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产业化再思考

2024-10-19

高职教育产业化再思考(共8篇)

高职教育产业化再思考 篇1

近年来, 由于体制政策、市场竞争、社会需求等因素变化的影响, 政法高职教育在生源规模、学生就业、改革创新等方面都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 政法高职教育要在未来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求生存、有作为, 必须明确自身定位, 找准改革的着力点, 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政法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难题

虽然通过多年改革建设, 政法高职教育取得较大成效, 但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一) 院校及专业设置过多。

目前, 全国有独立设置的政法类高职院校33所, 约占全国1288所高职院校的2.6%左右。此外开设法律类高职专业的本专科学校有430余所, 在校生20多万人。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取决于国家法治建设进程, 法治的渐进决定了法律人才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 法律职业岗位是有限的, 并不因为某一产业结构的调整或某一产业的兴起而立即产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而且随着国家法治体系越来越完善, 经济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对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从考虑法律职业人才高端化趋势和就业岗位的角度, 高职法律专业教育的规模应适当控制。

(二) 就业难、就业门槛高。

近年来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连续发布了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该报告将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 且薪资较低的专业列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而调查表明, 高职法律类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基本处于低位, 尤其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文化发达、人才集聚的现代化城市, 就业门槛高, 中低层次的法律人才就业压力更大。

(三) 教育教学改革难度大。

第一个难度是在专业建设方面, 政法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大多是从原有的司法、警察类专业转过来的, 依靠行业的计划性、行政性办学是强项, 但随着从封闭的体制内办学逐步向开放的市场办学转变, 举办面向区域基层法律服务类的专业难度大。第二个难度是在培养模式方面, 高职教育强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通过工学结合、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等方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岗位职业要求更高, 因此从法学学科体系向职业教育体系转变难度大。第三个难度是教学模式方面, 如何既要打破原有学科体系, 又要适当体现法律教育的高等性, 向突出教学做训评一体化, 校内模拟仿真、校外顶岗实战等新的教学内容、模式、教学方法转变难度大。第四个难度是在就业后工作对象方面, 法律类专业工作对象主要是面对人的管理与服务, 是不同类型人群, 甚至包括直接面对一些社会上的特殊群体, 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要求职业素养、沟通协调交流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强。毕业的学生符合和适应现实岗位的难度大。第五个难度是在社会认可度、吸引力方面。应该讲一些院校除了少数专业特色突出, 社会影响力或吸引力大, 其它相对还是弱, 近几年部分政法类院校经过合并重组, 其特殊性逐渐弱化, 办专业容易、办好难。

二、找准改革的着力点, 走特色发展之路。

面对难点, 深入分析行业需求, 准确定位, 走内涵发展之路,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 已成为谋划政法高职院校科学发展需要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思考的课题。

(一) 把握新机遇, 推进政法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这对我们探索构建现代法律职业教育体系既明确了要求, 也提出了具体的路线图。以此为指导, 我们要加强对法律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主动适应法律职业教育与政法及法律服务行业协调发展的新需求, 积极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政法高职院校与普通法学教育学校相互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 推动普通法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大力探索政法高职院校与普通法学教育院校在高层次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上的合作, 满足法律职业人才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力争在构建现代法律职业教育体系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

(二) 把握新阶段, 推进政法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如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 群众对于高等教育服务的选择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样化, 越来越理智;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 从2008年开始持续下降, 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将出现生源危机;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等。因此,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法事业发展实际,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速度, 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结构, 切实提高办学效益, 坚决摒弃以规模扩张推进教育发展的思考方式, 深入分析行业需求, 准确定位,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 把握新挑战, 推进政法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当前, 生源逐年减少的发展形势对政法高职教育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 出路就是立足政法及法律服务行业, 做好服务政法工作这篇文章。政法及法律服务行业是政法高职院校的依托行业, 是政法高职教育安身立命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 政法职业教育就是在服务政法及法律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兴起、成长、发展起来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 立足政法及法律服务部门, 服务政法及法律服务部门, 不仅是政法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 也是政法高职教育的办学优势。要牢牢坚持这一办学宗旨不动摇, 主动融入政法及法律服务行业, 全面服务政法及法律服务工作。要牢牢把握这一办学优势不动摇, 以政法及法律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作为政法高职教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教育教学资源, 为行业培养基层一线的法律执行、法律辅助、法律实务和司法行政技术人才。深化与行业的产学研合作, 积极参与行业重大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项目, 积极参与决策咨询, 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 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要以行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促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不断提升, 在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在服务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 把握新要求, 推进政法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 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 深刻回答了在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是着眼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对政法系统队伍的执法执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对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对政法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对政法及法律服务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政法类高职院校对此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具有重要的人才保障基础性作用和理论研究先导性作用。政法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变革, 为政法高职教育提供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 因此, 我们要紧紧围绕政法工作中心任务和改革要求, 与时俱进, 服务大局, 有为有位, 全面提升政法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五) 把握新内涵, 推进政法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如何办好政法高职教育和如何培养一线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认识, 进一步明确怎样提高办学质量和创新办学特色的路径与方法, 进一步增强治校理教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是破解、谋划政法高职教育难题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1. 坚持从职业和行业需求出发, 深化政法高职教育办学定位。

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职业, 没有法律职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就没有政法高职教育。如果仅从教育的一般规律来看政法高职教育, 就会极大地降低政法高职教育的吸引力、矮化政法高职教育功能、限制政法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因此, 办好政法高职教育, 必须立足于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 立足、融入和服务法治中国建设需要, 深刻领会把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方针, 来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定位和专业建设思路与路径, 重点在培养基层法律辅助、法律实务和中高级安保等人才上下功夫, 带动相关专业群创新发展。

2. 坚持以现代职业教育为引领, 探索构建现代司法职业教育体系。

按照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积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 以课程衔接为重点, 统筹设计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 逐步完善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 建立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制度。按照法律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和职业教育规律特点, 积极开展司法职业教育分级改革实验, 逐步探索形成自下而上“培养目标和规格”逐级递进、“教育内容和要求”顺畅衔接、“入学制度和形式”开放灵活、“质量保障和评价”科学严谨的司法职业教育体系。

3. 坚持内涵发展, 着力加强质量特色建设。

坚持把特品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建设一批“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就业优势明显”, 在区域或全国领先的特品专业, 提升专业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努力办出自己特色。以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 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建立校企共同开发建设课程新机制, 建设一批教改课程、优质课程、网络课程。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 适合政法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积极吸收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毕业生质量评价, 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 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着力加强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 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团队、毕业生、社会服务品牌。

