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工业企业

2024-07-03

粮食工业企业(共7篇)

粮食工业企业 篇1

一、青冈县龙凤玉米粮食加工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 企业生产规模及产品市场

1.企业生产规模。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是由山东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在1999年通过青冈县招商引资, 收购其原制糖公司组建的以玉米淀粉为主导产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厂区占地面积154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 下设8个生产车间, 2个辅助生产车间, 9个办公科室, 职工人数1600人, 拥有总资产8.20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4.5亿元。据调查, 玉米公司实际加工能力100万吨, 有两条生产线。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淀粉市场不景气, 出口产品销量直线下降, 2009年3月份以来, 企业只开一条生产线, 员工由2200人, 减到1600人, 日加工量、日收购量都在1000吨左右。目前公司积极开发深加工产品, 已形成了年产5万吨麦芽糊精及麦芽糖浆和年产5000吨总溶剂的生产能力, 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2.企业产品市场。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产品涵盖玉米淀粉、蛋白粉、玉米油、胚芽饼、粗纤维、颗粒饲料、植酸钙 (菲叮) 等十几个品种。生产规模大, 生产成本低, 产品质量稳定, 其玉米淀粉和蛋白粉产品主要出口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危地马拉、俄罗斯、等国家等15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市场分布东北三省、广东、福建两省及京津唐内蒙等地区。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形成销售网络, 销售市场多元化。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6%, 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 东北地区市场占有率为15%, 黑龙江省市场占有率为80%, 公司产品销售无季节性。

针对金融危机以来的市场变化, 从2009年开始大力拓展北方产品市场。内销市场重点放在东北三主省、西北地区、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两省等区域, 增加销售范围, 扩大销售领域, 力争规避南方市场风险, 增强市场生存能力。目前, 已与客户建立了牢固的供求关系, 完善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 产品销售市场情况良好。

(二) 生产设备与工艺

1.青冈县龙凤玉米加工企业是采用传统工艺及自制设备和国内先进设备相结合的配置方式, 其主要设备包括自行发明的“淀粉加工过程中废水循环再利用工艺”、“无水沼气发电”等系统流程设备和国内引进的先进设备如“淀粉厂脱水机”、“玉米浆分离机”、“玉米浆浓缩机”、“干燥机”、“压力机”、“淀粉12级洗涤器”等设备。

2.龙凤玉米公司其玉米淀粉生产线是采用国际先进的湿磨法工艺。科技含量较高, 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其主打产品“玉米淀粉”采用清洗、浸泡、破碎、胚芽分离、细磨、蛋白质分离、淀粉脱水、淀粉干燥等工艺流程制成成品淀粉。

(三) 产品档次及品牌

公司继200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后, 2002年又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九部委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并且在2003年9月份正式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起了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质量深受广大用户的信赖。公司的“尽美”牌系列产品被评为“黑龙江名牌”产品和“黑龙江省免检产品”, 同时, 经过企业不断努力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识。公司“兴贸”牌系列产品也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被国家名牌推进委员命名为国家名牌产品, 黑龙江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定为质量免检产品, 黑龙江者协会评定为质量服务双优推荐产品, 并在日本和韩国市场被确定为产口质量免检产品。

(四) 产业链条发展

企业发展目标是将产品向纵深发展, 延长产业链条, 从玉米优良品种培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到玉米深加工一条龙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导产品玉米淀粉的用途从原始的食品、医药, 发展到石油勘探 (固井剂) 、新能源开发 (工业酒精) 、造纸、食品、生物工程、医药、建筑、选矿等领域, 涉及产品200多个品种, 并且随着生产领域的进一步拓宽, 产品的链条不断延长。更重要的是玉米淀粉经深加工后可生产出2000多种变性淀粉, 变性淀粉每吨价值可达3000元左右。另外,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 药用氨基酸、抗生素原料、麦芽糖浆药口原料、高科技淀粉发酵产品和可降解材料及粘合剂等对淀粉的需求将迅速增长, 淀粉产业链条发展空间将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

(五) 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 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年增产值12.4亿元, 创利税1.31亿元。可带动农户30万户, 带动基地种植面积218万亩, 增加农民收入1.6亿元。安置下岗职工及其他人员就业2000余人, 使农户直接收入达4.2亿元, 同时, 增加当地运输量110万吨, 增加收入3300万元。在2006、2007、2008三年期间玉米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76400、96189、112569万元, 利润总额分别为3200、3312、3301万元, 为自身赢得了经济效益。龙凤玉米公司强大的产业支撑, 不但使本县财政和群众受益, 更拉动了周边十多个县市 (区) 的经济发展。

二、粮食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资金方面

青冈县龙凤玉米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 累计贷款16.9亿元。应该说, 企业得到了金融机构长时期的大力支持, 否则没有今天的发展规模。同时, 企业还很注重及时还贷, 到目前为止, 企业从没有不良贷款记录和欠息行为。目前, 原料收购资金紧张。其原因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 销售款回笼放缓。企业计划今年自己收购新粮15万吨, 粮库代收15万吨 (企业要向粮库交纳20%的抵押金) , 资金需求1.8亿元, 预计资金缺口近1亿元。

(二) 运输方面

交通不便, 铁路运力不足, 制约企业发展。黑龙江省铁路运输系统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青冈县及周边邻县都没有铁路运输系统, 公路运输的成本相对较高, 增加了企业原料购进的成本支出, 增加了产品外销费用, 增加了各企业间交流生产原料的成本, 降低了产品销售效率, 从而制约了企业的高效发展。

(三) 其他方面

由于粮食价格变动和季节收购等综合因素, 企业在需要大量收购玉米等原材料时经常会遇到原材料上涨和短缺的现象, 也成为制约企业生产发展的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第一, 政府部门要协调商业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增加对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贷款规模, 积极扶持玉米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生产能力, 解决扩大生产资金不足问题。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增加优惠政策, 帮助企业找市场, 想方设法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

第二, 政府部门尽量协调重点支持交通不便引起省内粮食加工企业运输问题, 改善公路运输环境, 加大冬季对黑龙江铁路运输力度增加车皮数量。

第三, 恢复农产品加工企业所有产品退税政策, 加大财政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如贷款全额贴息、项目补助资金等;提高原材料进项税率和产品销项税率不一的问题, 建议原材料税率由现行的13%提高到17%。

第四, 粮食加工企业自身积极要找出路。一是要密切关注市场行情, 加快产品销售, 减少产品库存, 规避产品降价风险, 加速资金周转, 缓解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压力。二是要关注国外市场和国家的出口政策。密切关注国外市场的变化, 并寻找新市场。在当前形势下, 国家将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 扶持企业出口, 企业要准确评估市场形势, 抓住机遇, 重新打开国际市场。三是要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 延长产品链条。打造自己的科技队伍, 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 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规避行业风险。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积极研究探索附加值高的产品, 拓展生产领域, 扩大生存空间。

摘要: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生产规模大, 生产成本低, 产品质量稳定, 所产玉米淀粉及副产品均为中国名牌产品。但是, 在粮食加工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资金、运输方面等问题。政府部门要协调商业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增加对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贷款规模, 改善公路运输环境, 恢复农产品加工企业所有产品退税政策, 加大财政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粮食加工业,发展,金融支持

