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加工业企业(共12篇)
农业加工业企业 篇1
一、湖南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
(一)加工企业发展快速,竞争力不断提升
目前,湖南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加工企业总数达到429 家,其中国家重点加工企业47 家、省级加工企业382家。特别是粮食、畜禽、果蔬3大主导产业,省级以上外经贸加工企业总数达到223家,在这些加工企业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56 家、过10 亿元的有25 家、过50 亿元的有2 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的企业61 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有15 家;通过ISO9000 系列、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300 多家,275 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03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上市企业18家。在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全省外经贸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2011 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3 900 亿元,比2010 年增长21.9%,其中省级以上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 340 亿元,增长24.3%,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60%。
(二)农业布局不断优化,加工企业区域化、特色化明显
湖南各地加工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传统习惯,根据市场多样化需求确定了自身农业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在湘东、湘中重点发展了蔬菜、时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如祁东黄花集团,生产“映武”牌黄花菜畅销意大利、美国等16 个国家,年出口外销黄花菜占全国黄花菜出口总量的80%以上;在湘北突出“湖”字特色,重点发展稻米、优质棉花、油菜和特种水产、水禽养殖;在湘南利用“天然温室”优势,重点发展了油茶、烤烟、养殖等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在湘西突出“山”字特色,重点发展了草食畜禽产品、优质水果、优质名茶、药材等。加工企业的区域化、特色化经营特征越来越明显,使得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加工企业运行机制不断创新,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湖南省积极探索与市场农业和当地实际相适应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结合省情先后创造了“公司+农户”、“公司+大学+协会+合作社+农民”、“基地带农户”、“科技引农户”等多种模式,充分发挥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在农业发展与农民致富中的领头与带动作用。如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大学+协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生产猕猴桃,带动湘西山区数十万农民奔小康。金健米业公司先后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优质稻新品种,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繁、育、推一体化的新路子。
二、湖南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财税问题及分析
(一)现有财税政策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不够,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创新力不足
目前,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大多仍然规模小、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产权单一,相比全国和发达省份还有较大差距。在500家国家级加工企业中,湖南省只有24 家,仅占4.8%。目前,总资产在10 亿元以上的只有正虹科技、亚华种业、金健米业3 家。产值过10 亿元的只有25 家。全省加工企业收购省内农副产品原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4.1%。笔者对15 家农业加工企业进行了调研(见表1),发现现有财税政策对农业加工企业和农民的影响和带动力是不足的。
1.从影响力和带动力来看:本次所调查的湖南省15家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中,带动种植基地的有12 家,带动养殖基地的有3 家,除2 家企业外,其他的企业都有自建基地。
2.从带动农户方式来看: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3种典型方式都囊括了,其中合同制最多,有10家;其次合作制,有8家;股份经营制最少,只有2家。这也体现了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带动农户方式上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合同制、合作制较多,新型的股份合作制较少。这可能也是造成当前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影响和带动力不够的原因之一。
3.从科技创新情况来看:11家企业设有专门的研发机构,获省级以上科技奖的企业有5家,省级以上高科企业有3 家,既是省级以上高科企业又获得了省级以上科技奖的企业,占30%。这说明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还是很重视研发的。就品牌而言,大部分农业加工企业有相应的品牌,获省驰名商标的企业有8 家,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加工企业有5 家,这说明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由于受资金困扰,企业投入到科技研发的资金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制约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限制了湖南省农业传统优势地位的发挥。近几年湖南省崛起的农业加工企业主要依靠的是规模优势,对外销售的主要是初级农产品,尽管大部分企业都有专门的研发机构,但由于研发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农产品深加工和产品创新。
数量单位:家
(二)现有财税政策支持效率不高,力度不强
本次调查问卷共有5 个问题:前3 个问题主要是了解湖南省财税政策支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效率。后2 个问题主要是了解湖南省财税政策支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力度,问卷基本情况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1.“对农业加工企业的财税政策是否实现了政策目标”这一问题,共有9家企业认为实现了政策目标,达到总数的60%,接近2/3。但仍有6 家,占1/3以上的企业认为政策没有完全达到政策目标。
2.“湖南省对农业加工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落实情况”这一问题,认为“好”和“一般”的几乎各占一半。认为好的企业认为对农业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是比较到位的,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要求直接可以减免税。认为“一般”的企业认为财政支持政策的落实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出于各种原因某些企业未能享受到相关财政支持;二是某些企业虽享受到了,但花费的人力物力代价太大,成本效益不配比,实际到手的利益不多;三是某些企业认为这些财政政策,包括补贴、贴息等并不是长效机制,是阶段性的,因而不太重视。这说明财政政策支持农业加工企业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
3.“企业是否从现行财税政策中受益”这一问题,有14 家企业均表示从现行财税政策中受益了,且认为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贯性和普惠性。可以看出,湖南省财税政策支持农业加工企业还是有一定效率的,只是在政策的操作层面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4.“财税政策对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一问题,有5 家企业认为支持力度大,占1/3,另有10 家企业认为支持力度不大,占2/3。这说明大部分企业认为财税对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因为目前多数的农业加工企业都属于微利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果要农业加工企业完全市场化,将会导致企业的亏损和生存的困难。由此可见,从企业角度来看,很希望得到财税支持,说明政府还需在财税政策方面进行强化。
三、促进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促进湖南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1.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财政要加强以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抓好水库除险加固、灌区配套等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夯实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财政对农村环保、水土保持、乡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来降低农业生产者的成本,是促进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路径。
2.加大对重点支持对象的资金投入
一是要重点支持带动力、推动力强的企业。对经营状况好的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要考虑连续支持,扶优扶强,培养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不能撒胡椒面,要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二是在制定财税政策时对从事效益低但符合社会发展业务的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要重点倾斜支持。政府要通过财税政策来引导,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促进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三是要重点支持生产特色产品的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政府要选准品牌与品种,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效果,让有特色的外经贸加工企业走出湖南,走向世界。
3.加大对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直接支持
长期以来困扰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就是资金,因此财政部门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并根据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二是要设立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贴息、担保、补助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规范有序地对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发展给予支持,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资本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要整合财政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支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上市。四是要加大财政“以奖代补”政策的实施力度。支持加工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并给予适当奖励。对企业生产优质绿色产品、推动能源清洁化利用及培育良种等方面实施奖励。
4.充分合理运用WTO规则,完善财政支持方式和调整支持结构
为促进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发展,目前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财政支持政策。这些政策中有一些是符合WTO规则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财政补贴项目是不规范的,甚至是与WTO的规则相悖,主要表现在专向性财政补贴政策,因此要科学调整财政补贴结构,并充分利用绿箱和蓝箱规定,调整和改进相关的财政政策。尽量避免WTO规则中不允许的“黄箱”措施,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产业化道路,向现代农业发展。在制定农业补贴政策时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倾斜:一是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重点补贴优质绿色产品和培育良种;把促进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产性专项补贴作为财税补贴的重点。二是要増加农业附加值,补贴的重点要向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环节延伸。三是要结合湖南省主导行业及区域划分和农业产业布局,制定差异化财税政策,重点补贴粮食主产区和贫困地区,以更好地适应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四是要根据WTO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则和我国的承诺,调整财政支持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重点支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科技研究
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湖南是农业大省、科教大省,农业科技在许多领域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用先进的装备武装农业,提升湖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支持技术创新。从所调查企业来看,大部分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只是研究成果不多,特别是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及省级高科企业称号的企业更少。因此财政支持的重点要做好下几项工作:一是要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要有选择地对重点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科技研究予以支持,做到既注重科技创新,又注重应用转化。二是要支持加工企业自建研发中心,鼓励加工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加快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数量增长向品质提升转变。
6.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监督涉及事前、事中、事后的完整过程,要建立系统的资金申报评估模式、资金使用跟踪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农业产业化目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要求,由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财政部门负责协调和资金监督管理,实施项目化管理。建立扶持政策公示制度;并由第三方对申请相关资金项目的企业进行客观评估。对支农资金的使用实行动态监测和考核,及时、全面和准确地掌握项目运行动态,提高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效率。
7.建立健全支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发展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体系
