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2024-05-25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共10篇)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篇1

一、功能与形式评价的前提

自人类开始使用工具以来功能与形式的矛盾冲突一直存在, 虽然不是绝对的, 但有时却是不可避免的。格尔在《美学》第一卷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 即内容, 另一种是外在的, 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征的东西。”形式是任何事物都有的, 任何产品的设计、纹样的描绘都离不开形式。但形式美不是我们把所学过的形状、色彩、材料和体量, 形式规律等复加、罗列到产品之上, 而是需要我们加以提炼与取舍。而功能之美则更多体现在产品带给人的心理暗示上, 产品使用的舒适与方便程度以及对特殊人群的考虑都能给一件产品添色不少。

通过设计活动, 我们可以拉近人与物人与人的距离, 因为设设计是为人的设计, 产品的生产是为人的使用。“设计活动是围绕着人, 而不是物, 是依照人的本性而进行的创制活动。”就好像一把剃须刀好不好用, 只有参与在其中使用的人才能知道, 到底能不能把胡子刮干净会不会有很大的噪音, 等等。因此如今很多销售商家为了推销一件产品首先提出的是给人试用, 只有人与物发生了互动, 才能有所比较衡量。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的参与是实现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前提。

二、形式影响功能 (榨汁机和开瓶器的例子)

人的主观意识的不同造成了对于同样的一个产品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说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榨汁机造型新颖奇特, 很有视觉冲击力;有的人却说榨汁机的腿太过尖锐在使用过程中会伤害桌子。虽然他们是分别从形式和功能两个不同出发点看待同一件设计, 然而两者并不矛盾。

美国认知心理学教授唐纳德.A.诺曼说过, “我意识到我自己就会常常买回一些很吸引人的产品——我喜欢它们, 哪怕它们并不好用, 哪怕它们要人花点时间才能弄明白——因为我不在乎, 它们让我觉得高兴。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 易用性与易学性也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 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即便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榨汁机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但是他的造型完全能弥补这样的不足, 同样能带给人购买的欲望。

再比如Alessandro Mendini的经典的开瓶器以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出现, 为家居环境增添了几分暖意。尽管它较一般开瓶器而言没有功能上突破, 但形式上的美感为它取得了较大的优势, 每当人们使用它时, 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愉快的心情, 仿佛看到少女挥臂起舞, 自然而然地留心发觉它的功能性, 甚至在感性因素地引导下认为比其他同类产品更加好用。

三、功能影响形式 (法拉利赛车和苹果的例子)

以上是形式引导功能的例子, 同样功能引导形式的例子也是有很多, 比如法拉利的赛车正是因为其极限的速度不断挑战人们的驾驶欲望和身体感官, 使得其造型一直成为人们不断膜拜的对象。还有苹果后期的产品, ISHUFFLE, IPHONE等都是追求最直接的功能性, 在造型上并不做过多的处理, 即便没有眼花缭乱的装饰一样受到人们的亲睐和褒奖, 正是因为其功能性的无可挑剔。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认为:“把一件用具磨成光滑平正, 原来的意思, 往往是为实用便利比审美的价值来的多。一件不对称的武器, 用起来总不及一件对称的来得准确;一件琢磨光滑的箭头或枪头也一定比一个未磨光滑的来得容易深入。但在每个原始名族中, 我们都发现他们有许多东西的精细制造是有外在的目的可以解释的。例如爱斯基摩人用石敛石做的灯, 如果单单是为了适合发光和发热的目的, 就不需要做得那么整齐和光滑。斐及安人的篮子如果编织得不那么整齐, 也不见得就会降低它的用途。澳洲人常常把巫棒削的很对称, 但根据我们看来即使不削得那样整齐, 他们的巫棒也绝对不至于就会不适用。根据上述的情形, 我们如果断定制作者是想同时满足审美上的和使用上的需要, 也是很稳妥的。”

结语

综合前面的论述, 很多情况下功能和形式都是能互相引导的, 也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样的统一性是由于人是感情动物造成的, 评价一个设计的好坏的前提需要人的参与, 在这个参与过程中, 作为主观动物的人的评价感受是各不相同的, 不论是对于功能还是形式上的单方面偏好都会导致对于影响到另一方的评价。举例来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的买车一族在选购汽车时往往只从功能或形式的单方面来考虑, 笔者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只考虑车的外形, 一切从形式出发, 因为有了一个好的造型对于心理上的满足作用也就自然而然地使得忽略了功能上的某些缺陷。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形式已经并不完全依附于功能, 虽然, 功能是产品的决定性因素, 功能决定着产品的造型, 但功能并不是决定造型的唯一因素, 而且功能和造型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造型有其自身独有的方法和手段, 同一产品功能, 往往可以采取多种造型形态, 所以如今产品的功能美与形式美很大程度上已经合二为一的, 没有功能、华而不实的产品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而缺少形式美的产品则是粗糙的物品, 也可以说是一种视觉垃圾。所以在我看来形式和功能是不分家的, 两者并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形式不必完全追随于功能, 而功能也不必完全让位于形式。在不同的产品设计中,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才是实事求是的设计作风。产品设计不是技术+美化;不是工业+美化;不是内容+形式, 也并非先实用, 再经济, 可能条件下才讲美观。设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全过程, 在讲功能的同时, 经济性与美感享受是同时交融的!好的产品是实用功能与形式完美的有机结合。我们不必断定究竟哪个重要, 如果非要强行定义一个方面的重要性, 那只会造成不切实际的设计作风, 不利于设计的进步和学习更迭。如何在技术与人文、物质与审美之间寻找一种相互统一的美学中介, 仍然是我们今天和未来的设计所应思考的问题。在实际的设计案例中, 我们只需要知道两者都很重要就足矣。正如人有千面, 各不相同, 产品也有着不同的属性和侧重点。

参考文献

[1]李万军.《当代设计批判》[M].人民出版社, 2010.6.

[2]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 2005.6.

[3]彭富春.《哲学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6.

