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矛盾关系(共11篇)
处理矛盾关系 篇1
一、引言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野草在歌唱》描写了南非恶劣的自然环境,揭示了在后殖民土地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包括男人与男人,男性父权制下的男人与女人,以及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
造成南部非洲草原的恶劣环境的正是人类本身。白人殖民者怀着极大的征服欲来到非洲大陆,他们肆无忌惮的开垦给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白人农场主斯莱特和迪克是其中的代表。斯莱特不关心草原上的生态环境,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斯莱特先生的农场上犁出了一条条的大沟……然而他毕竟赚到了钱,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斯莱特正是父权社会中人类中心意识的代表。迪克虽然拒绝在土地里种植烟草,但并不是珍爱土地、保护环境。他是一位残忍的嗜血的白人殖民者。他的小屋里充满了血腥的味道,“红砖地上摊着许多兽皮;好像是些野猫皮或者小貂皮……”迪克肆虐的捕杀草原上的动物,对自己生活的大草原来说无疑是场浩劫。
除了男性,玛丽也表现出践踏非洲自然环境的倾向。受不了贫穷生活的折磨,她也认为土地是赚钱的机器, 不懂得保护身边的环境,甚至鄙视非洲草原。
大自然对于人类的举动也做出了抗议和报复。大草原恶劣的、让人难以忍受的环境可以说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小说高潮部分,玛丽对周边环境的感应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的表现。“只觉得四周的树木都在向这座房屋逼近……它一定会毁在灌木丛手里”。小屋象征着人类文明的中心,树木象征者自然,树木吞没小屋正如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一样。
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
1、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
由于殖民主义制度,黑人通常是白人农场主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地位低下,经常在农场主的皮鞭下工作。小说中的白人斯莱特和迪克均有一根象征着白人权利的皮鞭。然而大多数黑人用人不知道反抗,心安理得的接受剥削。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小说中白人与白人的关系基本上是建立在金钱上。斯莱特并不是真心地要帮助迪克,而是经常看不起他;迪克两次患疟疾的时候,白人医生只是开出昂贵的药物,并嘲笑对方家境穷困。而迪克和玛丽似乎对此习以为常,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以金钱来维持人际关系的社会里没有资格向其他人提出帮助的要求。
2、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矛盾关系
男性父权社会中,女性是受压迫的对象。玛丽父亲经常挥霍工资不给妻子贴补家用,母亲没有收入只能听凭父亲摆布,最终憔悴而死。玛丽也走上了和母亲类似的道路,她迫于世俗压力,放弃了城里安逸的工作,选择了婚姻,来到草原后的玛丽只能屈从于无能的丈夫。对于玛丽,迪克更多的是出于自己应当有个妻子的心理。最后,玛丽的死亡使迪克成为疯子,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玛丽作为一名女性对男性的一种抗议。黑奴摩西对玛丽悲惨死亡负有重大的责任。在认识玛丽之后,稍微有觉醒意识的摩西企图控制这个白人女主人。摩西给玛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挣扎,她甚至期盼死神的到来。玛丽对于黑用人摩西既害怕又渴望,深入骨髓的白人意识告诉她自己与黑人发生关系是可耻的,但是这个与众不同的黑人对精神空虚的玛丽来说又是具有诱惑力的,玛丽要不断地承受内心的折磨。
3、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
玛丽在城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周围女人的闲言碎语打破了玛丽美好的梦。她们本都同为女人,应当互相鼓励,但却取笑玛丽,嫉妒玛丽的自由,想将玛丽拖入受制于男人的空间中。由于深受父权社会意识的影响,玛丽最终也屈服于男性父权制下的大众的标准——女人应当结婚。所以,慌乱急切中玛丽选择迪克来试图摆脱世俗的批判,最终导致悲剧。
小说中除了描写白人女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外,还展现了白人妇女和黑人妇女之间相互敌对的关系。黑人妇女除了受男性的蹂躏外,还深受被男性父权制毒害的玛丽的歧视。“她厌恶她们裸露的穿着、她们柔软的棕色身子……尤其使她厌恶的是,她们哺乳时,两只乳房就那么挂着……”玛丽丝毫不同情生活在父权制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妇女,相反认为她们是肮脏的野人。此外,黑人妇女也是讥笑白人妇女,“个个用眼睛紧盯着她,一边还发出笑声……”就是这样,白人妇女与黑人妇女之间相互不理解,相互仇视。
小说正是通过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关系的描写,更加细致地揭示了南部非洲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发起读者的思考。
结语
本文通过对《野草在歌唱》小说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的解析,指出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父权社会制度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不能和谐相处的根本所在。同时,指出种族主义对白种人和黑种人的生活带来致命的困扰。通过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种族歧视制度,以及男性父权社会制度下的妇女的生存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伟伟《青草在歌唱》的女性主义解读[J]全国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2]、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M]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3]、黄成洲, 王新朋一个新的文学批评视角—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0 (2)
处理矛盾关系 篇2
对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关系是共性与个性关系问题的质疑
在现行马克恩主义哲学教科书中普遍地认为,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关系是绝对与相对、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章认为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只能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而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作 者:李豫晋 LI Yu-jin 作者单位:晋东南师专政史系,山西,长治,046011 刊 名: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DONG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1) 分类号:B024.2 关键词:矛盾普遍性 矛盾特殊性 共性矛盾 个性矛盾矛盾引发处理趣凸显时 篇3
上课伊始,吴老师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
师:下面我们进行比赛,想尝试吗?
师:我请两位同学分别来涂这个正方形和整块黑板,看谁速度快,准备好了吗?
教师让两位学生上台比赛,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不过几秒钟,涂正方形的学生即已完成,比赛结束。
生:不公平!
师:是吗?怎么啦?为什么那位涂正方形的同学速度如此之快呢?
生1:因为正方形小,黑板大呀!
生2:是,他们的大小不同。
师:说得真好,大家都觉得这不是一场公平的比赛,下面我们就深入学习与此相关的知识。
【赏析】课堂伊始,小小比赛,耗时不多,学生循着比赛中浅白的道理,向着理性认识迈进。由于所涂范围大小不同,形成的比赛结果必然不同,学生对游戏不公平的呐喊,正是矛盾的引发处,也喊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吴老师跳出固有的预设,突破一般教师常用的教学路线,为丰盈的课堂做好了前期准备。在课堂这个师生同乐的舞台上,精致化的设计,使学生激情澎湃,面积的意义呼之欲出,为后续学习埋好伏笔,也呈现出面积有大小的应有之义。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视角出发,与学生思维碰撞,连接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情促知,以知引情,情、知共生。
【片段2】矛盾激化——明理
在了解了面积的意义后,且学生能够用数格法来判断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师与学生又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学习面积单位。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男生趴在桌上,女生起立。
课前,学生都以男女生同桌并排坐好,教师给女生看一张画有正方形小格的纸,让她们数格子确定大小。
师:女生趴在桌上,男生起立。
教师给男生看一张画有正方形小格的纸,数格子确定大小。
师:下面请男女生分别向同桌说一说各自看到的情况,你看到了几格?并比一比,谁看到的纸的面积大?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同女生看到的纸面积大。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男生:因为我同桌说她看到的纸上的方格比我多,所以女生们看到的面积大。
师:不错,我们在前面就以此法比较过。不过大家确定你们的结论了吗?
学生一致认同,教师笑着拿出男女生分别看到的格子图,通过重叠比较,原来两张纸的面积一样大。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明明女生看到的纸上方格多,为什么最后却面积一样呢?
教师再举起两张纸,学生们议论开了,一番喧闹之后,学生们若有所悟。
生1:因为两张纸上的方格不一样大。
生2:没错,这样,格数多的,不一定面积就大。
生3:格数少面积也不一定小。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了原因,那可怎么办呢?
生4:我们数格时,格子的大小必须一样。
生5:方格的大小要统一起来。
师:太棒了,像这样一样的格子我们称为面积单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
【赏析】教学艺术是一门矛盾冲突的艺术,冲突是教学艺术的灵魂和精髓;没有冲突,就没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也就没有理想的课堂效果。教学冲突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原动力。矛盾冲突越剧烈,越尖锐,冲突的质量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理想。显然,吴老师深谙此道,在游戏中设置新的冲突,基于学生直观表象上的面积比较——数格,这是学生最原始的认识,然而,格的大小不同,比较就存在偏差。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催生出新的比较方法——统一单位,促进认知的触角不断延伸,向更为科学的方法迈进。以游戏切入,情之所生;抓矛盾根源,理之所在。在比较中产生矛盾,继而由矛盾的探寻中达成统一——比较大小时,需要一样的格子(统一的面积单位),学习有序、有效地向纵深迈进,匠心独运的设计,处处彰显吴老师的高明之处。
【片段3】矛盾内化——生义
在教学了1平方分米之后。
师:我们认识了1平方分米,并且知道了1平方分米有多大。那同学们能不能用老师提供的1平方分米的纸片,来测量一下我们舞台的面积呢?
