但是东莞小微工业企业员工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的程度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入户可以带来哪些现实的利益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另一方面,入户门槛较高也限制了他们入户的比例。进一步针对小微工业企业员工降低积分入学、积分入户门槛,简化申请程序,开展申请程序的培训可以提高小微工业企业的入户、入学比例。

企业层面解决小微工业企业用工问题的对策

(一)企业寻求产业升级改造

东莞传统作坊式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大到国家层面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机遇,小到东莞层面有“机器换人”政策支持,这是东莞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大机遇。例如,东莞“机器换人”政府专项基金的力度大、门槛低、手续简单,只要企业在项目设备和技术投入上超过100万元,成立时间在1年以上,且没有重大违法纪录的东莞企业,都可以申请“机器换人”专项基金。根据《2015年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应用项目资助计划——第一批》统计,受资助的企业共有77家,全部为制造类企业,注册资金在10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有14家,占比为18%。虽然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与注册资金无关,但注册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规模大小。这些企业利用政策支持,突破用工瓶颈,在寻求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一步。

(二)持续改善用工条件

东莞小微工业企业需要不断改善用工条件,在提高员工物质水平的同时,加大对员工精神需求的投入,利用感情留人。东莞小微工业企业要结合生产特点,切实将保护职工健康做到实处。对于生产环境可能会对职工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的,加强职工安全保障措施,在配置通风、降温、防尘、防毒、降噪等设施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加强管理,改善生产环境。对于新建、改扩建的生产车间和生产线,在设计和布局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生产特性,还要符合人性化要求,确保主体工程设计、施工、投入使用时,各项职业卫生和安全设施同步进行。

针对重复性、危险性的工种,企业在加强生产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深度应用相关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职工的工作强度,还要在科学定岗定额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生产流程。在减少重复机械操作方面,可以采用多岗位不定期轮换制度,缓解职工生理压力,提高产品质量。

东莞小微工业企业要持续改善职工居住条件,结合自身条件和规模,在为职工提供集体宿舍的基础上,根据职工需求提供夫妻房。对于无法安排住宿或职工要求在外居住的,企业可给予这些职工一些适当补助。餐饮要在安全卫生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根据职工口味提供可口饭菜。对于小微工业企业集中的工业区,可打破“一企业一食堂”的传统做法,由工业区组建大食堂解决个别企业的员工餐饮需求。

(三)联合用工降低用工成本

传统的用工模式即员工与企业之间签订用工合同(一对一)可以稳定员工,方便管理,但是东莞小微工业企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方面,订单增加的时候小微工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人,另一方面订单减少的时候,又会造成工人闲置,但仍然需支付工资,以待日后之需。可以通过企业间联合用工(多对多),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工人闲置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增加工人收入的目的。由于联合用工打破了企业与员工一一对应的管理方式,在工资支付、签订用工合同、购买社保、管理效率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四)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深化职业道德建设,在小微工业企业中树立职业道德先进典型,弘扬职业道德风尚,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落实到工作当中,构建诚信、和谐、创新为理念的新型和谐团队,在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共识和行为中形成职业规范。第二,鼓励东莞小微工业企业关注职工的业余生活,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为职工配备必要的文体设施,在职工中开展多种形式、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让职工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第三,东莞小微工业企业与东莞市各级工会联合加强联系,建立形式多样的职工交流和互助平台,帮扶活动和各类志愿服务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镇街之间联合开展,不仅要关心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还要关爱职工未成年子女成长,把友爱、互助精神弘扬光大,引导职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第四,职工心理健康也要得到各方的重视,开展职工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减轻他们的思想压力,让职工切实感受东莞社会和企业的关心、关爱。

(五)积极拓展职工发展空间

在保障职工培训权利方面,应依法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以及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要企业职代会或工会组织参与确定;小微工业企业的用工主体是农民工,为了让农民工“从农民向工人、从农村向城市”转型中走的更加顺利,企业可以组织开展包括农民工入职教育、提升技能和职业道德为主的多种形式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技能或学历需求较大的企业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校企合作联合开展职工学历教育,例如与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对接,职工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得以提升,高校也可作为企业的智囊团发挥作用。

东莞小微工业企业要建立多渠道的职工晋升机制,合理规划职工职业发展,不仅要能吸引人才,更能留得住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内部人才加以重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优劣关系到职工的技能水平、工作勤勉程度与福利待遇,好的评价制度能具有政策引导性,人才评价制度不仅要科学制定,更需要激励制度配套。对于有能力参与企业升级改造、技术研发和质量提升的人才要给与鼓励和支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对于企业贡献突出的职工,精神、物质奖励或提职晋级都是对他们的认可。

工业企业用工 篇2

1、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所属地区:; 填 表 人:联系电话:; ·企业性质:;

①内资企业,③合资企业,②外资企业;

·所属行业:;

①轻工工业(含家电行业),②纺织工业,③食品工业,④机电工业,⑤电子及通讯工业,⑥化学工业,⑦医药工业,⑧建材及非金属制品工业,⑨冶金工业,⑩其它

2、企业现有员工情况:现有员工人

(其中行政管理人员人;技术人员人;一线员工人);

3、员工参保情况:

①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人,②失业保险缴费人数人,③工伤保险缴费 人数人,④生育保险缴费人数人,⑤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

4、员工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

5、员工福利待遇情况(2009企业月平均收入):

行政管理人员月平均元;技术人员月平均元;一线员工月平均元;

6、员工后勤管理情况:

员工食堂 :①有,每日补贴元②没有,每日补贴元,③均没有; 员工宿舍 :①有,②没有,每月补贴元,③均没有。

7、用工需求情况:

近期缺工总数人,预计2010年缺工总数人; 预计2年内缺工总数人。(⊙近期是指农历新年前后)

8、近期需求的工种及需求数:

·行政管理人员:人;·行政办公人员:人; ·专业技术人员:人;技工人;(包括车钳刨铣焊等各类各级技术工种); ·生产操作工人:人;主要工种·其他人员:人。

9、近期需求前5个岗位及需求数:

岗位,需求人;岗位,需求人; 岗位,需求人;岗位,需求人; 岗位,需求人。

浅谈企业用工需求 篇3

一、企业用工趋势分析

(一)企业用工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

一是经济发展带来用工人数不断增长。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增强了人们的投资信心和消费欲望,大量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外来企业也逐渐增多,企业用工需求不断增加,用工人数不断攀升。二是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用工层次提高。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率先踏上转型升级之路,在引入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模式后,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部分生产线劳动力用工量减少到2至3成,逐步吸纳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和掌握一定技能的高素质就业群,员工层次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服务业用工快速增长

一是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由于服务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门类广、种类多、就业弹性系数大,已成为吸纳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2009年,荥阳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2.24万人,比2005年增长13.7%,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1.7%。二是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十二五”末,荥阳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23%上升到32%,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年均增速达到15%,服务业从业人员将达到4万人,比“十一五”末净增1.5万人,是“十一五”末的1.6倍,是“十五”末的2.6倍。

(三)企业用工成本进入增长期

一是劳动力无限供应不复存在。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今年的缺工呈现向全国蔓延的趋势。“用工荒”现象的加深和蔓延,日益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无限供应状况正在消失。二是物价上涨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涨、居高不下的房价、不断攀升的油价等等,都增加了人的生存成本,人们对涨工资的要求愈加强烈。

(四)企业用工将继续保持适度流动

一是部分企业员工流动频繁。在调查的荥阳长城建机、海世鸿阀门、博大面业等企业中,平均每年流动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率为10%~15%。二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选择性增强。目前国家给予农村许多优惠扶持政策,农民增收明显,农村环境改善,不再为温饱发愁。80、90后进城务工人员对工作的选择性更强,更多的是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要求实现有尊严和体面的劳动,工资报酬相对较高。三是经济体制转型期人才流动将保持一定比率。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用工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下降、中低端产业规模宏大、节能减排等复杂形势下,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倒逼着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企业面临重新洗牌,企业之间人才流动趋于经常化。

(五)企业用工范围更加广阔

一是企业用工不再局限于本地。二是企业用工不再过度依赖年轻人。据调查,由于用工成本提高,特别是20~35岁青壮年用工成本提高,许多企业公告的招工年龄已经开始由35岁左右向后松动。三是企业用工中从东部“回归”的劳动者增多。

