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应用领域

2024-07-08

高端应用领域(精选11篇)

高端应用领域 篇1

多年来CT的发展一直向着速度更快、图像质量更优、临床功能更强的方向发展。在人们怀疑这一规律在CT发展到64排之际是否仍然适用时, 飞利浦以Brilliance i CT证实:现阶段扫描速度、图像质量和检查剂量仍然是CT发展的主题。

新的技术, 新的设计

Brilliance i CT彻底摒弃了传统技术, 应用了气垫轴承、水冷球管、球面探测器、二维滤线器等大量最新专利技术, 以平衡发展的设计理念实现了机架、驱动、球管、探测器等全部重要结构的整体跨越。

飞利浦推出的Brilliance i CT (以下简称i CT) 是目前转速最快的CT, 同时兼具大范围的扫描和低剂量条件下的超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它所采用的CT硬件平台是飞利浦医疗保健集团耗费巨资, 历时多年, 由全球资深工程师共同打造的一个全新高级CT成像平台——“i”Plat Form平台。平台无缝整合了当今先进的气垫机架技术、管球技术、球面探测器技术、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最新剂量管理方法和技术, 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综合性能达到了目前的高水平。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奥秘在于:飞利浦凭借其掌握的CT影像链核心科技, 在研发中充分实施精于“芯”的原则;所有技术的选择和应用都着眼于临床实践的需求和要求。

“i”Plat Form平台硬件系统创新主要涵盖影像链系统的每个环节, 包括i MRC管球系统、立可锐Nano探测器系统、Air Glide气垫机架系统、DAS数据采集系统、激光数据传输系统、Hybrid power B高压发生器等。

(1) i MRC管球系统

i MRC管球系统为影像链源头提供了可靠保证, 其热容量大、散热率快、双支撑轴承转动更稳定、智能动态飞焦点、寿命更长更可靠。开辟了技术领域的新高地, 以系统化方法全面创新管球设计和制造。

(2) 立可锐Nano探测器系统

Nano Panel三维球面探测器采用纳米高集成探测器技术, 实现将传统CT探测器组件高度集成于一个模块, 每块Nano Panel都相当于256个传统CT的探测器单元。其采用了球面排列, 在探测器Z轴上的每个探测器模块均垂直于球管光源。这种设计使Nano Panel成为一种可以使用三维滤线器来同时过滤X-Y-Z三轴的X射线散射线的探测器, 降低线阻和X射线散射线噪声。成像剂量降低50%。散射线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不仅改善图像清晰度, 更显著降低了为克服以往清晰度降低所额外付出的射线剂量。

(3) Air Glide气垫机架系统

Air Glide Gantry气垫机架, 一种没有接触的高科技系统, 气流层把以往相关运动的2个摩擦表面分离开。气垫机架实现将机架在空气中悬浮起来, 稳定地高精度旋转, 机架悬浮在5μm的高度做相对运动。悬浮是由滑环腔内导入的压力空气来实现的, 保证转动轴的悬浮。气垫机架完全消除固体之间的摩擦及由此引起的摩擦热。Air Glide气垫机架系统性能已经超越快速转动的范畴, 更重要的是消除传动滚珠式机架转动中产生无法避免的震动所致的影像质量衰减;“动中取静”——Air Glide气垫机架有效克服了这个两难困境。

(4) DAS数据采集系统

独特设计的“立可锐”三维球面探测器技术, 提高探测器灵敏度同时, 更采用了第三代Tach 2高度集成技术DAS系统, 实现了业内最高程度的探测器电路集成, 显著降低电子噪声水平, 保证图像质量, 降低检查剂量;TACH 2技术模块化设计, 保证未来技术升级需要。

(5) 独有的激光滑环数据传输系统

“i”Plat Form平台采用了飞利浦独有的激光滑环数据传输系统;在数据流的末端为信心开辟了一条信息高速公里;瞬间完成超大数据量传递, 其每秒传输的数据量是传统技术的5倍;激光滑环保证海量数据传送效率, 更有效克服传输过程中传统设计无法克服的噪声机制;宽余量的激光数据传输系统同样保证未来技术的采用和升级的需要。

(6) Hybrid power B高压发生器

高科技一体设计高压发生器, 具备目前业内最高的工作负荷输出和成像能力;充分满足极高转速成像、极胖患者成像。

着眼临床, 好评如潮

飞利浦掌握了CT影像链核心科技的研发, 在研发中充分实施精于“芯”的原则;所有技术的选择和应用都着眼于临床实践的需求和要求。

i CT从2007年北美放射年会发布至今, 飞利浦医疗保健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已接受了超过150台i CT订单, i CT全球装机目前已超过120台, 用户广泛分布在美国、欧洲、亚洲、中国、南美、澳大利亚、俄罗斯、土耳其等各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及地区, 占据了全球超高端CT市场过半的份额。市场接受之迅速、客户体验之振奋令人欣慰。

随着i CT的装机量逐渐增多, 来自全球的i CT评测也随之而来:荣获全球著名的产业评鉴机构福洛斯及苏利文 (Frost&Sullivan) 2009年创新医学影像产品奖;荣获著名医疗产品测评机构KLAS 2009最佳医疗产品奖。

质高剂低, 速度更优

i CT影像质量提升令人瞩目。低剂量心脏检查影像质量可与常规螺旋扫描质量相媲美。月食动态准直器 (Eclipse) 技术使得大范围、小螺距螺旋扫描检查辐射剂量大幅度降低。新型的射线边缘滤线器将成人尤其是大体型患者辐射剂量减低10%以上。基于i CT的超高速扫描能力, 医生们发明了快速门控扫描技术, 仅通过一次快速的扫描, 就可以获取包括肿瘤、隐性心脏病在内的全部重要器官的影像信息, 使病变在早期就得到有效治疗, 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避免急性心肌梗塞, 降低死亡率等多方面有重要意义。

前段时间, 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演员因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诊疗, 而为他完成关键性诊断的就是来自飞利浦的i CT。这充分显示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患者对于i CT快速、高质量的诊断信心。

品质和工业设计, 更胜一筹

飞利浦i CT除了在图像质量和扫描速度有极高的水准外, 它的外形设计和设备质量也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让我们听听来自全球飞利浦i CT用户的心声:

“i CT大概是我10年内看到的最完善的设备, 飞利浦采取了溯本求源的质朴设计思想, 而且它看起来很亲切友好。”

“我们拥有这台设备将近7个月了。我们过去期待的无需服用药物控制心率实现高心率检查, 它做到了!我们完成了很多超过90次心率的检查而无需服药的检查。”

“我以为飞利浦一定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来完善这台设备, 它完全没有我们拥有的64排CT曾经出现过的小毛病, 我们对这台机器的意见是零。”

“256 CT的确是台0问题的设备, 我们在使用的第一天就做了多种应用, 完成了大量病例的检查。”

中国已经装机了6台i CT, 奇迹般的安装应用速度和完美的表现是对i CT共同的评价。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从拆除原机、到机房改造装修、再到新机器安装调试完毕, 仅仅28 d, 工程师队伍和物流团队的敬业、专业和紧密配合令人赞叹。i CT不仅解除了胖人做CT的禁令, 还实现了“无限制的心脏扫描”, 患者随来随做、无需做任何特殊准备, 不仅能够以低剂量完成高心率、心律不齐的检查, 而且能够清晰诊断软斑块以及支架内腔和支架结构。

