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经济学

2024-05-25

灾害经济学(精选10篇)

灾害经济学 篇1

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意义及基本内容

灾害经济学有别于常规经济学, 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灾害问题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特殊经济学科。

灾害问题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重大的内在关联, 研究灾害问题是经济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 灾害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与灾害损失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永恒存在的一对基本矛盾,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并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灾害与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等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其损害后果是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

其次, 常规经济学不能完全胜任对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常规经济学大多只关注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赋予的都是正面的、增长的含义, 难以充分注意到各种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发展的复杂影响与客观规律。

再次, 灾害问题与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密切关联。灾害不仅影响生产 (包括直接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领域) , 而且制造贫困, 直接影响民生质量。例如, 中国历史上有灾必有荒, 大灾酿大荒, 这常常是社会动荡的诱因。新中国成立后, 虽然减灾成效很大, 灾害后果也被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但1959年—1961年的大灾荒、1978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全国性大水灾、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以及不久前发生的西南干旱、玉树地震等重大灾害, 都揭示了灾害问题与经济发展和民生之间的密切关联与相互影响。

灾害经济学研究的既不是直接生产中的经济关系, 也不是常规经济学所研究的交换、分配与消费关系, 而是非常规的、不确定的灾害经济关系。其研究对象分为五个层次:一是各种灾害, 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及人为型自然灾害或环境灾害;二是灾害对经济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如水旱灾害直接造成农业损失, 进而影响民生质量, 再进而导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生产陷入困境;三是经济对灾害的影响, 这既有加重灾害的, 也有减轻灾害的, 完全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方式合理与否;四是灾害与具体的部门经济的相互关系;五是灾害经济关系的运行, 如防灾的投入与产出、灾害的损失与补偿等。

灾害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灾害的自然属性, 而是灾前、灾时、灾后的社会经济关系, 这就决定了灾害经济学除了需要采用常规经济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外, 还需要采用一些特有的研究方法, 比如:逆向思维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机会成本法 (如何缩小机会成本而获取更大的机会“收益”) 。这些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也表明, 灾害经济学有别于常规经济学, 它不可能被纳入传统经济学范畴, 而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灾害问题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特殊经济学科。

灾害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独特性

灾害经济学以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 重点研究灾害问题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 以及一般灾害经济关系、防灾减灾与损失补偿问题。

一方面, 灾害经济学应当发现并总结灾害经济问题的基本规律, 这些规律至少包括:1.不可避免规律。灾害与灾害损失不可避免, 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但灾害与灾害损失又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减轻的, 从而需要辩证地看待和应对灾害与灾害损失;2.不断发展规律。人类有史以来的灾害记录表明, 灾害是不断发展的, 它的发展进程在特定时期呈阶梯式发展, 影响因素日益复杂, 表现形式时有变异;3.人灾互制规律。人类对灾害有制约作用, 灾害对人类发展同样有制约作用, 人类对灾害问题既可以有所作为, 也可能适得其反;4.区域组合规律。受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 灾害的产生与后果具有区域分布的规律, 在灾害的区域组合中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并与区域经济紧密关联。

另一方面, 灾害经济学应当科学阐述灾害经济问题的基本原理, 这些基本原理至少包括:1.周期发展原理。即灾害发展史具有周期性并表现出不同形态, 灾害发展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具有内在关联, 灾害经济的周期发展会带来不同的经济社会效应;2.害利互变原理。人类社会迄今的实践证明, 在适当条件下, 害可转化为利, 利也可转化为害, 害利互变构成了灾害经济学的重要原理, 而探究害利互变的临界点及如何避免利转化为害、实现化害为利, 是灾害经济学必须阐明的基本原理;3.连锁反应原理。无论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 都存在着灾害链条并与一定的经济链条相关联, 解析灾害经济的连锁反应原理, 能够更好寻求针对灾害问题的经济对策;4.负负得正原理。防灾减灾投入是负, 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是负, 但只要前一个负能够科学合理地针对后一个负, 就可以实现“负负得正”;5.标本兼治原理。治标是短期追求, 治本是长期追求, 只有将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预期的减灾效果, 实现灾害损失最小化目标。

此外, 防灾减灾以及损失补偿等问题也是灾害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灾害与经济发展或增长、灾害与农业经济、灾害与工业经济、灾害与其他产业经济、灾害与财政经济、灾害与企业经济、灾害与家庭经济等, 均是灾害经济学高度关注的经济关系, 只有研究并解决好其中的问题, 才能实现灾害损失最小化的目标。探索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 构建合理的灾害损失补偿体系, 是灾害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当代社会各种灾害问题的恶化与制约力的持续扩张都表明, 重视灾害经济学的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研究消极内容, 追求积极目标

灾害经济学不仅从经济学角度总结出各种灾害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阐明灾害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同时还提供防范与控制各种灾害问题的经济方法与手段, 为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灾害是消极的, 灾害经济学研究的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消极的一面, 这是由灾害问题的客观性、普遍性等特点所决定的;灾害事故不仅在总体上无法避免, 在个体上还会不断发展, 国民财富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付出灾害经济代价的过程。然而, 人类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灾害代价, 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努力缩小这种代价, 灾害经济学的研究便是这方面的努力之一。因此, 灾害经济学虽以消极内容为研究对象, 追求的却是非常积极的东西。其研究目的, 就是着眼于“灾害损失最小化”, 寻求减少损失的经济规律与方法。

灾害的后果有三种:一是在完全不设防或措施完全不合理的情形下, 灾害的后果是导致损失的扩大化, 大到导致民穷国弱, 小到造成企业破产与家庭倾家荡产;二是在有限设防或措施部分有效的情形下, 灾害的后果是损失介于最大与最小之间, 这仍会给社会经济和企业、家庭带来较大影响;三是在充分防控且防控措施科学、合理、有效的情形下, 灾害的后果是损失最小化, 避免个体灾害的发展或使灾害损害得到最有效的控制, 从而使灾害的冲击与破坏性降到最低限度。

追求灾害损失的最小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微观的、现实的目标, 更是宏观的、长远的目标;既是企业乃至家庭与个人的基本目标, 更是政府与社会的基本目标, 能否正确处理好灾害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不仅体现着我们对今天负责的精神, 而且也体现着今天对明天、当代人对后人负责的精神。

根据寻求灾害损失最小化的特定研究目标, 灾害经济学需要探求实现灾害损失最小化目标的正确路径。即经济发展如何与防灾减灾相结合, 如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此基础上, 灾害经济学研究必须为人们提供具体的灾害经济技术方法, 包括灾害损失的科学计量、减灾投入—产出的效益评估、灾害损失的合理补偿, 等等。此外, 还应研究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灾害发展的影响, 以及灾害问题发展变异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等。

充分发挥灾害经济学的功能与作用

灾害问题的深刻化与全球化, 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发展专门的灾害经济学, 从而对减轻灾害问题并促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灾害经济学虽然研究的是消极的灾害问题, 却并非只是一种被动的、事后的经济学研究, 而是完全可以对现实经济生活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影响。例如, 了解了灾害经济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便可以找到减轻或规避灾害与灾害损失的经济增长方式;把握了各种灾害经济关系, 便可以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及其结构来应对灾害的发生与发展;掌握了灾害经济的投入—产出法、灾害损失计量法、减灾效益评估法等, 就能够提高减灾的效果, 这也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果;根据灾害经济原理确定的损失补偿机制、减灾投入机制等, 能够在确保灾害损失获得合理分摊的条件下使受灾体的损失降到最低, 从而为维护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与个体的发展均创造出必要的条件。

研究灾害经济学, 寻求灾害损失最小化, 既对财富的创造与增长有巨大的正面导向功能, 更对维护现有财富与民生质量具有巨大的保障作用。遗憾的是, 由于灾害经济学研究的滞后, 灾害经济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 各种灾害经济方法亦未成熟并且无法全面准确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人们只关注灾后的恢复与重建, 常忽略灾前的规避与预防。即使是在灾后的损失补偿中, 政府与受灾体往往承担着高昂的代价, 社会机制与市场机制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没能做到合理分摊损失, 从而拉大了受灾体的后果差异, 这不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应重视灾害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 并充分发挥灾害经济学的功能与作用。

灾害经济学 篇2

湖南省新宁县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文章介绍了新宁县地质灾害特征,依据区内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为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借鉴.评估结果表明:(1)新宁县地质灾害灾情以轻度为主,其中,滑坡88处,崩塌10处,泥石流9处,地面塌陷6处,不稳定斜坡5处,共计118处;中度灾害及重度灾害各1处,皆为泥石流灾害.各类地质灾害巳伤亡15人,毁坏城乡房屋333间,毁田44.5 hm2,毁路135 m,直接经济损失878.1万元.(2)以新宁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指标为依据,按照点评估的要求,把新宁县地质灾害划分为高、中等、低三个危险性级别,其中高危险性级别9处,中等危险性级别49处,低危险性级别6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威胁着4885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威胁田地282.1 hm2,潜在最大经济损失为5042.1万元.

