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式语言

2024-09-12

建筑形式语言(共10篇)

建筑形式语言 篇1

0 引言

建筑形式一直是建筑界的热点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国内建筑创作中“千篇一律”的问题不断出现,再次让建筑形式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建筑形式应以建筑内容为依据,但是建筑的内涵应当怎样表达,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建筑的形式。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怎样能使建筑的形状、空间、色彩、材料、尺度都完美的呈现,需要一种形式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即建筑形式语言。

建筑设计师所要表达的一切建筑内容、风格及流派都需要通过建筑形式语言表现出来。然而,建筑师通过什么方法能够更好的掌握建筑形式语言,并且达到建筑造型的创新性。这对于广大建筑设计师来说是很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将有助于建筑师创造出更多丰富形式与充满想象的建筑作品,并且有助于建筑形式语言在建筑领域中不断的成熟与发展。

1 建筑的基本形式

构成建筑整体形态的基本单位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点、线、面、体,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建筑的基本形式。

1.1 点

点是相对小的形。一个点是不具有体量关系的,但是当点的概念与建筑造型相结合,点的面貌和个性就丰富起来。

在建筑中,有场所环境中的点、建筑平面中的点、建筑立面上的点、建筑的端点、建筑的节点等。在一个场所中脱颖出来的建筑具有点的效果。场所是点得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是点得以显示的必要条件。很多城市在它们的城市广场中建造了适当的建筑,突出了建筑的特点,并加强了建筑与广场的关系,从而实现广场环境有利于建筑的个性表达。

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见图1),就是以点的形式存在于巴黎卢浮宫广场。在设计之初,大多数巴黎人都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人们认为这样的设计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人们不想把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现如今,人们发现玻璃金字塔在广场的衬托下成为观赏点,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较小的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构成了平面与立体图形的美景。玻璃金字塔与卢浮宫广场的关系反映了点与场的概念,宽阔的卢浮宫广场有利于玻璃金字塔的个性表达,同时玻璃金字塔的出现也使卢浮宫得到了全新的展示。所以,玻璃金字塔印证了在一个场所中脱颖出来的建筑具有点的效果。场所是点得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是点得以显示的必要条件。

1.2 线

线在建筑中无处不在,一切相对细长的建筑形状都具有线的效果。线在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筑的线造型对整个建筑造型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线的形态、色彩、质地的变化,可以构成很多的线型,各种线型在以空间为背景的环境中,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可构成不同的建筑形态。

以扎哈·哈迪德的建筑设计作品为例,“流动感”在她的许多设计方案中表现得十分强烈,而“流动感”的设计手法即为一种线的造型表达。扎哈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设计的bergisel滑台(见图2),就是用线的流动感体现出高于一切的优雅。

1.3 面

面是构成形体空间的基本要素。面依其存在和组合方式的差异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内部或外部空间。在建筑中,地面与屋顶的高低起伏、墙面的曲直开合,都影响着建筑空间的性质和形态[1]。

密斯·凡·德罗的代表作品——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见图3),建成于1929年,整个建筑形态主要由平面组合构成。它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用8根金属柱子支撑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板由大理石和玻璃构成,因不承重而可以自由布置,它们纵横交错,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虽然在当时展馆存在时间不足半年,因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但其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在延续,经过半个世纪,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重建这个对建筑界有深刻影响的展览馆。这个建筑作品就是将面构成形体空间的基本要素,其存在和组合的不同方式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内部或外部空间。

面同样具有与形状、色彩、质感、尺度、方向、位置、空间相关的属性,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强调某些性质,使其成为个性[1]。

1.4 体

与点、线、面相比,体具有充实的体量感和重量感,且建筑造型的本质就是体的造型。建筑造型上千姿百态的外观设计都是由基本形体依不同的方法构成的,常用的体造型方法有组合、分割、切削、变形,这些方法都能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建筑形态。建筑体块造型不仅有规则的几何体,也有特异的形态,不同的形式所表达的建筑内容和呈现的效果都具有很大的差异。

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在1997年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正式落成(见图4),它是美国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的分馆之一。它的横空出世以其特异的造型和崭新的材料博得了举世瞩目。建筑在材料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还包覆钛金属;而建筑外观设计是有很多个向各个方向弯曲的曲面,每个曲面构成一个特异的体块,它们相互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形态,具有很强的体量感。

2 建筑形式语言方法论指导下的建筑造型设计

在长时间的创作实践中,建筑师依据建筑形式语言的启发总结了一些建筑造型手法,并试图借助这些手法给建筑带来引人注目的新鲜感。常见的手法主要有附加、切削、提炼、重复、穿插、仿生物形态。

2.1 附加

附加是一种添加造型方法。在完整的建筑形上添加一个附属的形,对整体造型起到丰富、补充的作用。附加最直接的理解是加上美的东西,准确的说应该是加上可以使建筑整体更出彩的东西,所以要加的适当,使它可以烘托建筑的造型,并与其融为一个整体。建筑设计中运用附加的造型方法有很多,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迪斯尼音乐厅(见图5),沿主要建筑形体空间周边附加小的形,可以使主体形象富有变化,同时保持在整体建筑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方法使建筑造型变得轻松自由,有助于活跃建筑造型的气氛,并形成新意的空间造型。

2.2 切削

切削的方法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中已广泛应用。它是从一个整体形态上切除一个或多个部分,得出需要的形态。也可以理解为从一个形体中去除多余的部分,留下想要的部分。从建筑造型的意义上讲,从一个完整的形中切掉一部分或多部分既可以保持原有的形体特征,又产生了切削后的变异性;切削后所产生的切削面就是新的造型因素,从而增加了形态的独特性和趣味性,引人联想,给整个建筑造型带来生机,富有动感。

由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就是由切削形成的体造型(见图6),运用切削的造型方法使建筑的整体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形成有表现力的造型,具有很强的雕塑感。

2.3 提炼

提炼是指通过将那些具有传统特征并富有一定文化含意、为人们熟悉的造型、构件或者空间形式加以抽象、简化或是适当变形[2]。当代建筑造型设计模仿古典建筑设计无论技艺多么高超,都不会得到原有古典建筑的光彩,因为它既不能模仿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又不能体现出表现者的能力。通过对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进行提炼,达到与传统建筑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提炼的奥秘在于剔除无用的部分,保留有价值的精髓部分,将丰富的内涵潜藏在新造型中。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外观的“斗冠”造型就是用现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炼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构成(见图7),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整体建筑造型通过巨柱与斗拱的巧妙结合,将力合理分布,使整座建筑稳妥、大气、壮观,极富中国气派。大红外观、斗拱造型极具象征性地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并通过现代手法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演绎创造,向世界展现出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现代中国。

2.4 重复

重复是把单体变为组合体,使单体的表征得到进一步强化,通过每一个单体的相互作用,造成群体的综合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将相同或相似的形体构件进行排列,这种重复的过程可以使建筑造型产生强烈的韵律感。

以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的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为例(见图8),通过对一个构件的不断重复形成一种韵律感。

2.5 穿插

穿插是一种相交的建筑形态,它可以是面与体穿插或者是体与体穿插,可以是相同的形穿插或者是相异的形穿插,不同的穿插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变化,从而给建筑造型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安藤忠雄运用几何形穿插的方法创造了很多举世闻名的建筑作品。小筱宅的整体建筑造型由一组平行布置的混凝土方形体块和一个后来加建的半圆柱体块构成(见图9),这样的曲面与平面穿插的造型设计,使建筑空间富有变动感。

2.6 仿生物形态

模仿生物形态的造型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表现生命形态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融合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擅长创作仿生物形态建筑造型,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源泉,通过对生物的观察将其结构逻辑化,并重组为金属与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他设计的里昂车站就像一只正在低头展翅喝水的鸟(见图10),表现了生命形态的生机与活力,使建筑融于环境。

2.7 小结

扎哈·哈迪德说过:“我自己也不晓得下一个建筑物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断尝试各种媒体的变数,在每一次的设计里,重新发明每一件事物。建筑设计如同艺术创作,你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直到你实际着手进行。当你调动一组几何图形时,你便可以感受到一个建筑物已开始移动了。”所以,建筑的造型方式是多样的,不会只局限于上面所提出的几点,也许一个建筑设计完成之后,自然而然的会总结出更多的建筑造型设计方法。

3 结语

建筑造型设计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的要求不断更新,人们的审美取向也在不断变化,但其设计手法依然基于建筑基本形式的点、线、面、体。在建筑形式语言的指导下,建筑设计师能够更快推测出现代造型的某些方法以及未来建筑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所以,建筑设计师需要在设计实践中不断提醒自己,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形式语言,将自身的修养充分发挥,不断创造出令人欣赏的建筑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罗文媛,赵明耀.建筑形式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2.

[2]郝慧敏,赵宇飞.建筑符号学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的运用[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22(1):76.

[3]FRANCIS D.K.CHING.建筑:造型、空间与秩序[M].第2版.王玲玉,吕以宁,译.台北:六合出版社,1981.

[4][美]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5]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形式构成语言》课程初探 篇2

武小锋

“动画风景速写形式构成与表现”课题是我院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尝试与探索。以往,我们的基础课程模式可能只是美术高考训练的简单延续,而美术高考的确是帮助学生们提高了一定的塑造形体的能力,然而对于塑造画面的能力,以及主动表达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无比陌生。 美术高考的速成模式虽然在降低了艺术院校门槛的同时,提供了大批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但是,最糟糕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我们对待艺术的真诚,消解了画面本身及艺术本体的魅力。 我们的学生迫切地需要给补上那一课,补上那真正重要但大家又无比陌生的一课。 作为我院动画专业的学生,也的确经历了这种认识方式上大转变的痛苦,最终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了这种痛苦之后的成就。

构成基础 形式语言 本质规律

绘画永远绕不开“画什么”和“怎么画”这两个问题。

普通观众在看一幅作品时总是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辨识画中之物上。 如画中分别出现了什么东西,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等等,或者是画中出现了什么情节,这个人在干什么,那个人又在干什么,等等,诸如此类,乐此不疲。 可我们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我们怎能也和普通观众一样只关心这些?