[4]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幕晖译,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篇2

摘要语言功能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语言形式是体现语言功能的基本要素之一。翻译中的语言形式及其意义对原文整体的准确传达常常是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其过程的结果的译文,要想再现原文的意义,必须兼顾原文的语言形式从功能语言学的的角度看,在翻译这个过程认知中,无论其他因素多么重要,语言形式常常应首先加以考虑。一名称职的译者在分析理解原文内容的同时,还应对原文语言形式特点作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功能语言形式认知翻译

一、导入

语言的表达离不开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是语言功能的文本表达形式。作为一种认知过程的翻译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其表现为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而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著作《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中则提出;对两种语言的转换要讲究功能对等[1]。那么,功能对等是如何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即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对语言形式加以运用的呢?本文拟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并运用认知科学的一些观点此进行阐述。

二、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

(一)语言形式及其意义。语言有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而在某一具体语言内,语言形式则是一个层级概念,它既可指语言符号的图像或一般的表现特征,也可指词语、句式的语序,还可以用来指翻译中原文(或译文)的表现法,如各式修辞格、形象性词语之运用以及单句、复句、长句、短句之铺展安排[2]。

从符号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是任意性与非任意性的辩证统一。它在绝对意义上是任意性的。也就是说,语言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任意性;但语言产生以后,在组合结构上有一定的功能动因,因此,语言符号又是非任意性的[3]。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特点可以产生不同的形式意义。具体说来,它指音韵节奏、词形、词法、句型、句法以及包括修辞格在内的各种修辞手段等形式特点对表达效果所产生的影响。

(二)语言功能。所谓功能,有时也称着“意义”,是指语言在现实社会里的实际作用,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语言具有三个方面的抽象功能,或“元功能”.它们分别是: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概验功能(ideationalfunction)表达说话者通过语言来描述和认知他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体验。描述其中的状态、事件和各种存在。此时,语言反映人与世界的关系。从概念的角度看,任何语言都包含了用于指称周围实体世界的一套及物性系统,。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function):我们用语言来和别人交流和相互影响。这就是语言的人际功能,它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说话者如何用语言来建立和维护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语言在实现以上两大功能的同时,具有使自身前后连贯,并与语境发生联系的自我服务的功能,也就是语篇功能。

(三)同一语内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的关系。内容和形式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意义和形式是同一个钱币的两个面,意义本身不但包括语境意义,也包括形式意义”[4]。这里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指语言的功能/意义。可见,形式的选择不是随意的、无目的的,语言形式不是任意的,而是受意义的支配并反映意义,是由它所实现的功能决定的。各种不同的形式特点产生不同的意义。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一个由意义潜势组成的系统。语言的使用即是语言使用者在意义潜势中的选择。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在语言使用中都有其各自的表现形式。因而同一语内的语言形式与其功能联系紧密,语言的功能为其形式提供了依据。一般说来,一定的意义具有一定的表达形式,尽管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我们会发现语言表达意义的形式往往突破常规但它仍是纯理功能框架下语言形式和意义(功能)动态对应的反映,只是韩氏称之为“语法隐喻”而已。功能主义对语言形式的功能解释的主要模式有结构与概念的象似性、原型理论、隐喻理论、语篇的信息流对结构的影响、语篇中某一语言现象使用频率对结构的`影响、经济原则等。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概念结构。其主要原则有:(1)距离象似(Iconicityofdistance)是指认知或概念上越接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的线性距离也就越接近。(2)顺序象似(iconicityoforder)是指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其所指对象间的逻辑关系。(3)复杂性象似(iconicityofcomplexity),指语言结构的复杂度反映概念结构的复杂度。如有标记成分的复杂度大于无标记成分;单一概念复杂化必须通过语言结构的并列、从属、修饰来实现。(4)范畴象似(iconicityofcatergorization)则强调属于同一语法范畴的语言成分在概念或认知上趋向于相似。对语言形式的功能解释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语言形式与功能的对应性[5]。功能主义对语言形式的这种功能解释再一次说明:语言功能的表达与传递必须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

三、认知学中的翻译

(一)何谓翻译。对于什么是翻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奈达的理解是: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并指出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也包括语言形式,不但要求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还要求尽可能地形式对等。贝尔认为,翻译是指:

(1)翻译过程,是指翻译活动;

(2)翻译过程产生的产品,也就是译文;

(3)一个既指过程又指过程的产品的抽象概念[6]。上述两人对翻译的论述都反映出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即:翻译不仅要注重过程,而且要注重语言形式(或产品)。

(二)翻译中的认知模式。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进行翻译的过程,侧重的是从人类处理信息的方法方面来解释译者进行双语转换时的认知心理过程(始发语)输入――大脑活动――(目的语)输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接触源语材料,这就是输入。译者接触到输入的材料之后,首先引起大脑的注意(记忆)。然后经历分析过程,分析过程对输入进行匹配、类推、重组、转换等,以理解其意义并形成对第二语言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译者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处理,产生一种中介语(interlanguage),并在最后形成第二语言的表达,这就是输出。也就是说,翻译是通过记忆把源语文本分析成普遍的语义表征,然后将该语义表征综合,构成目的语文本。

需要指出的是:翻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记忆,分析,语义表征以及综合,无不是人类认知过程的体现。而且,上述过程并非按一定顺序进行,这也许正是当今认知语言学家和其他相关科学工作者亟待揭开之谜。因此,我们可以说:翻译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

(三)翻译中语言形式。翻译的这种“输入―――大脑―――(目的语)输出”过程,其着眼点和归宿都是文本。尽管翻译涉及到多种因素,有些甚至对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输入的对象是文本;在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下进行记忆、分析、语义表征和综合的也是源语文本;而输出(或翻译)的结果(或产品)仍然以文本形式出现。文本是翻译之源,也是翻译之本。这里的文本就是语言形式。因而,语言形式翻译来说至关重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翻译中的语言形式及其意义对原文整体的准确传达常常是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一名称职的译者在分析理解原文内容的同时,还应对原文语言形式特点作客观的分析。作为其过程的结果的译文,要想再现原文的意义,必须兼顾原文的语言形式。有些译作虽然达意,可一读上去就让人感到缺失,之所以如此,往往是因为语言之间无法弥补的形式差异,致使许多形式意义在翻译过程中无法保存。因此,语言形式同样与译文质量有关,是译者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翻译时若“不考虑形式,只求达意的译文往往失去原作的风格,味同嚼蜡”[7]。

参考文献

1。EugeneA。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1

2,7。刘祥清。论形式意义及其翻译[J]。湖南社会科学,;(4):123,115

3,5。武姜生。从两种不同的语言共性论看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J]。福建外语,;(3):12

4。李美霞。三大功能语法观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7;(2):92

6。Rodger。Bell。TranslationandTranslating:TheoryandPractice。London:LongmanGroupUKLtd,1991

8。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篇3

某种意义上,鉴于监管在工商行政管理中的特殊地位,监管涉及到手段、水平、时限、广度、深度等诸多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监管效果。我们把这些因素与效果综合起来,称之为“监管效能”——会直接影响监管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影响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关系能否有机统一,影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能否顺利实现。这便要求。监管也应尊重客观规律,施行科学监管、规范监管:要求转变监管方法,实现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由粗放型监管向精准型监管转变:要求既突出监管,又协调各方,疏通监管渠道,提高监管效能。

