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发展矛盾思考

2024-11-17

高职教育发展矛盾思考(共4篇)

高职教育发展矛盾思考 篇1

一、存在问题

1.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弱化的矛盾。

从调查情况看, 一方面现代农业已经从零散型向专业、规模化转变;从传统向特色转变;从生产向消费转变。目前在农村从事规模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业和新型加工业的人越来越多, 加上国家免征农业税、农业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等各项惠农政策到位, 农民收入增加。与此同时, 农民消费观念不断转变, 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这些都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断弱化, 表现在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人员偏少。在农村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后, 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只有农行、邮储银行、信用社等少数几家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的网点数量也较少, 不能覆盖广大农村地区。使得农户在办理金融业务时, 经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排队、等候。如:本溪县碱厂镇是全县新农村的示范镇, 该镇地处本溪县与抚顺新宾县交界, 交通便利, 主要以大规模种植中草药为主, 种植、养殖业发展较快, 经济发展程度远远高于周边乡镇, 该村附近仅有一个农村信用社分理处, 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2. 金融惠农政策与农民实际感受的矛盾。

近年来, 地方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出台多项金融惠农政策, 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而落实到农村地区, 农户感受不到金融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据了解, 农村地区贷款的利率水平往往在基准利率上浮50%, 甚至更高, 同时涉农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方式上也没有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手续繁琐, 效率较低, 导致农村地区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高于城市地区。

3. 农村传统金融观念与金融业发展的矛盾。

据了解, 大部分农民金融意识较为薄弱, 金融知识欠缺, 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还是传统的存汇业务, 存单存折是农民熟悉使用的金融产品。而当前各金融机构普遍提高了电子化水平, 同时加大对电子产品运用情况的考核。从而形成农村支付结算仍然高度集中于现金结算, 银行卡虽然发卡和持卡量较大, 但用卡环境较差。ATM、POS等支付机布放较少, 农民需步行十几里到乡镇金融网点办理存取款业务。另外, 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是年岁较高农民和少年儿童, 该群体现代金融知识接收能力较差, 对自助支付终端设备比较陌生, 操作相对困难。

4. 农村资源出质受阻与金融机构信贷模式的矛盾。

一般情况下, 在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需要出具一定价值的抵押物、质押物和不动产。然而我国农村资源, 如农村土地、房屋、宅基地、林地和水资源等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在市场上实现流转, 农村资产市场化程度低, 农村资产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农村资源出质受阻,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地区的融资水平。如:某养猪农户反映, 其资产有二三百万元, 但金融机构不能办理活猪贷款, 又缺乏其他符合条件的抵押物而得不到贷款, 要扩大规模很难, 好在当流动资金缺乏时能从饲料商那赊购饲料, 不至于出现大的流动资金断裂风险。

5. 贷款期限设定与农业生产季节性错配的矛盾。

一方面贷款审批时间长。目前, 由于基层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较低, 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 需层层上报、调查、审批和发放等繁多的程序, 一笔贷款往往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贷款不能及时发放, 往往会错过农业生产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期限错配。传统种养殖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对资金的需求比较灵活, 同时只有当农产品收获并出售后才能归还贷款。当前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期限一般设定为一年, 对于生产周期较短的种养殖业, 只需几个月的贷款却要按照一年期贷款利率付息, 这对回报本来就低的农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而生产周期高于一年的农业生产, 短期内是无力偿还银行利息的。如:某种粮大户有良田100余亩, 在春耕时机, 有资金缺口10万元左右, 半年内粮食成熟资金就可到位。在某涉农金融机构咨询时得到回复, 可提供一年期信用贷款10万元, 不过三个月内就要开始付息, 半年内开始还本。该农户表示这样贷款不划算, 最后以一定利息向朋友借款。