内容固然重要,但艺术本体的实质追求更多的永远是在形式,整个艺术发展史可以说是不断对形式语言探索的演进史,动画专业虽说已划归到戏剧与影视学,但也绝不例外。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在低年级的基础课,我更愿意将传统教学中的造型基础拓展为造形基础,虽一字之差,但涵义迥然。这里的“造形”既涵盖传统的塑造形体问题,又提出了新问题,即创造新形式与新形象。 在这里,绘画已然不是了“什么”,而成为“怎么”。

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怎么画”之后,就自然地遇到了除了对内容题材的展现和对形体的塑造之外的另外一个基本问题形式构成问题。

我们在面对复杂对象,通过绘画手段表达感受时,首先需要抛开对物象概念和形态的习惯性认识,以抽象和几何的眼光重新审视眼前的所见,还原一种简单的“看”;还需要充分调动画面中的一切对比因素,熟练掌握平衡画面,并能使画面变得精彩丰富的技巧;更需要忘却以往习惯性的方法和模仿的本能,从当下新鲜的切身感受和真正的创作需要中,自然直接的演化出新的绘画手段和方法。这些都是对形式语言的探索。而当我们尤其是面对风景写生时,由于造型的复杂程度较人物写生简单很多,因此我们更需要把关注塑造形体转化为关注塑造画面,也就是画面构成。 形式语言和画面构成往往共同协调,产生了美的本质规律。

图1 点线面的构成

图2 对大师作品的图式分析

图3 锻炼用抽象元素组织平衡画面的能力

图4 在生活中发现线的形式美感

图5 优秀学生作品

图6 优秀学生作品

动画作品中无论是静态图像,还是结合了入镜出境的动态规律,最终都要落实到以4:3或是16:9,或是其他任何比例的画面中。内容和镜头是在讲故事,而画面本身则是在讲述美的规律。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动画学习的基本问题,而我们此次课程即是要着重解决后者问题,也就是希望通过“动画风景速写形式构成与表现”这门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主动地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构建画面。

基于动画艺术的影视本体特征,若要追溯构图规律的本源,很显然动画源自电影,电影源自摄影,摄影源自绘画,而动画又具有很强的绘画性,因此这几个基本的视觉艺术形式在构图规律上直接或间接的具有一致性。但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于,电影和摄影的构图主要在于“取景” ,而绘画和动画的构图则主要在于“布局”。

点线面和黑白灰是形式语言的最基本要素,就形式美的层面来说,我们对画面的布局无非也就是在布局这些要素罢了。

而这些形式语言的最基本要素永远都不可能是独立和绝对的,它们通过对比相互转化。 比如点也可以被看作是很小的面或是很短的线,线也可以对比成为很窄的面,面也可以以很宽的线或很大的点的形式呈现(图1)。 而像大小、长短、粗细、深浅、干湿、浓淡、曲直、软硬、聚散、虚实、疏密、缓急、细致与粗糙、平衡与律动、变化与统一等等这些画面对比原则便是指导我们去布局的根本规律。

前面我们说过需要还原一种简单的“看”,对于没有经历思维转变以及还存在观察障碍的学生来说,这谈何容易。 要让学生认识到眼前的事物已不再是事物原本的固有形态,而是构成画面的点线面或是黑白灰的一部分,这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带着抽象眼光去观察,带着抽象意识去思考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进行一定的纯抽象形式的构图练习也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我们常常把经典的绘画作品用几何抽象的方法做构图的图式分析,分析的结果往往是把原作变成了一幅构图平衡的抽象作品(图2),换个角度来想,这个过程完全是可逆的,我们完全可以在不改变画面构成结构的前提下,给一幅构图平衡的抽象作品赋予具体的形象。因此,熟练掌握纯抽象形式的构图原则,才能使观察、提炼、布局具象图像的能力在根本上得到提高(图3、图4)。

在表现方法上,不管是选择复杂还是简练,都绕不开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画面对比原则,所有的丰富变化无不都涵盖在对比原则之中。 无论选择怎样的工具材料,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丰富这种对比变化。而我并不主张学生去特意学习某种工具材料的惯有的使用技法,而是真正把工具材料当成是一种表达的手段,这种手段从来就没有一种固定的程式,它会依我们每一次写生和创作的新鲜感受而变化着,会依我们每一个创作者对世界的不同认识而延续着,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使产生新形式和开创新风格成为可能,但仅仅是可能。 因为真正做到这一点,又更是谈何容易。

这次“动画风景速写形式构成与表现”课程不仅是要解决单个画面的问题,还要解决一组画面的问题,以及画面背后的想法问题。

我给学生提出了完整性、系列感、创作意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

靠单幅作品就能名垂千古的“经典”艺术时期早已成为过去,在当今任何艺术家都得通过大量的系列作品才能向观众完整的展示自己的艺术面貌。我们要求学生把系列作品的创作切切实实当作一种创作需要,真正认识到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仅靠一张两张不足矣,而只有大量的系列作品才能完整全面的展现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对你想要表达的想法的不断强化再强化。

系列作品的创作还锻炼了学生统一协调一组画面的能力。有些学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形象,比如各种不同形态的晒盘,或是门洞,或是屋檐,或是小巷,或是残墙;有些学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元素,比如光影,或是线条,或是角度;有些学生找到了自己适合的方法,比如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结合,或是材料与媒介之间的结合,或是较为独特的造型方式;还有些学生靠一定的故事情节贯穿,展现出了一组类似分镜式的系列画面,等等。 最终通过创作系列作品,学生更清楚了自己要表达什么,他们很多时候不会不动脑筋随便坐下来看到什么画什么,而是会更加有目的性地去选择去取舍。(图5、图6)

其实在今天,我们下乡写生的目的早已不再是单纯搜集整理素材了,这部分功能早已被相机和网络取代。 我们更希望将以往下乡写生的习作性向创造性上转变,我们最缺乏的不是基础造形能力,而是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这次的作品也不是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能将这次课题的成果和收获用到最终的动画和漫插画作品的创作中,这将会是我们提升作品深度,提高原创水平的真正方法。

动画专业的基础能力在这次实践中显然得到了拓展,“对形式构成语言的把握能力也是基础”成为共识。 不久之后我们一定会看到,学生们用这项被忽视了太久的基础能力来完善自己的创作,最终定会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

建筑形式语言 篇3

扎哈·哈迪德是现今建筑界被广为追捧的建筑大师, 同时由于其怪异的建筑作品和反传统的理论思想而备受争议。她的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每一件作品的问世都会带来整个建筑领域的震惊和广泛热议, 并成为其他建筑师模仿的对象。这些超乎寻常的建筑不仅为扎哈赢得了声誉, 而且因为它们过于独特, 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反差而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物。扎哈的设计范围极其广泛, 她不但是建筑领域的绝对主角, 而且将其设计思想与手法也带入了工业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领域。

扎哈在其设计生涯前期, 由于她的思想过于前卫, 当时的技术手段还无法实现其设计构想, 所以之前的许多方案虽然获奖, 但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直到1993 年, 扎哈的第一座真实建筑才得以建成——维特拉消防站 (如图1) 。扎哈引领了建筑领域的发展潮流, 开启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现象, 为建筑界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以另一个角度定义了建筑的含义, 从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都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认知, 从而引发了建筑师对建筑的重新思考。

2. 扎哈的建筑设计语言

扎哈的建筑作品具有明显的风格特征, 它们大胆、前卫, 多是以有机、曲面、流动的形态出现, 总是给人以未来感与力量感。参观者对其建筑进行游览时, 总是会被强烈的形式感和空间感所震撼, 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总能发现完全不同的视野景象, 做到了“步移景异”。她的作品观赏性很强, 并能给人留下许多遐想空间。虽然扎哈的每件作品都颇具个性, 但通过对它们进行分析, 可以从中发现扎哈经常使用的建筑设计语言。

(1) 与大地相融合

扎哈所设计的建筑非常复杂多变、超乎寻常, 但她一直都在寻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所以扎哈总是将建筑与景观的形式共同考虑。其建筑一般沿着场地平面延展开来, 这样不仅突出了建筑物的张力, 而且使建筑看起来就像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在设计中, 扎哈会使用与地面相连的建筑曲面, 大尺度的台阶以及超长、和缓的坡道, 通过这些元素将建筑与周围的景观相联系, 使建筑仿佛融入了大地环境。例如建于1999 年的园艺展览馆, 整个建筑由混凝土和玻璃建造而成, 造型简洁、流畅, 最大的特色就是观众可以通过一条坡度极缓的坡道参观, 进入建筑, 建筑本身与地面由于这条坡道而紧密相连 (如图2) 。

(2) 充分挖掘材料的塑性潜力

扎哈的作品在之前一般以混凝土材质及其固有色调表现建筑的粗犷风格, 这时期通常运用混凝土、钢、玻璃等材料, 混凝土的厚重感与玻璃的通透性相结合, 增强了建筑的雕塑感。例如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充分发挥了混凝土、金属、玻璃等材质的特性, 使整个建筑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

(3) 屋顶起伏变化, 与立面连成一体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 屋顶通常为平屋顶和坡屋顶, 而在非线性建筑设计中, 屋顶一般是起伏变化的, 并且屋顶与立面不再是分开的两套系统。屋顶逐渐延展进入立面设计当中, 屋顶与立面之间没有明确的分隔, 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二者似乎已经一体化。例如扎哈2013 年的设计作品 —— 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建筑的四个主要功能空间覆盖于一张连续曲面的表皮之下, 屋顶似乎经由立面一直延展到了地面, 各个空间成为浑然一体 (如图3) 。

(4) 立面形式结构化, 开窗方式图案化

扎哈对于建筑表皮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使立面的形式与性质都在发生改变。现代建筑的出现, 使建筑立面得到了解放, 立面墙体不再是承重结构, 结构与立面成为两套体系, 而随着非线性建筑的出现, 这种局面又发生了改变, 建筑的表皮不仅是立面, 而且还具有结构功能, 立面将材料与结构相统一。 (如图4) 。

(5) 空间流动、平面连续

扎哈的作品不仅在外部形式上自由、富于动感, 内部空间同样强调了“动”。进入扎哈的建筑便会发现, 空间的划分已经非常地模糊与隐蔽, 她不再通过墙体等实体构件进行分割处理, 而是依靠内部的形体变化来界定空间。这样的设计方式使得空间因为没有了视线阻碍而更加具有动势, 并且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行走于其中, 感觉不到空间的间断, 平面是连续且动态的。例如扎哈在意大利罗马设计的21世纪国立艺术博物馆, 建筑的室内形成复杂行走路网, 路线相互交汇、连通, 各个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分隔 (如图5) 。

