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家政服务

2024-09-22

高端家政服务(共12篇)

高端家政服务 篇1

一、高端家政服务简介

从家政服务发展至今,社会对家政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已经不再是停留在洗衣做饭、扫地、带孩子和照顾老人的一般性家务上,而对家政服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收入较高、注重生活品位的家庭,都要求家政服务员能够料理家庭财务、懂得营养配餐、会处理邮件、安排家庭聚会和接待、英语流利、文化素养高等各方面更专业的技能。由此看来,所谓高端家政服务,是指为家庭提供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高质量、高标准的家庭服务,它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高技能的服务工作。

二、发展高端家政服务的必要性

(一)高端家政服务市场缺口较大

在家政服务市场中,高端家政服务员或者是高级保姆“奇缺”,为家庭提供更多的是一般的家政服务,即是家政服务中的“低级家政服务”和“初级简单劳务型”;对于中高级的家政服务员,社会需求量大,然而能满足中高级需求的从业人员并不多,甚至很难聘请到满意的高级家政服务员。另外,人们对高质量的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希望家政服务员能够承担家庭事务管理、家庭接待、营养膳食、健康护理、家庭教育等多项任务,但目前由于家政服务从业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化程度低等原因的限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开拓就业新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端家政服务是家政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实践和经验来看,高端家庭服务的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市场调查,我国家政服务业至少可提供1 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大力发展高端家政服务,可以吸纳更多的失业人员,也可以给毕业大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协调。

三、发展高端家政服务的策略

发展高端家政服务,要基于初级家政服务的基础上,结合高级家政服务的需求,借鉴国外家政服务业发展的经验,联合学校发展家政服务教育事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联手家政服务公司,打造家政服务品牌,发展高端家政服务,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一)借鉴国外经验——基于“菲佣”的启示

菲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菲律宾佣人”,是指国内或国外一些地区居民家中雇请的菲律宾籍保姆或其他家政护理人员的通称[1]。“菲佣”以其高质量的服务与专业的职业技能,闻名全球家政服务业。菲律宾在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根据我国家政服务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发展高端家政服务可以从“菲佣”的发展中得到以下启示:

1.政府大力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目前,家政服务行业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我国没有规范的家政服务行业标准,也没有出台相关的全国性家庭服务业的管理办法或条例[2]。正是由于法律法规的空缺,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不愿意将家政服务作为一种职业长期从事,这就成为了发展高端家政服务的一个阻碍,因此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家政服务的发展,将家政服务的相关法律主体关系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类,同时出台《规范高端家政服务条例》及《高端家政服务员行为标准》来规范高端家政服务的发展,保护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权益。

2.设立高端培训中心,实行持证上岗。“菲佣”之所以能受到广大雇主的青睐,除了综合素质较高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专业的职业技能,能够满足雇主的需求。因此,可以借鉴“菲佣”发展过程中的高效培训体制,设立专业化、高效、高能的培训中心,对待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是家庭保健、家庭园艺、家庭礼仪、家庭理财、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以满足雇主需求,培训后统一标准进行考核,考核通过颁发“高级家政服务员从业资格证”。实行持证上岗,在满足雇主需求的同时,可以增加雇主的信任度,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

3.家政服务由“佣家型”向“智家型”转变。在高端家政服务的市场中,高端人群对家政服务员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做家务、带孩子等“佣家型”的保姆。他们希望雇员能够提高雇主的生活品质,比如辅导孩子功课、合理规划家庭财务、三餐营养搭配,可以成为“智家型”的专业家庭生活助理,而高级家政助理必须能熟练使用电脑,懂英语,懂得家庭接待、安排家宴等,甚至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税收等专业知识,可以为工作繁忙的雇主提供多方面的协助。因此,必须转变“家佣型”,不局限于“保姆式”的服务,而更多的是培养高端家政服务员,发展高端家政服务。

(二)优化发展高端家政服务公司

发展高端家政服务业公司,首先,高端家政服务公司要实行公司制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从员工的培训、就业、管理、考核方面,实现一体化的管理。这种全程化企业管理模式使家政服务员个人与客户直接的劳务关系变为公司与客户的劳动关系,提高家政服务员与客户的协商地位,同时将不稳定的雇佣关系转化为较稳定的正式劳动关系[3]。其次,实行品牌连锁经营模式。连锁经营模式一方面是指公司在市场需求较大的地方增开分公司,更重要的是指要跳出单一家政服务搞好家庭综合服务,以连锁经营模式,把家庭卫生保健、探索家庭理财、保险项目等特色高端服务引入社区,并不断创新特色项目,为雇主“量身定制”。最后,实行服务信息化系统。家政服务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家政服务员服务跟踪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客户消费储值系统三大部分[4]。利用家政服务管理系统,将公司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信息进行网络备案,为雇主提供方便;雇主可以通过网络挑选需要的雇员,同时也可通过网络对雇员进行评价,以促进雇员素质不断改进提升。

(三)培养职业化高素质从业人员

1.发展家政专业教育事业。面对家政服务市场对高级家政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家政服务业市场极大的发展潜力,将家政专业引入高职教育甚至大学教育中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的素质。在美国、英国、日本和菲律宾家政服务业发达的地区,早在家政服务发展初期就将家政专业引入学校教育。2007年1月16日,北京川妹子家政公司从四川组织的第二批19名“高级家政助理”到达北京。这些大学生受到雇主的热烈欢迎,甚至出现了三个雇主争抢一人的局面[5]。可见,大学生家政服务员成为家政市场的迫切需求,高端家政服务不但需要具有职业操守和服务技能,也更加需要懂市场、会培训、能管理的一大批中层管理者。发展家政教育事业将进一步提升家政服务质量,为中高端家政服务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2.推进职业化培训。家政职业化,就是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通过职业活动、职业权利、职业训练,掌握和运用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规划,主要包括职业化的价值服务业队伍、服务理念、专业的价值服务水平以及国际化的服务结构和教育培训体系[6]。在我国家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职业化程度低是严重制约高端家政服务发展的因素。调查表明,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人员在正式上岗前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人员仅占1/3,而大多数家政服务公司仅是对家政人员进行1—3天的指导性培训,很少涉及专业技能的培训[7]。职业化培训要从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实践技能三方面展开,培训通过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四)打造家政服务品牌

在高端家政服务中,菲律宾的“菲佣”、英国的“罗伯特管家”、美国“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已经是世界闻名的家政品牌。其中“菲佣”被称为是“世界最专业”的高级家政服务。因此,我国发展高端家政服务必须注重家政服务品牌的打造,创造“中国式菲佣”,打造家政服务知名品牌,使我国的高端家政服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例如,选取目前发展基础较好的家政服务公司,如北京市爱侬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爱君家庭服务有限公司等,均是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的十大知名品牌公司,对这些发展基础好的公司予以各方面的支持,努力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将我国高端家政服务推向世界。

摘要:家政服务层次性、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特点使该行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也成为未来家政行业发展的方向。因此,高端家政服务也成为未来家政服务发展的又一新职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级和高级服务今后必将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根据发展高端家政服务的必要性,基于“菲佣”的启示,从宏观政策支持、发展高端家政服务公司、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打造家政服务品牌等几方面探讨发展高端家政服务的策略。

关键词:高端家政服务,家政专业,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敏,孔凡柱.菲佣对中国大陆家政服务就业的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1):79-82.

