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系列课程

2024-09-22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精选8篇)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 篇1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 综合运用研究方法, 自主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研讨中达到学习、创造和培养能力等目的的教学形式。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明确提出了在高校实行研究性教学的设想, 研究性教学也由此成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1]。

信息处理这一学科的内容极为丰富, 与这些内容有关的技术在很多科学和技术领域都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高等院校的培养方案中,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在培养方案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因此, 在信息处理系列课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现状分析与探索目标

(一) 现状分析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是指普通高校电气信息类本科生的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数字信号处理、DSP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及MATLAB语言基础等信息处理类课程。这些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应用性都很强。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接受式教学, 重视知识的继承, 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把精力大多放在算法的理论及其推导上, 较少涉及实现方法及相关的软硬件技术。这种被动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缺乏知识应用方面的训练, 更谈不上所学知识适应实际需要。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利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不利于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因而, 在信息处理系列课程中有必要开展既满足市场需求又适合于学科发展的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尝试。

(二) 探索目标

针对存在的问题, 确立了在信息处理系列课程中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探索目标:实现以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 创新能力培养不断线, 课内实验、工作室课题、学科竞赛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线;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相结合。

二、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传授知识、方法及科学观和科学态度的教学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 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共同点是研究性, 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共同体。

针对信息处理系列课程存在着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以及对数学基础要求高等特点, 我们对信息处理系列课程从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四个方面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 旨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增强其创新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 增加研究性教学内容设计

1. 在经典分析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内容

虽然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成熟, 体系比较完整,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这些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增补一些过去由于受工具和手段的限制不便或不能在课程中讨论、而现在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讨论的方法和问题。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计算工具和计算手段的限制, 信号处理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经典分析的方法。一方面, 给学生造成了即使会做这些习题也很难解决工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错觉, 觉得课程的学习离实际应用相差太远;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理解与把握, 束缚了学生对许多规律的进一步探讨与研究。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辅助分析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并广泛应用于许多工程领域。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同样也对信号处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带来了新的机遇。弱化过于依赖技巧的解题方法, 可以加强学生定性分析的能力和对计算结果正确性的判断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如在经典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内容, 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从而体验探究式学习的乐趣。

2. 在传统习题的基础上增加研究性问题

国内教材的习题答案几乎都是标准的和唯一的, 这些习题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 在大多数教材中, 习题是和章节对应的, 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甚至禁锢了学生的思路, 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 系统响应的求解习题在不同的分析域中就有不同的求解方法。在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多途径求解和进行解法的比较, 从而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课程中增加带有探究性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训练, 对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为在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 从问题的提出、模型的建立, 到需要的条件和数据, 以及采取什么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都需要去分析、去研究。而且实际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 也没有唯一答案, 甚至由于已知的条件和数据不足而没有答案, 促使学生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者”。例如, 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关于数字滤波器设计的问题, 学生在开始设计所需滤波器前, 必须首先弄清楚输入信号的情况和工作的条件等前提条件,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类型的数字滤波器。

3. 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阅读文献

现有的信息处理系列课程教材中的内容大多以知识的最终形态出现, 而且一般是没有阅读文献的, 书后的参考文献通常也是一些教材书目。但是, 收集、查找、阅读相关的文献不仅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而且可以使我们跟踪某一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动态, 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追溯有关某一主题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知识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并应用于自己的研究, 这一点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比如我们在课程教学的绪论中将信号处理学科发展的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介绍给学生, 并提供给学生进一步了解所需的参考文献。可以直接将文献全文发给学生供其阅读, 也可以给出文献检索的途径、一个主题或几个关键词, 由学生自己检索、筛选、阅读相关的文献。在课程快要结束时, 则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的学习内容, 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选择一个研究主题, 查找、阅读有关的文献, 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开展课程学习研究, 撰写读书报告, 从而培养了学生检索文献、阅读文献、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构建具有研究性教学特征的课内外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

为配合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必须拓展为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光电转换技术等宽口径、多学科交叉、强弱电结合和软硬件并重的综合技术内容。改变过去实践教学完全服务于课堂教学、验证性实验统领的局面, 使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 以切实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应用能力为目标, 构建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课内外一体化 (课内实验、工作室课题、学科竞赛三结合) 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对课内实验实施全方位的建设与改革

(1) 整合课内实验。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它们的核心都是通过对各种不同信号的分析, 实现对不同信号的处理, 达到所希望得到的信号。随着科技的发展,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其技术实现是以算法为核心、高技术为基础, 具有理论性和技术性强的特点。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最能将各门课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

