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阳光体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024-09-15

《校园阳光体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共7篇)

《校园阳光体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1

《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三:《校园阳关体育实践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性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王黎明

一、内容摘要 新课标的实施后,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很好的体现。体育教师必须转变原来的体育教学观念,积极进行创新性教学。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创新性 体育活动

二、研究意义

新课程改革是面向素质教育,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在课程结构、标准、管理资源以及相关的教学理念与策略等全方位的改革。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本课题研究力求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根据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总课题的精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不断改进中进行创新性教学。

三、研究内容

1、低年级体育教学目标

2、体育教学设计的创新

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低年级体育教学目标。

激发体育活动的好奇心 ,爱上体育课。掌握跑、跳、投、攀爬、滚动等人体基本运动的能力,熟悉各种球性,发展良好的运动协调性和柔韧性。积极参与体育游戏和比赛活动,对规则能提新想法。养成每天一小时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

2、体育教学设计的创新。

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结合游戏,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掌握技术技能。小学生在体育课中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表现欲。教师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其次,运用学习多媒体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学定效果。

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学会学。还要根据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该变后的方法。比如沙包游戏,学会后觉得难度小了,趣味性不大了。可以自己修改规则。比如多加个沙包等。要让学生知道体育活动灵活多变,变化无穷,乐趣无穷。要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这样既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身体,还开拓了自己的创新意识。

四、研究方式。

采取对比实验方法。共分两大组。实验组由杜一负责,确保体育课目标明确,设计合理,灵活多变,激发兴趣。对照组则由汪涛负责。讲授为主,学生自己自由选择活动,教师不进行干预。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同学生身体机能和运动兴趣和协调能力等进行调查研究,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五、实验对象:

选择本校一年级,共计200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实验组:67班。2.对照组:810班

六、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通过实验,大大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精神。

2、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教学的创新与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密切相关。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二、实践成果

1、(一)提高了教师、家长、学生阳光体育意识。学校通过校本培训、体育活动等提高了教师的体育思想认识,使教师明确: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广大教师懂得学校体育不仅是体育教师的事情。

(二)教师体育活动:

1、我们开设了羽毛球场馆,给教师们提供活动场所和用具、时间,又专门进行了教师羽毛球大赛,极大的调动了教职工的兴趣。

2、利用舞蹈室,聘请专业的教师来教授《太极拳》给教师们以修身养性的机会,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3、校园吉尼斯。此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教师参与量大,加大了教职工的体育锻炼。

4、花式跳绳,学生带动了老师,师生同乐,每到大课间时场面壮观。

5、校园集体舞,欢快的音乐、活泼的舞姿,调动了全体师生的积极性。

(三)学校体育创新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责任制,采取定人定位,分工负责,按分管细则层层落实,做到事事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班主任宣传到位,课任教师不占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教师责任到位,主管领导亲自过问,人力、物力、时间上给与保证;加强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通过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找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再把问题变成课题,一边开展课题,一边进行体育理论学习,这样把教研训三者有机融合起来,既提高了体育教师科研水平,又解决了教学实际问题,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更有效地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展开。

(四)扩大体育参与面,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能参与进来,我校每年召开一次趣味运动会,邀请教师、家长和学生一同竞技、娱乐。通过运动会促进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广大师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使家长更加关注学生健康,更加支持和参与学校运动会,体验着体育带来的快乐。我们开发了多种趣味体育活动。如:篮球定点罚球、双手垫排球、足球定点射门、15米蛇形往返跑、袋鼠跳往返、立定跳远、原地纵跳摸高、一分钟举重物、仰卧起坐、花式跳绳、夹球跳、两人三足、30米计算等。这些项目的设置充分考虑了个体的差异和学生的兴趣,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

(五)完备了校本教材的建设,充分利用“花式跳绳”这一传统项目,开发新的跳法,增加人数和花样,促进了此项活动的发展。我校代表大学区参与了体育展示活动,也迎接过省、市多个部门的参观,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六)参与实验的多名教师发表了相关论文或教学设计,并取得了相应奖项。

(七)切实提高了学生体质。在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验的数据统计中看出,与改革前相比肺活量、肥胖率、等级优秀生率、近视率等都得到了改善,真切的提高了学生的体质。课题实验开展以来,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体育场地小;体育师资紧缺;体育经费难以保证到位等等,但是我们坚信在我们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的体育工作一定能进一步得以提高,让素质教育得到真切的实施。

《校园阳光体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2

2011年9月, 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经过深入调查, 发现学校进城务工随迁子女158人, 占全校人数40.93%, 在校学生中离异的家庭占十分之一, 访问退休的老领导, 深入学生、教师、社区、家长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他们发现许多学生心理有一丝阴暗, 看问题很偏激, 而在当今标准化、程序化的教育体制下, 教师也缺乏激情, 职业倦怠感严重、心理问题突出、师德滑坡, 班子经过详细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和成功经验, 在此基础上, 通过专家论证, 最终确定了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实施阳光教育,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培养有良好习惯、具有合群、合作、活泼快乐、学有所长的阳光少年儿童”。市教科所批准我们申报的《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构建学校德育特色》为“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 (TS2011031) 课题, 同时也纳入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 (JG11CA009) “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的子课题, 本课题拟从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和实施的视角, 从校实际出发, 将德育课程化和生活化, 重点研究小学生德育发展规律和特点、德育课程体系、德育校本课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探索形成学校德育特色。

二、播种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阳光成长

依据小学生心理发展迅速、发展协调、发展开放性、发展可塑性的特点, 我们在辽师心理学教授张丽华博士专家指导下, 对小学生德育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 我们发现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大好时机, 我们在全校开展十个方面十个好习惯活动、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 践行让“每一位学生带着憧憬和希望走进兴文, 带着幸福与收获走出兴文”。学校以“阳光德育、阳光运动、阳光实践、阳光评价”为教育载体, 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活动, 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而且, 我们开展了“好习惯伴我成长”等德育特色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促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达标。为落实德育工作“小、实、近”的要求, 我们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了以体验为主的“八个一”活动, 即每天多一点微笑, 每天多一份快乐, 每天多一份责任, 每天多一次帮助, 每天多一个问号, 每天多一点包容, 每天多养成一个好习惯, 每天多一份自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公德、做人、礼貌、学习、阅读、安全、运动、劳动、卫生、饮食十个方面的十个好习惯。在行为规范上落实抓小抓细抓身边的原则, 把“一周一个主题, 一月形成一个好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让课程和课堂阳光起来, 实现减负增效

