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建议

2024-09-14

矛盾与建议(共9篇)

矛盾与建议 篇1

0 引言

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国近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推进作用, 自2000年商业银行放宽个人住房贷款以来, 在综合国情影响下, 中国的房地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这背后是刚需和投资性需求共同作用叠加共振的结果, 对于经济发展, 房地产业功不可没, 对于民生民情, 对房地产业是爱恨交加。随着近些年的城市化和旧城改造的推进, 居民对住宅的多方面需求与房地产开发商的逐利行为的矛盾愈加突出。在此, 本文就日照分析规范理论要求与现实操作中的实际感受间差距提出简单分析和建议。

1 日照分析的现行普遍流程

目前常见的日照分析流程是由规划设计甲、乙级资质或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技术部门采用计算机正版分析软件, 根据国家标准和各地方法规对有日照要求的拟建、在建、改建或已建的建筑模拟其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情况, 分析计算其相关的量化指标。通俗地讲, 是建设单位为了确定拟建建筑对自身和对相邻居住区建筑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进行分析, 编制《日照分析报告》。日照分析是为了保障居民享受到最低限度的“阳光”的科学工具。决定居住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所处地理纬度及其气候特征, 二是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不同纬度的地区, 对日照要求不同, 高纬度地区需要更长的日照时间。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 属高纬度严寒气候地区, 住宅主采光面居室的日照时数, 在有效日照时间带不低于大寒日2小时。

2 浅析日照分析理论中与实际感受间的差距

新建居住项目在取得规划设计要点时已经对日照要求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明确, 在开发商取得相关手续后, 进入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此时需要对拟实施方案进行日照分析, 一般日照分析有3种:一是拟建与已建建筑物、二是已建对拟建建筑物、三是已建建筑物之间。由于到目前为止, 日照分析测量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因测区不同设计单位不同要求和格式也不尽相同, 从而在设计阶段的测量就存在了一定的裁量权, 最终项目建成后的实际感受可能就存在感受差异。

另外, 开发单位在建筑摆布和方案设计时过度的追求出房率是普遍现象, 基本上方案设计均以设计规范的低限要求作为设计高限来实施。理论上符合各类技术指标要求, 但在实际住户的感受上却不尽如人意。这一现象在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城市化推进中尤其突出。旧区改造一般由于资金和操作限制, 呈区片化推进, 这就使得整个街区的天际线高低差异过大, 视觉上对旧区低矮建筑造成极大的视觉压力。当一个片区改造后, 开发单位已经按照下限要求做了极限设计, 一旦改造至平行的下一片区时, 会导致与已建建筑的叠加影响出现, 此时, 任何日照稍有影响的建设行为都会导致被遮挡建筑出现低于下限要求的日照影响。从而使得改造价值陡降, 难度上升, 技术上阻碍了旧区改造的推进工作。反之, 新区建设一样存在同类问题隐患。集中的居住区设计中, 由于开发公司实力和小区规模限制, 小区相邻关系非常普遍。日照分析和间距要求等指标有效地保障了先后建设项目的最低权利, 但是先后建设一样存在先建设先占有有利设计条件, 后建设迁就已有建筑, 小区形态和建设内容受到先建建筑的钳制, 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这些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 正是逐步对理论接受实际操作验证的一个挑战, 也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日照分析规范中的理论缺陷。

在实际操作中, 除了先后建设相互影响的情形外, 还经常在实际住户感受中提出视觉影响问题, 一样直指日照分析方法和理论的不足。对于一般南侧小区设计南低北高布局和一字排布最北侧建筑的摆布方式属于常见惯用手法。对于北侧小区住户来说, 高大的建筑有种遮天盖日的感觉, 长期压抑, 非常不满。经过对多个类似项目和情况的实际勘察、调研, 虽然一字排开的建筑挡在面前, 其间有所打断, 但是山墙长度较长, 使得侧视时无法看到山墙之间的打断空隙, 有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视觉感受。导致侧向日照几乎没有, 只有正面照射时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除去连续照射时间外, 都处于阴影影响区域内, 可谓是“暗无天日”。但是存在的现象却是符合理论规范和要求的。使得很多居民四处投诉却无疾而终。

3 简单提出对日照分析的改进建议

上述的复杂现实情况确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身边, 而且随着城市化推进愈演愈烈, 改进日照分析要求迫在眉睫。在此, 本文仅对文中所述的几种特例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以期引起更多关注, 共同推进民计民生的房地产业真正健康发展。目前看到的日照分析缺陷主要集中在日照分析没有前瞻性, 仅仅对于现状和拟建情况做有限分析, 导致了规划出现局限性。另一方面, 对于日照分析的日照时长要求没有提出更多细则要求, 从而导致满足日照要求却不能满足居民居住体验要求的冲突。鉴于此, 建议对日照分析提出明确细则设计, 从前瞻性和体验性入手:前瞻性, 是指对现状建筑和拟建建筑分析以外, 应对相邻其他未开发或未达到规划设计容积率一定比例的地块进行模拟综合验证, 比如, 容积率规划为3.0的田字格布局的四个地块, 当未进行全面开发时, 应对南侧可能存在遮挡建筑的地块模拟处于未来开发容积率3.0计算建筑高度和遮挡影响情况建立模型分析;体验性, 是指实际建成的居住小区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开发单位的利润完成, 而是体现居民居住体验和切身感受的舒适度, 笔者认为比容积率带来的感受更为直接和客观, 应考虑分时段要求日照系数, 不应该出现全天日照集中出现2小时或其他满足规范要求的时长, 随后和之前都是一片黑暗, 对于住户居民的影响远超过日照不足带来的影响。因此, 日照分析的时长要求应分段设计, 类似上午时段至少满足时长要求的25%、下午至少满足时长要求的25%。从技术角度使得日照分析真正能够给住户带来切身感受得到的阳光而不是理论上带来的日照。

