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课题研究

2024-08-18

书香校园课题研究(共8篇)

书香校园课题研究 篇1

《营造书香校园、构建理想课堂》

书香校园建设研究结题报告

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一小 秦保鹏

“建设书香校园”发起人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校也认识到,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我们提出“建设书香校园、构建理想课堂”的倡议,目的在于大力倡导读书风气,打造读书品牌,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希望借此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让我们的每位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让我们的每位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与书本为友,享受文化的财富;让我们的校园健康向上,富有生命活力。为积极响应教育局的号召,推行素质教育,打造理想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于2011年上学期申请了高效课堂、养成教育实验学校。从此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坚持“让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以“养成教育”为基础、重点抓书香校园建设、师生共同写随笔、晨诵课程,“营造书香校园,构建理想课堂”是我们研究的主旨,通过实践本课题,我们力求创设一种温馨舒畅的人际环境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教育氛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创设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以文化感召师生,以文化感染师生,以文化愉悦师生,以文化促进师生,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接受转变为体验,使文化积淀成人格,凝聚成学校特色。

(一)营造书香校园 丰富师生生活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权力。为配合新教育实验的落实,打造书香校园,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特色学校的建设打下基础。

1、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才华的活动平台。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有计划的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如剑桥英语能力竞赛、田径运动会、唱红歌大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书信征文、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学生愿说、敢说、会说,愿动、敢动、会动,从而培养其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2、发挥环境文化的陶冶功能。我们层层构建了走廊文化、美文诵读文化、墙体文化、校园宣传专栏文化、班级特色文化等体系。校园文化突出了“时代性、现代性、世界性”的特点,发挥图片的视觉震憾效应,赋予其现代与未来气息。如:我教学楼上有两幅醒目的标语、校园各处墙壁都有各式各样的标语。“天天美文诵读”则是利用课间操排队离开时、集体诵读一些琅琅上口、语言精美、节奏感强、富于教育意义的古文和诗词、英语短文,学生们在这每日的10分钟的经典诵读中,加强了记忆,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校园宣传专栏长达8米,还有4个2平方的玻璃橱窗,定期将学生自己的作品、师生获得的荣誉予以展示。“班级特色文化”注重了各班级的特色文化引领,将班徽、班级宣言、班级目标等各自的特色予以展示,用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走廊文化主要张贴的是各班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出的手抄报,方便学生课余欣赏。如今,整个校园,从古今中外,楼内楼外,“听视说思”不同的角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文化的海洋中,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得以净化。人文化、和谐化的氛围在文化的传承中得以继承。

3、引领教师撰写教育随笔,为发展提供原始资料。

最初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活动的时候,教师们不知道反思哪些内容,“记”的无绪,“思”的盲目。我们适时向教师们推出了“课后十思”:一思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二思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三思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四思教师是否投入了教育激情?五思课堂有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是否处理得当?六思本节课最骄傲或最懊悔的地方在哪里?七思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哪里?八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九思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十思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及时记下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每节课后教师可以从中选取一个内容,作为反思点。既可记成功,也可录失败;既要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既可长谈,也可短议。长年坚持,形成制度。“课后十思”的经常化与持久性,使我校教师的教学反思成为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教师的“每日三省其身”,也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

4、引领教师撰写生活随笔,以成功激发成功。

鼓励青年教师自加压力,正所谓:“退一步,山穷水尽;逼一逼,柳暗花明。”逐步增加随笔篇数,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两篇以上论文、每周一篇优秀导学案。两年来我校教师已在各种教育报刊上发表论文、随笔十余篇,有二十余篇论文。

5、引领学生撰写读后随笔,夯实文化底蕴。

学校为每班配了一个书柜,发动学生自带课外书,学校又出资购买了部分图书,充实书柜,尝试着“晨诵、午读、的读书方式,以此扩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每个年级一节语文阅读课,每天开放学校图书室,供学生借阅。同时,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两篇以上优秀文章,摘抄其优秀文句,写一篇读后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6、引领学生随想之笔,记录成长足迹。

我校在五、六年级开展多姿的随笔实验研究,指导学生敞开童真的心灵,睁开童趣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快乐,用稚嫩而真实的笔触记录成长的足迹,体会写随笔的自由和快乐。指导学生撰写随笔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语文组教师要求学生每周写1-2篇随想,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二)推动硬件建设,校园处处飘书香。

书香校园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学校规定:必须有全天候开放的师生阅览区和借书处;有电子阅览和查阅的设备;有不低于市小学人均藏书的册数;有符合学校实际、具有本校特点的环境布置;有方便班级内阅读的条件;让校园处处,时时充满书香。

(1)处处闻香,乐读

“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领域之一。” 因此,我们力求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心灵的陶冶。

我们学校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学生自己写的格言牌,插在校园的绿化带中。老师们先让学生收集关于读书和日记的名言,熏陶、感染学生,然后让他们创作关于读书或日记的名言,以此鼓励学生读书和写日记。课后,格言牌前总会有学生在驻足观赏。

(2)时时飘香,多读

“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我们各班的黑板上方,都开设了“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学生每天利用课上一分钟、做完操和清卫工作等零碎时间背诵,化整为零,一步步引领学生养成读书、积累的良好习惯。

(3)一瓣心香,会读

鲁迅说过:“倘只看书,会变成书橱。”是的,“开卷有益”的时代已经结束,信息时代呼唤高质量的阅读。茫茫书海,适合我们的永远只能是冰山一角。所以,我们老师在要求学生读书的同时,还要授人以渔。

为了让学生会读书,能读出书的深度,我们改革创新,进行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尝试。把教材进行相应的整合,进行主题单元的教学,以节约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深度。同时大量引进课外阅读知识,让课内外联接,让包括数、外、品德与生活等所有学科教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每一门学科,让知识与生活真正融合起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阅读教学充满创意、充满诗意,是我们的追求。课堂上常常“举一反三”,把课外的相关美文与书籍介绍给学生;常常“读书给学生听”,老师不厌其烦地把长篇作品分段读给学生听;常常“主题提升”,就一篇课文,找出同主题的大量的文章与书籍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阅读改变了课堂,阅读改变了学生。

(4)人人品香,爱读

我们积极倡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师生共同“写书”,孩子们为自己的书取名字,(我校的《农村五十字德育教材》就是汇集师生的智慧偏制而成)亲手绘制封面,父母、亲友、老师为他们写充满爱意与期盼的“序”言,他们的“书”里有老师的指点,同学的鼓励,亲朋的欣赏„„透过这些稚嫩的文字与图片,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对书籍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孩子们每一个月都会把对生活的感悟积累成厚厚的书籍;用小手绘出最美的小报,记录下了收获的幸福„„(5)让图书“走出”图书室。

学校每学期购置图书一次,充实更新图书室图书。在校园的长廊、过道、宣传栏布置师生作品、双语名人名言;在花园草地布置富有人文气息的宣传标语。让阅读与陶冶随时随地发生,从小处着手,使学生能移步换景,让学生沉浸在这样的书香的氛围中。(6)让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

通过“班级图书角”和教室布置,设计“书香班级”。班级墙壁上张贴“每月新书排行榜”,墙壁上挂学生的作品,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书袋。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每一个孩子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每天在这样的阅读中生活。(7)让每一面墙壁飘书香。

学校里有一条文化长廊,这里记录着我们的读书活动,记取着我们的读书感言。建立这样的“书香长廊”,是为师生开展读书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组织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读书活动提供导读、评价等服务;促进读书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联谊;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使它成为“书香长廊”,为师生展示读书成果提供一个平台。精心设计“校园书画长廊”,记录学生书法与绘画的成就,为校园增添书香气息。(8)精心构建多元化的读书模式。

“班级图书角”是我校一道别样的风景,图书角几乎一般的学校都有,有趣的是,许多老师独具匠心地设计起自己的“书香班级”来:有的教室里设置了“读书台”,有的班级墙壁上张贴着“每月新书排行榜”,有的教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学生的作品,有的班级为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个书袋„„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了。我们一直拥有这样朴实的愿望,希望孩子们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每天在这样的阅读中生活。