4. 坚持开放办学, 深化校政企行合作机制建设。

统筹规划, 整合资源, 多层次多渠道运作, 进一步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和拓宽校企合作模式。加快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以多元参与、共同发展为原则, 建立有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家、企业技术人员等各方人员参加的“校政企行战略合作理事会”, 健全校政企行合作管理制度, 完善校政企行合作项目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 最终形成较为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探索学校与知名大型企业的深度合作模式, 如在校内建立以知名企业冠名的“校中企”, 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等, 从合作内容, 到合作形式, 形成体系, 不断深化。以专业为纽带, 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有针对性地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 引进国外优质课程、教师、教材等教学资源, 拓展境外升学、就业渠道, 建成一批国际化特色专业, 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扩大留学生规模, 提高外国留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推进留学生教育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 深化政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一) 不断推进教育内容改革。

就法律类专业来讲, 职业教育双重属性非常明显, 在研究探索过程中争议较大。重点是如何坚持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 着力解决好职业性和教育性紧密结合问题, 一是在破解学科体系过程中, 要有效解决好以实践为导向, 以职业性为基本要求, 将法学学科知识体系教学转变到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 突出体现法律适用功能, 根据“庭前、中、庭后”等工作过程、流程、任务, 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努力。二是法律类高职教育的高等性问题, 如何教知识、教法理、教方法, 把握高等性的度, 这也是重点要研究和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法律类高职学生与工科类高职学生面向的工作性质存在较大差别, 工作情境、教学职场设计建设, 很多属于非生产性、物质性、直观性, 职场环境内涵建设难度大, 有的特征相对不明显。这就决定了政法类高职教育模式必须在比较与借鉴的基础上, 本着虚 (虚拟) 实 (真实) 结合、工作性和仿真性结合的原则, 构建较为符合政法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校内仿真模拟、校外顶岗实战”的教育模式, 推进工学交替等教学做训评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问题的能力。

(三) 不断深化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创新。

由于政法类高职毕业生的工作对象主要侧重于对人的管理与服务, 对其政治品德和社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 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上, 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 以“三意识与四能力” (即忠诚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爱岗敬业意识与学习认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解决具体问题能力) 培养为核心, 突出“立德明法、重能强技”人才培养特色, 通过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指导平台、职业技能训赛平台、校企共融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社会实践服务平台、职业素养证书考评机制, 一、二、三课堂联动递进, 构建起具有政法特色的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 实现从职业能力培养到职业素养内化的价值超越。

(四) 是坚持以服务政法为己任, 深化多元化社会服务模式。

办好政法高职教育, 必须要确立立足政法、服务政法的办学宗旨, 紧紧围绕政法中心工作, 以培养政法行业一线人才, 解决政法工作理论与实践问题, 服务政法行业改革发展为切入点, 面向社会基层, 完善多元化的服务体制和机制, 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围绕政法队伍建设, 大力开发行业社会急需的司法警察、中高层次安保、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等培训项目, 构建完善面向政法及社会基层的法律职业、法律辅助、社会工作等人才培训服务体系, 形成品牌, 创出特色。要围绕司法执法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区矫正、法律语言应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应用法律研究, 参与决策咨询, 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力和行业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要围绕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积极面向社会基层开展法律服务和社会服务, 积极承担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 积极参加重大活动安保和志愿服务, 构建完善面向政法及社会基层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体系, 不断提高政法高职教育的影响力、话语权,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政法高职教育和其他类型高职教育相比, 在体制政策、人才培养定位、校企合作、职业服务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 政法高职教育必须在深刻研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 找准改革的着力点, 走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政法,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高职教育产业化再思考 篇2

那么,教师为什么要专业化?任何一个教育行家或教育行政领导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出这样的答案:教师专业化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教师不做教书匠,要做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学校之高下,靠的不是校长的知名度,不是口口相传的“名声”;而是学生是否能够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一所学校真正的实力,靠的是教师,教师的风度修养、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职业生命质量的个体生活和幸福指标。

课改进入深水期,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对教师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教师职业已经不仅仅是教师谋生的手段,教师职业必须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职业”到“专业”的转变,这是人们对教师观从浅层到深层的转变,是人们对教师这一概念认识上的质的飞跃。

不过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全社会,都有思考的责任和义务,为什么教师职业操守的问题屡见报端呢?为什么教育问题总是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呢?在此,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时期的教师培养机制

先看看新时期的教师培养机制。不管是高级职称的评定还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都有论文发表和公开课这两项必备条件。就说论文发表吧,一般都要求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并且要求两篇以上,这简直让多数普通教师望而生畏,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他们一是没有时间写论文(因为教师严重缺编,周课时量有的高达三十多节),二是大多数教师写出来的论文还不具备省级以上刊物的质量,三是除了屈指可数的基本核心期刊外,大多数刊物均要求作者缴纳出版费。全国的教育刊物市场就那么大,再除去一些名师专家的论文,留给普通教师的还有多大的空间?僧多粥少,看似可及却遥不可及。再说公开课吧,一般也要求有省地级以上的公开课经验,所以对多数普通教师而言也是微乎其微,多数教师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上一堂省地级公开课。再加上一些名师工程,确定了苗子后要重点打造,重点包装,几乎让他囊括了所有的上公开课的机会,其他教师只能望“公开课”兴叹。但是,名师工程的目的决不应该是培养了少数几个名师却造就了一批庸师,整个教育不是几个名师能够包办代替的,大批的一线普通教师的专业化决定着教育的未来,教育是造就“精英教师”还是造就“教师精英”呢?答案不言而喻。同样,教师培养机制是为了激励教师的专业化,而不是设置种种高不可攀的障碍阻止教师的专业发展,把多数教师拒之门外。

这就是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之一,也是社会重视教育发展的一些举措。笔者以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应该面向整个教师群体,不是限制而是扶持,不是走独木桥而是走阳关道,让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沃土。

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

再来看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一个教师因为教学业绩突出而被选拔到一所办学条件更好一点的学校工作是对该教师最大的肯定,这是教师获得成就感的另一种途径,它能够激励教师更投入地工作,释放出更大的潜能,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现在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也变得不再纯洁,一些并没有太过突出成绩的教师进入城区学校或名校,而一些教学业绩突出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只能留守农村。其实不管城区还是农村都需要脚踏实地的教育工作者,但这样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显然是教育的变相不公平,是对人才的漠视和打击,也是造成人才流失和一些教师甘于平庸的原因之一。