四季轮回, 永恒承诺

飞利浦以先进的技术和一流的售后服务面向全球的客户, 坚定的在“精于心, 简于形”的研发创新原则的道路上前进。“四季轮回, 永恒承诺”, 从采购计划到安装使用, 从使用高峰到设备更换, 飞利浦帮助您在每一个步骤都获得成功, 使更多时间花在处理诸如满足患者需求等重要事务上。相信在未来, 飞利浦一定能够带来更多先进优异的产品, 继续推动着医学领域的发展。

高端应用领域 篇2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项目不同会有所调整)第一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概况 1.1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概况

1.1.1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承办单位 1.1.4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负责人

1.1.5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地点

1.1.6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背景

1.3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

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3研究工作范围

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 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2.1 概况 2.2 财务状况

2.3单位组织架构

第三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 3.1市场发展方向

3.2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3.3市场前景预测

3.4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

3.4.1产品生产纲领

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

3.4.4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应用领域

3.4.5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应用推广情况

第四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方案

4.1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内容

4.2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条件

4.2.1建设地点

4.2.2原辅材料供应

4.2.3水电动力供应

4.2.4交通运输

4.2.5自然环境

4.3工程技术方案

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4.3.2产品技术成果与技术规范

4.3.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3.4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

4.3.5生产工艺

4.3.5安装工艺

4.4设备方案

4.5工程方案

4.5.1土建

4.5.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4.5.3道路停车场

4.6公用辅助工程

4.6.1给排水工程

4.6.2电气工程

4.6.3采暖、通风

4.6.4维修

4.6.5通讯设施

4.6.6蒸汽系统

4.6.7消防系统

第五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进度

第六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环保

6.2节能

6.2.1能耗情况

6.2.2节能效果分析

6.3招投标

6.3.1总则

6.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6.3.3招标内容

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7.1投资估算

7.1.1编制依据

7.1.2编制方法

7.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1.4建设期利息估算

7.1.5流动资金估算

7.2资金筹措

7.3投资使用计划

第八章 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8.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8.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3.1年销售收入估算

8.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8.3.3利润及利润分配

8.4财务分析

8.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8.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5不确定性分析

8.5.1盈亏平衡分析

8.5.2敏感性分析

8.6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9.1风险因素的识别

9.2风险评估

9.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章 附件

10.1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10.2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10.3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10.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10.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10.6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10.7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10.8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医药研发领域的高端实验室 篇3

怎么想到做这个生意?

2003年,美迪西创始人陈春麟回国考察中国医药市场。那个时候,现在的龙头CRO企业“药明康德”做临床前业务也刚处于起步阶段,他意识到回国做CRO应该是不错的时机。但事先必须找出差异性做一种特殊服务。最终学药理学及毒理学出身的他选择了做临床前动物实验研究和综合药学服务,当时在国内没人做动物实验,他决定选择一块空白市场切入进来。

跟同类企业相比,差异性在哪里?

跟国内众多CRO企业以化学为主不同的是,美迪西选择提供高难度的临床前动物实验研究服务和综合药学服务他们要打造医药研发领域的“高端实验室”。 做化学实验服务的进入门槛低,没有规范要求,实验室可大可小。但做动物实验却门槛非常高,有很多标准,对狗、猴子等动物要多大的轮距、病原体等都有要求,需要非常先进的实验室条件和仪器设备。陈春麟最初买了一台分析动物血样的仪器,仅这一台设备就占当时总投入的10%左右,还要有其他很多配套仪器。

拓展市场时遇到哪些挑战?

2004年时,国外客户对中国CRO公司的知识产权意识非常担心。他们不敢把全部实验都给美迪西做,担心被复制。美迪西成为第一家把动物实验打入美国市场的企业。

陈春麟邀请国外专家来中国考察,最初先由朋友介绍一些业务。2007年底,美迪西迎来了美国临床前研发公司MPI这位挑剔的合作伙伴,同时也遭遇了管理上前所未有的挑战。处于双方合作的考虑,他们将公司一拆为二,并成立新公司——美迪西普亚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将动物实验室和化学生物分开独立运作。MPI公司派遣管理人员、实验人员入驻动物实验室。美迪西当时属于国内第一家跟美国合作的国内CRO公司,没有先例可循,加之双方缺乏合作经验,合资之前没有考虑太多的管理问题和合作问题。合作3年后,陈春麟最终将股份买回。

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在陈春麟看来,尽管发展出现过一些问题,但与MPI的合作对美迪西走向国际化仍是利大于弊,这次深入合作帮助美迪西建立了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

高端应用领域 篇4

为科学指导稀土行业发展, 推动稀土产业整体迈入中高端, 工业与信息化部特编制《稀土行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 未来我国将强化资源和生态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支持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 培育行业新动能;推动集约化和高端化发展, 调整优化结构;加快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 构建循环经济;推动利用境外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打造新价值链, 实现互利共赢六项重点任务。

工信部将重点加强《规划》与科技、财税、国土资源、金融等政策的配套与衔接, 发挥协会、学会等中介组织作用, 出台《稀有金属管理条例》, 通过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等渠道统筹支持稀土科技研发、应用产业发展、资源地转型升级, 建立“政产学研融”支撑推动体系, 鼓励推动企业“走出去”, 开展国外稀土资源开发与材料深加工项目合作。

强化资源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强稀土资源管理

我国将加强国家对稀土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 根据资源形势和市场需求, 合理调控开采、生产总量,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需要, 到2020年稀土年度开采量控制在14万吨以内。稀土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将受到严厉打击, 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稀土行业将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除六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外不再新增采矿权;继续支持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重点资源地完善矿区资源保护和监控设施, 加强稀土矿采选项目技术改造;加强对已探明的大中型矿产地资源储备和保护, 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2016~2020年) 》相衔接, 划定一批国家规划矿区, 实行统一规划, 规模开发, 重点监督, 推动优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加强资源地生态保护

稀土行业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建设项目和企业环评严格审查,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行业将推广采用采矿新技术、新工艺, 落实稀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和经济责任, 加强尾矿库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 实行生产排污许可证制度;推广离子型稀土矿浸萃一体化、冶炼分离污染防治新技术, 促进行业清洁生产。我国将建立稀土绿色开发机制, 落实行业规范条件, 全面推行稀土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按功能分元素管理稀土

我国将稀土元素按资源稀缺程度及功能开发情况划分为战略性、关键性及一般性三类, 实行元素分类管理, 实现元素价值和经济利益相匹配;加强战略性、关键性产品储备, 健全稀土储备体系;加强对中重稀土元素的开采、生产、流通等全产业链管理, 坚决打击稀土违法违规生产和出口走私、逃避缴纳税款等行为。

支持创新体系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完善行业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 稀土行业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稀土创新体系, 推进建设国家、行业创新中心和服务平台;瞄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战略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实现稀土功能材料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等重点应用领域的突破, 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先进企业;开展稀土金属资源高效分离提取、低成本绿色冶炼分离、高端产品制备、废旧稀土金属回收等技术与关键装备研究。

