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内容

2024-11-07

形式与内容(精选12篇)

形式与内容 篇1

18世纪20~30年代, 欧洲各国出现了一种新型歌剧——喜歌剧 (Opera buffa) 。在被翻译成中文词汇时, 意大利喜歌剧曾被译为“谐歌剧”、“趣歌剧”、“滑歌剧”等, 而法国喜歌剧“Opera comique”则通常仅有这一种翻译方式。不论是哪种称谓, 都毫无疑问的表现出了它是一种带有轻松喜剧风格的歌剧形式。随着18世纪英国《乞丐歌剧》的产生, 在意大利同时产生了喜歌剧。在它们的影响下, 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喜歌剧也迅速的成长发展壮大起来。

一、喜歌剧的诞生与发展过程

在18世纪的欧洲, 经济上城市经济不断繁荣, 市民阶层也发展壮大, 在思想上启蒙学者对传统的正歌剧越来越明显呈现出的形式主义的尖锐批评, 以及当时流行于各国的民间戏剧 (如意大利的戏剧、法国的集市戏等) 的客观现实, 都对喜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加之20~30年代社会现实导致意大利正歌剧必然处于停滞衰退时期。一般说来正歌剧面向的宫廷阶级, 而喜歌剧是面向大众的, 主题带有讽刺意味。所以鉴于这种社会背景下, 取材于日常生活, 形式活泼, 富于民族和地方色彩的这种新型歌剧在各个歌剧院的相继建立并上演下, 受到观众的喜爱和重视, 逐渐形成一种独立发展的音乐戏剧体裁。喜歌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 喜歌剧的萌芽

从17世纪中叶开始, 在意大利正歌剧已形成程式化的三幕演出之间, 出现了一些插科打诨性质的小型喜剧节目, 或表演或歌唱。这些小型节目的内容与正歌剧的情节毫无联系, 常是一些恶作剧、诙谐的绕口令等。出现这些现象与意大利人生性幽默诙谐不无关系。作曲家为了满足人们的嗜好, 在这些幕间插入这样的滑稽助兴节目。意大利喜歌剧即是从这些所谓的“幕间剧” (intermezzo) ——在正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短小、诙谐的片断——发展而来的。

与此同时, 随着威尼斯歌剧体裁开始衰退后, 在意大利的其他城市, 如罗马, 很快的发展起本地风格的歌剧。罗马的歌剧与威尼斯不同, 它不强调舞台的富丽堂皇, 而喜用风趣的插曲来减轻全剧的悲剧气氛, 注重乐器的序曲和序曲式幕间乐章。这即是喜歌剧的萌芽状态。

2. 喜歌剧的原形

18世纪初, 这些不同正歌剧幕间演出的喜剧场面开始被抽离出来独立演出, 变成类似“集成剧”形式的喜剧。它们规模很小, 通常只有两个角色, 采用宣叙调唱法, 配合小型室内乐队伴奏, 音乐及语言都非常幽默。即成为“意大利喜歌剧”的原形。

3. 喜歌剧的诞生

在18世纪三十年代, 意大利的拿波里市就有人在喜歌剧方面进行了创作的尝试。而到了1733年喜歌剧终于能够作为一种趋向成熟的新体裁形式从意大利传播出去, 《女仆作主人》也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喜歌剧。

18世纪下半叶, 幕间剧发展明确成为喜歌剧。结构确定为两幕, 不再采用反复三段式咏叹调, 而保留沿用可表现不同感情的分节歌式咏叹调, 开始出现严肃的剧情和性格多样的人物。自此, 喜歌剧作为音乐生活中一种音乐形式拥有重要的地位。意大利歌剧不仅推动了法国和德国喜歌剧的发展, 也对正在成长的交响音乐特有的语言词汇产生一定影响。

二、喜歌剧的形式与内容简介

喜歌剧内容与正歌剧等形式不同, 不再是神话或者历史英雄事迹, 反而着重表现日常生活场景或者普通人的小事, 以表现中、下层市民的日常生活为主, 剧情常在街道、花园或市场上展开。剧情相对短小。往往运用团圆或胜利的结尾。采用轻松幽默的主题内容, 剧情大众化。这也体现了喜歌剧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宫廷贵族的大歌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歌剧体裁, 某种意义上是对意大利正歌剧的反叛。

唱词都是使用各国的民族语言, 音乐也强调本民族的音调, 采用当地流行的曲调, 较为通俗易懂。意大利喜歌剧依旧延用请宣叙调的传统形式, 用近似朗诵的音调来唱情节, 而法国的喜歌剧、英国的民谣剧、德国的歌唱剧, 在剧情展开的段落都直接以本国语言进行对白代替正歌剧中的宣叙调。喜歌剧中的演唱段落, 往往以浪漫曲、分节歌、舞蹈歌曲乃至讽刺歌曲以及对白等表现事态风俗题材。剧中角色相继上台与合唱队共同演唱大合唱, 也是当时喜歌剧的普遍结束方法。总体说来它是歌唱、说白、表演相结合的歌剧形式, 形式活泼, 富于活力。

三、喜歌剧意义

喜歌剧这一新的歌剧形式为歌剧体裁增添了新的元素, 使艺术进一步丰富且多元化发展。它的集中体现出18世纪音乐通俗化、世俗化的趋势, 意味着对传统审美意识的挑战, 是浪漫主义时期居突出地位的音乐民族主义运动的早期主要渠道。进一步呼应启蒙运动所提倡的“回归自然”。它鲜明地体现了当时所产生发展的启蒙主义的思想。作为一种轻松谐谑的新艺术, 它不仅活跃了当时的音乐气氛, 也预示了百年后欧洲各国音乐所强调的民族性内涵与大众精神。

摘要:本文对喜歌剧萌芽之初直到诞生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整体概括, 并简单介绍了喜歌剧确立后大体形式及内容。读完此篇即对于喜歌剧的整个诞生发展及基本形式有总体了解。

关键词:喜歌剧,喜歌剧形式,喜歌剧内容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

[2]郭懿.喜歌剧在意大利.音乐周报, 2008, 1.

[3]杨苗.19世纪意大利喜歌剧艺术风格与演唱技法运用研究.2011, 6.

形式与内容 篇2

一、处理好四个关系,积极推进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一是处理好村民代表会议与其它村民自治内容实现形式的关系。以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渠道和基本载体,建设起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目的的一套体系及搞好村务公开制度的民主管理形式。二是处理好村民代表会议与村民会议的关系。村民代表会议必须经过村民会议授权,村民代表会议对村民会议负责,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中应该明确有关的村民会议授权范围,建立健全明确的规定和制度。三是处理好村民代表会议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委会要向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报告工作,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委会召集并主持。在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范围内的关乎村民利益的问题,村委会要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决定,则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四是处理好村民代表会议与党支部的关系。村党支部对村中重大事务进行研究,提出建议,然后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党支部不能更改,如需变动,党支部需要提请村民代表会议重新讨论。

二、把握重点环节,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首先,应以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为依据,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的形式,明确相关内容,使村民代表会议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同时,严格推行代表候选人,按选举程序选举村民代表,经常对村民代表进行培训教育,保证村民代表的“质量”。其次,村民代表会议内容和程序不仅要以村民自治章程等形式加以明确,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内容还应该不断扩大,逐步深化,并要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做好村民代表会议召开前后的工作。

新托福口语考试形式与内容详解 篇3

相对于TSE而言,新托福的口试在形式与内容上有了继承和发展。

这个部分有6道题,持续约20分钟,包括独立回答题,读听后回答题和先听后答题等三种题型,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

下面我们就结合ETS对新托福口语部分的指导说明来揭开新托福口语的“神秘面纱”:

考试中第一题和第二题为独立回答题,要求考生就某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准备时间15秒,回答问题时间45秒。问题会被朗读出来,同时出现在屏幕上。

第三题和第四题则以试题中的阅读和听力材料为基础,要求考生回答相关问题。具体步骤是首先让考生在45秒内阅读一篇短文,一般只含一个自然段,随后短文隐去,播放一段与短文相关的对话或课堂演讲,其长度大约为1分半钟。最后,要求考生根据先前阅读的短文和播放的对话或课堂演讲回答相关问题,考生有30秒钟的准备时间,然后进行60秒钟的回答,考生可以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做笔记来帮助答题。

第五题和第六题要求考生先听一段听力材料,然后回答相关问题。听力材料通常一段是情景对话,另一段是课堂演讲,其长度大约为1分半钟。考生有20秒钟的准备时间,之后进行60秒钟的回答。

考生可以在听音的过程中记笔记以帮助答题。在准备和答题时,屏幕上会显示倒计时时钟。每个回答的得分是0-4分,分数范围是0-30分。其评分标准以回答的质量、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依据。

注:TSE(Test of Spoken English,英语口语测试)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为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提供的英语口语水平考试。该考试主要是测试考生的口语能力。TSE考试分为TSE(A)和TSE (B)两种。凡是打算申请美国、加拿大大学助学金的申请者都应参加TSE(A)考试,申请其它类型奖学金者可以参加TSE(B)考试。

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

口语考试两大误区

虽然新托福的口试在形式与内容上有了继承和发展,但因为绝大多数中国考生Presentation Skills的缺乏,考试时经常会陷入两大误区:

误区之一:缺乏简练精确的总结能力

因为受到汉语习惯影响,中国考生往往先beat around the bush,再渐渐切入正题,最后才做出较为精准的总结。这在平时的一般交流中或许不那么致命,甚至有些英语为母语的人平时讲话也有这种习惯,但是在一分钟甚至是45秒的答题时间里这样做,就无异于浪费宝贵的答题时间,将60秒或45秒的可用来得分的空间缩小到30秒甚至是20秒,使整个答案的质量大打折扣。

误区之二:缺乏语言逻辑训练

毫无计划地想到哪,说到哪,甚至中途改变主意,否定前面所说内容,做出一个自相矛盾的答案。对于ETS的命题者来说,这两种误区都恰恰暴露了中国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presentation训练的弱点。要知道,在西方特别是北美,这是一项从中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的跨学科的综合技能。

规避误区方法二则:

第一 思维逻辑清晰

西方人在口语表达时会事先在头脑中形成类似于写作一样的大致的逻辑框架,对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发展论点),结尾(总结或辨析)进行规划。所以学生只要应用了逻辑的开头,以此来陈述立场,进而发展论点,就会让考官形成思想认同,觉得你这个人逻辑思维到位,从而取得高分。而很多中国考生过于“含蓄”,回答问题毫无计划性。以这种思维方式来与西方人进行沟通,不仅影响双方理解,时间(通常是45秒-1分钟)也不允许。

要掌握好答题时间。平时考生在准备口试的时候应该强迫自己对于某个话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清晰、有逻辑性的观点以及证明过程,并试图先用中文表达出来,以后再慢慢地过渡到英语上面去。

第二 勤加练习、处变不惊

俗话说,熟能生巧,平时多接触类似的体型并且反复操练,自然可以娴熟地在考试中进行应对。下面我们结合新托福口语的其中一个大题型——独立问答题来做些例题解析:

Describe a class you have taken in school and explain why the class was important to you. Include detail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explanation.

Preparation time: 15 seconds

Response time: 45 seconds

阅读题干最好在5秒内完成,这样就能保证在答题之前有20秒的时间(包括narrator读题时间)进行brain-storm。有关在学校上过的一门课的重要性不外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

第一,这门课对于其它后续课的基奠作用;第二,所积累的知识对于今后实际运用的指导作用;第三,对于个人综合素质及品位提高的作用。

为什么要分成这么多点论述呢?因为如果只就一个要点深入阐述,很容易走题或进入一个英语无法表达的死角;同时分成若干点更便于控制时间。比如这道题目的45秒答题时间可以分配给每个分点10秒,这样就不会过早或过晚地完成整个答题过程。

至于选什么课来说则遵循择易避难的原则,这是因为托福口语考试和ETS其它考试一样是不需要任何专业背景知识的。因此,考生大可以谈一些中学里学过的主课,如数学、语文和外语,而避免谈论大学里的专业课,如生物、化学及各类工程类课程等。

在开始答题的时候,应首先说出一句Topic Sentence,点出这门课的名称。如果准备不是很充分,为了避免出现答题空白,可以附带交代这门课的背景信息,如何时选修的、哪位教授任课,但一定要控制在10秒以内。这种技能叫Skill of Buying Time。随后,三条理由依次列出,切不可忘记Important才是论述的核心,千万不能无意中转而强调这门课Difficult或Interesting。

附:本题参考答案

简述孔子美学观的形式与内容 篇4

一、美的艺术是“尽美”的形式和“尽善”的内容的统一

艺术中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是美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孔子探讨艺术社会作用的同时, 还从艺术批评的角度, 表现了对形式和内容二者关系的看法。这种看法比较集中于对《韶》乐和《武》乐的评论中。

子谓《韶》, “尽善矣, 又尽美也”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 (《八侑》)

《论语》没有关于《武》乐内容的记载, 但是后人还是有记述的, 《乐记》的记载是这样的。

夫乐《武》者, 象成者也, 忽立而山, 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 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 周召王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 再成而灭商, 三成而南, 四是疆, 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 六成复缀, 以崇天子。”

从上述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发现, 《武》乐近乎成了歌颂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胜利成功的歌舞剧了。这出戏模仿武王伐纣, 姜太公奋起武威, 周公召公分土而治的历史事实。舞蹈动作有“持盾立山”“发扬蹈厉”“《武》乱皆坐”。不难看出这个《武》乐的场面及其雄伟、气势及其磅礴, 艺术形象相当壮观。因此孔子脱口称赞道——“尽美矣”, 然而《武》乐是歌颂战争的乐章, 其中的“火药味”太浓太重, 具有明显地歌颂人民战争的政治倾向。这种乐舞所歌颂的“战争夺天下”的政治倾向与孔子“礼治天下”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于是他又给《武》下了一个评语“未尽善也”。

对于《韶》乐的赞美与迷恋, 孔子甚至达到了不知肉滋味的地步。据《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 很长时间吃肉也不知道肉的滋味, 说“想不到 (古人) 创作的音乐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孔子对《武》乐与《韶》乐的评价, 联系《武》乐与《韶》乐的具体内容,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时, 是主张美的形式和善的内容相统一的。而在“美”与“善”中, 孔子又尤重“善”。这与他的“礼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密不可分。在他眼里, 西周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先王之治”是无缺的。周朝的制度是“天朝”般的制度, 于是在“礼崩乐坏”的形势面前, 他主张“以礼为治”, 将美伦理想化是无可厚非的。

二、美的人:“文质彬彬”的君子

在孔子眼里, “美”与“善”的关系是辨证的统一。一方面, 他认为“美”与“善”几乎是同一的。例如:

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

这里孔子十分清楚地阐述了文与质的关系。很显然最后的归结点是指“君子”。他一方面将“质”指为学术作品的内容, 另一方面也将“质”指为“君子”应具备的德性。他认为:只有遵守周礼的思想而缺乏一定的礼节仪式就会粗野;只有礼节仪式而缺乏遵守周礼的思想就会虚伪, 只有把礼节仪式和思想情感配合恰当, 才能成为君子。