作 者:邹铁牛 尹辉 李景保 熊建安 ZOU Tien-iu YIN Hui LI Jing-bao XIONG Jia-nan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英文刊名: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年,卷(期):200920(1)分类号:P642关键词:地质灾害 现状评估 经济损失 预测评估 湖南省新宁县

灾害经济学 篇3

关键词:突发性自然灾害 经济结构 作用机理 湖南省

一、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据统计,在2010年全世界导致死亡和失踪人数最多的十大自然灾害中,有三起发生在中国,其中两起为突发性自然灾害。频发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物质损失,还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突发性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以提高应对能力,已经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突发性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什么关系,经济学家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虽然多数观点认为灾害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如钟宏和刘国宁提出,2008年雪灾对经济的影响短暂有限,经济在灾后将迅速回到正常轨道,并且极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出现报复性增长。由于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难以得到关于突发性自然灾害影响经济发展的一般结论,更需要进行案例式研究。综上,现有文献多数集中探讨突发性自然灾害对微观损失和宏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较少基于中观的视角展开论述。本文基于灾害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二、突发性自然灾害影响经济结构的作用机理

突发性自然灾害由于事前难以及时预测,因此一旦发生,社会往往会因为猝不及防而遭受重大损失,并通过一体化网络对全局带来影响。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生活和生产资料损失两种,这些损失通过物质效应、心理效应和破窗效应等渠道作用于消费、投资、进出口和政府支出,从而影响到经济结构(图1)。

物质效应是指突发性自然灾害给经济主体带来直接物质损失,从而影响到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心理效应说的是突发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物质损失,通过影响到经济主体的心理状态而作用于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破窗效应则指经济主体面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资产更新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促进经济发展。下文分别具体论述突发性自然灾害如何通过上述效应影响经济结构。

(一)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消费的影响

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是通过影响居民的财富变化来影响消费。对居民来说,发生自然灾害意味着生活条件遭到破坏,甚至是人员伤亡。这些都会减少居民财富,进而导致消费水平下降。另外,自然灾害会导致灾区物价上涨,使居民因实际财富减少而降低消费水平。总之,自然灾害在短期内会使居民的消费量下降。然而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居民的消费支出不仅仅取决于当前的财富状况,更取决于其持久收入。因此,居民的消费水平在灾害初期下降之后,如果灾民得到及时救助,人们预计持久收入不会剧烈减少,加上灾后刚性需求,消费水平将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

(二)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投资的影响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投资的影响包括两个层次:首先,自然灾害会造成生产设备毁损,打乱原有的投资计划,使投资不能顺利进行。同时由于预计到居民的需求短期内会下降,企业也会放缓投资步伐。因此,企业的投资规模在短期内必定会减少。其次,灾害发生后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企业会进行灾后重建,增加投资,进而通过产业链的作用带动整个产业的投资。

(三)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政府支出的影响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政府支出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灾害造成政府自身的损失,为了正常履行政府职能,政府需要增加支出以弥补自身损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灾后重建对财政支出的影响。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道路等基础设施毁损,而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投资建设。加上部分群众灾后可能无法达到基本生活标准,财政支出也得涵盖此类社会保障。综上所述,突发性自然灾害将大量增加财政支出。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增加不可能没有限度,会受到财政收入的制约,且突发性自然灾害还会减少税收。当财政支出接近上限时,总量将基本保持稳定,主要进行结构调整。

(四)突发性自然灾害对进出口的影响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不尽相同:第一,灾害导致交通不畅,从而造成物流受阻,进出口无法顺利开展。第二,自然灾害会破坏企业的生产要素,造成企业生产能力下降,从而减少出口额。未受灾害影响的企业此时为弥补国内空缺,将优先满足国内需求,这也会减少出口。第三,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灾区生产能力下降,导致一些商品供应不足。为了满足需求,将会增加进口。总之,突发性自然灾害将减少出口,对进口的影响则表现为先减后增。

三、突发性自然灾害影响经济结构的案例分析

洪灾的数量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1/3左右,造成的人员伤亡更超过一半,同时我国爆发的洪灾都为区域性的。本文选取2007年8月湖南省突发性洪灾为例,论述其对该省经济结构的具体影响。

(一)2007年8月湖南省突发性洪灾概况

受2007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影响,8月19日至24日,湖南省普降暴雨和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永兴县鲤鱼塘镇70小时降雨863.3毫米,比湖南省有历史纪录以来最大3天降雨量671.9毫米多191.4毫米,暴雨频率达千年一遇①。截至23日8时,湖南共有5市440个乡镇、336.78万人受灾。

(二)洪灾对湖南省消费的影响

洪灾给湖南省带来巨大的直接物质损失,因灾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总计达46.92亿元。损失直接导致居民财富减少,部分商品尤其是蔬菜的价格出现小幅上涨。这些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预期,迫使消费减少,2007年8月湖南省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降到264.7亿元。由于洪灾持续时间很短,加上灾后政府积极组织重建和平抑物价,居民的消费信心和实际购买力得以维持。同时由于刚性需求,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在9月份出现大幅上涨,恢复到灾前的消费水平,且此后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准。

(三)洪灾对湖南省投资的影响

洪灾打断了灾区企业正常的投资活动,导致1548个工矿企业停产,仅工业交通运输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2.55亿元。在2007年8月,湖南省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307.6亿元,创下了5月份以来的新低。洪灾过后,湖南省企业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增加新投资以恢复生产能力。在2007年9月,湖南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到389.9亿元,比8月份增长了26.8%。

(四)洪灾对湖南省政府支出的影响

洪灾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冲击。为了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湖南省民政厅灾后向株洲、郴州和衡阳等3个受灾最严重的市分别下发200万救灾资金、1000床棉被和100顶帐篷。更重要的是,灾区的基础设施在洪灾中受损严重。如全省损坏提防3230处,损坏输电线路1050.4千米。要修复这些设施需要大量的政府投资。在2007年9月,湖南省财政支出比8月增加了42.8%。洪灾给湖南省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湖南当年财政支出的3.7%,根据相关标准,灾害对财政的影响较大。

(五)洪灾对湖南省进出口的影响

洪灾严重损坏道路交通这一经济动脉,导致湖南省进出口物流受阻。截止8月22日11时,造成湖南省2条国道、6条省道和42条县乡公路交通中断。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也是这次洪灾的重灾区之一,境内106国道、5条干线公路、23条县乡公路中断交通②。洪灾还导致部分出口企业停工,其他企业的部分生产能力转为满足国内市场。2007年8月湖南省出口额只有52941万美元,在9月份进一步下滑到51506万美元。灾后重建大大提升了湖南省的进口额,2007年8月和9月,湖南省进口值连续两个月超过3.2万亿美元,这也是从5月到11月湖南省进口额超过3万亿美元仅有的两个月。

四、结论和启示

本文以2007年8月湖南省突发性洪灾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洪灾首先抑制了湖南省的消费和投资水平。但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消费和投资迅速恢复并增长。洪灾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湖南当年财政支出的3.7%,对财政影响较大。灾害对湖南省进口和出口的影响不尽相同,8月份和9月份湖南省的出口额连创新低,但进口强劲。此次洪灾对湖南省经济结构实际造成的影响,验证了本文所提出作用机理的合理性。上述结论对救灾有诸多启示:

第一,救灾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分析表明: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突发性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巨大物质损失固然十分重要,但对灾后重建工作影响更深远的却是心理预期。政府如能在面临突发性自然灾害时展现强有力的灾害管理能力,有利于人民群众塑造对未来良好的预期,将通过心理效应促使消费和投资尽快恢复以步入自我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发性自然灾害往往直接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破坏基础设施,从而抑制进出口和导致财政被动支出。虽然我国政府早已提出要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但直到现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仍然偏低。鉴于此,政府应切实增加上述支出,以增强抗灾能力。当面临突发性自然灾害时,更要及时调整财政支出来满足救灾需要。

注:

①资料来源:http://gov.hnedu.cn/web/0/200712/23122519562.html.

②资料来源:http://www.hnjt.gov.cn/static/news/news_6332716969

44464880_153.html.

参考文献:

①张国培,庄天慧.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性的影响——基于云南省2009年的实证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1)

②张显东,沈荣芳.灾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1995(4)

③邹小红. 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9

④钟宏,刘国宁.雪灾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J].中国统计,2008(3)

⑤Charveriat Celine. Natural Disaster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An Overview of Risk[R]. Washington DC: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Working Paper 434, 2000

⑥邓国取. 农业巨灾经济影响分析——以我国洪灾为例[J].财经论丛,2008(4)

⑦曾康华.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与推进民生财政[J]. 人民论坛,2011,(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GJ451-086)和湖南省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1zk5014)阶段性成果〕

(李杨,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灾害管理和农村金融。乔李明,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应急管理)

洪涝灾害非经济损失分析 篇4

关键词:洪涝灾害非经济损失,生命健康损失,生态环境损失

洪灾损失分为洪灾经济损失和洪灾非经济损失两大类[1]。洪灾经济损失包括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和洪灾间接经济损失。洪灾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洪水直接冲毁和淹没造成的物质损失,如农林牧副渔业的减收甚至绝收,城乡房屋建筑物和生产生活物资与设备的毁损或淹没,供气、供水、供电、通讯与交通网络设施、水利工程和其他工程设施的破坏,工商业的停工歇业损失,以及防汛抢险产生的费用等;洪灾间接经济损失是由洪灾直接损失引起的生产和服务性活动受阻或中断造成的减收或增资损失等,如农林牧副渔业的减产给加工业和轻工业造成的损失,交通设施中断给工商业产品积压、原材料供应中断、绕道运输费用增加造成的损失,淹没地区波及的邻近地区的损失,国民经济良性循环遭受破坏造成的损失等。洪灾非经济损失包括因洪水造成的生命健康损失、生态环境损失、对政治社会的影响以及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与文化教育损失等。生命健康损失是指人口伤亡与饥荒对人力资源的损害,疫病与传染病流行导致的人体健康水平下降等;生态环境损失是指水土流失对土地造成的沙化和侵蚀,水冲与沙压对耕地的破坏,洪涝淹没引起的土壤盐碱化,河势改变后对河流水系行洪能力的长期影响,洪水泛滥导致的病菌与寄生虫蔓延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野生动植物遭受的损害等;对政治社会的影响是指洪灾对国家政治声誉的影响、灾民流徙给社会造成的动荡,对社会治安与政治稳定的影响、对灾民心理的影响以及对灾区投资环境的影响等。严重的洪涝灾害危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甚至影响到社会安定与国家盛衰。