为了进一步处理好信息处理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 强化课程体系的概念, 培养学生在信号及信息处理专业方向上的意识, 有必要整合系列课程的实验, 改变按单门课程设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超越课际界限, 构建实验课程连续的统一体。可将实验指导书进行有机整合, 形成一部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的实验指导书, 书中含有各门课程的实验、含两门及以上课程的综合实验, 或同一实验采用不同课程所授方法来实现。如“音乐的分析与合成”仿真实验, 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采用FT实现, 而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采用FFT实现, 在DSP技术课程中采用DSP硬件平台实现, 通过同一个实验把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 实验内容和方法改革。围绕着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最终目的, 以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手段, 建立具有多样化、综合化、分层次、重创新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3]。多样化是指实验形式多种多样, 如有必做实验、选做实验、开放实验和开发实验等;综合化是指实验内容从单一性到更加注重综合性;分层次是指由认知性、验证性实验开始, 逐步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重创新是指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研究性教学方法, 变广播知识式教导为合作研讨式引导,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 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实践教学的又一重要环节, 评价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改革目前的考核方式, 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地评判学生掌握该课程实验方法的考核方式就显得非常必要。为此, 采用多种考核形式, 注重对过程及能力的考核, 弱化对结果的评价, 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如增加实验能力与日常素质考查权重、结合实验内容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专题 (或实验) 小论文等综合评定方法。

2. 以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 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课外构建大学生科研实践平台, 创造条件使学生及早参加科研及创新活动。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工作室, 为学生开辟一个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术创新的场所, 成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超市”, 也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如建立“信号与信息处理工作室”, 在这个工作室中, 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融为一体、不同专业的学生融为一体, 形成以自主学习与探索性学习为特征、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研究性实践教学载体。工作室的运行采取“项目驱动式”, 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项目的研究, 自主开发设计各种产品、发表论文、申报专利等, 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一同构成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和条件。因此, “项目驱动式”的运行模式可以保障工作室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设可持续进行。

3.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 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是挖潜式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实施科技竞赛主要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增强表达交流能力, 培养应变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经历过科技竞赛的创新能力培养, 对事物便有了透彻的分析、抽象、归纳、推理、演算直至建立数学模型的整套方法, 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独到的认识, 培养心里素质, 改善耐久力和爆发力等体能素质, 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将工作室的学生分为三人一组参与学校、省及国家组织的包括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节能减排、“飞思卡尔杯”等各类大赛, 让他们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从中使学生体会到个人力量的有限性、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出团队协作的良好基础。

(三) 设计具有研究性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 启迪他们提出问题的创新思维, 锤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既能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又能区别学生个性给予特殊指导,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与潜力。在教学方法上废止“注入式”, 实施“启发式”, 同时要实行师生互动、课内外结合。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学模式, 逐步转化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如在信号处理系列课程的教学中, 强调概念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每一推导公式后面都穿插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工程技术, 使学生摆脱畏惧心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网站和有关期刊, 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发展动态,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从“学会”转变到“会学”。

(四)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提供课外研究交流平台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一些内容没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展开。为了有效地拓展课外学习、研究和交流的空间,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依托学校的Blackboard Academic Suite系统开设了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开辟了《课程信息》、《教师信息》、《课程论坛》、《学科动态》、《测测自己》、《作业收发》等栏目, 在教学资源板块分门别类地提供了教学课件、电子教材、实用软件、兄弟院校的试题等外部资源, 极大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为学生课外研究交流提供了平台。由于网络本身就是个体感受现实生活的体验课程, 利用网络的情境性、体验性和学习自主性等属性, 在获得课程显性知识的同时, 也会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研究性教学走出教室和实验室, 突破教材, 进而使研究性教学由半开放性变成开放性。

通过在信息处理系列课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 由电子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团队, 经过辽宁省赛区推荐、国家组织的理论考试和复测等环节, 最终获得此次大赛的一等奖;计算机仿真足球机器人代表队作为全国八强、世界三十二强之一, 被邀请到美国参加2007“世界杯”足球机器人大赛;学生就业时手持多项专利、产品、证书等, 其就业位置和起薪都很可观。

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研究方法, 培养研究精神, 激励研究热情。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性、探索性, 其问题的解决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而且研究过程中体验与经验的积累会有助于学生解决更深、更难的问题, 这样的良性循环会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摘要:推进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必须更好地改进各教学环节, 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针对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的特点和目前的教学现状, 从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四个方面对研究性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同时为工科基础课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处理系列课程,研究性教学,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兴文, 白日霞, 李敏.开展研究性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9, (1-2) .

[2]李敏, 陈兴文.“信号处理课群”整合优化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3) .