(6) 运用新型技术手段

从扎哈的建筑中可以看到各种新技术的运用, 无论是建筑的材料、结构, 还是构造做法, 都代表了当今建筑界比较前沿的技术方法, 如果没有这些现今的技术作为支撑, 扎哈的动态建筑就很难矗立于地面之上。例如位于阿塞拜疆的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整个建筑的表皮极为自由, 通过借助计算机程序对复杂曲面进行切分, 并在施工中运用计算机精确控制各个数据点, 这样才能使实际建筑与模型样式完全吻合。

3. 扎哈·哈迪德的非线性建筑设计语言的生成逻辑

扎哈的建筑自由、有机、动态, 很多人认为她喜欢玩弄“形式主义”, 建筑形态是凭主观感性随意捏就而成。其实扎哈所特有的建筑语言形式是经过严谨的理性思考和生成逻辑得到的。在设计过程中, 扎哈会对场地进行分析, 将环境中的影响因素转化为数据, 以此作为参数, 然后通过软件程序编写相应算法, 再由计算机生成多种方案结果, 最后从中挑选出适合方案, 并对其进行优化、改进。这种设计过程需要严密的逻辑过程, 最终的自由形态只是一系列逻辑过程的自然结果, 而不是在设计开始就先构想出流体形态。

通过分析扎哈的建筑作品, 能够发现在非常规、偶然、流动的形式背后, 是有其生成逻辑的。

(1) 将自然物抽象化

扎哈在近几年的设计过程中一直关注场地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 努力寻求建筑和环境的协调, 因此扎哈总会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 比如将河流、树木、冰川、岩石等自然之物进行抽象化处理, 然后引入到建筑形态设计中, 通过对自然形态的抽象、模仿, 而使建筑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 让建筑与环境能够产生对话。例如位于哥本哈根的奥德罗普格园林博物馆扩建工程, 其曲线造型就源于动物的有机形态, 使得建筑与周围地貌成为一个整体, 很好地融入了环境当中 (如图6) 。

(2) 建筑形式的分形处理

分形几何被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 极大地丰富了建筑表皮形式, 使建筑立面更加具有节奏和韵律感。运用分形原理的非线性建筑, 表面上看起来异常复杂, 但其实它是由许多具有相似几何形式的简单体共同衍变而成, 建筑整体与局部之间存在自相似性, 消除了绝对中心化, 而个体间的联系和作用成为主要角色。例如扎哈设计的黎明之塔就运用了分形理论 (如图7) 。

(3) 通过拓扑生成空间形态

传统建筑中的空间形式是标准的几何形态, 通常由六个面组成, 各空间之间连贯性不强, 扎哈为了使平面更加有机、流动, 则采用拓扑理论, 生成众多的相似空间形态, 这样的空间组合更加连续、自由、统一。例如建于意大利阿夫拉戈拉的高速火车站, 其内部空间连续、相互渗透, 各个功能空间连成整体, 既表现出了强烈的速度感, 而且方便了乘客的交通路线 (如图8) 。

(4) 对界面进行消解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 各个建筑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 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隔界面, 但在扎哈的作品中却在消解这些界面的边界, 使边界模糊化、不确定。扎哈的建筑多以复杂曲面出现, 这就造成建筑表皮是多维度、多曲率的, 各个建筑界面向四周自由延展, 屋顶可以向立面延伸, 楼板与墙面连成一体, 消除了各要素独立存在的可能性。例如扎哈设计的圆锥平顶当代艺术博物馆, 建筑外观形似一个有机生物体, 各个面之间已经没有了界限, 立面成为了屋顶的延续, 使得建筑看上去整洁而且统一 (如图9) 通过算法涌现生成, 要素之间建立了联动关系,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参数化设计。

(5) 将数字化建造技术引入建筑领域

随着数字化建造技术的逐步发展与成熟, 并且由于非线性建筑形式非常自由、复杂, 因此数字化控制技术、3D打印技术等被引入到建筑界, 为这些异形建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扎哈的作品是非线性建筑的代表, 其建筑形式与空间都是以流动、连续、多维度著称, 这就给施工建造带来了极大不便。而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应用, 则解决了技术难题, 不仅提高了建造效率, 而且能够借助计算机程序精确指导施工过程。

4. 结语

扎哈·哈迪德是当今建筑界炙手可热的建筑大师, 由于她的概念构思超乎寻常, 建筑形式夸张、充满未来主义色彩, 因此备受争议。有的建筑师指责扎哈只注重建筑表皮, 走的是“形式主义”, 建筑形式过于强势, 破坏了周围的环境;而有些建筑师则极力追捧扎哈, 模仿她的建筑风格。但通过分析扎哈的建筑作品, 可以从中发现, 扎哈已经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一套建筑语言体系, 丰富了当今现代建筑设计语汇, 不仅改变了建筑设计方法, 而且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引入建筑领域, 这些方面都对建筑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建筑师和学生可以学习扎哈的建筑思维方式, 并从她的建筑中吸取一些前卫的设计手法, 对自己建筑设计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欣欣.动态构成及其他—哈迪德的视觉艺术[J].湖北:新建筑, 2001 (1) :13-17.

[2].陈坚, 魏春雨.浅析扎哈·哈迪德设计思想之衍变及形式语言之逻辑[J].湖北:华中建筑, 2008 (12) :7-11.

[3].高伟.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建筑创作观浅析[D].山东: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科硕士学位论文, 2008:6.

[4].高岩.参数化设计—更高效的设计技术与技法.北京:世界建筑, 2008 (5) :28-33.

[5].孙伟娜.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解析—基于空间关系模糊理论研究[D].河北:河北工业大学建筑技术科学学科硕士学位论文, 2012:11.

也谈语言表达形式问题 篇4

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这位专家不容置喙地下了这样的定义:“集中于语言表达形式,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自然地从语言形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这段文字表达的是当今语文教学界一种流行的观点,这种观点宣称要语文教师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源。但笔者觉得在这些漂亮的语词下,其实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东西。在此,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实录,提出几个问题以求教于方家。

一.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是否可以割裂?

我们知道,语言与情感,语言与思想本就是一体的。语言不是容器,不是装情感的袋子,语言就是情感本身,所以诗人林茶居先生说,“我说爱,爱的情感就在这个词的深处了”。

其实,语言表达的形式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而水面下的巨大部分是它承载了语言的某种思想和情感,这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有了语言的魅力。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割裂的,不弄通思想情感,怎么理解语言;另一个方面,理解语言不是孤立的分析某个句子,某个词语,某种修辞方式,还是要将这些放到文本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从教学的本质来讲,我们的教学对象并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情感因素恐怕就是第一位了。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早就阐明此种关系:“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被人所理解。

我们还是来看这位教授的《再别康桥》这一经典的教学案例吧。

在导入后,教者就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说说各自的原初体验。就着就让学生按照自定的学习主题,以研究性阅读的方式,去探究、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研读过程中,请在备用纸上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及时捕捉闪现的灵感。

于是全班马上变得生气盎然。发言者围绕备用纸上的文字提纲展开,组内同学认真倾听。

小组交流之后,施教者把他们引向全班:“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肯定会发现一些有新意、有个性的观点,请每个组推荐一位,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也欢迎毛遂自荐,主动发言。”

于是有了下列同学的发言——

生1:我的学习主题是语言。这首诗的语言很美,运用了大量华美的辞藻,比如说“金柳”、“艳影”、“柔波”、“招摇”等等,给读者很大的吸引力。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金柳”时,用“新娘”来比喻;形容波光时,用了“艳影”这个词,读了以后很陶醉,有种魂牵梦绕的感觉,真的好美!作者在诗的首尾用了“轻轻”、“悄悄”,不仅使首尾呼应,还让我们知道了作者似乎不忍心打破康桥的美,康桥的安详。

生2:我的学习主题也是语言。作者的语言属于那种比较华丽的类型,但他的华丽不是说每个词都晦涩难懂,作者用一些很简单的词构成一个有意境的句子,其中也体现了诗人的创新,比如说“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从来没有人把柳说成是金色的,但作者看到的就是夕阳照耀下的柳叶,把那时柳叶的高贵纯洁比喻成新娘。结尾说:“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体现了作者的留恋和对离去的无奈。

生3:我的学习主题也是语言。我只补充一句:作者把金柳比喻成新娘,我认为能让人体会到柳树的娇媚、羞涩。

…………

生4:我的学习主题是思想感情。文章开头,三个“轻轻的”,渐渐使人进入作者的感情,非常宁静,非常美丽。文章写了“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景物,写得非常秀丽。可为什么作者花大量笔墨在上面呢?因为作者喜欢那儿。文中一句“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多么有诗意!水草如此低下,却能拥有康桥的秀丽风光,而为什么作者就将离去,不能再享受这美丽的景色?于是作者越写越舍不得,越写越羡慕,也越写越珍惜,以至于最后“不带走一片云彩”。总体看,每一句都饱含着作者的留恋与向往。

生5:我的学习主题也是思想感情。我的研读感受是本文感情丰富,比如“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表现了作者少许沮丧的心情。昔日的豪情壮志,到头来不过是一纸空文,在现实的压迫下,只有选择放弃,而去完成更符合实际的目标。还有“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作者对康桥极深的感情,不愿破坏它的一片宁静、安详。

生6:我的学习主题是意境之美。很欣赏作者把离别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他通过描写环境来表达自己的依恋,把金柳比作新娘,青荇在水中漂动则用了“招摇”二字,动感的美。夏虫也为我沉默,把夏虫拟人化了,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尾两段的呼应,使全诗的意境更深了。

…………

对于徐志摩这样大师级的诗人的诗歌,学生在没有深入的理解文本内蕴的前提下,就自主交流语言、情感、意境、结构,交流的内容恐怕只是参考资料的“二手货”吧,所谓的“语言表达”如果只是为应付考试、或者成为试题答案的归纳,这样的以割裂语言、情感、意境、结构,用术语去肢解文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然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语文教学是不是只有“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自然地从语言形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这样一条路径呢?

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它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开发性和综合性,语文学科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有着根本的不同。不像那“典型”的学科,具有比较清晰的学科边界,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语文不是由一套抽象的语言知识和定理、规律构成。语文课不应该条分缕析语文的知识系统构建语文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同样,语文老师不是语言学者,也无须使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的学者。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前者的语文课好比服装裁剪课,后者的语文课好比是时装展示课,在欣赏、感悟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认识语言规律。

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所谓语文味,是不是就是交给学生一些术语,然后让学生去对号入座那么简单?退一步讲,是不是学生掌握了那些个术语,就一定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呢?