4 结束语

为提高合理利用土地和不影响居民居住环境条件,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来自于最终居民的切身体验, 制定合理的采光方面技术规范和要求就是用制度管理现实社会的基本要求, 也是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的进行日照分析测量重要性。同时引进和完善新的日照分析测量方法和制定其国家统一标准, 是规范房地产业真正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杨青春.日照分析在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中华民居, 2014, 2:60-62.

[2]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002年版) [S].2002.

[3]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 (2012年版) [S].2012.

[4]范文兵.建筑物日照分析测量内容及方法探讨[J].城市勘测, 2006:28-30.

矛盾与建议 篇2

—XXX—

我县水库前期实物指标外业调查工作已全面结束,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留下了多起土地等矛盾纠纷未化解,主要表现为私人与私人之间、私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权属矛盾纠纷。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水库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土地等权属纠纷调处程序的设置存在局限性,导致了土地权属纠纷存在一定的难度,成为影响民生工程建设和移民稳定的热点问题。人民调解是我国现行法律的重要补充,充分运用人民调解将土地等权属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才能实现水库建设和移民稳定。

随着我县水库工作的开展,土地权属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成为制约水库建设的问题,同时也成为诱发移民不稳定因素的原因,水库工程建设工作中的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将演变成行政案件。因此要以乡村为主要力量,充分运用人民调解化解土地等权属矛盾纠纷,对于巩固我县水库工程前期调查成果,促进和谐赫章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当前土地权属矛盾纠纷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行法律对土地权属矛盾纠纷化解的局限性,导致土地权属矛盾纠纷化解难。主要表现在:

1、土地界限-1-

不清楚,土地承包证指定范围模糊,调查取证难。

2、由于大自然的力量,导致私人与私人之间在利用土地上出现混种、越界,私人与集体之间出现界限不清楚,土地界限混乱,集体与集体之间权属不明确,难于取证。

3、历史的原因,导致历史遗留问题难于解决。

4、当事人的权利长时间得不到保障,群众不满意,移民不稳定因素增多。

二、人民调解在土地权属争议纠纷工作中的运用

人民调解的宗旨是既便民又要从源头上解决矛盾纠纷。

1、在调解工作的实践中,我们要深入调查、精心组织、适时引导、程序合法,为调解工作奠定基础。

2、精心组织。要充分听取当事人对问题的陈述,做到有倾诉就有倾听,对双方的证据材料进行当面质证,让当事人明确自身证据的优劣,找到双方争议的盲点。

3、适时引导。要掌握好调解节奏,在当事人明白争议存在盲区后,要适时引导当事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不管当事人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都把它当做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反复研讨,最后对当事人存在的小分歧就依据社会公德规范进行劝说,促使当事人在和谐的气氛中达成协议。

4、程序合法。程序合法必须贯穿于人民调解的全过程,只有程序合法才能体现调解工作的权威性。使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内容真实,不违背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从而保障协

议的执行。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准司法文书,在核实无误后,应当面宣读。并告知双方当事人,若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后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从而终结土地矛盾纠纷的处理,实现就近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预期目标。

三、强化人民调解的功能和作用

人民调解是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进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切实消除纠纷的活动,是我国现行法律的重要补充。由于当前人民调解制度的不完善,调解水平较低,在群众中缺乏威性,得不到群众的认同。因此强化人民调解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显得重要。

一是强化调解协议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33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规定完善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让人民调解协议由准司法文书演变成正式司法文书。

二是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

道防线”,加强人民调解队伍的建设是人民调解制度的核心内容。人民调解机构要加大对调解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提高其法律政策水平、文化水平、调解工作技能和职业道水平,加强同基层司法所的联系,吸收基层司法所法律专业人士,不断补充新的血液。

化解职工矛盾的对策建议 篇3

1 职工矛盾纠纷的原因分析

1.1 因分配不均导致矛盾

由于原煤炭企业养老保险缴交基数低, 造成退休职工工资与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相比低得很多, 与其他行业的企业职工相比也低不少。当前煤炭企业退休人员的月基本养老金大多在1200~1400元/人范围, 有些不足千元, 形成一批“弱势群体”。许多退休职工家庭多为一人领取养老金, 需维持2个人甚至更多人口的生活。以往煤炭企业在职职工的工资收入都比较低, 干一辈子到退休也没有多少积蓄, 靠微薄养老金难以应对当前物价上涨的现状, 因此退休后生活普遍比较困难, 心存怨气, 矛盾突出。

1.2 因病无力支付医疗费导致矛盾

因长期在煤矿艰苦行业工作, 职工身子较弱, 患病率高, 且患职业病、工伤人员尤其多, 退休后随着年龄的增长, 许多人产生了并发症, 医疗费支出要比一般人多得多。有的职工到了老年, 生活都无法自理, 长年要人护理, 使其家人无法外出谋职, 经济困难雪上加霜。如果家中有一人得了癌症等大病, 高昂的医疗费马上会拖垮一个家庭, 有不少困难家庭选择放弃治疗, 以免欠了一大笔债, 人还是没了。如:退休职工钟xx, 退休收入仅800多元, 丈夫早年去世, 女儿20岁患有抑郁症, 自己患乳腺癌, 因无钱而放弃治疗。又如煤电公司离休干部遗霜方××患乳腺癌把上海的房子卖掉治病。更有甚者老人因病不愿拖累子女, 选择自杀。