[3]李敏, 陈兴文.信号处理课群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8, (1) .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 篇2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 实践教学 考核方式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原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运筹与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三个专业整合而成的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专业。《数字图像处理》是该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内容涉及光学系统、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数学等领域。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已在通信工程、工业控制、医疗诊断、机器视觉、虚拟现实、数字图书馆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很好地理解信息的内涵,知道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到底有什么用和怎么去用,以及该专业的前景。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身的特性,结合近五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课堂的组织和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探讨,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性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广泛学科的交叉,远超越出数学学科的范畴;以信息科学与科学计算为核心方向;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该专业本科生主要学习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因此,该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功底[1,2,3]。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从2002年开始招生。数字图像处理一直是该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一般安排在四年级上半学期。在学习数字图像处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矩阵计算、微分方程数值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的专业基础课,并且运用Matlab编写简单的程序[4,5]。

二、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

基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性,教材选用冈萨雷斯版的《数字图像处理》,该教材侧重于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概念和方法的介绍,是数字图像信息处理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图像基础、空间域和频域的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小波变换及多分辨率处理、1图像压缩、彩色图像处理、形态学图像处理、图像分割、表示与描述和目标识别[6]。

教学中我们以灰度图像为基础,着重讲述空间域和频域的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小波变换及多分辨率处理、图像压缩和图像分割的基本理论、典型方法和使用技术。简单介绍彩色图像处理、形态学图像处理、表示与描述和目标识别。

三、课堂的组织和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和实践是学习掌握各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重要方法,也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数字图像处理是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总体过程系统性、整体性的设计和安排要求高。虽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功底,但受原有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和实践内容没有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范,甚至一些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也被省略,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降低[6-12]。

实验教学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为了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我们选择图像灰度增强、图像压缩、图像域值分割中几个最典型的算法,如图像的读取和显示、直方图均衡化、平滑和锐化滤波、膨胀和腐蚀等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形象、直观、具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在实验教学期间,开展第二课堂。将学生分组,每组给出一个实际的学期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有助于较快地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和灵活应用。

四、 考核方式的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使用技术,了解数字图像处理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考核主要是衡量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数字图像处理这门课程而言,如果考核结果只由期终考试的分数来定,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我们将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学期项目成绩和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课程最终的考核成绩综合这四个部分。

经过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通过对数字图像处理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实验体系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苏丽卿, 黄民海.“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认识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宋广华,刘慧.普通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22).

[3]郑秋红,岑仲迪,奚李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7).

[4]牛文琪,张庆国,汪宏喜,吴坚.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5]黄哲煌,黄建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9).

[6]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7]贾永红.“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1).

[8] 张大明,樊晓香,刘华勇,李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3).

[9]曹玉东,王东霞,周军.“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3(2).

[10]李熙莹.“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设计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8(8).

[11]李晓辉,吴蓓.“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实验改革与实验系统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 2003(4).

[12]盛利元,李宏言.“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验软件研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5(3).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 篇3

Jacinto 6 EP:扩展的处理性能和并发性

Jacinto 6 EP是信息娱乐领域的处理性能领先产品, 具有1.4GHz的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性能, 相当于22GFLOPS/60 GMACS。Jacinto 6 EP器件具有Jacinto 6的所有特性, 可提供附加的外设和DSP功率, 同时还能控制系统成本。通过合并某些具有严格IO要求的信息娱乐系统所需的额外USB、视频输入和PCIe接口, Jacinto 6EP可降低BOM成本。另一种总共可提供1.4 GHz信号处理性能的TMS320C66x DSP核心可用于图像处理技术, 如动态地将多个镜头拼合成一个单一的环视或俯视图。此外, 附加的DSP性能还可支持增强的无线配置 (可利用天线分集和后台扫描的多调谐器、多模式配置) 、音频和语音处理、有源噪声控制 (ANC) 、语音识别和各种其它技术。

Jacinto 6 Ex:可实现IVI与信息ADAS之间的创新融合

通过提供适合同时运行信息ADAS系统和信息娱乐功能而不影响这两种系统性能的两个嵌入式视觉引擎 (EVE) , Jacinto 6 Ex器件能奉上Jacinto 6 EP可能拥有的额外性能和集成度, 从而进一步扩展了平台。信息ADAS可利用汽车内部和外部的摄像头来呈现如物体和行人检测、增强的现实导航和驾驶员身份识别等多种功能, 以提升驾车体验, 无需动态地控制车辆。这些功能可用于中控台、可编程集群和平视显示器系统。

EVE可通过ARM®、GPU、DSP、多媒体和附加子系统来支持同时运行的高性能分析和视觉算法, 从而提供不受妨碍的性能, 不同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任何其它产品。EVE和相关的软件库可让客户通过利用适合分析算法的可编程、高性能、灵活型EVE核心来控制自己的开发。

