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结构形式

2024-08-22

新型建筑结构形式(精选9篇)

新型建筑结构形式 篇1

摘要:海堤主要是为了阻止潮水冲上海岸对沿海城市造成破坏而修筑的堤坝, 是城市与大海之间的屏障。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导致对新型海堤的要求不只是满足防止海潮的功能, 还要求海堤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贡献。在这种需求下,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堤坝建筑方面的技术进步为建造新型海堤创造了技术条件, 促进了我国对新型海堤结构形式的探究。

关键词:新型,海堤,结构形式

1 建造新型海堤的重要性

1.1 材料转型的需求

海堤建造的材料短缺要求改变海堤结构模式。传统的海堤建造采用的材料主要是石料,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城市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石料导致石料紧缺、成本上涨。石料的开采造成的山地破坏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不符合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求, 导致了政府对石料开采的限制。新型海堤建设采用钢筋混凝土代替传统的石料, 在运输上更方便, 在施工上更容易, 在结构上更坚固。

1.2 沿岸土地开发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特别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快, 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高, 对沿海区域的开发要求也更加迫切。开发沿海区域, 要求低滩围涂, 而传统的海堤在低滩围涂方面, 由于使用的材料开采难、运输难、建造不方便造成工期过长, 影响开发的进程。

1.3 提高施工效率的需求

传统海堤采用的施工材料是石料, 石料的开采、运输和建筑都非常困难并且很难进行机械化建造, 所以传统海堤建造主要靠人力施工, 人力施工的速度慢, 质量也应个人施工技术而参差不齐, 导致海堤建造难度大、进展慢并且无法保证质量。采用新型的海堤建造结构和方式能够促进海堤建造的机械化, 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提高海堤建造的效率并保障海堤的建造质量。

1.4 建造多功能海堤的需求

传统的海堤在功能上局限于防止海潮, 但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对海堤的要求不断增高, 不仅要求海堤能够有效阻挡海潮的破坏, 还要求海堤能够与周围的相关设施结合起来, 例如与海港相结合, 发挥海堤的多功能应用能力。

1.5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

传统海堤的建筑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一方面传统海堤建造所需的石料开采导致了对周围山体的破坏, 另一方面传统海堤的建造破坏了滩涂的生态环境。

1.6 加强海堤防潮能力的需求

传统海堤的地基建造模式导致海堤在建造过后会有所下沉, 下沉过后为了满足防潮要求再对海堤进行加高, 这样就在防潮能力上有所不足, 为了长久防潮的需要, 要求建造新型机构模式的海堤。

2 新型海堤结构建造特征

2.1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的取代石料具有不损害当地环境、运输方便、适应机械化建造、可塑性强、强度高等优点。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是当今各种大型施工工程的共同选择,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能够实现新型海堤建造的机械化, 能够满足新型海堤的各种建造要求, 能够提高新型海堤的整体质量并延长海堤的使用寿命。钢筋混凝土式的防波堤能够有效减缓波浪的冲击力, 起到长久的防潮作用。

2.2 建造复合型地基

新型海堤的下部基础主要是复合型地基, 复合型地基的不同与传统的地基, 复合型地基包括各种地基桩。采用复合型地基能够有效的阻止海堤下沉, 并且给海堤地基上的其他设施打好牢固基础。

2.3 采用机械化设备施工建造

机械化设备施工是新型工程建设的标志, 机械化为新型海堤建造节约的劳动力, 促进了海堤建造的效率, 降低了海堤建造的难度, 保证了海堤建筑的质量。是新型海堤建设的技术保障。

2.4 堤坝与港口相结合

新型海堤的建造必须满足人们对多功能海堤的要求, 海堤和港口都是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海堤和港口的分离导致海堤对港口无任何帮助, 降低了海堤的使用效益。海堤与港口相结合能够为港口提供相应保障, 促进港口安全, 是新型海堤结构模式的建造需求。

3 建造新型结构海堤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注意波浪冲击力分析

防波堤的建造要建立在对波浪冲击力的分析基础上, 根据对当地海域长时间的监测和分析, 判断波浪冲击力的力度范围, 保证防波堤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抵挡波浪的冲击和侵蚀。

3.2 注意建造地基的地质特征

因为每一个地方的地质特征都有所不同, 所以在建造地基的时候要首先分析当地的地质特征, 根据地质特征来选择地基的建造模式。注意一些地质疏松的地区要建造范围广的地基, 并多采用辅助措施, 保证地基建造的稳固性。

3.3 防止渗透

由于堤坝不仅面临着海水的压力而且还要经受海水的冲击, 所以堤坝一旦出现一点小问题就会导致海水的渗透。渗透会严重侵蚀堤坝, 而堤坝作为一项大的工程, 渗透难以避免, 所以要在建造堤坝的时候注意做好相应的防渗透措施, 提前预防渗透发生。

3.4 充分模拟实验

由于海浪是一种较复杂的力量, 所以在建造堤坝前仅凭预测和分析无法保证堤坝后期的实用性能, 只有在建造前对堤坝采取模拟实验的方式, 模拟海水的冲击力和堤坝的防冲击能力, 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堤坝的实用性。

4 总结

新型海堤建设是我国沿海建设的重要安全保障和基础, 关系着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系到沿海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新型海堤结构形式探究, 促进新型海堤结构建设, 能够给沿海城市人民提供安全保障, 能够满足我国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愿望, 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奎明.调研沿海城市, 提高天津海堤管理水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19) [1]杨奎明.调研沿海城市, 提高天津海堤管理水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19)

碳关税是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形式 篇2

近期,个别国家拟制定包含“碳关税”条款的法案,已在国际上成了热门话题,有的国际组织也提出“碳关税”可适用于国际贸易规则,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发表谈话指出,中方一贯主张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但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什么是碳关税?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玻璃制品等产品而进行的关税税收。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本意是希望欧盟国家针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以避免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之竞争。但实际情况是,发达国家多数没有切实遵守《京都议定书》,发展中国家又暂时不承担减排份额,这使得“碳关税”征收缺少了现实的支撑。而美国这个温室气体的头号排放大国甚至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不愿意承担减少排放额度的义务,现在却突然热衷于别国产品征收“碳关税”,这除了借气候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之外,实在找不出更合理的解释。

《京都议定书》实行的是“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中国家暂不承担排放额度。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品征收“碳关税”,结果只能是发达国家一箭双雕——在堂而皇之地将发展中国家的财富纳入自己国库的同时,让发展中国家背负污染环境的恶名。这就违背了“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碳关税为什么受发达国家追捧?

