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形式语言

2024-10-06

油画形式语言(通用10篇)

油画形式语言 篇1

摘要:艺术来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现实只有一个, 画面却可以有多种, 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色彩,情感,形式语言,构图

油画是通过视觉来表达绘画者的情感、情绪的语言。就像每个人说话做事的风格不同, 每个画家对画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从法国印象派开始, 美术观念进一步发展, 不仅仅在观念上反传统, 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变化, 绘画逐渐地摆脱了具体的“形”的束缚, 走向更自然的形态。

首先从构图来讲, 每一幅好画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他们都有一个主题, 一个主要表达的东西, 也就是画眼。一幅画有了画眼称之为构图, 而没有画眼便只能称为图。一张有画眼的构图比没有画眼的图更具影响力, 更能产生强烈的印象, 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更有看头儿。

如当代画家许江, 他的代表作向日葵系列作品中, 场面宏大、气势恢弘, 而这种氛围除了源于磅礴遒劲的形体色彩, 更多的是由于空间上的重量感给观者心理上造成的历史知觉, 给观看的人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一种震撼力。画家将具象和抽象同时并置在自己的作品上, 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出强大的三维空间。

其次从色彩来讲, 色彩就像画家的灵魂, 传递他们的思想, 诉说他们的情感, 是他们表达绘画语言的重要途径。色彩构成了艺术形式的基本语言。刚开始, 画家临摹自然、照抄实物, 这是写实派。后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 人们开始研究光线对颜色的影响、视觉和心理的关系等, 画家也开始自由的追求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色彩, 追求艺术中更本质的东西, 即人的心灵和情感。

比如当代画家王克举, 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非常现代, 是一位朴实的抒情画家。他所描绘的画面跟参照的对象相差很大, 是大脑对客观物体的加工再创造, 主观想象的成分大于客观实物, 对所画对象进行了夸张变形, 《清凉的海风》系列、《漫山遍野》《秋棉花》都很具有代表性。他的作品是一个壮丽的色彩世界, 色彩突出, 丰富有层次。他的画面没有固定用色, 几乎每幅画的色彩都是不同的, 他的用色很纯, 很夸张, 天更蓝, 树更绿。暴力的画面语言与抒情的自然田园形成一种强烈对比, 这种对比正是他作品使人过目不忘之处。画面中透露着柔美的诗意与浓烈的情感。现代与传统、抽象与写实、精神与自然相融合, 艺术表现形式独到而又创新, 以别具一格的眼光与表现技法从自然中提取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用纯度、冷暖、疏密巧妙地制造了他独有的绘画旋律。这便形成他独特的绘画形式语言, 绘出一个壮丽的彩色世界。

闫平作为一个女画家, 《母与子》系列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是源于身为母亲最自然的感情倾泻。她的绘画中色彩绚丽柔美而又大气。以前看她的画很抽象, 整幅画满是绚丽的色彩。而随着艺术的发展, 随着自己眼界的提高, 现在看她的画是具象的, 是用色彩堆积出的各种形象。所以欣赏一幅画是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她的每一幅画都记录了画家的生活, 就像是她的日记, 从她的作品中看到的是琐碎生活的影子, 她用自己的色彩符号叙述着快乐和悲伤, 记录着春去秋来、聚散离合以及生活中细小的变化。看着画中每一个落日黄昏, 看着屋内弥漫的柔和光线, 那暖暖的气息使观者紧张疲惫的心都放松了, 让人感觉到生命的价值, 一种活着的感动。

再比如画家周仕超, 他的画是用色彩的点线面组成的, 是一种人为创造的色彩, 所以更注重画面本身的颜色。有意味的色彩团块使画面更具有一种现代感。他的绘画有一种东方诗情画意的韵味, 其笔法近似于中国画中的皴、擦、点、染。表面看似抽象, 画面朦胧, 但是仍然能从中分辨出教堂、楼房、树木等。画家将它们当作构成画面形态的符号, 这种巧妙的构思、自然的过渡, 实现了抽象与具象的共生。

绘画大师吴冠中说“笔墨等于零”:脱离了画面, 单独的线条、颜色都是零。笔墨不是程式化的东西。确实是这样, 在对绘画的研究以及自己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每块颜色和形式都赋予存在的内容之后, 每一笔都是有内容的, 只是和传统意义上的内容不是一回事。吴冠中致力于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发展, 将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换句话说, 他是在用油画颜料画中国画, 他画面的色调和谐、清新, 境界宁静、淡美, 使画面产生诗情画意般的感染力。这便是吴冠中独有的绘画形式语言。

与他们的绘画都不同的, 何多苓的艺术算是比较具象的, 同样具诗意的特质, 他的色彩总是给人感觉淡淡的, 优雅、唯美、感伤, 他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他艺术造型的功底坚实而全面, 笔尖所到之处, 人物、景象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他在绘画形式语言上所推崇的单纯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似简单, 实际上却细致复杂, 表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精神意境和深层次的艺术追求。

再说说画家徐芒耀的绘画, 他的作品是具象写实的, 但是又不是照抄现实的, 在他的画布上, 具像与抽象相结合, 他绘画中的人物或是穿墙而过, 或是跟雕塑互换身体, 形式是抽象的, 表现是具象的。以抽象的思维加上细腻的写实技法, 重新组合成一幅一幅带有现代意味的作品。近些年来, 他的作品中常出现双影, 这种视觉现象是照相机所做不到的, 从而形成独特的徐芒耀风格。这便是他特有的形式语言, 他特有的绘画风格。

冷军的超写实绘画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一种细腻真实的震撼。他的画最大的特点就是极端的写实, 他的作品构思独特, 结合非凡的绘画技巧构成了他的绘画语言。有时候会听人说“这幅画真美, 就像真的一样”, 有时候会听人说“真美, 就像画的一样”。他的表现形式就是这样, 一种分不出真实还是画的美。

形与色构成了画面, 对形与色的不同要求和表现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画面风格。从本质上讲油画是一种心灵的产物, 人类之所以要创造艺术, 就是为了借助外在的事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它是体现画家心灵的媒介。

艺术来源于现实, 却更高于现实。现实只有一个, 画面却可以有很多种, 不同画家有不同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需要考虑的只是形与色在画面上所构成的美感以及用线条和色彩讲述故事里的悲欢离合。

油画技法中的形式与存在 篇2

关键词:技法;形式;存在

所谓的形式是一种表象方式,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从主观的观察形式来确定这一是内涵,也就是说,以人为主,所感觉到的、碰触到的全都是一种技法形式,而从微观上来说,我们又可以将技法形式看作是一种具体的体现,比如在画中的技法语言、技法行为,都是一种具体形式的表现。而作为存在来说,我们更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技法融入油画当中的“本体”。它既明确的分离了技法与油画之间的关系,又以具体存在的形式强调了油画不能离开技法的重要性,所以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对优化的技法中的形式与存在做了详细的阐述。

1 油画技法形式

所谓绘画技法形式,是作者以表达某种思想为目的,运用笔、刀、墨、纸、颜料等材料工具为物质载体,以色彩、线条、明暗、肌理等视觉信号为媒介,通过造型艺术手段,创作描绘艺术形象造成视觉体验的表达方式。纵观国内外传统的油画,技法形式承载着作品最直观的面貌,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幅作品的艺术水准和成就。因此,在油画创作中,我们应该注重绘画形式技巧的运用与创新,以此来丰富作品内容、深化作品内涵、革新艺术主张、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和时代感。前辈大师,虽处于不同的流派,但在表现同一类题材的绘画作品中尽管形式风格大相径庭,而且在传达思想观念方面却有着等量齐观的张力与表现力。他们在技法上有着类似的基础,而且在绘画品质上又有着与个人气质和情绪相吻合的风格倾向,这种风格倾向,往往更生动、更容易打动人心。因为,油画形式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形而下的基本技法的娴熟掌握与应用。在向前辈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敢于突破传统,不要一味地模仿。

