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2024-07-03

锻炼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共7篇)

锻炼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篇1

当前, 甘肃农垦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 这既为农垦企业集团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繁重任务, 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舞台, 随着企业体制创新, 农垦企业集团文化建设大有作为。做好新形势下农垦企业集团文化建设, 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继承发扬与理念创新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既需要继承发扬传统的好的做法, 还需要不断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辩证的扬弃。只有不断创新的文化, 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 才是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 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当前, 农垦企业正在进行体制性的重大调整和变革, 推进农垦企业集团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甘肃农垦企业集团文化是在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中应运而生, 农垦系统企业在过去构建的企业文化, 一方面包涵了农垦系统多年来形成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加之农垦企业多处在城乡结合地带, 还存在着观念落后、机制不活、创新步伐不快、管理机构不够精简、管理效率不够高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现代农业建设的快速推进, 农垦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加大, 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产业环境、市场环境、经营环境和角色定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 建立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企业集团文化体系是增强农垦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和必然要求。推进新时期农垦企业集团文化建设, 就需要我们既要继承农垦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 也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集团文化创新和发展, 既不因循守旧, 也不脱离现实。因此, 我们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 对传统的文化进行了创新与发扬, 逐步形成集团公司层面的文化理念, 在意识形态中形成适合现状、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理念。各企业要根据自身产业实际和管理实际,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 既要善于总结已经形成的优良传统、企业精神和典型经验, 固定和吸纳已有的文化精髓, 还要适合时宜地提出新时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之下的企业文化体系;既要具有时代特征, 还要具有自己明显的特色。通过不同层面文化理念的创新, 建立符合实际, 更有利于凝聚人心、提高核心竞争力, 具有自己核心价值理念体系的文化体系, 从而推动集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正确处理共性层面与个性层面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竞争力, 企业文化只有来源于企业、发展于企业, 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农垦企业文化相对于普遍意义的社会大文化, 它具有自己的突出个性, 这个个性就表现在它是企业, 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并为企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亚文化, 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 体现行业特点, 使职工感到这种文化既是本行业经营所特有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 又是本企业所唯一具有的独特表述, 从而起到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形成良好精神氛围的作用。农垦企业在集团文化建设中, 要注重彰显个性, 努力打造具有活力的集团文化品牌。在建设集团文化时, 要充分考虑集团的历史、内外部环境、影响制约条件、时代特征、行业特点、企业特色、企业负责人风格、员工的喜好、地域文化及风土人情等因素, 从集团价值理念体系的构建到文化建设项目的设计, 从视觉识别系统的导入到广告、形象的宣传都力求实现个性化。既要在共性层面找经验, 也要在个性特点上出特色。共性层面是企业集团建立在所属成员企业个性文化基础上的统一的、共性的文化。即建立农垦集团内部自成一体, 企业愿景、企业精神、制度体系、价值观相统一的文化, 集团所属企业要在遵循、服从、体现集团主导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前提下, 紧密结合自身产业实际以及在整个集团中的战略定位, 确立适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流程, 使本企业的文化既符合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 还符合集团主导文化价值观, 形成既有整体优势又有个性彰显、完整的全方位立体化企业文化体系, 体现原创性、本土性、个性化、人性化的特点。

三、正确处理宏观统筹与微观操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建设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把握好宏观方面的统筹规划, 还要注重微观操作方面的实际工作。要牢牢把握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围绕构建价值理念体系开展工作, 包括明确使命、规划愿景、提炼企业精神、确立共同价值观和形成与企业管理职能相匹配的相关经营管理理念。一是要明确企业使命。农垦集团的使命就是在全省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 这是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是制定和完善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从本职上反映了集团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农垦集团文化要能体现出企业集团的整体性, 就必须统筹规划好, 还要分类指导好, 要使农垦集团文化与所属企业在价值观和核心理念上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规划好企业愿景。企业愿景是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的远期目标。它告诉我们的是企业能做什么、将来做什么、未来是一个什么样子。只有清楚地描述这些, 才能使企业集团与员工之间的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要紧密结合实际提炼好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员工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追求理念, 这是一种需要企业倡导、员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理解的企业群体意识, 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实现企业价值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具有、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态、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不仅能反映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本质特征, 而且鲜明地显示企业经营宗旨和经营方向。四是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员工行为规范的理念和准则, 需要告诉员工企业倡导的、反对的、赞扬的、批判的, 让员工知道在这样的文化框架下自己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自己应该怎么做, 哪些事情能做, 哪些事情不能做, 不做有什么坏处, 做了有什么好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生存发展强大的根本动力, 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方式和风格, 而且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式和风格, 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起全方位的决定作用。形成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既需要制度保证, 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 才能统一理念。

四、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关系

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 当前农垦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深刻, 方法和措施还不够得当, 表层化、形式化的东西多, 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东西少, 这与集团公司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因此, 各企业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都要与实施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 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的助推器。把解决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二是要发挥企业文化的保障作用。要把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变成具体的规章制度, 通过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企业文化建设有制度规范、有机制保障, 能够切实发挥管理作用。三是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同生产经营同步考虑。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使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 服务于生产经营, 促进生产经营。

五、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执行层面为现代企业提供了保障, 同时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拓宽了领域。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一致性和手段的互补性使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成为推动员工树立核心价值观和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农垦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要挖掘并充分利用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理论教育体系等优势资源, 加强对企业文化知识和理念的灌输性教育, 充分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员工群体意识, 提炼出企业的制度文化和企业意识形态, 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同时, 在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结合起来, 用人本观念改造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模式和方式方法, 增强服务意识, 用真情影响和感动职工, 让职工在亲密无间的沟通中接受教育、转变观念, 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实效性。特别是在当前农垦企业改革改制的过程中, 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 把树立新理念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 统筹安排, 确保符合职工的意愿和需求, 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锻炼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篇2

题目:实施素质教育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姓名:赵金勇

单位:临漳镇学区

摘要:我国的教育改革就是在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育思想特征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素质教育实施到今天,还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以致在实施过程中割裂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评价与考试、减负与增质、课堂教学与课校外活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及社会关系,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效果,摆在我们面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还有很多之间的关系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去处理协调,很多的学校和老师需要进一步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因此,要确保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必须处理好上述各种关系。

