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多样与统一教案

2024-10-25

第4课 多样与统一教案(共11篇)

第4课 多样与统一教案 篇1

多样与统一

领域:造型、表现 课前准备:

(1)教师和学生课前寻找、收集各种可以写生的静物,如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等。

(2)课前老教师制作几幅表现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较明显的美术作品。(3)课前者与学生收集一些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运用效果明显的大师美术作品以及学生习作。课堂教学:(出示课件)

让学生观察三幅苹果图,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第一幅图:三个苹果排列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样构图缺少变化,画面显得呆板。

师:同学说得很好,画画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站队不一样。它要求画面富有变化。观察第二幅图:

生:三个苹果排成等腰三角形,画面虽然有变化,但不活泼。观察第三幅图:

生:三个苹果,一个安排在左边,另两个安排在右边,画面多样而统一,显得活泼。

1引导学生制作一取景框。○2走近大师,寻找他们作品中的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3通过欣赏,分析几位大师的作品,寻找作品中的多样与统一基本规律,了解画○面中多样与统一基本规律的运用与组合,知道多样与统一是美术创作的基础。

发展阶段:

根据各种绘画工具的特点,尝试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组合,表现具有节奏的画面。创作作品时,引导学生在多样与统一基本规律的综合运用上,运用惧的各种静物进行组合、写生,同时注重小组之间学生的交流与讨论。

1以小组形式,分析自己所带的绘画对象,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华侨,○摆放成一组静物。

2欣赏范例、分析、了解展示的画面中是如何运用远销样与统一基本规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尝试各类不同的、独特的组合形式。

3学生利用各种绘画工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写生,强调画面的多○样与统一,将单一的元素排列成富有节奏感美术作品。

课后拓展

(1)用各种彩纸或广告纸等,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剪贴画,每幅剪贴画要充分体现物体间运用多样与统一基本规律的艺术风格。

(2)用白色的纸浆泥,制作立体或半立体的器皿、水果等等,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组合创作。

第4课 角度自选与正反思考 篇2

“符合题意”,就是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作文。限制在“材料的含意和范围”好像写作只能是被动就范,实际上作文题目里往往给的有一句话,就是“角度自选”。这就告诉考生,作文可以在一定的幅度内自由选择。诚然,高考作文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考生应当会利用这个自由,找到角度,选好角度。

【样题分析】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請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材料的主体部分分两段,上段类似于一篇小说的开头,设置了悬念:切割成功增值,切割失败损失就大。很多切割师又不愿动手。第二段是老切割师设计周密的方案并指导徒弟下手,让人欣慰佩服的是切割钻石的成功。老切割师说的话更让人深信不疑,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至此,考生的审题被一种成功的心态与成功的经验引导,势必会正面解读老切割师语重心长的至理名言,强调勇气的重要作用。这就是正面解读材料。正面解读材料一般就是顺着材料的思路跑,凡事都有一个正确的道理,只要把这个道理挖掘并概括出来就行。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则材料的话题限制在切割钻石这件事上,范围限制在“经验、技术和勇气”上面。如果反面解读材料,把“经验”“技术”放在第一位,都比“勇气”重要,有了经验技术,勇气才有用武之地,没有经验技术,勇气等于蛮干。这就是反面解读材料。

【高分捷径】

1. 要意识到“角度”的存在,学会站在不同的角色上思考。

角度就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并以此预测事情的发展。因为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地位不同,这就形成了每个人看待事物时不一样的角度。鲁迅《〈绛洞花主〉小引》中评价《红楼梦》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西谚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高考作文的审题中,也需要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高考作文题目,常常告诉考生的一句话就是“角度自选”,这就从侧面证明了材料里面“角度”的存在。所以,要做好审题这一步,看到材料中的多个角度,是至关重要的。

例:(2013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本题材料由两位作家的小故事组合而成,铁凝对别人挑错是“真诚感谢”,莫言对挑错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两位作家的故事说明的是同一个道理,构成了一个单一话题。可是单一话题并不只是单一的角度,前边是从两位作家的角度看问题:名人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名人也应该有虚心的态度等。

同样是挑错,我们作为普通人会怎么想,与被挑错的作家们肯定是不一样的:名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在有些方面我们不一定要迷信权威等。

