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新型组织结构

2024-06-17

信息化新型组织结构(精选9篇)

信息化新型组织结构 篇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的通知》 (工信部规〔2009〕358号) 要求, 决定开展2015年度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以下简称示范基地) 的申报和创建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做好本年度示范基地申报工作

(一) 申报数量和类型

本年度采用省 (区、市) 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以下简称各地) 分别报送方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报的示范基地数量不超过2个, 计划单列市不超过1个。

申报类型主要包括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军民结合等六大行业和领域。鼓励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开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二) 申报方式和时间

申报采取网上填报与网下报送相结合的方式。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本地区申报材料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上报系统”报送我部。网下申报材料的内容和格式按照《关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报送材料有关要求的通知》 (工信规简函〔2009〕226号) 要求, 提交原件三份及光盘两份。申报对象主导产业为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四个行业领域的, 申报表按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表 (2014年版) 》填写。软件和信息服务、军民结合领域的申报按照《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度“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 (工信厅规函〔2011〕450号) 所附申报表填写。

本年度示范基地申报集中为一次进行, 申报时间自文件下发之日起至2015年6月15日。

(三) 创建要求及重点方向

一是严格遴选, 择优推荐。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按照申报要求, 好中选优推荐申报对象。申报对象创建基础和水平应不低于前批次同类型基地平均水平, 且原则上从省级示范基地中优选产生。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要严格把关, 一旦发现虚假填报, 将取消本年度示范基地申报资格。

二是合理布局, 宁缺毋滥。各地在示范基地创建的产业选择和区域布局上要坚持统筹协调、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差异发展。原则上, 对于已授牌的同一区域 (同一园区) , 不再受理新的示范基地创建申请。

三是支持新兴产业基地培育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安全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有基础、有潜力、产业集聚和示范效应明显的园区申报;积极支持符合创建要求的工业设计、研发服务、工业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园区申报;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园区申报。

二、进一步加强对已授牌示范基地的指导和支持

按照《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 加强对示范基地创建发展的指导、支持、管理与服务。本年度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 支持示范基地提升创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 按照新型工业化内涵要求, 指导和支持示范基地提升水平、率先做强, 成为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力量。加快推动示范基地实现创新驱动, 依托示范基地内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 推动形成若干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推动示范基地智能转型, 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 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提升示范基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强示范基地工业基础能力建设, 大力支持示范基地内从事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发展及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平台建设, 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攻关。推动示范基地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 促进示范基地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发展。

(二) 加大对示范基地创建发展的支持力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利用资金、政策和工作资源, 加强对示范基地创建发展的支持。发挥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改造专项等资金引导作用, 支持示范基地增强研发创新能力。通过工业强基专项行动, 优先支持示范基地内的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创建。支持示范基地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支持示范基地通过产业转移、技术交流、品牌输出、管理模式输出等方式, 加强园区交流合作, 扩大示范基地影响力。支持基地内工业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兴办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营生产性服务业。

(三) 加强创建工作的管理和宣传

完善示范基地管理工作机制, 探索建立部省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交流机制, 加强部省合作、区域交流, 共同推进示范基地创建发展。加强对示范基地动态管理和质量评估, 组织开展2015年度示范基地复核工作, 研究示范基地创建质量评价体系, 开展对已授牌示范基地创建质量的评估评价工作。进一步做好示范基地创建发展动态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和共享工作, 通过编制发布示范基地年度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和人民网“新型工业化”专题栏目宣传、“示范基地要闻快递”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和方式, 加大对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

特此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信息化新型组织结构 篇2

创建创新型组织 创新是一个企业保持活力和长久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在体制上创新,围绕股份制,引进民间资本,加大员工的资本金投资,特别是员工的投资,能够大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团队意识,能够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形成责任和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企业应在注重体制创新的同时,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当企业职工尤其是专业人才把自主创新与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时,创新才有可能出现。企业务必要在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给创新人才更多的人文关怀,提倡敢冒风险,拒绝平庸。我们结合企业的实际,将“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向深入,延伸到创新的高度。成立以工会组织为主导,专业人才组成的创新型组织。围绕施工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技术展开技术攻关,将获取的新经验和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组织开展模拟企业化管理研究。从理论丛面对协作队管理、员工心理承受能力及企业发展趋势进行研讨,从理论上有所突破,以指导实际工作。以务虚的形式,研究如何处理业主、监理、地方等各方面关系,促进企业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和谐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企业的发展创新,不只是内向的,也是外向的,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锻造和提升我们的企业,只要不断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践型组织、创新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组织的导向力和辐射力,逐渐形成企业的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们的团队就能无往而不胜。建设先进组织打造优秀团队

新型静压导轨结构 篇3

关键词:静压导轨,闭式静压导轨密封结构,自动调整压板机构,减弱振动

现有技术中采用静压导轨的机床, 在加工工作中存在一缺点:即用于支撑静压导轨的静压油和用于冷却工件的冷却油容易混合在一起。目前针对静压油和冷却油混合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是在导轨安装载体上设置专门的防混装置, 但结构复杂;二是通过外部分离设备将混合后的静压油和冷却油分离, 但外部分离设备价格昂贵, 分离成本高。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闭式静压导轨结构, 采用压缩空气密封静压油, 同时采用弹簧杠杆结构的静压导轨自动调整压板机构。该结构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和防静压油和冷却油混合效果好等特点, 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静压导轨机床静压油和液压油混合问题以及固定导轨和滑动导轨间的间隙可以调节。

这种闭式静压导轨密封结构, 包括设置于导轨工作面上的静压油腔和环绕于静压油腔外的环形回油腔, 在环形回油腔外还设置有一环形凹槽, 导轨上还设置有向环形凹槽中输入压缩空气的进气通道。这种新型闭式静压导轨密封结构, 向环形凹槽中充入压缩空气, 从而可在环形回油腔外形成一高压环形气帘, 高压环形气帘可阻止环形回油腔中的静压油流出、并可阻止外界冷却油进入环形回油腔;因此本密封结构可防止静压油和冷却油混合, 阻止静压油的泄露, 且密封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

如图1所示闭式静压导轨密封结构, 包括设置于导轨工作面上的静压油腔1和环绕于静压油腔1外的环形回油腔2, 在环形回油腔2外还设置有一环形凹槽3, 导轨上还设置有向环形凹槽3中输入压缩空气的进气通道4。