二.语文教学一定要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展开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谈及语文课程性质时指出,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任务,“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如此看来语文课可以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展开,但并非语言的形式永远是唯一教学重点,对于一些厚重、晦涩的文章,我们也可以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内容展开的。

作为从教几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师,笔者的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看到一篇文章,首先明白它写的什么,然后才思考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恐怕不可能一上来就感觉它的哪个词语用得好,哪个句子写得美。同时在特定的场景、面对特定的学生、处理特定的文章,我们还必须先先弄清文意,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内容展开。

不错,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为什么美,那是因为它承载了某种思想和情感。不弄通思想情感,怎么理解语言?还有,学习语言,是不是孤立的分析某个句子,某个词语,某种修辞方式,还是要将这些放到文本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也许一眼见底的文字,起手可以从文句开始学习,那些被删节了的课文,或者文意晦涩的文本,究竟是要先弄清文意,还是先弄清具体的句子,词语。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比如,《听听那冷雨》,教材是删节了的文本,而文意晦涩,文采飞扬,光引经据典就20多处,这样的文章从哪里下手?在笔者看来,首要的是要还原文本的本来面目,弄清楚作者写作的背景,进而探究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于是首先投影教材中删节的两段文字,把文革的背景和那个时代的经济建设的背景提供给学生,联系作者的《乡愁》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文本与《乡愁》所表达的情感一致吗?在此基础上,询问同学们阅读中哪些地方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这文本“不但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描写得很细腻,对雨的声音描写等”,更明白了“世事变迁,引发了作者对以前文化的一种追忆”。

于是笔者相机向同学们介绍那个年代的台湾与大陆。要听到鸡叫,只有举《诗经》里的文字了。原有的中国文化的建筑已经消失了,那种对古典文化的追思啊,溢于言表。加之当时的大陆和台湾互相讯息不通,他只有通过香港的报纸和安东尼奥的新闻片来揣度对岸的境况了。于是同学们也就明白了,这文本的情感,远比《乡愁》丰富多了,不仅是对祖国的思念,更多是对祖国的大陆与台湾,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渐渐消逝的担忧。

这种担忧渗透在类似“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的文字中。即便你“躲过一阵潇潇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啊。

笔者提醒学生,品味语言,必须通读全文,把握意旨,这样才可能发现,有些文字虽然普通,但是这些普通的词语中很有深意。比如为什么是冷雨?而不是“苦雨”、“愁雨”?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发现“一切景雨都是心雨。这篇文章的基调是凄凉,雨是凉的,心更凉。因为他看了安东尼奥拍的片子,不知道自己魂牵梦绕的土地现在是什么样子,他只能在香港的报纸上获得一些消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搞不清楚”,明白了所以这种思绪跟这个“冷”是相匹配的,这个“冷雨”的意象是为表达作者内心的凄冷服务的。

在此课例中,笔者以解读文本内容探究作者的情感思绪为主线,并根据学生需求,相机而授语言与情意、文眼与文情等相关的语文的知识,展开教学,力求达到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境界。试想一下,这样的文字,不弄明白它的背景,不搞清楚作者的情感所在,学生怎么去感受它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本幽美的意境呢?

这样教《听听那冷雨》是“非语文课”,还是“泛语文课”?是不是专家会问,《听听那冷雨》与“文革”有什么关系呢?怎么在这里与学生谈宋朝历史呢?不谈“文革”,不谈宋史,这样的课文,学生能理解这文字的魅力所在吗?

三.是基于语言表达形式还是基于生命的需要和可能?

我们发现,古代的文学巨匠肯定个个不懂“主、谓、宾、定、状、补”的;孩子系统的学习修辞,作文还是味同嚼蜡。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在笔者看来,人有怎样的生命状态,就会有怎样的言语。语言学习是一种生命体的活动,不是机械的加工。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没有错,错的是将语言与情感分为先后,让原本承载思想情感的语言退居其后,为了“语文味”给学生灌输那些术语,将语文味等同于语文术语了。

前苏联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谈到“双重变换”时说: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这就是:第一,个性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舍此,任何创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对这些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投射出来。换句话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就是:第一,把外部刺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者现实的形象;第二,把形象变换成作为形象客观化、物质化的体现的文字描写。

语言运用的实践,是鲜活的,灵动的,富有勃勃生气的,是与人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言和生命是一体的。语文教育应该基于孩子生命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对生命对象和生命本身的体验、感悟、理解。

让我们先来看史金霞老师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片段:

…………

生1:我觉得这两篇文章的社会环境都带有一点冷漠的色彩。

师:这是你的观点,拿出论据来。

生1:比如说,《窗》写道“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也没有大惊小怪”,说明医护人员对死亡已经看得很淡了。

师:用一个形容词。

生1:习以为常。

师:简单点儿,从精神上、感情上来讲?

生1:麻木了。医护人员,本来应该是一个最需要有爱心的工作,对病人的死亡习以为常,很麻木。

师:(对全体同学)做好记录啊,已经麻木了。胡耀杰(生1的名字)这个细节抓得非常好。他认为《窗》里面不只是有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两个人物,还有医护人员。那么,《窗》里还有其他地方也写到医护人员了吗?

(生从书中找)

生1:“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师:这里说医护人员实际上还是?

生1:……

师(提示):“电铃一响”“就立即赶来”,他们把为病人治病、看护病人当做……?

生1:一个机械化的工作,只是自己的职业。

师:只是一个职业。还有没有其他地方能够印证他们只是把为病人治病当做自己的工作?

生1:沉吟,翻书。(此时,一个学生在举手)

师:好,你请坐。(对举手的学生)你请说。

生2:“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这里说明医生只是从生理上去了解、去研究病人,而不考虑他们心理变化对病情的影响。

师:很好,请坐。还有没有?好的,唐一鑫,你来说。

生3:他提出换位子的时候,医护人员就把他抬过去了。

师:把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里了,然后呢?

生4:就“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里”。对于一个重症病人而言,而且他的病友刚刚死去,他提出换位子,就给他换,医护人员什么也不问,就把他一个人扔在了病房里。

师:嗯。对这些医护人员而言,病人躺在哪张床上都是一样的,你想躺在哪张床上,我们就让你躺在哪张床上,至于你为什么要躺在那张床上,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是不是?

生4:嗯。

师:好,请坐。(对生1)刚才你还没说完呢,关于《窗》里医护人员的冷漠问题,这几个同学帮你完善了一下,下面你接着讲。

生1:我接着分析《常》中医生的形象。“医生扬扬他那蓬松的灰色眉毛”,还有,他一边说一边“把体温表里的水银甩下去”,很有画面感。他说的话里有“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说明情况是非常危急的,但是他一面还在做其他事情。

…………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史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那不靠窗病人是不是对靠窗病人的牺牲无动于衷呢?小说有没有写?初中时老师有没有让你们续写?(众生频频点头)这个小说戛然而止,留下很多空间。那么,两个人都是帮助别人,刚才同学们也说了,靠窗病人的心灵是非常美的,品质是非常好的。而且,两个人也都为了别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你怎么理解这两个故事呢?给你带来一种什么启示呢?

生1:我觉得善意的谎言也是美好的。

师:可是对靠窗病人而言,善意的谎言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大家都陷入沉思,教室里静默了一会儿)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说:最近一年,社会上的新闻可能同学们都看到听到过一些,比如,南京有个老太太被撞了,一个年轻人把她扶起来,录像和旁观的证人都可以证明,这个年轻人是个好人,是帮助老太太的,结果却被老太太反咬告上法庭,最后还被判要赔付老太太医疗费等等。这个同学们都知道吧?(大部分学生点头,有人小声说“彭宇”)嗯,南京彭宇案。这个事情发生之后,确实对社会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必须要先声明我是自己摔的,旁边也有人证明,别人才会来帮助他。

师(对生1):我觉得我还是比较了解你,你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关注这种社会问题。那你有没有想过,你要是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选择怎么办呢?

生1:我觉得,助人为乐这种行为首先是值得提倡的,对于助人为乐者要支持赞扬,但是,对于老太太来说,她的行为也许有她内在的不得已的原因,也许不是那么简单批判一下就行了。而如果我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不管后果如何,我都会选择助人为乐的。

师:就是说,明明知道可能会有这种后果,但是你认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还是要选择去做的,是吧?

生1:嗯。

师:你这是深思熟虑的。你以前也想过的?

生1:对,想过。

…………

这样的教学,如果说是“泛语文课”的话,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语文课?是不是将情感与文字割裂开来或者一定要分什么先后语文课才是语文课?就我们的阅读经验而言,恐怕很直白的感觉就是,拿了一篇文字,要不就是感觉一目了然,要不就是不知所云,还有恐怕就是感觉是是而非了。但是“一目了然”、“不知所云”、“是是而非”你能分得开是内容呢,还是语言呢?恐怕一下子难以分开吧。我总以为,语文课,不能将语言和内容割裂开来,更要明白,文字是情感的流淌,一定要有先后的话,恐怕从写作过程而言,也是“情动于中而发于外”的吧?

在上述课例中,史老师基于孩子生命的需要和可能,当然,这里生命和语言是一体的,引领、帮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其中就包含着诸多语言表达形式的训练和感悟,让他们的语言生命获得了应有的提升。语言生命的唤醒、素养的提升和价值的实现,必然激励他们用言语表现心灵、表现生命,而且更为高远、更为深刻、更为成熟!