具有高度可扩展性的器件系列

Jacinto 6器件系列基于相同的架构, 能与面向汽车应用的广泛高度可扩展ARM®Cortex®-A15器件系列软件和引脚对引脚兼容。Jacinto系列不仅有多种价格、性能和集成能力, 还拥有成熟的ARM®Cortex®-A15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能支持多达四个1080p显示器和四路1080p视频和摄像头输入。高清显示器和百万像素的摄像头可连接到使用FPD-Link III Ser/Des芯片组的Jacinto处理器。DS90UH925Q串行器和DS90UH926Q解串器可同时携带数字视频、音频和双向I2C控制信号经过使用HDCP保护接口协议的单一双绞线。DS90UB913AQ串行器和DS90UB914AQ解串器则可将摄像头模块连接到使用低成本同轴线缆的处理器。此外, 辅助的ARM®Cortex®-M4子系统还可卸载实时的中断密集型任务, 如那些用于处理车辆栈的任务。

作为TI完全集成的电源管理IC, TPS659039-Q1经过特别设计, 适合与Jacinto 6片上系统 (So C) 系列一起无缝运行。TPS659039-Q1旨在支持严苛的汽车级要求, 具有的特性能满足Jacinto 6系列的系统电源要求, 同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中的功耗。TPS659039-Q1符合AEC-Q100标准, 并可支持整个系列的Jacinto 6器件, 以便提供可扩展性。

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教学研究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研究,改进

一、引言

信息技术直接影响着会计审计工作。 当前会计实务的工作模式是会计人员基于计算机硬件平台, 应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 在审计工作中, 审计人员也会应用审计软件开展内部控制审计、 财务审计及其他审计工作。因此, 在大学本科阶段的会计学专业, 教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技能非常必要。 我国高校为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一般包括《会计软件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审计》。 某高校《会计软件应用》 课程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开设, 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大。 《会计信息系统》 在学生大三第二学期开设, 《计算机审计》 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开设, 学生对这两门课学习兴趣一般。 是什么原因导致该课程教学不被学生重视,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应该如何改进, 以提高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原因分析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调查研究, 笔者发现导致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学习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兴趣较低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 会计学专业学生所修的前序课程没有起到专业基础课的作用。 经调查, 某高校会计学专业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 《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实务》、《管理信息系统》, 该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这三门课程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 学校缺乏院系之间的教学研究, 对开课专业缺乏教学的要求, 导致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对会计专业后续课程需要的教学重点讲解不够。例如, 会计学专业课需要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 这是学生后续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关键点, 而授课教师在给会计学专业学生讲授这门课程时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讲解却一带而过。 此外,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实务》 课程在讲解时没有针对会计领域讲解, 而且深度不够。数据库是计算机会计和计算机审计的基础与重点, 由于学生数据库知识掌握不好, 对后续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学习也就感觉有难度, 因此失去了学习兴趣。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偏重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技术的讲解, 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诸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模式、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机理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等侧重较少, 学生难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到底是什么。 教师在讲解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时, 也试图补充信息技术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期知识, 但是因为课时的限制, 会计信息系统内容的讲解就不透彻。所以, 高校应该在学生培养计划制定、 课程建设方面增强院系之间的教学研究, 会计学专业院系应该将教学重点与内容和承担该课程的其他学院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制定教学大纲, 授课教师尽量按照会计学专业需求重点讲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等知识, 让专业基础课真正发挥作用。

(二) 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设定与会计学专业其他课程的设定缺乏关联性。 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内容设定包括公共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比如会计学方向, 专业必修课是财务会计, 但是教师在讲解财务会计时不涉及在计算机环境下如何来实现, 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 有一笔业务发生, 脑海里直接的反映是如何做分录, 至于业务如何处理, 会计信息如何管理没有直观感受。 直到学生大三、大四阶段, 才专门开设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 相当于把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讲解进行了割裂, 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缺乏整体性。所以, 应该改革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讲解基于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理论与实务。

(三) 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内容存在不合理性。

1.《会计软件应用 》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一般应用方法和技巧。 当前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见下页表1。 可以看到该门课程73%的课时在教学生掌握如何应用会计软件完成账务业务处理, 如何编制报表以及如何进行报表数据分析, 如何应用会计软件完成工资的计算等业务处理, 如何应用会计软件完成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变动、折旧计提等。而这些只是会计业务处理的一小部分内容, 对会计工作其他内容的涉及比较少, 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会进行其他会计业务的处理, 更不利的后果是对会计软件中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依赖管理缺乏理解。在讲解会计软件其他业务处理时, 教学方法是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 在实验课上学生只能实验自己权责内的模块, 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此外, 教学中不涉及国外软件的应用方法与技术, 而当今很多学生关注的企业采用的是SAP等国外软件, 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2.《会计信息系统 》 课程。 从表1中可以看到,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时间占到近40%, 但学生对应用高级语言开发软件感觉比较困难, 此外, 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讲解不足。 所以应该降低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讲解难度, 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将来不太可能从事开发财务软件工作的情况, 关注会计信息系统的深层次内容, 加强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