今年3月17日,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曾在美国众议院科学小组会议上称,为了避免使美国制造业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美国计划征收进口商品的“碳关税”。6月22日,《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该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该法案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

美国提出的“碳关税”,反映的是奥巴马政府关于产业升级与气候变化的内外战略。美国将国内与国际两个“战场”通盘考虑,在国内反击传统产业势力,为新能源与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保驾护航,在国际上为气候谈判增加筹码,迫使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让步。有学者指出,奥巴马政府试图以绿色产业带动经济复苏,进而着眼在危机过后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碳关税”可以说是实现这一系列目标的备选手段。美国本身在新能源技术及产品方面就有优势,“碳关税”一方面借机完成对美国国内碳排放产业的革命,从而成为全球这一产业的绝对上游,成为产业主导者、规则缔造者,定价权控制者;另一方面从中补偿自身在此次危机中的损失。

在布什执政时期,美国一向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持消极态度,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扮演“拖后腿”的角色。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改弦更张,提出到2020年在现有基础上减排17%的积极措施,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波恩会议采取了以往少有的合作态度。不过,美国的积极态度多少有文字游戏之嫌。如果换算成国际通用的1990年基准,美国到2020年仅减排不到1%。美国的贸易数据显示,美国进口的高碳商品,其主要供应国是加拿大和欧盟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碳排放不論是在总量上还是在人均上都比美国低得多。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可能会被免除碳关税,美国的高碳商品进口依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实际上,美国的“碳关税”针对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起步较晚,其在产业构造中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一直处于劣势,因此发展中国家目前既要承担减排的责任,同时也要承担经济收缩的风险,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最为稳妥的做法应该是继续执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保证气候问题与贸易问题分开来谈。

国际化对“碳关税”的反应

“碳关税”不仅不可能真正抑制碳排放,反而事实上会增加一个贸易壁垒,而这个贸易壁垒与WTO现行规则有直接冲突。WTO基本原则中有一条“最惠国待遇”原则,其涵义是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其他成员。而征收“碳关税”,各国环境政策和环保措施都不同,对各国产品征收额度也必然差异甚大,这就会直接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破坏国际贸易秩序。

这一披着“绿色外衣”的提议,也没有太多的市场。7月24日,欧盟成员国环境部长非正式会议就拒绝了法国提出的征收“碳关税”提议。

同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关键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主张。

德国政府代表就批评征收“碳关税”的提议,认为这是一种新形式的“生态帝国主义”。

商务部部长姚坚在发表谈话时说,“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碳关税”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引发贸易战。在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为今年年度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做出努力的形势下,提出实施“碳关税”是不合时宜的。这无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危机的信心,也无助于各国共同为气候变化谈判做出的努力,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新型蓄热燃烧装置的形式与设计 篇3

关键词:燃烧装置,蓄热式,设计,选型规律

引言

新型蓄热燃烧装置是实现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简称HTAC) 的关键设备。说得更准确一点,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应该叫高温低氧燃烧技术, 它包含高温空气助燃和低氧空气燃烧两方面的含义。这是燃烧技术的—项再创新成果, 为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 (CO2) 和有毒气体 (NOx) 的排放, 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

高温低氧燃烧技术包含两方面的特点, 其一是余热回收率高, 可以节约燃料同时减少CO2排放;其二是低氧燃烧, 可以大幅度减少NOx的排放浓度。此项技术的核心则是新型蓄热设备的采用。

作为节能与减少NOx排放的创新技术――环境友好型蓄热燃烧技术, 己经在中国得到普遍应用, 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表明, 这一技术在应用中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而且在炉型结构、燃烧系统和燃烧装置、换向设备、自动化控制精度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 有待进一步完善。

1 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选用原则

高炉煤气加热炉采用蓄热燃烧技术, 能够最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点, 因此凡是有高炉煤气富余的企业, 无论新建或改建, 都应优先选用高炉煤气蓄热式加热炉, 且应设置双烟囱。

当气体燃料低热值在≤1600×4.186kJ/m3时, 空气蓄热所占的烟气量约为60%~40%, 煤气蓄热所占的烟气量约为40%~60%, 全部烟气几乎能完全回收利用。当决定采用蓄热燃烧方式, 而且煤气质量许可的条件下, 可以选用双蓄热系统。单蓄热时应设副烟道和辅助排烟烟囱。

选择蓄热燃烧装置的形式时, 除要考虑燃料种类和发热值外, 还要统筹考虑炉子结构是否适应, 加热质量是否能满足要求, 经济上是否合理, 安全操作是否有保证等因素, 必要时做出方案比较。

2 蓄热燃烧装置的主要形式

2.1 内置通道式蓄热燃烧装置

将蓄热室和空气、煤气及烟气通道都设置在炉墙内, 每个控制段分别设置若干个空气蓄热室和煤气蓄热室, 相应地分别设置一套空气五通换向阀和一套煤气五通换向阀, 经空气换向阀排出的烟气和经煤气换向阀排出的烟气由各自的引风机抽出。蓄热式空、煤气双预热的推钢式加热炉简图如图1所示。

这是中国早期的蓄热燃烧系统, 适用于低热值气体燃料 (高炉煤气) 的双蓄热系统, 炉墙上设置空气和煤气喷口, 有的一排布置, 空气和煤气喷口相间;有的两排布置, 上加热段空气喷口在上, 煤气喷口在下, 下加热段则相反。采用集中换向, 燃烧控制简单, 且上、下热负荷无法调节, 相邻喷口的热负荷也无法调节, 因此控制水平低;炉墙内置球体蓄热室和煤气、助燃空气通道, 炉墙厚达1 m, 内模结构复杂, 浇注施工难度大, 维修工作量大;换向时有一定量的煤气和空气直接进入烟气中, 加之炉墙出现裂纹时会造成空、煤气互窜, 因此有一定安全隐患。但燃烧系统比较简单, 可用于加热温度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炉膛宽度较小的加热炉和热处理炉。

蓄热小球的直径一般为Φ12~20mm, 蓄热室内气流的空塔速度为1~2m/s, 蓄热室内蓄热球高度约0.7m, 蓄热室的设计要考虑装、卸球的方便。气流的喷出速度根据炉膛宽度、煤气压力、鼓风机和引风机的压头以及喷出流股大小等因素, 一般在10~40m/s范围内选择。

2.2 烧嘴式双蓄热燃烧装置

烧嘴式蓄热燃烧装置是目前国内轧钢蓄热式加热炉上比较普遍采用的形式, 适用于低热值气体燃料 (高炉煤气及低热值混合煤气) 双蓄热系统。蜂窝蓄热体做成烧嘴的形式直接插入炉墙一定深度, 通过喷口将空气或煤气喷入炉内混合燃烧。喷口的结构也有两种, 一种是空气和煤气喷口水平布置成一排, 空气和煤气喷口相间, 空气和煤气喷口都设计成“V”字形成两路喷出, 同相邻的煤气或空气流股混合燃烧;另一种是空气和煤气喷口水平布置成两排, 空气和煤气喷口相向, 空、煤气在炉内相交混合燃烧, 上加热段的空气喷口在上, 煤气喷口在下, 下加热段则相反, 如图2所示。