二、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实施目标管理,强化政府责任。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考核各乡镇办工作的约束性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引导支持企业轉型升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引导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革新生产工艺,改善经营管理,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消化成本上升的能力和稳定发展的后劲。引导企业进一步改善用工环境,特别是在薪酬待遇、劳动条件、劳动合同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抓住国外和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的有利机遇,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高素质人才,引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带动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

4.加强职业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强化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在学生毕业时进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提高学生毕业时的“双证”率。建立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经发部门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互动信息,使联合办学、用工培训效果落实到位,为企业多渠道引进技术员工。

5.进一步完善平台,保障人才资源供应。加强有形人才市场的建设与管理,整合各类民办职介机构,规范其业务运作方式,让用人单位和务工者顺利接洽,提高工作效率。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用人需求特点和集中求职的需要适时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搭建起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选择就业的平台,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6.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加快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激发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的内在动力,推动工资协商制度的全面开展及建立,确保职工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协调增长,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7.规范企业用工,优化就业环境。坚决执行各项劳动立法,组织经常性用工执法检查,大幅度提高劳动合同的签约率,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的监督,进一步落实企业欠薪保障金、欠薪预警、劳动保障监察等一系列规范用工的长效机制。建立劳动者就业援助机制,为求职者提供更高效率服务,优化就业环境。

(二)企业方面

1.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切实转变观念。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建筑机械、阀门等传统优势企业要坚定走兼并、重组的道路,加大整合、重组、改造、升级力度,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类人才的创业积极性,增强企业发展合力。

2.适应市场变化趋势,转变用人思路。在用人上采取一系列更加人性化的措施,增强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合理提高工资待遇,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各项保险手续,逐步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满足务工人员正常生活所需。加强职业病防治,保护务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逐渐放宽用工年龄限制,视具体岗位具体应聘者调整招工要求。建立企业文化生活,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3.顺应人才发展需要,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体系。组建合理、顺畅的管理架构,让人才参与到企业中来,调动人才的最大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使企业成为富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重视人才的学习、教育和培训,积极帮助员工自我成长、提升素质。

(三)劳动者方面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改变就业观念。改变就业地点偏好,将目光投向自己家乡及周边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改变频繁选择职业的行为,加强职业的稳定性,不要盲目地更换职业。放弃一味拼体力的短期想法,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积极主动地进入劳动力市场。

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话语权。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强职业意识与职业操守的培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严格按标准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参加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更新自己的职业知识,掌握新的操作方法,不断提高职业能力。

3.学法懂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学法懂法用法意识,一旦发生争议纠纷,及时请工会维权或者聘请律师代理,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签订入职合同,维护合法权益。加入工会组织,依靠工会维权。注意收集证据,依法追讨工钱。

工业企业用工 篇4

关键词:用工荒,就业,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回暖, 长三角、珠三角、福建沿海以及广西区内等地的不少企业都因招不到足够的员工而出现用工紧缺的局面。一方面是企业的订单不断增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方面是,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招不到足够的员工。这种人力供求关系矛盾的出现, 产生了俗称的“用工荒”。

造成企业“用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长期以来在企业工作的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随着“用工荒”的出现, 相关部门也为劳动者制定了更能体现劳动价值的法律法规, 企业在遵照劳动合同法、提高劳动者工资待遇的同时, 也对劳动者增添人文关怀, 使得劳动者感受到自身劳动的价值。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与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用工紧张局面, 也提升了中职学校就业的质量。

1 中职生的特点

至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有如下的规定:中职教育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

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到, 我国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面向的是企业, 从事的是企业一线的生产与技术工作。中职教育培养的有技术、有生产能力的技术人员也深受广大企业的欢迎, 因为通过中职教育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用工紧缺、且缺少技术工人的情况。

在招聘使用中职生的过程中, 一些企业经过用工后的体会是:中职学生与大学生相比的就业优势在于, 中职学生经过在校两年的理论与实践操作学习后, 动手能力比大学生强, 而且相对年龄较低, 对于职业、工作待遇等的要求不会太高, 进入企业后上岗较容易上手, 具有良好的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

2 中职学生的就业新趋势

对于企业“用工荒”的局面, 中职学校在做好就业工作的同时, 更要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的就业质量。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典范, 在面对企业“用工荒”时, 对于学生的就业有如下的新趋势。

2.1 巩固校企合作, 实现共赢

作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典范,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将“校企合作”打造成为学校的名片, 学校拥有众多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冠名班。冠名班是企业与学校长期合作的结晶, 在学生就业时, 冠名企业的用工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这维护了合作企业的利益, 也为学生从入学到就业、工作实行一条龙订单办学、解决了后顾之忧。如与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有: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江苏江阴福汇纺织有限公司、上海伟航电脑针织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和东莞市中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等几十家企业, 企业遍布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这些企业都是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军者与佼佼者。通过合作办学, 巩固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实现共赢, 学生的就业也充分得到保障。

2.2 立足广西, 为广西经济做贡献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纺织类国家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拥有独特的优势。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蚕茧丝绸生产基地, 随着每年产能的扩大, 需要大量的丝绸专业人才。而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开设丝绸工艺专业的中职学校, 学校每年丝绸工艺专业的学生全部在广西区内就业。就业的企业有:广西丝绸 (集团) 有限公司、广西立盛茧丝绸有限公司、广西桂华茧丝绸有限公司和宜州恒源达丝绸有限公司等等, 为广西培养了大量丝绸人才, 为广西缫丝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纺织工艺、针织工艺、服装类 (服装工艺、服装设计、服装制作与营销、服装设计与表演) 等专业的学生, 也很多选择在广西区内就业。如纺织专业、针织专业的在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南宁锦虹棉纺公司和柳州市立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服装类专业的学生在南宁市华邦制衣有限公司、桂林凯丽制衣有限公司、南宁市高华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南宁市靓锦制衣有限公司、广西丰美服装有限公司和南宁一动体育用品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生产、营销等工作。

图案印制技术专业的学生也一改以前都是选择到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情况, 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广西区内的广西瑞熙特种票证印务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印刷厂、南宁市上英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和南宁裕成五星印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工作。

经管信息类毕业生中包括有计算机应用、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这部分的学生大多数是选择留在广西区内, 特别是留在南宁市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首选。就业的方向有广西梦之岛 (集团) 、广西南城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南宁分公司、南宁沃尔玛百货和南宁市绮韵商贸连锁有限公司等南宁本地的知名企业。

随着北部湾开发, 广西的整体收入水平提高与工业的发展, 机电类专业也积极开拓广西区内的就业市场,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也选择在广西区内的广西奥特帕斯机械有限公司 (玉柴供应商) 、柳州市贝铮达机械有限公司 (柳工供应商) 、北海市工业园区和广西正田节能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就业。

立足广西, 推荐学生面向广西区内企业就业, 为广西经济做贡献, 是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就业的新趋势, 在巩固校企合作的同时, 大力推进广西区内就业, 也同时保持与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沿海企业的合作, 实现学生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

2.3 继续保持与原有企业的合作

在巩固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立足广西、为广西经济做贡献的同时, 继续保持与原有企业的合作实现学生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

染整技术专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职示范性专业, 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美国进口的电脑测配色系统等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 培养印染行业的生产技能人才, 是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的特色专业, 就业质量一直都比较高。在将该专业学生输入冠名企业外, 也积极拓展与其他一些知名企业合作, 如:广东中山洪良化纤有限公司、佛山市盈进染织有限公司、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东莞天龙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福清洪良染织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西文服饰有限公司等等。

服装类 (服装工艺、服装设计、服装制作与营销、服装设计与表演) 的专业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职示范性专业, 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设施、先进的实训基地, 在服装行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除了与雅戈尔、溢达等知名品牌合作冠名外, 像珂罗娜时装 (深圳) 有限公司、深圳歌力思服装实业有限公司和东莞以纯服装有限公司等国内服装行业的知名品牌也纷至沓来到学校招聘学生, 学生到这些企业就业都获得较好的声誉与较高的收入。