笔者写这样的文字,无意与人争辩是非曲直,只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作为前辈长者、学者教授,要有胸怀,对于年轻人,不要总是站领道德至高点一样,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们。海纳百川,才能百花齐放,每个人总有每个人的行走的姿势与行事习惯。争鸣也好,批判也好,不看书、不看课例,是不严谨的。要想批评,不仅要看书、看课例,甚至还要去课堂亲自听课才可;不仅听一节课,还要听多节课。仅凭几句话的关联,就树立自己想要的靶子,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老生常谈,在观点上没有新的突破,在研究方法上也没有新的突破,也是对学术的不尊重。

这位教授批驳的史老师,笔者曾经拜读过她开的一份书单,也曾听过她的语文课,虽不能说尽善尽美(其实,语文课又有多少尽善尽美的呢),但深感其丰厚的阅读体验,造就了她语文课的异彩纷呈,笔者十分认同她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封闭的枯燥单薄知识和学科范围内的教学追求。

不错,“泛语文课”确实可怕,动不动就视频,动不动就音乐,动不动就漫无边际的拓展和小组讨论,将语文课弄得不像语文了的现象确实有蔓延之势。确实应该警醒。但《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作为宣传报道,自然有这样的文体与媒体的特质:为了吸引眼球,把那几段看似“过激”的文字放在开头本不足为怪。其实后面,意思表述还是很清楚,史老师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生命意识,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然后再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她虽然玩,但玩得合乎语文教育规律、母语学习规律。像这样有清醒的语文课程意识的老师,需要的是我们的呵护和扶持,而不是棒杀。

也谈“关注语言形式” 篇5

师:自读第6自然段, 看看作者是怎样生动形象地把花岗石介绍给我们的。

(生读后交流)

生1:说冰块“爬”过来, 把冰块当作人来写, 是拟人的方法。 (师板书:拟人)

生2:作者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后面又进行了回答, 这是自问自答。

师:这种自问自答, 叫——

生2:设问。 (师板书:设问)

生3: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把花岗石上披着青苔比成“披着毛皮一般”。

师:在说明类的文章中, 这种说明方法叫“打比方”。 (师板书:打比方)

师:再浏览其他自然段, 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把云比成铁匠的铁砧, 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生:把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石子说成是“文字”, 也是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师: (总结) 本文正是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把大自然的各种文字介绍生动的。

【思考】

当今, 在各种公开课上, 我们时常能听到执教老师这样的课堂语言:“下面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教者引领学生在相应段落中匆匆游走之后, 总结概括出几种写作方法, 最后再以“课文就是通过这些……写出了……”这样的语言完美收场。然而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 不是数学公式, 不是只须理解、背诵便可运用自如的。教师企图用一两句总结语“点透玄机”、用一两处板书“指点迷津”, 无疑是隔靴搔痒。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途径是什么?于永正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例。于老师在教《月光曲》时, 引导学生体会“联想”的表达效果, 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语段, 分辨哪些是联想中的事物, 哪些是现实中的事物;接着去掉联想部分, 让学生体会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充分体会到联想的魅力之后, 于老师进行了拓展训练, 提供一段文字, 让学生尝试补充联想的语句。由此可见,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不二途径便是“语言实践”。语言形式、表达方法的体会与习得, 不能过于抽象和概括, 更不能止于理性的提炼和总结, 而要重视感悟、涵泳, 重视积累和情境中的迁移, 使理解与运用和谐共生、相互促进。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 作者伊林是前苏联杰出的科普作家, 他擅长以简明活泼的语言介绍日常现象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大自然的文字》正是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运用诸多的修辞手法, 把科学知识说得浅显易懂, 可读性强。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亲近语言, 在品读对话、实践练笔中掌握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比如设问手法的运用, 可让学生思考:将这三个问句删去并不影响文章的意思, 还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紧凑, 作者为什么还要“明知故问”呢?在学生领悟设问句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后, 可以让他们尝试就课文题目提出三个意思上相关联的问句, 以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再如, 作者把“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比作“铁匠的铁砧”, 把树林中的花岗石披着青苔的样子说成“披着毛皮一般”, 以及拟人手法的运用都使原本刻板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有趣。在情趣盎然的朗读之后, 我们同样可以创设语言情境: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如鱼鳞云、树的年轮) , 让他们能读得懂, 记得住, 并喜爱上这些文字。这样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比教师生硬剥离出的写作方法要有意义得多。

建筑形式语言 篇6

师:同学们, 你们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出来”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生:我觉得可以换成“长出来”。

生:可以换成“钻出来”。

生:还可以换成“露出来”。

师:同学们, 你们换得都不错, 但是作者为什么在文中用“冒出来”这个词语, 而不用你们说的这些词语呢? (学生思考, 无人举手)

师:同学们, 你们试着将自己想换的词语放到句子中和原句对比着读一读, 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用“冒出来”让我们感觉到荷花生长得非常快。

生:用“冒出来”让我感觉到荷花好像在和其它的花比赛, 看谁先长出来。

生:用“冒出来”让我感觉到荷花好像急切地想长出来看看外面美丽的景色。

师:你们回答得真精彩, 你们觉得作者用“冒出来”这个词语描写白荷花准确吗?生动吗?

生:准确、生动。

师:同学们, 你们真了不起, 你们不仅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还体会了作者准确运用词语的技巧。你们能学着作者准确地运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生:泉水从泉眼里“咕嘟咕嘟”地冒出来。

生:春雨过后, 春笋一下子从土里冒出来。

生:春天到了, 小草从石缝中冒出来。

[点评]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发现、捕捉、品味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词语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 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教学中, 如果仅对这些词语进行品读感悟, 琢磨体会, 领悟意思, 感受表情达意作用还不够, 我们还要考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准确运用词语的, 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表达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本案例中, 教师采用“换词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把“冒出来”换成其它词语, 然后再与原句比较, 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遣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最后让学生尝试准确地运用这个词语进行说话。学生在分辨词语细微差别时, 语感得到了增强, 思维得到了发展, 学生对语言的把握更加准确, 学会了基本的表达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教者关注的不仅仅是词语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关注语言的表现形式, 实实在在地落实了词语的运用。

重点段:调序揣摩, 体会作者构段方式

[案例]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 学完了第四自然段,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读第四自然段,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樟树的呢?

生:作者先写了樟树的枝干, 然后写了樟树的树叶, 最后写樟树蓬蓬勃勃。

师:你回答得很好, 如果作者在写樟树时把顺序调整一下, 先写枝干, 再写樟树蓬蓬勃勃, 最后写树叶, 你们按这样的顺序读一读, 看这样写, 好不好?

生:这样写, 不好。作者先写枝

干、树叶, 这是写樟树的一部分, 最后写樟树蓬蓬勃勃, 这是写樟树的整体, 调一下, 就没有顺序了。

……

[点评]这个案例中, 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会“先分后总”构段方式的运用, 采取了三步走:第一步, 让学生试着把“先分后总”的构段方式调整一下顺序读一读;第二步, 让学生探讨作者只是分写或者只是总写, 行不行?前两步的教学, 采用“调序揣摩”的方法, 重在让学生体会“先分后总”构段方式的好处和妙处。第三步, 让学生说一说“先分后总”构段方式在以前的作文中有没有用到过。这样做到迁移拓展, 加深对这种构段方式的理解。应该说, 整个教学, 教者紧扣“先分后总”这一构段方式, 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 理解文章的内容, 揣摩文章的写法, 使学生既能感受到文本的语言之美, 又能领略到文章的形式之美, 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拓展, 实实在在地落实了构段方式的运用。

篇章:回读品味, 领悟作者谋篇巧妙

[案例]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 课文学到这儿,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黄河的主人) 既然课题是黄河的主人, 那么课文应该写谁呢?

生:应该写黄河的主人——艄公。

师:那么课文除了写艄公, 还写了什么呢?

生:还写了黄河、羊皮筏子、乘客, 还有我。

师:是啊, 从课题来看, 课文只要写艄公就可以了, 为什么作者还要写黄河、羊皮筏子、乘客, 还有我呢?

生:写黄河的惊涛骇浪, 写羊皮筏子的轻小危险, 写我的提心吊胆, 写乘客的谈笑风生, 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艄公的智慧和勇敢, 镇静和机敏。

生:这是为了衬托艄公的形象。

生:“我”越是提心吊胆, 越能衬托艄公的勇敢、镇静。乘客越是谈笑风生, 越能衬托艄公的智慧、机敏。

……

[点评]在实际教学中, 探究作者谋篇布局的手法, 应该避免脱离文本围绕谋篇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讲授与操练。教学中, 应该在学生研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文本适当地进行渗透和指导。本案例的教学, 教者就是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 从课题看只要写艄公就可以了, 为什么作者还要写黄河、羊皮筏子、乘客, 还有我呢?这时, 教者再让学生进行思考, 初步感受衬托的写法, 接着教者采用“回读品味”的方法, 巧妙地进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必要的谋篇意识的渗透,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实实在在地落实了篇章表现方式的运用。

摘要:走进当下的阅读教学, 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仅关注文本“写什么”, 把更多的教学时间用在理解关键词、品味重点句、赏读核心段上, 教学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感悟, 轻运用”的现象, 而对文本的表现形式, 即“怎么写”的问题缺乏研读, 忽视学生对言语的内化吸收, 将感受文本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束之高阁”。语文教学最终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内容”, 让学生得意, 也要关注“形式”, 让学生得言、得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如何从语言文字运用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表现形式, 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语文实践中, 回归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终极目标呢?

油画形式语言规律分析 篇7

一、油画形式语言的发展演变史

1. 油画在西方的起源

根据史料的记载, 油画起源于十五世纪的欧洲。近年来人们发现十世纪的欧洲就有人用油类的颜料进行作画的史料, 虽然那时的颜料、技艺及作品并不成熟, 但足以证明油画的发展历史久远。

而油画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很大程度上依赖了人们对材料的发现和绘画技艺的完善, 学术界上认为蜡画技术的“炽热画法”和“丹培拉”是油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其中的绘画技艺如用色、用光、罩染技术等为后来油画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后来尼德兰画家艾克兄弟不断革新油画技法, 详细对比分析前人所用的绘画颜料和画布等材料, 经过探索试验后发现利用亚麻油等快干油当作调和剂有着更好的效果, 并且凭借经验和反复比较试验得出一套较为完备的绘画技术, 是西方油画发展史上的伟大代表人物。

这些人对新材料和新画法进行不断挖掘, 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前的材料缺陷, 在材料上完成了由蜡质到胶质再到油质的伟大转变, 使做出的油画具备色彩明亮、速干、保存时间长且不褪色等优良特点, 这种革新也促使油画这种表现力很强的独立画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2. 古典主义油画

(1) 古典主义油画最为经典的创作时期当属文艺复兴时期, 在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内, 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人们主张解放人类, 推崇尊严、人的力量以及人的价值, 并且艺术家借助油画这种媒介宣传这种思想, 将人类自由的情感和艺术作品完美的结合, 形成了油画发展的巅峰时期。

这时涌现出了大批的油画画家, 如达芬奇、拉斐尔、马萨齐等画家, 他们重视画面的整体效果, 注重利用光影、色彩来体现空间感, 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等。另外一类的绘画语言是利用线条、形状以及细节来作画, 这类的代表画家有荷尔拜因等。