洪灾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领域的基础工作,目前洪灾经济损失方面的研究比较系统[2,3,4],而洪灾非经济损失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且比较零散,进行系统分析的更少。本文主要从洪灾生命健康损失和洪灾生态环境损失两个方面进行洪灾非经济损失的分析。

1 洪灾生命健康损失

洪涝灾害,特别是突发性很强的山洪、风暴潮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大洪灾,将严重威胁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洪水造成的大量人口伤亡及饥荒的爆发将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疫病与传染病的流行,将严重影响灾民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水平,破坏社会生产力。

1.1 人口的伤亡与饥荒

因洪灾造成的人口伤亡与饥荒,除了受灾情大小及抗灾水平的影响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更重要,充分发挥社会经济因素的积极作用,可以减少和控制洪灾人口伤亡数量与饥荒的程度。由于人口受伤和饥荒资料有限,本文主要分析洪灾人口死亡的情况。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较多,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约有3/4死于洪灾。我国史籍上有大量洪灾人口死亡的记载,但多以“溺死者无算”,“尸骸枕藉”,“人畜死者无算”等文字定性描述,具体统计数据很少且比较分散。20世纪以来,洪灾死亡人数逐步有了具体统计数据[5][1];1998年洪灾黑吉内蒙死亡156人,福建126人,长江流域1 562人[6]。山丘区洪灾范围虽小,但其势迅猛破坏力强,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如1958年新疆库车山洪造成县城居民死亡580人;1987年辽东半岛泥石流死亡664人;2005年黑龙江省沙兰镇山洪死亡117人[7]。据文献[1]及文献[8]统计,1950~2006年全国洪灾年平均死亡4 792人,其中1950~1979年为5 948人,1980~2006年为3 508人,后者比前者减少了41%。人是社会经济的人力资本,重大洪涝灾害发生地区常常会导致大量且比较集中的人口伤亡,灾后灾区家园的重建,社会经济的恢复都需要人力来重新创造,如果人口伤亡比较多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将影响相当长的时期。

1.2 疫病与传染病的流行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大水灾后同样会产生大疫,洪灾发生时带来的大量人口伤亡、动植物的死亡以及工农业生产与生活污水的泛滥,扩大了病菌与寄生虫的生存空间,水灾后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非常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洪水过后灾民家园被毁,很多人居住在临时遮蔽场所,生活状况极差,有利于疫病和传染病的传播。如1849年湖南全省暴发大疫,“上年水灾创伤未复,本年自3~6月淫雨不止,湘资沅澧继续大水,全省大荒且疫……武陵户口多灭,沅陵饥死者枕藉成列,村舍或空无一人”《湖南省自然灾害年表》);“疫情到次年4月方止,死者无算”《湖南通志》。1860~1864年长江中下游洪灾导致连续5年暴发大面积疫病,疫情十分惨烈。1860年浙江洪灾引发“嘉兴、湖州两府大疫,死者无算”,导致无锡“疫气盛行,死亡相藉”;常熟“时疫又兴,死亡相继至七月,十死二三”;吴县“秋冬大疫死者甚众”。1861年安徽洪灾使得安庆“染疫而死亡者十之八九”;徽州“死于瘟疫者十之六七”。1862年京、鲁、豫、皖、苏、浙、陕、云、贵等省全面发生瘟疫,苏、皖两省疫情最重,松江“城中时疫之外,兼以痢疾,十死八九,十室之中仅一二家得免”;苏州、太仓、吴江也普遍大疫。曾国藩称据守安徽的湘军“大疫遍作,士卒十亡四五”。1863年瘟疫缩至浙、苏、湘和陕4省。1864年浙、苏及闽、贵疫病仍然在继续。疫病的流行即使到了现代,遇到特大洪灾仍会发生,如1954年长江特大洪灾后疾病流行,洞庭湖区疾病死亡人口达3万余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力得到极大增强,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防洪减灾预测预报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洪灾造成的疫病伤亡等灾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瘟疫的大面积流行也已基本杜绝,但灾后传染病发病率仍很高。夏秋季节是蚊蝇虫媒等传染乙脑、疟疾等多种疾病的多发期,在洪水泛滥、高湿和高温条件下,蚊蝇更容易滋生繁殖,灾区交叉感染的人群和机会会增多。如1981年四川大水,7~10月传染病发病率比1980年同期上升73%,其中痢疾、伤寒、肝炎、疟疾、流感等高于常年[9],灾民的健康水平下降明显。

2 洪灾生态环境损失

洪水灾害还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将产生长期的影响,如土地的沙化侵蚀,土壤的盐碱化、农田耕地的水冲与沙压、河势河态的改变、野生动植物的损害、水环境的污染等。

2.1 土地的沙化侵蚀

洪水会直接引发水土流失和山洪泥石流,对土地造成严重的沙化侵蚀破坏,不仅严重制约山丘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给国土整治、江河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造成极大的困难。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约356万km2,每年土壤流失总量达50亿t[10]。地表土的严重流失,致使大量土地贫瘠、沙化、石化而无法耕种,山丘区的土地常常被洪水冲薄,甚至被石化而难以恢复,如重庆市万州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化面积每年扩大2 500 hm2;贵州省毕节地区石化面积达耕地面积的13%;湖北省秭归、贵州省清镇等县每年增加石化面积300~400 hm2;四川省资阳市土壤侵蚀年总量为1 720万t,相当于年损失40 cm厚的耕地3 300 hm2[11]。

特大暴雨洪水会加重发生地区的水土流失,如怒江枯柯河柯街站实测含沙量,1969年平均为1.60 kg/m3,1973年猛增至4.05 kg/m3,至1989年高达5.37 kg/m3,地表土流失加剧严重。1981年四川暴雨全省冲刷坡地667万hm2,冲毁耕地10万hm2,不能复耕地2.3万hm2,沙压石埋耕地7 300多hm2[9]。

2.2 农田耕地的损毁

水冲与沙压是洪水对耕地的又一种破坏现象。河道及堤防的漫溢溃决,使大片土地被淹没和冲毁,挟带大量泥沙的洪水还会覆盖土地,甚至掩埋地上建筑物,如1801年海河大水永定河漫决,新城“冯家营北引河淤塞,地被沙压者甚众”(《新城县志》)。1886年滦河大水,滦县马城“冲决尤酷,变膏腴为沙碛,富者立贫,贫者立毙”(《滦县志》)。1963年海河大水,水冲与沙压失耕农田达13万hm2。黄河每次决溢所产生的灾害都十分严重,挟带大量泥沙的溃决洪水常常覆盖并毁灭沿河两岸大片农田,如1938年黄河人为扒口南泛后,上百亿t的泥沙冲淤到淮河流域,形成了黄土堆积深浅不一的大片洪泛区,原先的沃土受到毁灭性破坏,许多房屋和庙宇被埋入黄土之中,大片皖北耕地被沙化,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并逐渐演变成了低产地。

洪涝灾害对耕地的破坏还表现在土壤盐碱化的加剧和发展。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坡洼地区、水网圩垸地区、山区谷地、封闭盆地低洼区、已基本脱盐的滨海地区,一旦遇到洪水泛滥,地下水位就抬高,导致土壤被洪水浸渍而被盐碱化。如1607年“滹滋交溢,先时城内井水甘美,地称肥腴,经水后地皆碱,水皆咸矣”(《武强县志》)。1823年大水,“一淹而3年碱卤无收,人多饿死”(《新河县志》)。1949年以来,经过几个不同阶段的流域治理和农田治理,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抗盐碱化能力明显改善,但问题仍然很突出。如20世纪60年代,河北平原因洪水盐碱地面积由原来的87余万hm2增加到150余万hm2。1981年夏,青海省格尔木洪灾,造成因耕地盐渍而弃耕1 100 hm2,草场弃牧2万hm2[12]。

2.3 河势改变的长期影响

我国的河流普遍多沙,大洪水常常导致泥沙泛滥淤塞河道,甚至严重破坏河道的功能,引起河势的改变。黄河是我国洪水泛滥改道最严重的河流,对海河南系和淮河下游平原水系及沂沭泗水系产生严重影响。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是举世闻名的“悬河”,自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38年的2 540年中,大的决口改道有26次,重大改道有6次[13],造成黄淮海平原水系紊乱,排泄出路不畅,相间分布的湖泊洼地与沙岗沙岭不断更迭,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大洪水,即形成大面积洪泛区。如1194年前淮河在江苏省云梯关独流入海,水流畅通。1194年黄河南徙夺淮至1855年,黄河夺淮入海660年,给淮河留下了2 000亿~3 000亿m3的泥沙,淤废了淮河入海故道,堵死了沂沭泗河出路,沙颍河以东平原河道全遭破坏。海河南系在黄河1194年改道夺淮前,一直深受黄河北徙摆动溜夺的影响,隋唐以来又受到南运河的阻隔,水系被严重打乱,严重抑制了河道的行洪能力。直至现在黄淮海平原仍然深受其害,并且将长期难以消除。