3.《计算机审计 》课程。 该课程定位不明确, 而且实验的教学时数只设定为课时的1/4, 利用课堂时间讲解清楚计算机审计知识有一定难度,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理解计算机审计知识也困难重重。所以, 应该对《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进。 此外, 对于着重讲解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与技术还是讲解信息系统审计的知识, 笔者认为二者应该兼顾。

三、 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

(一) 进一步明确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和该课程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定位。 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应该教学生掌握在计算机环境下,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 基于财务业务处理一体化模式下, 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模式与方法。 教会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在开展审计工作时, 如何借助审计软件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如何对信息系统本身实施审计。 教学生掌握如何基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会计管理。

(二) 对 《管理信息系统 》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管理信息系统》 的教学内容应转变到重点教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如何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企业的管理等方面, 而不要过分强调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可以设定如下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讲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 如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的生成机理等; 第二部分主要讲解管理信息系统所基于的技术基础, 如电子商务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为学生掌握网络会计打好基础; 第三部分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讲清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处理模式; 第四部分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控制问题, 主要讲解人工与计算机的安全与控制技术; 第五部分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 第六部分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立。 也就是说偏重于讲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机理、功能以及特点, 而不是重点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 可以带学生到企业亲自观察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或者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要减少学生上机开发程序的教学时数, 因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亲自进行会计软件的开发机会很少, 一般这样的工作是由计算机专业学生从事的, 所以让会计学专业学生在机房实验学习会计软件的开发没有必要, 通过一个案例讲授这部分内容就足够了。

(三) 修订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途径。取消《会计软件应用》课程的讲解, 从表2 可以看到单独设置《会计软件应用》课程,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讲解清楚会计软件的诸多业务处理方法与技术, 教学目标实现效果稍差。所以取消该门课程的讲解, 将《会计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课时转给其他专业课程的讲解。例如在《财务会计》教学中, 加入计算机环境下的业务处理方法与技术, 教师在讲解各种核算时, 可以演示在财务软件中如何处理, 当然这就需要教师事先通过一定的途径教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一般使用方法。 可以采用网络视频授课的方式, 教师事先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录制, 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学习。 当前的学生自学几款会计软件比较容易, 可以把原来在课程中占用实验时间教学生学习会计软件的应用方法和技术改到课后。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加入会计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的应用讲解, 在审计课程中加入如何应用审计软件辅助完成审计业务的内容。

《会计信息系统 》 课程仍然保留但是需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主要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在企业ERP系统的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的财务数据, 为计算机审计打好基础。 此外还要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安全、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 具体改进建议见表3。

对《计算机审计》课程, 主要讲解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与技术。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教学研究, 本文认为, 提高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兴趣, 是会计学专业必须开展的工作, 提高学校各院系之间的教学研究, 实施集体研讨集体备课, 改进课程设置体系, 加强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环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策略。 Z

参考文献

[1] .刘媛, 单文涛.新时期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7) .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 篇5

《管理信息系统》系列课程分为理论知识和课程设计两个阶段,一般安排在高年级授课,重在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处理管理信息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涉及计算机、通讯技术、运筹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对于毫无设计开发经验的学生而言,真正掌握课程的内涵是有难度的。本文针对目前理论与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出当前困难所在。

1 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教学阶段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理论知识涉及多学科,是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学习。由于缺乏系统开发经验,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容易陷入纯文字学习,只记住基本概念方法,不理解其内涵;在设计系统过程中凭空想象系统功能,不理解系统业务流程,设计的系统虽功能完备却不能实现。经验的缺乏、理论脱离实际、项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消极心理。此外,有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简单地照本宣科,或者提供的案例不成熟,不能形成配合理论知识的成套案例,也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1.2 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管理信息系统》系列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两个阶段,有些院校安排一个学期完成,学期的前2/3时间进行理论授课,后2-4周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这样,理论知识不能讲解细致,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系统设计开发的方法步骤;课程设计的时间也太短,导致设计过程只关注系统一些细节和对开发工具的熟悉,而对具体业务流程不能形成清楚的认识,难以完成系统的设计过程,更无法提交规范的文档报告,造成的结果是只注重“微观”技术细节,忽略系统“宏观”的构架,造成重心偏离、本末倒置。

1.3 课程设计阶段安排不规范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阶段要求根据适当的题目,由学生动手完成从项目需求调查、分析设计到实现测试整个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计的题目不合适。

题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新鲜感和挑战性,不易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无法达到“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标。题目过难,会打击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例如网络上一些已被成功开发的案例,是由专业的研发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才完成的,对学生而言,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学习过程中不可照搬,否则会因为课题太大而无法完成。

