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产业迈向高端

2024-11-11

引领产业迈向高端(共7篇)

引领产业迈向高端 篇1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是我区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安徽、江西、湖北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各具特色, 已取得较大进展。为深入了解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先进经验, 6月12-22日,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有关人员赴安徽、江西、湖北三省进行了专题调研。期间, 调研组先后与三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经信委、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 实地考察了10家企业;参观了4个产业集中区、工业园区。现将此次调研情况及对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若干建议报告如下:

一、皖赣鄂三省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皖赣鄂三省地处我国中部, 靠近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三省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 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 创新承接模式, 加强能力建设, 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积极成效。

(一) 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

随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程加快, 三省承接产业转移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数量逐年扩大。2010年, 安徽省合同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4366个, 实际到位资金4051.5亿元, 同比增长82.9%;利用省外资金6863.7亿元,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7.9%。江西省, 2010年合同引进省外亿元以上大项目441个, 实际到位资金1001.2亿元, 分别是是2005年的2.6倍和3.5倍。湖北省共引进省外资金项目2662个, 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86亿元, 同比增长75%。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进一步提升。随着东部产业升级加速, 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转移趋势明显, 也逐步成为三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行业。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 2010年, 江西省引进十大战略新兴产业资金已达680.5亿元, 占全省引进资金总额的35.6%。在服务业方面, 2010年, 安徽省皖江示范区共引进服务业项目1851个, 占示范区总项目的33.8%。湖北省引进服务业项目398个, 实际到位资金765亿元, 占全省引进省外资金总额的38.5%。

三是产业转移来源地相对集中。安徽省主要来自苏浙沪地区, 2010年, 来自三地区的项目已占全省总项目的70%以上。江西省主要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及福建地区, 2009年, 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中有75.3%来自这些地区。湖北省重点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2010年, 三地区的项目已占全省新批项目的76%。

(二) 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

一是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移为三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如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和实施, 带动了全省9个市59个县的快速发展, 2010年, 皖江示范区实现生产总值8224亿元, 同比增长16.3%, 高出全省1.8个百分点, 较2005—2009年该区域平均增幅高出1.3百分点。湖北省黄冈市, 近年来通过引进一些大型知名企业、大项目, 有利推动了黄冈市经济发展, 使该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3年居全省各市前列。

二是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有效带动整个产业链转移和相关行业投资, 极大地促进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如安徽合肥市, 通过引进美的、格力、京东方、彩虹蓝光、等家电巨头, 吸引相关配套企业跟进投资, 形成了平板显示和家电集群。江西省高安市围绕陶瓷产业, 通过引进新中源、百顺等多家区域龙头, 带动包装、机械、物流、模具等配套服务企业同步转移,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陶瓷产业集群。湖北武汉经济开发区, 通过引进日产、本田、雪铁龙世界三大汽车巨头, 吸引一大批汽车销售企业、配送中心进驻开发区,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

三是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转移带来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 使一批产业和自主品牌逐步成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力量。如江西省鹰潭市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粗铜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型升级, 拥有了特种漆包线、超薄铜板带、皮青铜板带等一大批具备国内顶尖水平的拳头产品。武汉东湖高新区通过产业转移使光电子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左右, 成为全国著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 三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 精心调整承接思路, 创新承接载体, 在区域合作、载体建设、产业对接方面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一) 政府间交流合作机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三省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多次率队赴上述地区学习考察, 密切与企业、行业协会及商会的联系。在高层互访的推动下, 安徽省与苏浙沪三省市分别签署了6个省级双边合作框架协议、12个城市间合作协议, 能源、旅游、农业、交通、劳务和科技等方面16个专项合作协议, 以及共同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江西省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 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合作框架协议, 明确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劳务、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十个领域共同推进合作。湖北省在昆山、顺德等地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密切与当地政府的联系。通过政府间合作机制建立, 进一步提升了三省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融合度, 促进了这些地区产业优先向三省的转移。

(二) 特色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三省针对东部企业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日益明显的特点, 积极探索园区开发管理的新模式, 打造高起点、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安徽省为了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步伐, 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抓手, 在皖江城市带高水平规划建设两个集生产、科研开发、教育、培训、生产生活服务等设施完备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 (江南产业集中区、江北产业集中区) , 由省政府直接投资建设, 直接管理。集中区的建成, 将为皖江城市带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也为示范区提供示范平台。江西省为了扩大承接规模, 促进产业集聚, 从2005年起就积极探索培育特色产业基地, 经过几年的努力, 目前已建成4个国家级、27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这些特色产业基地为江西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基础。湖北省为加强区域合作, 适应集群式转移需要, 积极探索建设异地工业园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深圳工业园、台资工业园, 这些园区已成为湖北与深圳、台商深化产业合作的战略平台。

(三) 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 十分注重与本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相结合, 以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陶瓷产业是江西高安的传统产业, 2007年以来, 高安以广东“南陶北上”为契机,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积极引进陶瓷生产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 使高安陶瓷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高安市陶瓷产业基地已有陶瓷生产、配套企业236家, 产能已占到全国的十五分之一, 年可实现利税20亿元。又如食品加工业是湖北仙桃市的主导产业。近年来, 仙桃市依托产业优势, 积极引进食品加工企业和配套企业, 促进了食品加工业快速壮大。目前, 仙桃市食品加工产业规模已接近100亿元, 初步形成了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

