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形式论文

2024-07-25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形式论文(共8篇)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形式论文 篇1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形式论文

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有更新、更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研究生在校期间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能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更敏锐的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团队协作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生组织社会实践目的性更强。与本科生只是简单地以接触社会、了解实际不同,研究生社会实践往往能深入社会,感受社会呼吸。通过在校接受科研训练、系统学习,研究生找到社会需求与科研研究的切合点,通过社会实践的途径把自己所学应用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社会实践具有团队协作意识。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有的甚至有过社会工作经验,研究生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有明显的团队协作意识,他们分工明确、责权明晰、服务到位、保障严密遇到问题沉着冷静、理性面对表现出了良好的素养。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笔者将其分为三种。传统组织型,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延续本科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利用寒暑假、周末组织学生到某个地方以参观考察接触社会为主的社会实践模式。自我实现型,这种模式包括:通过前期征集社会实践优秀方案,让研究生自发的组织实施社会实践;研究生在校期间主动承担社会研究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个项目;在校期间参与研究生“三助”活动;以勤工俭学为目的的家教、培训、兼职等。探索创新型,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寻找社会热点与研究生课题的切入点,并在最大程度上使研究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

1.保障体系不完善。通过笔者前期的调查,各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方面没有完备的保障体系,在条例制定、奖惩督促、安全保障方面还有欠缺。

2.活动形式单一。各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时往往为应付检查,在暑假前统一组织学生集中开展实践,以参观考察或走访调查形式开展。

3.经费划拨不明晰。社会实践经费在各高校经费组成中往往是学生活动经费的一部分,没有单独的社会实践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而也影响到社会实践的成效。

4.积极性不高。由于奖惩制度的缺失或是经费上的支持不足,研究生在参与学校组织或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时往往表现的积极性不高,有的高校甚至强行规定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地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5.创新性不够。由于缺乏实践基地和必要的保障体系,高校在开展实践时往往创新性不够,每年按照团省市委的规定内容开展活动,不能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实际。

研究生社会实践在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研究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目前研究生群体独生子女居多,从小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群体协作能力较差,参加社会实践可有利于研究生养成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2.有助于研究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研究生毕业后毕竟要步入社会,往往社会现实会让刚毕业的研究生手足无措,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是社会实践的基本功能,无论作为参观考察式的社会实践还是岗位见习式的实践都有助于研究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

3.有助于研究生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会首先思考发生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进而通过团队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有助于增强研究生与社会交流沟通的能力。由于研究生比本科生要深入的研究自己所在的领域,相对视野范围是缩小的,要拓展他们的视野就要促使他们更多的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研究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用语言与社会人打交道、从专业视角看待问题、科学缜密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他们把自己推向了社会,感知社会律动,把握时代脉搏,紧密与社会实际连接在一起。

5.有利于研究生科研选题的展开。由于研究生在读期间要选定自己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并作出一定的科研成果和结论来完成论文,所以社会实践给以他们一个很好的发现问题、选定科研方向的机会。在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里他们会要到很多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之前科研理论和实验可以解决的,但有些则是当前发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这就有利于研究生根据工农业生产需要选定自己的科研方向进行研究。

坚持制度创新、丰富实践形式,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

社会实践是解决研究生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的良药,沈阳农业大学在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在原有社会实践模式基础上探索新模式;发挥优势———依靠农业特色学科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搭好平台———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提高综合能力;营造氛围———在全校研究生中形成锻炼成长我争先的氛围。

1、坚持制度创新,为社会实践的有序开展保驾护航。以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的社会实践为例,我们在工作制度设定中做到三个不拘泥于,注重在实际中解决问题。三个不拘泥于即:时间不拘泥于寒暑假、形式不拘泥于走访调查、人员不拘泥于特定的学生会干部。我们在实际运作按照大学科组成团队,分专业组建小分队,按兴趣划分服务组,着重在服务当地经济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依靠,三个着重。学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提出以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为中心,依靠强有力的导师队伍、依靠研究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着重抓好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着重用正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着重拓宽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并以此为切入点促进研究生择业和创业业观念的形成。此外学校还积极通过为社会实践调研课题立项、设立研究生社会实践“种子基金”来激励广大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2.丰富实践形式探索学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双核驱动模式。通过创办“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来创新和拓展社会实践的形式,促进学术实践和专业交叉,增进专业间的.交流与融合,为研究生未来择业和人生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和途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开展的具体实际,依托学科专业特色,我们提出要在校内开展特色“学术实践”模式和校外开展常规“社会实践”的“双模式”社会实践新思路。所谓校内“学术实践”是在校内探索开展的社会实践的新模式———“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将先进的商业理念与研究生学术活动紧密结合,在学科专业、学术方向、实验室等层面定期开展的专业“读书报告”“、学术交流”“、实验报告”以及学校不定期举行的高层次专家“学术报告会”基础上,定期开展全校性的“硕士沙龙”、“博士论坛”活动,开设“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超市”开辟了研究生素质提升的第二平台,做报告的同学通过报告内容的选取、报告的讲解、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切实为研究生的综合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平台。在校外,我们在做好常规社会实践工作的同时还探索了社会实践的新模式———“研究生素质拓展学堂”,学堂通过开设一系列符合研究生需求的形式多样、全面深入的素质训练课程,引导和帮助广研究生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满足学生素质拓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让研究生在毕业前就能得到相关专业机构的认定,夯实就业基础,提高就业砝码。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形式论文 篇2

一、2012年我国少儿类畅销书主题类型特点分析

综观2012年我国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TOP 30(见表1), 该年度少儿类畅销书的主题类别呈现丰富多样的显著特点,少儿文学类、科普百科类、幼儿启蒙类、益智类、励志成长类、中国传统文化类、少儿图画书类等多种类型均榜上有名。具体而言,2012年我国少儿类畅销书呈现以下类型特征:

1. 少儿文学类占据主流,系列小说市场强劲

盘点2012年我国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TOP 30后发现,在榜图书中少儿文学类图书就有22本,约占70%。如此大的比例可以说明,在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中,少儿文学占主流。在上榜的少儿文学畅销书中,以小说和童话为主,其中系列小说最为抢眼。例如巴学园系列、笑猫日记系列、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国际大奖小说系列(共59册)》等,像近年来已经在儿童中形成品牌影响力的笑猫日记系列有7本书在榜。相比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其他文学载体的少儿作品几乎无一在榜。造成如此情况可能原因有二:一是整个少儿文学类图书创作多集中在小说、童话;二是散文、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少儿作品乏善可陈,市场吸引力微弱。