技法形式的重要性:(1)决定作品艺术水平。油画形式的先期准备在于熟练操作技法以及驾驭油画材料,这两点也是油画艺术的纤体条件。艺术的高度和水准往往通过绘画的技法实现,在技法当中所承载的面貌或者样式通常是实现技法完善重要前提保障。所以我们在观看油画时常常会观看其绘画技法。也就是说被我们所承认的油画大师其首先是一位技法大师,他通的技法通过气固有的形式,完全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技法当中的具体技巧。(2)创新流派、实现风格化。形式是一种油画的名片,不同的形式代表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阐述着不同的概念,所以面对大师的画风我们往往能一眼看出作者的流派,也就是其主要的技法形式,所以每一种技法形式不但是表现了大师的创作水平,同时表现了大师的创作风格,进一步说是表现除了一种在不同技法当中形成以作者本身为核心的表现形式,代表着作者在油画技法上登峰造极的表现能力和独树一帜的风格魅力。(3)体现作品思想与主题。技法当中的形式已经从单一的“技能”上升到了完善的“行为方法”当中,技法再也不是“技”而是超脱工笔所形成的一种灌输主导意识的“法”,所谓“能工巧匠终为匠,妙笔宗师称为师”所得就是在“技”与“法”上的应用,一旦悟了自己的“法”,那么技能就转化成了一种实现主体思想的形式。随着画风的逐渐成熟、运用能力的不安完善最终能够通过“技”最大程度上实现“法”,将作者特有的艺术形式灌输到作品当中,不仅突出自身的风格,更可以与主题思想相互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也就是作品的灵魂。

2 油画技法当中的存在

“存在”是一个哲学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从“画里”与“画外”两个方向去看待。从画里看,存在是颜色、画布、画笔、结构组成甚至是调色板当中的颜色,他们都是确实存在的东西,那么在这里存在就变成了一种“有血有肉”的具体事物,所以在面对画里的存在时,最多的是从画的载体、媒介、技法上去考虑,因为载体赋予了存在血肉、媒介赋予了存在生存的空间、技法赋予了存在具体的形象,所以在画里当中存在是一个生命;而从画外来说,存在更多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我们往往在评论油画时喜欢评论它与生俱来的精神价值和人为赋予的实际价值,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存在时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对与精神的愉悦,存在时切切实实能够感受到的感觉。从价值上来说,存在是一种人文社会当中衡量事物具体价值的体现,存在时给予油画技法评定的一种价值观,也是油画技法当中能够获得被认可的一种资格。所以综上所述,存在在油画技法当中体现的便是油画本身的表现与价值。

3 油画技法形式和存在的关系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形式是一种体现技法的衣服通常来说也就是实现技法的一种表现理念,通过形式的“着装”不仅可以表示出油画的品位的同时也可以表示出油画的具体形式,将内涵与气质衬托的惟妙惟肖,而存在时一种对于具体事务对于美感对于价值的表现,二者在技法当中全都是内在的生动内涵,比如色彩、造型、笔触、趣味当中如果失去了技法那么就如同大厦失去了骨架,外表的华丽也无法衬托出内在的感觉,现在的油画流派当中,很多都不重视技法的使用,认为技法的操作束缚了自身的理念,不能在思想的天空当中常有翱翔,更多的追求“看山不是山的意境”,却不知这种意境虽美,但是也在于先得看到山,所谓的“看破”也得先看到才能破。也就是说在油画的创作过程当中,如果不重视真正的技法就不能得到真正地思想解放,人文的精神也是需要人作为载体进行衬托的。综上所述,笔者想要表达的理念就是,在油画的创作当中,形式与存在都是体现技法的具体表现,而技法是油画的主要生命,试问再有灵感的画家如果没有了双手又怎么能够创造出惊世骇俗的神作呢,所以重视技法当中的存在于形式,不仅是完善画法的关键,也是完善整幅作品的关键。

作为存在来说,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技能本身的体现,从其发展到其应用都始终贯穿在优化的创作当中,而形式更多的是一种表现的方法与内涵的体现,“存在左右形式的创作手法,而形式左右存在的具体技能”通俗来讲也就是说用法和赋予油画本身形式的不同,所以我们在追求油画的技法的同时,更多的要考虑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所操控的主要形式,勇于完善技法,完善整体油画结构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杨胜军.浅析油画技法和鉴赏的认识[J].安徽文学,2010(8).

[2] 李天慈.走向存在——当代江苏油画的16人巡展[J].上海艺术家,2007(6).

[3] 邵宏.艺术史的意义[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4] 张祖英.20 世纪中国油画展作品集[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5] 弗雷德·奥顿,查尔斯·哈里森(英).现代主义,评论,现实主义[M].崔诚,米亮,姚烦昌,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油画形式语言规律分析 篇3

一、油画形式语言的发展演变史

1. 油画在西方的起源

根据史料的记载, 油画起源于十五世纪的欧洲。近年来人们发现十世纪的欧洲就有人用油类的颜料进行作画的史料, 虽然那时的颜料、技艺及作品并不成熟, 但足以证明油画的发展历史久远。

而油画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很大程度上依赖了人们对材料的发现和绘画技艺的完善, 学术界上认为蜡画技术的“炽热画法”和“丹培拉”是油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其中的绘画技艺如用色、用光、罩染技术等为后来油画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后来尼德兰画家艾克兄弟不断革新油画技法, 详细对比分析前人所用的绘画颜料和画布等材料, 经过探索试验后发现利用亚麻油等快干油当作调和剂有着更好的效果, 并且凭借经验和反复比较试验得出一套较为完备的绘画技术, 是西方油画发展史上的伟大代表人物。

这些人对新材料和新画法进行不断挖掘, 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前的材料缺陷, 在材料上完成了由蜡质到胶质再到油质的伟大转变, 使做出的油画具备色彩明亮、速干、保存时间长且不褪色等优良特点, 这种革新也促使油画这种表现力很强的独立画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2. 古典主义油画

(1) 古典主义油画最为经典的创作时期当属文艺复兴时期, 在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内, 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人们主张解放人类, 推崇尊严、人的力量以及人的价值, 并且艺术家借助油画这种媒介宣传这种思想, 将人类自由的情感和艺术作品完美的结合, 形成了油画发展的巅峰时期。

这时涌现出了大批的油画画家, 如达芬奇、拉斐尔、马萨齐等画家, 他们重视画面的整体效果, 注重利用光影、色彩来体现空间感, 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等。另外一类的绘画语言是利用线条、形状以及细节来作画, 这类的代表画家有荷尔拜因等。

(2) 17、18世纪的油画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此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技艺, 如巴洛克艺术和洛可可艺术。

巴洛克艺术含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既具有宗教主义色彩, 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创作力也充分体现在作品上, 熟悉运用色彩、阴影、明暗对比、朦胧的造型等绘画手法进行绘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洛克艺术, 这一艺术风格经后人总结为四个特色:光线、心理、写实、幻觉。体现在作品上是经常运用光线来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 绘画的对象不仅包括上层资产阶级, 也包括了下层人民, 其中饱含着浓郁的宗教特色;且巴洛克艺术手法中强调人们的心理感受, 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的价值、人的思想这一特色, 使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完整的体现在作品上。

洛可可艺术更加追求自由和创新, 在艺术手法上注重细节的突出, 因此洛可可的作品作为17、18世纪的艺术主流同时具有着华丽、纤巧等特点。

3. 现代主义油画

现代主义油画在形式语言规律上是视觉、知觉以及语言的革新与进化。其中划分为几个重要流派。

(1) 印象派

印象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 在光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启发下, 艺术家越来越注重光影艺术, 将反射、明暗、固有色、透视等重要的色光原理更好的与油画绘画相结合, 探索色彩的美。