文”指外在表现, “质”指道德品质。这是一方面的意义。后世文论沿用“文”“质”, 在许多情况下是指语言风格范畴的华美和质朴, 如萧绎《内典碑铭集林序》说:“夫世代亟改, 论文之理不一, 能使艳而不华, 质而不野。”又如苏轼论陶渊明诗的特点, 称“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与苏辙书》) 。再如后世的“尚质”“尚文”之说, 等等。

但“文质”运用到后来的文论上, 也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即“文”指辞采、表现, 大体上相当于今人所说的作品的形式;“质”则指内容。由于文学风格上的华美和质朴, 最终是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相联系的, 所以这一点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论有些作家作品时所用的“文”“质”概念, 就是从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立论的。很多著名的作家和理论家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以至黄宗羲、叶燮等, 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都有精辟的论述。

尽管“文质”具有艺术风格和形式内容方面的意义, 但不论从风格的华美与质朴方面看, 或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方面看, 很多有成就的作家和理论家, 都是在强调“质”, 即强调质朴或内容的前提下, 要求华、朴相济, “质”“文”兼备的。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说教, 是他“中庸之道”哲学思想的一种表现。即要求“君子”从思想到行动都要百分之百的遵从周礼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离。君子既不能偏离于“质”, 又不能偏离于“文”。所以他认为物之为美, 贵在“中和”。这也是他对后世美学思想影响最大最长久的一种观点。他在《论语·八佾篇》中说:“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孔子认为作为《诗经》中第一首诗《关雎》就是礼乐适度的典范。而他的这种评价也正是他“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在谈及他所推崇的“君子”时, 孔子也有“中和之美”的论述。《论语·述而篇》中讲到君子要“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孔子“中和为美”的美学观, 在他与弟子的问答中表现得十分清楚。据《论语·尧曰篇》记载:子张向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 屏四恶, 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这里所说的“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很明显是指“中和之美”。

综上所述, 笔者以为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他有自己的美学观。他的最高审美理念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对人事而言要“文质彬彬”;对艺术而言要“尽善尽美”。在他眼里自然物之所以为美, 那是因为它与君子之德有相近之处。

三、小结

孔子对美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辩证, 要求艺术作品中各种相对立的因素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统一的整体美, 对后世美学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 主张“意与言会, 言随意遣”;在思想情感与形象的关系上, 强调“意与象应”“思与境谐”;在句与篇的关系上, 强调“气象浑沦, 难以句摘”;关于色彩美与音乐美, 强调“五色相宣, 八音谐畅”, 如此等等。在儒学成为中国文人的正宗之时, 这些美学观点都或多或少受孔子美学观的影响, 强调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代表了古代美学最根本的原则——完整和谐。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中华书局, 1983.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形式与内容 篇5

为什么不组织一次类似于记者招待会形式的九年级把关教师招待会呢?

流程可以是这样:

首先,由教委的英语教研员把这几年来(包括黟中在内)成绩在前几名的或是公认的资历较深的英语教师找到谈一谈,让他们准备一下,由他们来解答我们九年级英语教师所提的有关教学的问题。

其次,让我们的英语教师带着一个目标、一些问题去参加我们的这个招待会。就这些问题我可以举出我自己的一些例子,我如果要去参加这个会议的话,我会带着这些问题去:黟中的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是怎么培养的?学生每天花多少时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时间是教师安排还是学生自主安排?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是多少(一星期多少节课)?课后用什么时间为学生补缺补差?教师用的是什么辅材?要求学生背书吗?每天背多少的量?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背书量有没区别?作业的量如何?作业是分类的吗(比如有作文本,听写本,练习本等等)?还有上夜课有用吗?如果课时多,课也上完的,多余的课用什么教材?比如九年级的课马上就要上完了,黟中和二中将用什么教材上课?还有语法上的疑问,我们的英语教师可以在开会之前收集一下,可以自己收集,也可以向学生收集,问问学生有什么语法上的疑难,如果到了九年级下学期,学生对已学的.某一语法还有疑惑,说明这位教师对这一语法的讲解方法还有所欠缺,须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点真经。

形式与内容 篇6

比利时理论家厄奈斯特·曼德尔在其《晚期资本主义》中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作三个阶段:市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晚期资本主义,这种划分方式经由詹姆逊来华讲学的传布早已为人熟知并广为接受。他认为从文化上来说,它们各有相应的属于自己的独特表现样式: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显然,这种历史观为历史设定了一个行走路线图,俨然把握了历史的航向,对它的怀疑与争辩不宜偏离下文的主题而于此展开。如果遵从詹姆逊的看法,现代主义就已成昨日黄花,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有一场文化转向,这表现在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距离的消解、曾经颇具挑衅性的现代主义作品的经典化、文化的商品化、主体的终结等等。善感的批评家往往会用“断裂”一词来形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以示其变化之大,詹姆逊认为应该这样来理解:“两个时期之间的截然断裂一般并不关系到内容的完全改变,而只是某些既有因素的重构:在较早的时期或体系里作为从属的一些特征现在成为主导因素,而曾经是主导的特征变成次要因素。”就是说,这种断裂并非一刀两断,而是藕断丝连,因为后现代主义不可能在真空中存在,它必然与现代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部分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而现代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反抗的艺术——庞德、艾略特、乔伊斯、普鲁斯特、托马斯·曼等都是该序列中的中坚分子,它瞄准的是中产阶级社会的现实与行为准则,它总是以隐蔽的方式企图颠覆既有的秩序。现代主义的艺术在当时是颠覆性的,它的放荡不羁与反社会颇遭诟病。但时间淘洗掉所有的不快,乔伊斯与毕加索们不再显得怪异,它们被制度、规范收编并捧为经典,从原来的对抗者摇身一变而成了霸权者。而后现代主义恰恰要反抗这些经典,打破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或商业文化之间的壁垒。从这个角度而言,后现代主义艺术定然会有挑衅性。詹姆逊对此有时欣然承认,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录像与电视形式本身就代表挑战,它们不仅针对现代主义美学模式的霸权,而且也针对语言和与语言及符号科学相关的概念工具在当代的主导地位。但詹姆逊又认为,与现代主义相比而言,后现代主义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鲜有为当代社会所不能容忍和觉得反感的东西。这种艺术最具挑衅性的形式——例如朋克摇滚,或者裸体的问题一都被社会从容应付过去了”。就是说,尽管后现代艺术中那些甚至超越现代主义的最激进时刻所能存在的东西本身是令人反感的——它们集中表现在性与政治上:直率的性素材与公然对社会与政治的挑战;但这些激烈的挑衅并未掀起巨大的社会风暴,一切都风平浪静,人们不再震惊而是坦然接受。换句话说,本来在现代社会里可能具有挑衅性的文化现象在后现代社会里变得不再那么引人注目的原因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这确实是唯有在文化转向后才会发生的故事,詹姆逊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点。

形式之所以失去挑衅性一方面与詹姆逊对形式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定位有很大关系。他认为形式的作用在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都没有什么重大影响,唯独在现代主义中有重大作用——它通过形式的自主性得以实现。尽管现代主义中有挑衅性的形式依然做客于后现代主义之家,但先前的强大威力已然不再。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消费:“抽象的形式在现时期似乎是一种丑陋的、不和谐的、令人反感的和粗鄙可憎的东西,而现在则成为文化消费(从最大的意义上讲,从广告到商品式样,从视象装饰到艺术产品)的主渠道,并且不再使任何人感到震惊。”实际上,消费意味着美学生产与商品生产的一拍目『冶、互相拉动及美学生产的体制化:“以最快的周转速度生产永远更新颖的新潮产品(从服装到飞机),这种经济上狂热的迫切需要,现在赋予美学创新和实验以一种日益必要的结构作用和地位。于是,这种经济的必要性,在从体制上对更新艺术的各种可能的支持里得到了承认,包括从基金会和资助金到博物馆及其他形式的赞助。”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描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种挑衅性是如何丧失的:“从文化上说,人们可以把后现代主义定义为对现代主义本身的精英文化的一种反应,它远比现代主义更加愿意接受流行的、商业的、民主的和大众消费的市场。它的典型文化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戏仿的,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它代表了在一个发达的和变形的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一般文化生产和商品生产的最终结合;它不喜欢现代主义那种‘纯粹的’、自律的风格和语气。”就是说,罩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头上的民