[2]李宏,何春晖.基于政府职能的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16):182-186.

[3]郭姝姝,熊英.浅论如何加强中国家政业规范化建设[J].经济管理,2005,(11):45-46.

[4]蔡霞.高端家政服务公司创立与发展战略探究——女大学生基于就业难背景下的创业新尝试[J].现代商贸工业,2002,(20).

[5]顿祖义,牛亚莉.高职院校家政专业设置必要性研究[N].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

[6]张忠海.家政职业化进程中的困境与对策[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38-41.

[7]毛颖颖.聚沙何时能成塔——京城家政市场职业化尴尬[N].北京现代商报,2006-07-21.

高端家政服务 篇2

“以后会考虑干家政服务这行。”家住鞍山的于杰是辽宁科技大学信息计算科学的学生,在大三时曾任学生会团委副书记,大四任职信息党支部书记,因为她不喜欢本专业的工作,所以才选择去鞍山家庭服务业协会实习。她说,在此期间内,会继续参加其它的招聘会,若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她觉得合适的工作,会继续留在家庭服务业协会做“保姆”。“我相信,一定会有大学生成为我们的高端保姆。”张素荣表示,高端保姆就是“家政管家”,并不等同于普通的保姆,从业者需要懂医疗、管理、及金融等不同的行业,这也是鞍山家政服务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家政服务行业门槛低,但想做好又十分困难。”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分析,家政服务行业刚刚兴起时,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对该行业持有歧视的态度,而拥有高学历的学者也不愿意涉足该行业。但随着雇佣者和受雇者的接触加深,再加上社会总体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家政人员也开始被尊重,社会地位也发生改变。“大学生做保姆不仅有利于从业者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张思宁表示,现阶段,大学生从事家政服务,属于试水阶段,发展空间还很大,可以产生一批家政业的带头人,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此外,更加有利于职业规范化,利于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从侧面也可以提升社会的知识水平。

浪潮 冲击高端服务器 篇3

继1993年浪潮推出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服务器之后,我国服务器产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10月28日,浪潮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王虹莉代表浪潮,将特制的第一万台4路服务器标牌,正式交付给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发改委高新司副处长李新、“十一五”“86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钱德沛教授、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卿斯汉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郑纬民教授、河南省质监局副处长何世彬,以及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共同见证了这一国产服务器产业的历史性时刻。

随着浪潮等国产服务器厂商多路战略的逐步落地,“国产服务器缺失核心技术”的顽疾正在慢慢缓解。

破垄断

多路自主很重要

众所周知,由于国产服务器在高端领域的弱势,我国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应用系统大多由国外小型机产品垄断,国家信息安全时时面临威胁,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也因垄断而被人为地抬高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核心应用领域的应用系统的自主创新要求越来越强烈。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表示: “如果我们在高端技术方面受制于人,就随时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另外,在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倍努力谋取有利的位置。同时要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以减少安全隐患。”

也鉴于此,国家及时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包括通信、计算机、软件服务业等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今后3年的发展进行了部署,并特别指出,要加快提高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集体发展高端服务器,打破国外品牌对关键应用和核心技术的垄断,进一步提升民族产业的话语权。韩俊表示: “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要求下,我国要把发达国家近200年内完成的由工业化到信息化的转变,压缩到今后几十年内完成,就必须要有后发优势。”

在民族责任和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浪潮、曙光、联想等国产服务器厂商一直都在奋力前行。随着曙光5000超级计算机的交付使用,我国在整体计算能力上有了质的提升; 如今,浪潮单型号4路服务器销量破万,标志着国产服务器产业已经初步完成了在中端市场“量”的积累。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表示,浪潮将通过多路高端战略的实施,更进一步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带动国产服务器在核心市场实现全面赶超。

消顽疾

有核心技术才行

在高端科学技术领域,我国一直处于跟随状态。“在核心技术领域没有话语权,意味着产品品质低、成本没有议价权。”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

多年来,国产服务器从无到有,并且在国内中低端市场占据了些许市场份额,但“核心技术缺失”的顽疾一直是其突破高端之路的“拦路虎”。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厂商们的努力,这一“顽症”正在慢慢缓解。

钱德沛教授对此很有感慨,他说:“十几年前,浪潮在比较弱小的时候,IBM、HP、SUN这样的公司根本不会把它放在眼里。但现在不同了,这些跨国公司已经把浪潮、曙光、联想这样的国产品牌服务器看做了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有长远规划,乘胜追击。”

而随着多年来在技术、市场、应用方面的积累,浪潮越来越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如今,他们将深入芯片级创新,以核心技术为武器向RISC市场发起全面攻势。

2007年底,国内计算机领域惟一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浪潮; 2008年底,科技部与浪潮签订了“浪潮天梭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该项目被列入“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项目。项目总投资7.4亿元,专注于自主开发承担关键商业应用的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 2009年8月,浪潮成功并购全球第二大内存厂商奇梦达设在西安的芯片研发中心,由此,浪潮拥有了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团队和先进的芯片研发平台。

沿着开放技术路线,浪潮已经形成了“一个核心、两线突破、三步实施”的多路战略框架: “一个核心”是指突破产业核心技术,掌握高端市场主动权; “两线突破”是指整合产业和自身资源,软硬一体,同时出击x86和RISC市场; “三步实施”是指自主开发4路、8路以及32路高端容错服务器,逐步实现从集成创新到芯片级创新的跨越。

抓时机

发展高端服务器

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掌握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等核心技术”,重点开发“高效可信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新一代服务器系统”,发展“系统容错等关键技术”; 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积极发展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等重点产品,构建关键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体系”成为对国产服务器的最新要求。

最近,记者也采访了科技部重大专项实验室主任许,他指出,如今,我国不缺乏科技人才,缺乏的是能把技术发扬光大、像“比尔•盖茨”这样的科技领袖; 我们也不缺乏科技企业,缺乏的是能够引领技术潮流的大公司。而国务院确立的16个重大专项中的“核高基”,实施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国家扶持、引导,企业自主发展培养这样的人和企业。

在此背景下,像浪潮这样的服务器厂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卿斯汉教授表示: “服务器涉及了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很多层面,如今,核高基专项正是要大力发展这些领域。像浪潮这样的整机厂商要抓住历史机遇,通过他们的创新能力,成为中国IT企业中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

对此,王恩东透露,围绕多路服务器市场突破,浪潮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战略布局。到2010年,浪潮将先行推出8路服务器。随后,整合自主设计的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32路、64路大型机,将正式面市并投放市场,全面实施高端布局。

汽车服务高端论坛举办 篇4

2013年7月2日, 以“提升服务企业生命力”为主题的“2013年度中国汽车服务技术高端论坛”拉开序幕, 在活动现场, 广大受邀而来的汽车服务企业的负责人与汽车服务行业技术专家、管理专家一同就“如何通过数据诊断提高工效、降低返修率”、“服务技术标准如何执行”以及“汽车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等话题进行研讨。

“中国汽车服务技术高端论坛”由《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主办, 旨在推动汽车后市场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推动维修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维修技术, 搭建维修企业与汽保设备、汽车零部件以及汽车养护用品行业交流的平台。迄今为止, 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

高端家政服务 篇5

高端物业“管家式服务”背后的思考

当今是个崇尚品质与舒适的时代,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房时除了关注楼宇的硬件配套设备设施以外,对于与今后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软性物业管理服务更是关注有加。为此,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也费尽心力在提高地产项目硬件设施的同时,努力追求提高物业管理服务品质,并在前期售房广告中描绘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贴心管家式服务——高标准、人性化、亲情式物管服务在身边„„然而,面对这些华丽而动人的辞藻,有谁细心琢磨:高标准是什么样的标准?何谓人性化?什么叫做亲情式呢?