由于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属于弱质风险产业,为减少自然灾害风险,保证农业收入稳定,很多国家都支持农业保险。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目前农业保险已成为WTO框架下世界农业政策的重要走向之一,农业保险已成为取代灾害救济及财政补贴的主要手段。湖南省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省,自然灾害较多,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因地制宜的制定扶持农业保险的政策,建立健全支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发展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支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建议成立专门农业企业投保公司,开辟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风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产业化经营系统的利润,企业每年从税后利润中提出一定的比例,政府也要从财政支农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作为风险基金的补贴,这样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部分市场风险内部化,可以使加盟农户免受市场波动的直接影响,以增进产业化经营系统运行的主动性,提高竞争力。同时鼓励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探索和完善承保、理赔的机制和模式。其次由财政投资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机制,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对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的多元化监测,增强农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促进湖南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制定促进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加大税收优惠力度。进一步减轻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吸引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流入农业产业化领域,扩大投资主体,增强外经贸农业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二是促进外经贸农业企业农产品品质提升。在实行税收普惠制的基础上,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偏向度,鼓励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生产“绿色环保”优质产品,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鼓励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自主创新。政府要加大对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科技投入,以增加其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对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品牌建设投入给予特殊税收优惠,以加快提高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推广应用能力。四是调整税收优惠的享受标准,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能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都给予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同等税收优惠,对直接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给予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同等的税收优惠。具体税收优惠政策可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1.扩大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适度调减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所得税税率,特别是对微利外经贸农业精深加工企业要制定优惠所得税率,鼓励和支持其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产品向深加工和高附加值方向延伸。
2.调整增值税
为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鼓励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展,以提升产品附加值。要加大对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统一农产品初、深加工的增值税税率。建议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销项税率均为13%。
3.提高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按照国际惯例许可的全额退税原则,恢复出口产品零税率,征多少退多少,从而增加我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我省外经贸农业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链接
管理会计的七大创新趋势
第一个大趋势是,从产品至渠道和客户盈利分析的拓展。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包括,获得新客户比保留现有客户要贵得多、随着产品的标准化和同质化,更大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本身日臻成熟、互联网方便了卖方从每一位客户身上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等等。所以,管理会计要运用作业成本法等成熟的手段,帮助市场营销部门锁定更加有利可图的客户。公司需要在客户忠诚度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正是管理会计的用武之地。
第二大趋势是,和企业绩效管理(EPM)的融合,主要是非财务数据方面的融合。企业绩效管理是指,整合多种方法,包括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精益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等来实现战略。上述各种方法就像机器中的齿轮一样,有序组合,相互衔接。企业需要通过管理会计来保证战略从基层到高层的全面执行。
第三大趋势是,向预测会计的转变。柯金斯先生分别从滚动财务预测、客户终身价值(CLV)两个方面做了分析。“很多企业的预算只是会计师的数字游戏,和战略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应对,企业除了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经常性需求驱动的部分,还要进行风险管理,做好预算准备。其实,管理会计已经开始转变为包含影响未来的决策支持与分析的管理经济学。
第四个趋势是,运用商业分析。他认为,分析需求可能是唯一可持续的长期竞争优势。商业分析不但有能力回答问题,关键是能提出问题。以第一个趋势为例,将高盈利客户从非赢利客户中区分出来的这个“为什么花”的问题并不好回答。但根据分析递归分区和决策树方法,计算机可以告诉你原因。
第五个趋势是,多种成本法并存。这一趋势提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问题,即如何让两个甚至更多的管理会计方法并存共荣。不同类型的经理和雇员团队会就不同目的使用不同的成本法。进步的会计职能使得使用两种甚至更多会计方法成为可能。
第六个趋势是,把内部IT服务视作一项商业行为。当某样物品免费时,人们便不再计较他们需要使用多少。所以,某些信息密集型产业(如金融机构)的IT开支已达到其收入的10%就不足为奇了。IT部门不再被单纯视为技术供应者,必须被看作是为组织增加价值/提供战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提供服务的成本必须获得理解并成为决策制定过程的一部分。
第七个趋势,管理会计师需要提升技巧和能力。管理会计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推行起来会遇到IT技术壁垒、实施过程的“复杂”与“昂贵”、企业文化的障碍、缺乏领导力、对于真相的恐惧等障碍。管理会计师需要学习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方式,学习激励理论和方法,成为组织的变革管理专家。
(著名管理会计大师:加里·柯金斯)
农业加工业企业 篇2
猛发展
沛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优势明显,市场竞争潜力较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着眼产业发展,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锁定“三业、三化、三个第一”的目标,强势推进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化建设、高效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生态肉鸭产业全国第一、创汇特菜产业全省第一、优质稻米产业全市第一,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快速提升,形成了以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产业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初具规模。近年来,沛县按照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民的思路,坚持“大规模、高水平、外向型、强带动”的标准,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壮大具有市场开拓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初步建成了海阔、福润、大丰、天顺、帝苑、春光粮食等一批拉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推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开辟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全县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86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45家,县内共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县级龙头企业42家,形成了阶梯式、递进式的发展格局。2007年1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利税1.04亿元。
(二)农产品加工体系初步形成。在386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中,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优势产业,企业总量达130家,占整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33.7%,形成了以福润禽业、桂柳禽业、海阔农业为龙头的生态肉鸭集种鸭孵化、规模养殖、宰杀分割、羽绒加工、饲料生产、禽药生产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以帝苑食品、大丰食品、天顺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的创汇特菜集采后分级、包装、保鲜、速冻、脱水及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以春光稻米、龙泉粮食、月星粮食为龙头的优质稻米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是沛县独具特色的农业三大经济板块。
1、生态肉鸭
一是基地规范化。沛县生态肉鸭养殖已形成了集繁育、养殖、加工、冷藏、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格局。全县肉鸭饲养总量达到亿羽以上,常年占领南京肉鸭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辐射带动了周边省、市、县肉鸭养殖业的兴起,形成了沿龙河路的林间生态养殖、沿沛龙路的小区规模养殖、沿微山湖及沿大沙河的水面养殖三条肉鸭养殖带,共有鸭棚9000余个,其中2007年新建鸭棚2000多栋;全县20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86个,5万羽以上的养殖大户166个,百万羽以上的专业村24个,千万羽以上的专业镇5个,已全国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加工第一县。张庄镇的姚楼、张孟庄、潘庄新建了3华里的肉鸭养殖带,沛城的鹿湾、朱寨的马元、鹿楼的林场三分场、栖山胡楼、龙固三河尖、杨屯的西仲山、大屯的王坑、安国的蔡家等新扩肉鸭养殖基地均在100亩以上。
二是产业链条化。全县肉鸭加工企业23家,年加工肉鸭8500万余只,可创总产值25亿元(每年按8个月生产周期计算),吸纳农村劳动力2200余人。
11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中肉鸭企业年加工能力4500万余只,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占全县生态肉鸭加工企业总数的50%以上。其中江苏雨润集团投资1.2亿元肉鸭加工项目,日加工能力5万只;徐州中意食品有限公司日加工肉鸭6万只,成为目前沛县加工量最大的企业,新建孵化厂也已投入生产,产业化初具规模。形成集种鸭养殖、孵化、加工一条龙的徐州恒丰畜禽有限公司,日加工肉鸭能力达到1.6万只。海阔集团投资5000万元,形成了年加工饲料24万吨,孵化鸭苗1060万只,加工肉鸭1000万只及羽绒洗涤、烘干等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另外,朱寨镇的腾龙鸭业有限公司、胡寨镇的徐州汉刘邦食品有限公司畜禽宰杀厂日加工能力也可达到1万只。
2、创汇特菜
2007年全县创汇特菜总面积达到50万亩,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菜达到46万亩,使全县蔬菜复种面积达到百万亩以上。建成了西南部100华里特菜长廊,中部20万亩设施菜基地,西北部5万亩瓜菜立体间套基地。蔬菜总产值达到37亿元,总效益达到2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9亿元、4.6亿元。全县创汇特菜加工企业23家,年加工能力20余万吨,可创产值5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000余人。10家省市县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创汇特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6万吨,出口创汇达到600多万美元,占全县创汇特菜加工企业的45.5%。高效农业精品点建设迅速提升,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创汇特菜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县西南片的河口、敬安、栖山、张寨四镇,主要加工山药、牛蒡、洋葱、青花菜、白花菜、绿芦笋、胡萝卜、毛豆及水果罐头,运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河口镇有14家蔬菜加工企业,占全县一半以上,所产保鲜牛蒡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栖山镇的徐州美加万福莱有限公司、胡寨镇的帝苑食品有限公司及河口镇的天顺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顺德果菜有限公司年加工特菜达3000吨。胡寨镇帝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蔬菜,成为全县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订单农业”的典范。
3、优质稻米
沛县水稻生产拥有沿微山湖生态区资源和区位、交通等优势,生产技术、质量水平已达到全省领先。2002年被列为“国家级无公害稻米标准化示范区”,通过了环境认证,单产稳定在575公斤以上,优质稻米致力建好“沿湖一条线”。以东部沿湖地区为轴线,规划并落实优质稻米53.8万亩,其中:无公害基地30万亩,绿色稻米基地10万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0.2万亩,全部实现了粳稻化、优质化。
目前全县稻米加工企业(含个体户)84家,有稻米加工设备84台套(色选机20台),日加工稻米5500吨,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稻米加工季节性较强,按年生产3个月计算),吸纳农村劳动力2300余人。龙头企业中优质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约30万吨,占全县优质稻米生产企业加工能力的三分之一。日加工稻米达100吨以上的企业有20家,如杨屯镇的春光粮食公司、玉龙粮油公司、月星粮油公司,五段镇的微山湖米业有限公司,龙固镇的龙泉粮油有限公司等。近年来,企业注重技术改造,新上了先进稻米色选机设备,提高了稻米质量,产品深受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注册的稻米品牌有“沛禾”、“苏杨”、“沛珍”、“一季春”、“千荷湖”等二十余个,其中“一季春”、“沛禾”被评为市名优品牌。杨屯镇有46家稻米加工企业,占全行业的55%,形成了全国小有名气的稻米加工市场。
(三)农产品加工带动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行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有效地带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县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1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1个,绿色食品33个,有机食品9个,获省、市名牌农产品称号2个,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绿卡”。春光粮食有限公司生产的“契旭”牌无公害大米畅销上海、苏州,恒丰畜禽有限公司的无公害肉鸭闯进了关东,帝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蔬菜远下东洋。三大主导产业带动本县农民人均年增收达2000余元。
(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地位不断提升。2007年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超过了全部规模企业的一半,实现销售收入64.1亿元,利税2.2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的44.2%、37.3%,几乎占据了全县工业的半壁江山。其中近三分之二的企业从事以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生产、加工、销售。
(五)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发展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特别是省、市级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近年来得到进一步的增强。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制定保护价格,减轻了农民的风险性,增加了农民种植和养殖的信心,同时也保证了企业的货源。另一方面随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不断发展,为农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方面也有所提高,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的增收。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环境促发展。以招商引资为契机,把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内外发展环境,引进了一批重量级的农业龙头企业,借助外力,将本地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南京雨润、河南华英、浙江黄岩、广西桂柳等一大批国家级龙头企业落户沛县并建成投产;广西桂柳集团年孵化亿羽苗鸭、无锡虹达食品公司年加工万吨出口特菜等投资超亿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这些企业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带动基地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为使新建或原有的农业龙头企业早日投产达产或扩大规模,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理念,积极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展。
