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区体制

2024-10-31

探讨社区体制(精选9篇)

探讨社区体制 篇1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 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城市社区的管理, 是城市基层工作的基础, 但这种管理,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 不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延伸, 而是一种自我管理, 属自治型管理模式。

1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着较浓的行政化色彩

尽管这些年各地城市在改革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管理体制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 但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仍然很浓, 缺乏公众参与机制。一方面, 街道办事处政社不分的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 它仍然承担着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 工作量过大, 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状态, 其后果是既未能够明显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 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已应有的社会管理职能。另一方面, 作为居民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的工作方式也带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 居民没有发言权和选择权, 只是被动的接受管理。

1.2 社区的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

旧经济体制下, 城市基层社区的组织构架由相互联系的区、街、居三级组织构成。其中区政府是我国城市的基层政权机关, 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居民委员会是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然而, 这种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不科学性。一是街、居组织机构过多而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二是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发育不足。

1.3 社区组织职能错位

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不明确。街道办事处原本只履行一部分行政职能, 但在社区管理中, 行政、执法、街道经济发展等各项任务都下放到街道办事处, 使它从一级基层政权的派出机构逐步演变为一个集行政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综合性机构。市、区的各专业管理部门也存在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 他们还往往各自为政, 工作布置繁杂和重复交叉, 使街道难于应付。街道在难以承受如此之多的社会管理事务的情况下, 往往把自已的部分职能转移到受其指导的居民委员会身上, 久而久之, 原本作为一种群众自治性组织的居民委员会, 在承

担了一部分行政职能后, 与街道办事处之间实际上形成了领导与指导兼有的双重关系, 而其原本的自治管理功能却日益萎缩。

1.4 社区管理制度不规范

良好的社区要发挥合力功能, 必须有一系列的规范、制度、秩序和管理。既要确定组织及其成员相互交往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又要规范对越轨者宽容的限度。传统社区管理制度的缺陷在于:一是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 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 造成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分别受各自条条的领导, 按条条的指令行事, 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 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内的社会团体等组织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 让社区成员来共同遵守。对于社区行为越轨者, 社区组织也缺乏行政上或法律上适当而有效的惩罚;四是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条块结合的监督机制, 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 对它们的工作质量和一些不正之风难以进行监督和制约。

2 改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措施

2.1 完善组织体系, 实现社区自治

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当前要注意理顺三个关系:一是区、街与社区的关系。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 要实现社区自治, 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明确政府职能定位, 坚持工作重心下移, 做到“权随责走, 费随事转”。要特别强调尊重居民的自治权利, 发挥居委会自治功能, 确立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和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地位。不论社区管理体制怎样改革, 社区居委会都应坚持三个不变:自治的性质不能变, 自治的功能不能变, 政府与居委会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不能变。二是社区居委会与驻区单位、物业管理部门的关系。社区与驻地单位要加强联系, 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三是社区内四层组织之间的关系。社区党组织是领导核心, 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 社区议事委员会是监督组织,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决策机构。

2.2 健全服务体系, 强化服务功能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灵魂, 也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社区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社区服务, 就是不断满足人的需要, 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充分挖掘社区服务资源, 大力开发服务设施和项目,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2.3 创新共建体系, 共创社区文明

社区文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社区要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社区氛围, 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一要抓教育, 重点是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抓好思想道德、科学普及和民主法制教育,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要在社区广泛开展诚信教育, 大力倡导信用观念, 增强信用意识、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要抓活动, 重点是抓好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要在社区深入持久开展“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活动, 努力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 开展社区单位与社区贫困家庭结对济困活动, 推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三要抓环境, 重点是抓好社区环境的综合治理。从培养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入手, 大力整治脏、乱、差和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 突出人与环境的和谐, 积极营造方便舒适、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4 探索投入体系, 高效能经营社区

经营社区, 就是要引入市场机制, 运作社区资源, 解决社区服务和设施运营困难, 实现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稳步健康地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新型社区, 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宣传发功工作, 为城区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制订周密的工作方案。比如城区街道改造工作, 要注意研究制订配套政策, 处理好集体资产、私房的产权关系问题, 解决好计划生育、市政建设及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覆盖、社会保障等问题。三是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工作。区党委、政府和街道党 (工) 委、办事处要及时帮助和指导社区居委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使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5 构筑防范体系, 确保社区稳定