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建设

稀土行业将加强专利分析与战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 构建产业化导向的稀土技术核心专利和专利池;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开发, 鼓励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发挥稀土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学术团体和行业组织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完善稀土国内标准体系, 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搭建稀土标准化信息平台, 服务行业管理。

推进稀土功能机理研究

行业将挖掘稀土元素本征特性, 探索稀土材料新功能, 拓展新应用;瞄准国际新材料前沿, 开展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稀土磁性、催化、光功能等新材料研究, 突破一批国家亟须、引领未来发展的稀土新材料及绿色制备关键技术。

推动集约高端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稀土集约化发展

我国将继续实施大集团战略, 进一步推动稀土矿山开采和冶炼分离、资源综合利用的集约化生产, 将矿山开采、冶炼分离及资源综合利用全部纳入六家集团管理, 实现稀土集中生产、管理、工艺流程再造;完善集团间协作机制, 加强行业自律, 维护市场秩序, 保持供需平衡, 承担社会责任。支持集团做大应用产业, 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江西赣州“中国稀金谷”建设, 推动内蒙古包头、福建龙岩、四川凉山等重点稀土资源地产业转型升级, 延长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

促进稀土材料高值应用

我国将加快发展高性能稀土磁性、储氢、晶体、发光、高频等新材料, 提升稀土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保障能力, 培育稀土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 发挥稀土材料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实现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稀土行业将向下游延伸产业链, 推动稀土磁性材料-永磁电机、稀土发光材料-LED显示器件、稀土催化材料-工业窑炉脱硝功能器件、稀土合金材料-汽车及航天航空零部件等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一体化发展, 形成与终端应用需求相适应的原料供给体系, 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以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应用需求为导向, 鼓励下游企业参与稀土新材料研发, 加强稀土与应用产业紧密衔接,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功能元器件和零部件, 提升稀土功能材料及元器件研发、生产水平, 实现稀土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加快绿色智能转型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推进上游产业绿色转型

我国将大力研发稀土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和冶炼分离新技术和重点装备, 加大离子型稀土原矿绿色高效浸萃一体化、低碳低盐无氨氮分离提纯等稀土采选、冶炼分离清洁生产新工艺的推广力度, 加快企业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优化升级, 进一步提高生产、环保等技术水平, 降低能耗物耗, 实现废水零排放和废物资源化利用, 严格职业卫生防护管理。

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尾矿资源、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研发废旧稀土产品再利用成套技术, 建立健全回收制度, 完善稀土回收利用体系, 提升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加快智能化改造

稀土行业将支持稀土矿产资源、稀土材料和生产工艺基础数据库建设, 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健全企业ERP体系;建设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系统, 建立企业生产经营台账、生产监测调度数字化管理系统、安全监测系统, 实现稀土材料生产和运行管理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支持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建设稀土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管理控制系统, 实现生产过程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在线检测;建立生产过程的控制模型及产品识别码, 实现设备与流程的在线故障诊断与关键作业的智能化控制, 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节能降耗,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稀土冶炼分离和稀土材料生产流程数字化、主体装备智能化、生产工艺优化和服务远程化。

拓展稀土绿色化应用

我国将着力拓展镧铈钇等高丰度元素在工业节能、机动车尾气净化、工业窑炉废气脱硝等环保领域的应用, 加强稀土钢及铝、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研究;开展稀土特种玻璃、钇锆陶瓷、抛光剂、化工助剂、污水处理剂、涂料等功能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铽镝减量和镧铈钇替代镨钕的技术, 开发低成本稀土磁性材料, 推动铈 (或富铈) 磁体的产业化, 扩大在电机等领域的应用。

利用境外资源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加强稀土国际合作

我国将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通过政策联动、行业自律等措施增强我国稀土企业市场话语权。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优势, 推动稀土企业走出去, 合作开发境外资源及产品深加工;鼓励稀土企业与境外新材料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合作, 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引进境外专业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引导外资投向稀土环境治理、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和高端应用及器件制造产业等领域。

推进稀土标准国际化

我国将围绕稀土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重点稀土标准的制订, 发挥企业、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提升中国稀土标准的影响力, 促进中国标准走出去, 实现稀土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衔接。

打造新价值链实现上下游产业互利共赢

推进资源地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将完善稀土开发收益分配机制, 加大资源收益在资源地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替代产业等方面的支持, 促进资源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 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企业在靠近稀土资源地发展精深加工, 由材料加工生产向部件制造、半成品及生产服务业延伸, 增加产品附加值, 推进资源地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新的价值链

我国将加强稀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稳定供需关系, 引导价格预期, 促进和扩大稀土在节能、环保和家电等下游领域的应用需求, 实现上下游利益共享、协同发展。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 通过上市、增资、并购等手段整合中高端应用产业链, 培育新的应用市场。

高端应用领域 篇5

传统领域稳定:公司是油气、工程机械等领域国际主流厂家的长期供应商,尽管去年受制于油价下跌,相关产品毛利率出现一定回落,但公司营业收入稳中有增,反映订单依然饱满。随着油价企稳,公司产品盈利能力也将恢复稳定,传统业务有望继续为公司带来持续现金流。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当前50%的订单来自于存量订单的维保业务。由于阀门类和泵类产品需要定期维修和更换,且这部分市场受油气价格变动影响较小,对公司而言是稳定的收入。

核铸件龙头:公司是国内极少数持有核安全一级泵阀支承铸件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公司CAP1400 屏蔽电机主泵泵壳研制项目已经通过验收,标志着公司掌握了核岛铸件制造关键技术,进入核电核心领域。掌握该制造技术是实现第三代核电自主化和批量化发展的关键节点之一。2015年将成为核电重启的关键之年,3月份红沿河二期项目开工、4月份华龙一号核准预示着核电建设重启已经开始提速,预计年内将累计8台机组开工建设,而进入十三五随着内陆核电项目的启动,未来核电零部件需求将加速释放,公司作为核电铸件核心供应商将明显收益。

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叶片顺势扩张: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制造是国内高端装备升级的主攻方向之一,而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导向器、机匣等核心件的精铸和加工是其中难点。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零部件精密铸造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产品已经打开国内外市场。同时公司启动再融资投入相关产能建设,将实现产能瓶颈的突破。未来随着航空发动机的升级换代、燃气轮机使用的进一步推广,公司产品应用前景广阔,顺势扩张将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0.5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15亿元,发行价格为25.67 元/股,定增对象包括杜应流先生、中广核财务公司、国开金融、博时基金等。实际控制人杜应流认购发行股份的13%,高管及员工认购23%,核电巨头中广核认购2亿元,以及代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国开行的入股4.5亿元,均体现了对应流股份长期发展的信心。

核电、航空等领域均为中国装备制造升级的核心内容,未来随着技术的升级、产能的扩张,公司产品将大量应用于上述方向。未来随核电重启、高端产品放量,公司盈利将加速回升。公司非公开增发价25.67元,目前股价仅20元附近,建议关注。