提高监管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深化和实践“共同语言”,促进监管体制与机制改革,创新监管手段,拓展监管领域:有利于有效处理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关系,实现“四个有机统一”:有利于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实践,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四个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市场经济秩序。

因此,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坚持“四个统一”,落脚到如何进行监管上,就表现为监管效能的好与差。监管效能好,则坚持“四个统一”到位:监管效能差,则坚持“四个统一”不到位。监管效能的好与差,成为能否坚持“四个统一”的实现形式和外在标志,必须进行监管效能建设,提高监管效能。

一、提高监管效能的根本:树立效能意识、深化监管体制改革

当前,工商机关的监管活动中,存在“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站的”等情绪和思想,导致了监管工作中出现做事拖拉,相互推诿,误时误事,效能低下的现象与后果。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管主体成本观念缺位、效能意识淡薄,很不利于为发展服务、为维权执法,很难处理好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关系。因此,工商机关首先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来培养监管主体的行政成本观念,强化监管效能意识。

提高监管效能的思想基础在于监管效能意识的培养。培养监管效能意识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现有的工作人员,结合公务员的工商业务和工商文化培训,加强行政成本与监管效能方面的知识教育与学习,使其世界观与价值观中融入行政成本观念与监管效能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工商机关正常的“新陈代谢”,在新招录公务员时严把人口关,对公务人员候选人的要求既要强调其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又要强调其专业才能与效能观念,为今后培育具有行政成本观念与监管效能意识的价值观打好基础。

提高监管效能的根本在于制度。制度方能治本。从行政成本的维度和制度层面上看,工商行政管理必须深化体制改革、优化体制结构,这是提高监管效能的制度根本。(1)组织机构体制方面。在遵守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规律的前提下。探索工商机关层级臃肿与膨胀的改革方案,对当前的工商机关组织系统及其内部组织结构与形式进行优化,以解决组织内部沟通迟缓,信息失真所导致的效能低下的情况。(2)用人体制方面,要解决“倒挂”现象,即机关内部管理人员多而,理论知识却低于基层一线人员:内部决策人员的学历低而,年龄与经验却高于一线执法人员,容易导致决策趋于保守,执法风险加大,从而影响监管效能。(3)审批体制方面,对审批对象、主体、程序、时限等内容。遵循效能优先原则,尽可能地进行规范明确并保证其可操作性,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与流程,以提高其执行中的效能。

二、提高监管效能的关键:完善监管机制、强化执行力建设、创新监管平台

在新形势下,工商机关要有效率地履行监管的“服务者”与“保卫者”的角色职能,必须对传统的机制进行修正和完善,努力实现监管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监管形式由劳力型向智力型转变。这种转变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及其有效执行。

提高监管效能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1)岗位职责制。岗位职责制,即要求什么岗位,对应有什么职权,承担什么责任。这是消除工作推诿扯皮,提高效能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岗位职责一定要明确,一定要客观,可以通过成文形式来综合描述岗位工作的职务性质类型、工作环境、任职资格、责任权限及工作目标等内容,表达岗位在单位内部的地位及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并可以作为考核与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2)竞争激励制。工商监管应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公平现象,营造一种“人人有空间、人人有危机”的竞争环境,改变干部的工作态度,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强化干部的服务意识与效能意识,并将监管干部,尤其是一线基层人员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工作量与其业绩、收入、晋升等待遇挂钩。从而促进监管效能的提高。(3)培训考核制。对监管干部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业务培训或者更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并结合以绩效为核心的考核机制,促使监管干部把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变成现实的监管业绩,以业绩为依据对监管干部进行奖惩,从而提高监管效能。

好的机制需要有效地执行。执行是一种行为,一种技巧,也是一门学问,其要诀有三点:敢、快、准。敢,就是要果断、要有决心;快,就是要及时、要有效率;准,就是要恰当、要到位。这样才能确保执行的效果和效力。执行的程度、效果表征了执行力的强弱。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目标的实现速度和程度,也就是执行的效能。因此,工商机关要提高监管效能,除了完善各种机制外,关键在于执行,在于加强执行力建设。这是因为执行力能够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监管的执行力建设是一项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形势下,做好这项工程,要以十七大报告为指引,站在“四个统一”的高度,努力做好以下几点配套工作:(1)培植执行理念,以加强思想引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理念体现了正确的方向。所以,工商机关系统内要培植正确的执行理念,不断匡正思想,提高认识,使执行理念、执行意识逐渐根植于干部的思想深处,成为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引领,并在实践中促使执行理念不断完善,不断升华。(2)建立执行机制,以规范执行行为。执行也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执行不能随意地进行,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因此,

工商机关在推进监管执行力建设中,一定要建章立制,不断完善执行机制,规范执行行为,努力克服执行不坚决、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以防止执行的随意性、片面性、简单化现象的发生,确保执行全面、到位、规范。(3)增强执行能力,以夯实执行基础。执行的根本在于执行主体的能力,包括对执行目的的揣摩能力、执行手段的运用能力、执行过程的控制能力、执行情况的判断能力、执行后果的预测能力等。这些素质和能力与执行的效能有着直接联系和因果关系。因此,工商机关在推进监管执行力建设的根本是要打造一支富有执行力的监管队伍。这支队伍中领导干部,要具有更为高超的执行能力和执行艺术;一般干部,要具有良好的执行素质和执行自觉。这样,执行基础才能夯实。(4)营造执行文化,以畅通执行渠道。文化具有感染力、凝聚力与号召力的功能。执行文化也具有这一特点。执行文化可以增强执行主体与执行对象对执行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减少不必要的执行环节,畅通执行的渠道,实现比较好的执行效果。因此,工商机关在推进监管执行力建设中,应努力营造工商执行文化,建设一个包含果敢的执行精神、高效的执行风格、积极的执行效果在内的执行文化体系,形成科学、快捷、和谐的执行文化环境。因此。监管执行力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工商干部监管力的一种根本保障,也是提高监管效能的一种根本措施,对坚持“四个统一”有着根本意义和现实意义。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篇4

一、形式-功能-意义原则

形式-功能-意义原则(form-function-meaning)也被成为整合性原则,是由澳大利亚语言学家David Nunan于2004年对他本人1999年提出的形式-功能原则做出的补充,指“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任务要注重语言形式、功能和意义的结合,语言的形式,功能和意义是融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他认为语言形式、交际功能和语言意义是融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任务的设计必须使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有效结合,让学习者不仅能掌握语言形式,而且能运用语言,正确表达语言承载的意义。传统高职英语课堂常常把语言练习和交际功能割裂开,过多关注语法形式和语言形式,语言练习就是机械的操练,脱离功能,脱离意义。活动中的语言形式或语法是重点,从而导致学生知道一种语法的不同的语言形式,但却不能用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功能和意义。但是我们同样要避免忽视语言形式和语法,只关注功能,如果只让学生表达,忽略语言形式和语义准确,学生积极性高,仅靠只言片语来完成任务,课堂看似很热闹,但学生的语言形式表达毫无准确性可言,必然会影响语言交际,再次使用类似形式还是会影响意义的表达。因此,高职英语课堂的活动设计有必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同样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关注度。只有重视语言、功能及意义的和谐统一,才能赋予学习真正的意义。整合性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语言形式、功能和意义的统一,让学习者在任务实施中用合适的语言形式,表达得体的意义。