社区稳定是整个城市社会稳定的前提, 没有社区的稳定, 就没有城市的稳定, 必须千方百计地做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要建立社区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 建立以公安派出所为骨干, 以治安巡逻队、专职保安队为基础, 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 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的群防群治体制。二要坚持社区管理与社区治安相结合, 增强治安防范的整体效能。充分利用社区内单位组织的作用, 尤其是单位保卫组织, 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物业管理部门的保安队伍, 要在社区民警的统一协调下开展联防, 把综合治理工作延伸到社区内各个单位、各个角落, 减少社区内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三要坚持社区整合与社区治安同步推进, 加快社区警务建设步伐。要着力抓好社区整合后的社区警务建设, 设立警务室, 合理调整民警责任区, 管理服务前移。

6 建立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社区

一要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 建立起完整的学习体系和学习网络。二要从居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科学确定学习内容, 引导社区成员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家政、生活等各类知识。三要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四要加强骨干队伍建设,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抓好社区党员干部队伍的学习, 从而带动周围群众的学习, 在全社区形成学习、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风气。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社区在城市的存在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还存在种种弊端, 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进行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丽君,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 .

[2]王建荣, 论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主体现状及其发展态势[J].生产力研究, 2008, (10) .

[3]刘月平, 浅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公共管理, 2009, (2) .

[4]卢朝霞, 对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8, (7) .

[5]王茂华, 城市社区管理的目标定位[J].江海纵横, 2007, (5) .

[6]解志萍,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组织改革的几点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1 (2) .

探讨社区体制 篇2

摘 要: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具有归属感的人群结成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发展,整个国家开始从传统型的社会肉 现代型的社会转变,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社会的进步与稳定,两在社区的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社区经济的发展。城市社 区经济能为社区建设提供经济支持和物质保障,为城市社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 城市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经过近20 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发展不平衡、服务功能不完善、自治功能薄弱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本文立足于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现状,结合其存在的问题,对社区的发展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问题;社区发展,社区经济

随着我国产业现代化的不断升级,“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走向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呈流动的态势。与此同时,面对着经济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面对着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这使我国城市社区面临着许多结构性的变革。伴随着城市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更新,完善单一地从社区服务,社区设施或社区制度进行规划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要求。城市社区需要重新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进行全面考量。我国自2O世纪8O年代开展城市社区建设以来,在取得许多令人瞩目成效的同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1.1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

中国社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使得整个国家进入了从传统型的社会向现代型的社会转变、由行政性社会向专业化社会转 变的伟大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发展,社会的结构、层次也在不 断发生剧烈的变化。市场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实现 资源有效配置,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失业、贫富分化等问题,从而影响了 社会公平,诱发社会冲突,政府作为管理社会的组织,犹如一位裁判官,它在 努力实现公、公平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公众服务的效率低、供给不足,并引发了 不公正性。因此,社会由原来的市场和政府二维结构开始逐步向政府、市场和非 营利组织三维结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缺陷,使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难以 完成的现代城市的管理任务。城市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六个转变”。即由于下岗、失业人员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居民由 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使得农村居民由农村人向城里人转变;由于贫困人口的不断涌现、老龄人口不断增多,使得政府或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由于人们不断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使得人员由比较固定型向流动型转变:由于新兴的多种所有

制成份的经济实体增 多,使得社区服务由政府和单位管理向社会管理化转变:由于各城市自然禀赋的 差异性和空间距离不可灭性,使得社区的发展和管理的模式由单一化模式向多 样化模式转变。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能否从传统型的社会向现代型的社会转变,而社区的建设又离不开社区经济的发展。尽管当前理论 界对社区经济的概念、特征、性质、产生的背景及与社区服务、街道经济的区别等问题争论不休,但社区经济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基本概念 作为社会学基本概念的“社区”一词,从使用之初直到今天,社会学家们的理解始终不尽相同。100多年来,各国社会学家们试图从不同方面对“社区”作 出科学的定义,故而纷争不断。但这种学术争论促使人们对社区的认识亦更趋合 理化、科学化。早在1981年,旅美华人教授、社会学家杨庆堑先生就统计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己高达140多种。当前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可的“社区”定义是华东理工大学徐永祥教授在《社区发展论》一书中给出的。既所谓社区,是指~定 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在中国,将社区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名词始于1986年。当时,民政部为推 进城市社会福利工作改革,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并将后者区别 于民政部门代表国家办的社会福利,就另起了一个名字,称之为“社区服务”,由此引入了社区概念。又由于当时在参与城市社区服务的社会力量中,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是绝对主力,为了工作和宣传上的方便,为了使“社区”这个外 来的社会学术语尽快得到社会的承认,就将它解释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现阶 段及基层社区,即以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依托的社区,在城市一般以街 道、居委会为单位。”2000年11月,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 区建设的意见》中将城市社区明确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 整的屠民委员会辖区”,根据这个文件的精神,华中科技大学的马彦琳等人将城 市社区定义概括为: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1.2 城市社区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中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建设开始提到日程;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对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社区商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在社区建设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社区的培育、社区功能的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加强以及社区社团组织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