2.4 水污染的扩散

洪水泛滥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病菌、寄生虫、工业废渣废液、农田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蔓延和扩散,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

洪水泛滥常常直接将垃圾、污水、人畜粪便、动物尸体等漫溢进入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承载水体,恶化水质,导致多种疾病暴发,危害人体健康。如1991年太湖大洪水,无锡市饮用水水质大肠杆菌比洪水前增加了10倍;安徽省一些重灾区细菌总数比标准饮用水高100倍,大肠杆菌高出700倍以上。水质的恶化会通过肠道传染诸如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洪水还非常有利于地方性疾病的流行和扩散。如吸血虫病,大洪水使漂浮能力很强的旋钉螺,随草茎残叶漂流而扩大钉螺的覆盖范围。1988年湖南洪灾造成的急性血吸虫病人成倍增长[14]。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造成安徽疫区受灾人口超过100万人,灾区新增钉螺面积450多hm2,滩地阳性钉螺密度2000年、2001年明显升高,直到2002年才恢复[15]。

暴雨洪水还常挟带大量工业废渣废液和农田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污染物进入河流,增加河道污染物总量。如1981年沱江及嘉陵江沿岸洪水,冲走农药和有毒有害物质达60余种,约3 550 t;重庆东风化工厂被洪水浸出大量含铬废水,浓度超标200多倍[9]。这些有毒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洪水发生区域的水质,给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又如1996年8月海河南系大洪水期间,下游河流的非离子氨和高锰酸盐指数的超标率分别为58.6%和39.7%;冶河平山的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含量分别是涨水初期的87.5和4.1倍[16]。

2.5 对野生动植物的损害

野生动植物对洪水非常敏感,一旦遭受损害恢复速度相当缓慢。洪水既影响动植物的栖息环境,还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对濒危动植物的影响更大。如1975年林庄暴雨前鸟雀遍布,生机盎然,暴雨后死雀遍地,鸟雀绝迹;1996年山西省松溪河洪水导致水生物明显减少,一些常见鱼类也很难见到,鸟巢受暴雨袭击后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减少[17];1998年长江洪水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24头麋鹿被淹死、饿死或遭人捕杀[18]。

近海贝类和各种鱼类的生存要有一定的盐度,当陆地上大量淡水涌入海里后将减小海湾水域的盐度,因而破坏贝类和各种鱼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大量死亡。如1965年台风后,水库大量排洪造成海水密度过低,北部湾北海海区死贝50万只;1973年广东海康港受3次台风连续影响,龙门水库大量排洪,致使珍珠贝死亡300多万只;2006年8月雷州半岛特大暴雨,海水养殖业损失惨重,仅徐闻县和雷州市的水产养殖业就损失10.6亿多元。暴雨洪水引发的近海盐度降低,要得到真正恢复至少需要3~4年时间[19]。

3 结 语

a. 洪灾非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因洪灾造成的人口伤亡、饥荒与疫病流行、土地的沙化侵蚀、耕地破坏、河势改变、水环境污染、野生动植物损害以及对政治社会的影响等因素。

b. 洪涝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是较多的,对灾后社会经济的恢复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影响相当长的时期。

c. 大洪水引发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常常导致大量耕地的贫瘠、沙化、甚至石化,难以恢复耕种。尽管通过流域治理和农田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每年仍有不少耕地被迫弃耕。

洪水灾害与风暴潮灾害教学教案 篇5

我国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工农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灾情,因而是防洪的重点地区。

七大江河中上游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泄洪,因此,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

“思考”教材P41

虽然我国沿海均有风暴潮发生,但东南沿海台风发生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城镇密集,台风风暴潮造成的.灾情严重,因此说影响更深远。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范围广 ②损失大 ③东部 ④内陆 ⑤平原低地 ⑥西坡和北坡 ⑦范围最广 ⑧时间最长 ⑨危害最大 ⑩梅雨锋 4~9 四川 云贵 东经110° 地势低平严重 蓄洪泄洪 人口 水土流失 经济活动 ○217~10 ○22温带

基础达标练

1.A [我国洪涝灾害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河流的上中游地势高,涝灾不易发生;⑥项内容属于时间分布特点。]

2.A [我国洪水灾害有暴雨洪水、冰凌洪水、融雪洪水三种类型。]

3.A 4.A [第3题,从图中看,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相关性。洪水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三种洪水均可发生。平原洪水多于山区。第4题,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4~9月。]

5.A [根据风暴潮的概念可知其形成是由于大风的扰动,而能够引起大风的天气系统有气旋和锋面。]

方法技巧练

灾害经济学 篇6

围绕日本现代农业讨论引入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就是在农业领域引入竞争原理。《粮食法》实施后水稻生产就是典型的事实, 水稻的生产经营通过对营销的重视, 谋求水稻的经营战略。与此同时, 日本农业从一个没有战略应对能力的时代走了出来, 培养进行效率经营的同时提高、回避风险高的能力, 从而形成了一个准备再生产的支持制度。

但是, 农业生产经营容易受自然条件的左右, 短期应对技术困难, 所以如何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依然是目前的重大研究课题。影响农作物产量变化的最大原因是气象的变化。冻害、风灾、水灾、干旱等都会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其次就是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此, 我们把气象变化和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称为环境不确定性或技术不确定性。这种环境不确定性通过经济主体的努力在经济系统内部减少损失是困难的, 为此, 我们要建立健全一种因环境确定性减低农业损失的制度, 通过一种模式实现农业共同经营。

结合上述历史背景, 本文做了以下研究:第一是把日本农业的基本作物大米作为焦点, 用农业经济学的方法定量分析研究自然灾害特别是冻害与农业经济、经营的关系。第二是以阪神淡路大震灾为案例, 重新认识农业、农村的意义, 从而介绍农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第三是介绍降低自然灾害损失的制度及实现农业经济的研究。

2 冻害

2.1 水稻产量变化过程与技术进步

图1 是根据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作物统计资料绘成的。从图1 中可以看出水稻自然灾害受害率的长期倾向。战后对水稻生产影响最大的风灾、水灾、病虫灾等受灾率减少, 1970 年以后冻灾受灾率增大, 这也是本文将水稻自然灾害中的冻灾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下面我们将冻灾严重的北海道与东北的冻灾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1980 年以后采取准确的结构和计量方法进行研究, 发现冻害和冷夏对水稻生产有影响, 明治以后发现水稻产量的变化与许多因素有关。

水稻生产的冻害是指生育期异常低温、连续日照不足等对水稻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的现象。而冻害在生物学上分为迟延性和障碍性两类。迟延性冻害若在生育前半期发生低温, 则水稻生育、出稻、粒实等迟延, 导致籽粒不实。障碍性冻害若在抽穗过程中的花粉形成期遇到低温, 导致花粉失去受粉能力、出穗开花不结果。兼有迟延性和障碍性两种性质的冻害叫混合性冻害。水稻生长在出穗期前后的夏天遭遇冻害时, 气象学上叫冻夏。冻夏又分为第一种冻夏和第二种冻害。其中第一种冻夏是由于高气压滞留在鄂霍次克海, 从海上吹过来的冷凉北东季风, 多发生在太平洋周边。

图2所示为明治以后水稻产量变化的趋势。从图中不难看出, 收量的变化虽然与灾害无关, 但水稻的单产增长显著。战后的水稻种植技术提高、品种得到改良, 使产量提高、产量变化减小, 粮食生产更加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化作出贡献的原因之一就是开发农药, 普及推广防治技术。

战争时期肥料供给没有制约, 所以追求一种多施肥以提高产量的多肥多收技术。在防止冻害的施肥方法中, 磷酸的施用产生迟延水稻生育的效果。

东北的青森县, 战争前开发的耐寒多收栽培技术在战后被推广使用, 并发挥了较好的效果, 在全国增收计划中把青森县作为打破总量停滞的对策。1960 年, 在水稻出穗前35 天, 普及推广离地表12cm深追肥是深层追肥技术。受这一种植栽培技术的影响, 青森县土地改良投资大幅增加, 增收的措施在各地可见, 各地在场圃内规划整理实行, 各种小规模灌溉排水、暗管排水、客土换土等土地改良在场圃整理中推行。

为了追求高产安全技术导致多肥化、多农药化, 从而产生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肥料和农药的需要促进了肥料、农药价格下降。第二是战争前的技术水平, 多肥化、多农药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劳动力使用减少。

但是从最近几年看, 单产停滞和变化激烈的形势显著, 其原因是技术进步停滞和气象变化。1960 年以来, 由于就业机会扩大形成兼职和水稻生产机械化替代了劳动和机械。水稻生产主要的作业是培肥管理, 劳动和机械不宜替代, 机械化和培肥管理之间发生差距, 而兼职的深化使得一些工作出现偷工减料, 单产停滞和总量变化激烈的倾向加剧, 冻害的被害加大。生产结构调整, 水稻生产的愿望下降更加显著。从1993 年冻害时的数据看, 岩手县平均单产为1.5t/1ha, 这是1884 年不耕作时的全国平均单产水平。1993 年冻害显示明治以后的水稻生产如果没有技术进步的成果的话, 其单产低于明治初期的水平。