三、对我区的启示及建议

通过调研, 我们感到皖赣鄂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我区的重视, 如个别地区盲目追求总量指标, “有资就引”、“有资就进”, 忽视了产业之间的衔接, 产业关联度较低, 企业缺乏协作配套;部分地区园区产业定位不清晰, 引资缺乏针对性, 造成园区间产业结构雷同或相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 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总结三省经验及问题, 我们认为内蒙古下一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争取国家在我区设立北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当前, 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正面临着激烈竞争。从区位梯度看, 我区处于产业转移承接区的末端, 与中部地区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位劣势。同时, 广大中西部省区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 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支持力度, 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十分激烈。我区要想在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提升我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区的战略地位。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 使得地方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使安徽承接产业转移获得多方面的好处, 如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转出地政府的大力合作等。我区也应借鉴安徽的经验, 积极申请国家在我区设立北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借助国家规划的力量, 把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地方诉求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方面, 可以提升我区在全国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 也为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工具。

我区具备建立北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和条件。建议自治区有关部门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基础研究, 并着手开展示范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适宜的时机争取国家的核准、审批。

(二) 明确承接重点, 与既有优势产业嫁接

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举措。因此, 我区在确立承接产业重点时, 一定要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统一起来,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要注重引进非资源型产业。通过承接高端的非资源型产业链, 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加大非资源型产业在我区产业中的比重, 壮大产业实力和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要注重引进资源型深加工产业。我区已培育发展了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 但这些产业仍存在着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 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 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为特色优势产业延伸配套的产业, 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同步。

(三) 强化载体功能, 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搭建平台

目前, 组团式转移、整条产业链转移趋势明显, 这就对承接载体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区现有6个国家级开发区、39个自治区级开发区、74个盟市级工业园区。从园区整体发展情况看, 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特色不鲜明、园区内企业间关联度不强等问题, 难以适应大规模、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因此, 我区应积极创新承接模式, 开辟承接的新路径, 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承接载体。

一是加快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本报告提出的集中区不同于现有的各类开发区 (工业园区) , 不仅是生产性的工业集聚区, 而且是集科研开发、教育培育、生产生活服务的集聚区, 还是绿色发展、生态良好的样板区。从我区现有园区看, 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 建议在自治区层面规划几个大的产业承接集中区。集中区要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在起步阶段, 借鉴安徽的模式, 先高水平规划建设两个产业承接集中区。通过先行先试, 带动其它集中区建设。我区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同, 产业发展各具特点, 建议在东部、西部适宜开发地区各规划一个产业承接集中区。西部地区重点在呼包鄂三市沿交通干线一带建设西部产业转移集中区, 主要承接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东部地区重点在赤峰、通辽两市间沿交通干线一带规划建设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区, 主要承接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二是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按照集约、集群、集聚原则, 整合现有园区, 推进园区向特色产业基地的转型, 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基地, 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基础。

(四) 建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政府间合作机制

近年来, 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 为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土地等资源使用效率, 出台了一系列如产业转移奖励资金等政策措施, 扶持、引导产业向外转移, 这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机遇。我区应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主动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的交流与沟通, 密切与这些地区政府的联系, 加快建立共同推进产业转移的省际间合作机制。通过建立高层领导互访和定期协商制度、合作协议跟踪与落实机制和跨境企业层面的磋商和合作机制, 深化与这些地区发展分工, 扩大经济合作, 有序推进这些地区产业向我区转移。

引领产业迈向高端 篇2

受外围倒逼力量与内部改革所驱动,中国产业结构在过去五年中进行着顽强的优化与升级,并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台之上,也正是如此,当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报告》以及全会公报响亮地提出“到2020年,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后,人们对接下来五年的中国产业结构变局充满了更为乐观地期待,同时,深嵌于“十三五”规划中的相关内容也将更为饱满与精彩。

产业融合的农业现代化

13.6亿人的人口大国,随着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口增速势必显著加快。民以食为天,中国还得必须依靠自己养活自己。重要的是,未来五年也是国内城镇化步伐提速、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逐渐递减,而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口径同步放大的敏感时期。如此时空背景之下,农业作为民众生存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作用将更为突出。不过,与先前的“五年计划”有所不同的是,“十三五”计划中的农业在确保谷物、小麦等等主要粮食自给自足特别是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的同时,侧重点将放置在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身上。

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试点,农业部已经在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大型垦区、农产品主产区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创建了28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在“十三五”期间梯度式地向全国推进。总体思路是,在坚持以“农业”为核心的前提下,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经营结构,依靠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主旨,为此,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品种结构和提高单产与品质,同时将加快发展各类设施农业提上前台,包括提升畜牧业、水产养殖业、远洋捕捞业的产值比重,扶持和支持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通过以上努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各种农副产品供应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用工业理念与市场思维抓农业将是“十三五”期间农业管理与经营的最主要特色。基本思路是,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加销旅等三次产业的融合,在组织结构上构建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达到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基本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塑造适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主体,发展农业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仓储业,特别是要努力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集粮食生产、销售、储备等全产业链的大型农业经营企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耕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显著加强将是“十三五”期间的一个基本趋势,为此,推动农业机械装备的升级改造从而提升其配套服务能力已时不我待。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机装备产业总产值已接近4000亿元,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但从产业现状来看,我国农机装备存在弱、散、小等弊端,产品小品种、多批量,重点环节农机供应不足。根据国外经验,我国农机装备未来五年的基本出路是产品智能化和企业制造数字化,包括大马力拖拉机、大型智能化联合收割机以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都将是下一步国家重点发展的装备,同时数控机床、在线检测、智能纠错系统和供应链信息化将是农机制造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此,“十三五”期间农业主管部门将借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力量,在农机典型骨干企业组织开展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并在农业现代化试验区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升级的试点应用。

升级加码的工业结构

追求产量扩张、低水平投资复制、产品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等等是中国工业企业留存在人们中的鲜明印记,虽然过去五年通过“去产能”“调结构”等多方有力举措使得上述病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却未能根本性好转。因此,“十三五”期间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进一步加码,主要路径是,通过创新驱动,利用全要素尤其是技术要素主动谋求有效的转型与升级,在此基础上培育和造就一大批能够主导国际产业分工的高端制造企业。