我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篇2

粮食加工业的范围很广, 包括大米加工业、小麦粉加工业、杂粮加工业、粮食制品以及相应的机械装备和检测检验仪器等, 这里主要介绍大米加工业和小麦粉加工业。

1.1 大米加工业简况

根据国家粮食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及有关资料, 2010年全国入统大米加工企业8 519个, 其中日加工能力100t以下的企业4 785个, 占大米加工企业总数的56.17%;日加工能力100~200t的企业2 605个, 占30.58%;日加工能力200~400t的企业910个, 占10.68%;日加工能力400~1 000t的企业172个, 占2.02%。日加工能力1 000t以上的企业47个, 占0.55%。

2010年大米加工年处理稻谷能力为24 339.3万t, 大米产量为7 294.8万t, 实际处理稻谷11 106.6万t, 产能利用率为45.32%。产能和产量按企业经济类型分, 民营企业的产能和产量分别为21 110.2万t和6 314.1万t, 所占比例分别为86.73%和86.5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产能和产量分别为2 889.2万t和879.1万t, 占11.87%和12.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产能和产量分别为340万t和101.6万t, 占1.40%和1.39%。

从产品结构看, 以特等米 (优质米) 和标准一等米为主, 产量分别为2 284.4万t和3 553.3万t, 分别占总产量的31.3%和48.7%;标准二等米产量为964万t, 占总产量的13.2%;糙米产量为86.2万t, 占总产量的1.3%。年产量10万t以上的大米企业60个, 合计产量达1 329万t, 占大米总产量的18.4%。产量位居前三位的集团企业分别是:江西省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88.7万t) 、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 (72.2万t) 和湖北国宝桥米集团 (72.2万t) 。

2010年大米企业工业总产值2 805.0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2 875.1亿元, 利税总额68.1亿元, 利润总额53.0亿元 (产值利润率为1.89%) , 资产总计1 511.2亿元, 负债合计819.7亿元 (资产负债率为54.2%) , 年末从业人数23.9万人。

1.2 小麦粉加工业简况

2010年, 全国入统小麦粉加工企业3 027个, 其中日加工能力100t以下的企业1 110个, 占小麦粉加工企业总数的36.67%;日加工能力100~200t的企业779个, 占25.73%;日加工能力200~400t的企业711个, 占23.49%;日加工能力400~1 000t的企业345个, 占11.40%;日加工能力1 000t以上的企业82个, 占2.71%。

2010年, 小麦粉加工年处理小麦能力为15 953.7万t;小麦粉产量7 528.6万t;实际处理小麦11 221.7万t;产能利用率为70.34%。产能和产量按企业经济类型分, 民营企业的产能和产量分别为13 815.5万t和6 585.7万t, 所占比例分别为86.60%和87.4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能和产量分别为1 439万t和564.8万t, 占9.02%和7.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产能和产量分别为699.2万t和378.1万t, 占4.38%和5.02%。

从产品结构看, 以特制一等粉和特制二等粉所占比例较大, 产量分别为3 351.7万t和2 035.4万t, 分别占总产量的44.52%和27.04%;专用粉产量为580.8万t, 占总产量的7.71%;全麦粉产量为74.6万t, 占总产量的0.99%;标准粉产量为1 225.5万t, 占总产量的16.28%。年产量10万t以上小麦粉企业123个, 合计产量达2 480.6万t, 占小麦粉总产量的32.95%。小麦粉企业产量位居前3位的企业分别是:河北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296.6万t)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119.9万t) 和益海嘉里 (中国) 集团 (108.1万t) 。

2010年小麦粉企业工业总产值2251.0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2 223.0亿元, 利税总额54.0亿元, 利润总额41.4亿元 (产值利润率为1.84%) , 资产总计1 059.5亿元, 负债合计492.2亿元 (资产负债率为46.46%) , 年末从业人数18.8万人。

2“十一五”是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粮食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十一五”期间, 又是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最快最好的5年,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粮食加工业的加工能力、产量持续增加

据统计, 2005年入统大米加工企业的年处理稻谷能力为12 447.6万t, 大米产量2 914.6万t。2010年入统大米加工企业的年处理稻谷能力为24 339.3万t, 大米产量达7 294.8万t, 分别比2005年增加95.5%和150.2%, 5年中平均年增长19.1%和30%。同样, 2005年入统小麦粉加工业年处理小麦能力为8 090万t, 小麦粉产量3 480.4万t。2010年入统小麦粉加工业年处理小麦能力为15 953.7万t, 小麦粉产量7 528.6万t, 分别比2005年增加97.2%和116.3%, 5年中平均年增长19.4%和23.3%。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是大米加工业和小麦粉加工业发展史上罕见的。

2.2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在大米产量中2005年特等米和标准一等米的产量分别为984万t和1 646.5万t, 2010年特等米和标准一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到2 284.4万t和3 553.3万t, 比2005年分别增加132.2%和115.8%。在小麦粉产量中, 2005年特制一等粉、特制二等粉和专用粉的产量分别为1 481.1万t、916.5万t和432.6万t, 2010年特制一等粉、特制二等粉和专用粉的产量分别提高到3 351.7万t、2 035.4万t和580.8万t, 比2005年分别增加126.3%、122.1%和34.3%。

另外, 为提高营养价值和满足部分消费群体需要, 糙米、发芽糙米、蒸谷米、营养强化米、全麦粉、营养强化粉等产品不断涌现;其中2010年糙米产量为86.2万t, 全麦粉产量达74.6万t。

2.3 企业规模增大, 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

从日加工能力看, 2005年大米加工业日加工能力400t以上的企业为65个, 小麦粉加工业日加工能力400t以上的企业为114个;2010年大米和小麦粉加工业日加工能力400t以上的企业分别增加到219个和427个, 比2005年分别增长236.9%和274.6%。

从产品产量看, 2005年年产量10万t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28个, 合计产量为468.7万t;年产量10万t以上的小麦粉加工企业47个, 合计产量为1 217.8万t。2010年年产量10万t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60个, 合计产量为1 329万t;年产量10万t以上的小麦粉加工企业123个, 合计产量为2 480.6万t, 合计产量比2005年分别增长183.6%和103.7%。5年中, 大米和小麦粉加工企业中年产量10万t以上的企业数量和合计产量的大幅度增加, 充分表明我国粮食加工业的企业规模日益增大, 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

2.4 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05年, 大米加工业总产值为736.8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751.6亿元, 利润总额13.1亿元, 资产总计432亿元, 负债合计274.9亿元, 资产负债率为63.3%。到2010年, 大米加工业总产值达2 805.0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2 875.1亿元, 利润总额53.0亿元, 资产总计1 511.2亿元, 负债合计819.7亿元, 资产负债率为54.2%, 分别比2005年增加280.7%、282.5%、304.6%、249.8%和198.2%, 资产负债率下降9.1个百分点。

