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形式

2024-09-28

结构与形式(共12篇)

结构与形式 篇1

豫剧, 是我国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 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 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和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建国后由于河南的简称是”豫”, 所以又被称作豫剧。豫剧流行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淮河流域。在安徽北部地区, 豫剧称作梆剧, 在江苏、山东的一些地区, 仍称梆子戏。除了河南省外, 山东、河北、湖北、安徽、江苏、北京、陕西、山西、四川、青海、甘肃、台湾、新疆等省市区都有不少专业的豫剧院团, 豫剧流派繁多, 剧目丰富, 无论是观众数量还是剧团数量都超过京剧, 因此可以说,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豫剧的艺术特点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 在漫长的的艺术实践中, 经过不断的革新, 发展, 豫剧艺术由粗放到细腻, 粗中有细;由俗到雅, 雅俗共赏, 其表演艺术风格日臻完美和成熟。同时, 各行当也相继涌现出了很多在艺术上颇有成就的优秀演员。豫剧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与特色。

豫剧的音乐是板腔体式, 属于梆子声腔系统。据清朝乾隆年间的《杞县志》和《歧路灯》所记载, 当时开封、杞县一带, 梆子戏已经非常盛行, 而且还和卷戏、罗戏合班演出, 因此又被称作”梆罗卷”。据传, 传授豫剧最早的是徐门和蒋门两家;两家分别位于开封东面的清河集和开封南面的朱仙镇, 两家分别开办科班传徒授艺。在豫剧的发展过程当中, 各地的民间音乐因素与语音对豫剧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使豫剧音乐形成了各种风格的艺术流派,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开封地区的“祥符调”;洛阳地区的“豫西调” (又称”西府调”) ;商丘地区的“豫东调”;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等。其中“沙河调”、“祥府调”从唱腔的旋律、调式、语音、节奏、句法组成和板式结构等方面看, 都和商丘地区的”豫东调”比较接近, 因此它们统称为“豫东调”。由此, 根据唱、腔、韵的特点, 豫剧的唱腔音乐一般分为“豫东调”和“豫西调”。它们各自具有自身明显的特色流派。“豫东调”唱腔以商丘、开封的语音和中州音韵为基础, 主音为“5”, 其传统的演唱特点是在演唱中多用假嗓, 也就是二本腔, 声音又高又细, 有很多的花腔, 演唱具有花俏、豪放、激昂、明朗的特点, “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 以洛阳语音和中州音韵为基础, 其传统的演唱特点是在演唱中多用真嗓, 也就是大本腔, 音量宏大、声音圆润, 寒韵 (哭腔) 比较多, 具有浑厚、粗犷、深沉、悲壮的特点。“豫东调”和“豫西调”这两大腔系在豫剧早期的发展过程当中, 是“各吹各的号, 各唱各的调”。30年代以后, 二者开始有了交流。建国以后, 更是清除“门户之见”, 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 融会贯通, 取长补短。以上按照所分布的不同地域, 有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等传统分类;另外也有按照演唱音域与唱腔音乐的不同, 而将演唱音域较高的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统归豫东调, 俗称为”上五音”。而与之对应的是演唱的音域比较低的豫西调, 俗称为”下五音”。

豫剧音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式变化体, 其有四种板类, 即二八版、慢板、散板、流水板。其中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二八板的变化最丰富, 艺术表现力最强。二八板是基本的板式, 除此之外, 又可以分为快二八板、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紧打慢唱、紧二八板等板式。二八板是由于循环反复使用由两个八板 (八小节) 而组成的一个乐段而得名。随着音乐表现内容的不断变化与丰富, 这种固定的, 比较呆板的程式已经被突破。当今的二八板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 2/4拍, 一板一眼, 结合了豫东调和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 主要用于叙事。根据人物感情变化和剧情的需要又有不同的变化, 既能表现紧张、急切、和悲痛、激愤的情景, 也能表现爽朗、明快、兴奋、喜悦的情绪。此外, 二八板还可派生出了狗撕咬、呱嗒嘴、乱弹、搬板凳、垛板等。

慢板包括[慢板]、[反金钩挂]、[金钩挂]、[迎风板]等。一般是4/4拍的一板三眼, 其上下句唱腔从中眼开始而落到板上。上句落音是比较自由的, 而下句的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是不一样的。[慢板]在豫剧的唱腔当中经常被用到的板式之一。慢板的前奏过门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其中最为常用的有“六梆”、“导四梆”、“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有散板和整板两种起腔的形式。散板是把第一句 (上句) 唱“大板起”或“栽板”, 从第二句 (下句) 开始进入到[慢板]。通常把整板起的叫作“头句腔”。构成[慢板]中上下句方式是把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小的分句, 中间加入短小的过门;整句唱腔结束之后, 在句尾落音的后面尾随一个“八梆”跟腔过门 (当然, 也可以是四梆或者是完全省掉的) 。除了上面介绍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形式以外, [慢板]的行腔还能产生出多种的花腔, 是通过局部的一些变化而产生的。上句有“三句腔”、“头句腔”, 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把[慢板]的收腔叫做”锁板”, 其基本形式与结构与普通的下句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在收腔的时候把速度慢下来, 并在首尾音后面加入一个短小的过门。根据不同的情绪和不同的内容, [慢板]在速度上有很大的伸缩性, 可以用快速、中速、慢速等不同的速度进行。

豫剧当中另外一种常用的板式是流水板。流水板可分为慢流水板、流水连板、快流水板等。流水板的唱腔一般都是起于眼而落于板的形式, 一眼一板。同样可以根据情绪和内容的表现需要在速度上加以变化。流水板的曲调旋律流畅、自由灵活, 节奏活跃, 不仅适合表现忧伤、压抑的情感, 而且还适合表现活泼、欢快的情景。还由它派生出来了两锣钻子、垛板等。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是它旋律中的主要的特征, 无论是唱腔旋律中的转折、起伏还是唱腔的起音与落音, 一般都出现在眼的位置上。[流水板]上句的落音比较自由, 下句落“1”音或“5”音上, 通常在上下句的结构当中, 在落音之后, 都有个跟腔过门。它的前奏的过门和[二八板]的大致相同, 只是起板时的簧头不一样。[流水板]的起腔和收腔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流水板的主要的附属性板式主要有[两锣赞子]和[流水连板]等。

飞板也就是“非板”, 节奏非常自由, 无板无眼, 是散板类的唱腔。此外, 还有栽板、滚白、叫板等。又有“行韵”、“哭韵”、“绝韵”三种格式。“行韵”一般多用于叙述吐诉, “哭韵”表现哀怨、悲痛的情感;“绝韵”适用于表现激昂、果断的情感。用飞板的唱段一般都较短, 四句、六句、八句之后随即转入其他的板式。

以上是豫剧的四大板类, 它们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二字、二字、三字”格律的七字句或者是“三字、三字、四字”格律的十字句。但是也不尽然, 有时候也用长短句, 字数不等。如以五字句为基础的二八板中的呱嗒嘴, 有白有唱的散文体句式为基础的飞板中的滚白。

豫剧通常是以唱见长, 在剧情的关键地方都安排有大段的唱腔, 节奏鲜明、唱腔流畅、极具口语化, 一般要求行腔酣畅淋漓、吐字清晰自然、易被听众接受, 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激情奔放、极富阳刚是豫剧的主要风格。善于表现波澜壮阔的大场景和强烈的情感内容, 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另外豫剧具有自然、纯朴、通俗的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贴近普通百姓生活, 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戏剧情节奏强烈、明快, 戏剧矛盾尖锐, 故事情节完整, 人物角色个性鲜明。

豫剧板式的结构与形式, 服从于豫剧的戏剧性表现需要, 清新自然, 雅俗共赏, 朗朗上口, 易于传唱。这也是豫剧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不断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 任何艺术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日趋明显的今天, 我们还应该开创和探索豫剧和豫剧音乐的新的明天!

赵红宾, 河南平顶山教育学院教师。

摘要:经过漫长的发展, 豫剧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豫剧板式的结构和形式也有着不同的艺术特点与表现风格。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板类, 即二八版、慢板、散板、流水板的结构形式与表现特色。

关键词:豫剧,板式,结构形式,表现特色

结构与形式 篇2

指导教师:张永贵

为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学院和系里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认识实习.我们先后参观了奥体中心,校动力中心,市煤气公司,热力公司,市晴纶厂和渤海铝业公司等单位的工业与民用供暖系统.通过参观我们对供暖系统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一,民用采暖系统

1,市奥体中心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市奥体中心,这是一座能同时容纳3万人的体育场.该体育场建设的目的是作为XX年年奥运会的分会场,所以必须达到一定的环保要求.因此其采用的供暖设备为两台10吨的燃气(油)式锅炉.进入锅炉房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就好像进入锅炉房中的“星级宾馆”一样.这个锅炉房可以并排安放四台燃气锅炉(其中两台已安装到位),从市天然气管道中来的燃气和空气在进入锅炉前先充分混合,然后在锅炉内燃烧.最后只有燃烧后的空气剩余成分和生成的CO2气体排入大气.所以这套系统的锅炉部分干净,简洁,流畅.我们再来看一下她的水系统:从自来水管道进来的水先进入软化水设备,除去Ca2+,Mg2+等阳离子,再进入储水箱,然后是除氧设备和定压罐,经水泵后再进入锅炉.从锅炉出来的水经分水器送到不同用户.设备间中各种设备的布置非常明了,各种设备从右手边开始沿墙壁按系统流程排开,系统流程非常清晰,这样做既便于维护又便于管理.我们再看体育场内的散热器,由于场内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室内散热器没有使用暖器片,取而代之的为暖风机.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室内温度.下面是该系统的流程: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燃气锅炉的供暖系统与燃煤的相比省去了许多设备.锅炉房布置形式:

2,校动力中心

校动力中心主要负责为新校区,家属区,教学区,学生公寓供暖.为了保证采暖的经济性和供暖量相平衡校动力中心采用四台燃煤式锅炉.在这里我们了解了燃煤式供暖系统的特点和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进入动力中心首先看到的便是那高耸的烟囱,这座烟囱高80米,顶口直径2.5米,采用混凝土材料浇注而成.紧接着我们来到锅炉房与前述的燃气式锅炉房相比,这里到处散落着煤灰.锅炉房内并排安放着两台锅炉:一台为块装式,一台为散装式.由于学校在不断扩建,供暖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但是锅炉房的设计显然并未跟上学校扩建的步伐,系统布置的有些凌乱,自动化水平也较低.下面让我们以块装锅炉为例来认识一下这套系统,从锅炉出来的烟气进入省煤器,通过它给进入锅炉的低温水加热,紧接省煤器的为除尘器.校动力中心使用的为水击式除尘器,进入除尘器的烟气喷射到水面上时激起的水花把烟气中的尘埃吸附掉,在此之后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水击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比较高,所以刚开始见到的烟囱没有黑烟冒出,这就是该供暖系统的烟系统.其水系统和前述燃气锅炉装置类似.系统流程如下:

为了解高层建筑的供暖系统,随后我们又来到世纪楼参观.由于是高层建筑,水在供暖立管里产生很大的静差,由于压强和低层建筑不同所以不能采用同一套系统供暖,而应设置单独的系统.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供暖系统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串联式:相隔一定楼层设置一设备层,给其上一定数目的楼层供暖;

并联式:在低层设置不同的设备给不同楼层供暖;

串并联混合式:在世纪楼的采暖系统中采用的是并联式.这套系统设在地下室.一到六层采用的是和低层建筑相同的系统供暖,七到二十一层使用独立系统供暖从而形成与外网独立的循环体系,其系统图如下:

3,民用采暖系统分析

民用建筑的供暖,按照人员流动性可以分为:人员流动性大的场所,人员固定的场所;按照建筑高度可分为: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等形式.根据不同的形式在室内换热器设置上:人员流动性大的场所应采用强制对流换热的方式,其优点为在短时间内即能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对于人员较为固定的场所多采用自然对流式换热器,辐射式换热器;当然在超大型厂房内辐射式换热器也有使用.(注:地板辐射采暖)

对于高层建筑由于静差的不同应设置独立的系统.对于热源择要根据环保,经济性,可操控性,自动化程度以及成本等合理设计.二,工业供暖系统

对于工业供暖系统的了解是从市煤气公司开始的.煤气公司是以煤和水蒸气为原料生产水煤气的企业.为此该厂配备的是三台蒸汽式锅炉,其中两台6吨,一台10吨.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双层式锅炉房,其结构如下:

两台六吨锅炉安放在二层,十吨锅炉放在一层.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管理,和机械化操控.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工业锅炉对水质要求非常高,进入锅炉的水不仅要除去Ca2+,Mg2+等阳离子,同时还要除去SO2-,Cl-等阴离子,即除盐过程,其系统流程如下:

在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之后,水中含有的对设备有害的离子已基本除净.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阴,阳离子交换器中的树脂已基本丧失除离子的能力,需要进行再生.由于生产需要大量蒸汽,设备所需的补水量也特别大.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要求在锅炉的关键部位安装各种仪表,而这些仪表通过线路直接连到总控制室的控制台上,运行管理人员只需在控制室监测各种仪表,就能全面了解锅炉的运行状况.同时各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必须有备用的.否则一旦出现事故,损失将是巨大的.在我们参观的三家企业(市煤气公司,市晴纶厂,渤海铝业公司)当中,市晴纶厂的锅炉不仅为生产供热,同时还带动两台6000KW的发电机组为生产供电.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三家企业均使用煤作为燃料.通过对以上三家企业的参观我们认识到工业锅炉在经济性,安全性,工艺要求,自动化程度等方面的要求均高于民用锅炉.工业建筑的室内换热器则多采用暖风机形式.渤海铝业的锅炉房结构:

三,心得体会

通过为期两周的实习,使得我们对本专业所涵盖的领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把以前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了起来从而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制冷,供热,空调,工业通风等系统,对设备和流程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四,建议

认识实习应该在大一或大二安排一次使同学们对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以免在学习中对所学专业感到陌生.五,采暖系统中各关键设备功能和原理简介

西方建筑结构技术与建筑形式 篇3

【关键词】建筑;结构技术;建筑形式

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每一个新建筑呈现我们眼前时,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建筑的外在的结构。在普通人对于无关自己的建筑评价往往局限于建筑外在的形式。建筑物本身最基础包含是功能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三者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而非孤立的局部的。

建筑结构是指将建筑物自身及其在使用中所产生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一种设施。古往今来人类就是在不断的利用新材料创、新工艺铸造新的建筑形式。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都为土、木、石,因为文化、地域的差异,中国式建筑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现主要对西方建筑结构进行表述。

建筑的发展经历一下阶段:

1.原始社会的建筑

原始社会的建筑形式以保障人类基本生活的需求为主,如利用地形、植物、动物皮建造穴居、巢居、帐篷屋等。

2.奴隶社会的建筑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变强,建筑的类型、规模、形式都随之发生变化。

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人们除日常居住外,最典型的建筑就是神庙和陵墓,主要建筑材料为石材,建筑的结构形式是梁柱体系。两个同为梁柱体系的古国,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希腊人将梁柱结构发展到美学角度,如古典的三柱式、女像柱,两种典型的以石材作为基本材料的梁柱体系。由于石材本身的力学性能所限,埃及、希腊的古建筑的柱距比较小,导致建筑内部空间不是很大,通常希腊人会选择利用对外部进行装饰,例如雕刻;埃及人则将内部狭小空间的更加神秘化。

在古罗马文化时期,在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下,逐渐形成了罗马典型拱券结构。随着新建筑材料的运用到建筑中,混凝土给了拱形结构新的发展空间,使人们解决大跨度屋盖的难题,建筑空间也由狭小、单元化变成了连续、复合性,获得新的较大的人类活动的室内空间。欧洲的建筑形式可以说是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希腊和罗马开创欧洲建筑形式的先河,欧洲在继承与发展中,结构技术的创新领先于建筑形式的创新。。罗马的建筑是在希腊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柱式结构的运用。虽然罗马的柱式已经没有了原来希腊柱式结构上的意义,首先这种三柱式结构已经转化成壁柱,变成一种装饰,例如古罗马五柱式,柱式已经成为了壁柱,成为一种装饰;第二由于罗马建筑的空间、建筑的层数的变化,又使希腊的女神柱,又在罗马发展成为券柱式、连续券、巨柱式等多种形式。

3.中世纪的建筑

在神学统治的中世纪欧洲社会,教堂成为建筑的主流。将建筑设定为与神沟通的介体。最典型的为哥特时期的建筑,尖顶高耸的向上指上苍,使哥特建筑的神性的神秘感。

中世纪结构技术的发展,在继承了罗马的十字拱的技术的基础上,将罗马的十字拱发展成为四分类骨拱,同时将单圆心的拱变成双圆心的拱形成了框架式的双圆心的尖拱,同时拱顶所产生的侧推力由新力学构件飞扶壁传到外侧的横墙上,这样整个结构体系就变成了框架整个的受力过程屋顶的荷载传递给尖的肋骨拱—柱子(竖向的力)—基础—地基完成,而拱所产生的水平向的推力传到侧墙—传到基础—地基。这时配合肋骨拱柱子也形成了束柱的形式,摆脱了古典的柱式,达到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4.资本萌芽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文艺复兴造就了这一时期的建筑艺术形式,巴洛克建筑便在这段历史时期风靡一时,这一时期的设计师热衷与对古典文化建筑模仿,但是形成的原因是形式主义的已经走入到了末端,人们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已经无法创造出新的形式,只能做些表面的功夫,这从巴洛克建筑的发展过程就可以看出来,因为早期的巴洛克建筑是对古典建筑的模仿,创新到晚期的巴洛克建筑的推器繁琐变形。

186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建筑界因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给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所谓的新的材料就是由机械化制造的人工材料,由质地纯正的、经实验鉴定的、用一定原材料生产制造出来的,最终的表现是一米厚墙上的天然优质石头被轻质的煤渣空心薄墙壁取代。由于这种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由此带来了建筑形式的新变化,并大量应用在新兴建筑上。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对现代建筑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当然作为附属材料的合成树脂、塑料、金属等的普遍运用,及由玻璃纤维等作为增强剂制成的复合建筑材料的发展,也为提高了建筑的审美感受。

5.现代建筑形式的迅猛发展

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今天,建筑材料将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复杂。

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中,不少是新科技、新材料的使用产生的建筑形式美。采用玻璃墙的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虽然依旧是表现了古典神庙的气氛,但是与古典庙堂截然不同的是它所使用的材料—钢材而非石料,于是建筑以相似的形式给人以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采用光电幕墙技术的英国利物浦基础物理研究院、德国哈姆尔城市大厦满足了恶劣天气对幕墙的所有要求,也满足建筑的物理需求,比如阻燃、保暖、隔热等,而且可以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光电幕墙加装了光电模板后,可代替抛光的自然建材,并且在光电幕墙的生产、使用直至报废都可以实现对环境的无污染。光电板成分中没有有毒物质,不会在建筑物起火时出现任何诸如释放有毒气体等危险。而采用气凝胶玻璃板的巴伐利亚的建筑事务所可以使日光均匀分布于更大进深的室内,而且有效地避免了眩光。

集成技术用于建筑材料是数字化信息时代材料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建筑材料集中了多种功能,建筑形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建筑外墙形式变得更加轻盈、通透,整个建筑形式也跟随着发生了变化,给人以一种全轻质、高强和多功能的建筑材料所带来的必然是灵活多样,构造精致的建筑形式。

6.结论

文化,技术的作用下,结构技术影响了建筑形式,在建筑中的展现的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技术本身的发展并非同步的,且在建筑中各类技术相互结合的程度也不同,在对建筑的形式的决定作用中所占比例也不尽相同。数字化技术将领导建筑领域的新的发展,建筑形式内所包含技术内容将有更大发展空间,更新的频率也更快。如何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生产力运用到建筑中,将成为建筑发展的大方向。

浅析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与设计 篇4

1 网架结构的设计特点

网架结构是一种使用比较普遍的建筑结构, 这种结构通过较高强度的建筑材料, 以及较为合理的网格结构形式, 便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1.1 网架结构的主要组成形式

1.1.1 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1.1.2 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

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1.2 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网架结构的使用比较普遍, 其结构因为设计的合理性具有诸多优点。网架结构的杆件和节点结构比较简单, 便于进行生产, 因此生产成本较低, 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还由于网状结构的传力方式简单直接, 在新型材料的支持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在具体安装时网架结构因为其结构的简单性, 在布置时比较灵活, 因此适用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的操作。网架结构的建筑造型简洁、美观、流畅,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 网壳结构的形式与特点

曲面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 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2.1 网壳结构的形式

主要有球面网壳、双曲面网壳、圆柱面网壳、双曲抛物面网壳等。

2.2 网壳结构主要特点

网壳结构具有十分符合受力原理的外形设计, 使其在厚度不高的情况下依然会有很强的承受能力, 所以不会发生由于承受能力不高导致的建筑变形现象, 具有很高的建筑稳定性。因此在网壳结构里往往使用质量较轻, 但强度较高的建筑材料。网壳结构用较少的建筑材料可以覆盖较大的建筑面积, 在建筑空间的的利用上比较充分, 同时较为充足的释放了对材料的使用潜力, 对材料的消耗量很低, 因此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而壳体结构的造型设计因为其结构特点往往比较具有未来的科技感, 整体显得舒展流畅。

3 膜结构的形式与特点

薄膜结构也被称作织物结构, 这是因为其结构材料的特性比较独特所致。薄膜结构的材料轻巧柔软, 质地优良, 对材料的要求量较低, 建造速度比较快, 某些情况下应用为应急建筑。在上世纪中期开始使用并逐渐发展起来。薄膜结构利用膜内的气压对建筑产生支撑性效果, 使得整个建筑具有较强张力, 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 和网壳结构一样可以覆盖较大的建筑空间, 可分篷帐薄膜建筑和充气薄膜建筑两类。