二、如何分析语言的形式、功能与意义

通过研究几位语言学家对任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何分析语言的形式功能和意义。

Littlewood(2004)指出“任务形式可以分为五种,这五种形式虽然不同但并非彼此割裂,它们因各自的特点排列于一个连续体(a continuum)上,关注形式(forms)的任务形式在连续体的一端,关注意义(meaning)的任务形式在另一端,从关注形式逐渐过渡到关注意义的其它三种任务形式则排列在中间。”

同样,按照Nunan对任务的分类,我们发现对语言形式的聚焦和功能意义的关注也体现了出来。Nunan认为任务分为真实性任务或目标任务(real-world /target task )和教育性任务(pedagogical task)。真实性任务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要用语言做的事情;教育性任务是在课堂上由真实性任务转换而来的。教育性任务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体,其中一端是演练式任务(rehearsal task),另一端是激活式任务(activation task)。演练式任务和生活中的真实性任务相似,如在报纸上寻职并模仿求职过程。激活式任务激活学习者新学习的语言技能,例如角色表演,信息交换等任务。学习者把所知的词汇、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开始创造性地运用出来。Nunan特别指出语言形式的教学对于尤其是初学阶段的学习者来说是有必要的,他把这些聚焦于形式(form-focused)的教学活动称为使能性任务(enabling skills)。使能性任务可以分为语言练习(language exercise)和交际活动(commutative activity)两种。语言练习关注的是词汇、语音和语法,而交际活动处于语言练习和教育性任务的中间地带,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构成部分。

通过对以上学者的理论分析,我们发现Littlewood的“连续体两端的任务形式”其实和Nunan对“使能性任务”(enabling tasks)、“交际任务”(communicative tasks)及“教育性任务”(pedagogical tasks)所作的分类表现出一样的内涵。这就回答了我们的困惑,表明对语言形式,即词汇,语音和语法的关注是必要的并且是达到交际,完成各种真实性任务的基础。

三、高职英语课堂的活动分析

观察我们的高职英语课堂,因为学生并没有升学考试之类的压力,一些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在语言形式上关注度不够,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输出语言的练习和任务。常常特别注重情景和交际,但是缺乏对语言形式的关注。这种脱离语言形式的交际不能够深入,也不能形成优质高效的课堂。

Nunan和Willis都认为任务型教学不是脱离形式教学,而是在适当的时期注意某些语言形式。

根据这种形式功能意义的统一原则,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关注各项要素结合,例如学习描述物品单元,设计活动如下:

比较两张图,学会描述下列物品(图片呈现不同形状、颜色、重量和新旧程度的日常用品)。

双人练习:

1.列表中选择三件你最不希望丢失的物品。

2.两人一组,分别扮演游客和警察,游客向警察描述丢失的东西,警察记录物品的外形。

课堂活动设计可以从描述物品的词汇到句型,有效输入语言形式,继而设置场景,让留学生能够在遭遇这种情况时及时求助,并能有效描述丢失物品的时间和描述物品特征,这也是形式与功能统一的意义所在:学生能用所学语言在交际中得体有效的运用,为交际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但是具体应什么时机是适当的这个问题上各位研究者和各个研究阶段的看法都有差异。早期的任务型教学认为关注语言的形式应该是在一堂课或者一个单元活动的前期,目的是为后续的交际活动做好语言上的铺垫,然后开始交际活动。Nunan在2011的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中认为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关注语言形式的步骤应该放在学习者已经接触了一些真实的语言材料之后,主要是因为此种安排能使学习者更容易的在语言交际功能和语言形式之间建立联系。D.Willis和J.Willis (2007)在Doing Task-based Teaching这本书中,修改了原先1996年的框架(Framework),在后任务环节中,把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改成了形式聚焦(form focus)更加关注和强调进行任务活动后对语言形式准确性的关注。由此,我们认为,在高职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中,对语言形式的关注并不需要固定出现在单元活动的早期,也不必要统一被安排在单元活动输入真实性语言材料之后。例如下面的课堂设计:

《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What a Wonderful Time”

“热身:连接下列景点与对应的城市名称;

说出你去过上图中的哪些景点?

参考下列词语,说说旅游时会做哪些事?”

在这个“热身”环节,编者提供真实的输入材料,利用对话和课文等形式介绍新的语言形式,设计交际任务,达到功能与形式的一致。

因此,我们在设计高职英语课堂活动时可以从各种不同任务入手,达到语言形式、功能与意义的整合性,从而实现语言的习得。孤立的为了交际而设计的活动,没有达成功能或者不符合实际意义的交际,没有达到统一,也同样不能满足促进学生语言的习得。

设计任务时要注意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应具有一定的导入性,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来理解语言形式的功能,并能运用在交际活动中。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篇5

形式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当今语言学界的.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的语言学家有其不同的研究目标,他们的不同体现在对语言性质的看法、语言学的定义、语言观、历史渊源、哲学基础、研究方法及任务等方面.

作 者:戴卫平张学忠 Da Wei-ping Zhang Xue-zhong 作者单位:戴卫平,Da Wei-ping(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北京,102200)

张学忠,Zhang Xue-zhong(大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篇6

一个好的产品需要技术与艺术的同意,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以及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在遵循自然和谐法则的前提下,产品设计更加贴和人的需求,达到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統一。所以,无论是功能、形式还是材料,都应以人为本。

关键词:设计;功能;材料;形式;以人为本;统一

工业设计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它经历了长期的酝酿阶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是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通过形形色色的工业产品可以发现,工业设计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它也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工业设计致使商品与使用者之间存在一种除单纯使用功能外的新关系。这种消费刺激,成为现代社会经济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作为一件好的产品,其存在的价值首要的是在于使用性,由使用性牵涉到多种功能因素的分析及实现功能的技术形式与材料运用。产品中存在着功能性因素,它能使全人类对这件产品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产品的功能性越强,使用起来就越顺手。