在做好染整类、服装类等传统专业学生就业的同时, 也促进了机电类、经管信息类学生的就业。除了立足广西区内, 机电类、经管信息类学生也积极走出广西, 到珠三角地区就业, 如进入华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祥鑫汽车模具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伟全化纤 (惠州) 有限公司、广东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屈臣氏物流中心等企业工作, 这些企业中有机电类的知名企业, 计算机应用的排头兵、物流服务与管理的领军者, 通过加强与这些企业的合作, 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深受企业与学生的欢迎。

3 结语

就业工作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正因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加强学生管理、狠抓教学质量, 培养的学生针对性强、专业技术好, 深受合作企业的欢迎, 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大于98%、专业对口率也达90%以上, 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数人均比高于1∶4。真正做到了让企业省心、学生称心、家长放心。

在巩固校企合作, 大力推进广西区内就业的同时, 保持与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沿海企业的合作。立足广西, 推荐学生面向广西区内企业就业, 服务广西当地建设, 为广西经济做贡献, 从而实现中职学生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 是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就业的新趋势, 必将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促进中职学校与企业“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文欣.中职毕业生高就业率背后的思考[J].课堂内外 (教师版) , 2011, (2) .[1]文欣.中职毕业生高就业率背后的思考[J].课堂内外 (教师版) , 2011, (2) .

[2]王岩.关于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思考[J].科技向导, 2011, (5) .[2]王岩.关于做好中职生就业指导思考[J].科技向导, 2011, (5) .

工业企业用工 篇5

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和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工作的意见(试行)

(赣府厅发[2008]4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与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的有效对接,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完善社会保险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

1、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是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促进农民奔小康,关键是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促进就业,只有通过农民的转移就业,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奔小康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对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省内工业园区、向新兴产业转移就业的力度,尽最大努力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实现转移就业。

2、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是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迫切需要。工业园区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省内许多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已经开始出现“招工难”问题。各级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方面取得突破,为我省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工业园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有利于增强城乡联系,有利于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各级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到有序流动,稳步推进、协调发展。

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4、逐步建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免费就业指导、免费技能培训。要根据农村居住分散、信息不灵等特点,组织专项援助,采用就业直通车等形式组织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送温暖等活动,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5、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要进一步完善全省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并将乡镇劳动保障平台职能延伸到村委会。要以村委会为单位聘任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宣传就业政策、调查本村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发布各类就业和培训信息、组织本村富余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当地政府要保证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必要的工作经费。

6、促进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及时对接。要加强“两个合同”、“三个台账”的动态管理,“二个合同”: 一个合同就是组织引导本地工业园区和企业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就业招聘合同;第二个合同就是工业园区企业、工业企业与职业学校、就业培训机构签订的定向就业培训合同。“三个台账”: 一是乡镇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台账;二是工业园区和企业用工需求台账;三是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台账。各地要及时掌握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变化情况,逐月公布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对新产生的用工需求要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及时对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用工需要。

7、提高转移就业培训资金的使用效果。要完善培训券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券(简称培训券)是发放给具有农民身份,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转移就业愿望并自愿参加培训的农民工抵交学费的代金券。培训券要发放到有转移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农民手中,重点支持与工业园区签订了用工合同的先招工后培训的员工。要重点支持创业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使培训资金向与工业园区签订了用工合同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倾斜,向农村创业者倾斜,向工业园区倾斜。

8、加快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实训中心的合理布局与区域整合,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按照产业布局和产业特点,围绕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每个设区市建立2-3个公共实训中心,每个县建立一个公共实训基地,逐步建立体现产业特色、区域特点、分工合理、布局科学、优势互补的公共实训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免费实训。实训中心为劳动者提供免费实训所需费用由市、县(市、区)政府安排,省财政予以适当支持。

9、建立健全劳动预备制度。对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退伍士兵,实行3—6个月的预备制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培训工作由当地县(市、区)政府具体组织,依托就近的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及职业高中实施培训。对参加预备制培训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退伍士兵,由当地政府给予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

10、实施培训机构与工业园区企业的合作。要以校企合作、订单培训为纽带,开展培训机构与工业园区企业的合作。全省技工院校、高职院校、中专、培训机构以及用人单位要把校企合作、订单培训作为提高培训效果,推动用工对接的重要形式。今年,全省要重点推进30所技工院校、高职院校、中专、培训机构与省内工业园区100个重点企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每个设区市要重点抓好10个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与20-30个工业园区企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训;每个县(市、区)至少要抓好3个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与10个企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训。各级政府要为培训机构提供培训需求信息,为企业提供培训机构专业(工种)目录,建立交流对接服务平台,定期组织培训机构与企业进行培训交流等对接活动,推行校企合作、网上查询、网上对接。在技工院校开设特色班,以企业名称冠名,推行学生实训进企业,企业文化入校园。2008年在全省开设特色班达到100个、培训人数不少于10000人。

11、进一步完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见习制度。凡到工业园区见习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生,除企业支付报酬外,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给予适当见习补贴。

12、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各级政府要经常在江西籍员工多的省、市发布省内就业信息,宣传省内经济发展成果和就业、创业政策,鼓励和引导他们返乡就业和创业。凡是返乡就业的,劳动保障部门驻外劳务管理机构要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查询、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远程面试。要搞好省内外工作衔接,为他们返乡就业提供便利。

13、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各级政府要为自带项目返乡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创业指导和小额贷款担保。对于没有创业项目的创业者,也要提供创业项目信息、免费创业培训和开业指导,按规定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扶持。

14、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当地工业园区就业。要妥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后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问题。对于不具备在城镇居住条件的进城就业的和“亦工亦农”实现灵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当地政府要为他们的出行提供交通便利。

15、改善企业用工环境,培育企业文化,引导企业按市场规律合理确定员工工资收入水平、改善劳动条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

16、完善企业工资市场决定机制。工资水平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确定、搞活企业内部分配,做到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使企业工资与经济效益相适应。引导企业工资分配向高技术、高技能岗位和苦脏累险岗位倾斜。

17、及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要依据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就业等因素,及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为企业工资分配和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指导;要在科学调查、精心测算的基础上,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

18、建立和健全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及时发布不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为企业合理配置劳动力提供服务。

19、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按照最低工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将现行的最低工资适用区域由五类调整到七类,建立既有利于保障职工权益,又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最低工资标准。

四、加强工业园区企业社会保险工作

20、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三张养老保障网”的制度建设。工业园区企业的农民工可以选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也可以选择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要降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缴费门槛,逐步实现工业园区企业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全覆盖。具体办法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21、工业园区企业要按规定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在工业园区企业就业的,可以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户籍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2、工业园区企业应按规定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园区企业员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要及时予以救治,按规定为受伤人员申请工伤认定。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及时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并按规定作出认定决定,帮助受伤职工依法获得工伤补偿。

23、为企业裁员提供服务。企业因多种原因,确需依法裁员的,劳动保障部门要按规定帮助企业做好分流安置工作,并对失业人员进行失业登记,引导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促使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五、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24、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和企业活动。要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和企业活动,在全省树立10个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工业园区。

25、增加工业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协调劳动关系职能。建立健全劳动保障争议处理机制,指导园区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力和义务,防范劳动争议的发生;帮助工业园区企业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预防、协商、调解和处理机制。

26、进一步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制度。将“12333”投诉举报电话服务范围覆盖到所有的劳动保障业务,完善劳动保障网上投诉举报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为农民工举报投诉提供便捷求助通道。

27、建立健全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禁止使用童工和非法使用未成年工。

六、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责任制度和业绩考核体系

28、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工业园区企业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人力资源配置作为产业对接的重要工作,明确政府的责任,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开展考核评估。同时,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领导联系挂点制度、部门协调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和督促检查等制度。

29、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农村就业公共服务、创业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对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创业带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收入等因素,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考核评价各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工业园区用工对接的成效。

30、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争先创优活动。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争先创优活动,并对3个设区市、10个县(市、区)、50个乡镇、30个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校企合作的培训机构、50家对当地就业贡献大、用工管理规范、企业文化和社会保障工作较好的工业园区企业进行表彰。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省政府办公厅