(2) 17、18世纪的油画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此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技艺, 如巴洛克艺术和洛可可艺术。

巴洛克艺术含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既具有宗教主义色彩, 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创作力也充分体现在作品上, 熟悉运用色彩、阴影、明暗对比、朦胧的造型等绘画手法进行绘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洛克艺术, 这一艺术风格经后人总结为四个特色:光线、心理、写实、幻觉。体现在作品上是经常运用光线来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 绘画的对象不仅包括上层资产阶级, 也包括了下层人民, 其中饱含着浓郁的宗教特色;且巴洛克艺术手法中强调人们的心理感受, 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的价值、人的思想这一特色, 使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完整的体现在作品上。

洛可可艺术更加追求自由和创新, 在艺术手法上注重细节的突出, 因此洛可可的作品作为17、18世纪的艺术主流同时具有着华丽、纤巧等特点。

3. 现代主义油画

现代主义油画在形式语言规律上是视觉、知觉以及语言的革新与进化。其中划分为几个重要流派。

(1) 印象派

印象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 在光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启发下, 艺术家越来越注重光影艺术, 将反射、明暗、固有色、透视等重要的色光原理更好的与油画绘画相结合, 探索色彩的美。

印象派的油画语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自然界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线决定的, 光线能够影响到物体的色彩;物体的色彩是由于反射造成的, 因而物体并没有特定的固有色;物体由于光线的强弱而形成不同的明度, 阴部和暗部并不是黑色, 可以通过反射的光线表现出来;所有的物体都是有光影响的, 与此同时光也能造成体积和空间的变化, 因此可以利用光来体现立体感。

(2) 野兽派

野兽派是追求自由、追求创作的典型代表, 他们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夸张的造型设计来实现色彩的解放。其中的代表画家有杜飞、马蒂斯、马尔凯等人。他们注重画面整体的和谐性, 在这基础上尽量运用纯度高的色彩进行拼接以制造动人的效果, 更加强调人们通过作品能够在心理感受上达到共鸣。

(3) 立体派

与与野兽派追求色彩解放的目标相辉映的是立体派, 他们强调从物体的形态中解放, 他们与野兽派相组合使油画语言从传统的绘画语言中解放出来, 都是十九世纪最为前卫的画派。野兽派认为传统画法中都是通过某一角度对物体进行描绘, 而描绘出的便是片面的形象, 不呢个体现物体的完整性, 因而立体主义者试图通过几何学将物体的各个面、各个形态组合起来, 从而构造“完整”的物体。

因此, 立体派的创作手法大概有以下特点:熟悉运用了几何学;模拟视觉的真实性进行拼接;将物体的各个面进行拼接, 或许发生重叠, 造就了“四次元主义”;运用抽象的创作手法将人或物抽象成了圆形、球形、四边形等几何图案。

4. 后现代主义油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了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这是一场美学的革命, 人们对油画所孕育的语言表达开始重视, 并且强调油画中语言的创造力, 同时涌现出了新的绘画作品和流派, 包括意大利的超前卫派、发过的新表现主义等。

由于相隔时间较近, 且我们目前处于这个发展阶段中, 尚不可见它变革后的发展成效, 但它更加追求人文主义精神, 且在如今高科技技术的洪流下, 绘画艺术中融入了摄影艺术, 创作出了更加立体、层次更加分明的油画作品。它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折衷的多样化风格, 兼容以往艺术中的创作手法和世界各国的创作手段, 同时又将现代的摄影艺术和各种媒介、材料相结合, 油画语言没有鲜明的流派之分;具有巨大的信息量, 如今的画家熟悉了解传统绘画, 因此他们的潜意识中拥有着各个流派的影子, 再交织现代油画绘画的特色便创作出形形色色的作品;形象多样, 现代主义的绘画形象较多, 包括卡通、涂鸦、写实、抽象等形象进行绘制, 这种自由、多样的创作形象是对人的价值及尊严的极大肯定。

二、油画形式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

1. 点

点是绘画语言中最经常用到的视觉实体, 它构成了整个画面。它也是绘画中最经常用到的元素, 比如画家莫奈便用点彩来表现炽热的阳光, 梵高则用点来表现星空, 以他们为代表的印象派、新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十分注重点的使用。在画面中突出点具有丰富、活泼、布局生动的特点。

2. 线

线是绘画中反映自然形态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 它对事物通过形态的描绘达到概括、组织的效果。而对线的色彩、虚实、曲直变化的运用则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画面的整体效果。在一些艺术家眼中也认为线是最为纯粹又最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重要元素。

3. 面

面在油画语言中相当于绘画作品的整体效果, 它是由点和线构成的整体, 无论面的造型是规则还是不规则, 它都有很强烈的形式感, 与之相关的构图结构、轮廓、整体的协调性都能影响到画面的效果, 给人强烈的视觉体验。

三、油画形式语言的规律

1. 光影变化

人们接受外界信息有百分之八十五是来自视觉的, 而视觉获取的信息都是有光线影响的。因此光线所造成的明暗变化、光影、以及色彩变化有效的区分出了平面绘画和立体绘画。光影的变化促使了写实主义的产生, 使画家看到了全新的世界, 从而创作出了更为逼真的作品。

光影的明暗变化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感情, 根据调查证实, 越是强烈的明暗对比越容易使人愤怒, 若是黑白对比则更容易使人惶恐不安。因此光影变化能有效表达心理感受。

光影明暗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如人们用黑暗的色调代替人间, 画面中突出的蜡烛闪着光亮则象征了神明。

光影的明暗变化使画面更加逼真。画家们熟悉运用光影变化的规律和手法进行绘制, 使画面更加立体、逼真。

2. 色彩的作用

色彩能够给予人们视觉首要的冲击力, 也绘画作品中最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色彩具有极为重要的美学价值, 不仅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对物体有强烈的象征作用, 还能有效的表达心理情感。

如今人们对色彩学进行专门的研究, 将其大致的划分为冷暖、轻重、远近几个种类, 因为各种色彩能够引起不同的心理转变和情感变化。各个色彩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如下。

(1) 黄色来源于太阳和向日葵等物, 象征着光明、高贵、希望等, 是典型的暖色系。

(2) 绿色代表着森林, 象征着生活、健康、安全、生意盎然等, 是典型的暖色系。

(3) 红色象征着积极、勇敢、热烈等, 属于暖色系。

(4) 黑色象征着死亡、寂静、神秘、深邃等, 是典型的冷色系。

(5) 白色象征着纯洁、朴素、干净、虚无等。

(6) 灰色象征着深邃、神秘、不安全、中庸等, 属于冷色系。

(7) 蓝色代表着天空, 象征着希望, 光明, 也常常象征着忧郁。

轻重感是由明度造成的, 明度较高的颜色给人轻飘的感觉如红色、黄色;明度低的颜色给人厚重感如灰色、黑色。

冷暖感是由色系造成的, 暖色给人温暖的感觉如红色、橙色;冷色则给人寂静、寒冷的感觉如灰色、紫色。

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人们更多的受到新事物和新观念的影响, 脱离了曾经的地域限制, 比如绿色因时代发展的需要被赋予了和平的含义;黄色因农业的发展象征了收获。

3. 整体的和谐性

油画作品的整体关系有许多, 其中包括画面的比例关系、绘画构图关系、色彩关系以及造型变化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1) 比例关系。比例关系包括长短比例、明暗比例、冷暖比例、远近比例等, 而美术作品中最为经典的比例是黄金比例。

(2) 色彩关系。绘画中运用到了大量的色彩, 而色彩间的关系包括冷暖关系、纯度关系以及明暗关系, 色彩之间有效的组合能充分表达感情。

(3) 主次关系。绘画中要主次分明, 着重描绘主要内容, 营造出更好的整体效果。

4. 色彩结构

色彩搭配的和谐、统一才能使画面整体协调。色彩的结构营造分为色彩对比和色彩协调。其中色彩的对比包括纯度对比、明度对比、面积对比、冷暖对比;而色彩协调包括主色调调和、中性色调和、面积调和、光影调和等方法。

色彩搭配中根据各个色彩的特点进行搭配, 无论是运用对比的手法还是协调的手法都是为了营造整体的画面感和层次感, 使油画形式语言更加具有创造力。

5. 视点位置

视点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欣赏者欣赏一副油画作品的着眼点便是视点位置, 也是能与画家产生共鸣的重要原因。视点位置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平视构图。平视构图是最为常见的构图方式, 也是常规效果, 容易给人们形成身临其境的感觉。

(2) 俯视构图。仰视构图能够有效丰富画面的层次感, 给人产生盛大的心理体验。

(3) 仰视构图。能突出画面中人物的崇高感, 这种手法常常运用到宗教绘画中以突出圣母的形象。

6. 时空

时空是三维之外的第四维, 很难在油画作品中表达出来。但在油画作品中一旦表达出时空就会给人强烈的心理感受。比如《石工》中所呈现的静止画面能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动态的过程是体现出人物正在运动的过程, 通过动态的造型体现出时间的变化。

7. 对比呼应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 也正是矛盾使油画作品具有生命力。对比的手法不仅运用在写作中, 同时也运用到了油画绘画中。对比呼应的手法能够形成强大的张力, 营造出强烈的感染效果, 同时也给人醒目的视觉冲击, 丰富画面的层次感。

油画中的对比呼应包括黑白对比、虚实对比、空间对比、肌理对比等情况, 在对比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呼应以求同。

呼应的方法包括绘画内容上的和谐呼应、色彩的协调呼应、线条与画面穿插的协调呼应等。

不管是对比的手法还是呼应的手法都是为了营造画面的和谐感, 也是为了使油画形式语言更加丰满, 更加具有表现力和张力。

8. 构图中心

构图中心是油画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也是油画中线条、画面等所有要素的视线交合点, 同时达到了突出画面中心的重要作用。突出构图中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位置突出。位置突出的手法常常运用在景色描绘中, 且位置突出时常常运用到“黄金分割点”的方法, 给人造就舒适的视觉体验和关注点。

(2) 集中突出。构图中心不一定是某一个点, 可以是某个物体或是某个区域, 比如油画作品《勺子》中便突出了整个勺子, 使勺子成为了整幅画的构图中心, 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 相异性突出。相异性突出主要是利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绘画的主题, 通过强烈的色彩或者形状的对比引起强烈的视觉刺激, 这种鲜明的对比能够有效的突出画面中心。

(4) 借助光线为中心的突出。在油画绘画中, 可以利用光和火来突出画面中心, 光和火的绘制通常伴随着色彩的明度, 这时便给人形成了视觉焦点, 增强整个画面的画面感。

四、结语

油画作为世界美术的重要分支在现代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其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悠久的发展历史, 与此同时它凭借其较为完善的油画形式语言规律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 本文中笔者谨根据自己的一点见解对油画形式语言规律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积累形式语言规律的相关经验, 运用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丰富油画这门艺术语言。

摘要:油画作为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凭借其油画形式语言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本文着眼于油画形式语言的发展史, 分析了从起源到后现代主义的油画发展历程, 随后从点、线、面三个构成要素, 以及光影变化、结构、视点位置、平面构成、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探索油画形式语言的发展规律, 促进油画的发展。

关键词:油画,发展历史,形式语言规律

参考文献

[1]刘春蓉.消解与重构——油画静物的形式语言初探[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3 (8) :16-17.