生:可以!能!
师:好的,在测量中,同学们如果碰到困难,发现了问题,请赶快来告诉我。
学生们测量得都很认真,在一番热闹之后,学生们陆续返回教师身边,提出了各自的问题。
生1:用这张纸片测量要很长时间。
生2:用这张纸片测量太小,不好量。
生3: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太麻烦了。
师:是吗?发现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觉得该怎么办呢?
生1:这张纸片(1平方分米的纸片)太小了,给我一张大的纸片。
生2:给我一个像黑板那么大的纸片就好了。
生3: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师:大家的提议非常好,我们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去测量舞台这么大的面积,存在很多困难,下面,我们来认识新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赏析】希腊有一句格言:“没有心灵去指使,知识又有何用?”学生的个性得不到释放,学生的自由得不到落实,导致学生“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吴老师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构,实施了动态层面上的再加工,她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大舞台,让学生走入具体的情境体验,领会测量的困难和方法,从内心萌发出一种需要——更大的单位,这是自我需求的真实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测量舞台面积的自我实践操作中,学生的个性得以释放,同时引发用1平方分米纸片来测量舞台面积而导致的困惑——繁与难,使用中矛盾再次产生——有没有更合适的面积测量单位呢?在思考、交流与碰撞中,学生知道了1平方分米的一般应用范围,进而努力寻求一种新的、可行的、能够解决当前问题的新单位——平方米,恰到好处的放与收,使课堂自然流畅,学生对新知的学习趋向“欲罢不能”的境地。
通过“做”,教学变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有趣的活动,学生逐步把感受到的体验数学化,确确实实感悟到创生新的面积单位的 “好处”,萌生掌握并运用知识的倾向,这是一种学习的自我需求,更是对新知识的一种诚然悦纳。
吴老师的课堂中,比赛(片段1)、游戏(片段2)到现场的探究活动(片段3),不仅有情感上的精心储备,更为巧妙的是在呈现的矛盾中所蕴含的知识深层次联系,让学生在尝试化解矛盾的进程中,达成知识的有序内化,并为后面的新内容学习埋下伏笔,矛盾引发处,理趣凸显时。
如何洞察学生在课堂学习进程中面对新知识点时的原生态思维,是教学中搅扰教师的最大困惑之一。吴老师的课堂启示我们:学生心中都有一把“尺”,依循着学生的思维开展活动、组织教学,学生的思维之窗必能慢慢“敞亮”,当教师能引领着学生把这些“散”的思维之光聚焦,我们的课堂,就已经到达了有效的彼岸。
新闻传播中的矛盾运动与关系建构 篇4
新闻传播的实质是内容信息的传播,其核心方式在于传播(生产)者借助媒介呈现的社会现实,而最终的传播效果则体现在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接受(消费)上。在“信息—生产—消费”构成的新闻传播基本链条中,存在着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社会现实与拟态环境、新闻内容生产与消费三对基本矛盾。这三对矛盾的运动促进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信息共享关系、媒体信任关系和新闻文化关系的建构。
一、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运动中建构共享关系
通过新闻传播的制度构建、组织构建和市场构建,形成和谐的信息共享关系,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的内在指向,构成了新闻传播功能的基础。社会信息共享关系的达成需要解决好信息披露与公众知情、新闻调查与公众监督、传言澄清与公众表达三者的关系。
(一)信息披露与公众知情
社会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的焦点在于信息公开,只有将涉及公共生活领域的信息公开披露,才能在源头上释放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需要。新闻媒体是新闻信息的专业采集者、加工者、传播者,其从业人员要从各种常态和突发的事件中,从维护和发展公众利益出发,为人们提供丰富、详实、准确的新闻信息。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掌握着大量信息内容,可以为新闻传播提供信息素材。从制度的层面对掌握公共信息的社会组织公布信息作出规定,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基本要求,如我国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作出了明确要求,也为新闻媒体的相关采访提供了责任主体。但是,从现实情形看,掌握信息的社会组织总是倾向于披露有利于自身声誉和形象的信息,而对不利于自身利益的信息则不愿意披露或尽可能地少披露,导致与公众信息诉求上的不平衡,甚至产生较为突出的矛盾。从信息交往的功利原则上分析,这种趋利避害的做法深深地植根于信息交往的实践中,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自利动机。只有将信息披露作为掌握公共信息机构行为的法定职责,才能形成对信息交往功利自平衡基础上的再平衡,促进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实现。2016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依法积极稳妥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同时,要求各级政府机构主要负责人带头接受媒体采访,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这为进一步解决好信息披露与公众知情的关系,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依据和社会示范。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必将促进其他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提高公众知情的范围和效率。
(二)新闻调查与公众监督
从服务人们的社会认知出发,新闻传播过程中需要解决好表象信息与实质信息相一致的问题,通过有深度、有质量、有见地的新闻调查,更好地反映和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特征、普遍规律、趋势走向,服务公众监督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社会信息是作用于人们主观世界的一种精神能量,其流动过程、发展变化和对个体认知产生的作用,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及其作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人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不是只满足于信息量上的积累,而是在不断地进行着信息的自我逻辑化和结构化,生成观点、强化观念、树立理念,实现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动态性重构。随着人们总体社会认知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个体已不再满足于通过新闻媒体仅仅获取表象信息,对实质信息的直接诉求和自我探求都更加迫切。因而,立足于提供实质信息的新闻调查,在社会信息的海量传播中仍然具有“稀缺性”,这也成为新闻媒体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新闻媒体作为新闻生产与传播的专业化机构,既是面向公众的社会信息提供者,也是公众利益的代言者。在现代社会分工与协作不断增强的大格局下,公众对社会运行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新闻媒体去实现的。向社会提供专业的新闻调查产品和服务,满足公众监督需要,不仅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而且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不断走向完善的内在要求。同时,随着新闻调查质量的提升,其对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发挥将更加有力有效,有利于形成人民和谐共治的良好社会舆论生态。
(三)传言澄清与公众表达
媒介的发展使信息的表达方式与结构不断产生新的变化,而个体与媒介的深度融合,使得社会信息源从组织化走向个体化。在开放互通的数字媒介平台上,公众表达方式也从以往借助新闻媒体发声,转向自身直接运用媒介工具发声。这使得大量未经专业机构核实的信息进入到社会信息系统中来,各种传言对新闻传播及社会舆论形成冲击。如果对传言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澄清,必然使得社会成员的信息交往质量降低,同时也损害了社会的信任度。澄清传言、明辨是非,既是新闻传播机构的社会职责所在,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一点上,新闻媒体的价值不但没有被各种自媒体和“私媒体”[2]的迅猛发展所削弱,而且由于社会信息系统中大量传言的滋生,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特别是在互联网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下,对公众表达权的维护,恰恰需要专业媒体机构的“把关”设置,在倡导个体诚信自律的同时,对虚假和有害信息加以过滤与清除。否则,社会信息交往的对称就会陷入无序的境地。新闻传播是一个向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信息过程,也是反映社会意见和公共舆论的过程。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赋予了社会成员直接参与传播过程的条件,为公众表达提供了便利。但是,这种表达与传播的便利对任何个体和组织来说都不是无节制的,需要遵从社会法律秩序和道德规范。社会信息共享关系本身就建立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石之上,必须把握好社会成员表达的有序度。
应当看到,社会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运动,不是在单一信息量层面的流动与平衡问题,还要包括信息质层面的提升与供给、信息度层面的把握与控制等相互联系的方面,是社会信息量、质、度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现代社会信息交往中,新闻传播将公众参与纳入了整个过程,公众的知情、监督和表达,内在地反映了社会信息运动的量、质、度的要求。只有从社会信息运动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着眼,才能真正构建社会成员和谐的信息共享关系,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二、在社会现实与拟态环境的矛盾运动中建构信任关系
在社会现实与拟态环境的矛盾运动中,公众对新闻及其媒体的信任成为决定其走向的主要方面,并从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延伸出对新闻报道对象的信任、对社会运行规则的信任。因此,在新闻传播中建构公众与媒体的信任关系,是提升和完善新闻传播功能的关键一环。
(一)公众对媒体机构的信任
公众对媒体机构的信任诉求实际上包含了对新闻记者的信任诉求和对新闻内容的信任诉求。新闻传播是从国家行为中分工并逐步专业化的过程,成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公众从新闻传播中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其社会生活对于新闻的依赖也越来越深,新闻成为人们积累间接经验、判断身边事物、形成社会动机的重要源头,维系着社会成员持续社会化的过程。基于新闻真实基础上的媒体信任关系,不仅是社会生活秩序得以稳定的重要前提,源源不断地为人们带来社会认知积累和日常行为导向;而且是保障个体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在扩大人们认知范围的同时,不断促进认知能力和人格追求的自我提升。新闻媒体作为专业化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机构,除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外,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新闻职业操守,成为公众信任的重要依据。新闻记者之所以能够得到比新闻当事人、新闻见证者更加可靠的信任,就在于其职业理想和专业素质能够帮助自己摆脱具体事物上的利益诱惑与偏好,成为客观公正的采访者、记录者、分析者,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可见,公众对于新闻媒体的信任诉求是基于自身社会生活的内在需要,当新闻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时,就会形成媒体信任危机,往往使人们无所适从,进而产生心理焦虑甚至恐慌。因此,维护好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关系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新闻传播应当致力于自身使命的重要担当。
