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化研究

2024-05-25

土化研究(精选12篇)

土化研究 篇1

摘要:美声唱法作为世界声乐艺术的一种,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我国自从引入之后, 始终坚持着不断传承与发展, 然而在其演变融入我国传统声乐文化的过程中, 却暴漏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其中, 难以实现本土化、民族化的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 本文介绍了美声唱法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围绕如何实现本土化问题展开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 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声唱法,本土化,问题研究

尽管美声唱法这门声乐艺术由来已久, 但是真正传入我国的时间不过几十年, 在并不算长的时间里, 美声唱法从开始的生根发芽, 到后来的逐步发展壮大, 可谓包含了几代人的心血, 才有今天较为成熟的声乐教学体系出现了一大批的歌唱人才, 但随之而来的“水土不服”、“曲高和寡”问题也日益严重, 如何将其完美融合到传统声乐文化中, 打造本土化、民族化的美声唱法, 成为了音乐界高度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所以加强美声唱法的本土化研究尤为重要。

一、美声唱法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谈到美声唱法的起源, 要追溯16世纪的意大利, 距今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了, 但是直到今天, 美声唱法依然在不断改进与完善, 它是世界声乐艺术史中的重要篇章, 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在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之时, 受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 当时很少有人接受这种外来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 美声唱法这种西洋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 开始出现新的发展契机, 无论是声乐教育体系的完善, 还是人才方面的培养, 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然而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不相容的尴尬境地, 让美声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普通大众的认知偏差和轻视否定, 促使美声唱法的艺术发展之路走得愈加艰辛。

二、针对美声唱法本土化问题的研究与解决途径

(一) 注重美声艺术的群众基础, 提高公众艺术鉴赏能力

美声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了瓶颈, 究其实质, 是缺乏严重的群众基础, 在国外, 美声唱法之所以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是因为有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喜爱, 而在研究我国的美声唱法本土化过程中, 其走上了曲高和寡的路线, 很多人因为听不懂而持反对和排斥的态度, 美声唱法自然得不到待见, 更别说进一步发展了, 所以, 实现美声唱法本土化的进程中, 首先要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提高公众对于美声艺术的鉴赏能力, 使其有兴趣、主动自觉地融入到欣赏这门艺术的活动中来, 做到更接“地气”, 真正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 进而通过大众的传播与欣赏, 达到推动美声事业发展的目的, 在这其中不仅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而且对于实现美声唱法的本土化改造也极具效果。

(二) 融合民族唱法, 结合语言文化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是两大声乐种类, 在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之后, 从唱法技巧上来说, 其简明、轻快的发音, 突出共鸣, 假声为主、真声为辅的歌唱特点, 与民族唱法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这也是很多人对于传统声乐审美的坚持, 反感西洋声乐文化的内在原因, 殊不知, 美声唱法的特点恰好有效弥补了民族唱法的发音技巧欠佳、全真音等弊端, 如果将两者有效融合, 无论对于发声方法还是音域音色的把握技巧方面都将得到很大提高, 与此同时, 美声唱法要想实现本土化的改造, 还要充分结合我国的语言文化, 做到民族文化、思想和语言风格的融入, 大胆借鉴民族唱法中字正腔圆, 注重吐字准确的唱法特点, 运用到美声唱法当中, 并带着与民族唱法中同样的情感因素来进行美声演唱, 深入研究掌握民族情怀的精髓, 合理运用到歌唱表演之中, 以包含真情实感的演唱传递给大众特有的民族情怀, 因为情感无论在任何作品中都是相通的, 充满真诚的歌唱必然会更加打动人心, 例如:某美声歌剧演出, 歌唱家们用自然、饱满、真诚的感情为听众们献上了一场动人的听觉享受, 尽管不是所用人都能听得懂, 但是却被歌唱者动人的感情所感染, 真正做到了声情并茂。

(三) 建立更加完善的美声教育体系, 加强美声人才的培养

在美声唱法本土化的研究改造过程中, 少不了完善的美声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来作为保障, 基于中国国情, 根据中国音乐文化的结构特点来打造属于中国特色的美声, 通过对师资设备、教学目标与方法、课程安排, 制定崭新的声乐教学理念, 动态跟踪指导教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来建立起全面、系统、科学的新美声教育教学体系, 为进一步实现美声唱法的本土化做准备, 同时, 不断挖掘培养美声人才, 将全面复合型声乐人才作为培养的终极目标, 使其无论在创作、歌唱还是科研、教学等方面均有所作为, 进而形成具有我国本土化特征的美声人才队伍, 例如:各大音乐学校可以设立各种声乐奖项来进行比赛, 以激励更好的人才目标出现, 从培养到选拔, 完成最终的目标。

三、总结

总之, 美声唱法本土化是所有关心美声事业发展人士和机构的共同心愿, 然而其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 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需要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尝试与实践研究, 才能在实现美声唱法本土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促使中国的声乐歌唱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丰庆.由“滇美”现象所带来的启示——兼论美声唱法云南本土化的成功经验[J].民族艺术研究, 2008, 06:61-65.

[2]王昶.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土化研究 篇2

后来,经过学者们的不断努力,这门产生于欧洲而被美国本土化的新型学科在20世纪初期得以创建。在这门学科创建之时,也正是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完成之时,西方国家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成功转型。也正是在这场工业化的进程中,先觉的威尔逊借鉴欧洲大陆的行政学,促进行政学的本土化,得以使得美国行政学领先于世界。目前谈到西方行政学,也即美国行政学。20世纪后期,世界掀起了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运动,中国应把握住这次社会转型的机会,借鉴西方国家在工业社会中构建的公共行政理论,使之本土化,具有中国的观念、语言和思想。

这也是我国行政学学者们应肩负的使命,夏书章于1982年早就指出:“要搞好现代化建设事业,就需要社会主义的行政学和行政法学。”张成福在分析中国行政学发展趋势的文章中指出:“本土化是中国公共行政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最大的挑战。”中国应当把握住后工业化带来的机遇,本土化西方公共行政学前沿理论,使之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后工业社会的背景,而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则是本土化的首要任务。

本文所说的本土化既指理论的中国化,也指理论的应用化。理论的中国化与应用化是以我国实际为出发点,本土化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因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行政学研究只有面向本土经验,了解和解释我国的公共行政实践,才可能找到合适的分析中国公共行政实践的工具。”

如果说行政学的本土化是为了借鉴先进理论指导我国政府改革并解决我国实际问题,那么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的本土化也是很有必要的,是我国行政学科构建、社会转型和我国改革实践的迫切要求。学术背景:“他山之石”与中西差异。“他山之石”是指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较我国发展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健全;中西差异表现在西方行政学理论的他域与本域的区别与局限。

丁煌指出:“综观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经典著作,而且也形成了一系列对于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公共行政管理实践的改进均具有重要价值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西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史悠久,体系健全,理论积淀深厚。而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实际上是一个“舶来品”,去指导我国公共管理改革还很“吃力”。在这种国外强、本国弱的情况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借鉴西方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

但是这种借鉴并非直接“拿来”,中西方国情与理论具有一定差异性,外域理论并非完全适用本土。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的本土化策略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的中国化。罗伯特·达尔(Robert Dahl)认为:“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论,不能够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个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

在笔者看来,理论的中国化是指吸收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的先进理念,与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相结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理论,具体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治理理念:服务、网络、合作、大数据、公共价值。新公共服务理论、网络(化)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数字治理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分别为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界贡献了服务、网络、合作、大数据和公共价值等理念。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强调的“服务”理念渗透着民主治理、公民精神和公共利益的价值。

民主治理强调基于价值观的共同领导,公民精神体现在公民权、公民参与治理、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方面,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找到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切地说,它是要创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责任”。因此,我国在构建服务型政府及进行公共服务改革的时候也应注重服务理念,强调公民价值、公民参与、民主治理以及优质公共服务。结语在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的学术研究中,本土化研究是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研究的未来趋势。

到目前而言,我国学者在研究西方公共管理理论时,大都经历了理论引介、反思批判、理论比较和理论本土化的研究过程。作为西方公共管理的前沿理论,本土化研究将是未来学术研究的热点。在本土化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寻找契合点。中西方在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西方土壤上产生的理论并不一定适合我国现有国情。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引进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需要寻找契合点。比如服务型政府与新公共服务、合作治理与网络治理、区域协同与整体性治理、智慧城市与数字治理、战略管理与公共价值,根据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需要借鉴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本土化。

第二,着眼前沿理论与未来实践。理论是总结过去经验,把握现象与本质、结果与原因的关系用以指导未来实践,所以我们要关注最前沿的公共管理理论,因为前沿理论都是在以往公共管理理论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并结合现时代背景而创建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国公共管理者还应具有战略眼光与未来视角,应该摒弃以前“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提早发现问题,并有预见力。

第三,关注理论的中国化与理论的应用化。西方公共治理前沿理论的本土化(包括中国化与应用化),应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高职外语教法本土化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  外语  教法  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71-03

On the Localiz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XIE Sheng-liang   (Guangdong Jidian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515,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he localiz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is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cal actual teaching mode, especiall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tools, including lesson plans, instructional design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e like. Through in-depth exploration on the theory for localization of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e conclude that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is the path to achieve localiz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English teaching used as a case to be discussed, so as to construct effective ways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o provides a guideline to establish a characteristic pedagogy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methods; Localization

一、引言

教法本土化其实就是教学法的本土化,也就是根据本土的地情、校情、教情和学情整改教学模式尤其是教学方法,也包括如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具体实践方法,当然也包括其理论目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理论和研究成果指导高职教学,即结合地方实际创新性地构建本土特色的教学模式,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特色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 地方院校高职外语教法本土化现状

1、高职外语教法本土化现状

就地方高职院校采用的传统外语教学方法而言,经我们走访调研,及其它渠道了解,大多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脱胎于本科传统教学法,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普遍,教学方法较单调,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李泽林,2012)。

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及教学观念的日益更新,当今高职教师也不断采用一些新的现代教学方法如行动导向教学、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化教学、交际教学法等,并运用到外语教学各个环节中,但却由于过于效仿滥用而逐渐由刚开始的“神化”逐渐转向“泛化”乃至“烂化”,原本应该同本土实际结合而呈现本土特色的教学方法因过于滥用而失去了方向,各个院校变得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实践中甚至出现教学方法为了方法而方法的“形式化”、“标签化”等教学方法的形式与教学内容或教学需要相分离的现象。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归因于教师本人对教学方法的不理解,对每一种教学方法背后的价值观念认识不清;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对教法本土化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缺乏实践基础,多是从书本到书本的本本研究,“东”拼“西”凑,理论与实践脱节,结果当然是消化不良而导致教学方法使用中的“水土不服”,教法本土化无立足之地。