1.3 因“教育不均”导致矛盾

由于煤矿企业普遍地处山区, 教育资源偏少。“教育不均”造成矿工子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往往文化程度较低, 没有一技之长, 就业相当困难。虽然有不少职工子女能够通过读书外出谋职, 但也有很大一部份倒回矿区要求安排就业, 企业又没有那么多的岗位提供就业。目前矿区还存在个别零就业家庭, 子女不但没有实现“反哺”父母, 反而长期依赖父母, 做“啃老族”, 导致上辈穷, 下辈也穷的“遗传”现象。按目前我国教育体制, 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几万元甚至近十万元, 这对于退休职工尤其是困难家庭来说, 确实难以承担。

1.4 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产生矛盾

由于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家庭成员关系、邻里关系没处理好, 引起争议纠纷, 普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小额债务纠纷等等, 产生矛盾的现象比较普遍。

1.5 因劳资等等纠纷产生矛盾

由于劳动合同、工资待遇、劳动保护、伤残赔付、工伤保险、社保医保、社会福利等等引发的矛盾纠纷, 特别是伤残赔付纠纷在煤矿企业尤其突出。还有与当地村、镇老百姓的瓜葛千丝万缕, 难免因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等问题发生矛盾纠纷。

2 化解职工矛盾纠纷的对策建议

企业原本应当是消除民怨的地方, 若处理不好, 就会变成积累民众怨气的地方。因此, 煤炭企业应当注重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 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职工诉求机制和矛盾处理机制。

2.1 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 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统筹兼顾, 合理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呼吁政府部门出台政策, 尽快缩小企业职工养老金与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的差距, 解决养老金“分配不均”的问题, 不断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

2.2 强化全民素质教育机制, 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要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爱心”, 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加强“孝”道教育, 做好困难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帮扶救急的同时更应教育大家树立自救的信心, 尤其动员困难家庭的子女自强自立, 积极就业, 挑起家庭生活的担子, 尽早帮助家庭摆脱困境。家庭和谐了, 企业就和谐, 企业和谐了, 社会才和谐。

2.3 建立困难帮扶机制, 加强社会保障功能建设

帮扶工作应是一项社会工程, 不是企业一家的事, 作为企业要加强与地方工会、民政、劳动、医保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发动多方力量帮助解决。对符合办理低保户的, 应及时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向社保部门建议适当降低困难退休职工配偶申请纳入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年龄限制及提高额度, 取得社会保险更多分额的贴补等等。加强社会保障功能建设, 要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 积极争取社会帮助。进一步完善扶贫解困制度及大病应急救助制度, 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 创造条件, 拓宽渠道, 持之以恒地开展行之有效的困难帮扶、金秋助学、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就业等问题, 让困难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2.4 建立通畅的职工诉求机制, 理顺情绪、释疑解惑

要努力提高处理职工群众反映问题的能力, 把职工来信来访当作一个重要工作来办。目前随着煤矿企业各项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 使许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出来, 诸如岗位精简、岗位竞争、外出创业、改革改制以及职工生活等方面的矛盾问题比较突出。工会组织对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积极进行认真疏导、释疑解惑。特别是要加强信访工作, 畅通信访渠道, 变被动接受来信来访、消极应付来信来访为自觉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凝聚人心, 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促进和谐。

2.5 建立矛盾处理的协调机制, 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

要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种职工矛盾形成规律的研究, 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前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各种违法行为, 要区别性质和情节, 进行控制和打击, 努力维护企业稳定的大局, 积极营造矿区和谐的氛围。

2.6 建立预防和排查社会矛盾纠纷机制, 做到“三早四个不放过”

通过职工思想信息预警机制, 设立兼职矛盾纠纷信息员 (思想信息员) , 深入基层, 及时发现和了解矛盾纠纷底数, 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 把矛盾纠纷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建立和健全排查制度。对各种职工矛盾经常排查, 热点难点问题专题排查, 重大矛盾纠纷随时排查, 做到“三早四个不放过”, 即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置, 隐患不查清不放过, 问题不解决不放过, 上访有反复不放过, 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2.7 完善人民调解处理机制, 化解矛盾, 防止激化

一是推行调解引导。对于当事人起诉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普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下转第21页) (上接第130页) 小额债务纠纷等案件, 在受理案件时, 在尊重当事人对纠纷解决选择权的前提下, 建议当事人先到队、矿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二是推行事前调解。对于涉及面广、突发性强、矛盾易激化的群体纠纷, 矿调解委员会进行事前调解, 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激化之前。

2.8 建立调处劳动争议纠纷机制,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作用, 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好劳动争议案件,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建立劳动争议特邀调解员制度。聘请一定数量具有相关法律知识的工会干部作为特邀调解员, 参加劳动争议的协调、调解等工作, 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培训研讨协作机制。对工会干部作法律法规业务讲座, 选择劳动争议典型案件现场调解, 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劳资矛盾的方法与措施, 不断提高调解工作效率, 以确保调解工作得到高效运作。