2)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不规范。

课程设计是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如果没提出规范的要求,教师上课方式和考核评分方式亦无明确标准,使得很大程度上由教师个人主观把握,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教学效果不明显。

2 教学改革计划

2.1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同等重要。课程设计不同于实验,在内容上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更加接近实际,在结构上具有连贯性,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最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合理的安排应该是用两个学期完成,第一个学期理论授课,第二学期做课程设计。这样既可以进行系统地理论学习,又加强了课程设计力度,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动手设计时间。

2.2 理论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方式

1)明确各阶段学习目标。

先总体介绍课程内容与各个阶段的任务,而后每堂课说明所处的阶段和将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切入点来学习理论知识,逐步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供成套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和系统开发实践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探索过程[1]。在理论授课过程中提供完整连贯的案例讲解系统分析设计各环节,而不是每个环节都采用不同的案例。这样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理论方法,思路更连贯,趣味性更浓,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成套案例也为课程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不会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之初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

3)启发引导式教学。

在讲解过程中,围绕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起思考、讨论,然后给出解决方案,让学生逐步进入状态,从而可以主动提出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问题,学生思考探索的积极性更高,并可能提出更新颖的想法。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网站,建立起资源库,借助网络给学生展示一些成功企业的信息系统的运作情况,但是许多院校尚未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无法提供这些优势教学资源。

2.3 合理规划课程设计教学

首先必须做好课程设计的教学规范,制定教学大纲,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做好课程设置的指导准备。学生根据大纲的范围,选择适当的题目,按照要求自主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设计、实现过程,并在每个阶段末期提交相应的报告。教师在每个阶段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指引学生逐步完成每个阶段工作并顺利转入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根据规范的评分标准,教师在每个阶段均给出相应成绩,最终给出评分并进行工作总结,记入档案。

1)课程设计的选题。

课程设计题目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成败。第一,所选题目要考虑到学生的熟悉程度。学生毕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太过专业的题目,熟悉业务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分析设计阶段也会举步为艰,就无法顺利完成。第二,所选题目要有实际意义,能够覆盖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在设计过程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可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更深入了解该课程的性质。第三,所选的题目大小难易要适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现状,树立学生自信心,又要充分考虑可操作性,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后能够完成目标。第四,选题方式灵活。可以由教师提供题目范围供学生选择,或者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定题。但是教师提供题目时注意只要提供目的和少量业务要求,具体设计流程可以让学生多方查阅资料,自行整理设计,从而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思考和探索,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2)分组分阶段教学。

由于缺乏系统开发经验,不少学生单独编一段程序可以办到,要完成一个系统还存在很大困难。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设计过程,同时了解团队协作的精神,首先要求学生以3~4人为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题目。分组后,教师可适当调整人员,避免出现计算机水平较差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组,以及个别学生无法分组的情况。其次,每个组指定一名协调能力较好、理解力较强的同学为小组长,负责小组的组织工作,协同组员制定计划、安排进度、任务分工、与教师沟通和绩效考核等。上课时同组的学生座位安排在临近的位置,便于课堂进行小组讨论和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在工作过程中要求每个组员在各个阶段都要明确负责一部分工作,每个阶段结束后,小组提交一份规范的报告,每个学生提交一份个人工作总结,说明每个人负责的任务以及完成情况和心得体会。分组分阶段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完整地了解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每个步骤,同时避免造成小组工作由个别计算机水平高的同学完成的情况,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监督和评价。

3)设计评分标准。

为了公平地对每个学生的工作进行评分,减少个人主观意见造成偏差,笔者设计了一种阶段评分方式:按照信息系统的过程分阶段分项目评分,如表1,总成绩由三个阶段成绩综合而成,即期末总成绩=需求分析阶段成绩(30%)+系统设计阶段成绩(40%)+实现测试阶段成绩(30%),每个阶段成绩由5个详细评分项目构成。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调整阶段和评分项目以及比例。该评分标准能较客观、合理的体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详细的评分标准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及时了解、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对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有清楚的认识;也可以督促学生从一开始就重视并积极投入课表1阶段评分表程设计的工作,对自己的完成情况有所了解,明白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方向。

2.4 结合毕业课题来完成

多数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系列课程都是在临近毕业前一两个学期开设的。可以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或有联系的单位去考察,感受实际工作流程,做一些信息调查咨询,了解企业业务运作状况等。有条件的可以参与项目的开发,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使得课程设计具有实际应用背景,也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需要学校具备实习基地条件或与一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IT公司建立良好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通过与实际工作接触,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面临问题

3.1 建立案例信息库工作量大

为积累教学经验,需要建立案例信息库,包括各种典型管理信息系统的背景资料、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系统目标等企业基础信息,还应包括各系统的需求分析、概要和详细设计、实现等各个详细步骤,有的甚至需要详细的源代码和测试用例。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熟悉程度,理解程度,以及案例的时效性,案例分析要与教材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2]。因此需要组织授课教师定期对库中题目进行分类整理,及时更新,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就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好准备。