现今的设计讲究贴合人身,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为懒人设计的各种产品,其性能十分完善,功能细节处考虑周全。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产品生产是为人的生产,因此,其中心是人而不是物。所以产品在形式上的设计要为人的行为考虑而生产,不能脱离它们。产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是由一定的线条、色彩、形体、音响等在产品外部可以直接感知的物质属性所构成的整体。产品的形式设计是工业设计师依据功能所作出的创造性活动,每一种新形式产品的产生就意味着含有一定的形式意义。产品设计主要是以实用为中心的物质生产,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人的实用需要而设计。不同的设计形式,就会使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美与不美的感受。

日本和韩国现今的产品设计在形式上十分时尚,让人第一眼就能爱上这个产品,也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日本索尼独家设计的PSP系列游戏机目前已经是游戏产品中的经典形象。我们这代人已经远离了小霸王游戏机的时代,于是PSP的出现再次满足了玩家,并且可随身携带的形式更是可以让玩家走到哪玩到哪。PSP在按键的形式上设计的十分贴合手型,充分发挥了每一个指头的作用。其流畅的体形、线条和颜色,跟以前的游戏机相比有了根本的改变,是游戏机形式上新的突破。而现今流行的韩国趣味性小设计,在形式上非常生动,运用可爱的造型和清新的配色让人一眼就喜欢上并产生想要购买的欲望。

工业产品在技术的表现上很大程度依靠对材料的运用和加工。先秦古籍《考工记》曾著:“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可见通过使用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来表现美的特征由来已久,这也是现代设计主要表现手段之一。选择合乎目的的材料有助于体现产品所固有的功能特征。

每种材料在质感、纹路肌理上就可能蕴藏着构成美的特征。“诚如竹内敏雄所认为的那样,技术加工的劳动是唤醒在材料自身之中处于休眠状态的自然之美,把它从潜在形态引向显性形态”。鉴于此,设计对技术美在工艺材料方面就有着特殊的要求。 选择好的材料可以增加产品本身的特征,如果材料使用的不恰当,给人的感观不好,就会影响到人对产品的直观看法。

德国原就以盛产优良的钢铁而出名,奔驰车的质量上等跟它所用的材料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奔驰车的外壳材料是厚实的钢皮,那么一般的家用车的外壳可能就只能算上是薄薄的一层铁皮。而高光泽的外壳则让车看起来更高贵。车内的材料也都选用的是舒适的软质材料,让人在放松状态下开车。在材料上的优良性使奔驰车更胜一筹,也突出起它做工精良的优点。

产品应当“因质施材”,质”即内容或功能。这些都与人的条件息息相关,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材料,都应考虑到是否和人有所冲突。在此基础之上,美观又无害的材料既为首选。

无论是产品的功能、形式、还是材料,三种都缺一不可,将三者完美结合才能称得上是设计美。这三者都与人有着密切关系,设计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为首,设计要立足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去面向未来。功能、形式和材料都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主要因素,以考虑人的因素为前提将其完美的结合,才是优秀的产品设计。

一直以来,觉得产品设计的天平上一头是美观,一头则是实用。工业设计师们冥思苦想的设计其实是在为美观和实用寻找平衡点,于是有了工业设计。分的再细致些,工业设计是将产品的功能形式材料与实用结合起来,做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增添了人们的生活情趣。而我们,也在寻找着自己设计中的支点,努力创新的设计是在平衡点上的突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无论什么样的设计都应与人融合,以人为本的设计,才是真正的“艺术性”的设计。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修订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3][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4]凌继尧,许恒醇.艺术设计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篇7

仔细读这篇文章, 会越读越有趣, 越读越叹服。文章的开篇“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 一个是陶的, 一个是铁的”, 像大幕拉开, 简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尤其是“国王的御厨”暗指故事久远, 也为后文人们在此进行文物发掘埋下伏笔。两个罐子, 一陶一铁, 一柔一刚, 对比鲜明。“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常常奚落它”是这一部分的中心句, 接下来它们之间的四次对话, 充分展示了铁罐是如何骄傲、如何奚落陶罐的。

作者用纯语言描写来塑造两个人物的性格, 神态、心态皆惟妙惟肖。对于这些对话, 我们不能上来就是没完没了地分角色朗读, 要让学生先静下来, 潜入文本, 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即学习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

首先, 开始对话的提示语都放在句子的后面, 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感觉。能感觉到铁罐语言的节奏很快, 火气十足, 没有太多停顿的时间。前面几句还有提示语, 如“傲慢地问”“谦虚地回答”“争辩说”“恼怒了”等, 到后面越来越激烈时, 则没有了提示语, 愈发凸显出语速之快、言辞之激。

其次, 标点符号的使用非常巧妙, 让我们如闻其声, 如见其“罐”。铁罐说了四次话, 用了六个感叹号, 足见其嗓门之高、火气之大、态度之傲慢无礼;而陶罐只用了一个感叹号, 多是心平气和的逗号和句号, 尤其是一个省略号, 话未说完就被打断, 亦可以窥见陶罐的谦和有礼、温文尔雅。

第三, 彼此的称呼也不同。铁罐上来就呼对方为“陶罐子”, 这个“子”字大有意趣, 可让学生与“陶罐儿”“小陶罐”相比, 体会“子”字所传达出的不屑和厌恶。接着则是更加轻蔑地称呼其为“懦弱的东西”, 连“罐子”也不是了, 只是个随便什么“东西”。当铁罐恼怒后则说陶罐“你算什么东西”, 陶罐已经连东西也算不上了。从铁罐的三次称呼中, 可以充分感受到它的蛮横无理, 对陶罐一贬再贬, 极尽嘲讽。而即便如此, 陶罐仍亲热随和地唤它为“铁罐兄弟”。

第四, 几次对话内容, 同样彰显人物个性。

第一次,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不敢, 铁罐兄弟。”铁罐上来就于平白无故中找茬, 陶罐则谦虚避让, 刻画出了前者的无端挑衅, 以强凌弱。

第二次, “我就知道你不敢, 懦弱的东西!”明知不敢还要问, 可见动机与目的。“我确实不敢碰你, 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 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 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陶罐实事求是, 从作器皿的角度据理力争。

第三次, 铁罐恼羞成怒:“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 要不了几天, 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 什么也不怕。”铁罐已经狂妄到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器皿, 羞于与陶罐为伍。尤其是“要不了几天, 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与后文的“许多年代过去了”, 人们发现了完好的陶罐, 铁罐却无影无踪,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极有戏剧感和讽刺意味。即使如此, 陶罐仍是友善克制, 强调和睦相处。

第四次, 铁罐仍是骄傲自大, 目中无“罐”, 并威胁说:“走着瞧吧, 总有一天, 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面对如此骄横的铁罐, 陶罐觉得无理可讲, 选择了沉默, 终止了这场辩论。

这几次对白, 作者完全采用了口语, 通过字斟句酌的用词和选用标点, 使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跃然纸上, 达到了语言内容和形式、情感的统一。这些语言现象,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 仔细品读, 才能感受到语言描写的表现力。