工作时, 先通过进气通道4向环形凹槽3中充入压缩空气, 在通过静压油进油通道5向静压油腔1充入静压油。静压油从导轨和导轨承载物间的间隙流入环形回油腔2中, 环形回油腔2中的静压油再通过回油通道6流回机床回油储存腔中。由于环形凹槽3中的高压气体在环形回油腔2外侧形成了一道高压气帘, 从而可阻止环形回油腔2中的静压油从导轨和导轨承载物间的间隙流出、并可阻止外界冷却油进入环形回油腔。因此本密封结构可防止静压油和冷却油混合, 阻止静压油的泄露, 且密封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

所述进气通道6设置有二个向环形凹槽中充气的充气口, 且两个充气口沿环形凹槽周向均匀布置, 两个充气口均匀布置可使形成的气帘更均匀, 密封效果更好。当然在不同实施方式中, 充气孔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调整, 一般设置2-4个较为合适。

现有技术中的静压导轨是通过静压油膜来承载滑动导轨。固定导轨和机床床身固定连接, 机床的滑动导轨设置于固定导轨上, 静压油托起滑动导轨。在启动静压导轨过程中, 滑动导轨受静压油推动做悬浮运动时, 滑动导轨受冲击力较大, 滑动导轨的振动较大, 这容易对静压导轨造成损坏。并且现有技术中滑动导轨是通过压板扣合在固定导轨上, 静压油顶起滑动导轨使其和压板接触, 滑动导轨和固定导轨间的间隙固定;由于在加工不同零件时, 滑动导轨承受的压力不同, 而滑动导轨和固定导轨间的间隙不可调整会导致不能根据滑动导轨的实际受力调整静压油的油压。

因此需要对静压导轨进行改进, 以减弱静压导轨启动过程中的振动, 保护静压导轨不受损坏, 并解决固定导轨和滑动导轨间间隙不可调节的缺陷, 以使静压油油压能根据滑动导轨实际受力进行调整。

有鉴于此, 提供一种静压导轨自动调整压板机构, 其使固定导轨和滑动导轨间的间隙可以调节, 并使静压油油压能于滑动导轨实际受力进行匹配, 还可缓冲静压油膜在推动滑动导轨做悬浮运动过程中滑动导轨所受的冲击力, 减弱静压导轨启动过程中的振动, 保护静压导轨不受损坏。

这种新型静压导轨自动调整压板机构, 包括减振单元和传动单元, 所述减振单元包括设置在静压导轨的滑动导轨上的拉杆和固定外套在拉杆上的减振弹簧,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铰接于滑动导轨上的杠杆, 杠杆一端压在静压导轨的固定导轨上、杠杆另一端压在减振弹簧上。杠杆和固定导轨接触的一端铰接有一滚轮, 所述杠杆通过滚轮压在固定导轨上。

静压导轨自动调整压板机构, 其弹簧施加的反作用力通过杠杆传递到滑动导轨上, 使滑动导轨承受的静压油推力和杠杆压力平衡, 通过调节静压油油压即可调节滑动导轨和固定导轨间的间隙, 从而使静压油油压能与滑动导轨实际受力适配;其杠杆将滑动导轨承受的静压油膜的推力传递到减振弹簧, 减振弹簧吸收滑动导轨受到的冲击能量, 从而减弱了滑动导轨在悬浮运动过程中的振动, 可保护静压导轨不受损坏。图2为新型静压导轨自动调整压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静压导轨自动调整压板机构, 包括减振单元和传动单元, 所述减振单元包括设置在静压导轨的滑动导轨1上的拉杆2和固定外套在拉杆2上的减振弹簧3,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铰接于滑动导轨1上的杠杆4, 杠杆4一端压在静压导轨的固定导轨5上、杠杆4另一端压在减振弹簧3上。

减振弹簧3施加的反作用力通过杠杆2传递到滑动导轨1上, 使滑动导轨1承受的静压油推力和杠杆压力平衡, 通过调节静压油油压即可调节滑动导轨1和固定导轨5间的间隙, 从而使静压油油压能与滑动导轨实际受力适配;杠杆4将滑动导轨1承受的静压油膜的推力传递到减振弹簧3, 减振弹簧3吸收滑动导轨1受到的冲击能量, 从而减弱了滑动导轨1在悬浮运动过程中的振动, 可保护静压导轨不受损坏。

作为一种方案的改进, 所述杠杆4和固定导轨5接触的一端铰接有一滚轮6, 所述杠杆4通过滚轮压在固定导轨5上。滑动导轨1做往复滑动过程中, 滚轮6在固定导轨5上做滚动运动, 摩擦阻力小。

教育信息化需要新型教师 篇4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最终决定教育革新成败的因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信息化将无法实现。我们“必须培养下一代能面对世界重大问题和迎接明天社会的挑战。为组织这样一种适应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有新型的教师。”新型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呢?

所谓新型教师,它不是对传统教师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教师的超越。现有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如良好的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素质、综合的能力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等等,也是未来教师所必需的。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是,新型教师应在已有素质的基础上,具备新的更高的素质。

1.新型教师必须树立适应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终身教育观和智能教学观。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或信息,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学生或孩子在学习和掌握了文化知识,能够很好地从事工作和生活。然而,在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大大加快,知识的老化周期变短,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生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事实上,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可能只是他一生中需用知识的10%左右,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获得。只靠一次性教育即学校教育越来越行不通了,反之,人们必须终身教育。学校教育,既使是大学教育,也只不过是人的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而已。因此,学校教育,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都应看作是学生终身教育的基础和动力,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中的信息正在持续、快速地增长着,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处理这些信息。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放在突出地位。相应地,学校教学在大量和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的同时,应侧重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种种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使学生成为“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的人。这是一种富有时代精神的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它对于已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形成了固有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教师只有迎接挑战,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才能与时代和教育的发展保持同步。

2.新型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在信息社会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再是相对稳定的知识经验,而是不断更新的信息知识。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未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把学生培养成“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贮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作为信息化人才的塑造者,自然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其中也包括崇高的信息道德和健康的信息心理。我国目前教师队伍中,由于种种原因,信息素质普遍较低,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方面,难以适应信息社会和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有待于通过教育和培训加以提高。

3.新型教师必须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表现是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由于教学软件、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被大量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提供了方便,灵活的教学方法则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直观,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手段,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而且,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的许多工作,如准备教材、课堂讲授和解疑答难等,大都可以由高度智能化和拟人化的电脑去做。教学手段、内容和过程,以及教师职责和任务的这种变化,必然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果教师不能熟练地操作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不能创造性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他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4.新型教师必须适应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的变化,能扮演新的角色。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识或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由传统教学的“人-人”关系,变成“人-机-人”的关系。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的这些变化,自然要求教师的角色也要作相应的转换。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认为,未来的新型教师应从教育者的角色过渡到引导者的角色,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应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角色的这种定位,丝毫不表明教师的任务可以减轻,而意味着对教师的期望更高,要求更严了。