关键词:素质教育;误区;协调处理;关系

目录

一、摘要--------------------------Ⅰ

二、普通教育和专长教育的关系----------------------------1

三、教育教学评价和文化素质考试的关系----------------------3

四、减轻学业负担与增强学生素质的关系----------------------6

五、主要教育渠道与辅助教育渠道的关系----------------------7

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8

七、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10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以成为全新的教育模式进入了教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素质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教育观念更新,到教材体系、课程设置、教育方法、考评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及家庭、社会的评价和态度的改变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步入新的误区,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通过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到一些学校和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够透彻,采取的措施方法也有不当之处,在实施时出现了一些偏差:往往只注重全面学生教育,否定了英才培养的重要性,淡化了考试的功能,曲解了减负的含义,过分强调学生的重要性,削弱了教学的作用,降低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有的弱化了学校与家庭共教和社会的联系等。这些误区,导致了学生学习文化成绩下降,教育质量降低,家长闹意见,社会不满意。长此以往,会使素质教育归于失败。走出素质教育的误区,势在必行,每个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学习,全面深刻地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切实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确保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在具体实施时务必要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普通教育和专长教育的关系

传统教育是应试教育,也就是注重英才教育而忽视通才教育,对

成绩优秀的孩子倍加呵护和培养,大多数学生则不被重视。这种错误的人才观和做法否定了人才的普遍性,实质是埋没人才。结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职业多样化和人才通适化的实际,造成诸多领域尤其是第三产业人才匮乏,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后,对人才有了正确的认识和重新界定,人才培养从专门型转向了通适型,这一举措无疑是正确的。遗憾的是,一些教育工作者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培养专才和通才的关系而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通才,培养专才就是应试教育。因而在教育实践中忽视发现和培养尖子,认为人人都有能适应社会和自身需要的适用知识、技能就是实施了素质教育,这无疑是歪曲了素质教育。尖子人才的培养和专家学者的造就,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的重要保障。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除了政府等因素外,无一不是依靠英才和专家来提高综合国力的。日本近现代史上的三次“远航”,仅用5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200年时间才走完的路,并挤进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加强了“英才教育”,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优质劳动力[1]。美国科技和经济一直遥居世界之首,就是因其有庞大的专家学者队伍,英、德、法、俄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不长的时间里就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科技在某些领域赶上乃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高度重视培养专家学者。可见专家学者的造就举足轻重,英才教育仍不可 少。自20世纪以来,各国都十分重视超常儿童的培养,设特别班、加快班等[2]。比如美国的一些实验中学就把学生分成强、中、弱三班,按不同的水平和大纲进行教学[2]。印度的教育改革也把重点施在发展标兵学校方面,使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有机会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更快地成长[3]。素质教育不仅仅在我国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今天,各国在注重培养通适型人才的同时也加强了英才教育。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没有雄厚的人才资本是不行的,因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专才始终是人才的主要方面。我国目前科技水平还不高,专家学者远比发达国家少,若不加强培养造就大批的专家学者型人才,科技、经济领域就会缺乏骨干力量和生力军。我们都知道列宁认为 “没有具备不同知识、技术和经验的各种专家学者的指导,[4]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能的”。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是缺乏专家学者,则会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影响我们的宏伟大业。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重专才教育,加大加快注意发现、选拔英才,与此同时要采取有效施加速度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者、专家和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邓小平同志说:“要办好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5]问题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不能因注重通才而否定专才,也不能以牺牲通才为代价去培养专才。

二、教育教学评价和文化素质考试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二,就是把考试作为甄别、选拔学生和衡量教 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惟一标准,导致“惟分数论”盛行,学生以获取高分作为自己智力高、能耐大的标志,教师以追求学生的高分作为自己教学水平高的尺度,学校更是把统考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奖惩教师的最主要的依据,结果严重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后,改革了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被弱化,检查、评价功能得到加强。但是一些学校和教师在否定传统考试的小合理性时,对考试的基本功能也予以漠视甚至全盘否定。有的教师根本不进行平时检测,期末考试也是随心所欲地胡乱出几道题敷衍了事,并不进行必要的评价。有的甚至追捧“考试取消论”,这些做法违背教育规律,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极大地削弱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因此.没有评价、没有比较,没有竞争,自然就没有动力。众所周知,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 [5],其作用是巨大的且是不可或缺的。综观古今中外,不论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检查还是社会选用人才,没有不将考试作为主要测评手段的。从社会选用人才看,我国从隋朝以来都以考试为选拔手段,不平等的世袭制和虚伪的选士制也因此而寿终正寝。中世纪西欧大学的硕士、博士等学位也是通过严格的公开考试才获得的[6],拜占庭最高的教会学校——主教学校的教师也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来选拔[6]。当今无论中外,从招收清洁工到公务员,无一不是以考试为主要手段、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各部门招工用人,都要采用德智体全面考核的方法,择优录取 [5]。从学校工作看,考试历来为各国所重视。当代美、英、法、德等国的中小学虽不经考试直升,但学习期间仍进行严格的号试,毕业考试更严格。美国1989年提出的教改目标之一,就是中学的最后四年,要学

[3]四年英语,三年数学,三年科学,三年“社会研究”,并通过考试”。而一些特殊学校如英国的文法学校和公学、德国的文科学校等,从招,七到毕业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苏联则从来都重视考试。美、日、苏的大学都是通过考试选拔学生,英、法、德等国虽然大学是中学的自然延伸,但学生也必须通过严格的毕业考试,获得高中毕业证及其他有关证件后方能人学,而在大学阶段则普遍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尤其是欧美一些实行学分制的大学更是如