2. 正解材料与反解材料。

事物都有既对立又统一的特点,人的思维也具有多向性,有时候我们看待事物注重其统一的一面,有时候注重其对立的一面,说明人们认识事物,同一个角度还存在立场的变化,有人认为正确,有人认为错误;有人会赞成、有人会反对,这是角度进一步的分化。

(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本题的话题词语就是“老规矩”。材料中列举了北京很多老规矩,这些“老规矩”代代相传,积淀成我们古老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和美德。进入所谓的现代文明以后,有些代表传统的 “老规矩”正在被破坏,但在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使人们呼唤老规矩的回归。传承老规矩就是传承民族文化,所以正面解读“老规矩”应该是这则材料的主要取向。相信大部分考生也会这么理解。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材料中列举的内容,就会有另一种看法。同是“老规矩”,材料中列举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今天还有着积极意义的是一类:“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当然要传承。至于“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在今天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抓住“老规矩”当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再联系到今天的北京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我们就要从反面解读“老规矩”。进入新时代,凡事向前看,北京已经有了自己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城市精神,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道这些先进的思想代替不了封建时代积累下来的那些“老规矩”?

因此,审题的时候,能发现角度的存在,再加以立场的区别,能轻松巧妙地进入作文的下一个环节——立意。

【写作误区】

1. 总认为一则材料就说明一个道理,无视角度的存在。

题目上只要说“角度自选”,那里面一定存在很多角度,否则,“角度自选”就是一句废话。一般的情况下,考生看见一则材料,總想一下子概括出来一个道理,况且认为它只有一个道理,实际并非如此。如: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的话题关键词是“中国崛起”,下面“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都是一些具体的思考角度,考生可以确定自己熟悉的领域,也就是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度。当然有些内容过于笼统,如“经济成就”“国际影响”等,角度太大,那就需要再把这些角度具体化,如“民生改善”的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角度越小道理越见明白。

再往下分析材料,还有角度的存在,就是“所见”“所闻”“所感”。如果考生没有“所见”,那就可以写“所闻”,再加上自己的“所感”,写记叙文、议论文,各随其便。如果看不到这些角度,一味局限于“中国崛起”这个抽象话题,思考内容势必很空洞。

2. 不敢反解材料。

有关社会热点新闻,有考生认为只有从正面认识材料,否则就是思想不健康。其实反面思考不等于思想错误,一味盲从只会使文章缺少反思精神。

上例中,有关“中国崛起”的话题都是外国媒体的新闻。考生可以从反面思考:我们盼望中国的崛起,我们欢呼中国的崛起,但中国真正崛起了吗?不要被外媒的赞誉冲昏了头脑,是否崛起,我们自己心知肚明,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下岗工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存在都是当下中国所要面对的实际情况。位卑不敢忘忧国,冷静的思考比一味的阿谀奉承更有资格说爱国。

【模拟练习】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装扮成街头艺人在一个地铁站里演奏了6首世界名曲,共演奏了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有20人给了钱就匆匆离开。这位演奏家总共收到了32美元。而几天前,他在剧院演出的门票被抢购一空,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乐曲,平均需200美元。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几年前,国内某大学从牛顿儿时故居伍尔斯索普庄园引进了“牛顿苹果树”的枝条,经过长期栽培,目前,这株“牛顿苹果树”已经是该大学校园内的标志性风物之一,校方希望牛顿追求真理的精神能激励一代代该校学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读了这则新闻,你有了什么认识和联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拟标题,文体明确。

第4课 多样与统一教案 篇3

1、情感与态度:懂得赞美别人是尊重别人、欣赏别人,明白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验到赞美别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快乐,感受赞美的力量。

2、行为与习惯:欣然接受别人的赞美,坦然真诚赞美身边的每一个人。

3、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交往原则,懂得赞美别人是与人相处的技巧.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前调查本班同学的交往情况,搜集典型案例。

2、根据课文改编的录音故事。

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说明游戏规则:每位同学拿取一张纸,选取班级的一位同学,在纸上至少写出他的三条优点。

2、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后,老师随机拿起学生的纸条大声读出上面的内容,让同学们一起来猜猜他是谁„„

老师导语:被别人赞美心里是什么感觉啊?学生说一说心中的感受。

是的,没有比得到别人赞美更开心的事情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怎样与人相处》。同学们,你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怎样与人相处?(要学会赞美别人,要„„)点评:游戏导入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活动方式,通过写优点猜同学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赞美和被赞美时的快乐感受。

(二)、开展活动、体验赞美。活动一:说说我的光荣簿

1、师导入:同学们,其实我们大家至少都得到过各种各样的夸奖。你能和同桌说说:什么原因得到得表扬?当时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呀?