(二)集聚种养上规模。立足沛县实际,瞄准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制定县、镇村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良好发展格局,全县高效规模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达48.5%以上。一是通过培植一批专业养殖大户、养殖专业村、养殖专业镇,生态肉鸭养殖量迅速攀升。形成了西部林鸭复合养殖、中部小区规模养殖、东部水面养殖三条生态肉鸭规模养殖带,全县养殖生态肉鸭达亿羽以上;二是以西南部高效特菜基地、西北部瓜菜高效复合种植基地、中部设施菜基地建设为重点,扩大规模,巩固提高,创汇特菜面积稳步增长。全县全年特菜种植面积50万亩,蔬菜复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三是以打造沛县“绿色农业品牌”为目标,优质稻米实现标准化种植。形成了以东部沿湖路为轴线的50万亩生产基地全部实现区域化布局、粳稻化栽培、标准化生产。
(三)建设基地创优势。龙头企业只有规范操作,推行标准化基地,才是实现创汇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但程度不同地
存在着原料达不到规定标准和基地不成规模两大后顾之忧。针对这一问题,沛县积极引导农民超前运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龙头企业生产优质产品进军国内外大市场扫除障碍。目前,全县创汇特菜面积达到50万亩,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菜达到46万亩,蔬菜复种总面积达到百万亩以上。优质稻米达到53.8万亩,其中:无公害基地30万亩,绿色稻米基地10万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0.2万亩,全部实现了粳稻化、优质化。生态肉鸭发展势头迅猛,全县20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86个,5万羽以上的养殖大户166个,百万羽以上的专业村24个,千万羽以上的专业镇5个,养鸭专业户每年纯收入均达万元以上。去年饲养总量8000万羽,今年达到亿羽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加工第一县。
(四)利益联结抓机制。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将其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载体,现已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438个,会员8.3万人,参加农户13万户,其中60%以上的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了有章程、有组织、有机构、有内部管理制度,农民联手闯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加和谐。一是政府由干预型转为服务型。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协调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在合同上把关,做到有法可依;对合同中没有订到的内容,掌握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合情合理。二是合作经济组织由政府部门组织改为企业与农户自发组织。通过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和龙头企业原材料没有保障的问题。协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企业按合同以“保底不封顶”的定价方式收购农民的原料,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的利益,解决了农户与企业相互脱节的问题。三是农户由被动服从型变为积极主动型。农户根据市场情况,结合本地的龙头企业发展,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种植、养殖中去。
三、发展探索
发展壮大沛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农户参与的模式,积极实施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及科技带动战略,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运用现代科技,打造新型企业形象。科技兴农是科技兴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龙头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要继续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协作,加快现代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步伐。立足科技兴企,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因此,我们应对一批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和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改力度。通过不断引进人才、引进技术来打造新型企业形象,进而不断提升龙头企业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以及市场竞争力,为龙头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规划引导,打造名优品牌。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在现有一批省级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再重点培育一批名牌产品,进一步增强品牌效应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切实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积极抓好质量体系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强化企业人本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通过优势资源的转移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创品牌、上特色、出精品、增效益,使大量的劳动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共同发展。大力发展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和化解市
场风险;有利于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护和增加农民的利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重要纽带,是形成“龙头企业+标准化基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另外在继续实行“龙头企业+标准化基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要正确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两个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关系,积极探索“价格保护型”、“基金补偿型”、“参股合作型”等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形式,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在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诚信经营,依法履约,不断提高履约率使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得到理顺和兼顾,使企业和农户所得的利益实现最大化,最终实现“双赢”。
农业加工业企业 篇3
乡镇企业增加值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同比增长18%以上;实缴税金突破11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从业人员保持在260万人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其中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明显加快;抵御风险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主导产业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的作用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工作要点
一是继续强化政策落实,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创业杯”竞赛活动。完善考核方式方法,确保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制度化。
二是继续增强职业技能,搞好农村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依托现有的培训资源,围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重点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2011年全省完成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任务1万人以上,并且进一步完善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区)职业技能鉴定站基础工作。
三是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对外交流合作。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企业间技术合作、贸易合作、投资合作等新机制。由单一开拓传统市场,向开拓新兴市场转变,全面开展农村二、三产业对外交流合作活动。在对外发展上,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继续支持重点企业参加在美国和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食品博览会,开拓欧美新兴市场,增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协作能力。在对内合作上,针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民营资本向北流动的新情况,积极构建南资北移通道,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到沿海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引资、招贤引智,促进交流合作。
四是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切实解决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在已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的基础上,支持惠民农业担保公司全面开展融资担保工作,积极向银信部门争取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配合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搞好企业融资和上市的培训工作,提高我省农村二、三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水平。
五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组织企业参加农业部举办的适用技术推广与对接活动,有效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在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我省9个专业分中心的指导下,进一步抓好企业自主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百户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支撑的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农产品加工业工作要点
一是积极协调扶持政策,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协调,争取尽早出台,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建设监测预警体系,搞好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与预警工作。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监测和预警体系,制订农产品加工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组建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预警网络体系、指标体系和数据交换体系,组织监测分析、专题研究和定期汇总,编制年度报告,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发挥龙头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搞好“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评选”工作。为进一步发挥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引领和示范作用,提高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按照《全省农产品加工百强企业评选工作方案》要求,认真搞好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评选工作,打造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和知名度。
四是启动玉米烘干和贮藏项目,抓好玉米等农产品产后储藏和加工。针对农产品产后储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严重、影响质量安全的现状,根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要求,将在我省实施玉米烘干和储藏项目,研究总结玉米产后保管措施,控制和减少玉米等农产品的损失。项目成果将在全国推广,目前有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2011年下半年将在部分地方实施。
五是强化协作配合,切实加强农产品加工服务体系建设。以工作体系化和体系网络化为目标,建立内外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协调合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同市(州)、县(市、区)管理部门的工作联系,形成职责明确、上下互动、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
休闲旅游农业工作要点
一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从规划入手,紧紧把握市场需求,结合我省实际和区域特点,依托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五条具有北方特色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2011年规划建设1~2条精品线路。
二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的评选推荐工作。按照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要求,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认真组织部分县(市、区)参加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的申报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今年发展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县1~2个。
三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工作。按照中国旅游协会休闲旅游农业分会的要求,搞好全国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评定工作。同时按照《吉林省休闲旅游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办法》开展全省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星级评选工作,全力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十二五”期间将评定100户三星级以上休闲旅游农业示范企业。今年根据“评定办法”评选20户左右三星级以上企业。
四是搞好休闲旅游农业的培训工作。我省休闲旅游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2011年省休闲旅游农业协会和中国旅游协会休闲旅游农业分会将举办1~2期休闲旅游农业专题培训班,请有关专家对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部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及岗位技能培训,推进休闲旅游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发展。
五是为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围绕解决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意见》(吉政办明电[2010]29号)要求,结合实际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水、用电等各种问题,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
农业加工业企业 篇4
关键词:SWOT分析,核桃乳,技术,市场,研发
一、云南省核桃产业及磨浆农业有限公司概况
云南核桃产区分布广泛,占据全省124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澜沧江、红河、怒江及金沙江流域;种植面积4100万亩,产量77万吨,综合产值超过239亿元;全省从事核桃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有500多家,涉及到6大系列20多个品种。其中,坐落于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的云南磨浆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磨浆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占地30余亩,主要生产磨浆核桃乳植物蛋白饮品,现公司主营磨浆核桃乳系列产品(5A磨浆核桃乳、3A磨浆核桃乳、利乐包磨浆核桃乳等系列),深加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年生产能力为6万吨。