什么是“管家式服务”?

在北京,“管家式服务”的概念几年前就开始在几个别墅区项目率先实践,其具体实施有别于流行于欧美的“管家服务”。如果说“管家服务”是业主门内的“一对一”的家庭式服务,那么“管家式服务”则是借鉴于“管家服务”,并且在服务内容上除了公共服务外,还提供家庭特约的“一对多”的服务。“管家式服务”发展到现在,小到叫出租车、帮助打理居室卫生,大到照顾小孩都可以交由“物业管家”进行处理。提供“管家式服务”的客服队伍3人、5人、10人规模不等,进行“一对多户”的24小时服务,并且一般不会额外收费。特别是在高端住宅物业项目中的物业服务已经不拘泥于物质上的享受,而更多地扩展到了人性化的服务管理上。同时,“管家式服务”并非一个单纯的形式或简单的概念,在它的背后需要有丰富的服务内容进行支撑,而这些服务项目的开拓并不是单纯的“满足业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应该包括一切能够影响业主生活舒适度的因素。据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在业主持续满意的基础上提供超越业主期望值的服务,亦即通常所说的增加物业管理服务的附加值。只有物业管理公司将服务延伸至这些层面,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管家式服务”品牌的物业公司才能出现。

实施“管家式服务”的关键性要素

“管家”的职责主要是为业主当家理财、料理家务,所以,物管公司应该站在业主的立场管理好、使用好业主的财产。“业主没有想到的我们为业主想到;业主想到的我们为业主做到;业主满意的就是我们的追求”是实施“管家式服务”的业主观,也非常恰当地反映了从业主需求和感受出发,为业主提供个性化需求。同时,保证在业主入住后,物管公司提供的服务与前期开发商的承诺之间没有落差,在此基础上提升物管企业服务的品牌价值。“管家式服务”将突破传统物业管理服务的模式,并带来三大变化。首先,它突出个性化的服务特色,提升物业服务品质,最大限度满足业主生活的各项需求。其次,减少服务环节,提高效率,为业主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第三,突出物业管理创新特色,“管家式服务”成为物管服务的亮点。笔者认为,实施“管家式服务”通常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关键性要素。要素一:“管家式服务”更贴近业主个性化需求

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管家式服务”的责任范围涵盖所有日常物业管理与服务项目、家政服务及特约服务,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全面负责所辖区域内业主的档案建立、管理工作,并负责与业主的日常沟通;第二、负责责任片区内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包括安全护卫、清洁、绿化、公共设施维护的安排、落实、巡检和监督工作;第三、为小区业主提供私人化服务,如提供医疗保健咨询、为业主接送家人亲朋、代买收取各类物品、代订服务和各类清洁绿化专业服务等。业主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同时要求“物业管家”从受理业主的服务要求开始,必须一直跟进服务直到业主完全满意为止。这类服务都由点对点的专人完成,其方便快捷程度相当于业主生活中多了一个管家和贴身小秘书。“物业管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亲和能力和沟通能力,这说明物管行业不再是以单纯的“以物养物”方式进行经营,而是制度设定人性化、服务细节亲情化、工作流程专业化相结合的多元化“管家式

服务”。

要素二:建立全面、专业服务网络,惠及每位业主

贴心管家之所以能够提供各种无微不至的个性化服务,是因为其背后拥有一个庞大的服务网络支持,其中包括工程维修、家政服务、医务资讯等部门。贴心管家服务是一次物管服务的升级,其结果必将惠及每一位业主。在小区设立“物业管家”后,减少了服务环节,管家和业主之间建立的将是“一对一”的服务关系,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也提高了服务效率。一些成功的“管家式服务”架构雏形基本上是以50-100户业主配一个“物业管家”,这位“管家”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他所服务的业主若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与他联系,再由这位“管家”将工作分配到其他部门。不过前提是处在“管家”职位上的人手中要有一定的权力,可以直接向维修、客服等部门的经理调派人力,也有权在业主与物管公司的各具体部门之间进行协调。“管家式服务”在强调全面服务网络的同时,认为专业化管理也是业主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除了需要在设备操作、维护水平上体现专业化管理外,业主可能更关注的是服务人员的服务形象、服务语言、服务行为的专业化水准。

要素三:全面筹划管理服务涵盖内容,突出创新意识

“管家式服务”与普通物业管理相比,还表现在为业主提供服务过程中追求的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它往往是建立在认识、了解、理解业主,为业主提供全面、持续满意服务的基础之上对于服务文化的建立。一种鲜明的文化气质在物业管理的各个角落、在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能体验到,对业主来讲应该是一种身心的享受。比如,在高档的物业管理中,可以根据物业类型和服务对象的特点,结合企业服务的核心价值,在大堂、电梯厅、走廊、公共平台等公用区域强力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同时,让物管企业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企业CIS中得到集中体现。此外,服务环境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业主在接受服务过程中的心情、情绪以及对服务水平的认知。目前,像高档公寓、酒店等行业都十分讲究服务环境的设计,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讲应该有一些借鉴之处。这里提到的“环境服务”主要指前台服务环境和后台服务环境,其中前台主要指业主服务中心、大堂服务点等,后台主要指通常意义上的管理处。对于这些服务网点的环境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业主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体验。此外,随着业主消费意识的不断加强和提高,物管企业要达到让业主持续满意就必须不断创新。由于其服务过程与消费过程的同步的特点,这就要求只有服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推陈出新,才会不断加强业主这方面的记忆,众多业主才会对物管企业形成一种强烈的概念。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纵深发展,物业管理已经开始突破传统意义的服务范畴,从发展的趋势来看,知识、技术密集型最终将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经营服务型亦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管理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业主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人性化”服务是“管家式服务”的精髓

“管家式服务”将会成为高端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精品项目的高端产品定位对物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在物业管理中看得见的地方要显现贴心、周到、便捷,看不见的地方要更加全面、完善、细心。而这种物管服务最明显的服务特点就是标准化规范管理、点对点个性服务及设有各种委托代办的特约服务。如有些小区为了便于管理、保证安全,通常不允许出租车进入,这让外出大宗购物又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犯了愁,物业公司如果在小区门口添置一些购物手推车,这样一来既保障了小区的安全,同时也给拎着大包小包的业主帮了把手。将更周到、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引入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从而提高物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在提高业主生活质量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部聚集对高端服务产生强烈需求 篇6