二、对策及建议

1.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一是开放市场, 引进竞争, 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尽快制定市场场准准入入和和退退出出的标准和程序, 允许新的主体和资本进入入农农村村金金融融市市场, 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外资加盟。二是进进行行必必要要的的扶扶持和补贴, 调动、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农户。。三三是是引引导导规规范当地民间融资, 允许发展农村融资合作组组织织, , 探探索索发发展小额贷款组织, 专司农村小额贷款和农民民工工企企业业贷贷款款业务。四是适当扩大邮政储蓄机构的贷款款范范围围。。五五是是稳步将农村合作银行改革工作推向深入, 引引导导其其真真正正成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 朝着产权关系明晰晰、、内内部部管管理理规范的方向发展。六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金金融融风风险险化化解解机制, 推行农业保险制度, 完善政策涉农保险险, , 鼓鼓励励和和扶扶持非政府中介组织、个人参与经营农业保险险。。

2. 创新金融业务工具。

一是要把农户户小小额额信信用用贷贷款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为一般农户架架起起致致富富的的金金桥。二是不断创新金融业务和品种, 积极极拓拓展展中中间间业业务, 不断增加其业务比重。三是加快疏通农农村村支支付付结结算算体系, 加快结算速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为农农户户银银行行卡卡的使用创造条件。四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金融服务。设立“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青年创业项目贷款”种类, 帮助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创业拓展。五是研究开发适合农户需要的消费信贷品种, 拓展农户消费信贷领域。六是各金融机构要结合农户创业特点, 加强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 扩大对农村动产和不动产物权抵押担保贷款范围, 创新适合农户的融资产品。

3. 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培训, 提高农民金融意识。

对农户进行普及金融知识, 结合劳动部门的岗位技能培训, 专门组织农户或有创业意愿的农户学习金融基本知识, 重点学习金融业务品种、条件、操作程序等, 由人民银行进行金融基础知识的介绍, 由商业银行进行以信贷业务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4. 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加快农村担保体系建设。

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县域担保机构发展对农业的信贷担保业务。另一方面应积极在农村地区挖掘资金潜力, 鼓励金融机构和农户发展联保贷款等形式, 组成农村地区的信用共同体;同时, 可由财政资金作启动, 以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 动员社会资本参与, 组建农村地区专门为农业信贷服务的担保机构或基金。

高职教育发展矛盾思考 篇2

[摘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决定》中强调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作为一名法院的助理审判员,从《决定》中我体会到党中央对司法领域改革的高标准、严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而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司法工作来保障。近年来,XXX县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不断上升,2013年已达到2700余件。在所受理案件中,涉及农村的数量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村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基层调解组织能否将这部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开展了调研,目的在于探究农村产生矛盾纠纷的根源,了解基层调解组织的运作模式,希望能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字] 农村 矛盾纠纷 探究 农村矛盾纠纷概况 1.1 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

据统计,去年,全县各基层司法所指导和参与各级调解组织排查调解矛盾纠纷3183件,调解成功3139件,调解成功率达98.6%。其中:婚姻、家庭、赡养纠纷发生674件,邻里纠纷1192件,房屋宅基地纠纷102件,医疗纠纷10件,道路交通事故纠纷37件,其它各类纠纷302件。这其中农村的矛盾纠纷主要体现为家庭纠纷、林地承包纠纷、征地拆迁纠纷、婚姻纠纷、邻里纠纷等类型。1.2 各类纠纷案例 案例一:征地拆迁纠纷

在某白酒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占用某村部分村民的土地和房屋,该村村民与政府在赔偿问题上达成一致后同意拆迁,在政府征用这部分村民的土地和房屋后,却在搬迁房的修建上没有实现当初的承诺,这部分村民在 租住他人房屋两年多后仍然没有看到政府开工为自己修建搬迁房,因长期租房而产生了很多具体的问题,他们不断向政府讨要说法,何时才能搬进属于自己的新房,从而导致这部分村民和政府之间产生矛盾。