2.9 建立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机制, 维护矿区和谐稳定

矛盾与建议 篇4

提案内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苏州各县市统筹发展的最大特色。当前,苏州各县市的城乡一体化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的城乡一体化,目的是要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整个存量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这一过程势必涉及大量土地征用、农户拆迁,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这些矛盾和冲突如不能及时协调和化解,不仅将迟滞城乡一体化整体进程,而且极易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拆迁矛盾纠纷主要由以下几种状况引起:

一是群众在拆迁后临时过渡难的问题。苏州各县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仍在启动初期,要建设新集中居住区需先行拆除规划区内住宅,暂时不可能“先建后拆”。且当前设计建设的新集中居住区多为小高层,建设周期长,导致临时过渡期也拉长。虽各级政府会发放一定的临时住房过渡费,但事实上大面积的拆迁是各地租赁房源紧张,造成拆迁后临时租房难问题,特别是对年老体弱病残拆迁户,人家还不愿意出租。再有在临时过渡区内,拆迁户遇要办红白喜事,办事没有合适的场所,容易对拆迁产生不满情绪。

二是规划拆迁区内的住宅翻建问题。有部分拆迁规划区内的子女带婚家庭,原来房屋小或破旧,现在需要翻建,但因“处在拆迁规划区”,政策上不允许原地翻建。而短期内又轮不到拆迁,想出宅预安置又没有相对应的政策,在成了这些对象的两难现象。

三是少数低收入家庭无力购买安置房的问题。少数低收入家庭原住房面积较小,为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政府在安置面积上给予政策性照顾,且享受安置价待遇,但这些拆迁困难户,仍然无力拿出多出部分的安置房购买款,拆迁陷入尴尬。

四是少数拆迁户借拆迁提出过分要求的问题。有的拆迁户认为平时生活很困难,或本来就有一些隐含的矛盾纠纷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政府找上门,正好将“困难打包”,提出种种非分要求;也有的拆迁户抱着“乘机捞一把”的心态,认为“早拆要吃亏,晚拆能得益”,刻意回避拆迁谈判,导致一户不拆,多户攀比,一处拆不动,多处都观望的问题。

五是少数拆迁户曲解政策想多获利的问题。因置换土地的用途不同,各地、各时期的拆迁政策不同,再加上对装修、附着物的评估补贴难免会存在一定差异。少数拆迁户就拿出各地政策、各地规定断章取义、生搬硬套、无谓攀比,有的甚至还到处宣扬,阻碍了拆迁的进程。

六是集中居住以后生活成本上涨的问题。集中居住前,农户可以靠种蔬菜、养鸡鸭等增加一些收入。而集中居住以后,油、米、蔬菜等都要上市场购买,水电气、物业管理等费用也在增加。据统计,一般失地纯农民集中居住以后的生活成本每月将多增加150元左右。面对上火成本的提高,群众对拆迁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

面对这些拆迁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应该以合情、合理、合法为原则,提前介入,细心研究,一方面耐心解释,一方面出台政策,积极推进惠民拆迁、阳光拆迁、平安拆迁,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真正让群众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要以人为本,实施惠民拆迁。在城乡一体化拆迁过程中,为防止和减少矛盾,政府部门要充分尊重民意,问计于民,多方听取群众的意见,排查实际困难和矛盾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如尽可能采取先建后拆;为被动迁户设立临时红白喜事厅;为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被拆迁群体安排临时安置点;对无房户、少房户的拆迁实施优惠政策;对集中居住农民实行一定的生活补助;出台关于农村住宅置换商品房的实施办法、租用土地协议安置方案等,切实考虑群众在城乡一体化推进中的应得利益。

二要公平公正,实施阳光拆迁。在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要注重在政策源头上预防矛盾,科学合理地制定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实行拆迁例会制、首问负责制、现场办公等公开办事制度;规范拆迁操作流程,严把清理丈量、资料交接、资料审查、数据核算、材料公示、协议签订和房屋安置“七大关”。做到宣传有利,政策到位;程序公开,操作到位;统一政策,补偿到位;落实措施,监督到位,切实维护群众的拆迁利益。

三要多方联动,实施平安拆迁。在拆迁过程中,注重发挥多方面作用,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发挥纪检监察的监督作用,从强化权力运行的内部制约和监督入手,开展廉政风险点专项排查,杜绝拆迁中的不正之风。要发挥信访接待的桥梁纽带作用,实行领导接访、干部下访、部门寻访制,确保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避免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发生。要发挥司法部门的维护公平作用,通过在拆迁一线设立信访接待室,实行听证调解制、成立城乡一体化矛盾纠纷专项调解小组等措施,为拆迁对象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充分保障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

矛盾与建议 篇5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亿m3, 扣除200亿m3的冲沙水量, 可用水量为380亿m3。且近几十年来, 黄河实测径流量偏小, 既与降雨量减少引起河川天然径流量减少因素有关, 也与流域用水增加有关。

随着沿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用水量不断增加, 不断扩大的供水范围和持续增长的供水要求, 使水少沙多的黄河难以承受, 承担的供水任务超过其承载能力。黄河河川径流仅占全国河川径流的2%, 却承担着本流域和下游引黄灌区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20%的人口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 引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00万亩, 发展为现在的1.13万亩。造成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也存在水污染严重和用水浪费现象。

面对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从长远看, 黄河流自身水资源难以满足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持续增长的用水需要, 而实施“南水北调”西线跨流域调水是未来解决黄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近期, 则要依靠大力开展节约用水, 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等综合措施来解决。