2、学生前后分为四人一组,每人说出三次的经历。(教师参与聆听学生的交流。)

3、教师从各组中选出一名同学后向全班陈述。

点评:让学生回忆被赞美的经历,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赞美给人带来的动力 活动二:给别人的赞美

1、师:每位同学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或赞美别人。请同学们在班级中寻找一个对象,可以赞美对方的三个优点,依次写在小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交给老师。

3、纸条收齐后放在大信封中,随机请学生抽取一条,全班朗读。

4、被赞美到的同学向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点评:再次体验赞美别人和被别人赞美的快乐。师:今天许多的同学体验到了赞美;也向别人表达了赞美。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赞美的力量。那么,谁能说一说 “送人玫瑰手指留香”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

师生交流:指名回答,共同体会赞美的意义。

(三)、教师围绕“赞美的意义”进行总结并设问:要不要赞美他人?

1、请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2、请小组代表发表小组的看法。

点评:通过讨论加深理解什么是赞美由衷的赞美、真正的赞美。

(四)、听故事想办法:你能帮助小美摆脱烦恼吗? 老师把教材的内容改编成录音故事《孤独的小美》。学生听故事思考:

1、故事中的小美和同学相处得好吗?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小美和同学之间的距离?

3、你们平时做得怎样?你能帮助小美摆脱烦恼吗?

4、师:假如你是小美,你准备怎么办?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学生把各自的观点写在纸片上(主动交流、欣赏别人,赞美、以心换心„„)点评:

小组讨论活动效果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个体能力。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顾及到每个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成为体验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在这里,学生讨论非常热烈,也能够根据平时自己与人相处的经验真诚地为小美出点子,与同学友好相处,摆脱孤独的烦恼。

5、活动延伸

请每个同学找出自己在班上交往最少的同学,想一想原因是什么?继续想一想,这些同学身上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在课堂上向这些同学说出自己的赞美。

点评:体会赞美的力量,架起同学之间友谊的桥梁,消除同学之间的隔阂,借这个机会发现优点,自然而然地化解矛盾,成为好朋友。

(五)、课文阅读

1、阅读课文中的“嘘,千万别„„”。

2、组织学生回答课文中的三个问题。

3、选择讨论较好的几个小组起来回答。

4、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答案。

(六)、互动游戏”

“心灵回音”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在会“用赞美的语言”互相赞美的快乐中结束本教时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设想

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录音故事,声情并茂便于学生感受到小妹的处境。另外将课文中阅读内容制成幻灯片,便于讨论学习。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本节课要重点主要是要学生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教材只是个例子,通过教材教师要与学生架起互动的桥梁,选择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内容,将教材中静态的内容,激活为教室里学生自己的活动。

第 二 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歌曲:朋友

2、配乐诗歌。

3、收集有关友谊的诗歌

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每两人一组听话语做表情:微笑、友好的点头,阴沉着脸,心不在焉打哈欠„„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语言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会有不同的面部表情,会给别人不同的交往感觉

1、师问:什么样的表情与人交往谁会获得友谊吗?为什么?

2、完成课文第31页上的选择;请部分同学说说选择的原因;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完成课文要求的游戏,组织同学两人一组。(1)你说我听。(2)我说你听。

(3)双方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模拟两种不同的听法;认真的耐心 的和不认真的。

(4)给对方作为听众的角色打分。

点评:通过游戏体会聆听在与人相处的重要性

(二)学习美文《听的艺术》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你会聆听吗?”中的美文《听的艺术》。

2、组织讨论:我们在做听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3、教师总结,补充同学们关于听的艺术。

4、播放有关友谊的配乐诗朗诵,让同学们再次学会聆听。

(三)播放歌曲《朋友》。

1、请大家跟着录音机一起哼唱《朋友》

2、你从歌声中听到了什么?