高端应用领域 篇6

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实力[1]。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对于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2]。“十二五”期间,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高端数控装备产业的政策和措施,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高端数控装备产业的发展。2015年两会特别指出,高端装备制造将成为下一片蓝海,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050年,迈入世界工业强国;同时,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鼓励关键信息技术的攻关和创新应用。

北京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人才、技术、产业等各方面都具备独有的优势,在新形势下面临发展重点的调整和产业链的重新梳理。未来几年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3],既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又是构建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北京市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位于全国的技术前沿,所以要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适合北京的发展模式,主推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

本文对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展开调查,分析大数据应用现状,并提出大数据助推北京高端装备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一、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大数据应用现状

作者对北京31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有效。问卷设计对象包括9家数控机床企业,9家3D打印企业,12家智能机器人企业,另有1家机构三个领域都有涉及(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一)企业概况

被调研企业的企业规模不等,其中,总资产有在4 000万元以下的,也有在4亿以上的,年销售收入有500万以下的,也有在3亿以上的。具体来说,总资产4 000万元以下有13家,4 000万以上、4亿以上有17家,4亿元以上有1家。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下有5家,500~3 000万之间有11家,3 000万元以上3亿以下有13家,3亿元以上2家。从从业人员数目上看,绝大部分企业的职工人数都在300人以下,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员工总数的10%以上的企业比例达到67.7%,专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企业当年员工总数30%的企业比例达到83.9%。

(二)大数据应用情况

大数据的应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贯穿大数据技术,将各个业务系统集成在一起运行,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然后再反馈并指导研发、生产、销售和仓储等环节。目前来看,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大数据的应用程度还不是很高(见下页表1)。

调查结果显示,软件系统CAD/CAM、ERP等应用比较广泛,但CRM和SCM却普及度还比较低。大多数企业选择将软件系统集成在一起运行。调研还发现,目前企业更倾向于在研发和生产环节进行大数据技术的投入(见下页表2)。

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想要实现的主要目标集中在产品优化、成本控制和运营优化三个方面。

调查中大多数企业希望政府能够支持和推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包括促使产业联盟、制定行业标准,以及产学研结合。特别的,在政府提供的支持上,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资源整合、技术指导、开放数据、购买产品。

二、大数据应用于北京高端装备业的问题与对策

(一)树立高端装备产业中大数据应用的数据安全观

目前,我国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在对北京优秀企业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的数据应用大多局限于内部。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大数据环境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严重阻碍着技术创新和发展,是大数据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未来趋势是与信息技术全面综合集成,以数字化、网络化应用为特点的新阶段,此阶段特别重视大数据下的安全问题。我国在充分引入大数据技术的同时,也应该特别重视行业、企业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所引发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基于我国信息化尚处于发展初期的事实,应该及时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树立大数据应用的数据安全观,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大数据安全中的应用。一方面,国家要紧跟大数据技术发展步伐,及时弥补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漏洞,从法律层面保证企业、个人的数据安全;另一方面,企业要特别重视经营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对敏感数据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在充分利用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同时,也要注意审视信息系统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对于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数据安全部门。

(二)加强对高端装备产业中大数据应用理论和政策的研究

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在第五届云计算大会中指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一方面需要对理论和技术进行拓展和原始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对有目标导向的应用进行拓展合作,比如以行业应用、移动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推动大数据在具体应用领域的发展和完善。大数据的应用不仅需要在企业中进行推广引用,同样也需要理论和政策层面的基础性研究,建议在政府层面设立大数据应用研究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加强对制造业中大数据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共性问题以及不同产业应用的特性问题。

积极推进大数据理论和政策研究能够提升我国实体经济和两化融合下新型制造业的发展,也能促进信息消费的发展,使之成为大众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最后在推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三)加强高端装备产业中大数据应用的商业模式研究与经验交流

近年来,为促进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推广应用,相关领域组织了中国大数据论坛、百度大数据论坛、大数据颠覆营销高峰论坛、全域大数据峰会等一系列交流活动。这些经验交流活动旨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快社会生产要素的资源共享、集约整合和协作开发,为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提供创新思路。通过研究大数据论坛中的成功案例可以发现,大数据在互联网企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大数据信用评级体系,这种信用评级体系收集网上客户的消费行为、网上浏览行为等活动,通过企业内部一套完整的网络数据模型及信用体系整理出信用数据。通过信用数据为每一个商铺、每一个店家做信用等级的评分,根据这个评分为客户发放微贷,从500元~100万元不等。阿里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大量客户数据,建立大数据评价体系,这种做法打破了传统银行需要抵押贷款的商业模式。阿里巴巴集团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思路。

北京是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北京地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多的优势,一方面,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项目建立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一体的“产学研”组织,通过项目攻关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可以在政府之外通过建立民间学术团体、协会促进各行业间的经验总结交流。

(四)建设北京高端装备产业大数据应用云中心

目前,大数据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电子商务、智能交通、政府决策、辅助医疗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在工业应用领域,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作者调研的这几家企业规模都不大,数据处理部门都刚刚开始建立,数据处理专门技术人员缺乏,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设备有限。企业面对大数据时代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能妥善处理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大数据。因此,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要为企业解决一些有共性的问题和困难。笔者认为有必要与阿里巴巴等云计算服务商合作建立北京高端装备产业云中心,引导企业把自己数据存储到云端来进行运算。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是节省企业投资,二是安全性好,三是计算能力强,四是服务好。未来,云计算是一个互联网里面的基础设施,所以交给专业的云服务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来服务,是最好的选择。

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北京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普遍还缺乏大数据意识,没有大数据战略规划,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大数据技术应用都不普遍,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仍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本文从行业角度总结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对策。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加强大数据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讨交流,要建立大数据应用的数据安全观念,整合行业资源建立大数据应用云中心。

因此,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推进仍需要企业自身和政府共同的努力推进。首先,企业自身要积极制定大数据战略规划,逐步推进大数据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建立,在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都要树立大数据意识。所以,企业需要加大科研投入重点突破核心技术,此外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大数据的应用,除了加强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既懂大数据技术又懂高端装备制造业业务流程的专业人员,企业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人员保障。其次,政府一方面要在政策上支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从税收优惠政策和研发经费补贴等方面入手。此外,政府还要推进行业资源整合,搭建创新平台促使产学研的合作交流,逐步形成多领域、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体系[4]。

摘要:通过对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关企业的调研,从四个方面总结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树立高端装备产业中大数据应用的数据安全观;加强对高端装备产业中大数据应用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开展高端装备产业中大数据应用的商业模式研究与经验交流;建设北京高端装备产业大数据应用云中心。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北京地区

参考文献

[1]唐顺梅,冯俊莲.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25-27.

[2]靳怡芳.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主导产业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袁卫.从“装备制造大省”到“装备制造强省”——《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4—2020)》解读[J].今日浙江,2015,(3):68-82.