烧嘴式蓄热燃烧装置可以采用全分散换向或分组换向, 也可以采用分段集中换向或分侧集中换向。由于烧嘴布置等方面的原因, 蓄热体宜采用体积紧凑的蜂窝体。目前普遍使用的蜂窝体形式有正方型和六边形两种格孔, 格孔尺寸的大小要考虑燃料的洁净情况、蜂窝体的使用寿命和放置部位等因素, 一般取边长3~8mm, 壁厚0.5~1.5mm。蜂窝体的流路长度为400~800mm。为延长换向周期, 目前设计中有增加流路长度和加大格孔尺寸的趋势。格孔内气流的速度一般选取1~3 m/s。气流的喷出速度根据炉膛宽度、煤气压力、鼓风机和引风机的压头, 以及喷出流股大小和燃料热值等因素做选择, 一般在40~80m/s范围内取值。

2.3 烧嘴式空气单蓄热燃烧装置

烧嘴式空气单蓄热燃烧装置适用于较高热值气体燃料 (如焦炉煤气、较高热值的混合煤气、天然气) 的单蓄热系统。在结构上, 有的将煤气管设置在空气蓄热室中心, 有的设置在两侧, 也有的设置在下方。煤气要与空气同步换向, 一般都采用全分散换向系统, 煤气换向用快切阀或三通阀。图3为使用混合煤气的单蓄热烧嘴, 煤气管设置在空气蓄热室中心。

2.4 日本HRS型单蓄热燃烧装置

HRS型单蓄热烧嘴的结构如图4所示, 其特点如下:

1) 采用陶瓷蜂窝体, 结构紧凑。

2) 空气从烧嘴中心区直接以高速喷出, 能促进炉内气流循环。

3) 一次煤气喷口不放在烧嘴砖通道内, 而是缩在烧嘴砖的后面, 有效地防止了蓄热期流入的高温烟气对喷口的氧化作用或结焦。

4) 一次煤气 (F1) 沿烧嘴砖通道的内表面喷出, 二次煤气 (F2) 是在烧嘴通道的端面直接喷向炉内。调节F1和F2的比例可以使火焰的形态与炉子的内形相适应。Fl方式主要用于冷炉升温 (炉温800℃以下) , 正常情况下 (炉温800℃以上) 就切换成F2方式。

5) HRS型烧嘴使用时, 高速、高温的热空气是被烟气稀释后参与燃烧的, 炉内温度很均匀, 不仅抑制了NOx的生成, 热轧加热炉上使用时还减少了轧件的氧化烧损, 提高了钢材的产品质量。用于间接加热的装辐射管的热处理炉上能延长管体的使用寿命。

燃烧能力: (100000~4300000) ×4.18kJ/h (0.116~5.0 MW) ;

燃料种类:高热值煤气, 液化天然气, 混合煤气等;

配套设备:独立阀或四方阀 (CEM) ;

结构特点:燃料分两次供入, NOx浓度低;紧凑的一体化结构。

HRS型烧嘴的改进型:

如图5所示是一种新研制的HRS系列的明火型烧嘴, 比以前的结构更紧凑, 其特点是不再把燃料分两处通入, 陶瓷蓄热体装在圆筒形的盒内而省去了原先的蓄热室。还新开发了三通切换阀, 和烧嘴装在一起, 从而使烟气和空气切换时的时滞最小, 燃料不需要中断供应, 同时提高了炉内含氧量的控制特性。目前改进型烧嘴能力在1 MW (860000×4.18kJ/h) 以下的已经系列化生产。

燃料种类:煤气;

配套设备:火焰监视, 预混式点火烧嘴, 蜂窝状蓄热体, 三通阀等;

结构特点:紧凑的一体化结构;燃料和空气分别一次供入并直喷炉内, NOx浓度极低;空气换向用三通阀。

2.5 美国Bloom公司低NOx单蓄热燃烧装置

美国Bloom公司低NOx单蓄热燃烧装置的结构如图6所示。

其特点如下:

1) 低NOx生成量;

2) 喷口处有导向砖, 既可给空气和煤气流股导向, 又可防止炉内高温辐射造成蓄热体损坏;

3) 烧嘴与蓄热器为紧凑式结构, 煤气与空气混合燃烧好, 可以按需要设计火焰形状和尺寸;

4) 采用球状蓄热体, 较之蜂窝体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5) 当改变燃料种类或热值时, 改造工作量较小;

6) 装球、卸球方便。

Bloom烧嘴系列:

型式:按照NOx排放浓度不同, 分为1080型、1100型、1150型三种系列 (表1为Bloom公司1150型低NOx烧嘴系列) ;

燃料种类:天然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6#燃料油;

燃烧能力: (48.8~8840) ×103×4.18kJ/h;

附件:紫外线火焰监视, 直接电点火;

配件设备:PLC。

注:1) 表中火焰尺寸是当α=1.1, 烧嘴前空气压力为300mm H2O时的预计值;2) 火焰形状和尺寸可以按需要设计。

3 蓄热室参数

3.1 空塔流速

一般按空塔速度0.8~1.6m/s设计, 由蓄热室断面形状条件和设计者确定的结构确定。

3.2 气流行程

气流行程一般为500~800mm, 长行程换热效果好、换向时间长, 但阻力损失大。

3.3 气流阻力

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公式。

一般情况下 (对于蜂窝体, 孔径Φ4~9 mm, 壁厚0.8~1.5 mm;对于蓄热球直径为Φ10~20mm) , 气流行程500~800 mm, 内阻力损失一般按1000Pa计。

3.4 喷口气体速度

蓄热室喷口气体速度可按低压气流喷出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W为气体喷出速度 (m/s) ;φ为流速系数, 一般为0.7~0.9之间;ΔP为气体喷出前后的压力差 (Pa) ;r为喷出气体的重度 (kg/m3) 。

4 结束语

随着蓄热式燃烧技术的不断发展, 蓄热燃烧装置型式越来越多, 但国内蓄热式燃烧装置多为非标设计, 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大多未获得有效的试验数据支撑, 如何将蓄热式燃烧装置标准化、产品化是未来蓄热燃烧装置发展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蒋次强, 张永全, 张树强, 等.蓄热式烧嘴在加热炉上的应用与改进[J].轧钢, 2010 (4) :71—72.