[2]张曦.东西方油画形式语言的融合与碰撞[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15) :18-19.

建筑形式语言 篇8

一、立足文本特色语言, 品言得言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其实, 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注视思路, 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 得意又得言。”

1.抓传神词语, 品言得言。余秋雨先生在回读者熊泽民先生的信中说:“世间文字已经太多, 我们要带着对中国文字的恭敬, 认认真真地琢磨几遍, 才值得他人去读。”可见作家对词语的运用是仔细揣摩过的, 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也要带着对作者的恭敬引领学生对灵动的词语认认真真地琢磨几遍, 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如《乡下人家》中“……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 爬上屋檐”, 作者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乡下人爱种瓜的情景, “攀”用得特别传神。在教学中, 我用字理与学生分析理解“攀”字的用意, 作者为什么不用“爬”而用“攀”呢?我让学生观看“攀”字的古文图, 通过看图析解, 学生明白原来“攀”字下面是两只象形的手, 这个字表示两只手顺着旁边的树干努力向上爬的意思, “攀”字有一种向上的精神, 有一种动态美在里面, 比“爬”字更生动、形象。通过这样教学, 使学生对特色词语的形象有了直观的印象, 感受到了作者用字的准确、生动, 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 注意抓住关键词品读咀嚼, 这些意象会逐渐进入到学生的语言仓库中, 真正实现得言。

2.抓特色句子, 品言识形。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 内涵只有有心人得之, 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因此,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揣摩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比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如《慈母情深》中有这样的句子:“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口罩上方, 一对眼睛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这句话将“我的母亲”放在每个动作的后面, 整齐匀称又富有节奏韵律。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写出这个意思呢?我出示学生平时习惯写的句子“母亲的背直起来了, 转过身来了, 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看着我”。我让他们对比读一读。学生很快明白, 句子通过一而再重复“我的母亲”, 更能突出母亲的辛劳、母亲的爱, 更有感染力。这样, 学生领悟到特色句子的表达技巧, 实现了识形。

二、关注文本特色语言, 习言得言

练笔比日记更有针对性, 比作文更能激发学生写的欲望与激情。所以要指导学生把作文语言写得精彩, 应该把指导做得细一点, 步子迈得小一些。

1.写细致之言。灵动的文字总缺不了细致的描写。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 “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这句话如果是我们的学生写出来就是“他挖了很久”。在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这句话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用不断加强的语气来读这句话。通过观察与朗读, 学生明白这些不断递增的数字使语气不断增强, 显示了父亲高大的形象。然后我让学生用如此的方法扩写“他等了很久”这句话, 学生马上说出很多句子。有的说:“我等了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50分钟, 汽车还没有来。”有的说:“时间过了一天, 三天, 半个月, 一个月, 他还没有收到来信。”这样的练笔, 学生准确、形象地掌握了细致描写的方法。

2.习特别句式。学生作文干瘪的主要原因是文章句子太平淡, 没有起伏。有人做过统计, 作家余秋雨先生的文章, 每三句就有一句精彩的句子。对于小学生来说, 虽然没有必要达到这个境界, 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如《慈母情深》中, “母亲说完, 立刻又坐了下去, 立刻又弯曲了背, 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 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一连串的动作描写, 四个“立刻”的连用, 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母亲的辛劳与生活的艰辛。在教学时, 我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句式, 用上四个“时而”说老师上课的情形。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特色语言表达的技巧, 久而久之, 学生会逐步形成大家风范。

3.学修辞添彩。在一篇文章中, 能用几个甚至一个恰当的修辞就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如《花钟》第1自然段:“凌晨四点,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 艳丽的蔷薇花开了笑脸;七点, 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开了……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段话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各种花开的时间与特点。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体会写作手法后, 出示语境“梨花开了”“荷花开了”“菊花开了”, 让学生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这几种花开的时间与特点, 学生们很快学会了表达的方法。如“十二月, 梨花在寒冬中睁开了眼睛”“夏天, 荷花张开了笑脸”“秋天, 菊花舒展优美的身姿”。这样的练习激活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使文本语言转化为个性的语言。

4.练幽默情趣。幽默能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如《猫》中,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 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 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还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 “我小时候的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 也是又高又直, 到后来, 碰了几次壁, 就把鼻子碰扁了”。这些句子, 平实中显幽默, 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句子的幽默点, 在平时的写作中, 我要求学生多用些幽默的语言。

5.仿特色结构。学生表达无序也是现在学生作文的通病之一, 抓住教材中的段式进行指导, 有利于学生把握语言的规律。如《泉水》中, 课文第2~4自然段结构相仿, 写出了泉水多、清、甜的特点, 在教学时, 我这样引导学生:作者是怎么写这几段的呢?先写什么, 然后写什么?让学生读懂构段的方法后, 紧接着, 我提供图片, 让学生仿写一段结构相似的话。

这样, 通过迁移式练笔, 使学生的语言积累得到了有效的运用, 这种仿中有创的练习, 使学生发展了思维, 实践了语言, 创造了语言。

三、关注文本标点符号, 练特色表达

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 正确、生动、灵活运用标点符号, 能让文章增色不少。如《穷人》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 揍我一顿也好!”托尔斯泰用了4个问号, 6个省略号, 3个感叹号, 表达了桑娜犹豫、自责、紧张的内心。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读这些句子, 看看发现了什么。再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我让学生用上省略号、感叹号、问号写一段自己心情复杂时的句子。通过练笔, 学生领悟到用标点符号的作用不仅仅是停顿, 还可以增强语气, 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关注语言形式学习表达方法 篇9

一、破译语言文字密码,打破语言发展瓶颈

小学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气息。文本精妙的语言形式是作者准确地表情达意的载体。所以,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应为语言形式。教师应带领学生破译语言文字的密码,体会作者表达方法,最终打破学生在语言发展方面的瓶颈。

1.体味意味深长的标点

标点不是无情物,它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情感载体,参与情感表达。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一言语形式的作用。有时我们只要抓住小小的标点符号,就能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其中的真味。

《穷人》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

师:请默读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文中使用了许多的“?”、“!”和“……”。

师:请再仔细读读这段话,你能从这些标点符号中读出桑娜哪些心理活动?

生:紧张、激动、担忧、害怕、坚定……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桑娜,当你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你会担忧什么?试着把第一个省略号补充完整。

……

师:原来桑娜担忧的是孩子和丈夫。那她又害怕什么?又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定呢?这两个问题你们小组自己讨论解决,试着把后面的几个省略号加以补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你们抓住标点符号,读出桑娜复杂的内心。

(学生试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师:作者只用几个特殊的标点符号,寥寥几笔,就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写出来了,不愧是擅长描写心理活动的大师。

师:请你也试着描写一段心理活动,适当运用各种标点符号。

……

本环节教学聚焦于桑娜抱回孩子“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关注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尤其深入叩击省略号的内涵,分层辐射课文内容,让学生走进桑娜矛盾的内心世界,体会她的善良,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是简约而不简单。

2.关注点睛传神的字词

把字词孤立地看,大多平淡无奇,但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却能灵动起来。

如,《与象共舞》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悠然而去”一般用于人的身上。此处,用于描写笨拙的大象,便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新鲜感,让人眼前出现一幅幅画面,产生丰富的遐想:大象会是怎样摇头晃脑,怎样甩着它的大鼻子,怎样随心所欲地卷着皮鞋……于是,读者在不经意间也会扑哧一笑:原来笨重的家伙也会这样“调皮”。教学时,我们可以紧紧抓住“悠然而去”,感受词语的画面,体会作者用词的新鲜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让学生领悟词语的感情色彩,可谓“一词入手,百味皆生”,让人回味无穷。

3.发掘精彩典范的句段

文本中蕴藏着许多精彩典范的句段。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要给足学生时间,实现学生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让他们在最真实的状态下阅读,从而学习教材的表达方法,提升学生言语能力。

例如,《触摸春天》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盲童安静拢住一只蝴蝶,创造了一个奇迹。为了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写奇迹的表达方法,掌握这一言语形式,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在词句中感悟奇迹后,展开这样的教学——

师:作者是如何把安静拢住蝴蝶这一奇迹写具体的?(课件出示)

(学生交流)

师:是的,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表示连贯动作的词语,还在这些词语前加上修饰词,把安静拢住蝴蝶这一奇迹写具体的。

师:让我们学习作者的写法,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并在动词前加适当的修饰词,写写安静创造的更多的奇迹。可以写嗅闻花香,也可以是抚摸枝条,还可以写聆听虫鸣……

4.抓住独具匠心的布局

文章的布局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进行的合理安排,充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这些独具匠心的文章布局,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主旨,更能为学生在今后习作中布局谋篇提供多种蓝本。比如,《桥》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布局独具匠心、新颖独到。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一直没有捅破,直到结尾处才交代:“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原来,老太太不仅失去了丈夫,还失去了儿子。读者为这悲烈的结局而痛心的同时,更为老支书的崇高品质深深震撼:原来老支书从队伍中揪出的竟是自己的儿子!他为了保护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为了保护儿子,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大的形象赫然屹立于学生面前。教学时,先让学生改变文章原来的叙述顺序来进行理解;然后再加以比较,感受文章的独特布局所带来的悬念和感染效果;最后模仿小说布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比较品评语言文字,促使语言表达内化

比较品评语言文字,是让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学习表达方法的有效措施。这一方法能让学生感悟语言之精妙,体会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并产生这样的想法:在习作中我也要写出这样的词语。教师可以通过增减文字、变换语序、替换文字等方法让学生比较品评语言,促使学生语言表达的内化。比如,《猫》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教学这一句时,我出示以下句子:说它贪玩,的确是,要不不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比较,感悟到同是写猫的贪玩,写法稍有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却截然不同:加上语气词写出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后者却写出对猫的责备。

又如,《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先将“我的母亲” 拿到整个句子的前面,让学生比较阅读;然后,在句子中只用一个“我的母亲”,再进行比较阅读。这样,让学生明白作者反复强调有什么目的。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比较,从中感悟到母亲的辛劳与疲惫,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教学到这一段:“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引导学生思考:“立刻”的近义词有哪些,这里可以换成这些近义词吗,为何连用四个“立刻”, 这种重复的用词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明白了“立刻”一词不但没有重复之感,而且将母亲争分夺秒工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想象语言丰厚的内涵 ,习得语言表达技巧

教师应引领学生运用自己的直觉、情感、想象等因素,触摸词句的温度,丰厚语言内涵 ,让言语形式的习得过程有如大雪无痕般的自然、顺畅。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教学时,我抓住“大雨没喘气”展开教学:

师: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象?