此。有的国家对考试舞弊行为予以重罚,甚至卜升到法律的高度。比如:中国古代科举考万方数据试中舞弊的考生数年内不能参考,在会试尤其是殿试中舞弊被视为欺君,还可能掉脑袋。2002年5月7日,美国执法部门在13个州和华盛顿逮捕了58名在托福考试中作弊的外国留学生,如果“阴谋欺诈罪”的指控成立,将被处以最高5年的监禁并罚款25万美金[7]。可见考试作为一种测评教学效果的手段和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其功能是永恒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孝 试,而是要加强和改进考试。关键是要废除其中的不合理成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要认真研究、实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5]。在目的上变以甄别、选拔为主为检查.评价为主,在内容上变以记忆为主为理解、运用为主,在方式上变以终结性评价 为主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三、减轻学业负担与增强学生素质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二,就是学生的负担重。学校为了达到狭隘的培养专才的目的,不惜以牺牲众多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教师甲.纯地进行强行灌输和机械训练,学生整天在书山题海里疲于奔命,甚至连课外活动和必要的休闲娱乐时间都搭了进去。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不少学生情感障碍严重,情感性违纪违法和自戕行为时有发生。素质教育的实旅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培养,效果是显著的。但一些学校和教师却曲解了减负的含义,错误地把减负与无负、减学生的负担与减教师的负担等同起来,导致在减负的同时减了“质”。正如一位中学校长所言:“他们不仅减掉了认真抓好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减掉了必要的指导和管理,也减掉了自己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问和精力用于娱乐嬉戏和从事第二职职业。同时也减掉了学生应有的适宜的压力,不少学生似乎整天无所事事,把大量的时问用来从事无聊的甚至有害的活动,有的还与社会不法分子混在一起违法犯罪。这样的减负实际是减掉了教育质量。”邓小平同志也主张减负,但他是把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水平有机结合起来的。他告诫我们:“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的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

“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 量”;要“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 [5]。邓小平同志的教导为我们正确实施减负指明了方向,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正确处理减负与增质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在课堂教学结构上要突出“优”,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精”,在教学方法卜要突出“巧”,在学生学习上要突出“乐”;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宜,对其业余生活耍加强指导。对教师来说要加强责任心和进取心,认真研究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以保证既能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又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对学校来说,要认真探索新的办学思路,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确保减负不减质。

四、主要教育渠道与辅助教育渠道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四,就是过分注重教掌而忽视课外活动,甚至以教学取代了其他一切活动,实质就是重视智育而轻视其他各育,这是造成学生高分低能、高分低德和综合素质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发挥课外活动的功能,将其视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培养能力和特长、初步了解和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从不轻视教学,始终将其视为培养学生的主渠道,并将其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但有的教师却错误地将它们对立起来,过分夸大课外活动的作用而轻视教学,甚至错误地认为加强课外活动就是素质教育,重视教学就是应试教育。似乎学生会捏几下泥巴,会拍几张照片,或当几次小交警 就是实施了素质教育。有的教师即使在课外活动中也没有认真组织领

导,没有认真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只将其作为娱乐嬉戏活动而已。有的则把“特长教育”与素质教育等同,对“兴趣组”、特长班”之类推崇备至。这些做法无疑也尾对素质教育的歪曲。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开展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但不等于就是素 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票道但不是主渠道。主渠道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且只能是教学,宅的育人功能是其他任何途径都无法取代的。鲁宾斯坦说:“儿童活动的基本形式就是系统的学习,与学习一起而保留着的游戏已经是一种附带的活动形式。”[8]因此,我们耍保证素质教育的正确实施,就必须根除割裂教学与课外活动 关系的弊端,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一方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动摇,但又要改变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列精讲多练、注重启发,创造一个宽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愿学乐学,从学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需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增强其益德益智和促体美、促个性发展的功能,使之成为对教学有益的必要补充。但必须与教学紧密配合,防止步入。活动中心”、“特长至上”的误区。正如韦钰所言:“应该防止矫枉过正,小能向莱些西 方国家那样涣散,无一定纪律,甚至校园内出现严重犯规和犯罪的失控局面。”[9]

五、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五,就是过分夸大教师的作用,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一切活动都按教师精心设计的模式和方案进行,学生学得机械 刻板、消极被动,扼杀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独立人格的形成。素质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陴低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来说是多知者或先知者,而学生是少知者或后知者,学习时空的局限决定了他们只能以“接受学习”为主;另一方面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较大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各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与指导。这就决定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然而有的教师却错误地认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了,自己就可以少管或不管了,甚至将学生“放羊”了。他们在教学时随便交代几句就让学生自学,或出一两道题让学生做,自己就袖手旁观了;组织活动时也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盲目地让学生自己去做,还美其名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大大降低了教育质量,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这种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以教师为中心等同、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与放任自漉等同的观点,也是违背素质教育精神的。在教膏实践中,不论古今中外,理智的、成功的教育无一不 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的。在许多教育质量高的国家,除了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特别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作用。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5]。这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提出了要求。

六、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

高效达到教育教学目标,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搞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效配合,这是整个教育界的共识。我们要保证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三方的联系要更加紧密。但在实践中,有的学校和教师由于没有把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意义、措施和方法向学生家长和社会作充分的宣传、解释,导致他们对这一重大举措不理解或误解,进而产生了反感、抵触甚至反对的情绪。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减负后学生的作业和训练少了,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教师的责任心削弱了,教育质量下降了。他们在对素质教育有意见、对学校不满之余,为了“弥补损失”而着力为子女请家教,或送孩子进各类补习班、强化班等,对子女也提出了更严格乃至苛刻的要求,结果反而增添了学生的负担。社会上的许多用人单位也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减负影响了教育质量,降低了人才标准,因此在用人时更注重文凭,结果助长了“文凭决定论”。为此,我们要在坚定地宾施素质教育、大刀嘲斧地进行教育改革、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和方式(如召开家长会、各方人员座谈会,利用新闻媒体和学校的宣传工具等).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介绍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只有三方的力量配合起来,才能取得素质教育的实 效。

参考文献

【1】刘北鲁.日鲞麓育现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28。

【2】王承绪.等.比较教育教学【M】,北京:人民麓育出版社,1985:128,145。

【3】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411,495 【4】列宁教育论【M】.北京:人民麓育出版社.1978.10305-09. 【8】赞可夫,教学与发晨【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牡.1980.9;86。

锻炼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篇3

【关键词】民族高职院校 高职学生 英语口语 技能比赛

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技能比赛活动已成为当前各高职院校关注度比较高的重要赛事,为此,每年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做好参赛准备,以此为重要平台和重要抓手,不断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效性。结合多年指导学生参赛的实践和体会,要提升民族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技能比赛水平,从学校领导到老师到学生都要深刻认识到参与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重要性,注重抓好日常教学的引导,注重抓好选手的选拔和培养,注重把握好选手与指导老师的关系,突出学生能动性和主体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以学促赛,以赛促教,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和水平。