(二)公众对报道对象的信任
在社会现实与媒体报道所构成的拟态环境矛盾运动中,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信任必然延伸到对报道对象的信任,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扩大了社会成员的相互信任关系。新闻传播的社会导向作用,就是通过这样的信任桥梁,在社会成员中得以广泛实现。新闻报道对象作为社会现实中的客观存在,是人们关心和潜在的交往对象。由于人们无法通过全部的直接交往达到对如此之广的社会事物的认知,借助于新闻传播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认知积累,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必然选择。即便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借助于自身拥有的媒体终端扩大了直接交往对象,但这种交往仍然是建立在数字媒体基础上虚拟存在,与面对面的实际交往所产生的信任还是存在着质的差异。应当看到,基于个体间的数字媒介交往虽然能够起到巨大的信息互补与平衡功能,但其本质是私人交往;虽然这种交往也可以进入公共传播领域,但它不同于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基于媒体机构信任基础上的传播,其信任可以向报道对象延伸;而私人交往的传播则不具备新闻信任的前提,是需要人们加以自身分辨和识别的。新闻生产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拟态环境,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劳动,个体可以参与其中,但不能完全替代。社会新闻生产与传播的秩序必须置于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监督之下,否则,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关系就会失去现实依靠,更无法延伸至报道对象。
(三)公众对社会规则的信任
从总体上看,新闻媒体反映社会现实凸显的不是社会无序运动,而是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表达人民群众心声、把握发展趋势走向,通过拟态环境反映并维护社会和谐秩序。新闻报道所呈现的一些意外事件,在表面上看是对社会常态的打破,但透过事件现象本身反映出的成因,仍然是体现社会常态的秩序规则或新常态的趋势,其关键在于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一个可以信任的运行规则。作为社会规则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不仅仅要通过理论化的形态存在于人们的认知观念中,而是更多地通过社会成员的行为反映出来,成为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参照,作用于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意志砥砺。新闻传播中所形成的拟态环境是引领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在“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3]构成的舆论系统中,社会规则始终是人们持续关注和表达的主线。通过新闻传播建立起公众的信任链,从媒体信任到报道对象信任,再到社会规则信任,直接作用于社会信任关系体系的建立、巩固与日常维护,成为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依靠。当社会信任因个别个体行为或突发事件,出现危机或遭到破坏,新闻传播所起到的修复作用恰恰在于对社会规则信任的维护,让人们及时感受到社会运行的法治与德治秩序存在,克服心理焦虑、稳定心理预期,进而对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改善充满信心。
新闻传播是构建社会信任关系的常态性力量,公众对媒体及记者的信任是前提,对新闻报道内容和对象的信任是基础,而对社会规则的信任则是根本。在社会现实与拟态环境的矛盾运动中,积极建构信任关系,应当立足于新闻媒体功能的建设与完善,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建立健全全媒体、融媒体的运行与管理机制,以媒体信任带动社会成员间的信任和社会规则的信任,更好地实现新闻传播赢得人心共识的目的。
三、在新闻内容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中建构文化关系
(一)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价值是新闻的灵魂。新闻传播的价值导向是否与社会主流价值相契合、共鸣,成为新闻传播是否真正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4]这48个字的概括,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媒体的政治使命与社会担当,体现了新闻生产的社会价值标准。新闻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特殊领域,既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又关系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大势与大事;既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认知和精神追求,又作用于社会风尚与主体自觉;既要用事实说话正视听,又要与世界对话求共识。因而,新闻价值不应是脱离社会基础的专业抽象,而是建立在推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历史过程中,促进主体精神建构的坐标。新闻生产及其传播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成员提供评判日常事物的价值标准,帮助人们在完成个体社会化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指向的新闻文化关系,进而实现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以社会价值的呈现确立新闻生产的指向,以社会效益的实现评价新闻传播的效果,不仅是衡量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而且是建立和维护和谐社会关系的根本所在。
(二)新闻价值与市场价值
新闻传播不是无的放矢的信息扩散,而是针对人们社会需要的有效信息供给。新闻价值在表现为社会价值主导的同时,通过新闻产品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新闻的需求,形成其市场价值。市场价值体现了新闻产品对公众新闻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人们在社会信息交往中主动寻求的结果,反映出各类不同社会人群丰富多样的精神需要。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下,由于社会主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人们对新闻产品的诉求必然存在差异性,通过主体自身的选择性行为获取新闻、接受新闻、传播新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新闻传播的基本生态。新闻产品的市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新闻内容及其传播方式的偏好,影响着新闻社会价值的传播、接受与认同,并通过社会舆论和市场效益反馈到新闻生产中来。在新闻生产参与社会交换的市场环境中,专业化的新闻机构也形成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存在着利益最大化的冲动。从满足公众需求上讲,这种利益冲动虽然能够为提高新闻产品的接受度提供动力,但要防止以市场价值取代或主导新闻价值的倾向。新闻传播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新闻产品的意识形态功能,也构成了新闻生产追求市场价值的底线。突破社会价值的底线去取悦受众、争夺市场,必然导致新闻传播手段以异化为目的,走入新闻媒体唯收视率、唯发行量、唯点击率和转发量的歧途。因此,新闻生产应当在坚持和维护社会价值的前提下,拓展市场价值,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受众的兴趣导向和审美情趣,形成社会成员之间良性互动、增值互益、守义互利的新闻文化关系。
(三)新闻价值与个人价值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专业新闻机构是新闻产品的生产者,社会个体主要是作为新闻产品的接受者存在,个体对新闻传播的参与方式仅限于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作为新闻当事人接受采访以及人际间新闻二次传播,其个人价值只有借助新闻媒体的生产与传播过程方能实现。而新媒体环境赋予了个体面向大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条件和手段,个人可以将新闻信息直接置于公共信息平台之上付诸传播,以此建立起自己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个人价值实现有了相对独立的传播通道。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个体在新闻生产与消费中的关系,社会成员不再是单一的新闻产品消费者的角色,而是从新闻的接受对象转变为新闻的传播主体,具有了新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也使个人价值在新闻生产中凸显出来。媒介与个体的深度融合,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信息交往对象、空间,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话语垄断,而且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基于个体信息发布的私媒体成为新闻传播与公共话语空间的生力军。人们或基于自身利益诉求,或基于社会正义彰显,或作为组织成员树立自身和代言组织形象,频频在网络数字空间平台发声,同时将与其他社会成员间的信息互动过程同步付诸传播。社会个体通过频繁的网上发声与互动,包括对新闻机构的新闻产品进行的评论互动,使其通过成为公众认可的意见领袖,实现个人价值。个人在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于设置议程,通过舆论进行社会动员。应当看到,在个体通过对新闻传播的参与使社会成员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同时,社会价值对个人价值的统领愈加凸显出来。在新闻传播中,面对不同个体多样化的价值诉求,新闻机构在给予关注、理解与包容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就成为构建新闻文化关系的关键着力点。
在人与媒体日渐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生产的理念、方式、手段、机制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5]在新闻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中构建新闻文化关系,既要适应对象化、差异化的新闻传播趋势,使新闻产品深入人心;又要注重包容性、统合性的新闻价值引导,使新闻传播凝聚人心。
参考文献
[1]曹劲松.新闻媒体的政治属性与传播属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6(2).
[2]曹劲松.舆论引导的话语权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5(1).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33.
[4]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2-20(1).