企业不同性质用工的文化管理 篇6

强化文化宣传和文化灌输

作为企业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功底。企业内部员工、外聘员工以及其他用工性质的员工都有着各自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资历不同、成长环境各异、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别等原因,使得员工群体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为了求同存异,企业针对现状,应通过价值观念的培育性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文化管理方式,使不同用工性质组成的员工团队能够摒弃各自传统的、不适宜的价值观念,在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员工成才的价值共同体,并达成共识基础,成为全体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对于企业新招收的员工来说,新价值观念的培育是一个由服从,经过认同,最后达到内化的过程。服从是在培育的初期,通过某种外部作用(如人生观教育)使企业中的新成员被动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同是受外界影响(如模范人物的感召)而自觉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对这一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接受;内化不仅是自愿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而且对它的正确性有真正的理解,并按照这一价值观念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管理要注重理念认同、行为相同、效果趋同。理念要得到不同用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和阐释,把文化理念、企业价值观变成生动活泼的故事,贯穿于企业管理、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技术创新等领域。以理念为核心树立先进人物典型,注重从理念方面对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在宣传中让全体员工理解并做到认同,同时也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企业的报刊、板报、宣传栏、网站、各种会议,都应成为文化宣传的工具和重要载体。

在文化管理实践方法上,可以在广泛宣讲与培训基础上,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认知与达标考试,从细处着手,建立以企业内部故事或案例分析题型为主的考试题库,充分融合并能折射企业价值观等文化理念,把考试成绩作为员工岗位任职考核标准之一,目的是提高整体员工队伍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与践行能力,以此推进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传播和强化文化管理的氛围。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文化管理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不同岗位、不同资历、不同用工性质的员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差异,因而员工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此要针对不同员工群体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建立并完善符合企业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科学管理和配置人力资源是重中之重。在实行管理岗位职级、生产技术岗位职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竞聘、轮岗、挂职锻炼等方式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不同员工放到一定的岗位上锻炼,为他们提供成长发展的空间,形成员工想发展、能发展的晋升通道,彰显文化管理的制度魅力。

不同的员工群体,文化管理应有所不同。对于工龄短、职级低的新员工,要注重职业发展的引导和企业文化的认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和职业安全需求;对于工龄长、职级较高的老员工,则应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对于不同用工性质的员工,尤其是收入偏低且在一线生产岗位工作的员工,更要关注此群体的心理变化,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建立真情关怀的用人机制,营造和谐氛围使其融入团队。同时要注重培养使用,使人尽其才,把思想素质优、工作能力强、业务技能精、敬业精神好的员工,作为培养对象纳入培养计划,使其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待自律性较差的员工管理上,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胡萝卜”的重要,有时还需要“大棒”的威力;对待自我管理较好的员工有时也会出现满足、依赖、停滞、消沉的情况,适当的教育和调整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焕发新的工作斗志。

加强职业教育引导

纵观企业员工管理,不论用工性质、素质结构如何,都应统筹做好职业教育工作。其中,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应置于文化管理的首位。

开展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员工职业行为,是企业对员工开展文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有效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治本措施。道德教育直接关系着员工的思想本质,影响着员工的精神意识、职业情操、敬业观念的树立与未来发展,是文化管理的立本之基。因此,企业要找准结合点,广泛开展爱国、爱企、敬业奉献的事例教育,积极引导员工在受教育过程中正确意识的形成以及思想认识的提升,防范消极思想的侵蚀以及在员工中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将道德教育落实到位,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同时,要努力扩大职业道德教育成果,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新的活动载体,努力使职业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不断得到员工群体的深刻理解与认同,并最终转化为员工群体的意识与行为。

企业的文化管理工作要加强职业发展与改革形势教育,使员工明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阶段中的新任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投身于企业发展与改革之中,在参与中承受锻炼、接受考验,分享成果,不断练就一支站位高、作风实、思想过硬、技能超群的员工团队。

企业的文化管理工作要突出价值观与荣辱观教育,深入进行奉献精神教育。帮助员工知荣辱、辨是非,激发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勤奋扎实的工作热情,形成与企业同呼吸、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面对国家“十三五”深化改革和发展新形势,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打造一支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的员工团队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的需要——赋予了文化管理的新内涵。

加强不同专业、不同层级员工的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虽然员工存在用工性质不同,但技能培养要相同。如何做好员工职业技能培养工作呢?首先要考虑培训的针对性,要在认真摸底的基础上,制订各专业的年度培养计划,保证计划与需求的契合度;二是要注重加强培训内容研究,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并安排实施,力求使员工掌握急需的、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岗位工作的需要,保证内容与需求的一致性;三是要注重加强培训的实效性,培训时间、人员要落实到位,培训的内容要实在具体,通过培训,员工的能力素质有新的提高,工作实效实现新的提升;四是要建立培训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利用自主时间、自觉自愿充电学习,最大限度发掘员工潜能,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梯队和具有综合文化素养的员工团队,这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百年大计,是持续开展文化管理的根本所在。

工业企业用工 篇7

会议由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主持, 苏波副部长、周长益司长、高东升副司长、黄建忠副巡视员以及节能司各处室领导出席会议。

苏波副部长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以及当前面临的形势, 提出了新形势下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的改革创新方向和下一步要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 周长益司长总结了2013 年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 对2014 年工作思路和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分组讨论时与会人员对苏波副部长、周长益司长的讲话内容讨论热烈, 大家反响很大。

工业企业用工 篇8

苏波指出, 我国经济和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对工业的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从工业化进程趋势看, 必须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从国际竞争格局看, 我国工业面临绿色低碳转型的巨大压力。全系统要充分认识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绿色发展, 推动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苏波强调, 要坚持改革创新,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 一是减少工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真正体现生态文明理念;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工作方式,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三是要积极创造绿色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进一步完善阶梯电价、行业准入标准等政策机制, 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2014年要围绕工业转型升级中心任务, 全力推进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向纵深发展, 突出做好重大的、战略性的工作任务, 抓好工业绿色发展的专项行动, 推动低碳工业园区建设, 下力气抓好电机、锅炉、内燃机等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效提升, 推行清洁生产, 推进工业终端清洁高效用煤, 抓好一批节能环保国家级示范工程, 力争在重点工作上取得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在会上做题为《突出重点改革创新推进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的工作报告, 总结了2013年工作进展及成效, 部署了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会议要求, 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系统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狠抓工业节能降耗, 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 扎实做好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 加强节能减排基础能力建设, 推动建立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

工业企业用工 篇9

一、工业节能环保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2009年我国工业经济成功实现企稳回升, 工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十一五”以来, 工业能耗持续下降, 重点耗能企业和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逐年降低, 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重的重化工业形成严重冲击, 结构性能耗下降为完成2009年能耗下降目标起了很大作用。但必须看到, 随着经济恢复增长,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重化工业能耗出现回升趋势, 这将使完成今年节能目标乃至“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更为艰巨, 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各地区工业管理部门, 都有责任、有义务, 加强监控, 及时向省 (区、市) 政府提供信息, 加大工业节能对全社会节能的贡献率, 要用工业的节能降耗来保证全社会节能总体目标的实现, 确保各地区“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完成。

与此同时, 工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危机影响下进一步凸显, 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更趋强化, 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制约更加苛刻, 发展方式转变压力进一步加大。工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矛盾和新问题, 尤其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任务, 对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 要求加强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

在过去30多年快速工业化进程中, 我国工业遇到了西方工业化国家100多年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尤为突出的是, 长期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使得我国在实现增长的同时, 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和使用廉价劳动力, 重增量、轻存量, 重外延、轻内涵现象仍较普遍。我国消耗了全球36%的钢铁、16%的能源、52%的水泥, 但仅创造了全球7%-8%的GDP。

转变发展方式要求我们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工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也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目前我国工业大国地位显著提升, 主要工业品中, 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 水泥产量超过14亿吨, 都位居世界第一;乙烯产能近1000万吨, 是世界第二大生产国;2009年汽车生产超过1379万辆, 一举超越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汽车生产国, 位居世界第一;计算机、手机等电子通讯主要产品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然而, 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对资源环境成本关注不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对资源能源环境形成了极大的压力。