化解过剩产能依然是“十三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主题之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氧化铝产能利用率为72.5%,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为78%,水泥产能利用率为71.3%,钢铁产能利用率为69.9%,煤炭产能利用率为68.3%,这些行业均是目前亏损最为严重的领域。平均计算,整个中国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8.6%,明显低于80—90%的国际合理区间。如此的负重和未解难题显然客观性地传继到了“十三五”。除了通过高铁、核电等高端装备输出带动国内过剩产能向国外转移外,“十三五”期间主要还将通过在国内强制性遏制产能盲目扩张、清理整顿建成违规产能、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等举措化解严重产能过剩的矛盾,同时将更多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通过推动兼并重组与资本联合的方式优化工业企业的产能结构,在此基础上提高行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

通过以“互联网+”为主要阵容的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产业,进而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五年中国工业领域最令人心动的一部大戏。为此,国家将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市场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同时,制造业骨干企业也会主动加强与互联网的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也将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加快全社会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十三五”正好是《中国制造2025》启动的第一个五年,即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第一个五年,因此,除了对存量结构进行调整以及借助信息技术力量改造传统工业企业外,国家还会通过创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园区的方式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包括对先行制造业集聚区进行改造提升,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推动工业企业和大项目向集聚区集聚,引导各种创新要素向园区和基地集聚,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决策层还会协力促进工业园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大学、研究机构、知识密集的中小企业、制造企业等不同参与主体的作用,同时对产业聚集区重大科技领域如柔性制造、极端制造以及微电机系统中的先进技术研究给予强大的资金支持,以促进企业创新。

nlc202309040040

转型升级的结果是高端产业的涌现与壮大。经过最近十年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化推广,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高铁、核电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并且在经过国内较为成熟的产业化运营之后,配合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凝聚高技术、产业化配套及运营管理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名片。除此之外,中国还在量子通讯、超导研究、3D打印、超级计算机等等工业项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中国高端制造业正整装待发,并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时期阔步走向全球。

大步提速的服务业

截止到2015年9月底,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而且早在两年前服务业占GDP之比已经超过工业占比,这应当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里程碑成果。不过,与国外服务业占比动辄达70%甚至更高相比,我国服务业依然显得体量不够。不仅如此,我国大量的就业人群多集中在中低端服务行业,而中高端服务行业的就业人群数量相比发达国家仍较少;同时,我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踩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油门”将是“十三五”期间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个量化目标,“十三五”期间将服务业的实现占比提升至53%以上应该不成问题。为此,值得期待的后续政策有:进一步放开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取消一些不合理的经营范围限制,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推动服务业领域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将服务业领域的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来,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垄断和管制,为社会资本释放更大额腾挪空间;通过完善财税政策、强化金融创新和健全价格机制等措施,创建服务业聚集的平台,进而引导生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力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聚集发展等。

信息经济将是“十三五”期间在服务业领域大展拳脚的一个新角色,包括:伴随着互联网+的能量辐射,云计算服务企业、大数据服务企业、3D应用服务企业等将鳞次栉比地竞相涌现,它们或成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支持平台,或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产品定制、认证认可、质量诚信提升等解决方案。到2020年,国内将培育出10家国际领先的大数据核心龙头企业,500家大数据应用、服务和产品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带动管理方式变革、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的同时,将极大地伸展整个服务业的价值空间。

分享经济也是“十三五”期间服务业的又一个全新业态。这种建立在对社会闲置资源开发利用并让参与者互利互惠的新经济业态不仅能够提高存量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而且能够遏制一、二产业产能扩张的冲动,并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扩大生态文明的张力。在国外,分享经济的典型代表是提供车辆服务的Uber和提供旅游租房服务的Airbnb,国内主要有提供出行服务的滴滴出行,提供旅游短租服务的木鸟短租,提供创意设计、网站建设、网络营销、文案策划的猪八戒网,以及智力资源共享的果壳网“在行”等。由于分享经济自身具有延展性和投资成本较小等特点,未来极有可能向金融租赁、物流运输、教育培训、广告创意等领域大范围渗透,并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创业与经营的主流商业模式。不过,与美国分享经济已占GDP的0.1%相比,我国分享经济则刚刚起步,未来五年将有更广阔的伸展空间。

借助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从而壮大国内服务业也是“十三五”期间的一个政策主基调。虽然过去五年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均出现逐年递增态势,但服务贸易逆差却是一个长期未见逆转的事实。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出口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提高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产品的出口和国际竞争力。可以期待的是,“十三五”期间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会加倍提速,人民币成为全球主流货币指日可待,由此所带动的中国国际金融服务能力将显著加强。另外,伴随着高铁、核电等高端装备走出去,中国的劳务、维修以及技术输出量也将明显放大;而在中韩、中澳以及中美投资协定达成之后,国外金融、证券、旅游、教育、医疗以及养老等服务也将迅速进入中国,成为拉动中国服务业的重要力量。

通过改善消费需求结构来刺激服务业的发展同样是“十三五”期间的一个亮点。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已上升到58.4%,而且随着“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还会形成新的消费成长力。这样,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扩大与引导居民消费来达到促升服务业的目的。如降低税费和完善基础设施,支持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绿色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引导和鼓励旅游休闲消费、文化消费、体育消费;优化生活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等。

铿锵落地的战略性产业

此外,总体而言,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成为了“十三五”规划的强大声音。我国将推进智能化制造:即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主要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重点大力发展数控系统、伺服电机、传感器、测量仪表等关键部件和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制造装备等关键装备;推进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的建立与应用。我国还将推进绿色制造,即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与全产业流程的绿色发展。为了实现工业和经济的转型,我们还将努力建设人才高地:即推动中国工人转型升级为中国工程师。除了培育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之外,更应该将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高地打造的重点。