创新型组织的组织进化理论评述 篇5

企业进化理论是引用生物进化的思想方法来研究企业组织发展和行为演变规律, 其理论来源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 强调以生物进化论作为分析企业的方法论基础。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型组织发展演化的规律的理论, 在我国大力提倡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之际, 对技术创新型

1 企业进化论的依据——企业生物性进化的表现

《Webster第三国际词典》对进化的定义是:“通过一系列的变化或步骤, 任何生物或生物类群, 获得能区别它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的过程。” 按照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就是指生物种群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变化, 或一个群体在长期遗传组成上的变化。这种进化是基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与其它生物生存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其遗传系统基因随时间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 并导致相应表型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19世纪中叶以来, 人们开始意识到“进化”概念的普适性, “进化论”从生物学中传到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人文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中的企业组织学当中。

王玉 (1997) [1]在《企业进化的战略研究》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生物性主要表现在:1.对其所有者意愿的服从;2.企业系统的对内、对外的开放性 (对内:子系统也是具有独立利益和能力的生命体, 服从和制约总系统;对外:适应环境, 生存发展。) ; 3.具有整体预先谋划能力;4.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王玉进一步认为, 企业同时受到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支配;企业进化往往采取的是突变的形式, 在中国诱发企业突变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政府;总之, 企业是复杂的生物系统, 对企业进化规律的研究结果理应包含一般生物的进化规律。

2 生态学视角的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回顾

2.1 组织种群生态学的创立

生态学 (Ecology) 一词由德国学者汉克 (Haeckel, 1866) 提出的, 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奥多姆 (Odum, 1983) 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综合各种观点, 生态就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规律的科学。

在生态学的基础上, 汉南和弗里曼 (Hannan M. T. & John Freeman, 1977) [2]创立了组织种群生态学, 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种群生态学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新公司的增加, 组织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强。种群生态学指出种群变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变异、选择和保留。 在这些阶段过程中一些组织被选择生存了下来并得到保留和发展, 另一些组织则被淘汰了, 同时通过变异的过程会为组织种群带来新的组织形式, 在变异、选择和保留的过程中, 每一个组织将分别采取其独特的手段或者说“战略”在组织种群中获得生存, 而这些独特的手段或者“战略”很多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得的。

2.2 组织种群生态学的进展

20世纪90年代, 汉南和弗里曼的组织种群生态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南和卡罗尔 (Hannan & Carroll, 1992) [3]在《组织人口动力学:密度、遗传和竞争》一书中对组织种群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认为行业的种群进化经过了遗传和竞争两个生态过程, 这两个生态过程会对企业种群在不同进化阶段的种群密度产生影响, 他们因此还建立了种群密度依赖公式以反映企业种群的进化过程。鲍莫和西恩 (Baum & Singh, 1994) [4]编写的《组织进化动力学》一书中重要讨论了企业组织进化的层级, 并把组织进化分为四个层次, 即组织内进化、组织进化、种群进化和群落进化, 这四个层次依次递进, 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阿尔德里其 (Aldrich, 1999) [5]在《组织进化》一书中从组织进化的角度对组织生态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索仑森 (Sorenson, 2000) [6]在汉南和卡罗尔的“遗传”和“竞争”的基础上又提出“选择”和“组织学习”两个生态过程, 他认为通过选择可以淘汰不能适应环境的企业个体, 而组织学习则可以提高整个种群的整体适应度, 加了这两个概念后企业种群的进化过程可以被更加清楚的解释。

2.3 组织种群生态学的在技术创新型企业战略上的应用

穆尔 (James F. Moore, 1996) [7]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战略。他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 力求“共同进化”, 而不是“分工与协作”, 并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

穆尔建议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 应该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内的公司应该通过竞争创新而将原本不与其公司直接相关的系统成员全部联系起来, 共同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 而这种商业模式是最适应于公司自身所处于的商业生态系统的。他认为制定战略应发展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 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 发展新的生态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公司战略。

3 经济学视角的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回顾

3.1 启蒙阶段

凡勃伦 (1919) 在《经济学为什么不是演化科学?》一文中提出了组织进化的设想;马歇尔 (1938) 指出经济学家的目标应当在经济生物学, 而不是经济力学, 他认为企业是具有多样性的性质, 更接近于生物圈的特性。熊彼德 (1934) 则强调研究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研究其发展过程。他非常强调“创新”的作用, 认为创新的动力即突变动力。

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eter) 是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研究的先驱, 他在1912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8]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首次提出了 “创新理论” (Innovation Theory) 。熊彼特认为, “创新”就是引进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及其重新组合, 新生产要素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利用新的生产方式、开拓新市场、开发利用新的原材料、采取新的组织形式等5个方面内容。熊彼特对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方面的贡献, 主要体现其将创新的动力与企业突变动力相联系并研究了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两个方面。熊彼特的基本观点是垄断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激励, 容易使企业发生突变。

3.2 奠基阶段

阿尔钦 (Alchain, 1950) 的《不确定性、演化和经济理论》[9]的出版则标志经济学视角的企业研究正式提出。他提出了生物学中基因遗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经济对应概念分别是模仿、创新和正利润。因此实现正利润是, 而不是最大利润是企业成功和生存的标志。通过正利润这个标准, 经济系统选择了幸存者;模仿作为成功因素的遗传复制成功因素;试错则作为突变。

阿尔钦进一步认为, 进化机制会有助于实现企业对业已改变的外部市场情况作出反应; 企业不应该被看作是传统理论中的“完全的理性决策者”, 而是被视为“适度性制度安排”, 且由市场力量决定其形态, 这样市场就被看作是一种选择机制, 并通过不同的生存进程, 获利企业扩张, 亏损企业萎缩, 确保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继续生存。

3.3 成熟阶段

纳尔逊和温特 (Nelson & Winter , 1982) [10]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视角的企业演化理论开始进入系统化的成熟阶段。其主要观点是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 在满意原则的指导下, 企业根据惯例行事。当惯例出现问题时, 企业就搜寻更好的惯例。但是, 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 事前确定最佳做事方式是不可能的, 因此, 选择即竞争的重要功能是激励试验并选择最佳的反应。