为应对危机冲击, 相当多的地方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投资仍是第一拉动力。有的产业领域, 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 在强大的投资动力和市场需求、信贷支持下, 恢复生产, 产能过剩日益加剧。落后产能的物耗、能耗和污染排放都大大超过相关标准。在大规模投资的背景下, 如果不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发展理念, 生产基础设施一旦建成, 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就被锁定在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路径上。

在上个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明确要求把经济工作重心转移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来。从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发展现状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重点在工业, 难点在工业, 出路也在工业。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 要求把节能减排提升到新的高度, 把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作为落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 切实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 低消耗、少排放, 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节能减排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实际情况。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更多地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管理来推进。对于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 要积极承接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 但也不能饥不择食, 要认真分析产业能耗物耗水平, 对高于行业、地区平均水平的,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敢于说“不”。

因此, 全国工业管理部门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把万元GDP能耗指标、各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门槛, 对新增投资项目, 坚决执行更高、更严的节能环保标准, 实现存量能力的优化调整和新增先进能力建设并重, 促进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化, 向优化的方向转变。同时, 加快技术创新、加强技术改造, 强化节能降耗、减排治污。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资源加工业, 要全面推广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 生产工艺要突出节能减排、资源的综合高效循环利用, 降低生产企业污水、废气、固体废物、粉尘排放, 加快向无污染的“绿色”工厂转变。

(二)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要求把节能环保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我国工业规模、主要产品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是真正的工业大国, 但还不是工业强国, 突出表现是主要工业产品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实现工业由大变强, 一是要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 对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行业, 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二是在一些核心领域、重要技术上取得突破, 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通过世界领先技术来支撑行业的发展, 引领和带动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三是鼓励企业走出去, 实现本地化生产, 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国际金融危机后, 发达国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快占领经济发展的新的制高点, 我国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 一是美欧等国提出“再工业化”, 大力发展高端加工制造业, 势必加剧竞争;二是在全球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的背景下, 世界各国都把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 加强培植新兴产业;三是以能效、环保和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消费偏好、国际贸易规则正在形成,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以节能环保和低碳等技术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这给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工业增长带来新的挑战。

从我国工业自身发展需要看, 原先支撑快速发展的一些比较优势也已开始减弱。我国主要原材料价格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运输成本与发达经济体基本接近甚至超过。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年龄结构和供需结构明显变化、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等都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从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构成看, 相当多企业能源资源消耗占成本的比重偏高, 有的甚至超过70%以上。

分析国际国内两方面形势, 可以说, 后金融危机时期新的国际竞争环境和产业发展趋势, 对我国产业升级形成了“倒逼机制”。要赢得国际竞争, 我们必须顺应潮流,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不仅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节能环保, 更要提供节能环保产品。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我国工业内在发展也迫切要求把节能环保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内容, 构建工业新的竞争优势。因此, 加强节能减排已成为建设工业强国的一项战略任务, 要求我们加快企业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加快开发绿色产品, 提升产品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工业加快实现清洁发展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一五”以来工业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进步。但应该看到, 这些成绩还只是初步的, 离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以工业固体废物利用为例, 2008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由2005年的56.1%提升到64.3%?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综合利用量从2005年的7.7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12.3亿吨, 但与此同时工业废物产生量从13.4亿吨增加到19亿吨, 增长了4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堆存量逐年快速增加和大量堆存, 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并带来安全隐患, 而且严重影响周边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尤其是重金属废渣堆存量日益增长, 潜在危害十分巨大, 对人们生命健康构成威胁。近来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急剧上升, 云南省阳宗海砷污染事件、湖南浏阳镉污染、陕西凤翔铅超标、湖南武冈铅中毒等一系列污染事件先后发生, 说明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 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加快重金属污染防治。

“十一五”国家把化学需氧量 (COD) 和二氧化硫排放两项列入约束性指标。从二氧化硫排放指标看, 工业占全国的87%。工业领域的重点是电厂和钢铁、有色、建材行业。通过近几年努力, 燃煤电厂脱硫工作进展较好, 钢铁烧结机脱硫工作刚刚开始, 脱硫任务仍然艰巨。从目前“十二五”规划研究和发展趋势看, 对人民群众安全和环境有较大危害的污染物很可能列入“十二五”指标, 这些领域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工业环境保护的任务将更为艰巨。

加强环境保护是工业领域的社会责任, 也是发展使命, 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是环保部门牵头, 但工业占大头。工业主管部门不仅要抓好工业发展, 而且也要积极行动起来, 在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基础上, 也要抓好减排治污。在加强污染预防、减少污染物产生, 促进工业清洁生产的同时, 要积极适应新的环境保护要求, 加强对污染物产生情况的调查摸底, 研究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这是建设生态工业的重要内容, 也是客观要求。

(四) 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加快推进工业节能减排

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我国经济发展承受的国际环境压力明显加大。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度过了高消耗资源、高污染排放阶段, 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 基于其在能源、环境、产业、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及其全球战略, 正逐步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作为发达国家制衡发展中国家的有力武器。

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 温家宝总理再次代表中国政府重申了中国的减排目标, 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的承诺, 也是我们的发展责任。

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而言是巨大挑战, 面临着比欧美发达国家更大的困难。履行承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离不开工业领域的努力。从我国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看, 工业肩负着艰巨的历史重任。一方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住房、交通等生活用能以及宾馆、饭店、写字楼、超市等商业用能总量将呈刚性增长。另一方面,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工业化进程仍未完成。相对于发达国家工业能耗20%-30%的份额, 我国工业用能比重高达70%0以2008年全社会能耗2 5亿吨标准煤粗略计算, 加上工业过程本身排放的二氧化碳, 工业领域排放二氧化碳约4 6亿吨。此外, 我国的能源结构, 清洁能源比重不到10%。在这种形势下, 工业领域碳减排将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

通过近年努力, 我国工业能耗水平有了, 较大提高, 但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比发达国家高10%-30%??车油耗高10%一20%?有色金属、废钢铁再生利用量仅为2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化石能源占主导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情况下, 工业节能和碳减排任务艰巨。

因此, 履行国家承诺, 需要工业领域尽快行动起来, 摸清底数, 制定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不断发展清洁能源, 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扎实推进碳减排。

二、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工作上水平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 把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坚持宏观指导与结构调整相结合, 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坚持技术进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 在推进节能减排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 在推进节能减排中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一) 以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为核心, 狠抓节能降耗, 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

加强行业指导和重点企业管理, 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抓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也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优势。对平均能耗超过全国平均值的省市要作为重点地区, 督促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要围绕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 切实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抓紧建立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这是从源头把好新上工业项目能耗入口关, 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过快增长的根本措施, 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切实发挥好在工业节能降耗方面职责的重要举措。《节约能源法》也有要求, 但实际上做起来难度很大。应尽快明确具体的操作原则、实施细则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 确保制度得到顺利建立、有效执行、高效发挥作用。

二是加快制订出台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 通过规划引导、技术标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示范工程、加强监管等, 强化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指导, 提升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水平。

三是切实推进行业能效对标达标。转变工作思路, 不仅设定最低准入门槛, 低于最低标准的划入淘汰落后范畴, 还要制定先进标准, 对行业“排头兵”给予奖励。通过抓两头促中间, 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要得到实质推进。要充分依靠行业协会, 认真贯彻落实重点行业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开展标准宣贯, 培育一批行业先进标杆和典型。

四是加快研究建立工业企业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机制。企业是工业生产活动的主体, 也是减少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责任主体。必须把工作深入到具体企业中去, 尤其要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企业。要认真摸索实际经验, 研究目标分解的科学性, 尽可能符合实际;加快研究重点监控目标、工作对象、企业节能管理具体措施、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的具体手段以及完成目标责任的奖励、惩罚措施。

(二) 以清洁生产为突破口, 切实加强减排治污, 促进工业清洁发展

对工业部门来说, 推行清洁生产不仅仅是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且是促进企业技术、产品升级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工业向清洁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去年底中央编办已明确,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推动全国工业、通信业清洁生产, 与财政部共同安排中央财政用于工业、通信业清洁生产专项资金。这是我们的责任, 也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保障。今年要继续以清洁生产为突破口, 重点加强三方面工作。