“十三五”期间,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2.5%,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规模以上制造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要由2015年的0.95%提高到2020年的1.68%。最终打造出创新驱动和绿色驱动的中国经济新引擎。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引领产业迈向高端 篇3

工业设计是典型的现代高端服务业, 处于产业链上游, 对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据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测算, 企业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 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我国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将工业设计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大力促进国内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预计至2020年产值将达到446亿元, 年均增速约20%。近年来, 广东省工业设计产业迅速发展, 广州、深圳、顺德等主要的工业设计聚集地产业规模和影响力领先全国。其中, 顺德区将工业设计作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予以重点支持, 培育出国家级工业设计企业和新产品孵化园区——广东工业设计城, 为实现工业设计与工业制造之间集群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全面对接提供了良好示范, 受到国家和省的关注和肯定, 其经验值得全省学习借鉴。

顺德区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顺德区是广东省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近年来, 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 区内工业设计产业蓬勃发展, 设计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服务市场快速壮大, 逐渐形成全省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区域, 有效带动区内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推动顺德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2012-2013年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市辖区百强排名第一。

——以政府引导为基础, 着力政策引领和体制创新。顺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确立了全面发展工业设计的战略举措, 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予以大力支持。2008年出台国内首个专门扶持工业设计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顺德区促进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暂行办法》, 在财政科技经费中设立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对园区、服务平台及设计机构给予高额补助, 对区内企业和个人参加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获奖项目给予资金奖励。之后相继出台实施《顺德区设计创新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顺德区促进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 从资金、项目、人才多个方面全力扶持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在区工业设计政策的推动下, 北滘、伦教等镇 (街) 相应出台镇一级工业设计激励政策, 形成较为完善的区镇两级政策长效引导扶持机制。2009年初, 顺德区在全国率先设立政府层面的工业设计专职管理机构和县域工业设计协会,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提高为工业设计企业服务的水平。通过政策扶持, 规划引导, 以及牵头举办工业设计博览会, 组织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 促进区内企业与国际知名设计组织的交流合作, 奖励扶持设计和制造对接, 鼓励主辅分离等多项措施, 构建起顺德工业设计产业硬环境, 有效推动工业设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以市场运作为核心, 大力构建多元共建机制。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初期, 由顺德区政府主导核心设施建设、综合环境改造和前期产业规划。之后, 通过充分用好“三旧改造”、“退二进三”等政策, 逐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投入建设, 形成政府引导、专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共建模式。如广东工业设计城一期建设由政府直接投资, 实行省区共建, 包含省、区、镇三级投入, 由专业团队运营;二期全产业链项目完全引入企业资本投资建设。顺德创意园、家具和珠宝设计园则完全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依托广东庞大的制造业基础, 越来越多设计企业通过创新经营模式、丰富设计业务领域, 与传统服务企业展开长期战略合作, 不断扩大工业设计产业服务内涵外延, 从零散业务提升为初具规模新兴服务, 从产品外观设计延伸至制造企业的品牌形象策划和产品内涵设计, 从仅服务家电行业扩展为向家具、珠宝、机械等多个行业提供服务, 从只服务本地及珠三角地区拓展为向全国甚至海外提供服务, 有效提升广东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话语权。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 顺德工业设计产业快速成长, 经营业务不断扩大, 全区提供的设计服务中有40%是面向全国乃至世界, 区内设计机构平均收入从原来不到100万元增至300万元, 年收入超千万的企业有2家。

——以载体建设为支撑, 促进产城联动发展。经过5年的培育发展, 顺德已形成以广东工业设计城为引领的设计产业集群格局, 园区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 入驻设计创意型企业200多家, 从业人员近万人。产业园区立足珠三角产业升级和优化大背景, 着力打造交易、信息、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展示、人才引进等公共服务平台, 扶持建设创意产品孵化和交易平台、工业设计材料平台、工业设计信息知识库系统平台、工业设计虚拟现实数据信息化平台、工业设计价值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平台等技术服务平台, 形成“设计产业化、产业设计化、设计人才职业化、设计成果市场化”的良好局面, 为全国乃至世界制造业提供优质高端增值服务。其中, 广东设计城先后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等称号, 并被纳入全省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2012年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广东工业设计城时给予充分肯定, 并提出殷切希望。2014年, 设计城已入驻来自国内外123家工业设计公司, 入园设计师1250人, 获得专利518项, 研发设计产品5500件, 产品转化率达85%以上, 设计收入近4亿元, 直接拉动工业产值约400亿元。随着广东工业设计城、顺德创意产业园、南方智谷等产业载体的建设完善, 逐步构建起对周边区域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特色公共服务载体, 成功探索出“以园聚产、以城聚人、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 促进设计、产业、城市互融共生、协调共进, 助推当地网络型城市发展及“一镇一品”美丽小城建设。

——以宣传推广为手段, 营造设计创新良好氛围。从2008年起, 顺德连续举办中国 (顺德) 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术月”北滘论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设计与企业对接会等展会和活动, 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设计、崇尚设计的良好氛围。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设计价值宣传力度, 积极转变企业重技术轻设计的传统观念, 增强工业设计在民众特别是企业家心中的价值, 多措并举为设计与产业对接创造机会、搭建平台。社会设计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民众对设计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企业纷纷实施设计增值战略。目前, 全区成立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部门) 超过100个, 各级工业设计示范企业40多家。

