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规律

2024-09-14

矛盾与规律(共4篇)

矛盾与规律 篇1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 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 批判以往的唯心史观, 认为它们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 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一直以来, 对于如何理解这一矛盾运动规律, 学界颇有争论。那么, 到底该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规律?

一认识社会规律要区别于认识自然规律

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 二者都有共同性, 即客观性, 也就是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对它只能加以认识和利用, 而不能人为地创造和消灭它, 但是, 它们有共同性的同时也有明显差别。主要表现: (1) 它们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 自然规律作用的发挥依靠的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 而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发挥作用。 (2) 它们作用的范围、大小、程度不同, 自然规律只存在客观制约主观, 只要具备相同客观条件, 就可反复出现, 而社会规律却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 更为不同的是, 它是历史的, 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就决定了人们认识社会规律要比认识自然规律复杂得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作为社会规律, 也必然具有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 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这一社会规律时, 不能仅仅简单地理解它作为规律的客观性, 还要深刻把握人作为社会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说, 既要考虑到它的客观必然性, 又要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它的历史性;既要看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又要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只有如此, 才能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运行的复杂性。

二认识一般规律要区别于认识特殊规律

规律按其作用的范围可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规律是在一切社会形态或一类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它们是从最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象出的最一般性的东西, 是对事物本质最一般和抽象的概括。特殊规律则是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或在某一个别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规律。它是一般规律在具体环境下的抽象应用。社会发展规律源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并通过这些条件表现出来和发生作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有一般的条件, 也有特殊的条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就是同一般的和特殊的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同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一般条件相联系, 存在着在一切社会中都普遍发生作用的一般规律, 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基本结构、性质和面貌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等等。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是一般规律, 对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人类社会普遍适用, 但是这种适用是一般性的, 当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发展阶段, 则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这一矛盾规律时, 既要看到一般规律的普遍适用性, 又要看到特殊规律的具体指导性, 不能脱离了特殊规律, 而用一般规律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种决定不是简单的、机械的, 不是静态的、孤立的, 而是复杂的、动态的以及相互联系的。它在人类社会运行中是作为一般性存在的,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 是抽象的指导。用抽象的一般性指导具体的现实实践很容易出偏差。再比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十分复杂, “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 但并不能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 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要把握整体和部分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分成整体和部分, 整体是由它的各个部分构成的, 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的一个环节, 离开整体的要素只是特定的另一事物而不成其为部分, 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当然整体和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 某一事物可以作为整体包含着部分, 又可以作为部分从属于更高层次的整体。

事物的整体及其各个部分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并且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事物的部分发生变化会影响整体, 乃至破坏原来的整体, 构成新的整体;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其各个部分, 排除某些部分或吸引新的环节成为其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整体和部分二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没有脱离部分的整体, 也没有离开整体的部分。正如人作为一个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诸如手、脚等, 虽然理论上我们可以对人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单个研究, 但是实践上人作为一个整体是和其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只脱离了人体的手, 虽然还可以称之为手, 但是已经不能发挥手的作用了。与此同时, 没有部分的整体, 也不会存在。苏格拉底曾指出, 脸把自己的部分——额、嘴、鼻、眼、耳、下颌、颈连成统一的整体。不管脸的这些部分在形成和功能方面多么不同, 也不管它们多么相似, 它们自身不会组成脸。脸是某种统一的整体, 它把部分联结起来, 包括进来, 组成独一无二的整体, 它具有新的、整体的属性。在两性的生物物种里, 无论哪一个单独的个体, 没有另一个性别的个体参加, 都不能繁衍子孙后代, 这不是过去分散属性的简单总和, 而是它们整体联合的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作为一个整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二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讨论这个规律时, 既不能脱离前者谈后者, 也不能脱离后者谈前者, 而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谈, 不然就会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区分长期和短期, 从长期看, 从人类社会整个发展进程来看,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那种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之上的情况不可能持久, 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 势必会使二者在长期内达到一个基本适应的状态, 当然落后的生产关系长期容纳先进生产力的现象也同样不会持久发生。但是如果从短期看, 从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某个阶段来看, 比如在一定条件下, “当不变更生产关系, 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 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了”。