2005年, 小麦粉加工业总产值为863.5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796.8亿元, 利润总额9.8亿元, 资产总计417.3亿元, 负债合计261.1亿元, 资产负债率为62.6%。到2010年, 小麦粉加工业总产值达2 251.0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2 223.0亿元, 利润总额41.4亿元, 资产总计1 059.5亿元, 负债合计492.2亿元, 资产负债率为46.5%, 分别比2005年增加160.7%、179%、322.4%、153.9%和88.5%, 资产负债率下降16.1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 粮食加工业以上主要经济指标都有大幅提高, 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2.5 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名牌意识明显增强

按照国家粮食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部署, 粮食加工企业普遍开展了“放心粮油”工程和实施“品牌战略”, 使粮食加工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粮油产品合格率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例如, 2001年初, 国家有关部门对北京、上海及广东等10省市面粉质量进行检查, 合格率仅为49.6%;2002年第4季度, 国家有关部门对山东、河南及河北等5省面粉质量进行检查, 由于增白剂超标等原因, 合格率也只有72.2%;到2009年,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米、面产品实物质量抽样检查结果。其中:大米共抽查了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及浙江等13个省、直辖市177家企业的180种产品, 抽样合格率为98.3%。小麦粉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江苏等12个省、直辖市150家企业的150种产品, 抽样合格率为99.9%。国家对米、面产品抽查合格率的不断提高, 说明了粮食加工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

在开展“放心粮油”工程的基础上, 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创品牌、争名牌在一些企业中蔚然成风。2007年, 在中国名牌产品评选中, 以湖北国宝桥米集团和福娃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8家大米加工企业生产的大米产品, 以河北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银河面粉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9家小麦粉加工企业生产的小麦粉产品和以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8家挂面加工企业生产的挂面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在粮食加工行业, 一次荣获65个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是很不容易的, 是企业努力的结果。

2.6 以米糠和玉米胚芽榨油为代表的副产物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期间, 粮食加工企业在利用稻壳发电、利用碎米生产米露饮料、利用糠麸生产膳食纤维和利用米糠、玉米胚芽、小麦胚芽榨油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尤其是利用米糠和玉米胚芽榨油, 为国家增产油脂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显著。据统计, 2010年我国生产稻米油达21.1万t、玉米油86.2万t, 合计产量达107.3万t, 是我国历史上稻米油和玉米油最高合计产量5万t左右的20多倍, 成为我国油脂市场上仅次于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和花生油之后的第五大食用油产品。

2.7 粮食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十一五”期间, 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 我国粮食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长足发展。粮机制造业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精密铸造、数控加工中心、数控折弯冲压、激光切割、机电一体化以及自动化控制等先进技术和手段, 新产品不断涌现, 质量和性能不断提高, 从而使我国主要设备生产技术和性能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并涌现出了一批粮机制造骨干企业, 不仅能满足国内粮食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而且远销国外。

3粮食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粮食加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觉得今后粮食加工业应朝着以下趋势发展。

3.1 要发展和调整粮食加工业的产能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快, 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在总量上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的趋势。在《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中预测, 到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年粮食消费量为395kg, 需求总量将达到5 725亿kg, 其中谷物消费需求4 775亿kg, 分别比2007年增加600亿kg和465亿kg。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和粮食消费刚性增长的需要, 《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工业”。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乃至到2020年, 我国粮食加工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为促使粮食加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下大力不断调整粮食加工业的产能结构。现在我国粮食加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不高, 产能过剩, 个别地区和品种的产能过剩较为严重是不争的事实。但对粮食加工业的产能过剩要进行具体分析, 我认为当前粮食加工业的实际是落后产能过剩, 先进产能不足。为此, 我们要加快淘汰一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卫生质量安全和环保不达标、能耗物耗高的落后产能;与此同时, 要发展一批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先进产能, 促使粮食加工业的产能结构更加合理。另外, 在加工业的布局上, 要根据“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的原则, 坚持与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相匹配, 因地制宜, 产区为主, 兼顾销区和重要粮油物流节点, 以完善前些年粮食加工业“产业布局向主产区集中”的提法, 引导粮食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促进产业布局更加完善、合理。

3.2 坚持安全质量第一, 倡导“营养健康消费”和“适度加工”

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政府对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尤为重视, 制定了《食品安全法》,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粮油产品是人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最重要的食物, 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 其安全与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 粮食加工企业必须始终把“安全”与“质量”放在第一位。要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 严把粮油产品质量关。绝不滥用或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绝不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规定的原料、辅料和包装物料;绝不销售不合格产品、过期产品、变质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绝不容许有害物质混入粮油食品。要完善粮油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强化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污染物等指标的检测, 确保粮油产品的绝对安全。

在粮油产品安全的基础上, 粮食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把“优质、营养、健康、方便”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要大力倡导“适度加工”, 提高纯度, 合理控制精度、提高出品率, 最大程度保存粮油原料中的固有营养成分, 防止“过度加工”;要增加全谷物营养健康食品的比重, 树立健康消费理念, 改变片面追求米、面产品的“精”、“细”、“白”。为将这一理念变为现实, 粮食加工企业要积极配合, 要做好思想准备, 研究改进装备和加工工艺, 制修订好粮油产品的国家标准。

3.3 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粮食加工企业要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继续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 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 发展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积极改造和提升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 协调发展的格局。

要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花色品种。按照“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方便”的要求,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增加花色品种, 提高优、新、特产品的比例。要大力发展专用米、专用面粉、全麦粉等产品;实施“主食工业化示范工程”, 积极发展工业化生产米、面制品和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粮油方便食品、休闲食品。

粮食加工企业只有通过结构调整, 才能实施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速度, 提高经济效益。

3.4 要重视资源综合利用, 绿色环保和节能降耗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 要提高粮油资源综合加工和转化利用水平。大力推广米糠和玉米胚芽集中制油, 稻壳用作供热和发电, 不断提高碎米、胚芽和麸皮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水平。为提高米糠和玉米胚芽的利用率, 要大力推广米糠膨化保鲜技术装备, 推广“分散保鲜、集中榨油 (浸出) ”和“分散榨油、集中精炼”的加工模式, 提高米糠利用率。力争到2015年, 使稻米油和玉米油的产量由2010年的107.3万t提高到180万t, 为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做出贡献。

要树立高效、低碳、节能、节粮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加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力度, 积极发展和采用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加工模式, 降低水、电、煤、汽等消耗, 降低排碳量,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采取有力措施, 严禁再上高消耗、高污染的建设项目。确保到2015年, 使粮油加工业的单位产值能耗比2009年降低20%左右,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20%。以建立安全、优质、营养、低耗、绿色、生态的现代粮食加工业体系。

3.5 要大力推进传统主食品生产工业化

为适应城乡化建设和人民生活节奏加快的需要, 结合早餐示范工程的发展, 我们要把发展传统主食品生产工业化作为今后粮油加工业发展中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程之一, 以加快传统主食品生产工业化发展的步伐。要重点发展方便米饭、米粉 (米线) 、汤圆、粽子等米制工业化食品以及馒头、挂面、鲜湿面条、煎饼和饺子等面制工业化食品。在“十二五”规划中, 国家将支持建设一批优质米、面制主食品加工示范基地, 以推动传统主食生产工业化快速发展。通过努力, 到2015年使我国的工业化米、面制食品占米、面产量的比重由2009年的10%左右提高到20%以上。