再如教师的提拔,教师最大就是当个校长,可当下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偏要严格按照行政上的干部选拔条例来框定,教学要出名师大都是在40岁到50岁这个年龄段,世界大学名校均是七老八十的科学家或科学院院士担任校长,目前而言,还真没有在四十来岁就当大学校长的,就中小学来说,有成就的教师要想提拔却被这年龄限制,而真正走上领导岗位的并不都是教育上的名师。

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不足导致了很多优秀的教师的才能得不到赏识,教学业绩得不到尊重,在这样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下,教师的专业化在某种程度上只能是一厢情愿,教师可以用多种形式消极对待。总而言之,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发展,所以,教师专业化要求当下教育必须认真审视在教师培训、激励、评价、流动、选拔机制中的种种不公平,兴利除弊,为教师的专业化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教育理想不是梦

经常听到身边的一些教师感慨:像那些成名成家的教师全国能有多少个?言下之意其倾其一生努力也不会成为那个幸运儿。话语中不仅透露出失落和无奈的情绪,同时也传递着一种价值观: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作为一种职业的存在,他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成就感。普通教师除了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还需要多少外在因素的帮助,才能够成长为名师或教育家?成为名师或教育家的几率能有多大?客观地讲,名师或教育家群体中不乏靠个人奋斗而“功成名就”者,但具备这样的天时地利者能有几个?对普通教师而言,“成名成家”的理想不是镜中花,就是水中月,既如此,教师的教育理想渐渐消失,专业化没有前行的动力便不值得奇怪了,再说名师的社会认知度吧,有几个地方对各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有明确的补贴呢,稍好的颁发一张证件,有的可能连张证书也没有。而且就评定职称来说也算不上硬件,能有多少老师想去成为名师呢?其他行业做出突出贡献,政府部门还有重奖,教师有几个得过重奖?与其那样不如这样就变成了现状,教育理想自然就淡化了。

一个没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其专业发展自然是不难想象的。教师的专业化除了提高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这一基本目标之外,其终极目标在于期待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甚至教育家。时下,许多教育媒体旗帜鲜明地提出“时代呼唤教育家”“呼唤教育家办学”等等,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教育的需求,当下的教师有没有这样的需求,有多少教师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需求的是理想还是梦,这就需要学校造就一块沃土。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把教育家过于神化和圣人化,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恰如痴人说梦,这说明当前教育还缺少足够的自信和包容的气度。其实真正的教育家并非远在天外,他应该来自普通教师,来自教学一线,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躬耕于教育,有着教育的理想,有着教育的智慧,有着教育的思考,有着教育的情怀。教育家是教师专业化的最高境界,是教师经过努力能够到达的最终的目的地,但是成为教育家并非是高不可攀的金字塔,更不是天方夜谭。要到什么时候,所有的普通教师都梦想成为教育家,那时候,就是教师专业化春天的来临。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其标准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的心理品质,精益求精的教育教学水平等,这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本要素,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要素,离开“师德教育”谈教师职业专业化,那是空谈,是舍本逐末。因而,要真正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首要的是必须强化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是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人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的取向;直接影响其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思想情感的深厚与否;直接影响其能否献身教育、敬业爱岗、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直接影响其能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因而,学校抓师德教育就必须花大力气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这是教师走向职业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

笔者以为,在大力提倡教师专业化的今天,教师专业化不应该只是一种期待,需要的是冷静的审视,要从教师的思想深处发挥其潜能,让教师从职业道德操守去认识自己的职业,这就是人们常常议论教师的主流话题——师德教育。只要所有人都能理性的变革,整体的规划,精心的经营,耐心的扶持!海不拒细流所以成其大,山不拒沙石所以成其高,若人人都能如此,教师专业化终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单位:贵州省思南县第五中学)

高职教育产业化再思考 篇3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思维特性

由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成长经历和学习环境与本科生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他们在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与本科生不同的特征, 主要表现如下:

1、职业素养需求较高, 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强

高职高专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比较高, 即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在这样的前提驱使下, 高职学生体现出特有的务实性, 并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有一定的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积极性, 适应能力强。

2、高考阴影影响较大, 失落自卑感较强

调查表明, 高职学生的自卑感普遍较重。由于高职学生的录取批次是最后一批, 一般学生考试的成绩都不好, 文化基础较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讲确实要差一些, 加上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是很长, 办学条件不是很好, 与学生想象中的学校差距甚远, 因此部分学生思想上信心不足, 精神萎靡不振, 学习缺乏动力, 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 缺乏奋斗目标, 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自卑感。

3、组织纪律性较差, 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差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 其文化基础本来就一般, 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另有少数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而到学校的, 到校后不思学习, 不求上进, 组织纪律涣散, 上课经常迟到, 无故旷课, 厌学、厌集体生活。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育认识滞后, 教育成效低下

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摆脱“一锅煮”的束缚, 单纯运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 仅仅把教育当作是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 有的甚至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 上面要求下面就做, 既不重视教学资金的投入, 不重视教学手段和内容的改革, 至于效果就更加没有讲究, 再加上教育资本本身十分有限, 导致忽视对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 很少从人本价值的挖掘上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导致一些高高职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 高调但肤浅, 难以找到学生的共鸣点, 教育成效低下。

2、拜金主义盛行, 人生价值偏差

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新旧体制转换交替时期, 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 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 使许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被扭曲, 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 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 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

3、生存环境复杂, 心理问题突出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承受父母家庭太多的期望, 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不强, 加之学习、就业、经济方面的压力及人际交往、情感、竞争等方面的因素, 导致在大学生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 目前大学生中的心理异常率高达11~15%以上。

4、网络负面影响, 学生身心俱损

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就是网联网, 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 诱惑着一些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 导致部分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协调, 严重影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 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又极易导致信息的膨胀和泛滥, 暴力、迷信、色情信息充斥网络, 欺诈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都易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迷惘和自我的迷失。

5、社会阴面屡现, 诚信观念淡化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诸多深层次矛盾逐渐被显性化和激化, 在加上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正受到极大的挑战。学习考试方面, 循私舞弊;缴费上学方面, 恶意拖欠;助学贷款方面, 逃避债务;求职择业方面, 弄虚作假;日常学习生活中, 打架、斗殴、偷窃、赌博等现象时有发生, 行为粗野、说话庸俗等情况更不鲜见。

三、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讨

1、加强思想教育认识, 培养合格应用人才

各高职院校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督促检查, 扎扎实实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同时, 也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探索高职教育的实现途径,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职教育不仅姓高还姓职, 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高技能人才, 更要培养高素质人才, 只有培养出技术高超出众, 思想积极上进, 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一方面要从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和注重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有效引导, 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社团作用, 拥有覆盖面广、体系完整、深入基层的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 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和渗透力。

3、探索教育手段途径, 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理论教学水平,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改善教学方法, 认真开展实践教学, 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另外, 特困生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问题等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心坎上,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4、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加强思政队伍建设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归根到底要靠队伍, 要靠人。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按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 按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 要研究和制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按不低于应收学费总额3%左右的标准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 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 以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措施得到落实;要切实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使学校领导班子成为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领导集体。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当代青年值得信赖能担重任[N].新京报, 2008-6-15.