评说:该案例体现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政府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要把村民安抚好,特别要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对这部分村民的补偿问题的解决,如搬迁房的修建,要兑现与村民协商时的承诺。案例二:家庭纠纷

某村有已分家的兄弟二人,老人随小儿子生活。大哥在把分给自己的房屋重新修建时,因楼梯的修建需要占用兄弟的房屋,遂与兄弟协商,希望兄弟能给予方便,但兄弟二人在补偿款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二人产生矛盾。老人也因平日里大儿对其未尽孝心而坚决不同意其在小儿子的一边修建楼梯,矛盾越演越烈。在小组、村委会、镇调解委员会和司法所调解无效后起诉到人民法院。

评说:此类家庭纠纷在农村还比较普遍,主要体现为家庭成员在对家庭财产的占用、分配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产生矛盾纠纷,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亲情而反目成仇。

案例三:林地承包纠纷

某村有一荒坡,因无人耕种,经村民同意将其以每年600元的承包费承包给一承包者,该承包费为村民集体享用,并签订了承包合同。后该承包者在荒坡上种植了苦竹等经济作物,每年有好几千元的收益,并且一年比一年好。该村的村民见状后,均要求将该承包出去的林地收回,从而产生了林地承包纠纷。

评说:该案例说明了农村群众法律知识的缺乏,承包合同一经签订便具有法律效力,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除非发生解除合同的事由,是不能单方解除合同的,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案例四:婚姻纠纷

某村有一已婚女子在外出打工期间与另一村一男子同居,打工期间因故双双死亡,在处理其后事过程中,其夫家自始至终不愿出面,无奈之下,其打工所在地只好将女子尸体代为处理。之后,女子丈夫一方找到与其同居的男方家属,要求其赔偿损失,而男方家属以该女子是自愿的,且他二人没有办结婚证为由拒绝,双方为此产生矛盾纠纷。

评说:该案例反映了农村外出打工的村民,在自己未解除婚姻关系时便与他人同居,该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案例五:交通事故纠纷

某村有一残疾的村民,为挣生活费而骑电动三轮车为他人拉货,某一日,他在拉货过程中被一货车撞伤。货车司机为其支付了医药费,面对其昂贵的后续医疗费,货车的保险公司以其原来有残疾为由只认可很少的一部分,无奈之下,村委会和司法所出面协调,努力为该村民多争取点费用。评说:交通事故中此类弱势群体应该受到各级的关注,各级应运用好救济渠道维护他们的权益,不至于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窘迫,难以延续。1.3 农村矛盾纠纷的特点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农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加,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专业性和面广量大的特点。农村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 2.1 部分农村群众思想观念较落后

中国是几千年的人治国家,虽然解放了几十年,但强大的历史惯性使得人治观念根深蒂固。在解决涉及自己的矛盾纠纷时,不是按照正当程序寻求解决途径,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解决。走访中了解到有的群众在处理邻里纠纷时,往往有寸土必争的思想,认为自己如果吃亏就会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所以往往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邻居针锋相对,谁也不肯退让一步,这就使得矛盾升级,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而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有的群众在处理家庭纠纷时,父母与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为了自己的一小点利益反目成仇,完全不顾及亲情的存在,从口角之争到肢体的冲突,使得矛盾纠纷已完全冲淡了血浓于水的亲情。2.2 当前基层调解组织力量薄弱