1.2.1社区功能亟待完善

我国城市社区多是为了便于社会控制与城市管理,通过行政划定的,而并非自然形成。因此,社区概念具有很强的行政区位色彩,社区的自然特征较弱,社区缺乏自主发展的环境基础。要承担起城市体制转轨,单位制剥离出来的许多社会职能,依照社区现状难以承载。社区的各项功能有待完善,社区的影响力较弱,社区成员并不对社区寄予厚望,同时也缺乏对社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1.2.2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更多的是“服务”而脱离了“管理”,也就是在行使管理职能时按市场规律办事。所谓“行政化倾向”就是政府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社区的建设,由此,政府也就直接管理并牢牢控制着社区的组织,社区组织带有很浓的“行政性”色彩,形成行政性社区。从而使具有群众性、基层性和自治性特点的社区组织事实上却承担着政府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责,成为“跑腿儿的”,毫无自主权。社区工作者也是更多地注意上级政府的意图和要求,而忽视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而不是“下面产生的要求”设的参与,社区组织的工作内容成为“上面下达的任务”,导致社区工作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而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社区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更是借动员社区资源为名,将其自身业务尽可能地转嫁给社区居委会承担。一项对北京某社区的调查显示,43.8%的被调查者认为居委会主任是“介于官与民之间”的,有 12.2%的人认为居委会主任是官。在我国的首都尚且如此,这不能不从侧面说明我国社区的行政化趋向。要做好我国社区发展,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认真对待和清理几个问题:

(1)、价值排序问题。它是制订社区发展规划的出发点,这是一个“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的问题”是整个规划理念的基础。必须首先建立有效的社区组织与管理制度,也就是先要有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来管理、约束社区发展中的各类行为。同时,在组织与管理制度中要明确地体现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价值排序问题在社区发展规划中的正面回答。只有先解决制度层面的问题然后才可以着手社区产业、社区文化的规划。

(2)、资源分配的问题 由于社区发展规划是一个“社区资源”有效分配的长期过程,如何配置社区资源是这个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社区资源,它包括社区内的用地、设施、绿地、河湖水面以及空气等物质,这些物质是相对有限的,如何公平地使用和分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然途径。要区分公益性的社区资源和有偿性的社区资源。公益性的社区资源包括公园、绿地、广场,而有偿性的设施包括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分配比例由社区的人口构成、产业构成来决定。这样,社区居民的利益就可以得到保障,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条例来规定社区资源的分配与使用。

(3)、阶段性与同时性的问题,这并存的双重任务在中、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双重任务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这是由于不同的西部地区的城市尤其突出,而东南沿海城市则主要偏重于“信息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结果。我国城市社区的阶段性表明: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尚未成熟,城市房地产热和旧城改建、拆迁,使许多原有的城市社区遭受破坏,而新的城市社区尚只有外壳,还很难创造出真正的社区文化,楼盘物业的封闭管理使社区之间交往变得困难,这也表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的逐步分离现象。以上两种现象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并存,并且相互影响,正因如此,社区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在“社区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必须认识到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它决定城市居民的基本素质和开放程度。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时,应对不同的城市采取不同的制度模式,不能一概套用。另外,对于稳定的旧城区和新开发的楼盘物业管理区。应采取不同的规划控制手段。有时,在同一个城市社区中,这两种类型都存在,甚至还存在着大量流动人口的城中村,在社区发展规划中对这些不同的人员结构应从管理制度入手逐步解决各类社区居民社区资源的分配问题这是社区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难点,是值得学术界重视的问题。

(4)、社区建设内容亟待扩大领域和提高水平传统的城市基层工作,内容主

要限于政府所部署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和范围还很狭窄的居民自治性事务。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社区服务,则是从一些社会成员的特殊救助服务逐步扩展到相对广泛的便民利民服务,初步拓展了社区工作的内容。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则是内容更广泛的系统工程,它应该包括:社区经济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城市建设和社区安全管理等等。它既包括了传统的社区行政性、社会性工作,也包括了体制变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新的内容;既包括了由街居组织直接抓的一些事情,还包括社区建设中应由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市场主体和居民自己去干的大量事情。它可以说是现代城市综合性的“社会生态”在社区这个避部的集中体现。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较大差距。