1措施建议

1.1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保河流自身生态用水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 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2012年初,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对此, 黄河水利委员会也相应提出:建立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建立黄河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建立黄河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其中建立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是黄河水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保证黄河自身的生态用水, 保持黄河本身的生态健康, 才能为两岸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水资源。因此, 要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后, 建立黄河流域在水资源管理中不可逾越的“红线”, 就是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1.2加强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 统一管理与调度黄河水资源效果显著, 因此, 必须坚持。在此基础上, 一是, 要加强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流域取水许可管理。按照《取水许可水资源征收管理条例》的要求, 逐步完善总量控制管理的各项具体制度, 建立流域与区域相衔接的取水总量控制管理机制。需要完善落实和建立以下管理制度: (1) 取水许可审批、发证统计和公告制度, 实现取水许可审批发证资料的共享, 为实现流域和省 (区) 总量控制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2) 建立取水许可审批、发证监督检查和处罚制度, 防止瞒报、不报取水许可审批发证情况、越权审批等现象发生; (3) 流域至各级行政区域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 防止取水失控和促进节约用水。二是, 强化黄河水量统一管理与调度。进一步完善黄河水量调度协调机制;落实水调责任制, 建立健全水量调度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是, 完善和加强法律手段, 保障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顺利实施。依据《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和《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尽快完善配套管理办法, 实现涵盖黄河水权管理、水量调度、水资源保护在内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

1.3建设节水型社会, 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节水中求发展, 节水的重点在农业, 其次是工业。由于灌溉工程的老化以及灌溉技术落后等, 水渗漏损失一般为40—50%, 灌溉用水利用率仅30—40%, 与发达国家的80%相比差距很大, 说明节水潜力巨大。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70%以上, 目前我国大部门地区水利水的利用率仅约30%, 水的重复利用率约50%。

黄河流域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2%, 搞好农业节水意义重大。今后应逐步对灌区实施节水改造, 着力抓好干、支渠的衬砌防渗和骨干建筑物的配套, 改革灌溉方式, 提高用水效率。在又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工业用水量仅次于农业用水量,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工业取水量逐步增加。应着重对工业取水量较大的企业进行节水改造, 提高重复利用率,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约用水。

1.4合理提高水价, 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当前来看, 节约用水最主要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水价, 用经济的手段调控用水量。目前引黄供水水费标准为:农业用水4—6月份每立方米1.2分。其他月份1分;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 4—6月每立方米9.2分, 其他月份8.2分。实现了两水分供, 但总体来讲目前引黄供水价格偏低, 低于引黄渠首供水成本价, 一方面, 造成争水、抢水现象, 使原本就不富裕的黄河水更加紧张;另一方面, 由于供水收入低, 工程无法进行维修、养护或维修养护不及时, 造成工程老化、失修, 工程使用寿命缩短。因此, 应研究合理的水费价格, 合理提高水价, 按成本价供水, 并最终实现“水资源价格+工程水价+环境水价”的科学水价。

1.5建立水市场, 实行水权有偿转让机制

面对黄河水资源的短缺, 优化配置越来越重要。建立水市场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 应逐步建立黄河水市场。应研究探讨规范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程序, 制定水权转让的具体实施办法, 水市场用户之间的水权交易要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下进行, 交易双方在交易前要按照管理权限向黄河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交易机构提出申请, 并按照协商一致的结果、依据国家法律进行交易, 交易后双方要到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交易机构登记过户, 取得取水许可或其他合法凭证。

1.6加快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建设

南水北调是国家未解决北方地区干旱缺水现状而设计的一项宏伟工程, 是解决水量严重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南水北调实施成功后, 我国将形成“三纵四横”的水资源统一调度网络格局。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计划从长江下游江苏省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 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 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 一路向北, 经隧洞穿黄河, 流经山东、河北至天津。一路向东, 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第一步工程主要向苏北、鲁西南和胶东地区补充水源, 年均抽长江水60亿m3, 输水干线长660km。第二步将抽长江水扩大至年均110亿m3;中线工程近期从丹江口水库引水, 调水80—130亿m3, 远期规划再从三峡水库或以下长江干流取水增加水量, 工程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

东中线工程以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 兼顾农业及其他用水, 通水后可基本解决京、津、冀、豫、鲁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届时, 黄河下游的引黄供需矛盾可得到缓解, 但难以根本解决黄河缺水的现状。尚需要西线南水北调, 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170亿m3, 实施后将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可用水量, 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局面。S

矛盾与建议 篇6

一、高等教育供求研究的一般理论

高等教育需求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其主体主要分为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和社会高等教育需求两方面 (1) 。而高等教育供给是指由各类教育机构提供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基本类型

高等教育供求矛盾, 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供过于求, 是由于供给相对过剩;二是供不应求, 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上述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两种基本类型都包含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方面, 即在一定高等教育质量前提下可能是高等教育供给总量不足或过剩, 也可能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或专业结构不相适应。

三、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的主要矛盾

在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后, 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总量上的供过于求

近年, 我国学龄人口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高考人数持续减少。自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50万后就开始减少, 2013年为全国高考人数连续第五年下降, 直到2014年出现了首次回升。