印象派的油画语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自然界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线决定的, 光线能够影响到物体的色彩;物体的色彩是由于反射造成的, 因而物体并没有特定的固有色;物体由于光线的强弱而形成不同的明度, 阴部和暗部并不是黑色, 可以通过反射的光线表现出来;所有的物体都是有光影响的, 与此同时光也能造成体积和空间的变化, 因此可以利用光来体现立体感。

(2) 野兽派

野兽派是追求自由、追求创作的典型代表, 他们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夸张的造型设计来实现色彩的解放。其中的代表画家有杜飞、马蒂斯、马尔凯等人。他们注重画面整体的和谐性, 在这基础上尽量运用纯度高的色彩进行拼接以制造动人的效果, 更加强调人们通过作品能够在心理感受上达到共鸣。

(3) 立体派

与与野兽派追求色彩解放的目标相辉映的是立体派, 他们强调从物体的形态中解放, 他们与野兽派相组合使油画语言从传统的绘画语言中解放出来, 都是十九世纪最为前卫的画派。野兽派认为传统画法中都是通过某一角度对物体进行描绘, 而描绘出的便是片面的形象, 不呢个体现物体的完整性, 因而立体主义者试图通过几何学将物体的各个面、各个形态组合起来, 从而构造“完整”的物体。

因此, 立体派的创作手法大概有以下特点:熟悉运用了几何学;模拟视觉的真实性进行拼接;将物体的各个面进行拼接, 或许发生重叠, 造就了“四次元主义”;运用抽象的创作手法将人或物抽象成了圆形、球形、四边形等几何图案。

4. 后现代主义油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了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这是一场美学的革命, 人们对油画所孕育的语言表达开始重视, 并且强调油画中语言的创造力, 同时涌现出了新的绘画作品和流派, 包括意大利的超前卫派、发过的新表现主义等。

由于相隔时间较近, 且我们目前处于这个发展阶段中, 尚不可见它变革后的发展成效, 但它更加追求人文主义精神, 且在如今高科技技术的洪流下, 绘画艺术中融入了摄影艺术, 创作出了更加立体、层次更加分明的油画作品。它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折衷的多样化风格, 兼容以往艺术中的创作手法和世界各国的创作手段, 同时又将现代的摄影艺术和各种媒介、材料相结合, 油画语言没有鲜明的流派之分;具有巨大的信息量, 如今的画家熟悉了解传统绘画, 因此他们的潜意识中拥有着各个流派的影子, 再交织现代油画绘画的特色便创作出形形色色的作品;形象多样, 现代主义的绘画形象较多, 包括卡通、涂鸦、写实、抽象等形象进行绘制, 这种自由、多样的创作形象是对人的价值及尊严的极大肯定。

二、油画形式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

1. 点

点是绘画语言中最经常用到的视觉实体, 它构成了整个画面。它也是绘画中最经常用到的元素, 比如画家莫奈便用点彩来表现炽热的阳光, 梵高则用点来表现星空, 以他们为代表的印象派、新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十分注重点的使用。在画面中突出点具有丰富、活泼、布局生动的特点。

2. 线

线是绘画中反映自然形态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 它对事物通过形态的描绘达到概括、组织的效果。而对线的色彩、虚实、曲直变化的运用则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画面的整体效果。在一些艺术家眼中也认为线是最为纯粹又最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重要元素。

3. 面

面在油画语言中相当于绘画作品的整体效果, 它是由点和线构成的整体, 无论面的造型是规则还是不规则, 它都有很强烈的形式感, 与之相关的构图结构、轮廓、整体的协调性都能影响到画面的效果, 给人强烈的视觉体验。

三、油画形式语言的规律

1. 光影变化

人们接受外界信息有百分之八十五是来自视觉的, 而视觉获取的信息都是有光线影响的。因此光线所造成的明暗变化、光影、以及色彩变化有效的区分出了平面绘画和立体绘画。光影的变化促使了写实主义的产生, 使画家看到了全新的世界, 从而创作出了更为逼真的作品。

光影的明暗变化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感情, 根据调查证实, 越是强烈的明暗对比越容易使人愤怒, 若是黑白对比则更容易使人惶恐不安。因此光影变化能有效表达心理感受。

光影明暗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如人们用黑暗的色调代替人间, 画面中突出的蜡烛闪着光亮则象征了神明。

光影的明暗变化使画面更加逼真。画家们熟悉运用光影变化的规律和手法进行绘制, 使画面更加立体、逼真。

2. 色彩的作用

色彩能够给予人们视觉首要的冲击力, 也绘画作品中最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色彩具有极为重要的美学价值, 不仅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对物体有强烈的象征作用, 还能有效的表达心理情感。

如今人们对色彩学进行专门的研究, 将其大致的划分为冷暖、轻重、远近几个种类, 因为各种色彩能够引起不同的心理转变和情感变化。各个色彩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如下。

(1) 黄色来源于太阳和向日葵等物, 象征着光明、高贵、希望等, 是典型的暖色系。

(2) 绿色代表着森林, 象征着生活、健康、安全、生意盎然等, 是典型的暖色系。

(3) 红色象征着积极、勇敢、热烈等, 属于暖色系。

(4) 黑色象征着死亡、寂静、神秘、深邃等, 是典型的冷色系。

(5) 白色象征着纯洁、朴素、干净、虚无等。

(6) 灰色象征着深邃、神秘、不安全、中庸等, 属于冷色系。

(7) 蓝色代表着天空, 象征着希望, 光明, 也常常象征着忧郁。

轻重感是由明度造成的, 明度较高的颜色给人轻飘的感觉如红色、黄色;明度低的颜色给人厚重感如灰色、黑色。

冷暖感是由色系造成的, 暖色给人温暖的感觉如红色、橙色;冷色则给人寂静、寒冷的感觉如灰色、紫色。

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人们更多的受到新事物和新观念的影响, 脱离了曾经的地域限制, 比如绿色因时代发展的需要被赋予了和平的含义;黄色因农业的发展象征了收获。

3. 整体的和谐性

油画作品的整体关系有许多, 其中包括画面的比例关系、绘画构图关系、色彩关系以及造型变化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1) 比例关系。比例关系包括长短比例、明暗比例、冷暖比例、远近比例等, 而美术作品中最为经典的比例是黄金比例。

(2) 色彩关系。绘画中运用到了大量的色彩, 而色彩间的关系包括冷暖关系、纯度关系以及明暗关系, 色彩之间有效的组合能充分表达感情。

(3) 主次关系。绘画中要主次分明, 着重描绘主要内容, 营造出更好的整体效果。

4. 色彩结构

色彩搭配的和谐、统一才能使画面整体协调。色彩的结构营造分为色彩对比和色彩协调。其中色彩的对比包括纯度对比、明度对比、面积对比、冷暖对比;而色彩协调包括主色调调和、中性色调和、面积调和、光影调和等方法。

色彩搭配中根据各个色彩的特点进行搭配, 无论是运用对比的手法还是协调的手法都是为了营造整体的画面感和层次感, 使油画形式语言更加具有创造力。

5. 视点位置

视点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欣赏者欣赏一副油画作品的着眼点便是视点位置, 也是能与画家产生共鸣的重要原因。视点位置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平视构图。平视构图是最为常见的构图方式, 也是常规效果, 容易给人们形成身临其境的感觉。

(2) 俯视构图。仰视构图能够有效丰富画面的层次感, 给人产生盛大的心理体验。

(3) 仰视构图。能突出画面中人物的崇高感, 这种手法常常运用到宗教绘画中以突出圣母的形象。

6. 时空

时空是三维之外的第四维, 很难在油画作品中表达出来。但在油画作品中一旦表达出时空就会给人强烈的心理感受。比如《石工》中所呈现的静止画面能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动态的过程是体现出人物正在运动的过程, 通过动态的造型体现出时间的变化。