高端应用领域 篇7

近年来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2012年年底, 我国生产医疗设备的企业已经超过17万家, 但高端医疗设备的市场却依旧被国外进口产品所占据, 国产设备比例不足10%。

记者从会上获悉, RAY-SCAN64型PET/CT系统由北京锐视康团队自主研发而成, 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进行了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完全满足医院临床对疾病诊断的技术要求, 系统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果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 其核心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同类进口产品水平。

高端应用领域 篇8

北京壹号院高端住宅项目, 地处北京东三环农展馆旁, 毗邻朝阳公园, 其西面有一个5.3万m2的大湖 (农展后湖) , 南面是城市高尔夫球场。本项目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生态环境极佳。

该项目建筑面积5万m2, 屋顶为曲线穹顶, 金属屋面采用多个弯弧半径的直立锁边铝镁锰合金屋面板。为保证屋面的防水可靠性, 金属屋面板的加工、安装质量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本项目金属屋面自2014年12月开工, 2015年竣工3栋楼, 2016年将全面竣工。

作为高端住宅的屋顶结构, 其金属屋面的主要构造层次为:吊顶板→防潮隔汽膜→镀锌钢底板→水泥隔声压力板→保温岩棉→PVC防水卷材→铝镁锰屋面板。屋面构造层次较多, 满足建筑的防水、保温隔热、隔声降噪等功能要求。

2 铝镁锰金属屋面板加工工艺

本项目金属屋面采用1.0 mm厚的YX65-400型原色铝镁锰合金板。曲线穹顶屋面造型, 提高了铝镁锰屋面板的成型质量要求, 通过严格控制加工质量, 保证铝镁锰屋面板完全贴合结构。

铝镁锰屋面板加工设备有直板机和弯弧机各一台, 采用现场压型生产方式。设备运抵工地后, 由专业机器调试人员调试, 保证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1 铝镁锰直板加工精度

铝镁锰直板作为屋面板加工的第1道工序, 其生产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弯弧板的弯弧精度, 而弯弧精度则是影响屋面防水、保温、隔声等性能的重要参数。通过控制铝镁锰直板的生产精度, 进而保证弯弧板的加工精度, 在直板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检, 确认产品的长度、宽度等各项指标的尺寸符合要求。屋面板的加工按表1标准进行控制。

2.2 铝镁锰屋面板弯弧加工及检验

本项目所需屋面板为弯弧板, 每一张屋面板存在多个不同的弯弧半径 (如图1所示) , 为保证屋面板安装质量, 在大面积施工前需对弯弧板的加工质量进行严格检验。

针对弯弧机的弯弧性能及加工能力, 需对生产的弯弧板的宽度进行测量, 并且将宽度作为重要控制点, 进而确定T码的安装间距, 使屋面板与T码完美结合, 保证在安装过程中的精度, 减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因屋面板伸缩造成的屋面板损坏。

2.2.1 弯弧板放样与弯弧机调试

在弯弧板安装之前, 保证主结构的安装精度, 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结合图纸设计弧度, 在宽阔地面进行弯弧屋面板的放样, 与加工完成的弯弧屋面板进行比对, 检测弯弧板的弧度是否满足要求, 如有偏差则调整弯弧机参数。

2.2.2 弯弧板实际安装检测与弯弧机调试

根据弯弧板的宽度测量结果, 预先安装两列T码, 将理论放样检测的弯弧板采用垂直运输机械吊至屋面, 人工倒运至安装位置, 对弯弧板的弧度进行实际安装检测, 如有偏差则调整弯弧机参数, 直至能生产出满足现场安装需要的合格的铝镁锰屋面板。

3 屋面系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3.1 测量、放线

为满足金属屋面的安装精度要求和设计要求, 需要有准确的测量定位, 这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效果的前提条件。本工程具有结构较高且较复杂、交叉作业多等特点, 测量难度大。为此, 在测量过程中, 依据正确的控制线及主体结构图进行结构边缘尺寸的复核, 如发现较大偏差则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修正。

3.1.1 测量工具

本工程所需要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全站仪、钢卷尺、线锤等。

3.1.2 控制轴线的测量

测量工作遵照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第1步是建立轴线控制网, 通过拉钢尺对控制轴线相对位置进行复核, 其最大误差不得超过3 mm, 超过3 mm控制轴线应重新测量,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控制轴线网的精度满足要求后, 再用拉钢尺的方法测出所有轴线。

3.1.3 标高的测量

为确保屋面板的施工质量, 保证屋面板施工与设计相符, 确保屋面安装美观和位置平直, 排水畅通且不积水, 屋面必须设有控制标高点。

标高测量前, 先在地面找出标高控制点, 利用水准仪, 引一个标高到建筑物下部, 再用挂钢尺测量, 引一高程点到屋面, 作为屋顶控制标高的基准点, 然后以该基准标高为基准, 测量整个屋面的标高控制点。每一控制标高控制的屋面范围在50 m2以内, 控制高程需要反复测量, 把误差控制在3 mm的允许范围内。

3.2 屋面檩条的施工安装

由于本项目为穹顶结构, 屋面檩条的上表面不在同一平面, 屋面檩条的平整度对屋面系统的安装至关重要,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将檩条的安装质量作为关键工序之一进行控制。

檩条安装控制的关键点在于标高, 而不同位置的檩条标高又不同, 因此檩条的安装要在主钢结构安装校正之后进行, 主钢结构在没有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情况下禁止安装。施工过程中, 关键控制好檩条的标高和倾斜度。所有檩条垂直于屋面弯弧梁方向布置, 并且屋面C型檩条上翼缘完成面与屋面主钢梁上翼缘完成面平齐。应避免两个檩条间有明显的折线, 保证安装完成的檩条上表面形成的弧线与弯弧梁弧线一致;安装完成后檩条上表面完成面应与屋面主钢结构上表面完成面在同一平面内, 安装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否则将会影响镀锌钢底板以及后续构造层的安装。

3.3 压型钢底板及中间构造层

本项目吊顶层的吊顶板为0.8 mm厚YX-25-820型彩钢板, 内设防潮隔汽膜、100 mm厚玻璃丝棉作为首道保温层;屋面底板为2.0 mm厚镀锌钢底板, 从屋面镀锌钢底板至铝镁锰金属屋面板之间的构造层统称为中间构造层, 从下至上依次包含:8 mm厚水泥加压板, 50 mm厚二道保温岩棉, 铝合金垫块, PVC防水卷材, 100 mm厚三道玻璃丝保温棉以及钢丝网。

本高端住宅项目的金属屋面构造集合了吸声降噪、隔热、保温、防水等功能, 图2所示为屋面构造层次图。

3.4 防水卷材的铺设

本项目作为顶级豪宅项目, 虽然有铝镁锰金属屋面板做为防水层, 但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项目的使用要求, 在屋面两道保温层之间设置1.5 mm厚PVC防水卷材, 其施工质量也作为本项目的重点控制对象。PVC防水卷材的安装要在岩棉铺设、检查完成之后进行, 在岩棉没有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情况下禁止安装。

屋面所有1.5 mm厚PVC防水卷材安装时长度方向沿直梁方向铺设, 纵横向搭接80 mm, 防水卷材搭接需按顺水方向。为满足顺水搭接且施工方便, 防水卷材从弯弧屋面两侧向中间铺设。