2. 启蒙益智类异军突起

除了少儿文学类图书,益智类和幼儿启蒙类的少儿图书在畅销书排行榜上也占据较大比重。例如《魔法早教:贴纸吧(2—6岁宝宝游戏学习法)(全3册)》《0—3岁小婴孩必备全书:经典童话本》《启迪幼教:幼儿绘画小课堂 (套装全6册)》《全世界孩子都爱玩的700个思维游戏》《小小牛顿幼儿馆》等均是取得巨大成功的启蒙益智类作品。由于当下绝大部分少年儿童都脱离不了“独生子女”这个标签,独生子女也自然集全家宠爱于一身,对于少儿的成长,家长无不关怀备至,甚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图书阅读作为一种可以提高孩子认知水平的基本行为方式,自然是家长们的首选。所以,家长的这种期望自然而然成就了市场上一批幼儿启蒙类和益智类作品。

3. 少儿成长和教育成才主题图书颇受青睐

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成长这一话题。少儿类图书的读者定位,是正处于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少年儿童,因此,讲述少儿成长一直是少儿出版永恒的主题。例如名列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TOP 30第1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就是一本以少年儿童成长为主题的少儿类图书。这本书立足于少儿成长这一热点话题,为教育工作者、孩子的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了教育孩子的宝贵意见。这本书出版多年,重印多次,已经成为讲述少儿成长图书的典范之作。在2012年我国少儿类畅销书榜单上,《培养孩子好性格的80个经典维尼故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国成语故事》《小王子》等一批“寓教育于故事”“重视孩子性格培养和道德提升”的图书得到市场认可而位列榜单,从而成为畅销书。就内容而言,这些图书重在提升“孩子品性”的主旨意味浓厚,但由于作者叙事技巧高超,他们总能在不着痕迹的故事中教化孩子,因而这些图书很受家长和儿童的喜爱。比如近年来热销的图画书《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的形象就不仅是一个艰苦朴素的爷爷,更是一位能化腐朽于神奇的高人。

二、2012年我国少儿畅销书形式特点分析

所谓图书的形式,是指图书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在直观上主要包括开本、装订样式、版式装帧、封面设计等。由于少儿图书的读者主要是儿童,较之成人,儿童对图书选择具有“形式大于内容”的特点,因此,少儿图书的形式设计便显得更加重要,成功的少儿图书的形式设计更值得研究、总结和推广。下面结合2012年度少儿类畅销书进行具体分析。

1. 开本特点

开本是出版业中专门用以表示书刊幅面大小的行业用语,指用全张印刷纸切开的若干等份,开本的大小以“开数”作为区分。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开本上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从开数分类上看,中型开本是主流。按开数分类,可分为大型开本、中型开本和小型开本三类。中型开本的开数范围一般是指16开—32开。纵观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上榜图书以32开居多,其次是16开。例如榜上有名的《小狗钱钱》《国际大奖小说系列》《不一样的卡梅拉》《笑猫日记系列》等少儿文学类作品,多是32开的,而《猜猜我有多爱你》《学会爱自己》《法布尔昆虫记》等少儿图画书,多为16开或大16开。可见,少儿文学类图书多采用32开,少儿图画书则多采用16开。

二是从边长比例分类上看,以竖开本为主,横开本为辅。按边长比例分类,可分为竖开本和横开本。竖开本是指高大于宽的开本,横开本则是指高小于宽的开本。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中,多数畅销书采用的是竖开本形式。而像《逃家小兔》《启迪幼教:幼儿绘画小课堂》等幼儿读物采用了横开本,如图1,这是为了使孩子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翻书。

2. 装订样式特点

装订样式是指用不同装帧工艺材料和装订工艺制作的书刊所呈现的外观形态。现在较常采用的装订样式有平装、精装、骑马钉装、线装和散页装等。

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在装订样式上以平装为主。平装是用较为牢固厚实的软质纸制作的封面把书心包住,并使封面的书脊与书心牢牢粘住,成为一个整体。平装在少儿类畅销书中的广泛应用,说明了平装质量可靠、方便制作的优点,普遍使用于所有图书。

除了平装,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TOP 30中精装图书也占有一定比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就是采用精装的装订样式。精装的优势是封面质地较硬并且表面装帧讲究,耐用、不易磨损。在“书壳”的保护下,精装图书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而在图书出版中比较常见的骑马钉装、线装和散页装,2012年的少儿类畅销书并没有采用。

nlc202309011701

3. 版式装帧特点

图书的内容固然重要,但版式装帧也不可忽视。版式装帧,主要包括书籍的外部装帧以及内文版式。具有特色、美观的装帧设计和版式设计,恰如雕梁画栋的室内装修,能够引导读者在台榭漫游、曲径探幽一番之后,有层次地渐入佳境,于不知不觉之中遍览全书,从而对内容起到补充和锦上添花的作用。下面结合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上榜图书进行具体分析。

(1)外部装帧特点

外部装帧设计包括美术设计和表面整饰设计。少儿图书装帧是图书装帧领域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因为它的受众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少年儿童,因而少儿图书的装帧设计只有迎合少儿的审美心理,才能取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畅销书。从2012年的少儿类成功畅销书中,我们发现其在外部装帧方面呈现两个特点。

一是多以鲜艳的颜色吸引读者的眼球,如图2。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审美特点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分析出其对鲜艳、强烈、明亮的色彩偏爱会贯穿整个童年阶段。因此,封面采用强烈对比的鲜艳颜色可以吸引少儿的注意力,用产生的强烈视觉冲击吸引读者阅读。此外,为保护孩子视力,2012年上榜的少儿类畅销书多注意颜色的合理搭配。

二是纸张选用的是胶版纸。2012年的少儿类畅销书多选用胶版纸,因为胶版纸纸面洁白平滑,具有较好的表面强度,耐水性好。而这些特征都适合少年儿童使用,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一定程度上为他们阅读减少了后顾之忧。