第一,总部经济是一种现象,是一种产业聚集的现象。从理论角度来讲,产业为什么要聚集?在经济理论里面,通常会提到竞争效果。产业扎堆在一起,未必就有好处,因为彼此竞争,互相残杀。那么,为什么又要聚集在一起呢?就是因为竞争效果转变为所得效果。我把它叫做整合效果,或者共赢效果。正因为他们在这里聚集了,所以享受这种聚集带来的利益。而这种利益远远大于第一个效应给他们带来的损失。所以凡是进入到总部,加入聚集的成员,可以使他能够在市场的营销,或者品牌的建立上得到更大的优势。

第二,城市发展大致都经过三个过程,一个就是聚合效应。人们为什么到城市来?因为他认为可以得到更多的方便,包括公司、企业都是如此。所以乡村的人有一种动力,驱动他往城市走。城市本身就变成一种吸引力。到第二个阶段,城市在慢慢形成的过程中,很自然产生一种规划效应,让城市更有序的运作,人们很自然就想到需要做规划。商业的规划、政府行政区的规划等等,这种规划有利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到第二阶段之后,人们不满足现状,探索第三阶段,就是有没有可能在规划之后退出来,然后统一组合,然后再打散,进行更大的整合与超越。总部经济给我的印象,似乎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表现为把区域中某些不同的特征、功能重新整合,满足总部企业需求。

第三,总部经济跟都会经济是不完全相等的概念,但又有相互联系的地方。如果我们今天不提出总部经济概念的话,实际上世界都有总部化的现象,这么多的跨国公司企业为什么都集中在香港、东京、上海、北京,而不集中在南昌或者台湾台中等中小型的城市?这本身就体现出总部效应。只有到这种大都市,他所需要的企业发展功能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所以这时经济学上的都会经济,或者大都会经济,本质上就是总部经济。今天再把它缩小,总部基地的概念又是一个有趣的发展,就是把都会的总部经济再把它高度集中化,再把它提炼,提炼到不太大的地区里面,满足更高的需要。于是,我们可以发现,这么多的大企业,希望进入大都会,一定是要享受其他的服务业对它所提供的服务,才会到那个地方去。如果今天我们把那么多大企业吸引到总部基地的空间范围中的话,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对服务业的强烈需求。而这种强烈的需求强弱不一,但对于规划的思路来讲,不可或缺。各式各样的服务业,包括金融、财务管理,或者是通讯方面需求,甚至人才的猎头公司,在这里都可能有它生存的空间。

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电气设计 篇7

对高端医疗服务机构而言, 为特殊人群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是它们的重要职责, 而电力系统则是保证医疗服务的最重要的系统之一, 所以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尤为重要。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我们在电气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 在大系统中提高高端病房的供电等级。在普通医院设计中,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第17页的负荷分类, 高级病房属于二级负荷, 不是重要性最高的电气负荷。

在某医院高级病房的具体设计中, 我们采用了一级负荷的系统组成方式, 即从电源两台变压器母线段直接放射供电至病房配电箱, 并在配电箱内设置末端切换装置。由于该医院所处地区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侵袭, 通过和当地电力部门沟通, 我们了解到在台风侵袭期间, 市政电网无法保证电力的持续供应。为保证高端病房及其配套的医技设备在台风期间正常运行, 我们特别设置了4台900kW的发电机组并列运行, 还设置了一个配套油库, 存储保证发电机连续运行72小时的油料。这种发电机的设置, 在国内是首次, 在国际上也不多见, 从大系统上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

其次, 在末端配电箱根据功能细分供电区域, 一旦出现故障可将影响范围减至最小。例如, 在最高等级的病房内, 将医疗专用的配电箱和其他负荷的配电箱分开设置, 同时在医疗专用配电箱内装设UPS, 为医疗槽等医疗负荷供电。UPS的设置保证了在市电和发电机电源切换时 (切换时间不大于15秒) 医疗用电不间断, 做到了“零”断电。

安全性

有电气设备的地方, 就有触电的风险。在电气设计上就要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在高级病房内, 除医疗槽外, 220V插座配线回路的出线开关均设漏电开关保护, 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 动作时间≤0.04s。当发生漏电事故, 有人身触电危险时, 漏电开关动作, 切断电源, 保证人身安全。但是, 高端病房的医疗槽负责为医技设备提供电源, 在某些治疗期间 (如抢救) , 断电造成的危险甚至等同于发生漏电事故造成的危险。有没有一种措施, 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 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当然有!那就是手术室、ICU、抢救室等对供电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场所采用的特殊系统——IT不接地系统。在某医院高端病房的电气设计中, 我们采用设置医疗设备专用配电箱的方式构建IT不接地系统。在配电箱内设隔离变压器及绝缘监视装置。当发生第一次绝缘故障时, 由绝缘监视装置发生预告信号, 便于尽快排除故障, 但是并不切断电源, 同时通过等电位连接措施保证绝缘故障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

通过十几年来高端医疗方面的设计实践及业主对运行情况的反馈, 我们认为在医疗设备专用配电箱内搭载IT不接地系统是非常可靠的, 是高端病房电气系统的成熟做法。

舒适性

在高端医疗服务中, 除了基本的治疗外, 还要提供休养服务, 这也是高端医疗与普通医疗的重要区别。为此, 在某医院的设计中, 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病房的舒适度。例如, 照明设计中, 根据特殊人群的要求, 确定了灯具数量简洁、房间功能灵活的设计原则。

事实上, 简洁和灵活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矛盾的——多设计灯具并通过分路开关控制可以实现房间功能的灵活转换, 但这并不简洁;而有些房间只设置了一套灯具, 却要实现病房、书房、会客厅、会议室等功能转换, 如何实现?

我们通过设置数字式智能调光控制系统, 解决了这个难题。在每个荧光灯光源上设置了数字式可调镇流器, 镇流器通过总线与控制器连接。在控制器内设置了病房、书房、会议室等不同场景的照明参数, 可以实现在各个场景间一键转换。同时, 在同一个场景间, 还可以实现对灯具的调节, 从而满足舒适性的要求。

高端家政服务 篇8

近日, 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高端重型卡车Actros为合作伙伴德邦物流公司进行了卡车司机实际路况的操作培训, 该培训为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指导, 包括节油技巧、驾驶技术、多路况全程陪同驾驶习惯引导等。经过几天的日常跟踪培训, 来自德邦的驾驶员不仅更加细致地了解了Actros的各项性能, 更在实际操作中规范了日常驾驶习惯。

在整体经济环境走势下降, 行业竞争不断上升, 油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 从根本上解决成本消耗问题,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作为行业中的标杆, 德邦物流是国家“AAAAA”级物流企业, 主营国内公路零担运输业务, 创始于1996年。经过10余年的发展, 德邦自有营运车辆已达到5100余台。而作为德邦物流新成员的梅赛德斯-奔驰Actros可谓是梅赛德斯-奔驰载重卡车先进设计、精湛品质以及卓越售后服务的结晶。