PVC防水卷材铺设后, 搭接缝处采用热风焊机焊接, 焊接不应出现漏焊、跳焊、烧焦或焊接不牢现象, 焊接时不得损害非焊接部位的卷材。PVC卷材搭接处的搭接长度、焊缝质量需进行重点控制和检查。图3所示为PVC防水卷材铺设质量控制。

3.5 屋面铝合金固定支座的安装

支座是屋面面板的支撑件, 它是屋面荷载传递到檩条的受力构件, 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屋面板的抗风性能;面板支座安装误差还会影响到铝合金屋面板的纵向自由伸缩及屋面板的外观, 因此支座安装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

首先, 用经纬仪将轴线引测到已安装的压型钢底板上, 并在PVC防水卷材上面弹出固定座控制线, 作为面板支架安装的纵向控制线。第1列支架位置要多次复核, 以后的支架位置用特殊标尺确定。图4所示为固定支座施工现场。

屋面板安装前必须对铝合金支架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查, 不得少装或漏装, 并且确保同一檩条上支架横向成线, 弯弧方向铝合金支架必须在垂直于直梁方向的同一弧线上, 铝合金支架的安装按铝合金固定支座安装尺寸标准表控制 (表2) 。铝合金支架安装不能满足屋面板安装要求时, 应采用加垫片、细微调整屋面板弯弧半径等方式进行调整, 以满足屋面板的安装质量。

3.6 铝镁锰屋面板的施工工艺

本工程铝镁锰金属屋面板在温度变化时整个屋面可以自由伸缩、滑动, 避免了因温度变化、屋面板热胀冷缩引起屋面板咬合缝错位, 导致屋面渗漏。此外屋面板采用机械力量自动咬合, 板与板之间吻合紧密, 水密性好, 能有效防止毛细现象, 无需用胶缝密封防水, 免除胶体老化带来的漏水问题。

3.6.1 放线

在固定座安装质量得到严格控制的条件下, 只需放设面板端的定位控制线, 以面板出天沟的距离为控制线, 板伸入天沟的长度以略大于设计为宜, 以便于剪装。

3.6.2 铝镁锰屋面板安装

屋面板安装时应考虑风向问题, 铝镁锰屋面板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固定座安装质量。施工人员将屋面板根据子母口抬到安装位置, 就位时先对准板端控制线, 然后将母口扣入前一块板的子口, 最后检查搭接边是否紧密扣合, 扣合前应提前将子口保护膜去除, 防止锁边后不易去除, 影响板面美观。屋面板安装完成后, 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对边沿处的板进行修剪, 以保证屋面板边缘整齐、美观。

3.6.3 屋面泛水件及出屋面洞口防水安装

屋面泛水件的焊接是本工程的重要环节, 铝焊缝防水也是整个屋面防水的关键。施工中重点加强对焊缝质量的控制。

因屋面有许多出屋面构造及庭院洞口, 在施工过程中, 从PVC防水卷材开始铺设, 直至收边安装完成, 层层把关, 确保消除漏水隐患。图5为出屋面构造防水处理现场。

3.7 屋面天沟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屋面天沟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屋面的排水性能, 并且本项目施工完成后, 所有的屋面天沟完全密封在其他单构造层内, 为消除漏水隐患, 本项目天沟系统施工中重点控制焊接质量。每条天沟安装完成后, 除对焊缝外观进行认真检查外, 还对焊缝进行着色探伤检测, 并在全部焊接完成后进行天沟闭水试验, 确保焊缝质量。

4 结语

铝镁锰金属屋面系统不仅可以应用在现代大型公用建筑中, 也可应用于对吸声隔音、保温隔热、防水等各项功能要求都很严格的高端民用住宅。融创北京壹号院是一个豪宅项目, 其曲线穹顶金属屋面设计严谨, 屋面板加工、安装较为复杂, 施工完成后效果完好。铝镁锰金属屋面系统自重轻、防水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外观可塑性强、环保节能的特点, 在北京壹号院高端住宅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凭着铝镁锰金属屋面系统优越的性能, 其在高端住宅市场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黄唯.双曲金属屋面系统工程设计与实施概述[J].中国建筑防水, 2010 (19) :8-14.

[2]杨文伟, 李庆忠.超长异形金属屋面施工技术[J].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8 (4) :31-34.

[3]金桦.浅谈大型公共建设项目金属屋面系统工程[J].建材发展导向, 2011 (10) :122.

[4]黄伶俐, 程志敏.浅谈大型金属屋面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C]//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分会学术年会, 2013.

高端应用领域 篇9

1 我国急诊医学教学现状

急诊医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急速、时间短、应急性高,要在瞬间决定病人生死存亡,这时任何的操作都要精、准、快,而没有试验的机会,这就决定了急诊医生所负担工作的艰巨,也造就了急诊医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其培养比其他医学学科更加严格。传统条件下,急诊医学教育和其他内外科医学教育一样,都致力于“课堂教学-课后临床见习-教师临床讲解与示范-学生自行理解与掌握”。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反复的临床实践与操作,需要相应病种的反复处置与经验积累。

尽管近年来我国急诊医学的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目前仍面临一些不足,如没有整体的救治方式(思路)、实习时间短、急诊的资源设备未得到很好的利用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教学要求的提高,在病人身上学习和演练临床技能的学习方式在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各方面越来越多的暴露出许多困难与弊端,在病人身上进行实习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不能接受,尤其近年来法律的健全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学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越来越多——临床病例少,病人不配合等,既往在真实患者身上进行的实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限制。同时,在现行的医疗法律法规下,以及保护病人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任何试验性的操作都是不允许,也不应该在病人身上实施,尤其是急诊医学。这些情况都对以往以病人为见习和实习主体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难题。

2 高端模拟系统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

当以病人为实习对象的可能性日趋减少时,模拟与虚拟技术的出现与发展给予了我们新的平行教育途径,模拟与虚拟技术开始走向医学教育的前沿,尤其是近年来,高端医学模拟技术日趋成熟,医学模拟教学也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所谓高端模拟系统是一门利用模拟技术创设高仿真模拟病人和临床情景来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医学教学实践的教育学科[1]。它倡导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创设出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场景,利用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教学和考核手段培养医学生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及各项临床操作技能,从而在有效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同时也减少了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2]。

在我国,高端仿真模拟训练技术,尤其是以“生理驱动技术”为核心所制造的模拟人,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模拟病人[3]。它是一种结合多种生理功能的多级综合模拟系统:这些功能包括心肺系统、肌肉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模拟系统可显现出各种临床表象(如:自主呼吸、眼睑眨动),同时监控参数变化(如心电图、血压等),并在指导者不进行干预或干预极小的情况下对操作者的行动产生反应。其训练真实、方便、多样、可行、安全、可控、可重复等诸多优势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4]。这些优势就决定了高端医学模拟系统在急诊医学教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3 高端模拟系统在我系急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在2008-2009年度,我们对临床系和口腔系选取两个班的学生应用高端模拟系统,从理论、见习、操作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急诊医学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既往急诊医学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减少了急诊医学授课与内外科授课之间重叠部分的内容,增加内外科授课中属于自学或略讲、但又与急诊医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利用丰富的电化教学课件及我系自行录制的教学录像,反复强化、强调急诊医学的急、危、重特点,同时利用平面与立体相交叉的方式,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内容。例如在心肺脑复苏的讲解中,利用自行录制的教学录像,不仅在课堂上予以电化教学,同时还通过网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共享,为学生的反复观摩、理解提供可能。