二、云南磨浆农业有限公司现状的 SWOT 分析
1、优势分析
(1)地理优势。“磨浆公司”地处云南省,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特殊的海拔和气候特别适合核桃生长。云南核桃品质优良,品种繁多,颇有口碑,产量居全国首位,并且拥有全国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云南庞大的生产力为“磨浆公司”提供了充足优质的货源,“磨浆公司”可从大理保山、楚雄、景洪、呈贡等省内各地就近进货。
(2)市场优势。为了满足消费者口感需要,“磨浆公司”以使用饱满感强的泡核桃为主要原料,自创核桃仁17道磨浆工艺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核桃仁内“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等微量元素,且产品不含香精、不含防腐剂、不含牛奶。产品上市以来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创造了生产能力全省前三,年产量5万多吨,年销售额6000万的佳绩,并且其辐射范围大。“磨浆公司”经过三年呕心沥血的精心培育,已经在区域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品牌认知基础,有了广阔的市场。
(3)技术优势。为了迎合消费者健康需要、营养追求“,磨浆公司”建立了20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采用先进的技术,包括CIP清洗消毒系统、磨浆系统、热水系统、核桃仁脱衣设备、UHT杀菌机等烘干、压榨以及冷藏加工技术;同时,为了满足了核桃产品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磨浆公司”既提供核桃仁、干果等初级加工产品,还进行深加工,生产核桃乳、核桃粉、核桃油,保证产品的多元化。
(4)策略优势。“磨浆公司”采用品位效应,其包装外壳上的“会呼吸的云朵”和“绿油油的梯田”突出强调了情感利益,诉求功能与情感的相结合,卖点独特新颖,塑造“生态云南,生态工艺”;鼓励员工创新;营销思路接地气,实现多品种产品供应;注重树立品牌形象,参与抗震救灾、关爱养老院老人的公益活动。“磨浆公司”将实行“三步战略”:深加工———核桃整个系列,包括核桃乳、核桃粉、核桃油、核桃酱、核桃含片、核桃制药和核桃工艺品;实行粗粮混合———芝麻核桃乳、玉米核桃乳、花生核桃乳;建立核桃种植基地、粗粮基地。此外,“磨浆公司”因人群而异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计划走牛奶消费模式,不走饮料即食性消费,由零散化向规模化发展。广告宣传力度大。
2、劣势分析
(1)原材料供应能力增长放缓、进货价格上涨。云南磨浆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供销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因此对核桃原料的需求量很大,然而核桃产量受自然条件和政策影响比较大,产量不稳定,例如云南省在核桃种植的人力、资金、技术等投入上不断增加,使核桃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与美国核桃盛产期6-7t/hm2的一般水平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甚至近几年云南省为了提高核桃质量而采取适当控制减少核桃种植面积发展的策略,使核桃种植面积增速放缓,这势必影响到核桃产业的货源供应能力。同时,云南省核桃货源价格波动也大,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扩大;核桃加工业的兴起,导致云南省核桃价格连年上涨,原材料的供应量增长放缓和价格上涨给“磨浆公司”带来烦恼。
(2)核桃加工技术缺陷。有些不良商家用“乙烯利”催熟农药浸泡技术来腐蚀核桃的表皮组织,从而达到去皮效果,如果药物比例和密封时间没控制好,药剂会渗透到核桃肉里,致使核桃仁发黑变质,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缺乏辨别能力的消费者对此望而却步并产生恐惧排斥感,核桃产业的消费也因此受损。另外,“磨浆公司”剥核桃青皮主要采用手剥,这样会耗时耗工,不利于核桃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削弱市场竞争力。
3、机遇分析
(1)科技进步为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备受人们青睐“,网购”成为眼下最时髦的购物方式。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具有销售产品的功能,还是企业和个人在线交易、商讨事宜的平台。“磨浆公司”就充分运用了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 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交易,已经与淘宝、京东、1号店、微信商城、团购网进行合作,2014年电商销售额达200万,覆盖18个省、直辖市。可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拓宽核桃产品销售渠道,解决核桃乳销售难题。
(2)植物蛋白饮料品类存在尚不成熟的市场表现为“磨浆公司”发展提供机遇。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引起人们对乳品安全极度恐慌,将消费转向了植物蛋白饮料,为此给核桃乳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还存在许多品类空白,缺乏强势品牌。核桃乳市场就属于此类的单边型市场,其销售收入占植物蛋白饮料整体销售收入中的14%,增长率17%。但由于市场空间大、准入门槛过低,导致核桃乳企业实力参差不齐; 在市场份额方面,行业两极分化严重,不平衡的市场格局, 给核桃乳产品市场机会点形成多元化提供了机遇。
(3)国家支持性政策也为“磨浆公司”发展带来良机。“磨浆公司”所处的易门县牢牢抓住滇中产业新区建设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难逢机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增强活力、破解“瓶颈”、带动全局的战略性举措,创设“招商、亲商、爱商、敬商”的人文环境。
4、威胁分析
(1)区域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核桃乳市场异常火爆,最大的推手是凭借“六个核桃”单品创造销量连年翻番奇迹的“养元”,“养元”产品销量的奇迹爆发,让很多乳制品企业看到了核桃乳这个单品的巨大市场,导致市场逐鹿云集,硝烟弥漫;有大品牌的延伸产品,如“王老吉”的花生核桃露;有已在这市场经营多年的“大寨”;有创业型企业的跟随产品,如云南摩尔农庄。而这些企业纷纷不断更新策略迎合市场需求,这对“磨浆公司”来说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2)国际市场的冲击。由于我国加入WTO后,关税壁垒向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转变,对出口核桃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进出口国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更高,以至于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采用高新技术运用于核桃生产,同时其快节奏的产品更新换代使云南核桃企业竞争压力很大。
(3)市场洗牌势在必行,行业整合速度加快。市场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这种竞争优胜劣汰趋势是必然的结果; 以国家为导向的行政调控,为了规范市场,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将对一些资质不够、质量检验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整合。这势必对“磨浆公司”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步伐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产生极大的考验。
三、针对磨浆农业有限公司现状提出的对策
1、技术升级
(1)研究开发核桃功能食品。结合现代营养学和传统医学,对核桃保健疗效功能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改进加工手艺,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护营养价值。变原料优势为商品优势。
(2)扩大核桃副产品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核桃叶具有医药价值,可提取有用的化学物质;利用核桃壳可生产出活性炭用于工业,并且可制作成工艺品;核桃青皮可制造出杀虫剂用于农业,它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核桃仁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磨浆公司”可根据核桃这些特性将加工余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加工成有用之物。
(3)挖掘核桃产品深加工潜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完善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产品,提升加工深度和广度,如研发核桃羊奶茶、咖啡核桃乳、绿茶核桃乳、木瓜核桃乳。创造核桃产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欣赏价值、保健价值。
2、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构建创新平台
“磨浆公司”应与诸如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林科院之类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紧密联合,构建共同的创新平台。将科研机构的核桃加工研发技术运用于核桃加工企业,外加配合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一流的工艺流程以及先进的产品理念,将会大大提高核桃企业产量和质量,使企业生产成果事半功倍。“磨浆公司”若与更多科研机构共同发展借鉴,集成创新,将会开拓更多营销市场和新产品。
3、打造核桃产业集团,积极应对市场竞争,采取差 异化战略
(1)区域市场分类管理。“磨浆公司”可以根据自己在不同区域市场的地位来制定目标和分配资源,根据不同的市场管理目标来确定产品组合,再根据产品特点,整合特殊渠道,如:学校、网吧、军队、烟酒名店、体育运动场合;应明确重点市场与非重点市场之分。在单边型市场中,领导品牌存在销售区域不平衡现象,那么,想要赶超领导品牌就要实施区域市场分类管理,此管理方法常采用RSOM指数为指标,针对不同指标采用防御、进攻和渗透三种策略。
(2)产品的市场定位差异化。核桃乳市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针对的都是现实型消费者和节俭型消费者;为此高档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而做高档产品不仅是产品层面的提升,还需要目标市场的提升。因此“,磨浆公司”可以细分目标市场,发展高档产品,以适应高消费人群的需要,再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特征优化产品概念、设计包装、制定价格与销售渠道。
22.农业与工业 篇5
一、选择题
(2017•湖南郴州)19.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上述情景描述的产业是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服务业 【答案】A
(2017〃山东临沂)读我国部分农业区分布图(图12)及表2,完成21-22题。
21.图中甲地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开发历史悠久,粮食生产经验丰富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形平坦,地广人稀 ④光热充足,作物单产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乙地区过去曾是我国主要粮仓,向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但近些年来,乙地区却从甲地区大量调入粮食。导致乙地区粮食生产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发展速度快,占用耕地多 B.水旱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下降 C.生产技术落后,粮食单产降低 D.劳动力缺乏,耕地大量荒废 【答案】21.C 22.A(2017•湖南株洲)下图示意我国植被不同的5个区域。读图完成13~15题。
13.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图中山脉同时也是阶梯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贺兰山 B.贺兰山、秦岭C.大兴安岭、秦岭 D.昆仑山、大兴安岭 14.关于图中区域植被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①区域的荒漠主要是因为气温低 B.②区域的草原主要是因为地势高
C.④区域的草原、荒漠主要是因为降水少D.⑤区域的常绿阔叶林主要是因为水热充足 15.关于图示区域的资源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牧草资源主要主要分布在①、②、③区域B.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④区域 C.煤炭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⑤区域 D.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③区域 【答案】13.D 14.D 15.B
(2017.黑龙江牡丹江)2.属于热带地区盛产的水果是()
【答案】B
11.(2017•山东泰安)右图为我国某区域某一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调查记录的当地农事活动情况。根据表中信息推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玉米 B.当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C.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
D.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 【答案】11.C
(2017·山东潍坊)图10是我国制糖工业分布图,图中阴影区表示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读图完成20~22题。
20.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主要靠近
A.原料种植区
B.大城市
C.铁路线附近
D.人口稠密区 21.图10中数字序号与我国甜菜种植区对应正确的是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河套平原
C.③华北平原
D.④辽河平原 22.我国甘蔗种植区中四川盆地的纬度最高,原因是
A.四周是山地,气候凉爽
B.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 C.年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D.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答案】20.A 21.B 22.C(2017·内蒙古通辽)12.读下图,由甲到丙该地区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请问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 B.限制放牧牲畜数量
C.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D.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D(2017·黑龙江绥化)17.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业 17.B(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16.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A.国民经济的关键B.国民经济的主导
C.国民经济的基础D.国民经济的支柱 【答案】16.C(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18.造成我国粮食作物“南稻北麦”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降水C.气温D.土壤 【答案】18.B(2017江苏南通)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图9),完成22〜23题。
22.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A.甘蔗
B.甜菜C.花生
D.油菜
23.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南部沿海地区 【答案】22.A 23.C
(2017·四川南充)6.如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A(2017.黑龙江牡丹江)16.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A.山东大量种植甘蔗 B.北京郊区种植蔬菜、花卉 C.内蒙古广泛种植水稻D.黑龙江大量种植咖啡 【答案】B
(2017•山东青岛)读图 11“中国温度带图”,完成 22—23 题。
图 11 22. 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A. 甲— 一年一熟B. 乙—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 丙— 一年三熟 D. 丁— 一年两熟到三熟 23. 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A. 甲—水稻、油菜 B. 乙—春小麦、花生 C. 丙—冬小麦、棉花 D. 丁—青稞、甘蔗 【答案】22.B 23.A 10.(2017·江苏连云港)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A.B.C. D.
【答案】10.B
(2017•山东聊城)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农作物分布极具地方特色。据此完成21~22题。21.形成我国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热量 D.降水 22.冬小麦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答案】21.C 22.B(2017•湖南长沙)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及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我国种植业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A.集中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B.集中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C.南方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北方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14.糖料作物与油料作物分布特点,不正确的是()