在开发德育校本课程中, 我们做到两点结合, 将德育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首先, 校本课程以校为本, 德育内容校本化, 满足本校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其次, 校本课程属于经验课程, 它注重实践活动, 这虽符合德育要求体验感悟的特点, 但它缺少认知环节, 又与德育要求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特点不相适应, 离开“知”的传授与引导, 单纯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 就可能让学生因受错误思想的诱惑而迷失方向。

在实施德育校本课堂上, 我们采取“让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备课进行学情分析预设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 学校开展了“同研、同上、同议”一节课活动,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最大的优势是生生之间信息交流迅速快捷, 实现优势互补。学校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骨干教师唐凤莉积累丰富的作文经验, 在学校多次展示作文教学, 还做了专题的讲座, 朴实真诚的话语, 丰富具体的内容, 提炼的都是唐老师多年实践的经验精华, 给了全校老师专业的引领, 启发教学的思考。

在德育校本课程评价方面, 制订了德育课程标准, 确定了德育课程内容, 制订了德育课程评价标准, 编辑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长大报告册》。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评价, 以丰富课堂的评价语言, 如张屏老师的课堂, “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 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 并能指出不足, 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如, 在唐凤丽老师的课上, 我们听到了:“你听得最认真, 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 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 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 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 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 多棒呀!”高艳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作品:“这幅作品表达了她的心声, 还有这个符号, 真贴切。”……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 不花时间, 不费力气, 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四、课题实施的反思与设想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构建学校德育特色”研究以来, 播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种子已经绽放阳光校园, 让师生、家长倍感受益, 师生关系和谐了,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还不够深入系列化, 未来我们将把研究成果融入教与教学之中, 形成体系, 未来的阳光教师愿意上班, 学生愿意上学, 整个校园充满阳光。

摘要:学校要依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新课程标准,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注重培养十个好习惯, 构建学校阳光、健康、和谐的阳光校园。

关键词:良好习惯,阳光课堂,阳光评价

参考文献

校园“阳光体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篇3

阳光教育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教育是基于对目前学校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主要表现为多个方面,即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给予理解和信任两种关爱;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做到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个学会;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合育五种教育。

一、阳光教育的提出背景

我们之所以提出阳光教育这一理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的关注和反思。当前学校教育所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国家教育方针贯彻不力;二是教育内容不同程度地偏、难、窄、怪;三是教学形式与方法相对陈旧;四是师生关系不够和谐。这至少会给学生带来以下不良影响:首先是感觉钝化。教育目标的褊狭、教育内容的繁难、学业竞争的激烈,迫使学生每天想着考试、分数、名次,常常对周围的一切无暇顾及。这样日积月累,必然会令他们对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无动于衷,进而造成感觉的麻木与钝化。其次是疾病增多。面对学习与升学的巨大压力,学生往往感到紧张、压抑甚至恐惧,会引发失眠、头痛、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等功能性、器质性疾病。近年来所发现的“感觉综合失调症”、“注意力缺乏综合症”等古怪的病症,也与学生的学习压力有直接关联。再次是人格扭曲。在机械操练、强行灌输构筑起来的教育模式里,学生风格迥异的个性被压抑。会使学生出现程度不等的孤僻、自私、自闭、自傲、情感冷漠、意志脆弱等人格的扭曲和不健全。第四是能力不强。教育本来是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但事实上却畸型发展了学生的部分能力。且不说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相对较差,就是与学习有关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也未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阳光体育的主要内涵

所谓“阳光体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体育。阳光体育既不虚幻,也不神秘,它表现为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暗含着对学生潜能的肯定和重视;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体育与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包含着对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再认识;阳光体育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育结果或教育方法,而更应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多向互动、反馈和影响的过程。

2007年4月29日,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2007|7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一系列文件的颁布表明了国家对全民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尤其把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升到了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另外如何解决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的健体问题,为他们奠定好能从事终身健身锻炼的基础,已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三、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从学科理论来看,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学校体育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不矛盾。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但是阳光体育运动更具有明确性,有时间限制,有量化标准。二者的实现途径是一致的,都依托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但是阳光体育运动更注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达标,更关注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的落实,更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二者的要求也是一致的,都是积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政策要求开展工作,要保证课时,按课程标准教学,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器材保障,确保学校体育安全等等。如果说二者的区别,则学校体育更多地依托于体育课,注重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阳光体育运动则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为主线,围绕在短期内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目标,以广泛开展各项课外活动,积极落实每天1小时为手段,达到学校体育和阳光体育共同的目的。二者的侧重面也不一样,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可以说正是在加强以往学校体育工作比较薄弱的方面。因此,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并不矛盾,二者工作的开展是互相促进的,并不是要求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另外再搞一套相对独立的阳光体育运动。

四、“校园阳光体育”的设计与实施

1.“校园阳光体育”设计的决定因素

“校园阳光体育”的设计,主要受到学校体育人力资源、设施配置和校园文化环境等三方面因素影响。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体育活化资源。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中,与“校园阳光体育”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体育师资、体育专干和具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体育的人力资源,促使他们在教学实践和运动经验指导下,共同参与“校园阳光体育”目标主题设计。

(2)设施配置。设施配置是最重要的物质保证和基础条件。学校必须遵循“一物多用,一物巧用,科学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正视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的区域性差异,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的实际功用,努力开发潜在功能,为“校园阳光体育”的设计提供硬件保证。

(3)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阳光体育”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保证,它通过恒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持续地影响和指导学生自觉参与“校园阳光体育”的整体体验。

2.校园阳光体育设计的步骤

(1)目标设置。“校园阳光体育”的总体目标是健康,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三个维度的概念。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校园阳光体育”可以根据学生素质状况、发展要求和体质健康等突出问题,设置可量化、可测定的层次目标并分步实施。

(2)主题创意。基于主题思想所赋予的创意制作和运动素材,应根据主题活动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经过设计后的活动内容,才能突出鲜明的主题思想。

(3)内容选取。“校园阳光体育”的内容选取,应体现“时效性、持续性和针对性”原则,在运动素材的价值论证和活动效果评估方面,做到量材选用,甄别价值和科学选取,发挥目标任务和活动主题的双向作用,体现其使用价值。

(4)形式选择。在内容决定形式的前提条件下,根据不同的目标任务和活动内容,采用诸如大课间体育和体育节,运动会和社区体育保健等有效的活动模式,有利于反映活动内容和实现主题目标。