可见,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存在不足,但有其可取之处;现代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万能的,作为教学方法的践行者,如果教师拘泥于方法的囹囵,不践行本土化的理念,教学方法不与本土的实际结合起来,必然导致教学变得无趣,教学效果低下。(李泽林,2012)

因此,地方高职院校尽早理顺各自院校的特点及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当前各地方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解决因各种本地或地方差异所产生的如教学对象、教学目的等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当地需要制定本土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外语教学,与本土的地情、校情、教情、学情等结合起来,建立教法本土化的高职外语教学模式,促进高职“本土化”特色的成型,培养高职合格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 高职外语教法本土化的理论探讨

1、教法本土化的理论依据

本土化是指一个事物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的说就是要入乡随俗。就高职外语教法而言,其本土化其实也是高职化的顺变,外语教学方法的本土化也并不是狭隘的地域观念,而是全球化背景下理论联系实际,适应中国地方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地情、校情、教情、学情的必然产物。教法本土化是外语教学本土化的一部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地方高职院校适应人才培养需要而进行高职特色化发展的关键方面。因为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等职业人才,强调的是人才的职业性,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培养高技能人才。要使学生具备高职特色化的外语应用能力,避免走本科教学模式的传统老路而失去高职特色,就必须进行高职外语教学本土化的改革,而教学方法的本土化是教学本土化必经之路,是实现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手段。

2、 理论方法

高职外语教法该如何本土化,如何去适应高职化的顺变,实现外语教学的高职特色呢?我们认为归根到底是如何实现教法个性化的问题。

个性化既是高职外语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方法自身水平提高的需要(侯金香等,2011:156)。由于教师个体性格、素质、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的差异,同一个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获得基本相同的教学效果,而同样的教学方法经由不同的老师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龚海平,2005:28),因而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把教学法最大限度的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通过整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法的本土化思想才能散发最耀眼的光芒,本土化改造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外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最有效地完成。(生婧,2012:325)

因此,高职外语教法本土化的路径,应该是通过个性化教学来实现的。西方外语教学法或本科的外语教学法高职化改造只是完成了它本土化历程的第一步,只是从一般意义上说更加适合高职外语教学的具体地情、校情、教情和学情,决不意味着它可以立竿见影地、直接地为不同的教师同样地应用。外语教学法的本土化的实现对于具体外语教师来说还应当发挥其自己原有的教学体会和经验的作用,努力使它与外来教学法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整合达到个性化的境界(刘友桂,2010:58)。

四、高职外语教法本土化实践探索

综上所述,高职外语教学法本土化改造的理论及方法等已不言而喻。在实践中如何进行本土化改造呢?笔者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探索,主要以《综合英语》的教学进行教法本土化的实验,通过实验班跟踪对比,根据本学校的地情、校情、教情和学情整改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学模式,也包括如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本土化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方法,采取边教学边实验边整改的模式进行,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走访同类高职院校开展综合调研,深入课堂观摩,小型会谈,个别访谈,征求反馈等各种方式探索教法本土化实践的改造策略和方法,概括如下:

1、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的个性化

在《综合英语》的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中,我们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我校的本土实际情况,牢牢把握本土化的方向,突出其个性化的风格,根据其作为一门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的特点,强调本校《综合英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兼顾商务职业能力提高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如图: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办学,强调与行业企业等合作开发和课程建设,聘请行业人士或企业专家把握市场及企业脉搏,准确定位社会需求,共同商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内容等,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兼顾提高《综合英语》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从而实现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打造高职特色和本土特色。

2、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个性化

在本土化实践中,综合英语教学亦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一方面,任课教师把现实生活或工作中尤其是本土实际产生的英语问题设计成学习任务引入课堂教学,个性化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示。同时,教师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或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根据课堂具体教学目标的不同,以图片、动画、视频、音像等多种教学手段,灵活采用符合教师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确保教学方法和手段个性特点。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重视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通过英语角、文娱表演、英语配音、演讲、口语、写作等各类英语竞赛及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同时,依托校企合作及技能竞赛的平台,化真实项目为具体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学习效率,高职特色化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展现。

此外,综合英语课程已立项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建设项目,建立了专门的校园网站,充当教学资源共享及交流互通的平台,具备即时互动等功能,使综合英语课堂内外的教学讨论,师生交流互动,答疑与反馈变得更加灵活。这种结合地情、校情、教情、学情实际的本土化改造,突显了综合英语教学的个性化特点,优化了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综合英语的教学质量。

3、教学考核评价及教学监控的个性化

综合英语教学评价结合我校实际,采用自我评价,校内督导同行评价、行业企业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及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考核及评价的方法,充分展示教学质量监控的本土化个性特点。例如,在社会评价方面,依托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契机,综合英语大部分教学材料挂网供校内外师生学习共享,并由其自主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接受全方位的社会监控和评价。

在综合英语教学法本土化改造过程中,与我院建立长期合作的有广州宁步运动服外贸公司,广州依琪贸易公司等企业,他们参与了综合英语教学法的研讨,对高职外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改进思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些建议从本土实际出发,对推动《综合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个性化改进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实施了要学生深入到企业的相关真实岗位进行英语综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并依托企业要学生进入广交会、广东国际美博会等涉外展会平台实习实训,利用平台的国际视野和外语环境优势,让学生在真实岗位工作中去实操,使其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商务职业素质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通过这些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本土化改造,综合英语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外语教法本土化理论与实践改造的一系列探索,我们对高职外语教法本土化理论和实践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教法本土化同个性化教学是分不开的。就高职外语教学而言,教法本土化其实就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高职化及教学个性化的问题;教法本土化的过程归根到底是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的个性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个性化,甚至教学评价与考核监管个性化,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构建教法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打造高职本土化特色,形成高职特色教学,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龚海平. 关于西方外语教学法本土化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10):26-28.

[2]李观仪. 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 刘友桂. 国外外语教学在我国的本土化[J].琼州学院学报,2010(3):56-58.

[4]何广铿. 英语教学法教程理论与实践[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5]侯金香、谢鹏璇.西方外语教学法本土化的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4):155-156.

[6] 生婧. 对深化英语交际教学法本土化思想的实证研究[J]. 文学界(理论版),2012(8):324-325.

[7]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吴进业、花清亮. 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M].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

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研究 篇4

1 选取体现民生民情的新闻材料

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电视民生新闻要正确把握发展路线,避免走入误区;同时,也不能只是关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而忽略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的时效性和互动性。电视民生新闻应该着眼于本地观众的需求,不仅要做出具有地方化特色的新闻,还要深入挖掘热门的经济、政治等社会发展主流新闻意识方向的“本土化”电视民生新闻。从采访的新闻内容来看,地方性的电视新闻节目应充分体现了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利用平民化的表达形式,着重关注了百姓的民生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充分体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特色。地方性的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把本地区的百姓作为主要的采访群体,因为其主要收看群体也是本地区的。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想要提高收视率,就必须充分满足本地区观众的观看需求,尽量报道一些百姓喜闻乐见或者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这样就会引起本地区观众的观看欲望,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

2 电视民生新闻要体现地域特色化

多年前,湖北卫视曾推出一个名叫《现场直播》的电视栏目,主要是请武汉本地的著名曲艺人用方言来说新闻,并且是以杂谈的形式,节目一经推出,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必须要体现本土的地域化特色。本地的曲艺名人具有非常好的品牌效应,他们采用幽默风趣的方式来说新闻,吸引了当地大部分观众的眼球。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主要是指关注本地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并且深入发掘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风情,从而使得地方性电视媒体的区域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电视民生新闻还应该着重去关注本土化的人文轶事,力求把电视新闻与广大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地区文化特色浓厚的电视新闻,就会更为本地区的观众所接受,使其传播效果得以很好的发挥。重视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文化特色等也是电视民生新闻本土化的实质体现。电视新闻是视觉文化,通过本地区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出独特的民俗风情,同时也提高了本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因此,应该大力提倡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

3 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平民化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节目是做给平民老百姓看的,要获得高收视率,就必须获得广大老百姓的支持。中国文联的副主席仲呈祥曾说过:“观众喜闻乐见就被片面地理解为什么东西能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就可以不加甄别地选用,自然就造成了消极的顺应群体当中某种落后愚昧的鉴赏习惯的现象。一旦消极的去顺应,就又强化了受众当中落后消极的东西”。作为一个电视新闻记者或者编辑就应该以平民化的视角去认识这个社会,并观察发生在平民百姓身上的大小琐碎事,从中挖掘出新闻的热点和焦点。并且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透过电视屏幕,以平民化的视角、平民化的语言、平民化的话题来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电视民生新闻本土化,应该以观众的角度去进行换位思考,透过平民化的视角,改变传统的叙事模式,并及时报道老百姓真正想要关心并了解的新闻信息。

4 结语

总之,各个地方性的电视新闻媒体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把“本土化”作为其发展的突破点。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怎样才能把握好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的度,使其既符合本地观众的需求,又能够与新形势下,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保持步调一致,做到与时俱进。当然,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不仅要重视它,更要正视它,才能让它更好的发展壮大下去。因此,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就必须去深入挖掘本土化的民生新闻,并且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热点,从而被本地观众所接受,形成具有本土化的电视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1]王绿萌.论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J].戏剧文学,2009(4):100-102.