生1:大雨面目狰狞,冲毁了房屋,淹没了田地,使村民家毁人亡。

生2:大雨顾不上喘气,一心只想着报复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们。

师:作者是怎么做到把大雨写得那么可怕的呢?

生:作者把大雨当成一个魔鬼来写。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想象说话,丰厚 “没喘气”一词的内涵,不仅领悟到“没喘气”之意,更是体会到了拟人手法表达之生动,在不着痕迹中自然习得表达的技巧。

四、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迁移文本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学生能运用课内习得的文本言语形式,在生活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习作中灵活运用,实现语言的意义和价值,让语言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迁移训练可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在感悟的过程中探究言语的表达方法。其次,教师拟定文本句型,让学生运用这一句式仿说仿写,初步掌握这一言语表达形式。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思维,自由创作,追求新的突破。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习得文本的表达方法,训练时可以先仿说仿写,再自主表达。

例如,《猫》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分以下三步进行:一是学习第一节,感悟猫性格的古怪。小组合作,探究出作者最突出的写作方法是采用这样的句式写猫性格的古怪。出示:

二是运用以上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习得这样的言语表达形式,进一步感受猫的古怪性格。三是学会自由表达。课后运用这一言语形式写一写其他小动物的古怪性格。

又如,教学《落花生》一文,在学生明白作者借落花生的可贵特点,比喻人要做有用的人,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后,我先出示以下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然后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运用本课习得的“借物喻人”的手法,描写一种事物。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可得“意”忘“言”,不可得“意”忘“形”,要让学生关注文本语言形式,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只有以教材为依托,在一次次的“真枪实弹”的历练中才能不断提升他们的言语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

追求有意味的语言形式 篇10

一、在文本最深处漫溯, 强化语言的意蕴之美

所谓“意蕴”, 即事物内在的涵义。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蕴简称为“意”。在文本中, 作者意蕴的表达不是直白显露的。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意蕴深藏于文本之中, 是隐藏在文本深处的灵魂、神韵, 只有用心灵去探究领悟, 才能感受其魅力之所在。

1.捕捉“情眼”, 品语言之立意。杜勃罗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 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有人把这种“生动的对象”称之为“情眼”, 它是作者构思的焦点, 是全文的主旨, 是行文的线索。教学中, 找准文章的“情眼”就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能让学生寻找到开启文章情感内涵的金钥匙。如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时, 让学生反复读课文, 细细品读课文中的一句话“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 一边听故事一边想象:看到了哪些美好的画面?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移入课文描写的一幅幅画面中:在美丽的大森林中, 一丛丛野蔷薇芳香扑鼻, 多么美好;萨沙一家人在度假, 其乐融融, 多么美好;爸爸妈妈那无声的行动、爱的教育, 多么美好;萨沙为那雨中毫无抵抗力的蔷薇花盖上雨衣, 又是多么美好。“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 这就是本文的“情眼”。美好的景, 美好的人, 美好的情, 把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交织在一起, 洋溢着融融的爱意。

2.推敲词句, 品语言之情意。言语形式是一定社会意义的载体, 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文并茂的文章, 人世间多姿多彩的情感在作者深情的语言表达中得以充分展现。《桂花雨》中的思乡情, 《师恩难忘》中的师生情, 《姥姥的剪纸》中的祖孙情,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的父子情, 《但愿人长久》中的兄弟情……文中的关键词句常常是文本的情韵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咀嚼玩味那些经过作者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关键词句, 体味文章的情愫。如教学《爬天都峰》伊始, 直接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天都峰的有关语句, 让学生们来介绍天都峰。其实, 这并非是单纯地呈现文本, 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形式”, 而是要在第一时间引导学生推敲作者的遣词造句。学生品味语气词“啊”“哩”, 了解了天都峰之高;理解“笔陡”“挂”等关键词语, 知道了天都峰之陡。在欣赏精彩语段的过程中, 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 对天都峰的险峻有了最为直接而深刻的印象, 乃至后来对文中一老一小“终于”爬上天都峰顶时体会颇丰, 发出情不自禁的赞叹。

3.揣摩细节, 品语言之深意。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 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 这时, 再前进一步, 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细节描写可以是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 也可以是景物的一花一叶、光影色香……文章因细节而生动、深刻。如《爱如茉莉》文中的一句:“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一处细节描写, 作者虽然写的是阳光, 却寄托着人的深情, 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许多的生活细节描写还镶嵌着父母之间深深的爱, —句话, —个动作, 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 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串起来的细节背后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沉浸在字里行间, 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读懂了一个个细节的内涵———涓涓细流般的真爱, 如茉莉般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幽香缕缕。

二、在表达生发处创作, 深化语言的意境之美

所谓“意境”, 《辞海》中这样解释:“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像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意象关系场, 呈现的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 是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具有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课堂上通过读写结合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 也能够让文本描绘的意境更深远。依托文本的读写结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语言的空白点———补写。“计白当黑”是国画艺术中谋篇布局的经典, 这种以无胜有的高超技巧, 赋予了作品更高的审美价值。如《爬天都峰》一文中, 对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过程这一“留白”之处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描写, 而是简洁传神地用几笔勾勒了小朋友奋力爬山的情景, 以省略号点到即止。虚处含实, 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 给人以遐想的空间。此处适时放慢教学的节奏, 让学生们补充发挥, 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创新的空间。学生在提升自我表达能力的同时, 更能将文本蕴含的价值取向冥冥“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2.方法的习得点———仿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字字珠玑, 是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的很好范例。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在《夹竹桃》一文中描写月光下的夹竹桃, 笔触细致入微, 尤其是“我幻想……我幻想……我幻想……”的排比句式, 把夹竹桃引发“我”的幻想写得生动有趣, 引人遐想不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顺着季先生的思绪, 展开大胆的想象, 设计这样的仿写:我幻想月光下的夹竹桃是 () 。这一仿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可以促使学生的语言由积累过渡到内化, 由吸收转化为表达。

3.能力的增长点———改写。这是在原文的基础上, 或改换文本表现形式, 或改换文本体裁, 或改换人称, 对原来的文本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读写训练形式。如教学《放飞蜻蜓》一文, 学生通过品读陶行知先生和孩子们的对话, 懂得了许多与蜻蜓有关的知识。这时, 可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变一变, 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蜻蜓, 以“我是一只可爱的小蜻蜓”为中心句有序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内容可以是课上学习了解的, 也可以是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入乎其内”, 对蜻蜓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写出来的作文充满了拟人化色彩, 颇有趣味。同时, 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4.情感的延伸点———续写。教材中的一些文章在结尾处戛然而止, “言”虽尽而“意”无穷。这无言的结局耐人寻味, 给学生留下了探究的悬念, 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对于喜欢探究悬念、追求圆满的小学生来说, 这实在是续写的好时机。这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故事沿着他们设想的方向发展, 进行续写, 达到心理的满足。如《爱之链》一文, 文章的结尾给人一种余音缭绕之感, 这未言尽的结尾深沉而含蓄, 也是学生创作的好“机会”。可让学生续写一段符合人物心情的环境描写, 以“清晨, 乔伊醒来……”开头, 并用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句。学生植根于文本, 想象于文外, 不但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而且对“爱”的感受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三、在内外结合处拓展, 浓化语言的意趣之美

所谓“意趣”, 是指文艺作品的旨趣和趣味。拓展是对文本的补充和延伸。如果教师立足文本, 因“地”制宜, 以随机、灵活多样的形式适时、适度地拓展, 那么学生对文本也会产生更多的美感。

1.课内外沟通。每一篇课文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 从作者生平到创作背景, 从文本体裁到表现手法等, 包含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然而, 教学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教学时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 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丰富学生语言储备, 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等能力。如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 学生对“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并不是很理解, 教师适时精心筛选、补充课外资料, 人物形象便可在学生脑海中立刻丰满起来,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同样的主题, 同样的题材, 在不同作家甚至同一作家的笔下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教师可以选择内容或形式上相同或相似的作品, 指导学生与学习的课文比较分析, 由此及彼, 组合积累, 实现类化和迁移。如在学习《埃及的金字塔》时, 教师可以补充有关金字塔丰富而有趣的资料, 让学生与文本内容进行比较, 进而思考: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的这些材料来写?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表达的目的不同, 材料的取舍自然有别。这也是学习写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2.学科间融合。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知识的交融性越来越强。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 准确地找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点,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避免语文课的“异化”, 从而保持语文课的本色。如《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 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充满了童趣, 生动的语言、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良好的凭借, 很适合儿童阅读和表演。在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即兴表演, 要求“仔细观察小演员的语言、神态、动作等, 看谁的表演最能结合课文的描写并有所创新”。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 对“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这些词语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了。

3.语文即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语文的资源库, 应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在生活中积累语文, 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生活。学习《春联》时, 我让学生察看各家各户门上贴的春联, 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了春联的特点, 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春联, 丰富了自己的语言, 而且提高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 培养学生“语言的自觉”, 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 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语文就是为生活服务的。这不仅能缩短文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还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和乐趣。再如“课前一分钟演讲”,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及所经历的事, 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好习惯, 还能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为写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上一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下一篇:弓形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