(5)方案设计。“校园阳光体育”有效方案的形成,源于对主体活动需要调研,目标主题实现需要调研,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启发,经过科学的设想和巧妙的创意性构思,结合专业教师的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其主题价值的判断过程。

3.“校园阳光体育”的实施策略

(1)整体性目标策略。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增强青少年体质有机结合,突出体质健康的整体性目标。近期体质监测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和身体强壮程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校园阳光体育”的设计和实施,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体能发展作为评价青少年素质健康的重要指标,改善青少年的素质基础,发展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

(2)群体性指导策略。加强青少年体质锻炼和加强卫生保健指导有机结合,突出群体性保健指导。“校园阳光体育”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在加强青少年体质锻炼的基础上,通过开设多种形式、不同内容和不同等级标准的运动处方,开展疾病预防和科学营养、卫生安全和禁毒控烟等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重点解决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

《校园阳光体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4

◆[ [ 摘要] ]

为适应 XX 市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管理的实际需要,解决小学体育教师课程改革实验中关键的评价问题,我们进行了《小学体育学科评价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我们针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学生成绩评定,进行了实践和研究,构建了考评内容八大类的框架体系和探索出小学体育学科评价策略。既反映新的评价理念,又能在教学中实施操作,对深入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起到调控和引领作用。

◆[ [ 关键词] ]:

体育教学 学生成绩 评价 研究

◆ 课题研 究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价值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意识顽固的滞留在传统的考试和测验上,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式单调,体育课的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对于其他方面比较忽视,而且评价标准“一刀切”,采用绝对性评价,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害怕,甚至厌恶情绪,并使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学生主体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忽视了学生发展性的需要。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运动员,而在于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有效的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重视和加强对教学评价的应用性研究,适应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管理的实际需要,解决教师们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评价问题。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成绩评定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制定了《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与《学生体育成绩考评内容与办法》及实施意见。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曾经历过几次评价方法的改革,但仍然没有超越应试教育的控制。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评好,评坏事关学生的兴趣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体育学科的评价研究就是要改革评价的对象、方法、内容和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学科评价是一般教学评价在体育学科的具体运用,它是依据一定的体育学科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整个体育学科过程进行系统地调查,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我国体育学科评价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主要是以苏联模式为主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仅局限于在对一堂体育课的一般分析和专题分析。对课的任务、内容、组织教法、学生完成的质量等方面进行的一般评价,对运动密度、运动量等方面进行的专题分析。此阶段对体育课的分析曾普遍应用于体育学科之中,目前仍有很多学校评价体育课教学质量时还采用这个评价方法,且这种评价方式仅局限于单项评价。80 年代,评价方式逐渐向综合评价发展,在原有分析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测定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教法,组织形式的分析。90 年代以来,评价内容大大扩大,有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环境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评价的类型也从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发展到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评价的方法手段也更科学,突出了定量评价,把重视学习态度评价,把过程评价纳入评价内容,并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意见。

国外体育学科评价的发展主要是以美、英、德、法、日等国家为先导,继而提出了一系列评价体系的改革措施。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为了提高美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报告和计划,这场教育改革关键是课程改革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改革。“今天教育改革运动的重点是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供具体的教育责任,而且被认为是教育过程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社会对传统的学习评价,如标准化考试、学术性测验等评价方式日益感到不满,由此一场探求新的评价方法的改革运动在美国学校中迅速展开。“替代性评价”是这次教育评价改革的焦点。它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促进中建构新知识,创造新思维。体育学科的评价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文件夹评价等。世纪 70 年代,日本体育学科开始从学科中心主义转向体力主义。学校除对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外,还增加了“学校家庭联络手册”。体育课成绩评定包括了“体能”、“态度”、“知识”三个方面。到了 80 年代后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个性的原则;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适应时代变化。1991 年新学习观在评价内容方面更为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日本体育学科评价对情感和态度领域目标的重视,这与终身体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德国在评价方式上的主要特征是:评价应有利于促进积极的学习气氛,树立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评价要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要相互结合;评价要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评价要注意期末与平时的结合;评价应吸收学生参与等等。

英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评价类型有:改善学习的评价,这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伴随课程学习的始终,以自我为参照基础,要求学生了解已有的基础,明确学习目标,并知道如何缩小达到目标的差距;教师对课程学习的评价;国家对课程学习的评价,这两个过程性评价,可作为检验阶段性达标水平的有效手段。

法国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强调评价的“培养功能”,而不是“标准化功能”。他们采取一种叫“持续检查”的评价方式,即从小学第一年起,教师就对学生体育的学习表现及行为进行连续的考察,并将它们记载在每个人的学生手册上,定期交给家长阅知,评价涉及学生体育知识、体育能力等各个方面,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素质和整体能力。

从一些先进国家的评价体系的改革,不难看出我国学校体育学科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

因此,研究、设计、制作在体育学科评价实践中具有科学性、可参照、可借鉴的实践操作评价模式,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需要。

◆ 研究的意义 评价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特定的程序对已经完成或正在从事的工作或学习进行检测,找出反映工作进程的质量或成果水平的资料或数据,从而对工作的质量或成果的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断。还可以借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工作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体育评价是一般教学评价在体育学科的具体运用,它是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系统地调查,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当前在全国范围的课改实验工作中,学生学习评价是个难点、也是个热点问题。新课改 实验以来,尽管全国各地各小学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方法都是因地制宜而生成,对于其它地区来说没有什么通用性。我校是新建小

学,学生来源面广,班额人数多,原来各自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各异,目前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给予了我校自主发展的宽松环境,据此,我们需要也有条件在实践中探索并建立新型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为本地区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实践和理论依据。为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提供教学行为管理的评价依据,为评估《课程标准》实验的质量提供参照与价值判断,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可检测教学行为和教学成效的评判标准,为教学与学业的效果客观认定,提供较科学的操作评价方法,发挥对“教学”与“学业”的评价具有规范教学行为、引领教学的导向作用。

◆ 研究的目标 1.制定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评价标准,具备合理的评分标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通过课题实践和研究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形成自信,体验成功,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体育学科评价改革内容的研究。

2.小学体育学科评价方法策略的研究。

◆ 研究的依据及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用体育新课程评价理论和体育学科专业知识为支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教

学评价管理的要求,从实际工作出发探索评价问题,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具体如下 一、肯定性原则 古往今来的教育家无不重视精神鞭策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抬起头来”是学生信心的体现,让学生抬起头来的最好方法是肯定与表扬。爱迪生也说“相信自己能行的人就会赢”因此教师无论对待怎样的学生,都要让学生树立一个信念“我能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肯定。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地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指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评价活动,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指教师在评价活动中起组织与调控作用。体育课堂评价活动是由学生、教师、评价内容等基本要素组成的。一种科学的课堂评价形式应该是学生的自主评价与教师指导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特点。