(三)积极开展师生读书活动。

1、明确具体要求,使读书活动有的放矢。

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一条主线——熟读记忆经典诗词(语文课标推荐的诗词)。一二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达到30首(一学年);

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达到50首(一学年);

五六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达到70首(一学年);(2)必读书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出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本(一学年);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4本(一学年);

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6本(一学年);(3)主题阅读——根据儿童特点和学生需求每个年级制定班级阅读计划,在计划中确定每月的一个的阅读主题(可以是一类作品或一种作品),围绕主题进行阅读。主题可围绕“亲情、勤俭、格言、成语等等方面进行选择。每周三的下午第七八节每个班级进行主题阅读馆(格言馆、诗词阁、名著园、故事屋等)活动,学生可根据需要进行流动阅读。

(4)课前3分钟积累展示,老师自行确定积累内容,学校每月进行一次验收。对教师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每年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2本教育专著和1本名著。(由学校确定书目,期末进行考试验收)

2、教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读书。学校按计划进行检查验收。

(5)落实有力措施,积极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教师读书活动:1提供阅读条件,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学校图书室全天向教师开放。教师每年自购教育教学书籍一至五本,订阅教育教学报刊50元。每位教师、每位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2设立教师读书课,要求教师每周不少于1次进阅览室进行借阅。采用登记制度。3办好读书沙龙,每学期组织教师读书交流会1次,同时开展相关读书征文活动。4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读书笔记”的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做好教师读书笔记向外的推荐工作,并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杂志上发表,5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6建立“师生读书日”制度,一学期集中半天时间,开展“师生读书日”活动,全校师生静静地读书,大力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奏出校园最美的乐章。7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

(6)学生读书活动:一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二是各班的黑板上方,开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并充分利用学校读书长廊,开展“解读读书长廊”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读书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学生每天利用课上一分钟、做完操和清卫工作等零碎时间背诵,化整为零,一步步引领学生养成读书、积累的良好习惯。三是调整课程设置。

一、五年级每班每周开增设两节语文阅读课,一至六年级每周一、三、五早读课改为语文阅读训练课,加强对学生读书活动的指导。四是学校班级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读书小报评比等系列活动此活动纳入到班级阅读计划当中),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点燃师生的读书热情

人的读书愿望被点燃,不在于求知,而在于兴趣。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尊重他们的阅读口味,冒险文学大师布热齐纳发现:儿童的心理是天生的产生很多幻想,也会产生对这个未知世界探索的一种雅兴,所以很自然地他就会有一种探求的精神。我们都是从孩童时代走过来的,了解这种本能的好奇,孩子们读书有自身的规则,应该规范。但是他们阅读的最高规则是:自由选择、处于自由的状态。一旦严格地按规范去做,便会湮灭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追求的是让学生惬意、自在、自由地阅读。这是阅读的第一阶段,也应该成为最终的境界,最高的境界。

(五)主要成果

1、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

2、构建理想课堂: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师生共写随笔:师生积极写随笔,包括教后感,读书笔记等等,并逐步增加写作量。在写随笔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让随笔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让随笔成为师生精神家园。

4、改革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拓宽教师的文化素养,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让教师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5、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帮助学生领略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拓展知识,感悟人生,把读书的外显行为转化为内在心理需求。

6、推进学校内涵式、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创办特色学校奠定基础。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往特色化方向发展 让师生做一个终身读者。

我们知道无论我的方案多么的完善,纪律多么的严谨但是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受益终生”营造书香校园,让阅读引领师生成长”这一新教育实验,我校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教育实验当中去。用书香特色打造我校品牌,用学校的发展去激励师生生命的成长,用阅读为师生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用洋溢的书香去感染今天与明天的人们。我相信在一种良好氛围的熏陶下,爱书、惜书的情愫自然会在孩子心中溢开。书香就更扑鼻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一个朴实而坚定的目标:让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都做一个终身的读者。

书香校园课题研究 篇2

一、建设浓郁的书香校园, 营造真实的读书氛围

古人有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书香校园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种氛围, 强调阅读环境对读书的渲染与熏陶作用, 这里的阅读环境包括物理环境 (硬环境) 和人文环境 (软环境) 。

在书香校园氛围建设方面, 学校努力构建出三维立体式育人环境, 即:第一维, 营造良好书香静态环境;第二维, 开辟学校广播报纸电台等宣传渠道;第三维, 注重家庭创建育人环境。

第一维, 营造良好书香静态环境。结合“求真、崇善、尚美”的校训, 学校浓墨重彩打造校园读书文化景观:1.校内的校道有一道很长的文化墙——文明之旅, 通过一些石头雕塑重现人类文明演化历程。2.在教学楼的版墙上, 增添了很多名人或者与读书相关的壁画, 比如:孔子、陶行知等教育家的画像与读书名言, “勤:书山有路勤为劲, 学海无边苦作舟”, “学: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等等。3.校道与走廊上, 挂满了读书人物、读书名言以及师生的美术作品, 文化氛围与艺术氛围共存。4.开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以及班级门前的小天地。5.四层的书香长廊以及一层的自读天地。6.教室内保证学生任意选读的“快乐书吧”等。进入校园, 学生每走一步都能受到熏陶感染。

第二维, 开辟学校广播报纸电台等宣传渠道。在书香校园建设过程中, 学校非常注重阅读推广与图书宣传。学校结合自身条件,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和校讯通平台, 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氛围。校园广播做到“三固定”, 即时间固定, 栏目固定, 人员固定。校园广播时段有三个, 分别是早晨进校时, 下午上学时, 下午眼操后;主要栏目有“晨诵经典”“美文赏析”“英语乐园”“校园风采”等;广播站由大队辅导员李涛主要负责, 每期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走进校园, 学生的耳边就萦绕着学校宣言和一篇篇经典美文, 真正做到耳濡目染, 浸润在书香校园中。目前全校学生已经将《弟子规》熟读于心, 并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出来。如上学期六年级学生郭子瞻、五年级学生王泽轩拾金不昧, 在校园外捡到一个装有1000多元现金和各种卡的钱包, 入校后主动交给校领导, 后在多方联系下归还给了失主。

第三维, 注重家庭创建育人环境。学校在构建“书香校园”的同时, 注重倡导建立“书香家庭”, 家校携手, 共同创建阅读大环境。家校一方面要共同支持, 激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营建开放的、自然的、愉快的课外阅读氛围;另一方面要提供课外阅读的各种条件, 形成家校一体的阅读体系, 召开家长会, 与家长沟通交流阅读的作用、价值、内容与方法, 从而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二、构建独特的“一体两翼”, 打造扎实的读书体系

阅读是一门学问, 需要讲究艺术, 因此, 在书香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 我们十分重视阅读的方法方式。目前, 我们初步创建出“一体两翼”式书香校园体系, 即进行课堂渗透阅读“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 同时开展“书香四溢”活动日系列活动以及亲子共读一本书等阅读方式方法的探索实践。

1.课堂渗透阅读“四环节”教学模式探索

书香校园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出爱读书、会读书, 能自我教育的学生, 而课堂就是最直接、最显著的地方。因此, 我们的课题研究第一重任就是在各学科的课堂中渗透阅读思想。我们要求每位课题实施者将自己的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阅读指导理念, 渗透阅读方法, 培植阅读理想, 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 语文教师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研究:其一是读写结合, 当堂达标五分钟。语文教师减少课堂上繁琐的讲解, 增加学生自主读书的机会, 并且预留出至少五分钟让学生读与写相结合, 将自己的感受转化为书面语言, 达到读后有悟、读后还想读的效果。其二是开展三种类型的阅读课, 分别是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学生每月一轮, 历经三种课型, 至少能完整地读完推荐的一本课外书, 这样的阅读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其三是校本课程。学校自主研发出一套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校本课程《甜蜜橙园》, 全套六本, 不仅有经典、散文、语文实践, 还有各年级不同的特色内容, 如唐朝礼仪、围棋、茶道、国画等, 从多方面营养学生的身心。

(2) 数学学科重点是渗透审题方法, 写出数学日记, 感受身边的数学。课题实施者以内容涉及的数学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要以分析数学题的题干为根本, 使学生能通过读懂题干然后会做题的方式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数学审题的能力普遍得以提升, 在全区三次教学质量调研中, 我校数学分都是优秀, 居全区之首。