A.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B.油料作物北方花生南方油菜
C.甘蔗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
D.油菜最大产区在长江流域
【答案】13.B 14.A(2017•湖南长沙)玲玲在朋友圈分享“四月的早晨,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田野翠绿的稻秧迎风起舞,采桑姑娘欢歌笑语,塘基蔗苗茁壮。”据此回答15-16题。
15.玲玲描述的景象在我国哪个地区()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珠江三角洲 16.关该区域地理特征,不正确的是()A.外向型经济发达
B.城市化发展迅速
C.地处长江经济带
D.与港澳联系紧密 【答案】15.D 16.C 11.(2017·四川成都)下列四组农作物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A.水稻、油菜
B.小麦、大豆 C.水稻、甜菜 D.小麦、甘蔗 【答案】11.A(2017·内蒙古赤峰)13.国庆长假期间,家住大连的亮亮去上海旅游,经济省钱是他的首
选。为此他应选择的运输工具是: A.火车B.轮船C.汽车D.飞机 【答案】13.B 26.(2017〃黑龙江大庆)我国各地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列各地农业符合“因地制宜” 原则的是
A.三江平原大量种植蔬菜
B.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量种植天然橡胶
C.东北平原大力发展林业
D.青藏高原河谷地区种植喜温凉作物 【答案】 26.D(2017•云南昆明)16.读图9关于我国农业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只有种植业B.林业主要分布在西部盆地 C.甘蔗主要种植在东北D.长江流域是重要油菜产区 【答案】D
(2017•山东德州8)22.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我国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主要原因是
A.气象灾害减少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市场需求量增加 D.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答案】22.D(2017·山东德州)15.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B.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D.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答案】A
(2017•湖南衡阳)读图 7,完成 20—21 题。
图 7 20.图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
A.江西省 B.山西省C.青海省 D.宁夏回族自治区 21.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雨热同期 B.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C.农作物冬季易受低温冻害 D.水资源较丰富 【答案】20.A 21.D(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图7为2015年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年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甲省区年产量最大的经济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油菜 D.棉花
20.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
A.新疆、河南、湖南、江苏B.河南、江苏、新疆、湖南 C.新疆、江苏、湖南、河南D.河南、湖南、江苏、新疆 【答案】D【答案】A
(2017·福建)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图4是元阳县梯田景观图片。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A.甜菜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14.相对于坡地的其它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A.水土流失 B.酸雨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 15.为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A.旅游业 B.水产养殖业 C.畜牧业 D.农产品加工业 【答案】13.D 14.A 15.A 4.(2017•广东)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技术应用可以 ①推进农业生态化 ②加速农业现代化 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④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45.(2017•广东)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劳动人民按节气安排生产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玉米、高粱等)”,是地区民间谚语。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选A。
二、综合题
(2017•山东德州8)30.2016、2017两年央视春晚都是东西南北中全国五个会场的格局,个分会场的节目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与北京主会场交相辉映,很好的实现了五地共庆、四海同欢的美好盛景,获得了全国观众的广泛好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洋:A_________;海峡:B_________。(2)西安分会场表演的《盛世鼓舞》节目充分展现了地域文化特色,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湿润半湿润向_________、农耕区向_________过渡的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治理水土流失,可以通过_________等生物措施,以及_________等工程措施,进行小流域综合整治。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从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图可以看出,农业部门中占主导地位的两个部门是_________。
(4)广州市一座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城市,它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_。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澳门合作,利用两地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_________经济,逐步走上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道路。【答案】(1)黄海 琼州海峡(2分)(2)干旱半干旱区 牧区 植树种草(植树造林、种树种草等)修建堤坝水库(打坝淤地、固坡护沟、平整土地等)(4分)(3)种植业和畜牧业(2分)(4)粤 资金 技术 外向型(4分)
28.(2017•湖南株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越冬油菜,性喜凉,要求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一般每年10-11月份播种,来年5-6月份收割。
河漫滩是河谷底部在洪水期被淹没,其它时期露出水面的部分,土壤肥沃,但是一般不宜种植农作物。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李家庄耕地较少,人们在河漫滩种植油菜,3、4月油菜花开的季节,呈现一道美丽的风景。
(1)指出河漫滩种植农作物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1分)
(2)判断李家庄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并请引用材料说明你的依据。(3分)
(3)除土壤肥沃外,河漫滩种植油菜还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2分)(4)请结合该地降水特征说明李家庄能够在河漫滩种植油菜的原因。(4分)28.【答案】(1)易遭受洪涝灾害(2)南方地区 越冬油菜,性喜凉,要求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3)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4)冬春季节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少,有利于油菜的生长。
(2017•山东威海)24.明晰区域差异 互联网+ 互补共享 微信现已成为便捷的交流方式,农产供需交流群已成为经销商和农户的网上集市。读图17和图18,回答下列各题。(9分)
(1)据图可知老张的家乡位于图中A、B、C三地中的地,小王的家乡位于地。从中国地理分区来看,两人家乡所在分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2)A、B、C三地区都以种植业为主,耕地类型却存在显著差异,A地和B地的耕地类型分别是,两地的油料作物分别是,A地和C地的糖料作物分别是。
(3)A地所在地理分区是我国最大的稻米产区,但威海超市里卖的最多的还是C地产的五常大米,请分析这里大米口感好、品质优的原因是。A地所在的地理分区中有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其有利条件是:。
【答案】24.(1)B A 秦岭—淮河(2)A地是水田,B地是旱地 A地是油菜,B地是花生 A地是甘蔗,B地是甜菜(3)一年一熟,生长期长,利于养分积累 长江中下游地区 河湖密布、降水丰沛,利于发展淡水养殖
中国工业分布与发展
一、选择题
(2017•内蒙古包头)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图1),完成l~2题。
1.关于图中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基地以轻工业为主
B.②基地淡水资源充足
C.③基地能源不能自给
D.④基地矿产资源丰富
2.连接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
A.京广线
B.京沪线 C.京哈线
D.京包线 【答案】1.C 2.A(2017•山东青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 16 完成 32—33 题。
图 16 32. 图中“弦”①主要是指
A.京沪铁路B. 京广铁路C. 陇海铁路D. 沪昆铁路 33.有关丙丁之间的经贸往来,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B.丁为丙提供能源
C.“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D.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答案】32.B 33.C 19.(2017·山东滨洲)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我国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显示沿江分布
B.乙图显示沿海分布
C.丙图显示沿铁路线分布
D.工业基地主要沿海、沿江分布 【答案】 l9.D
(2017•湖北荆门)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制约甲乙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A.水资源缺乏B.产业结构单一C.设备陈旧老化D.能源、矿产资源短缺 6.下列关于乙工业基地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靠近港澳,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 ②多台胞,便于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③广州、珠海、深圳为其工业中心,以轻工业为主 ④京广、京九线经过,水陆交通便利
⑤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5.D 6.B
26.(2017•新疆)位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城市是 A.沈阳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答案】D(2017·江苏无锡)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右图,回答22—24题。
22.图中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
A.地势第二阶梯
B.陇海铁路沿线C.东部沿海地区 D.长江沿海地带 23.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A.①B.②
C.③
D.④
24.有关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B.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③是京津唐工业基地
D.④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答案】22.C 23.B 24.A
(2017·江苏连云港)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四大工业地基主要分布在()
A.沿江地区 B.沿海地区C.陇海铁路沿线地区 D.中部地区 1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2.B 13.A
(2017广西贺州)图7为中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不属于该区域重要工业部门的是„„„„(D)
A.钢铁
B.造船
C.石油化工
D.甘蔗制糖
17.关于该区域发展工业的条件,说法错误的是„„„„„(B)A.工业基础好
B.水资源丰富
C.海陆交通便利
D.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答案】16.D 17.B
(2017•江苏苏州)图13为 2008~2013年中国汽车产量走势图,读图回答 23题。
图 13 23.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因素是
A.国外资金的大量进入 B.丰富的矿产资源C.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D.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答案】23.C(2017·四川南充)7.对下图中各区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A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B.南水北调缓解了B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有利于工农业生产
C.C地区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位置优势于一体,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D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形成了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答案】D(2017•上海)3.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答案】1.C(2017.黑龙江牡丹江)18.工业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工业产品的是()A.牧草 B.甘蔗 C.方便面 D.玉米 【答案】C
(2017·内蒙古赤峰)15.下列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缓慢
B.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
C.我国新材料产业中光伏材料、超硬材料、玻璃纤维等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
D.我国是世界级大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国,彩电、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答案】15.A(2017·福建)图3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西部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部地区 10.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知识与人才 C.自然资源 D.劳动力数量 【答案】9.D 10.B(2017•广东)由总部在上海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中国大型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读图10,完成27~28题。
27.中国大型客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 B.技术进步 C.原料充足 D.劳动力丰富
28.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27.B 28.C(2017•山东烟台)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据图回答23~25题。
23.下列对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共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B.交通都便利 C.原料、燃料都不足 D.都是城市密集区
24.四大工业基地中,能够实现江海联运并且优势最明显的是 A.①工业基地 B.②工业基地C.③工业基地 D.④工业基地 25.目前四大工业基地都面临转型升级问题,为使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我们应该
A.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B.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C.充分发挥人口众多的优势 D.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教育
【答案】23.C24.C 25.D(2017•海南)11.2017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阳之光”超级计算机再次占据全球超算榜首,影响该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资源
B.人才、技术
C.市场、土地