图2 《小狗钱钱》

(2)内文版式特点

内文版式设计包括版心规格、文字规格的选择以及文字和图片的编排等。从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可以看出,本次上榜图书存在显著的内文版式特点,即图文并茂。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在内文编排时几乎都插入生动可爱的形象,充分调动了少儿的视觉空间和想象力。例如《丁丁历险记之丁丁在西藏》一书,由于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适时地插入了生动的图片,孩子们在阅读文字的同时可以根据图片去想象,身临其境地与主人公一起历险,使得这本书的阅读变得妙趣横生。

4. 封面设计中的书名与定价特点

一本书之所以成为畅销书,许多因素都对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出现在封面上的书名以及图书的定价就是重要因素。

(1)书名特点

书名是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书的核心甚至生命。好的书名会引发读者有对全书一睹为快的想法。在畅销书领域,无论畅销书作者还是畅销书编辑,都对书名高度重视。畅销书《书虫》的著作人、日本出版人井狩春男认为:“一些图书无法畅销、走向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书名取得不好。”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中的书名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切合少儿图书永恒的主题。比如2012年荣登畅销书排行榜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教育成才类的作品。这本书已经行销多年,是少儿教育成才类中的常春藤之作。这本书不但首次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而且还为家长们提供了许多简单实用的操作办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本书之所以畅销,关键是不但告诉家长如何提高孩子成绩,而且从书名上就引导家长对自我角色仔细思考和重新定位,并且直接提醒母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远比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二是用词轻松活泼、通俗易懂。2012年的少儿类畅销书书名存在这样的规律,用词轻松活泼,有的略带调皮;书名反映图书内容,使读者通过阅读书名可以大致了解图书的内容,易于阅读理解。例如《笑猫日记——永远的西瓜小丑》,书名活泼俏皮,迎合了少年儿童受众的语言风格。又如《逃家小兔》,书名浅显易懂,告诉小读者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小兔子的故事。

三是书名中包含数字。盘点2012年的少儿类畅销书时,我们发现了许多畅销书中都含有一个数字。例如加入“700” “80”等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书名的视觉直观冲击力,这既符合了读者的购买心理,为他们留下了划算的印象,又使书名变得强有力,让作者获得了阅读的成就感。

(2)定价特点

纵览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定价一览表,我们可以看出,少儿类畅销书在定价方面存在着一些特点,如表2。

首先,少儿类畅销书的定价以中低价为主。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TOP 30中,定价为15.00—25.00的图书有16本,占49%。《狼王梦》《草房子》《夏洛的网》《笑猫日记系列》等都是上述价格范围内的中低价。中低档定价的图书更容易被读者青睐,更容易畅销。而小读者对于图书的追求使他们购买图书的周期较短,中低价位的图书更易被家长们接受。

其次,少儿手绘书的价格较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中手绘书的价格较其他书偏高。例如爱尔兰麦克布雷尼著、英国婕朗绘、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猜猜我有多爱你》和美国赫德绘、明天出版社出版的《逃家小兔》等少儿手绘书,它们的定价普遍高于其他作品。其原因主要是手绘图画倾注了作者、出版者更多的艺术投入,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手绘图画的表现力更加丰富,艺术欣赏价值更高,给读者以更强力的温馨感。

三、总结

近年来,少儿类畅销书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少儿图书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的榜单。纵览2012年我国开卷、京东商城、亚马逊的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可以发现,少儿类畅销书市场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而对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出版特点的分析研究后,可以看到,我国少儿类畅销书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1. 原创作品占据主流

通过对2012年我国少儿类畅销书几大榜单分析,我们发现,我国本土原创作者上榜势头较猛,原创作者队伍在不断扩大。各大出版社正重点扶植原创作者,开发原创作品,这对我国少儿出版业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明天出版社的原创儿童文学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像杨红樱、曹文轩、伍美珍、沈石溪等一大批深受小读者欢迎的本土原创作者都聚集其下,资源占有优势明显。

2. 重印再版现象增多

位列2012年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TOP 30第1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已连续多年雄踞全国畅销书排行榜,销售已超过350万册。此次上榜的《窗边的小豆豆》已是多次重印再版,仍稳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又如《培养孩子好性格的80个经典维尼故事(第2版)》,也是通过再版取得成功的典范。

3. 启蒙益智类和幼儿早教类图书不断崛起

纵览2012年我国开卷、京东商城、亚马逊的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魔法早教:贴纸吧(2—6岁宝宝游戏学习法)(全3册)》《0—3岁小婴孩必备全书:经典童话本(全10册》《启迪幼教:幼儿绘画小课堂 (全6册)》这类幼儿教辅类的图书跻身前30名。随着如今教育竞争的不断加大,家长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日益强烈,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这类图书抓住机遇,开辟了更加广泛的市场,使得此类图书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作者创作队伍不断壮大。

少儿类畅销书的形式对孩子更有吸引力,出版者应抓住吸引少儿的“卖点”,加强图书形式设计的创新。近年来,市场上一些出版社大胆创新,设计了形态各异的儿童书,但有些童书已经远离 “书”的阅读性这一本质属性,倾向于“玩具性”追求,过分强调形式,忽视图书本质因素,从而导致了市场的失败。此外,出版社应重视延伸少儿图书的附加值,例如系列丛书有助于扩宽图书的读者群体,打造系列丛书,对少儿类图书的推广畅销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形式论文 篇3

研究

摘要:当今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实践创新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简单阐述了在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这两个层面上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 特点 实践 创新 数学教学 班主任工作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职校生普遍存在着人际交往困难,学习自信心不足,对家长管教方式不满,对学校管理方式不满,担心毕业后求职困难,情绪上紧张、焦虑、抑郁,对青春期充满困惑等诸多问题。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由此可见,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实践创新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我校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并在一部分班级开设了《心理健康》这门课程,并有部分教师开展了“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实践创新”的研究,以下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从课堂组织形式、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和在中小学开设的知识类课程都有本质的区别。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更不是让学生掌握一堆心理学概念,它是让学生学会处理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学到成长所需的经验。它强调学生从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唤起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各种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心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心理学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感受,从而正确地面对生活和

心理上的难题,达到“助人助己”的目的。

1、针对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选题要有针对性,要围绕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展开,以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