(3) 英语学科重点是将读与写结合起来, 有效进行语段训练。

(4) 其他学科如音乐、美术等, 也在课堂上渗透阅读指导, 会读出作品中的情感, 会读出作品背后的故事。

具体措施:一是紧密围绕“343”模式, 确定课堂阅读渗透的“主动导练”模式, 以教学模式确保学生阅读效果。二是加强评价。我们构建了课堂学生阅读素养达标记录表、期末阅读测试登记表和课外阅读评价表, 结合最终测量情况评选出“书香少年”, 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三是整理出一套读书体系。结合教材特点, 各学科教师以单元为出发点搜集整理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 音乐、美术、科学等都在其中。

2.“书香四溢”活动日系列活动实践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连续几年开展塑造文明的“书香四溢”活动日系列活动。学校依托课堂, 辐射课余, 让学生的生活中充满了书香。学生的主要活动有以下七方面:

晨诵经典:坚持早晨的吟诵经典, 两年过去, 学生已吟诵了《弟子规》《三字经》《道德经》《孟子》《千家诗》等多本传统经典。

路队吟诵:放学回家路上, 学生一起吟诵学过的古诗词, 让回家的路也变得书香四溢。

午读美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自己喜欢的书, 做好登记, 坚持阅读已经成为习惯。

读书沙龙:每周一次的读书沙龙时间让阅读有了交流的空间, 而交流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的阅读。

美文汇集:每学年一次的美文集是学校的特色, 学生将自己最成功的作品分发给同学们, 然后老师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汇装成册。

小记者站:学校20%的学生是《太原晚报》的小记者, 他们的稿件经常能在报纸上发表, 于是影响带动了一批学生, 形成了阅读与写作的浓郁氛围。

读书节:每年一次读书节, 为期五天, 以多种形式的活动,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了学校创建“书香校园”的进程。

3.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

校内外有效衔接是促进学生读书的最佳途径。为了提升家长的素质, 学校邀请福建福州的“亲密之旅”培训师吴海燕女士等省内外的专家走进校园, 开展家教系列讲座, 针对亲子阅读进行指导;以中华母亲节为契机开展了读书俱乐部系列活动;开展了共读一本书、好书漂流活动, 通过读一本好书, 家长和孩子共同记录下自己读书的感受,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亲子读书经验交流读书沙龙, 座谈会上家长们各抒己见, 纷纷发表读书活动以来, 自己的感受及孩子的变化, 不时有精彩的智慧的碰撞;此外, 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我给孩子做表率”国旗下演讲活动, 通过家长素质的提升达到学生素质提升的目的。

在亲子阅读研究过程中, 我们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 模糊性原则。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 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 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 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 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 (2) 重过程原则。从亲子阅读的过程来看, 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 得益于未来”的过程, 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 我们的评价要注重对亲子阅读过程的评价, 利用亲子阅读成长记录袋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淡化亲子阅读结果的评价。 (3) 导向与激励性原则。通过建立科学星级评价体系, 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 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 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建立人本与制度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1.文化的人本性管理

在文化管理方面, 学校落实“引导、督促、评价”, 历经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不为”, 第二环节是“要为”, 第三环节是“有为”。

以文化感染影响人, 以文化内化于心, 使受管理者感受到的是一种气息, 一种“化有形为无形”的境界。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的各方面, 如开大会前讲故事, 故事中的道理请教师自悟;每次放假前给教师送书, 请教师回家自读;以团队组织各项竞赛及活动;借助校讯通为教师发送各类问候祝福或提示的短信;每年底组织“闪光思想交流汇报”, 教师讲出身边人的感人故事;及时看望生病教师及家属等。在文化管理中, 学校努力落实第二环节“要为”, 在此环节中提出工作的达成目标。充分利用各种节日让孩子体会经典, 并在生活中进行感恩思想的熏陶。教师节时, 孩子们给老师做贺卡、写感谢信, 家长们给老师发来了节日的问候。重阳节时, 学校号召学生回家主动向父母问候, 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2.构建科学的阅读评价体系

在通过开设校本课程, 上阅读推荐课、指导课、交流课, 营造书香校园大环境, 引导课外阅读, 享受阅读快乐, 完成各学段阅读量的基础上, 我们通过大胆的假设和反复尝试, 初步形成阅读能力的量化评价指标。

(1) 三个维度即阅读数量、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针对阅读数量、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建立的合理的评价体系, 将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母语, 切实提高读写能力。这三个维度的评价分别由学生、家长、老师承担。具体地说, 阅读数量在课程标准要求的5万字、40万字和100万字的基础上, 各年段分别增加1万字、4万字和8万字, 学生自己登记已读书目, 定期让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评价, 小组长负责统计和记录。小组互评使学生学会辨别, 学会欣赏, 学会评价。阅读习惯的评价则由家长承担。

(2) 三种途径即课内评价、课外评价、阶段评价

课内评价主要在课堂上完成, 由学科教师定期检测, 观察学生的变化, 监测阅读能力是否有提升。

另外, 我们还在每学期中和学期末对学生各进行一次阶段性的阅读评价, 以测试的形式,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题目, 评出等级, 统计班级阅读总体水平。

(3) 三个等级即星晖卡、月光卡、旭日卡

根据小学生阅读缺乏持久性的特点, 我们在阅读评价上以“星级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主动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 变“阅读”为“悦读”, 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设立的星晖卡、月光卡、旭日卡三个等级贯穿在课内、课外、阶段评价这三条途径的方方面面, 都有具体的标准, 定期评价。目前全校已经有一半的学生荣获了不同等级的阅读星。

(4) 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时候, 我们也对教师进行评价, 每月进行一次, 将考核结果与教师月考核紧密联系, 从而促进教师的课题研究热情与自觉性。评价从参与度、达成程度等方面综合进行考核, 及时奖励。

书香校园课题研究 篇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走向未来的基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其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正如朱永新教授所提出的: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书在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书香校园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建设重要部分,而怎样引领我们的教师、学生走进书海,欣赏经典将是这项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建设书香校园,恢复以文本为载体的阅读活动,将很有实效性,也将是学生精神成长的一条重要的渠道,因为“喜欢读书的人,在最浮躁的世界里都能享受心的宁静。”推进师生共读,营造书香校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校园品位的最佳方案,是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师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则学校便可持续发展了。

对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的说法:“学校必须教学生读书,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朱永新先生有这样的观点:“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为此,我们确定“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领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荡涤,享受读书快乐。

对学生而言,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阅读可以培养优良品德,熏陶气质: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读书生涯能使人们获得新生。有一句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2.提高读写能力,丰富闲暇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初步树立起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兴趣。小学生习作最大的困惑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写作素材,而且习作内容平淡、套作、抄袭现象严重,这是由于学生语言积累不够。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增加知识的储备,提高写作技巧,自然是“下笔如有神”。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教师而言,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

1.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

2.读书,提升教育的理想,可以增强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成为博学、善思、务实、创新,智慧。才能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而又激情新一代教师群体。

3.教师的阅读爱好决定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同时,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失去依托。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

我们此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推进师生共读,让阅读陪伴着孩子童年,让阅读幸福孩子的一生,让阅读点亮师生的心灵,让书香润泽我们的校园。

二、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是145万字,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课程标准(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据我们对孩子随机调查情况看:读课外书者还未达到10%,而在家看电视的几乎占了80%以上。这说明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十分的不理想。而阅读不仅让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静化心灵,润泽生命。纵观世界上各发达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来实施。我国也相当重视学生的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与整合,使教师的专业不断得到发展与成长,构建儿童读书新格局,营造一个充满书香气的校园环境,仍然是一个全新的广阔领域。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在分数中挣扎的教师和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功利性”活动,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阅读在人的一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以阅读为中心的“大语文”和“大阅读”理论。