农村人民群众内部的矛盾纠纷解决的途径主要还是依靠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从与XXX县司法局庆符镇司法所高榜莲所长交谈中了解到,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农村产生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矛盾纠纷越来越复杂,应对这些矛盾纠纷,他们的调解模式是先由村小组长进行调解,如调解没有效果再由村委会出面调解,其中驻村干部要参与,如果村里调解提出的调解意见双方不采纳,再由镇上调解委员会与镇司法所联合调解,这就是调解矛盾纠纷 先由组再到村最后到镇的模式。就2013年来说,庆符镇全年通过这种模式调解下来的案例有130件左右,形成的调解卷宗达60余卷,而今年的数量应该会超过这个数字。面对日益繁重的调解任务,分配用于调解的人、财、物却十分有限,如高所长介绍,调解好一个个案只有几十元的经费,但往往需要耗费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有时需要调解到深夜一两点钟。镇司法所的人手又紧缺,还要应对社区矫正等其他重要的工作任务,而且每项工作任务都不可小视,出不得半点问题。如社区矫正这项工作,现在社区矫正人员不断增加,而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要求却越来越高,加上司法所工作人员又没有执法权,管理起来难度很大。如果管理中出现问题,轻则工作不保,重则要承担刑事责任。村一级调解组织主要是村委会主任和书记两个人,而村委会主任和书记多由当地公认有一定威望的年长者担任,他们在知识文化上比较欠缺,在调解村民的矛盾纠纷时往往采用传统的办法进行,当然凭着自己的威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效果,但在面对较复杂的矛盾纠纷时,因为他们没有具备相应的调解知识就达不到调解的预期效果,在履行其调解职责时显得力不从心。

2.3 对农村的法制宣传不到位

通过走访可以看出一部分村民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仍然很深,封建专制思想的文化对一些村民在法律的认识、态度上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表现为,人治的思想排挤了法律在其心目中的位臵。一些村民认为权的位臵比法高,法从属于权,服从于权,是权力的配角,从而形成了信权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的思想。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相关部门的宣传法制的力度不够,法制宣传工作有时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农村进行宣传,使农村群众对法律知识了解得很少,那么造成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不会依法处理,往往使得矛盾纠纷扩大升级。3 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对农村的法制宣传力度

法制宣传要深入农村,走村串户,特别要注重到边远村组实地调查,掌握民情、民愿、民意,把握“三个重点”:一是重点对历年来的老信访村、大姓居住的宗姓村以及有各类企业、流动人口较多的村组开展宣传;二是重点人群。着重对近几年的刑满释放人员、外出务工返回人员和农村闲散人员进行宣传;三是重点年龄层次。对农村青壮年尤其是辍学在家的未成年人开展宣 4 传。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抓好分类、分层教育。分类教育就是要抓好农村调解人员和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堵住普法教育在实施者层面上的漏洞,从根本上打牢农村法制建设主体队伍的依法行政意识。分层教育就是要抓住村组干部、农民群众和青少年三个层次的教育重点。一是村组干部的法制教育要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要将 “两委”班子、村民小组长等基层干部培养成“法制教育辅导员”、“普法宣传员”,增强农村干部依法治村意识;二是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重点是法律知识的普及,使农民群众既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调动其依法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通过宣讲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使他们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对辍学的未成年人,以家庭为主,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3.2 增加基层调解组织的人、财、物配臵

面对日益增长的农村矛盾纠纷,需要政府在配臵基层调解组织时在人、财、物上予以增加。当前,各级基层调解组织的人员是比较紧张的,而调解人员还要完成其他繁琐的工作任务。其次用于调解的经费保障十分有限,而工作范围内有的村落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往返一次就需要大半天,下雨天根本无法乘车前往。面对这些困难,基层调解组织需要配强配齐人员,要有足够的人员从事调解工作,去化解矛盾纠纷,去调查分析矛盾纠纷,有时间去处理矛盾纠纷。只有满足了人员、时间,才能真正了解矛盾纠纷的根源,制定调解方案。建议社区矫正工作能从司法所的工作职责中分离出来,由具有执法权的司法警察担任。其次,村上的调解员要从“杂货铺”中脱离出来,从事独立的调解工作。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员,要相对稳定,不能经常随意的更换。稳定的人员,才熟知当地的民风民俗,对自己辖区内人民群众的特性、个性比较了解,有利于矛盾纠纷的正确解决。最后要增加对调解组织的经费投入。政府要舍得投入调解组织费用,解决好调解员的办公费、交通费、出差费、培训费、书刊费、通讯费等等,不能“只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3.3 推广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