2.2 用计量方法研究冻害

参照酒井 (1985、1995 年) , 七户 (1985、1988 年) 非计量方法研究的优秀成果, 上世纪80 年代以后, 许多学者采用计量方法进行研究, 下面就研究的成果作简单的介绍。

樋口 (1981 年) 在岩手县调查的基础上, 就古典的命题“大规模情况下耐冻规模的有利性”进行分析, 得出“冻害受害率有关的规模不经济性”的结论,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场圃分散;②品种构成单一化;③机械化种植幼苗增大;④用水管理困难;⑤堆肥投入减少等。

樋口就常识性命题“复合经营耐冻性好”进行研究, 结果证明复合经营冻害也强, 只是不同的作物品种结果不一样。如“水稻+ 苹果”农家冻害弱, 其原因是这些农家大量施用氮肥的结果。

1986 年草刈为了证明技术进步和产量变化的关系, 采用生产量变化倾向和变化分离的误差项加法不均匀性分散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是增产技术进步产量大量增大, 产量不稳定性风险减轻, 从而从数量上证明耐冻技术的进步是不可缺少的。

作为冻害对应的技术一直是指用水管理的重要性。1991 年长谷部就这一问题以东北的冻害为对象进行了计量分析。长谷部采用1960 年代后半期到1980 年代前半期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①决定生产量的因素中用水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②即使发生冻害, 用水管理不充分也不会造成产量直接减少。③强化生产调整农家用水管理劳动的意愿降低等。

1997 年小系以北海道北部的农家为对象进行分析, 考虑期待收益和不确定性折中关系, 空了粳稻和糯稻的种植比率, 结果表明大多数农家都选择了一定的比率种植风险小的糯稻。

在农业经营规划及地区农业规划领域就不确定性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主要方法是风险程序设计。1989 年下村以水稻冻害为研究对象, 依据期待效用最大化基准的风险程序设计, 伴随气象变化建立风险模型, 模型以集团机械、设施利用的最佳化作为目的, 采用二次规划的方法研究分析集团组织的问题。

1993 年发生大的冻灾之后, 1994 年田中以北海道的冻灾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首先, 田中于1993年12月调查了石狩、控知、上川支厅的17 个农业改良普及新的水稻种植承担者, 根据调查的47 组数据资料, 采用阶层构造分析 (AHP) 方法进行分析。在气温、日照和风等环境条件差的地区的防冻措施主要是深水灌溉和防风。其次是对南空县水田地区北村的24 户农业推广员进行了调查, 并进行了一类量化分析, 产量规定因子的权重为“积温> 用水水温> 施肥量”或“落水时期> 育苗方式”或“移植时期> 土壤类型”。特别是以流域为单位的用水管理系统非常重要, 这一研究对于具体的防冻措施实施贡献很大。

1988 年高坂采用东北农业的宏观模型, 对冻害时受灾对地区经济的局部影响进行了研究。如1970 年价格表示的农业纯生产受灾额为450 亿日元, 由此推算第2、3 次农业纯生产、制造业产量、商业经营额等的受灾分别为343 亿日元, 249 亿日元、563 亿日元、623 亿日元, 这些结果对于地区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 1986 年两角以岩手县松尾村为对象进行资金循环构造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兼业化的发展及冻害时农业共济金、补助金、融资的存在, 冻灾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减轻。

3 阪神、淡路大震灾

1996 年大阪、淡路发生大地震不用说受灾规模大, 而且从农村向没有救生准备的城市支援了食物和用品等, 这件事再次让我们考虑现在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并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是, 在农业经济学领域把大震灾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很少, 这里只从事实出发研究其第一特征。

震灾后早期组织的研究是农林水产省中国农业试验场特别计划, 计划的实质责任者倪玉1997 年按约定采用了这个研究成果。

在这个计划中就以下5 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①流通设施破坏对受灾地流通的影响。②受灾地的食物供给的情况。③生产基地、生产设施的破坏情况。④对周边农产品流通和产地的影响。⑤受灾时有关农业、农村的作用等。

调查结果主要表现在7 个方面:①冬季农业受灾少。②冬季食物供应、运输过程中难免发生腐败问题。③不同季节必须有不同的对策。④对神户这样既是大城市又是交通要道的物资运输的影响大, 因此对应于受灾地点和受灾规模必须有供给计划以及运输计划。⑤城市型震灾的近郊产地和地区流通的重要性。⑥城市和农村的交流、生产绿地的重要性等在农业上的作用。⑦构筑震灾时强大情报网系统的必要性等。

神户大学农学部保田 (1995 年) 、保田和德田 (1998 年) 分别就食物和水供给系统、城市受灾和农村、城市连接系统进行了研究。保田在食物与水供给保障系统中提出了4 阶段复合系统的设想, 即①储蓄。②地区自给。③县内地区连接。④广域网构建。支持这一复合系统的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如前面见到的一样, 正规地区间的协议发挥了作用。

在这个研究中, 评价了此次震灾义务活动所起的作用。在农业方面, 随着农家数减少和种植者的老龄化以及进口农产品增加, 国内食物供给系统弱化是一个难以逃避的事实。

1995 年铃木进一步考察了震灾农业所起的作用, 明确指出青年成就组织 (JA) 的建筑共济再生在震灾时是有效的。

4 农业共济制度

农业共济制度的构建对于自然灾害等产生的风险而言, 在提高农业经济的安定化上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就是把农家的共济资金集中在一起形成共同准备财产, 在遇到灾害时互相帮助, 按照保险形式分散计算全国的危险。这一制度意味着农家相互扶助形成一个共同体, 共同体的不均匀功能在政策上得到灵活运用, 并起到了保障作用。这作为战后农业保护政策的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共济制度有以下4 点特征:①政府就农作物共济、蚕业共济、家畜共济、果树共济、旱作共济及园艺设施共济等进行再保险。②农作物共济、蚕业共济及家畜共济必须形成事业。③农作物共济、蚕业共济强制要求一定规模农家必须加入。④国家承担农家支付的共济金及共济事业团体的办公费用的一部分。

在农业共济中除特征①之外, 农业共济组织及联合会把建筑物、农机具作为对象, 按照政府的要求, 自立地进行短期再保险。

和自然灾害有关的研究不仅重要, 而且有关农业共济的研究积累成果不多。下面介绍本文的课题之一——水稻共济1980年以后的主要研究成果。

1985 年过井在理论上明确指出农业保险作为农家的危险回避手段是有效的, 具体做法是加大财政负担。

1988 年茂野把1980 年、1981 年岩手县的冻害作为对象分析农家经济行动, 结果表明冻害造成被害的4 ~ 5 成由农业共济金支付, 其余部分由制度资金借贷和储蓄下降等补充。但是, 必须注意到今后水稻生产的领头人, 他们是水稻生产的大规模农家, 其受害会更大。这一点和1981 年樋口的“冻害受害率相关的规模不经济”的结果完全吻合。

1996 年本乡志贺以1994 年田中研究对象北海道南空知北村的冻害为素材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水田耕作经营的水稻共济的效果和水稻共济的认识有2 个不同的类型:共济依存型和共济利用型, 这也说明了其风险对策的差异。

有关农业共济的研究在农业经济领域今后的研究成果积累是值得期待的领域之一。

5 结论

本文分别在冻害、阪神淡路大震灾、农业共济3 个领域分别介绍了农业经济学的自然灾害研究结果。

第一, 以水稻的冻害为对象, 研究了水稻的品种、栽培、防治等相关的技术进步、用水排水与区划整理等生产设施完备、农家的意识决定支援、冻害受害的地域经济及效果等

第二, 在阪神淡路大震灾的研究中, 考虑食物生产特征的积极性和地域性, 强调食物供给计划和运输计划的重要性。另外, 城市农地作用的重要性和自然灾害时城市和农村相互帮助的沟通系统在灾害恢复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三, 农业共济减轻了稻作农家的自然灾害受害率。这对于兼业化平均的稻作农家是妥当的, 而大规模稻作农家即使在共济制度下相对受害也是很大的。这对于今后培养稻作农业的主要耕作者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 今后重要的是考虑有关风险管理的研究, 进一步考虑有关自然灾害的研究。1998 年南石采用最低收益最大化基准概率计划模型, 研究了意识决定支援系统, 表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1993 年大冻害和1996 年阪神淡路大震灾的发生, 对于到今天为止的科学技术方法需要重新考虑。这种大规模的灾害对于个别农家是无能为力的, 必须建立公共支援制度, 在农业领域农业共济制度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灾害经济学 篇7

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等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发展成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我国受海洋灾害威胁较为严重,其与海洋经济之间的作用关系和影响机理值得深入研究。现有研究大多是将海洋灾害或海洋经济进行独立探讨,本研究拟在系统梳理海洋灾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今后研究方向。

2 海洋灾害的研究进展

海洋灾害是指由于海洋变异而在海洋或海岸造成的灾害[1]。从广义上讲,海洋灾害泛指一切源于海洋且有碍于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狭义上讲,依据形成因素,海洋灾害可分为海洋自然灾害和海洋人为灾害。

2.1 研究目的决定海洋灾害的分类方法

按照灾害给人类造成影响的快慢程度,海洋灾害可分为突发性海洋灾害和缓发性海洋灾害。根据“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洋灾害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分类方法,海洋灾害可分为海洋环境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生态灾害和其他灾害,其中海洋环境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和海冰等,海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洋地震和次生灾害、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海平面变化等,海洋生态灾害主要包括赤潮、绿潮和溢油等。