对全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借鉴

顺德区依托工业设计这个制造业的“支点”和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 撬动产业转型升级, 令传统制造业创造出惊人的几何效益, 在短短5年时间内从“顺德制造”转向“顺德智造”, 其经验值得深入研究总结, 为全省各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工业设计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高端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国内外种种实例证明, 工业设计已成为企业和产品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是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利器。对现阶段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广东而言, 工业设计既是广东现存的庞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围之路, 也是广东制造业产品进军世界市场的不二法门, 还是广东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的王牌之一。各级政府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和工业设计产业的培育, 将工业设计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手段纳入全省和各地市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中, 把设计创新摆在全省“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更突出的位置, 积极谋划设计与城市协同发展, 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促进工业设计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以省实施加快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为契机, 切实加强对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加快编制实施全省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和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 作为全省《关于加快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配套性文件, 加强对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引导, 从资金、项目、人才等多个维度加大对工业设计产业的扶持力度, 力争通过工业设计的杠杆作用, 撬动一批新产业, 引进一批新人才。加强对工业设计统计数据的收集分析, 及时准确监测和分析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状况。加强对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的指导, 规范各级工业设计相关协会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协会组织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在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指导下, 各地市要突出自身特色定位, 组建成立相应的专职管理机构和工业设计协会, 制定完善相关规划措施, 推动工业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 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地按照国家政策法规, 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实际条件, 高标准建设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 尽快形成一批对制造业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采用“政府主导、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 大力吸引境外工业设计企业前来投资合作, 积极引导各类相关机构共同投入、共同参与, 建设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按照“三个基地、六个平台、九个项目” 建设内容, 立足全省制造业发展基础, 围绕平面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家电和家具设计、机械装备设计等重点发展产业, 通过园区内各类设计企业间的技术、信息和服务链集成, 构建金融、法律、信息交流、技术服务、融资投资、国际交流、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平台, 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协作和共生耦合关系, 实现中小微设计企业、高校设计机构与工业企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 构建基于区域集聚联动发展的工业设计产业链, 实现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大联动。通过开展各项设计活动和论坛, 加强工业设计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以举办工业设计展等设计活动为契机, 推进区域合作, 协调区域内市场竞争规则,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工业设计区域。建立完善互动合作机制, 推动相关园区错位经营、优势互补, 促进工业设计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协作交流、取长补短。

——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进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业、新装备、新需求的设计应用创新, 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不断创新工业设计商业模式和延伸服务领域。结合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 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 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 将传统装备制造业已有的模式引入新兴的工程设计, 实现二次创新式商业模式, 在保持传统装备制造业优势的同时, 开拓新的产业领域。认真吸取广东工业城建设“虚拟设计城” 的经验, 在条件成熟的园区加以推广。支持应用第三方电商平台。由专业信息服务公司采用世界领先的网络协同技术, 建造、运营和维护立足中国、领先世界的设计专业服务网站, 及时整合已有的设计资源和信息。倡导开展电商+设计的商业模式创新, 使设计师的设计服务突破地域限制, 走向世界;打造工业设计和制造业的Marketplace平台, 使制造企业和设计企业找到更多的对接点, 为设计师与企业的高效合作创造机会;将公开课程与虚拟大学相结合, 实现全网共享世界优质工业设计教育资源。支持企业开展“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机电行业高端装备从制造迈向智造 篇4

与2005年相比, 山西省的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从388.892 8亿元增长到1 000亿元, 年均增长22.4%;

工业增加值从96.197 7亿元增长到260亿元, 年均增长22.0%;

主营业务收入从364.363 2亿元增长到1 000亿元, 年均增长22.4%;

利润总额从8.393 2亿元增长到25亿元, 年均增长24.4%;

利税总额从19.736 3亿元增长到55亿元, 年均增长22.7%;

出口交货值从2.67亿元增长到90亿元, 年均增长27.3%。

“十一五”成绩突出 实现快速发展

重型汽车及煤矿机械成套设备得以突破。2009年10月22日, 太原长安重型汽车新基地落成。2009年10月26日, 拥有多项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运”重型卡车在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投产。2007年1月15日, 随着第一批出口泰国的66台汽车发动机的下线、装车、起运, 标志着山西成功淮海发动机有限公司已开始迈向国际化发展道路。此外, 全省汽车专用车目前已形成年产5万辆的生产能力。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煤机有限公司和太重集团煤矿装备成套有限公司的成立, 标志着山西省的煤机成套突破实现了良好的开端, 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重型机械、铁路机械、纺织机械、基础机械、电子信息设备等五大领域优势产品得到了巩固、提升和发展。太重集团公司自主研发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挖掘机、架桥机、强力带式输送机、冲水压机、风力发电机组。

太原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意大利动车组轮对生产技术, 专业生产满足高速列车运转的高速铁路配套部件——动车组轮对, 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2006年,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成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Y43型罗拉轧焦机, 成为了国际领先的技术研发产品。

榆次液压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三峡工程“地下电站进水快速门4500/8000KN液压启闭机”液压系统, 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关键基础件和功能部件”的子项目——高频响电液伺服比例阀等产品亮相于2010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动力与控制技术展览会。

铸件产业集群、锻件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铝镁合金压铸件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和磁性材料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铸造产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已形成了品种齐全的产业体系。全省各类铸造企业已达500多个, 铸造生产能力达800万吨以上, 年产量300万吨左右, 并且涌现出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技术水平先进的民营企业。

以定襄县为首的锻造产业集群近年来也得到较快发展。目前, 全省锻造企业达1 000余家, 其中定襄县有860余家, 并有一家省级技术中心。全省锻造生产能力达50万吨以上, 占全国锻压行业总量的13.5%以上。

各具特色的汽车零部件集群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并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全省汽车2010年的销售收入达50多亿元。

镁合金压铸件及深加工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目前, 镁合金的深加工能力已达10万多吨, 其产品已渗透到汽车、摩托车、3C领域、航空航天、医学、军工等各个领域。