3.1 膜结构按其支承方式的不同, 一般包括:

在跨度较大的情况下, 可以采取气承式结构, 也就是直接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中, 注入相应的空气, 一般情况下, 屋面所表现出的拱度都较低, 这是为了能够使得气压减少。而在大跨度的情况下, 白呢可以直接在建筑的对角位置上, 布置上相应的交叉钢索, 如此一来, 便能够起到良好的膜面加劲效果。但是对于气胀式的空间膜结构来说, 则是直接制造成周围完全密封形式的圆形双层结构, 在充气之后, 能够形成相应的飞碟状;或将膜材作成半圆形圆筒, 充气后如同半个轮胎, 以此为单元组合成各种屋盖。该膜结构主要用在跨度较小的临时性建筑上。

悬挂膜结构-一般采用独立的桅杆或拱作为支承结构将钢索与膜材悬挂起来, 然后利用钢索向膜面施加张力将其绷紧, 这样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刚度的屋盖。

骨架支撑膜结构-这是以钢骨架代替了空气膜结构中的空气作为膜的支撑结构, 骨架可按建筑要求选用拱、网壳之类的结构, 然后在骨架上敷设膜材并绷紧, 适用于平面为方形、圆形或矩形的建筑物。

3.2

膜结构主要特点自重轻、跨度大;建筑造型自由丰富;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透光性和自结性好;耐久性较差。

4 悬索结构的形式与特点

4.1 悬索结构形式

悬索结构按索的布置方向和层数分为:单向单层悬索结构;辐射式单层悬索结构;双向单层悬索结构;单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辐射式预应力悬索结构;双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预应力索网结构等。

4.2 悬索结构的特点

悬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是仅通过索的轴向拉伸来抵抗外荷载的作用, 结构中不出现弯距和剪力效应, 可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悬索结构形式多样, 布置灵活, 并能适应多种建筑平面;由于钢索的自重很小, 屋盖结构较轻, 安装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 但悬索结构的分析设计理论与常规结构相比, 比较复杂, 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5 薄壳结构的结构设计特点

建筑工程中的壳体结构多属薄壳结构 (学术上把满足t/R≤1/20的壳体定义为薄壳) 。

5.1 薄壳建筑的建造形式

薄壳结构按曲面形成可分为旋转壳与移动壳;按建造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薄壳、砖薄壳、钢薄壳和复合材料薄壳等。

5.2 薄壳建筑的建造特点

薄壳结构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结构之一。壳体结构往往能以较小的厚度经受较大的负荷。而且由于壳体结构本身较为合理的形状, 用较少的材料就能实现建筑对于强度的要求, 因此最大限度的使用了材料的潜能, 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而壳体结构最终的造型往往前卫而又流畅,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因此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建筑结构之一, 也是前卫潮流的象征。

6 结论

综上所述, 大跨度建筑是现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标志, 大跨度建筑的设计在复杂中包涵着简单合理的科学原则, 与其他建筑相比具有超前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大跨度建筑中充分蕴含了现代审美内涵, 表现了现代社会人们在建筑上对于美的追求。此了解大跨度建筑, 并让我国的大跨度建筑跻身世界前列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大跨度建筑的各种设计结构一一作了解释, 以供同行借鉴。

参考文献

[1]蓝天.空间钢结构的应用与发展[J].建筑结构学报, 2012 (4) .

[2]沈世钊.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土木工程学报, 2013 (3) .

作文结构形式 篇5

一篇优秀的作文,在谋篇布局方面,除了做到结构完整之外,还应当对传统的文章结构形式合理改造,以求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在写作实践中,以下几种结构方式,有助于文章结构的创新:

一、题记式结构

在正文前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富有意蕴的话,或交代写作缘由,或揭示文章主题,这样的文字,我们称之为“题记”。“题记”整齐的句式,和谐的节奏,恰当的修辞,一下子就能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不看正文,也能大致揣摩到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容,也能触摸到文章情感的脉搏。

当然,如能在结尾写上“后记”,与题记遥相呼应,或巧妙点题,或立章显志,就更好了。文章结尾再一次强调题记的内容,点明中心,使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二、小标题式结构

在一篇文章中,精心设计两三个小标题,有两种妙处:一是既可以减少过渡性的文字,又可使文章疏密有致,令人赏心悦目;二是能让读者迅速抓住文章要领。小标题的运用既显示出清晰的思路,醒目显眼,又使文章结构富有美感,令人过目难忘。

三、镜头式结构

有些作文材料并不新鲜,但一些聪明的同学能借助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等形式来展示作文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文章往往因形式的新颖、结构的巧妙而平中见奇,令人耳目一新。镜头式结构,往往能减少过渡及铺垫文字,有利于集中笔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从而使文章主题更集中,节奏更明快。

四、问答式结构

以“提问”和“回答”来组成文章,新鲜别致。其中的“问”实际是作者的提问,组成文章的纲目;其中的“答”,就是文章的主体,这样的结构,可以设计成互问互答,也可以设计成自问自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逐层深入的议论阶梯,使得文章结构井然,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五、回环反复式结构

以一个与文章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句子作为基本结构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断反复,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这种结构方式,多用于散文、议论文和诗歌之中,有利于展现事物的层次,加强气势,增强感染力,把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就像是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

当然,除了上述形式,文章结构的创新形式还有很多,主要靠在写作实践中摸索。只是不要忘记了一条原则,那就是一定要在文章结构完整、清晰的基础上去创新。

楼层: 1

[思路分析]

下面的解答供参考

[解题过程]

考场作文要想出奇制胜,新人耳目,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材料组织形式,以新奇灵动的形式吸引阅卷

者。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满分作文,它给我们的作文提供了许多清新自然的结构形式:

1、故事新编续写式。如:06年河南卷,一位考生以《上帝的测验》为题,采用神话故事的文体形式行文,充分发挥神话故事的文体优势,超越时空的限制,展开丰富的联想,拍打着想象的翅膀在天庭和人世间自由飞翔,巧妙借助人与神的答卷和阅卷点评,表达小作者自己的思想。还有04年山西卷以“承诺”为话题,一位考生以《八戒、悟空经商记》为题,在《西游记》故事基础上大胆演绎,新颖别致。还有江西考生以《差不多先生后传》为题,在胡适的《差不多先生》基础上编述故事进行

续写,耐人寻味。

2、各种报告式。04年广东卷以“声音”为话题,一考生就以《关于笑声的实验报告》为题,全文按实验时间、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后的药品处理的结构安排或用体裁表现出作者较好的构思才华。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全文巧用谐音双关拟姓,从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个方面来描摹“无诚心”的种种表现和特点等,完全用医生就诊报告形式写的。

还有调查报告式、学习报告式、求职报告式等形式。

3、几何解题式。04年陕西满分作文《承诺是金》从数学解题中得到了启示,创新的运用了“证明几何题”的结构形式,采用了“已知”“求证”“证明”“结论”的格式来写作,巧妙地将数学证明与作文结

合,结 构新奇脱俗,让人耳目一新。

4、日记体式。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06年河南满分作文《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全文由五篇日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记叙自己由讨厌记日记到喜爱记日记并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的全过程。

5、片断串联式。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06年长沙一考生以《爱的传递——来自“感动中国”的记忆》,开头用题记主体把目光聚焦在田世国、丛飞、洪战辉三个个人的身上,用分节的形式组合了他们的镜头,从中可窥见小作者的创新能力。还有山西一满分作文,分别以“百花争艳——春”“绿草如茵——夏”“果实累累——秋”“银装素裹——冬”为小标题,按四季的顺序,写我分别从中学

到了竞争、心存希望、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不忘历史珍惜现在,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类似这种形式

还有散点式、小标题式、镜头组合式等形式。

6、书信交流式。06年益阳卷以“感恩”为话题,一考生以《“爱心天使”的感谢信》为题,用书信的形式,通过两件平凡的小事来写我的感动,情真意切。04年杭州一考生以《还别人心理自白》,以两地书信(学生小李给马老师的信、马老师给学生小李回信)的形式,体例新颖,结构巧妙。这种

形式便于抒情,显得亲切真实,易于打动读者。

7诗文组合式。诗文组合式就是在文章前或者后加上行数不要太多的诗歌,行成一种诗与文的完美结合的文章。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诗的行数不要太多,最好是十行以内的。另外,诗的内容要与文章的内容统一,要为文章表现主题服务。当然,诗,还要写得像诗。04年重庆一考生以《生命·轮台·黄花》为题,文章开头部分把陆游的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改写为《六月二十八日考场大作》,中间改编了李清照的《浣溪沙》,诗文结合,及其新颖。04年盐城一考生全文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组成排比段

分别以黛玉、晏殊、龚自珍的口吻来叙写,让人从中看到了作者的文采。

8、人物对话式。人物对话式就是大量使用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展开文章的情节。这种在以往的作文中大量存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形式。但,如果这种形式运用得好,的确能给人以条理清楚、结构明晰的感觉。如《与王勃畅谈》一文,开头交待时代背景,与王勃对话的媒介物(一台能穿越时空的可视电视),中间巧用对话的形式,将一位孤儿难于一位现代记者联系在一起,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由

于信号的不稳定,通信被迫终止”,从而结束对话,形式生动活泼。

9、剧本创作式。如04年重庆一考生以《品味生命》为题,全文分三幕,出场人物分别是:爷爷和孙子、爸爸和儿子、哥哥和弟弟,时间分别为:早晨、中午、傍晚,地点分别为:峡谷、家中、竹林,通过了三幕分别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本质、宗旨,新颖独特的形式,让人拍手叫好。

10、童话寓言式。04年河南一考生以《我是一棵酸枣树》为题,巧妙地将一棵酸枣种子拟人化,让其自叙经历表现主题,显得生动活泼。还有一满分作文《流水的故事》,文章采用童话的形式写作,由妈妈说我是一条鱼引出我对水的钟爱,然后我就跟随着流水,倾听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李煜、李

清照、李白、苏轼……用平行式的布局巧用古诗词,值得称道。

11、广告编写式。05年一满分作文《一则“卸下负担”培训班的广告》,用广告的形式,从培训宗旨、培训对象及培训目的、培训时间、培训费用、注意事项、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方面一一介绍,颇有创意,新人耳目。

12、论坛竞赛式。06年广东中考作文《普希金街23号论坛》一文,将目前流行的论坛形式与会议形式巧妙结合,针对目前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家长盲目跟风的现象展开讨论,新颖大胆。还有河北

中考作文《200X——200X“财富”知识竞赛试卷》,别出心裁,让人大开眼界。

13、访谈采访式。04年陕西中考作文《对“承诺”的一次采访记录》,文中将“承诺”拟人化,用采访记录的形式,通过“承诺”字属经历,表明了自己对“承诺”的坚定不移,对违背“承诺”的人的谴责。