3.6 促进产业集聚, 鼓励和支持粮油加工产业园区建设

粮油加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 推进企业适度集聚发展。鼓励和支持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粮油加工产业园区, 延伸产业链, 向“产、加、销”一体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综合利用全及带动能力强的粮油加工产业园区, 并引导加工企业向粮油加工园区集聚, 促进上、下游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 使之成为粮油产业化发展中的新型载体, 形成集粮油收购、储备、仓储、加工、配送、运输、质检及信息等为一体的粮油产业集群, 以推进粮油加工业的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

对此, 粮油加工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应该在各地发展粮油加工产业园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3.7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要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现代技术, 加强粮油资源深度开发和副产物综合利用、主食品工业化、健康谷物食品加工与绿色保藏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 提升粮油加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步伐。推进粮机装备自主化, 依托骨干粮机企业建设成套设备制造基地, 提高关键设备大型化、智能化水平, 重点发展稻谷、小麦、油料和玉米深加工大型高效节能节水设备, 加强主食品工业化成套设备的自主创新;要重点支持有一定基础、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规模较大的关键设备自主化示范:要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装备, 采用新型清洁生产技术, 实施节能减排;要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粮油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强产学研结合,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 粮机行业研究开发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设备是有难度的, 但一旦研发成功, 前景是广阔的。譬如, 一个月前我去了沧州北方粮机厂参观考察, 了解到由他们开发研制的产量为10t/h的循环风去石机, 在面粉厂的清理中使用, 与传统的吸风去石机相比较, 其耗电量仅为传统吸风去石机的30%, 排入大气的污染空气量仅为传统吸风去石机的5%~10%。我认为, 这样的设备是符合粮油工业发展要求的, 它必将会深受用户的欢迎。

3.8 要进一步严格行业的准入条件

在粮食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将会提出新建设项目的核准要求、企业资质、行业竞争、外商投资管理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如在“行业竞争”中, 为防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达成垄断协议, 扰乱市场秩序, 对单个企业或集团在玉米、小麦、稻谷加工能力达到全国总量的10%, 或实际加工量达到全国总量的15%以上的, 粮食行政部门要依法对其生产运营状况进行重点监测, 原则上不再准予继续新建、扩建或并购粮食加工项目;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将提出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水节粮技术装备, 加快淘汰粮食加工高能耗、高粮耗、污染环境的工艺装备。对排放未达标企业整改后仍不符合环保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的, 责令停止生产。按照确保口粮、饲料粮供应的要求, 根据“不与粮争地, 不与人争粮”的原则, 从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环境出发, 对利用小麦粉生产谷朊粉出口的项目以及利用食用植物油和粮食生产生物能源的项目, 要予以严格控制。

粮食工业企业 篇3

一、东北粮食生产区的现状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也是林业和土特产以及牧业等基地, 东北地区农业的开发与发展, 对东北地区以及全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也将为东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 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 为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发展软环境等政策的推动下,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为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也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

2. 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为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些年来, 县乡 (镇) 、村的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东北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很快。相当数量的小城镇在建设规模、产业活动、安排就业、基础设施、城镇功能、镇容镇貌和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 有的已具备了小城市规模。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 也促进农村市场繁荣兴旺, 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目前, 东北地区已经成长起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如以主导产业为对象的服务主导的消费小城镇,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加工主导的工业小城镇, 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商贸主导型小城镇和以吸引外资为重点的开放主导的外贸小城镇等, 这些都成为东北地区推进城镇化的依托。

3. 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为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东北地区要通过各种途径筹措专项资金, 按照“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办法, 有计划、分批次、分类别、大规模地培训农民, 为农民向非农行业转移创造条件。帮助农民实现由“体力型”向“技能型”和“智能型”的转变, 形成了“市场+订单+培训+就业”的就业运行模式。农民的产业转移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 提高了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同时, 也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外转移速度。

二、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很难与工业化相衔接, 制约农村城镇化进程。

这些突出表现为农业生产结构过于单一, 低附加值的种植业占据主要地位, 还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格局, 种植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要求。种植业产值在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的比重过大。近年来, 各个省区尽管致力于农业结构调整, 而种植业占有的比例还是居高不下。农业生产内部这种单一的生产结构, 难以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相适应。

2. 经营规模小, 机械化程度低, 制约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力的转移。

东北地区现在远没有实现合理的经营规模。因其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 耕地承担的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能。粮食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就土地要素而言, 土地不可能增加, 并且还在继续减少。东北地区的士地纬度较高, 基本上是一季耕耘一季收获, 与南方地区相比, 土地的回报也减少一半左右。一些农村士地面积小而分散, 形成了普遍的超小型土地经营格局, 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益较低。由于土地家庭分散经营制度发生了边际报酬递减, 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东北粮食主产区城镇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三、农村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小城镇建设实现城镇化的必然性

东北粮食主产区发展要定位于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在增产粮食的基础上, 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加速推进种养与加工的结合、贸工农一体化、农工商配套的农村生产发展体系。

1.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农村工业化与小城镇建设, 实现农村城镇化是一个互促互动、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要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能将产、加、销各个环节有效地连接起来, 带动农村工业和商业服务产业的发展。通过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实现城镇化。

2.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小城镇建设, 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农村工业化一般以资源开发为基础, 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服务和公司化经营, 逐步形成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 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合作为一体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3.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农村工业化的可以推进农业生产产前和产后的延伸, 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向农业生产链条中的各个服务、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诸多环节, 使生产型农民的数量不断减少, 农民非农产业的发展加快, 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条件。

四、以农村工业化带动东北粮食主产区小城镇建设, 是实现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1. 培育农村工业化的竞争主体, 奠定小城镇建设, 实现城镇化的要素集聚基础。

农产品的加工流通企业、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种植和养殖大户, 都是农村工业化的竞争主体, 主体的强弱对农村工业化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要进行农村工业化主体的培育, 通过要素的集聚和扩散功能, 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一是必须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必须将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 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纽带, 使产业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配套推进, 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重视培育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种植和养殖大户。东北地区必须破除“重生产、轻营销”的理念, 培育营销和中介组织, 在贷款、仓储、运输等方面, 出台有可操作性的扶持措施, 吸引农民及生产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必须尽快制订加速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政府扶持政策, 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在此基础上, 培育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知识型种植和养殖大户。

2. 提高农村工业化的市场层次, 构筑农村小城镇建设, 是实现城镇化的支撑条件。

一是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东北地区的小城镇建设, 实现城镇化, 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改变大而全, 小而全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独具特色的品牌农业, 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特色化经营。二是突出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建设。三是大力开拓市场。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 这是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一环。因其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东北地区在农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必须注重产品生产, 强调产品总量, 在怎样搞活农产品营销上, 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 营销手段陈旧落后等问题。所以, 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从过去的产、加、销转变为销、加、产, 将营销放在突出的位置。东北地区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作法,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市场开拓活动;同时, 必须加快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农产品市场网络, 培育发展农产品流通的专业合作组织。