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海洋灾害分成多种类别,研究者可根据研究需要从某种角度进行分类。由于海洋灾害种类较多、差异较大,对海洋灾害的研究不能停留在主观判断,而应具体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自身特征、发生规律等[2],这也是现有研究中涉及特定类别海洋灾害的文献较多的原因。由于风暴潮和赤潮发生较为频繁、对海洋经济和人类生活影响较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较高,已有文献中对风暴潮研究最多、赤潮次之,而对其他种类海洋灾害研究较少;其中对风暴潮的研究主要从损失评估[3,4]、损失最小化[5]、风险评估与预报[6,7]等方面展开,对赤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赤潮灾害的发生规律与演变趋势[8,9]和赤潮研究的现状与进展[10,11]等方面。

2.2 研究内容涉及海洋灾害的不同层面

综合来看,对海洋灾害的研究主要涉及海洋灾害的综合应急管理[12]、损失评估[13]、预测[14]和预报[15]、预警[16,17]和模拟系统[18]、风险评价[19,20]和保险模式等方面[21,22],如赵璟[23]探讨政府公共关系在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高梦梦[24]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灾害的主要应对主体,王利国[25]研究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主要政策。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对海洋灾害展开研究,如闵祥鹏[26]、刘振伟[27]和孙翰[28]分别研究隋唐五代和民国时期的海洋灾害特征、预防与应对策略,冯有良[29]探讨海洋灾害影响下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开发的测度与管理,张庆红[30]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立海洋地质灾害决策系统的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关评价模型。

2.3 现有研究的侧重与不足

按照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海洋灾害研究大致可分为孕育、演化、发生及传播规律研究,影响、评定、补偿及风险评价研究,预测、预报、防止及应急管理研究等。理工科学者对海洋灾害的孕育、演化、发生及传播规律研究较多,而经济管理学者大多侧重于对后二者的研究。

海洋灾害的影响、评定、补偿及风险评价方面的已有研究表现出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多样化的特点,其中研究方法主要有模糊测定[31]、因子分析法[32]、灰色-周期组合外延模型[33]、层次分析法[34]等,研究角度涉及海洋灾害损失评估与测定的最多。

海洋灾害的孕育、演化、发生及传播规律研究属于对海洋灾害自身属性的研究,更多涉及海洋灾害这一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系统规律与机制,目前关于此类研究的文献资料较少,研究有待加强。相对于海洋环境灾害、海洋生态灾害和其他海洋灾害而言,国内学者关于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地质灾害上,金仙梅[35]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区域的物理结构和化学元素特征等相关因素的分析,剖析该区域的沉积地层结构,系统总结该区域海洋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律和结构成因;马胜中[36]通过了解北部湾广西近海岸海底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潜在灾害地质因素,采用浅层地球物理方法对近岸海域的活动断层进行探测,分析各种海洋地质灾害类型的划分、分布、成因和危害。

3 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的研究进展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海岸带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其中四大海域有海洋生物超过3 000种,可捕捞、养殖的鱼类约有1 70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余种[37]。优越的海洋资源环境是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9 936亿元,同比增长7.7%,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38],海洋经济的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广阔的海域面积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在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沿海地区面临遭受海洋灾害侵袭的巨大风险,往往损失惨重。因此,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与频繁发生的海洋灾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值得关注。

目前国内关于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已有研究来看,经济学视角的海洋灾害研究已经开始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赵领娣等[39]撰写的《海洋灾害及海洋收入的经济学研究》一书是以经济学视角研究海洋灾害的重要著作,冯士筰[40]认为该书是海洋灾害与劳动经济学交叉的新探索、是一部难得的专著;赵领娣等[41]将海洋灾害预防视作一种产品,对其供求进行分析,提出增加渔民收入的对策;杨黎静等[42]阐述海洋灾害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原因,认为明确海洋资源产权、实施政府税收和津贴、构建海洋环境保险制度等是将海洋灾害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对策;杨林等[43]在测度我国1996—2012年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采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分析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的相互影响机理及其在时序维度上的动态特征,认为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相互影响、总体上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负效应;赵昕等[44]对广东、福建、海南、浙江和山东5个省的风暴潮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进行耦合分析,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区域差异。

4 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的研究展望

现阶段我国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问题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和定量化研究都很不完善,结合灾害经济学的研究[45,46,47],以海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海洋灾害经济问题意义重大。研究角度可侧重于海洋灾害与海洋宏观经济(包括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海洋灾害与海洋微观经济以及构建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等,具体研究内容可从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相互关系的计量检验、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系统影响的实证检验、海洋灾害经济的影响模型等方面展开。

4.1 海洋灾害与海洋宏观经济

4.1.1 海洋灾害与海洋短期经济

海洋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与海洋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海洋灾害与海洋短期经济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一方面,海洋灾害发生后的重建工作会使受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海洋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恢复,海洋经济产量也会相应提高;另一方面,受灾地区外的相关产品会流向受灾地区,从而影响受灾地区相关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供给与需求。一般情况下,海洋灾害与海洋短期经济的关系影响体现在海洋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阶段。

4.1.2 海洋灾害与海洋长期经济

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对立统一。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海洋灾害也在发展,从总体来看,海洋灾害对海洋长期经济发展存在破坏性,但海洋灾害与海洋长期经济并不一定表现为负相关。目前此类研究侧重于海洋灾害损失与海洋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海洋灾害可能影响的海洋宏观经济变量,包括海洋生产总值、海洋活动投资水平、海洋产品价格水平、海洋相关产业就业率等。因此,可以通过选择海洋灾害与某些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通过不同的理论假设来考察海洋灾害对海洋长期经济的影响。

4.2 海洋灾害与海洋微观经济

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系统的微观单位也会产生影响。海洋灾害一旦发生,直接受灾的是与海洋经济相关的利益组织,如企业、家庭和社会公共组织等微观单位。此类研究可通过多部门投入产出分析、一般均衡分析、系统动力学、社会核算矩阵等方法揭示与海洋经济相关的微观行为主体,并将其作为海洋灾害经济研究的基础。

4.3 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

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主要用于估算海洋灾害的经济损失、海洋灾害影响下的海洋经济极值、灾后经济恢复的约束条件等。海洋灾害的直接后果就是各种损失,对于海洋经济损失的评估一直是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而合理界定和剖析海洋灾害损失的概念和层次是海洋经济损失评估和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构建的基础。

海洋灾害是灾害现象的一种,具有突发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其成本和收益的承担主体具有不对称性(显著的外部性)。解决海洋灾害显著的外部性问题也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海洋防灾减灾是需要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政治经济选择过程。

摘要:文章在系统梳理海洋灾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研究现状,并分析今后研究方向。现有研究大多将海洋灾害或海洋经济进行独立探讨,基础理论支撑与定量化研究都很不完善;结合灾害经济学的研究,以海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海洋灾害经济问题意义重大;研究角度可侧重于海洋灾害与海洋宏观经济(包括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海洋灾害与海洋微观经济以及构建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等,具体研究内容可从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相互关系的计量检验、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系统影响的实证检验、海洋灾害经济的影响模型等方面展开。

灾害经济学 篇8

华北地区是历史上干旱灾害多发地区之一, 此地受灾频率较高, 且易发生连年干旱, 因此影响较为巨大。近年来, 华北地区干旱情况持续加重, 而2008年底至2009年初, 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和冷空气的频繁活动, 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 华北地区再次遭遇严重冬春连旱, 旱情持续时间长, 影响范围广, 作物受旱程度十分严重。

注:图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农业年鉴》, 由作者汇总后得出

2 干旱灾害对华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

干旱灾害不同于其他灾害, 干旱直接威胁的就是农业生产和人们生产、生活, 因此对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巨大。近年来, 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防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 但总体来说却仍然无法摆脱干旱灾害的威胁。

2.1 因旱灾所造成的粮食减产量

1990~2007年华北地区因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量如图所示:

图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经作者汇总计算后得出

2.2 因旱灾粮食减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1990~2007年华北地区因旱灾粮食减产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图表数据来源:图2数据及历年粮食生产价格, 经作者汇总计算后得出

华北地区因旱灾粮食减产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根据刘颖秋提出的总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法得出:W= (0.1F1+0.2F2+0.5F3) *A式中W-旱灾减产量, 万t;F1-受灾面积, 万亩;F2-成灾面积, 万亩;F3-绝收面积, 万亩;A-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t/亩 (当年全国的平均粮食亩产) 。[1]

2.3 旱灾对华北地区农业经济影响

旱灾的频发会影响地区的粮食产量, 进而对农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3.1 旱灾引发的粮食减产可在一定时期内引起粮价上涨。粮价上涨一方面会直接带动食品价格的上涨, 而食品价格仍然是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目前, 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 用于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仍然分别占到37.7%和46.2%, 影响力仍然很大。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上涨还会间接带动其他商品生产成本的提高, 造成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如果继续扩大其波及范围, 可能会引发农产品产业链上的连锁反应, 甚至演变成物价连锁反应以至通货膨胀。

2.3.2 旱灾对灾区农民的生活会造成一定影响, 灾区农民的增收会更加困难。现今种粮收入仍是农民尤其是华北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旱灾造成粮食减产的经济损失可能是农民纯收入绝大部分。目前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 农民工大量返乡, 因此09年的春旱更是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据专家统计, 09年北方旱情将令冬小麦减产5.8%左右, 减产590万吨左右。若按现有的小麦价格计算, 农民将会少收入158亿元左右。[2]