很多矛盾纠纷之所以扩大化,原因在于调解时方法不当。如调解家庭纠纷、相邻纠纷时,如果一开始便当着双方的面调解,那么调解可能会陷入双方无休止的争吵当中,不仅不利于调解的开展,反而会使双方的矛盾加剧。这种 因生活中的琐事而产生的纠纷,可采用“背靠背调解法”,指在对产生纠纷的原因深入了解后,先找一方进行调解,再对另一方进行调解,利用亲情、邻里之情为突破口,争取让双方能各让一步,从而有效化解双方的矛盾纠纷。此外,还有“冷却降温法”、“情理交融法”、“扶正却邪法”、“逆向求助法”、“案例引导法”、“亲友疏导法”等等,这些方法的运用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而采用的,在运用这些方法前需要调解者首先弄清事实真相,弄清事实真相是进行调解工作的基础。其次要分清是非曲直,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纠纷,必须明确谁是谁非,是否合乎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是双方都有错误,还是错误完全在其中一方,如果错了,要弄清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对于错误的一方要进行批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后再充分说理,耐心疏导,消除隔阂。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要对双方进行教育,包括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是指结合本纠纷的具体情况,讲明法律后果。道德教育是指要向当事人宣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明确指出哪些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哪些行为不符合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耐心疏导,通过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促使双方互谅互让,消除隔阂重归于好。

参考文献:

高职教育发展矛盾思考 篇3

一、继续教育的基本矛盾

继续教育的基本矛盾是对继续教育活动进行高度概括、总结和抽象的结果。下面首先对具体事件进行要素分析,将基本矛盾可能涉及到的各方面要素从具体事件中抽象出来;然后对各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归纳和抽象。

分析之前,有两个概括的认识:1、继续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所有事件均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即为总装部队提供继续教育服务),2、中心必然处于多种矛盾的交织之中,但基于继续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属性及其有序运行的现状,基本矛盾根本不可能在内部形成。

事件分为两类:内部事件和外部事件。

先分析内部事件。显然,很多内部事件表现出来的是中心的内部矛盾,如思想政治学习、伙食改善等,虽然这些内部矛盾的解决也有助于系统功能的改善和主要矛盾的解决,但主要还是一些具体的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这样的一些事件我们不作分析,现在来看一些并不单纯表现为内部矛盾的事件: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内部事件分析如表1。

可见,各种内部事件涉及因素及其直接目的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指向:为总装部队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能力。鉴于事件的集中指向及非内部矛盾特征,可以认为它就是基本矛盾的一个方面。

根据基本矛盾的非内部特征,矛盾的另一方面应该在外部事件中去寻找。

作为一个因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开放性组织,中心涉及的外部活动很多,我们不必全部分析,因为基本矛盾应该在主要事件中体现。下面主要分析教育活动。

继续教育活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的主体,即中心,二是活动的客体,即学员。对主、客体分析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描述其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第二,对具体形式进行共同特征分析,做特征性描述;第三,对特征性描述进行抽象。为了确保描述的客观性和完整性,我们站在客体的角度描述主体,而站在主体的角度描述客体。

以“送教上门”这一教学事件为例,站在客体的角度看主体: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是中心组织的教员、教授的内容、教员的水平等;对主体的特征性描述是提升自身综合的或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一些事物或活动,抽象一点说,这些事物或活动是主体的某些继续教育功能的一种实现,再抽象一点可说成是主体为客体提供服务的一种能力。最抽象的描述实际上是最本质的描述,也必然包含客体对主体的全部评价。

站在主体的角度看客体: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是学习人员的集中上课、提问、课后的评价等;对客体的特征性描述是客体希望从主体所捉供的教学服务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里面必然隐含客体对所学内容的要求或标准,抽象一点说,就是客体基于工作或其它方面的需要期望能得到满足,简单一点说就是学习的需求。同样,这种描述也是对客体最本质的描述,也包含主体对客体的全部评价。