对中职生而言,学业失败是其学生阶段最大的失败。它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反复不断的失败极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悲观、失望的情绪体验,认为自己能力、品质等方面都不如别人,因而产生内疚、悲伤、自责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可导致神经衰弱、心理变态等,有些学生可能因此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做好职校生学习的心理辅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通过《我是学习的料吗?》、《其实我要学》、《找到自己的“金钥匙”》及《技高一筹天地宽》等课的讲授,帮助学生分析了解自己的优势智能,转变观念,增强自信,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才能激发、维持自己的学习活动,才能促使自己克服畏难情绪,不断从学习中取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结合一些职校生的成功事例,帮助学生感悟到从进职校的第一天起,就应明确专业目标,苦练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自主性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应处于辅导、引领的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因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以往所知道的所有课程或班队活动,它是一种充满趣味的自助活动。活动中,教师组织、引导、调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自由地交流、体验。在师生、生生交流中,在互助中实现自助,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将爱贯穿于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阵地。培养中职生的健康人格需要我们把爱的种子洒向每个学生的心,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为把握自己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中应以爱的理论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例如在讲授《用爱撑起一片天空》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搜寻一

些有关爱的名言、名句、歌词等,在“爱”的大串联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人间的爱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各种各样的、不同程度的、不同范围的爱;由“怦然心动”的故事,帮助学生感悟到爱不仅存在于亲人之间,也存在与陌生人之间,爱可以感化人,爱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课上还有一个环节由学生交流故事分享:一个最令自己感动的关于爱的故事。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深深感悟到人间处处充满爱,爱从未离开我们。

3、活动性

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提倡用问题情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音乐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的思想、行为活跃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感情。在讲授《技高一筹天地宽》这课时,任课教师在卡片上写出表演的内容,然后请学生用动作和肢体语言展示其职业场景,让其他同学猜测是何种职业,顿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踊跃参与,从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激励学习动机,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中专生普遍对数学有厌学心理,我们认为教师应结合教学过程,从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入手,运用得力的措施,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整。下面就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尝试。

1、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切实加强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充分挖掘数学应用素材,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学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数学。同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习热情,逐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记忆、性格、情绪、意志力等方面加强培养和引导,使他们从思想和心理上较快地克服种种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有学好数学的基础。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大多数中专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中专数学与初中数学在内容和教法上有较大区别,因此,学法指导显得非常重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学习常规培养起,它是学法指导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把学习数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认真预习,标出疑难点;第二阶段是课堂:积极参与,不管对错,大胆质疑,提高效率;第三阶段是课后:认真读书,整理笔记,穿线知识点,勇于实践;第四阶段是作业:先复习、后作业,字迹清楚,表述规范,注意过程,计算正确,错题订正,并且严格检查落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入手,切实抓好学生的基础,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逐渐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3、展现数学学科的价值,唤起学习动机

任何人对任何学科的学习,总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耐心地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在数学教学中,应把社会就业对学生提出的学习数学的要求,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结合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介绍出来,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和自己今后就业有直接联系,从而产生就业的危机感,在学习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他从“要我学”的状态走到“我要学”的状态,获得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内动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将现实中的数学应用渗透于教学之中,增强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学起来具有亲切感和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4、加强与学生沟通,排除厌学心理障碍

作为数学老师,要全面了解数学厌学因素,帮助其克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的智能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得到提高的,使他们对自我有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估,重树自尊与自信。数学老师在工作中要多与学生接触,走近学生,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使学生逐渐由接近数学教师而喜欢学数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因此日常教学中,应多给学生获取成功的机会,题目要由简入繁,让他们有机会多表现自己,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用爱心和耐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平等地对待学生和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你会得到非常满意的效果。学生喜欢教师,就乐于接受教师引导,有人曾经对学生作调查,约占70%因喜欢教师而喜欢教师所教的课,占30%因不喜欢教师而讨厌教师所教的课,由

此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态度与学习成绩具有明显的作用。每一次接触新生,教师都应想办法先让他们喜欢任课老师,之后自然就会喜欢上数学课。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多倾注爱心和耐心,多些微笑、多些赞许,多些沟通,多些了解,把关爱传递给学生,把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拉近,让学生把老师的关爱化成发奋学习的动力,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那时你会发现你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职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班主任每天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一般任课教师要多很多,了解当前班级的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中职生由于学业成绩不理想,饱受冷遇,自尊心特敏感。如果班主任给予他真诚的信任与尊重,学生自然就会感到一种人格的尊严,从而就会对教师产生朋友般的信赖。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主动地向教师敞开心扉,诉说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动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所遇到的困惑。这点已从我校学生写的周记中得到了验证,学生对那些深受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可以说无话不谈,他们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级;再其次组织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校举行篮球赛、拔河比赛、艺术节、技能大赛、电声乐队、志愿者等活动,各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踊跃参加,在活动中学生们的自信心大增,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相处,树立了人际交往的自信心,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为其拥有健全的人格、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奠定了基础。

在管理班级的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自主意识,将班级当作自己的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采用每天轮流由一个学生做当天的值日班长,记录当天班内发生的事情,班级里无论出现了什么情况,都可记录在班级的心灵笔记中,在经历最初阶段的磨合后,班级心理笔记逐渐显现出它对班级建设的促进作用。同学们出乎意料的珍爱这份全班同学共同拥有的精神财产,绝大多数同学都会用心书写班级心灵笔记,并会一篇不落地品味别人的作品。笔记中同学们用俏皮的语言风格描述自己的见解和思考,用彩色的笔勾勒出自己的心情,用生动的漫画表达自己的理想,用激扬的文字表达对班级发展的期望。那些平时不善于表达自我的学生也用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展示出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勇敢地迈出了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一步。同时,班主任也会在定期的阅读中写下自己的感受,对他们的优点给予肯定,在老师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老师,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在班级的管理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总之,在中职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探索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优良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维护和增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发挥个人特长和潜在能力是很有益处的。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这项工作。参考文献

形式与政策实践报告 篇4

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杨奕海 学院:农学院

专业:农学(烟化方向)09(2)班 学号:电话:

浅谈土地规模经营

目前关于农村土地的使用存在很多的情况,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不仅是三农问题需要解决的重点也是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根据学生暑期实践调查要求,根据农村目前土地使用现状结合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进行了一项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情况改革,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调查。一,现状和特点

人人都知道,土地是国之根本,没有土地就没有粮食,我国是人口大国没有粮食将是什么样子!但目前违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越来越严重,土地得不到合理的利用非常严重。造成这些现象主要原因是:

1、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三十年,农户按人口分得责任田,一直未作调整,而人口却在不断变化,使有些农户人均田多,有些人均田少。田多的无力耕种,便让其荒芜,有的甚至违法在自家的任田上建造房屋或随意改为他用。

2、近几年,青壮劳力大多在外务工,务农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妇女,无力耕种。

3、比较效益低下,从事农业成本高,效益低,而收入少,农民不愿种地。只有外出打工,土地要么栽树或挖塘,或托付亲友做非农业用途。

4、种地保障性差,一遇灾害就会歉收。

5、生产条件差,技术低下,劳动强度大。

6、还有些其他政策问题,如政府补贴的是农田承包户,而不是农田的直接耕种者,使不耕地者一样享受补贴,没能起到鼓励农户耕地的作用。在走访当地一家农户的时候了解到,李大爷一家7口人,大儿子和媳妇在外打工,二儿子在读大学,家里只剩下了他们两老和一个孙女。在问及他们家田地的时候王大爷感慨到说,上世纪九十年末期他们家有6亩多土地,每年粮食种植除了供自家大多数都卖给粮食收购站,而现在家里可耕地已经不足1.5亩了,其余处于荒芜状态。租给别人种有由于土地条件不好耶没人愿意种。每年的粮食基本自给,而其他如花生、棉花、小麦等都没有种植,基本都是从当地村民中购买。大面积的土地闲置造成土壤肥料逐步丧失,如果再想开垦种植,将会入不敷出。人口迁移的土地流失将是主要原因。

二,对策。

1,优化土地承包,有效公道的利用土地。

根据目前现状况让所有进城农民回乡种地是不可能,只有现在把农民的土地集中成片以承包人名义自愿的情况下包给他人。

2,加大农业投进

政府要加大农业投进,加大对现在确实还在种植的农民的直补,做好基础农田,道路。水利公道化规划建设。

3,要以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为契机,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要坚决予以保护,严厉打击各类不法商贩以变相、巧取等不法手段,赚取中间差价,有意削减粮食价格,挫伤种粮农民积极性。政府

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以适当方式、在适当时机就已经12年没有提高的粮食的最低收购价让农民得到实惠。

4,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将加大机械设备的投入减轻劳动强度。扶持农民朋友购买好的机器,小额贷款给其准备耕作的必要物质。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民。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5,加大打击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的个人和集体。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全市撂荒的管理,出台相关规定,对各地执行制止耕地撂荒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领导责任,纳入工作考核,以上年统计的各地撂荒面积为基数,对有增无减的地域,取消年终单项评先资格,并限期责令整改。对弃耕者进行清查,荒田达一定年限的,视为自动放弃承包权,并扣发种粮补贴;对撂荒时间超限的农田,应无偿收回分配给种粮积极性高的农户。

6,政府要积极协调农业、林业、水利、财政、发改委、交通等职能部门,清理规范各类涉农补贴,在不违背上级政策的前提下,捆绑各类涉农资金,灵活资金使用范畴,最大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作为解决耕地撂荒的切入点,整顿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加大农业生产投入。要在政策范围内,积极改变现行以耕地面积为补贴对象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探索建立以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并举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改变“种”与“不种”“补贴照领不误”的尴尬局面。

7,认真总结已经出现的农村耕地得到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适时召开全市农村耕地流转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制订并出台规范农村耕地有序流转的指导性意见,引导农民群众在保障承包土地收益权的同时,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以适度的规模生产作为现阶段我市农业发展的工作目标。

8,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水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创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种地的比较效益,让农民增收,以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改革种田技术。推广免耕法等新型的耕作制(如小型犁田和收割机械等),开展集中连片小丘并大丘的开发,引进科技和人才,推进种田机械化进程,尽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适应当前农村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的劳动力结构耕作能力。

9,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积极引进业主,不断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有效地促进和带动了全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10,解决好业主开发资金。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补贴,为鼓励种植大户和外来业主实施规模经营,各级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凤城镇的做法是:凡成片流转土地种植蔬菜,花卉,生猪饲养100头以上,小家禽畜300只以上的都给予资金扶持和奖励,银信部门的贷款支持,争取项目专项资金和公司,业主的投入解决资金问题。

三,实践。

在我暑假实习的贵州省天柱县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已经建立。实施区在凤城镇八甲、隆寨村、距县城8公里,交通便利,该基地2005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10000亩,2010年实施国土整治2200亩,项目区内已建成排水渠7.76公里,防洪堤3.3公里,硬化作业便道4公里。已建立有机械化耕作,土地流转物资供应组织生产、专业化服务等专业化组织,整体优势、规模效益明显。拟在项目区内建设蔬菜基地、养殖基地及观光农业,构建天柱县观光农业产业化集群。八甲和气候条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工场位于天柱润松万亩坝区中心地带,有优越的土地资源件,工场建设用地5924平方米,项目建设包括平地、建烤房、编烟棚、综合功能房,该项目集生产、烘烤及整个坝区烟叶收购功能于一体。建设后,将辐射周边的团结、隆寨、四甲等村寨的50多户烟农、1200多亩烤烟。项目的实施兴建,对天柱县润松万亩大坝下步发展烤烟生产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对加快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天柱特殊清香型烤烟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项目真正的让农户受益。让农业增产增收,进入烟草生产规划区域。在轮作的过程中可以有利的利用其资源。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突出规模效益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土地难以集中成片,不易形成规模的问题。解决土地规模问题,首先是要统一规划,科学安排。凤城镇就是以以前的土地承包为基础实行股份制。将土地开发出来高矮相调用推土机推平便于机械化耕作。积极探索“以股权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将土地整理后的成片地,结合项目区原有的产业特点,本着农户自愿的原则,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农民专合组织,实行股份合作经营。目前,八甲村已与100多户农民签订入股协议,入股土地面积达1700多亩,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已进入筹建中。目前,天柱县烟草部门和八甲村两委还计划在该示范点探索烟稻两熟生产模式。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形式论文 篇5

一、儿歌的定义: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新儿歌。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等,《左传》中有“卜偃引童谣”的记载。它原属民间文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儿歌才成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是“五四”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

二、儿歌的特点

(一)内容浅显、思想单纯

儿歌的内容十分显浅,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洁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例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篇幅简短、结构单一