总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最一般的抽象概括, 是从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出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要比自然规律复杂得多。要想准确深刻地理解这一社会规律, 首先要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充分考虑社会规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其次要深刻领会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作用范围,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如果无视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差别, 生搬硬套地指导实践, 最终只会误入歧途, 导致失败。最后, 还要深刻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矛盾与规律 篇2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形态更替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理解;易考选择题)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对应,社会历史观领域也有自己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我们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考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存在的第一性,把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动力和决定性力量归结为物质和经济的因素;唯心史观则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把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动力和决定性力量归结为某种精神要素。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构成及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往往坚持唯心史观,有两大主要缺陷:第一,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否定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坚持英雄史观。【考点: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考点:社会存在的内容】其中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惟一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存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但是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不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既要反对夸大人口因素的人口决定论,又要反对夸大地理环境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考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其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第二,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不过是生产方式演化更替的历史。【考点: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考点: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社会意识进行划分。

首先,从意识主体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其次,从层次高低的角度看,社会意识还可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其中社会心理是一种非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形式则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最后,从有无阶级性上分可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构成了思想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考点:社会意识形态的含义】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社会意识中,精神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软实力,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次,社会意识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对于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总是同步的;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第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最重要的表现。【考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第一,从理论上看,马克思首次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为我们研究社会历史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考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第二,从实践上看,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理解和应用;易考分析题)

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客观能力,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考点:生产力的含义】它是参与社会生产物质要素的总和,既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体性要素,又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智能性的、非实体性的要素。

从生产力的结构上来看,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生产工具则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尺,科学技术则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考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就是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3)产品的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考点: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是我们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相互作用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它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考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的、不可抗拒的基本规律。其中,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行变革、改革或调整,为先进生产力更大更快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理解和应用;易考选择题)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属于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与组织的复杂体系,属于社会的“血肉”。【考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

上层建筑由各种有阶级性的思想、观点体系即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及组织(即政治上层建筑)这两大部分组成。政治上层建筑既包括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又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国家的政治法律组织等。【考点:政治上层建筑的含义】政治上层建筑通过各种强制力来维护特定的经济基础,调控社会生活。

马克思主义从总体上把社会关系分为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类。政治上层建筑基本上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因为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形成的,体现和反映着思想上层建筑,因此又被称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物质附属物”。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体系中的核心。【考点:整个上层建筑中的核心】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考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首先,从服务方向上看,一方面它千方百计地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另一方面,它又要排除异己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次,从服务的方式上看,它是通过采取暴力和宣传教育两种手段来对社会生活进行控制;再次,从服务的效果上看,当它为新的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和整个社会前进的进步作用;当它为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和整个社会进步的反动作用。【考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就是这样不断地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无限演进的过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理解;易考选择题)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指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考点:社会形态的

含义】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其中,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形态的划分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表现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或共性,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体现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发展的特殊性或个性。【考点: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

其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主要有三种表现:第一,有些国家和民族在先进国家或民族的带动下,其社会形态的发展可能跨越某些社会形态,而直接进入到更高的社会形态;第二,有些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停滞或者复辟倒退;第三,社会形态也不完全是纯粹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可以相互渗透。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考点: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含义】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

首先,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主体选择性的前提。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但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其次,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必然性面前,社会历史主体仍然可以发挥主体的选择性、能动性。总之,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既包括社会形态由低级而高级的发展与更替,又包括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社会生活各领域前进性、上升性的进化与变革。

社会发展具有前进性或说社会进步具有必然性:第一,社会进步必然性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第二,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还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第三,社会进步之所以是必然的,归根到底在于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考点:社会发展具有前进行的原因】