3. 优化农村工业化的软硬条件, 形成农村小城镇建设及城镇化发展的优良环境。

粮食工业企业 篇4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年均粮食产量2500万t以上,占全国的4.98%左右,粮食商品率高达75%以上,是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商品粮基地。我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渐向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北方粮食主产区推移,呈现出“北进中移”之势,这种变化进一步突出吉林省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该省玉米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加工能力不断扩张,玉米需求量急剧增加,这一现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5,6]。那么,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到底有何影响?如何合理地引导玉米加工业健康稳定发展,而不削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论文理性分析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辨证关系,并提出该省玉米加工业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定提高的政策建议。

1 吉林省玉米生产与玉米加工业发展态势

1.1 吉林省玉米生产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吉林省位于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2′-46°18′,是我国“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国土面积18.74km2。该区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全年日照2200-3000h,年积温平均2700-3200℃,年降水量400-900mm,无霜期110-160d,玉米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近30年来,玉米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产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在国家玉米生产中地位不断增强(表1)。“十一·五”时期,吉林省玉米产量基本稳定在1900万t左右,年均玉米商品量超过1500万t,商品率高达80%。2008年玉米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083万t,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2.6%,人均玉米占有量约773kg,居全国玉米主产省首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1-2008)、《吉林统计年鉴》(2001-2008)、《吉林50年》和调研资料等整理。

1.2 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态势

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总体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21世纪以来,为摆脱“卖粮难、储粮难、转化难、增收难”的困境,缓解玉米收储压力,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玉米加工业发展,并在200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玉米工业化深加工产业发展意见》,制定了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玉米资源为依托,以加快玉米深加工产业结构调整主线,逐年加大投入,扩大玉米深加工产能,加快产业发展速度,做大做强玉米淀粉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建设玉米深加工产业强省。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吉林省已经成为我国玉米加工的重要基地,玉米加工业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高级化与多样化发展,并逐步形成以长春大成、黄龙、吉安生化等企业为代表的大型玉米加工企业群。培育和开发了淀粉及衍生物、酒精和饲料等系列400品种,并带动下游的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众多产业链的玉米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吉林省仅次于汽车产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玉米加工产品销售收入500多亿元,实现利税42亿元,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 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与我国粮食安全的辨证分析

2.1 玉米加工业发展影响我国粮食产销格局

(1)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区内玉米需求量扩大,必然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据统计,随着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区内玉米消费量呈持续增长态势,玉米外销率大幅度减少。与2001年相比,2008年全省玉米加工量增加了783万t,玉米消费量增加了886万t,分别提高了2.8和1.9倍,而玉米外销量下降了18%(表2)。

资料来源:根据调研资料等整理。

(2)引起粮食生产结构和空间重组。龙头加工企业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或区位条件较优的地区,从而带动本区及其周边地区玉米原料集中生产基地建设。而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区位和交通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距离玉米消费区较远,运输、交易等成本增加,加之自身农业投入能力限制,玉米增产动力不足。玉米加工业在地域空间上的不均衡性,导致区域粮食生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组。

(3)加剧粮食供需的不平衡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耕地非农化态势明显。东南沿海省份从粮食盈余或基本自给逐渐变为粮食大量调入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盈余量逐年减少,吉林省已成为重要工业用玉米原材料供应地。这种变化必然会打破我国现有区域间玉米营销和供需平衡格局,可能使区域性玉米短缺更趋于紧张,并随着玉米供需缺口的扩大,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不平衡矛盾将更加突出,加剧粮食主销区粮食安全的压力,对缺粮区域的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2 玉米加工业发展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玉米加工业发展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于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玉米加工业发展促进粮食由单一形态的商品粮输出为主转变为以原粮形态和转化加工形态并重的多形态输出,以及由增加商品粮供给的一元化政策目标向以实现粮食转化增值的多元化目标转变。通过玉米加工业发展,实现粮食资源的转化增值,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增长,扩宽农业增值空间。

(2)推进农业结构高级化。造就长春大成、黄龙、吉安生化等一批规模大、实力雄厚和辐射能力强的龙头加工业企业或企业集群,加快农业结构高级化进程,解决盲目性生产问题,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经营效率,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玉米集约化生产水平、规模效益和生产效率。

(3)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通过延伸玉米产业链条和采取“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和“企业+中介+农民”等经营组织模式,建立企业与农户等的利益连接机制,扩展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近10年来,吉林省玉米加工业辐射带动农户200多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65%,农户增加收入近40亿元,龙头企业带动玉米生产基地230多万hm2,促进玉米增产700多万t。

2.3 玉米加工业自身特点与政府宏观调控可限制其规模过度扩张

(1)玉米加工业结构和生产成本限制其规模的快速扩张。吉林省玉米加工业面临加工企业结构不合理、初加工和粗加工企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品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产业链衔接不够等突出问题。行业和企业增长方式严重滞后导致玉米加工业效益偏低,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未能形成优化的玉米加工业结构和合理的空间布局等。这种无序化发展和非良性竞争,必然致使一大批成本高、效益低的加工企业退出竞争行列,从而限制玉米加工业总量规模的快速扩张。

(2)玉米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吉林省玉米加工业仍然从根本上面临企业家素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投融资能力不足的制约,导致玉米加工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层次低、产业升级进展缓慢、产业附加值低和粮食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甚至会日趋严重。也限制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等,并且在骨干项目、核心技术、关键领域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依赖于国外或区外,阻碍玉米加工业拓展市场空间、利润空间和产业升级。加之弱的投融资能力,致使短期内难以形成具有较强资源整合和市场整合能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3)政府的宏观调控可限制玉米加工业规模的盲目扩张。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还不够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仍然是引导和规范玉米加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将在较长时期内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玉米加工业专项规划,适度控制初加工项目,优化玉米加工层次结构,在产业、资金、技术等政策倾斜,完善产业组织形式,制订实施相关政策法规,控制玉米加工总量。并从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转化效率、市场需求、产品结构、循环经济、环保等方面制订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加大对规模小、技术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的整合力度,淘汰资不抵债、亏损严重的小企业,能促进加工企业的优胜劣汰。因此,通过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全能够限制玉米加工业规模的盲目扩张,实现粮食加工、饲料加工和精深加工协调发展。

2.4 粮食消费结构与流通体制改革可减少玉米加工业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1)以大米和小麦为主的膳食结构削弱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我国东北、华北、京津大部分地区以及东南、华南和西南等地区大多以稻米为主食。稻谷重要地位是其它粮食品种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根本替代的,亦成为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安全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品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就是稻谷安全问题。玉米主要用做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对粮食安全有间接影响。吉林省用于加工酒精等工业用品的玉米量占玉米总产量的28%,而真正用于加工生物燃料乙醇的玉米量仅占2%左右,其它72%的玉米直接转化成食品、淀粉和饲料。