磁性材料及深加工产业近几年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磁材生产企业达60余家。钕铁硼磁性材料年产能力达2.5万吨, 年产量近2万吨, 占全国总产量的30%, 销售收入达20多亿元。

“十二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山西省装备工业“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为动力, 持续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加快形成自主技术和知名品牌, 重点打造规模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整机成套产品, 大力引导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信息化发展,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辐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构建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自主化、设备成套化、制造集约化、服务网络化的新型产业体系, 实现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坚持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坚持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坚持培育龙头和优化布局相结合。

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

到“十二五”末,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企业, 打造一批具有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基地、集群, 实现产业发展由加工制造向集研发、生产、成套、服务于一体转变, 力争形成以四大新兴战略性装备制造产业、四大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五大产业集群、四大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格局。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 000亿元。

产业集中显著提高。到2015年培育5个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5个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10个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骨干企业。

名牌产品大幅增加。在四大新兴战略性装备制造产业中打造4个中国知名品牌, 在传统煤矿机械、重型机械、纺织机械、液压元器件 (系统) 等四大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及五大集群和四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打造15个中国名牌和12个中国驰名商标。

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到2015年, 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0个, 重点骨干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 授权专利年均增长30%以上。产品设计、制造水平、成套能力有较大提高, 优势产品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

根据全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结合实际, “十二五”时期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实施“4454”工程, 打造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新优势。

大力培育四大新兴战略性装备制造产业。抓住国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 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 瞄准产业高端, 强化政策引导, 培育发展以清洁燃料汽车为主的汽车产业, 支持发展新能源装备, 引导发展节能环保装备, 推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积极推进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四大传统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发挥山西省在煤矿机械、重型机械、纺织机械、液压元器件 (系统) 等传统行业的比较优势, 聚焦重点项目、重点企业, 通过进一步整合优化、自主创新、引进技术、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壮大规模和提升竞争力,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四大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 即煤机成套制造国家示范基地、重型机械制造国家示范基地、纺织机械制造国家示范基地、液压元器件 (系统) 国家示范基地。

发展具有较强区域优势的五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铸造产业集群、锻造产业集群、钕铁硼磁材深加工集群、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集群、铝镁合金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山西省的铸造、锻造、钕铁硼磁材深加工、不锈钢深加工、铝镁合金深加工产业基础, 通过进一步优化整合, 提高产业聚集, 培育核心龙头企业, 建设具有较强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引领产业迈向高端 篇5

美国工业设计联合会一项调研显示, 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 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日本日立公司计算过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 工业设计所发挥的作用约占51%, 而设备改造的贡献只占12%。反之, 缺乏设计, 产品会失去灵性, 企业失去灵魂, 产业也就失去了文化。

北美裘皮协会亚洲市场负责人认为:“从质量和价格的含金量方面来看, 中国生产的皮草服装可以和世界上所有的地区抗衡, 然而在设计和工艺方面却还不够成熟。”

“设计人才短缺, 缺乏自主原创品牌以及缺乏信息传播, 严重阻碍了中国皮革产业的有序转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顾问、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徐永表示, “要想从生产大国转变为生产强国, 现在无论是在加工品质还是设计创意上, 中国皮革业整体上与其仍有差距。”

设计, 让改变发生

海宁皮革产业的转型之路告诉我们, 制造企业就是要由单一的制造加工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以及技术创新等全产业链发展, 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生产产品向创造时尚、创造文化转变。

现在, 随着皮革行业的发展, 设计这一短板也有显著改善。国内许多裘皮企业开始转向以品牌为突破口, 设计为价值提升手段的新型运作模式。过去5年, 海宁连续举办了皮革时尚周, 海宁皮革的时尚设计开始在北京、上海甚至丹麦等地成为专场发布的主角。据海宁皮革行业协会资料显示, 海宁拥有设计师的皮革企业已经不下200家, 设计师的队伍总数接近千名。设计师队伍逐步壮大, 海宁皮革产品的设计也开始崭露头角, 得到了国内外采购商、消费者的青睐。

一家皮革时装公司董事长对此深有感触, 他说, 经过设计师的巧手设计后, 我们的销量很广泛, 全国各地以及日本、加拿大订单都很多, 比以前翻了一番。海宁皮革产业逐步走出了贴牌加工的时代, 来样加工的少了, 看样定货的多了, 开始步入了自主创新和自主创牌的发展时期。“我看世界, 风尚看我”, 如此响亮的口号表明海宁的设计意识、设计能力和设计信心都在大幅提升。

分析海宁皮革产业的转型之路可以肯定, 制造企业就是要由单一的制造加工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以及技术创新等全产业链发展,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从生产产品向创造时尚、创造文化转变。

今年5月初, 成都艾民国际有限公司为英国前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量足定制了一双名为sheme的蓝色高跟鞋。此鞋的鞋面用绸缎包裹, 以蜀绣技艺加工, 鞋面蝴蝶寓意破茧而出, 可谓优雅于心、精致于形。“这些女鞋太漂亮了, 跟国际一线高端品牌女鞋没有任何差距, 能生产出这样高品质的女鞋太了不起了。”切丽·布莱尔夫人赞不绝口, “这双鞋将成为我最高级别的收藏品。”

可以说, 是“艾民国际”设计师对sheme品牌的精美设计使得切丽·布莱尔夫人对成都女鞋赞誉有加。

设计, 不只是设计

女鞋的时尚与潮流, 就是几平方英寸上的创意, 因此, 国内的女鞋企业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款式上, 还应该在文化、技术、质量方面加大投入和研究, 引进高端设备, 学习先进工艺, 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 培养国际一流的女鞋设计师。