一、开展技能比赛和提高教学实效的关系

高职高专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地方教育厅以及各高职高专院校共同举办的每年一次的盛大比赛,是高职高专唯一一个纳入国赛的比赛。在高职院校中,技能大赛是影响范围最广,规格最高,涵盖的专业最广的比赛。它是由各级各类的高职院校从班级——系部——校级——地区级——省级——国家级层层筛选进行的比赛,为各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与学生提供了竞技与交流的平台,英语口语比赛则是高职高专技能大赛中的一项重要赛事,是推进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抓手。

积极推进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技能比赛活动,对于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口头交际能力,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深入推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项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Promote studying and teaching by competition”,因为赛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幽雅的教学方式,它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而赛的结果关系到学校的“脸面”问题,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因此,抓好组织参与每年一度的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技能比赛活动,不是学生个人的事,也不是英语老师个人的事,应该引起全校的高度重视,多方面营造浓厚氛围和环境,从校领导到教学管理单位到教学系部到老师到学生,都要深刻认识到组织参与比赛活动的重要性,特别是民族地方职业院校从一开始就要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技能比赛、提高技能水平的学习理念,切实解决学有所得、得能所用、用能所得的问题。

二、参赛选手选拔与指导老师的关系

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其实就是师生共演的一出戏,成功的演出离不开指导老师精心的策划,而参赛选手则是把戏演好的那一人。用一个贴切的比喻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的关系就是种子和土壤之间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of seeds and soil)。因此,指导老师从一开始就要抓好选手的选拔和培养,把好的土壤和好的种子有效整合起来,提高参赛水平。

1.“种子”来源于平时的发现。每逢大赛来临时,都会听到老师埋怨学生的功底太差,找不到适合的人选代表学校参赛,甚至胡乱抓两个凑数,其结果不尽人意。其实,真正发现种子的应该是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因为我们的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我们的老师要善于当“伯乐”,在平时的教学中留心观察,发现所任课的班级里语音语调好的学生、有潜力可挖的学生,以推荐或建议的形式让学生参加校内选拔。

2.校内选拔赛的宣传。在学校内部进行选拔前,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范围要广。如果宣传不到位,则选拔不到真正优秀的选手。因为每年春季的英语赛事及其他比赛比较多,通知到系、部,系部会混为一谈;或是系部人多事杂通知不到位;或是由系部推选选手,由于系部对学生掌握英语的情况不了解,甚至会胡乱推荐等情况都会发生,最终校内的选拔赛浪费了人力物力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实力的学生因没掌握信息而错过了选拔,校内的选拔很被动而选拔不到优秀的、真正有实力的选手。不妨“多管齐下”,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如下通知到系部,系部通知班级;校内的英语协会通知学生;以海报的形式,张贴赛事在各系通知栏、宿舍门前、食堂等,让更多的学生知道校内的选拔赛并积极报名参加,这样就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发生信息“短路”。学生得到通知,先在班级报名,然后在系部进行比赛,由系部的学生会负责初赛,然后推荐名单参加校内比赛。

3.校内选拔赛的时间。每年的技能大赛省赛是在5月初进行,一般3月中旬接到省赛通知及相关注意事项,这时学校才着手准备校内的选拔,选拔后才对参赛选手进行培训,时间非常仓促,老师、学生脚忙手乱。不妨将选拔赛提前到每年的12月或1月进行,让准选手在寒假期间对比赛的题型有所了解,作充分的准备,然后在3月开学初,指导教师对准选手进行有针对性、有方向性的指导,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培训学生。

4.做好选手的确定。校内选拔结束后,不宜过早宣布由谁最后代表学校参加省赛,针对校内选拔结果,应重点对4-6名预备选手进行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标准试题培训后,于第二年的3月用省赛模拟试题对这几名预备选手进行淘汰筛选,选出最佳4位选手。这样做其好处是让选手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充分调动积极性,形成竞争机制,成绩前两位的选手将代表学校参赛,选手会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另外两名选手作候补(也作为下一年的培养对象),如有选手因其他原因不能参赛或最终表现差的,由候补选手替补。而不只是把希望寄托在1-2个人的身上,而这2个人就自以为是,非她莫属,处于养尊处优的位置,最后导致不积极配合指导老师培训。

5.省赛选手及候补。每年3月,省赛最终选手定为2名,候选手为2名。指导老师应对省赛选手强调,培训期间不得接受其他赛事,必须专心致志,直到口语大赛结束。省赛期间,建议带2名候选手到现场观看整个比赛流程,并把他们作为下一年培养的“准种子”选手。候补选手在观看了比赛,对整个比赛的场景、流程、内容、评分标准等都有了底,在下一年的比赛中是非常有益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甚至还可以带下一年的准指导教师入场观看比赛。

三、赛前指导和强化训练的关系

要组织好学生参加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并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必须做好赛前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训练。

1.借鉴与成功经验分享。指导老师要多与参赛选手沟通交流,熟悉参赛内容及有关流程,与参赛选手一起制定参赛学习训练方案,积极投入训练。邀请参加过比赛的参赛选手及指导教师(不管得奖与否)来讲述比赛的流程、体会及分享成功经验,同时在模拟训练过程中要适时请他们来进行指导,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有针对性开展训练。即要针对职场描述、情境交流和即席辩论三个内容来进行。第一环节职场描述是参赛选手抽取一幅反映行业/企业业务发展或社会、经济等热点问题的统计图表或图片,根据给出的说明,在充分理解图表或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口头描述和阐述观点。针对这一比赛内容,选手和指导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注意收集资料,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要培养学生描述调查统计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第二环节情景交流即参赛选手抽取一个场景题目,根据题目的要求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外籍主试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问答,这一环节主要考查选手听力能力,因此要加强训练选手的听力理解能力,只有在完全听懂了主试官提出的问题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在这一环节中选手要聪明地学会打动评委,把英语落实到实处,口语大赛强调的是实用技能的转换,而不是一种死板式的书面答题,一问一答,评委对这样的选手印象不会很深,甚至会认为选手在交流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优秀的选手临场回答问题时,会很快进入角色,并且会化险为夷。如顾客与销售人员之间的交流,当顾客问到商品的价格能否少一点的时候,我们的选手则聪明地回答“平时我们是不打折的,但考虑到您是第一次到我们这里来购物,会给您适当的打折。”而另外一种精妙的回答是,“今天是五一节,所以会有些让利活动。”这样的回答符合常理而且自然、灵活,比起刻板地回答“Yes”“No”生动。第三环节即席辩论,参赛者根据抽签结果分正、反两方,就某一职业领域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现场即兴辩论。这一环节的比赛,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对错问题,把抽到的问题阐述清楚就行了,但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辩论时要学会抓主体,不要让对方说太多的话,否则会对自己的成绩有影响,但也要注意礼节。