浅谈我国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 篇4

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建筑师们摆脱以往的思想束缚,不断探索适应新的创作手法与理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我国建筑形式的发展状况比较复杂:一方面受到当时物质材料基础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政治环境、建筑美学思潮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时期建筑形式进行研究,发现建筑形式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仍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及动态的延续性,与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不同步性。

关键词:建筑形式;发展

一、以前及现在的建筑结构形式

16 世纪以前建筑结构形式为堆砌结构、梁(二维)、板(三维)结构、拱结构和悬索结构。但此时的建筑结构全凭经验建造,沒有理论指导,可以说是在盲目进行。后来通过漫长的岁月,吸取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才逐渐掌握建造技术,才能建成既美观实用又坚固耐久的房屋、桥梁。

进入封建社会,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一部分人可以从事理论工作,将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规律,从而诞生了理论。随着数学、力学的发展,建筑结构也逐步发展起来,建立了结构学(砖石结构、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索结构、膜结构等)。

后来随着西方建筑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建筑结构大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拱、壳结构形式,并创造出许多不朽的建筑精品,形成了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进而发展成为索体系。对索体系来说,如果不平衡,索体系的几何形状将自动改变,直至取得力的平衡。

在1978到1981年,在建筑创作上,建筑师针对此前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功能主义”建筑形式进行了批判,重新拾起了五十年代的复古主义“民族形式”。同时,在研究总结世界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后,中国建筑师初步运用了正确的现代建筑理论来指导建筑创作,从而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建筑形式。

从1982到1984年,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建筑形式突破了民族性的束缚,开始形成体现现代建筑理论的新风格。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现代的建筑形式主要有多层、低层住宅、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超高层住宅。

(1)低层住宅主要是指(一户)独立式住宅、(二户)联立式住宅和(多户)联排式住宅。与多层和高层住宅相比,低层住宅最具有自然的亲合性,适合儿童或老人的生活。住户间干扰少,有宜人的居住氛围。

(2)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

(3)小高层住宅小高层住宅主要指7层~10层高的集合住宅。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

(4)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依据外部形体可将其分为塔楼和板楼。

(5)超高层住宅多为30层以上。超高层住宅的楼地面价最低,但其房价却不低。这是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大大增加。例如,电梯的数量、消防设施、通风排烟设备和人员安全疏散设施会更加复杂,同时其结构本身的抗震和荷载也会大大加强。

二、未来建筑形式

1、智能建筑

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的内涵在不断地发展,赋与建筑的新功能也在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之中。所以,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智能建筑是高效率、高功能、高舒适性的大楼,它对结构、系统、服务等进行全面地综合并达到最佳效果的组合。其功能是:①方便有效地利用信息和通信设备;②采用楼宇自动控制技术,使其具有高度的综合管理功能。国内有的专家把智能建筑定义为: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工程之间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合适、便利和灵活等特点的建筑物。

2、零耗能建筑

由于能源危机,节能环保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主题。各国都在推行全方位降低能耗,有人提出“零能耗建筑”的概念。所谓“零能耗建筑”是指不消耗煤、电、油、燃气等商品能源,其使用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室内人体、家电、炊事产生的热量,排出的热空气和废热水回收的热量的建筑。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建筑节能,一大批新技术、新能源被引入到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的改造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这些新技术主要包括新型保温材料、遮阳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自然及机械通风技术、新型采暖空调设备、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等。国外的节能建筑充分利用了这些新技术,并把它们合理地糅合在一起,做到了舒适与节能的高度统一。

3、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以其造价低廉、注重民俗习惯、使用当地材料、适应地域气候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关注,在发展中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规模化和高效率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源自于高科技的生态技术将是未来生态建筑发展的方向。新一代"高技派"注重生态环境,并用高科技去解决建筑中的生态问题,从而为其注入了无尽的生命力,换句话说,高科技以生态为目标,其路会愈走愈宽;反之要在高层次上解决建筑中的生态问题,又必须依靠高科技,也就是说,生态建筑以高科技为依托,将会如虎添翼。因此,高科技与生态的结合,代表了新世纪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4数字化建筑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速变革的网络时代、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筑产业的异军突起,无不推动着数字化建筑的进程。中国加入“WTO”“十一五”计划,北京奥运等数千亿美元的商机使中国的智能化建筑成为世界建筑业的焦点。今天,在现代化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群和具备了“智能建筑”特点的现代化居住小区。可以设想,在将住宅、社区、医院、银行、学校、超市、购物中心等所有智能建筑通过信息网络连接形成“数字化城市”信息平台之上的“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智能住宅”,与现在的“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或“智能住宅”有多大差别,这些可以预见的前景,预示着“智能建筑”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领域。

智能建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内近几年智能建筑的发展,已经带动和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建筑领域的持续扩展将会使相关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现在的建筑数字化、智能化日新月异,可视对讲系统、指纹门禁控制系统、智能窗帘及遮阳系统、远程抄表计费系统,电子银行、网上购物使现代人足不出户就体验到一日千里、放眼世界的乐趣。

结束语

在建筑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每个建筑风格都与当时的时代气息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在未来的建筑形式中,更加注重的是节能与环保建筑的建设。只有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才能建造出适合的建筑形式。

参考文献:

[1]梁子平.浅析建筑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J]建筑大师论文集2005,(16)147-149

[2]罗碧华,金其顺.供建筑空间组合的合理性研究[J].新建筑向导,2011,(33):237

[3]黄河源;浅谈房屋建设中的结构设计[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5期

新型建筑结构形式 篇5

关键词:交通道路,路面结构形式,路面材料

1 水泥混凝土路面

在我国的道路工程中,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应为较为广泛的一种路面形式, 其断面主要是由四部分组成的, 分别为面层、基层、垫层和路基, 面层的成型过程中需要进行浇筑和碾压的操作, 之后还要对水泥进行水化和硬化, 那么所形成的混凝土板才是具有很高强度的, 并且具有性能稳定、耐久性好、耐磨性好、强度高、摩擦力小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在工厂的生产阶段我们便可以将其预制出各种形状的块体路面材料, 并且在现场进行摊铺的作业, 这样所形成的路面是具有很好的连续性的。如果在混合料中掺入了彩色水泥, 便可获得彩色路面, 从而大大的美化城市的环境。

2 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是这一类型路面的主要组成材料, 将沥青、矿粉、粗骨料和细骨料进行合理的配合后, 并对所形成的混合料进行充分的碾压就形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 我们也称之为柔性路面, 其具有变形性能好、柔韧性佳等优点, 行车舒适, 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连续性, 并且可以不设置工作缝和伸缩缝。同时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其与汽车轮胎能良好的附着到一起, 非常符合道路路面夜间不反光、雨天不泥泞和晴天不起尘的原则, 车辆行驶在这种路面上也是最为安全的。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和维修也是较为方便的, 所以其应用也较为广泛。

3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

一般情况下, 在我们铺筑城市道路路面时, 我们常采用以下三种类型的透水性混凝土: (1) 水泥透水性混凝土。硅酸盐类水泥是这一类型混凝土的主要材料, 作为一类多孔、无砂的混凝土, 其配制过程中是不用细骨料的。这类混凝土采用压力成型, 水灰比为0.3-0.35, 集灰比为3.0-4.0, 其密度要低于普通的混凝土, 制造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耐久性也很好; (2) 高分子透水性混凝土。其是以高分子树脂或是沥青作为胶结材料并采用单一粒级的粗骨料配制而成的透水性混凝土。这类混凝土的强度和成本更高, 并且易老化, 当外界环境温度不断升高时, 其透水性会受到严重影响; (3) 烧结透水性制品。这类制品是将高岭土、长石和瓷砖等矿物与浆体拌合到一起, 对其进行高温烧结, 那么其结构就会变成多孔的, 它的耐磨性非常好, 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 但其成本也更高, 往往都将其应用在景观要求较高的地面部位。