河北一考生的《对鹰妈妈的访谈录》,也是用这种别致的形式来反映生活。

大跨度建筑结构的形式与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建筑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形式与设计

建筑的存在就是满足人们对于某一种生活的需求,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的需求有了很大的提高,建筑结构类型也就随之不断地发展。在现在的建筑行业当中,大跨度建筑结构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中坚力量,我们在生活中也很容易觅得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的踪迹。现在的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主要分为五大类:包括有网壳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和网架结构。但是大跨度建筑设计结构并不止于此,有一些新的类型的建筑结构是基于上述的五类结构之外的,不断组合和衍生的表现形式。因为形式的丰富多样,大跨度建筑结构模式下的建筑通常都非常的吸引眼球,对于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1、网架结构的形式和设计研究

网架结构的设计理论并不是很复杂,建筑人员利用先进的工业设备让一些杆状的杆件按照某种规律连接在一起,最后的效果就是这些杆状的物件联合起来形成了多层的结构形式,表现为一种网格状的结构,我们通常把这种结构称为网状结构。这里用于施工的杆状物件通常是长度和硬度都很大的钢材。

1.1网架结构的形式。网架结构的设计形式非常多样,但通常是以下的四种形式:(1)平面钢架结构,这种结构包括了网架结构当中从两个方向上正交正放的网架结构,当然从两个方向上的正交斜放,斜交斜放,亦或是从三个方向上的网架结构都包含在当中。(2)四角椎体形的网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根据椎体摆放的位置有不同的分类,包括正放着的四角锥体,斜放着的四角锥体,星形放置的四角锥体都属于这种模型的网架结构当中的。(3)三角锥体形的网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通常是根据三角锥体中的空余形状进行分类,分为抽空式的三角锥体网状结构,当然还有很常见的蜂窝状的三角锥体网状结构。(4)最后提到的网状结构由于建筑难度较大通常不会被采用,被称为正六角锥体网状结构。

1.2网架结构的建筑特点。在大跨度的建筑形式当中,网架结构建筑是其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一种,由于其建筑的要求相对较低,现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它的优点有许多,最主要的是该种建筑的建筑自重非常的轻,这样它的抗震性能就很优良,再加上它的传力不是非常的复杂,设计难度不高,于是被广泛地采用了下去。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简单的优点也就显现出来,由于只需要将钢材按照图纸连接起来,建筑施工的要求很低,完成结构的定性变得容易许多,可以做到工作效率和设计美观的两者兼得。同时,这种设计模式可以为后期设备的安装过程做到很好地铺垫,是施工质量提高的同时又不会提高施工的成本。

2、网壳结构的设计

在大跨度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另一种设计模式值得关注,那就是网壳结构。这种设计模式的材料比网架结构稍微复杂一些,通常是使用混凝土,木材,钢筋等常规建筑材料进行建设的。

2.1网壳结构的形式。网壳结构的建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与刚刚提到的的网架式结构那么多的分类,网壳式结构只有几个小的分类,包括球面网壳结构,圆柱面网壳状结构,双曲面状的网壳结构,这些分类都是按照网壳式结构的表面特征进行区分的。

2.2网壳结构的特点。网壳式结构的设计也并不是很复杂,网壳结构的组成材料的重量都比较小。相比较于其它的大跨度建筑形式,网壳状结构的截面尺寸都是很低的,但是强度并未太大的缩减。网壳状的建筑结构的外形大多是按照非常科学的力学理论进行修建的,这种建筑的稳定性很强,不仅可以对内部结构的应力进行合理的分配,还可以保证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实际的建筑条件下这种建筑结构的使用也是较为广泛的,因为它兼顾了建筑材料厚度比较低和空间的范围比较广这两大属性。

3、膜结构的形式和特点

膜结构的形成相比较其他的两种结构而言时间比较早。早在上个世纪中叶,这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就诞生了。这种结构的施工过程比较的特殊,选择的并不是结构和质地比较刚硬的钢结构,而是比较柔软的施工材料。通常在施工结束之后,这种结构会表现为覆盖面积很广大,刚性比较突出的结构体系。

3.1膜结构的形式。膜结构的建筑过程中有很多的支撑和支持的方式,根据膜结构的支撑方式,可以把膜结构的大跨度建筑分为几种不同的结构形式:(1)充气式的膜结构。这种结构和它的名称一样,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在建筑的内部和工程施工当中内部充上一定的空气,这种建筑有一个特点,屋面拱起的宽度不是很大,在建筑的时候如果跨度比较大的时候,施工人员可以在这个拱起的平面的四个顶角设置一些可以承受力量的钢索,为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加分。(2)悬挂式的膜结构。在膜结构的大跨度结构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师们通常会利用一些比较高的桅杆将钢索和建筑所需的膜结构一起悬挂住。这时钢索在空中就会绷紧和拉直,屋顶盖的刚度和安全性能就能够大大提升。(3)骨架支撑式的膜结构。与空气膜结构当中的空气进行支撑的方式不同,骨架支撑式的膜结构利用钢制的骨架代替空气进行支撑。这种支撑方式的建筑的随意性就能够大大提高。根据建筑中需要的形态和建筑的样式,骨架可以有多种的建筑形式,骨架有拱形的网架也可以有网状型的钢架。(4)复合式的膜结构。这是一种的新兴的膜结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用到的建筑材料比较单一,只需要有钢索,膜材和一些用来承受压力的杆件。这种大跨度的建筑模式在如今的圆形的建筑中比较常见

3.2膜结构的主要结构特点。 膜结构的建筑同样拥有自重比较轻,建筑完成之后的跨度比较大的优势。由于施工当中的建筑随意性比较大,具有丰富的造型设计。同时这种结构的经济效益也比较优良,整个建筑的透光性能非常出众。

4、悬索结构的形式和特点

悬索结构的建筑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一根根用于斜拉的钢索。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图中的情况,将每一根悬索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布,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4.1悬索结构的形式。悬索结构的分类方式非常单一,只要按照悬索的布置方向和层数进行简单地分类即可。

4.2悬索的结构特点。在悬索结构当中,建筑的核心就是悬索上的每一根钢索,所有承受重量的钢索在自己的受力范围之上进行一定的拉伸,这种在应力范围上的拉伸能够有效地抵御来自于拉索的外力。这时,在建筑中运用的钢材就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总结

大跨度建筑结构是建筑当中的重要建筑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逐步抬高,这种建筑方式以其低廉的造价和优美的外形受到了所有人的重视。这种空间结构的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进步。在建筑当中,需要建筑设计师进行提前的有效地计算。在建筑当中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外形,还需要不断权衡建筑的物理学力学的承重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考量。

参考文献

[1]刘宏伟.大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

[2]周锡元.中国建筑结构抗震研究和实践六十年[J].建筑结构,2009,09:1-14.

结构与形式 篇7

组合结构是指由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成整体, 并能共同工作的构件。组合结构体系也将成为继传统的四大结构体系 (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和砌体结构) 以后的第五大结构体系。因此, 对组合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而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是目前建筑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组合结构, 在此, 笔者对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了解其不同的结构形式以及特点。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主要类型包括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组合梁、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方钢管混凝土结构以及钢与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等等。

1 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

1.1 组合板的概念

压型钢板是将厚度为0.7~2 mm的薄钢板压制成带凹凸肋及各种槽纹的波形板, 在压型钢板上浇筑混凝土, 使其与压型钢板组合在一起, 整体共同工作, 形成组合板, 见图1。

1.2 组合板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组合板的特点是受压性能好, 刚度大的混凝土主要分布在受压区, 受拉区由压型钢板承受, 使不同性质的材料发挥出其各自的性能, 受力合理。同时, 由于压型钢板的工厂化, 减少了模板钢筋的制作、安装工作, 使得组合板的施工速度快, 加快了施工进度, 从而得到建设者的特别青睐。组合板可以用作楼面板、屋面板与工业厂房中的操作平台板等,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当中。

1.3 组合板的计算理论简介

组合板的计算是按照施工和使用两个阶段来设计计算的。在施工阶段, 压型钢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底模, 进行承载力计算和挠度计算, 采用的是弹性设计方法,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弯刚度, 荷载的取值采用标准值;其中, 承载力能力计算只需正截面满足要求, 在变形计算中, 对于不满足变形要求的组合板, 应采取加临时支撑等措施来减小该阶段压型钢板的变形。

在使用阶段,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应按照组合结构来计算, 采用的是塑性设计方法, 截面刚度采用换算截面法, 荷载取值应改为采用设计值;组合板的承载力计算包括正截面受弯计算、斜截面受剪计算及交界面的纵向水平剪切粘结计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阶段的变形计算应考虑两阶段的变形效应之和。

2 组合梁

2.1 组合梁的概念及组成

型钢作为梁的腹板、混凝土作为梁的翼缘组合在一起, 共同工作构成T型或倒L型组合梁。混凝土与型钢之间用剪切连接件可靠连接。组合梁主要由钢梁、混凝土翼缘板和剪切连接件, 一般还会设置板托, 可以增大截面。钢材会采用槽钢型 (见图2) 、工字钢和蜂窝型 (见图3) 。

2.2 组合梁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同组合板, 组合梁的受力合理, 能充分发挥其受压性能的特点, 而且下面的钢梁在混凝土的约束下, 避免了钢梁受压时发生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点;另外, 施工时可省去模板, 提高了施工速度;由于组合梁相对于钢筋混凝土重量轻, 这对地震区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其突出特点。综合上述几点优点, 组合梁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业房屋与高层、超高层民用建筑中。

2.3 组合梁的计算理论简介

组合梁截面的承载力计算理论有两种, 一种是弹性理论法, 一种是考虑截面塑性发展的塑性计算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应用范围也略有差别, 且在挠度计算时均应采用弹性理论方法。另外, 组合梁的计算也应按二阶段受力进行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时, 首先应确定组合梁截面特征, 计算有效宽度、惯性矩和弹性抵抗矩;这部分计算比较复杂, 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接下来的计算就相对简单, 施工阶段按照钢结构理论进行, 包括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 在使用阶段, 则按照组合结构计算, 也包括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 但是要注意有时需要考虑长期荷载作用, 故要考虑混凝土徐变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当钢梁截面属于纤细截面, 是按弹性理论计算, 而当其属于密实截面时, 由于不至于板件局部屈曲而影响承载力, 可以按照塑性理论设计。其中组合梁截面特征计算和施工阶段计算都同弹性理论设计, 在使用阶段, 进行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 则不同于弹性理论, 相比较而言应该简单点。

组合梁还包括剪切件、托板等部分, 这些计算也有多种设计法。另外, 对部分组合梁还需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变形计算, 这些都需要满足要求, 所以对于组合梁的计算内容很多, 需要考虑完整。

3 型钢混凝土结构

3.1 概念

在混凝土中配置型钢或以配型钢为主的结构称为型钢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 不在配置钢筋及箍筋, 同组合板、组合梁相比, 它可以作柱, 又可以作梁, 也可以作墙与筒体, 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不同形式配钢的混凝土柱见图4。