设计者要完成向设计师的蜕变并非易事。以鞋类的制帮设计师为例, 他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各种皮鞋制作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规程;脚型和楦型的关系;帮样设计原理和扩缩原理;美术设计应用知识;企业生产、技术、销售管理知识;制帮常用设备的性能、结构传动系统及操作方法;了解国内外皮鞋行业有关本工种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他还要熟练应用以下技能:设计剪制各式皮鞋全套帮样板;修锉各式新楦型;绘制各式鞋鞋帮加工分解图及结构总图;编制全帮工艺流程、材料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

当然, 鞋的设计不只是一门手艺, 还要讲究文化。“应当说, 在高档女鞋方面, 我国与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非认为, 中国女鞋高档品牌的缺失, 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主要是对产品的文化内涵缺少研究, 工艺的精细化程度还不够理想。虽然我国女鞋的质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 目前的整体水平也不错, 但缺少有个性、有特色的产品, 设计师的文化修养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女鞋的时尚与潮流, 就是几平方英寸上的创意。因此, 国内的女鞋企业一定不能只把眼光盯在款式上, 还应该在文化、技术、质量方面加大投入和研究, 引进高端设备, 学习先进工艺, 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 培养国际一流的女鞋设计师, 最终形成有自我风格的个性化产品, 占领国内外高端女鞋市场。

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得恰到好处, 并能结合现代的结构、工艺, 设计出既时尚又具有传统韵味的鞋子, 这是鞋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北京奥运会期间, 内联升的“颁奖礼仪鞋”无疑是个成功的案例。内联升的新款时装布鞋在鞋面上大胆选用了颜色亮丽的仿真丝缎面给人以华贵典雅的感觉, 花色则分为国槐绿、粉红、宝蓝、青花瓷4个色系, 款式设计上分为单跟、坡跟和平跟三个品种, 而鞋底更是采用了弹性复合材料, 每只鞋的重量不超过100克。既解决了鞋跟增高的问题, 又保证了穿着的轻便与舒适, 与服装搭配浑然一体, 相映成趣。

设计是艺术, 也要追求科技。弗里达·贾尼尼是古姿品牌创意总监, 曾是芬迪品牌的手包设计师, 她认为, 时尚是高科技和手工的平衡。她设计的传统的皮包和皮鞋采用高科技手段, 创造在传统和未来之间的一个平衡。“我们现在使用各种技术先进的可能部分去创造产品以及交流的新方法。然而, 我非常认真地对待产品的质量, 这些是费力的、缓慢的和确实无疑低科技、人工的。”古姿设计第一位永远是手工制作的, “我的上一个工作记录是:新的鳄鱼皮竹节手提包看上去有非常高端的技术, 有涂橡胶的表面, 但是实际上是在我们自己的实验室手工制成的:Agate石被用在打磨原始鳄鱼皮的表面, 之后是特定的石蜡, 运用在橡胶上。这样使它显得非常的新潮, 但是实际上, 它是手工制成的。”

设计, 仍需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从服装上找到服装是抄袭, 从艺术和生活中找到服装才是灵感。皮革产业应从设计上寻找突破口, 完成转型升级的蜕变。要像欧洲设计师那样, 强调从看电影、听音乐会、看展会、看专业杂志等途径寻找灵感, 形成系统的设计思想。

4月7日~18日, 26名设计师结束为期近两周的欧洲游学回到海宁。海宁市皮革设计师协会会长张思丰在总结中说, “以前说国内皮革缺乏原创不少企业老板可能还不服气, 但是通过这次培训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从服装上找到服装是抄袭, 从艺术和生活中找到服装才是灵感。”海宁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查加林表示, 设计师“走出去”有利于实现海宁与世界时尚前沿的对接, 让皮革产业从设计上寻找突破口, 完成转型升级的蜕变。“欧洲设计师则更强调从看电影、听音乐会、看展会、看专业杂志等途径寻找灵感, 形成系统的设计思想。”海宁市华南虎皮革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赵萍感触颇深。

但欧洲讲究立体剪裁、小批量制作, 一些理念和中国传统也不相符, 回到国内照搬这些元素容易水土不服。中国高级定制成衣设计师俞湘琦指出, 时装设计人才的培养走国际化的道路是正确的, 学生需要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各种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理念。

制鞋企业里皮鞋设计人员有许多是科班出身的, 他们在专业学校或正规培训班参加系统的理论和技能的学习, 懂得了皮鞋设计原理, 学会并掌握了皮鞋设计基本技法, 到企业经过几年锻炼后, 经验越积越多, 技术越来越精。但如果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实战, 企业将更为乐意接受。

温州鞋革职业中专根据企业需求, 学校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 企业则全程参与培养计划的制订。为了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学校创新实施专业认知——职业体验———生产训练——毕业实习四个阶段的学习。“利用周边众多企业的优势, 把课堂办在车间里, 在车间生产出人才。”

2010年11月底, 法国时尚设计师协会与海宁中国皮革城合作建立皮革品牌与设计交流中心, 不久前组织设计师赴欧游学正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项目。今年3月, 海宁成立了国内皮革行业的首个设计师协会, 以促进皮革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广大设计师为宗旨, 立足服务、优化服务、创新服务, 体现皮革设计的特色。

在第十届狮岭皮革皮具节上, 狮岭提出打造皮具创意设计之都的口号, 而狮岭创意精英协会旨在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吸纳优秀皮具设计师, 搭建研发设计人才库, 整合狮岭皮具设计资源。

而成都根据武侯“中国女鞋之都”发展规划, 帮助和促进鞋业品牌从“成都制造”到“成都创造”的转变, 在生产型设计基础上, 加快向营销型设计的转变, 并最终以策略性设计为主导, 成为服务西部鞋业的开放性平台。