接着, 作者用一段类似于话外音的段落, 交代了时间流逝。在时间的检验中, 王朝覆灭、宫殿倒塌, 让人忍不住会去思索:这两个小小的罐子又怎会幸免?然后作者再次采用了对话描写, 用以突出陶罐的价值。“惊讶地说”“高兴地叫起来”, 还有“捧”“倒掉”“擦洗”这些动词, 充分说明陶罐此时已由当年御厨房里一个盛东西的普通罐子, 成为一个有着考古价值的文物。尤其是“它还是那样光洁, 朴素, 美观”, 让人觉得它的美好, 连时间也不能消磨。更可贵的是, 它仍没忘记“我的兄弟铁罐”, 而那不可一世的铁罐却连影子也没有了。读到这里, 你定会叹服作者假借事物的高度合理性, 叹服寓意的呈现是如此水到渠成。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篇8

1

一个多世纪来, 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变化很大, 客观性理念和报道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因为许多西方学者都发现,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 于是有些学者接着论证了新闻不可能客观、新闻不必客观等等观点。但是, 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 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 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 因而被称为 “一个不会死的上帝” ( a god that won't die) 。现在的情形就如有是学者所说: “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的 ‘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作为一种理念, 客观性的目的是 “使有理性的读者更便于发现真相”。

当我们谈到新闻要 “客观”时, 是同时包含理念层面和技术层面的, “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应该是理念和技术的统一。当然, 在统领关系上, 客观首先是一种职业理念和行业规范, 而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 是这种理念和规范的具体体现。没有客观性的思想, 就没有客观报道方法。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原则,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相对公认的规范性认识。客观的报道形式非常重要, 客观报道的形式本身也应是客观性的本质表现;但是, 也有不少学者将真实性作为客观性理念的重要范畴, 而且列于前位。换句话说, 作为形式的客观报道与作为客观性理念之一的真实性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着重于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上, “新闻真实”就是说, 两者具有某种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着重于 “新闻人”和 “新闻报道”的关系, 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 “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 “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 但是并不保证 “新闻事件”和 “新闻报道” 的关系上, 具有 “同一性”。

新闻的真实与客观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原则, 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想想和追求, 但实际操作中, 我们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衡量与要求, 绝对的真实与客观是不存在的, 就好像数列中的极限, 理论上极限值是存在的, 但我们永远只能无限接近那个数值, 却不可能得到那个数值。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 却是一个可行规定准则。

首先, 记者受认识上的局限, 不可能一下子看到事实的整体, 所能看到的往往是事实的一部分。其次, 记者受自身新闻判断与思想认识的影响, 对所获悉的客观事实必然有所取舍。再次, 记者受报道上的限制, 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作报道。还有文字本身在表义上的局限、记者驾驭文字的能力等等。所以记者难以将一个客观事实完整地复制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李普曼在 《公众舆论》一书中指出: “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证明, 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 实际上, 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 而是对它进行改编”, “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

强调了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新闻报道是否因此就可以放弃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呢? 当然不应该。就新闻界而言, 报道客观事实只是记者的基本要求, 至于这个 “事实”是否为其真相, 端赖记者的认识、眼光与求实精神。也就是说, 记者在了解了事实的基础上, 在主观上还要尽求证核实的责任, 以去伪存真。当记者能秉持这样的理念, 将它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方能使报道不断地去接近事实真相。当然,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记者只能尽其所能去接近事实的真相, 要求记者的报道 “完全真实”是不切实际的。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新闻客观性是客观报道这一形式出现的内在原因。但新闻客观性这一理论范畴的出现却是与客观报道这一形式的出现分不开的。客观报道即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新闻客观性与客观报道有着本质区别。客观报道是一种形式, 新闻客观性是运用这种新闻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原则, 是新闻的本质于规律, 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体存在。

新闻的主观与客观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分别是新闻主题与客体的特征。由新闻事实暗示出来的思想, 观点和意见, 只能说是新闻传播者的思想倾向而不能算作新闻主观性。

3

所谓客观真实, 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 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 而所谓 “客观报道”, 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 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 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 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 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 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 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 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 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 是先有真实, 后有新闻,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 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 其含义有三: 第一, 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 有据可查、有证可验; 第二, 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 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 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 至少要做到 “一般真实”, 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 “移花接木”、不 “张冠李戴”、不 “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 “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4

新闻报道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外, 相当多的时候还要对涉及某一事实的大量相关事实进行整体的综合、概括与分析。这个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这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所提出的要求。

4. 1 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 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 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 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 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 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 “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 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 无论他怎样判断, 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 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 过程一旦结束, 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 《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 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包子是否为 “纸做的”, 真相一查便知, 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 《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 便为众人所瞩目, 后被证实为假新闻, 令人震惊和愤怒, 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 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 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 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4. 2 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 篇9

关键词:音乐美学,内容,形式,声乐演唱

一、“形式”与“内容”在音乐美学史中的发展历程

围绕音乐形式和内容的争论几乎与音乐及音乐美学思想同时存在, 甚至贯穿于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历史的整个过程当中。我国魏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音乐是客观的存在, 哀乐是主观的存在, 音乐与人的主观感情无关, 认为音乐只有和谐的形式美, 不表现什么内容;在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初始萌芽阶段, 亚里士多德充分肯定了情感等因素在艺术中所特有的重要性, 提出了音乐能模仿和反映人的情感, 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艺术的论点, 承认了音乐是具有一定精神内涵的;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歌剧艺术的出现, 音乐的内容显得格外重要起来, 由于在音乐创作中过于强调形式、技巧方面的复调音乐妨碍了音乐作品在思想情感方面的表达, 单旋律音乐倡导者提倡将旋律突出在一个声部, 节奏清晰, 从而把歌词内容清楚地传达给听众, 主张音乐艺术应以表现人的情感为要旨, 成为主调音乐的早期形态。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形式已逐渐开始为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服务。

18世纪欧洲音乐论坛产生了“旋律派”与“和声派”的争论, “旋律派”认为音乐的美取决于旋律, 音乐不仅作为悦耳的声音组合而必须能够表达某种东西。“和声派”则主张音乐应借助数学建立自身的原则, 人们应更多地关注音乐形式自身。这实质上是音乐美学领域中的一场“主观派”与“客观派”之争, 或者说是一场“情感论”与“形式论”之争。19世纪两种重要的美学思潮在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方面的观点更加大相径庭。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情感论音乐美学家们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必然要以某种附着于其中的精神内涵为本质”。这一流派强调了音乐内容的重要性, 认为音乐形式一旦脱离了表现内容的目的就失去了内在的意义。与之截然对立的观点是汉斯立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 他认为制约音乐的法则和规律不是来自音乐外而是音乐自身, 音乐美不依附外来内容的美, 它存在于乐音, 音乐的本质只能从音乐自身去把握音乐。