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篇5
为了维护我校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及时有效地解决师生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特制定如下制度:
1、党支部全面负责学校发生的各级各类矛盾纠纷的处理,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2、教职工的矛盾纠纷由校务成员委员会、教研组具体负责解决。
3、学生的矛盾纠纷由班主任、政教处具体负责解决。
4、各主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此项工作,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查工作,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力争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内部单位和萌芽状态。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5、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各类不安定因素,部门领导必须积极有效地予以解决,若确实问题严重,主管部门解决不了,部门负责人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领导。
6、各主管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协调工作,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各类不安定因素要落实责任,明确解决问题的具体时限和目标,不发生越级或集体上访事件。
孔子矛盾思想的类型及其教学处理 篇6
一是《〈论语〉选读》中孔子观点与态度前后自身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孔子对问题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所作的阐发,因而只能说是字面上的“矛盾”,只能说是“看似矛盾”,并非孔子思想的矛盾与症结所在。中学教学正可巧用这种“矛盾”,加深对孔子思想一贯性的理解。“矛盾”与“一贯性”其本身是一对矛盾,但我们如果能在教学中巧妙利用,恰恰能够把《〈论语〉选读》中原来零散于各章节的孔子思想在本教学主题下得以呈现。这种呈现,并非知识点的简单回顾,也并非孔子思想的罗列性整理,而是认识这些“矛盾”其本质的统一性,进而深刻领会孔子思想的一贯性。如在“诲人不倦”这一主题中,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不能停留在是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简单认识上,而要联系“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一思想,让学生思考:“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是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相矛盾了吗?或者说,学生本身对此也正处在“想求明白而想不明白的时候,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可利用这种“矛盾”的特点,启发学生思考“矛盾”双方的话题层面:他们分别是话题哪一个层面的说法?联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明白,“不复”重在教学方法层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重在教学态度层面。“不复”是因为学生没有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老师就很难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也不能简单地“复”。如此,“不复”“启”,“不复”“发”也就蕴含着因材施教,采用其它教学方法的含义。因此,它是话题的方法层面,不是态度问题。因此,两者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方法和态度这两个话题的层面是互为补充的:“不复”是“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深化。通过此类“矛盾”的剖析,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话题的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以此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由此生发,教学中可联系现实,将与孔子思想有一定比照点的现代理念引人课堂,故意设置“矛盾”,与孔子思想作一比照,以此来深人理解孔子思想的内涵以及对现代理念的损益。如教学“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一章时,教师从“剖析矛盾,拓宽文化视野”的角度出发,可设置这样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而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两者相矛盾吗? 通过联系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争”,明确孔子的“不争”可理解为“不争强好胜”、“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不一味追名逐利”等,而这正是现代社会竞争中的优秀品质。通过比较,明确这个观点与现代社会提倡的竞争不仅不矛盾,实践此反而能促进社会的良性竞争。不同的话题层面由此而和谐统一,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可得以拓宽。
二是孔子的观点态度与我们平时观念中的孔子总体形象之间的“矛盾”。圣人当然也会有缺点,历史人物的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对文化论著的解读中,误解和曲解总会无意或有意的窜入,这种解读与孔子思想或总体形象构成“矛盾”,从而破坏孔子作为独立个体思想的一贯性,或者说,孔子的总体形象受到了破坏。这也可以说是读者强加于孔子的“矛盾”,是阅读者“自设”的“矛盾”。《〈论语〉选读》教学恰可巧妙利用这一类“矛盾”,将误读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从文本阅读和文化解读角度,解决疑惑和困惑,从而澄清思想,深入领会孔子精神,并培养文化论著阅读的良好习惯、正确方法和批判意识,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如“学以致其用”章中的“樊迟学稼”是一则很著名的典故。樊迟虚心求学农田之事,理应表扬,孔子却说“小人哉,樊须也!”,且以“焉用稼”作回复。这里有一种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孔子把农民看作小人,体力劳动是最下贱的。教师将此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这不是大大贬低了孔子的形象了吗?这种说法与文本碰撞在两个点上:第一,农民是不是“小人”?第二,“小人”在这里是不是“最下贱”之意?从文本阅读角度来看,“小人哉,樊须也”说的是樊须,并未直指农民;“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是从为政者角度谈大原则。从文化论著阅读注重“时”的角度来看,孔子授学的总体目标又是什么?结合这两个解读角度,自然可以得出,孔子说樊迟是 “小人”,并非指向农民,只是责备樊迟“不问其所当问”。这里的“小人”不是“品德低下”之意,而是“志向低下”——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从“时”出发,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并不存在鄙视体力劳动的问题。通过文本研读和文化解读,进一步把握孔子思想的本质,还原其本来面目。对这种类型“矛盾”的剖析教学,既是一种思想澄清,也是提高文化论著阅读能力的途径。
三是孔子的观点态度与自身行为的矛盾。观点与自身行为产生矛盾,便是一种事实上的矛盾。《论语》所记录的孔子思想是孔子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情况作出的情感指向和理性价值取向。这种不同情感指向和理性价值取向正说明孔子自身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对于这种矛盾,我们应更看重孔子的行为实践,因为行为实践是一种理性价值选择,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如“子见南子”章中,“子路不悦”与“子见南子”便是观点与自身行为的矛盾。教学中,如何处理此类“言行不一”性质的内容呢?对此,要引导学生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此矛盾处理中,孔子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的表态,说明其自身并没有否定自己的观点,即“子路不悦”的内容,而“见南子”是对矛盾主要方面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这种所谓的“言行不一”,显然是矛盾双方斗争的复杂性的表现,其行为实践是他处理矛盾的方式。由此,我们不但不能因此而矮化孔子,反而在孔子的无奈选择中看到了作为圣哲的高贵之处。
在《论语》中涉及大关节的孔子“出”与“入”也是这种类型的矛盾。“入”的思想是孔子人生中反复出现的喟叹,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所体现的“入”的精神同样几乎贯穿了孔子的一生。“出”是“言”,是一种愿望,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入”是“行”,是一种理性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出”之“言”表明孔子对于归隐山林有着一种真实渴望,揭示的是孔子对于独立自由本性的追求;而“入”之“行”体现了孔子的道义——承担社会责任。既有“归隐”的真实渴望,又有积极入世的社会担当,这才是真实而丰满的个体生命。而孔子自身对这种矛盾的处理,揭示的是其积极入世思想的一贯性。教学中通过对这种矛盾的剖析,会更接近孔子思想的本意,有助于深入领会孔子个体生命的丰富情感、人格魅力及其思想价值。
从上述对孔子“矛盾”的语言文化层面的剖析中,我们看到,孔子的思想是一贯的,而其又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他能够把握好做事的度,做到合情合理。“合情合理”就是孔子强调的“允执其中”的中庸思想。这与哲学中的“凡事都有两面,都不能走极端”、“要从具体的对象出发,不能抽象孤立看问题”的矛盾论是基本一致的。只有把对立的双方辩证地统一起来,才更能接近真理本身。这些对《论语》教学中如何处理“矛盾”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也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文化名著解读能力。
矛盾关系是微积分教学的重要环节 篇7
一、极限论中的辩证关系
1.变与不变
变与不变是微积分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对变量和常量的研究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区别之一.变量是变化着的量, 但并非变化不停, 在其变化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上具有相对稳定性, 因此, 在一定条件下变量可以用常量代替, 作常量处理.只有在变化过程的相对稳定阶段才能认识变量的变化过程.当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才能去研究其运动规律.否则就会出现“人永远也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窘境.在数列极限的概念中也有变与不变的问题, 其中有两个变量ξ和N, 只有当ξ相对确定后, 才能认识和理解N的作用和意义, 这就是变与不变的思想.
2.有限与无限
有限包含无限这一辩证思想, 在数学中比比皆是, 如中学数学中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等都含有无限, 但在中学数学中不作为重点加以强调, 在微积分的教学要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对待.首先, 在极限定义中也有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就概念的描述而言, 数列极限的定义, 描述变量xn与a无限接近是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任意小 (用ξ>0表示) , 并且存在数列的某一项N (有限) , 使得从该项以后 (当n>N) 数列的所有项 (无限) 都落入以a为中心以ξ为半径的小区间 (有限) 内.这是有限包含了无限.通过描述变量无限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深刻反映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
其次, 无穷小量的概念中也有有限和无限的思想.无穷小量是极限为零的变量.一方面它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变量, 其变化是无限的;另一方面它又有确定的趋于零的结果, 是有限的.作为过程无穷小量表现了从有限向无限的发展;作为结果无穷小量表现了从无限向有限的转化, 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只看过程就会得出极限是一种近似, 只看结果就会得出无穷小量就是零的错误结论.