三、民主和谐原则 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形象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课堂评价活动不能是教师的评价主宰一切,而应该是学生的评价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公正、公平、和蔼、信任的对待每一位学生。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在他们心理无压力的环境下才能逬射。因而在体育课堂活动中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使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是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必要条件。

◆ 研究思路

本课题拟采用理论思辩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要把体育教学的基本点落实在“身育、心育、群育”的实践中,把身育、身体锻炼的实效性;心育、心理的主动性;群育,互动合作的认同性等融一身,共同作用于:发展身体、掌握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增进体育情感,体现主体地位,培养体育能力,发展个性;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事、学生与物的协调发展。

◆ 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从不同渠道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来研究课题内涵,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增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2.调查研究法。运动调查法研究教师评价能力的现状及各方面因素,总结筛选开发和配置教学评价能力的好经验好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3.个案分析法。对一个个学生、教师及生动的课例进行剖析,力图获得教学评价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4.观察法。采用取样、描述等手段对实验全程实施观察、收集、分析感性材料,帮助修正研究的内容。

5.行动法。在实验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修改、补充。

◆ 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实施:

第一阶段:(2011 年 1 月至 2011 年 3 月)课题准备阶段。

1.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经过我们体育组教师集体思考、研究,本课题《小学

体育学科评价改革与实践的研究》于 2011 年 1 月申报,在 2011 年 5 月正式立项。

2.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调查研究法。

为了真实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状态,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学校的 名学生进行了体育学科综合评价调查。这份综合评价表包括了两个大方面。

(1)学科能力评价:方面了解学生。

(2)学习习惯评价:文明礼貌合作情况了解学生。

评价标准分四个等级:A、特优;B、优;C、一般;D、有待加强。

经过调查,了解了学生一些学习基本情况,“学习能力”特优有人、优 人、一般人、有待加强 人;“学习习惯”特优有 人、优 人、一般人、有待加强 人。从调查来看,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改进。课题组成员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实施方案,明确各教师的研究任务,根据调查及学情分析,负责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为第二阶段的研究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进行实验教师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明确研究规范和各自的研究任务,同时讨论解决制约实验开展的困难问题,同时做好研究建档工作。

附表:

荷城小学一二年级体育学科学习综合评价表 时间:

年级

教师: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学科能力评价

学习习惯评价

选(任选一项)

器材准备和回收情况

队列队形

课堂纪律表现情况

文明礼貌合作情况

跳绳

立定跳远

50米跑

五子棋

毽子

评价标准:

A A、特优

B B、优

C C、一般

D D、有待加强

荷城小学三四年级体育学科学习综合评价表 时间:

年级

教师: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学科能力评价

学习习惯评价

选(任选一项)

器材准备和回收情况

队列队形

课堂纪律表现情况

文明礼貌合作情况

跳绳

立定跳远

100米跑

象棋

毽子

评价标准:

A A、特优

B B、优

C C、一般

D D、有待加强

荷城小学五六年级体育学科学习综合评价表 时间:

年级

教师: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学科能力评价

学习习惯评价

总评

选 器材 队列 课堂 文明

(任选一项)

准备和回收情况

队形

纪律表现情况

礼貌合作情况

实心球

仰卧起坐

400米跑

乒乓球

篮球

评价标准:

A A、特优

B B、优

C C、一般

D D、有待加强

第二阶段(2011 年 4 月至 2012 年 10 月)课题研究和实施阶段:

1.课题申报成功后,特邀了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的学校科研负责人——自治区特级教师张美群副校长,与学校领导、课题组成员,一道参加了本课题的开题仪式。

张副校长作了指导性的讲话,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聆听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介绍,领导专家对研究目标的确立、研究内容的选择以及研究措施的跟进提出了十分中肯的修改建议,使全体与会的课题组成员受益非浅,同时课题组成员也就“如何扎实开展本课题研究”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此后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全体课题组成员各自分工并合作的开展研究,使本课题的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

2.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1)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构建学习型课题组。本课题方案立项以后,我们多次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方案,使每位成员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精选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教育评价的理念与实践》、《体育教育展望》等相关理论专著学习,做到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此外我们还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平时主动关注、学习各级各类杂志及网上一些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文章,同时做好学习心得和自我反思记录,并要求及时将这些内容上传至课题网上,真正使理论学习成果为所有课题组成员共享,使本课题研究始终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支撑。

(2)

建立“研—训—教”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有效提高课题组组员教育教学水平。请进来,走出去,互动双赢。每学期课题组创设机会让组员到外地听课、学习的机会。每次活动回来,外出人员主动向全体课题组成员介绍学到的先进的经验、做法,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学以致用,课题组经常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邀请他们到我校传经送宝,教学展示并进行评价、座谈会等方式增进校际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为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短、平、快的效果。

3.精心设计体育上课流程,不同的到位的课堂评价,撰写教学案例、论文,不断实践与反思。本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将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事实进行分析、概括,从中找到差距,不断调整、修改方案;课题组成员开展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同时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思维活跃程度、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做好适时、详实的分析记录;精心设计体育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注重收集整理第一手学

生资料;进行中期阶段总结,及时将撰写、制作、收集、整理的一切材料归档,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2 年 11 月至 2013 年 1 月)课题总结阶段:

开课题组会议,再次明确个人所需要准备材料。对前面两阶段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工作总结、研究报告、教师研究论文集、小学体育学科课堂教学案例集、小学体育学科评价反思集、推广研究成果等。

◆ 成果与分析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我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体育学科评价作为重要途径,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2011 年以来,我校逐渐拟出了成绩考评内容的参考意见,设定并构建了考评内容八大类的框架体系和探索出评价策略。

一、构建了考评内容八大类的框架体系 1、行为与态度; 2、技术与游戏(掌握、巩固); 3、知识与运用(实践); 4、心理与体验(锻炼、锤炼); 5、个性与才艺(特长); 6、环境与适应;

7、创意与发挥; 8、机动(见表 1)。

表 1:成 绩 考 评 内 容 分 类 参 考 表 小学

行为

与态度

知识

与运用

游戏

与技术

心理

与体验

个性

与才艺

机动

意见中要求各学段的教师,要依据各学段的学习目标不同,针对本学段的学生认识水平和能力差异特点,在考评内容框架的基础上,有所侧重选择考核细项。在细项的选择上,以课堂学习为主,还可把课堂外的行为表现作为考评内容。对于内容分类的考核项目,制定了参考内容(见表 2)。