3.2 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

由于在混凝土中配置了整体的型钢骨架, 因此其强度、刚度、延性大大提高, 显著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也减小了构件的截面面积, 增大了建筑层高和建筑使用面积。还有, 由于型钢被混凝土包裹, 避免了钢结构的防火、防腐蚀性能差的缺点, 同时克服了钢结构容易失稳的弱点。另外,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工厂化程度高, 钢结构可以当做模板使用, 因此大大方便了施工, 加快了施工进度。

型钢混凝土结构根据其配置的型钢不同分为两大类, 配角钢骨架的空腹型钢混凝土结构, 由于强度、刚度、延性均较差, 一般用于中小型建筑, 对于配置实腹钢的型钢混凝土结构, 则适用于大型、高层、超高层、大跨、重载的建筑, 尤其是地震区的建筑物。

3.3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理论简介

型钢混凝土构件中, 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较小, 滑移较大, 对强度、变形及裂缝均有影响, 不可忽略, 尤其是在配置实腹钢的型钢混凝土结构计算时, 应当考虑粘结滑移的影响。由于粘结滑移的影响, 对配置实腹钢的型钢混凝土构件而言, 平截面假定已经不再成立, 但是进行梁柱正截面承载力能力计算时, 可以采用修正的平截面假定与减小了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来考虑粘结滑移的影响, 这样使计算大为简化。首先来说明梁的两种类型的计算理论。配置实腹钢的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计算时根据中和轴位置不同, 分为三种情况, 因此计算时应先由x值判断属于何种情况, 然后按照相应的应力图形进行计算。配置角钢骨架的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梁, 本身具有较大的强度与刚度, 并对核心混凝土约束较好, 相比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强度、刚度及延性有显著的改善;在强度计算时, 可以通过试验用一强度提高系数来考虑正截面承载能力的提高, 这样计算比较简单实用;其次, 型钢混凝土梁柱剪切性能受诸多因素影响, 其中剪跨比与轴压比的影响明显。剪切破坏主要有三种破坏形态, 由于粘结滑移的影响, 容易发生剪切粘结破坏。通过试验, 在三种破坏形态中剪切强度较低的破坏形态作为梁柱剪切强度的计算依据而得出型钢混凝土梁柱斜截面剪切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再者, 由于偏心距是影响型钢混凝土柱的强度的主要因素, 有大偏心和小偏心受压, 按照这两种破坏形态各自的应力图得出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节点时连接框架梁柱的关键部位, 受力复杂, 应当十分重视节点的计算和构造, 尤其是地震区的建筑物。

4 钢管混凝土结构

4.1 概念

在型钢混凝土结构、配螺旋箍筋的混凝土结构及钢管结构的基础上出现与发展了钢管混凝土结构, 在钢管中浇灌混凝土形成的一种结构。根据形状可以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多边形。

4.2 特点及应用范围

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柱柱子截面较小, 扩大了使用空间, 减轻了自重, 降低了地基基础的造价, 经济效果显著, 作为受压构件, 其承载力可以达到钢管和混凝土单独承载之和的1.7~2.0倍;其次, 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塑性和抗震性能, 因为该柱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饱满, 具有良好的吸能能力;再者, 钢管混凝土柱制作简单, 施工便捷, 可大大缩短工期;还有耐火性能的优越性也是其重要的特点。

钢管混凝土结构除用于多高层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以及桥梁中外, 也经常用于各种设备支架、塔架、通廊与贮仓支柱等各种构筑物中。

4.3 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

钢管混凝土柱主要用作受压构件, 我们需要了解下圆形和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力性能、纯弯性能、压弯性能的设计方法。目前, 关于钢管混凝土柱的行业规程有三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和《矩形混凝土柱结构技术规程》, 每个规程都详细介绍了计算方法。

圆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压性能优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承载力提高更多, 经济性更好, 故建筑师更愿意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至于节点的设计, 分为工业厂房中格构式钢管混凝土柱柱端节点、上下柱段变截面节点、柱脚节点的设计和构造要求, 高层建筑中园钢管混凝土梁柱刚接节点、铰接节点和柱子对接接头的设计和构造要求, 以及矩形钢管柱与钢梁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连接的形式、构造要求等。

参考文献

[1]赵鸿铁.组合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聂建国, 樊健生.广义组合结构及其发展展望[J].建筑结构学报, 2006, 27 (6) .

[3]马欣伯.两边连接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4]卢孝哲.薄壁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现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8, 56 (3) .

结构与形式 篇8

珠心算顾名思义是珠算式的心算形式, 是以珠算技能为基础, 在珠心算教学体系中必须安排让学生理解、掌握珠算的基础知识、基本拨珠指法、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等教学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训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而形成的珠算技能。珠心算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生在形成心算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开发学生大脑功能和智力潜能的显著效果。因此在珠心算教学体系中必须安排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多位算珠形象 (或称虚算盘) 的教学内容, 并把珠算的四则运算方法与技能内化为虚算盘上的心算能力。再者, 江苏省教育厅将普及珠心算作为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数学教学内容, 认为珠心算教学和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融为一体。因此, 珠心算的内容一方面必须满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计算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珠心算的心算能力特点, 在运算的位数和笔数上作适当的拓展。

鉴于以上因素, 珠心算教学内容可设计为:1.珠心算基础。包括珠算、珠心算的发展历史, 算盘上数的认识, 拨珠的基本指法和姿势, 看数、听数、布数、记数、写数的练习, 数、珠互译练习等内容。2.珠算加减法。包括20以内加减 (直加、直减、满五加、破五减、进位加、退位减、破五进位加、满五退位减) , 百以内加减 (两笔一、二位、两笔二位、三笔二位、连续进位加、隔位退位减) , 千以内加减 (两笔二、三位、两笔三位、三笔二位、五笔二位、三笔三位) , 万以内加减 (两笔三、四位、两笔四位、三笔三位、五笔二位、五笔三位) 。3.珠算乘法。包括表内乘法, 一位数乘两位数, 一位数乘三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4.珠算除法。表内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5.心算教学。按照珠算先行、心算基本同步的原则, 心算教学伴随在珠算教学过程中。包括数珠互译, 实拨基础上的空拨、看拨、想拨练习, 盘式图在心算过程中的使用, 盘式图静态记忆状态下的局部动态运算练习, 看心算、听心算。

珠心算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在与数学内容结合的具体过程中有以下情形:一是珠心算教学与数学在内容上关联度极高且计划的时间序列上较一致, 完全可以以整合的形态实施教学;二是珠心算教学与数学在内容上关联度极高但计划的时间序列上不一致, 必须将教学计划的内容或时间序列加以调整;三是珠心算教学与数学在内容上关联度很低, 就按照珠心算的教学特点实施教学。因此,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形式和结构安排必然有所不同。针对上述情形我们在教学形式与课堂结构上做了一点尝试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教学形式

根据省安排, 实验教学时间为每周5节数学课时加1节珠心算课时 (校本课程) 。新授内容一般采用整节课集中教学, 与数学课内容关联度低的内容可在1节珠心算课时里教学, 与数学课内容关联度高的内容也可在数学课上教学。技能形成的练习一般采用分散教学的办法在数学课上每节练习5-10分钟。由于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 练习内容随之增多, 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步巩固提高。根据技能形成的需要, 也可安排整节课进行复习练习。

二、课堂结构

珠心算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知识性学习和技能性形成两个目标, 必须相互兼顾, 使其相得益彰。课堂教学设计一般分为新授课和练习课两种。

1.新授课的基本模式结构。新授课的一般结构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练习。内容有基本功练习 (如听、看数, 布数, 写数、报数练习;数珠互译练习) , 与本课衔接或作为铺垫引入的技能练习。第二部分为新授。其中, 第一环节是算理讲解。先借用最为直观的教具进行演示, 让学生认识算理, 再把过程迁移到算盘, 让学生理解算理。第二环节是反复尝试、积累经验、形成操作口令。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扶到放, 先由教师主导下的题例讲解, 再给出同类题例, 引导学生作多次尝试;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找出规律;最后教师和学生总结出算法及拨珠操作口令。第三环节是对比练习, 深化新知。适当安排同一体系内运用不同算法的题目和新算法作混合练习, 或设计让学生做错例判断, 找出算法运用的错误之处。从而使学生学会因情选法, 深化对新算法运用条件的理解判断。第三部分为巩固练习。适当增加练习量, 一般通过扩笔扩位设计与新知相关的适当综合的练习, 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第四部分为归纳小结。

教法建议:

(1) 算理讲解要放慢节奏, 尽量使用学生认知范围内生活中的直观素材, 让学生充分感知, 并要自然地迁移到算盘上。

(2) 珠心算教学的归结点是形成操作口令。但不要简单地去走一例得一法的过程, 教师要注重展现, 让学生充分尝试、积累经验、发现规律、形成口令, 使学生珠心算学习和思维发展和谐统一。

(3) 注意新知教学和技能形成的有机结合, 使其互相促进。在新知练习操作时以单档练习为主, 在技能形成的练习上以全盘练习为主。

(4) 注意听算、看算的交替练习。珠心算能力形成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视觉系统接收信息通过珠算或心算进行加工得到结果, 另一种是由听觉系统接收信息。听算、看算时学生使用感官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同, 因而作用不同, 应交替使用不得偏废。交替利用听算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也更能掌控训练节奏, 了解训练效果。

(5)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运用能更好地创设情境, 在数珠互译和心算练习时的盘式图校对能发挥很好作用, 但它没有拨珠的具体手指动作, 故在珠算教学, 尤其是在新授时教师应更多地使用教学大算盘, 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6) 珠算、心算有机结合。一般是珠算实拨先行, 心算尝试在后。教师要有意安排空拨、看拨、想拨的模拟心算过程, 让学生逐步建立脑算珠形象并尝试心算。

2.练习课的基本模式结构。练习课可分为重点练习课和一般性的巩固练习课两种。重点练习课应安排整节课, 在完成同类型的相关内容教学一个阶段或一个相关单元后, 需要对一些重难点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操作点进行强化和对比训练。练习课的一般结构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练习。第二部分是复习练习。一般安排某个阶段的重难点进行细化呈列、分类讲解, 或安排规律相同、相近易混淆的知识点、操作点进行比较呈列, 强化练习。第三部分是综合练习。通过题型的设计, 将前面所学内容结合起来加以练习。第四部分是归纳小结。一般性的巩固练习课可以安排整课, 也可在其他课上用部分时间进行教学。

教法建议:

(1) 细化分类。在新授某一内容后, 一定要注重将所学内容进行细化分类并加以训练, 逐步形成技能。

(2) 重难点的确定。珠心算除了让学生学习理解并掌握知识上的重难点外, 还应考虑把操作上的一些组合性强、复杂性高和易混淆出错的内容列入重难点。

结构与形式 篇9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的成熟以及钢材产量的不断增加,在大跨结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中,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框架结构形式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合理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受力性能,已经具有近200年的历史[1]。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适应我国国情的要求,同时也能适当降低造价。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造价低、取材丰富、耐火性和耐久性能较好、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已经成为我国传统的结构形式,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中占有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建成的200m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有多栋,最高的为68层的广州中天广场大厦,高为321米。国外的建筑中,例如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世界最高的85层双塔楼建筑,高为450米,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的应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如今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单层厂房工程及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在单层厂房工程中,门式钢架形式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具有造价低、施工快、抗震好,跨度大等优点,已经逐步取代了原来的钢筋混凝土传统结构;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本身具有承载力强、自重轻、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发达国家,钢结构是主要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但在我国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1983年设计并策划的北京长富宫中心工程是我国最早的纯钢框架结构;1987年建成的深圳发展中心大厦,高为165米,是我国第一栋超过100m的高层钢结构建筑,在这座建筑中使用了箱型柱,为我国的高层建筑厚钢板焊接提供了经验;1996年完工的连同天线杆高384m的深圳地王大厦,地上主体为81层,地下为3层,中间是型钢混凝土核心筒,外侧是钢框架,是我国第一栋超过300m的高层钢结构建筑;2008年竣工的192m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组合形式,是我国第二高的高层建筑。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更有利于建筑产业的发展。所以在一些重要项目中也多采用钢结构形式。现在国内外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公司、大型钢铁企业等纷纷开始关注钢结构的研究开发工作,钢结构建筑已经受到了业内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3]。本文阐述了两种结构体系的转变,通过工程造价分析对比了两种结构体系的工期、成本等方面的异同,钢结构较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低、施工速度快,为工程通过造价选型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现以一个工程为例,分别采用钢结构框架和混凝土结构框架,主要对这两种框架结构形式和工期进行对比分析。

项目概况:建筑面积为2000m2,共三层。分别采用钢结构框架与混凝土结构框架进行对比,相同部分不再单列对比,例如地面做法、外墙做法按相同处理。下面按基础、结构、楼面三个部分分析工程造价,同时对比两种结构形式的工期。

1.1 结构分析

本工程选用钢框架结构体系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两种体系进行分析比较。两种结构体系所采用的梁柱截面、楼板以及填充墙材料如表1所示。采用结构空间有限元设计软件PKPM-SATWE对两种结构体系进行整体计算,结构的总重量、基本周期、层间位移角等计算结构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

从表2的结果对比中可以看出,采用钢结构的梁、柱截面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柱截面要小很多,总重量也减轻了29.7%,基本周期和层间位移虽有所增加,但满足规范要求。

1.2 总工期对比

采用不同的结构材料,对上部结构施工的工期具有较大影响[4],同时还要受到施工环境和季节、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本项目,仅以经验计算工期。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施工需要一个月,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两个月,总工期为三个月。对于钢结构来说,基础施工需要一个月,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可以加工钢构件,这样基础施工完成过后即可进行现场安装,现场安装大约需要一个月。从工期来看,钢结构的施工周期较短。同时因为施工工期对整体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时间上,施工周期短,可使建筑物提前使用,并缩短还贷时间,从而减少利息。RC代表钢筋混凝土。

1.3 工程造价

本项目的结构工程造价包括地基基础处理费用、上部结构造价以及楼面的结构造价。不同的结构材料对基础造价影响很大,所以将基础造价列入整体成本。再者,结构材料对外墙维护的费用也有较大的影响,但在本工程中不考虑外墙维护结构费用对整体成本的影响。

在本工程中基础占地面积为1000mm2,混凝土结构按300元/mm2,折算后为每建筑面积150元,钢结构由于自重较轻,按240元/mm2计算,折算后每建筑面积120元。对于结构造价,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混凝土框架为650元/mm2;钢结构框架480元/mm2,加上防火涂料50元/mm2,所以钢结构每建筑面积共计530元/平方米。对于楼面,面积为1500mm2,混凝土折算后每建筑面积75元;钢结构150元/平方米(增加楼承板),折算后每建筑面积112.5元。表4主要比较了两种结构体系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从表4中可以看出,由于钢材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使得结构自重大大减轻,用于基础的费用在总造价中所占的比例由9.6%降低到8.9%,下降了0.7%,用于主体结构的费用在总造价中所占的比例由83.2%降低到78.6%,下降了4.6%,因此在建筑结构中,钢结构体系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钢结构体系中,钢结构体系用钢量大,加工费用高,而且钢结构工种的工人工资高于普通建筑工种,再加上钢结构特有的防腐、防锈和防火费用,使得钢结构的部分造价偏高。但是钢结构建筑的施工周期短,施工管理、设备租赁、贷款利息等费用较低,这也是钢结构所特有的一个优势。

2 总结

本文对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框架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形式的转变,分析其在结构性能、结构占用面积、工期、工程造价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所具有的异同,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工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体现了钢结构在建筑结构中所具有的优势。在建筑结构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及构件的截面形状,做到精心设计,尽量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尽量减少成本。

(2)开展研究以解决钢结构建筑防火、防腐问题,做到能使更少成本获得更大的效果。

(3)积极开发新型的轻质墙体材料,尽量做到原材料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或是能够工厂化生产,使得材料在运输和安装连接方便,降低墙板价格。

随着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钢结构在基础及主体结构中的费用低,施工速度快,天气对施工周期影响小,具有很好的综合经济效益,钢结构建筑发展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会成为多建筑的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对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框架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形式的转变,分析其在结构性能、结构占用面积、工期、工程造价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所具有的异同,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工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了钢结构建筑所具有的优势,是将来厂房及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伍峰.多高层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经济对比[J].工程结构,2008,28(6):132-134.

[2]谢振清,丁维,孙彤.莱钢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开发和实践[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3,5(4):68-74.

[3]姜正荣,王仕统.高层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经济比较[J].钢结构,2004,19(6):5-7.

结构与形式 篇10

地震是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 抗御地震是人类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国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 6度~9度地震区约占国土面积的70%。自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地震至今, 中国大陆发生5.0级以上成灾地震约60余次, 其中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所引发的严重伤亡, 再次引起我们对特大地震灾害中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关注。四川汶川地震造成7千多所中小学教学楼倒塌, 众多学生遇难, 未倒塌的教学楼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震中60%以上的教学楼成了危房, 需要拆除重建。汲取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惨痛教训, 深刻认识到抓好抗震设防地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 是减轻未来地震灾害损失最积极、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措施。安徽省作为地震灾害重点监测地区, 安徽省人民政府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中小学现有校舍 (不含在建项目) 进行逐栋排查, 按照抗震设防和有关防灾减灾要求, 形成对每一座建筑的鉴定报告, 建立校舍安全档案。本文从既有安徽省中小学教学楼的抗震鉴定报告统计分析出发, 探讨了地震区中小学教学楼的合理结构形式, 并提出了中小学教学楼抗震结构形式的合理建议。

1 安徽省中小学教学楼结构形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 安徽省中小学教学楼在抗震排查与鉴定中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 其主要内容为:首先, 搜集房屋建筑的勘探报告、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和工程验收、加固维修等方面的原始资料。资料不全时, 应进行必要的实测。在有详细资料的基础上, 还应对建筑的现状进行调查, 掌握建筑的现状与原始资料的吻合程度。然后根据各类建筑建造年代和依据的设计规范、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 开展构造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 对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结合安徽省中小学教学楼抗震鉴定与普查, 对安庆市和合肥市部分中小学教学楼结构形式进行调查与统计 (见表1) , 发现中小学教学楼主要以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为主约占70%, 部分为砌体结构体系约占20%, 内廊双跨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约占10%。

1.1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施工工艺简单, 造价相对较低, 在中小城市及村镇中小学教学楼多采用砌体结构体系。本次调查中发现, 中小学教学楼多采用单侧悬挑走廊不封闭砖混结构体系。教室进深一般在6~7m之间, 横墙间距一般在7~9.6m之间。外廊是在悬挑梁上搁置空心板。楼房层数多在2~3层。中小学教学楼教室为满足使用功能性, 采用大开间、大门洞、大悬挑, 甚至通窗效果等, 从而削弱了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砌体结构是由脆性材料组砌而成, 主要依靠墙体为承重构件, 其刚度比较大, 结构自振周期较小, 当发生地震时,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使地面上下颠动水平晃动, 墙体受到反复剪力作用形成“X”形裂缝和贯通窗间墙的水平裂缝, 部分结构没有混凝土垫块和圈梁, 梁与砖柱在构造上无法保证刚

性连接, 在地震作用下, 结构的抗侧刚度全靠教室的横墙和纵墙提供, 缺少多道设防措施, 承重墙体失去承载力将导致房屋发生突然倒塌现象。国内外历次地震中均证明, 无筋砌体房屋, 6度时就开始有损坏, 9度时有倒塌, 10度及10度以上, 90%的砌体房屋严重破坏和倒塌。其震害主要表现为: (1) 墙体开裂、破坏 (2) 墙角破坏 (3) 纵横墙连接破坏 (4) 楼梯间破坏 (5) 房屋倒塌 (6) 楼盖与屋盖破坏 (7) 附属构件的破坏。

1.2 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历次地震中抗震性能表现良好, 特别是按现行规范、规程设计和施工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较轻, 主体结构基本完好, 只是局部损伤或填充墙破坏比较严重。其建筑平面布置灵活, 可以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 在竖向可以通过框架梁的外挑或内收, 或者设置构架等方法, 形成较为丰富的立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学楼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本次调查中发现中小学教学楼教室为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多采用外挑单面走廊不设柱单跨框架结构体系, 以合肥市八中1号教学楼为例, 其教学楼外观 (见图1) ;建筑平面图 (见图2) 。该结构形式横向只有一跨, 两根柱子支撑, 冗余度小, 整体刚度不大, 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过大位移, 填充墙开裂严重, 缝间墙体砂浆易被震松、墙体易被压酥;另外, 教室的大跨度空间, 使得跨中正弯矩钢筋配置较多, 由于人员疏散要求, 外挑单面走廊悬挑长度较大, 使得梁端负弯矩偏大, 负弯矩钢筋配置较多, 形成了框架梁端抗弯承载大于柱端抗弯承载, 形成了柱铰机制而不是梁铰机, 没有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抗震设计原则。同时震害表明该结构形式没有多道防线, 一根柱子被破坏, 结构就丧失了全部的承载力而倒塌。故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现有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宜为双向框架, 不宜为单跨框架, 乙类设防时, 不应为单跨框架结构。

1.3 钢结构

钢结构跨度大可以使建筑空间比较灵活, 同时其具有优越的强度、韧性, 其抗震性能明显优于砖混、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目前, 轻型房屋钢结构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 它的结构特点体现在自重轻、地震作用小、基础简单同时建筑表现力强、美观且用钢量低, 较传统钢结构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钢结构建筑节能环保, 钢材能够回收利用。但其造价明显高于砖混以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当地经济能否承受昂贵的钢材保养费也是一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 由于焊接、连接、冷加工等工艺技术以及腐蚀环境的影响, 钢材材性的优点将受到影响。震害调查表明 (见表2) , 钢结构较少出现整体倒塌破坏情况, 主要震害表现为构件整体或者局部失稳、节点破坏、基础连接破坏、构件破坏等。