二、微分学中的辩证关系
导数是微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微分学的主要工具, 它来源于物理学中的瞬时速度和几何中曲线的切线斜率.在物理学中, 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但在某一时刻瞬时速度又是确定的;同样在几何中随着曲线上点的变化, 过该点的切线斜率也在发生变化, 但在某个确定的点其切线的斜率有一个确定的值.这反映了变 (曲) 和不变 (直) 的矛盾转化.在初等几何中, 直线和曲线是绝对对立的, 直线完全不能用曲线表现, 曲线也完全不能用直线表现, 两者是不能通约的.但在微积分中, 直线和曲线终于等同起来了, 在以弧的微分 (如果用切线法) 构成自己的斜边的微分三角形中, 可以把这个斜边看作“既是弧的要素又是直线的要素的一小条直线”——不管我们把曲线看作由无限多的直线所构成, 还是“看作真正的曲线;因为在每一点上曲度既然是无限的小, 所以曲线要素和切线要素的最后关系显然是相等的关系”.充分反映了以直线代替曲线的思想.另外, 罗比塔法则求极限、牛顿切线法解方程、微分近似计算都体现了以直代曲思想.当学生学会用这一思想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 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我们用导数来表示瞬时速度和切线斜率时, 分别等于平均速度和割线斜率的极限.这反映了均匀变化和非均匀变化的矛盾转化.均匀变化和非均匀变化还体现在函数的连续与间断上, 即函数图像的渐变和突变.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微分, 同样体现了以直代曲的思想, 微分是对常量的否定, 当自变量x产生一个增量Δx时, 且Δx变化很小时, 函数的微分dy=dx是增量Δx的一次函数, 而不是常数.另外, 微分是对有限的否定, 它是一个表示无穷小量的一个独特的变量, 作为一种极限它突破了有限进入了无限.它是函数改变量的一次近似, 可以用一次函数代替可导函数.就几何意义而言, 可以用切线来代替曲线, 通过直线来认识曲线.
这里都遵循着“有限——无限——有限”“曲——直——曲”“变——不变——变”的规律.数学这门科学是按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关系都充满着矛盾, 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直线与曲线、微分与积分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许多学生由于对这些关系认识不够、理解不透, 思维还局限于中学数学的思维模式中, 因而总觉得微积分难学, 有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所以, 在教学中应把这些思想、规律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 引导学生遵循这一规律, 逐渐认识、理解极限、导数和定积分等概念中的辩证关系, 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数学教学的目的除了内容和方法之外, 数学思想也非常重要, 微积分的教学要贯穿从有限到无限再到有限, 由曲线到直线再到曲线, 由变到不变再到变的思想和方法,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处理矛盾关系 篇8
关键词:护理,患者,矛盾,统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对健康需求及自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护理与患者的纠纷更加突显。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第一线的工作者,在工作中稍有不慎或违反操作规程,甚至无过错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或争执,以致引起护理纠纷。紧张医患关系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程序和发展,而个别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相对淡薄,致使医疗护理纠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化解护理患者矛盾,已成为摆在医院和护理界面前的一大难题。
1 护理患者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
1.1 客观环境因素
在经济社会里,人们的自我意识明显,言行往往趋于实利主义,在转型期社会,对于许多新产生的问题一时难以理解,许多人常常会将自己预设为利益受损害者,处处不满,患者不满意自己的经济付出与实际回报之间的差距,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劳累和收入较低也常常心有不满,这些往往会成为护理纠纷的潜在心理因素。其实,如果双方都能常常进行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医护人员要多一份责任;假如我是患者要多一份理解,就可能避免许多矛盾和纠纷。否则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小事大吵,没事小吵。其次是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几乎各大医院都面对着这样的共性问题——护理人员紧缺。由于护士待遇低、常年“三班倒”、节假日又不能与家人团聚,造成了一部分护士辞职、改行,这就相对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护士“无暇”与患者沟通。“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也就不能真正贯彻落实,患者的知情权、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受到了忽视,就可能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2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有的护理人员不规范操作,如加药时不戴口罩,执行治疗、护理操作时聊天或接听移动电话、输液时被动等待患者打铃、巡视病房及对患者应答不及时……这些均可能导致患者的不满。交接班流于形式、查对制度执行不严,甚至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等现象,也是发生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1.3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专业知识不全面,技术操作不熟练
甚至有个别护士,静脉穿刺很少能一针见血,上大夜班抽血也往往因不成功而留给下一班,不仅仅同事不满,患者对她的评价也是“还不如一个见习护士”。还有的护士尽管对患者和蔼可亲、有问必答,但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释不清甚至含糊其辞,这些也都会造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投诉。
1.4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差
患者就医时享有以下权利:①生命健康权;②知情权;③安全权;④求偿权;⑤尊重权;⑥获得知识权等。有的护士并不了解这些法律权利,因此工作中也就没能维护患者的权力。这也是造成护患纠纷的原因之一。
1.5 书写护理文件不认真、不及时
有的护士未能认识到目前护理记录已成为判断医疗纠纷性质的重要依据,书写护理记录不及时,甚至超过1周了才补记;护理记录中出现涂改、刮痕;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未能在6h内完成或记录不全,均可导致医疗纠纷。
1.6 护患之间沟通不够
工作中护士需要面对文化程度各异的患者,其中也不乏“医盲”。某院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医师为一患者开具了一种药——颠茄片,由于该药易风化,发药时往往是无需打开铝箔包装,但粗心的护士并没告知患者服药时要除去铝箔包装,患者便一口吞下了带着铝箔包装的药……结果可想而知,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加大了开支,也大大的降低了患者对护士的可信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小的护理纠纷如果在事前护理人员“多一句嘴”,主动与患者沟通,就完全可以避免。
1.7 其他原因:如收费不合理
有的患者或家属对医疗收费不满意,手持住院清单到护士办理论,当班护士因时间、或知识或态度等原因未能给予满意解答,造成纠纷。
2 护理患者矛盾的解决办法
2.1 医院要重视人文建设,强化以人为本意识,营造和谐医疗环境。
护患关系是双方面的,医院首先应当让患者有入院如家的感觉,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信任也自然会影响、“传染”给医师和护理人员。
2.2 加强责任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业务、素质教育两手硬,把治病救人视为天职。
提倡换位思考,倡导人文关怀护理。当然,如上所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问题也有其客观因素,医院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让护士尽可能有多一些时间与患者沟通,做好各方面的解释工作,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患者”。
2.3 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
注意护士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定期开展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对于护理业务中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观念,更需要及时更新。
2.4 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护士应明白护患之间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也是一种没有契约的法律关系。任何对患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侵犯者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因此,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其内容及要求,熟悉患者的权力以及护理工作中与法律有关的潜在性问题,做到慎独自律[2]。
2.5 认真做好护理文件的书写
记录内容要针对性的记录患者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病情变化的症状、体征,记录化验的阳性结果、护理操作的内容、时间,临时给药药名、剂量、服药后反应,记录患者有症状时医师的处理意见;记录护士向患者宣教和告知的内容。对于侵入性操作,不管患者是否选择做,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3]。
2.6 以诚相待,加强护患沟通
爱心和包容能融洽护理患者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使患者消除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应激,而且可以从良好情绪反应所致的躯体效应;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也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治疗手段,它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护理工作中,一方面多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想法并努力做出合理解释,另一方面充分满足其知情权,不遗漏应告知的事项,还可同时向他们传授健康及护理知识,从而减少双方误会,避免相互间的摩擦。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语言要通俗易懂。
2.7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疑问和要求,要及时提供查询帮助,化解因费用问题引发的护患纠纷[3]。
总之,要想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各类护理纠纷的发生,需要医院、护理人员、患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司惠芳,潘碟玲.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护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3,19(2):18.
[2]吴宜膺.五种意识及护理纠纷防范[J].右江医学报,2005,33(4):434.