3、过度:交往需要技巧,需要说的艺术、听的艺术,可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一些人特别会说话,特别会办事,他们能非常熟练高明地运用交往技巧,但效果并不一定很好。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4、学生思考后交流,引导学生明白交往更需要真心付出。

5、请学生举例说说。

6、揭示课题——用我的真心换你的笑容

(四)、全在真情付出

1、播放录音故事《一群光头男孩》。

听后讨论:学校里为什么会出现一群光头男孩?你听了有什么想法? 出示:用自己的心温暖别人的心,心和心连接在一起,温暖了整个世界。

2、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需要真情付出?(注意不要模仿故事中的做法,要体会故事中的真情。)

出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付出真情。别人不只看你的言行,还会体会你言行后面的真实情感。

3、真情付出是“神奇的‘心灵创可贴’”,不信,请听一个真实的事例《神奇的“心灵创可贴”》 欣赏配乐故事《神奇的“心灵创可贴”》 你听后感动吗?为什么?

4、你在平时送出过“心灵创口贴”吗?你收到过“心灵创口贴”吗?心情如何?

出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只要你肯付出真情,你就会收获一个意想不到的美丽世界。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龚自珍)

(五)、享受真情快乐

1、用诗歌歌颂朋友情,可以邀请好朋友一起朗诵,也可以说明这首诗歌是送给谁的。

2、老师课件出示诗歌,集体朗诵,结束活动。

(六)、课外延伸:

1、举办一次以“真情到永远”为题的小型征文活动。

2、赞美三个身边的人。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设想

将朋友的歌词制成幻灯,将课文中的美文制成幻灯,配乐故事《神奇的“心灵创可贴”》。课件的使用让学生增加学生对本课学习目的的领会。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五年级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主要是在他们的经验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学要以学生自身的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本课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亲身参与、体验。通过学生与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1、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

一切快乐的举动来自快乐的体验。只有曾经得到过被赞美后幸福的体验,才会明白赞美的重要性,从而学习赞美的方法,真心、诚心地赞美周围的人,乃至是陌生人。因此,让学生体验被赞美的快乐尤为重要,特别是不露声色地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赞美和被赞美的快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赞美别人的欲望,进而学会赞美人的方法,进行真实的、诚恳的道德实践,形成道德行为。

2、让教材与儿童生活有联系,树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的理念。

第4课 多样与统一教案 篇4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能够列举台湾与大陆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能够说出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2)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一国两制”的内容、含义、地位

(2)通过回顾港澳回归的史实和查找反映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资料,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具有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

(2)通过对香港和澳门主权顺利恢复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这一理论的认识,从而培养其爱党、爱国情感,并坚定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信心和积极反对台独。

(3)通过认识港澳顺利回归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是祖国的日益强盛,港澳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使学生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辱息息相关的道理,培养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民族意识。教学重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是重点。香港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是难点。学生由于受所学知识限制,对新中国成立后港澳台的历史发展情况并不太了解,因而难于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学中必须补充相应知识,互相讨论,共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其他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半 塔 中 学 高 一 历 史 备 课 组

问题探究二:为什么要用和平的方式进行统一?(结合以下材料和课本学思之窗)

材料: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从而为提出并确立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学生讨论,教师最后总结:

1、经济建设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3、中美关系的改善为和平统一台湾提供了有利条件

4、实现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主要内涵

所谓“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政策,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三、统一之路——“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1)回归过程

① 中英会谈: 1982年9月 A、双方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B、中国怎样解决这一分歧? C、最后的谈判结果如何? ② 联合声明: 1984年12月 ③ 胜利回归: 1997年7月1日(2)意义

①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范例。

澳门回归

(1)中葡会谈:1986年(2)联合声明:1987年4月

半 塔 中 学 高 一 历 史 备 课 组

课后反思:

]、节历史课主要是关于祖国统一的有关历史情节,因此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的反映情况来看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

2、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教材把握比较到位,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通过历史再现、博古通今、学史明智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习,效果较好。注重设问情境的创设,注意从学生难理解的问题设问,注意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

第4课 音乐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一、歌曲《盼红军》

二、综合训练

三、欣赏《二泉映月》——华严钧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找出歌曲节奏的特点。

二、通过为歌词选择旋律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启发学生用学过的音乐表现手法,分析作品的感情变化和发展。教材分析