其中, 企业进化有三个要素:一是企业惯例, 是指一切规则的和可以预测的企业行为;二是搜寻, 指企业评价现有惯例的所有活动, 三是选择, 指影响它优裕情况从而影响它扩张或收缩程度的全部考虑。纳尔逊和温特认为企业的惯例犹如生物的遗传基因, 由企业的经营特点、增长率和企业搜寻三个方面构成, 它具有学习效应的获得性遗传的特征, 所以是拉马克式而非达尔文式的遗传。而拉马克式的遗传意味着“选择”, 选择就必须考虑环境。他们提出, 企业的成长是通过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 即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来完成的。

4 系统论视角的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

系统科学在20世纪40年代末产生, 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 研究系统的类型、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60年代以后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丰富了一般系统理论。1985年,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利高津提出了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社会科学有机论的思想开始主流化。

4.1 技术创新型组织的自组织特性

“耗散结构论”创始人普里戈金 (I. Prigogine) 和他的同事在建立“耗散结构”理论和概念时最早准确地提出和使用了“自组织”的概念, 用这个概念描述了那些自发出现或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协同学”创始人哈肯 (H. Haken) 则第一次比较清晰地比较了“自组织”的概念: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 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 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发展到目前为止, 自组织理论构成共包括了六大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自组织条件方法论;协同学作为自组织动力学方法论;突变论作为自组织演化途径方法论;超循环论作为自组织结合途径方法论;分形理论作为自组织结构方法论;混沌理论作为自组织演化图景方法论。

技术创新型组织系统符合自组织的条件, 是一个耗散结构, 它具有开放性系统、远离平衡态、涨落、非线性、突变的自组织特性。具体表现在:技术创新型组织的经营是开放性的, 不断与环境交换信息和物质;技术创新型组织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实现持续创新, 内部必须不断地打破平衡状态, 寻求新的突破;技术创新型组织的涨落性表现在当技术创新型组织内部的技术开发达到一定临界接近成功时, 某一点的微小的技术进步的涨落就会通过系统放大机制而成为巨涨落, 使技术创新型组织获得飞跃式的发展;技术创新型组织的非线性表现在技术的成果给企业带来的发展往往是巨大的和跳跃式的, 而非线性的;突变则表现在技术成果实现时的非线性的巨涨落。

4.2 技术创新型组织的自组织进化理论的发展

克莱恩和罗森伯格 (S1kline, Rosenberg, 1986) [11]提出了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按照这一模型, 虽然创新离不开科学知识的积累, 并且, 根本性的创新往往由科学的发展引致。但同时由于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及环节之间存在的多样的互馈性联系, 这些互馈性联系又可能形成对已有创新模式的修正或产生新的创新模式, 从而使技术创新反过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他们认为技术创新活动过程本身就具有通过内部自反馈活动而自发生成或改变创新模式的自组织活动过程。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 的经济学家多西 ( G.Dosi, 1988) [11]提出了一种全新意义的技术创新自组织进化理论, 即“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模式”。他把技术范式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物质技术和科学中得来的一定原理;技术轨道是指技术创新模式;同时各种经济力量、社会机构组织、市场和其他社会因素等共同起着“选择装置”的作用。选择装置首先选择技术范式, 即选择突变方向, 然后选择技术轨道, 即突变途径, 这是一种达尔文主义的技术创新方式。多西与其它学者进一步认为, 对应于每一个范式, 都有一些“关键要素”, 要素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能大幅度地下降成本、二能长时间地大量供应、三具有广泛的用途。只当理想型的生产组织被建立起来, 并不断利用关键要素时, 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才会逐渐建立起来。

我国学者柳御林 (1993) 在其《技术创新经济学》一书中对市场的自组织功能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由企业技术创新所引致的市场结构的改变不会减弱市场的自组织的功能, 市场本身有一种保护创新的功能。但由于创新成果的公共商品特性, 这就需要有其它方面如专利保护机制的作用以使创新的效果达到社会的最优创新。

4.3 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的前瞻

从总体上说, 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 总体上定性分析较多, 完善的定量研究较少。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虽然借鉴了生物学的概念, 但无法使用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因此缺乏合适的理论研究工具。

目前引起广大学者注意的是, 基于系统论的自组织理论和复杂性理论正是研究复杂系统进化机制和过程的理论, 因此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可以借鉴它们的研究成果作为自身的研究工具。今后对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的研究方向包括:一是可以采用自组织理论和复杂性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 对技术创新型组织的进化进行建模以及定量分析;二是可以采用更多的实证分析方法对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机制、规律等问题进行研究;三是由于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国外的研究, 以国外学者为主, 导致了研究背景不相融的问题, 一些理论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有效的, 但在中国转轨体制下不适用, 因此, 需要有更多的熟悉中国国情的学者来研究我国的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问题。

此外, 技术创新型组织作为一个不断从环境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自组织系统, 环境对于技术创新型组织的影响不容忽视, 所以, 国家必须重视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建立一个高效发达的金融体系;完善专利保护法, 加强法律执行能力等。

摘要:对各类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 并将其归纳为“生态学”、“经济学”、“系统论”三种不同的组织进化研究视角, 最后分析技术创新型组织进化理论的发展趋势。

新型海堤结构形式探究 篇6

关键词:新型,海堤,结构形式

1 建造新型海堤的重要性

1.1 材料转型的需求

海堤建造的材料短缺要求改变海堤结构模式。传统的海堤建造采用的材料主要是石料,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城市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石料导致石料紧缺、成本上涨。石料的开采造成的山地破坏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不符合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求, 导致了政府对石料开采的限制。新型海堤建设采用钢筋混凝土代替传统的石料, 在运输上更方便, 在施工上更容易, 在结构上更坚固。

1.2 沿岸土地开发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特别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快, 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高, 对沿海区域的开发要求也更加迫切。开发沿海区域, 要求低滩围涂, 而传统的海堤在低滩围涂方面, 由于使用的材料开采难、运输难、建造不方便造成工期过长, 影响开发的进程。

1.3 提高施工效率的需求

传统海堤采用的施工材料是石料, 石料的开采、运输和建筑都非常困难并且很难进行机械化建造, 所以传统海堤建造主要靠人力施工, 人力施工的速度慢, 质量也应个人施工技术而参差不齐, 导致海堤建造难度大、进展慢并且无法保证质量。采用新型的海堤建造结构和方式能够促进海堤建造的机械化, 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提高海堤建造的效率并保障海堤的建造质量。