家长对孩子矛盾冲突的处理艺术 篇9
当孩子进入少年期的时候,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急剧发展,但又不成熟,必然要与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规范要求、思想观念发生冲突,一些教育专家把这样的少年期称作对抗期。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遇到麻烦和矛盾时,并不像中低年级孩子那样,愿意向父母和盘托出。他们的行为,有的是以外在的对抗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则是在平静的外表下以学生的心理反应表现出来。这种矛盾一旦产生,如果不能及时沟通解决,就会随之派生出其他一系列难以预料的新矛盾和新冲突。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不同心理,就应该艺术地处理孩子的矛盾冲突。
一、孩子仅仅是为了发泄情感的心理
在学校中学生遇到麻烦以后,由于自尊心的需要,或者基于老师的威望,他们有时可以收敛和克制。但是,心中不一定想得通,因而形成一定的郁闷心理。当回到家中时,他们有可能需要向父母一吐为快。这时,诉说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同情和理解,而是为了通过发泄化解心中的郁闷。
对待这种心理,家长正确的做法是: 一要耐心地听。二要选用适当的话语平息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于询问事情的原因。三是可以保持沉默,等待风暴过去,让孩子自己去反思解决。四是如果孩子需要家长指导,则可以寻根问底地加以点拨。绝对不能顺着孩子的脾气指责矛盾的另一方,既不利于孩子正视矛盾,又不利于解决矛盾。家长应该让孩子受点挫折,受点挑战,不要不舍得,不放心,孩子不是瓷娃娃,在合适的“度”内,完全可以让孩子自然成长。
二、孩子为了和家长讨论矛盾中是非的心理
高年级学生闹起矛盾来不管不顾,事后虽然他们自我感觉理直气壮,但也常常心中感到不踏实。回到家中向父母诉说的过程,不一定是为了让父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希望父母能认可自己的道理,证明矛盾冲突的过错不在自己。
对待这种心理,家长正确的做法是: 一是家长一定要听,而且要听完,了解事情的整个发生过程。二是充分肯定孩子在矛盾冲突中的某些合理成分。三是指出孩子在整个过程中不当的做法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四是教会孩子理解老师和同学,学会宽容。要避免对问题采取简单幼稚的做法,轻描淡写,放弃教育孩子的良好机会。
在学校生活,众多孩子生活在一个集体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与某个孩子闹了不愉快,就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那样只会激化矛盾,只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蒙上阴影,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孩子是要长大的,是要走上社会的,他需要承担他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一味躲避只会对社会形成不信任感,终究一事无成。家长只有正确的对待,较为公正地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才会化弊为利,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
三、孩子推脱责任避免家长斥责的心理
有时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后,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为了逃避家长的批评斥责,会在向家长叙述的过程中,只强调别人的过错,而回避自己的问题。
对待这种心理,家长正确的做法是: 一是家长要全面把握情况,要通过和老师以及孩子的同学的交流,掌握事实依据。二是要和孩子摆事实,让孩子在事实面前承认错误。三是要和孩子讲道理,使孩子充分认识错误的危害及后果,产生改正错误的自觉性。四是要和孩子一起协商解决问题的妥善办法,避免伤害矛盾冲突的各方。五是要指导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不能偏听偏信,推脱责任,把责任一味地推到矛盾的另一方身上。
孩子们之间的纠纷没有利益冲突,更没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不是这个碰了那个,就是那个撩了这个,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孰是孰非,更何况我们这些局外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最好不要无端地评价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到底谁对谁错,更不要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去指责别人的孩子,这样做只能加深矛盾,使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遭到其他孩子的孤立。
四、孩子争取家长和矛盾的另一方作对的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极少数的学生在制造了矛盾冲突之后,明知自己不对,却还无理取闹甚至恶人先告状。在学校和老师还未和家长进行交流之前,主动向父母编造理由和谎言,夸大事实,目的是为了争取家长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向矛盾的另一方发难。
对待这种心理,家长正确的做法是: 一是家长一定要及时与学校和老师沟通,全面正确地了解事情的真相。二是家长要理解和支持教师在特定的班级中、特定的环境下所采取的特殊的、有一定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三是家长要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转变他们偏激的认识,化解他们极端的做法。四是一旦孩子犯有此类的错误,家长就应慎重对待孩子带回家的各种信息。不要随意附和孩子,甚至找到学校为自己的孩子打抱不平,促使孩子养成将自己与别人的矛盾转嫁成别人与别人的矛盾。
当家长的遇到自己孩子遭受挫折和委屈时,不是要教孩子怎么还手,或者帮孩子处理事情,而是要教会孩子与人友好相处,用丰富的知识和善良的情感吸引更多的朋友。家长的这种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既能给予孩子心灵的安慰,又能给孩子精神上的帮助,同时也让孩子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相反,如果家长的行事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很容易让其性格产生“异变”。那么,家长碰到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是不是不闻不问呢? 我认为,作为孩子成长的导师,在自己孩子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还是应该帮他一把。这个“帮”更多的体现是在了解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指导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去解决矛盾。如果孩子之间问题严重,建议家长可以找老师,通过学校去解决问题。
总之,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是孩子一生的导师。当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或发生纠纷时,做家长的要看到事情的背后,往远处想,往宽处想。孩子和同学产生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智慧的家长会因势利导,让化解矛盾的过程变为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从某种角度上讲,矛盾恰恰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如果您是明智的父母,就应该以身垂范,给孩子做出好榜样,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理矛盾的方法,引领孩子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家长一定要学会艺术地处理孩子在学校中所发生的矛盾冲突,把各种矛盾冲突的解决过程作为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良好契机。把未成年人看作是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只有在充分尊重未成年人权利主体的前提下,才能使对他们的保护有利于他们的发展,最终达到独立于社会的目的。
摘要: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是孩子一生的导师。当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或发生纠纷时,做家长的要妥善处理。孩子和同学产生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智慧的家长会因势利导,家长只有正确地对待,较为公正地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才会化弊为利,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
浅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 篇10
一、时代背景:国际国内局势复杂
研读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 我们必须联系其时代背景。
1956年2月, 以赫鲁晓夫为中央第一书记的苏共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发布了关于1956—1960年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 并通过了关于经济改革等决议。就在苏共“二十大”闭幕的当天深夜, 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揭露、指责斯大林, 号召人们批判和肃清在各个领域里的个人迷信。此后, 苏共在各个领域批判个人迷信, 并在1956—1957年间平反了上百万因政治而被处分的人。
波兰在苏共“二十大”掀起的反斯大林浪潮的冲击下, 加之其他复杂原因, 政局动荡不安, 1956年6月终于发生波兹南事件。对波兹南事件, 苏联将其定性为帝国主义策划的“反人民暴动”;而波兰党则集会通过《关于政治、经济局势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决议, 承认波兹南事件是由于经济的疏忽所致, 还指出党内严重存在着个人迷信、官僚主义堕落和缺乏民主等隐患。10月19日, 波兰党召开八中全会, 坚决抵制苏联共产党对波兰内政的粗暴干涉, 从多方面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整, 稳定了国内局势。这便是波兰十月革命。
波兰人民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行动, 极大地鼓舞了同样深受苏联影响甚至控制的匈牙利的人民。在1950年代前期,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照搬苏联模式造成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 既引起了匈牙利人民严重不满, 又导致党内分歧、斗争日益严重。苏军从1956年10月24日起镇压匈牙利人民的反抗, 不久还组建了傀儡政府。这就是匈牙利事件。它是一次震惊匈牙利国内外的大动乱, 全国死伤逃亡者达30万之多, 仅首都一地即死2.5万人、伤5万多人。
就这样, 人民内部矛盾以五花八门的形式暴露出来。面对新问题, 许多党员和干部由于思想认识不足, 或消极应付, 或者企图采取“专政”的办法解决。究竟该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呢?毛泽东作出了科学的解答。
二、主要内涵: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求我们党迅速地给予解读或解决。毛泽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 提出了有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E2] (P-z04) 。他在该文中不仅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大量矛盾, 而且教导我们要用不同方法去解决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还制订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性方针政策。
毛泽东指出, 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后, 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国家的统一, 人民的团结,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但是, 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任何的矛盾了”。毛泽东认为, 按照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虽然,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有许多优越性, 总体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但还很不完善, “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这两对关系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除了承认社会基本矛盾以外, 毛泽东也承认当时的中国有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性质迥异的矛盾。他认为, “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 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 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 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 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 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等等”。他还承认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 “这种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的一种矛盾”。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认识, 毛泽东明确指出,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 是分清敌我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 是非对抗性的, 是分清是非的问题。更可贵的是, 毛泽东特别界定了“人民”和“敌人”, 他指出:“在现阶段,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 都是人民的敌人。”
为解决性质不同的两类矛盾, 毛泽东强调:“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 解决的方法也不同。”他主张, 对于敌我矛盾。无论来自国内、国外, 均用专政的办法解决。但是, 用法律制裁人民中间的犯法分子, 和对敌人的专政是有原则区别的。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的民主方法只能是“团结—批评一团结”, 即, “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 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在延安的整风时期, 我党就卓有成效地使用过这种方法, 毛泽东要求在人民内部“都采用这个方法去解决他们内部的矛盾”。他进一步指出, 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者一贯认为只能依靠人民群众完成无产阶级的事业, “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 决不允许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中国共产党忠实地遵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原则”。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 是非辨别问题, 不可以用强制的方法解决。“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 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 是非问题, 不但没有效力, 而且是有害的。”毛泽东制定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后国内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的变化, 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 大量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分析我国诸方面具体矛盾的基础上, 毛泽东指出, 我们要时刻牢记当时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个最基本的国情,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对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以至任何矛盾, 毛泽东乐观地指出:“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 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任何国计民生的问题, 都要从统筹兼顾全体人民这个观点出发, 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 同各方面的人协商, 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
对少数人闹事问题, 毛泽东认为, “在我们这样大的国家里, 有少数人闹事, 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倒是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官僚主义”。“从这一点上说来, 坏事也可以转变成为好事。”在肃反问题上, 毛泽东主张“我们的方针是:有反必肃, 有错必纠”。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 毛泽东主张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他说:“为什么要让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民主党派同工人阶级政党长期共存呢?这是因为凡属一切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 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 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它们采取长期共存的方针。”“互相监督”是指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可以相互监督。对科学文化工作, 毛泽东实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认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 强制推行一种风格, 一种学派, 禁止另一种风格, 另一种学派, 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对于知识分子, 毛泽东认为要信任, 从根本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 助其解决各种必须解决的问题, 使之积极地人尽其才。他批评了许多同志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的诸多缺点, 并要求“所有这些缺点必须加以克服”。是啊, 任何人世界观的改变均需假以时日, 何况知识分子呢?在民族关系问题上, 毛泽东主张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 真诚地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毛泽东指出, 在一部分地区, 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还严重存在, 应该给以足够的注意, “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 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 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关于节约问题, 毛泽东指出, “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 这是一个矛盾。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 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方法”。