7. 对比呼应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 也正是矛盾使油画作品具有生命力。对比的手法不仅运用在写作中, 同时也运用到了油画绘画中。对比呼应的手法能够形成强大的张力, 营造出强烈的感染效果, 同时也给人醒目的视觉冲击, 丰富画面的层次感。

油画中的对比呼应包括黑白对比、虚实对比、空间对比、肌理对比等情况, 在对比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呼应以求同。

呼应的方法包括绘画内容上的和谐呼应、色彩的协调呼应、线条与画面穿插的协调呼应等。

不管是对比的手法还是呼应的手法都是为了营造画面的和谐感, 也是为了使油画形式语言更加丰满, 更加具有表现力和张力。

8. 构图中心

构图中心是油画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也是油画中线条、画面等所有要素的视线交合点, 同时达到了突出画面中心的重要作用。突出构图中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位置突出。位置突出的手法常常运用在景色描绘中, 且位置突出时常常运用到“黄金分割点”的方法, 给人造就舒适的视觉体验和关注点。

(2) 集中突出。构图中心不一定是某一个点, 可以是某个物体或是某个区域, 比如油画作品《勺子》中便突出了整个勺子, 使勺子成为了整幅画的构图中心, 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 相异性突出。相异性突出主要是利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绘画的主题, 通过强烈的色彩或者形状的对比引起强烈的视觉刺激, 这种鲜明的对比能够有效的突出画面中心。

(4) 借助光线为中心的突出。在油画绘画中, 可以利用光和火来突出画面中心, 光和火的绘制通常伴随着色彩的明度, 这时便给人形成了视觉焦点, 增强整个画面的画面感。

四、结语

油画作为世界美术的重要分支在现代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其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悠久的发展历史, 与此同时它凭借其较为完善的油画形式语言规律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 本文中笔者谨根据自己的一点见解对油画形式语言规律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积累形式语言规律的相关经验, 运用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丰富油画这门艺术语言。

摘要:油画作为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凭借其油画形式语言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本文着眼于油画形式语言的发展史, 分析了从起源到后现代主义的油画发展历程, 随后从点、线、面三个构成要素, 以及光影变化、结构、视点位置、平面构成、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探索油画形式语言的发展规律, 促进油画的发展。

关键词:油画,发展历史,形式语言规律

参考文献

[1]刘春蓉.消解与重构——油画静物的形式语言初探[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3 (8) :16-17.

[2]张曦.东西方油画形式语言的融合与碰撞[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15) :18-19.

油画形式语言 篇4

关键词:形式感;形式主义;内容与形式

一、创作中的思考

绘画艺术是要感染人的,它应该用自己的全部手段去征服观众的心,特别是油画,应该充分发挥它那色彩、线条和构图的主动作用,以画面的全部魅力去激动观众,就像音乐以它的音调、节奏和旋律去激动听众一样,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美感享受,而不是一味的刻画每个细节。这一点,美术的性质和音乐是相近的,它们都是以直接作用于人們感官为特点,而不是直接理智的教育。它是利用感染而不是说教,是通过表情,而不是言词。我们是靠画面的内容是说服别人,而不是靠语言,去告诉欣赏者我画是什么,我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因此绘画是有“情绪”,有“表情”的。很难想象有一种绘画是没有“表情”,或是不依靠“表情”的,哪怕只画一块颜色,只画一根线条,也都有它的“表情”,这是绘画的天性。而这情绪是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的,不同的形式代表不同的“表情”和“情绪”。

那到底是画面形式决定画面内容还是画面内容决定画面形式呢?在绘画者承担着宗教和文学义务,画家的作品必须符合统治者的意愿,把宗教神学与皇权相结合,便于自己的统治。因此只能画的特别的谨慎小心,不仅是因为题材的需要,还有就是对皇权的畏惧。在描述性的绘画中,形式结构的因素隐藏于具体形象的内部,这是因为在那个历史条件下不可能采取别的手段方法。也因为题材的单调才导致形式的停滞不前。到了因此印象派,形式结构才能直接表达画家的感受。人们可以画自己想画的任何作品,内容没了限制,画家情感没有束缚,自然会产生多样的变现形式。在20世纪,潮流与主义层出不穷,画家们共同探索这“形式之路”。因此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我个人认为是内容决定形式,就像这次的作品,用不同时代的自行车体现不同时期的人们的生活,为不同的内容选取相应的表现形式。说到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必然牵扯到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它的理论设创作实践都置内容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赫尔巴特的形式主义美学认为,美只能从形式来检验,既脱离内容谈形式。内容与形式密不可分,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容。

在绘画中,形式主要体现作品的三重意义:第一重指被画家直接赋予感情的东西,这一层次,人们依据对物体的熟悉程度来判断绘画,比如这幅画画的像不像,好看不好看:第二重意义指各个部分的排列组合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升华出出来的形式,这种意义一般说的是有一定绘画功底的初学者:第三重意义指构成实物的元素以及起形成的组合关系。

二、创作过程

(一)创作主题的构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行车也在不断发展。还记得小时候的“大二八”,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现在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基本清一色的电动车、汽车。但去年去上海,我见到的最我难忘的就是满大街的自行车,而且好多的是大梁的车子。在那么发达的城市,人们为什么都还骑的老式自行车,是生活条件、锻炼身体还是个人的情趣情感,我不得而知。但我还是很高兴地,因为至少还有人记得它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骑车不仅低碳而且健康。为了纪念那已逝去的“大二八”,我决定把自行车作为我的创作题材。

(二)刻画

刻画方面就是往精细的画。第一幅作品就画经典“大二八”。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单纯、憨厚、诚实、谨慎、无私,因此这幅作品我会画的很仔细,画我能画的每个细节,用写实的形式表现当时人对每件事认真的态度。而且这是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那时的人们生活拮据,拥有一辆车子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们很珍惜,哪怕是“除了铃铛哪都响”的情况下也不舍得换,每辆车子都会被尽量的服务于人。车子持久利用,人们也吃苦耐劳。用经历了岁月的车子体现人们的朴实。所以第一幅就是看自己的基本功,只要尽力往细的刻画,做到每个细节。第二幅作品表现的是发展了的女式自行车,它有大大的篮子和舒适的设计。人们能骑着舒适的车子去买菜,上班等。当时的人应经懂得规划自己的生活,能有自己的想法,不像以前人那么死板。所以这幅作品我会有色块表现,既形象有不失个性,表现当时人在大集体下也懂得创造。第二幅用的时间最长,因为把握不住色彩的关系,所以特别容易画脏。画完刮、刮完画,反反复复好几次也没称心。它的颜色不能太厚,最好能一遍成型,而且还要看着形式感强,真的很有难度,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第三幅作品画的是现在先进的山地越野车,它不仅把去除了后座,还有变速设计,变速设计减轻上坡负担,没有后座去除带人的顾虑。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物质条件有保障的强狂下人们开始享受生活,人们会骑车旅游什么的,这样的自行车才能适应这快速发展的社会。越会享受一方面也越来越懒,因此最后的山地车我会用简单外形来概括它,既体现人们的懒,也体现画面形式的个性变化,不用太多东西也能表达画面。第三幅直接勾形,然后略施颜色即可。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论艺术中的精神[M].魏大海译.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油画形式语言 篇5

表现性油画的形式语言构成元素, 从画面的具体分析来看, 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抽象元素、形式结构、意象形式。

一、表现性油画中抽象元素由点、线、面构成的特征

再现性油画形式语言中点、线、面构成是依附于具体的形象里。在表现性油画形式语言中点、线、面却从具体的形象中归纳出来, 通过高度概括、归纳、抽离等手法, 进行重新梳理、调整、组合构成画面。在画面中充分运用曲线、直线、圆点、方点、三角型、锥型、平衡、失衡、疏密、扩散、凝聚等, 抽象形态是画面的主要构成方式。点、线、面的娴熟运用所呈现的艺术效果, 体现了艺术家对表现性油画形式语言的情感方式。 (如图1) 苏姗·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第四讲《生命的形式》一文写道:“如果要想使得某种创造出来的符号, 激发人们的美感, 它就必须以情感的形式展示出来;也就是说, 它就必须使自己作为一个生命活动的投影或符号呈现出来, 必须使自己成为一种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表现性油画中运用点、线、面的抽象形态, 使画面具有符号化倾向, 更能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方式。“在艺术中, 形式之被抽象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 形式之摆脱其通常的功用也仅仅是为了获致新的功用—充当符号, 以表达人类的情感。”