1.4 木结构

木结构是我国传统结构, 木材是较好的弹性材料, 木结构建筑的韧性大, 在震动时有很好的吸震作用, 但在农村、小镇的木结构往往节点连接处理不好, 整体性差, 木屋架容易被震散架。

2 提高中小学教学楼抗震能力的措施与对策

2.1 抗震概念设计

地震具有随机性, 难以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地震的特性和参数。抗震设防的依据是一个地区的设防烈度, 由于历史地震资料数量有限, 以及地质背景的不清晰性, 在一个地区发生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是完全可能的。建筑场地随着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和传播路径中土层性质而改变, 故地震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 不能单纯依赖数值计算追求结构的抗震能力而必须合理运用概念设计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2.1.1 合理选址

地震灾害表明, 我们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有关资料选择地势开阔平坦, 土层坚硬厚实, 地质均匀的抗震有利地段, 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地段, 如: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风口、泥石流和洪水沟口等。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2.1.2 优化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应选择平面形状规则、对称, 竖向质量、刚度连续均匀的结构形式, 避免楼板错层。简单、对称结构的计算假定与实际工程情况符合程度较好, 计算结果可较好估计建筑在地震时的反应, 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和细部处理。中小学生为逃生能力较弱的人群, 建筑层数不宜超过四层。平面形状以正方形、矩形、圆形为好, 为满足建筑用地、建筑艺术、城市规划和使用功能等多方面要求, 也可采用正多边形、椭圆形, 避免出现L形, U形等不规则建筑;立面外形最好采用矩形、梯形等均匀变化的几何形状, 避免出现过大内收或外挑。中小学教室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应减小抗震横墙间距、减小开间、增大进深, 采用方形或横向矩形的教室, 从而大大提高中小学校建筑的抗震能力。

结构工程师应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密切与建筑师配合, 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建筑艺术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建筑平、立面, 使建筑平面规则, 立面简单, 提高建筑抗震性能。

2.1.3 构件的概念设计

⑴砌体结构构件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设置构造柱、圈梁、芯柱。

⑵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应合理选择尺寸和配筋, 保证强柱弱梁, 强剪弱弯, 强节点、强锚固的梁柱破坏机制。

⑶预应力结构抗侧力构件应配置适量的非预应力筋, 预应力筋应在节点核心区以外锚固。

⑷非结构构件 (建筑物非结构构件) 应加强与结构主体的整体拉结, 避免地震时倒塌脱落伤人。

2.2 抗震结构体系

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对建筑安全性、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 是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最关键问题。中小学校舍应限制采用外廊式单跨多层砖房或外廊式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 禁止使用预制空心楼板和预制楼梯, 大空间校舍宜优先采用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震区优选内廊式双跨框架结构体系, 同时应加强、改进疏散通道楼梯。灾难来临时, 中小学生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习惯性跑向“向光性”和最熟悉的出入口逃生。故楼梯间应具有良好的采光性, 楼梯间应布置在建筑平面的中间, 内廊式框架教学楼在满足建筑功能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楼梯间数量, 从而提高疏散速度, 减少疏散时间。另外, 应适当加宽休息平台和走道的宽度避免在转折处发生拥堵现象, 从而达到迅速疏散人群的目的。

强烈地震是小概率事件, 参照国外的做法, 学校应设计成周边地区的紧急避难场所, 学校建筑应重点设防, 为达到这一目标, 主体结构推荐采用轻钢框架-支撑结构, 墙体可采用轻质、保温隔热板, 楼板和屋面板可采用轻质板, 减轻结构自重, 提高建筑抗震性能。

3 结语

根据安徽省既有中小学校舍抗震性能普查与鉴定的统计分析, 重点从抗震结构体系方面提出了新建教学楼优选内廊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推荐采用轻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楼抗震防灾能力, 以期为今后的抗震防灾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柳炳康, 沈小璞主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M] (精编本)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2]马成松, 苏原主编.结构抗震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中美国家结构形式对比 篇11

【关键词】联邦制国家权力结构

一、我国的单一制权力结构

在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事实: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单一制和复合制的权力结构是根据国家已有现实总结而成,因此在单一制国家之间和联邦制国家之间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别,本文选取的模型是我国的权力结构,其中既包括了单一制国家的共性又包括了我国的特性,而不包括英法等国的特性。从我国宪法中我们知道,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根本制度是人们代表大会制度,并且根据该根本制度来实施与体现国家的权利。另外,我国宪法中还对国家权利的行使有了明确的规定。总而言之,我国国家权利的执行者是人民,人民群众可以直接过简介行驶国家权力,为了更好的实施国家权利,国家还专门对各级政府设立了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在组织,再将国家的行政权以及司法权交由统一级别的行政部门与司法部门。因此我国国家的权利是由全国及地方人大体现出来的,而地方政府的权力并不是有全国人大所赋予的。这就是我国单一制的主要特色之一。我国权力结构另一特征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受到历史原因与我国国情的影响,国家权力的另一实施者与体现着是中国共产党,我国国家权力不仅是一种特殊的二元结构,也是区分于传统的单一制国家的根本所在。但是即便有着区别于传统单一制国家的特色,我们认定我国仍然是一个单一制的国家,这体现在:1.我国的国家构成单位主要是省和直辖制等行政区域,我国只有一部宪法和和基本的法律体系,联邦制国家的法律体系则复杂得多。2.从公民认同角度,我国公民只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一种身份,同时在思想上也是以“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为主,这区别于联邦制国家。3.从国家运行机制来看,中央的各项规章制度直接影响到地方权力的范围和执行,这符合单一制国家结构的要求。因此我国的国家结构可以认为是一种复合单一制结构。

二、美国的权力结构

美国的联邦制把国家主义和地方主义融于一炉,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数次调整,但是仍然保留了一些基本原则,包括:1.联邦法律至上原则;2.以立宪方式规定联邦与州之间的权限划分,要变更已划定的范围,必须以修改宪法的形式实现;3.最高法院通过司法审查解决联邦和州之间权力划分的争议。这使得州在联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在政府制度形式上采取的是总统制,它是美国宪政会议的发明,不同于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全国行政职位,其特征包括三点:1.总统是独立于立法机关的行政部门;2.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3.总统是一个一人负责的行政部门。如此,“尽管最初制宪代表们将国会置于整个政府体系的“第一部门”的位置,但仍然为总统留下了释放才能和战线指挥的广阔空间”。美国的联邦制,也是通过宪法确定的,州是美国联邦体系的支柱。其在联邦体系中的法律地位由以下因素决定:1.联邦宪法和州宪法授予或限制州权的条款;2.联邦宪法授权州参与联邦政府构建的条款;3.法院 (尤其是最高法院) 对前两套条款的司法解释;4.不成文的宪法传统。具体情况如下:(一)联邦宪法和州宪法中对州权的授予和限制条款,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为维护州的完整和主权,联邦宪法规定,州的疆界未经州的同意不得改变;各州保留宪法未授予联邦,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为维护联邦的完整和主权,宪法对州权又进行了一些限制,比如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不得铸造货币、发行纸币;不得随意剥夺或限制公民的选举权。在防务方面,各州保留了任命民兵军官和训练民兵的权力。在贸易和税务方面,在司法方面,各州被授予相应权力,又就许多方面加以严格限制。(二)联邦宪法关于州在全国政府构建方面的作用条款,主要体现于通过州选举产生联邦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并参与提出和批准宪法修正案等。联邦众议员和参议员由各州选举产生,众议员名额按各州人口比例进行分配,但各州在参议院享有平等参政权。总统由各州选派选举人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人数同该州在国会应有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总人数相等。州可提出宪法修正案。修正案经全国四分之三之州议会或经四分之三之州制宪会议批准即可生效。在对外事务方面, 州也有一定的参政权, 比如总统缔结条约,任命大使、公使、领事,要征询参议院并取得其同意。(三)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对上述两套条款的司法解释。在马歇尔任内,联邦权力以司法从宽解释的方式有所扩大。除“明示权力”外,联邦还被认为拥有“默示权力”;在对待蓄奴制问题上,最高法院十分保守。内战以后至新政初期, 最高法院墨守古典经济理论的契约自由原则,即“自愿交易会增强福利,而阻止这种交易的管制总会减少福利”,否决和抵制联邦政府介入传统上属于州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领域。总之,最高法院基本遵循着对宪法的从严解释原则。(四) 不成文的宪法传统。其中最突出的两条规定是:第一,司法审查权由最高法院所拥有。也就是说,最高法院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宪法的解释权;第二,州严禁擅自推出联邦制。总而言之,随着国家权力的增长,州的政治力量仍然比较雄厚,属于一个积极向上的政府,其政治地位是非常牢固的。

三、正确看待中美国家结构

形成中美双方国家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历史。我国从地理环境上来说,东部和南部是大海,西部是帕米尔高原,北部是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这些地区在古代生产力水平地下的情况下被视作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我国的人口流动、经济交流被限制在了我们今天所称为“中原”的地带。进而形成了一种说着一样的语言、“书同文,车同轨”的中华民族的意识。同时,我国“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原文化具有着很强烈的向心力和辐射力”3,使周边民族在于汉族的交往中,逐渐地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即便是外族入侵后执政的元、清两朝,在执政之时也在追求着“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国家利益”。在政治制度设置上,我国也建立了一套相应的制度来保障中央集权,如:建立中央管辖的行政机构、屯垦戍边、和亲、设置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等方面来维持中央集权。因此实行单一制,我国是有着一定的制度基础和良好经验的。自鸦片战争以来,内忧外患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建立独立自主的多民族国家是当前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失败之后,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退单了中华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建立了中华民国。此时,由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政体突然改变,必然会给整个国家的结构形式带来巨大的变化。当时,中华民国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国家结构变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在未建立国家结构之前,人们将孙中山推行的联邦制作为国家结构。在19世纪90年代,在创立兴中会时,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口号,而这一口号中所提出的合众政府恰好与美国联邦制相类似。然而当时的国民迫切希望统一,袁世凯利用了这一点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历史的实践证明了,我国并不适合单一制以外的国家结构。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结构形式并不能”一刀切“的分为单一制或者是联邦制。规律是在总结现实存在的事物之后提出的,而并不是指事物是完全按照规律发展的。我国虽然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但是在实际上,在不动摇单一制的基础上可以吸收部分联邦制的思想,使得我国的国家结构更为科学。

参考文献

[1]张定和.《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赵可金.《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茅擎天.《中华民族一体多元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依据》.《同济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结构与形式 篇12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形式来体现意义。同样, 翻译活动也是用译入语的形式来重现原语篇的意义。翻译中存在着原文与译文“形式对等” (Formal equivalence) 与“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两个方面。“形式对等”又叫“形式对应”, 表现为原文与译文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对应。“功能对等”则强调的是意义上的对等, 即, 一篇译文的优劣不能停留在是否有对应的词义, 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段, 重要的是能够采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表达方式, 使译文看起来通顺易懂。以奈达的话来说, “功能对等”意味着接触译文的人对译文的理解效果与接触原文的人理解原文的理解效果是对等的。