3.模拟赛场训练。以赛促教,校内选拔赛为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只是听学生的语音语调及观察学生的应答能力,因此赛题可降低难度,不必模仿省赛试题,难度大会扼杀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但赛场的布置一定要按省赛的规格进行,让学生对省赛赛场布置有所了解,不至于到参加省赛时,对突如其来的赛场布置手足无措。比如“两室一厅”的布置,一厅指的是比赛大厅,两室指的是侯赛室和备赛室。进入侯赛室,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不得带入内,由哪道门进和出,站立的位置,投影的放映(有的选手紧张了,屏幕都不看,这样很影响比赛的效果)、话筒等设施都要了解。这些必须让学生适应,否则到真正的赛场会因一点点变异而情绪受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比赛。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赛前到实地赛场去熟悉一下环境,这是有益无害的。

4.选手能力训练。为训练参赛选手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在任何场合,如楼道、食堂、教室、寝室等,随时进行演说,做到自信、大方。切记,害羞是没人会承认选手的内向,而是怀疑选手的表达沟通能力。即使是性格内向的选手,演讲时都要抛开内向的一面,选手要把自己当作演员,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后期的培训中,指导老师带选手到自己任课的班级及选手所在的班级进行巡回模拟赛。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出我们选手心有成竹,稳健大方。同时,还要注意纠正选手的站姿、表情、手势等等。

当然,学校的关心和支持非常重要,不管得奖与否,学校都应认可参赛选手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及指导老师的辛苦付出。鼓励学生,对获奖归来的学生,以如挂横幅、广播、贴喜报、下文表彰等方式告知全校,必要时给与一定的经济上或精神上的奖励,以此发扬激励机制,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今后的比赛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聂冬霞.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3(18).

[2]刘建珠.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外语水平竞赛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现代企业文化.2010(08).

[3]谭莉.指导广东省中职学校英语口语技能大赛情景描述环节的方法解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08).

[4]黄建国.浅议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策略[J].职业技术.2011(0).

锻炼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篇4

一、从问题情境的用时角度分析, 要处理好探索性与高效性的关系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需要的动机为中心, 充分让他们探索, 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使他们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但片面强调主体发展的自发性, 就会降低学习的效率“泼墨如银, 惜墨如金.”在教学上要珍惜宝贵的时间, 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切不可把数学课堂变成一节故事课、朗诵课.情境创设要时时注意它的数学属性.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利息》一课

师:过年了, 同学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生:放鞭炮, 走亲戚, 玩个痛快…… (学生就是不说压岁钱)

师:老师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是得到压岁钱. (没辙的教师只能自己说) 有了压岁钱你会怎么办?

生:交给妈妈, 买学习用品, 支援贫困地区上不起学的小朋友……

师:老师认为将压岁钱存入银行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存进银行有哪些好处呢?

反思教师用心良苦, 为了达到某种情境效果, 置教学效率于不顾的同时, 也大大削弱了数学的“问题”功能.

数学“问题情境”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问题”, 即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是指学生个体面临与已有认知产生矛盾冲突时, 在当前状态下还难于理解或没有完全确定的解答方法和新的数学结构.其次才是“情境”, 即数学知识产生和应用的具体环境或氛围.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与经验性的想象环境, 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 甚至是群体的学习气氛等学习环境.因此, 问题情境是指问题的刺激模式, 即问题呈现的形态和组织方式.

很明显, 问题是核心的、木质的, 而情境是辅助的、形式的.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引发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的动力源, 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起点.情境因问题而有意义, 问题因情境而有生气.任何置问题于从属地位, 盲目追求情境效果的教学, 都将是失败的.

二、从问题情境的学科特色角度分析, 要处理好生活性与数学性的关系

当问题情境与火热的生活紧密相连时, 既能突出生活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这样的生活情境一定要具有数学的内涵, 应当是披着生活外衣的数学问题.如果创设的生活情境不涉及数学的本质, 或是围绕情境进行活动时, 学生始终停留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简单操作活动和游戏活动, 许多问题不动脑筋就可以回答, 并没有在数学思维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没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渗透, 进而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那么, 这样的情境价值又何在呢?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要处理好生活性与数学性的关系.

案例教授《平行线》一课

师:同学们, 在炎热的夏天突然停电了, 你有什么感觉?

生:不能用空调, 热死了!停电时间长了, 电器不能用, 我们就吃不到冰淇淋了……

师:是呀, 停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那么, 你们知道电是怎么送到你们家的吗?

反思为了找到“平行线”的原型———两根输电线, 教学绕了一个大弯, 创设情境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 费时费力.

三、从问题情境的作用时间来看, 要处理好时效性与延展性的关系

问题情境主要作用于当堂, 但当一节课结束时, 如果全体学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高高兴兴地、不带一点遗憾地走出教室, 那么, 这一节课的情境创设还不到位.学起于疑、成于思, 每节课结束时, 应设法给学生留点余味, 为学生课后自主探究提供素材, 使学生有“课已完而味无穷”之感, 课前、课后, 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此时情境的创设可以为下一节课作准备, 也可以促使学生将本节课内容上升到思想层次, 还可以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甚至是去寻求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史料, 增加对数学的了解.

案例八 (下) 第十章第二节《黄金分割》

师:在学习了比的意义后, 学生了解到当长方形中宽与长的比值为0.618 (即黄全分割) 左右时, 这样的长方形最美观.你知道哪些物体的宽和长的比值为0.618吗?你知道人的身体上哪些量的比值为黄金比吗?

反思留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 加深学生对黄金分割的理解.