矛盾与规律 篇3

一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北宋王安石。请问:从哲学的观点看, 是王籍的诗好些还是王安石的好些?为什么?参考答案:王籍的诗好些!王籍的诗写出了蝉与林、鸟与山、噪与静、鸣与幽之间的动静关系, 噪与鸣更衬托出山林的宁静。而王安石“一鸟不鸣山更幽”是只见对立不见统一、夸大对立否认统一的错误观点。大自然里没有绝对的死寂, 也没有绝对的噪动, 这种动静关系就是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叫做矛盾。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括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经历是一种财富〗船停在港湾是最安全的, 但这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待在家里最舒服, 但这不是做人的目的;只有不断自我挑战, 自我突破, 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哪有一双眼睛不曾流过泪水;哪有一张笑脸背后没有创伤;哪有一次成长不经历千锤百炼;哪有一种成功不曾遭受挫折?经历是一种财富!

〖换个角度, 世界就是另外的样子〗心累的时候, 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 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 换个角度去思考;犹豫的时候, 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 换个环境找快乐;烦恼的时候, 换个思维去排解;抱怨的时候, 换个方法看问题;自卑的时候, 换个想法去对待。换个角度, 世界就是另外的样子。当我们觉得身边的人越来越好了, 是因为我们自己越来越好了;当我们觉得身边的人不好了, 恰恰是因为自己不好了。我们无力改变世界, 只能改变自己。成功的问题, 用成长去解决;成长的问题, 用学习去解决;学习的问题, 靠自己去解决。解决的程度, 决定了生命的高度。

〖说, 是一种能力;不说, 是一种智慧〗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 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水深则流缓, 语迟则人贵。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学说话, 却要花数十年的时间学会闭嘴。说, 是一种能力;不说, 是一种智慧。

二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 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 强调平衡、协调、合作, 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深。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 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 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 优势互补, 推动事物的发展。

〖领奖词〗人生在世, 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 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 就不能太在乎委屈, 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要学会一笑置之, 要学会超然待之, 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 原谅周围的那些人, 在宽容中壮大自己。

〖人生最值得的七笑〗 (1)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 素养。 (2) 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 大度。 (3) 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 豁达。 (4) 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 境界。 (5) 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 大气。 (6) 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一笑, 自信。 (7) 失恋的时候能轻轻一笑, 洒脱。

〖八不懂语录〗 (1) 不懂珍惜, 守着金山也不会快乐。 (2) 不懂宽容, 再多的朋友也终将离去。 (3) 不懂选择, 再努力也难以成功。 (4) 不懂行动, 再聪明也难以圆梦。 (5) 不懂合作, 再拼搏也难以大成。 (6) 不懂积累, 再挣钱也难以大富。 (7) 不懂满足, 再富有也难以幸福。 (8) 不懂养生, 再治疗也难以长寿。

〖成熟〗 (1) 果实的成熟不是颜色美丽, 而是味道甘甜。 (2) 孩子的成熟不是年龄长大, 而是独立克制。 (3) 女人的成熟不是能力非凡, 而是温良贤淑。 (4) 男人的成熟不是圆融处世, 而是善于担当。 (5) 性格的成熟不是心平气和, 而是能屈能伸。 (6) 人生的成熟不是无欲无求, 而是惜福造福。

繁忙的工作不要太累, 烦心的事情乐观面对, 心中的追求永不荒废, 真诚的友谊最为可贵!

三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矛盾即事物, 矛盾即过程, 矛盾即一切。

例如: (1)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2) 抽烟伤肺, 喝酒伤肝, 不抽烟不喝酒则伤心。 (3)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 都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

1. 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老外眼中的“中国人标志”〗 (1) 喜欢吃鸡脚鸭脖; (2) 吃鱼时吸鱼头; (3) 吃动物内脏; (4) 喜欢唱卡拉OK; (5) 遥控器外面包着塑料; (6) 从没吻过父母; (7) 餐后争着抢着买单; (8) 拜访别人时会带着水果; (9) 只用筷子打鸡蛋, 从不用打蛋器; (10) 在家喝茶总是用一个带盖的茶杯……