土化研究 篇5

六横中心幼儿园刘盼盼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活动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因此利用好这些活教材,发挥本土教育资源的优势,就能让区域活动变成能幼儿充分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舞台,也能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但综观目前农村幼儿园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区域活动的状况,仍有很多不足:一是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更多的是关注本土自然资源的利用而忽视了本土人文资源的利用。二是利用本土资源创设本土特色区域活动的力度仍不够,常常出现点到即止的情况。因此更深入更系统地挖掘本土资源,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区域活动是渔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新起点也是新重点。

六横属渔农村,具有特有的乡土文化资源,为本土特色区域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现实条件资源。因此,我们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创设本土区域活动深入实践,激发幼儿兴趣,满足幼儿需要,实现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最终得到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的充分发挥。

二、概念的界定

本土资源:是指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引入教育而形成的独特风格。课题中所指的本土化特色课程就是利用幼儿园周边城乡一体的本土化幼教资源,转化成幼儿熟知、感兴趣,并乐意参与,能启迪幼儿心智的,独具特色的幼儿园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活动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

三、理论依据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

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

(三)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这样的教育思想,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搬到”实践当中,“用生活来教育”„„

(四)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研究原则

(一)体验性原则。对幼儿进行本土材料教学与指导,不能单靠说教、练习,而要在生活体验中逐步积累,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逐步培养。

(二)发展性原则。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表现,把幼儿看作发展的个体,随时随地的指导幼儿,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趣味性原则。教师组织巧妙有趣的活动,使幼儿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能愉快地学习,从而培养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实践性原则。幼儿在进行本人材料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参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

五、研究目标

(一)有效突破渔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局限性。

(二)大幅提升幼儿的各项综合素质。

(三)教师能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感悟。

六、研究内容

(一)本土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合理分类

(二)展现本土化区域活动实施中的亮点。

(三)幼儿园本土化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四)家园合作成为本土化区域的坚强后盾。

七、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六横中心幼儿园全体幼儿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寻找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良教育现状,形成课题研究的目的。

2.文献研究法:收集研究信息,研究资料。

3.引导体验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周围人们活动及环境,通过亲身体验,在区域活动中感受和发现本土材料的美和奇妙,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4.游戏练习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状态下习得,提高各方面能力,培养幼儿对区域游戏的兴趣。

5.分层指导法:承认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作出不同的指导。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搜集资料,了解本土材料的基本种类;撰写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研究小组。

2.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4年9月)

理论学习;开展本土材料在区域中运用的研讨;创设具有本土特色区域环境;运用行动研究法,着重对本土材料在区域活动运用中的组织与指导及操作方法进行实践探索。

3.总结阶段(2014年10月)

收集并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九、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 刘盼盼具体负责

中国的英语本土化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跨文化 国际英语 本土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82-02

【Keywords】 cross-cultural international English localization teaching

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教育能否积极主动融入国际化浪潮的重要保障。然而无论对于学校的国际化进程而言,还是就国际英语的本土教学而论,借鉴、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决不是盲目照搬,匆匆“山寨”,必須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在跨文化视域下进行国际英语的本土化教学研究。

一、当下英语教学的实然诊断

在汹涌而来的国际化浪潮中,我们的英语教学将何去何从?虽然当前的教育国际化呼声很高,但我们还是要冷静地思考本土化问题。

1.继续怀揣“超英赶美”美梦,紧握“标准”英语教学“圣经”。

英语已然国际化了,英语教学还在继续强调“超英赶美”,培养所谓的标准口持英式或美式发音,惯用美英思维的英语人才。英语既是国际语言,早已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族域限制,所谓标准亦再无标准。英语教学也应随之而动,传统的注重知识单向传播,强调机械模仿的教学已不合时宜。哪种发音才是标准的?殊难定论。语音语调实在并无美丑可言,关键在于评判者是谁,标准的制定者谁?音乐尚有古典与现代之分,英语未必不能?若将英式美式英语称作古典,而因英语的国际化普及而派生的各国的英语变体,我们不妨称作现代英语(国际化特色明显)。如此,古典与现代孰优孰劣,实难断言,各有千秋罢了,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称。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一味要求学生摆脱母语思维,要用纯正的英语思维,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母语语言和文化的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无法回避的事实。[1]

2.工具理性挤压人文空间,单向输入导致中国文化失语。

英语国际化使人们将目光聚焦于英语的工具属性,高校英语专业也努力迎合之,大量开设甚至唯开设英语语言技能课,而罔顾了英语专业的天然本性“英语语言文学”。加之我国英语教学的文化类课程的语料主要反映的英美的主流文化,少有将本土文化与之结合的诸如比较文化类课程,更加缺少介绍本土风土人情的材料,以至于文化课本身就少,而最终沦为完全教授英美国家历史人文风情的纯西方文化课,学生对自己文化尚且一知半解,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了单向的输入者,被动的接受者,没有意识和能力主动有效、对等地向外输出,从而去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2]

二、本土化的国际英语教学策略构建

1.锻造本土与国际兼容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从教学目的上讲,外语教学所期许的不仅是理解对方的话语和文化,更为重要的是用对方所能听懂的语言来了解己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文化。即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人群之间的交际,“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以跨文化经历中良好的感受和信仰,以及人们所拥有的行为技巧为基础。”正如从丛所言,“跨文化交际绝不仅仅限于交流对象的理解,而且还要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实施文化影响的内容。”[3]一个能够熟练、流畅运用外语的人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但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许多能够对汉语运用自如的生于海外,长于海外的华裔,他们精通英汉两种语言,但是当他们回到内地,依然显得格格不入,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缺少对汉文化的了解,他们所拥有的只是汉语语言运用技能而已。因而,英语教学必须摈弃“一路向西”的陈旧观念,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方能步步为营,铿锵有力。

2.教材要兼顾本土特色和国际元素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传统的英语教材开卷即为英美风情,闭卷还是美英趣闻,从头至末,“洋滋洋味”;从里到外,洋风洋情。学生学后,开口圣经,闭口西谚;逢人先谈好莱坞,电邮也聊NBA;宛如生于英联邦,长于美利坚般浑身上下一副洋洋自得神色。以如此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学成了洋人,丢掉了本身,怎不令人叹惜?所以教材应该是,且必须是充斥着大量文化信息的,却绝不仅仅是目的语文化信息,尤为重要的是还要有学习者自身的文化信息的内容。总的来说,这种内容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首要的母语文化材料,即以学习者自身文化为内容的材料;其次是目的语文化材料,即以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学习内容;三是国际性目的语的文化材料,即以世界上英语非母语国家的文化作为教材内容。[4]英语教材语料不仅要反映英美文化,所有世界先进文化都应该成为其可能的选择,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华文化。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到经典国粹,名人典故,等等都可成为英语教学语料。特色文化,区域文化也可列入其中,从大中华的儒释道,到各区域的优秀文化如湖湘文化、巴蜀文化等等。

三、结语

实现国际英语的本土化教学,创生出具有本土特色,且国际化性质鲜明的新型英语教育范式,对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英语教育质量意义非凡。 以本土化的国际英语教学实现英语课堂中中国文化的从自觉到自信与自强,是我国英语教育的终极目标。英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是相伴而生的,它实质是一个再生过程:语言的再生,文化的再生。这种再生过程就是国际化和本土化过程,进行这种英语语言的教学过程就是英语教学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高影.教育国际化,何去何从[N].中国教师报,2012-05-09

[2] 刘君栓,夏晓翠.我国英语教育的本土化取向探析[J]. 教学与管理2012(1):20-23.

[3] Ellis,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4]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光明日报,2000-10-19.

中国跨国企业本土化对策研究 篇7

一、跨国企业本土化的发展阶段

根据各国跨国企业本土化发展的经验总结可知, 其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产品的本土化、市场的本土化、全方位的本土化。

1. 以产品为导入的本土化

在这一阶段中, 跨国企业主要经营劳动密集型产业, 充分利用东道国的廉价劳动力而生产产品, 以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目的。但是随着跨国企业的不断发展, 对企业自身发展有更高的要求, 进而需要实现人才和采购的本土化, 不仅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而且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但跨国企业实现人才本土化时, 只是对一般阶层的人员实现人才本土化, 而中层及以上层次的人员仍由外籍人员担任。这一阶段是跨国企业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企业在东道国扎根和得以生存发展, 因而跨国企业选择稳步发展。

2. 以市场为导入的本土化

在这一阶段中, 许多跨国公司都存在一种不够完善的经营理念, 随着此经营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跨国企业的发展, 但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其经营理念是:企业领导人员认为企业产品一旦受到本国的欢迎, 也一定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而一种经营模式在一个国家应用成功, 那么在各个国家都可以应用成功。正是在这一经营理念的驱使下, 跨国企业更多表现为进行扩张, 但是当跨国企业的扩张活动受到威胁和阻碍时, 企业才会考虑改变营销的模式。然而, 多数企业会将企业本土化的内容进行有效转化, 即:人才本土化的范围向高层管理人员扩大, 明确研发新产品和树立品牌产品本土化的重要性。

3. 以资源为主导的全方位本土化

进入此阶段的跨国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 即服务竞争和文化竞争。在此阶段, 跨国企业的发展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和本土化需求为目标, 进而提高企业生产能力, 有效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由此可见, 跨国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 必须将已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延长企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增强企业竞争力以更好应对激烈的竞争风暴。跨国企业的结构和企业文化是否与地区发展需求相适应, 是决定跨国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此, 企业要对已有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 以实现全方位的本土化, 才能促进企业结构更为合理以及文化更为先进。此阶段对跨国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

二、中国跨国企业实现本土化的问题和原因

我国跨国企业本土化过程中, 存在较多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企业经营风险大、国际化水平低、科技程度有限等方面, 因而, 我国跨国企业在本土化发展道路上一定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 以加快我国跨国企业本土化进程。

1. 跨国企业经营风险较大

我国在国外的企业规模较小, 因而经营风险较大, 尤其是抵抗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相对较弱, 这是我国跨国企业实现本土化存在的一大重要问题。目前, 我国更多走出去的企业长期以来坚持以低廉价格的手段进行竞争, 而忽视了与东道国的文化、法律相适应和相融合, 从而导致我国企业和产品丧失了品牌与竞争力。由此可见, 当我国企业没有实现本土化, 则经营风险大大增加, 稍不注意就容易面临巨大的损失。为此, 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并且了解当地文化和法律条文, 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基础上发展企业和生产企业产品, 以提高当地群众对企业产品的认可度, 进而为企业增加成功的机会。因此, 实现本土化是我国跨国企业降低经营风险的必然选择。

2. 跨国企业国际化水平较低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始终坚持“引进来, 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而坚持“走出去”战略, 旨在促进跨国企业与国际化接轨, 成就我国的跨国企业, 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和更好发展。然而, 我国跨国企业国际化水平较低, 所以实现本土化是我国跨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和适应国际化格局发展需要的必然举措。跨国企业并非是在国外注册一家公司即可, 而是包括工作人员、生产产品、销售渠道、研发产品在内的各种国际化。我国跨国企业要想实现本土化, 需要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保持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具有一致性、在当地进行企业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才能实现企业全方位的本土化。然而, 我国跨国企业在此方面的本土化程度不够完善, 但推进企业适应国际化格局发展是实现本土化的关键。

3. 跨国企业的科技水平有限

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有限, 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而我国跨国企业与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相比较处于劣势地位。这是我国跨国企业实现本土化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所以, 我国跨国企业应坚持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为发展方向, 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实现本土化是跨国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有利条件, 所以跨国企业应该有效借助东道国的技术力量以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首先, 在当地雇佣一批具有高科技素质的技术人员, 以增强企业研发产品的技术力量;其次, 在科技较为发达的国家设立科研机构, 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和科技信息, 以促进我国的科学研究。