如此,我们提取了客体对主体的抽象描述:“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能力”,也提取了主体对客体的抽象描述:“学习需求”,由于要与主体的活动内容对应,姑且将其称为“继续教育需求”。这两个方面就构成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也验证了从内部事件的抽象分析中得到的怀疑性结论的正确性。接下来寻求矛盾的主要运动形式。

首先,以这样一个笼统的关系作为分析的前提:“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能力”总是试图去满足“继续教育需求”。

其次,从矛盾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来分析。中心的有限设施和队伍现状决定‘了“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总装部队的“继续教育需求”却是无限的,因为第一,相对中心有限的能力而言,总装部队涉及的所有学科门类以及全体干部构成的对象体系,简直可以产生无限的需求,第二,总装部队承担的任务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需求是不断发展的,第三,继续教育是终身的。所以综合来说,“继续教育的需求”是无限的。那么,有限的能力在满足无限需求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关系呢?显然是不能满足的关系!这就是矛盾的主要运动形式。

再次,我们还可以从具体事件中来验证上述结论。以一个培训班的延续而论,比如英语口语班,连续举办17年,而每期都是满员,这就说明需求是无限延续的;以不同培训项目的产生而论,如气象班、财会新理论班等,都是在中心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后才有能力开办的培训,这一方面说明中心能力是有限的、发展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类推出总装系统巨大的学科专业体系其中应该还有很多的类似培训需求,但因为我们的能力有限而无法满足。从很多例子可以看到这样的矛盾运动:中心的继续教育能力在不断提高,但却总是有限的,而总装部队的继续教育需求似乎是无限的,永远也不能完全得到满足。

由此我们做出这样的描述:中心继续教育的墓本矛盾是中心的继续教育能力不能满足总装系统继续教育需求的矛盾。进而可以类推的概括出:军队继续教育的基本矛盾是军队继续教育能力的不足与继续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

二、继续教育的基本规律

基于基本矛盾的主要运动形态,可以对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及其运动形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发现以下有价值的基本规律。

(一)继续教育实体任务体系的结构以效益最大化为基本指向

任务体系是指某一阶段形成的为所在大系统提供的继续教育服务的总和。由于基本矛盾的制约,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无限的需求,但应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大程度地去满足需求。这条规律无形地贯穿在我们继续教育所有的工作中,并因此形成了继续教育的很多特点。如:继续教育对需求分析的严格要求,对需求响应的灵敏性、快速性、针对性(“缺啥补啥”),培训项目的更替、改进,培训形式和内容的不拘一格等,都体现了不同表象之下的本质统一。

那么如何对效益进行评价?一种标准是需求方对其需求被满足程度的认可。但追求效益最大化也未必就是针对最迫切的需求提供服务,因为还必须考虑到自身培训能力的有限性,所以能力首先必须与需求相匹配,在此前提下,再以效益最大化为指向进行任务体系的构建。

另一种标准就是成本的最小化,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效益最大化。对于开放系统而言,系统运行达到稳定与有序时的成本最小。这里的成本不仅指财务成本,而且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运作成本、风险成本等。所以,根据成本最小化的要求,我们的任务体系也必须走向稳定和有序,具体说来,就是要减小任务体系变动的频率和幅度,多发展稳定、长久、有价值的服务项目,从而间接实现效益最大化。

虽然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的指向一致,但二者又有区别。前者更多是内部行为,后者更多是对外行为。具体而言,效益最大化就是对外出击,寻求有价值的项目来构建任务体系,而成本最小化则是内部整顿,使任务体系的内容合理、结构稳定。

(二)培训项目在培训需求的寿命周期内形成价值寿命周期

我们可以看到的表象是培训项目与培训需求同消亡而不能共生。即我们提供的培训不一定与需求同时产生,但基本上同时消亡。这个表象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其过程的分析却很有价值。