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常见儿歌,一般有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就每句所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只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儿童一个常识,简短、单纯,易诵易记。

(三)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

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儿歌,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

有些儿歌还采用叠词叠韵,如皮作玖的儿歌《小鸟学我操操》:“风吹杨柳飘飘,小鸟学我操操:我伸腿,它踢脚;我拍手,它跳跳;我把腰儿弯弯,它把尾巴翘翘。操好了,再见了,小鸟“噗哧噗哧”飞走了。”全歌押“iao”韵,使用摹声词及叠词叠韵,表现出汉语语言的音响美、回环美与活泼生动,切合幼儿学习语言需反复记忆的特点。

三、儿歌的作用

(一)儿歌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需要,使儿童在欢歌戏笑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如《小板凳》:“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学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

(二)儿歌是儿童启迪心智的需要

可以形象有趣地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例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

(三)儿歌是儿童训练语言的需要

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十四和四十》这首儿歌是典型的矫正发音的,而金波的《小白免》:“小白免,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条腿儿。”则告诉幼儿小白免的外貌特征是什么,便于幼儿区分小动物。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母歌”。这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儿歌。例如,陈伯吹先生的《摇篮曲》:“风不吹,浪不高;小小船儿轻轻摇,小宝宝啊要睡觉。风不吹,树不摇,小鸟不飞也不叫,小宝宝啊快睡觉。风不吹,云不飘,蓝色的天空静悄悄,小宝宝啊好好睡一觉。”全首儿歌分三小节,每小节都渲染一种静谧的氛围,但有变化有递进。风越来越小,四周越来越静谧,摇篮中的孩子正在悄然睡去。其间流溢出一种温馨的母爱。

摇篮曲的特点是:音调柔和动听,抒情性强,母爱永远是它的主旋律。

(二)游戏歌

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儿歌。像《找朋友》、《丢手绢》、《拍手歌》、《跳绳歌》等,都是游戏歌,它的特点就在于有明显的组织游戏的作用。

(三)数数歌

数数歌是以适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形象描写来巧妙地训练儿童数数能力的儿歌。它把数学与文学巧妙结合起来,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的、最早的算术教材。,如传统儿歌《一二三》:“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有的数数歌不仅培养儿童的数序观念,还训练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传统儿歌《数蛤蟆》:“一个蛤蟆一张嘴,两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两个蛤蟆两张嘴,四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数目是随着蛤蟆数目的增长而成倍增长的。因此,不仅可以训练儿童的初步运算能力,还有《手指头》:“一个指头按电钮,两个指头拣豆豆,三个指头解扣扣,四个指头提兜兜五个指头握一起,攥个拳头有劲头。”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练习数数,而且还可以让儿童认识自己两手的用途。渗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的内容。

(四)问答歌

问答歌,指采取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来叙述事物、反映生活的儿歌。例如,朱晋杰的《什么好》:“什么好?公鸡好,公鸡喔喔起得早。/什么好?小鸭好,小鸭呷呷爱洗澡。/什么好?小羊好,小羊细细吃青草。/什么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闹。”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而李海松的《什么船儿》:“什么船儿上月球?什么船儿海底游?什么船儿水上飞?什么船儿冰海走?/宇宙飞船上月球,潜水艇儿海底游,气垫船儿水上飞,破冰船儿冰海走。”采用了多问多答的形式。

问答歌的特点就在问答。既然要回答问题,总得动点脑筋,所以问答歌能启迪儿童的心智,唤起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注意,帮助儿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

(五)连锁调

连锁调,即连珠体儿歌。它以“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全歌,即将前句的结尾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或前后句随韵粘合,逐句相连。这类儿歌大都没有一以贯之的中心,但节奏韵律感极强。如金波的《野牵牛》:“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也有具有一定意义的连锁调。如《做习题》:“小调皮,做习题。习题难,画小雁;小雁飞,画乌龟;乌龟爬,画小马;小马跑,画小猫,小猫叫,吓一跳。学文化,怕动脑,看你怎么学得好?” 前后句变化迅速连贯,谐音相连,颇具情趣,对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十分有益。它的特点是:“随韵接合”,易唱易记。

(六)拗口令

拗口令,也称绕口令或急口令。它是把一些发音容易混淆的字联缀成有一定意义的儿歌,是专门用来训练儿童发音的。如常见的《四和十》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如钱德慈的《夸骆驼》:“骆驼驮着货,货用骆驼驮。伯伯牵骆驼,一个跟一个。穿过大沙漠,不怕渴和热。伯伯夸骆驼,干活真不错。”拗口令绕弯、咬嘴,又要求读得快,重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训练。

七)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或倒唱歌,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儿歌。它以表面的荒诞暗衬、揭示事物的本质,其中常常蕴含着一定的哲理。这类儿歌幽默诙谐,可使儿童轻松愉快,也可训练儿童辨别事物的能力。如河南的儿歌《小槐树》:“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着轿。蚊子踢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小鸡叼个饿老雕,小老鼠拉个大狸猫,你说好笑不好笑。” 它的特点是: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八)字头歌

字头歌是指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多以“子”、“头”、“儿”作为每句结尾的儿歌形式。像夏晓红的《猴子搭戏台子》:“小猴搭起戏台子,穿起一条小裙子,引出两头小狮子,舞起三个响铃子,穿过四个小圈子,抛起五顶小帽子,叠起六把小椅子,摆起七张小桌子,转动八个小盘子,挂起九面小旗子,变出十个小果子,人人都夸小猴子。”它是一首以“子”字做尾字的字头歌。这首字头歌的妙处不仅

在于成功的“子”字尾,而且有完整的情节结构和生动的形象描写,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把动词、数字和量词组织其中,具有丰富的认知内涵。

字头歌以其独特的句尾区别于其他类型儿歌,受到儿童的欢迎。

(九)谜语歌

谜语歌采用寓意的手法,抓住谜底与谜面间的某种联系,以歌谣形式叙说现象或事物的特征。例如谜底为“雪”的谜语歌:“普天之下是一家,家家户户种棉花,今年种棉没留种,明年冬日又开花。”它在浓缩的、象征的形式中包含着强烈的悬念,这正投合了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

猜谜的过程是逐渐释解悬念的过程,也是检验儿童的联想、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过程,又是儿童自我检验机敏和智慧的一种方式。