锻炼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篇5

一在教育观念上, 要处理好科学知识与科学经验的关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 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 发展形象思维。因此, 幼儿科学学习的重点不应放在知识的学习上, 而应注重科学经验的积累。笔者发现, 有些教师认为一节科学教育活动若不能让幼儿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或原理, 就没有达到教育目标。事实上, 通过一节科学活动甚至是几节科学活动, 幼儿也未必能像小学生那样较好地掌握某些知识, 但是幼儿却能从有趣的科学活动中积累相关的经验。教师在设计与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时, 应如何才能保证幼儿有足够的科学经验获得呢?笔者认为, 教师应围绕所选定的科学活动内容, 吃透目标, 然后围绕知识点, 设计一系列的科学操作活动, 放手让幼儿去反复操作和探究, 自己去发现操作过程与操作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 形成感性经验。这些宝贵的感性经验将在其日后系统的知识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在内容的选择上, 要处理好知识性与操作性的关系

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 并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的内容才是幼儿最感兴趣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有所发现和获得经验。因而, 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时, 应首先选择一些幼儿身边的, 且操作性强、趣味性浓的事物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幼儿探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但当幼儿们在听讲一些科学童话、复述科学故事等知识性强的活动中却没有那么好的表现, 当然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不能完全脱离知识经验的积累, 但要把握好知识性与操作性的关系: (1) 对幼儿科学知识的学习要以其操作为基础, 应通过操作获取知识经验。 (2) 坚持探索在前, 知识总结在后的原则。教师应鼓励幼儿们大胆探索, 充分实践操作,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和体会, 形成幼儿特有的知识经验体系。 (3) 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科学操作过程的指导, 淡化对科学原理的要求。

三在教育目标上, 要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在教育目标的确定中要处理好培养幼儿智力与非智力品质之间的关系。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智力活动, 因此, 要重视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智力品质的培养。但幼儿的科学兴趣、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显得更为重要。幼儿的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实事求是的认识态度, 要鼓励幼儿大胆发表在操作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不随波逐流, 不轻信他人的答案。幼儿的科学意识是指在活动中要从多种角度去观察、辩证地思考问题、观察事物的习惯, 以事实为依据,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这对科学活动而言是难能可贵的。

四在科学活动的组织上, 要处理好动手操作与教师指导评价的关系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 幼儿的动脑离不开动手, 这是由幼儿的思维所决定的, 因此,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整个教育活动的可操作性, 充分利用幼儿感官, 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 让幼儿去摸、去看。在操作过程中促使幼儿动脑思考, 培养幼儿探索与质疑的良好品质。在活动中幼儿动手动脑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所提供材料和教师的引导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的。幼儿的探究活动离开了教师的引导便有可能处于盲目状态, 而教师适时科学的引导则有利于幼儿更好地探索。需要指出的是, 教师的引导要根据幼儿的需要, 针对操作探索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 包括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探索方法、帮助无所适从的幼儿确定探索策略、引导幼儿表达操作过程与结果、评价幼儿的操作发现等, 教师的指导评价贵在鼓励、及时、贴切。

五在科学活动组织的形式上, 要处理好个别与全体的关系

锻炼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篇6

一、夯实基础与提高学生能力的关系

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家对纷繁复杂经济现象通过抽象方法归纳出来的,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其中,不少经济理论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通过学习理论,人们可以了解经济规律和把握经济关系的线索。如果不读懂这些理论,就很难深刻理解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当然,人们也可以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但作为人类个体,特别是本科生,没有必要也难以通过自身的直接实践活动总结出诸多的经济规律。人们的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知识,或者说,通过书本获取知识是节约“学习成本”最佳的途径。从现实看,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多数人对市场经济并不熟悉。我们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而西方经济学就是西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高度概括和经验总结,学习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西方经济学的微观和宏观部分都是专业基础课。经济学学科和管理学学科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还要学习多门应用性更强的的专业课程,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理论基础。其中与此关系较大的课程有市场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共财政、货币与银行、有价证券分析等等。除此外,在生产管理、战略管理、高级会计、产业组织等课程的理论分析中,也离不开西方经济学这一基础。掌握好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学好专业课的第一步。因此,经济学教学中,教师系统传授理论,学生认真学习理论并很好的掌握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是本科生的首要任务。

理论重要还是实践重要不应是教改上需要争论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教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而最终转化为能力,否则培养的学生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者和创造者。能力的外延是极其宽泛的,在经济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一)观察能力

经济理论虽然以“模型”形式出现,但模型只不过是现实经济规律的总结和本质的揭示。对经济学家来说,观察能力是指有能力在现实中观察出重大问题以及规律性与决定性的问题。这既包括现在正在发生的问题,也包括历史问题。对本科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在观察经济问题时总结出新的经济规律,但要学会观察并养成观察习惯,从而培养出观察能力。如学会观察某种商品价格的升降变动状况并分析其原因,了解企业怎样进行价格战和为什么进行价格战,不同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为什么有不同的选择行为等等。观察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观察也是提高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

(二)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同时应用也是更好掌握理论的手段。运用学过的经济理论解释现实中正在发生的经济现象和历史问题,是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生的基本功。如学过弹性理论后,要学会分析哪些商品弹性系数大,那些商品弹性系数小;并会进一步分析,有些企业为什么采用降价策略,有些企业则不能采取。又如,为什么“谷贱伤农”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需要布置任务,如让学生观察周边发生的经济现象和查阅报刊杂志,然后写出体会;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及课堂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自学能力

要避免学生养成“只听课、不思考”的学习习惯,更要改变一些学生平时不预习、不复习,最后冲刺以应付考试的不良学风。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学的习惯。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教师不单是传道和解惑,而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引导,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如何预习,如何做好练习,如何查阅资料等都需要老师给予指点。此外,作为经济学教师,不但要讲授经济理论知识,也要传授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和调查方法,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简单的建模方法和推导方法。

二、基础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抽象性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显著特点。西方经济理论包括诸多理论,每一种理论包括一组假设和从这些假设(假说)推出的结论,在建立理论时,往往使用模型。这些模型具有理论抽象、图形复杂和数学工具广泛运用的特点,这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第一个原因。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往往使用假设(限制条件),假设可以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而且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变得更为容易。假设是为了更深入研究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的关系的需要,也是理论研究方便的需要,但假设往往与现实世界不相符,同时不同的假设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这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第二个原因。经济理论纷繁多样,在教科书中,每个章节都有不同概念,不同的原理,都需要理解和记忆,这是导致学习困难的第三个原因。因此,《西方经济学》需要老师的详细和系统的讲解,学生需要勤学苦练才能掌握。