(5)、社区建设发展规划与行政区划 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是社区建设工作的开端,它的制订与实施是由区或街道一级的政府部门进行负责编制,它与城市总体规划是相衔接的,必须根据国家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进行深入细致的社区调查,摸清底数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制订本区的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为了做到有效地制订和实施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明确社区行政区划是关键,需要在社区建设工作上对区、街的行政职责进行放权,区政府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管理、市容管理、环境卫生及交通秩序的综合治理,街道办事处应以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为重点,为经济建设服务。目前许多城市仍存在着市、区两级政府之间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市一级的规划与区一级的规划脱节。另外由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是由市一级的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而“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则由区一级的民政部门主管,两者用地设施等规划上有重叠,有时会增加街道办事处的管理难度。因此,如何协调市、区、街道三级政府与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使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合法编制程序中去将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我国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我国目前社区发展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建立科学的社区发展理论体系,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道路,在理论上建构起有效的术语体系、理论层次、理论框架,并结合各类实际问题,进行方法论高度上的探讨,为城市社区发展理论提供个案与佐证。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社区将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与社区工作者在社区问题上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打破当前社区工作相对无序的状态,也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各类城市的社区建设,我认为应该切合实际抓准以下重点环节:

6.1 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社区服务也是在社区成员的帮助下,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开展福利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生活需求的过程。社区服务的目的就是为社区居民分忧解难,创建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推进社区服务向更广泛领域和更高层次发展着重引导其向三个方面深化:

一是发挥政策推动的作用,优先办好急需发展的便民利民项目。不管哪个城市,都要首先重视把对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贫困人群的服务办好,并把服务同安置下岗职工结合起来,让群众得到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实惠,通过服务达到凝聚群众、发动群众之目的。

二是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社区服务中大量项目属于福利性、低偿性、微利性,但这同社会化、实体化经营并不矛盾。在服务业的兴办方

式上,坚持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方向,避免过去那种靠行政手段兴办事业单位的办法。要大力兴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业,特别是重视发展居民自我组织起来兴办的股份合作制服务企业,以及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兴办的个体私营企业。在服务领域上,要积极向各类新兴第三产业拓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生长点。

三是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解决好服务硬件投入的难题。依靠社区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搞好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则。目前,不少城区有大量企事业单位过去自办社会的服务设施,由于只在内部使用,利用率很低,成为单位的负担。搞好社区服务,首先要通过引导这些服务设施由封闭到开放,由开放到联办,再过渡到社会办的办法。这样,可以一举三得:既可解决社区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又可防止重复建设,还能促进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当然,确定需要新建的服务设施,也应该重视加大投入,但要防止搞形式主义、贪大求洋,不要脱离实际条件去干劳民伤财的事情。

6.2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积极进行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 要想推进社区管理体制,理顺基层条块关系,完善社区管理功能,应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和城区先行试点,逐步展开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实行管理权限下放,增加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的职能。主要在计划管理、劳动用工、旧城改造、环境保护、卫生保洁、园林绿化、文化卫生管理等方面,凡是能下放的管理权限,应明确由市向区、区向街道下放,明确规定城镇街道在社区经济、服务、卫生、文化、治安、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协调管理职责。二是对条条垂直管理的几个重要部门,实行按街道对应设置派出机构。地税、公安、l工商、房产等部门要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充实基层所的力量,可将基层所在党组织实行街道属地化管理,日常管理工作纳入街道的总体部署,实行双重领导。三是增强社区自治功能,落实社区的自治权利。核心是界定街道各行政部门与社区组织的职责,把社区自治的权利还于社区。区街政府部门立足社区,重心下移,把自己承担的行政事务做好、做足;需要居委会协助处理“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工作,为社区提供协助所需的权利和必要的经费;一些社会服务性职能向社区转移时,应同时转移工。同时赋予社区对政府工作进行评作经费,做到“谁办事、谁用钱、谁负责、谁有权”议和群众意见反馈监督的权利,将政府的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和运行机制。我国可以考虑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来试点,争取三年左右在各城市形成一种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6.3专业培养更多专业的社区工作者,服务社区