表 2:

成 绩 考 核 项 目、方 法 参 考 表 内容

行为

态度

考评在课堂中出勤,运动装备,遵守课堂教学常规等。在课堂上、课间、早锻炼、课外活动中的自觉、好学、积极表现等

方法:自评、组评、师评;可采用观察、记载评定

知识

实践

考评课堂内外:观察与交流、讨论与应答、课后记,实践报告,小文章、担任裁判,与他人合作制定各种锻炼计划,运动处方、活动方案、竞赛活动规则,体育摄影,体育通讯等

方法:师评、自评、集体评、家长评;可采用观察、询问与资料反馈评定

创意

运用

测评个人与团队合作自创运动动作,自编操与舞,创编小游戏,创意趣味活动,活动竞赛,制造体育活动健身器材的情况等

方法:集体评、师评。可采用评比、材料反馈评价

技术

掌握

测评基本活动能力(攀、爬、滚,钻、跨、越、推、举、托、扛、抬等);基本技术、体能进步幅度(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等具体内容)

方法:师评、组评。可采用测评、技评后的比较评价

环境

适应

考评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共处、挑战极限的意识、表现与善于沟通、宽容的交往等;对温度的适应、疾病的抵御能力;参与校内、家庭、社会体育运动及公益体育活动的反应等

方法:自评、师评、家长评、他评。可采用观察与资料评价

个性

才艺

测评运动优势项目的必选项目(游戏、田径、体操、球类、韵律操、舞蹈等);某些体育活动能力的特长自选项目(象棋、五子棋、毽子、跳绳)等

方法:师评、自评、他评;可采用技评、自荐、活动评价

心理

锻炼

考评在课堂中自信、好胜、进取、勇敢、吃苦、耐劳、坚强、角色转换、抗干扰、抗挫折等意志品质方面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与状况等

方法:自评、集体评;可采用观察与检验的比较评价

教师选择内容。如:测评体质发展状况;考查学生自选特殊的兴趣项目;(象棋、五子棋、毽子、跳绳)等等;与体育有关的健康基本知识考评等

方法:有选择的综合评价;可采用测试、技评、自荐(文字、照片、摄像、等作品)、表演、展示、比拼等形式评定;也可 3—5 人的集体考查等

以上框架体系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形成一种想学、要学、乐学的学习氛围。

二、探索出小学体育学科评价策略 (一)评价内容指标多元化 1.首先对学生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评价。体能与运动技能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学会各种基本运动技能,提高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

2.其次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从学习态度和行为、交流与合作、情意表现三方面,由教师平时观察,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记录评价。

学习态度和行为,根据本学段运动参与领域目标及其内容的要求,如:积极主动地上好每一节课,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评价,并记录下来。

交流与合作,如:在体育课上表现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伴团结合作进行的好不好,在活动中是否会宽容与尊重他人等,教师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跟踪评价,记录在案。

情意表现,课上通过情绪、自信心和意志等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价。如是否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德等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并把评价结果记录下来。.对学生课后评价。由班长平时观察学生课余时间交流合作、健身活动两方面,进行监督,对学生表现好的,在评价栏中记录下来。作为期末综合成绩的一部分。

4.大课间对学生的评价。由每班体委在大课间活动中,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观察。如眼操、体操、队列训练等活动对表现好的同学在评价栏中纪录,作为期末总评的一项。

5.课外评价。由教师制定评价内容。如让学生搜集体育与卫生方面的知识、画报、图片等,根据学生搜集的内容,由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记录在案。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1.口头表扬,激起信心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在学习中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如:这个动作你做得真棒,真漂亮!再如:你的表现让大家感到非常的满意,祝贺你!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评价,如甘霖浇灌着创新之树健康成长。

2.书信评语卡片,启迪心灵 它的主要组成内容包括:老师的评语(表扬或提示)、自我行为观察表、日记(我的训练、比赛生活等)和各种活动照片(自己最满意、最得意、最精彩、最值得珍藏的文字图片照片等等)等,整个形成过程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体验和积淀反思、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的过程。

3.成功体验式 成功体验式的教学评价,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运动能力,给不同个性的学生创设不同的展示舞台,让每个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并取得成功,提高每一位学生自信心的评价方式。哪怕是给别人小小的一个肯定,也能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起他们的内部动力,发挥他们的自身潜能。为成功体验式提供了锻炼平台,不光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自我展示,还可以通过提供比一比、赛一赛的形式进行。如我校每年要举行个人擂台赛、校运动会、小型体育活动展示等体育活动,给各种有体育特长的、运动水平高的、各个阶段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为学生的成功垫下良好的基础。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考试方法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提倡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

以上各种评价的改革,学生能从自己的学习成果反馈中及时获得矫正信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便于及时调整努力的方向;并使学生找到自我发展的生长点,促进他们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促进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 收获与反思

通过调查和信息反馈,它对我校的体育教学和学生积极学习性产生了引导和促进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某些急待改进的问题。特别对考评内容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考证,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论证。体育课教学评价与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基于对客观现实的清醒把握,基于对通过学习、理解、领会、掌握和实施各种评价方法的融会贯通,基于对学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对事业和对工作的负责——我们主张评价过程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分析的有机结合,反对主观武断的定性推论和无意义的耗时测验。

我们提倡“重鼓励、重过程”发展性的评价,反对空洞的说教与不实事求是的评价风格。

我们倡导评价既有统一的要求,允许教师在一线岗位上考评的灵活处理,反对得过且

过、无责任心的自由行动。

我们要求并制定有相对稳定的评价系统,实行必选和自选项目的设定,反对呆板硬套、不符合实际的机械性评价。

评价在体育教学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我们更多的要把评价的完成过程当成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与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为了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为了使课程改革更好的向纵深发展,各级教研部门必须加强学习、深入学校,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体制,不断实验实施,使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通过开展课题,最主要的收获有:

一、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最大功能。首先是成就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非常明确不是为了评价而做评价,学生评价在教学的始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找到自我教正和提高的标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实施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能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师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作业目标的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能上来,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主管理形成习惯,评价的指标成就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体育学习品质,真正发挥了评价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使学生在对照教师的评价项目同时找到了自己应该遵循的行动准则。而且在学习方式组织的不同场合,学生之间都能把握好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通过课题实验,试图改变传统对体育评价的理解,使学生评价彻底回归到“学生与学习”这个主题。我们发现学生最需要的是多样的学习活动安排,而不是简单的,抽象的一个分数或等级评价。随着课题的深入试验,我们逐渐把体育评价处理为体育学习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安排使学生对体育的学习进入了不同于平常的学习境