D.劳动力、矿产 【答案】B 46.(2017•湖南娄底)江苏卫视电视节目“最强大脑”现场直播,人类选手“脑王”王昱珩和机器人选手“小度”对决,最终“小度”以2:0完胜“脑王”„„“小度”绝世聪明,获益于哪种产业部门的快速发展
A.生物工程
B.机械制造
C.新材料研发
D.信息技术
【答案】46.D(2017•四川绵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提出“去产能转型”,即去除高能耗、污染大的传统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据此完成17~18题。17.下列工业部门属于传统工业的是
A.航天工业 B.风能发电C.钢铁工业 D.光伏材料 18.变“制造”为“创造”,绵阳科技城应重点发展
A.机械工业 B.农产品加工业C.纺织服装业 D.电子信息工业 【答案】17.C 18.D(2017·四川南充)8·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逐渐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影响其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数量
B.自然资源
C.交通
D.人才和技术 【答案】D(2017•上海)1.下列属于低纬度滨海卫星发射基地的是…………()
A.四川西昌
B.山西太原
C.甘肃酒泉
D.海南文昌 【答案】1.D(2017•湖南邵阳)2017年4月20日,搭载“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火箭,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成功。结合图 4(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完成 11~ 13 题
图 4 13.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年平均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酒泉、文昌、西昌、太原 B.酒泉、太原、文昌、西昌 C.文昌、太原、西昌、酒泉 D.文昌、西昌、太原、酒泉 【答案】
13.D(2017•江苏苏州)2017年 5 月 5 日 14 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 C919 在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落地,首飞成功!根据材料回答 21~22题。
21.C919 首飞的空域位于图 11 中的
图 11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22.B
(2017·内蒙古通辽)6.北京的中关村,被称为我国的“硅谷”,下列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B.该区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C.该区域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D.北京市是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答案】A(2017•山东淄博)15.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首架大飞机在上海试飞成功,大飞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和试飞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基础好,科研技术水平高
B.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
C.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晴天多
D.靠近香港和澳门,资金和信息充足 【答案】15.A(2017.黑龙江牡丹江)12.近年来,新材料技术产业在美国蓬勃发展,这种新兴产业属于()
农业加工业企业 篇6
今年全国第15届农产品加工业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农洽会)期间,河南驻马店本土农产品加工企业——确山县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乐农业公司)的产品展示展销区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金乐农业公司和慕名而来的300多家国内外客商及金乐“天字号”产品经销商,签订订单达47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3倍。到金乐农业公司展厅内参观和洽谈业务的各界人士达上万人,是去年农洽会的3倍以上。公司生产的山野菜、石磨香油,在全国农洽会上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优质产品奖”称号。
为什么金乐“天字号”产品能够在农洽会上订单爆棚?记者采访了金乐农业公司掌舵人王雷生。
回归食本位正道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消费意识迅速增强。2007年,王雷生结合确山县山地、丘陵面积广阔,盛产多种可食用野山菌和山野菜的资源优势,创办了确山县金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把收购来的野山菌和山野菜进行人工除杂、烘干和深加工后做真空包装,先后研制开发了确山山野菜、确山山珍、脱水蔬菜、速冻蔬菜等几十个品种,并注册了“金乐红旅”商标,产品在河南著名食品企业和全国近千家超市成了“抢手货”,部分产品销售到俄罗斯、日本等国家。
4年多来,金乐农业公司产值以每年30%的增速迅猛发展,一跃成为确山县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老大,成为驻马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为备案报批的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掌舵人王雷生也荣膺2011年度河南省十大三农新闻人物。对此,王雷生更觉责任重大。在他看来,公司只有发展得更快,才符合金乐人在确山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老大地位,才符合金乐人所获得的诸多殊荣。
去年春节期间,为满足客户订单按时交货,王雷生带领员工加班生产了7天。在边加班生产边过春节后,王雷生突然觉得回到“民以食为天”的食本位上来才是正道。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尤其是对于那些“4050”下岗退休职工来说,用“民以食为天”的理念提高全体员工对农产品加工重要性的认识,确实比讲大道理管用。既然干的是“民以食为天”的行业,就应以更高的标准生产出更加优质、更加精细的“天字号”食品。
在王雷生的启发和引导下,员工们对食品加工业重要性的理解上了一个高度。员工们用一种非常高的工作标准来生产每一款农产品,用能工巧匠的工作态度包装出一流的农产品精装盒、农产品礼品袋。
独特的运作模式
有了一个时刻按照“民以食为天”的高标准生产的“天字号”农产品团队,金乐农业公司还要有真正纯天然的货源,才能使打造出的“天字号”农产品大放异彩。为此,他们不断扩大“公司+农户”的规模和范围,仅今年就增加农户5000多家,数量是前4年的1.23倍。扩展“公司+农户”农田、山林18000亩,与前4年当地农民签订的责任田、责任山的面积基本持平。这样一来,金乐农业公司就形成了拥有“双千、双万亩”(山野菜基地上千亩、木耳花菇基地上千亩、红皮红心红薯基地1万亩、板栗山林基地1万亩)的农产品原材料生产基地。竹沟、瓦岗、三里河3个乡镇8000户农民加入进来,并建议公司将纯天然的农产品加工成具有当地特色,不变色、不变味,消费者满意的“天字号”农产品。
“双千、双万”4个“公司+农户”方面军,扛起了纯天然“天字号”农产品发源地的大旗,加上3个特色乡镇8000农户加入公司,今年大客户踊跃前来洽谈签约。最为典型的是上海一家农产品加工业商贸公司的黄董事长来公司实地考察,并没有先去金乐农业公司所在地,而是到与金乐农业公司签订了“公司+农户”合作协议的8000户农民代表家里考察。
这位董事长看到“双千、双万”纯天然“天字号”农产品发源地名符其实,随即来公司谈合作设想和合作前景。总经理王雷生领着他们,参观了公司的农产品加工车间、小磨香油石磨生产车间、农产品加工冷冻车间、农产品加工质检室以及相关综合管理部室。这个来自大上海的董事长欣喜万分,他当场表示:“我看上了你们靠近山坡的上千亩农田,我给你们引进红皮红心红薯苗、由当地农户栽种。第一年签订800吨红皮红心红薯订单,如果上海客户对你们公司种的红薯满意,下年度上海市场需要上千万吨就有可能。当然,也会把你们公司的‘天字号’农产品在上海打响。”结果,第三天对方就打电话通知他们去上海签订1000亩山坡地红皮红心红薯合作意向书!一个单子下来,一年的利润就是800多万元。
“天字号”农产品在一些老客户中倍受青睐,南京一家商贸公司是经营金乐农业公司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全国经销商,主动提出在南京推广纯天然山野菜、红油栗、黑芝麻油等100多个系列产品。
打造环保、绿色产品
金乐农业公司在打造“天字号”农产品之后,又把视角盯在了源头进口和产品出厂两个关键前提上。对此,王雷生认为,要把金乐“天字号”农产品打造好,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金字招牌”,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喜爱,最重要的是把基础打牢,让农户尽早尽快富起来,让他们感到跟金乐在一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可图、有钱可赚。
为此,今年王雷生倡导对8000户农民做到三让利。拿瓦岗乡那1000户山坡地种红皮红心红薯的农户说,一是向各农户保证到收红薯的时候,一定按协议价收购。二是由农户栽种的红皮红心红薯苗,公司一律从厂家买回来,再免费交由农户栽种。如果出现红薯苗变质或者损耗,费用一律由公司承担。三是免费提供栽种红薯所需的一切肥料,即使成本再高,公司也做到免费提供,不收农户一分钱。
农业派还是工业派? 篇7
农业派的教育哲学,将儿童的发育比作种子的生根发芽,将学校比作花园,将课程教材比作土壤肥料,将教育历程比作养育花木的历程,将教师比作花匠园丁,主张教育要顺应本性,相信教育不是万能的。工业派的教育哲学,将儿童比作原料,将儿童的本能比作原料的可塑性,将儿童的发育比作利用原料的制造加工,将学校比作工厂,将课程教材比作机器煤炭,将教育历程比作工业品的生产过程,将教师比作工人,将毕业生比作产品,相信教育是万能的。
农业派和工业派的教育哲学,以隐喻的形式,大量存在于日常谈论教育的语言当中。譬如,我们说请人“栽培”,是说请人多提供便利。我们说某人是个好“苗子”,是说某人根骨清奇,有可造之资。就连我们平常说的“培养”,也是说教育过程就像种树养草一样。其他诸如读书“种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等说法,都带有农业派教育哲学的色彩。又如,我们说“塑造”良好的品性,是说个人品性可以如泥胎木偶那样做出来。我们说某人是众人学习的好“模范”,是说这人的品性就是个模子,可以让我们生搬硬套。就连我们平常所说的“雕琢”,也是说教育过程就像巨木、巨石的加工过程一般。其他诸如“磨砺”“陶铸”“锻炼”等说法,都带有工业派教育哲学的色彩。
一、农业派教育哲学的主张
农业派教育哲学的主张,可以概括为四点: 儿童本性良善,因此教育要注重环境选择、顺应天性、避免对人的过度干预。
1. 植物有欣欣向荣的本性,联想到教育上就是强调儿童也有向善的本性。《孟子·告子上》上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是经常被引用的议论人性本善的言论了。这“四端”提供了教育的可能性,教师应注意善加保存。
2. 植物的荣枯有赖于外部环境,联想到教育上就是强调环境对于儿童教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育不是直接改造儿童,而是通过外部环境间接施加影响。《孟子·告子上》上说: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这句话的意思说,本性虽好,如果遭遇恶劣的环境,也难以保存。这就像“牛山之木”一样,因为被人旦旦而伐,结果难以保持其本性了。要注意,这里的“环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不良环境会败坏天性。这种对“环境”的理解,不同于工业派。
3. 植物的生长需要培土灌溉,余下就看植物自身了,联想到教育上就是强调顺应天性、开发潜能。《孟子·公孙丑上》记录了揠苗助长的故事: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段话是说教育上顺应天性的重要。不干预不对,干预过多也不对。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上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王守仁的《传习录》上说: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 及其有干,尚未有枝; 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 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这些话都在说自然天性的重要。
4. 植物的生长要求避免过多的外界干扰,联想到教育上就是强调消极教育。《论语·述尔》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上说: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些话都表达了相时而动、顺应物性,不要积极干预的意思。王守仁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上说: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这里阐明的教育主张,大致是强调了“不过度干预”的重要。
二、工业派教育哲学的主张
工业派教育哲学的主张,也可以概括为四点: 儿童没有固定的本性,因此,教育的力量显得特别强大,通过教育者的积极干预,来培养专才。
1. 原料都有价值。工业原料无所谓性质善恶,只要经过恰当的应用,什么原料都有价值。联想到教育上来,就是强调儿童的本性无所谓善恶,单看后天的加工。《荀子·性恶篇》上说: “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这是比较常见的关于性恶论的引文。据此,教育就是要“化性起伪”。教育的成败,重点在于后天的加工工夫。
2. 工业原料在制备过程中,全凭生产线的塑造。联想到教育上来,就是认为教育过程中人为的力量强大,教育万能。《荀子·劝学篇》上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段话是说,通过外部环境的塑造,就可以实现教育的目的。教育过程就跟加工器具的过程一样,个人被迫接受外加给他的各类规范。《墨子》上说的: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这也是在强调环境力量的重要。( 但是,在这里的“环境”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环境对人的直接影响至深至远的缘故。因此,不同于农业派对环境因素的强调。)
3. 工业制造总是预先有了明确的设计。联想到教育上来,就是认为教育儿童也要奔着确定的目标去。有一个例子,可以从反面来说明这个观念: 《论语·为政》篇上说: “子曰: 君子不器。”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可以成为偏于一隅的专才,而要学问通达,允文允武,学“万人敌”。要是一心去追求特定才能,就局役了心灵,使人为物所累了。孔子反对的这种为“器”的教育,正是工业派教育哲学所主张的。我们平常所说的“中规中矩”,就是来自于《荀子·劝学篇》中的话。这里所谓的“规”“矩”就是指一个明确的、专门的培养目标。
4. 工业品的制造,完全靠工匠们的努力。联想到教育上来,就是认为儿童的教养,完全靠教员们的积极干预。《荀子·劝学》篇上说: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段话就是说,教育的影响至深。后天习染,可以完全改变本性,使得原本在遗传上趋于一致的一批人,表现得迥异。“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学记》上的这段话,也是在说明教师对于儿童教养的重要性。人的“成器”,全靠教师“雕琢”。
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漫画,讽刺学校教育就像打月饼一样,照着一个模子,造出来一个个彼此相类的欠个性的毕业生出来。叶圣陶在《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一文中也说: “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他们都是站在农业派的立场上,来挖苦工业派的教育。邱椿说,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所以农业派的言论特别丰富。这话本没有什么错。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不是给农业派颁发一枚奖章就了事了。我们身边看到的各种对评价、效率的追求,都有工业革命时期社会效率运动的色彩,带着典型的工业范。可是,哪位校长敢弃之不顾呢? 另外,学校里不是常见到“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的字样吗? 这是把办学校比喻为盖房子一类的事。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到,农业派的意见是拿来说说的,工业派的意见是实际应用的; 农业派的主张是应付年少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工业派的主张是可以应对大孩子的教育问题的,是动真格的。看来,农业派和工业派两家主张,并没有简单的优劣对比关系。它们在实际中的表现复杂得很,而且往往让人觉得都有几分道理。
对照以上的这些介绍,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既有农业派的色彩,也不乏工业派的色彩; 我们经常使用的教育比喻当中,既有农业派的,也有一些是工业派的。有时候我们会热情赞颂孩子的“天真”( 农业派的用语) ,有时候我们又会强调没有“规矩”( 工业派的用语) 不成方圆。一个年幼孩子的父母,往往担心对孩子的过多教导是在扼杀其“天性”( 农业派的用语) 。但是,同样是这些父母,到了孩子更加年长时,又觉得孩子的学习“效率”( 工业派的用语) 实在是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在教育哲学上相互冲突的这些观念,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并存,实在不是一件罕见的事。实际上,没有经过彻底的、全面的自我反省的教师,其教育观念往往包含了大量的冲突和不连贯的想法。这也正说明了对自己的教育哲学进行反省的必要性。
说了这么多,在农业派的教育哲学与工业派的教育哲学之间到底怎么选择呢? 看起来,农业派的教育哲学,更加有中国特色,也是更加古老的一种学问方式。万物有时、有序、有位,教育就是要教人认识和接受这种时、序、位,并据以生活; 并且,教育的过程本身,也要服从这些规律。在《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导论》这本书中,我曾经谈论过“人与自然关系”的话题,并主张“重新强调人向自然学习的态度”。这样看来,农业派的主张似乎更加匹配这个项目的需求。是这样吗? 本文以问题为标题,其实是抱着不解答的打算,怎么选择就留给读者自己了。
摘要: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尽管很少体系化,但却在深刻影响着教师的行为表现。个人的教育哲学如此重要,但是要发展出一套经过审慎反省的教育哲学,是十分困难的。通过转述民国学者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农业派教育哲学和工业派教育哲学。这是用教育比喻的方式,来概括的两大教育基本观念。参考这个理论划分,有助于前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哲学。
农业加工业企业 篇8