4 低噪声、柔性路面材料

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铺装技术, 这种柔性路面的原理就是在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中添加一部分直径约为3mm的橡胶颗粒, 这样石子和粗骨料摩擦过程中的噪音就被大大的降低了。通常在废弃的轮胎中我们可以找到这类橡胶颗粒, 在路面的材料中, 其所占的比例约为3%, 当将橡胶颗粒掺入到路面材料中后, 其不但能够很好的吸收光线, 还能将路面70%的噪音吸收掉, 大大的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相比, 这种路面材料的成本更高, 但是其作为一种环保型材料还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

5 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

作为一类新型的路面结构, 所谓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指的就是将一定量的水泥砂浆灌入到沥青混凝土拌合物母体的空隙中, 并且还应加入一定量的粘性乳液, 待其凝结并硬化后, 就是具有很高强度的, 半刚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时具有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的特点, 即使是在高温的条件下, 其也具有非常良好的抗塑性变形能力, 所添加的粘性乳液实际上就是一种树脂类添加剂, 这样就会避免出现收缩裂缝, 从而有效的弥补了传统道理路面在性能上的缺陷。

6 合成树脂彩色铺装

无机材料已经成为了道路路面的主要原料, 在一些常见的休闲场所往往都是会采用这种路面材料的, 其主要有以下三种铺装的具体方法: (1) 表面涂层法。操作时应先在涂料中加入树脂, 并且将其搅拌成颜色较为均匀的涂料, 之后在道路的表面上均匀涂刷这些涂料, 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涂料薄膜, 也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颜色的路面。我们常采用水性涂料或是油性涂料, 水性涂料通常都采用丙烯酸树脂, 具有色泽好以及抗老化的优点, 而油性涂料则都是用含有信纳水的稀释剂制成的。通常情况下, 如果是沥青混凝土路面, 那么就应采用水性涂料, 而如果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那么就建议采用油性涂料; (2) 环氧树脂法。操作时应先将一层柔性的环氧树脂均匀涂刷在道路路面上, 然后在环氧树脂的表面上散布上带有颜色的骨料, 并将其拍打固定好, 那么也会形成带有鲜艳颜色的道路路面。我们通常都应采用质地坚硬的材料作为彩色骨料, 其通常都应用在需要以颜色来区分的车道路面上; (3) 树脂砂浆法。这种方法就是指将带有颜色的骨料和树脂均匀的拌合到一起并形成树脂砂浆, 之后在道路路面上均匀的铺上拌制而成的树脂砂浆, 铺设的厚度应控制在5-10mm。由于两组分的环氧树脂具有更加优异的路面防滑性能, 既可以应用在人行道上, 也可以应用在游泳池周边的地面上。当然其也是具有缺点的, 其容易老化和褪色, 当未采用彩色骨料时, 路面很容易就会失去原有的色泽。所以, 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应是如何有效的提升其耐久性。

7 弹性路面

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刚性路面作为道路路面的, 而如果是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来说, 我们就会将沥青混凝土路面称之为柔性路面。当行人在道路路面上行走时, 其脚下如果会感觉到明显的弹性感, 那么这就是弹性路面, 可见, 大力的开发弹性路面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路人在路面行走的舒适性, 并且增加运动者的弹跳能力。弹性路面采用的主要原材料为聚胺酸脂和橡胶微粒, 对弹性路面进行施工时, 我们应先在路面的基层上涂上一层涂料, 其应是用信纳水稀释过的。如果路面是沥青混凝土材料的, 那么就应先涂上一层水泥系材料的底层涂料, 之后再涂上信纳水底层涂料。当采用黑色橡胶微粒进行施工时, 为了获得更好的色彩, 那么往往都要做一层彩色表层。

参考文献

[1]王伟.浅析几种新型的道路路面形式[J].公路交通建设, 2013.

新型建筑结构形式 篇6

“家庭农场”首次出现在我国中央一号文件中, 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研究界的高度关注。总体来讲, 一号文件关于家庭农场的提法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 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方面, 提出坚持依法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其次, 在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方面, 提出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 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最后, 在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方面, 提出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 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 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1〕什么是家庭农场?查阅文献资料发现, 目前被学术界认为权威的定义是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对家庭农场的解释, 认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 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刘文勇, 张悦指出农业部对家庭农场的界定标准包括四个方面:农场经营者应具有农村户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主;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并相对稳定。〔3〕原则上认为, 不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方面界定标准的农业经营形式不被认为是家庭农场。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农业部关于家庭农场的界定标准实际操作弹性很大。这样使得一些政策投机主义者伺机而动, 举着家庭农场的旗帜骗取政策补贴, 误导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另外中央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由于地方政府对家庭农场的认识不一致可能导致家庭农场的形变, 例如孟庆丽, 张紫贝斌指出我国泛家庭农场化显现, 发展过程中出现:家庭农场规模越大越好;一经注册即可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种养大户成为地方家庭农场发展的“小盆景”;打“擦边球”, 套取多重优惠等错误的认识和做法。〔4〕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需要学者进一步探讨完善我国家庭农场界定标准, 本文在农业部关于家庭农场的界定标准基础上总结目前学者关于家庭农场的研究进展, 发现严格的家庭农场界定标准应该包括:家庭农场必须由具备农业生产经验或知识的农村家庭经营;家庭农场需坚持一业为主, 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家庭农场坚决不允许有长期雇工;家庭农场需要适度规模经营。文章在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标准部分提出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机会成本核算标准, 给出具体的家庭农场规模计算公式, 以方便家庭农场的规模核定。

二、家庭农场界定标准探析

家庭农场的概念在我国应该算作舶来品, 农业部在家庭农场的设计上一定程度地参考了发达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由于中国农业发展有其特殊性, 所以发展我国家庭农场不仅需要借鉴外国经验, 而且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探讨适合我国的, 本土化的, 动态的家庭农场界定标准。本文认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 严格的家庭农场界定标准应该包括以下4个方面:

1. 家庭农场必须由具备农业生产经验或知识的农村家庭经营

关于判断目前农业经营形式是否属于家庭农场应该首先满足:家庭农场必须由具备农业生产经验或知识的农村家庭经营。这一判定标准和农业部关于家庭农场的界定标准有相同之处, 即确定农场经营者必须是农村家庭成员。这里强调“农村”和“家庭成员”两个概念, 从户籍和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严格的界定, 即不具备农村户籍和不是家庭成员经营的农业经营形式不属于家庭农场的范畴。这样的界定标准有其科学依据, 首先, 国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是想解决谁来种地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两个难题, 这两个方面的规定, 可以分离出目标群体, 以明确国家政策扶持对象。另外, 相比其他的农业经营形式, 家庭经营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 部分经营自有土地, 较少受到土地流转和雇工成本的制约;〔5〕家庭经营形式是我国最有效率的经营形式, 亲缘, 血缘, 地缘关系决定了较低的内部治理成本、谈判成本且便于稳定土地流转合同。家庭劳动力作为农场的所有者, 需要承担农场经营的所有风险, 形成有效的风险激励, 这一点决定家庭农场的所有者会为自己的利益竭尽全力, 以保持接近零值的代理成本优势。