[2]张春平.高等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学术论丛, 2009, (5) .

高职教育产业化再思考 篇4

《规划》的颁布, 对安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要实施好《规划》, 需要采取很多措施, 其中, 按照《规划》要求, 立足示范区,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培养适应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是示范区建设的当务之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一) 示范区高职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较多, 办学实力较强2009年全省共有高职院校57所, 示范区就有45所, 其中, 合肥市30所, 芜湖市4所, 示范区其他城市11所, 占全省总数的78.9%。全省3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和1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培育单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均在示范区。此外, 示范区还有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和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1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培育单位 (见表1) 。

办学规模大示范区9市2县 (区) 的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的45%和66%, 示范区内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数、招生人数和毕业生数均占全省的78%以上 (详见表2) 。

师资力量雄厚示范区高职院校无论是高级职称 (教授、副教授) 人数、中级职称 (讲师) 人数, 还是专任教师人数, 2007年、20008年都占全省同类人数的77%以上 (详见表3) 。

基本上能够面向企业需要设置专业以芜湖市和滁州市为例。从表4、表5可以看出, 两市2009年机械、家电和电子信息、建筑、现代服务业专业招生人数占全市总数都在16%以上, 大部分专业能够面向市场。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2009年,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招收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港口业务管理专业学生分别为149人、68人,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招收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港口业务管理专业学生分别为30人、50人。

(二) 示范区高职教育存在不足之处

高职院校布局失衡根据《规划》要求, 为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 增强产业集聚和服务功能, 带动示范区加快发展, 示范区设立合肥市、芜湖市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双核”。2009年, 合肥市拥有30所高职院校, 占示范区高职院校总数的66.7%;而芜湖市只有4所高职院校, 仅占示范区高职院校总数的8.9%。

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示范区高职院校有些专业招生人数较少, 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要。以2009年芜湖市和滁州市招生为例。从表4、表5可以看出, 芜湖市的新材料、化工专业招生人数占全市招生总数的1.8%以下, 滁州市的非金属加工专业招生人数仅占全市招生总数的3.4%。

与承接产业转移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发展对策

(一) 在宏观层面充分运用有关政策, 增强示范区高职院校办学实力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专门针对一个区域的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内高职院校要充分运用有关政策, 增强办学实力, 更好地服务承接产业转移。要根据《规划》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 在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建设, 在经费保障、费用减免和融资渠道等方面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要根据国家和省教育部门招生改革的政策, 加大自主招生改革力度, 争取更多的优秀生源。2009年,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首次试行自主招生, 录取了230名素质较高的新生。2010年,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行联合自主招生, 以吸纳优秀生源。

(二) 在中观层面构筑协作平台, 提升服务效益

发挥合肥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北核”的作用, 构建皖江示范区北高职教育板块建立以合肥市为核心, 由合肥、巢湖、滁州3市共同构建的皖江示范区北高职教育板块, 主要服务汽车、机械、化工、农产品加工、高技术、现代服务、建材、新材料、非金属加工、家电和电子信息等产业的承接和发展。

发挥芜湖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南核”的作用, 做大做强芜湖市的高职教育一方面, 芜湖市可以通过多种投资方式增设高职院校, 扩大高职招生规模。芜湖市现有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4所高职院校。该市2008年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和2009年招生人数分别占示范区同类总数的19.0%、15.3%、16.7%、13.3%, 这与芜湖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南核”的功能定位是不相称的。另一方面, 以芜湖市为核心, 由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州4市共同构建示范区南高职教育板块, 主要服务汽车、机械设备、电子信息、化工、现代服务业、钢铁、有色、建材、轻纺、旅游等产业的承接和发展。

以安庆市为核心, 构建皖江示范区西高职教育板块以安庆市为核心, 由安庆、池州两市和六安市的舒城县和金安区共同构建皖江示范区西高职教育板块, 主要服务石化、汽车零部件、轻纺、船舶制造、旅游等产业的承接和发展。

(三) 在微观层面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示范区高职院校要根据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方针, 树立“以服务求支持,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 深化教育改革, 为承接产业转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改善专业设置,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示范区高职院校要积极应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变化, 根据承接产业和本地产业的需求, 改善专业设置, 调整招生规模, 适应转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一方面, 根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另一方面, 要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优化升级, 改造“传统专业”和“夕阳专业”, 开发新兴专业和“缺门专业”。

改革课程结构, 强化实践教学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教育永恒的主题。一方面, 在设置课程时, 要合理安排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和技术技能训练课的课时比例, 一般要求分别占15%、35%:、50%;另一方面, 要加强工学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要通过落实实习工厂和校外实习基地、落实实习指导教师、落实实习时间的“三落实”, 确保学生实践训练扎实有效地开展。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 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安徽省已建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 要求技能大赛覆盖每所职业院校、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位学生, 并划拨了专项经费。示范区高职院校要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 扎实有效地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力求通过技能大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关键,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 示范区师资队伍较强, 但随着承接产业转移深入发展, 还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把好教师入口关, 要根据开设专业的需要, 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优秀教师;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刚性制度, 要求新教师进厂实习取得实践经验;三是根据“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原则, 从企业和社会选聘有一技之长的专家、技术能手到学校任教, 解决新设专业教师缺额的问题。

加强校企合作, 增强创新能力“着力加快自主创新,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是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高等院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 进行自主创新是示范区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在自主创新方面, 高职院校和企业各具优势, 高职院校专家、教授集中, 科研氛围浓厚, 是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心;企业是生产一线, 能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是技术创新的实验场和推进器。示范区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一系列奖励措施, 加强校企合作, 鼓励技术改革和创新, 为皖江城市带推进自主创新、高水平地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35.

[2]郑在霞, 杨福根, 伍万云.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实现宣城科学新跨越[J].理论建设, 2009, (4) :12.