主光环与大众消费的激情拥戴两者之间是共谋的,它们合力歼灭了伺机而出的所有会让人不安的挑衅。其中,“民主”往往是后现代主义的倡导者攥在手心的颇具感召力与诱惑性的筹码;而“消费”常常是反对者对后现代主义痛斥的根由——因为在他们看来后现代主义文化是在向商品化摇尾乞怜。

我们知道,现代主义与社会的关系往往被描述为批判、否定、质疑、颠覆、反抗等,如果后现代主义艺术真的如詹姆逊所言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失去挑衅性的话,那么,人们所熟稔的判断——“文学既是意识形态的手段,又是使之崩溃的工具”——是不是要失去两翼之一?就是说,它对社会是否还有批判价值呢?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后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如马尔库塞所言的“单向度”社会——其中,艺术家与普通的大众一样都沦为丧失合理批判社会现实能力的可怜“单面人”?如果有的话又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发送?詹姆逊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说明。他认为现代主义的否定性、反抗性、批判性等等定位的背后有一个共同基础或理论预设一批评距离的确立,换句话说,文化政治的分析必须借助于美感距离论。因此,文化行动本身就被置放于资本存在之外;唯有如此,它才有可能选择一个制高点向资本开炮。而这一切在后现代社会里一去不复返了:“在后现代主义的崭新空间里,‘距离’(包括‘批评距离’)正是被摒弃的对象。我们浸浴在后现代社会的大染缸里,我们后现代的躯体也失去了空间的坐标,甚至于实际上(理论上更不消说)丧失了维持距离的能力了。同时,我们也已经察觉到,近年来跨国资本的庞大开展,终于侵进及统辖了现存制度下前资本主义的据点(包括‘自然’及‘无意识’)。控制了这些据点,也就是操纵了发挥批判效能的最佳立足点。”也就是说,批评距离的丧失都是资本一手造成的,资本这个罪魁祸首令人恐怖地甚至控制了人们的无意识,这种不无夸张的论断意味着个性的终结或主体的死亡。既然如此,缄默不语或者为资本吟唱赞歌似乎成了令人不悦的两种选择。难道就真的没有反抗了吗?当我们的怀疑逼近时,詹姆逊又冷冷地指出:不是没有反抗力量,遗憾的是它们都会被现有的负责对其进行规训的体制轻松缴械,更让人心灰意冷的是:反抗形式本身也就是该体制中的一员,因为“对抗的形式始终未能于其自身和所对立的体制系统之间建立起一个真正具批判实力的距离”。这种高屋建瓴的理论彰显了詹姆逊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作为一种理论判断它似乎无可指责,但如何用具体的实例来证明这种宏大的理论就不那么简单了,而且,如果说所有的文化形式(文学、音乐、绘画、宗教等等)都失去了批判性、所有步入后现代国家的情形都是如此,恐怕连詹姆逊本人都不愿认可。事实上,就在他作出上述判断之后,他自己还在继续思考着批判性是否失去的问题。詹姆逊在北大讲演录中谈及沃霍尔的绘画作品时就明确承认它是可以具有政治性的,因为他的某些作品——不是那些关于电刑椅的——在一次展览中被愤怒的银行家扯了下来。这当然是一个特例,总体上看,沃霍尔的作品还是被当作装饰品看待的。问题是“如果商品形式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核心的经验,为什么一种使你意识到商品化的艺术不具有政治意味呢?”“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在政治性和装饰性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回答了这个问题,对理解后现代主义当然会很有帮助。”从詹姆逊草草了事的行文中判定出这是一种(极)个别与一般或者说是(极)少数与多数、局部与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问题。既然如此,詹姆逊所下的理论判断与实际中的批评两者之间似乎就出现了一道细小然而无法弥合的裂缝。1994年,詹姆逊在与李泽厚对话时也谈及审美批判性的问题。他认为审美本来对被商品所支配的现实具有批判力量,但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审美趣味以及美本身都被商品化了,如何发挥批判力就成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詹姆逊特别补充指出自己的忧虑完全是针对美国而言的,而欧洲、日本、中国的情形则可能是另外的样子。这就是说,即便认可詹姆逊所言的批判性的失去,至少在目前来看它还只是局限于美国而非置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这种对文学理论的看法用詹姆逊自己的说法就是要将批评文本“作为它是什么和它代表什么来解读,既作为一种主张,也作为一种症候,若容许我借用老套的术语来表达,这既是内容的也是形式的阅读。只有付出这样的代价,今天的批评和理论才能恢复到数年前曾经有过的那种紧迫感。”文学理论同文学一样可以看作社会的一种症候,因此,理论背后的“政治无意识”是我们所不能轻易忽视的。

另外,可以证实我们对詹姆逊的怀疑并非无中生有的是,还有另外一些理论家对后现代艺术的批评性与颠覆性信心十足。鲍曼就认为:“后现代艺术的意义就是揭示意义的秘密,即现代理论的实践试图隐瞒或隐藏的秘密——意义仅‘存在’于解释与批判的过程之中,并与之共同消逝。这使得后现代艺术转变或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在鲍曼眼里,后现代艺术就不仅仅是一种批判力量,甚至是一种解放力量;而且,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一样也拥有自己的先锋派,它不仅挑战、攻击现存的、转瞬即逝的共识形式,甚至对未来普遍赞同的任何可能性也进行颠覆。鲍曼的一家之言使我们对问题有了另一面的了解。

形式与内容 篇7

仔细读这篇文章, 会越读越有趣, 越读越叹服。文章的开篇“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 一个是陶的, 一个是铁的”, 像大幕拉开, 简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尤其是“国王的御厨”暗指故事久远, 也为后文人们在此进行文物发掘埋下伏笔。两个罐子, 一陶一铁, 一柔一刚, 对比鲜明。“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常常奚落它”是这一部分的中心句, 接下来它们之间的四次对话, 充分展示了铁罐是如何骄傲、如何奚落陶罐的。

作者用纯语言描写来塑造两个人物的性格, 神态、心态皆惟妙惟肖。对于这些对话, 我们不能上来就是没完没了地分角色朗读, 要让学生先静下来, 潜入文本, 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即学习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

首先, 开始对话的提示语都放在句子的后面, 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感觉。能感觉到铁罐语言的节奏很快, 火气十足, 没有太多停顿的时间。前面几句还有提示语, 如“傲慢地问”“谦虚地回答”“争辩说”“恼怒了”等, 到后面越来越激烈时, 则没有了提示语, 愈发凸显出语速之快、言辞之激。

其次, 标点符号的使用非常巧妙, 让我们如闻其声, 如见其“罐”。铁罐说了四次话, 用了六个感叹号, 足见其嗓门之高、火气之大、态度之傲慢无礼;而陶罐只用了一个感叹号, 多是心平气和的逗号和句号, 尤其是一个省略号, 话未说完就被打断, 亦可以窥见陶罐的谦和有礼、温文尔雅。