二、表现性油画中形式结构高度抽象、概括的特征

在再现性油画的形式语言中画面的结构遵循物象结构特征, 形式结构并不是主要的表现手段。在表现性油画形式语言中对画面的结构进行重新解析和组合, 关注图像自身构成系统的各种形态。不断寻求画面结构的平衡变化, 并进行分析与解析, 重新归纳, 组合疏阔。 (如图2)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剖析道:“在讨论审美问题时, 人们只需要承认, 按照某种不为人知的神秘规律排列组合的形式, 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感动我们, 而艺术家的工作就是按这种规律去排列、组合出能够感动我们的形式……我称这些动人的组合、排列为‘有意味的形式’。”在画面中充分运用均衡、失衡、疏阔、密集、等表现方法, 然后对画面的形式结构进行高度抽象、概括, 使画面里体现有“意味的形式”。强化了的形式结构, 使画面的形式语言更符合人内在的、逻辑的情感需求。

三、表现性油画中意象形式以形态想象和变异作为特征

在再现性油画的形式语言中画面的形式意象以叙事性作为手段, 形态特征也以模拟、再现客观物象为表现手法的具象形态。在表现性油画形式语言中形式意象以形态想象和变异作为特征, 运用变异、想象、提炼等表现方法。关注人心理的、意象的, 以及人视知觉中的错觉、幻觉的印象, 画面往往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意象的形态。再现性油画的形式语言中画面的形式意象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 对着自然描写其侧面, 结果不能抒情, 表现性油画形式语言中形式意象寻求自身内在情感需求, 作品中“宣泄情感”、“认识情感”为其表现手法。阿恩海姆曾说:“一幅艺术作品的视觉形式, 既不是一种草率随意的行为, 也不是一种形状与颜色的单纯组合, 而是对作品主题观念做出的一种不可分割的精确的解释而得出的视知觉体验。”表现性油画中形式意象以形态想象和变异作为特征, 既是对作品主题的一种诠释, 也是艺术家在作品中一种内在情感的宣泄。

苏姗·朗格指出:“发泄情感的规律是自身的规律而不是艺术的规律。”“纯粹的自我表现不需要艺术形式”。“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与蕴含于艺术作品内的‘客观’情感有可能吻合, 但这种吻合绝非一种必然, 事实上它们经常处于尖锐的对立中。”从朗格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 表现性油画的形式语言所具有的特征, 既不是艺术家纯粹的自我表现, 也不是把作品的形式语言作为无界限的发泄情感的载体。表现性油画的形式语言所具有的艺术规律特征, 是艺术发展中客观呈现的一种自觉、自为的审美自律。

表现性油画的形式语言既有艺术形象性、创造性、自律性的一般规律, 同时又有自己的形式语言特征:抽象元素、形式结构、意象形式。表现性油画的形式语言的形成之原因是复杂的, 如同文字语言的成因一样, 其中有民族的、文化的、地理的、时代的……更重要的是形式语言的形成脱离不了自身所具有的审美自律。油画艺术风格发展的逻辑, 艺术家对个人艺术风格与形式语言的追求, 以及艺术家个人的经历、爱好、知识结构, 还有在关键的年龄受到了某种关键的影响, 这些决定了艺术家的审美倾向和其所要表现的特定的形式语言。表现性油画形式语言的形成, 有客观环境的影响, 如同大环境和小环境之间的关系。大环境左右小环境, 小环境有时又能影响大环境。小环境有时是相对独立的, “地理、地势、地貌”等越特殊, 艺术家的风格就越鲜明, 形式语言就越独特。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同一民族、同一文化、同一地域和同一时代里, 可以呈现出不同形式语言的艺术家的根本原因。

表现性油画作品绝不是按照“生活的本质规律”创造出来的, 而是由艺术本体所具有的“审美自律”制约的一种客体反映。“艺术品中并不排斥现实的影子, 然而, 不是影子决定艺术的结构, 而是艺术品决定影子的结构。”这是对艺术本体自律性的论述, 反映了艺术的基本特征。克莱夫·贝尔写道:“如果一个艺术家的感情是从对形式或形式之间的关系的知觉中而来, 或者说是通过它们而产生的, 那么, 自然而然地, 他会用他从中获得感情的那种形式来表达这种感情。但是, 他用以表达这种感情的形式决不会受他的什么审美视野的局限。束缚他表达感情的形式只能是他的感情。决定他的创作的将不是他所见到的, 而是他所感受的。”由此可见, 表现性油画艺术形式语言的特征受艺术本体自律性制约, 也受审美客体的制约, 在艺术表述中具有一定的界限。

参考文献

[1]苏姗·朗格著《艺术问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2]苏姗·朗格著《情感与形式》[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

[3]克莱夫·贝尔著《艺术》[M], 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1984年版

[4]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孟沛欣译《艺术与视知觉》 (新编) [M],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8年版

油画形式语言 篇6

一、形式语言中的内在结构

《The Lady of Shalott》 (夏洛特女神) 是英国画家约翰·威廉·沃特豪斯根据著名诗人丁尼生的诗《The Lady of Shalott》所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在画面中我们可看到约翰·威廉·沃特豪斯对构图的处理, 对人物与景物的位置安排, 对节奏韵律与均衡性的表现。作品以表现视觉美为前提, 根据一定的自然美和形式美法则, 通过作者有意地安排、组合和归纳处理物与物、人以及物与环境间的位置, 构图形象方位群组关系来实现创作者追求画面和谐、风格统一的美感效应, 最终实现对意境美的表达。其中形式美的构成法是作者在认真研究自然、观摩生活和经过艺术创作实践不断总结的结果, 任何艺术家都不能摆脱这些艺术美构成规律的制约, 无论是具象写实绘画还是抽象表现绘画, 都会去遵循构成艺术作品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形式语言构图原理和构图规律上讲, 画面上可看到整幅画面由一个人物、一只小船, 和美丽的风景构成, 风景画是油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题材, 美丽的树林清澈的河水, 无声却添几分生气, 悠扬宁静自然天成的感觉, 美的自然, 自然的美。画中人物端坐在小船中, 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形成画面的主体, 三角形构图的方式是传统的古希腊式的构图方式, 画面主体处于三分之一的位置这也遵循着形式美的法则, 人物面部朝向右侧视线为河流的方向给了画面向前延伸的空间感, 打破了画面尺寸的局限性, 从水面向天空, 视线由低及高, 面积由大到小, 小而远的天堂拉开了画面的纵深, 扩大了空间感。作者在创作此幅油画作品时, 画面中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作为画面的组成元素, 小船、美丽的织品、蜡烛、耶稣雕像, 作者缜密的构图方式使得画面的构图无可挑剔。

二、形式语言中的外在语言

艺术作品是作为传情达意的载体而存在的, 作画的前提是作者的构思, 是构图的基础, 一幅作品没有构思好的话就好像没有了灵魂一样, 作品组成只能是无意识的拼凑貌合神离。构思是艺术构图的主导并影响创作的全过程, 它开始于情感的触动。构思作品创意是关键, 每件优秀的作品中都有其独特的创意和创作思维, 是一件作品的灵魂, 只有具有灵魂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具有艺术价值。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把绘画作品中的组成元素合理建立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是构图的前提, 主题内容的确立, 情节的设定, 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细节的考究, 构图形式的推敲等待这些都不是作者随意的安排, 不经意间的描绘而是作者主观有意而为的。“有意”与“无意”并非信手拈来, “有意”来源于生活的观察和积累, 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意”即我之意, 即情感, 有感而发来。