专业社区工作者是我国社区建设的制度性要件,搞好这项工作,既是建设现代社会管理制度和社区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整个社会文明和社区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社区工作的任务侧重“改变社会”,因为社区工作更直接面对社会发展潮流以及充满协商的政治形势,更关注社会变迁可能带给弱势群体的不幸与不公正,即在追求“济贫扶弱”的使命时,更以“社会改革”为行动宗旨。由此看出专业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建设工作成效影响很大,但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来确保社区工作者是定向培养的人才,在就业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导致很多专业的人才外流,不能切身服务社会。所以没有专职的社会工作人员,社区建设的发展指标就无法落实,创建和谐社区就是一句空话。注释:

综合上述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我是这样认为的:解决社区问题重点是管理权限的下放,只有社区真正的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建设社区,才能切合实际的为社区办实事,才能符合社区居民的要求。在社区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坚持公平、协调与合作的区域性原则,还要使社区各类构成要素形成科学合理的结合模式,使各类要素、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其正功能。在城市社区发展规划中还要强调和重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因为只有大量引进诸如社会工作之类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彻底全面的分析出社区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只有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才能更好的面对诸如流动人口、失业人口和老年人口增加及城乡结合部面积不断扩大等变化带来的挑战,做到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只有在人、社区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完善、文化教育发达、社会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社区,实现建设城市文明社区的终极目标。

结论

中国进行社区改革首先应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管理体制,促进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安全等工作的深化改革,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原有社区服务工作中已构成的组织、服务系统和设施资源。

中国社区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要建设一个“基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爱幼、知礼立德的现代文明社会,这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如何在尊重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的同时,促成全社区互相合作,协力安排共同生活的格局,建设起多样化充满生机活力的、以群众自我管理为主的新型社区,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今天的社区建设,应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尽管目前中国的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也存在着阻碍发展的一些障碍因素,但它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需要会在社区层次上获得更大满足。社会转型期,我们不可能依靠市场和政府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和谐社区建设,建立和倡导一种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整合,是现在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完成它的经济变革和社会转型,才能建成一个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萍,新时期社区建设与城市规划法制保障【J】,城市规划,2001(6)26-29.【2】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0-60

【3】魏娜,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其理性思考【J】,新视野,2002(7)

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创新探索 篇3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创新

一、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源头治理,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 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实现对居民服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 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创新, 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 更是固本强基、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根基的必要举措。

2.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有益尝试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期, 社会管理的结构和方式均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的转型、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大量农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告别农耕生活, 直接转变成新市民, 新环境、新生活与固有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发生碰撞, 村干部不认识“新居民”、找不到“老村民”, “新居民”不认识“新干部”、找不到“老干部”, 传统管理模式被逐渐打破, 基层组织管理乏力、服务弱化的问题日益显现, 相当一部分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 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3.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完善社区自治服务体制的必由之路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基层网格管理人员的正常巡查制度, 可以主动、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需求;通过建立网格服务团队, 推动政府部门向社区延伸服务职能, 可以让居民在社区内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 可以形成服务合力, 有效提高服务效率, 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4.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当前, 我国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可控, 但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仍然较多, 其中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 流动人口管控乏力, 居民对社区基层组织缺乏认同感、归属感等问题尤为突出。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将社会服务管理向末端延伸, 可以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最大限度地把矛盾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可以全面掌握人口动态信息, 实现信息资源的联网互通, 达到底数清、情况明、控得住的目标;可以有效组合服务资源, 优化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二、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社区管理多元化相结合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党委领导重在科学统筹,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合理配置党政部门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的职责权限, 引导各方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同时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者、楼栋长、社区民警、物业服务人员、居民代表、志愿者、政府部门职能延伸人员力量的协同、配合作用, 有效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强大合力。

2. 创新思维方式, 突出“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的社区服务理念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须着眼于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使社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优化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 使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 科学制定基本目标, 科学设定体制机制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由一整套机制组合而成, 即规范化的组织体系、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多样化的服务体系、一体化的信息体系和专业化的队伍体系协同发展, 并构成一项系统工程, 才能保证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沿着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

三、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 科学合理地设置社区网格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网格的设置必须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网格区域、规模与数量的确定要坚持既尊重历史传统又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 在现有行政区划的前提下, 根据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小区楼幢分布和各类人群工作生活习惯、群众认可度等因素, 科学合理划定网格。总体要求是各级网格划分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不留空白、不留盲区, 不交叉不重叠, 把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等全部纳入网格, 实现全面覆盖。