浅析纳西族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点 篇6

关键词:纳西族;传统;建筑;形式;特点

提起纳西族建筑就会一下子想到丽江古城,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纳西族有着自身独特的建筑理念和思想,在漫长的民族进化中,纳西族人从图腾崇拜到宗教信仰,从生活方式到建筑理念,都形成一个中心的观念,即超然的自然主义思维。丽江古城作为纳西族保留最为完整的建筑,无处不体现了纳西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为我们阐明了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即一切可破,唯自然不破。通俗地讲,如果在古代社会没有科学一说,那么如何保障大规模建筑的科学性呢?能够既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安全,又保障建筑的和谐美观。这个方法是存在的,那就是自然规律。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就能够保障传统的科学性,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无处不体现的道理,比如我们对时令的划分,对节气的把握等等,都是长期人类活动中把握了自然规律,就把握了在无科学指导下的神秘。在我们探讨这种发展规律的同时,我们很清楚的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传统建筑对自然规律的把握,这也是本文试图通过对纳西族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点等问题的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传统建筑形式与特点的分析,找到自然的规律,并通过这种自然规律的体现找到对现代建筑的启示。

1 纳西族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点——以丽江古城为例

说起纳西族传统建筑,丽江古城毫无疑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丽江古城中国四大保护最完好的古城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丽江古城建于宋朝,距今已经经历了漫长的9个世纪,自古以来就是附近地区最为重要的集市,是纳西族十分重要的一个城镇。即便是现在纳西族占当地总人口也达到了70%以上,并且还有近30%的纳西族人还从事着传统的工艺制造。从丽江古城坐落的地理位置来看,依山傍水,在玉龙雪山下,丽江素河穿城而过。在入选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理由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元融合的文化为特点,以平民化、世俗化的百姓古雅民居为主题的“建筑群”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座至今还活着的文化古城。

纳西族传统建筑的形式。区别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纳西族的传统建筑没有按照古代统一制式来完成,没有受制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的道路建设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也没有城墙的布置,丽江古城的整体布置可以用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達”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纳西族传统建筑的特点。城镇和建筑本身就是社会形态的一种直观表达,作为日常生活的载体,个体建筑的使命是生活承载,而整体建筑的使命则是文化承载,我们从民俗中看到了文化,从文化中看到了社会形态,同时也理解了自然。尤其是民居建筑的特点更能够从中找到利用自然的巧妙,出发点就是简洁和实用。丽江古城的建筑特点充分体现出了古城结构上的种种风格,不论是在民居的布局上还是在民居的结构上,还是从民居的造型方面都是完全按照自身的条件和生活习惯所形成,有效地结合了大自然带来的便利条件,同时也吸收了中原传统建筑的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体现了建筑的多元化。不仅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2 纳西族传统建筑对自然规律的把握

什么是自然规律,我们很难从建筑的角度完全阐释清楚。但是我们能够从纳西族传统建筑与自然的结合方面来清楚的明晰哪些地方尊重了自然规律。这样的做法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是融合自然规律的一种形式。纳西族建筑的结构通过地理位置的选择能够更好地把握好通风、采光和舒适。院内铺砖以红色角岩为材质,一方面是这种材质比较多,成本低,另外一方面,这种材质保证了院落的洁净,即不飞灰也不泥泞;石刻花纹简洁明快,容易雕刻又不失雅观;多以二层、三层楼体结构为主,穿斗式构架、垒士坏墙、瓦屋顶,设有外廊(即度子)。根据构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可分为平房、明楼、雨步厦、骑度楼、蛮楼、闷楼、雨面厦等七大类。在架构的处理上十分的灵活自然,通过在悬山和木构架来分散整体架构的承载力度,通过建筑技巧和小机关设置来作用于拉伸结构之上,比如地脚、千斤、穿枋等地方,整个构架按照百分之一的斜度进行完善,既保证了整体的立方正,维持了结构上美观,又有效地减少了受力面的压力,增强了稳定性,这也是民居防震的主要原因。抹灰、镶角,为整体美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纳西族传统建筑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纳西族人的智慧,同时也说明了纳西族人成就的由来。纳西族人之所以能够在建筑上有所成就,一方面是把握了自然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是把握了社会的规律,而吸收的社会规律建筑风格同时也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把握。

3 纳西族传统建筑对当代建筑的启示

正如我们前面所进行的阐述和纳西族传统建筑自身的特点解读,我们从中掌握了纳西族传统建筑的特征和原理,掌握了传统建筑对规律性的把握。而这些也正是纳西族建筑得以成名的关键因素,这对我们现代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我们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上要把握整体,建筑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特点,更要考虑到整体建筑群的设计,风格的选择上要具有整体特色的支撑;其次,现代建筑虽然坐落在城市当中,处于一个人为的环境当中,但是也要把握好处理自然规律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把握人与自然的规律;再次,纳西族建筑在选材、结构设计上的成本降低原则也是需要我们借鉴的,不能在建筑上过于追求美观,而失去了对建筑的浪费的考虑。最后,现代建筑已经进入了一个“超标”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建筑追求的是独特设计,追求标新立异,追求标志性,更是有些建筑呈现出了“土豪”特色,这既不利于城市建筑的整体和谐,也不利于建筑的合理实用,不仅不能为城市添加色彩,反而影响城市的建设。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到纳西族建筑的形式和特点基础上,更加进一步的以人文本、尊重客观规律,建设更多更好的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 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 许涛.地域建筑研究——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启示[D].重庆大学,2003.

[3] 陈凡.丽江大研古镇纳西族民居环境艺术特色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07.