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营造书香校园对师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提高的影响。探究有关理论,明确目标,进一步探索营造书香校园的方法和价值意义。书香校园:建设校园读书文化,促进师生读书意识的形成,师生读书蔚然成风。 书香校园包含的几个要素:书籍,泛指种种健康的图书;书香,指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指浓厚的阅读氛围;校园,指学校提供的良好的读书环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一)创造环境营造书香校园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全体师生有书可读,做到人人有书读,处处飘书香。校园读书环境的营造,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在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的同时,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在一手抓“建设”的同时,更要一手抓“利用”,让每一间教室都飄香,走近每间教室,角落里设置了一个书柜,每间教室都有一个图书角,既能看到每个班的必读书目,又能欣赏到学生的精彩片断选辑。通过推进师生共读,让书香润泽校园,同时,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促进师生共同读书。通过文学、艺术、体美的熏陶,进一步加强校园的人文建设,通过中外经典的阅读,营造书香校园,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二)整合资源营造书香校园

(包括校园网络、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家庭图书柜、校际图书交流合作、论坛等),整体把握——把科学精神、哲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入校园和家园的建设中。

(三)开展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读书可贵,更贵在坚持。”如何使学生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使阅读成为大家的生活习惯,开展多元化的读书活动将是最好的辅助手段。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开展师生共读系列活动,如读书节、赛诗会、讲故事(写故事、画故事)比赛,“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学生”评选等,以活动为抓手,促师生共读健康持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支持下,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手段,结合学校已经开展的书香活动,开展校本研究。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探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探索培养师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实验;探索阅读批注、读书笔记的做法,营造充满书香的校园。

四、课题的研究的目标

书香校园课题研究 篇4

“构建书香校园的实践和研究”课题

研 究 报 告

一、问题提出

(一)为师生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要求学校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教师、学生 “生命生存的场所”,是“生命的乐园”。

(二)使师生获得良好教育和完美人生的需要。

书香校园的构建能让师生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完美的人生:作为传承人类思想和智慧结晶的书籍,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的财富,学习和读书是21世纪的主旋律。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仅仅依靠课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陶冶情操,发展兴趣,培养特长。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作为社会的人,教师需要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旗帜和人生的坐标。

(三)是催开“书香家庭”花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如果“书香校园”的“红杏”绽开在家庭,就会少了麻将的的声声入耳,少了家庭矛盾的阵阵发作,更会净化家庭的教育环境;“书香家庭的”花蕾既已催开,则会有家长文化素养的大大提高,会有家庭教育艺术性的升华。“书香家庭”将和“书香校园”共同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二、课题界定

“书香校园”:就是师生好读书、读好书蔚然成风,重视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倡导“个性化阅读”,倡导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伴随着阅读的生命成长的乐园。

“书香校园”包括几种要素:“书籍”,泛指种种健康的图书 ;“书香”泛指书中蕴含的人类精神、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指浓郁的阅读氛围;“校园”,指学校提供的良好读书环境,是师生成长的乐园。其核心内涵是:博学、尚德。

“实践与研究”:运用各种合理的研究方法,立足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倡导师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以提高师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师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同时让“书香校园”的“红杏”出墙进家庭,催开无数“书香家庭”的花蕾,形成良好的读书社会大环境。

三、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提倡全体发展、全面发展,是终身教育。创建“书香校园”能让全员⨪⨪ ⨪⨪

参与,全面受益。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课题研究为路径创建特色这种形式和过程本身就是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认知建构理论

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是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创造过程。所以,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孕育、发展、开放,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与创造力的同步增长。

3、积极强化理论

强化学生积极行为产生的内部情感体验,使积极的情感态度得到巩固,并对以后的更高层次的情感态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对学生阅读中的点滴体会及闪光点、成功点或创新处,应运用各种方式予以积极强化,如鼓励和表扬、赏识等,以巩固学生的积极行为。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通过研究,探索营造书韵飘香校园氛围的途径和方法;探索提高教师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探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家校共建、营造书香家庭的途径和方法;发展书香教师,培养书香少年,共建书香家庭,从而打造书香校园。

(二)研究目标

环境熏陶,优化资源

1、探索营造书韵飘香校园氛围的途径和方法。多元提升,多元评价

2、探索提高教师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探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4、探索家校共建、营造书香家庭的途径和方法。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准备阶段(2007.4-2008.3)

成立了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社会效益进行论证分析;组织学校领导和参与研究的教师学习有关资料;举办了课题研究操作方法培训班,提高参与研究班级师生的认识;召开了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及其家长座谈会,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到了家庭和社会对该课题研究的支持;对我校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2、研究实施阶段((2008.4-2010.7)(1)研究第一期(2008.4-2008.10)营造了书韵飘香的氛围,让阅读与陶冶随时随地发生,唱响读书口号;探索出了营造书韵飘香氛围的途径和方法。

⨪⨪ ⨪⨪

着重打造了文化环境。做到室室有诗意,廊廊溢书香,花草均含情,墙墙皆入画。

着力优化了读书资源。充实图书馆资料,布置班级图书角、阅读QQ角,让书籍一路漂流一路歌,孕育心灵之花。

精心策划了书香校园启动仪式。在各方力量的关怀下,本本好书发妙音,张张笑脸呈幸福。

(2)研究第二期(2008.11-2009.6)提高了教师文化底蕴,探索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知识底蕴与文化积淀,让教师沐浴书香,让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成为阅读的旗舰,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课题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做了以下具体研究工作:

1、为教师的读书活动提供了“三有”平台。

2、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了“四勤”环节。

3、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打造了“五评”系统。

每一位教师都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为书香校园的建设注入了核动力。

(3)研究第三期(2009.7-2010.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探索出了培养学生良好阅读素养的途径和方法。课题组先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在期初召开了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会议。每个参与研究的班级本期举行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为使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阅读舞台上生动活泼的学习,争先恐后的表演,身心自由地发展,焕发灵性,开发潜能,迸发智慧的火花,不断提高创造力,课题组在期初召开了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座谈会。专设阅读习惯评价本,对学生进行了每周对比评价,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快速养成。

学生阅读素养从“一阵地”、“二结合”、“三互动”、“四元阅读”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学生真正实现了从“阅读”到“悦读”的提升,沉醉在浓浓书香的熏陶中,感悟到了书籍的美妙,积淀了底蕴,提高了能力。

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样本实施调查研究,纵向记载典型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横向研究同龄学生的阅读发展状况。对比分析,从个性中寻求共性,从典型中寻求一般,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寻小学生阅读兴趣、习惯和方法的培养策略。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本阶段末主持召开了学生及其家长座谈会,评选出了班级优秀学生、进步大的学生并进行了奖励。

学校期末举行了表彰大会,对“读书小明星”以及“书香班级”进行了表彰。

⨪⨪ ⨪⨪

(4)研究第四期(2010.4-2010.7)“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菊花台》中何其落寞的吟唱!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是孩子在阅读中的形单影只。

我们做到了让书香弥漫家庭,让家长分享孩子在阅读中的快乐、忧伤、疑问、情感、收获,推进了书香校园的内涵发展。

课题组在研究初期制定了明确的计划。通过“一共读”、“二融合”、“三动笔”方案的实施,实现了家校共建的互动,探索出了营造书香家庭的途径和方法。本期末学校评出了学习努力、支持学校工作、表现优秀的“书香家庭”并给予了表彰。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活动研讨法,经验总结法。

六、结果与分析

(一)探索出四个途径和方法

第一、探索出了营造书韵飘香校园氛围的途径和方法 其途径为:

1、精心策划启动仪式

学校召开了主管领导、全体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我读书,我幸福”的启动仪式,充分激起了书香校园的读书热潮。在启动仪式前,学校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向老师、学生、家长分别发放读书倡议书。在隆重的仪式上,为学生推荐一本本好书,书成了他们的好伙伴,学校的每个角落都书声琅琅。让我们的孩子多读书,多与同伴交流,多与名家接触,多向智者学习,为他们的童年增彩,为他们的人生奠基。

2、着重打造文化环境

室室有诗意:充分利用各班教室内的读书园地,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古典诗词,共同赏析,提高学生的认识,使每个班级充满着读书气息。

廊廊溢书香:在教学楼走廊内悬挂读书格言、警句,使学生时刻徜佯在书香的海洋。

花草均含情:学校克服种种困难让每一处景点说话,让每一片绿叶发言,让每一个花瓣唱歌。令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立即产生“我要读书”的念头。