对农业产业化的再思考 篇5

一、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在国家提出农业产业化以来, 我国不同地区对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模式进行了不同探索。目前, 主要有公司+农户、大公司+小公司+农户、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和专业市场+农户等模式。在实践中, 这些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些龙头企业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大, 但同样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 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 对农业产业化认识不清。

有关农业产业化的文章大多认为, 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产、供、销, 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的一体化经营。而且认为, 只要实现了这一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就能实现农业产业化, 甚至认为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就是这种农业的一体化经营。上述观点模糊了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内涵和目标, 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正确实施, 我们要以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内涵和目标以及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途径。

2.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 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因为从规模上看, 作为加工与销售企业的龙头企业的规模都会远远大于农业生产企业的规模, 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是不同的, 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会利用其市场势力与农户签订不平等的合同或契约。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通过不等价交换对小的农业生产企业进行剥削, 会导致前者发展壮大而后者凋敝败落, 最终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途径和方式存在偏差。

目前的一体化企业, 并没有建立在产业融合和产权一体的基础之上。目前无论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还是专业市场+农户的一体化模式, 都不是建立在产权一体化基础之上的农业一体化经营, 从产权安排上看, 上述一体化模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纵向一体化, 而是交易双方为降低搜寻成本而签订的销售和采购合同。而这种一体化经营, 在短期内可能会促进农业产品商品化, 但从长期看其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4. 政府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上存在偏差。

许多地方政府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龙头企业的发展一定会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 这是因为龙头企业产出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投入品———农产品。但龙头企业经营不善会直接影响农产品销售和农民收入, 而且龙头企业很容易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农民。事实上, 将农民和龙头企业捆绑在一起, 不是降低了农业经营风险, 而是增大了农业经营风险。即使这种模式使整个社会的总剩余增加, 通过政府行为让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利润也并不具有操作性。首先,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同签订是一种市场行为, 如果由政府确定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 将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必然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其次, 政府并不了解每一个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生产成本, 所以政府无法确定一个有效率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再次, 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价格的波动与工业品相比较大, 如果由政府定价, 当市场价格波动很大时, 交易双方履约的可能性面临考验, 政府面临两难选择, 政府保证合同执行的成本将会很高。

二、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内涵和目标

农业产业化实质是要把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的商品生产, 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体制的创新和经营方式的变革过程, 就是在巩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过程;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也是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一) 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收入

在探讨农业产业化问题时, 人们往往把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方式混淆起来。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农民收入, 解决三农问题。因此, 农业产业化采取什么模式,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 只能有一个判断标准:看能否在长期中增加农民收入。很多人简单认为, 农业产业化就是实现农业一体化经营, 这就把农业产业化目的和手段混淆起来。

(二) 农业产业化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工业化

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也是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工业化的基础。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就是在农业生产中从产前一直到农产品销售都遵循同样的农业生产工艺流程。这样就可以把由一家农户要全部完成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像工业品生产一样分为一个一个不同的生产工序。在我国现阶段,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它决定了我国农村的基本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寻找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 把农业产业化同家庭承包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配置以及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 将农业与其关联产业紧密结合并实现协调发展, 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效益, 应成为我国政府农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实现有利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实现合作化经营, 由于从备耕、种植、管理、保鲜和储存等阶段都实现了统一的农业生产工艺规范, 每家农户只完成农业生产中的某一道工序, 生产同一种农产品的农户就可以进行生产合作, 这样就在农业生产标准化基础上形成农业生产的分工与合作, 从而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 进而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这样的分工模式有以下优点:

1. 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的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也有利于使用高效的农业机具。

标准化生产可以使小规模的经营在不改变现有土地制度的情况下变为较大规模的生产经营。

2. 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有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壁垒限制, 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建设。

标准化生产可以有效防止出现食品安全和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工厂化的管理也可以对农产品质量进行跟踪管理, 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促进农产品的出口, 增加农民收入。

3. 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农产品的交易费用, 增加农业的效益。

专业化分工可以促进各个生产阶段的技术革新, 促进农业生产中更多的创新的出现。在标准化的条件下, 同一个地区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是相同的, 这样可以使鲜活农产品的交易从看货交易变成看货样交易, 甚至可以发展成期货交易, 促进农产品流通速度的提高。

(三) 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

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农产品集中产出和均衡消费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问题, 发展农业关联产业是关键。农业生产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那么有关农产品的运输、加工、储存、保鲜、销售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运输、农业科技等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必要的外部条件。只有在农业关联产业充分发展的条件下, 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没有像食品加工、纺织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的发展, 农产品的深加工就会受到限制, 农业生产的效益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没有从事农产品的运输、仓储等物流业的发展, 鲜活农产品就不能及时供给市场, 农业产量就不能及时转化为农民的收入。同时,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还需要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改革和支付手段的创新, 这样才能降低农产品的流通费用和其他中间环节的费用, 才能使农业利润更多的流向农民而不是中间商。所以, 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就必须发展和农业相关联的产业。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1.政府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规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应该一切按市场规则行事, 不能干涉微观经济活动。首先, 发展和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引导农民进行中、远期的鲜活农产品交易, 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其次, 加快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出去, 很多鲜活农产品烂在农民手里是农业生产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和农产品交易中心成为农业领域最迫切需要的基础建设, 应当由政府作为公益事业投资建设, 大幅度降低农产品的交易和运输费用。

2.政府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公路等级, 完善农村路网建设, 为农产品运输提供公共服务, 方便农产品的运输和降低运输费用。鲜活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 因此, 时间因素对鲜活农产品的销售有重大影响。如何缩短从农产品产地到销售市场的时间, 就成为提高农民收入,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3.政府应建立农产品国家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督体系, 确保农产品是在标准化状态下生产并符合国家标准。这是实现农产品产业化的重要保证。只有保证了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都是符合一定的国家规范, 农产品的远期交易和电子商务交易才能有效进行。

4.促进农产品交易制度的创新。首先, 要推进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交易中的应用。其次, 要促进农产品交易结算制度的改进。发展电子商务必须有相适应的支付系统, 这要求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 使农民能够接受和习惯于网上支付。

认清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和内涵对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极为重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正确道路;才能提高农业产业本身的结构转换能力, 使之合理化和高度化;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民收入, 实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生产标准化基础上, 在农业关联产业充分发展的条件下, 把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商品生产, 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 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政府应该在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 通过降低农产品交易费用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革来促进农业产业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一体化经营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3]段文斌.制度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4]胡乃武.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3) .