2.3.3 华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因旱灾导致的粮食减产将会影响全国粮食供应, 对当地甚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据估算,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因干旱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一般干旱年约占GDP的1.1%, 严重干旱灾害年约占GDP的2.5%-3.5%。此外, 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 社会稳定就很难得到保障。从这点上说, 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实现国家稳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

3 对华北地区干旱灾害的应对策略

农业是多自然灾害的弱质产业。为应对华北地区干旱灾害, 增强抵御能力, 保证粮食安全, 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技术方面

3.1.1 发展节水型农业, 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要在保障农产品增产的前提下, 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和先进的灌溉技术, 包括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 提高现有灌溉工程的灌溉效率, 因地制宜地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 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 以达到节水和增产的双重目的。

3.1.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研究推广避灾减灾工程技术。

制定适用、可行和有效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 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高新节水技术建设为核心,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国目前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的问题, 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灾害多发地区建立防灾减灾工程体系, 全面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3.1.3 应用高新技术, 全面提高地区防灾抗旱能力。

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采用远程自动遥测技术、3S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值预报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 为现代化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高新技术支持。此外采用现代生物技术, 建立抗旱栽培新体系, 包括用科学方法选育高产抗旱作物和耐旱品种, 也可明显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促进旱区农业可继续发展及全面提高防灾抗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2 制度方面

3.2.1 进一步完善抗旱法规制度, 确保抗旱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在法制保障方面, 我国已形成了以水法为核心, 河道管理条例相配套的抗旱法律法规体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颁布实施了大批抗旱配套法规。完善的抗旱法规制度是有关部门有效开展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加强抗旱法规制度建设力度能够使各地区、各部门在抗旱工作中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更加明确, 保证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3.2.2 健全社会化抗旱服务体系, 增强民众防灾意识。

抗旱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抗旱服务组织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可发挥长期的抗旱效益[3]。此外, 还需加强对全民的防旱抗旱减灾教育, 提高全社会成员的干旱风险意识, 从而积极做好应对干旱的准备。

3.3 经济方面

3.3.1 以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发展节水型农业经济。

针对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 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加强以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用水管理,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价的同时还要建立农业节水激励机制, 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 杜绝水资源浪费, 促进合理用水。

3.3.2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应对干旱灾害。

扩大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 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导向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为“三农”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机构;同时强化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 加强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 使其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扶持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 发展新技术农业以应对旱灾方面发挥作用[4]。自去年旱灾发生以来, 灾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均积极行动, 如推广惠农卡、发放小额贷款, 为农资贷款开辟“绿色通道”等, 在抗旱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

3.3.3 完善并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事业, 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

旱灾属于频发性自然灾害, 如果按商业化的保险费率来厘定保费, 无论对农民还是保险公司来说, 都将是巨大的负担, 因此长期以来, 旱灾游离于农业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之外。为此, 自2007年起, 我国开始推行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保险金额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共同承担。但由于财政等方面原因, 保险工作推广并不顺利, 制度上在完善赔付率、承保品种和建立巨灾基金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鉴于政策性农业保险事业在预防农业自然灾害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应该十分重视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扶持, 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 尽快建立全国性的农业巨灾风险专项基金, 同时鼓励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 并向发达国家学习经验, 不断推进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秋.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74-75.

[2]蒋和平, 辛岭.北方干旱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与抗旱对策[EB/OL]. (2009-03-04) .http://www.sdny.gov.cn/art/2009/3/4/art_621_194208.html.

[3]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中国水旱灾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7:471.

[4]杨秀花.政策性金融在服务农村经济中要有新作为[J].华北金融, 2007 (6) .

气象灾害对微山县农业经济的影响 篇9

1 暴雨洪涝灾害

据我国气象有关规定, 24 h降水量为50 mm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易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从而导致堤防溃决以及农作物被淹等,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微山县1981—2010年暴雨日数为85 d, 平均每年暴雨日数为2.8 d。暴雨洪涝灾害是目前对微山县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主要发生在6—9月, 汛期期间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次数多等条件极易造成暴雨洪涝灾害。2005—2015年, 微山县发生暴雨洪涝灾害4次,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5亿元, 其中2005年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最大, 造成该县房屋倒塌1 683间, 农田受灾面积14 252.47 hm2, 绝产面积4 415.73 hm2, 养殖受灾面积7 948.93 hm2, 损毁大棚面积93.47 hm2, 直接经济损失达3.1亿元[4,5]。

2 大风灾害

大风指近地面层风力达蒲福风级8级 (平均风速17.2~20.7 m/s) 或以上的风。大风会毁坏地面设施和建筑物, 危害甚大, 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微山县1981—2010年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 m/s的大风日数为84 d, 平均每年2.8 d, 最多年份有6次大风天气。大风易造成建筑物倒塌, 对作物等产生机械损害, 长时间的大风会造成土壤风蚀、沙化等, 大风甚至还会引起风暴潮、沙尘暴等。微山县2005—2015年共发生3次大风气象灾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5亿元。其中, 2007年7月11日的一次大风天气过程瞬时风速达32.7 m/s, 造成该县9个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据民政部门统计:倒塌房屋共1 691间, 农田受灾面积3 862.67 hm2, 养殖受灾面积630 hm2, 损毁鸭棚123个, 刮断树木58 000余株, 损毁网箱490个, 欢城镇重伤2人, 夏镇街道轻伤2人, 直接经济损失达4 100万元, 其中农业损失3 500万元。

3 干旱灾害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 无法满足人的生存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气候现象。干旱灾害自古以来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重大危害, 时至今日, 仍无法有效避免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反,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水资源紧缺状况日趋严重, 目前干旱化气候灾害已成为全球问题。

2014年进入汛期以来至7月24日, 微山县降水量100.1mm, 较历年同期偏少179.2 mm。气温持续偏高, 日蒸发量大, 土壤缺墒, 导致农作物干旱灾情严重, 湖面及鱼塘水位急剧下降, 造成大量养殖鱼、虾、蟹死亡。此次干旱灾害导致该县10个乡镇 (街道) 出现旱情。据民政局初步统计, 全县受灾人口13.5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9 929.6 hm2, 其中成灾影响面积2 904.3 hm2, 绝产面积6 744.7 hm2;网箱受影响面积562 hm2, 严重影响面积979.4 hm2, 绝产面积1 706.8 hm2;鱼池、鱼塘受影响面积2 853.7 hm2, 严重影响面积3 968 hm2, 绝收面积224.6 hm2;网围受影响面积1 973.4 hm2, 严重面积3 440.5 hm2, 绝产面积2 104.3 hm2。全县直接经济损失3.566亿元, 其中农业经济损失3.566亿元。

4 寒潮灾害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 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即称为寒潮。寒潮的发生范围较广, 其导致的降温通常超过农作物的耐寒能力, 从而引发农作物霜冻、冻害等。

不同地区不同种类农作物的耐寒温度不同, 如豆类、北方春小麦和油料作物可承受-10~-7℃的低温, 萝卜可耐-6℃的低温, 白菜可耐-4℃的低温, 而玉米、马铃薯只能耐-3~-2℃的低温。同时, 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期阶段的耐寒能力也有区别, 大部分农作物在温度降到约0℃时就会明显受害。

5 雪灾

雪灾是由于长时间大量降雪导致的积雪灾害。2015年11月24—25日微山县普降大雪, 降雪量35.7 mm, 最大积雪深度达22 cm, 受积雪影响, 灾害造成该县6个乡镇的塑料大棚、牛棚、厂房被积雪压塌。据初步统计, 此次灾害造成全县受灾人口共计81人, 受灾面积6.03 hm2, 垮塌塑料大棚76个, 倒塌牛棚11间, 压死黄牛51头, 压塌厂房17间, 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 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8万元。

大雪天气时应及时采取防冻害措施, 避免持续低温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设施农业方面, 要做好大棚的防风加固, 并注意棚内的保温、增温, 保障蔬菜的正常供应。同时, 大雪过后应及时清除农作物大棚上的积雪, 一方面减轻大棚塑料膜的压力, 另一方面提高大棚透光性。与此同时, 做好冬季蔬菜瓜果的储藏与管理工作。为避免雨雪天气导致田间积水, 影响作物根系生长, 应定期进行“三沟”清理工作。此外, 加强日常田间管理, 提高作物的抗旱性能。

6 结语

除以上几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外, 干热风、冰雹也极易对农业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应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工作, 增强灾害防范, 确保农业丰产丰收, 尽量避免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辛吉武, 许向春.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灾害学, 2007 (3) :85-89.

[2]张养才, 何维勋, 李世奎.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1.

[3]杨尚英, 张梅梅, 杨玉玲.近1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7) :106-108.

[4]罗生洲, 汪青春, 戴升.青海省气象灾害的若干气候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 2012 (6) :1380-1387.