墙墙皆入画:学生以灵动的笔触,描绘着烟雨江南,诠释着诗词意境。又为书香校园平添一层韵味。

⨪⨪ ⨪⨪

3、着力优化读书资源

学校投入资金充实了图书室,并与时俱进更新了藏书。

动员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读物捐到班级“图书角”,让书籍一路漂流一路歌,润泽心灵之花。

同时课题研究组根据学生阅读兴趣、知识结构的状况,科学地推荐了书目,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其方法为:

制、授结合来指路:课题组制定了明确的实施方案,客观上授予了学生行走书香之路的方向。

启动了“征集名言,制作书签”的活动,在制作方法、版式设计等方面给予了指导。翩翩的书签,翩翩的书韵,翻飞着学生的心灵之花,诠释着学生生活在书香校园的快乐。

置、受相融觉书甜:犹太《圣经》上蜂蜜的甜,发人深省。我们使学生置身于书韵飘香、触动心灵的校园氛围中,让其感受到了书的香,书的甜,从而在主观上产生了学习、阅读的兴趣。

第二、探索出了提高教师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其途径为:

1、“三有”平台保障读书活动

教师以自身的读书风范来影响学生读书风尚的形成。

读书有计划:计划中促进专业成长的必读书目、彰显个性的选读书目、读书随笔、读后感都落到了实处,读书的目的明确,读书效果得到了极大提高。读书有平台:通过自主阅读、同题异构、青蓝帮带、网络互动等平台,将我校教师读书活动推向触动心灵的最佳境界。

读书有“T台”:定期进行教师读书随记、心得体会秀,评出最佳读书典型案例,着力表彰。

2、“四勤”环节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知识底蕴、文化积淀、业务专长,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的支柱,理想的火炬。

勤学:在古往今来教育巨匠的专著里学,向身边的教学名师学。

勤钻: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探索出合理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钻研教材程序为:同题异构→集体研讨→求同存异

勤问: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碰到有价值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是走出去问专家,回家来问骨干,网络里觅真知。

勤思:将思辨之风推行到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之中,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探究、思索有效⨪⨪ ⨪⨪ 的教学之法⨪⨪⨪⨪⨪⨪⨪⨪⨪⨪⨪⨪⨪⨪⨪⨪⨪⨪⨪⨪⨪⨪⨪⨪⨪⨪⨪⨪⨪

⨪⨪⨪⨪⨪⨪⨪⨪⨪⨪⨪⨪⨪⨪

⨪⨪⨪⨪⨪⨪⨪⨪⨪⨪⨪⨪⨪⨪⨪⨪⨪⨪⨪⨪⨪⨪⨪⨪⨪⨪⨪⨪⨪⨪⨪⨪⨪⨪⨪⨪⨪⨪

⨪⨪⨪⨪⨪⨪⨪⨪⨪⨪⨪⨪⨪⨪⨪⨪⨪⨪⨪⨪⨪⨪⨪⨪⨪⨪⨪⨪⨪⨪⨪⨪⨪⨪⨪⨪⨪⨪⨪⨪⨪⨪⨪⨪⨪ ⨪⨪⨪⨪⨪⨪⨪⨪⨪⨪⨪⨪⨪⨪⨪⨪⨪⨪⨪⨪⨪⨪

⨪⨪⨪⨪⨪⨪⨪⨪⨪⨪⨪⨪⨪⨪⨪⨪⨪⨪⨪⨪⨪⨪⨪⨪⨪⨪⨪⨪⨪⨪⨪⨪⨪⨪⨪⨪⨪⨪⨪⨪

⨪⨪⨪⨪⨪⨪⨪⨪⨪⨪⨪⨪⨪⨪⨪⨪⨪⨪⨪⨪⨪⨪⨪⨪⨪⨪⨪⨪⨪⨪⨪⨪⨪⨪⨪⨪⨪⨪⨪⨪⨪⨪⨪⨪⨪⨪⨪⨪⨪⨪⨪⨪⨪⨪⨪⨪⨪⨪⨪⨪⨪⨪⨪⨪⨪⨪⨪⨪⨪⨪⨪⨪⨪⨪⨪⨪⨪⨪⨪⨪⨪⨪⨪⨪⨪⨪⨪⨪⨪⨪⨪⨪⨪⨪⨪⨪⨪⨪⨪⨪⨪⨪⨪⨪⨪⨪⨪⨪⨪⨪⨪⨪⨪⨪⨪⨪⨪⨪⨪⨪⨪⨪⨪⨪⨪⨪⨪⨪⨪⨪⨪⨪⨪⨪⨪⨪⨪⨪⨪⨪⨪⨪⨪⨪⨪⨪⨪⨪⨪⨪⨪⨪⨪⨪⨪⨪⨪⨪⨪⨪⨪⨪⨪⨪⨪⨪⨪⨪⨪⨪⨪⨪⨪⨪⨪⨪⨪⨪⨪⨪⨪⨪⨪⨪⨪⨪⨪⨪⨪⨪⨪⨪⨪⨪⨪⨪⨪⨪⨪⨪⨪⨪⨪⨪⨪⨪⨪⨪⨪⨪⨪⨪⨪⨪⨪⨪⨪⨪⨪⨪⨪⨪⨪⨪⨪⨪⨪⨪⨪⨪⨪⨪⨪⨪⨪⨪⨪⨪⨪⨪⨪⨪⨪⨪⨪⨪⨪⨪⨪⨪⨪⨪⨪⨪⨪⨪⨪⨪⨪⨪⨪⨪⨪⨪⨪⨪⨪⨪⨪⨪⨪⨪⨪⨪⨪⨪⨪⨪⨪⨪⨪⨪⨪⨪⨪⨪⨪⨪⨪⨪⨪⨪⨪⨪⨪⨪⨪⨪⨪⨪⨪⨪⨪⨪⨪⨪⨪⨪⨪⨪⨪⨪⨪⨪⨪⨪⨪⨪⨪⨪⨪⨪⨪⨪⨪⨪⨪⨪⨪⨪⨪⨪⨪⨪⨪⨪⨪⨪⨪⨪⨪⨪⨪⨪⨪⨪⨪⨪⨪⨪⨪⨪⨪⨪⨪⨪⨪⨪⨪⨪⨪⨪⨪⨪⨪⨪⨪⨪⨪⨪⨪⨪⨪⨪⨪⨪⨪⨪⨪⨪⨪⨪⨪⨪⨪⨪⨪⨪⨪⨪⨪⨪⨪⨪⨪⨪⨪⨪⨪⨪⨪⨪⨪⨪⨪⨪⨪⨪⨪⨪⨪⨪⨪⨪⨪⨪⨪⨪⨪⨪⨪⨪⨪⨪⨪⨪⨪⨪⨪⨪⨪⨪⨪⨪⨪⨪⨪⨪⨪⨪⨪⨪⨪⨪⨪⨪⨪⨪⨪⨪⨪⨪⨪⨪⨪⨪⨪⨪⨪⨪⨪⨪⨪⨪⨪⨪⨪⨪⨪⨪⨪⨪⨪⨪⨪⨪⨪⨪⨪⨪⨪⨪⨪⨪⨪⨪⨪⨪⨪⨪⨪⨪⨪⨪⨪⨪⨪⨪⨪⨪⨪⨪⨪⨪⨪⨪⨪⨪⨪⨪⨪⨪⨪⨪⨪⨪⨪⨪⨪⨪⨪⨪⨪⨪⨪⨪⨪⨪⨪⨪⨪⨪⨪⨪⨪⨪⨪⨪⨪⨪⨪⨪⨪⨪⨪⨪⨪⨪⨪⨪⨪⨪⨪⨪⨪⨪⨪⨪⨪⨪⨪⨪⨪⨪⨪⨪⨪⨪⨪⨪⨪⨪⨪⨪⨪⨪⨪⨪⨪⨪⨪⨪⨪⨪⨪⨪⨪⨪⨪⨪⨪⨪⨪⨪⨪⨪⨪⨪⨪⨪⨪⨪⨪⨪⨪⨪⨪⨪⨪⨪⨪⨪⨪⨪⨪⨪⨪⨪⨪⨪⨪⨪⨪⨪⨪⨪⨪⨪⨪⨪⨪⨪⨪