1.4 建造多功能海堤的需求

传统的海堤在功能上局限于防止海潮, 但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对海堤的要求不断增高, 不仅要求海堤能够有效阻挡海潮的破坏, 还要求海堤能够与周围的相关设施结合起来, 例如与海港相结合, 发挥海堤的多功能应用能力。

1.5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

传统海堤的建筑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一方面传统海堤建造所需的石料开采导致了对周围山体的破坏, 另一方面传统海堤的建造破坏了滩涂的生态环境。

1.6 加强海堤防潮能力的需求

传统海堤的地基建造模式导致海堤在建造过后会有所下沉, 下沉过后为了满足防潮要求再对海堤进行加高, 这样就在防潮能力上有所不足, 为了长久防潮的需要, 要求建造新型机构模式的海堤。

2 新型海堤结构建造特征

2.1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的取代石料具有不损害当地环境、运输方便、适应机械化建造、可塑性强、强度高等优点。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是当今各种大型施工工程的共同选择,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能够实现新型海堤建造的机械化, 能够满足新型海堤的各种建造要求, 能够提高新型海堤的整体质量并延长海堤的使用寿命。钢筋混凝土式的防波堤能够有效减缓波浪的冲击力, 起到长久的防潮作用。

2.2 建造复合型地基

新型海堤的下部基础主要是复合型地基, 复合型地基的不同与传统的地基, 复合型地基包括各种地基桩。采用复合型地基能够有效的阻止海堤下沉, 并且给海堤地基上的其他设施打好牢固基础。

2.3 采用机械化设备施工建造

机械化设备施工是新型工程建设的标志, 机械化为新型海堤建造节约的劳动力, 促进了海堤建造的效率, 降低了海堤建造的难度, 保证了海堤建筑的质量。是新型海堤建设的技术保障。

2.4 堤坝与港口相结合

新型海堤的建造必须满足人们对多功能海堤的要求, 海堤和港口都是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海堤和港口的分离导致海堤对港口无任何帮助, 降低了海堤的使用效益。海堤与港口相结合能够为港口提供相应保障, 促进港口安全, 是新型海堤结构模式的建造需求。

3 建造新型结构海堤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注意波浪冲击力分析

防波堤的建造要建立在对波浪冲击力的分析基础上, 根据对当地海域长时间的监测和分析, 判断波浪冲击力的力度范围, 保证防波堤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抵挡波浪的冲击和侵蚀。

3.2 注意建造地基的地质特征

因为每一个地方的地质特征都有所不同, 所以在建造地基的时候要首先分析当地的地质特征, 根据地质特征来选择地基的建造模式。注意一些地质疏松的地区要建造范围广的地基, 并多采用辅助措施, 保证地基建造的稳固性。

3.3 防止渗透

由于堤坝不仅面临着海水的压力而且还要经受海水的冲击, 所以堤坝一旦出现一点小问题就会导致海水的渗透。渗透会严重侵蚀堤坝, 而堤坝作为一项大的工程, 渗透难以避免, 所以要在建造堤坝的时候注意做好相应的防渗透措施, 提前预防渗透发生。

3.4 充分模拟实验

由于海浪是一种较复杂的力量, 所以在建造堤坝前仅凭预测和分析无法保证堤坝后期的实用性能, 只有在建造前对堤坝采取模拟实验的方式, 模拟海水的冲击力和堤坝的防冲击能力, 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堤坝的实用性。

4 总结

新型海堤建设是我国沿海建设的重要安全保障和基础, 关系着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系到沿海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新型海堤结构形式探究, 促进新型海堤结构建设, 能够给沿海城市人民提供安全保障, 能够满足我国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愿望, 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信息化新型组织结构 篇7

1 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概念与特征

1.1 概念

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是相对于实体组织而言的一种组织结构。美国学者Kenneth Preiss、Steven L. Goldman和Roger N. Nagal于1991年提出虚拟组织概念以来,虚拟组织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己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3]。在虚拟组织研究的基础上,Goldman等(1994)提出了虚拟化创新联盟的概念,认为这种组织是分散在一个或几个大公司内部多个独立机构之间的核心能力机会联盟,这些独立机构通过信息联系,共享技术和成本,能够彼此利用对方的资源[4]。而Martins等人(1996)则将虚拟创新联盟定义为:团队中的成员们在完成同一项研发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程度地运用技术交流来完成该项不可能独立完成的研发项目,该团队成员间的交流跨越了空间、时间和关系的界线[5]。目前,国外不少学者认为,虚拟创新联盟代表了21世纪新的组织结构以及使传统企业组织获得新生的模式。

依据以上分析可知,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是指由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组织(科研院所)之间基于工艺创新任务而构成的具有网络关系并超越时间、空间约束的临时性动态联盟[6]。该组织具有动态响应企业创新需求的能力,以企业工艺创新为中心,以解决企业生产问题为目标,并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应用,联合各成员的人力、设备、技术等共同改造或开发某项工艺技术、工艺设备等。

1.2 特征

依据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概念,可看出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的三维虚拟性。该组织是结构虚拟、时间虚拟以及空间虚拟的三维叠加。结构虚拟是指虚拟动态联盟没有固定的组织结构,参与方之间的协作是基于信任和资源的共享,其组合不存在正式的合同关系。时间虚拟是指参与方的协作在时间上可以灵活安排,可以是同步也可以是异步之间,其组合也是临时的。空间虚拟是指参与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成员方在空间上往往是分布的,彼此可能距离遥远,并且其地理位置也可以不断移动。

第二,组织边界的模糊性。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组织边界模糊性主要体现在,这种组织的边界并非僵硬化或固定化的,而是具有可渗透性和灵活性,即以变化的结构代替原先那种相对固定的组织结构,以柔性组织结构模式替代刚性模式。而这种模糊边界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平台。

第三,组织的临时性。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是为实现企业临时存在的工艺创新问题,通过信息网络联合拥有能够实现该工艺创新资源的若干企业而形成的网络化、分布式动态组织。这种组织随工艺创新问题的产生而产生,随创新的实现而结束,是一种临时组成的具有企业功能的组织形式。其中组织成员不固定的,这些成员可以随着任务的不同而不断加以调整、变化。

第四,合作成员的资源互补性。与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不同,它更加强调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企业在工艺创新资源上的互补性。因而无边界创新网络是解决工艺创新资源限制性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途径——企业不必再需要具备工艺创新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而只要知道哪里有这些资源和如何去与这些资源发生联系。