通常可以把培训需求按特征排成一个寿命周期 (如图1),包含未来需求、潜在需求、显性需求、(强制需求)、衰减需求,直至需求消亡等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培训项目的价值在图1中有不同的体现特征。

图1:需求寿命周期内的项目价值曲线

对图1各条曲线含义及走向描述如下:

1、综合价值曲线,它反映培训提供方和需求方对培训项目的综合价值评价。

2、自我评价曲线,即培训提供方对培训项目价值的评价,由走向可以看出,在未来需求阶段,项目价值较大,在潜在阶段迅速提高达到最大,稍后略有下降并走向稳定,衰减阶段迅速下降。

3、风险曲线,指培训项目遭遇失败的概率,曲线走向表明,未来需求阶段风险较大,进入显性阶段后风险较小,在强制阶段达到最小。

4、需求方评价曲线,即需求方对培训项目的价值评价;由走向可以看出,在未来需求阶段,项目价值不大,而到达潜在阶段后,价值却迅速提高,在进入显性阶段的初期达到最大,稍后略有下降并走向稳定,在衰减阶段逐步下降。

5、需求强度曲线,指需求方对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由图可知,需求强度在潜在阶段迅速上升,显性阶段达到最大,最后逐步衰减。

形成曲线走向的主要原因是培训提供方和需求方对项目评价的标准不同。

首先,在需方看来,价值的衡量标准是对需求状况的满足程度。所以需方评价曲线的走向和需求强度曲线的走向基本相似。

其次,在供方看来,价值的衡量标准不仅是满足需求,还在于迎合需求、启示需求、即促进需求的显性化进程。用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商家不仅要满足市场需求,更要创造市场需求。基于这样的原理,供方对在需求显性化之前推出的项目的评价更高。所以自我评价的曲线会在需求潜在阶段达到最高。而基于相反的道理,在需求进入衰减阶段时,自我评价会直线下降,其速度远高于需求方评价的下降速度。同样来用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资源是有限的,应该投入到生长的、而不是萎缩的市场上去。

最后,在应用上述规律时,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必须考虑风险的存在,综合来看,项目的寿命期应该从进入潜在阶段以后开始,于进入衰减阶段之前结束。

(三)业务发展依靠资源的凝聚和放大

资源的凝聚是指依靠自身资源去组织外部资源,从而使显示出来的现象是对外部资源的凝聚,并导致自身资源数量的放大现象。继续教育办学经常提到的优势就是“依托社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其实就是内部资源凝聚和放大的一种体现。在需求方看来,他们所接受的服务并不仅仅由某一培训实体完全提供,而是由社会资源和该培训实体资源相结合来完成的,培训实体起到了重要的整合资源的作用。

表面看来,资源的凝聚和放大只是某一培训实体自身资源的转化和变形而已,如社会资源是一培训实体按照市场规则付出了相应代价后得到的等值服务,就如外聘教员是收了酬金才来讲课一样。那么,资源的凝聚和放大仅仅是表象而已吗?

当然不是,因为我们不能单独地分析某一特定的培训实体,而必须把活动放到大环境中来研究。外聘教师的酬金只是——个方面,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教员却是某一培训实体的无形资源,所以一支结构、服务、成本均优良的外聘教员队伍不仅是作为酬金的交换物而存在的,它还作为某一培训实体办学“优势”之一的无形资源存在。这里显然包括了一个资源凝聚和放大的过程。此外,还有很多凝聚资源的方式,这里就不赘述。

利用资源凝聚与放大来促进培训实体的发展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自身资源进行分析,确定必需的外部资源:二是要针对具体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如利用外部资源最多可将培训成本降低到什么程度?这里基本的原则应该是需求牵引。

(四)教职队伍建设以资源组织能力为核心要求

资源的组织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能力的扩展。主要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培训需求为牵引,逐步熟悉相关知识和上位学科内容,达到扩充专业知识面的目的。二是培训项目的实现。主要指揭示、发现需求,并组织各类资源形成项目以提供相应的具体培训服务。