近年来, 梅赛德斯-奔驰卡车在中国的业绩连年大幅攀升, 中国目前已是其卡车全球第四大进口国。2011年, 梅赛德斯-奔驰卡车在中国大陆销量达到近6千辆, 同比增幅超过90%, 已连续七年领跑中国进口高端重型卡车这一细分市场, 并预计今年将继续占据这一细分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良好的市场占有率不仅依靠其产品的卓越设计和优良品质, 更依赖于其“超越完美”的金牌服务。梅赛德斯-奔驰卡车深信, 客户之所以购买进口卡车, 看重的就是可持续性的盈利和发展, 因此梅赛德斯-奔驰卡车不仅提供车辆产品, 更加关注与客户使用条件下相适应的整体解决方案, 从单车的驾驶员表现到整个车队的车辆优化使用, 梅赛德斯-奔驰卡车都会为提升客户的行业竞争力全力以赴。

高端家政服务 篇9

1. 人力资本经营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下一个趋势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及其作用来看, 大致可以区分三种状态。一是传统的人事管理状态, 其主要特征是将员工视为与厂房、设备一样的材料, 而不是作为一种“活”的资源来对待, 员工的资源价值标签不明显;人事管理档案化, 更关注员工数量而非人岗适配。二是人力资源管理状态, 开始重视员工资源的价值性, 考虑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问题, 关注人岗适配, 努力通过绩效管理等提升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人力资本经营状态, 工作重心转向核心人才群体, 更注重人力资本的经营和开发, 核心目标是通过人才管理和投入, 促进人才群体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的持续增值,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可持续的战略支撑。

中国经过30几年的高速发展, 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但伴随着经济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人才结构不均衡、各领域高端人才短缺、创新乏力、缺乏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 那就是“人才问题”。人才 (Talents) , 区别于普通的人力资源, 指那些拥有某一方面的独特能力、能够为企业的创新或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的核心人力资源群体。人才竞争力1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人才竞争力的打造, 必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和经营来实现。

2. 员工资本是高端服务企业的生命线

生产制造性企业通常以技术为核心, 依靠产品的功能性独特性、规模化生产以及成本控制等, 来赢得竞争优势。其关注点在成本控制、生产标准化、质量控制等环节。一般服务性企业, 如餐饮、电信等, 主要依靠所提供服务的及时性、标准化和良好服务体验等, 来赢得竞争优势。其关注点主要在服务流程设计、服务标准化等环节。

目前, 除了直接的工农业的生产制造部分, 产品买卖以及物流运输外, 高端服务业2已成为“经济的皇冠、发展的动力源和火车头”。对高端服务业虽然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但普遍认为, 高端服务业通常指智力化、资本化、专业化、效率化的服务业, 具有高智、高效、高资 (本) 、高收 (益) 、高时 (尚) “五高”的特征。

高端服务企业以品牌影响力为核心, 依靠创意、跨界经验和资源整合、公众影响力、媒体驾驭力等, 来赢得竞争优势。优秀的高端服务企业的关注点通常会放在创新性团队打造、关系资源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从下图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员工资本以及需要藉由员工而获得的关系资本及品牌资本等, 是高端服务企业最为核心的资源。

3. 高端服务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运营的可能回报

第一, 人力资本投资运营可提升员工的忠诚度。高流动率是高端服务行业的固有和普遍特点, 因此, 核心人才的保留问题就成为企业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企业只有加强人才管理、在员工身上持续投入、为其发展提供支持和平台, 才能留住人才。积极的员工资本管理和人才发展机制, 将帮助企业在业内塑造优秀雇主形象, 提升品牌价值, 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 成为优秀人才乐于贡献智慧和创造性的事业平台。

第二, 人力资本投资运营可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性。高端服务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富于创造性和活力的团队。而员工的创造性潜能, 一定要在“轻松、愉悦”的情绪背景下, 才会得以激发。因此, 如何营造更为积极的工作体验和文化氛围, 从而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热情, 成为高端服务企业的重要课题。

第三, 人力资本投资运营还可以提高员工的敬业度。客户满意度是高端服务企业的立足之本, 而客户的满意度归根结底还要取决于员工在服务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企业首先要对员工“用心”, 才能换来员工对客户的“用心”。

第四, 人力资本投资运营还是为未来发展做人才上的战略储备的必要手段。高端服务企业通常要经历业务规模扩大、业务多样性复杂性增加的发展路径, 为应对这一的挑战和机遇, 必须要打造具备丰富经验、多元背景、能力复合性更强、创造潜质更大的人才队伍。这样的人才战略储备要求, 必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运营来实现。

二、高端服务企业员工资本模型及增值路径

1. 高端服务企业员工资本模型

如下图所示, 高端服务企业的员工资本模型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硬资本”, 或称能力资本, 指员工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素质等。硬资本标识员工为企业创造高绩效的潜力。二是“软资本”, 或称心理资本, 指员工所具备的对公司、对人、对事、对己的情绪体验、心态、价值观等心理动力品质和状态。“软资本”是“硬资本”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激发器”。

2. 高端服务企业员工资本增值路径及举措

员工资本增值, 是指通过对员工资本的积累、传递、投资和扩充, 促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提升的过程。依据“高端服务企业员工资本模型”, 我们认为可以从硬资本增值和软资本增值两个方面切入, 具体的增值路径及具体举措, 如下图所示。

摘要:员工资本是高端服务企业最核心的资本之一。本文将从人力资本经营的视角出发, 构建包括“硬资本” (能力资本) 和“软资本” (心理资本) 在内的员工资本结构模型;同时, 本文还对员工资本增值手段进行系统梳理, 提出高端服务企业进行员工资本增值的路径地图。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营,人才管理,员工资本模型,员工资本增值,路径

参考文献

[1]李维华, 曾宪林.员工人力资本经营的内容与策略[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 2000 (12)

[2]徐常华.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的若干思考.管理观察[J], 2010 (总401)

哈尔滨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 篇10

一、哈尔滨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展, 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 服务业的影响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强化, 是当前哈尔滨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近年来, 服务业增量逐年加大, 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86.5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48.7%, 比改革开放之初提高了24.8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大, 服务业的影响力和贡献力日益突出, 2000年至2007年,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 高于同期GDP增速0.3个百分点, 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平均贡献率达到49.3%, 拉动经济增长6.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哈尔滨服务业的增长处于一个良好的上升期。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住房、养老制度的改革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一些新兴行业不断涌现, 特别是房地产、信息、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繁荣发展, 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42.5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为26.3%, 比2000年提高3.1个百分点。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提升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但从全市服务业本身的增长动力看, 传统产业仍是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不过所占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哈尔滨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

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一) 发展高端服务业是哈尔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发展高端服务业, 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强有力的推动。目前, 哈尔滨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能否抓住时机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以促进哈尔滨市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是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哈尔滨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型的时期, 产业结构呈现典型的“二、三、一”特征, 工业基础雄厚, 但第三产业比重处于徘徊状态, 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特征比较明显, 存在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大企业关联效应不强等问题。发展高端服务业, 能为哈尔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和价值分配份额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 发展高端服务业是哈尔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发展高端服务业, 将对哈尔滨城市综合竞争力形成强有力的拉动。城市是高端服务业的汇聚地,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在带来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同时, 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形成更高的要求, 有利于哈尔滨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与高端服务业共生发展的总部企业集聚落户, 哈尔滨城市经济的辐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必将提升哈尔滨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经济能级, 促进哈尔滨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中心之一地位的确立。