界——同学之间互相观赏、讨论、互相提建议、家长与学生讨论、家长或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意见或要求等等。学生评价这个平台的搭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对小学生的体育素养的抽测评价能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对体育教育教学、体育学习的重视。学校能把体育教学提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应有位置,教师能重视常规体育教学,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学生在评价中获得的激励和持续学习的动力。体育学业评价能真正发挥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三、促进体育学科评价改革与实践指标的建立。首先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以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的评价理念,正确理解教学是关键。体育教学发展性课堂评价的目标首先在于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课堂评价的导向、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其次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保障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以自评为主,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以他评为主,则着力于对被评价者的教学指导,同时促进反思。实际评价操作中更应加强对观察点的自主开发,始终把握评价的导向与促进功能,在促进体育课堂教学发展与创新的同时,课堂评价本身也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学科评价并非简单地否定量化的评价方法,本研究采取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赋予同一评价指标不同层次的分值,目的在于方便教师对自身教学现状有一个纵向的比较。

四、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前体育学科组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规划、实施教研工作水平普遍比较低;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高,因此学校科组活动总体质量水平不高。本课题在开展研究过程中,邀请了有课题研究经验的领导培

训,与实验教师共同确立课堂教学中的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教师日常教学反思为主要形式,并通过指导校内的科组教研活动,为实验教师提供同伴以及专家的评价意见,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具有针对性。这种“以点带面”的校本教研机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集体的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观摩与讨论有助于推进教师集体的教学反思,有利于为反思性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整体气氛。特别是在发展性评价中,发挥全组力量,互相展开同伴式评价。因此,体育学科评价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有效实施也有赖于校本教研机制的支持。

五、形成了我校体育大课间的特色。学校重视体育学科,体育大课间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及意识不断提高。把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用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以及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生命历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促进教师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提高了全校体育教学整体质量。

课题研究的成果 获奖成果有 14 个:广西省级论文 10 篇,XX 市级论文 4 篇。

获奖个人项目有 44 个:单位集体组织奖(广西省级别 1 个),赛课(校级 2 节),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广西省级 1 人次,校级 6 人次),个人荣誉(广西级 3 人次,XX市级别 9 人次,港北区级别 14 人次),艺术成果(港北区级别 1 人次),指导奖(XX市级别 5 人次,港北区级别 2 人)。

1.课题组成员在成果获奖情况如下表:

序号

成果

形式

获奖

级别

成果名称

取得

时间

级别或

发表

作者

论文

广西

《小学体育课堂激励性评价策略》

2011.10

二等奖

XXX

论文

广西

《小学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

2012.10

二等奖

XXX

论文

广西

《恰当体育课堂评价请让体育课堂充满活力》

2011.10

二等奖

XXX

论文

广西

《浅谈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途径》

2012.6

三等奖

XXX

论文

广西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

2012.10

二等奖

XXX

论文

广西

《浅议小学体育课的评价问题》

2011.10

三等奖

XXX

论文

广西

《评价主体多远化,评价方式灵活化》

2011.10

三等奖

XXX

论 广 《网络教学与学科评价》

2011.10

三等 XXX

西

论文

广西

《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养成教育》

2012.10

二等奖

XXX

论文

广西

《教育的先知者》

2012.10

二等奖

XXX

论文

市级

《浅谈小学体育课对学生评价的几点看法》

2012.5

一等奖

XXX

论文

市级

《小学体育课常规教学评价标准之我见》

2012.5

一等奖

XXX

论文

市级

《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评价的主体意识》

2012.5

二等奖

XXX

论文

市级

《巧用评价语言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2012.5

一等奖

XXX

2.课题组成员在个人奖项方面获奖情况如下表:

序号

项目

获奖

成果名称

取得

时间

作者

级别

个人荣誉

广西

参加 2010 年国培计划----农村骨干体育老师培训

2011.1

优秀学员

XXX

个人荣誉

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2011.11

先进个人

XXX

基本功赛

广西

广西教师基本功教学大赛小学组

2012.12

二等奖

XXX

个人荣誉

广西

陶行知教育 2011----2012先进个人

2012.10

先进个人

XXX

个人市级

2011 年 XX 市“大宇.康城杯”少先队鼓号队比赛

2011.5

优秀老师

XXX

荣誉

个人荣誉

市级

XX 市 2012 年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

2012.6

优秀组织工作者

XXX

个人荣誉

市级

XX 市“和为贵”经典文学作品诵读

2012.10

一等奖

XXX

个人荣誉

市级

2011 年 XX 市“大宇.康城杯”少先队鼓号队比赛

2011.5

优秀老师

XXX

个人荣誉

市级

2011 年 XX 市“大宇.康城杯”少先队鼓号队比赛

2011.5

优秀老师

XXX

个人市级

XX 市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九十周年城区青年联谊

2012.5

赶“猪”跑二等奖

XXX

荣誉

个人荣誉

市级

XX 市 2012 年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

2012.6

优秀裁判员

XXX

个人荣誉

市级

2011 XX 市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2.4

先进个人

XXX

个人荣誉

市级

XX 市第八届青少年书信文化比赛

2012.6

先进个人

XXX

基本功赛

校级

第六届“绿荷杯”教师基本功比赛评课类

2012.3

一等奖

XXX

个人港北“荷城之约”第二届跨区域教育教学主题论坛

2011.11

经验介绍

XXX

荣誉

个人荣誉

港北区

港北区城区小学 2012 年教工气排球比赛

2012.10

优秀运动员

XXX

个人荣誉

港北区

港北区 2011----2012 学教育工作

2012.9

优秀教师

XXX

个人荣誉

港北区

港北区 2010 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2011.5

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XXX

艺术成果

港北区

港北区 2011 年艺术教育工作

2012.5

艺术教育成果一等奖

XXX

个人港北港北区城区小学 2012 年教工气排球比赛

2012.10

优秀运动员

XXX

荣誉

个人荣誉

港北区

港北区城区小学 2012 年教工气排球比赛

2012.10

优秀运动员

XXX

个人荣誉

港北区

XX 市“和为贵”经典文学作品诵读

2012.10

一等奖

XXX

个人荣誉

港北区

港北区城区小学 2012 年教工气排球比赛

2012.10

优秀运动员

XXX

个人荣誉

港北区

XX 市“和为贵”经典文学作品诵读

2012.10

一等奖

XXX

个人港北港北区城区小学 2012 年教工气排球比赛

2012.10

优秀运动员

XXX

荣誉

个人荣誉

港北区

港北区城区小学 2012 年教工气排球比赛

2012.10

优秀运动员

XXX

个人荣誉

港北区

港北区城区小学 2012 年教工气排球比赛

2012.10

优秀运动员

XXX

个人荣誉

港北区

XX 市“和为贵”经典文学作品诵读

2012.10

一等奖

XXX

个人荣誉

校级

2012 年“我以教师为荣”师德演讲比赛

2012.10

二等奖

XXX

个人港北港北区城区小学 2012 年教工气排球比赛

2012.10

优秀运动员

XXX

荣誉

个人荣誉

港北区

港北区城区小学 2012 年教工气排球比赛

2012.10

优秀运动员

XXX

个人荣誉

港北区

港北区城区小学 2012 年教工气排球比赛

2012.10

优秀运动员

XXX

基本功赛

校级

第五届“绿荷杯”教学基本功大赛

2011.4

一等奖

XXX

基本功赛

校级

第七届“绿荷杯”课堂教学比赛

2012.12

一等奖

XXX

基本校级

第六届“绿荷杯”教学基本功大赛

2012.3

一等奖

XXX

功赛

基本功赛

校级

第七届“绿荷杯”评课比赛

2012.12

一等奖

XXX

基本功赛

校级

第七届“绿荷杯”评课比赛

2012.12

一等奖

XXX

指导

市级

“荷城之星”大舞台活动

2011.10

优秀指导老师

XXX

指导

市级

“荷城之星”大舞台活动

2011.10

优秀指导老师

XXX

指导

市级

“童心向党----广西优秀童谣儿歌推广传唱校园行”活动

2011.10

优秀指导奖

XXX

指导

市级

第七届青少年书信文化比赛

2011.7

优秀指导老师

XXX

指导

市级

第八届青少年书信文化比赛

2012.6

优秀指导老师

XXX

指导

港北区

第五届青少年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2012.4

一等奖

XXX

指导

港北区

第五届青少年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2012.4

一等奖

XXX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发展过程,我们更要认识评价的重要性,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评价的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多种评价方式的灵活运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建立自评与他评,重在激励的评价方法。强调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评价更加要关注成长发展的过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重在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体育教育行为中,将评价日常化、通俗化。

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而且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参与、身心健康、适应社会与创新精神和体育能力,以及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以质性评价的方法为基础,不仅要考查“技术”或“知识”等认知层面的内容,更应重视考查“表现”

等行为层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 2001 2.夏惠贤著《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4 月第 1 版 3.《中国体育教学》

P19 页《自主探究性学习浅探》

2002 年第 5 期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校园阳光体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5

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的研究

开题时间:本课题研究项目于 20**年 10 月由 XX 市 XX 区教研室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

点:**小学

研究的课题是:《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的研究》现就此课题进行开题报告,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批评、指导。

一、课题的提出

选题背景: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提倡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来适应社会。

我选《农村小学体育趣味性的研究》作为课题,是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体育器械匮乏。传统的体育项目,竞技性强,游戏和趣味性比较少,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分层次不明显。没有很多适合于小学生兴趣的趣味体育活动,造成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和学校也抓住课改机遇,大力发展与本地区和本校实际相符合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构建了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但是仍然存在趣味性不高,学生自主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认识的贫乏和意识欠缺,造成学校体育实践与课程发展要求相去甚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现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锻炼方法,对小学生开展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是一个新的选择,对如何健康积极的引导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论依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实用价值:

农村小学趣味体育活动顾名思义包含着四层意思:体育的、趣味的、农村小学的、活动的。是一种新兴的大众体育运动形式,最初的趣味活动起源于人民的生产劳动,是在民间体育游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竞技体育相比,趣味活动更注重参与者自身的快乐感受,强调在快乐中锻炼身体的同时,锻炼和培养参与者积极向上、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等体育精神。趣味性和健身性是趣味运动的本质所在。而学校趣味体育活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娱乐为中心,以趣味游戏为载体,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本课题研究,可进一步丰富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校本课程理论,试图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创设以趣味体育活动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还可以为我校体育教师及体育同行们进一步为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提供有效经验,并借鉴和推广;可以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进学校体育教育促进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

一、调查本地区农村小学对学校趣味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二、搜集整理适合农村小学生的趣味体育活动和体育小游戏。

三、创编趣味体育活动,并在体育课堂上,课外活动中充分运用。

四、探索出《农村小学趣味体育活动的评价标准》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并制定问卷调查表,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本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对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了解和喜爱程度。为开展课题研究,评价课题的研究成效提供定量分析数据。

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通过“实践+反思+总结”的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开展的趣味体育活动及评价标准。

文献资料法:通过已有的教学理念和因特网等途径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生开展趣味体育活动的经验和动态。收集整理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小游戏,以便从中获得理论方法和启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与操作依据。

过程设计:

一、确立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锻炼的积极性。

2.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的改变。

3.初步形成我校趣味体育活动教学资源,并使该活动成为我校的特色之一。

二、课题研究对象

本校 1——6 年级学生。

三、研究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测试,用于研究前后对比

通过问卷了解研究对象最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使研究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收集民间适合研究对象年龄阶段的趣味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有机结合。对体育趣味活动课堂进行实录、刻成光盘、编写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用于教师今后教学借鉴。

将研究所获(心得、经验、成果)写成论文。

研究结束,对研究对象体质健康进行测试,同研究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撰写分析报告。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 年 1 11 月)

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申报课题、批准立项。

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听取专题讲座,更新教育观念,明确研究的意义。

筹备、组织,收集资料及制定研究方案。

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积累调查信息,并撰写成调研报告。

完成阶段工作总结。

(二)实施阶段:(20**年 年 2 12 月 — 20**年 年 9 9 月)

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研究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20**年 11 月—20**年 2 月

拟订研究阶段实施方案

进行课题实施,开展研究活动

收集调查在研究活动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及时向专家顾问咨询。

搜集整理适合于本地区农村小学的趣味活动案例(民间的、传统的小游戏)。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实践应用。

20**年 3 月—20**年 7 月

理查研究中存在的困惑。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实践应用。

完成两堂课堂实录。

举行庙西小学趣味运动会。

完成实施阶段的工作总结。

(三)、总结阶段:(20**、8 8 月 —— 20**、9 9 月)