其次, 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反映了我国或者我国的某个地区高等教育产品供给被满足的程度。现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2013年全国大学生毕业生达699万, 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而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727万。而总量过大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负荷不了各类高等教育服务的供给量所反映出来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再者就是专业、行业的相对过剩。文科类扩招的程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 工科专业需要大量的设备, 人才培养成本高, 而中文、新闻等基础类学科一本书就能开课, 金融、管理类专业“外表光鲜”, 自然成为扩招的首选, 学科专业比例失调的现象逐年加剧。同样地域、行业的“扎堆”现象也较为明显, 引起市场规律发生了作用, 结果导致某些行业领域的毕业生出现结构性失业, 供大于求的现象。

2、质量上的供不应求

目前, 政府已经给予了较大幅度的支持和投入。但就提高质量、提高创新能力、学校发展建设实际需求来讲, 还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即资源相对不足。这导致了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资源配置差异, 进而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上存在差异, 属于教育供给客观上的质量差异。

3、结构上的失衡

在满足基本的个人高等教育需求下, 大家有了上好大学的追求。重点大学招生数量有限且入学门槛高, 因此其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资源也基本只能供“少数人享受” (2) , 即这一层次的高等教育供给根本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 传统认为的技术工人不体面的观念使得我国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一直处于严重短缺状态。这一现象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存在不平衡, 亟须调整。

四、缓和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措施

教育供求矛盾不可能完全解决, 但可以最大程度上使之得到缓解, 促进其相对均衡发展。因此, 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1、高校建设的改革与质量提升

高校应形成与国家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发展相衔接, 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发展, 合理调整学校的培养计划、专业结构, 更多地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质量人才, 也能更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2、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并进行合理配置

政府投入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长期以来, 无论从相对意义上或是在绝对数量上, 我国的教育投入明显不足, 所以, 处理高等教育供求矛盾中的质量供不应求问题, 首要的就是必须逐步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分好“蛋糕”, 因此合理的分配是缓和矛盾的关键。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制度、监督管理体系。

3、转变价值观念, 重视高职类院校和培训中心的发展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高等教育投资, 如果错误估计个人的禀赋, 所进行的高等教育投资就具有低收益性 (3) 。盲目地高等教育投资所形成的高等教育服务需求, 对于居民家庭和社会都会引发教育资源的浪费, 扩大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 因此, 要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念, 正确认识到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同样具有甚至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效用。

高等教育需要多元化才能保持其供求的平衡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高新技能人才, 那么就应该关注高职类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发展, 合理分配好人才层级的结构。

参考文献

[1]胡瑞文, 张海水, 朱曦.大众化阶段的人才供求态势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 2013.

矛盾与建议 篇7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圆”的第一段教学内容 (教材第93~97页) , 这部分教学内容共安排了三道例题、两道“练一练”以及八道练习题和一则“你知道吗”. 其中, 三道例题包含10个知识点、5次交流、4次操作、1次观察和4次思考.

10个知识点, 即:“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圆心? ”“什么是半径? ”“什么是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

5次交流, 即学生观察教材呈现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圆形物体后:“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 ”“想办法画出一个圆, 在小组里交流. ”“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对例3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 ”“你还有什么发现? 在小组里交流. ”

4次操作, 即:“想办法画一个圆.”“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 ”“在自己画的圆里标出圆心, 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并分别用字母表示.”“先任意画一个圆, 把它剪下来, 再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

1次观察, 即教学例1时, 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呈现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圆形物体, 以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圆的经验. 当然, 其他活动中也包含观察, 这里就不单独列出.

4次思考, 即:“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它有几条对称轴? ”“你还有什么发现? ”

二、参阅《教师教学用书》

与苏教版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00页对这部分内容提出的教学建议是: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第93~94页的例1、例2、例3, 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七的第1, 2题. 第二课时完成练习十七的第3~8题.

其中, 对于第一课时的教学是这样建议的:教学例1时, 要侧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充分地感知圆. 教学例2时, 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并结合学生用圆规画圆的体会具体介绍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学例3时, 可以在学生各自操作的基础上, 通过记录学生的表述逐步整理出需要重点讨论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以教材中所列的问题为主. 然后明确提出:“关于这些问题, 你是怎样想的? 可以怎样验证你的发现? ”接着再次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或验证, 在小组内就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最后, 总结出关于圆的几个主要特征. “练一练”第1题可让学生先独立判断, 再说明自己判断的根据;第2题在学生独立完成后, 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所画的圆. 练习十七的第1题和第2题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回顾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画圆的步骤和注意点.由此看来, 第一课时除了要完成“练一练”2题和练习十七的第1, 2题以外, 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以上提到的10个知识点、5次交流、4次操作、1次观察和4次思考.

三、问诊教师教学实践

新教材全面推广以来, 除了笔者亲历了教学实践, 还学习了12节不同层次的课, 并参与了几次关于该节课的交流.笔者发现了困扰教师的一个共同问题, 即“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任务繁重, 难以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践行这个理念, 必然要分配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5次交流、4次操作、1次观察和4次思考”, 在一节课中这样一路走下来, 新课标的理念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可教学任务却无法完成, 或者是匆匆忙忙完成了教学任务, 新课标精神就难以体现, 成了“夹生饭”. 这样就形成了难以调和的教与学的矛盾.

四、我的教学建议

为了调和教与学的矛盾, 把新课标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 “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仍然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例1、例2, 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七的第3题、第6题. 第二课时教学例3, 完成练习十七剩余的题目和“你知道吗”.