加强床前教学与特殊病例讨论小结。在学生临床教学期间,结合我科留观病人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讲解临床处理的方法及内容,并适时的提出相应的问题,为学生课后的思考和查阅文献提供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同时,通过高年资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临床教学,让学生在实景情况下观察和学习急诊处理。实习期间,组织学生调阅我科积累的教学病例资料,在高年资带教教师主持下,共同探讨、分析特殊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由此引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类似患者的处理及鉴别,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学生操作能力培养以及高端模拟系统的应用通过前面所述教学阶段过程,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也对急诊患者的临床处理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认识。在高端模拟系统方面,让学生在具备一定急诊临床技能的情况下,进行手把手示范教学,然后让学生分批次在模拟人上进行练习,并由学生互相发现和指正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而带教教师进行质量监督。与传统教学相比,高端模拟系统可提供多种临床可能的练习,除了心脑肺复苏外,还可以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诊断性腹腔穿刺、急救药物处置及其反应、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除颤、起搏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急诊技能练习,不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急救技能。

急诊教学考核。除了传统的笔试理论考试外,利用高端模拟系统能更好的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设定相应的急诊病患模式下,也可以考核学生的临床分析、诊断及处置能力。例如,给学生设定急性空腔脏器穿孔的病患,但只给出患者的病史及临床症状,让学生利用高端模拟系统进行查体,并要求学生描述患者的可能诊断及依据,以及需要进一步进行的检查,同时还可考核学生诊断性腹腔穿刺的指征及方法。

4 高端模拟系统急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和总结

通过应用高端模拟系统对急诊医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有效提高了急诊医学教育的效果,提高了学生急诊处理能力[5]。在期末考试前,制定详细的考评标准,并由高年资带教教师进行考核把关,对每个班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及门诊急危重症病患模拟考核。结果表明:在理论考试环节,应用高端模拟系统教学方法后,临床医学系和口腔医学系学生成绩在及格率、优秀率(百分制85分以上)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实践操作考试环节,经过详细的评分点看出,无论是临床医学系还是口腔医学系,应用高端模拟系统教学方法的学生的操作熟练度、技巧性都较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得分高。在门诊危重症病患模拟考核环节,传统方法下临床系学生有20%左右出现不同程度急救顺序颠倒、急救措施遗漏、操作不规范,甚至有5%左右的学生在此环节容易出现差错,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在口腔医学系学生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而在应用高端模拟系统教学方法的学生中,无论是临床医学系还是口腔医学系,学生对于各种常见急救、急诊外科常见操作都表现的较为熟练,95%左右的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处理常见的急诊情况。

在现有的急诊医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论知识较好,但临床实践能力差的特点。在理论授课方面,应用既往的教学方法和应用高端模拟系统方法之间区别不明显,可能与目前学生获取信息途径较多,多媒体教学较为普遍,学生能够更好的来复习、揣摩有关;但在临床实践操作及门诊急危模拟病患处置方面,应用高端模拟系统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急诊医学的急救处理和临床技能,克服了以往急诊教学病种、病例少的难题,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也为进一步的急诊医学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晓阳.论医学模拟教育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68-69.

[2]李剑.医学模拟教育与医学教育革命[J].中国医院,2006(7):73-74.

[3]陈盛智,高燕,涂晓燕,等.高端模拟系统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阶段性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5-67.

[4]刘媛航.我院开展现代医学模拟教学初探[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1):2.

高端应用领域 篇10

关键词 教育模式 阶段性成果 创新点

1 培养高端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主要尝试

(1)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研究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原有教学进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差距,找到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2)课题组成员与领导一起参加“新加坡职业教育理念”学习及南洋理工学院等学校参观访问,切实感受到“教学工厂”、“无界化校园”等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为本课题研究开拓了新思路。

(3)在改革初期,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及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调查、分析,同时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讨论、分析、建立“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方案”、“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及“项目式教材”模版。

(4)正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得到了落实。组织2010级和2011级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及典型工作任务实训。组织2009级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了顶岗实习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企业和学院领导的认可。

2 实践过程的阶段性成果

2.1 服务学院骨干校建设,以“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

首先,通过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未来从事工作的希望,即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岗位要求等调研,确定我院计算机专业定位,及其所涉及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归纳为行动领域,最后根据我院具备的具体教学条件,将行动领域转换成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领域,完成2012级三个专业进程的建立,同时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

其次,完成了2010到2011级多门课程的课程改革任务,建立了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过程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如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VB程序设计、C语言编程技能训练、数据库技术应用、ASP技术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和Java程序设计等。

最后,课题组成员在专业授课的同时进行项目式教材的编写。完成了《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教材的编写和《Flash CS4 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教程》教材的编写,均已正式出版。

2.2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探索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初步对2010到2011级学生,尝试了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获得计算机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3 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和合作关系的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

建立了天津安吉网络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嘉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益欣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龙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4个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加强了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聘请企业工程师到我系兼职任教,同时派出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积累项目实践经验,获取行业最新资讯,开拓专业视野,形成了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3 实践过程的主要创新环节和改进计划

3.1 服务区域经济,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端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专业发展的源动力

预计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1)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特点,形成特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构建以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获得计算机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3)依据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过程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项目式教材。

3.2 研究工作的推进计划

(1)继续修订和完善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进一步实践“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获得计算机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3)实施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完成2013级专业进程修订。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完成 “项目式课程标准”建立、“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方案”编写、“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及“项目式教材”编写等任务。(4)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使用程度,规范实训基地建设,编写合作文件,签订用人和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5)为专业教师创造企业实践机会,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4 前期研究计划落实情况的评估及调整研究计划的建议

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中,提出“构建以市场人才需求为起点和终点的,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摆脱了“闭门教学”的固有思维,将职业—就业—产业—市场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市场人才需求为起点和终点的“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即“拉式”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行业企业建设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合格、有用、有效的高端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端应用领域 篇11

关键词:网络信息,二次创新,软平台集成系统

1 软平台集成系统的构建背景

汽车产业是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但面对国际汽车行业研发技术和科技专利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生产技术标准对外依存严重等瓶颈问题, 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突破国外垄断与围堵, 企业必须拥有创新型经营管理机制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蓬勃发展的上海汽车行业中, 以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三贝”) 、上海美特汽车覆盖件模具软件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美特”) 、上海神力汽车发动件研究所 (以下简称“上海神力”) 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 在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更新服务管理理念基础上, 引以为豪的卓越二次创新能力使腾飞成为现实, 为全国汽车产业向环保研发设计和节能创新服务两端延伸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上海三贝、上海美特、上海神力等企业是上海市模具工业协会注册法人会员单位, 其中上海三贝2000年开发了先进的科技档案与专利信息集成之“PROD-UCT DATA MANAGEMENT (以下称PDM) 网络管理系统”, 以及适用于国际通用服务管理标准的“经营型服务管理模式” (以下称“软平台集成系统”) , 上海三贝作为一家车用空调生产企业, 已经成功跻身车用空调行业世界前10名。上海美特2002年推行“虚拟货币化经营模式”之服务管理机制;2003年突破了国际跨国集团公司技术垄断, 拥有了国内首创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模具工艺补充面设计基准点定位的方法”;伴随企业技术攻关与创新, 2003年开发出“科技档案与专利信息集成管理软平台”等关键技术。它们用规范的服务管理机制与先进的服务工具, 充分实现了信息在企业研发中的价值, 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高科技含量, 为服务经济产业实现结构增长方式提供了有益的案例。