《通知》指出, 要充分认识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工作的重要意义。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是各级政府指导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制定政策措施、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是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强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统计监测和运行分析, 对于准确反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质量、经营效益、行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等情况, 科学制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规划, 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管理水平,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强调, 要建立健全制度, 突出监测分析重点。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要参照《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划分方式 (试行)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监测表填报细则 (试行) 》, 设计完善地方农产品加工业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法, 做到指标全覆盖、制度可衔接。要重点做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情况季度分析、农产品加工业年度数据汇总和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监测试点等三方面工作。
《通知》要求,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要把监测分析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要培育队伍。要明确监测分析工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人和业务人员, 建立一支结构完善、力量精干、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二要加强培训。要高度重视监测分析人员的能力培养, 创造条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三要提供保障。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要争取设立专项资金, 配备办公设备, 确保监测分析工作顺利开展。
农业秸秆纤维加工工艺及设备配置 篇9
关键词:农业秸秆,纤维化,加工工艺,专用设备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木材的需求量迅速增大。一方面, 我国是木材资源短缺的国家, 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木材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另一方面, 我国又是农业大国, 每年产生约7亿吨的农业秸秆, 这是极为丰富宝贵的天然植物纤维资源。
世界上任何植物, 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花花草草, 主要由3类物质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农作物秸秆具有和木材相同的植物纤维组成, 是代木材料的最佳选择。虽然由秸秆代木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在实际应用上还有一定困难。目前, 已开始应用秸秆代替木材, 如秸秆生产密度板、刨花板;用秸秆生产木塑复合材料;用秸秆生产建筑墙体材料等。
1 农业秸秆纤维化的意义
目前, 国内外在秸秆替代木材综合利用上尚没有形成成熟的技术、生产装备与产业化规模。缺乏高效先进、经济适用的工艺技术及专用设备, 是严重制约这个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纤维板是由木材纤维所做成的板材。众所周知, 纤维板厂生产的板材首先是将木材原料加工成片状, 再经过钢磨将片状的木材搓磨成一定长径比的纤维, 经过干燥后施胶搅拌均匀再压制成纤维板;而不是将木材粉碎成粉末再压制成板材, 因为纤维状板材与粉末状板材的质量差别很大。在木材资源日渐匮乏的情况下, 有的纤维板厂也试图用农业秸秆来替代木材纤维, 但是只能将农业秸秆粉碎成粉末或切成碎片, 无法将农业秸秆加工成纤维, 对纤维板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目前农业秸秆在代木的利用上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农业秸秆在人造板、木塑、建材等行业的利用虽然轰轰烈烈, 但真正有突破性进展的不多, 大多数企业都是在利用农业秸秆制作的产品上下的功夫较大, 还没有人把农业秸秆作为原材料来加以研究, 然而没有好的原材料是做不出好产品的。因此在产品的质量、档次和使用范围上都存有问题。
农业秸秆主要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粗蛋白、酶等有机物, 还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由于秸秆内含物质的复杂性, 在工业利用方面不是简单的粉碎或切断后搅拌均匀再加入某些化工产品经过挤出或压制就能出产品。为克服秸秆碎料表面不易粘合的缺点, 必须使用大量昂贵的化学粘胶剂, 不但增加了成本, 而且在强度、性能上都远不如将秸秆加工成纤维后再制成的产品。
要想使农业秸秆在人造板、木塑、建材等行业的综合利用真正有效的持续发展, 必须要把农业秸秆作为原材料加以深入研究, 并且在对待不同的行业必须有不同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如用秸秆生产饲料, 在养猪方面则需要将秸秆处理成粉末状;在养牛方面则需将秸秆处理成条状;用秸秆加工人造板、制备木塑产品、建筑墙体材料, 则必须把秸秆处理成纤维状;在有些产品上要将秸秆材料加以改性后才能达到相关的使用要求。犹如塑料行业那样, 有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各种原材料, 它就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生产出不同材料的产品。秸秆的原材料加工就要做到像塑料行业那样有多品种、系列化的原料基地, 才能生产出高品质和多元化的产品。
秸秆纤维化以后的用途将更加广泛:一是可以直接压制成秸秆纤维板, 在密度和质量上都得到提高。二是可以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木质纤维板中, 替代部分木材。目前, 用秸秆纤维添加到木材纤维里压制成纤维板已经过试验, 并取得初步成效。三是秸秆纤维化以后, 可以将不同的秸秆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压制成板材, 单一材质的板材性能和功能上要好得多, 特别是在作为木塑产品的原材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四是用作木塑产品的原材料比粉碎的秸秆材料在强度和质量上提高不止1个档次。用秸秆纤维替代木质纤维加工成木塑产品已试验成功, 经检测已达到标准要求。五是经过改性后的秸秆纤维可以使用普通的粘胶剂, 使成本大大降低。如果不将秸秆纤维化, 在材料改性方面就不易进行, 且改性效果不明显。六是可以加工成编织品 (当然这需要将秸秆加工成一定长径比的秸秆纤维, 比用作其他产品的纤维加工要求条件更高一点) 。
秸秆纤维化以后的用途非常广泛, 但仍未能进行大量生产, 主要是因为秸秆纤维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 成本较高, 加上秸秆在代木上我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没有真正推广开来。
2 农业秸秆纤维加工的工艺
农业秸秆的成分比较复杂, 秸秆与木材原料相比, 纤维长度较短, 抽提物含量较高, 灰分比例较大, 表面含有丰富的不利于胶合的物质, 易腐、易燃、易霉。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要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和专用的设备。
用农业秸秆替代木材在我国虽然已有一定的年数, 但真正重视和发展起来是近几年的事, 因此在秸秆纤维化的加工上也是试验和探索性的, 在工艺和设备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要将秸秆加工成纤维状, 最难解决的是要保持秸秆表皮与内部的一致性。当前国内外秸秆纤维的加工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分离法。将秸秆切段后进行喷蒸处理, 再用纤维解离设备将秸秆表面含有不利于胶合的物质进行有效分离, 尽可能使秸秆原料呈纤维状, 然后经过干燥得到秸秆纤维 (图1) 。这种工艺比较复杂, 需用设备较多, 成本较高。
(2) 电磨法。这种秸秆纤维的加工工艺与分离法大同小异, 也是要经过加温蒸煮后再用电磨将其加工成纤维 (图2) 。
(3) 搓揉法。这种工艺与以上2种方法差不多, 就是分离、电磨设备换成了搓揉设备, 不同的地方在于设备成本和效率的高低 (图3) 。
(4) 汽爆法。汽爆法采用的是类似于爆米花的一种工艺, 将秸秆放入一压力容器中加温、加压, 然后瞬间打开释放压力, 致使秸秆膨胀分离成纤维状 (图4) 。
前3种的秸秆纤维加工工艺基本上差不多, 就是在加温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试剂和纤维的加工设备上有所区别;而汽爆法是将加温和纤维分离合在一起, 比前3种少了1道工序。相比较而言, 搓揉法是最好的一种工艺, 它可以一直把秸秆搓揉到所需要的纤维状为止;而其他几种工艺都是不可逆的, 如果剩有少量没有加工成纤维的秸秆是没有办法反复加工的, 多少都有一点缺陷。
总的来说, 目前的秸秆纤维加工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的, 所需设备较多、进出料麻烦、所需时间较长且效率不高, 因此成本较大。
3 农业秸秆纤维的专用加工设备
因为农业秸秆是一种重量轻、体积大的材料。为了保证加工的产量, 必须把设备做得很庞大, 这样生产的车间和材料进出的场地也需要很大, 给企业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因此, 秸秆纤维的生产一直没有形成产业, 也直接影响了下游企业的生产要求。
我国目前需要的是一种专用的秸秆纤维加工设备, 能一步法大批量生产符合要求的秸秆纤维产品, 并可根据用户要求随时调整使其达到一定长径比的秸秆纤维产品。目前已有科研单位研制出一步法加工秸秆纤维的设备, 并获得了发明专利。它采用的是搓揉法加工工艺, 将秸秆切段、蒸煮 (也就是加温、加压、添加化学试剂) 、搓揉、干燥几个工序放在1个设备里完成, 减少了上下料的步骤, 缩短了加工时间, 也减少了材料的损耗 (图5) 。该加工设备主要的突破是在秸秆加温、加压、蒸煮过程中同时进行初步搓揉, 在进一步搓揉的过程中进行干燥。另外, 它还可以调节秸秆纤维加工的长径比, 且没有废水产生。
农业秸秆纤维专用制备装置的主要结构是:在主机架上依次安装秸秆喂送平台、1对送料轧辊;送料轧辊出料口处设有定刀片和动刀片;机架中部皮带轮联轴器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扇和飞锤搓揉机构;机架中后部安装另一个飞锤搓揉机构;出料为一螺旋输出机构。农业秸秆纤维专用制备装置结构简单, 自动化程度高, 可实现连续生产, 能耗低, 生产周期短, 并且维修方便, 解决了缺乏农业秸秆纤维专用生产设备的问题。
农业秸秆纤维专用制备装置的主要特点是:能加工所有的农业秸秆, 主要加工以稻草、麦秸秆、油菜秸秆等比较柔软的禾本科秸秆为主, 对于棉花秸秆等较硬的木本秸秆, 则必须更换备用的刀片和搓揉的飞锤。虽然麻烦一点, 但是它可以在一台设备里完成所有的农业秸秆加工, 减少了设备投资。
参考文献
[1]李凯夫, 彭万喜.国内外秸秆制人造板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 2004 (2) :34-36.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加工注意问题 篇10
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中介,是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推广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重要载体,兼有学术和技术两重性,负有普及和提高双重任务。因此,对其内容和编校质量要求很高。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在不违背《著作权法》下,必须遵守“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及“文责自负”和“编辑把关”的原则。高质量的编辑加工是确保科技期刊质量水平的基石[1]。
1 题名编辑加工
加工题名要注意以下问题:
1.1 尽量不加设副题名。
科技论文讲究单刀直入,可减少排版中的麻烦,力求题名简洁明了,能不用副题名的尽量不用[2]。
1.2 题名要精练。
论文题名一般要求不超过20个字。题名应在高度概括论文内容的前提下,宜短而精,有些作者过分追求题名内容的详细,使读者难辨主次,使其冗长繁琐,把次要内容也反映在题名中,这样就给阅读增加了许多的麻烦,我们应该尽量使题名精炼,使读者一目了然[2]。
1.3 题名要名实相符。
题目太大,涉及范围过广,而实际内容少,使读者有文不对题之感,会造成题名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倾向。论文题目要力求准确具体,切忌过分夸大[2]。
1.4
题名要准确、醒目、易于理解。有些不确切的词句诸如“初步探讨”、“一些想法”等套语,可从文题中略去。学术性研究还应少用疑问性标题,如“有无……”、“如何……”等。
2 摘要编辑加工
摘要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是论文的缩影。要改好论文摘要,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避免开头冠以“本文”,首先要掌握摘要的定义、特点、作用类型及写作要求,同时应特别注意,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避免结构要素的残缺。用语简练、高度概括[2];注意摘要的准确性,不可加进解释和评论,避免使用非通用的缩略语;不用疑问句和感叹句;不得使用图表;不能有参考文献的角码[3]。
3 正文编辑加工
3.1 文字加工
在编辑实践中,发现稿件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不少,作者的来稿中文字方面的问题是最常见的。对文字性问题的加工,一要按照国家的标准,使改动之处符合标准化和规范化,二要注意文稿内容表达的准确性,使改动之处符合作者的原意[4]。主要有:
3.1.1 错用简化字,如,副-付、龄-令,实际上他们各自都是规范字,各有各的适用场合,不仅仅只是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关系,出错可能是作者根本未注意到它们之间用法上的区别,只是书写时习惯用后者代替前者。
3.1.2 含义接近字容易混淆致误,如,作-做、练-炼,因这些字含义接近,作者容易把两者混淆而出错。
3.1.3 形似字和同意字容易混淆致误,如,天-夭、千-干、磷-鳞、酯-脂,出错原因可能是作者在电脑上输入错误造成的。作为编辑,应该把好语言文字关,加强语言文字修养,作者稿件中文字出错的情况还有很多,掌握字的读音,进而了解形、音、义的内在联系,从识字质量上下功夫,弄清字的含义,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5]。
3.2 语句加工
农业科技期刊的语言文字表述,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简明。用词不当、文理不通就不能把所要表述的科学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农业科技期刊中使用的名词术语要统一、规范。作物名称最好用学名,地方语言应改为专业用语。语法常见的错误有成份残缺、搭配不当、词序混乱、结构混乱等。编辑必须用心查出并修改这类错误。阅读时出声朗读是查出这类问题的途径之一。发现了问题,可以对句子做直接成分分析与句法成分分析。通过句法成分分析可以凸显成分残缺和主谓宾搭配不当的错误以便改正,直接成分分析可凸显定中、状中关系中的搭配不当、词序混乱、结构混乱等错误以便改正[6]。
3.3 数字加工
农业科技期刊的数字用法,应严格执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均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记数与计量;另外一个是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应使用汉字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数字作为词数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时;一是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使用连用,如二三米、七八月等,表示概数时,且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3.4 标点符号加工
作者在使用标点符号过程中最易出错的是当断不断,一逗到底,顿号、逗号常错用。有的作者将中、英文标点符号混用。编辑在加工过程中应根据作者写作意图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以帮助读者弄清句子的结构,辨明语气,正确理解文字的含义。表示数值(量值)起止范围的符号必须使用浪纹线“~”,不用一字线“—”,以避免与文中或公式中的减号“﹣”混淆[5]。
3.5 计量单位加工
农业科技期刊应严格执行有关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全书必须加以统一,不允许汉字与符号混用。农业科普类期刊可以用汉字表示法定计量单位,但技术类期刊在表达量值时,无论是在公式中,还是在图表及文字叙述中,都应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
法定计量单位应该用小写正体书写,但是L(升)是例外,要用大写正体字母书写[5]。
3.6 层级标题加工
内文的层级标题是文章的纲领,一定要简洁、醒目,尽量避免转行和标点符号频频出现,是导引和促使读者阅读全文的动力,也是作者行文思路完整表达的体现。文章的标题应注意前后照应,保持全书统一,科技论文的标题一般不超过4级,标题层次应清晰,编号不应混乱。其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同一级标题应反映同一层次的内容。
4 参考文献编辑加工
按标准著录的好处是:写、读方便;所占篇幅少,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文献管理和学术交流,从而有利于文献管理和学术交流。
作者、文题、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等,是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目前很多数据库都可以检索到文献原文或者摘要,编辑在加工过程中可方便地将必备项目补齐。
编辑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有关科技期刊编排技术标准规范,编辑加工是衡量期刊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质量的重要前提,掌握国家的有关出版政策和法规,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厌倦、消极心理,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从而提高期刊的总体质量。
摘要:结合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多年实践, 从稿件的题名、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四个方面探讨了编辑加工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加工
参考文献
[1]翁志辉.论科技文稿编辑加工的度[J].编辑学报, 2007, 19 (5) :334.