(三) 发展高端服务业是哈尔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

发展高端服务业, 将对哈尔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形成强有力的支撑。高端服务业不但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而且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当制造业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时候, 服务业将为其进一步走向先进性和高技术领域提供基础。哈尔滨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 通过发展高端服务业, 配以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知识、技术市场化的培育, 将使哈尔滨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得以激发, 城市整体的创新氛围得以形成, 创新动力得以有力加强。

(四) 发展高端服务业是哈尔滨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需要

发展高端服务业, 将加强哈尔滨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高端服务业是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关键支撑、新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动力源, 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龙头, 要进一步发挥全省的示范、带头作用, 必须构筑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平台。哈尔滨要带动黑龙江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必然需要高端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哈尔滨发展目标的实现和龙头作用的发挥, 都需要高端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 这也是哈尔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哈尔滨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哈尔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结合我省我市产业发展条件, 发挥优势, 量力而行。着重选择培育和发展互联网服务、品牌会展、现代物流、高端旅游等高端服务业。并将城市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包装整合, 吸引国内外商家前来投资。

(一) 互联网服务

发挥IT优势, 打造数字哈尔滨。围绕哈尔滨“电子商务之都”建设, 进一步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和以网络互连协议为基础的再售服务, 支持全市乃至全省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加强采购和营销的便捷化、低成本化。加快发展互联网、软件与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数字与网络增值、电信与广电运营等服务, 进一步完善电信网、互联网以及有线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对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等升级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众信息网、社区信息网建设, 大力扶持关键技术项目, 促进各种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二) 品牌会展

一位会展专家曾经说过:“如果在哪个城市举办一个国际会展, 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上空抛撒美元。”在欧洲还流行另外一句话:“会展是城市的面包”。

现代会展功能不仅包含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商务采购、技术交易、旅游观光, 也包括专业论坛、文化交流、时尚发布、品牌培育、价格生成与预测等。

要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 引入市场机制, 促进会展产业化。以品牌化为重点、专业化为基础、国际化为方向、集团化为手段、规范化为保障、创新为动力、联动为途径, 着力打造哈尔滨会展业软实力。努力搞好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会展场馆的功能, 加快建设一批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场馆。重视展览硬件设施和综合配套服务, 努力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哈洽会、制博会、韩国周等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 逐步将会展中心建设成为集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商务采购、专业论坛、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展馆。

(三) 现代物流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 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到目前为止, 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航运等门类齐全、设施完善、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同时,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参与东北亚区域协作和与省内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极大拓展了哈尔滨经济发展的腹地, 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优越的区位优势可以为现代物流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产业协作和资源优化配置。

发展现代物流, 需重点建设省级、国家级现代物流园区, 将哈尔滨建设成立足黑龙江、辐射东北、面向东北亚的物流枢纽城市和国际供应链服务基地。支持现代物流企业拓展网络服务体系, 加快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鼓励完善提升物流园区功能、鼓励物流服务外包、支持连锁经营、专业化配送、大型批发采购分销网络等现代商业组织。

(四) 高端旅游

哈尔滨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出境游集散地之一。充分利用哈尔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将哈尔滨打造成为吸引海内外友人旅游和投资的桥头堡;推动旅游业成为哈尔滨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经济增长点, 必须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整体服务形象和涉外服务的水平;不断增强哈尔滨旅游业竞争力, 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发挥自然风景秀丽, 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业。加大高科技游、工业游、地方文化游开发力度, 加快文化旅游配套设施、服务设施和旅游标准化建设步伐。推出一批名牌旅游商品, 提高旅游商品文化含量, 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大力引进国际知名酒店连锁管理集团和国际旅游代理商。重点推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门户网站,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大型旅游景区、高星级度假酒店、高端综合旅游休闲设施建设。积极举办国际性旅游活动、国际会议、国际体育赛事等, 发挥旅游产业链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提升高端旅游总体水平。

政府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政府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二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三是招商引资落实投资预算, 建设旅游业配套设施。

参考文献

[1]杜人淮.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及举措[J].现代经济探讨, 2007, (11) .

[2]陈自芳.促进自主创新与高端服务业的紧密互动[J].浙江经济, 2008, (13) .

[3]徐伟金, 周世锋, 秦诗立.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点选择[J].产经, 2009, (8) .

高端服务器谋变救局 篇11

小型机悲情陷困境

当淘宝最后一台小型机下线的时候,业界评价这是云计算时代分布式计算架构打败集中式计算架构的分水岭。x86平台一统企业网计算中心,似乎是近在眼前的事情。而集中式计算架构的主角、传统的服务器王者小型机面对着越来越加剧的衰落 。越来越多的工作负载RISC平台向x86处理器平台迁移,尤其在云计算和Fabric的大分布式计算架构驱使下,x86平台正在占据越来越多的新部署和创新领域,x86+Linux以及x86+Windows的组合不断推倒RISC+Unix组合的传统计算中心围墙,承载越来越多的关键业务系统,打破了多年以来x86+Windows/Linux服务器管边缘、RISC+Unix服务器管核心的架构模式。

左图是IBM和HP两家大小型机厂商从2011年到今天的营收曲线,从中可见令人沮丧的市场现状。根据IDC的预测,Unix服务器的营收将从2012年的102亿美元下滑到2017年的87亿美元;而Gartner的数字表明,Unix的市场份额将从2012年的16%下跌到2017年的9%。

30年了,曾经的王者Unix不得不面对严重且貌似无法挽回的衰落。这个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商IBM第三季度的财报更是验证了这种颓势——该季度IBM的硬件营收同比降低17%,而主要运行Unix工作负载的Power小型机更是同比骤降38%,令业界惊呼传统小型机的时代要结束了。

Power困境,一片萧杀。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IBM创立了一个新的项目品牌“IBM Enterprise”,主角之一,就是陷于困境中的Power平台,另一个主角则是经历过更多风雨的大型主机。

世间的轮回,潜伏在每一个角落。十年前,一个类似的问题令业界反复追问:大型主机最终会消亡吗?

然而,大多数人的悲观并没有影响十年后大型主机重放光芒——无论消亡的流言多么盛行, 尤其在云计算时代分布式计算架构被热烈追捧的背景下,IBM大型机不仅没有成为云时代的落魄者,反而已连续八个季度增长,在整个服务器市场约520亿美元的盘子里独占近10%的份额,且持续上涨架势十足。

等待Power的,或者说等待RISC架构的,会是另一个绽放期吗?

在Enterprise2013会议中,包括Nationwide Insurance CTO Jim Tussing、美国网球公开赛数字策略总监Nicole Jeter West在内的多个用户为主机和小型机背书,证明经典技术架构的价值依然受到用户的追捧。然而,这不能掩盖传统的高端服务器需要创新、改头换面来适应时代变迁的迫切需求。

Linux和开放,是IBM选择的两条路子。

企鹅Linux救局

Enterprise 2013的主题是Smarter Enterprise。主机和小型机的用户,在传统上被认为是服务器应用的高富帅,如今面临着x86的巨大冲击,什么样的选择更加smarter呢?