(2)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物流体系建设减少了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粮食主销区等缺粮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供需失衡往往是引起粮食安全关注的先导区和敏感区。而在粮食主产区一般不会引起口粮的安全问题[7]。因此,对于吉林省来说,本身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而是对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生产影响。近年来造成中国粮食供求趋紧的关键并不是粮食短缺,而是在于主销区和主产区间粮食流通体制及其组成环节运营失衡。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本区域加工企业对玉米消费的需求,减少玉米库存和区际商品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有负面影响。但是,随着粮食体制改革深入,粮食物流体系和北粮港、营口港、锦州港等重要物流节点的建设和粮食中转能力的增强,其应对主销区粮食需求的调控能力和粮食物流效率大为增强,减少玉米加工业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实际影响。

3 吉林玉米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吉林玉米加工业发展必须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结构、速度和方向,加大对政策、资金、技术等的支持力度,在粮食补贴、财政转移支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充分发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性基地的重要功能,形成玉米加工业快速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的良性互动机制。

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玉米加工业改造升级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玉米深加工融资平台,加大中央政府扶持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投入,放宽金融机构信贷标准,以及吸纳信托投资基金等途径,扩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2)支持技术创新推广。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立项,支持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其推广应用。以成套设备和技术研发推广和提高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发展重点,促进玉米加工业改造升级和企业竞争力增强。

(3)加快企业改组改造。加大对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以优势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打破所有制和区域界限,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企业集团)。

(4)尽快制订发展规划。针对玉米加工业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制订玉米加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制订更为细致有效的资金、财政、产业等法规措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序发展。

3.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玉米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1)合理安排项目。大力支持加工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旺、经济效益好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发展,在东北建立起世界一流的玉米加工业基地。

(2)控制加工规模。立足于国家粮食安全,规划玉米精深加工发展,严格控制玉米食用酒精和燃料乙醇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张。

(3)建立应急预案。适时根据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形势,通过经济杠杆、门槛限制、规模限制、总量控制、项目控制等手段,控制玉米精深加工规模和发展速度。

3.3 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黑土区为重点区域,加快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完善农田灌溉系统,缓解水资源区域供需矛盾,提高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黑土地保护治理,松嫩平原湿地的保育和西部土地“三化”的防治。

(2)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改造,把治水与土壤培肥,农田排水、保水和高效用水结合起来,提高农业水土利用效率,优化水土资源配制,因地制宜开发农业水土综合利用模式,挖掘粮食增产潜能。

(3)加强粮食基地建设。采取集中布局、重点发展的模式,建设长春、农安、榆树等一批具有示范性的玉米生产基地县(市)。

(4)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在促进粮农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向商品粮基地集中的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将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成效与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合,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摘要: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辨证关系。认为玉米加工业发展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改变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但是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具有积极影响。由于玉米加工业自身特点和粮食消费结构的限制,以及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流通体制改革与物流体系建设等,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对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玉米加工业体系和加强粮食安全基地建设是保证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与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玉米加工业,粮食安全,宏观调控,吉林省

参考文献

[1]胡岳岷.中国未来粮食安全论—兼评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J].当代经济研究,1998(5):3-11.

[2]吴志华,胡学君.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述评[J].江海学刊,2003(3):69-73.

[3]黄季焜.中国食物安全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4(10):4-10.

[4]朱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5):26-33.

[5]林艳兴,葛如江,王建威.玉米加工胃口猛扩,粮食安全形势再添变数[EB/OL].http://nc.people.com.cn/GB/61161/5230317.html,2006-12-09.

[6]韩长赋.吉林省发展粮食加工不会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EB/OL].http://www.gov.cn/wszb/zhibo259/content_1081742.htm,2008-08-28.

粮食工业企业 篇5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流通市场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历了由兴旺走向衰落,又从衰落逐步走向发展壮大的过程,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然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在粮食损耗的会计处理上也存在不同的方法,下面就此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存放中央储备粮损耗的会计处理

中储粮各直属库是存放中央储备粮主体单位,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中央储备粮代储企业,近几年,不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根据政府调控和市场需求,增收了托市粮(一般收购品种为小麦,也有的省份收购稻谷),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规定,对中央储备粮及托市粮损耗的处理方法为:中央储备粮不管是定额内损耗还是超定额损耗,都由承储企业承担,在会计科目“待处理财产损溢”内核算,增设“储备粮油损失”明细科目;发生损耗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储备粮油中央储备粮油——某品种”科目,处理时,区分核减储备规模和不核减储备规模两种情况:

(一)核减中央储备粮规模时,借记“商品粮油”、“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等科目,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计入“营业费用——商品损耗”科目。

(二)不核减中央储备粮规模时,先要购入粮食补库,然后再作相应账务处理。

中央储备粮在保管上也有严格规定,入库粮食必须符合国家粮食标准,入库粮食水分必须在国家规定的安全水分以内,不符合入库标准的粮食不得入库,这就意味着高水分粮必须在入库前进行整晒或烘干,降水除杂后,再过磅以确定粮食的整理损耗数量,并按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即减少粮食数量,不减少粮食金额,会计科目为借方“轮换粮油——中央储备粮油——某品种”,贷方科目亦为“轮换粮油——中央储备粮油——某品种”,在明细核算时进行数量调整,需要说明的是,中央储备粮库存金额是按核定的原始成本价进行核算的,每一批次粮食轮换结束,验收入库后,要进行价格调整,恢复为原始成本价。另根据中央储备粮保管规定,中央储备粮的保管期限一般在2至3年,保管期内发生的损耗按规定的损耗率计算,一年以上保管期的损耗率为2‰,中央储备粮保管期都超过一年,考虑中央储备粮入库要求高,在粮食轮换发生损耗时,不需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可以直接计入“轮换粮油——中央储备粮——某品种”,同时减少“库存粮油——中央储备粮——某品种”。

二、存放地方储备粮损耗的会计处理

地方储备粮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由省级储备粮和市级储备粮组成,也有部分地区,为加强粮食市场的调控,增加了县、区级储备,这部分粮食存放时间大多在一年以内,因此,不少购销企业虽然能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购,但水分控制一般达不到安全水分标准,甚至有高水分粮,特别是稻谷,往往不能过夏,对这类粮食损耗的处理,分两种情况处理:

(一)入库前整理损耗与国储粮处理方法同,科目也与国储粮相一致,明细科目为地方储备粮;

(二)入库后,粮食发出发生损耗,应先计算水分自然损耗,然后再计算保管损耗。

三、存放自营粮损耗的会计处理

自营粮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经营组成部分,但数量上比国储粮大得多,尤其是基层粮管所,基本上都是自营粮,每年都必须根据国家规定大量收购(没有托市粮收购地区例外)。这部分粮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水分高,除国家规定的托市粮收购要求必须达到国家中等以上质量标准之外,其余粮食的收购,一般都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南方新收的稻谷水分有时会达到18%以上,北方新收的玉米水分则可能超28%以上,经过粮管所整晒,水、杂有所降低,但总体还是水分偏高。二是周转期短:1.对基层粮管所来讲,受前一项的影响,粮食极易发热或变质,一旦变质,带来的损失将会是巨大的;2.资金使用成本,考虑粮管所的资金大多由农发行提供,时间越长,支付的利息越多,因此,粮管所会千方百计的尽快将粮食卖出,从而大大缩短了粮食的存储期限;3.资金结零,粮管所收购粮食,根据农发行的相关规定,当年收购的粮食必须在第二年同期归还,从而促使粮管所抓紧对所购粮食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对自营粮的损耗处理原则上是整理一次,报耗一次,即使粮食整理入库后,水分仍偏高,还应采取同样的报耗方法,否则,集中在一起报损,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会很大。