由于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不同,对培训实体的教职队伍的要求与一般院校的师资队伍要求也明显不同。一般院校教师主要任务是致力于某一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涉及面相对较窄,但是要求有纵深,属于“I”字形能力结构。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差别很大,教员不可能只局限于在专业领域内发展,需求分析、计划制定、事项协调、各方沟通、教学组织、过程控制等很多具体事项都必须全程参与,继续教育教员更象一个项目主管,能力要求非常宽泛,其中尤其重要的是以组织能力为核心的项目管理能力,整体来看要求“T”字形能力结构,纵向要求是培训资源的组织能力,横向要求是项目管理的全面能力。

从继续教育基本矛盾的运动来看,培训有限能力要实现对无限需求的适应,就要求能力的构成有相当的灵活性,固定的结构显然不符合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也不符合项目价值寿命周期的特点要求。因此,教职队伍作为决定能力的主要因素,就不可能以专业能力为唯一、固定的能力要求,而获得培训需求信息并将其转变为具体培训项目的资源组织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新时期化解社会矛盾的思考 篇4

朱伟坚

随着改革的深化、体制的转换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矛盾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和高发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已成为影响新时期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正确处理和有效化解新时期社会矛盾,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一、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突出

(一)当前,我国正进入“危机多发期”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关口,一是GDP总量超过6万亿美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解决过去想解决而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二是我国人均GDP超过了4000美元。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变动深刻,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

(二)社会风险理论的主要观点

1、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无数的机会,但同时也制造了无数的社会风险。

2、风险来自各个方面。

3、风险有浅层和深层之分。源于社会结构方面的风险则属于基础性的、深层的风险。

4、社会风险一旦演化为突发性事件,那么其扩散性极强。

5、社会风险在政治上是对现有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一个极大的挑战。

6、发达国家所面临的社会风险种类按其威胁的严重性程度排序是:生态环境风险,金融风险,恐怖主义袭击风险

(三)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

当前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企业转制、劳资关系、工资社保、拆迁安置、征地补偿、土地承包等方面。从表达诉求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行为主体的群体性。

二是表现形式的激烈性。

三是人员结构的组织性。

四是问题处置的复杂性。

五是社会危害的严重性。

二、新时期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群体分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等发生根本改变,社会成员分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众。

(二)社会公平缺失

当前,社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过大,一些弱势群体生活十分困难,相对均衡的社会成员结构和利益分配结构还没有形成。

(三)社会管理滞后

社会管理滞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很好发挥,基层服务网络不健全,特别是农村社会问题十分突出,往往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酿成大问题。

(四)群众维护自身利益表达方式的错位

由于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的缺失,法律解决问题的滞后性和公信力不足,形成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恶性循环,造成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增多。

三、四大机制化解社会矛盾

利益时代的到来,是市场经济机制和社会结构分化两个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具体的经济社会事务都可以成为一种利益,从中滋生出一群分享这种利益的人,并围绕这种利益进行博弈。利益冲突常规化,我们必须形成解决利益冲突的制度化机制

(一)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根本缓解利益矛盾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引导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利益引导机制,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利益约束机制,主要是通过法律和道德对

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法律和道德是利益需求和利益行为的调节器和控制器。

(二)建立诉求表达机制 合理化解利益矛盾

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不同的社会成员,都有各不相同的利益和利益诉求。这就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社会协商和对话机制,引导各个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三)建立矛盾调处机制 及时处理利益矛盾

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调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建立利益保障体系 积极预防矛盾产生

经济利益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主导方面,从近年来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原因来看,绝大多数属于经济利益问题。群众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对于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至关重要。要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群众的利益要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抓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种种经验和教训表明,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方针。要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群众的利益要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抓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个人简介:

上一篇:设计人类学下一篇:时空变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