当2700多名全球各地的主机System z、Power小型机的用户代表在10月下旬依然热烈的奥兰多阳光下聚集,IBM第三季度糟糕的硬件业绩带来的不安定情绪蔓延在会场里挥之不去,他们期望从这里得到更多的信息和信心,也许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坚守还是转型的纠结,这个新的平台,会带来新的选择筹码吗?

“实际上不只是Power小型机进入了艰难时光,整个硬件都面临着艰难的挑战。但是,Power架构代表的核心技术价值依然得到许多用户的认可,例如数据中心的许多关键工作负载,RISC依然是最佳平台。”IBM Power System全球总经理Doug Balog说。在他的演讲中,PowerLinux和OpenPower是当仁不让的两个重点,但是Google并没有出现在演讲台上多少令人有些失望,好在NVIDIA派出了一个全球副总裁。

同样脱胎于Unix的Linux越来越受到数据中心的欢迎,基于Linux的关键工作负载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这也是IBM能够将Linux视为Power架构最佳救局者的重要原因。在7月份宣布了一项投资额达到10亿美元的PowerLinux计划后,此次IBM进一步重申了对基于Power处理器技术的Linux负载的投入。“许多企业正在使用x86服务器勉强应对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挑战,这促使企业不得不采购更多x86服务器,最终造成不可持续的机房扩张。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需要采用新技术来构建IT系统,他们需要一种开放、可定制的,并针对大数据和云工作负载而设计的技术,我认为Power+Linux会是客户实现业务创新的最佳平台。”Balog说。

对于小型机的前景问题,Balog的说法很值得玩味:“你看到Google的选择了,他们对于x86技术最有体会,但是服务器蔓延的速度太快了,他们希望有更好的平台来保证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业务创新上。”

对于这一点,美国网球公开赛数字策略总监Nicole Jeter West在演讲中也有提到。她说,基于Power平台的应用系统让她的数据中心管理很轻松,她们曾经经历过大规模的分布式架构会带来服务器不断蔓延的管理麻烦。“要管理一个或者几个服务器农场,那是很令人头痛的事情。”她说。

开放和Linux能否让Power架构重放光芒尚不可知,但是主机已经是Linux的受益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基于Z/OS和Linux的工作负载都在增长,IBM对两个平台技术的投入都将持续。”IBM System z全球总经理Pat Toole说。如果说,此次Enterprise2013带给Power用户更多信心的是来自IBM高层的承诺,那么主机用户则得到了更实在的“能力”——Toole的演讲很技术,信息也很丰富,但是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就是IBM着力于提升主机对于商业分析和云计算架构的支撑能力。目前的zEnterprise大型机家族包括zEC12、zBC12和企业级Linux服务器(ELS),IBM发布了DB2 11 for z / OS以帮助企业增强对于Hadoop的处理能力,而IMS 13和主机平台的结合,能够将非结构化数据和社交数据无缝集成进行分析,让企业可以创建一个精简安全的信息枢纽平台,提供关键业务洞察力。此外Toole还介绍了全新的IBM身份管理分析解决方案、新的SAP方案包等。

IBM Cognos TM1 for zEnterprise则将服务重点放在了CFO的需求上,可以帮CFO提供完整的绩效管理和优化灵活的企业规划、预算、分析工具包, 并支持移动端应用。

最古老的服务器大型主机和最时尚的智能终端的结合,恐怕是云时代最奇妙的IT故事。其背后,则是充满艰辛的转型和谋变。

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篇12

1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1.1 文献综述

国内学术界对航运高端服务业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目前对航运高端服务业有以下几种界定。杨绍波等(2006)提出航运高端服务业的概念,将航运服务业划分为低附加值的服务业和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务业,其中高端航运服务业包括航运金融、海上保险和航运咨询服务等内容,属于航运上游高附加值产业[1]。任声策和宋炳良(2009)[2]对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内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内涵。从价值链角度认为其属于航运服务业的上游产业,包括船舶登记、船舶买卖、航运融资、航运保险、海事仲裁与诉讼、公估公证、海损理赔、航运交易、航运咨询、航运组织、人才培养等,这与杨绍波对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定义是一致的;从服务内容和结果角度认为其提供的航运服务内容和结果富含知识、经验和高附加值;从服务提供者角度认为航运高端服务的提供者往往集技术性、知识性、信息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等一个或多个特征于一身,同时在航运服务业内积累了多年的专业经验;从服务需求角度,学者认为航运高端服务需求比低端需求更具个性化和灵活性,呈现比较明显的定制化现象;从服务过程角度认为航运高端服务过程往往需要服务需求双方更多的互动参与,期间需要运用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处理复杂的情境因素,服务时间较长或服务重复性较低。程军(2010)将航运高端服务业界定为与航运相互影响的智力化、资本化、专业化、效率化的服务业,主要包括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法律、航运交易、航运中介服务、航运信息指数、航运行业组织等服务[3]。除此之外,各学者在航运高端服务业的产生的原因和演化(任声策、宋炳良,2012)[4]、发展机理(任声策、宋炳良,2009;汪旭晖,2013)[5][6]、发展模式(王列辉,2009;吴向鹏,2010)[7][8]、构建评价模型(袁炎清、程军,2012)[9]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多数学者是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角度进行的探讨。李荔(2010)以山西人才队伍建设为例提出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开发人才资源的对策和举措[10]。真虹(2011)针对上海国际航运高端人才的现状,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高端人才的发展策略[11](12-14)。刘艳飞和叶钦地(2012)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分析福州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并从扩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活力三个方面提出高层次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12]。

以往都有一些学者研究航运高端服务业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但是将两者结合,即研究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很少,因此本文将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研究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出相应对策。

1.2 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航运高端服务业还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可以得出多数学者在航运高端服务业属于上游高附加值产业上有一致的认识,其所包含的内容也很一致。本文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及高端服务业理论基础上,将航运高端服务业界定为航运上游集智力化、资本化、专业化、效率化等特征为一体的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务业,主要包括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咨询、海事仲裁与诉讼、航运交易、航运环保、航运信息指数、航运行业组织等服务组织。

虽然我国学术界对航运高端服务业人的概念、范畴等并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但是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作为我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航运强国的中坚力量,对其内涵和范围进行界定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真虹等(2009)根据核心产业原则、经济贡献原则和知识密集原则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急需的12类关键人才,即高级航海技术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船舶管理专业人才、高级船舶修造、港口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国际化海事教育与培训人才、船舶检验与验船师、海事安全与海事技术服务人才、国际航运经纪人才、国际航运金融人才、国际海事法律和仲裁人才、国际航运保险人才、航运咨询与研究人才12类人才[13]。本文结合航运高端服务业的概念和真虹等学者提出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所需要的12类关键人才,将高端航运服务业人才界定为集知识性、技术性、信息性、专业性和经验性等特征于一身,为高端服务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航运高端服务业复合型从业人才,即在国际航运政策、航运和船舶经营管理、航运金融、航运交易、海事法律等领域,跨多个领域、跨文理学科和中外法域、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制定发展战略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端人才。