粮食工业企业 篇6

1 主要成效

(1) “老粮”彻底解决。到2005年底, 全省超储库存粮食除按政策规定保留50亿斤保障粮食流通安全外, 全部销售完毕。经鉴定的55亿斤陈化粮专项用于饲料出口或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销售超储粮和陈化粮的价差亏损挂账和挂账利息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 农发行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停收利息。

(2) “老人”得以妥善分流安置。到2005年底, 全省粮食职工总数由2002年底的234421人降到37370人, 共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97051人, 占2002年底原有职工总数234421人的84.06%, 占省定2/3分流计划157062人的125.46%。在分流人员中, “四退一保”人员47465人, 占总分流人数的24.09%;解除劳动关系人员149586人, 占总分流人数75.91%。

(3) “老账”基本得到解决。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998年6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新发生的财务挂账清理审计任务, 三次审计清理认定财务挂账125.28亿元。其中:政策性挂账82.19亿元, 经营性挂账43.09亿元。完成了2004~2005年粮食财务挂账审计工作。政策性挂账已从企业剥离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正按照政策规定逐步消化。

(4) 改组改制任务基本完成。2635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改组改制任务, 超额完成省定改组改制80%的目标。1780家企业退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序列, 企业总数减少到878家, 比改革前企业数2658家减少66.97%, 其中:转民营412家, 撤并1127家, 租赁175家, 承包41家, 破产25家。剩余的878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经过重组整合后新组建的法人实体855家, 其中:国有独资184家, 国有控股607家, 国有参股64家。

(5)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两个“大锅饭”被打破, 建立了“干部聘用制、员工合同制、绩效挂钩制”为核心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 促进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 特别是重新上岗的职工, 身份变了, 思想活了, 压力大了, 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普遍提高, 企业效益明显好转。2008年, 全省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实现盈利1.11亿元, 其中:122个县 (市) 实现了盈利, 盈利面达89.7%。

2 主要做法

(1) 创新改革思路。关于“老粮”问题, 提出“新老划断、锁定库存、核定差价、包干使用、逐步递减”的办法进行处理, 对暂时销不出去的老库存粮食, 采取“粮源对冲、成本搁置、待价而售”的办法, 搞好推陈储新, 防止粮食陈化。关于“老人”的问题, 提出“四退一保”的办法和通过“主辅分离、兴办实体”的途径分流安置。关于“老帐”问题, 提出“划清责任、核实数额、分类处理”的办法, 对财务挂账进行清理、审计、认定、剥离。关于产权制度问题, 提出“管理一块、放开一片、创新机制”的办法, 通过“股份制改造、股权出让、整体出让、分拆出让、破产”等形式, 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2) 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层层召开改革动员会、推广“一个电话、二封信、三本书”, 即公布粮改热线电话, 改革前后向职工各发出一封信, 编写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文件汇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法规选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操作指南的做法, 解疑释惑, 回答了职工普遍存在的“去留如何选择”、“经济补偿如何兑现”等具体问题, 打消思想顾虑, 让职工明策、明心、明理, 积极主动投身改革。

(3) 留走职工选择。一是留岗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即个人提出申请, 参与竞争上岗, 与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 承担企业下达的“粮食订单”和粮食收购任务。二是对年龄偏大、工龄较长的老职工实行“四退一保”。即到退休年龄的办理退休手续、符合条件的内部退养、有病的提前退休、特殊岗位的前退休、“4050”人员协议保留劳动关系, 做到老有所养, 弱有所养。三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即对选择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 在按政策给予经济补偿的同时, 做好社保关系的接续, 落实好再就业优惠政策, 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4) 用足用活政策。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粮食风险基金优先用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允许将企业净资产变现收入和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安置和支付改革成本, 特别是各级、各部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适用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我们一直强调在职工安置问题上要想方设法放宽政策尺度, 凡是改革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等政策, 能变通就灵活变通;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 就取上限, 就高不就低。只要基本符合退休、病退和特退的条件, 就允许其提前退休。一定要落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政策。

(5) 创办经济实体。对解除劳动合同人员, 不是向社会一推了之, 而是坚持职工分流与安置就业并重,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结合粮食企业和职工特点, 积极组织创办新的经济实体, 大力开展粮油加工、商业、养殖、种植、餐饮等多种经营, 广开新的就业门路, 努力做到分流人员多就业、少失业。据统计, 仅粮食系统就安置分流职工再就业42381人, 占解除劳动关系人数的28.33%。

(6) 推进产权改革。一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模式。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县级及县以上粮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集中管理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老粮、老人、老账”, 统一经营管理辖内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全部资产。二是股份制改造模式。对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合理评估后, 国有资本部分或全部退出, 支持和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对企业改组和改制,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模式。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重组兼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形成以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 生产、收购、销售、加工一体化的粮食产业化企业集团。四是产权出让、拍卖模式。对部分国有粮食企业通过产权出让、拍卖等方式转为民营企业。五是租赁、承包经营模式。利用闲置的经营场地、仓储等设施面向社会其它组织、企业和个人进行租赁、承包经营。

3 几点体会

(1) 以人为本是关键。全省23.4万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中15.7万人需分流安置, “人往哪里去, 钱从哪里来?”是我们在推进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我省能提前1年9个月完成减员分流2/3的任务, 实现平稳不反弹, 关键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这部分职工人数多, 想法也不一样, 是分流安置的重点和难点。从“要我走”到“我要走”, 政策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竞争上岗保留了必要的业务骨干。实行“四退一保”对年龄偏大、工龄较长的老职工和病残、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职工进行妥善安置, 使他们老有所养, 弱有所养。对竞争落聘、不愿返聘又不符合“四退一保”条件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 在按政策给予经济补偿的同时, 落实好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 并且依照政策保持社保关系的连续性, 让这部分职工走的放心, 离开企业后生活有着落, 而且还可利用经济补偿资金再创业, 增加收入。

(2) 产权改革是核心。“改到难处是减员, 改到深处是产权”。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数为2658家, 平均资产负债率为124%, 资不抵债的企业占90%, 要在两年内全部完成改制难度的确很大。通过这几年的改革, 我们感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加强、竞争力的提高都必须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做文章,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核心。产权不改革, 人员分流了也不行, 两三年以后人还会回来, 所以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总结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 我们认为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 清产核资审计和资产评估要严格, 制订改制实施方案要规范, 改制方案报批要及时, 改制方案实施要合规合法。我们一直强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一企一策, 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改制的具体形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定, 适宜于哪种形式, 就采取哪种形式, 不搞“一刀切”。