基本理论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但如何能够使学生既更好掌握理论,同时又提高对理论的应用能力是需要加强的环节。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理解困难和学习兴趣不浓的原因除了学科特点外,也与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有关。教师讲授课本知识点,学生听讲、记笔记、做课后习题等传统方法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理论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特别是没有象《管理学》教学那样广泛地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法,案例讨论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剖析和争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分析能力;好的案例,是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和再现,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应用能力;结合不同内容的案例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该原理或理论的理解,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流行的国内经济学教科书缺少案例,较成熟的案例基本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实际事例,但这些案例离我们现实生活似乎较远。因此,需要老师加强对我国经济实践的研究,总结出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本土化案例,在教学中运用。如我国2005年后出现的民工荒的案例就可以运用到效率工资理论讨论中去;如国内市场中多次出现的价格战的案例可以运用到寡头厂商之间博弈的章节中去。至于宏观经济,有更多现实的事例可以总结而作为教学案例。除老师自己编写案例外,也可以采取案例设计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编写案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应加强案例教学,但要正确处理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每次案例分析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讨论也不能草草了事,否则效果难以保证。案例教学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安排过多案例教学,可能会影响理论的讲授和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像MBA那样,完全以案例教学为主,而应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主。案例教学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一般来讲,案例教学占用20%-25%的时间为宜,也可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案例讨论以作为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补充。

除案例教学外,在理论讲授中,更多的是采用举例或讲故事方式阐述理论,使理论与生活紧密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联系实际讲述理论,可以激发学生从现实出发思考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动机,并增强运用理论的能力。因此,在讲述概念、定理、模型时,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在讲解理论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新闻事件、经济政策相联系,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改中其它关系的权衡

(一)培养研究性人才与实用人才的关系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一些高校顺应社会的要求,将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于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一般人才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应用型人才既有一般人才应具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他又要面向工作实践,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学者认为,重点院校应侧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一般院校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层次化有其道理,但实际上,所有本科院校中,学生的志向都有两种:从事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面临双重任务:一是进行系统理论传授;二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

(二)基本教材的使用与借鉴其它参考书的关系

目前,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和黄亚军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等是比较流行的,但这类教材某些章节的难度不亚于国外的中等教材。因此,对初次接触西方经济学的本科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外,国内教材所介绍西方经济学限于基本理论框架,而缺少案例研究,缺少用经济思想对当前社会所面临问题的解释和经济原理运用的内容。国外教材则非常注意现实问题,如斯蒂格利茨所著的《经济学》每一章都有“特写镜头”“政策透视”和‘经济学应用”。这些都是经济学原理的具体运用。因此,在使用国内某一教材时,需要补充和借鉴国外教材一些内容,使理论讲解尽可能通俗化并增强实用性,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的关系

期末考试是对教学效果和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综合检验,但仅仅依靠期末考试有其弊端,主要问题在于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在期末阶段突击复习,应付考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小测试,并围绕讨论写出小论文,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减轻期末考试的压力,不再通过死记硬背而完成期末考试。所以平时成绩应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个人作业、小测试、小论文等形式,同时要占最终成绩的一定比例。并对期末考试的内容进行调整,加大考评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的比例,增加开放性和应用性的题目。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子剑.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3]穆红莉.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教改思路探析[J].高教论坛,2007(5).

锻炼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篇7

一、北京市出台建设节水农业的重大政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北京市发展节水农业20多年来,发布了几个大的战略规划,主要有《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十二五”水务发展规划》。这些规划除提出了减少农业用水总量、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和扩大再生水灌溉面积等具体数量指标外,更多的是在节水技术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无疑是正确的,因其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用水总量,提高了节水农业的技术水平,使得北京市的节水农业跃上新的水平和台阶。

但是,随着北京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紧缺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的转变,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仍然低于国际人均平均拥有量的基本标准。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 000m3为轻度缺水,低于2 000m3为中度缺水,低于1 000m3为重度缺水,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北京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按照2014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披露,水资源总量为20.25亿m3,按照年末常住人口2 151.6万人计算,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94m3,远低于国际极度缺水的标准。

面对缺水的严峻形势,北京市委市政府继续在节约农业用水方面挖掘最大的潜力;最终,为配合建设节水农业的发展战略出台了重大的政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2014年9月4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2014[16]号,以下简称《节水农业意见》),提出以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来加快推进农业节水。这使得北京市农业节水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调整与转变。

《节水农业意见》提出,按照“调粮、保菜、做精畜牧水产业”的要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将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要水源保护区确定为重点控制区域,在该区域内逐步有序退出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采用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果则果、宜休耕则休耕的方式恢复水源涵养功能;暂时不能退出的,发展旱作农业或种植生态作物。不再新增加菜田,已有菜田在采取严格节水措施的前提下予以保留。规模畜禽养殖场实现节水、循环、健康养殖,未达到规模生产的散户养殖有序退出。

二、调粮:压缩粮食种植面积

北京市农业生产中的耗水大户之一是种植业。这些年来,种植业主要靠开采地下水完成浇灌用水的需求。多年超采地下水,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漏斗,产生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质。据北京市水务局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北京以年均21亿m3的水资源量,维持着36亿m3的用水需求,地下水占全市供水量60%以上,每年超采约5亿m3。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了12.8米,地下水累计超采65亿m3,北京市每年地下水下降近1米。宋振伟研究指出,在种植业中,灌溉水用量最大的作物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蔬菜和春玉米,分别占到了总用水量的41.7%、34.8%和13.3%。

黄晶等研究表明,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种植业总产量、养殖业总产量和参考作物腾发量5个重要的指标因素汇集为面积、产量、气候3个重要的因素影响北京市农业用水总量,其中面积的影响因素最重要,贡献率占到44.1%。因此,面对采用农业工程技术节水措施和农艺节水措施尚不能大幅度有效降低农业用水的局面,市委、市政府毅然做出了“调粮、保菜、做精畜牧水产业”的战略部署。

这一战略部署的核心要点,就是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要水源保护区,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节水,涵养地下水。该区域面积3 113平方公里,退出高耗水作物,不再新增菜田,散养畜牧业也逐步退出。这一战略调整是根据北京市地下水实际超采的面积、超采的历史状况、地下漏斗形成的严峻局面,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就是要彻底退出粮食生产,彻底斩断吃水大户的源头。这是北京市水资源严重匮乏倒逼市委、市政府不得不做出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重大决策。按照市水务局有关统计,北京市地下水超采的面积已经超过了3000平方公里以上。我们只有在超采的区域内压缩粮食种植面积,不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淘汰耗水较多的散养家畜产业,才能遏制超采地下水的行为。壮士断腕,不得已而为之。