第五,信息技术的支持。由于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成员是跨越地区、跨越时间的,因此进行工艺创新时成员必须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交流[7],例如信息处理技术中的LVIIS软件、财务软件和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等;远程交互技术中的网络通信技术Internet、Intranet等,支持异地同步工作的CAD和WANs,方案输出技术中的EDI、共享数据库技术等。

2 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组织架构

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组织架构有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内部工艺创新组织形式的虚拟化,即以特定的工艺创新项目或任务为导向而结成的任务团队。团队的成员来自同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通过模糊职能部门的界限而使工艺创新团队与职能部门之间加强横向协调性。二是企业内部形成动态联盟后,还会与外部实体基于工艺创新需求而形成动态联盟,即工艺创新组织结构在形式上突破了有形界限,以创新资源的互相依赖性和创新信息的共享、合作等为目的,通过与外部组织(其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之间并利用信息技术模糊外在界限及地理障碍,实现远程工艺创新合作(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每个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由领导和一般成员构成。领导更多产生于核心企业,而虚拟动态联盟中的成员则来自于核心企业以及各参与方,这些成员根据工艺创新任务的需要将从原组织中脱离,组合为临时性的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工艺创新任务完成后,成员重新返回到原来的组织,虚拟动态联盟解散。而参与方可能会唯一参与一个虚拟动态联盟,也可能会同时参与其他虚拟动态联盟的创新活动,即一个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同一个参与方可以同时参与多个虚拟组织。

此外,在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中,工艺创新是组织核心任务,工艺创新发起的企业为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与外部组织视为组织要素,组织要素与组织核心之间以工艺创新为目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工艺创新有关的人员、信息等交流,共同参与创新开发与扩散。该组织的核心思想是企业能够快速地组成一个柔性的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来完成创新任务,从而减少创新周期。

3 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

在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中,核心企业提出工艺创新要求,到组成工艺创新虚拟组织完成创新任务是一个过程,即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是一个包括了搜寻-形成-解散完整生命周期的组织体(如图2所示)。

3.1 搜寻

核心企业出现需要解决的工艺创新问题(创新提出)时,如果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独立完成工艺创新,它则会作为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发起者在互相有关系的网络中搜寻具有合作可能性的成员,从而获得工艺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13]。在这个阶段,合作成员会逐渐向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靠拢,而工艺创新的提出是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成立的驱动因素。

3.2 形成

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完成创建后,所有的参与成员就像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一个部门那样运作,各自负责工艺创新的某一项具体内容,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工艺创新信息的交流,从而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工艺创新。如果有必要,该阶段也可能会不断从组织外部继续选择具有所需能力的合作成员。

3.3 解散

当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完成工艺创新的所有任务,达到创新目标后,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则会解散,参与成员会回归到以前的状态,进行它们正常的经济活动, 或者进入下一个工艺创新组织的参与。

4 工艺创新在虚拟动态联盟中的组织流程

工艺创新在虚拟动态联盟中的组织流程详细包括了工艺创新提出的组织流程、创新合作的组织流程和创新实现的组织流程三个方面。

4.1 工艺创新提出的组织流程

当核心企业接受到来自内外部工艺创新动力源的创新动力后,通过组织企业决策者进行工艺创新决策并确定了工艺创新目标后,这时核心企业会将工艺创新的相关创新指令传输到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其他合作成员方,企业内部容易达成共同的创新合作意向,而企业外部的其他成员方则需要对创新目标的合理性、创新任务的分解、合作条件等问题进行相互反馈,直至创新计划在创新组织内的完全被接受,具体如图3所示。图中实线箭头表示工艺创新计划指令的传达,虚线箭头表示动态联盟间在创新指令的传达过程中有关信息的交流。

4.2 工艺创新合作的组织流程

当工艺创新的合作成员方接受工艺创新的指令并完成工艺创新任务的分配后,成员方会根据工艺创新所分配的任务对创新方案进行论证,并形成各自负责的创新子方案,其次,工艺创新组织结合各成员方所提交的子方案形成团队创新方案,并将该方案报批给提出工艺创新需求指令的核心企业(工艺创新虚拟组织的负责人),如果方案则会通过审批,则交付工艺创新方案,如果未得到审批,则需要重新进行论证,直至审批通过。在工艺创新合作的过程中,组织的成员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实现创新信息的交流(如图4所示)。

4.3 工艺创新实现的组织流程

工艺创新方案最终交付后,工艺创新即表示实现,这时核心企业内部来自于各部门的工艺创新参与人员解散,回归原先所在的职能部门继续从事以前的工作,核心企业则需要进一步完成工艺创新的扩散。其他成员方则会从工艺创新组织中解散,并从事自身业务,直到新工艺创新需求的出现及创新指令的提出,创新组织则会再次形成(如图5所示)。

5 结论

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本质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各实体组织间通过契约关系与特定组织或业务部门结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联盟过程。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即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能够有效利用分散的创新资源,有助于企业快速实现工艺创新,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因此,对于处在信息化环境中的企业而言,虚拟动态联盟无疑是一种促进企业有效实施工艺创新的新型组织结构,但在采纳这种组织结构时要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1)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创新效率问题。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是成员间为了及时响应工艺创新需求而结成的暂时性联盟,根据经济人假设,虚拟动态联盟中的每个成员都希望以最小付出获得最大回报,这就不可避免要产生搭车现象。当每个成员都以这种方式进行决策的时候,整个组织的创新效率很难达到最优。

(2)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中成员间的信任问题。由于虚拟动态联盟具有临时性特征,如果联盟内缺乏长期合作的思想与有效的约束制度,成员彼此间可能会由于相互不信任而导致合作失败。所以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的临时性特征虽然能在时间上缩短企业的工艺创新周期,但是也会为成员彼此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带来困难。

(3)工艺创新虚拟动态联盟中的隐性知识传播问题。由于工艺创新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而这些隐性知识是不可言喻和不易察觉的,因此,当这些隐性知识对工艺创新的进行起关键作用时,对这种知识的识别、传播和共享进而推动工艺创新合作则会成为组织内的难题。

摘要:提出一种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新型工艺创新组织结构——虚拟动态联盟,并分析虚拟动态联盟的概念、特征、组织架构以及生命周期,提出工艺创新在虚拟动态联盟中的组织流程。

关键词:工艺创新,新型组织结构,虚拟动态联盟

参考文献

[1]ZAMMUTO R F,O’CONNOR E J.Gaining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Benefits:The Roles of Organization Design andCult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1992(10):17