进行反思,总结成果并加以推广。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搜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成果。

课题总结,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总结报告,并进行成果推广。

校园通讯稿:阳光体育洒满校园 篇6

本网讯:近期,中心小学开展了“阳光体育洒满校园”活动。此次活动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校园生活为出发点,立足趣味游戏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团体体育活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以新颖、活泼、文明的风格,展现了中心小学阳光、团结、活泼、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一年级队员“一分钟跳短绳”,二年级队员“套呼啦圈”,三年级队员“短跑接力赛”,四年级队员“三分钟跳长绳”,五年级队员“乒乓球比赛”等等。这些活动既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又能激发学生对阳光体育的兴趣、乐趣。激发了每个队员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的热情。

《校园阳光体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篇7

阳光下的栖居是我园教师心灵的追求。教师只有对孩子们充满情感,内心充满阳光,师生彼此心田中的阳光才会交相辉映。因此,我园制订并完善了《实幼员工修炼21条》《教师月考核办法》《教师学年考核细则》《“阳光教师”评价机制》等园所制度。同时搭建了三大平台,运用“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的“适度规范”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激励教师人人争做“文明友善、耐心细致、进取创新”的阳光教师。老师享受着专业成长的幸福,享受着同事友情的幸福,享受着孩子爱戴的幸福,享受着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心灵在这里悄然栖居。

自我园申报课题以来,幼儿园试图通过课题研究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使教师更好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幼儿的长远利益出发,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决策。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由此可见,培养阳光的特色教师是我园阳光特色创建的前提,我们把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研究素养作为我们课题研究、培训的重点工程来抓。如今,幼儿园进一步梳理阳光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创建阳光文化品牌,形成阳光教育发展和人文关怀为一体的幼儿园氛围,构建了我园特有的阳光文化课程,几年来,我们在阳光文化特色创建之路上执著地探索着,幸福地收获着……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研能力

刚开始,老师们都说,自己从事教育这么多年,把实践的工作转化成文字还有什么难的?可实际的研究工作中,不知道从何研究,研究什么内容,研究的步骤缺乏理论支撑等,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实际问题,让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深感帮助老师成为研究型教师的责任重大,决定从加强教师学习入手。

1.专业引领式的教研活动

我们请高校和市里的学前教育专家来园指导。通过开展讲座、座谈、现场观摩评析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提高了幼儿园的教科研水平和教师的整体素质。

2.以学习、个人反思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每学期分批送教师到园外观摩学习,几乎每人每学期有一次学习机会。从区内到区外,从省内到省外,凡是有学习的机会我们都派教师去学习。我们还组织教师到本市的星光实验幼儿园、机关第一实验幼儿园、机关第二实验幼儿园、丰县机关二幼、沛县、邳县等地学习。我们学习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姊妹园的教学管理方法,学习外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园内每周一、三组织教师教研活动,老师把自己在教学中或是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一起讨论、交流最终的解决问题。刚开始组织教研活动时,教师们都不知道说什么,讨论的时间由开始的30分钟,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对教研活动的抵触心理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明显感受到教研活动给老师带来的帮助,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3.同伴互助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同伴互动式教研活动主要通过开展各类教学观摩来进行,我园每学期都会开展优质课比赛活动、同课异构活动,全园教师集体观摩、讨论、评议并记录,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展示他们新颖的教学方法;同时我园组织教师进行园本学习及园本研究。园本学习,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方法,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形式,并对教师的学习一月一检查,一学期一测试;园本研究,从幼儿园实际、教师实际、幼儿实际来研究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

二、依托课题研究,转变教师观念

通过幼儿园课题、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实现教师和课题研究资源的互动与交流是我们研究的根本。俗话说:流动的水才是有活力的。共同体成员之间互动交流的目的就是最大化整合现有幼儿教学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1.强化管理,提高效益

为了使课题研究取得突破,保证实验的效果,我们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优选以中、青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并带动全体教师参加的课题组。同时强化对课题实验的管理,尤其是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分七彩课程、阳光宝贝、阳光教师三个实验组,紧紧围绕幼儿园《享受阳光 快乐成长》这一大课题,制定有效性评价体系,重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每月定期召开课题例会,了解实验进展情况,交流讨论解决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计划,总结、研究原始数据、记录等过程性资料等,以此促进教师有效组织、有效指导,幼儿有效参与、有效体验。我们要求课题的开展有学期总结、阶段成果分析、阶段实验报告、教科研成果,真正做到让我们的科研有效。

2.理论学习,达成共识

课题成功与否,与课题组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刚开始教师们认识不足,都说我们的教学都还没搞好,搞什么课题研究?为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素质,使他们尽快转变观念、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以便在课题实验中找准定位,把握方向,有根有据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幼儿园课题领导小组为实验教师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外出学习,市内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地调课参加,同时幼儿园克服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的困难,想方设法派老师外出学习,参加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或教材培训。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专家引领非常重要,幼儿园努力创设条件,联系并邀请市教育局有关幼教的领导、幼儿高等师范课题组专家等到园为课题组成员讲学。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方案,采用集中与自学的形式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每学期自学两篇以上的课题相关资料,交流学习心得,撰写教师成长记录,并写好读书笔记。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的学习,老师们对课题研究达成了共识,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明白了:原来课题研究就是为了使工作方法更科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3.课题培训,重点指导

派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师陶杯”科研协进会的交流与培训。组织课题组骨干人员观摩学习,吸取优秀经验,在比较中反思课题研究的成败得失,推动课题的不断深入。

课题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培训活动。课题组立足“园本”,多次开展“教师论坛”“教研组长论坛”“教师沙龙”“教师经验交流”等课题交流活动,组织“如何写观察记录”“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如何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等专题讲座。

通过一系列的课题培训,课题实验教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研究水平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年来,教师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进行《享受阳光 快乐成长》这一课题研究,来打造我园品牌文化特色。酸甜苦辣,味在其中。在塑造本园特色、转变教师这几年的探索中,我们有很多的想法做法,也有很多的感受,在依托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过程中,教师们把自己所实践的、所发现的、所思考的、所验证的、所积累的等等进行总结,撰写了大量的优秀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论文……既记录了我们课题研究工作一路走过的历程,又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在“享受阳光,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与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清醒地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需要我们不懈地为之付出努力,专注研究,静待花开!

注: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中期成果。

上一篇:入党申请书心得体会下一篇:商厦新闻发布会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