第三, 彼此的称呼也不同。铁罐上来就呼对方为“陶罐子”, 这个“子”字大有意趣, 可让学生与“陶罐儿”“小陶罐”相比, 体会“子”字所传达出的不屑和厌恶。接着则是更加轻蔑地称呼其为“懦弱的东西”, 连“罐子”也不是了, 只是个随便什么“东西”。当铁罐恼怒后则说陶罐“你算什么东西”, 陶罐已经连东西也算不上了。从铁罐的三次称呼中, 可以充分感受到它的蛮横无理, 对陶罐一贬再贬, 极尽嘲讽。而即便如此, 陶罐仍亲热随和地唤它为“铁罐兄弟”。

第四, 几次对话内容, 同样彰显人物个性。

第一次,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不敢, 铁罐兄弟。”铁罐上来就于平白无故中找茬, 陶罐则谦虚避让, 刻画出了前者的无端挑衅, 以强凌弱。

第二次, “我就知道你不敢, 懦弱的东西!”明知不敢还要问, 可见动机与目的。“我确实不敢碰你, 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 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 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陶罐实事求是, 从作器皿的角度据理力争。

第三次, 铁罐恼羞成怒:“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 要不了几天, 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 什么也不怕。”铁罐已经狂妄到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器皿, 羞于与陶罐为伍。尤其是“要不了几天, 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与后文的“许多年代过去了”, 人们发现了完好的陶罐, 铁罐却无影无踪,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极有戏剧感和讽刺意味。即使如此, 陶罐仍是友善克制, 强调和睦相处。

第四次, 铁罐仍是骄傲自大, 目中无“罐”, 并威胁说:“走着瞧吧, 总有一天, 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面对如此骄横的铁罐, 陶罐觉得无理可讲, 选择了沉默, 终止了这场辩论。

这几次对白, 作者完全采用了口语, 通过字斟句酌的用词和选用标点, 使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跃然纸上, 达到了语言内容和形式、情感的统一。这些语言现象,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 仔细品读, 才能感受到语言描写的表现力。

接着, 作者用一段类似于话外音的段落, 交代了时间流逝。在时间的检验中, 王朝覆灭、宫殿倒塌, 让人忍不住会去思索:这两个小小的罐子又怎会幸免?然后作者再次采用了对话描写, 用以突出陶罐的价值。“惊讶地说”“高兴地叫起来”, 还有“捧”“倒掉”“擦洗”这些动词, 充分说明陶罐此时已由当年御厨房里一个盛东西的普通罐子, 成为一个有着考古价值的文物。尤其是“它还是那样光洁, 朴素, 美观”, 让人觉得它的美好, 连时间也不能消磨。更可贵的是, 它仍没忘记“我的兄弟铁罐”, 而那不可一世的铁罐却连影子也没有了。读到这里, 你定会叹服作者假借事物的高度合理性, 叹服寓意的呈现是如此水到渠成。

形式与内容 篇8

为了解小学科技活动的内容是否遵循新课改的标准、组织形式是否科学合理, 我开始调查研究此课题。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 辅之以现场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共涉及3方面内容、14道选择题。

一、小学科技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1. 科技活动的内容

科技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 教学生做出科技成品, 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开发学生的潜力。因此笔者认为科技活动要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内容和形式应丰富多样, 应具有特色。但笔者发现很多小学没有或很少有发挥学校地域、条件、资源等优势的科技项目。

2. 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

(1) 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

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是指为达到小学科技教育的目标而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科技教育组织承担着小学科技活动的领导、策划、实施和评价工作, 其功能性结构包括领导层和执行层。学校的领导层主要决定小学科技活动的方向, 如制定科技活动的目标、人员 (科技辅导教师) 的调配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领导层的决议直接影响着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下面是笔者针对科技活动组织的相关调查的结果。

(1) 学校进行科技活动的目的。从调查结果看, 绝大多数学校 (占60%) 开展科技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同时也为了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占42%) 和为了提升学校知名度 (占50%) 。

(2) 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建立。受调查的小学半数没有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 这就直接影响了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 导致科技辅导教师在遇到问题时找不到负责的领导, 或者只能找兼职领导。

(3) 科技活动研讨的定期开展。调查发现, 半数以上的学校没有开展科技活动研讨会的固定日期。很多学校的科技辅导教师都属于兼职或者仅有一到两位专职教师, 这也是导致教学研讨活动不能开展的原因之一。

(4) 专职科技活动教师的安排。有无科技活动教师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所小学科技活动的成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小学设有专职科技活动教师, 有专职教师的小学一般也是安排年龄在30~40之间的专职科技活动教师。

(2) 小学科技活动的形式

笔者在调查中注意到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各有不同, 相同点是: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观察实验、设计制作实验、应用实验、科技天地等。科学素质教育的方法大致有实验教学法、过程重演法、探究研讨法、模拟创造法、课题研究法、现场调查法、作品制作法等。形式的不同点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活动课程开展对应的对象。调查发现, 1~6年级学生均参加科技活动, 甚至某些被调查学校中35%的六年级学生均参加科技活动。但笔者又了解到:很多六年级学生仅参加科技活动中的科技竞赛以获得考试加分或特长生资格, 这也使得科技活动的性质产生了变化———学生不为知识, 只为成绩。调查显示, 越来越多的学生、学校、家长对科技活动更加重视, 并且能参与进来, 很多一年级的小学生也开始认真学习科技知识。

(2) 科技活动的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 是科技活动区别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 学校科技活动要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内容和形式应尽可能丰富多样。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定的目标选项分别是:传授知识、诱发兴趣、动手操作和思维训练。

(3) 科技活动的开展时间。科技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 大都是学校在规定课程完成后由教师业余加课进行培训, 甚至有临赛前的突击培训。

(4) 科技活动的时间间隔。调查显示各学校的活动时间间隔不定。

二、小学科技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改进

调查发现, 当前小学科技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制作、发明、研究、实践等。组织形式有四种:观察实验、设计制作实验、应用实验、科技天地。但仍存在着特色项目匮乏, 缺少科技活动场所, 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重视程度不够, 普及程度不高, 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 辅导教师编制不足, 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这也为提出改进意见创造了空间。

1.构建小学科技活动的体系

科技活动的目标、任务是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渠道、不同内容的科学教育活动完成的, 笔者对构建小学科技活动体系的建议如下。

(1) 普及性的教学班

学校每周开设一节“科技活动课”, 配备多名专职教师担任“科技活动课”指导教师, 并组成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2) 开展群众性的科技活动

全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群众性“科技周”, 诸如爱鸟周、创造周等;每学年开展一次“科技月”活动, 聘请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座谈, 举行学生演讲比赛、科普知识手抄报比赛等。鼓励各年级少先队员发明、创造, 进行科普小论文评选活动, 组织外出参观、考察, 观看科普电影、录像等。

(3) 建立宣传科技活动阵地

学校可利用广播、电视、电脑、多媒体等开辟“科技之窗”专栏, 每月开放一次。内容包括校内外科技活动信息、科海拾贝、跟我学、科技人物专访等小栏目, 并对学生参加省、市、区科技比赛的实况进行现场录像, 让全校学生直接了解比赛情况。

(4) 寒暑假组织“科技夏令营”、“冬令营”活动

从学生需要、兴趣出发, 因地制宜地组织各种假期活动, 诸如“地质夏令营”、“地震夏令营”、“模型夏令营”、“计算机夏令营”等。

(5) 成立“小学生科学院”

学校成立的“小学生科学院”应分设多个研究部门, 诸如地质学、气象、模型、计算机、无线电、植物等, 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与考核录取相结合的方式, 招收有一定科技兴趣和特长的学生作为“小研究员”。学校应聘请一批热心科技教育的本校教师和高校研究人员担任“小学生科学院”的辅导员, 以积极有效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2. 建设小学科技活动运行管理机制