三、中国跨国企业本土化的对策

我国实现跨国企业本土化十分必要, 可以增强我国企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促进我国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 同时还可以有效推动我国跨国企业与国际化接轨, 更可以使我国成就真正的跨国企业。实现本土化需要坚持正确的战略和采取有效的发展途径, 以加快我国跨国企业本土化的发展进程。

1. 选择正确的本土化战略

我国跨国企业实现本土化主要坚持三个发展战略, 即:“步步为营”战略、“高起点”战略、“占据有利区位和加强合作”战略。

(1) “步步为营”战略

我国跨国企业的实力各不同, 所以在实现本土化时, 各个跨国企业要根据自身实力而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 以促进企业更稳定发展。对于实力一般的跨国企业而言, 应坚持首先实现销售本土化和经营理念本土化, 这就要求企业先发展部分市场, 而实力相对强的企业需要在开发市场后建立“大本营”, 以便进一步实现本土化。在销售本土化环节中, 企业销售的产品一定要迎合当地人民的喜好, 符合当地人民的需求, 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充分了解当地人民的消费心理需求。对于实力相对强大的跨国企业而言, 在逐步开展本土化过程中, 可以加快本土化的发展进程。因此, 我国跨国企业要根据企业实现本土化的发展情况而设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由此发展“步步为营”战略。

(2) “高起点”战略

对于“高起点”战略比较适合较为强大的大型跨国企业, 而小型的、实力较弱的企业则不宜选择。由于此种战略的本土化层次较高, 大型的国际企业会采用此战略。目前, 国际上一些企业间加强合作, 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进而也可以采取“高起点”的发展战略。目前, 我国只有极少数的跨国企业具备采取高“起点式”的发展战略, 但是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开展, 我国会涌现出更多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

(3) “占据有利区位和加强合作”战略

坚持“占据有利区位和加强合作”的发展战略, 要求企业的目标应放置在最为有利的区位进行销售和投资。我国跨国企业在发展跨国经营之前, 应充分考虑市场和资源条件、投资的环境等因素, 加强对目标国的考察和提高评价能力。此外, 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友好合作, 尤其是具有市场优势的国家和地区, 为我国发展本土化战略提供有利条件。我国对目标国的考虑, 首先, 应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法律环境, 进而考虑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是否与当地文化相适应和能否适应;其次, 了解当地的工业化程度, 与我国跨国企业的工业化程度相比较, 倘若我国企业处于劣势, 则目标国不予考虑;最后, 了解当地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喜好, 以考察我国跨国企业生产产品是否可以迎合当地居民的喜好和满足消费心理。

2. 中国跨国企业实现本土化的路径

中国跨国企业要想更好更全面的实现本土化, 需要从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品牌、企业融资方式和市场发展模式、研发产品五个方面着手, 进而全面提升我国跨国企业的竞争实力。

(1) 经营管理文化实现本土化

我国跨国企业需要实现经营管理文化的本土化, 以促进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与当地发展相适应。长期以来, 我国跨国企业都认为, 一个好的经营管理理念如果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取得成功, 则会在其他国家也同样适用。正是由于较多的企业在此种经营管理理念的驱使下, 进而采取市场扩张和营销模式的扩张。但企业扩张到一定程度时, 会面临强大的阻碍和威胁, 尤其是竞争对手利用本土化问题而赢得更多的消费者时, 较多的跨国企业才会意识到实现本土化的重要性。企业要想实现经营管理文化的本土化, 需要加强对我国员工和东道国员工的培训, 以促进两国员工观念的有机融合, 进而为企业实现经营管理本土化提供有利条件。

(2) 人才实现本土化

跨国企业只有实现人才本土化, 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 进而使企业生产真正实现贴近市场, 从而有利于跨国企业制定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发展战略。根据较多的实践案例表明, 我国跨国企业的员工与东道国员工沟通有严重的障碍, 所以在企业实现人才本土化过程中, 失败的几率很大, 而消耗的成本也较高。依据这些案例, 我国跨国企业应有前车之鉴, 尽可能在当地实现人才本土化, 不仅节约企业的成本支出, 而且成功的几率也增大。因此, 我国跨国企业应该首先对管理层次的员工实现人才本土化, 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然后逐渐实现高层次员工的人才本土化。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和提高成功几率。

(3) 企业品牌实现本土化

树立品牌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企业品牌的本土化是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有利条件。我国跨国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需要实现品牌的本土化, 以提高企业在当地的竞争力。然而, 企业在东道国树立品牌产品形象, 就需要对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进而才能使企业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提高企业产品的影响力。如果我国跨国企业的产品没有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同, 则容易受到当地政府和消费者的排斥, 从而不利于我国跨国企业的发展;反之, 如果跨国企业产品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 则会得到当地政府和消费者的支持, 进而有利于我国跨国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 企业品牌实现本土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 企业融资方式和市场发展模式实现本土化

一般情况下, 较多的跨国企业都热衷于上市, 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实现资金本土化, 而且可以促进企业的市场模式实现本土化。然而, 我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发展中, 极易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进而需要企业进行融资, 而企业实现融资的本土化, 有利于发展市场本土化的发展模式, 进而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 也为企业节约成本。我国跨国企业尽可能发展本土化战略, 有利于加强企业自身与当地的融合, 从而促进跨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我国跨国企业的融资方式和市场模式都实现本土化, 可以加快企业全方位本土化的进程。

(5) 研发产品的本土化

跨国企业研发产品的本土化较为灵活, 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以达成目标, 其主要标准是优化资源合理配置。研发产品可以增强我国跨国企业的竞争实力, 但研发的产品一定要与当地消费者需求和市场需要相适应, 这也是企业研发产品实现本土化的必然要求。目前, 外国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已经进入高度发展阶段中, 而我国跨国企业在国外的本土化发展进程则较为缓慢, 所以, 我国跨国企业一定要加强自身本土化进程, 以尽可能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的跨国企业本土化进程需要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 才能更好的实现, 而实现本土化对我国而言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 我国在实现跨国企业本土化时, 应选择正确发展战略和路径, 进而加快跨国企业本土化的进程。随着我国跨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不断壮大, 实现跨国企业本土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我国只有顺应国际本土化发展的潮流, 才能抓住机遇以促进我国跨国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肇宏, 张锐.中国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实践研究——基于深圳5家高科技企业的案例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 2013, 02:97-104.

[2]雷舜东, 段华友.中国跨国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3, 10:157-160.

[3]赵德春, 李奇芳.中国跨国企业在国外东道国的伦理问题研究[J].中国外资, 2013, 16:208.

[4]马昕, 曹希绅.跨国公司执行力管理中国本土化模型的研究[J].现代经济 (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 2008, 02:173-187.

屋顶花园的本土化设计研究 篇8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 大面积的绿地被高耸的建筑楼群所取代。城市缺少了植被绿化, 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逐渐下降。而开发绿色空间是改善都市生态环境的途径之一, 为此, 必须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和建造城市生态园林做起。无论是新落成的建筑还是老建筑, 都需要进行园林绿化, 把更多的绿色空间引入到建筑空间中。当今的建筑科学和风景园林科学,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屋顶花园这样的空间垂直绿色设计不仅可以实现低碳生活, 同时也美化了空间。

一、屋顶花园的历史及发展状况

(一) 屋顶花园的历史

屋顶花园可以理解为在建筑物, 城围, 桥梁等的天台、露台、屋顶或者假山的山体上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1]。其实屋顶花园不是现代建筑的衍生物,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 尼布甲尼撒 (公元前605-公元前562) 为了取悦他的妻子 (波斯国的一位公主) , 不惜重金下令堆筑土山, 并用石柱、石板、砖块、铅饼等垒起每边长125米, 高达25米的台子, 并在台子上层层建造宫室, 处处种植花草树木。此外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悬空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2]。

(二) 屋顶花园的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建造新的建筑群的时候, 设计之初就把建造屋顶花园的问题考虑在内。现如今屋顶花园的建造技术与艺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 特别是向来重视绿化的日本和拥有世界第一座屋顶绿化设施的德国, 其建造水平更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一般来说, 日本设计的楼房除了加大阳台以提高绿化面积外, 还有将建筑顶层做成开放式的, 使屋顶连成一片, 这样就会形成宽敞的高空场地, 居民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屋顶养花种草。而德国则在建筑的造型和结构上做足文章, 将其建成阶梯式或是金字塔式, 并在这个形式的基础之上布置屋顶花园, 使绿化与建筑融为一体, 增强观赏性。

近几年来, 我国有一部分大城市也开始营造屋顶花园, 设计师们同样在建筑设计中将屋顶绿化视为设计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 屋顶花园不仅仅可以节约土地, 加大城市的绿化空间, 更主要的是改善了人居环境[3]。但是对于多数城市来说, 大部分建筑还是戴着黑帽子, 原因是对楼顶的处理只是在预制板上面做了隔热防水层, 许多人还没有将屋顶这块大面积区域利用起来, 这其实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有资料显示, 一个城市假如都将屋顶做了绿化处理, 那么这个城市中的二氧化碳将会降低70%, 由此可见, 建造屋顶花园是倡导低碳生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4]。

二、屋顶花园的作用

屋顶花园将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完美地结合, 不仅为城市空间增添了绿色景观, 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是节约土地资源, 开发第二城市空间的有效途径。

(一) 提供公共的休憩空间

久居建筑密集的城市之中, 被工业化、商业化的气息所包围, 人们不免会感到压抑, 将屋顶空间充分利用, 进行绿化处理, 不仅可以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 (见图2.1) , 使人们可以进一步亲近大自然, 还可以为城市建筑增添一份艺术魅力[5]。这主要体现了屋顶花园的实用性与美观性。

(二) 具有隔热保温, 节能的作用

当今的建筑基本都是平屋面建筑, 屋顶结构常常会因屋面防水层的温度效应而受到破坏,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屋顶结构的热胀冷缩, 从而使建筑出现裂缝, 导致雨水的渗入。没有绿化植被覆盖的平屋顶, 在夏季往往长时间被阳光直射, 屋顶的表面温度会超过大气温度, 反之到了冬季, 其就会低于大气温度。久而久之, 建筑材料由于温度的反复变化, 而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寿命会相应缩短。

从科学性来讲, 如果将屋顶做了绿化处理, 植物通过蒸发水分, 消耗掉大量的热能, 可以调节夏、冬两季建筑的温度, 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 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构件起到了保护作用[6]。有资料显示, 夏季种植层下的屋顶表面温度只有20至25℃, 种植层有效地阻止了屋顶表面温度的升高, 从而降低了屋面下的室内温度, 同时也节约了室内的耗电量, 达到了节能的目的[7]。