油画作品《The Lady of Shalott》 (夏洛特女神) 不单寻求表面美感为最终目标, 更探索与绘画内容相对应的审美思想、形式意境作为创作作品的灵魂, 而外在形式则是负载灵魂的生命。“意境”是情与景 (意象) 的结晶。如何体现意境即情与景的安排, 意境是借助一定的形式美规律, 并将作者的情感注入艺术对象之中, 是情感客观化、具体化。意境不仅是情与景的融合, 也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审美理念、审美思想与客观物象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意境创造不是凭空想象的偶然的结果, 是作者通过生活的积累, 对生活积极认真的态度, 热爱中逐渐形成的, 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作品中只有蕴含了作者的情感才具有生命感, 焕发出“景外之象”、“境外之境”的无限魅力。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 抒情中显露出作者的激情和对生命的热情, 作者丰富的内涵难以表达, 虚实中传达出无限的审美意境,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每当看到画中美丽的人, 和画面中的背景与物品, 我们就会问, 为什么这个画中有位这么美丽的姑娘, 她为什么会出现在树林幽幽的河面上, 她乘船要去何方, 为什么会带上那美丽的织品, 船上她为什么会带上三根蜡烛和圣像, 为什么只有其中的一根是点燃的, 特别让人疑惑的就是人物的表情, 为什么如此美丽的姑娘会脸色苍白, 表情会如此的痛苦和无奈?种种这些为什么, 让我们不能不产生好奇的兴趣, 就让我们慢慢走进这美丽画卷背后的故事吧, 细细地品味体会内在的美。看过发生于《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时代的传说, 我们就了解到, 她是一个美丽的姑娘。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环境中, 为什么画面中会出现小船, 为什么会出现她亲手织成的织品, 为什么脸色苍白, 因为常年不见阳光, 为什么表情如此痛苦和无奈, 为了追寻自己的真爱, 为什么会有蜡烛呢, 是她的信仰, 在西方一根点燃的蜡烛代表上帝, 上帝在见证着这一切, 在她选择追逐自己的真爱道路的同时她不得不痛苦无奈地接受一个现实, 她即将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命, 有上帝的陪伴。

油画形式语言 篇7

在欧洲油画写实肖像画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经历了五百年的发展历程, 在古典时期就比较盛行。17世纪荷兰的哈勒姆和阿姆斯特丹是肖像画最兴旺的地区, 资产阶层和中产阶层雇用画家绘制一些极具世俗生活情趣的肖像群像作品, 使油画艺术与商业结合得更加紧密, 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写实风格的肖像绘画大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油画肖像画被正式引进中国, 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 在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的过程中极大地开阔了国人的视野, 人们对“肖像画”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中国的肖像画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生活有所改变, 人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提高, 肖像画的发展便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时期。表现形式上, 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光线、色彩运用, 乃至在对当代人的生活和精神把握上, 都表现了其独立性和自主性。人类自身的变化、社会历史的演进、哲学观更新、宗教观念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乃至对宇宙的新发现等, 对艺术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中国肖像画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许多画家都画肖像画, 有些画家更是以写实肖像画作为艺术创作的主攻方向。当代的画家们进一步拓展了写实肖像画的绘画语言, 构图、风格趋于复杂, 汇集各种表现手法, 从表现人物的面容和画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感受到观念性、象征性的融入, 油画写实肖像画已经超越了品种本身进入人物画创作的范畴。

写实主义绘画一方面指绘画的方式或手法, 从观察、构思到落实在画面上的操作与结果, 都以可认知的客观事物形象为依据, 由此出现画面外观实象性的特征。另一方面指绘画的内质, 重在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的真实性为基础, 又同时重视内涵表现的现实性精神。写实肖像画从取像的范围来讲, 有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等。从构图角度讲有正面像、侧面像等。从姿态而论又分坐姿、站姿等。从截取画的形状而论, 有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等。肖像画的风格种类有单人肖像画和群像。要求形神兼备, 除了容貌要逼真外, 还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法国著名画家安格尔, 其作品线条工整、色彩明晰、构图严谨, 对后来的德加、雷诺阿甚至毕加索都有影响。在他的肖像作品中追求一种伟大而肃穆的特点, 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 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 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 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晚年, 安格尔画了《泉》, 则进一步反映了他对美的一种全新观念, 他给心中长期积聚的抽象出来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少女的美, 找到了完美结合的形式。他在这幅画上展示人类普遍赞美的美的恬静、抒情和纯洁性。安格尔的肖像画对我的影响是线条工整、色彩明晰、构图严谨, 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 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 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强调光与影丰富微妙的变化、色彩单纯。

中国当代画家郭润文的作品画面精致, 制作技术繁复。近年的作品《疲惫》, 视觉感受理性、宁静。他的画作中, 很少能看见整幅的冷色, 更多的是暖灰调, 通过这种暖色可以感觉到一种温情, 画面平静得有连同你所处的时空都凝固的感觉。如郭润文所说, “看我的作品, 人们不难发现, 题材虽然千变万化, 但内在主线却十分清楚, 那就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相互依存”。我很喜欢郭润文的绘画风格及绘画语言的表达形式。我觉得作品就应和多数观众起到一种感情上的交流和共鸣作用。应该关注生活, 留意那些真正触及我们内心深处情感的人物, 反映人物的心理, 这样的写实人物肖像画才会打动人。

绘画的形式语言是产生视觉艺术的基础, 形式语言是画家思想感性转化为具体表达方式的一座桥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品, 不同表现的立意、不同表现的手段, 画面的效果都是迥然不同的。绘画形式语言是我们在创作中应掌握的根本, 形式语言的构成要素是绘画表现的基础:绘画材质是绘画的载体;美的法则应是遵守的基本规律。我们应了解、明确和熟悉, 并在实际绘画创作中能够运用。

摘要:通过构图、色彩等语言, 分析研究肖像绘画语言中情感的表现方式。阐述绘画语言对情感的表现作用。肖像画能够最普遍、最直接传达人物的形象特征, 是最容易掌握的基本语言。表情不同所体现的神态不同, 自然作品的内涵也就不同, 写实肖像的应用及表现范围极其广泛。

油画形式语言 篇8

每个成熟的画家都可以从油画语言中显示出他的油画风格,而古今中外的每个大师独具特色的油画风格都集中体现为纯正地道的油画语言。从哲学角度来看,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他们异彩纷成的性格化的作品中暗含着油画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油画语言普遍存在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油画作品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之一,它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给人欣赏。画家的油画作品尽可独特,但应可感、可知。独创性应该特别和偶然幻想的任意性区别开来。有些人认为独创性只产生希奇古怪的东西,只是某一艺术家所特有而没有任何人能了解的东西。如果这样,独创性就是一种很坏的个别性。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油画语言的特殊性而忽视排斥油画语言的普遍性。只有学会了共性的语言,我们才能行文,才能在良好的语言基础上形成风格。油画语言并不是几天、几个月或几年就能轻松掌握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是要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以认真、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来换得的。有部分人会单纯地怀疑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否过于死板理性了,其实不然,在没有真正熟练掌握油画语言的时候,谈所谓的油画风格只能说是在建空中楼阁。殊不知油画风格是建立在掌握了精深的油画语言的基础之上油然而生的个人特色。这种特色正好能够巧妙地以油画语言为媒介,准确地传达出画家的真实感受。有人说艺术本没法教,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作为架上艺术的油画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为突出的是表现在人们油画语言的多元化,特别是在艺术思潮空前活跃的今天,部分人片面地追求“个性化的油画风格”,而对油画语言的认识流于简单和片面。更有甚者企图借助伪现代艺术潮流的波澜颠覆传统的油画语言。欧洲传统的油画语言是历经数百年的考验和洗礼而流传至今的科学的绘画规律,我们可以用现今流行的一种说法称其为“原生态”。我认为,在没有真正认清一种事物的时候就不假思索地去否定是武断的。在艺术的领域里根本不存在什么过时和先进之说。这里不存在赶时髦的问题,艺术要在自己的领域里把文章做足即可,它就有永恒的价值。