2 软平台集成系统的主要功能

上海三贝、上海美特等企业构建的软平台集成系统利用二次创新理念集合了服务管理机制之制度层面与先进的服务工具之技术保障层面, 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设立一套制度完备的科技档案与专利电子信息服务机制, 突出管理学科中“以人为本”的宗旨, 将科技档案与专利电子信息的收集、整理、安全保存、保密与科学利用等诸项工作有机地整合于服务机制里;二是创建的软平台集成系统具备了三大功能。

1) 具有行业专利、标准快速检索与专业信息分类搜索的能力。通过软件集成系统中的查询功能, 咨询者能从链接工具窗口访问中国专利部门的相关工作网站界面, 筛选目标范围、锁定目标区域、分辨挑选出几十个可靠信息目录, 为产品可行性调研提供基础数据, 给企业决策领导层提供安全可靠的决策依据。

2) 具有便捷获取产品部件、零件技术参数与规格的模板化设计能力。软件集成系统中预先存储了该企业设计生产的多种类型、多规格的产品数据模型, 组成1个模板化产品特征数据库, 这些模板化产品数据都是已成熟的机密成果, 且属于企业核心技术。研发人员通过快速浏览与查询模板化产品特征数据库, 能有效地获得和整理有关研发领域中所需的相关科技信息, 高效率完成产品设计工作, 缩短研发周期, 将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尽早推向市场, 赢得了时间先机。

3) 实时监控电子文件安全流转的能力。服务管理机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便捷性, 是国际公认的四大服务标准, 软平台集成系统完全具备这一服务标准。以上海三贝PDM网络服务器为例, 它配备有3项子功能:一是功能完备的电子版本图档进行各类电子审批之电子流程监控器;二是功能强大的可以兼容浏览各种不同电子类型、电子格式之超级阅读器;三是网络服务器不但能协助经营型服务管理机制平稳有序工作, 还能将涉及企业核心科技机密之电子图档的安全保密与科学利用统一起来, 既促进了科技信息在研发领域与经营管理中的高效服务利用, 又保护了企业核心知识产权不被恶意侵犯, 以免造成企业科技档案机密泄漏与商业信息损失。

3 软平台集成系统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汽车车型中80%零部件都是由模具工艺制造出来的, 利用模具进行统一品质规模化生产的程度是制造业集约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性指标。上海三贝、上海美特、上海神力等企业依靠科技信息在各自研发领域中均取得了许多实质性成果。以软平台集成系统为例, 企业在获得整车企业新车型开发计划书后, 对涉及各自的产品细化分解、分析“目标价值”, 第一选择就是进入软平台集成系统中的查询功能块, 通过专用链接工具窗口访问中国专利权威部门的网站, 浏览国内外关于此类产品的各种专利, 经分类筛选, 为研发工作聚集设计思路与技术参数。例如上海神力2008年入围配套上海市重点创新工程“绿色环保混合动力汽车 (下称HEV) 项目”, 在产品立项前针对2 L排量、水平对置发动机类型进行专利检索, 该公司利用软平台集成系统中的“行业专利快速检索、专业信息分类搜索功能”快速收集到30个有借鉴作用的国内外专利, 其中甚至可以追踪到细节部分。经对高价值专利进行研究分析, 然后编制产品可行性调研报告, 定性分析专利壁垒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产品开发难度与风险, 使得产品立项科学严谨, 各项数据真实可靠, 便于企业决策领导层拍板定夺。整个前期调研准备工作从以前需花费两周, 精简压缩到3 d, 效率提高80%, 专利信息的应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利用软平台集成系统与“虚拟货币化经营模式”在组织经营生产与日常管理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为企业规范化运营、科学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例如上海美特2007年从唐装式轿车车身覆盖件产品立项开始, 利用软平台集成系统快速检索各类标准与专利, 借鉴其研发理念, 利用模板化产品特征数据, 高效快捷地完成了产品图纸研发设计, 利用软平台集成系统实施网络化管理与精益生产。整个产品从研发设计到调试组装, 原先需半年时间, 缩短为35 d, 效率提高81%。二次创新的叠加作用大大促进工作效能。

4 网络信息与档案二次创新在企业经营中的启示

1) 科技信息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是不可替代的要素。汽车零部件成千上万个, 涉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约占新车型研发、设计、生产周期2/3的时间。在汽车关键六大部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中, 为打破长期主要依靠进口模具的局面, 我国必须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 为此有效利用相关科技信息是一条捷径。以专利的情报价值为例, 专利具有内容新颖、广泛, 技术实用、详尽的特点, 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在企业研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可以调查先行成果, 了解有关技术的水平与现状。汽车专利文献几乎涵盖其各应用技术领域, 能反映该领域的技术现状。其次, 可以预测技术的发展动向。通过分析专利文献可以把握专利中涵盖的技术动向、技术水平, 了解所在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空白点, 从分析专利申请时间中把握技术发展的时间序列与趋势。第三, 可以借助专利催发新的发明。通过专利文献可以在专利夹缝中寻找空白点, 或对引用专利进行杂交、延伸发明思路, 或改良引用发明, 以催发新的发明, 充分利用引用专利信息是进行技术开发的捷径, 推广有关资料介绍, 技术研发中利用专利文献可以节省60%的科研时间和40%的科研经费。

2) 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只有强化自身的服务理念与能力, 为企业创新提供有效服务。上海美特等企业先后推行了一套符合国际通用服务管理标准的, 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贯穿于企业经营决策、产品立项、研发设计、组织生产、流转衔接、成品检验等整个企业经营工作流程中。软平台集成系统作为服务管理的有力保障工具, 倡导每个环节都以电子版文件与图档来互相沟通与交流, 并依靠软平台集成系统来整合全部科技档案资源进行二次创新。企业利用高端的车身模具实施高品质经济规模化生产后, 为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断代替了昂贵的进口模具, 节约大量的外汇, 而且摆脱了外国资深企业对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使国内企业获得了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 使得中国企业告别了简单模仿阶段, 真正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5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企业网络信息与档案管理人员必将大有作为, 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理念与得天独厚的专业能力, 形成1+1>2的显著效果, 真正成为企业领导层的智囊和智库。而且网络信息与档案二次创新推动企业实施高品质经济规模化生产后, 能够积极引导企业向本领域产业链的高端跃进, 为更多的中国企业屹立于世界百强之林, 尽早实现创新驱动引领国民经济转型发展之“中国梦”, 二次创新可以贡献出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云飞.新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9.

[3]陈文安.新编工业企业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4]马家善.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5]袁荫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商业银行客户下一篇: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