⨪⨪⨪⨪⨪⨪⨪⨪⨪⨪⨪⨪⨪⨪⨪⨪⨪⨪⨪⨪⨪⨪⨪⨪⨪⨪⨪⨪⨪⨪⨪⨪⨪⨪⨪⨪⨪⨪⨪⨪⨪⨪⨪⨪⨪⨪⨪⨪⨪⨪⨪⨪

⨪⨪⨪⨪⨪⨪⨪⨪⨪⨪⨪⨪⨪⨪⨪⨪⨪⨪⨪⨪⨪⨪⨪⨪⨪⨪⨪⨪⨪⨪⨪⨪⨪⨪⨪⨪⨪⨪⨪⨪⨪⨪⨪⨪⨪⨪⨪

⨪⨪⨪⨪⨪⨪⨪⨪⨪⨪⨪⨪⨪⨪⨪⨪⨪⨪⨪⨪⨪⨪⨪⨪⨪⨪⨪⨪⨪⨪⨪⨪⨪⨪⨪⨪⨪⨪⨪⨪⨪⨪⨪⨪⨪⨪⨪⨪⨪⨪⨪⨪⨪⨪⨪⨪⨪⨪⨪⨪⨪⨪⨪⨪⨪⨪⨪⨪⨪⨪⨪⨪⨪⨪⨪⨪

⨪⨪⨪⨪⨪⨪⨪⨪⨪⨪⨪⨪⨪⨪⨪⨪⨪⨪⨪⨪⨪⨪⨪⨪⨪⨪⨪⨪⨪⨪⨪⨪⨪⨪⨪⨪⨪⨪⨪⨪⨪⨪⨪⨪⨪⨪⨪⨪⨪⨪⨪⨪⨪⨪⨪⨪⨪⨪⨪⨪⨪⨪⨪⨪⨪⨪⨪⨪⨪⨪⨪⨪⨪⨪⨪⨪⨪⨪⨪⨪⨪⨪⨪⨪⨪⨪⨪⨪⨪⨪⨪⨪⨪⨪⨪⨪⨪⨪⨪⨪⨪⨪

⨪⨪⨪⨪⨪⨪⨪⨪⨪⨪⨪⨪⨪⨪⨪⨪⨪⨪⨪⨪⨪⨪⨪⨪⨪⨪⨪⨪⨪⨪⨪⨪⨪⨪⨪⨪⨪⨪⨪⨪⨪⨪⨪⨪⨪⨪⨪⨪⨪⨪⨪⨪⨪⨪⨪⨪⨪⨪⨪⨪⨪⨪⨪⨪⨪⨪⨪⨪⨪⨪⨪⨪⨪⨪⨪⨪⨪⨪⨪⨪⨪⨪⨪⨪⨪⨪⨪⨪⨪⨪⨪⨪⨪⨪⨪⨪⨪⨪⨪⨪⨪⨪⨪⨪⨪

⨪⨪⨪⨪⨪⨪⨪⨪⨪⨪⨪⨪⨪⨪⨪⨪⨪⨪⨪⨪⨪⨪⨪⨪⨪⨪⨪⨪⨪⨪⨪⨪⨪⨪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利用默读法,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取了尽量多的信息。

4、扩读。扩大阅读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容、形式等,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其方法是:培养兴趣,自主阅读,有效指导,勤于动笔,注重方法

四、探索了家校共建、营造书香家庭的途径和方法

书韵飘香的家庭是充满生机的家庭。通过家校共建,我校书香家庭的建设红红火火。其途径为:

一共读:设置了“亲子共读”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感受阅读 二融合: ⨪⨪⨪⨪

⨪⨪ ⨪⨪ ⨪⨪⨪⨪⨪

书香校园课题研究 篇5

儒雅师生共成长

——“书香校园”申报材料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校园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整体风貌,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集中显现,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基础。只有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觉得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时候,才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书香校园的建设。为此,我们在校园内播撒读书的种子,强化阅读的理念,营造阅读的氛围,构建阅读的课程,开展阅读的活动„„努力使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魅力校园满书香也就成了胡村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培养书香教师,提高文化品位。

“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书籍的阅读,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认识与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同样的,教师的引领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先具备“书香”品位,从而为书香校园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每月一书,丰富教师的阅读内容。

在我校,每位教师的办公桌上都会有一本书,内容涉及教育教学、心理健康、社会科学,甚至是养生保健,这些书都是学校精心为教师选购的。教师每月读一本书,一边读一边摘抄笔记。通过读书,教师的视野开阔了,心情愉悦了。迄今为止,我校教师统一阅读过《陶行知教育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做最好的老师》《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等二十余本的图书。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校的教师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会走进书店,主动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出现和应用,读书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拓展,书香的味道更多样,书香文化的内容更丰富。我校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全体教师利用闲堂时间到电子阅览室看电子书,看新闻,更快捷更广泛地阅读,使教师的阅读成为了一件时尚快乐之事。

2、每月一文,感悟——总结——升华。

在每月一书的基础上,我校要求教师每月结合实际工作或所阅读的图书,撰写随笔。教师们由此养成了思考的习惯,通过感悟生活、感悟工作,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随笔集锦。教师的书香味越来越浓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具备了优越条件。我校的教师也随之变得气质优雅,彬彬有礼,外校的领导和客人都说我校的教师很有“教师样”,我想这应该是书香熏陶的结果吧。

3、上好语文课,抓实语文科研,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校教师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阅读课、古诗课、作文课„„上课和听课都是一种享受。我校李小燕老师、武维晋老师的语文课、作文课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课,并多次观摩。

我校的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能力的整合》、为教师研究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更深刻的舞台。所有的教师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当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当特色发展为特长,我校的师生在书香校园里更加游刃有余,迅速成长。

二、打造书香班级,提升学习质量。

1、晨读朗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我校,周一至周五的早晨,各班都进行“美文大家读”、“一周新闻点评”、“故事会”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语言表达、自信乐观等方面的能力和品质。经过长期的培养,我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感情朗读、分析理解、表情达意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比较突出的能力。

2、每周一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校的校园网络是学生文学创作的展示台,学生以自己的作品刊登在校园网络上为荣。作品来源就是学生每周一篇的小练笔。我校三——六年级的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教师亲自批阅,并精选出优秀作品,展示在网络平台上,作文的命题可能就是教师随时迸发的灵感。

如今,作文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很多学生的作文优势在升入中学之后凸现出来,这是我们深感欣慰的。

3、每班一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我校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个书吧,每个书吧都有一个富有个性的名字。学生在课间借阅图书,提前完成作业的学生能得到看书的奖励,放学后可以把同学推荐的图书借回家,晨读时间再把读书的心得介绍给大家。书吧里的书经常更换,成为一泉活水,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学生下课后也不肯离开教室,尽管老师百般催促,他们还是手捧图书不愿放手,他们把阅读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养成了很好的读书习惯。

三、指导书香家庭,提高教育效率。

几年来,我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卓有成效,这引发了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如果将书香校园建设引入家庭,一定可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有利的成长环境。

我校的家委会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每学期开学初,我校各班都会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家长阅读的图书,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介绍学校近期工作的安排,从而促进“书香家庭”的建设。

在校园读书节上,我校开展了“书香家庭”评比活动。首先通过一封信介绍了评比条件和参评办法,然后通过“我家的读书故事”、“书香氤氲,我的孩子快乐成长”征文、家庭申报等活动,共评出“书香家庭”20个,优秀征文38篇。在读书节闭幕式上,一个个家庭表演的精彩节目展示了和谐融洽、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

我们坚信,孩子们每天在充满书香的学校和家庭之间自由行走,同时也快乐健康的成长着。

四、提炼民族情结,弘扬中华文明。

在我校的德育展廊里,有《弟子规》、《三字经》的图文展示,有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著名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简介。学生从入校开始,就熟背《弟子规》、《三字经》,以后开始背诵古诗词,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在校园读书节活动中,“书香教室”的评比引起了师生的强烈兴趣。六年二班的学生自创对联隐含了班级序号:“饱读诗书领悟六般精髓,博览万卷神游三味书屋。”横批“开卷有益”;五年组的书吧依次命名为“一味书吧”,意为一心一意专注读书,“二味书吧”,意味文武双修德才兼备,“三味书吧”,意为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精彩亮点令人惊叹。学生通过对联创编、书法竞赛、书吧命名等活动,对祖国中华文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加深爱自己的祖国。