除了在户籍和家庭经营两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界定, 本文在农村家庭经营标准之前加了限定条件, 即规定申报家庭农场的农村家庭应该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或农业生产知识。如:湖北省武汉市2011年出台家庭农场界定标准, 规定申报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年龄需在50岁以下,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并有5年以上务农经验;这样的规定保证家庭农场的经营者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 能够筛选出一部分满足条件的家庭农场条件的经营者, 但是这样的筛选条件过于单一。目前, 关于家庭农场的学术研究中, 部分学者提到我国可以借鉴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培育现代农场主。〔6〕这样家庭农场申请者必须具备农业生产经验或知识的界定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种是借鉴武汉市的界定标准, 从农业生产经验角度确立界定标准, 另一种可以考虑允许获得权威考核认证的农业生产资质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家庭成员经营者申报家庭农场, 这样可以抛开在从事农业时间方面的限制, 助力国家培育新生代农民。

2. 家庭农场需坚持一业为主, 收入主要来自农业

农业部在家庭农场的界定标准中提到家庭农场要以农业收入为主, 笔者认为这样的界定标准应该还包括家庭农场需坚持一业为主的前提条件。怎么解释一业为主呢, 家庭农场经营中的一业为主是指家庭农场在经营中应该确定一个主要的生产类型, 使得主要的生产类型收入能达到家庭农场总收入的80%以上。例如从事种植业中的水稻种植, 或者从事养殖业中的生猪养殖等。根据农业部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统计到的家庭农场中, 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 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 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 占6%;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56万个, 占1.8%。目前, 暂时没有更进一步的细分统计数据。在家庭农场界定标准中突出强调坚持一业为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家庭农场区别于小农生产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家庭农场不再是单纯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活动, 它更注重将农业商品化, 机械化, 科技化等现代农业的因素组合起来。当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主体确定主要的生产类型之后, 农场主会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某种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 科学技术钻研, 市场及营销策略方面的研究。这样首先利于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科技化、标准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其次, 能够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博弈, 改变传统经营和分散化经营中因博弈力量弱而处于劣势的状况;最后, 家庭农场坚持一业为主, 主要生产一种农产品以方便政府农业技术指导和制定匹配的财政补贴标准。

3. 家庭农场坚决不允许有长期雇工

农业部的界定标准指出, 我国家庭农场要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本文在农业部的界定标准基础上提出更严格的界定标准:我国家庭农场要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可以存在适量的雇工, 在农忙季节帮助农场主完成农业生产, 但是坚决不允许有长期雇工。这样严格规定家庭农场界定标准, 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首先, 从我国提出家庭农场的目标方面讲, 发展家庭农场是想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以提高生产经营主体应对风险和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同时解决谁来种地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两个难题。那么家庭农场要真正做到为设计目标服务, 就需要十分警惕生产关系的倒退, 在家庭农场的界定标准上做出严格规定, 防止将家庭农场异变成新型剥削关系的工具。其次, 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 因为农业生产的生产主体是生物, 生物的生长需要在开放的空间进行, 农业生产的开放性特征为农场雇工偷懒、无作为创造了条件。同时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 因为雇工偷懒或无作为导致的收益损失几乎很难在后来的经营中弥补。例如苹果种植农场主雇佣雇工对苹果疏花疏果, 因为几乎不能监督, 雇工偷懒一般很难被发现, 但是偷懒的损失是很难在之后的精细化管理中弥补的。雇工总有道德风险的问题, 对雇工的监督就显得十分重要, 但是已有研究表明采用雇佣制的大农场, 因为需要管理雇佣劳动力并监督其劳动努力程度和劳动质量, 不可避免地需要为此支付高昂的代理成本。因此, 家庭农场界定标准中应明确经营主体是家庭成员, 且坚决不允许有长期雇工。

4. 家庭农场需要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部强调我国家庭农场申报应该满足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并相对稳定的条件, 但是什么是家庭农场的合理规模, 界定标准模糊。目前, 我国没有出台相应的评定办法, 只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并制定合理的适度规模标准。探讨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家庭经营规模过小可能导致农业经营者不能完全投入精力, 不能认真从事农业生产, 将农业生产作为副业经营的农户理性选择会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经营规模过大, 一方面, 家庭成员不能完全顾及农业生产, 可能导致粗放经营, 效率损失;另一方面, 经营规模过大表明经营主体经济实力已经相当可观, 如果继续获得农业补贴就背离了国家财政政策目标, 并没有运用有限的财政资源缩小国家贫富差距, 矫正收入不均。如何确定我国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呢?笔者认为在讨论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界定标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家庭农场的规模界定应该是一个动态标准, 不同地区, 从事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应该具有不同的适度规模界定标准。

明确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界定的前提条件之后, 笔者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发现将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和经营收入挂钩是一种科学的适度规模核算办法, 即将劳动者从事非农业获得的收入作为家庭农场土地规模的参考标准, 首先, 算出从事一种农业生产获得亩均净收益;然后, 用参考标准比从事农业生产的亩均净收益, 得出机会成本下的人均适度规模;最后, 用人均适度规模乘以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 就能得出家庭农场在机会成本核算标准下的适度规模。设某地区从事某种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为S, 农民从事非农业人均纯收入为ID, 从事某种农业生产亩均收入为IN, 从事某种农业生产亩均投入 (包括地租) 为C, 家庭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为N, 故家庭农场在机会成本核算标准下的适度规模计算公式为:S=ID/ (IN-C) ×N。例如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何岭村为例, 该村打工人均收入为16250元, 每亩水稻种植的平均纯利润为515元, 这样为了通过种植水稻保持和打工一样的收入, 单个农户种植水稻的合理规模约等于32亩, 〔7〕如果家庭中有两个人常年从事水稻种植, 那么合理的种植规模应该是64亩, 这样才能保障农业生产者的收入, 将种田能手留在土地上。机会成本核算标准算得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是一个基准规模, 在实际核算中, 具体的规模可以在基准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 以匹配计算公式中农民从事非农业人均纯收入ID和家庭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N随地区和家庭差异变化的特征。

三、明确家庭农场界定标准的意义

1. 为种田能手安心种地创造条件

传统的分散化的农业生产中, 农户经营较小规模的土地, 不能形成规模优势, 常常出现打工的比种田的收入高的情况, 这样很多擅长种田的种田能手在经济效益差的强拉力下, 可能放弃种田, 被迫选择进城打工。明确家庭农场的界定标准之后, 符合家庭农场申报标准的农户就可以选择向地方政府申请经营家庭农场, 以发挥自己的种田优势, 避免在利益驱使下, 盲目进城打工。

2. 为地方政府审批家庭农场提供了参考依据

我国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家庭农场, 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对家庭农场的认识不一致可能导致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被投机主义者偷换概念, 异变成工商资本下乡、新型剥削关系抬头、资本家趁机圈地的工具。家庭农场的严格界定标准, 为有效抵制家庭农场的异变, 明确地方政府审批家庭农场标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