(三) 具有隔音降噪的作用

植物具有吸收声波的作用, 经过绿化处理后的屋顶, 可以降低从上空传来的噪声, 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根据霍希尔·施密德的研究, 绿化后的屋顶与砾屋顶相比, 可减低噪声20至30dB[8]。屋顶土层有12cm厚时隔音大约为40dB, 有20cm厚时隔音大约为46dB[9]。

(四) 具有储水作用, 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

城建局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时, 地表都会因为建筑物而形成封闭的区域。按照惯例, 屋顶的雨水都会通过排水装置引到排水渠, 之后会输送到澄清池或者其他人工排水设施中, 这样的做法会造成地下水的严重减少, 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形成恶性循环。

屋顶花园中种植基质和植物对雨水的截流和吸收, 使屋顶花园的雨水排放量明显减少, 进而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10]。尤其是在南方城市, 到了雨季, 大量的降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排泄, 同时也造成了城市洪水暴发的隐患, 假如屋顶种植了植物, 就会提高储水能力, 减少雨水的下泄。屋顶没有做绿化处理, 就会有80%的雨水流入下水道, 绿化之后的屋顶, 会保留将近50%的雨水, 之后雨水会被植物吸收, 在空气中蒸发, 从而减轻了下水道的排水压力[11] (见图2.3) 。

三、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

屋顶花园的设计思想来自陆地花园, 但是却与陆地花园有所区别, 它将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其设计手法和陆地花园相似, 但是它更多地考虑了建筑的承载能力, 在满足建筑承重要求的前提下, 还要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生态效应、艺术效应等, 因为屋顶花园受到区域的限制, 不可能像陆地花园一样各种植被应有尽有, 所以设计师要把握好特定人群的心理特点, 在特定的环境中设计特定的屋顶花园。屋顶花园设计的成败, 关键在于屋顶的荷载、种植土、屋顶结构的选型、排水设施、植物的选配与种植设计等问题。

(一) 增强安全意识

我们在建造一般的花园时, 往往不需要考虑地面承重的问题。但在屋顶上建造花园, 则需要考虑诸多安全因素。这里不单指的是建筑自身的安全, 还包括人身安全。

屋顶花园的附加重量直接影响到建筑本身的安全。在建造之前, 我们应该对建筑的技术资料做一次全面的审查, 再将花园及其附属设施的重量和最大的游人承载量一并计算在内, 做到万无一失。另外, 屋顶花园必须设有牢固的防护措施, 周围一定要做安全防护栏, 防止游人与物体落下[12]。为了保证游人的视野通透, 一般不建议用墙体来做围栏。

(二) 强调生态实用

我国建筑群密集, 建造屋顶花园的目的是利用有限的空间来进行绿化, 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 改善城市中的局部小气候, 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空间。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 要建造不同性质的屋顶花园。比如, 宾馆是为了给客人提供一个休息的空间, 科研单位是以科研活动为主体。无论是哪一种性质的建筑, 都应该将绿化工作放在第一位。如果植物绿化的覆盖率低, 就不能真正地发挥其生态效应, 一般来说, 屋顶花园的绿化覆盖率应该在50%至70%之间,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作用[13]。

除此之外, 屋顶的防水层也是要注意的问题, 屋顶花园的建造是在防水层的表面进行施工, 小品种植、工程施工等很容易破坏防水层,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 彰显艺术效果

虽然屋顶花园的空间较之一般的陆地花园空间小了很多, 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仍有众多的因素需要考虑。所以在如此有限的空间中, 景观设计一定要做到精美而不小气, 以植物造景为主, 对于各种小品的选配、尺度和种植的位置要经过仔细的推敲, 同时还要注意小品的尺度与建筑本身的比例关系, 在形式上要保持协调[14]。屋顶花园的色彩要与建筑单一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 植物以绿色为主, 选择适当色彩明快的花卉, 突出景观效应。

(四) 合理谨慎投资

屋顶花园的设计成功与否不在于其效果如何, 主要是效果与投资是否平衡, 屋顶花园虽然比一般的花园面积上小了很多, 但其实投资却很高。设计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周全的考虑, 屋顶花园的后期维护也要投入财力与人力, 设计师也应该考虑如何方便地进行后期养护管理, 节约施工成本, 只有造价合理才能使屋顶花园在城市生活中普及[15]。

四、结语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 火热的城市建设活动与随之而来的土地利用问题, 以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给景观设计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6]。我们在屋顶花园方面的建造技术与材料还赶不上一些欧美国家, 而且我们缺乏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及研究, 这直接体现在屋顶花园的形式, 一味地复古, 在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中摇摆不定。但是, 建造屋顶花园在我国城市中越来越普及, 这正是由于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和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 是一个好的现象。屋顶花园彰显了我们的城市文明, 创造了新的生活环境文化,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在规划设计中, 从未停止过在艺术上和技术上的追求。有朝一日, 全新的艺术理念和突破性的技术将会让本土化的屋顶花园设计走上国际舞台。

注释

1[1][3]吉文丽等.屋顶花园发展现状及北方屋顶绿化植物选择与种植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03)

2[2][4][5][6][9]毛龙生等.人工地面植物造景.垂直绿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12页, 12页, 13页, 14页, 15页

3[7][13]索云艳.浅谈屋顶绿化的规划设计[J].北京农业, 2010 (30)

4[10][11][12][14][15]王志民.我国屋顶花园设计初探[J].低温建筑技术, 2007 (05)

大学生生涯辅导本土化研究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辅导,本土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大众化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工作市场化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生涯辅导理论教育迫在眉睫。

一、生涯辅导概念的厘清与演进历程

生涯是指“生计、生活、生命历程”的意思,现常指人的发展道路或一个人一生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和职位等。生涯辅导的概念源于职业指导,20世纪初发轫于美国,1909年,美国的弗兰克·帕森斯在《选择职业》一书中提出职业辅导的概念,并在波士顿建立了一个“职业局”向人们灌输生涯辅导的概念;接着美国第一届职业辅导会议于1910年在波士顿召开,且于1913年在密西根成立全国职业辅导协会,为职业辅导以及生涯辅导向学校教育体系推广作出了贡献。

1950年后传统的生涯辅导理念受到罗杰斯的质疑,提出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职业指导方法和应当给予当事人自我认识的机会,赋予他自我成长责任的理念。基于此,舒伯把职业选择纳入到生涯发展之中,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方法很快受到广泛的认可,因为它强调人们普遍有着自我发现的潜能、自我抉择的能力、尊重人的自由发展的权力,符合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1951年,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问世,标志着这一理论流派走向成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生涯辅导已被普遍接受,各校生涯活动风起云涌,“生涯教育”一词是马兰(Marland)博士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1]。同年2月23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休士顿召开的全美国中学校长联席会议上,他发表了有关生涯教育的演讲,并出现了以学校为基础的生涯教育模式和以员工为基础的模式。1980年后是生涯辅导在理论方面更加完善、在应用方面更加普及化、在政策方面更加规范化的时期,各国在借鉴中更加丰富了职业辅导的方式,日本在教育改革中明确就业指导,苏联把职业指导理解为“职业定向教育”,创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等等。总之,生涯辅导理论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西方的生涯辅导理论大体经历发轫、形成与发展阶段,即从关注就业市场转向对个体学生的关注。

二、大学生生涯辅导的本土化研究

生涯辅导是依据一套有系统的辅导计划,通过辅导人员的协助,引导个人探究、评判并整合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而开展的活动[2]。20世纪初,我国的职业指导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和一些留学生回国的推动下,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建国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模式。“就业指导”最早出现于198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毕业生就业中期改革方案中,后在《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学校应为其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就业形式严峻化,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各高校才开始学习和推广西方的理论和做法,但更多以“职业辅导”概念出现。因此,如何使大学生认清自己,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引导大学生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好自己的生涯,提早完成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

(一)灌输和普及生涯教育理念

美国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生涯教育,而我国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研究最近才兴起,并且对大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学校应充分利用橱窗、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涯规划活动中。

(二)开设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目前,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对国外生涯规划理论进行的研究,为大学生生涯规划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对于生涯规划教育课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尚没有明确统一的结论,而现有的专家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过于理论化和生硬化,缺乏实践操作性,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仅限于讲座、课堂教育等形式,缺乏宣传、教育、咨询、服务等涉及到教育全过程的内容,简单地把生涯规划教育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等同起来。

生涯辅导课程是通过课程的形式使学生系统了解生涯发展、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和生涯成熟。生涯规划课程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整合生涯辅导的理论与目标,有选择地加以开展。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配备职业规划教师。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的首要因素。许多高校没有生涯规划教育专职教师,因此,学校应配备由教师、学生辅导员以及团委书记为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与实践锻炼,以胜任生涯指导教学工作。(2)职业规划课程教材建设。学校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涯辅导要以课程的形式为核心,以集体辅导、个体咨询为补充,以社会实践为延伸。为完善这一模式,需要积极组织教务处、学工处等相关部门制定并实施生涯辅导体系和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加强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目前的教材基本上是舶来品,要将职业生涯辅导理论本土化,即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现状的基础上,组成由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参加的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辑出版适合当代特点和学生特点的生涯辅导教材。(3)学生进入大学应该树立适合个人发展的目标。低年级学生把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必修课,高年级学生面临就业等需求,开设具有年级特点的生涯辅导选修课,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充分认识自己,有效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对自己的生涯作出合理的设计。

(三)引进与开发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

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首要步骤是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但人的自我认识往往带有主观性。我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可能会有一些了解,可那些常常是感性的和经验上的认识,缺乏科学依据。“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3]。高校应该充分认识职业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测评产品,增加测评的信度和效度,努力让大学生通过生涯测评,真正地了解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已。同时,在职业测评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学生对职业与社会环境的了解,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档案。档案的建立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增进生涯发展意识,又能科学地制订自己的生涯规划,生涯辅导的实施须遵循人类生理心理职业以及社会发展原理,通过实施个体与团体的咨询在生涯认知、准备、升学与择业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四)搭建各种平台,增强大学生的生涯实践能力

高校是大学生成长的舞台,学校应积极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增强大学生的生涯素质和信心,以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做好发展的主人。

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成立“大学生发展协会”,把一些优秀和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吸收进来,让他们对自身和同学中存在的生涯迷茫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同时,举办大学生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让广大学生从根本上认识科学合理的生涯设计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进而提高反思自我,提高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研究能力,又可以探索切实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涯特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当前网络已成为青年大学生汇聚思考、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平台搭建中,我们应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作用,开设诸如“生涯教育”、“人生导航”、“成功教育”、“在线问答”、“职业测评”与“专家咨询辅导”等专栏,引导学生生涯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

(五)大学生生涯规划理论研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指导理论。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大学生生涯规划早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我国高校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但是高校大众化教育的普及,对大学生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日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在学校教育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并发挥出足够的影响力,也正日益地展现其功能。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以使生涯规划形成理论化和系统化,指导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实现由形式单一的理论灌输、个体辅导,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互动的生涯规划教育培训发展。

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学校、社会、家庭都要牢牢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教育意识,积极从西方生涯辅导理论的演进历程中获得有益启示,并在总结我国生涯辅导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生涯辅导理论进行本土化研究。这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16.