五、建设书香校园,塑造儒雅少年。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几乎很难驻足稍作休息,更难静处一隅,凝思独想。这种浮躁难免会影响到孩子,而阅读,可助人一臂之力,息心养性,且不说书的内容会教我们如何静心,就阅读这一形式本身,就能使我们在喧哗与骚动之中步入静态。我校的学生爱阅读,乐阅读,他们在阅读的内容中学会了知书达理、明辨是非,他们在阅读的形式中学会了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也少不了作文的形式。

本学期开展的“当家理财我能行”系列教育活动一共设计了六项主体活动,在经历了“我眼中的钱”问卷、“知父母劳动不易,做文明理财主人”调查、“小零花,大计划”策划、“宝贝当家”实践、“理财智多星”预算等系列活动之后,在“我的理财故事”征文活动中,孩子们发自肺腑的写出了自己理财的真实体验。

在塑造“现代文明人”活动中,评选20名校园“文明小主人”,将他们的照片和事迹展示在校宣传栏里。“成长的背后”感恩故事,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边走边想,是谁为自己默默付出,是谁引导着前行的方向。学生满怀感激,制作感恩卡送给自己最感谢的人,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恩之情,家长们看了孩子们的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纷纷发来电子邮件,表达对学校教育的感激。

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书香校园 篇6

睿智启航

发展目标:大力开展校园、班级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引领广大师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用阅读引领成长”,让校园回归到阅读的本真中来,打造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书香班级”。用阅读让“师生的精神亮丽起来”,用洋溢的书香感染师生。重视学校传统,立足人文积淀,凸显文化特色,为学校建设寻求新的发展亮点。活动规划:

一、以“晨诵、午读、暮省”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在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和环境。“晨诵”为每天早晨到校后的一段时间,以“每日一诗”的形式,广泛开展“走近经典”的诵读活动。全班同学或自由朗读或齐声诵读,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在大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优美及音乐感,在大声诵读中走近文化经典和民族底蕴。学校将组织相应的古诗文诵读大赛或诗词知识积累竞赛。

“午读”为每天午读课时间,学生按照语文老师安排的进度阅读每个班级学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师生可针对其中片段作赏析、点评交流。

“暮省”则是学生课后,抽出时间,在读书笔记上,记录晨诵、午读的主要内容,写一些心得体会。或以日记、随笔、读书手抄报等形式记写成长的记录。暮省主要是以写的形式,记写感悟。师生之间,亲子之间要用语言相互激励,以共勉。

二、精心设计了学生读书活动,做到了“三定”:

一是定等级,将图书分为八个星级,每个星级5本书,学生读完一个星级的五本书,经教师验收,达到标准的,学校安排统一时间面向全体师生向该生授星;二是定标准,验收标准是学生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书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心得体会三个方面,学生能完成验收模板可顺利获得授星;三是定活动,学校安排各班每周开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各班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展示活动,通过讲故事,交流心得,片段表演等形式,交流学习成果,相互借鉴提高。

三、活动引领,进行全方位展示;一是系列读书成果展示,学生每周一份手抄报,班级两周一份班刊,教研组每月一期校刊《山果果》,学校每期一期《师生优秀作品集》。二是活动展示,即班级每周一次读书会,每月一个主题阅读擂台赛,定期举办课本剧展演和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活动。活动剪影:

博览伴我同行,让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同行,让生命光彩照人。

书香校园课题研究 篇7

我们知道阅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学好英语, 一定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创作, 而阅读又是创作的基础, 那么要想成功地完成课题研究, 我们先要打好阅读这个基础。

这就需要我们先思考三个问题: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英语学习要读什么?为什么读?怎么来读?

一、小学中高段学生学习英语该读什么?

小学英语语篇阅读与创作, 是所有教师关心的课题之一。很多一线英语教师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却降低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语篇内容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文章形式呆板单一;词汇增加, 难度过大读不懂, 阅读过程枯燥不想读;读后活动跟不上等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呢?结合语文阅读方面的成功经验,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改进:

1. 语篇阅读的内容要有趣味性, 要适合所教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

2. 选择阅读的语篇材料不要强求阅读内容, 学生喜欢什么就读什么, 投其所好。

3. 不要统一难度,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阅读语篇。

4. 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 采取教师分工搜集阅读内容, 实现资源共享的模式。

这样做就是要教师明确语篇教学就是:给学生他爱读的, 让学生喜欢他该读的。

二、小学中高段学生学习英语为什么要阅读?

从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来看, 语篇教学的目的并不单一, 它可以看成是一个有不同维度的小目标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复合体”。起步阶段的要求要降低,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 尤其是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 只要读出来一些信息都应收到肯定的鼓励。那么中高段学生的阅读要达到什么目标呢?这就要我们教师要清楚阅读过程结束后希望在学生脑子里留下哪些东西。

三、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英语语篇应该怎么读?

在查阅学习了大量相关理论知识后, 我认为小学英语语篇阅读应该遵循几个原则:1.维持兴趣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多维互动原则;4.信息语法并重原则;

5. 策略技巧渗透原则;6.不同层次适应原则。

在随后几个月的英语阅读课中, 我一方面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记录他们的反馈外, 另一方面还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听名师讲阅读课。通过听课学习, 我发现在她们的阅读课上, 都体现了几个特征:

1.信息量大。在阅读课上学生会面对来自很多方面的信息。如江西的王咏梅老师在讲万圣节这个语篇阅读时, 除了依托文本中提到的几个信息之外, 她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活动:Flash制作南瓜灯、演唱万圣节歌曲、做Trick or treat游戏, 还提供了很多糖果让孩子们去品尝。这样学生们就能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语篇阅读材料, 面对这样大的信息输出, 就算是学困生也不会觉得很困难而无话可说了。

2.节奏转换快。优秀教师的阅读课教学环节设计严密, 各种操练和交际活动间的交替自然紧凑、快捷。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的郝丽春老师的阅读课, 一开始她就介绍了自创的一首Chant:Stop that noise, Please be quiet.Come on boys.Come on girls.Stop that noise, Please be quiet。再配上相应的动作和学生们一起来说来演, 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课堂并且对本节课所要阅读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后面故事情节的出现做了很好的铺垫。

3.反复呈现语言点。优秀教师们所选择的阅读材料都有一个特点, 就是故事内容的多次重复。他们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使所学语言知识不断获得巩固, 使学生听说读写交际的能力不断获得发展。

我们现在的阅读课和名师有很大的差距, 但我已经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渗透一些阅读方法和策略, 让学生能建立一定的阅读模式, 加快阅读速度。我还引导学生去看一些有趣的或是熟悉的小故事, 使阅读更具有趣味性。

在学习名师教学经验的同时, 我们本校的英语教师也积极开展示范研讨课的实践, 其中王建莉老师讲了一节6A第一模块第三单元的示范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这节课前, 我们英语组的老师对本课进行了集体备课。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角, 采用学生自学、交流合作、课外拓展、能力提升四部分设计。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的领导和老师听完课后, 对本节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她们充分肯定了我们在课堂中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 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问题所在。如要传授给学生阅读技巧;在设计测评时要分层达标;在小组合作中还应分工明确, 让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等等。随后我们又给她们展示了近期各年级英语语篇创作的作业:中段的三四年级是图片配对话;高段的五年级是图片配小故事;六年级是自编小故事连环画。各个层次的作业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市教科研中心的领导鼓励我们要把这一特色作业坚持下去。

这次阅读展示课, 我明白了中高段英语语篇阅读创作的模式和课堂训练重点。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找出了自己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系统的归纳, 为自己的下一步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学生们对语篇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 并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之后, 我们的课题就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就是如何进行语篇的创作了。

我们知道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兴趣, 学生只有对英语有兴趣才会努力去学习它, 而英语学习又必须要有一定的语言情境。结合前期的学习研究, 我在自己的教学中, 不断尝试将所学知识放到新的情境中、新的阅读活动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孩子们爱上英语阅读, 从而进行语篇创作。在自己所教年级中, 我进行了英语阅读实践作业的两点尝试。