安徽省流通产业发展再思考 篇6

关键词:安徽省,流通业,先导性产业

流通业是安徽省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发展相对落后, 总量偏小, 速度不快等, 严重束缚了安徽省流通产业的发展。

一、安徽省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

1.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2000—2008年, 安徽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054.3亿元增长到2965.5亿元, 增长2.8倍, 与经济社会同步增长。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增长迅速, 有了较大的增幅。据不完全统计, 安徽省拥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业网点300多个, 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商品市场近130个, 总交易额超过1100亿元, 创建了20多个国家级、110多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 商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商务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收入、带动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商务经济对安徽省GDP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30%;商务领域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超过20%, 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 带动就业占安徽省从业人员25%左右。

2.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和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的发展较快, 先进流通经营方式与管理技术得到较快推广。安徽省现有各类连锁企业近200家, 拥有连锁门店2000多个, 合肥百大、安徽商之都、阜阳华联等名列全国连锁企业百强, 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流通业中最具活力的组织形式。省烟草、煤炭、有色、叉车、汽车等行业已在有效运行B2B电子商务, 农业、旅游、医药、商贸等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正在开展B2C电子商务, 徽商集团设立了全国首家钢材网上交易市场。同时, 合肥、芜湖、蚌埠、阜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流配送中心也在蓬勃发展中。

3.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增强。

安徽省拥有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1000多家, 零售额328.1亿元, 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6%, 其中徽商集团已跻身于全国企业500强, 进入商务部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行列。与此同时, 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安徽省商贸系统1000余家国有、集体流通企业中已有近90%完成了以“双退出”为核心的改革, 有1家上市企业。大批的国有中小内贸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售卖等方式, 基本实现了开放搞活。

4.商业领域对外开放取得进展。

国际、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纷纷登陆安徽省。家乐福、欧尚、易初莲花、沃尔玛等国际知名商业企业已进驻合肥、芜湖、蚌埠等地。上海百联、北京华联、南京苏果等国内大型流通企业纷纷在安徽省设立连锁企业。外来商业资本带来竞争的同时, 也带来了崭新的经营理念, 推动了安徽省商业格局的变革。

5.城乡流通体系不断完善, 消费环境日益优化。

作为全国惟一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省, 已累计建设连锁农家店超过17000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290个, 覆盖所有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建设了5个国家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4个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 改造了50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建设了44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培育了30个省级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 全省最大的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初步建立了包括农资、日用品、农产品销售以及市场运行监控等方面的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

二、安徽省流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安徽省流通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与国内发达地区及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即使与中部地区的省份相比也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相对落后, 总量偏小, 速度较慢。

2008年, 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65.5亿元, 较2000年增长2.8倍, 但与全国增长水平及中部地区增长水平相比, 还存在着差距, 总量与6省平均值的差距还在拉大。自2005年以来连续数年位次徘徊不前。居民消费增长缓慢,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最终消费及GDP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水平。

2.组织化程度低, 骨干企业少, 带动力弱。

全省中小流通企业约占流通企业总数的99%, 实现销售额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左右。尽管有徽商集团、合肥百大、安徽商之都、阜阳华联等比较大的企业集团, 但与国内外一些知名大企业相比, 在企业规模、经济总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最大的连锁商业企业合肥百货大楼集团公司和商之都有限责任公司的销售额之和仅为国内最大的连锁商业企业上海百联集团销售额的15%。特别是随着零售市场全面放开, 在各种外来资本蜂拥而入的竞争面前, 本土企业的劣势愈发明显。

3.现代流通方式起步早, 推进慢。

虽然安徽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业起步较早, 但发展缓慢。流通业态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百货店、食品杂货店等传统业态。批发业尤其是重点批发企业还处于结构调整、机制转换阶段, 组织形式、管理水平、制度创新等严重滞后。大型商品流通基础设施, 如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发展缓慢, 制约着商品流通业的发展。

4.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水平较低。

安徽省大多数流通企业目前还在实行“公司—商场—部组”三级管理、“公司—商场”两级核算、商场、部组承包经营的传统管理方式, 把统一的经营主体裂变为一个个小团体和利益单位, 降低了公司整体的、直接的竞争力, 分散了公司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管理手段上, 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内部电子网络、网上销售、电子订货等管理技术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5.流通秩序不规范, 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商品流通市场有序发展、规范管理、依法保护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假冒伪劣商品和坑蒙拐骗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商业道德和商业信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门封锁、地区分割、地方保护现象依然存在, 流通业规划管理滞后,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业态、布局不尽合理, 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安徽省流通业发展对策

为促进安徽省流通业的发展, 安徽省流通业今后发展的对策, 必须围绕坚持流通业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城乡市场流通改革与创新并举、繁荣国内市场与开拓国际市场同步进行。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要求, 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建立健全市场监测调控体系,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创建公平和谐的市场环境, 促进安徽省流通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以商业网点规划为依据, 促进城市商业流通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商业网点规划, 是优化商业结构, 引导商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管理, 对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及专业特色街进行合理定位, 形成功能明确、分工合理的多层次的城市商业格局, 解决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和业态发展不合理的问题。在规划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城市在扩大消费中的主导作用, 重点培育皖江经济带;在商业业态发展上, 加快发展贴近和方便居民生活的便利店、折扣店和中小型综合超市;积极发展家电、食品、建材等专业连锁超市以及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等新的业态形式;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 适度发展大型综合超市, 力争使其成为城市消费品市场的主力业态;鼓励大型百货企业的改造与整合。通过合理规划, 不断增强和完善城市商业功能, 促进城市流通业的健康发展。

2.以重点项目为支撑, 大力培育骨干流通企业。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积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 是促进安徽省流通业加快发展, 应对流通业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挑战的必由之路。应以一大批重点项目为支撑, 迅速扩张规模,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首先确定将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粮油食品进出口 (集团) 公司、安徽辉隆农资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华联超市有限公司、安徽华夏集团、安徽亚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亿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庐江安德利贸易中心有限公司、安庆金华联超市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企业列为省重点培育的骨干流通企业。其中, 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同时为国家重点培育的对象。

其次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其他政策包括: (1) 直营连锁经营企业办理经营资格审批和各类证照手续, 由总部向所在地主管机关统一办理、统一年审, 各分店持总部的批准文件或证照到所在地办理备案手续, 纳入当地管理。 (2) 推动各级各部门联合检查, 严禁重复检查、重复处理。 (3) 列入省重点支持的流通企业建设的配套支持手段。

3.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都是现代流通方式的具体表现, 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而这三种流通方式都对信息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安徽省应以现有的信息技术为依托, 促进现代流通方式的快速发展。