[2]蒋建荣,詹启生.大学生生涯辅导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1).

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再认识 篇10

一、中国传播学研究现状

中国传播学研究发展30年之际, 许多学者以各种形式检阅、评估、反思这3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进展。总体上看, 大家似乎并不满意这样的现状, 有的学者为30年来的传播研究成果“感到汗颜”, (1) 2002年有人用“危机”来形容中国传播学的状况, (2) 2008年人们则用“困局”、“困境”之类词语来描述传播学研究的处境。 (3)

30年中我国传播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 传播学专业和学科建设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我们对西方传播学理论已有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理解, 也积累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是, 从学术性积累的总体看, 有原创性价值的成果确实比较少, 量和质的反差很大。如果将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整体倾向作一个描述, 大致可以归纳“三多三少”:

1、介绍性的多, 发现性的少

把主要学术兴趣和精力投放于介绍、理解和阐释欧美传播学理论上, 热衷于把玩人家的概念、论断和知识, “将自己的研究降格为教条的脚注”, (1) 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发现的精神, 其结果自然是很少有自己的学术建树和学术思想。2006年的情况是“研究者们的侧重点在对传播研究基础问题的探讨和对国外传播理论的分析阐释……很少有针对本土问题进行研究之后提出新的理论假设或是修正已有理论的研究”, (4) 2007年的情况还是如此:“反思和开拓意识依然很强, 但基本上还是在西方传播学理论的框架内进行, 做一些梳理或正本清源的工作, 本土特色的创新成果很少看到”。 (5) 这种类似“微言大义”的注疏方法追求的只是逼近性解读, 是一种封闭式的思维方式, 不会也不允许有原创性。

2、论述性的多, 证实性的少

这就是李金铨说的“许多人论多证少, 有人甚至只论不证”。 (6) 这里的“证实性”或“证”关涉论证的充分性和观点的可信度, 并非限于实证。许多文章急于推出观点, 论证显得即兴又随意, 玩概念、玩命题、玩权威的话语, 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 显示出一种“叙述和凭空议论的风格” (7) 。例如有人说“超女”是一种民主启蒙或民主实践, 而不考虑“民主”的含义、要件和历史发展, 同样, 也可以提出相反的观点, 说“超女”是反民主的, 是资本操控大众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和逻辑缜密的论证, 自然不会有什么说服力和可信度, 成不了确论。提出观点并不难, 难的是论证或证实这观点, 使观点成为结论, 成为被充分论证或被证实的知识。低成本的学术研究鲜能为传播学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

3、建言的多, 行动的少

许多研究者乐于提出“应该”或“可以”怎么做传播研究的建议或想法。当然, 这些关于怎么做的想法也许很有价值, 遗憾的是没有一个详细的操作框架, 更没有具体研究的行动, 这导致想法很多, 看上去很热闹, 但最后没有人去实施这些想法, 一直是将来时, 没有转变为完成态。例如, 有的文章从一些理论、思想或方法出发, 如现象学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文化学理论、“仪式观”等等, 说明它如何对传播学具有借鉴意义, 甚至说可以形成新的传播学研究方法, 但自己却不愿意去尝试这样的研究。最典型的可能要算符号学了, 一些人连符号学理论都没有弄懂, 就大谈符号学如何应用于传播研究, (8) 许多文章或著作只是戴帽穿靴地套上几个符号学术语, 而忽视符号学理论所包含的认识论、方法论、系统思想、结构思想, 难怪我们至今没有看到成功运用符号理论的实质性成果。这是学术务虚主义, 潜意识中则是“智者”或“精英”的姿态。

这里, 我们无意抹煞30年来的成就, 只是这些成就与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不成比例, 与传播学的显赫外表很不相称。30年, 对于一门传统学科来说不算长, 但对于才六十年左右发展历史的传播学来说, 不能说短了。检阅30年的研究成果, 我们没有为传播学科、为人类知识提供多少创见性的成果, 有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的学者自然会“感到汗颜”。

对于中国传播学研究现状, 或归因于研究者的主体自主意识问题, 受役于学术权威、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而丧失了学者和学术的独立性; (9) 或归因于传播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其依附的新闻学本身就“理性能力不足, 视野狭窄、诠释力很弱, 传播学的研究立场和方法被新闻学的“知识习气”、“名言习气”和“情欲习气”同化了; (10) 或归因于学术队伍整体素质, 传播学研究队伍中, “真正接受过系统、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训练、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的学者数量不多”。 (11) 我们认为应更多地从研究主体上追究原因。体制、传统等学术环境因素固然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研究主体的学术态度、学术追求和学术作为, 营造怎样的学术氛围, 确立怎样的学术伦理和价值标准, 那是“圈内人”自主的事。

我们也注意到, 面对我国传播学研究现状, 一些学者表达了对上世纪90年代掀起的传播学研究“本土化”思潮的失望。或认为曾经热衷讨论的“本土化”并不能使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摆脱困境; (12) 或感叹华人圈内数十年的传播研究本土化呼吁, 除了在“面子”和“研究对象非个人化”等细节方面稍有进展, 没有什么重大的“本土化”建树。 (13) 这表明, 尽管近几年我国传播学界关于“本土化”的呼声已渐渐低去, 但“本土化”的心结似乎并没有解开。

二、传播学研究“本土化”思想追溯

“本土化”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涌现的学术思潮, 是对社会科学理论普遍“西化”作出的反应,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 我国传播学研究“本土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大概是在1995年左右, (14) 而在此之前, 与本土化相关的主张大致可以分为两条线路:一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 另一条是从中国传统传播思想和传播规律研究。

上个世纪80年代初, 作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大叙事的响应, 我国社会科学许多领域也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学科。198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提出了“结合中国实际, 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点的新闻学或传播学”主张, 此后20多年中, 这一主张是多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例如, 第二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1986, 黄山) 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目标, 提出“从我国的传播实践出发, 逐步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和方法, 则是我国传播学研究者当前的主要任务”; (15) 第四次研讨会 (1995, 成都) 倡导“更多地面向中国社会、立足中国社会, 在建立科学理论的同时, 解决我们自己现实中的问题, 或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16) 第八次研讨会 (2004, 北京) 以“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为主题, “倡导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东西方传播理论的融会贯通, 鼓励传播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兼收并蓄和交叉融合, 推进新世纪中国传播学理论的本土化创新”。 (17) 如果说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点的传播学”是出于政治性应和, 难免有点盲目性的话, 那么后来几次研讨会则渐渐对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几乎与“建设中国特色传播学”线路相并行的是研究传统传播理论和实践的线路, 也有人称之为传播研究的“中国化”。这线路由港台学者提出, 后来两岸学者共同参与了研究实践。早在1987年, 香港学者余也鲁、台湾学者徐士佳等提出了从中国传统中研究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动议, 并先后在香港、台湾两地组织召开中国传播研讨会。其目的是希望“从中国的历史中找寻到许多传的理论与实际, 用来充实、光大今天传学的领域” (18) 。1993年, 厦门大学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 会议论文结集为《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一书, 于次年出版。这次座谈会不仅促进了大陆的中国古代传播研究, 也推动了两岸学者在这方面的合作研究。1997年, 两岸学者合作的成果《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一书出版, (19) 几年后,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与传播研究所推出了《华夏传播研究丛书》。 (20)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以上两条研究线路被纳入了更概括的概念———“本土化”或“中国化”。台湾学者提出了传播学中国化的四个研究方向:1、整理并分析中国古代传播思想;2、整合西方传播理论与中国古典传播思想, 运用“理论建构”的方法, 建立概念清晰、体系井然的中国传播理论;3、运用现代西方理论, 分析中国社会的传播问题;4、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播政策。 (21) 2004年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提出了传播学本土化的两大任务:“一是根据中国国情, 把国外传播学理论运用于中国实践, 解决中国传播问题;二是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几千年的传播实践中产生的传播理论以丰富人类传播理论宝库。” (22) 后来有人进一步将“本土化”努力概括为“学理本土化”和“应用本土化”两个方面:“1、面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从历史经验中辨识本土的传播特征, 对西方传播学理论进行重新思考, 以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这种研究似乎更追求传播学理本身的本土化。2、面向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 以化西方传播学理论回应本土问题为主要目标。这种研究更关注传播学应用的本土化。” (23)

现在我们可以把“本土化”思想演进历程做一个大致的描述:

1、中国特色的传播学 (1982) —→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

论和方法 (1986) —→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 (1993—) (24) —→中国化 (1995—2002) (25) —→本土化 (1995—) (23)

2、传统传播理论和实践 (1978—) —→中国化 (1978—

1997) (26) —→中国的传播理论 (1994) (27) —→华夏传播论 (1997) —→本土化 (1995—) (16)

从“建设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研究传统传播理论和实践”向“传播学研究本土化”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概念, 如“传播学中国化”、“中国传播学理论体系”、“中国传播学”、“华夏传播学”等。两条线路交织在一起, 这使得一些本来就不很清晰的概念又包裹了多义性。

概括起来, 我们大致把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分为三个矢向:1、本土理论研究———立足本土传统, 研究和提炼中国传统的传播思想;2、本土应用研究———运用外国传播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3、融合-创新研究———建立本土 (特色) 的传播学理论。