一、歌曲

《盼红军》表现了四川人民期待红军早日到来解放家乡的殷切心情。此次各原名为采话,是流传于四川南平的小调.歌词采用传统的民歌手法,按一年的乐序和应时的花卉咏唱,使人们得到不少生产的知识.语言朴素简练,每段仅两段歌词。

二、综合训练

通过过去几个学期的节奏,旋律写作练习,学生一处步掌握节奏.和选路的连接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学期要求将这些知识运用誉为歌词田旋律的练习中。写作时除注意旋律前后的通顺流畅,还要做到旋律音调,节奏和歌词的语调。

三、欣赏

<<二泉映月>>种的二泉位于无锡会沙的著名风景地,天下第二泉,作者以二泉映月为主题,表现夜深人静,泉清乐冷的意境借景抒怀,用未完而深沉的音乐来表现人们在旧中国的痛苦和不平。重点难点

一、歌词的分析着眼在盼字上启发学生的情感,教育他们继承根据地人们盼亲人,用红军的好传统。

二、识谱视唱歌曲时应注意乐句的完整性,尤其是第三小结的若排气尝试要注意分句唱准确。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习歌曲<<盼红军>>

二、处理歌曲 <<盼红军>>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用热情活泼的语言来表达各种人们对子弟兵的深情厚意。

二、通过综合训练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初步写作的能力。重点难点

一、乐曲每隔一小节都出现切分节奏,使流畅的旋律略带轻盈跳荡的感觉。

二、歌曲中每段的句末都采用一字多音的技巧拖腔,显得灵巧轻灵,在演唱时要注意。

教学用具:教材,录音机,钢琴.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二、师生问好

三、发声练习

1、第一课的发声练习从B调——D调。

2、跳音训练。

3、气息训练。

四、学习新歌

1、简介歌曲<<盼红军>>。

2、说说人民为什么盼望红军的到来,为什么如此的拥护红军?

3、听范唱。说说歌曲的风格是什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4、全班齐读歌词,让学生说说歌曲的大体意思。

五、识谱学歌曲

1、教师弹钢琴学生轻生的唱谱子。

2、学生自学曲调,老师加以指导。

3、重点解决切分音的演唱。学生完整的演唱曲调。

4、学生轻唱歌词,老师伴奏。完整的演唱全曲。

5、歌曲情感、气息处理。并让学生加入表演,一部分上台表演,一部分用歌伴唱,生动完整的表现歌曲。

六、课后小结

歌曲<<盼红军>>表现了四川人民期待红军早日到来解放家乡的殷切心情。是流传于四川南坪的传统小调,旋律优美动听,简短精辟深受师生喜爱,这样的经典名谣应多点展现在课本上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按歌词谱写旋律

二、欣赏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所学过的音乐表现手法,结合对作者—华彦钧的身世了解,简单分析作品<<二泉映月>>的情感变化。

二、按歌词谱写旋律,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重点难点

一、识谱视唱时,注意切分节奏及乐句的完整性,尤其是第三乐句的弱拍起唱时分句要准确.二、歌词的分析着眼于在盼字上启发学生的情感.教育他们继承根据地人民盼亲人,拥红军的好传统。教学用具:教材,录音机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二、师生问好歌.三、综合训练

1、识唱旋律

2、创作旋律

四、<<欣赏>>

1、复习民族拉弦乐器二胡的形状、构造及音色特点。

2、在黑板上出事第一乐段的主题音乐。边欣赏主题的每个乐句,边讲解分析并结合作者创作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使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体会阿炳——旧社会民间艺人的内心思想感情。

3、分段欣赏,尤其是重点欣赏乐曲的第五部分,让学生感受作者运用旋律变化和重复及力度对比等表现手法,形成乐曲的高潮,造成了使郁积心中的满腔悲愤之情强烈地爆发出来的艺术效果。

4、介绍作者,突出阿炳的刚强性格与坎坷的一生,以及他对民间音乐作出的贡献。

5、完整的欣赏全曲,提高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及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五、课后小结

美术课教案 第4课 篇6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

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

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

小资料: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三、讲评上节课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宽远窄的规律是否正确的运用在图画中。

2、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4、选择简单、典型的场景通过写生让学生描绘。

5、在绘画上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处的色彩颜色亮一点、鲜艳一点,远处的 颜色灰暗一些。

四、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4课 篇7

2013年9月13日 周二 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恶作剧、不拘一格、年过花甲”等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感受索溪峪独特的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是我们最佳的出游时光。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到湖南的张家界,领略一下索溪峪的独特风光。

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释题:索溪峪是地名,从“峪”字可以看出这是一条山谷。而“野”又是什么意思呢?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我们带着三个问题来自由地浏览“索溪峪”?