3. 为地方土地流转规模指明了方向

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家庭农场经营中需要坚持适度规模是对我国农业发展意见一致的认识, 但是家庭农场保持多大的规模是适度规模呢, 没有严格的基准计算办法意味着没有确定的适度规模标准, 这样土地流转也没有标准, 没有标准导致很难执行或执行出错。家庭农场在机会成本核算标准下的适度规模计算公式为S=ID/ (IN-C) ×N, 该公式在核算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基准的同时能为土地流转指明方向。

4. 为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更有效的使用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 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逐年增加, 但是当财政支农投入的增加必须面对我国农业生产“小而散”的特点, 往往是财政投入基数很大, 单个农业生产农户的数量也很庞大。用财政支农资金除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数量, 这样单个农户获得的财政支农资金十分有限, 有限的资金对农业生产的帮助也是有限的。当明确家庭农场规模界定标准后, 农户申报经营家庭农场就能获得规模的财政支农资金, 这样便于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集中资金力量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农业部关于家庭农场的界定标准基础上探讨了更严格且便于执行的家庭农场界定标准, 强调家庭农场必须由具备农业生产经验或知识的农村家庭经营;生产需坚持一业为主, 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坚决不允许有长期雇工;需要适度规模经营。在实际执行中前面3个方面的界定是确定性标准, 是任何家庭农场都必须具备的条件,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因地因物制宜在计算基准规模的基础上制定匹配的动态标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 文章从以下3个方面提出政府政策建议:

1. 建立与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匹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界定标准部分, 本文提出了机会成本核算标准下的适度规模计算公式。该标准是以政府能够建立与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匹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假设前提的, 家庭农场是新型的农业经营形式, 其目标是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其经济效益。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政府建立能够匹配家庭农场规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产前, 产中, 产后的中介服务水平。

2.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培育现代农场主

家庭农场的界定标准第一条提到可以考虑允许获得权威考核认证的农业生产资质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家庭成员经营者申报家庭农场, 这样可以抛开在从事农业时间方面的限制, 助力国家培育新生代农民。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政府探索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培养现代农场主;且家庭农场的可持续经营中更需要政府向农场主提供职业教育或培训。

3. 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户积极申报家庭农场

明确家庭农场的界定标准之后, 政府需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户积极申报家庭农场, 一方面, 响应国家政策, 推行新型农业经营形式;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在申报的家庭农场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农场主, 以此为榜样带动地方家庭农场规模发展。实际运行的家庭农场还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一系列的家庭农场财政, 金融, 土地流转配套政策制定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13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Z].2013.

[2]付飞翔.创新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未来选择:家庭农场[J].农村经济, 2013, (07) .

[3]刘文勇, 张悦.家庭农场的学术论争[J].改革, 2014, (01) .

[4]孟庆丽, 张紫斌贝.“泛家庭农场化”显现四大误区亟待纠偏[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10) .

[5]高强, 刘同山, 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J].经济学家, 2013, (06) .

[6]Jeson, M.C and W.H.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03) .

[7]王征兵.机会成本下的水稻合理种植规模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何岭村为例[J].农村经济, 2011, (03) .

[8]李宽, 曹珍.实践中的适度规模:基于村庄公平的视角——以上海松江区林村家庭农场为例[J].农村经济, 2014, (02) .

新型建筑结构形式 篇7

苏北地区包括盐城、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这五个城市, 土地辽阔, 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对此我队对盐城地区农村经济做了相应调研。经过走访调查, 我队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苏北地区农产品销售的主要问题在于农产品流通体系, 农民作为生产端, 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形势, 没有组织性, 生产规模普遍很小, 但是面对的市场却很大, 所以就要面对小生产和大市场的这一严峻问题。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农户往往一心扑在农产品的种植上, 不会调查市场情况, 从而不知道市场流通价格, 最终就只能听从运销商提供的价格, 不能自己决定价格, 这就决定了产品廉价出售的特点。

从农产品的角度来讲:绝大部分农产品属于不易保存的行列, 由于农户不能很好的掌握市场行情, 不能及时出售农产品, 往往导致农产品腐坏, 因此就会出现农民贱卖手上的农产品而消费者却依旧以高价买进农产品的现状, 农户没有获利反致赔本。

2 苏北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问题

2.1 从交通运输方面来讲

物流确是目前制约农村网络消费的一大障碍, 苏北地区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基础设施问题, 物流运输主要依靠中小型卡车为主的公路运输, 从个生产基地运送到消费市场运输成本较高, 而且不能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 价值性。

2.2 从农民方面来讲

农民传统观念转变困难。苏北地区年轻人大多都选择离开农村, 到苏南或经济较发达地区打工, 留下务农的基本都是上一辈的人, 他们大多都惯用自有的一套耕作方式, 不会创新。

2.3 从人才方面来讲

物流人才缺失的问题, 知识分子基本都不选择回乡务农。由于专业知识不够强硬, 年龄受到限制, 不能较好了解市场需求, 进行优质的物流配置。没有专业的种植农产品的经验, 导致残留农药过量以及不能找到合适的摘种时期, 种不出优质的农产品

3 农村新型经济模式“农村电子商务”的建立

3.1 依仗本土优势产业, 带动本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进入电商时代, 未来苏北县域要想更好的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必须依靠当地优势产业。本土产业发展好了, 发展电商就有了基础和依靠。以前实施的万村千乡工程, 建立了一大批商贸镇、县一级的商贸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电商平台虽然多是全国性的, 产品可以销往全国各地, 但是一系列的流程都可以在当地完成。

3.2 发展电子商务, 必须大力发展和优化物流产业

发展和优化物流产业, 一方面, 要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发展交通, 将农产品生产区和主要消费市场连接起来, 减少物流成本;一方面,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及时合理的规划布局当地物流系统, 提高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一方面,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促进物流主体多元化发展。

3.3 培养物流人才, 促进电子商务行业发展

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要注重物流发展, 物流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就是要物流人才。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加强物流知识的宣传。组织免费的从事物流行业的人才培训。政府应该提供政策, 鼓励外出就业的人返回创业。

3.4 加大扶持网络销售, 促进农业和电子商务融合

发展壮大农业产业, 关键是要运用网络渠道进行农产品销售。加大网络销售资金投入, 培养网络销售人才, 培训网络销售知识。积极扶持网络销售业发展, 促进传统农业和网络销售紧密结合, 形成一条富民、强村、兴镇产业链。

4 农村新型经济模式“农村电子商务”促进苏北农村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的兴起, 使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更趋于多样化, 中国农业、农村开始焕发新生机农村新型经济模式“农村电子商务”促进苏北农村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新型建筑结构形式 篇8