三、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再认识

“本土化”曾招徕一些质疑和批判。第三届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1993, 厦门) 上就有人提出不宜强调“中国特色”。上世纪90年代中期, 一些国内学者对传播学“本土化”提出了批评。有人怀疑传播学“本土化”的可能性, 认为任何学术话语总是与产生该话语的特定语境联系着, 由于语境变了, 引进的理论不仅会在阐释和理解过程中走样, 而且在本土运用时也会“水土不服”, 即使勉强为之, 也难免南橘北枳, 核心概念仍是外国的, 结果还是落入了“固定的范式与框架预先设置在思想之中”。 (28) 也有人认为本土化口号提得过早, 不切实际, “1982年时, 我国正处于介绍传播学理论之初……在无任何学术准备和学术积累的情况下, 这个口号就出现了……没有对传播学原原本本的了解, 谈何本土化的基础, 可以说当时是一个学术思想不足、对西方传播学连失望还都没有的时期。现在反思起来, 空谷现象就不足奇怪了。” (29) 甚至有人认为, 即使今天, “本土化”也只是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提出的一个错误主张, “茫然地追求‘本土化’不切实际……对于处于批判消化阶段的大陆传播研究而言, 要大幅度地跨越西方现有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 (13)

这些批评者对“本土化”概念及其目标有不同的理解, 或将中国传统传播思想研究为本土化, 或以“理论创新”为本土化, 或以“大幅度地超越西方现有理论”为本土化。从前面所述可以看出, 本土化主张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 到90年代中期已包含了三个矢向, 并非只是80年代初提出的研究传统传播理论与实践这一个矢向, 而传统传播思想研究的倡导者们只是希望“从中国的历史中找寻到许多传的理论与实际, 用来充实、光大今天传学的领域”, (18) 并没有说要“化”什么外国理论。同样, “理论创新”确实是被作为本土化的目标之一, 但没有人说过要实现“大幅度地超越西方现有理论”。如此莫名地批判“本土化”显得有些不公。这说明“本土化”概念在中国传播学界没有一个明晰的涵义, 也说明我们传播学界从来没有认真地对待过本土化问题, 没有就“本土化”展开深入的思考和充分的对话。

如果说80年代初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确实过早, 不免有点盲目性的话, 那么研究中国传统传播思想主张的提出就不能说过早了。后者是由港台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 其中余也鲁还是施拉姆的学生, 这一主张被大陆学者接受并作为“本土化”取向之一已是90年代中期的事了, 而且之前两岸也有过一些专题性讨论和交流。“融合———创新, 建立本土 (特色) 的传播学理论”主张的提出, 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 这时大陆引进传播学已将近20年, 对外国的传播理论也已经有了比较深的理解了, 不能说是“处于介绍传播学理论之初”阶段。至于说今天中国传播学还“处于批判消化阶段”, 估计很多人不会认同。

只要看一看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传播学研究状况, 就不难理解为何在这个时候“本土化”呼声会如此急疾。当时我国传播学现状大概如此:“从传播学理论一方看, 我们的理论研究较少有深厚现实基础的实证研究, 对我国传播业的实际关照较少”;“我国的传播学研究难以摆脱注解现状、依附国外 (特别是美国) 的困境, 在我国, 传播学研究有种泛化倾向”;“我国的传播学研究未能从我国的传播业中提炼出一整套可供传播业实践运作的理论范式, 源自于自我根基的学术话语寥寥无几”。 (30) 有的学者面对孜孜不倦照搬西方传播学理论的风气表现出不满和失望:“在整个80年代, 中国的传播学正处在引进和评价阶段, 照搬西方的学术观点是难免的, 甚至是必要的, 但机械传播洋人的学术观点总应该有个尽头。” (31) 有人直接表明, “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目的, 通俗地说, 就是通过研究中国的传播历史和现状, 为传播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 使传播学不至于只是‘西方传播学’”。 (32) “本土化”主张无疑是一种觉醒, 倡导者不仅表达了对当时研究现状的不满, 更是想以此摆脱这种“注解现状”, 终结“机械传播洋人学术观点”的风气。从这一点讲, 本土化主张的动机是正确的, 目的也是明确的。

本土化“化”什么、怎么“化”?这是本土化倡导者经常被追问的问题。从上文我们归纳的三个本土化矢向看, 本土化的方向是明确的。关于这个问题, 不妨看看一些有着美国传播学术背景又了解中国传播学现状的华人学者近几年为中国传播研究的弊病所开的处方:

祝建华:“应该追求既要理论化, 又要本土化……我建议的策略是从本土实情出发 (而不是从某一理论或假设出发) 、广泛搜索国际学术界的知识巨库、从中严格选择直接相关而又能够操作化的概念、命题或框架, 以此为基础而发展本土化理论。” (33)

李金铨:“从本土出发, 不像往常一般人拿所谓的‘国际’理论来套取‘本土’经验。‘国际’理论为‘体’、本土经验为‘用’的迷信不破, 主体性的建立无期。”“当我们面临思考具体的问题时, 则不妨先跳进去参照自己生存的场域, 从中提出最有意义的问题, 接着反刍平时留心的理论, 一方面分析, 一方面综合, 从小见大, 知微见着。” (34)

潘忠党:“我们的落脚点只是中国, 分析的是中国的问题, 以期建构的是解答中国的问题的理论和话语。”“到现实中去, 发掘具有理论意义的可作实证考察的问题!这么做了, 做好了, 我们的研究可对其他国家、文化有参照意义, 才有可能拓展出学术对话的空间。” (35)

这几个张处方一致的解决之道就是要分析研究中国的问题, 并从中发掘理论意义。这些学者的建议与“本土化“主张既有所同, 又有所异。相同之处是传播学研究的本土意识, 一是立足中国, 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二是建构本土性的理论或话语;不同之处是他们强调通过对现实问题研究去抽绎或建构本土理论, 而“本土化”主张则强调用外国理论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抽绎”与“问题-解决”这两种思维方式不仅决定了研究途径的差异, 也决定了研究结果的不同。似乎可以说, 在怎么“化”什么、怎么“化”问题上, “本土化”倡导者们已经明确提出了立足点和方向, 只是在目的和实现途径上尚需斟酌。

“本土化”主张提了数十年, 却不见有重大的“本土化”建树, 这是事实, 但不能因此作为否定“本土化”的依据。没有重大建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有学术传统、学术态度、学术风气、学术体制的原因, 也可能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问题, (36) 我们不能把我们自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让“本土化”主张来承担。

今天, 当我们回首打量“本土化”主张, 并考察其提出、发展的历史背景, 不难发现其价值所在。它试图扭转当时传播学研究的“西化”倾向, 而且指出了改变这一局面的立足点和方向, 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 本土化没有提错, 如果有什么不足的话, 那就是提得不够深入, 如何操作的线路不够具体。这需要传播学界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讨论如何改变“言必称希腊”现状、如何本土化、如何表现中国特色的问题, 并形成能指导研究行动的共识。陈韬文提出了“本土化”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简单的移植和应用, 第二层次是依据本土社会的特殊性对外来理论加以补充、修订或否定, 第三层次是建构基于本土社会的原创理论。 (37) 我们曾经把本土化的目标定得很高, 有人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传播学理论体系, 这不仅不切实际, 而且无疑是自绝于国际学术对话。笔者认为, 其中第二层次与上面其他华人学者提出的建议是一致的, 可操作性比较强, 可以作为我国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着力点。

当然, 要不要提“本土化”这一概念可以商榷。有的学者倾向于提“本土研究”, 对外国理论既不“化”也不“套”, 直接面对问题, 重新进行思考和研究。“我们在确立学科框架的同时换一个角度, 即不直接通过西方学科中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发现现象和问题, 而是从本土的现象和问题出发, 来寻求相应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对应工具, 建立本土的学术概念、理论和分析框架”。 (38) 这与华人传播学者提出的研究“本土问题”是一致的。

可以说, 本土意识和本土问题研究是中国传播学研究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实现学术创新的必然途径。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问题, 例如, 中国的政治传播体系、民众参与方式不同于西方, 很难搬用西方理论和概念来描述、分析和阐释, 若根据中国现实提出切合的概念和阐释框架, 就有可能实现理论创新。从建设“中国特色传播学”到“本土化”, 再到研究“中国问题”, 是一个范围逐次缩小、思路不断明晰的过程, 而它们的意识和取向是一致的。我国许多人文学科都提出了“本土化”主张, 而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 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 其共同特点就是基于“中国问题”的研究。研究“中国问题”, 既不排斥也不迷信西方理论, 而是要为中国问题寻找合适的解释。这里没有“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对立。

传播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与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相比, 传播学甚至还称不上独立的学科, 它尚未建立起一套描述和分析各种传播现象的系统理论和概念, 没有“普通传播学”理论体系。目前传播学中许多所谓的理论, 如创新———扩散理论、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没螺旋理论等, 只是局部领域的发现或知识, 它们彼此分离, 没有被纳入一个更大的理论体系中, 因此缺乏学科理论的普适价值。传播学科发展需要人们不断地发现和积累, 只要我们坚持立足本土的现象和问题, 一手伸向外国理论, 一手伸向传统思想, 进而发展出描述、阐释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概念甚至理论。我们需要研究和借鉴外国的传播理论和概念, 但不能仅仅作为知识加以传播, 要关注外国学者是为什么以及如何提出这些概念和理论的, 研究其生产过程, 考量其解释力的强弱, 这样才可能在研究本土现象和问题时对这些理论加以修正补充, 甚至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

本土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创新研究 篇11

【关键词】本土化 案例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88-03

案例教学法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经典教学方法,成为提升学习者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哈佛大学的MBA案例教学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的MBA教育与教学,还进一步延伸应用至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高职高专专业,甚至拓展到中等专业教育层次,成为我国各院校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通行的、经典的“标准化”教学法。

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完善适用于不同专业类型和专业层次的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现案例教学的分类化和分层化,创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传统案例教学的局限与缺陷

在传统的MBA案例教学中,不乏精彩纷呈、经典优秀的案例。“高、大、精、深、宽”的系列化案例不仅为MBA学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企业职业经理人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和优质化的实践教学资源,还为案例教学参与者预设了极富挑战性的互动空间和创新创业平台。其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不在管理案例活动或结论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探究社会经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探索成功企业家的精神、文化与特质,这种开放性的案例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挑战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对社会阅历丰富、知识面宽广、管理经验老道的企业家们来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体现了案例教学中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思想和理念。

而在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甚至中职中专教育中照搬照套MBA案例教学法,并把这种案例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和方法,这显然有失偏颇。对缺乏社会历练、企业实践和管理经验匮乏的在校学生而言,那些定位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的MBA案例让校园里的普通学生无所适从和难以适应。学习借鉴MBA案例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企业不同的地域特征和企业文化,把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定位于培养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立足于企业基层管理岗位,探索“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诸多文件中,多次提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并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列入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范畴。无疑,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载体。但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案例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实施更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方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MBA案例教学法。本土化案例教学开发经历了从仿制化向本土化发展的过程。2001年,为推进本土化案例研究,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进步研究所组织全国50所高校200多名专家,编制了100个反映我国新兴企业的教学案例,出版了中国首部案例本土化教材《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教程》,并入选当年高校工商管理教学通用教材。