三、优化生产结构,突出都市型农业发展特点

按照《节水农业意见》安排,全市农业结构为:一是在高耗水作物退出以后,重点发展籽种田30万亩,旱作农业田30万亩,生态景观田20万亩。二是菜田占地由2013年的59万亩增加到70万亩左右。三是观光采摘果园占地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升级改造其中50万亩低效果园。四是畜牧水产业控制新增规模,疏解现有总量,提高养殖水平。生猪年出栏量调减1/3,稳定在200万头左右;肉禽年出栏量调减1/4,稳定在6 000万只左右;奶牛存栏量稳定在14万头左右;蛋鸡存栏量稳定在1 700万只左右;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5万宙左右。推广工厂化、温室循环、标准化的节水池塘养殖和生态养殖。

粮食不能种植了,但是耕地是宝贵的,我们还要珍惜使用。上述生产结构的调整,更加体现出了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特点:生产、生态和旅游休闲度假功能。

第一,生产功能。要生产优质的、高附加价值的农副产品,满足首都市民对“菜篮子”的需求;同时,增加京郊农民的生产性和经营性收入。突出表现在:一是发展高附加值的籽种业(旱作农业)替代高耗水的粮食作物;同时,强化蔬菜产业以提高蔬菜的自给率。这体现出北京市农业发展的一贯方针:“服务首都、富裕农民”。二是在退出的粮食作物的耕地中,发展100万亩果园,其中50万亩果园改造升级;强化观光农业的发展,突出首都都市农业的生活功能。三是做精畜牧水产业,对现有存量进行改造,既做好首都菜篮子的供应工作,保证肉蛋奶的供应,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生态功能。林业造林100万亩,改善生态环境,为首都的整体环境改善特别是大气环境的改善发挥重要的作用。百万绿色园林建设为首都郊区增加绿色廊道、绿色湿地、绿色景观园及生态园林基地,为涵养水源、遮蔽风沙、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有机农产品创造条件,让首都北京是宜居的城市从理想成为现实。

第三,旅游休闲功能。为北京市民提供观光旅游,供给高档、特色农产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旅游观光农业的开发与建设,让首都市民体验种植农作物(主要是种菜)、采摘等农事活动,将农业与休闲度假结合起来,不但有益于城乡交流结合,更可提高了农业的附加价值,让农民增加创收途径。

四、妥善处理好生产结构调整后的各种关系

北京市水资源匮乏的矛盾倒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种植业突出籽种业、蔬菜产业;发展精品畜禽水产业;突出发展林业。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向生产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拓展及延伸,把围绕大田作物和增加产量的农业技术发展方向,逐步转移到围绕生态农业产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方向发展。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旧有的产业结构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和轨迹,要打破这种固有的规律需要损失原有的直接与间接收益。通过压缩粮食播种面积解决水资源匮乏的矛盾,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要妥善处理产业结构发展惯性和转向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节水农业意见》提出了两个转变:一是转变生产方式。强化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四大功能,推进集约化、区域化、特色化发展。强化生产安全,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做一流的北京安全优质农业品牌。二是转变经营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培育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实现提质增效。

这两个转变突出说明了北京市农业调整生产结构还面临着农业专业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和农业生产率低,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三低一小”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通过组织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建设农民合作社)形式,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我们以蔬菜产业说明。北京市蔬菜生产受劳动力成本、土地和生产资料成本等综合因素影响,生产成本较其他地区高很多。北京市每生产100kg蔬菜的成本是天津市的1.6倍,是河北省的2.8倍。另外,还有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以及蔬菜商品质量不高致使商品率不高,产后贮藏、加工、配送环节薄弱,产业链条不健全和产业化水平低的问题。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各个区还要重新做好区域生产布局的调整,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方针指导下,重新调整区域生产布局。要重新审视原先的所谓“内圈层、中间内圈层、外圈层”的区域生产力布局理论,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的规划生产布局。

我们还是以蔬菜产业发展为例来说明。面对首都鲜活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市场,全国很多省份、环渤海地区,特别是河北省,都把供应首都市场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我们要把这种竞争关系转化为合作的关系,形成双赢的局面。这就是要建立“京津冀蔬菜产业一体化”生产基地,形成三地合作发展机制。这需要京津冀协调规划首都市场的供应工作,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

北京市和河北省、天津市各有长短、互有需求,这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基础。首都北京的蔬菜产业要有最佳发展,避免盲目发展,就要实现“京津冀蔬菜产业一体化”,形成综合互补发展的态势。第一,建立蔬菜一体化协调生产机制,包括制定议事制度、合作规则。第二,建设信息共享、生产计划、产品调度的联动机制,特别是建设蔬菜新品、新技术的科技推广体系。在“京津冀蔬菜产业一体化”的推动过程中,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蔬菜产业发展综合三地的生产与需求,真正做到一盘棋统筹考虑,做到有序发展。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面对产业调整的问题,还是要以产业化为突破口,解决产业中的问题。基本思路还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户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节水型产品和生产技术为前提,将调整后的产品生产、加工和储运各环节系统化考虑,实现规模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生产目标。

一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研究工作。在需要调整的地区,要明确发展什么、种植什么和怎么种,要把专家的设计与农民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二是以跨地区、跨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把生产活动组织起来,真正找到有市场前景和潜力的产品,通过这次难得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解决生产规模小、产品分散、商品率低等突出的问题。三是发挥政府在产业调整中的主导作用。财政、科技和农口的相关部门,在科技资源、资金和产业导向等方面,为产业调整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使北京市的节水型农业建设落在实处。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之,北京市建设节水型农业,调整生产结构,应当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处理好几个重要方面的关系。要有“站在域外、发展北京”的思维,放眼京津冀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分工和布局,在整个京津冀甚至更广阔的环渤海区域内发展农业。耕地是宝贵的、是有限的,我们必须珍惜,谨慎合理利用。总之,建设节水型农业,是北京市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Z].2014-12-18.

[2]宋振伟,张卫建,陈阜.北京市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及优化利用研究[J].节水灌溉,2010,(3).

[3]许伟.北京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每年降1米[EB/OL].央广网,2015-05-31.

上一篇:新型支护下一篇:收费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