小学科技活动是一项涉及多门类、多学科领域的工程, 必须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 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运行体系和运行机制作保障, 就难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完善“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系统

“小学生科学院”是学校科技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可由地方高校、部分院校、市少工委和学校领导共6~8人担任名誉院长。“小学生科学院”及所属各研究部门教学组, 均应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小学生院长、所长、班长若干人, 组成领导集体, 负责组织管理工作。每所学校均应成立“科技活动管理委员会”, 由分管校长、教导主任、自然学科教研组长全面负责“小学生科学院”的管理工作, 并与科技总辅导教师一起负责拟定学校科技活动规定、计划, 与辅导教师联系, 落实活动时间、内容, 统筹安排外出参观考察, 组织协调有关活动, 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各班、各“研究所”的科技活动。

(2) 健全“小学科技活动”的各项制度

为使“小学科技活动”的各项活动逐渐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 每所学校均应制定适合学校操作的活动管理制度。每项制度均应力求目的明确, 要求具体, 简明扼要, 切实可行, 有一定的规范和激励作用。这些制度应包括:《科技活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小学生科学院研究所活动制度》、《院长、所长岗位责任制》、《科技辅导教师岗位责任制》、《奖励表彰办法》等。

(3) 加强小学科技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 关键在于建立一支热爱科技、有较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努力、团结协作的科技活动辅导教师队伍。建议每所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 做到聘请和培训相结合, 逐步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稳定的高素质科技辅导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和本校能胜任的教师担任科技辅导教师负责指导不同层次的科技活动;加强对在职科技教师和师范院校学生科技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 加强小学科技活动基地建设

为保证小学科技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并能推动小学科技活动的各项活动扎实有效、富有特色地开展, 建议每所学校根据校情筹建小学科技活动分组活动室, 添置科技活动器材, 同时, 积极争取社会支持, 充分发挥地区科技资源优势, 开辟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和基地。

参考文献

[1]赵学漱, 李亦菲.小学科技活动方案指南[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3.

[2]陶建良.小学科技活动中创造教育实践研究[J].教育随感, 2008, 12 (5) .

[3]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282.

[4]宋汉阁.小学科学课教学指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4.

形式与内容 篇9

以团队协作为前提, 创新校本教研的形式

新新课课程程背背景景下下, , 校校本本教教研研的的形形式式灵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活动形式主要有教师自我反思、教师间的互助互学、教研人员专家引领、课题研究及案例分析等形式, 活动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员, 体现着团队协作特征。

1.强化自我反思, 发挥团队智慧。研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是进行校本教研的一个主要目的。在这里对促进教师自我提高, 自我反思起到一个杠杆作用。通过这一杠杆作用能让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 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增强参与集体研究的热情, 并在研究活动过程中保持主动性。由一个教研组或一个学年组为单位, 组成教研团队, 通过这些团队, 教师间得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发挥团队集体的智慧, 共同进步。这里团队中教师间的互助必须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

2.提倡团队互助, 开展校际间互动。校本教研通常以团队互助为基础来运行, 在此基础上不仅在校内进行, 也应该在校外进行校际间的互助。校本教研不全等于本校教研。校本教研不能限于在学校内部构建教学研究平台。学校领导导及及各各学学科科教教师师 ( (团团队队成成员员) ) 都都要要自自觉觉地地加加强强与与外外界界的的合合作作与与交交流流。。通通过过各各级级教研部门和网络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可同其他学校进行定期的、有计划的校际教研活动。

3.开展专业引领, 进行合作交流。校本教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虽然是“以校为本”, 但也绝不是说只要本校教师和邻校教师参与就可以, 专业研究人员和专家的参与也是不可少的。他们的介入会为校本教研带来新的信息和理论支持, 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 他们提供的技术支持与专业引领克服了校本研究中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及理论难以提升的难题。因此, 要鼓励教师、教研人员和基础教育课程的专家围绕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交流, 发挥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优势, 集中力量寻找对策, 共同攻关。

4.鼓励课题研究, 促进校本教研。校本教研中, 除要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一般性的研究外, 学校领导还要有计划地鼓励并安排各教研团队教师共同承担一项或两项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通过鼓励实验教师上课题实验课, 真正把科研和教研结合起来, 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共同体, 提高校本教研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效果。

5.倡导案例分析, 强化教研实效。撰写案例分析, 进行团队研讨, 是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案例分析所进行的校本教研, 不仅可以锻炼被研究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可以培养其教学积累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提炼习惯。通过团队研讨, 又给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提供了学习他人长处、克服自己不足的机会。因此, 在新课程教学中, 倡导教师积极撰写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教学案例, 然后在团队中集中开展研究讨论, 进行案例分析,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均有所获, 不仅增长了业务知识, 提高了教学能力, 还强化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校本教研的实践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还有很多, 如, 集体备课、主题公开课、教学观摩、骨干教师引领课、网络教研等。这些都可以提高教师的校本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

以问题和困惑为切入点, 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

有专家指出,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的一切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与摩擦。因此,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难题。在教师方面, 存在着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的矛盾, 存在着新的教材与教师旧有的知识体系的矛盾, 存在着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矛盾。在学生方面, 活跃的思维方式和批判精神的培养难, 自主学习方式培养难, 合作学习方式培养难。在课堂管理方面, 活跃气氛与保持课堂秩序之间存在着矛盾, 解决好这一矛盾才能使课堂讲解具有吸引力。寻求解决上述矛盾及难题的途径与方法, 就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

1.以“五新”为内容, 开展校本教研。教师作为课程的改革者和创新者, 必须通过校本教研来提高自己适应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一要以倡导“新理念”为主, 进行校本教研。深入研究教师理念的更新、行为的转变, 打破教师只“传道、授业、解惑”观念的襟锢, 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启发者和引路者, 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激励者和管理者, 做学生的合作伙伴。二要以“新课程”实施为主, 进行校本教研。新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研究, 加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研究。三要以“新方式”的转变为主, 进行校本教研。研究如何把课堂交给学生, 倡导学生采取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研究教师如何从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走下讲台, 到学生中间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领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研究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四要以“新课标”的落实为主, 进行校本教研。研究新课程教学目的的“三维空间”, 研究确立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操作原则, 即培养学生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等。五要以“新资源”的获取整合为主, 进行校本教研。研究如何利用校外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校本课堂开发, 研究如何利用取之不尽的网络资源等。

2.以“学生”为研究主体, 开展校本教研。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方面, 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学习乐趣和获得知识的快乐。研究的内容有: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及学生“愿学”“会学”能力的培养。

3.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 开展校本教研。课堂教学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这样建立新的课堂秩序, 使课堂讲解具有吸引力, 就成了我们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一, 研究构建课堂新秩序;其二, 研究课堂教学的新方式;其三, 研究课堂教学的设计创新;其四, 研究教师课堂教学的表现艺术。改变课程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改变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这样的校本教研, 促进了教师践行新课程理念, 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形式与内容 篇10

珠心算顾名思义是珠算式的心算形式, 是以珠算技能为基础, 在珠心算教学体系中必须安排让学生理解、掌握珠算的基础知识、基本拨珠指法、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等教学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训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而形成的珠算技能。珠心算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生在形成心算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开发学生大脑功能和智力潜能的显著效果。因此在珠心算教学体系中必须安排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多位算珠形象 (或称虚算盘) 的教学内容, 并把珠算的四则运算方法与技能内化为虚算盘上的心算能力。再者, 江苏省教育厅将普及珠心算作为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数学教学内容, 认为珠心算教学和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融为一体。因此, 珠心算的内容一方面必须满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计算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珠心算的心算能力特点, 在运算的位数和笔数上作适当的拓展。