〖女人的特点〗一年轻女人走进电报局, 用颤抖的声音请求职员给她一份表格。她写了一份电报, 把它扔了, 接着写第二份, 又扔了。她终于写好了第三份, 投入窗口, 请求尽快发出。电报发出, 女人走了, 可是电报员对这三份电报发生了兴趣。第一封上写着:“全完了。不想再见到你。”第二封上写着:“别再打电话, 别想见到我。”第三封的内容是:“乘最近的一班火车快来。等候回音。”

2. 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人这一生〗人这一生, 0岁闪亮登场, 10岁快乐成长, 20岁为情彷徨, 30岁发奋图强, 40岁基本定向, 50岁回头望望, 60岁四处闲逛, 70岁打打麻将, 80岁晒晒太阳, 90岁躺在床上……

〖高招〗某地的洗车业竞争得很厉害。有个洗车铺贴出了一张告示说, 他们为红色车辆提供优惠服务。一个星期后, 又变成了蓝色车。再后来, 各种颜色的汽车都轮了一遍。不久以后, 当人们开车又路过此地时, 看到排着长队的小汽车, 却没有可以优惠服务的告示。新的广告牌上是这么写的:“您妻子打电话来, 叫您别忘记洗车。”

〖咳嗽〗“大夫, 我咳嗽得厉害。”“你多大年纪了?”“七十五岁。”“二十岁时咳嗽吗?”“不咳嗽。”“四十岁时咳嗽吗?”“也不咳嗽。”“那现在不咳嗽, 还要等到何时咳嗽?”

3.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情侣坐公交〗一天, 一对情侣坐公交, 太阳比较大, 车转弯了, 女的被太阳照到了要跟男友换, 换了。车又转弯, 女的又被晒了, 要求再换。来来回回几次后, 男的终于怒了:“不换了!我又不是向日葵!”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父母不会教育不用怕, 不懂教育也没关系。对孩子而言, 他们需要的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 而是寂寞时有人陪伴, 迷惑时有人指引, 成功时有人鼓励, 失败时有人理解。而能给予他们这些最多的人, 恰恰是每一位父母。所以, 请忙碌的父母们多抽一点时间, 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人就是这样:一样的眼睛, 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 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 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 不一样的想法;一样的钱, 不一样的花法;一样的书, 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人, 不一样的活法;看开, 想开, 每天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摘要:笔者针对自身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运用网络信息文化进行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规律解读的教学实践, 例谈了运用网络信息文化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的高效性。

矛盾与规律 篇4

马原第四章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

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考点1 旧历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

1.历史观

(1)定义: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2)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为第一性的回答划分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唯心史观

(1)定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主要缺陷:①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②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点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哲学派别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

3.唯物史观

(1)定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意义: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考点2 社会存在及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

1.社会存在

(1)定义: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构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本考点在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第2题考查过)

2.社会意识

(1)定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2)构成:①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和承担着划分,社会意识可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②根据社会意识的低级和高级层次划分,社会意识可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包括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点拨:社会意识形式包含社会意识形态,考生不要混淆。

考点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1.原理内容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2.理论意义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考点4 生产力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1)生产力水平是生产力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2)生产力性质是生产力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3)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趋势。

(4)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2.生产力的结构

(1)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

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②劳动对象。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

②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中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点拨:科学技术并不属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考生不要混淆。

考点5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点拨:社会关系包含生产关系,两者不可混同。

2.生产关系的结构

(1)狭义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2)广义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3)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考点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否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考点7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3)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

考点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1.经济基础

(1)定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3)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经济基础的具体实现形式。

2.上层建筑

(1)定义: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构成

①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思想是观念上层建筑的核心。

②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点拨:政治法律思想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考生不要混淆。

③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考点9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新增考点)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1.国家的起源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的实质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3.国家的消亡

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就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考点10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本考点在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第18题考过)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第二,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方向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从服务方式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控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从服务效果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第三,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

上一篇:飞轮模型下一篇:山东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