关键词:加筋土挡墙,孔状单元体,砂箱模型试验

0 引言

随着加筋土挡墙应用广泛, 新型的加筋结构在不断的提出。基于平面加筋的单调条状加筋结构上, 周小凤、张孟喜等[1]研究单向、双向 (网格状) 、三向以及多向土工格栅加筋砂土的影响, 表明双向土工格栅加筋效果优于单向与三向土工格栅。基于平面加筋结构, 张孟喜[2]等又提出了“立体加筋”结构, 但是由于立体加筋施工繁琐且筋材极度浪费, 在实际施工中不易被采用。本文基于施工方便的平面加筋结构, 提出一种新型的孔状单元体加筋形式, 对比条状与网格状加筋形式, 其表现出更优异的加筋效果。并研究影响孔状单元体加筋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

1 模型试验设计以及试验参数

(1) 砂箱:箱体材料侧板为1.5cm厚胶合板, 底板厚度为2cm, 几何尺寸 (长×宽×高) 75cm×50cm×50cm, 如图1。

(2) 挡墙面板:为标准等级纸板 (白卡纸) , 尺寸为50cm×50cm, 厚1.2mm, 折叠将挡墙面板安放在距离砂箱外表面2cm处, 紧靠着可移动模型面板。

图1砂箱及其尺寸。

(3) 填料:采用干燥的洁净中粗粗砂 (石英砂) , 由环刀试验[3]测得填砂容重γ=15.81k N/m3, 由直剪试验[4]得抗剪强度指标c≈0, Φ=40.6°。

(4) 加筋材料:无纹100g规格的信封用牛皮纸。通过试验测得0.5cm宽牛皮纸的抗拉强度[σ]=20.629N/0.5cm。与中粗石英砂的似摩擦系数fx=1.16, 而牛皮纸与面板连接的抗拉强度[σ’]=15.876N/0.5cm。

2 模型试验过程与加载方式

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新型加筋形式的性质。操作步骤: (1) 筋材布置在白纸板后, 将白纸板卡入箱中; (2) 慢慢往箱子中填入中粗砂, 人工夯实, 注意筋材的保护, 直到填满; (3) 取掉白纸板前的木板, 让挡墙自稳一分钟后, 在上方区域加竖载, 加载速率一定, 直到白纸板的任何一点变形达到2cm停止, 记录竖载值。

通过竖载值的比较来评价加筋的效果。竖载越大, 加筋效果越显著;竖载越小, 加筋效果越差。为了避免偶然性的出现, 每种加筋形式有5个平行试验, 去掉最大最小值然后取平均值。

3 新型孔状单元体加筋形式性质研究

3.1 与传统加筋结构对比

按照控制变量法, 将条状、网格状、单元体结构 (如图2) 。

在100%、83%、67%、50%四种加筋率下实验。布置说明:三种结构的横筋与竖筋宽度均为10mm, 且竖筋长度均为250mm。布置四层, 层间距从上往下为80mm、107mm、107mm、107mm、80mm具体尺寸 (单位均为mm) 与加筋结果如下表1。

由于实验过程的人为偏差,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从表1可得到以下结论:在相同加筋率下单元体加筋整体优于网格状与条状, 加筋率越小, 优化性越明显。

3.2 宽度、长度对新型结构的影响

以单元体加筋率为83%的尺寸为参考, 利用控制变量法, 其它不变, 宽度分别取其9mm、8mm、7mm、6mm、5mm;利用控制变量法, 其它不变, 长度分别取其0.9L、0.8L、0.7L、0.6L、0.5L, 结构见表2。

从表2得出结论;宽度在一定范围内减小不会影响其加筋效率, 当宽度小于某个值 (最优宽度) 加筋效率随宽度的减小而急剧降低;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对加筋效率影响较低, 当长度小于某个值 (最优长度) 加筋效率随长度的减少而急剧降低

4 结论

(1) 在相同加筋率下, 新型孔状单元体加筋结构优于传统条状、网格状加筋结构, 加筋率越小, 优化性越显著;

(2) 新型孔状单元体加筋结构存在最优宽度与最优长度, 当宽度或者长度小于其最优值时, 加筋效率急剧降低。

参考文献

[1]周小凤, 张孟喜, 邱成春, 朱洪, 王进.不同形式土工格栅加筋砂的强度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7 (9) :1377-1381.

[2]张孟喜, 闵兴.单层立体加筋砂土性状的三轴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06, 28 (8) :931-935.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篇9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试卷结构

全卷约23个小题。

1.试卷内容、题量及其赋分情况如下:

语言文字运用,约7题,约24分

文学常识,约1题,约3分

古代诗文阅读,约7题,约34分

现代文阅读,约7题,约29分

写作,1题,60分

2.试题类型及其赋分比例如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选择题,约24%

[古文翻译题古文断句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非选择题,约76%

3.试卷难度控制:

试题按难度系数(以下简称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0以上(含0.70)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40~0.70的试题为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0以下(不含0.40)的为难题。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组成,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附录:

一、2013年高考命题使用工具书

二、古诗文背诵篇目

三、名著阅读目录

附录一

2013年高考命题使用工具书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辞源》(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6版)

《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附录二

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7~9年级推荐的篇目

1.《论语》十则 《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 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 子

4.曹刿论战左 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杂说(四)韩 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 濂

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 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

22.次北固山下王 湾

*23.使至塞上王 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 白

26.望岳杜 甫

27.春望杜 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 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 贺

35.赤壁杜 牧

36.泊秦淮杜 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 煜

40.渔家傲(塞上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 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 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 轼

45.游西山村陆 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建议的诵读篇目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 子

*3.师说韩 愈

*4.阿房宫赋杜 牧

*5.赤壁赋苏 轼

*6.氓《诗经》

*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 原

*8.蜀道难李 白

*9.登高杜 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锦瑟李商隐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 煜

*1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 轼

*1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至5册规定的背诵篇目

*1.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2.短歌行曹 操

*3.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4.秋兴八首(其一)杜 甫

*5.咏怀古迹(其三)杜 甫

*6.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7.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 谊

*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9.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10.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11.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1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 勃

*13.陈情表 李 密

(四)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规定的背诵篇目

*1.拟行路难(其四)鲍 照

*2.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3.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4.登岳阳楼 杜 甫

*5.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韦 庄

*6.李凭箜篌引 李 贺

*7.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周邦彦

附录三

名著阅读目录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的课外读物

1.《孟子》

2.《庄子》

*3.《呐喊》鲁 迅

4.《边城》 沈从文

5.《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6.《老人与海》 海明威

7.莫泊桑短篇小说

8.泰戈尔诗

9.《西厢记》 王实甫

*10.《雷雨》 曹 禺

11.《茶馆》 老 舍

(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至5册“名著导读”

*1.《论语》

2.《大卫·科波菲尔》

3.《家》

4.《巴黎圣母院》

*5.《红楼梦》

6.《高老头》

*7.《哈姆莱特》

8.《三国演义》

9.《堂吉诃德》

【注】附录二和附录三中加*号的列入2013年度考试范围。

上一篇:初中英语有效词汇教学下一篇:小产权房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