基于对本土化案例的理论概念、定义边界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加之参与本土化案例教学项目的高校多属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因此,我国的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更多地定位于培养学术研究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也定位于中高端工商管理岗位。与其说是“本土化”,不如称其为MBA案例教学的“国产化”,即把美国MBA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引入国内,继续瞄准高端目标,培养我国中高端工商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这种所谓的本土化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同样难以满足大多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难以彰显本土化案例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三)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真正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应立足于地方性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把人才培养定位于中小微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企业更应该是那些与案例教学参与者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处的地方性企业。由于学习研讨的案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关联性和亲和性,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体验性。特别是案例企业与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存在多方面的关联,可以不断激发案例教学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研讨热情,实现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对身边的事有启发、对熟悉的事感兴趣、对关注的事想讨论、对本土的企业想帮忙”的情景式、亲和性案例教学模式。

此外,本土化案例教学还可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优势,实现“边学习、边实践、边体验”的渗透式、参与性案例教学模式,并对案例企业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学习、观察、体验和研讨。

2.本土化案例教学实践。多年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承担了广西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教学任务。为提高经营管理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别于2002年、2008年、2013年主编出版了三部广西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教材,收集了包括南南铝业、柳州两面针、玉柴股份、利客隆超市、明阳生化、柳工股份等150多家广西本土企业案例,提出了“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法”。

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学员们一边宣讲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一边学习、比较自己企业与同学企业的案例。在案例教学组织方面,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还深入案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学员们不仅在培训期间学习研讨案例,还关注案例教学的事前背景调研、事中情景再现、事后案例追踪等环节。尤其是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仍然关注案例教学的后续情况。通过对案例持续的、不间断的跟踪观察分析,达到了反馈案例教学成果、验证本土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实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实现了案例教学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为提升广西本土化企业管理案例质量和水平夯实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通过案例教学活动还直接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了自身管理,提高了案例教学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本土化案例教学无论在岗位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环节,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库建设滞后,企业参与度不高,教学案例质量有待提升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由于企业参与度低,无论是案例的数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深层次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法中,虽然搜集、整理、完善、编辑和出版的案例达到150多个,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案例库中的案例资源数量相对较少、行业分布不均匀、缺乏系统性和代表性。在案例质量方面,由于案例编写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实践,编写的案例不同程度存在“虚、大、假、空”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专业师资匮乏,案例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案例教学与普通的课堂理论教学有很大区别。前者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而后者强调理论性、单向性和知识性。传统教学以讲为主,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以学为主,往往采取“启发性”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阅历与经验,在实施案例教学中,简单机械地从“阅读案例”到“分析案例”,而不是系统生动地从“感受案例”到“剖析案例”。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其“实践性”的属性,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案例教学组织涣散,学生缺乏热情,教学互动性差

学生就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进行思考讨论、观摩评析、互动参与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灵魂。但学生仅凭教师对案例单调平淡的书面陈述,很难激发对企业案例的兴趣和关注。此外,学生对案例缺乏直观感性认知,也难以在短期内融入案例的情景当中。因此,简单粗暴式的案例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对案例涉及的人和事,涉及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和组织内容等缺乏事前的预判和考量。因此,在进行案例互动讨论时,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说不中要点,言之无物,教学互动性达不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四)教学手段方法简单,案例教学载体单调,教学活动缺乏生动性

如何将企业生动鲜活的经营管理案例展现出来,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展示和互联网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心,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和文字形式,而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途径,借助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立体化传播手段获得更加生动化、立体化和形象化的体验和感受。而在现阶段的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取通过“看文字、读案例”的单一模式,很难赢得学生的共鸣。鲜活生动的案例变成机械枯燥的说教,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实践教学原有的教学魅力和实践优势。

三、创新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一)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手段。而校企合作共建本土化企业案例库,共同推进本土化案例教学创新与改革,是企业总结创新管理模式和经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合作模式。案例库建立与案例教学实施,不仅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可以把这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案例库项目建设作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在本土化案例库项目建设的同时,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通过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不断提升高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丰富深化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本土化案例校企合作项目的良性循环和梯度发展。

(二)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要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是关键。要做好案例教学工作,首先是要深入企业,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不断挖掘企业的经营管理特色和亮点、管理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其次,根据企业特色和亮点,确定企业案例编写的主题和线索,搜集整理本土化案例教材相关的各类数据和素材,并让承担案例教学的教师参与本土化案例的调研编写工作。第三,根据企业实践和本土化案例库建设,让任课教师讲授自己亲自调研、亲自编写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四,为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通过企业观摩学习、案例企业的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延伸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第五,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三)丰富本土化案例展示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是衡量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要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关注度,教学案例展示的手段载体、方式方法非常关键。传统的文字阅览、案例导读等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共鸣。要采取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化传播途径、立体化教学方式和情景化案例手段,全面生动还原案例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生动场景。包括通过案例背景材料、案例音视频、相关新闻报道、图像动画、企业现场观摩、企业家对话、岗位实习实训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示案例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此外,案例教学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QQ群、微信关注、好友圈等现代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延伸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邀请本土化案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作为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共同参与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总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仿真性、情景化案例场景,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本土化案例教学由单纯的事中案例讲授环节,拓展延伸到案例活动的事前调研环节和事后分析追踪环节,实现全程化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四)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对事件的简单回顾和叙述,而是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案例的调研,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学生可以在提供的案例素材中找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找问题,还可以到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参与教学,是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和关键。其次,要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和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确认与衡量。最后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案例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小组讨论、工作座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组织、宣传、沟通、协调、社交、表达、写作及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机制和模式。

(五)加强本土案例教学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特色

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本土化企业,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不同,不同地域的商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背景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也各不相同。企业案例教学表面上说的是事,但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家的精神。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不同商业文化背景下各地域企业家的文化与传承。在中国的商业文明中,涌现了包括赋予浓厚地域特色的“晋商”“徽商”“浙商”“豫商”“粤商”等不同特色的商业文化与商业模式。

因此,要积极推进广西本土化企业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不断探索挖掘、总结分析和凝练打磨广西企业经营管理特色和广西企业家精神,不断总结提炼完善本土化企业文化,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精神。通过基于“桂商”文化为引领的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基础上,增加“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的新内涵,拓展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外延,凝练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不断提升本土化企业案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夏旭晖,廖晓明,陈建付. 工商管理案例本土化开发的困局和出路[J].企业导报,2010(12)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本土化工商管理类专业协同育人平台”(桂教高教[2016]6号)

【作者简介】冯俊萍(1967—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土化研究 篇12

一、体育校本课程本土化开发的主题

⒈开发校本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

主要是在原有校本资源的基础上, 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例如, 对现有体育器材的再生和利用、对校园硬件资源的整合、利用校园周边社区, 对体育资源进行优势互补等办法, 使校本资源充分发挥到最大的效益, 并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促使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 使体育课程的课堂效率提高到最佳。

⒉注重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教师既是教学的指导者又是组织者, 并且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等更具有实践性的发言权。) 所以,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应集中在教师能力的培养方面。

⒊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的校本课程开发

在实施体育新课标的同时, 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如火如荼, 必须把“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第一位”作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教学内容多采用兴趣分组形式的教学方式, 一般采用一堂课中开展多个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的形式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本土化的原则

⒈开发传统课程与新课程改革的结合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教育目的‘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2) 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不能抛弃旧的东西即传统的课程资源, 忽略一些传统的和优秀的“旧东西”。例如, 把传统的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砍掉, 而全力打造“新新课程”体系。这样只能是失去了传统体育, 又没有把“新新课程”做好。另外, 照搬传统的没有进行实践的检验和论证, 造成了一些即便是传统的“好东西”也成了闲置之物。体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最终目的无疑是要找出一套适合本土特色的、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使民族的与乡土的东西和现代的气息得到较恰当的融合, 即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传统课程与新课程改革的结合, 这是新旧知识体系的统一和结合, 是扬弃旧思想转换新观念的表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化是传统课程的延伸与新课程目标体系相融合的多元化的统一。

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所谓‘校本’, 是指以学校为基础, 以学校为焦点, 学校为中心, 以学校为场所。”学校是校本课程主要的实践基地, 学生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执行者, 教师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决策者。为此, 体育校本课程的本土开发应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 有组织有目的进行, 并不是盲目开发和追潮流的跟风行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 优化资源利用率, 优化课程设置。实践中在注重实效性的同时, 应走节约型的本土化的课程设置, 体现“校本”真正之意, 在构建适合新时期条件下新的学校体育文化, 在集约人力物力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发挥校本资源的使用率、利用率, 使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其现实意义和实效性。

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是学校课程建设是否能适应时代步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由于年龄的不同、性别和性格的差异, 各自对事物不同的看法和想法构成了对某一事物的独特看法。有时学生们的一些独特想法, 也会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思考。初中学生天性活泼, 好奇心强, 接受新鲜事物较快, 喜好那种充分展现个性的体育活动;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文化素养和文化背景比初中生有所增长他们对体育课程设置有自己的“算盘”。为此, 体育课程设置中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征, 适当加以引导, 在体育课程开发自主创新意识中纳入学生的参与能较真实的反映出学生自身对体育课程的实际需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本土化设想

⒈因地制宜开发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化, 因地域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原因, 表现出不同的本土体育特色。例如, 体育课中开展一些喜闻乐见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项目, 像维吾尔族的刀郎舞、蒙古族的搏克、藏族的高脚竞技、木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这些都有着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次, 开创适合本土资源情况的校本课程理论和实践方法因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体现出本土文化和体育的有机结合。理论的创新并不是“喜新厌旧”而是“温故而知新”的更上一层楼。努力开设适合本土特色的体育课程,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并且这又是建立在保护本土体育文化特色的基础之上, 两者彼此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⒉提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扩大适用范围

这里的扩大适用范围是指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适用范围, 在本地区范围内的推广和实践情况。当然这种适用范围不是全盘照搬, 而是在现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基础上, 在以前“老课程”的基础上使得“新课程”更能体现出新课标下体育校本课程在本校的体育课堂中的优质优效。另外,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本校内独创或独揽的“成果”, 我们建议与他校共享资源、共享经验, 把校本课程开发做成一种在本区域内能推广实施的优质课程。加强课程评价体系, 体现课程的优质和资源的优化, 这样校本课程开发才有它本质的现实意义, 否则只是“原始老知识”和“陈旧教学内容”的累加。

四、结语

上一篇:灾害经济学下一篇:压裂返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