首先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连锁经营在安徽省的生活消费品流通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流通方式。要在继续规范和完善生活消费品连锁经营的基础上, 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发展和延伸, 以品牌为核心,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加快发展直营店和加盟店, 减少经营环节, 降低成本, 提高流通效率, 确立连锁经营方式在流通业中的主导地位。

其次是加快发展物流配送。加快发展物流配送, 关键是要建设多功能的现代化配送中心。要按照“政府营造环境, 企业自主运作”的原则, 加快建设合肥、芜湖物流园区以及其他若干个物流基地, 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业, 为企业提供周到的一揽子服务。

最后要积极推行电子商务交易模式。要大力实施“科技兴贸工程”, 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技术, 积极开展网上交易活动, 建立各种不同门类的电子商务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建立健全流通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信用建设, 完善网上交易管理办法和支付体系, 扩大交易品种, 促进B2B、B2C、C2C等主要交易模式的健康发展。

4.以建立健全监测与调控体系为抓手, 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加大投入, 加快市场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建立和完善以城市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茧丝绸企业为重点的《安徽省城乡市场运行监测信息直报系统》, 进一步扩大市场监测范围, 扩充和完善其功能, 逐步建成安徽省的市场监测体系和覆盖全行业的便捷、高效的市场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及时向社会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切实加强监测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设备的现代化建设, 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企业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实现网上直报信息, 提高市场运行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5.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保障, 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加强整规工作的法律和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 研究制定安徽省的具体实施办法, 全面清理相关的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坚决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 打破地区封锁, 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的形成。

6.提高思想认识为关键, 加强对现代流通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认识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流通工作发展的速度、规模、效果。加快安徽省流通业的发展, 关键在于提高对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思想认识。要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 统一社会各阶层对流通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链接、增值、引领、组合和渗透、推进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不断加强对现代流通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把流通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入经济评价体系, 建立流通工作责任制。

参考文献

[1]金永生.流通产业组织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

[2]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2) .

[3]陆江.加快发展现代流通[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4) .

[4]王冬芳, 周物明.中观维度的流通费用与流通经济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9) .

[5]杜丹清.中国本土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与政府行为研究[J].江苏商论, 2006 (2) .

[6]代兵.中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 2009 (8) .

[7]王曼莹.区域流通企业连锁经营市场营销模式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9 (5) .

[8]沈文, 赵萍.论流通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财贸经济, 2007 (2) .

[9]谢志华.流通产业创新与区域发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再思考 篇7

1 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

精神文化涉及面广, 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风格和人文精神等方面, 较集中地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内涵本质和个性特色, 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 学校精神的确立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所以, 塑造校园文化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主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发动和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深入研讨, 更高一个层次地提炼学院精神, 逐步树立校园文化建设全员参与、共同受益的意识, 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2) 推行文化的“校企合作”, 把企业文化有效地引入校园,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突显高职教育特色。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工作:一是核心价值观的转变, 要主动学习优秀企业的科学管理机制、团队合作精神、激励与创新和人人平等的理念。二是主动研究企业文化, 并与学校文化有机结合。三是全面系统地实施“校企合作”。

(3)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当今社会早已步入信息化的网络时代,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的重要作用, 创建思想、职业、知识、服务四位一体的校园网站, 逐步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渠道, 主动举办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 努力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2 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载体

物质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其基本载体。因此, 加强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的创建, 形成独特的内涵和风格, 并影响于师生的观念和言行, 对师生养成良好习惯、培育高尚的职业追求和恪守职业道德, 意义重大而深远。

(1) 物质文化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并做好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在美化校园环境时, 应当适当引入企业的文化, 使师生在校园里能够体会到职业教育的气氛, 深切感受到企业管理的气息。例如:学校必须有宽敞、够用的实训、实验场所, 并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的机会;校园里企业管理文化、职业教育特色的标识到处可见;图书馆藏书丰富。

(2) 加强校园景观建设。作为修饰和美化校园环境同时又极大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的校园景观设计, 充分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学风面貌及办学的精神理念。各高职院校都在努力运用自己独特的形式创建着各具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 通过改造环境, 充分表达个性精神, 并从侧面体现所处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精神。

(3) 加大视觉识别系统的教育性。每个学校的视觉识别符号可以直观地表现一个学院的形象。因此, 规范校园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充分体现“校园处处即教育, 学生时时受熏陶”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使师生潜移默化地熏陶, 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 进而有效提升学院整体形象, 加深社会对学校的肯定和认可。

3 活动文化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风格

高职院校校园活动文化是在从事各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格。高职院校应该通过组织一系列积极、健康的师生活动来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活力, 提升校园活动文化的质量, 突显职教特色。

(1) 充分调动各种社团群体的力量, 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包括理论、实践、文艺、体育等各个方面, 发挥社团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在举办活动时, 可以邀请优秀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讲解和展示, 也可以倡导、鼓励和支持企业来校承办校内文化活动, 使校企在文化活动方面有机结合。

(2) 提倡和鼓励在校生走出校门, 走向企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途径始终应走“工学结合”的道路, 鼓励并组织在校生经常性地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活动, 亲身体验校外企业的生产活动运作过程, 深刻感受企业优秀员工那种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 让学生在这种企业文化的“浸泡”和洗礼中, 有效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4 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目前, 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较短, 基础相对薄弱, 起点也比较低, 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学生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因此, 建设和完善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势在必行。

(1) 体现以人为本, 建立健全学院制度体系。学院应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 结合自己学院的特色, 在学习、综合素质测评、食堂、宿舍、实训、实验和技能操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

(2) 坚持产学研一体化, 有效引进优秀的企业管理机制。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多数是从事企业基层的现场管理工作, 这样的工作需要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严于律己、规范的管理和操作、高效劳动和高标准的技术等。因此,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需要走进企业, 主动学习和借鉴企业的先进经验。。

(3) 进一步完善行政和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设。学院要采取有效措施, 充分发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 提高大家的参与意识,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在后勤、物资及人事等方面都有章可循, 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争取做到公平、公开和公证, 促使学院管理制度规范化、系统化。

总之, 拥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各高职院校不能盲目地“拿来”他校的经验, 要根据本校实际, 借鉴他校做法, 建立突出职教特色和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厘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有条不紊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以便有效发挥校园文化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孔国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析[J].教书育人, 2009 (36) .