3.2 涉及的课程、行业领域广

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不同行业的不同领域,教师在准备时就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在课程设计阶段,由于学生可以自由选题,所选题目可能超出教师熟悉的业务领域,增加了教师指导的难度。[3]

3.3 组织协调难度大

学生分组设计过程中,个别小组内组织不力,分工不明,还有个别学生难以融入小组工作中,教师在上课过程需要解决这些矛盾。此外,教师备课组内部工作配合的矛盾和单位考核制度与个人工作量之间的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

4 结束语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社会对信息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信息系统》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高度重视《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工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其系统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学生以更良好的状态投入后续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工作中去,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授课和课程设计两个阶段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的改革方案,以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进行理论教学,采取多项较为新颖的改革措施规范课程设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信息库,分组分阶段教学,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

[1]王连英.《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研究与探讨[J].福建电脑,2008(2):213.

[2]常晋义,苏进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常熟高专学报,2003(6):71-72.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 篇6

1 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概况

1.1 优化课程群的结构

信息处理课程群主要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检测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六门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把六门课程重新分类,组成如图1所示的课程群结构。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作为课程群的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作为理论分析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检测技术”作为应用课程。在整合重复知识点的基础上,加强工程应用方面的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调整课程群的课程标准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确定课程群的课程标准,从课程群的整体考虑,而不是单门课程的设计方法与思路。在基础类、理论分析类与应用类课程的内容设置基础上,以案例为基础讲授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从工程的角度,讲授应用类课程。从多题目,多角度入手,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

1.3 改革课程群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课程群教学中,采用“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教学内容与实验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践内容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教授内容注重与实际相联系,加深理论与工程应用的联系,强调工程应用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注重课程作业的综合性、开放性和设计性。

2 课程的设计与规划

课程的设计和规划以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培养为宗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下面根据基础类课程、理论分析类课程和和应用类课程的不同教学要求和目的,对其进行了再设计和再规划。

2.1 基础类课程注重理论与兴趣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电子信息工程学科思维

基础类课程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具有内容多、学时紧的特点,但是不能反映出新的电子技术。模拟技术与数字技术在传统授课方法中是分开讲授的,工程实践中多数场合是模拟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电路,这些电路虽然广泛应用但是在教学中难以安排。结合工程实践,学习基础类课程同时要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爱好与兴趣。为此,对基础类课程做了重新规划与设计。

(1)基础与兴趣并重。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电信号的采集与流动情况,通过筛选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删除重复、陈旧内容,改善课程内容;在保证基础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新技术、新器件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应的实施例,增强基础理论与实际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学习兴趣。

(2)科研与创新能力开发。学生可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从实践入手,增强基础研究,加深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再者,围绕课题内容,老师可以设计应用型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理论分析类课程

理论分析类课程的“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两门课程,但是两门课程都有离散信号和系统方面的内容,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之后,这就要求合理设计与规划“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避免重复又要推陈出新。

(1)基础应用和技术应用优化整合

“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由于是承前启后的两门课程,因此安排在连续的两个学期分别进行讲授。“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在所讲授的内容上有相似的部分,也有一部分内容是有所重复的,但是两门课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一个是对基本概念及方法为主进行介绍,另一个更多的是侧重实用性和技术性。因此部分内容以回顾和补充的形式予以展现。这两门课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理论性较强,有大量的公式和证明,在讲授时,注重以应用为主,淡化公式的证明过程。

(2)系统性、逻辑性优化整合

“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重点是对连续信号和系统在时域和变换域的分析方法进行介绍,特别是在变换域(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离散信号和离散系统的介绍内容相对较少,只是初步的介绍一下时域的求解方法和z变换的部分内容。

数字信号处理作为其后续课程,对连续系统不再进行介绍,而只讲授离散信号和系统的分析方法,分别介绍了时域和变换域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对多种变换方法(傅里叶变换、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讲解,最后对于模拟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必要的介绍。

(3)授课学时的优化整合

两门课程的学时均为中等学时量,信号与系统课程计划为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0学时,实验学时为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计划学时为4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8学时,实验教学为8学时,并配有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整合后两门课的理论教学为98学时,实验为12学时,课程设计为一周。对理论学时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新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10学时

2)连续信号与系统时域、频域、复频域分析46学时

3)离散信号与系统时域、频域分析28学时

4)模拟、数字滤波器设计14学时

2.3 应用类课程

“传感器检测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应用类课程是对理论内容的应用与实践,拓展理论内容,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1)创新创业项目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性的比赛与实践,把各个课程关联起来、完成综合性的设计。例如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加挑战杯比赛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积累一定的开发实践经历。

(2)选用项目驱动的实践模式。“传感器检测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应用性和综合性强,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每一个项目都是工程应用项目,可直接应用到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如位移测量实验、数据采集实验等,其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进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3 课程群建设成效

课程群建设依托我校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承担吉林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和一般项目5项。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奖励30多项。

摘要:<正>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提出“课程群”建设,有效地将课程与课程之间结合,打破课程本身建设的局限性,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效果远远好于相关单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总和。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吉林建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对信息处理课程群的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但是还有如下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强化课程群内部课程间的相关性,把纵向有传承关系、横向有内在关联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罗朝明,陶扬威,胡顺超,李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115-117.