三、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 首次创立了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理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一般性地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问题。限于历史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具体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发展动力问题。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深入研究国际国内社会主义运动, 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 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明确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第二,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内部矛盾的学说, 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各种改革提供了哲学基础。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还存在大量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但这些矛盾与旧社会的矛盾相比, 性质和情况均根本不同, 矛盾双方虽然有对抗的因素, 但基本相适应, 因此不表现为剧烈对抗和冲突, 各种矛盾完全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得到解决。
第三, 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毛泽东明确指出, 在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结束以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人民内部矛盾也是矛盾, 如果不承认, 也不进行适当处理, 就有可能激化矛盾, 甚至使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由非对抗变成对抗, 从而造成恶劣影响。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对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处理, 这就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对于正确观察和处理我国目前大量存在的有时甚至相当尖锐的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 由于改革进一步深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利益格局经历着重大调整, 因此, 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 内部矛盾日益增多, 日益复杂, 如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十分迫切;城乡发展、地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方面均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 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 社会利益网络更趋复杂,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更大;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使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 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从更多的渠道、更深的程度影响人, 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 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与和谐。因此, 目前我们正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任务更加突出,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 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指导理论正确, 实践才能少走弯路。
总结:
在过去, 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思想认识问题;而在现阶段, 人民内部矛盾则主要表现为利益问题。“十二五”时期,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必将面临更多、更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处理。我党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践中, 务必在保障人民利益的基础上, “更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利不受损害, 要以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最高准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仍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首先, 只有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加快发展经济, 才能从根本上逐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才能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 应该从体制上继续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 使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尽量有效地减少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唯有如此,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 增强党和国家的凝聚力, 才能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从根本上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目的。只有这样,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在矛盾平缓的基础上构建起来。
参考文献
[1]陈冠任, 杨英健, 跟毛泽东学为人处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7)
[2]孟庆春, 跟周恩来学处理矛盾[J], 2009, (5)
处理矛盾关系 篇11
数学教学过程总是充满了矛盾,如教与学的矛盾、学生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的矛盾、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与数学教学内容的矛盾等.有矛盾才能有发展,其中,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是数学教学的决定性动力.作为教师,应努力做到敏锐地发现、深刻地认识各种矛盾,进而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暴露、“创设”甚至“激化”矛盾,以帮助学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这可以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与教学智慧.
“函数的单调性”是反映函数变化规律的一个最基本的性质,是学生学习了函数概念后研究的第一个函数性质,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遇到的第一个用数学符号语言刻画的概念,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其它性质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本节课汇集了数学教学的诸多矛盾,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这些矛盾,特别是其中的主要矛盾,对每个数学教师都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笔者认为,“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关键是要深刻认识、科学处理以下“三个矛盾”.1 “上升”、“下降”、“单调”等名词的数学意义与学生的生活理解之间的矛盾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通常是从现实生活入手——展示某地某天的气温变化图、举出生活中描述“升降”变化规律的成语(如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此起彼伏)并画出相应的函数图象等,然后让学生观察得到:函数图象有的呈上升趋势,有的呈下降趋势,有的在一个区间内呈上升趋势,而在另一个区间内呈下降趋势,此时教师指出:函数图象的“上升”“下降”反映了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单调性,接下来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并体验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特征(教师可在此处提前介绍“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等名词).
这里,“上升”、“下降”、“单调”的数学意义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一定的“矛盾”:在生活中,若从A到B是“上升”,则从B到A就是“下降”,如同“上坡”“下坡”那样,仅仅考虑了铅垂方向;而在数学中,若x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则称函数y=f(x)“上升”,若x增大时y随之减小,则称函数y=f(x)“下降”,是水平与铅垂这两个方向的“合成”.在生活中,“单调”是指“重复而缺少变化”;而在数学中,“单调”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始终增大或始终减小”,是不断变化的.对此,有些学生可能会因区分不清而产生错误理解.例如,对于函数y=x2(x≥0),有学生认为:x由小到大时,y是“上升”的,x由大到小时,y是“下降”的;又如,对于函数y=2,有学生认为它是“单调”的,理由是“y始终没有变化”.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地指导学生将数学名词与日常概念区分开:
(1)对于同一段函数图象来说,在数学上它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应该是确定的,不能产生歧义.因此,我们选择x轴正方向作为参照,从左往右,沿着图象“策马前行”,函数图象的“上升”“下降”就有了统一的规则和统一的结论;
(2)数学上的“单调”,其本身也含有“重复而缺少变化”的意味,但它不是指函数值始终保持不变,而是指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升”“下降”(或“增加”“减少”)具有不变的规律性,反映的是一种“变中的不变性”,当然也显得“单调”.
2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习惯与新知学习的必要性之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精确定量思维方式”是数学教育所能给予学生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数学素质,也是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最好体现.在高中阶段,“函数的单调性”定义之所以要进一步符号化(形式化),正是基于数学精确化、严谨性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通过准确的计算进行推理论证,以保证结论的严密性,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并形成“算法的思维”.
然而,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一次、二次、反比例函数,对函数的单调性已经初步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图象从左往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是增函数,图象从左往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是减函数.他们会觉得这种定义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用它解决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时也没遇到过什么困难,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还要费尽周折地去学习符号化(形式化)定义呢?岂不是“多此一举”!学生一旦在心理上排斥新知,那么教与学的效果都将大打折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定义之前,教师应针对性地设置“认知冲突”,以便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增强研究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例如,可让学生依据函数单调性的图象特征或自然语言描述,尝试判断函数y=x+1x在[1,+∞)内的单调性.由于学生对该函数的图象性质并不熟悉,因此无法判断函数图象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也难以根据函数解析式描述其变化规律.此时,学生就会自然意识到自己知识上的欠缺,认识到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刻画定义的必要性,从而进入一种“愤悱状态”,产生较强劲的学习动力.
3 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与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思维要求之间的矛盾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核心矛盾.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其思维处于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变的阶段,仍然偏于简单化、直观化,逻辑思维水平不高,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数学概念形式化的典型案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从“随着x增大,y也增大”这一自然语言转换到“对于某区间上任意的x1<;x2,有f(x1)<;f(x2)”这一数学符号语言,跳跃性较大,学生非常不习惯,特别是为什么要用“任意”二字,在区间上“任意”取两个大小不等的x1<;x2,通过比较f(x1)与f(x2)的大小来刻画函数的单调性,学生更是感到难以理解,容易产生思维障碍.
为此,教师应精心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函数单调性定义的符号化过程,感悟数学的研究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首先,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形式化定义是在文字语言描述的基础上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其次,对于单调性概念中“自变量不可能被穷尽”这一本质(也是难点),应及时唤醒学生已有经验,使他们自然想到用“任意”突破“无限”.最后,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应引导他们结合具体例子(最好是由学生自己举出)、分别用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辨析,以逐步形成对概念正确、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笔者施教这一环节时的具体设计:
问题1 如何用符号化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当x增大时,函数值f(x)随之增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关键词“增大”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得出:增大,刻画的是一种相对性,说明第二个量比第一个量大,它是两个数值之间的大小比较.因此,可将x的第一个取值记为x1,第二个值记为x2,则将文字语言“当x增大时,函数值f(x)随之增大”用符号语言表示即为“当x1<;x2时,f(x1)<;f(x2)”.
问题2 能否取满足x1<;x2的若干组具体数值,只要验证相应的f(x1)<;f(x2)均成立,就可以断定函数f(x)的单调性?
教师应尽量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若学生作肯定回答,则追问“为什么”;
若学生作否定回答,则让其举出反例,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必要时教师应进行引导:
以函数f(x)=x2(x∈R)为例,由于自变量x的取值“无限”,因此,不论验证多少次也无法穷尽.虽然当-1<;2<;3<;…时,有f(-1)<;f(2)<;f(3)<;…,但这并不能保证f(x)=x2(x∈R)的图象从左往右始终“上升”.可见,具体验证是不可靠的.
问题3 在此之前,你有没有遇到过“无法穷尽”的情况?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子集”的证明方法:设A、B是两个无穷集合,要证明AB,逐一验证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属于B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突破“无限”这个障碍,就一般性地“任取”一个元素x∈A,只要能证明x∈B就行了.