[2]许易琦.论林业科技期刊编辑加工中的若干问题[J].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1999, 24 (4) :55-57.
[3]田在善.做好审稿工作提高刊物水平[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4, 10 (2) :129-130.
[4]岳东方, 伍宗韶.科技期刊编辑加工在期刊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 (专刊) :1017-1018.
农业加工业企业 篇11
陈晓华指出,“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要素供应趋紧、投入成本上升和发展方式粗放等严峻挑战,必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有效供给扩大有效需求。
陈晓华强调,产业发展要坚持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工作目标,发展农民能夠广泛参与、共享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的产业,完善使农民充分受益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要坚持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工作路径,努力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要坚持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民创新创业三大任务为工作布局,构建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从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转变;推动休闲农业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农民创业创新蔚然成风,构建扶持政策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孵化助推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
陈晓华提出,要聚焦重点、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好“三大工程”。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重点抓好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四件事,抓好政策指导扶持、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大力实施休闲农业提升工程,重点抓好培育休闲农业品牌、发掘农业文化遗产、推进产业精准扶贫三件事,抓好创新组织经营形式,加大标准制修订,加大宣传推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程,重点抓好落实和创设政策、培育带头人、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三件事,抓好建立工作机制、试点示范、宣传推介和公共服务。
农业加工业企业 篇12
从现代大农业的概念来说,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 农产品加工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末端。处于上游的农业产业化高度发展必然导致农产品加工业兴旺发达, 反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又促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 要以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建设重点, 建设专业化、一体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从而使得农业从弱势产业变为强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受益者和主要参与者是农民, 农产品加工对象是来源于农业, 所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 要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 向农业产后领域延伸, 在村镇发展农产品现代加工业等, 应用高新技术, 使产品向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和标准化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前提是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需要通过“四化”来体现, 有了这“四化”,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就水到渠成, 其发展目的也就实现了。
二、六安茶叶生产现状分析
(一) 安徽省茶叶生产现状
据农业部门统计, 2009年全国茶叶总面积达2700万亩, 可采摘面积约2400万亩, 产量达130万吨, 全年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有所增长, 我国茶叶出口市场遍布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因此, 茶叶收入也是茶农的主要收入之一。
单位:千公顷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8
单位:千公顷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8
单位: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8
安徽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 年产茶叶6万吨以上, 年产值约20亿元, 茶叶是安徽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但与全国主要茶叶产区相比, 其单位种植面积产量却比较低。
根据表1、表2、表3数据, 可计算出全国及主要产茶省份的单位产茶率。 (见表4) 由表4可知, 在所列出的全国及安徽、湖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这六个主要产茶省份中, 安徽省产茶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所列六省中也是最低的。
单位:吨/千公顷
(二) 六安茶叶生产现状
六安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 六安市是安徽省两大重点产茶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近30万亩, 其中可采摘面积26万亩, 年产干茶3万斤。在我国的茶叶史上,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制作工艺, 六安茶叶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六安瓜片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并形成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小兰花等一系列名茶;尤其是六安瓜片名誉海外。2008年, 六安茶叶产值近5亿元, 主产区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1000元左右, 茶业已成为六安广大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 近年来六安茶叶产量和质量严重滑坡, 市场也不断萎缩。究其原因, 主要是小规模生产, 茶叶种植粗放, 质量差, 市场意识落后所致。
1、产品集中程度低, 产业链短
虽然安徽省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但产品集中程度不够。据初步统计, 安徽省目前实有茶园面积约114千公顷, 分布于57个县、市、区, 占全省县、市、区数的一半以上。六安茶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存在大量的个体小茶厂, 大部分设备简陋老化、卫生条件差、加工水平及管理落后, 导致茶叶生产能力低下, 茶叶的质量难以保证。以金寨县为例, 金寨县是六安产茶大县, 全县共有茶厂上百个, 且大部分都是计划经济留下来的产物。有的仅仅一个村就有好几个甚至数十个茶叶初加工企业, 据调查, 金寨县周院村就有茶叶加工厂13个, 这些小的茶叶加工企业大多都是在自家的院子里进行作坊式的生产, 设备简陋, 而且生产工艺极为落后, 生产管理粗放。全县通过质量安全认证的茶叶加工企业不到3%。另外, 一个茶叶企业要面对众多茶农, 交易协调难度大、成本高, 而茶农只面对企业, 无法了解市场行情, 茶农和加工企业信息不对称, 无法对茶叶市场形成统一认识, 茶叶加工产业链容易断裂, 生产加工脱节, 茶叶产量和质量无法保证, 不利于茶叶营销。
近年来, 随着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的快速发展, 在农村中涌现了大批合作组织, 六安地区也出现了1家省级和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茶叶龙头企业还相对脆弱, 影响带动能力有限, 不能主导某一名优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产业的集中化程度较低, 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同时, 六安茶叶生产销售的基本是初级产品, 茶叶深加工几乎处于空白, 产业链短, 产品附加值低。
2、未形成区域化和规模化
六安茶园虽然面积较大, 但区域化、规模化尚未形成, 良种化程度不高, 相当一部分是低产茶园, 茶树品种老化、大部分都是八十年代前种植的, 产茶率低, 其良种茶园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茶世界期刊网
截至2008年, 经过认证的有机绿色茶园面积仅7万亩, 加之茶农意识落后, 政府投资力度小, 茶园得不到合理改造, 更加重了六安茶叶“积贫积弱”的局面。这些都制约了六安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3、农药残留隐患, 产品质量差
在六安茶园, 农药使用比较普遍, 甚至在一些生态茶园示范区, 农民为了提高产量, 防治病虫害, 大量使用农药。例如金寨县油坊店乡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 但这里的治茶农药销售十分火爆, 导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还有小型加工企业为了使茶制品更加鲜艳, 在揉捻的过程中加入白砂糖, 这样使茶叶更鲜艳、更翠绿, 但这严重影响了品茶时的口感, 也给茶叶营销带来了困难, 降低了六安茶叶的市场信誉。
三、六安茶叶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于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 六安茶叶经常出现茶农和茶商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在风调雨顺的茶叶生产旺年, 茶成品产量大幅提高, 由于营销能力弱, 导致有产品无市场, 茶农和茶商损失惨重, 这导致下一年的茶农和茶商的生产积极性减弱, 产量下滑, 市场供不应求, 茶叶价格大幅提高, 但茶农收入却没有提高。六安茶叶经常处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改变经营方式, 解决生产加工过程的问题, 以促进六安茶叶长足发展, 提高茶农和茶商收入。
(一) 健全茶叶合作组织, 提高六安茶叶市场竞争力
如上所述,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前提是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问题是如何解决当前农村广泛存在的一家一户小生产问题, 以适应“四化”要求。目前, 流行的解决方案是龙头企业加农户, 或者是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社。前者是靠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 事实证明, 由于权利不对称, 二者结合问题很多, 并没有形成我们希望的农业产业化或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后者, 农民之间合作是松散型的, 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组织程度还有相当距离, 不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 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波动性, 产销矛盾突出。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协调农产品产业链的各环节, 提高产业集群, 抵御市场经济的波动性, 保障农民和加工企业的利益, 稳固双方合作关系。所以, 建立茶叶合作组织是必然选择。
在六安地区, 每户茶农有几亩茶园, 为小规模经营, 每位农户无法从市场获得准确的信息。茶叶生产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茶叶合作组织可以加强茶叶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沟通, 为茶农和茶商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指导, 实现农户与市场统一。
据不完全统计, 安徽现有各类茶叶合作经济组织300多家, 主要有农民自发组织或由龙头企业主导形成的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协会等类型。
安徽省农民茶叶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许多地区是近两年才成立的, 绝大多数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后成立的。从组织成立背景来看,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民自发组织的。主要是在政府引导下, 由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的能人大户牵头成立, 如霍山县三河茶叶专业合作社等。二是由龙头企业主导形成的如金寨齐山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六安瓜片茶叶专业合作社等。
在皖西地区, 茶叶协会覆盖了所有茶区。向茶农推广茶叶项目, 为茶农和茶商提供技术培训, 提供各种茶叶信息是其主要职责, 茶叶合作制度很大程度上改变落后的生产面貌。推动茶叶产业现代化发展。如金寨县油坊店乡茶叶协会, 引导茶农组建了多个茶叶合作社, 提高了茶农收入, 推动了茶叶产业化发展。
实践证明, 发展茶叶合作社和茶叶协会是发展六安茶叶, 解决小规模生产的主要途径, 对六安茶叶的长足发展具有长足的意义。
(二) 加大融资力度, 促进六安茶叶加工业发展
由于茶叶生产、加工、收购季节性强, 资金占用量大, 需要足够的贷款用于加工企业原料收购, 但金融机构资金流入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少, 农产品加工行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现象, 因此政府应在安排适当的专项资金, 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在税收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优惠, 利用相关资金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三) 完善茶叶加工标准, 提高茶叶质量
目前安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不高, 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不能适应加工业标准化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完善农产品加工业标准体系, 构建符合世界贸易规则的农产品加工业政策保障体系。如食品质量标准、绿色食品标准ISO9000、ISO14000等有关环保、质量、安全与卫生管理要求, 从茶叶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制订完善的符合国际惯例的茶叶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和技术操作规程, 主要包括茶叶加工技术标准、茶叶质量标准、茶叶包装标准、茶叶贮运标准及质量认定标准等, 建立和完善监测检查手段, 健全茶叶质量认证监管体系, 强化茶叶质量管理与认证, 实施认证标志管理制度, 确保茶叶加工质量, 提高市场竞争力。
所以, 在既定农村土地政策背景下, 既要维护茶农既得利益, 又要将茶农组织起来, 衔接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农业经济合作社;加大政府及民间财政融资力度, 促进茶叶加工业发展, 完善茶叶生产产业链;制定、执行茶叶质量标准, 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六安茶叶市场竞争力, 真正意义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实现农业“四化”目标。
摘要:为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大农业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规模经济, 改变小生产和大市场不协调的局面。六安是我国主要茶叶产地之一, 有千年的产茶历史, 在长期的茶叶经营历史中形成了六安瓜片等著名产品, 但近年来六安茶叶在经营过程中暴露了很多问题, 产量和质量都严重下降。究其原因, 主要是小规模生产、加工水平粗放、质量低下所致。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健全茶叶合作组织, 促进茶叶加工业发展, 完善茶叶质量标准等措施, 以提高六安茶叶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茶叶,农产品加工,合作组织,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庭, 余佳华.基于SWOT模型的六安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9, (13) .
[2]潘劲.对两种类型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比较研究——以霍山、温州茶叶产业协会为个案[J].调研世界, 2004, (05) .
[3]王少武, 赵登权.加强协会建设促进产业发展——霍山县茶叶协会发展情况[J].茶业通报, 2006, (28)
[4]李学灵, 张尚豪.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
[5]马中宗.浅谈安徽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现状及治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07) .
【农业加工业企业】推荐阅读:
农业加工企业09-05
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综合加工项目11-30
农业气象工作总结与农产品加工调研报告07-29
加工企业05-16
工业企业05-12
卷烟工业企业10-13
民族工业企业05-19
油脂加工企业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