[2]陈传波,张立峰,陈南平.一个远程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2):12-14.

[3]陈戈珩,王宏志.“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优化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83-86.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 篇7

由于本就业方向的针对性强, 加之部分中职学生对于图像处理课程并不陌生,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网站开发和网络管理能力, 不可避免的用到一些图像处理知识。本着重构教学内容的初衷, 我们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下面就以《图像处理及网页制作》课程为例, 重点介绍对教学内容的整合, 如表1所示。

笔者所在课程组针对行业企业需求和岗位需求,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将课程内容进行组织与重构, 使学生交叉学习图像处理技术与网页设计方法。

课程分为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 根据平面设计应用领域的不同将内容重构为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数码照片处理、界面设计四个模块。四个模块又分为CI企业形象设计、海报招贴画设计、书籍包装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数码照片处理、艺术照制作、网页设计、产品界面设计八个项目, 通过模块化教学设计将平面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有机地融合到相关的应用实践中去,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专业技能。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Dreamweaver网页制作技术, 根据网页制作流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内容整合为建立站点添加元素、网页布局和美化、外观控制与交互、代码测试与发布四个模块, 通过完成建立网站、添加网页元素、表格、框架、AP元素布局网页、CSS样式美化网页、模板和库、表单和行为、HTML代码、网站测试与发布八个项目, 引导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技能。通过掌握实际网站完成过程中侧重的各个知识点及操作方法和技能, 逐步完善知识框架, 形成会处理图像并制作网站的综合能力。

为了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结合企业调研,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 在课程内容重组时, 按照教学模块+项目+工作任务的模式, 课程的两个组成部分又各由四大教学模块组成, 各细分为以下八个项目, 这些项目又有若个工作任务组成。这样, 将具体的知识点在工作任务中进行讲解, 从而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深度融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组织如下: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 篇8

一、语音信号的滤波及处理

1.语音信号的回声处理。题目: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录一段男同学的声音, 作为语音信号的分析样本, 时间3.65s, 命名为1.wav, 保存在MATLAB的work文件夹下, 音频文件属性为22050k Hz, 16位, 单声道。利用sound函数, 可清晰地听到读音为:“河南工业大学”。现对该语音信号进行延时、将两个声音信号叠加产生后产生回声信号, 关键程序如下:

利用sound函数比较处理前后的语音信号, 回声效果良好。

2.基于滤波器的语音信号的去噪处理实验。

步骤一 语音信号的采集

对信号进行采样时, 必须满足抽样定理, 只有满足了抽样定理, 也就是抽样速率大于频带宽度的二倍才能满足抽样定理[13], 这样才能够又抽样的都得到的信号恢复初始信号[11]。经过采样和量化过程之后, 通常还要多语音信号进行预加重处理从而降低信号经传输信道后的噪声功率, 从而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本文通过计算机中的录音机以一段内容为“hello, 大家好, 我叫***”的录音作为分析样本, 保存为“yuyin wav”格式。

语音信号提取程序:

步骤二利用窗函数法设计低通滤波器设计, 对语音信号进行去噪处理

数字滤波器可以分为两种, 本文主要是针对其中的一种FIR数字滤波器进行设计。低通滤波程序:

步骤三设计用户交互界面

在本文中, 通过GUIDE的方法制作一个简单的包含语音信号提取、重采样、加噪音处理, 短时能量, 滤波器滤波等的图形用户界面, 通过这些按钮实现对语音信号的处理。

图形用户界面如下:

图形用户界面包括语音提取、短时能量、重采样、加噪音、IIR滤波、FIR滤波等按钮, 用鼠标点击不同的按钮, 会显示不同的效果图。

二、小结

本文利用MATLAB的声音处理函数和媒体播放器, 设计了三组基于语音信号的综合性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题目, 该设计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 有利于理解算法的物理意义, 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永超, 黄伟志.电力系统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与算法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 2008, (8) :88-90.

[2]张卫东, 卢铁兵, 等.电气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1, (2) :51-53.

[3]许爽, 李敏.综合设计性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的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1, 12 (3) :277-280.

上一篇:高端家政服务下一篇: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