灾害经济学 篇10

1 海底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主要特点

1.1 发生频繁, 损失严重

海底地质灾害因素众多, 只要具备发生条件, 就有可能发生并引起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许多海底地质灾害发生时, 致灾体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在瞬间爆发, 承灾体受到强烈冲击和破坏,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 并可能引发混乱, 影响社会稳定。1969年我国渤海中部地震造成10人死亡, 353人受伤, 4万余间房屋倒塌, 直接经济损失逾5000万元 (相当于2009年的近10亿元人民币) 的事实足以说明海底地震影响的巨大程度[2]。再如, 海底油气钻探发生浅层气井喷导致钻井报废, 直接经济损失往往以千万元甚至亿元人民币计算[3]。

1.2 复杂多样, 连锁性强

海底地质灾害致灾因子相互之间往往有关联性, 并与海洋气候、水文等致灾因素紧密相关。这一方面导致一种海底地质灾害由多种致灾因子叠加引起, 另一方面导致一种海底地质灾害又常常伴随一系列次生灾害的发生, 形成一个连锁性很强的灾害链[4]。如, 在地形坡度大、坡面长、其组成物质较细的构造破碎带, 在地层产状和节理发育的情况下, 加之海底地震和风暴潮等的诱发, 在重力作用下使海底岩石和沉积物滑落产生滑坡, 位移或摧毁沿途的管线、石油平台等海底工程设施和建筑物;而滑坡又可以诱发浊流和海啸, 进一步带来严重的损失。

1.3 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海洋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这里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是指不同类型的海底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如, 我国近海海域主要地震带分布在环渤海、福建沿海、广东-琼北沿海、台湾海域等, 这些地带历史上都曾有7级以上强震发生;海底滑坡主要见于水下三角洲前缘和冲刷槽槽坡, 黄河水下三角洲、杭州湾近岸冲刷槽槽坡皆有实例;海湾淤积多发生在不合理的修筑海堤和填围的海湾海域, 尤其是港口地区, 因造成水动力减弱甚至丧失而引起的, 塘沽新港、黄骅港、广州港以及其他许多港口淤积都非常严重;浅层气在我国各大河口与陆架海区均有广泛分布, 尤以南海浅层气的分布更为典型[5]。

1.4 工程性灾害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强, 海洋工程活动也与日俱增, 这使得诱发海底地质灾害的风险显著增加。目前, 人类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近海石油、天然气和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海岸和海底工程构筑以及废物处理计划等, 如港口工程、锚地工程、海岸工程、铺设海底光缆电缆及隧道管线, 水下储集装置、海上钻井平台及人工岛屿、废弃物处理计划及填海, 各种固定半固定海底构筑物, 以及作为海底油气开发发展趋势的海底平台和海底远程补给基地的建设, 都需要具有相对稳定的海底地质环境, 以保证工程施工和生产的安全。但是, 如果在海底地质环境调查中没有摸清存在的潜在海底地质灾害因素或者工程启动对所存在的潜在海底地质因素重视不够, 再加上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发生海底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渤海油田的蓬莱19-3-3井和渤中25-1-6井发生浅层气井喷, 杭州大桥建设前期地质勘探中发生的钻探船被烧毁和被掩埋的事实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3,6]。

1.5 突发性灾害比重大

海底地质灾害按照发生的速度可以分为突发性灾害和渐发性灾害, 如海底地震、海底滑坡、浅层气井喷等属于突发性灾害, 软弱层灾害、海湾和港口淤积、底质污染等属于渐发性灾害。从我国近海已发生并有记载的海底地质灾害损失结果来看, 突发性海底地质灾害无论是在发生频次和直接损失严重程度上, 还是在产生的次生灾害状况和感官冲击上, 都占了主要地位[7]。

1.6 小灾大害和间接影响明显

地质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和承灾体易损性大小的时空差异综合作用决定的[8], 间接影响则主要是由具备诱发次生灾害和间接损失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引起的。关于小灾大害, 如, 渤海油田发生浅层气井喷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对浅层气的认识, 缺少必要的应急预案, 这使得钻探行为的易损性增大, 灾害一经发生, 直接经济损失严重。灾情严重的海底地质灾害往往可能导致不可忽视的间接损失, 如, 破坏性很强的海底地震发生后往往引起人们的恐慌和无家可归, 道路、自来水管和通信线路等生命线中断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海底地震和滑坡等导致海底管线的断裂, 油气管道破裂会进一步引起油气泄露, 污染海洋环境, 光缆中断会割断通信联系, 影响信息交流, 导致业务延迟或取消, 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电缆中断将导致供电中断, 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 海底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发展趋势

2.1 我国海洋活动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海洋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模持续扩大,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及公益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在致灾因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自然灾害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与承灾体的易损性具有更直接的关系。承灾体的易损性由当地及周围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人们的应对和适应能力等综合表现出来。为了评价和预测海底地质灾害产生影响的发展趋势, 客观评价我国涉海活动的发展趋势是一个重要步骤。我国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趋势如下所述。

(1) 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进入21世纪, 我国海洋经济基本上保持了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如, 据初步核算, 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 662亿元, 比2007年增长11.0%,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 比2007年提高了0.13个百分点, 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8%。其中, 海洋产业增加值17 351亿元, 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2 311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 608亿元, 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4 026亿元, 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4 028亿元, 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9]。我国主张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km2, 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逾3万km, 这为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陆域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人口增多和需求的增加, 以及世界沿海国家对海洋资源和权益激烈争夺等现实也迫使我国注重发展海洋经济;新中国成立60年,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科技, 开发海洋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些因素综合表明我国的海洋经济规模具有不断扩大的巨大潜力。

(2) 人口趋海移动加速, 涉海人数显著增长。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带和城市密集区, 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优越。虽然东部沿海地区仅占14.2%的陆地国土面积, 却分布着全国44.7%的城市数和51.44%的城市人口, 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10]。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 人们趋海迁移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成为我国劳动者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海水增养殖业、远洋渔业、海洋食品工业、海洋药物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水淡化工业、海洋能工业、海洋油气工业、海洋采矿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和机械制造业、海洋建筑业以及围绕海洋产业发展起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等几十个行业具有巨大的就业潜力[11]。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8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口达到3 218万人, 其中新增就业67万人;涉海就业人员数占全国的4.2%, 涉海就业人员新增人数占全国新增就业人数的13.7%[12]。海洋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预示着海洋产业不断完善, 涉海及相关行业的就业需求不断增加, 涉海就业人口也会随之快速增长。国务院在2008年2月发布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 我国在2006年至2010年将实现年均新增涉海就业岗位100万以上的目标[13]。

(3) 滨海成为经济集聚的最热地带。为了实现有重点的均衡发展, 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对外体现国家竞争力、对内承担辐射带动全国发展的重任, 我国对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布局。自2008年初, 国务院相继正式公布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沿海省份正在积极开展新一轮的以涉海为主题的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三大四小”的沿海经济战略布局渐趋完整。沿海省份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 纷纷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争取不仅率先实现经济指标, 而且率先实现调整经济结构、率先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沿海地区的自然和人文优势, 将强力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沿海地区聚集, 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热地带。

(4) 涉海工程和项目迅速增多。为了保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大力推进涉海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必备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港口工程、锚地工程、海岸工程、铺设海底电缆光缆及隧道管线、水下储集装置、海上钻井平台及人工岛屿、废物 (垃圾) 处理计划及填海, 以及各种固定半固定海底构筑物将会不断涌现。

(5)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和海洋公益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了使沿海地区经济, 尤其使其涉海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依法强化海域使用、海岛保护、矿产资源、港口及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管理, 加大海洋开发利用的执法监察力度, 规范海洋开发秩序, 使海洋开发利用的规模、强度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促进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将成为沿海地区开展涉海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 也会进一步加强海洋调查与测绘、海洋信息化、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标准计量等基础性工作[13]。发展公益事业, 完善海洋公益服务体系, 扩大海洋公益服务范围, 提高海洋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 也是大势所趋。

2.2 海底地质灾害影响的发展趋势

(1) 增加承灾体的易损性。在同等灾害规模条件下, 承灾体的数量越多, 承灾体对灾害的预防能力和可恢复性越差, 灾害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随着沿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涉海活动的频繁发生, 沿海地区人口、城镇密集, 产业活动频繁, 受灾体数量多、密度大、价值高, 地质灾害的危害范围广, 破坏几率随之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人口、房屋建筑、公路、铁路、航道、桥梁、隧道、生命线工程、水利工程、生活与生产构筑物、室内设备及物品、农作物、水产资源等各类承灾体的暴露程度增加。灾害一旦发生, 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会非常巨大。从历史上来看, 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不断增加与经济活动加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诱发和加剧海底不稳定性。涉海活动, 尤其是港口建设、围填海、海洋油气勘探和管道运输工程, 海底采砂和人工岛礁建设以及陆地水土流失汇入大海, 改变了海洋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 增加了海底的沉积不稳定性和动力不稳定性, 从而增加了海底地质灾害发生的潜在危险。

(3) 增强抵御灾害的适应性能力。为了保障沿海社会经济, 尤其是涉海活动的顺利进行, 促进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不管是出于预防意图, 还是基于惨痛教训事实, 头脑清醒的管理者和工程建设人员应该考虑沿海地区, 尤其是涉海的基础设施和其他经济建设成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 从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工程构筑物质量, 强化包括海底环境在内的海洋系统活动的监测、监视、预警能力等方面, 着手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这种行为是人类对海底地质灾害产生严重社会经济后果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这种反应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灾害发生的直接后果的严重程度:反应越强, 采取的措施越多、越科学, 抵抗海底地质灾害的能力越强, 发生海底地质灾害的风险越低, 造成的绝对损失额和损失密度越小;反之, 反应越弱, 采取的措施越少而且不合理, 抵抗海底地质灾害的能力越低, 发生海底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 造成的绝对损失额和损失密度越大, 容易产生所谓的“小灾大害”的严重后果。

3 结束语

上一篇: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下一篇: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