1.根据所学的对话, 进行仿写并配上图片。让学生用配图来表达他们对语言的理解, 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他们在学习创作时会更加投入, 更加细致, 甚至可以表达出他们的爱好, 就连那些潜力生也愿意来完成这样的活动作业。比如在学习完表示方位的介词之后,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运用所学介词, 图文并茂地创编一个小故事, 结果有不少学生完成了这个作业。其中闫冠宇同学创作的《Cat and Mouse》的故事尤为精彩。首先他的图片惟妙惟肖, 不仅表现出猫鼠和汽车的位置关系, 而且每幅图中出现的汽车都不一样。从他的作品中, 我知道这些知识他已经掌握了, 同时我也了解到他是一个超级汽车迷。这种作业的布置和完成, 既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更加深入理解, 又可以使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2.创作一幅画, 用自己所学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英语读写的基础, 我鼓励他们进行语篇创作。首先我要教会他们怎么做, 我给他们展示一幅图, 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比如一幅春天的图片, 起初学生们可以说一句话:It is spring。我再引导他们去观察树木、太阳以及小鸟等, 这样有些学生就会说出两句话、三句话:The sun is shining.The trees are green。这种练习多次进行之后, 就可以让学生去创作自己的语篇了。这类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其他才能的舞台。有些英语较弱的学生有很高的绘画水平, 他们会很投入地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虽然不一定每个英语句子都写得很完美, 但是大家却看到了他们在英语之外的才能, 从而使这些孩子对英语学习不再害怕。当然, 刚开始我不强迫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创作, 每组交一份就可以了, 这样做既不会让学生望而却步, 也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 我发现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英语、越来越喜欢创作自己的英语故事了, 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听说读写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虽然我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我深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切不能操之过急,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摸索,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 从而实现语篇创作这一目标。

倾力营造书香校园 篇8

上课读古诗文,下课谈古诗文,教研议古诗文,这在黄田中心小学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近年来,黄田中心小学将“古诗文诵读”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和促进学校新一轮发展的特色,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行为全力打造特色学校“品牌”。

书香环境显特色

人文底蕴是学校“永恒的风景”。“古诗文诵读”是一项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需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为此,黄田中心小学的领导与全体教师共同谋划,出勤出力,把校园环境改造得焕然一新。学校紧紧围绕“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这一特色办学理念,大力营造“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做少年君子”的文化氛围。楼梯两旁的墙壁悬挂着孔子、孟子、唐宋诗词名家的介绍,教室外的走廊上挂的是诗词名句。学生不但能领略古代诗词名家的风采,还能在耳濡目染下自然吟诵名家的诗词名句。此外,以古诗文为主题构建的班级特色文化、校园文化长廊,校门处设置的《每日自问》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书香校园环境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加深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学生在这充满书香的校园里,上课时跟老师一道与经典对话,下课后跟小伙伴们在走廊上看着唐宋诗词名家的图片、比比谁背的古诗词多,课外活动时则会跑到文化长廊里有模有样地扮起名家的样子吟诗诵词……无形的育人文化寓于众多的有形活动之中,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不可估量的。

书香校园诵经典,读书活动养内涵。黄田中心小学除了精心打造充满书香味的校园环境,还为师生诵读经典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从2008年开始,学校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让学生直面经典著作,感悟经典著作之内涵。每年文化艺术节的经典文化学习汇报活动则是所有读书活动中的重头戏,有诵读活动、吟唱活动、板报展示、歌舞演唱以及情景剧和小品表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出彩。它让会唱的、会画的、会跳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一面。这既符合古诗文自身的特点,又促进儿童智能发展多元化的规律。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

教学科研树品牌

黄田中心小学语文组认真分析“古诗文诵读”的教学特点,决定把“古诗文诵读”作为拓展型课程,在教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读为本”,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诸如音读、形读、情读、意读等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以培养兴趣、诱发自信、开阔眼界、拓展知识、丰富内涵、提升素养为宗旨,大胆尝试、创新教法。如今,该校在拓展型课程领域开辟了一块极具发展前景的教学新天地。

作为拓展型课程内容之一的“古诗文诵读”教学,黄田中学小学主张学科之间进行有机整合,即在强调学科性教学特点的前提下,注意各学科的优势互补和相互借鉴。如古诗文与美术在创作的意境上有相通之处,古诗文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古诗文的理解有时会得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进行诗配画比赛,让学生抄写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然后根据古诗的意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故事配上一幅画。学生们的作品常常会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诗与画的搭配既巧妙又灵活。

古诗文本身具有律动之美,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吟唱古诗,其表现形式则更为活泼,学生也更乐意接受。如现在的古诗新唱《春晓》《锄禾》等,学生就非常爱唱,边唱边配动作,一首首古诗就这样在他们的歌声中常驻脑海;古诗文教学与自然教学结合,可以敦促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古诗文中包含的自然规律和生活常识,懂得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性,也可以诱导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欣赏典雅的语言、提高文学修养;古诗文诵读与英语教学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东西方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到中华古诗文正在走向世界,并从中感受到我国古汉语的独特魅力。

除了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古诗文诵读”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在“古诗文诵读”专题活动中,教师的课改意识逐渐增强,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学科整合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升。黄田中心小学的主要做法是围绕“古诗文诵读”这一课程目标,组织各类活动,通过实践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是专题培训。“文化”即以“文”化人,教师是化人之人,学浅,何以为师?为了加强教师培训力度,黄田中心小学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让每一名教师都有机会出外学习。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诵读经典笔记,通过外出参加各种“古诗文诵读”的培训、自修等方式,提升理论水平,厚实文化底蕴,增强科研能力。

二是编写教材。学校首先请专家给全体教师作专题讲座,让每位教师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教师们本着对民族文化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找版本、寻典故、查资料、求出处,加班加点忙碌数月,几经修改,终于完成了《中华古诗文选读》。编写教材的过程虽然艰苦,但是教师们在翻阅书籍、查阅网站、咨询专家、起草稿子的过程中,专业素养得到了系统地提高与发展。

三是撰写教案。为了加深教师对古诗文含义的理解,学校敦促教师在备课中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研究所备古诗文作者的个性特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学校备课组以讲课、咨询、对话以及个别辅导等方式等请专家解读教材。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注意把握学科的教学特点、古汉语的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特征,找准教学切入口,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年级设计出不同的教案。如陆少玉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冯菁华老师执教的《池上》、莫萍老师执教的《春天诗话》等课上出了特色,还送教到边远的兄弟学校。兄弟学校的老师听了课后都啧啧称赞,觉得这样上古诗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不容小觑。

此外,学校教师就有关诵读经典诗文,宏扬民族文化的诸多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积极举办诵读经典教案设计评比和诵读经典论文评比,从中精选了40多篇参加自治区举办的论文评比,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近来,黄田中心小学又一次掀起了诵读经典教案设计评比和诵读经典论文评比的热潮。教师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实战”中接受训练,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老师们都说:“经过这几年与经典诗文的零距离接触,我们都变得胸有诗书气自华了,而且能够出口成章,教学能力得到了迅速地提高。”

黄田中心小学为了将“古诗文”诵读作为学校课改语文拓展性课程来推进,还与课题研究进行结合,开展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当前,“两纲”精神的渗透、贯彻与实施,只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古诗文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对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起到深刻而直接的作用。古诗中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不仅包涵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还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这些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的不朽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重新解读、积极思辨,这本身也是开启青少年心智的过程。2006年10月,经过申请,黄田中心小学正式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师生人文和语文素养”子课题实验学校,并于2011年7月顺利结题,并获得自治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如今,学古诗、诵古诗在孩子们中已蔚然成风,也成为了黄田中心小学的一大亮点。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从小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接受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增进他们对祖国悠久文明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了解,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现在,黄田中心小学已形成了“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的校园特色,体现了“以人为本,厚德载物,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但是黄田中心校的师生们并不自满,他们还在为把学校建成“创一流管理,办一流教育,培养高素养的新世纪人才”的名校而努力。

上一篇:发现另一个自己作文下一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