一是要抓好重大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一批高排放重点行业, 认真编制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在全行业推行一批切实提升产业发展、有效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的重大关键技术, 提升企业、行业清洁生产水平。

二是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是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是要切实抓好技术指南、评价标准等配套政策文件, 选择一批重点行业, 先行试点, 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强审核。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系统查找出能耗、物耗及产污重点部位, 制订有效改进措施。

三是继续加强重点区域清洁生产推行工作。结合地区产业结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 突出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以及工业园区, 制定和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推行规划,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区域和园区清洁生产工作和污染治理, 把减排和治污紧密结合, 标本兼治, 实现少排放、“零”排放。

(三) 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上世纪以来就开始实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国务院1996年以国发 (1996) 36号文批准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 奠定了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 对资源综合利用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近年来, 我们充分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现有工作基础, 研究吸收国外发展经验, 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 不仅要求资源综合利用、反复使用, 使得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而且要求从资源消耗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把废物吃于榨尽、化害为利, 污染治理的成效大为改善。在新形势下, 资源综合利用是工业领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则是指导我国工业发展的新理念。

进一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一是要切实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研究尾矿、赤泥、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废渣、化工碱渣等大宗工业废渣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 提高综合利用率。二是要加快研究工业企业废物处置的责任制度。从制度上入手, 切实要求企业减少废物的产生, 对固体废渣堆存、处置要明确企业的责任义务和要求。三是要继续研究加强综合利用认定具体办法, 提出配套政策措施建议。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产品的认定和认证, 充分利用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和激励, 督促企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起步不久, 工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 关键是探索建立不同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为此, 一方面要深入总结循环经济试点经验, 探索钢铁、石化、化工、建材、能源等重点行业资源共享、废物互为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另一方面, 要充分考虑循环经济打破行业界限的要求, 积极探索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问题。通过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 加强产业集聚发展, 实现区域内物质循环利用、综合利用, 逐步形成与地区资源、能源及环境容量相适应、主导产业特色优势突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此外, 还要认真抓好机电产品再制造和资源再生产业发展。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两个轮子”。

(四) 切实加强“十二五”规划和发展战略研究, 举好旗、定好位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目标, 对全国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对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而言, 我们要紧紧把握“十二五”规划编制这一有利时机, 深入剖析和准确把握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结合当前工作实际, 加强“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提前谋划“十二五”工业节能环保工作, 力争举好旗、定好位。

为做好“十二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 从去年上半年部里就启动了规划前期准备工作, 确定了一批研究课题。节能司从下半年开始按照部里统一要求, 开展了相关重点课题研究和专题规划编制准备工作, 同时积极谋划, 创新思路, 研究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的初步思路。要强调的是, 从工业部门自身来说, 提出“两型”工业建设, 不仅是为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目标指标, 更重要的是, 它体现当前我国工业化深入发展现状, 是工业发展自身本质要求, 是新型工业化的迫切要求, 是工业由大变强的主题。

今年, 围绕规划思路研究, 一是加快推进相关专项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十二五”规划有可能新增的污染物的现状, 减排技术、治污方法等的研究。二是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 选择若干重点行业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 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 积极推进“两型”工业发展。三是切实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问题, 大力推进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服务业、节能环保新机制。

(五) 创新思路, 进一步落实促进工作开展的资金政策手段

去年以来, 节能司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在财政部、中央编办等部门的支持下, 在资金政策方面迈出了一小步。尽管资金小、安排项目不多, 但已经有了开始。从今年经济工作总体安排和要求来看, 中央财政用于节能环保的资金还会进一步增加。今年要再接再厉, 继续加强沟通协调, 主动汇报, 按职能积极向发改委、财政部提出建议, 力争得到支持。

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好现有工作手段支持工作的开展, 主动创新工作方式和机制, 创造工作条件和手段。技术改造资金是当前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主要工作手段之一。2010年要把节能环保作为技术改造的重要方向, 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对节能环保工作的支撑。节能司要抓紧研究提出加强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有关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建议, 部内、部外做好相关衔接工作。技术改造主要投入在地方和企业, 受益的也是地方和企业。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 与中央技术改造投资配合联动, 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支持。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利用好技术改造资金, 切实加强项目筛选、储备和组织, 大力推进企业节能环保技术改造, 促进企业、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 要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去年以来, 部里经过反复研究讨论, 明确了建立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基本思路, 发布了第一批示范基地名单。在节能环保领域, 我们也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工程、机电产品再制造等试点示范工作。2010年, 要进一步加强典型示范试点工作, 树立一批示范工程等, 认真研究和切实推进“两型”企业创建、节能环保示范园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再制造等示范试点工作。同时, 要选准一批政策突破点, 如钢铁、有色、建材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并网政策、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政策等, 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研究, 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政策手段的新突破。

(六) 加强协同配合, 加快建立和完善工作体系

要进一步落实“三定”规定,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磨合, 促进各项职责到位。在此基础上, 加快建立和完善我们的工作体系。

一是加强与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系。地方经信委、工信委 (厅) 等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支撑力量。目前, 地方机构改革已经完成或正在陆续完成。我们这支队伍是经历多次机构改革后保存下来的, 工作也历经多年沉淀积累, 对情况非常熟悉。今后我们要加强系统内的工作联系, 重大决策广泛听取地方意见建议, 重要业务加强交流, 更多地发挥地方的作用。这次机构改革, 有的地方反映, 职能削弱了, 职责分解了。我们要正视现实, 服从大局, 少抱怨、往前看。机构、三定已经到位的, 要加快机构落实、人员落实, 理顺工作关系, 创新工作思路, 以工作成果去争取地位;机构没到位的, 要多交流借鉴, 积极说服领导, 甚至据理力争。在新的平台上、在新的环境里, 上下一股劲, 加强协作配合, 共同开创新局面。

二是充分发挥协会作用。行业协会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主要支撑力量, 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和支撑作用。健全委托服务、购买服务、信息交流等制度, 依靠和支持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基础性工作, 会同协会共同开拓该行业节能环保工作,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工业企业用工 篇10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新一届政府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之一, 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在新常态下, 提高企业劳动用工法治化意识, 强化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设, 持续规范劳动关系, 对企业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的劳动关系至关重要。

1 煤炭企业人员的结构与现状

煤炭企业用工存在多种形式:一是原来的正式职工, 大部分是原煤炭老企业在全民合同制用工实施前的固定工, 另外是历年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安置的退伍军人, 这部分人员程序规范, 与企业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二是原来的聘用工, 即煤炭企业在全民劳动合同制实施前, 自主招录的短期用工, 也称为“农合工”, 这部分人员的招录存在较大风险, 管理难度大, 多为井下一线的员工;三是劳务派遣用工, 主要分布在门卫、食堂等一些岗位;四是劳务外包用工。多为季节性的用工, 以装卸、设备维护等业务外包为主。

2 煤炭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

2.1 企业规章制度引发的法律风险

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是企业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加强用工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 由于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引发的纠纷依然较多。

(1) 企业制定的劳动用工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制度不健全, 一些制度的配套性不够, 如有的企业尽管制定了劳动用工管理办法, 但对企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罚标准模糊, 可操作性不强, 使得制度的实际执行力较差。

(2) 规章制度本身的合法性、合规性不足。一些制度没有经过法规部门审核, 存在与法规相抵触的风险问题, 主要表现在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除后, 没有形成以劳动关系管理为主的管理体系, 一些制度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相关的程序讨论通过, 约束力不足, 容易引发矛盾, 带来纠纷。

2.2 劳动合同管理引发的法律风险

作为劳资双方明确权利义务的基本依据, 劳动合同是处理争议、纠纷的关键依据。劳动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合同内部的告知不全, 比如一些岗位接触危险化学品、井下工种的职业病易发等, 在劳动合同文本中没有告知劳动者;二是劳动合同的日常管理法律风险, 主要表现为合同管理的签订、续签、变更、解除等方面不规范、不及时, 有的在合同到期之前没有进行谈判, 一些单位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流程和程序, 容易引发争议。