二、自由读课文,围绕一个“野”字思考、讨论:“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三个问题。

提示:

1、“野”的理解:“野”,其实作者体会到的是索溪峪“野性的美”,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天然的美。

2、索溪峪的“野”体现在:作者由远及近,由山水到物到人地写了“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四个方面。

3、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 逐段朗读,抓住关键的语句加以理解。

第一自然段:概括写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野” ①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这是开篇的第一句话,写作者游览索溪峪,总的感受是一个字──“野”。其实作者体会到的是索溪峪“野性的美”,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天然的美。扣住这个“野”字,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索溪峪的美景和作者的匠心独具。

这句话起到点题的作用,同时,又统领全文,文章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都围绕这句话展开。

第二自然段:山野——惊险、磅礴、随心所欲

②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这句话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出山具有“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特点。那里有“斜山”,那山峰似从山的一边飘逸而出。“旁逸”写出了山峰斜出的是那么随意。“巍巍”则写出了山峰的高。作者还由山形相对、山势相依的山,联想到“热恋情人”,他们似在凝望,似在细语,别具一格。由山体不高、山形奇特的山联想到少女,她们婷婷玉立,姿态万千。

第三自然段:水野——充满孩子的灵性

③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十分调皮、可爱。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第四自然段:动物野——猴子亲热、调皮、野性十足

启发:儿子如此“放肆”,作者写它们,是不是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厌恶之情呢?为什么?

第五自然段:人野

默读课文思考:游人野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他们也会变得如此得野? ④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

“返璞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索溪峪的山

是野的,水是野的,所以“这山水”是充满野性的。在这样的山水中畅游,人们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不经意间,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非常纯真、质朴,作者为大家呈现出了一幅人景合一的美丽和谐的画面。这句话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索溪峪的“野”的同时,体会作者流露其间的思想感情和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回答。

提示: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加以说明。

思想感情: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写作方法: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每一方面的描写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如,写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山有野性的美,接着从山具有“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来具体描写;写游人,先概括地指出游人渐渐地变“野”了,然后通过写姑娘大嚼玉米棒,老人蹦跳于石块间,许多游人光着脚踏水三方面具体写出了游人的特点。

四、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大家一般欣赏。

五、设计:

4*峪的“野”

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

天然的美 野性的美

畅游其间 无比愉快

第二课时

2011年9月13日 周二 总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

2、巩固课文内容。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强学生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

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强学生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教学准备:

介绍野生动物的多媒体、《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读文,并作出评价。

2、提问: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

二、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三、利用多媒体配上野生动物的画面介绍猴子等野生动物,激发学生对野生动物及其优美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四、提问:面对这些充满野性、活泼可爱的野生动物,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给予指导。

五、指名交流,教师相机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十九、二十条等条款,引导学生理解。

第十八条 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持枪猎捕的,必须取得县、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持枪证。

第十九条 猎捕者应当按照特许猎捕证、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和期限进行猎捕。

第二十条 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禁猎期内,禁止猎捕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禁猎区和禁猎期以及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和方法,由县级以上政府或者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六、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收获。

七、小结下课。

回顾拓展一

2011年9月14日 周三 总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教学重难点:

读背并积累古诗句。教学准备:

写有诗句的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二、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小黑板)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A、学生自由吟诵。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三、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第4课 多样与统一教案 篇8

本单元从学生身边的物质变化现象开始研究,观察物质变化及其伴随的现象,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学生的探索视野将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变化逐渐扩展到地球家园与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本单元共7课,大致分为3个部分。

第1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熟悉的场景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对研究化学变化产生强烈的兴趣。

第2~4课“产生气体的变化”“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与“变化中伴随的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特征。从现象最明显、最容易被观察到的“气体”入手,再延伸至其他现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辨析伴有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现象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第5~7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与“美丽的化学变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而认识到化学变化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紧密联系,切实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与“美丽”。