二、基本表现形式

1、写实

这是油画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朴素自然地再现生活和传达思想、感情。我认为决不是文学语言或其他艺术语言所能替代的。如称之为真理画家的委拉斯贵芝画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在这幅肖像画中,画家既表现了这个人凶狠、狡猾的一面,又表现了这个76岁老头精神虚弱的一面。画面上火热的红色调子表现了特有的宗教的庄严气氛,白色的法衣和红色的披肩形成了诱人的色调对比,笔触显得十分自由,表现了艺术家高超的油画语言技巧。然而,60年代后期在西方特别是美国风靡一时的“超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油画则不然,它是一种借助照相机,单纯追求表面形式极端逼真的油画。在这些绘画中,虽然有不少技法绝妙的作品,但也不乏这样的作品画得细腻,很逼真,画面上的人物形象却是苍白的、干巴巴的,没有血肉的,它们缺乏生气及艺术感染力。就连西方美术评论家也认为画中所表现的“既不是人,又不是非人,而是一种还原到中性的,仅具有生物学机能的人,这样一种生物”。这就说明,在他们的作品中似乎缺少一些东西,这就是带有手工味的“油画语言”。尽管他们画得极其写实,但并非真正的“写实的油画语言”。因为这种“语言”是朴素自然的再现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而更重要的是后者。这正是“油画语言“和摄影的根本区别。所以那种只是机械地依赖于照相机模仿对象而没有体现出表现者的思想情感的绘画作品,至少可以说它“油画语言”是不够的。缺乏个人对客观事物美的更深层次的挖掘。

2、夸张

在表现画家的独特感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理想或幻想时,它具有特殊的功能。如我国当代画家忻东旺的作品,他的油画上面画的都是一些头和手的比例偏大,超过正常人比例的人物形象。他的油画作品里的人物形象都是手脚粗大、质朴、善良的农民工形象,各个神态具体自然,憨厚朴实。假设按照严格的绘画基本造型规律去品评这样的油画,那肯定会让人哭笑不得。列宾在刻画《鼓动者被捕》一画中的告密者时,作者为了表现画中的告密者向检查官讨好、献媚的丑态,也是用这种夸张的绘画语言,打破正常的人体比例将告密者拄在检查官坐椅上的两根手指夸张加长。也许我们单独看这两根手指似乎不合解剖比例,很不真实,但如果从作者整体所表现的姿态来看,不仅可以理解,反而有利于对告密者那种阿谀奉承的表情和动态的表现。

3、象征

它不从正面去表现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物体和思想、情感,而是拐弯抹角地,有时甚至是借用其他抽象隐喻的东西去表达。这在油画作品里是不少见到的。本世纪初以来产生的大量抽象油画,就打破了古典主义油画那样充分揭示人物性格的写实主义作风,而是完全脱离了传统的的艺术观念,冲破了有史以来仅靠具象形式反映生活的束缚。我们通过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克立等抽象绘画大师的油画作品中可以找到这种象征、隐喻的油画语言。其中蒙德里安的油画《百老汇的热门音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画家通过一些垂直和平行线组成的几何形体,使三原色和一些灰色的交替配置,在观众的视觉上产生一些动态及联想,以此象征美国纽约百老汇街道之噪杂与热闹。

三、结论

绘画作品,无论他是具象还是抽象,都属于造型范畴,其丰富的内容意蕴往往都是通过能够带动审美体验的有限形象和概括、提炼的结构反映出来,也就是说一切内涵无不靠这绘画造型表达,使人们看到不同的绘画造型,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引起不同的联想和共鸣,而这种感受、联想和共鸣就是“油画语言”的传达。

参考文献

[1]艾中信.油画教学随感,[J]《美术研究》,2005,(1).

油画创作中对油画语言的认识 篇9

关键词:油画语言;情感;思想;素养

人类的语言,是用来表达情感、相互交流的手段,画家常常借用这个词,将自己绘画的表现手段,也称作“语言”,既是“绘画语言”。所谓油画语言,油画语言最基本的概念是指油画的造型语言,他是以油画构图的营造、色彩的冷暖、明暗的对比、形体塑造为词汇,来表现人物、景物、环境等这些客观事物的。面对客观事物,用什么方式方法,通过不同的构图、节奏、笔触、颜色等等很多因素来表现。色彩的工具包含了水粉、水彩、丙烯、油画四种工具。“如何用‘器(工具)来表达色彩情感和思想,对‘器得心应手的掌握和控制是要通过磨练的。”[1]

在观看老师示范油画过程中认识到没有笔者想象中的简单,因为老师是对油画材料、工具运用得心应手。当然在绘画的表现技法更是我们望尘莫及的。大笔的挥舞,看似简单的动作也是多年来经验积累的成果。特别是看了老师用gesture方式进行绘画创作,领略到艺术的高超境界,以秒速的技能毫不留有思考的余地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创作,真的达到忘我的境界。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照相机等是我们快速记录场景的工具。对于我们绘画者是一个好的帮手,因为在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这样一来在我们对照片写生的要求就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角度去拍摄,才利于我们后期色彩创作。

油画绘画过程中对老师所谈到的“死去活来”定义的理解以油画绘画中固有色的语言来解释,即在白色阳光下一个事物本身呈现的颜色效果,被称之为固有色。也就是指物体在常态光源下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属性。固有色常常受到不同光源的影响,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其受光面与背光面的中间部分,因为此處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1]在实际绘画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得出一个大致的固有色的印象加以描绘,并常常在整体审视中,将固有色加以调整。

在写实油画中,由于光的作用会使得物象的固有色而产生丰富的变化,因此千万不要以固有色代替眼睛的观察。绝对的固有色在自然中是不存在的,物体因受各种光线的反射、折射、散射等多重影响,每一个物象的色彩都产生多样性的变化。同时,也由于物体对光色的反射和吸收一般都不可能很彻底,物体本身就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环境中的一切物体都必然受到环境、时间、空间距离的影响,从而使自身的颜色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色彩的呈现就是一个客观物象的色彩关系。

自然中的构图存在着千变万化的可能性,比在画室完成的创作有更多奇异的生动性。在自然中发现构图的生动性,是写生的必要任务,切入式构图就是较为直观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电影的特写镜头,直接观察到最主要的东西。这东西是流动的瞬间存在,就如同德加笔下的构图,总是大切割的特写,似乎并不稳定,却揭示出动态的存在,从而获得生动活泼的视觉感受;又犹如博纳尔从室内望到阳台,从阳台望到野外,实景中的边线成为构图的主要依据,也成为画面的张力构架色线。切入式构图能聚焦审美点,集中地将趣味中心置于最引人注目处。角度也是选景的一个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距离观察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在角度的选择过程中,所选择的位置与高度都是重要的,高处的俯视,低处的仰视都会形成不同的画面。

取景时也需要有所选择,有所取舍。现实的依据和感动是重要的,不需要改变得面目全非。在油画风景绘画的构图过程中,要灵活适当地增减景物,可以将景物的位置做些移动,以使主体内容更集中、更鲜明,在构图形式上更加完美。也可以采用“移花接木”法,把美的和贴近自己情感的物象大胆地安排进来,使画面丰富生动。如何选择景象、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线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张有意识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这就需要在画面中确定物象大体的主次关系。而主次关系不是完全凭自己主观决定的,要以客观的现实为基础依据,不过有时也需要自己通过调整来解决眼前不够明确的风景主次关系,例如,作品1就是选择近景构图,远处的山和树被弱化。主要刻画流水和倒下的树桩。树木可以根据构图有所增减和挪移,天地的比例也可以根据画面的处理来调整。