[2]张伯鹏,汪劲松,郑力,等.先进制造技术基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1997(2):60-63,124

[3]PREISS K,GOLDMAN S L,NAGEL R N.21st centu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trategy:an industry-Led view[M].Iacocca Institu-te,Lehigh University,1991

[4]PRESS S G R N K.Agile Competitors and Virtual Organization[M].Wiley:New York,1994

[5]FRANCES J,MILLIKEN L L M.Searching for common threads:Un-derstanding the multiple effects of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al group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2):402-433

[6]MILES R E.The new network firm:a spherical structure built on ahuman investment philosophy[J].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95,23(4):5-18

信息化新型组织结构 篇8

关键词: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

地下室外墙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对地下室外墙防水工程的复杂性、综合性认识不足,或受经济因素和设计思想陈旧的限制,地下室外墙工程的渗漏现象层出不穷[1]。 尤其是在雨季来临的时候,很多住户就会发现,地下室的北面外墙以及东、西面外墙往往会发生渗透水的质量问题。造成室内白色墙体变黑,使物资受潮乃至腐烂变质或失效,严重者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度和降低使用功能[2]。从整个建筑的防水来看,目前建筑物外墙渗水率已高于屋面渗水率,并且外墙防水破坏修补难度较大且质量不稳定。很多业内人士提出了关于外墙防水的做法,虽有改进但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地下室外墙渗漏问题[3,4]。目前地下室外墙防水的普遍做法是外贴防水卷材加自防水混凝土。但是很多工程案例证实其防水效果并不理想。其渗漏原因除施工时的认为因素外,还有其防水思想的束缚性。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针对现有防水技术和做法的不足,提出双结构层防水的思想并设计了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5]。该防水结构在理论上具有显著地防水效果。为验证其防水效果,在实验室进行了对比模拟等效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防水效果比传统做法的外墙防水效果高出很多倍。与传统外墙防水做法出现渗漏再查漏修补相比,本防水结构更省时、省工,并且施工简单, 经济效益好。并且由于内、外层外墙防水层共同抵抗土压力,内、外层外墙防水层不需要设计得太厚, 达到了减小 截面尺寸、节省钢筋,控制裂缝 的目的[6]。

1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防水机理

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主要包括: 外层外墙防水层、内层外墙防水层及排水系统。其防水机理为: 首先通过外层外墙防水层进行第一道防水, 在建筑建成后的几年内,地下水一般不会渗透外层外墙防水层或出现极少的渗漏。此时通过双结构层之间的空气流动带走表面的渗漏水。若出现大面积渗漏,此时渗漏水会通过地下室底板的分水线进入外墙排水集水井。然后通过设在集水井中的排污泵将渗漏水排到建筑物的总排水管进入市政排水系统。经过一防一排,渗漏水浸润到内层外墙防水外表面的几率几乎为零,再加上第二道防水———内层外墙防水层的作用,渗漏水最终进入到地下室内的几率为零。因此该外墙防水结构防水效果显著,保证了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功能。

2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方案

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双防水结构主要三部分: 内层外墙防水层、外层外墙防水层及排水系统( 见图1、图2) 。内层外墙防水层主要包括保护层、柔性防水卷材层、保温层和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墙体。外层外墙防水层主要包括保护层、外表面防水层、找平层和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墙体。外层外墙防水层与内层外墙防水层之间通过外墙防水支撑系统进行结构连接。外墙防水支撑系统材料可以选择钢材或者钢筋混凝土。排水系统包括分水线、排水沟、外墙排水集水井和排污泵。在钢筋混凝土板上设观察口,以便观察渗漏情况决定是否启用排污泵( 见图3、图4) 。

3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针对前面提出的结构方案提出相应的施工流程如下:

第一步: 在浇筑完成后的地下室地板上在预定位置浇筑外层外墙防水层的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墙。 若外墙防水支撑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墙时要在支杆位置处预留钢筋; 若采用型钢则在墙体上预留孔洞但不穿透墙体,最后插入型钢并灌浆。 待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墙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外表面依次做1∶ 3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外表面防水层、保护层。施工质量要达到《地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11中规定的要求;

第二步: 在地下室底板上规划好的位置设置外墙排水集水井、分水线和排水沟。集水井、分水线和排水沟的位置、大小和数量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第三步: 根据内、外层外墙防水结构层之间的距离设置内层外墙防水。其距离可以根据外墙排水集水井的尺寸调整。内层外墙防水层的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墙完成之后在其外表面依次做找平层、保温层、 防水层和保护层。防水层的施工质量也必须达到规范中的要求;

第四步: 浇筑上面的钢筋混凝土板,浇筑时要在与集水井位置相同的地方预留孔洞,以建成观察检修孔。观察检修孔要突出600 mm,洞口盖板做成分离式,平时敞开洞口进行通风,遇特殊情况可关闭洞口( 见图4) 。最后在集水井中安装排污泵。

4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对比模拟等效试验

本试验模型为58 cm × 32 cm × 51 cm的立方体 [见图5( a) ]。由于在模型侧面施加水压力难度很大,所以本实验采取等效的办法进行模拟,即将模型翻转过来 将外层外 墙防水结 构层朝上 [见图5( b) ],在其上面布满自来水等效地下室外墙受到的地下水。上部两层模拟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双防水结构,下部空间模拟地下室内部。实验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 EPS) 模拟内、外层地下室外墙结构防水层,在上层聚苯乙烯泡沫板上人为刻划三条裂缝 ( 宽度约为0. 03 mm) 代表使用若干年后外层外墙防水层可能出现的细微渗漏。为便于观察效果,采用着色的自来水等效地下水,自来水对顶层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水压力等效为地下水对地下室外墙的侧压力。采用蓝色墨水作为自来水着色剂,顶层着色自来水积水深度为2. 0 cm,积水量为3 712 m L。

实验过程: 首先向外层外墙防水层表面( 即顶层聚苯乙烯泡沫板) 灌自来水水并滴入蓝色墨水, 然后每隔3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渗漏情况,一天以后外层外墙防水层表面开始出现渗漏水,此时通过内、外两层防水层中间的空气流动就可以把渗漏水吹干或者蒸发掉。此前的过程模拟基于传统做法的地下室外墙防水效果的情况,同时模拟本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双防水结构前期外层外墙防水层出现细微渗漏的情况。然后在模拟外层外墙防水层的泡沫板上划出更多的裂缝,模拟地下室外层外墙防水层出现严重渗漏的情况。此时用注射器吸走渗漏到外层外墙防水层的水,模拟严重渗漏时渗漏水由地下室底板表面的分水线经排水沟最终进入外墙排水集水井中,然后经由排污泵抽走进入结构总污水管道最终市政地下排污管道。