2 关于主位结构

主位 (theme) 和述位 (rheme) 的概念最早由布拉格学派的捷克语言学家马泰休斯 (Mathesius) 提出。马泰休斯认为, 句子的主位是交际双方已知的信息, 是话语信息的起点。述位是对主位进行阐述与说明, 往往表示新的信息。马泰休斯的主述位概念的提出开启了研究语言交际中句子功能分析的视角。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采用并发展了这一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 语言是一个意义潜势系统;话语具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其中, 语篇功能是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 是一种语义结构。主位系统是处于小句层面上的语篇资源, 是话语语篇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语篇中小句的主位与述位组成了小句的信息结构 (message struc⁃ture) , 也叫主位结构 (thematic structure) , 语篇中各个小句的主位结构的选择构成了语篇意义的流动 (the flow of discourse) 。

Halliday的主位和述位是这样划分的。主位是位于句子首位的部分, 是信息的出发点, 是小句产生的基础, 余下的部分则是述位。主位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单项主位 (simple theme) 和复项主位 (multiple theme) 。单项主位只有一个结构成分, 只体现一种概念意义 (ideation) 。复项主位由多种功能的结构成分组成, 可以包括语篇主位、人际主位和话题主位。如:

主位的划分与小句的概念意义有关。无论单项主位与复项主位, 都包含了一个表示概念意义的成分, 这个成分被叫作话题主位 (topical theme) 或概念主位 (ideational theme) , 也就是说, 每个小句的主位总是划分到第一个概念意义的成分为止, 这个成分有可能是及物系统中的参与者, 过程或者环境成分。

Halliday进一步划分了无标记主位 (unmarked theme) 和有标记主位 (marked theme) 。无标记主位指的是成分既充当小句主位同时又充当小句的主语;有标记主位指的是成分充当小句的主位, 但不是小句的主语。一般说来, 无标记主位是人们话语的起点, 但是说话者为了强调某个成分, 会选择使用这个成分作为有标记主位。

主位述位的划分是以小句为单位的。在语篇的层面上, 这些主位又会与相邻的小句主位产生意义上的关联, 呈现了某种篇章层次上的信息机构, 或者信息推进的模式, 这叫作主位推进模式 (thematic progression) 。

本文选取了葛底斯堡演说 (Gettysburg Address) 三篇较有影响的译文进行主位结构与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尝试分析原文与译文语篇意义的流动 (the flow of discourse) 是否对等, 是形式上的对等, 还是功能上的对等, 或者形式与功能都对等;以及这些对等对语篇翻译的意义。

3 GA (Gettysburg Address) 原文与译文主位结构与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分析

GA演说是历史上演说的名篇。全文短小精悍, 一共才十句话, 演讲的后五句渐入高潮, 是该语篇的精华所在。三篇译文分来自许渊冲, 张培基与邹德孜。限于篇幅, 本文在这里重点评析了最后五句话, 以为抛砖引玉。为了和译文对照方便, 每句话前标上序号。 显示的词句为主位, 述位用省略号替代。

分析:许的译文主位结构与原文的形式上基本一致, 意义上也忠实通顺。除了许译文第2句添加了语篇主位“因为”, 原文中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隐含有因果关系, 在译文中加个“因为”的语篇主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

邹的译文主位结构在形式上与原文区别最大。第2 句的译文的结构为“这是……才……”, 这样主位结构类型被Halli⁃day称作“断言性主位” (Predicated Themes) 。英语语法中的“分裂句” (cleft sentences) 往往是这样的主位结构, 即“it was …who/ which...”。“it was...”后所跟成分即为主位, 且为标记性主位, 是强调的对象。原文演讲词中“The brave men, living and dead, who struggled here”是否得到特别的强调?我们不得而知, 除非能够分析这句话的语调组 (tone groups) 。第3句中, 原文的主位为“the world”和“but it”, 无标记主位, 译文的主位为“我们在这里说些什么”和“但是英雄们的行动”, 为有标记主位。主位结构原文与译文形式上是不对等的, 但是, 邹这样翻译却又比较符合汉语信息结构的特点, 符合汉语中“主题—述题”表达习惯, 如汉语中“我做什么你不用管。”赵元任 (1979) 认为, 汉语中多用“主题—述题”结构, 而不是“主语—谓语”的结构。所以这样的主位结构变化是符合汉语的特点的。所以说, 虽然邹的译文主位与原文在形式上不对等, 但功能上未必不对等。

张的译文中, 有变化的是第1 句。这里也体现了汉语中“主题—述题”的信息结构。第2句原文的话题主位是“we”, 是及物系统中物质过程的施动者 (actor) , 为无标记主位, 在译文中话题主位变成了“这场土地”, 是物质过程的目标 (goal) , 为有标记主位, 在汉语的句子里作为主题, 符合汉语的习惯。主位结构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但是意义功能是对等的。

分析:最后两句是演讲的高潮, 排比结构。句型结构较为复杂, 各家对此翻译的探讨颇多。原文主句的主位分别是“it is for us the living, rather”以及“it is rather for us”。“us”属于话题主位, 其他部分属于人际主位。四个定语从句修饰“task”, 从句的主位分别为“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his nation”, “government”, 主位推进模式可以看作是从“死去的烈士”—“我们”—“国家”—“政府”。

根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学的隐喻理论, 这两句主句属于人际隐喻表达中的情态隐喻 (metaphors of modality) 。它们的一致式应该是“we should rather…”。这样的情态隐喻体现了说话人在意态 (modulation) 维度上更加客观 (objective) 与明显 (ex⁃plicit) 。如,

John should go. (Subjective: implicit)

It’s expected that John goes. (Objective:explicit)

(Halliday, 1994:358)

许译文中的主位与原文基本一致, 述位以“更应该”排比, 还原了原文述位中多个“that”的排比, 但原文人际主位中意态明显的客观性似乎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 这或许就是许为何加了一个语篇连接词“因此”, 来表明“我们这样做是由于上述的客观需要”, 间接地体现了“我们”义务的客观性。译文与原文的主位结构与功能对等。

邹译文中第4 句以“这”作为主位, 看似与原文主位背离, 却把原文人际主位中情态隐喻中明显的客观性表达了出来。可以说是, 形式不对等但功能对等。第5 句中, 原文述位的排比则在译文中消失了。

张译文都以“毋宁说, 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作为最后两句的主句的话题主位, 与原文基本一致, 但是原文的定语从句在译文中的主位变成“以便 (这) ”, 与原文的主位结构形式上和意义上有一定差别。

4 结束语

以葛底斯堡演说三篇译文为例, 本文探讨了语篇翻译中主位结构的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通过对三篇译文具体的评析, 我们认为, 许渊冲的译文的主位结构与原文形式上最为接近,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功能方面做到了尽可能的对等。邹德孜译文的主位结构与原文形式上有不一致的地方, 有的看似形式上没有做到对等, 但是发生变化的目的是为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汉语的信息结构多用“主题—述题”的结构, 而英语中多用“主语—谓语”, 英语中的无标记主位在汉语中很可能变成有标记主位, 但是意义的功能上看是对等的。张培基译文的主位结构则与原文在形式上和功能上差异最大的是最后一句, 形式上是不对等的, 功能上的对等有待探讨。整个评析过程说明了以主位结构的角度分析翻译作品时, 由于英语与汉语的信息结构呈现方式不太一样, 所以不能光看原文与译文的主位表面形式上对等与否, 还应该探究深层的意义上是否真的对等。

主位结构本质上是一个语义结构, 是语篇的谋篇机制。在翻译中译文主位结构的选择既要考虑原语篇的主位结构, 也要考虑到原语篇的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而由于原文是演讲语篇, 主位的选择还可以考虑原语篇在音系层上的体现。由于英汉语的差异, 译文的主位结构要在词汇语法层面上与意义上与原文都做到完全对等几乎不可能。有的译文主位在形式上与原文并不对等, 但是通过对主位的人际与概念意义的分析, 在深层次的意义上是对等的。可见语篇功能的对等会涉及概念功能与人际功能等其他的方面, 三种意义是相互作用的。

附录:葛底斯堡演说的原文与三种译文 (本文拿来分析的后半部分)

But, in a larger sense, we cannot dedicate, we cannot consecrate, we cannot hallow this ground.

The brave men, living and dead, who struggled here, 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 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 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 It is for us the living, rather, to be dedicated here to the unfinished work which they who fought here have thus far so nobly advanced. 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 , — 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e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 —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许渊冲译 (翻译通讯, 1985)

但是, 从更深刻的意义来说, 我们不能使这一角战场成为圣地, 我们不能使它流芳百世, 我们不能使它永垂青史。 因为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 活着的和死去的, 已经使这一角战场神圣化了。我们微薄的力量远远不能为它增光, 或者使它减色。 世人不太会注意, 也不会长久记住我们在这里说的话, 但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这里做的事。因此, 我们活着的人更应该献身于他们为之战斗并且使之前进的未竟事业。我们更应该献身于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 更应该不断向这些光荣牺牲的烈士学习他们为事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更应该在这里下定决心, 一定不让这些烈士的鲜血白流, 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 一定要得到自由的新生, 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一定不能从地球上消失。

张培基译 (英汉翻译教程, 1980)

但是, 从更大的意义上说, 我们无权把这块土地奉献给他们, 我们不能使这块土地增加光彩, 成为圣地。这是那些活着的或已经死去的、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英雄们才能使这块土地成为神圣之土, 我们无力使之增减一分。

我们在这里说些什么, 世人不会注意, 也不会长期记住, 但是英雄们的行动却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这更要求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去继续英雄们为之战斗并使之前进的未竟事业。我们还需要继续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伟大的事业献身——更忠诚于先烈们为之献出了生命的事业;我们决不能让先烈们的鲜血白流;——我们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 要争得自由的新生;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一定要永远在地球上存在下去。

邹德孜译 (英语世界, 1984)

但是,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 这场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 我们不能够圣化, 我们不能够神化。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 活着的和去世的, 已经把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期地记起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 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毋宁说, 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 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 倒是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 以便使我们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以便使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 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以便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 并且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 1985:105-106.

[2]Nida 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70.

[3]徐盛桓.主位与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2 (1) :42-46.

[4]许渊冲.葛底斯堡演说[J].考试:新英语, 2012 (11) :1.

[5]王红阳.翻译中语篇功能对等研究[J].中国翻译, 2008 (3) :55-59.

[6]曲颖.谈主位推进模式在译语语篇中的再现[J].价值工程, 2010 (1) :88-89.

[7]庞丹丽.对〈如梦令﹒风疏雨骤〉译文的主位结构分析[J].大学英语, 2009 (9) :7-40.

[8]邹德孜.葛底斯堡演说[J].英语世界, 1984 (1) :30-33.

上一篇:散打选项课论文下一篇:实验教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