近实远虚的关系不仅符合着视觉基本规律,也加强了空间前后层次的关系。有时候,为了强调主体的存在,会有意识地加强主体的实在而让周围的事物虚一些,是主实客虚的表现,这种虚实关系在自然事物中一直存在,作品2远山和中景的树木也形成了虚实的关系。实,有时呈现为实实在在事物的描绘作品3;而虚,则可能是对整体气韵的渲染,可能是情景需要的要素,如作品1。有时,画面中色彩的冷暖也可以构成虚与实的关系。例如作品2,一个冷色调子中跳跃的局部的红色形态。构图中,起关键作用的亮颜色的位置的实在和恰当与否,对形象有着很强烈的视觉表现作用。所有的构图方法都应该综合灵活地使用,并不是割裂地看待,通过构图让审美有更突出的表现。

相信研究过程就是这样充满挑战与激情,当跨过某阶段厌倦的过程那也是进步的象征。绘画就是一种心灵的提升,就是让人能够静下来做事情。当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会画画的人对生活的品味与追求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热爱这片土地,永不停歇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属于你自己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周至禹.风景色彩写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0.

中国油画形式解码 篇10

传统绘画认为:内容是作品的精神内涵, 形式是作品的物质外观。于是人们普遍认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中国绘画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绘画作品的两个不同的倾向。一般地, 在绘画中形式为表现内容而产生, 内容和形式的相对关系就好像人体与外衣的关系。

传统油画认为作品的内容是第一位的, 形式是根据内容来选择的。比如宗教画就应该庄严肃穆、构图严谨、风景画就应该优美宜人, 设色漂亮, 人物画就是要精确再现对象包括内心世界……

中国现当代油画普遍认为:形式作为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 虽然受到作品内容的限制, 但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 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原来的人体与外衣的关系是外衣必须服从人体的需要, 而现在的人们的个体性要求不断地扩大和延伸, 人们尊重一切存在的事物。所以有各种各样的人体, 也就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外衣, 人类既然可以为某一特定的人体妙裁各种各样的外衣, 外衣也可以单独地展现其式样, 即使人体制约了外衣时, 外衣也仍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即它可以选择合适的人体, 也可以选择单独的存在, 所以形式在绘画上也可以单独地呈现, 或者说以表现形式为主要目的, 而忽视内容的重要地位。当代中国油画认为任何形式因素, 只要符合美的规律都可以飞跃成为美的形式而各呈姿态, 正如传统的中国文人画最讲求笔墨, 运笔的姿势、力度、方向变化, 墨色的干湿浓淡, 本身就是最最美丽的所以画家追求的至高境界, 所以物体的是否跟自然中的对象完全一样, 色彩是否逼真和丰富已不再重要

油画形式感地位上升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油画最先的功能一步步地几乎完全丧失, 照相术的发明使绘画原来的最主要的功能——记录作用慢慢地消失, 绘画便更倾向于情感的表达, 录像机的发明可以帮助人们随时随地把想要记录的各种各样的人的内心世界和复杂表情充分表现, 所以绘画的记录功能受到了进一步的限制, 油画家们则使油画朝着人类所特有的技能和个人情感的宣泄方向来创新和发展。现代代油画的关键词就是艺术语言、个性化, 当代油画多元并存, 但独特的艺术语言仍然是许多画家追求的目标, 这里的艺术语言主要指形式。

其次追求语言形式是中国艺术的传统。自古以来中国艺术就是非常重视形式自身的作用, 从中国艺术的起源上看, 最初的陶器、青铜器的纹样都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并且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如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帛画、中国画等都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中国的艺术很讲求形式美感, 是与生俱来的, 是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 也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

第三是形式语言自身在不断发展变化, 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中国审美的需要。

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不断变化, 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和被赋予新的内涵, 于是形式和内容相对意义上的可离可合的关系也越来越明显, 就是同一种形式, 在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地方, 不同的艺术家身上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不尽相同, 他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也是有明显的区别和时代感。比如西方现代艺术就是以追求绘画语言形式为重点的, 同时代的许多中国油画家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比如说形式大师林风眠, 还有他的弟子吴冠中, 穷其一生研究绘画的形式语言, 甚至把形式本身当作内容。当下中国的西南地区的许多架上绘画艺术家也追求绘画的语言和形式, 但是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不仅仅是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不同, 现代艺术家是在努力突破传统的写实绘画的单一表现形式, 而当下的这些中国艺术家却是在架上绘画的探索中努力寻找一种归宿感和自己的文化性, 所以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语言和形式与现代绘画追求的形式和语言是有明显区别的。

几种中国当代油画的新形式:

1、平面化传统油画以创造出逼真的物体和空间为目的, 但在现代影像技术的影响下, 画家们对那种机械的东西已没有太多的热情;中国当代油画趋向于表现形式自身的美, 如材质美、肌理美、线条、色彩、点、面、构成等, 抛开内容它一样很美, 仍然可以进行情感的宣泄和审美的表达, 有的形式还可以使观者感受更为直接和直观;再加上现代社会竞争力加大, 给人们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 所以在精神享受上追求一种简洁和平淡, 至于深沉的东西有观众自己来想象和添加。中国当代油画的平面性表现形式, 使画面更单纯, 表现得物体更直接和突出, 给观者提供一个虚拟的平台, 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只要观者能想得到的——一切皆有可能!所以作者和观者之间更容易在作品中相遇并产生共鸣。

2、单色化我国著名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说:“初学分布, 力求平正, 既得平正, 务追险绝, 既得险绝, 归复平淡”, 这本来说的是书法布局, 我以为书画相通, 色彩上也不例外, 油画最初色彩比较单一, 以后逐渐丰富起来, 到印象派把色彩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到了现在, 画家们反倒觉得色彩本身已不再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单色化倾向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单色化不仅仅局限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所谓一种颜色绘画, 而是用较少的颜色作画, 这些颜色多数不再是调色盘上没有调和的单色, 可以降低色度与纯度, 可以是几种色彩的调和色彩, 也可以是弱对比的近似单色的色彩表现。也许正如我国古画论所讲的“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大色也就无色”了, 中国画追求的是随类赋彩, 或者黑白足已, 此乃“五色令人目盲”、“无色而五色生焉”, 色彩越是单纯越是包罗万象, 无奇不有……

3、朦胧化实实在在地客观再现物体与空间已不具有重大意义, 也不能有效吸引观者的眼球, 画家们认识到一切事物不过是自己头脑中的一种意像, 正如达利所说的眼睛是错误的镜子, 正是这种意像才使人感觉到无以伦比的美, 不论是视觉上的还是知觉上的, 它给人一种暧昧的感觉, 而且“富有弹性, 具有流动的过渡空间, 富于很大的包孕性, 宽松性和终结性”, 更令人遐想联翩, 回味无穷, 朦胧也就产生了美, 而且是一种意像的“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美……

4、写意化由于现代影像技术的发达, 油画的写实再现功能已渐渐丧失了他的显赫地位, 从印象派开始油画家们已不再与真实的对象纠缠不清, 他们更重在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 一种意念或观念的传达, 特别是在当下, 著名的美术批评家和当代艺术策展人和理论家王林就称:“当代艺术重在观念, 观念创造无限!”观念是什么?就是艺术家对社会、对生活、对艺术的特殊的认识和理解, 我以为对油画而言, 这些认识和理解还是要通过特定的语言和形式来实现。

综上, 中国油画追求形式和语言是一种必然现象, 也是艺术本土化追求的结果, 更是中国油画走向自觉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1]《形式美新论》, 张连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M]2001年出版。

[2]《形式语言》, 辛华泉编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M]2005年出版。

上一篇:电力企业财务治理问题下一篇:诉讼与调解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