模拟试验数据表明: 由于设置了双结构层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即使使用多年之后外层外墙防水层发生渗漏,出现少量渗漏水,但是由于内、外层防水结构之间的空气流动可以把渗漏水蒸发带走。若渗漏情况严重,渗漏水最终也会由排水系统排出地下室,渗漏水接触到内层外墙防水层的概率为零,从而保证了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功能。从对比试验中可以看出传统做法的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一旦出现渗漏,渗漏水就会进入地下室内,影响地下室的使用。

5结语

通过分析总结现有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的发展现状,首次提出了设置双结构层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的思想并设计了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模拟试验表明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比传统做法的地下室外墙防水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防水期限大为延长。本新型防水结构抓住了地下室防渗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解决了地下室外墙渗漏问题。并且其内、外层防水结构之间为中空结构,因此具有保温效果。通过设置的观察检修孔可以形成空气流动,有利于保持地下室内层防水结构干燥。在经济效益方面,该结构比传统做法的地下室外墙出现渗漏再修补要经济、省时、 省工。本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为地下室外墙防水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汝谦,冯燕妮.地下室混凝土外墙的渗漏及治理方法.广东土木与建筑,2003;(2):8—9Zhang R Q,Feng Y N.The leakage of basement concrete wall and treatment method.Guangdong Architecture Civil Engineering Methods,2003;(2):8—9

[2] 赵菁.地下室外墙渗漏原因分析及对策.天津建设科技,2013;23(2):18—36Zhao J.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leakage in external wall ofbasement.Tianjin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23 (2):18—36

[3] 付秋心.工程建设中对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技术的浅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03Fu Q X.Analysis on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asement exterior wall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4;1:203

[4] 吕丛,刘杰荣.地下室防水的设计与应用.山西建筑,2007;33(1):138—139LüC,Liu J R.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basement’s water proofing.Shanxi Architecture,2007;33(1):138—139

[5] 刘晓辉,颜庆智,李春宝,等.中空双结构层防水屋面及其施工方法.中国专利:201410395572.4,2014-8-13Liu X H,Yan Q Z,Li C B,et al.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hollow double-deck structure roof for waterproof.GB201410395572.4,2014-8-13

谈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篇9

1 国内外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1个合作社是1844年在英国兰开夏郡成立的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该社初创时, 28名纺织工人入股, 开设了1家合作商店。每人入股1英磅, 每人1票表决权。主要经营蜡烛、火柴、奶酪等生活日用品, 社员按交易量返还盈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西方农业合作社迅速发展, 并成为农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西方的农业合作社主要是为农业服务的销售合作社、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农产品收购合作社、农业劳动组合、共同使用农业设备合作社、农业技术中心、多职能的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合作社。

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最早是在“五四运动”时期, 即国外合作社思想传入中国以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 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边区和解放区蓬勃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加强对合作事业的领导, 国务院专设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 并在1950年7月召开了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 决定成立全国合作社的领导机关“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合作社的体制由官办恢复为民办, 在此基础上,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 农村开始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在独立发展生产过程中, 农民迫切需求农业科学技术, 于是一些地区农村出现了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技术服务组织。1987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有7.8万个, 其中最多的四川省有1.1万个, 其次是黑龙江省7 850个, 合作组织涉及门类已达140多种。1990年全国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已达123.1万个, 其中生产经营型74.0万个, 占总数的60%;服务型41.4万个, 占总数的33.6%;专业技术合作组织7.7万个, 占总数的6.3%。1994年, 农业部完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起草工作。《章程》的颁布和实施, 进一步促进了合作组织的发展。截止2004年底, 全国30个省、区市农村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 会员1 153.85万个, 成员数占乡村户总数的5.27%。

2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原则

一是依法组建原则。依法登记、依法管理。二是不改变农户承包的农村经营体制原则。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 不影响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财产所有权。三是自愿、自主与民主管理原则。自愿组建, 进退自由。民办、民管、民受益。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产业不发达、缺少牵头人, 则不宜匆忙组建。五是对内服务与对外赢利原则。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 以最大限度为成员服务、增加成员收入为己任;对外必须按市场规律行事, 讲求盈利, 而且要想方设法多盈利。六是实行按交易量返还为主的分配原则。对盈利的分配, 在扣除章程规定或成员大会表决通过的积累和公益金后, 按成员的实物交易量全部返还给成员。

3 吉林市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及预期效果

2008年, 在吉林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在市农委、昌邑区农业局、桦皮厂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由吉林市农科院、平胜村村委会、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发起成立了吉林市昌邑区裕民高淀粉玉米产销专业合作社, 使种植、销售、加工和科技服务形成一条龙,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该合作社采用的组织模式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和科技服务型的复合型, 形成“龙头企业 (吉林燃料乙醇) +科技服务 (吉林市农科院) +玉米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该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 提高了玉米加工企业玉米的经济效益。玉米正常淀粉含量≤72%, 每增加1%的淀粉含量, 玉米企业增收60元/t。高淀粉玉米淀粉含量在74%以上, 比普通玉米高2%以上, 企业可增收120元/t。其次, 提高了产销合作社农民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农民从4个方面节本增效, 可增收2 200元/hm2:一是玉米加工企业收购合作社生产的高淀粉玉米品种, 淀粉含量每提高1%, 比市场价增加20元/t, 按10t计算, 可增收200元/hm2以上, 二是吉林市农科院提供质优价廉的高淀粉玉米品种、专用肥、除草剂、种衣剂, 在不降低物资投入的前提下, 农民可降低成本500元/hm2;三是吉林市农科院将平胜村作为玉米综合高产示范基地, 全程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 实现靠科技夺高产, 平均增产5%以上, 增产粮食500kg/hm2, 增收500元/hm2;四是扶持组织创建党员机械化耕作队, 引导合作社成员逐步实现农机化耕作, 节支1 000元/hm2。组建专用玉米产销合作社是企业和农民双赢之举, 既可以满足加工企业对专用优质玉米的需求,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又可以改变加工企业与农户交往的无序状态, 从而降低双方的交易费用, 减少交易纠纷, 更主要是保护了合作社农民的利益, 促进农民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原则, 介绍吉林市一种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及其预期效果, 以期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

上一篇:群体价值下一篇:幸福感是一种心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