学生对化学的印象可能是“专业的实验室”“穿防护服的科学家”“远离生活”等,同时,他们头脑里的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往往是剧烈而壮观的反应现象,这使得他们对化学变化既好奇又恐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化解学生对化学变化的恐惧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认识到化学变化是可观察、可研究,甚至是“美丽”的。

1.养成动手实验、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等习惯,建立正确的变化观。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产生了新物质,而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对现象的观察和对新物质的辨别是确定变化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实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并及时记录。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越多,做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就越充分,对变化的认识也越深刻。

2.通过阅读资料、交流信息、推理论证等方法,发展正确的物质观。世界由物质组成,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质。物质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一方面,物质变化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展现了其无穷的魅力;另一方面,物质的利用也使我们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我们应该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

第1课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教材P58~60)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

2.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对水、食盐、铁锅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2.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初步养成乐于观察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受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并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观察厨房中的物质及其变化,辨析哪些变化是化学变化。

难点:通过对不同变化的比较,感知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水、米、食盐、苹果、金属筷、玻璃瓶、铁锅、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厨房中的物质图片或视频、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我们的周围有哪些物体?(预设:课桌、黑板、粉笔、水杯……)

2.讲解:物体是指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占据一定空间的个体,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教学提示:出示常见物体的图片。)课本、桌椅、房子、食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各种动植物,包括人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物质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

3.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几张厨房内部的照片。)你们留意过厨房里的物质吗?你们家的厨房里都有哪些物质呢?(预设:酱油、醋、食盐、味精、锅、碗、瓢、盆……)

4.揭题:这些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什么样的?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板书: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物质:具有质量或能量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意识的影响,如声音、光、空气和水,山石和树木,火焰和电流以及人体等。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一:厨房中的物质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水、食盐、金属筷、玻璃瓶、铁锅、探索

与研讨

米。)相信大家都认识这些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和物体,我们从哪些方面去描述它们的特征呢?(预设:可以从物质的形状、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来描述;也可以从流动性、软硬程度、传热性能等方面来描述。)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3.小结:不同的物质(或物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具有不同的用途。物质的特征决定物质的用途。

探索二:厨房中的变化

1.过渡:这些物质都在不断地变化。(教学提示:出示食物霉变和玻璃碎裂的图片。)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食物的颜色、气味、形状发生了变化;玻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观察过哪些物质的变化?是怎样的变化?(预设:纸被撕碎,是形状的变化;水结冰,是状态的变化;……)

3.追问:这些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预设:通常都会伴随有一些现象,例如颜色改变或形状、大小改变。)它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预设:有的变化很剧烈,有的变化不明显;有的变化较缓慢,有的变化非常快。)

4.过渡:各种物质都在不断地变化,很多变化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接下来我们将观察厨房中物质的变化,看看它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之间又有哪些不同。

5.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运行轨道之间的小行星集中区域,呈环带状。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探索

与研讨

6.小结: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而且是不同的。同时,有些物质变化较快,有些物质变化较慢,而有些物质变化是瞬间的。

探索三:不同的变化

1.过渡:在刚才的活动中,大家观察了各种物质的变化,也对比出了各种变化的不同。现在请大家回顾这三个变化——大米煮熟、苹果氧化、铁锅生锈,它们除了颜色和形状都发生改变之外,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预设: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2.讲解: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3.提问:你们能列举出生活中其他化学变化的实例吗?(预设:纸烧成灰、鸡蛋煮熟、牛奶变酸……)

4.小结:物质的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关键看物质发生变化时有无新物质产生,而不能仅通过伴随的现象去判断。例如水结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但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水结冰不是化学变化。

研讨汇报

探索

与研讨

拓展

与小结

1.小结:出示“厨房里的物质及变化”班级记录表,带领学生一起将今天认识和学习的物质及变化再梳理一遍。

2.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收集、记录生活中的5种化学变化,并阐述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聚焦部分帮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认识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探索一,组织学生观察厨房中的物质,引导学生从感官认识对物质特征进行描述,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特征决定其用途。探索二、三,观察厨房中物质的变化,比较、归纳几种物质变化的异同,引导学生认识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但变化之间有所不同,进而提出化学变化的概念,深化知识内涵。研讨部分,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本节课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学会将课本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课后

作业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课预习教案 篇9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第17课__解放战争教案 4 篇10