中国品牌迈向中高端要打好四张牌 篇6

本届品牌论坛的主题是创新与引领, 迈向中高端。当前, 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 发展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都在发生嬗变。我们要更加注重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 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在此过程中坚持实施品牌战略,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更为迫切。发展比较优势, 铸造创新高地, 就要勇于参与品牌经济的角度, 以品牌建设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顺应全球发展大势, 增强国际话语权, 需要中国品牌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世界经济正处于曲折复苏期, 欧美日纷纷启动新一轮制造业升级, 数据显示, 发达国家拥有全球90%以上的名牌, 即使经济陷入低迷, 那些一流大品牌依然坚挺。中国品牌只有直面科技和产业革命新挑战, 努力迎上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 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站在时代风口, 抓住更多机遇, 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推进供给侧改革, 需要中国品牌加快向中高端迈进。高质量的发展呼唤高价值的品牌, 高价值的品牌, 也会促进高质量的发展。从消费需求看, 人们对品牌商品的关注度明显上升, 从消费需求看, 购买愿望有增无减;从市场竞争看, 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为主, 转向质量型差异化竞争为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环节更少、效率更高的品牌打造路径。

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提供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不仅要做多做大中国品牌, 更要借力而进, 乘势而上, 做优做强中国品牌, 以品牌升级撬动产业升级,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品牌迈向中高端, 要紧握创新这把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G20工商峰会上强调,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 在新发展理念中, 创新作为核心要义排在首位, 创新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家企业、一个品牌能走多远, 强品牌必须以创新驱动战略为支点, 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将创新基因融入品牌建设, 坚持研发攻克新技术, 打造开发新产品, 积极培育新业态, 探索开拓新模式, 加速转化新成果。同时, 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创新、鼓励创新、持续创新的浓厚氛围, 让创新深入人心, 蔚然成风。

中国品牌迈向中高端要把好品质这道关口。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200多种服务业制成品产量居全国榜首, 但不少产品的品质还难以一流。目前中国已迎来品质消费时代,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更在乎贵不贵, 转为更追求好不好。去年, 中国公民有1.2亿人次出境旅游购物, 另外人均消费排名全球第一, 这也印证了国内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 国货品牌必须精益求精, 以提升品质为根本, 下大力气做出真正的好产品, 由产品制造走向精品制造, 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拓展品牌的增长空间。

中国品牌迈向中高端, 要厚植文化这片土壤。一个品牌能否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生命力, 最终取决于有没有先进的文化理念, 同等质量的两双鞋, 价格相差几倍, 价高的往往更受欢迎, 这里面就是品牌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文化是品牌生长的基石,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 品牌建设更要重视文化的力量, 用文化涵养品牌, 用文化点亮品牌, 将21世纪工业文明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以人为本, 诚信为本, 培育出一个又一个有特色、有价值、有底蕴的金字招牌, 使中国品牌成为诠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中国品牌迈向中高端, 要善用媒体这个平台。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维护中国品牌形象, 媒体责无旁贷。借助融媒体传播矩阵, 真实再现中国企业开疆扩土, 追赶超越的征程, 深入讲述企业家和一线员工敢为人先, 艰辛创牌的事迹, 充分展示中国品牌方阵在自主创新、质量提升、转型发展、责任建设等方面的成果, 让品牌报道更加有力度、有厚度、有温度, 为品牌建设营造更有利的舆论环境, 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

作为一个走过68个春秋的媒体品牌, 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第一大报, 《人民日报》已连续八年名列世界品牌实验室评选的中国品牌500强, 品牌价值近443亿元, 稳居传媒行业前三甲, 《人民日报》一直高度重视和积极践行品牌的研究、传播、推广工作。近年来, 人民系整合优质传播资源和精锐采编力量, 先后推出一大批深度报道以及中国品牌、中国故事、中国品牌好声音等专栏, 品牌报道实现敞开化、系列化、规模化、全媒体化。去年, 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品牌论坛, 效果良好, 反响热烈。本届论坛既有老相识, 又有新朋友, 在座的每家企业背后都是一个响当当的中国品牌, 期待各位嘉宾坦诚对话, 深入交流, 建言献策, 为品牌建设凝智聚力, 增色添彩, 让我们一起拥抱中国品牌的美好未来。

引领产业迈向高端 篇7

李克强说, 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 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 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必须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 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 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 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紧紧依靠深化改革, 在不断发展中打好全面提高中国经济质量攻坚战, 实现宏观经济整体和微观产品服务的质量“双提高”。

李克强强调, 提升质量归根到底靠企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也是讲道德、讲诚信的经济。企业要坚守商业道德, 担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责任, 在创新、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各行各业都要瞄准质量顽症, 加快技术创新, 淘汰落后产品。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坚持严字当头, 注重基础和细节, 向管理要质量。要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能, 培育职业精神, 造就责任心强、有专业素养的职业队伍。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 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 激励企业诚信经营、多出优品、打造精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 特别是强化对关乎群众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监管。努力塑造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品牌, 不仅让国内消费者喜爱, 而且在国外声誉良好, 做到“双满意”。

李克强指出, 要努力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 坚持标准引领、法制先行, 树立中国质量新标杆。要加快相关法规建设, 完善国家标准体系, 推进强制性标准改革, 提升标准和检测的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公开产品和服务标准, 确立中国质量对市场的硬承诺。鼓励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优劣“用脚去投票”, 举报质量违法行为,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倒逼质量提升, 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

李克强说, 维护质量安全是世界共同责任。各国应加强质量检测、技术研发等方面合作, 建立强有力的监管合作机制。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我们将致力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体系, 坚持倡导贸易自由化, 不断加大进口, 不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欢迎更多外国企业到中国市场公平竞争, 在互利共赢的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

上一篇:专业博士生教育论文下一篇:社团规范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