(3) 规范操作是前提。先后4次举办有1500多人参加的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政策法规培训班、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班, 并派出工作组到重点市、县进行粮改政策辅导, 规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程序。按照“设定标准、绩效挂钩、全员置换、去留自愿”的原则, 统一政策口径, 统一操作标准, 实施规范操作, 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问题。针对产权制度改革不同形式分别制订改革程序流程图, 突出抓好职代会审议改革方案, 讨论通过职工安置方案, 粮改领导小组论证审批改制方案, 依法进行产权界定、验资、注册等主要环节的工作, 确保企业改制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在改革进入后期, 省政府组织开展了以“五个确保”为主要内容的“回头看”活动, 做到不留尾巴、不留后遗症, 防止出现反复。在改革完成后, 由省辖市政府组织力量对县 (市) 、企业减员分流工作进行初步验收, 在此基础上, 向省政府提出验收申请, 接受由省政府组织的验收。

浅析粮食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篇7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 粮食企业则从2002年开始实行, 工作时间比较短, 人们对内审工作认识、理解比较肤浅, 往往把内审看成是简单的查账、找错,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审监督服务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由于对国有资产有效监督机制滞后、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 导致在经济领域中的违规违纪、以权谋私、侵蚀和非法转移国家财产事件时有发生。而内部审计监督则是管理权限的延伸, 是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审计, 揭露财务收支中的隐患, 堵塞漏洞, 防范风险, 维护财经纪律, 确保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具体地说:

(1) 保证会计核算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通过内部审计, 可以发现会计核算和财务收支管理中的问题, 并及时进行纠正, 堵塞漏洞, 如实反映粮食经济活动客观面貌,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审计时, 要把由于计算记账技术和理论原则上造成的无意识的差错, 与由于营私舞弊、弄虚作假造成的错误区别开来。要使账证、账表、账实相符, 以便正确分析对比会计资料, 掌握粮食经营规律,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资料。

(2) 维护财经纪律, 保护国家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害。内部审计负有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权力, 可以依法对被审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通过审计, 揭露财务收支和企业管理中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乱发滥用现象以及故意伪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 利用职务之便贪污盗窃、挪用公款, 侵吞国家和企业财产的一切行为。以维护财经纪律, 保证国家和企业财产不受侵害, 促进粮食流通和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确保粮食经济事业健康发展。

(3) 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企业财务和管理效益的审查, 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粮食经济活动过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并针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制度、决策、控制、信息经营措施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和漏洞, 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一方面, 帮助企业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加强防范措施, 提高会计核真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 帮助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 加强目标控制, 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2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改进内部审计的职能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 局限在查错防弊范围, 其主要精力集中在财务领域, 内部审计对象一般是会计报表、凭证及相关资料, 查证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诚然,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内部审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对维护财经纪律, 促进改革开放和维护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必须看到, 按当前形势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比较明显的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 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账务表面上的错弊将会越来越少。加之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和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改革的逐步深入, 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势必把内部审计推进一个新的更高层次阶段。审计重点, 也应从内部检查监督向内部管理服务发展, 从财务领域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各个领域。

2.1 要坚持查错防弊与改善企业管理相结合

内审工作, 在严格坚持查错防弊的同时, 还应积极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 当好企业的参谋。在开展审计工作中, 对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 以及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缺陷, 认真进行审计调查和综合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改进措施, 帮助企业改进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只有这样, 才能使内部审计事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才会有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2.2 要坚持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相结合

目前粮食部门的内部审计, 一般情况都是在事后对财务收支、离任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等常规审计, 这对研究和分析被审计单位差错和弊端产生的原因, 提出纠正的有效措施, 以及明确有关人员责任, 促进改进工作等, 起着重要作用。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营活动的扩大, 内审的职能不应仅仅限于事后的检查监督, 更重要的是事前做好防范和事中检查控制, 以使差错和弊端发生时得到及时纠正, 防止不良后果的产生。诸如:粮食收购和销售计划, 对外粮食贸易, 资金运用效益, 基本建设投资等, 均应做到事后审核, 事中控制, 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评价, 及时发现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把企业经济活动的风险, 降到最低程度。

2.3 要坚持手工和账表审计与计算机和网络审计的结合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在审计手段上, 必须从传统的手工和账表审计向网络技术运用发展。对会计信息审计中, 要考虑到篡改数据、信息丢失、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等安全性问题。为保证内审工作的效果, 内审人员事前要对计算机安全控制措施认真进行测试, 如:有无有效的口令控制, 数字是否加密,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控制措施、职能权限的管理是否恰当等。

3 做好内部审计监督工作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20世纪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也是推进粮食经营市场化进程和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 在深入改革的关键时刻, 更需要加大审计工作力度, 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当前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3.1 提高粮食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对内审工作的认识

这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先决条件。扭转人们对内审工作的片面认识, 端正对内审工作的态度。 (1) 要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使有关领导真正认识到:内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制定政策、改善管理、搞好经营必不可少的参谋助手,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由被动转为主动, 积极支持、指导内审工作的开展。 (1) 要提高广大员工对内审工作的认识。通过法律、政策、典型案例的宣传, 使广大员工认识到审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和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作用, 消除片面认识, 扩大积极影响, 为开展内审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3) 内审人员自身要忠于职守, 热爱自己工作, 富有开拓创造精神, 以优异的工作成效赢得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信赖和支持。

3.2 坚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独立进行经济监督的一种形式, 也是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依照法律法规独立行使检查监督权, 既不受任何单位、个人干扰压力所左右, 也不受个人偏见与杂念影响, 客观公正地表达审计意见, 要坚决与各个部门进行分割, 且不可同财务混淆不清。为此, 粮食部门应结合地区、单位情况, 建立和加强内部审计机构: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 一般采取董事会领导下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也可以采取设立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审计机构。 (2) 尚未改制的大中型企业, 其内审机构设置, 可由上级主管部门设立派出机构, 其人、财、物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以加强其独立性。 (3) 一般小型企业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 自行决定是否设立内部审机构, 未设立审计机构的由主管部门加强监督。

3.3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内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

内审人员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 其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现代内部审计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专业活动, 不仅要求内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审计、分析、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电子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必须熟悉粮食企业方针政策和企业经营管理。但是, 由于国有粮食企业大部分地处偏远地区, 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审计手段比较落后, 按现代内部审计工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 必须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 通过择优引进、强化在职培训等各种方式, 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使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成为自身的思想观念, 并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提高职业道德自律能力。

3.4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建设

这是内审工作发展的方向。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结合粮食企业实际情况, 制订出定性和定量分类考核指标体系,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例如, 在对会计的审计评价上, 做到审查、核实、评价3个环节相互衔接, 口径一致;在对经营业绩的审计评价上, 要分清上期转入效益与本期形成效益, 企业经营效益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及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这样, 有利于规范内审人员的行为, 保证内审工作的质量, 促进内审工作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摘要: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 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 运用专门的方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 评价经济责任, 鉴证经济业务, 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 而且是经济监督, 是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监督。本文阐述了如何发挥粮食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粮食企业,审计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淑琪.谈强化企业内部审计[J].会计之友, 2002 (10) .

[2]赵刚, 蒲蓉.试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3 (2) .

[3]赵秀荣.如何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

上一篇:建筑工程消防隐患下一篇:国内度假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