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音乐美学原则的探究

在以往音乐家、美学家的观点中, 我们不难看出所谓音乐的内容总是与“情感表现”、“精神内涵”相关的, 而音乐的形式则是更多用“音响结构”、“乐音”、“技巧”来表达的。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总是产生争论是因为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一方面从音乐审美角度来看, 音乐是一门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很多情况下, 人们从音乐中获得的审美体验不仅是纯粹的听觉感受, 还有形象的联想和情感的体验。例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中革命性、冲动性、戏剧性因素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英雄主题、个人与命运的抗争以及坚强的意志和信念, 而《田园交响曲》中对各种鸟类叫声的模仿则使人联想到美丽的田园风光, 作者运用强弱、速度、节奏等音乐基本要素直接无误的向听众表达某种情绪、形象和体会。有些音乐作品并不明确地表达某种音乐形象, 需要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听觉感受进行二度创作, 不同的欣赏者所体会到的音乐形象和内容也不同。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无法否认音乐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现实世界的种种景观、形态及人类丰富的感情活动。另一方面从音乐的物理形态来看, 音乐似乎只是一些具有一定频率、振幅、波形的声音以某种形式构成的组合体, 它既是非视觉性的又是非语义性的, 因此不能直接传达视觉感受、概念和思想, 这就与音乐审美体验中欣赏者体会到的音乐形象、感情活动形成了矛盾。

音乐的音响、结构、组成方式作为客观存在的确不具有情感因素和精神内涵,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客体并不独立存在, 它必然要与主体联系起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这里的主体就是指音乐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音乐的主体赋予了音乐以情感活动和情绪体验, 所有音乐表现的对象以及由音乐引起的主体体验都构成音乐的内容, 音乐的内容是在客体与主体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而音乐的形式更像是一种载体, 正是由于这种载体的存在, 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才得以体现。人常常把声音物理上的振幅、振频、协和、不协和体验为高低、明暗、强弱、和谐、紧张等等。例如听觉的高频音与视觉的明亮色调、兴奋性的情绪等具有一种潜在的联系, 而沉重缓慢的低频音与视觉中黑暗的色调、抑制性的情绪感觉相类似;音乐的强弱变化会使人对事物的大小轻重、空间距离的远近产生联想;音响中的不协和音程与和弦, 粗糙的音色, 浓重的配器与紧凑线条的结合, 都给人以心理紧张的感觉。这种在人的感觉之间相互沟通, 一种感觉会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联觉”。于是当作曲家想要表现某种心理活动的感受时, 便会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音乐音响结构组成形式, 使音乐的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发生联觉关系, 而欣赏者也会从这种音响构成样式中体会到作曲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同时产生自己的心理体验。

由此我们可以将音乐的内容概括成为“审美主体 (创作者和欣赏者) 赋予音乐并从音乐中体验到的精神内涵”;将音乐的形式概括成为“用以表现音乐精神内涵的音响的组织结构样式”。音乐的形式美是构成音乐美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全部, 如果音乐作品只单纯强调技巧性元素而忽略了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 那么它就不能实现自身的审美价值。有些音乐作品只侧重于形式美的情况是存在的, 例如欧洲部分古老的强调对位技法的复调音乐和现代某些单纯的音响拼凑形式的音乐。这些作品内容比较淡薄, 把音乐艺术变成单纯的技巧游戏和机械的音响组合, 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 大大降低和削弱了美的价值, 缺乏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所应具有的真正内涵。同样只有内涵美而无形式美也无法构成真正的音乐美, 音乐是极其富有表现力的艺术, 人的审美心理需求在某种程度上选择了音乐的形式与结构。没有音乐形式结构作为载体, 再美妙的情感、意念也只能是一种抽象的空想, 丰富的题材内容只有用符合美的规律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 才具有音乐美的意义。

三、“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对于声乐演唱的指导意义

音乐的美不仅表现在形式的美妙组合与变化当中, 还同时表现在作品内涵所包括的心理体验和情感态度之中。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 只有将“形式”与“内容”高度结合统一才能获得全面、完整的音乐审美体验。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 与音乐美学息息相关, 声乐演唱是具有创造性的音乐表演活动, 演唱者通过歌唱表演这个二度创作的中介环节将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 实现审美价值, 使广大听众获得审美体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音乐美学原则在声乐表演创造活动中呈现为“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的统一”, 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声情并茂”, 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审美原则, 有利于演唱者在学习、演唱声乐作品时既注重音乐形式中演唱技巧的发挥又能在充分理解作品内容以后注重情绪、情感的表达, 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意义。

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基础, 纯熟精湛的演唱技巧是完美表达声乐作品, 使声乐表演获得成功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因此所有优秀的演唱者和声乐学习者都十分重视歌唱技巧的训练和掌握。卓越的演唱技巧对于声乐表演而言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审美对象, 然而它却不是声乐表演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也不是音乐审美的主要目的。阉人歌手在意大利歌剧史上曾经创造过辉煌, 特殊的生理结构使他们拥有了超强的演唱条件, 加上长期严格的训练从而掌握了非凡的演唱技巧, 由于当时的年代过于崇尚炫技, 听众对歌曲的演唱技巧的迷恋已远远超过了对歌曲本身的兴趣。这种苍白、缺乏内涵、纯粹的声音炫耀加上阉人歌手骄傲自大、极强的嫉妒心理导致了阉人歌手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一名优秀的歌唱家, 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术功底, 还要具备深厚的音乐素养和丰富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十世纪卓越的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融抒情、花腔、戏剧女高音的演唱技巧于一身, 被誉为全能女高音。除了杰出的演唱技巧外她还非常重视和讲究歌唱的艺术表现, 曾提出“美声是表情”的著名论断, 真正做到了演唱技术与情感表现的完美统一, 在声乐与歌剧表演艺术中取得举世无双的成就。