2.3 工时与休假管理的法律风险

一方面, 煤炭企业仓库保管员、专职司机等工种属于不定时工作制, 其八小时以外工作并不属于加班。在现实管理中, 有的单位还将类似这些工种的工作人员作为标准工时制员工进行管理, 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特殊性, 一些煤炭企业在执行国家年休假制度方面还不到位, 对没有休假的职工也未能支付工资, 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

2.4 多种身份并存的用工风险

尽管自劳动法颁布实施后, 特别是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煤炭企业基本实现了全员合同制管理制度, 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传统意识依然根深蒂固, 由原来固定工转变而来的合同工、新招录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与煤炭企业改制后招录的“农合工”、劳务派遣用工等主体虽然在同一企业、同一岗位, 但在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还不完全一致, 一定程度上仍会带来用工风险。

制约和影响煤炭企业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的因素诸多, 除了上述原因, 受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企业自身法治意识不强、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对国家有关劳动用工政策、法律规定等把握不到位等原因也是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因素。

3 如何依法规范用工关系防范用工风险

为加强劳动用工管理, 降低劳动用工成本, 合理规避用工风险, 减少劳动争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劳动纠纷和损失, 积极应对煤炭行业经济下行带来的巨大挑战, 煤炭企业必须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 牢固树立依法治企的理念, 仅仅抓住国家煤炭行业调整的有利时机,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牢固树立依法治企理念, 规范本企业劳动用工关系, 以法律途径来化解劳动争议, 解决劳资纠纷。

3.1 牢固树立劳动用工法治理念

《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 用人单位往往处于强势地位, 特别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用人单位在管理上法治思想淡薄, 一些企业以克扣档案、不及时转移人事关系等手段强行留住员工, 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在依法治国战略下, 更强调法治思想, 特别是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煤炭企业用工管理的法治化进入了新的阶段。而在当前, 煤炭行业处在深化改革、去产能和调整结构的关键时期, 职工分流安置压力巨大, 这就更加要求用工单位和管理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牢固树立依法治企的理念, 切实增强法律意识, 学习和掌握劳动用工相关法律法规, 做到法治先行。

3.2 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后极大促进了企业用工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这就要求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制定内部管理制度。一方面, 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犹如企业的法规, 起着保证企业规范运作的作用。另一方面, 内部管理制度, 特别是劳动用工、薪酬分配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办法, 是企业内部处理劳资纠纷的关键依据。

具体到煤炭企业来讲:一是要注重制度制定的程序, 各类管理制度该通过股东会的要通过股东会, 该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就要履行民主程序, 并及时向职工公示, 维护职工的知情权;二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强。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发现, 企业在制定劳动用工管理办法, 处理员工关系时, 常常出现“严重违纪”、“严重失职”、“重大损失”等原则性概念, 但在细则上却又缺乏量化、细化标准, 导致制度的严肃性受损, 可操作性不强;三是要关注细节, 以劳动合同约束双方行为。在劳动合同中要体现对劳动者的岗位、待遇、职业危害、考勤纪律等方面的详细内容。

与此同时, 要注重细节, 建立一套处理劳动争议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劳动合同管理保存整理等具体工作。如果发生劳动争议, 只要程序合法、资料档案健全, 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用人单位的权益。

3.3 严格执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管理

煤炭企业部分工作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 要严格执行, 向所属地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报备, 实施差别化管理。不断强化加班审批, 对员工加班的审批流程、权限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员工有权提出加班申请, 获得批准后的才能视为加班, 否则不能视为加班, 规避个别员工职业素质差, 骗取加班费的做法。同时, 严格执行年休假管理规定和国家核定的276个标准工作日要求, 加强对员工考勤记录、加班审批、请假条等的存档管理, 规避争议, 降低风险。

3.4 强化各类劳动用工管理

受历史因素影响, 煤炭企业使用的“农合工”依然存在, 必须清醒认识到, 这种用工方式的潜在风险较大, 一旦煤炭行业市场持续低迷, 这部分人的忠诚度不高, 而且容易滋生各类纠纷矛盾, 彻底改革这种用工方式迫在眉睫。一是不再新招各类“农合工”, 逐年消化已有“农合工”;二是要彻底打破岗位身份界限, 不再简单以“正式工”、“农合工”区分职工, 推进全员合同制用工, 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 以岗定薪, 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三要加强外包队伍监管, 对各种临时性、季节性的“混岗”外包队伍、劳务派遣用工强化培训, 提高技能。

总之, 煤炭企业要做到切实加强法治观念,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及时化解劳动用工管理中出现的可能争议, 加强制度建设, 为煤炭企业积极应对行业经济下行压力, 降低用工成本,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清华.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1.

[2]刘勇.加强临时辅助性用工管理, 合理规避企业责任风险[J].水电与新能源, 2011, 1.

[3]马宝祥.浅谈临时用工的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

关于我县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汇报 篇11

[关键词]企业用工;现状;对策

一、我县企业用工现状

根据我县企业落户情况及经济发展趋势,预计近两年每年将新增用工近3万人。据调查,目前我县各类企业约缺工2.2万人。从理论上讲,我县目前可供转移劳动力可以满足县内企业用工需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我县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会在一定时间内持续。

二、造成我县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人员“招不进”

(1)大量劳动力在外地务工。因为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过去多年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少在外务工农民又以“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带走了不少劳动力;近年来灵璧籍高校毕业生又大多不愿意回乡,大部分留在外地就业。

(2)本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意识存在误区。一些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认为只有到外地去才叫工作,在家门口就业不如在外地工作光彩,所以宁愿选择外出闯荡。还有部分劳动力地主意识较强,认为外地企业来灵投资是来赚灵璧钱的,在心理上有一种抵触感,工作中稍有不如意就与老板对抗,动辄就选择辞职。

(3)年轻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即使本人不工作也有生活来源,没有生活压力,因此对待就业机会不够重视,只要稍有不满立即跳槽走人;而且一些年轻人自身素质较低,不能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完全的自我主义,没有责任感;同时在家门口务工,跳槽成本相对较低,而一旦外出,他们往往会考虑从辞职到重新就业期间的机会成本,轻易不敢选择跳槽。

(4)我县人力资源市场存在问题。培训机构随意往外地送人,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出现个别非法机构和个人倒卖劳动力现象,严重扰乱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2.企业因素——人员“留不住”

(1)有些企业后勤保障工作跟不上,缺少必要的食宿条件。个别企业甚至没有一间自己的职工宿舍,更没有专门的生活区。

(2)工资待遇明显偏低。调查发现我县54.7%的职工月工资在2000元以下,而外出务工人员中有58.9%的人月薪超过3000元。在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的情况下,显然外地企业的高薪对劳动力有更大的诱惑力。

(3)企业用工随意性很大。部分企业生产季节性强,往往在生产旺季时千方百计地去招工,而在淡季时又想方设法去让工人离开,好像工人应当听从企业的招呼,让他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人员流失严重。

(4)缺少人性化管理。对新招用员工未有全面的岗前培训,缺乏爱岗敬业、厂规厂纪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只注重处罚、指责,不能进行人性化的教育、引导和关爱,影响了人员的稳定。通过调查发现,用工比较稳定的企业,除了其市场比较稳定外,还与其有着良好的食宿条件,能够关爱员工有很大的关系。

三、破解企业招工难的对策

1.从政府和社会层面上解决人员“招得进”的问题

(1)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充分发挥我县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招工、求职登记,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适时组织乡镇(开发区)开展服务企业用工、促进群众就业专项活动,动员未能升学毕业生等群体到县内企业就业。

(2)引导中介组织服务县内企业用工。对非法中介机构进行清理,实行《职业介绍许可证》制度,规范整顿持证劳务中介机构,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职业中介活动。引导和鼓励县内职业中介机构优先保障县内企业用工需求,扶持一批合法中介机构,为县内企业定向输送劳动力。

(3)规范职业教育秩序。加强对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机构的管理,对现有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机构进行重新审核评估。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一律取缔。严禁各类职业培训教育机构从事劳务中介活动,对违反规定的,依法处罚。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开展适应企业需要的针对性培训,为县内企业培养输送劳动力;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到企业实习与预备就业制度,积极推荐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引导培训机构开办定向培训班,学员直接输送县内企业。