鉴于以上因素, 珠心算教学内容可设计为:1.珠心算基础。包括珠算、珠心算的发展历史, 算盘上数的认识, 拨珠的基本指法和姿势, 看数、听数、布数、记数、写数的练习, 数、珠互译练习等内容。2.珠算加减法。包括20以内加减 (直加、直减、满五加、破五减、进位加、退位减、破五进位加、满五退位减) , 百以内加减 (两笔一、二位、两笔二位、三笔二位、连续进位加、隔位退位减) , 千以内加减 (两笔二、三位、两笔三位、三笔二位、五笔二位、三笔三位) , 万以内加减 (两笔三、四位、两笔四位、三笔三位、五笔二位、五笔三位) 。3.珠算乘法。包括表内乘法, 一位数乘两位数, 一位数乘三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4.珠算除法。表内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5.心算教学。按照珠算先行、心算基本同步的原则, 心算教学伴随在珠算教学过程中。包括数珠互译, 实拨基础上的空拨、看拨、想拨练习, 盘式图在心算过程中的使用, 盘式图静态记忆状态下的局部动态运算练习, 看心算、听心算。

珠心算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在与数学内容结合的具体过程中有以下情形:一是珠心算教学与数学在内容上关联度极高且计划的时间序列上较一致, 完全可以以整合的形态实施教学;二是珠心算教学与数学在内容上关联度极高但计划的时间序列上不一致, 必须将教学计划的内容或时间序列加以调整;三是珠心算教学与数学在内容上关联度很低, 就按照珠心算的教学特点实施教学。因此,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形式和结构安排必然有所不同。针对上述情形我们在教学形式与课堂结构上做了一点尝试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教学形式

根据省安排, 实验教学时间为每周5节数学课时加1节珠心算课时 (校本课程) 。新授内容一般采用整节课集中教学, 与数学课内容关联度低的内容可在1节珠心算课时里教学, 与数学课内容关联度高的内容也可在数学课上教学。技能形成的练习一般采用分散教学的办法在数学课上每节练习5-10分钟。由于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 练习内容随之增多, 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步巩固提高。根据技能形成的需要, 也可安排整节课进行复习练习。

二、课堂结构

珠心算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知识性学习和技能性形成两个目标, 必须相互兼顾, 使其相得益彰。课堂教学设计一般分为新授课和练习课两种。

1.新授课的基本模式结构。新授课的一般结构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练习。内容有基本功练习 (如听、看数, 布数, 写数、报数练习;数珠互译练习) , 与本课衔接或作为铺垫引入的技能练习。第二部分为新授。其中, 第一环节是算理讲解。先借用最为直观的教具进行演示, 让学生认识算理, 再把过程迁移到算盘, 让学生理解算理。第二环节是反复尝试、积累经验、形成操作口令。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扶到放, 先由教师主导下的题例讲解, 再给出同类题例, 引导学生作多次尝试;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找出规律;最后教师和学生总结出算法及拨珠操作口令。第三环节是对比练习, 深化新知。适当安排同一体系内运用不同算法的题目和新算法作混合练习, 或设计让学生做错例判断, 找出算法运用的错误之处。从而使学生学会因情选法, 深化对新算法运用条件的理解判断。第三部分为巩固练习。适当增加练习量, 一般通过扩笔扩位设计与新知相关的适当综合的练习, 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第四部分为归纳小结。

教法建议:

(1) 算理讲解要放慢节奏, 尽量使用学生认知范围内生活中的直观素材, 让学生充分感知, 并要自然地迁移到算盘上。

(2) 珠心算教学的归结点是形成操作口令。但不要简单地去走一例得一法的过程, 教师要注重展现, 让学生充分尝试、积累经验、发现规律、形成口令, 使学生珠心算学习和思维发展和谐统一。

(3) 注意新知教学和技能形成的有机结合, 使其互相促进。在新知练习操作时以单档练习为主, 在技能形成的练习上以全盘练习为主。

(4) 注意听算、看算的交替练习。珠心算能力形成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视觉系统接收信息通过珠算或心算进行加工得到结果, 另一种是由听觉系统接收信息。听算、看算时学生使用感官接受信息的渠道不同, 因而作用不同, 应交替使用不得偏废。交替利用听算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也更能掌控训练节奏, 了解训练效果。

(5)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运用能更好地创设情境, 在数珠互译和心算练习时的盘式图校对能发挥很好作用, 但它没有拨珠的具体手指动作, 故在珠算教学, 尤其是在新授时教师应更多地使用教学大算盘, 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6) 珠算、心算有机结合。一般是珠算实拨先行, 心算尝试在后。教师要有意安排空拨、看拨、想拨的模拟心算过程, 让学生逐步建立脑算珠形象并尝试心算。

2.练习课的基本模式结构。练习课可分为重点练习课和一般性的巩固练习课两种。重点练习课应安排整节课, 在完成同类型的相关内容教学一个阶段或一个相关单元后, 需要对一些重难点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操作点进行强化和对比训练。练习课的一般结构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练习。第二部分是复习练习。一般安排某个阶段的重难点进行细化呈列、分类讲解, 或安排规律相同、相近易混淆的知识点、操作点进行比较呈列, 强化练习。第三部分是综合练习。通过题型的设计, 将前面所学内容结合起来加以练习。第四部分是归纳小结。一般性的巩固练习课可以安排整课, 也可在其他课上用部分时间进行教学。

教法建议:

(1) 细化分类。在新授某一内容后, 一定要注重将所学内容进行细化分类并加以训练, 逐步形成技能。

(2) 重难点的确定。珠心算除了让学生学习理解并掌握知识上的重难点外, 还应考虑把操作上的一些组合性强、复杂性高和易混淆出错的内容列入重难点。

形式与内容 篇11

关键词:家长会;实效;内容;形式;创新;尝试

以往,每一学期都要召开两次家长会,家长重视,老师也重视,可是,我们却发现尽管老师认真准备,可是家长依旧不配合,学生依旧态度散漫,没有改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原因是我们老师在家长会上要强调的重点与家长想了解的内容间存在脱节。

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问题是:您想在家长会上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及信息?(请分条列出,不能少于50字。)

家长非常积极踊跃地回复:

1.想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与成绩;

2.想知道基本的辅导学生的方法;

3.想知道初中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4.希望家长会的形式和内容更新颖;

5.希望家长会能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此课题研究将近三年的时间,作为实验教师,我召开了多种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家长会,把我这一阶段的收获与体会与大家分享。

新型家长会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我对每一种形式都进行了实验性的探究:

一、解疑释惑家长会

以问题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家长会。会上不仅有教师发言,还应该有学生说话的权利,有家长发表意见的机会。

小学升入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如何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与生活,这是时下许多小学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初一刚开学我就为上初中的学生及其家长举行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家长会。

学科多样化和深度的增加,要求中学生比小学生更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和主动性。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像小学那样“牵着走”,而是采取比较放手的教法“领着走”,重视理解、运用,形成技能,把知识系统化。小升初的适应期,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的培养、思维方法的衔接,家长认为这次家长会解决了他们现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成长的展示会

以教师和学生展示、汇报成长情况为主要内容,可阶段性进行,让学生将一段时间内的成绩、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汇报给家长听,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的家长会,我办了一次学生优秀作业展,并且之前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升初中后成长日记,选择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在家长会上宣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熟与成长,也让家长明确孩子现在需要的是什么。

三、才艺展示会

以展示学生特长为主要内容,引导家长、老师、学生学会相互赏识,激发兴趣、挖掘潜能。

每年元旦都要举行联欢会,我邀请学生的家长只要有时间就来参加,我把它当成是一次与家长沟通的机会。节目让学生们精心编排,那些学习不突出但有特长的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学生与家长都拥有了自信。我把整场节目录下来,发到网上,让学生们随时都能欣赏到自己的表演。