“练一练”的第1题是检验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 同时为学习例3做一点准备;第2题是学生在巩固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系统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 所以这两题仍留在第一课时完成. 练习十七的第1, 2题是为了检查和巩固圆的一些主要特征, 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所以随着例3移到第二课时完成. 第3~5题是分三个层次让学生逐步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技能, 并且可以使学生体会圆的大小与半径或直径的长短有关, 而第4, 5题涉及圆的一些主要特征, 所以把第3题放在第一课时完成, 让学生巩固用圆规画圆的技能的同时, 初步体会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 第6题是结合前面所学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和平移的知识, 让学生体会圆心的位置决定圆的位置, 因而这一题放在第一课时完成无可非议. 其他题目都与圆的一些主要特征有联系, 就仍作为例3的巩固练习留在第二课时完成.

演员与角色的矛盾统一 篇8

演员,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 用自己的身体, 语言, 塑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出舞台剧,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用自己的言行, 去与观众进行着最真实最直接的交流, 心与心的交流。

一个好的演员, 或许他的真实名字, 我们不曾记住, 但是我们却可以看一眼就说出他 (她) 曾经塑造的角色的名字, 做到了塑造的人物深入人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 因为这就是一个演员的生命力, 这才是一个演员的生命力。我们评价一个演员的好坏, 看的是他 (她) 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作品, 什么样的经典人物形象。我们是因为一个或几个优秀的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 才认识了某个演员。这也就是演员的特殊职业所在吧, 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 塑造人物, 既是创作者, 又是创作的材料, 最后是创作的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 在舞台上, 演员是如何把握与角色之间的关系的, 把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结合在了一起, 是如何把两者之间矛盾统一的.

演员通过研读剧本, 分析人物, 体验生活, 最终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两者之间是矛盾的, 是两个个体, 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是矛盾的。演员是在剧作家所创作的文字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个文学形象是剧作家以文字和语言创造出来的, 它有其自身的客观标准, 即它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说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给演员的创造以规范。就像在《爆玉米花》中, 布鲁斯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导演, 奥斯卡最佳电影导演奖的获得者, 有着优越的社会地位。在创作布鲁斯的时候, 通过研读剧本, 分析角色, 首先在年龄上就得寻找四十多岁中年男人的那种感觉, 包括走路, 说话。通过影视资料, 文字资料, 了解西方上流社会绅士的生活习性, 尽可能多的去丰富人物的血肉。你不能天马行空的按着自己的思维把一个外国的成功人士演成一个旧社会的土财主, 一个没有文化的暴发户。虽然我是以自身的条件去进行创造, 但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本?爱尔顿笔下的布鲁斯。这就决定了演员是创作者, 但又收到创作的角色的文字形象要求的制约。

从这个意义上讲, 演员的创作不应该是自我表现, 而总是在创造一个与自己不很相同, 甚至是很不相同的另一个人, 一个特定的角色。既然演员的创作必须从自我出发, 根据自身条件与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去创造角色, 同时又必须创造出一个与自己不很相同或者说是很不相同的人物形象, 因此演员与角色之间就不可能不存在矛盾。

演员就是人物, 通过演员这个载体, 活生生的把人物呈现给观众, 两者是相依为命的一体。演员从自我出发, 运用正确的创作方法, 最终达到创造出特定的人物形象———角色的要求。由于演员在角色的创作中只能是以其自身作为创作的材料与工具, 所以他的角色的创造, 不论是与自己有多么不同的角色的创造, 都必须从自我出发, 因为演员本人正是其角色创造的现实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 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角色的创造。但是, 演员又不是角色, 不论演员所要扮演的角色和演员本人何等相似, 都绝不可能等同于演员本人, 需要演员在分析, 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想象和体验, 抑制演员本人与角色相悖之处, 发展其与角色相似之处, 在可能的范围里改造自己以适应角色的要求, 在表演时做到“此时, 此刻, 我就是”这样一种假定的状态, 最终“化身成角色”。

所以演员在创作中, 一方面始终清醒的把握与控制着自己的人物的创作, 另一方面又必须是全身心的投入, 包括自己的情感的投入。引导自己进入角色, 是运用自己的生活与艺术上的修养和利用自己的身心与心灵的来创造角色, 在利用是既要发挥自己与角色相近之处, 又要抑制其与角色相悖之处, 一切都要经过加工和提炼, 最终以角色的要求, 也可以说是以“理想的范本”为归属。演员与角色的矛盾是由演员来统一的, 但是最终应该统一于演员所扮演的角色。

二次房改的矛盾与争议 篇9

二次房改, 从2008年6月份由一些专家学者提出, 后来终于引起了政府高层的注意。2009年10月, 以国家住建部副部长齐骥牵头的调研小组, 已开始调研10年房改的得与失, 探索住房制度该走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2009年12月28日, 温家宝总理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再一次谈及房价问题, 他提到通过建立保障性住房、利用差别利率及税收等政策进行下一步市场调控, 说明中央政府已就房地产问题形成共识——将商品住房市场的政策调控与保障供应体系区别对待, 建立城镇居民居住保障体系, 同时完善城镇商品住房市场, 并利用利率、税收等进行调控。

虽然中央并未就二次房改定调, 但社会保障结合商品房市场化的模式被认为是二次房改的基本思路。这个思路决定了未来房地产行业改革的方向, 一方面针对城市中低收入阶层, 政府提供以廉租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而城市高收入阶层则直接进入商品房市场。二次房改的进程似乎取决于整个保障性供应体系的落实。

但对于大多数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而言, 他们所期盼的二次房改是以土地流转制度及税收制度为基础的房地产市场制度建设。