2 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为引进和造就一批高端优秀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各部委及各地以高端引领为方针,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下,搭建和构筑人才平台载体,积极组织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和举措,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而这其中也包括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在国家级的引才项目中,中科院实施的“百人计划”是一项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旨在从国内外引进和培养一批领衔式的学科带头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到2012年已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2237人;教育部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招揽和培养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截止2012年共聘任1800余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意在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并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优秀学术带头人,到2012年年底已达到2800余人。除此之外,各地也在不遗余力的实施各项人才政策和举措,以吸引和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为当地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上海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国际航运和金融中心,在航运高端服务业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针对浦东新区国际化高端航运人才稀缺、高级航运管理人才不足的情况,浦东新区相继制定并出台了《浦东新区集聚航运人才实施办法》和《浦东新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意见》等政策,加大现代航运人才资源开发力度,还与知名航运高校和机构及用人单位合作,设立高级航运人才培养项目“领航精英计划”,加快培养本土高级、紧缺航运人才,提升航运高端服务业水平;上海将“千人计划”的使用范围夸大到航运领域,鼓励相关机构引进各类高端紧缺人才,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才给予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入学、落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上海浦东新区航运服务办公室联合世界海事大学共同举办的国际性高层次航运企业高管培训班,旨在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培养高端人才,提高学员在航运金融、航运法律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务管理能力,增强国内航运人才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敏感度和认知度,以加强航运企业在国际航运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

国内航运海事高校为培养高端航运服务人才,也进行了相关课程的设置,例如大连海事大学本科专业开设了海事管理和航运管理两门学科,上海海事大学除了航运管理、海洋管理专业外,还开设了海商法和航运金融专业课程,旨在培养服务于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高端人才,为中国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输送更多航运高端人才。

3 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虽然我国各省市实施的一系列人才政策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中起到了的很大的支持作用,在高端航运服务业方面还非常薄弱,如航运金融、经济、法律、信息咨询、交易定价和航运教育培训等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航运高端服务人才短缺,未能适应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及航运强国的要求,与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典型国际航运中心尚存在较大差距。

3.1 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严重匮乏

发展航运高端服务业需要大量既具备航、金融、法律、保险等专业知识又具备丰富航运经验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此类复合型人才还很少,可提供航运高端服务的更少。当前我国的航运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以货物运输、港口服务、货运和船舶代理、报关报检等劳动相对秘籍的初级航运服务也为主,多数航运人才集中在传统的航运服务业,现代航运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航运人才比重很小,造成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法律、航运交易等航运衍生服务业发展滞后于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为例,2009年上海航运从业人员总量的估计值为21.99万人,其中航运衍生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仅为0.21万人,而符合上海国际航运高端人才界定的人才仅为1770余人,而2007年伦敦的航运高端服务业的雇员数已达14300人[11](13),可见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仅在数量上差距已经很明显。

3.2 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航运高端服务业是一个对知识性、技术性、信息性、专业性和经验性要求都很高的产业,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与普通的航运从业人员相比,需要有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很强的专业背景,必须具备航运、金融、保险、经济、贸易、法律、外语等领域的复合型知识和技能,同时通晓国际航运规则和管理。而目前我国航运高端人才的培养机制严重滞后于航运业的发展,缺乏对航运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培养。国内多数航运或海事高校的专业设置难以与企业需求对接,全国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的很少,即使一些海事高校设置了相关课程,但学科和专业设置涉及领域较窄,很难适应航运高端服务业发展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致使航运高端人才得不到充足的供给;企业也无法承担所有人才的培训,因为航运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培训需要比其他行业人员投入更大量的资金,比如公估师、验箱师、高级法律人才等;另外,社会上缺少专门的培训机构或公共实训基地,使得员工在职培训和学生实习投入不足,导致人才知识更新速度慢,知识结构老化,无法把握和跟踪最新的现代化航运知识和管理理论等,从而难以满足现代航运服务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4 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当今衡量一个港口城市的标准已不仅仅是港口吞吐量和航运企业运力,而是航运服务水平和对国际航运市场的控制能力。因此,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在发展巩固硬件环境的基础上要尽快提高航运软环境综合水平,尤其是航运高端人才队伍的建设,加之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信用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国际航运、航运金融、航运交易、航运保险等在成的严重影响,更凸显出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1 产业集群集聚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

目前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已成为发展航运业的亮点和着重点,尤其是促进我国航运高端服务业的集群。航运高端服务业产业集群能够吸引大量具备专业性、知识性、经验性、技术性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此领域,形成人才集聚优势和专业化人才库,从而为各地区降低人才引进成本,也使企业搜寻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航运高端服务产业集群政策倾斜和配套服务建设,通过财税、政策扶持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航运高端服务企业在航运业发展优势地区集聚,例如争取和邀请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地航运金融及保险机构来中国大陆航运发展优势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吸引国际海事组织、行业协会设立相关机构,从而通过这些组织和跨国企业在全球内配置航运高端服务人才。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协调好航运高端服务产业集群内的行业分工、协作与集聚,消除不同部门间的行政障碍,为航运高端服务业营造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氛围。对于航运服务产业而言,要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航运上游服务业,使航运服务功能从低层次、门类少、各自发展向较高层次、门类齐全、各项服务协同发展的方向转变,进而更好的集聚航运高端服务人才。

4.2 强化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机制

打造一支高端复合型航运服务业人才队伍,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航运服务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提供跨专业、跨学科的人才培养项目。首先,各海事和航运高校应在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创新,鼓励船舶设计与建造、轮机工程、船舶驾驶、水运会计、港口工程、海洋工程、物流运输、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学、法学、英语、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在研究生阶段进入到国际航运和船舶经营管理、国际航运政策、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法律等领域的研究,并根据航运服务业发展的需求调整并重新设计专业课程,使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接轨,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国内外专业领域优秀专家和教师,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培养更多跨学科、复合型、实用性人才;其次,航运服务企业可以从高级船员、船舶和港口及海洋工程技术人员、航运管理人员中吸收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员,加大资金和力度培养,使其具备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航运金融、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成为复合型专门人才;再次,要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联盟,国内各海事高校可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学科优势,通过联合培养、师资交流、实验室共享等方式共同培养航运高端人才,同时国内高校应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航运人才的国际化素质,此外应加强校企合作,海事高校可通过将学生输送至企业实习来提高实践能力,企业可通过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项目来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

4.3 优化人才引进环境

各地区应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在住房、医疗、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强化人才奖励和保障制度,努力形成人才引进和保障机制,增强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智力和资金支持。可设立航运专项基金,对引进的航运高端人才给予财政补贴,对于部分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给予奖金奖励,此外可建立税收优惠和个税退税制度,其中优惠和退税部分可由地方政府承担。同时,放宽对中国所需的国际航运服务业高端人才引进的移民政策和获得永久居住权的优惠条件,从而引进一批具有在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等国际航运中心工作经验丰富的海外航运高级人才,以更好的为我国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贡献力量,构筑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高地。

摘要:鉴于我国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严重短缺,培养机制不完善,文中从界定航运高端服务业和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出发,通过分析我国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我国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与建议,旨在通过探讨我国如何有效开展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级政府、企业、高校等组织建设航运高端服务业人才队伍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上一篇:统一关系下一篇:信息处理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