四、教育子女经验交流会

邀请教子有方的家长做经验交流,大家共同探讨教子经验。

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家长会,我邀请班级成绩优秀的家长和特别有方法的家长来为其他家长做经验指导,我把会场布置成圆桌座谈的形式,让大家自由交流,针对出现在孩子身上的共性问题,大家一起商量解决,哪位家长有较好的办法,讲出来,大家一起将它完善。

五、主题研讨会

可以针对本班级学生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家长、学生、

教师三方研讨会,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家长会是我经常召开的小范围的家长会,我会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具有相同特点或存在相同问题的学生和家长都请来,针对问题该如何解决大家进行探讨。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我就邀请班级前10名的学生与家长来召开有针对性的家长会,让学

生说出他们目前的困惑,他们想要什么,我也表达出对他们学习状态的肯定,但更多的是方法的指导及精神的鼓励。

针对偏科的学生,我也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家长会,对他们进行方法的指导:一些学生出现“偏科”现象与其心理上不喜欢这门课程,存在畏难发愁情绪大有关系。纠正“偏科”,应该把重点放在关注或自我调整心理和思想认识上。首先,要采取措施淡化学生对“弱科”的惧怕心理。其次,要循序渐进地“纠偏”。

六、亲子交流会

针对初中学生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增强的特点,举办“实话实说”“与父母说说心里话”等家长会,为亲子间交流感情、增进理解创设条件。

让学生与家长能够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敞开心扉、面对问题、开诚布公地面对彼此,而不是遮掩和逃避。针对青春期的叛逆问题,家长头疼不已,学生的想法、做法他们都不能理解,学生也觉得家长不可理喻,他们之间很难沟通。我举行了一次以“带你走进我的世界”为主题的沟通交流会,让家长和学生彼此真诚地沟通,效果很好。

家长会要注重形式的新颖,更要注重内容的实效性,二者有效结合,才会真正展现它的作用。

形式与内容 篇12

教研组是教师群体进行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单元。当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凸显, 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然而观察当前教研组工作, 我们发现仍然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

一是教研意识淡薄。在一些教师的眼中, 校本教研活动就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甚至视教研活动为“负担”, 缺乏开展活动的兴趣与热情。指令性、应检式和跟风型的校本教研在学校仍有较大的市场。

二是教研形式单一。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教师不知道怎么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活动形式大多是听一堂老师的课, 课后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评语, 赞扬的多, 批评的少, 研讨时泛泛而谈, 缺少观念的交锋、思维的碰撞。活动是开展了, 但对于教师的成长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是教研内容失衡。校本教研活动往往侧重研究教材教法, 轻视教师行为与学情研究;重视知识传授的研究, 轻视对教学技能与学法指导的研讨;重视活动的开展, 轻视经验的总结与资料的积累。

四是教研安排随意。虽然教研组活动能做到时间、地点、人员的固定, 在学期初有计划, 学期末有总结, 但是大多数教研组活动的内容安排随意、缺乏计划性和连贯性, 经常只是一些事务性工作的布置, 考虑形式的多, 思考内容的少。

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有效地激活教学研究, 营造互动式的对话氛围, 引起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 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 观念的变革, 行为的转变。如何使校本教研活动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 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基于课堂教学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化, 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的校本教研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校本教研活动无论从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 其中基于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 更是以崭新的面貌、多变的形式, 成为新课程持续推进的不竭动力。

1.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这一名称借鉴了化学学科中的同分异构, 化学上, 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却有着不同原子排列的化合物。有些同分异构体有相似的性质, 但也有的相差很大。同课异构中的“课”是指教学内容, “构”是指教学设计。一般而言, 同课异构有两种方式:一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处理、组织课堂教学;二是同一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班级的不同构思、处理、组织课堂教学。我们通常所说的同课异构大多是指第一种。也就是不同的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组合能力以及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艺术, 在“同课异构”中均能得到充分展现。充分比较、学习不同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 是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一条有效而便捷的途径。

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 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 以便各显风采, 各具特色, 也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素材。这种校本教研活动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不仅对教者, 并且对参与教师群体、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以同课异构为主体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是:组成小组→确定上课课题→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和课堂实录→课后研讨→写出教学案例→形成课例。

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能展示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 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另外,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也能正视彼此间的差异, 积极吸收自己同行和竞争对手的优点和长处, 在保持自己风格与特点的同时,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2.课堂观察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 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课堂观察, 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观察, 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中, 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 凭借自身感官 (眼、耳等) 以及有关辅助工具 (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直接或间接 (主要是直接) 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 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活动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评价的依据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对这些行为的反应。因此在实施研究课时, 要根据观察计划, 尽可能准确地记录教师的行为方式与学生的行为反应。由于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相当复杂, 需要记录的观察信息是海量的, 因此可以根据研究的重点、评价者的经验、研究的具体条件采用适当的记录方式, 如采用录音或录像的方法, 也可以用一种特制的专门表格, 在单位时间里记录下教师的某一种行为及其学生的反应, 如每隔90秒钟记录一次教师的行为 (讲述、板书、实验等) 和学生对教师行为的关注程度等。

课堂观察包括课前观察要素的确定、课堂实时观察与记录、课后分析与评价三个阶段。基于课堂观察的目的和功能分析, 课前观察要素的确定是有效开展课堂观察的前提基础, 为课堂实时观察及课后分析评价提供方向与导向;课堂实时观察与记录是有效开展课堂观察的有利保障, 为课后分析评价奠定基础和事实;课后分析与评价是课堂观察实施效果的有效提升,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一种范式, 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式或方法, 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进行分析与诊断, 它主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描述教与学的行为, 诊断教学问题;二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问题;三是改变教师日常的课堂研究行为。如有可能,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跟踪递进式观察, 对其专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3.微格演课

微格演课是在微格教学和说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以认识论、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为理论依据, 应用现代视听技术手段对教学行为的及时反馈, 是一种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校本教研活动。这里的“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这里是指分类研究教学行为的规律, 从而掌握教学技能。人们掌握一种技能是要通过练习才能获得的, 教学技能也不例外。

微格演课的过程主要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分别就所承担的内容和任务进行教学设计→模拟真实课堂进行演课→就演课的结果进行讨论评估→二次演课→组合定型。

微格演课是先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子单元, 如在化学教学中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 可将内容分解成概念、理论、实验、应用四个子单元, 然后根据教研组内的人员数量确定分工, 每人可承担一至两项任务。每个成员在进行微格演课时重点考虑自己所承担的部分内容, 要细而又细, 精而又精。同时还要顾及整体, 只不过不必考虑自己所负责内容之外的细节。活动时, 教师根据事先设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时间依次进行演课。演课时将自己的同事当作学生进行教学演练, 并请学校电教组拍摄成录像, 便于教学研讨。演课完毕, 老师们应对执教者的教学发表意见。既提肯定性的意见, 也要谈改进性的意见, 同时还应结合教学录像边看边评, 执教者也可以在大家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谈个人的看法。通过交流, 大家的认识趋于一致, 结束后, 执教者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 并准备进行第二次演课。二次演课既是对评估意见的接受, 也是对改进建议的检验。最后进行组合定型:教研组在分解演课之后要将各个步骤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组合在一起, 使之最后成为一堂完整的课。组合后的教学模型可以由教师直接移植于真实课堂。

在进行微格演课时要协调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微格演课将一个完整的内容进行分解, 参与演课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整体意识, 子单元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到整体, 使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其他人将要实施的教学步骤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教学时间不能任意缩短或延长。

上一篇:避免免疫失败措施下一篇:营销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