至此,学生不难理解,在函数f(x)的单调性中,x1、x2也应该是“任意”的.
问题4 设区间D是函数f(x)的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如何用x1,x2,f(x1),f(x2)来刻画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减函数呢?
学生尝试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单调增(减)函数的定义,师生共同修正.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模仿的成分,这也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对初学者来说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问题5 请你尝试利用上述定义判断函数y=x+1x在[1,+∞)内的单调性.
这是对前述“遗留问题”的呼应,由学生尽量独立完成,教师可在“作差”、“变形”等关键环节适时予以指导,解决该问题后,师生共同概括出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显然,由之前的“不能”到现在的“能”,既加深了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与掌握,也体现了定义的应用价值,学生从中可以获取成功的学习体验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问题6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0,+∞),若取x1=0,且对于任意的x2>;0,都有f(x2)>;f(0),则f(x)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2)下图是三个分段函数(定义域均为R)的图象,它们都是R上的增函数;
(3)反比例函数y=1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0)∪(0,+∞).
这是利用变式教学和构造反例帮助学生继续对概念进行反思辨析、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如何才能否定一个函数的单调性尤为重要,可以加深对“任意”二字的理解,逐步实现对概念本质意义的综合贯通.
结语 当前,MPCK(Mathematic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数学教学内容知识”)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发展数学教师的MPCK?途径之一就是致力于研究教学中的各种“矛盾”.一个数学教师,只有主动地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独立思考,多反思、多质疑,才可能及时捕捉到其中的矛盾;只有对数学教育心理学等有着科学的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数学教育理念,才可能全面而深刻地剖析这些矛盾;只有遵循了数学教学规律,立足实践性反思与反思性实践,才可能创造性地处理好这些矛盾,不断地发现矛盾、分析矛盾与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正是教师自身的MPCK得以持续提升的过程.
为此,教师应精心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函数单调性定义的符号化过程,感悟数学的研究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首先,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形式化定义是在文字语言描述的基础上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其次,对于单调性概念中“自变量不可能被穷尽”这一本质(也是难点),应及时唤醒学生已有经验,使他们自然想到用“任意”突破“无限”.最后,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应引导他们结合具体例子(最好是由学生自己举出)、分别用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辨析,以逐步形成对概念正确、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笔者施教这一环节时的具体设计:
问题1 如何用符号化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当x增大时,函数值f(x)随之增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关键词“增大”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得出:增大,刻画的是一种相对性,说明第二个量比第一个量大,它是两个数值之间的大小比较.因此,可将x的第一个取值记为x1,第二个值记为x2,则将文字语言“当x增大时,函数值f(x)随之增大”用符号语言表示即为“当x1<;x2时,f(x1)<;f(x2)”.
问题2 能否取满足x1<;x2的若干组具体数值,只要验证相应的f(x1)<;f(x2)均成立,就可以断定函数f(x)的单调性?
教师应尽量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若学生作肯定回答,则追问“为什么”;
若学生作否定回答,则让其举出反例,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必要时教师应进行引导:
以函数f(x)=x2(x∈R)为例,由于自变量x的取值“无限”,因此,不论验证多少次也无法穷尽.虽然当-1<;2<;3<;…时,有f(-1)<;f(2)<;f(3)<;…,但这并不能保证f(x)=x2(x∈R)的图象从左往右始终“上升”.可见,具体验证是不可靠的.
问题3 在此之前,你有没有遇到过“无法穷尽”的情况?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子集”的证明方法:设A、B是两个无穷集合,要证明AB,逐一验证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属于B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突破“无限”这个障碍,就一般性地“任取”一个元素x∈A,只要能证明x∈B就行了.
至此,学生不难理解,在函数f(x)的单调性中,x1、x2也应该是“任意”的.
问题4 设区间D是函数f(x)的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如何用x1,x2,f(x1),f(x2)来刻画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减函数呢?
学生尝试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单调增(减)函数的定义,师生共同修正.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模仿的成分,这也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对初学者来说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问题5 请你尝试利用上述定义判断函数y=x+1x在[1,+∞)内的单调性.
这是对前述“遗留问题”的呼应,由学生尽量独立完成,教师可在“作差”、“变形”等关键环节适时予以指导,解决该问题后,师生共同概括出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显然,由之前的“不能”到现在的“能”,既加深了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与掌握,也体现了定义的应用价值,学生从中可以获取成功的学习体验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问题6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0,+∞),若取x1=0,且对于任意的x2>;0,都有f(x2)>;f(0),则f(x)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2)下图是三个分段函数(定义域均为R)的图象,它们都是R上的增函数;
(3)反比例函数y=1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0)∪(0,+∞).
这是利用变式教学和构造反例帮助学生继续对概念进行反思辨析、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如何才能否定一个函数的单调性尤为重要,可以加深对“任意”二字的理解,逐步实现对概念本质意义的综合贯通.
结语 当前,MPCK(Mathematic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数学教学内容知识”)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发展数学教师的MPCK?途径之一就是致力于研究教学中的各种“矛盾”.一个数学教师,只有主动地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独立思考,多反思、多质疑,才可能及时捕捉到其中的矛盾;只有对数学教育心理学等有着科学的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数学教育理念,才可能全面而深刻地剖析这些矛盾;只有遵循了数学教学规律,立足实践性反思与反思性实践,才可能创造性地处理好这些矛盾,不断地发现矛盾、分析矛盾与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正是教师自身的MPCK得以持续提升的过程.
为此,教师应精心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函数单调性定义的符号化过程,感悟数学的研究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首先,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形式化定义是在文字语言描述的基础上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其次,对于单调性概念中“自变量不可能被穷尽”这一本质(也是难点),应及时唤醒学生已有经验,使他们自然想到用“任意”突破“无限”.最后,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应引导他们结合具体例子(最好是由学生自己举出)、分别用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辨析,以逐步形成对概念正确、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笔者施教这一环节时的具体设计:
问题1 如何用符号化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当x增大时,函数值f(x)随之增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关键词“增大”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得出:增大,刻画的是一种相对性,说明第二个量比第一个量大,它是两个数值之间的大小比较.因此,可将x的第一个取值记为x1,第二个值记为x2,则将文字语言“当x增大时,函数值f(x)随之增大”用符号语言表示即为“当x1<;x2时,f(x1)<;f(x2)”.
问题2 能否取满足x1<;x2的若干组具体数值,只要验证相应的f(x1)<;f(x2)均成立,就可以断定函数f(x)的单调性?
教师应尽量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若学生作肯定回答,则追问“为什么”;
若学生作否定回答,则让其举出反例,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必要时教师应进行引导:
以函数f(x)=x2(x∈R)为例,由于自变量x的取值“无限”,因此,不论验证多少次也无法穷尽.虽然当-1<;2<;3<;…时,有f(-1)<;f(2)<;f(3)<;…,但这并不能保证f(x)=x2(x∈R)的图象从左往右始终“上升”.可见,具体验证是不可靠的.
问题3 在此之前,你有没有遇到过“无法穷尽”的情况?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子集”的证明方法:设A、B是两个无穷集合,要证明AB,逐一验证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属于B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突破“无限”这个障碍,就一般性地“任取”一个元素x∈A,只要能证明x∈B就行了.
至此,学生不难理解,在函数f(x)的单调性中,x1、x2也应该是“任意”的.
问题4 设区间D是函数f(x)的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如何用x1,x2,f(x1),f(x2)来刻画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减函数呢?
学生尝试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单调增(减)函数的定义,师生共同修正.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模仿的成分,这也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对初学者来说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问题5 请你尝试利用上述定义判断函数y=x+1x在[1,+∞)内的单调性.
这是对前述“遗留问题”的呼应,由学生尽量独立完成,教师可在“作差”、“变形”等关键环节适时予以指导,解决该问题后,师生共同概括出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显然,由之前的“不能”到现在的“能”,既加深了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与掌握,也体现了定义的应用价值,学生从中可以获取成功的学习体验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问题6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0,+∞),若取x1=0,且对于任意的x2>;0,都有f(x2)>;f(0),则f(x)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2)下图是三个分段函数(定义域均为R)的图象,它们都是R上的增函数;
(3)反比例函数y=1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0)∪(0,+∞).
这是利用变式教学和构造反例帮助学生继续对概念进行反思辨析、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如何才能否定一个函数的单调性尤为重要,可以加深对“任意”二字的理解,逐步实现对概念本质意义的综合贯通.
【处理矛盾关系】推荐阅读:
处理矛盾01-07
家长处理孩子矛盾10-26
护患矛盾处理的对策05-13
六安二中矛盾纠纷排查及化解处理制度07-31
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07-25
矛盾关系06-24
医患矛盾关系因素分析09-20
用矛盾分析中美关系06-18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07-20
主客体关系下医患矛盾研究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