资源的错配

无论是考量城市居住保障体系的建设还是考量房地产制度的改革, 中国房地产自1998年市场化以来所凸显的问题都是在单一市场化环境下的人地矛盾。

1998年, 取消福利分房制度意味着中国老百姓想在城市居住就必须通过房地产市场这个惟一的途径, 他们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的方式在城市获得居住空间。这时, 中国城市的各种居住需求开始集中爆发:新近涌入城市的人口, 加上原有城市居民改善型住房需求、富裕阶层的投资性需求, 在过去10年当中集中体现在城市商品房市场, 供需缺口开始显现。

资源紧缺导致的价格上涨似乎是必然的, 但关于市场波动的讨论核心则在于市场的投机。一直以来, 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都被认为是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就认为2009年的房地产市场当中有投机。他表示, 2008年中国房地产一系列刺激性政策当中, 将二手房交易税征收年限从5年调整至2年的做法促成了2009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盛行, 他认为, 这是造成2009年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此外, 陈淮还认为2008年房地产相关刺激政策当中的将按揭首付比例调低至20%的做法, 使房贷趋向于富裕阶层而非普通老百姓。

陈淮所述的两项政策为2009年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量资金。当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制造等行业面临一系列危机时, 相关资金开始从制造业撤离, 并在低房价、低利率及低首付的情况之下进入房地产市场, 通过银行获得最大化的杠杆率, 进而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城市商品住房。

而在与上述两项政策配套的政策当中, 二手房交易税的调整使得市场对短期投机炒作的预期开始增加, 加上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中国各大城市新开工面积普遍不足, 2009年上半年去库存化速度过快, 导致2009年下半年供需矛盾愈加突出, 于是市场价格迅速被推高。

将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与中高收入阶层住房改善及资产储值需求区别对待, 被视作是二次房改的主要目的, 但仅仅期待以廉租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似乎并不能满足城市化过程中的住房需求。

因为城市廉租住房的供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在40000亿刺激政策当中, 其中9000万将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而且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 3年内要建成1540万套廉租住房。但这些数字相对上亿的需求而言, 仍然是杯水车薪, 因此2008年中央开始强调的廉租住房建设显然没有给2009年市场带来太大的冲击。

一方面在于短期调控政策导致的资源错配使得市场波动及价格高涨, 另一方面, 城市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房地产10年市场化改革路径证明, 短期的调控政策在供需矛盾之中负面作用往往被放大, 因而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制度缺陷与城市居住保障应该是并进的过程。

制度性缺陷

事实上, 2004年开始中国房地产业统一实行的招拍挂是近年来遭受非议最多的政策之一。此举代表在原本巨大的人地矛盾之上, 政府垄断了城市用地的供应权和定价权, 同时其土地供应不受市场调节。

在之前的很多年, 地方政府主要利用手中的土地进行招商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此种制度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所产生的矛盾并不突出。2004年之后, 土地资源的局限在部分城市开始显现, 城市可用于各种招商引资及房地产建设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 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供应开始呈现困局。在此基础上, 利用新的规划进行城市规模扩张以及旧城改造成为新的土地经济增长方式。而2004年土地招拍挂制度全面确立之后, 土地增值则成为地方政府土地经济转型的全新发展思路。

在房地产行业, 地方政府供应土地决定了未来市场的开工面积, 同时决定了未来市场的可售面积, 这就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供应土地来调节市场供应。但同时, 土地市场也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当土地招拍挂制度确立之后, 通过土地出让直接获取土地出让款项的方式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经济考核指标而言更为直接和有利。也就是说, 地方政府为市场供应的土地规模越小, 市场供需矛盾越大, 土地价格就越高, 地方政府收益就越大。

也就是说, 在土地招拍挂制度之下, 地方政府非但没有通过土地供应有效地调节市场, 相反, 其土地供应在进一步加大市场的供需矛盾。这正是地方土地经济转型的结果——在土地资源紧缺之时,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供应的方式抬高市场门槛。

因此, 在关于二次房改的讨论当中, 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垄断性供应开始成为争议的核心, 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被纳入讨论议程, 并成为二次房改讨论中的一项重要议题。

在大多数人看来, 与其让农村宅基地为地方政府征用做新的城市建设用地, 不如通过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方式为市场供应土地, 以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垄断;同时释放农村宅基地的经济效益, 让农民获取更多的收益, 这是更为有效的解决土地市场供应的方法。

但此项制度所涉甚多, 其中包含对农民利益的保障及宅基地流转形式等一系列问题。据了解, 成都及重庆等城乡综合改革实验正在就此进行尝试, 但要形成具体制度, 并推广至全国尚未有时间表。

艰难的启程

事实上, 不仅仅是土地招拍挂制度, 中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及城市户籍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局限依然众多, 进一步改革的瓶颈开始显现。例如物业税讨论多年, 近期有媒体报道物业税将在多个城市试点推广, 但要实现全国推广, 道路依然漫长。

今天看来, 改革开放30年后, 惠及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分配改革已纳入议事日程。与以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目标不同, 此次改革被认为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确立。然而, 今天的中国改革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制度完善与社会保障确立并行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二次改革”的命题得以提出。

二次改革本身意味着更为深层次的市场化制度的完善, 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更为合理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但此种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似乎依然道路漫长, 就房地产和房地产制度而言, 短期调控政策与并不完善的制度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上一篇:兼职员工下一篇:塑胶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