一、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重庆谈判、全面内战、三大战役、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

(2)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局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4)通过解放战争中敌我力量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5)通过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2)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共以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尽力争取和平。中共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难点: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抗战的胜利》,资料: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请问:抗战终于胜利了,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漫画:《磨好刀再杀》。

第17课 解放战争

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阅读材料,分析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意图: 策略:“假和平,真内战” 目的:缓兵之计

一、中共争取和平的努力

1、背景: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2、努力:

(1)重庆谈判:(2)政治协商会议 思考:

1)中共为什么要参加重庆谈判? 2)谈判达成了哪些协议? 3)有没有未达成的协议?

4)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有利于人民的决议是否得到实行?答(略)

同学们阅读课文,指出1946.6、1947,6、1948.9、1949.4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指出内战的阶段。二:国共内战

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问:(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这一阶段我军取得了哪些军事胜利? 结合图示讲解。

2、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思考: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 部分任务分别是什么?外线指什么? 内线又指什么? 图示讲解: 意义 :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毛泽东国

图示:共双方兵力变化 1946年6月,国民党430万、共产党 130万;1948年秋,国民党365万、共产党 280万。

表明;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3、战略决战阶段(1948.9一1949.1)

图示:三大战役

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4、基本胜利阶段(1949.4-10)

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到1949年初国共两党对中国时局的发展各自态度是什么? 国: 共:

阅读材料:

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毛

先生,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晓得些,只是晓得一些。”刘斐问:“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要平和也就行了。”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

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争取与国民党和谈?

[提示]: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减轻人民痛苦。(1)标志:

(2)历史意义:

中国: 世界: 理论:

(3)胜利原因: 本课小结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协定、决议,发动的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在解放战争第一年里,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解放战争第三年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遭受了百年屈辱,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太平天国,辛亥革命都失败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必然。

齐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 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历史上曾称“虎踞龙盘”之地.请列举近代曾定都于此的政权: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还是“民意”? 附:板书设计: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中共争取和平的努力

1、背景:

2、努力:

(1)重庆谈判

(2)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二、国共内战

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2、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3、战略决战阶段(1948.9一1949.1)

4、基本胜利阶段(1949.4-10)

(1)标志:

(2)胜利原因:(3)历史意义: 中国: 世界: 理论:

第4课 多样与统一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是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世界”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解答,在强调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为第五课的教学设下伏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通过两条逻辑线索进行分析。

第一条通过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概括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这条线索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二条通过分析规律,得出规律是客观的,但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和改造世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

识记:运动、静止、规律的含义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2、能力层面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自觉地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探究分析惠能的观点和刻舟求剑的错误之处,有学生归纳解决。• 规律是客观的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讨论我们可以把神州飞船准确地送上太空等事例来完成。

2、教学难点

•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突破方法:通过探究诡辩家欧布里德的小故事以及芝诺的“飞矢不动”的观点等来突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刻舟求剑》的故事。本故事中的主人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学完本课知识,你就会得到答案。——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含义:让学生列举通过学习、生活实践了解到的运动方式,由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运动的含义。静止的含义: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静止的事例,由学生归纳出静止的含义。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通过多媒体介绍惠能以及他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提出问题: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2)展示刻舟求剑图片

提出问题: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再由学生归纳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用课本材料)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诡辩家欧布里德犯了什么错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飞矢不动”为什么是错误的?

由学生归纳出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投影几组说法:①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②水往低处流;苹果落地③守株待兔等。让学生思考:以上说法是规律吗?教师引领学生分析归纳出规律的含义。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投影材料: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人们可以克服地球引力,把神州飞船准确地送上太空;认识了生物变化规律,就能自觉地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提出问题:这些是否说明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学生归纳出出: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3、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投影:①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事例如:三峡大坝的建成、胰岛素合成、卫星上天,因为我们按规律办事,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②我们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如:沙尘暴、洪水泛滥等。

让学生通过比较从中归纳出:①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在尊重客观的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四)课堂小结

①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并用课件展示本节课两大知识线索。②由学生总结本课还有那些疑问

(五)当堂检测

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大6000多平方千米。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大规模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削弱了洞庭湖防洪抗旱的能力。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上一篇: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课教案下一篇:公务员面试常见七类题答题及常用套话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