(4)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把握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集中返乡节点,通过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就业环境良好等有利条件,挖掘报道返乡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典型事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关注外出务工增加生活成本、引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引导就地就业。

2.从企业层面上解决人员“留得住”的问题

(1)企业负责人的用工观念要改变。现在的卖方劳务市场已经形成,劳动者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肯定要选择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舒心的企业。 我们的企业也应当在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上下功夫。

(2)要逐步改善工作环境。企业要按照行业标准来建设、布局厂房,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要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同时要严格遵守劳动卫生法律法规,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减少生产中的粉尘、噪音等污染,保持车间的温度和湿度,让员工在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留得住工人。

(3)改善员工的基本食宿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建设自己的职工宿舍,开办职工食堂,宿舍里要安装空调,食堂的饭菜要经常更新,保证员工可以吃得好、睡得安,以便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在此基础上要逐步完善娱乐设施,满足职工文化、体育、娱乐需要,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4)遵守工时制度,减少加班时间。企业要根据劳动者身体承受能力来确定工作时间,尽量缩短劳动时间,同时要保证工人定期有固定的休息日,去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的工作时间应该算作加班,企业要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用。

(5)不断提高工人工资福利待遇。企业在确定工资标准时既要根据自身效益,也要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相匹配,同时也要还要充分考虑员工生活成本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等现实因素,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将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逐步提高到和苏浙同行业相当的水平,起码不能差别太大。同时企业要及时为员工办理录用备案手续,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并不得随意裁减人员。对女职工和未年成人要实行特殊保护,还要根据行业不同按时发放劳保用品。

参考文献:

[1]杨晓东.非公企业劳动用工短缺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3(8).

[2]寇凤超.解决我国劳动用工短缺问题的对策探析[J]. 北方经济:综合版,2012(22).

[3]邵爱国,韦洪涛.促进企业基层员工稳定就业的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2(11) .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初探 篇12

2008年, 《劳动合同法》的发布和实施, 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了推动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 国家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对《劳动合同法》的个别条款进行了细化和补充。2012年末, 针对劳务派遣的有关内容, 国家又对该法进行了修改, 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在逐步完善的法律环境下, 企业劳动用工的管理更应该以法律法规为指导, 结合企业实际不断规范, 以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可以采用的用工方式主要包括直接用工和间接用工两种。企业既可以采用间接用工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直接用工的方式, 还可以两种方式兼用。直接用工方式按照企业是否自主招聘分为自主招聘和劳务派遣用工。自主招聘用工又可以根据工作时间的不同分为非全日制用工和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的用工方式, 公司目前没有这种用工方式。间接用工方式主要指业务外包。公司目前的用工方式主要包括全日制劳动合同工和业务外包两种形式, 没有劳务派遣用工。现就有关用工问题做一下初步探讨。

一、几种用工方式的特点及企业实际用工现状介绍

(一) 全日制合同工

全日制合同工是企业的常规用工方式。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 可分为三种:一是与劳动者订立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是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是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全日制用工方式相对其他用工方式来讲, 更使员工有归属感, 更能招募和留住人才。目前, 公司大多数员工连续工作已超过十年以上, 所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居多。公司的核心业务用工目前主要采用全日制合同工方式。对于这种性质的用工, 习惯称之为“正式用工”。

(二) 业务外包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机构, 利用它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而自身仅专注于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业务的一种管理模式。业务外包是一种间接用工方式, 企业与承包单位间存在民事合同关系, 与承包单位雇佣的员工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企业通过将某些业务进行外包, 在降低固定成本的同时, 可以将部分风险责任转移给承包商, 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并减少因直接用工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将那些企业自身缺少能力的业务部分外包后, 企业可以专注于培养和发挥核心竞争力, 以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但是业务外包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任何企业采用业务外包时, 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核心优势、潜在优势及劣势, 然后再确定业务外包的范围。选择合适承包商并与之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但要注意不能泄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企业在做外包业务之前, 一定要做好成本、收益和风险的评估和控制。

(三)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 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合同关系, 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间,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通过劳务派遣协议形成劳务关系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也有他独特的优势, 劳务派遣的使用, 可以降低招聘、社保办理等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劳务派遣是一种雇用与使用分离的就业制度, 用工单位用人而不管人, 派遣单位管人而不用人, 劳务人员的管理和社保福利均由派遣单位负责。由于用人单位和派遣员工之间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因此降低了企业的用工风险。但在实践中, 这种用工方式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实施五年后的《劳动合同法》修改后, 进一步规范了劳务派遣单位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资质, 提高了准入门槛;从制度上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得以落实;把劳务派遣用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加大了对劳务派遣用工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在这种情况下, 对于用工单位, 使用劳务派遣成本加大, 所以, 选择使用劳务派遣要慎之又慎。

企业在《用工管理办法》中对劳务派遣用工的使用也有相关规定, 允许缺员单位日常生产工作中相关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工作岗位, 在定员范围内适量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专业性公司或相关单位承揽系统外检修运维工程项目时, 新增的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 适量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二、企业用工风险浅析

大量使用全日制合同工, 因其发生劳动争议的可能性较小。重点对公司业务外包的管理及其用工风险进行分析。

(一) 业务外包的日常管理

公司业务外包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 由拟业务外包单位根据项目的内容、工期、费用、质量标准等, 向公司提出外委项目申请。公司主要业务部门牵头组织进行可行性评估和费用测算, 提出明确意见, 报公司批准立项。其中人力资源部负责各类外委项目的立项管理, 生技部负责生产类劳务外委项目的管理, 办公室负责非生产类劳务外委项目的管理, 物资部负责劳务外委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二) 目前业务外包存在的潜在风险

经过初步的调查, 发现公司业务外包还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从实质上讲, 业务外包应当是对项

目不对人。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有的单位还有直接参与管理外委用工的情况, 包括安排工作任务等。这种直接参与式的业务外包管理, 在法律层面上讲具有很大的风险, 因为法律更讲求实质重于内容, 这种管理的实质可视作劳务派遣, 容易引发争议。

2. 用工单位与业务承包单位的界面

不够清晰, 有正式员工与外委用工混岗工作的情况。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司机岗位。一旦业务外包视作实质性的劳务派遣, 公司的用工风险明显加大。因为劳务派遣工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工”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 有权要求用工单位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以及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用工单位还要对派遣单位损害劳动者利益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这无疑扩大了用工单位的责任范围。

三、关于规避业务外包风险的几点粗浅想法

(一) 摸情况, 查问题, 寻求法律指导

要组织开展一次公司系统内外包业务情况的调研, 对直接参与管理、直接支付相关费用、混岗工作的情况进行摸底。总结突出问题, 积极寻求法律指导。

(二) 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 努力规避法律风险

首先, 针对业务外包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定整改措施, 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加强公司相关制度建设, 从制度本身规范和强化业务外包管理。其次, 公司各有关职能部门在业务外包过程中要真正行使好各自职责, 把好审核关, 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等因素, 合理确定外包价格, 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

(三) 几点建议

1. 在选择承包方时, 要严格执行公司

《招投标管理办法》。选择具有资质和经验的法人主体为承包方, 其技术实力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履历和专业技能都要满足外包业务要求。既要努力降低外包成本, 又要保证业务外包质量和标准达到要求。承包方要保证从业人员队伍稳定和素质, 避免频繁变动人员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2. 作为发包方, 我们与承包方就业务

外包的内容和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服务和质量标准、保密事项、费用结算标准和违约责任等事项要约定明确。在日常运作过程中, 管理界面要清晰, 原则上发包方只对外包业务不对具体人, 但安全监督管理除外。因为发包方对承包方的安全监管是全过程的。

3. 即使形式上不是劳务派遣而是业

务外包, 但也要尽可能避免出现正式用工与外委用工混岗工作的情况。因为一旦我们承包方过多地参与了承包业务的管理, 就很可能被界定为实质性的劳务派遣, 存在潜在的“同工同酬”风险。如果现有条件下, “混岗”工作无法避免, 那么就要从定岗、定责角度进一步加以区分, 避免产生“同工”分歧。

四、结语

上一篇: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下一篇:生物学科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