[2]康华, 李丽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14) .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再思考 篇8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大学毕业生数量每年递增, 劳动力“供大于求”成为我国就业问题的基本矛盾, 而且这一矛盾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存在, 在这种大背景下, 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目前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但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却较好。据报道, 一些应用型专业的毕业生“吃香”依旧, 有相关人士分析, 高职高专毕业生因动手能力强, 就业姿态相对较低, 市场需求旺盛等, 就业率相对较高。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 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 对高职专科生的需求也将会更大。

面对社会需求, 各高职院校在发展传统学科的同时, 适时探索开设新专业, 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优势得以凸现, 因此, 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应该说是喜忧参半。

1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分析

虽然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时会遇到不少难题, 但与本科生相比, 我们发现, 高职高专毕业生也具有不少优势。

1.1 高职高专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强

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 注重所学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 往往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所以本科层次的学生“眼高手低”者较多。而目前在我国企业中, 缺乏的是既懂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培养的正是“理论知识够用, 同时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掌握了较硬的专业技能虽然理论水平和本科生相比有所欠缺, 但拥有非常多的实践机会, 培养了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这使得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 这是企业欢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主要原因。

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 高职高专毕业生更踏实肯干, 这种就业态度是其就业时的一大优势, 如果高职专科生愿意从基层做起, 则更受企业欢迎。

与本科生相比,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观念更实际、更理性, 这使得他们的就业空间更广阔, 就业层次更丰富, 抗就业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1.2 高职高专毕业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有了“用人成本”的意识, 这种成本不但包括员工的薪酬待遇, 还包括培训员工所花费的成本。而对于某些岗位来说, 录用专科生比录用本科生可以花费更少的用人成本, 获得更好的用人效果。据调查显示,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 就业率远远超过本科院校[1]。

1.3 订单培养, 更具竞争优势

“订单式”人才培养, 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形式, 是高职院校适应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目标定位准确, 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实践能力, 又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颇受用人单位青睐。

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上岗后在短时间内能很快适应工作、并且能做出好的业绩、创造更多价值的毕业生。而高职院校就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这一点要求, 毕业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加之在各大企业的实习经验, 所以高职生一毕业就可以很快适应工作, 并做出骄人的业绩, 深受一线和基层的欢迎。学生毕业参加工作, 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据了解, 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高专院校摸准了市场的脉搏, 按照市场需求培养的学生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拿着比不少本科毕业生还要高的薪水, 甚至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 去年某高职学校的应届毕业生, 有95%以上都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 高职高专在就业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凸现[2]。

2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据了解,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不是就业难, 而是择业难”的问题。在就业经验交流会上, 许多高校负责人认为不少毕业生仍存在期望值偏高、自我定位不准确、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非公务员单位不进, 甚至有业不就等现象。

2.1 好高骛远, 就业期望值偏高

目前, 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就业期望值偏高, 很多学生对就业的工作地域、经济待遇、环境条件等期望值仍过高, 单位好、收入高、工作稳定仍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的首要因素。不少毕业生不愿意到落后地区和一般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工作;在择业时希望到大城市、沿海地区, 喜欢挑选公务员、大企业, 追求高薪酬;而最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乡镇企业, 毕业生却不愿意去, 这就造成供需两方面在需求结构上的矛盾。

2.2 缺少信心, 自我认识不够准确

有些毕业生自信心不强, 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盲目与人攀比学历, 总认为是高职专科生就比本科学生低一等、矮一截。在校期间, 没有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较好的规划, 未充分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自己的求职技能和技巧、自己的竞争力如何, 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不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就业倾向、就业态度。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 在并不完全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 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更好的工作时, 又追悔莫及, 甚至毁约, 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心理困扰。这些毕业生给用人单位的印象是什么都能做, 但什么都做得不是很好。

高职高专毕业生遇到挫折心理易出现偏差, 就会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 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 表现为较强的职业逆反心理, 变得消极、胆怯、出现消极怠工或不愿参加工作等情况, 这就极大程度地削弱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4 高职专科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客观, 大多停留在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上, “重课堂, 轻课外”的倾向仍十分突出, 往往只重视形式, 不够注重实际效果, 既无法确保每一个高职生都能参加, 也难以在经费、场地、指导等方面满足活动开展的需要。同时高职专科学生本身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够, 认为不是主课无关紧要, 在参加教学实训时, 出现迟到早退, 甚至逃课现象。

3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高专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上岗适应性强;有吃苦耐劳精神, 更愿意从基层做起, 更受企业欢迎;为使毕业生就业时少走弯路, 及早适应岗位、适应社会, 提出以下建议:

3.1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校期间应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 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坚强的自制力和信念, 应更看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到相关行业实习,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同时还要具有良好身体素质。

3.2 准确定位,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职专科生要面对现实, 转换思路, 改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 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 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岗位、职业, 不要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要有先站稳脚跟, 充实和打造自己, 再展翅飞翔、谋划未来的战略目光。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一定要转变就业观, 可以先就业, 后择业。毕业生必须对自己的兴趣、心理、能力、价值观念等进行调整, 根据自身情况, 准确定位, 做到正确认识自我, 确定发展目标, 把自己从“我想干什么”转变到“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定位中;就业时不要追求一步到位, 斤斤计较眼前的岗位, 否则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 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 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3.3 加强社会实践的锻炼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高职高专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 是高职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也是高职生形成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生优势的一个关键所在。高职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掌握文化专业知识同样重要。在目前新的就业机制下,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已成为高职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也是高职生立德成才的一个重要平台。

高职学生要充分利用假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到相关的行业实习,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将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做到学有所用, 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和对社会现状的认知程度。

3.4 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心态

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对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十分重要。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的竞争对手, 如果没有良好的就业择业心态, 没有正确的择业技巧和方法是难以成功的。因此, 毕业生在就业择业前, 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心态, 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 排除不利的心理干扰。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勤于学习、勤于思考, 敢于接受挑战和面对失败, 培养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并能积极地找出应对困难的方法,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具备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的坦然和镇定, 这样才能顺利就业。

4 结束语

总之, 就业形势虽然严峻, 但困难与办法同在, 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毕业生能准确定位, 稳妥应对,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把握正确的择业原则, 调整就业期望值,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满怀信心, 迎新市场挑战, 从基层做起, 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未来仍将充满光辉和灿烂。

参考文献

[1]刘芳芳.[调查]毕业十年:电力专业就业三样本[EB/OL].http://www.indaa.com.cn/sucai/fg/20100915_426444.html.2010-09-15.

[2]周友珍, 郑颖.订单培养更具竞争优势江西高职生就业受热捧[N].江西日报, 2008-01-02.

上一篇:小学音乐启发式教学下一篇:直读远程抄表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