演唱技巧属于音乐美学“形式”的范畴, 是“形式”在声乐表演艺术创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从前面关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音乐美学原则的探究中我们可以得知“形式”作为一种手段、一种载体、一种工具最终是要为“内容”服务的, 没有演唱技术的歌者无从谈及情感表现, 但与艺术表现相脱节的演唱技术又显得那么空洞、苍白、乏力, 只有当演唱技巧用来传递内心情感、表达作品精神内涵并且获得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时, 才可能真正实现“技巧”的价值。随着声乐教育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越来越多的声乐学习者意识到演唱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逐渐掌握了高超的演唱技巧, 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往往达不到相应的艺术境界, 无法成为演唱能力与情感表现兼备的真正的表演艺术家。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形式”与“内容”不统一的状况, 例如由于汉语语音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很多美声唱法的学生在演唱中国作品时为了追求声音的统一、保持发声状态以及过于重视声音的美感而不敢咬字、口齿不清, 使得欣赏者无法接收到清晰的语言表达, 也无法准确获得声乐作品的感情和味道;还有很多学生容易走入“重声音轻表演”的误区, 站在台上演唱时过于强调技术性, 只单一地想着发声方法而忽视了内在的情感体验, 显得机械、呆板, 缺乏舞台表现力, 常言道“唱歌兼唱情”、“三分在声七分在情”, 这样的歌唱即使拥有精湛的技艺也是不完整的。作为声乐教师应从声乐教育的角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在课堂上除了训练科学的演唱技能外更要引导学生将音乐美学原则应用于艺术实践, 注重分析作品的精神内涵, 启发和挖掘学生在演唱时的内心感受, 把高超的演唱技巧融入深刻的艺术表现之中, 用真情实感带来音乐审美的愉悦。

四、结语

理想的音乐美体现于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是美的情感及精神内涵和恰当的音乐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音乐的形式美是在表现内容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受其表现对象感性特征的制约, 而一旦形成又作为合乎美的规律影响着音乐的创造和内容的表现。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既不是对立的, 也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解读家具设计中的形式美与功能美 篇10

关键词:家具设计;形式美;功能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具设计不仅造型美观,还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家具自身的功能性再加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取得家具设计的创新、突破。但家具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两者之间也有其矛盾性,对于设计艺术学这个专业来说,我们更应该来深入了解并完善的解决其中的问题,并结合各自的优势,去伪存真,把家具设计推向一个新的巅峰。

1 家具设计的基础

1.1 家具设计的含义

家具是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常见物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不仅只是一种物品了,它还是一种艺术载体、工业产品。简单的说,家具设计就是设计者对家具的一种理解和想象,并用适当的方式把想法传递给制作家具的人让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1.2 家具设计的理念

家具的设计理念经历了三个历史转折期,即“以机器为本——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家具设计在不断的更新着,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家具。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而家具设计亦然也要遵循着这种社会法则。所以,家具设计的概念也要提升到以环保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大胆创新,加上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打造出全新的生态家具。总之,我们的态度是:立足绿色环保,提倡生态设计。

1.3 家具设计的生态文化

如果说传统家具文化是一种依赖于艺术的文化,那么,我们当代的家具文化就应该是立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家具文化。家具的文化与家具的设计思想密切相关。“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极大的迎合了20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但没有走出对生态环境漠视的“误区”;“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成为当今生态家具文化的基本指导思想。而绿色家具产品则是指家具从其生产到使用乃至废弃,各个环节都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对环境的破坏减至最小。设计出对我们家园危害最小的生态文化家具。

2 家具的功能美与形式美

2.1 家具的功能美

产品具有了功能的美感,顾称之为“功能美”。人们在评价一件家具的时候,一般都是把家具当成一种艺术品来看,任何一件家具都是为了一定的功能而设计制作的,功能是构成家具的中心环节,是先导,是推动家具发展的源动力。设计师在进行家具设计时,首先应从家具所要呈现的功能的角度出发,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由此来决定家具的形式。可见功能决定着家具的形式,形式表现着家具的功能要求,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其合理的内在形式和美观的外在形式,能更好的实现和表达各种功能。功能目的在家具形态构成形态中是基础,而欠缺的功能一般情况下会影响家具形式的发辉,完美的功能与富有表现力的形式相得益彰。从功能目的出发,通过实用价值有效地表达来传递审美信息的过程,就是功能美。

2.2 家具的形式美

家具的形式美不像平时所说的艺术美、自然美等,它是有具体形态的,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内容和形式,而家具的形式美不是指一般反映事物的形态,而是它要依附于这种形式来表达出设计的内容。使“美”和“用”达到统一。所以说形式美对于家具设计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具形式和其他的事物发展一样,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形式美法则是衡量家具设计中美的标准。家具设计中我们总是要遵循一些法则来创造出一些新的家具,但总是离不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均衡与否这四条形式法则。

3 家具设计的国内外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具已适应了当代全球家具产业,但这种适应是被动的,它在被动的应付着产业的剧烈扩张,也在无力的适应着市场的盲从和无序。但是中国家具业总体来说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着,模仿中求发展,立足才是根本,稳住根基后再求发展,成为了当代中国家具设计界的共识。我国的家具设计在形式美和功能美这个方面来说,做的还不够完善,矛盾也依然存在,还是把握不好功能美与形式美之间的轻重缓和关系,很多设计师处理这方面的问题也是草草了之。而在国外,我认为他们的创作思维非常创新大胆,每个设计师们都明确的表明了我设计的家具更多的注重的是功能美还是形式美。知道自己想要所追求的是什么。是一种文化。

4 家具设计形式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在家具设计中,形式美和功能美之间的矛盾可能最为突出。功能美包含很多方面:有功能的形式和地位,还有功能体验。而功能的外延又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精神功能又包括审美功能和象征功能等。功能是家具设计中的基础,而形式只是结家具设计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缺一不可。但现实社会不一样,很多人都还认可着“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看法去进行家具设计,更进一步的说明了家具设计中功能美和形式美之间的对立性和矛盾性。

在以往,设计师在对家具进行设计的时候,如果对功能有太多的要求或者过多的重视家具的功能性的时候,那所种设计无非是一个从平面到一个立面的过程,最后再加上一些所谓形式美的东西,就做出来所谓的家具。但如果对家具的功能没有太多的要求,那些设计师们就会充分的发挥个人情感,给家具加上一些“文化”的符号,又显得过于骄纵,往往是顾了这头丢了那头。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家具设计,把家具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握好形式、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把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设计出家具的真正价值。

5 结束语

我确信未来我国家具设计发展的远景很好,因为我们的社会在进步着。而在功能美和形式美这两个方面也会越来越能理解并运用其两者的关系,结合两者之中的优势,相互融会贯通,设计出真正属于我们国家文化的家具。对于中国家具要走向世界,中国家具适应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的需要,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设计,要有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的家具。不但要有自己的名族风格,也要有现代风格,毕竟时代在进步,人们也在进步。

参考文献:

[1]唐立华,刘文金,邹伟华.家具设计[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牟跃.家具与环境设计[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3] 邬露蕾,陈宛.世界家具设计例说[M].西冷印刷出版社,2001.

[4] 赵云川.展示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5] 唐立华,刘文金.当代家具设计理论研究[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 耿晓杰,張帆.百年经典家具[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上一篇: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下一篇:灾害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