快板特点及表现形式 篇7

1.节奏

一篇好的快板除了内容好、语言生动、顺口押韵等条件以外,还要求句子格式有一定的规律要和节拍,有板有眼.快板的句式长短比较自由,有三、五、七、九的单字句.也有二、四、六、八、十的双字句,但主要是以七字单尾句为基础.其次是六、七单尾句,每两个字为一板(一拍).尾句都是奇数,其他的句式一般都属于这两种句式的变化.(二)快板的表现形式

1.快板书

有叫竹板书.通常由一个表演,用合辙押韵的普通话来说书、讲故事.语言要求口语化,通俗易懂.快板书要求一辙到底,快板书一般要求每段约三百句左右(上下句按两句计算),使用叫“宽”的辙为宜.快板书在表演上与山东快书近似,在故事情节进展中扮演各种不同的人物,一人多角,进进出出,也就是一个人要演一台戏。快板书塑造人物要用“画龙点睛”的方法.就是抓住某一人物的典型特征,通过形体动作、声音模仿、面部表情,使观众一下就感觉到是那个人物.在表现几个人物,变换频繁是时候,要求演员进入角色快,退出角色快.不能拖泥带水,要干净利落.2.群口快板

也叫快板群.表演者可有7—10人,一人一付竹板.可以叙事,也可以作形势宣传.群口快板发特点是比较“火热”.3.锣鼓快板

由4—5名乃至更多的演员打竹板,后面配有一套锣鼓.在快板的段落之间出现锣鼓点字,这种形式很适与“欢庆”节目.4.快板剧

完全用快板写的小戏,人物间的对话都是说快板.5.方言快板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形式论文 篇8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尝试创新的实践研究

永和小学朱则君

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因此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加以体现,而教学活动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的。因此,我想在教学组织形式中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有关教学的决策,能自觉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实施检查、评价和调整。进而培养学生具有发现、尝试意识,能有效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自主地进行认识和实践。

2.激励性原则:学生内在潜力的激发,需要有一定激励,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全员激励,激励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尝试创新的意识,激励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激励学生尝试创新,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有效的发现问题尝试创新的能力。

3.合作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学生能热爱学校、善待同学、爱护班级、具有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学会自尊自爱,进而能以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尝试创新。

二.具体做法

(一)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协作创新的能力

肖伯纳有段至理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他启发我们应给学生提供发言讨论,交流思想的机会。实践证明,讨论不仅是交流思想,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以至互相启发、活跃思维、1集思广益,认识升华的过程。

小组讨论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适宜分组讨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辨析概念性问题,寻求规律性问题,选择最佳策略的问题,具有争议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论题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应是学生熟悉,但不一分明了的问题。小组人数一般2-6人,不宜过多;小组成员应按成绩好中差搭配;活泼的和不好动的搭配;小组成员轮流代表小组发言。为使讨论顺利进行,应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做好记录,而不要走过场。讨论开始时,学生讨论不起来,或者启而不发是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善于点拨和诱导,使所有的学生既参与讨论,又不使讨论跑题,还能使讨论向纵深发展。讨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不同意见可以争论,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则,以防学生乱吵或将讨论演变成个人冲突,教师应以赞许集体合作性的成果为主,对于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与积极鼓励。让每一个学生在知识的探讨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且掌握获得知识的途径,形成获得知识的能力;还要通过讨论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听取与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宽容和理解,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丰富自己的思维,以增强合作意识,把自我置身于集体之中,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讨论结束后,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以口述,也可写出心得体会。通过讨论交流,将个人的思想和理解清晰地表达出来,经与他人比较和联系,以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还会激活新思维的形成,诱发创造性,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新世纪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交往能力。每当教学知识的从简到繁、从易到难时,往往适当地制造一些“矛盾”,促使协作完成任务。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一般说来,同类型的几道题,小组成员先每人做一道,然后互相交流,让人人都得到练习的机会,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一节小学一年级数学课,让我难以忘怀。课题是:在学过二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位老师设计了一个人人都能做数学的情境,开始了师生共同探索的历程。课前,教师为每张课桌都准备了5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2,3,7,-,=。上课伊始,教师就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工合作:一位用这五张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二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另一位动笔记下所摆的算式,准备汇报。孩子们都动起来了,而且兴

致勃勃、热烈地讨论着,紧张地摆着、写着。然后,老师才根据学生的汇报和补充,在黑板上写下所有可能的六道算式:

27-3= 37-2= 73-2=

23-7= 32-7= 72-3=

老师由衷地赞赏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接着又提出挑战:我们班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地心算出这几道算式的结果?请大家把这些算式都抄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写出心算的结果;能够算出所有算式的,还要想想该怎样用口头语言表述你的算法步骤;遇到障碍的要找出难点,力争自己克服,或者翻阅课本寻求帮助。显然,老师是在激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并让有差异的孩子去意识、去发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几分钟过去了,老师巡视了全班学生独立学习的情况后,回到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醒目地写下以下两个算式:

32-7=35 32-7=2

5“同一个算式,在我们同学中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两个不同的结果?它们都对?都错?还是一个对一个错呢?”老师把全班学生的目光吸引到黑板上,以一连串的追问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今天的挑战是二位数减一位数,如果遇到个位数字不够减时该怎么算?”老师挑明了探索的重点之后,要求小组展开讨论:辨别上述两种计算结果的正误,对的要说出算理,错的要找出错因,课堂顿时又活跃起来。

到了小组汇报时,孩子们踊跃而自信。老师把学生关于32-7=25的多种算法,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并针对32-7=35的错误,请用竖式算法计算这道题的同学说一说竖式算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老师对课题作了简要的小结后,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算法当堂练习„„

这节课始终以做数学为主旋律贯串始终,老师少教学生反而多学,让人感到踏实、放心。老师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学生自己去做数学,从做中学。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必须独立思考,都能够自主探究;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可能发现问题,产生合作交流的愿望。在这里,“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

又如我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中,学生初步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意义后,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里找一找以米、分米做单位的物体,并用直尺、米尺验证。这样的教学,可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寻找,亲身量度,把书本固燥无味的“长度单位”伸展到生活中去。

发展合作学习的同时还要建立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激励机制。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发挥个人在小组学习中的潜力和管运里才能。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学习小组的骨干成员不但能把同学很好地组织在一起,还能把握讨论问题的方向,使大家各抒已见,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适时进行“个别的”教学,培养多层次人才

“个别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单独指导个别学生各自完成教学任务,其优点是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但在有限的40分钟内面对四、五十位学生,如果采取个别辅导,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利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在平时可以通过补缺补差,帮助一些后进生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引入兴趣小组活动式的组织形式。兴趣小组可以打破原有的班、课、时的组织形式,使学生根据学习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组成不同的兴趣小组。以课堂教学为主,开展兴趣小组相结合,同样也是优化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了。这主要表现在教学情景的设计要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引导、点拨、释疑、理论升华的“火候”掌握要适时、适度。

上一篇:等比数列课后反思下一篇:小升初语文考试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