2. 规范组织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整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各类志愿者和政府部门延伸力量等人力资源, 构建起专群结合、条块结合的社会服务管理格局, 实行“组团式”服务。在每一个网格, 配置1名网格责任人 (网格长) , 第一级网格责任人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二级网格, 住宅小区要明确社区“两委”工作人员挂钩负责, 担任网格责任长。住宅小区内三、四级网格, 根据服务范围, 由政府财政出资配备专门人员担任责任人 (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 , 对条件成熟的, 要通过公开竞争, 由网格内居民或居民代表选举产生。

3. 明确工作内容, 落实岗位职责

(1) 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围绕辖区居民广泛关注的医疗保险、计划生育、民政优抚等民生问题, 通过发布公告、现场咨询、发放传单等方式, 广泛宣传政策法规, 切实做到上情下达。 (2) 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员。通过经常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沟通, 认真听取民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 把居民的意见及时整理上报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3) 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开展经常性的入户走访活动, 严格落实有纠纷报纠纷、无纠纷报平安的制度。 (4) 做好居民事务服务员。每个网格管理人员要把优化居住环境、促进邻里互助、关爱弱势群体、帮扶特困家庭等纳入日常服务管理范围, 配合做好低保、救助、老龄、就业和卫生计生工作。 (5) 做好社会安全防范员。协助社区民警、司法行政人员等抓好网格内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登记管理工作, 对群众反响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 配合抓好打击整治和群防群治措施落实。

4. 强化保障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

推动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管理服务体制建设, 加快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根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 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 在每个居民小组片区显要位置, 通过租赁或购买的方式, 为居民小组配备办公用房, 作为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议事的固定场所, 统一设置标识、配备办公设备、工作职责上墙, 方便群众办事。将专职社工、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等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足额保障到位。

5. 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信息采集制度。社区要对采集的各类基本信息, 建立信息档案。二是建立巡查走访制度。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每天要到网格进行巡查, 通过走访联系、写好民情日记、做好基础台账。三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小区要经常召集三级、四级网格长召开民情分析梳理会议。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也要经常召开二级网格长会议。四是建立信息联动制度。在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时, 要同步建立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将排查掌握的各类基础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系统, 与有关部门实行联网共享, 为实现部门联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智能化、信息化支撑。五是建立监督考核制度。将每一个网格的责任人和网格员姓名、职务、分工等基本信息在网格辖区内进行公示宣传, 每一名网格员都要着统一标识, 方便群众求助、接受群众监督。

参考文献

[1]库世昌.社会管理科学化视域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J].学习论坛, 2012 (9) .

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体制 篇4

美国加州社区学院的管理服务体制及其启示

刘范一高教探索 2007(3)

州一级设立社区学院州长董事会,协调与联邦、与州及州与学区和学院等之间的的相关组织和成员的职责和业务。核心是向州长提交用于社区学院的经费预算方案。社区学院州长董事会有17个成员,按法律规定均由州长任命。在董事会成员中选举一名董事长,并设董事长办公室,负责董事会的日常工作。

咨询理事会

一个由社区学院的团体组织代表组成的咨询理事会,以协助董事长和董事会实施和完善相关政策。理事会成员包括首席执行官即董事长、学术评议员、教务官员、学生服务官员、业务拓展官员、学生团体管理官员、人力资源官员、教职员工代表等。理事会常年定期开展活动,研究和完善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社区学院基金会

加州社区学院基金会,系民间性非赢利组织,建立于1998年1 月,是州长董事会董事长办公室备案和唯一认可的服务于加州社区学院体系的机构。主要拥有和经营下面几个项目:成员学院提供优质低价的日常购买,为全州成员和非成员社区学院免费安装自动售货机并给予低价折扣;向成员学院提供设备购买条件分析和价廉物美的购买系统;协助成员学院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帮助成员学院对其实业项目的建设发展进行科学决策;帮助成员学院降低设备、设施的初期投入和运转维护成本,提高效用。

(二)社区学院学区管理体系

社区学院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区体系,在加州72个学区中,其中20个拥有两所以上社区学院,最大的洛杉矶学区辖内就有9所学院。这些学区理事会一般拥有5到7名理事会成员,其数目因学区内社区学院之数量而有所变化,但最多不超过7名。理事会成员一般包括社会名流、学院代表、学生代表等,由学区的选民选举产生,每两年对一半左右的成员通过选举进行更新,可连选连任。理事会成员非政府公务员,没有固定工资,但每月与会两次,每次不论时间长短,发给一定补助。

理事会的职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任命理事长和学院院长;确定其待遇和工作条件;对学院的其他人员的任命和薪水进行备案和认可;对选民投票决定要求在学管区内增设新的学院或新校园的议案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建设学院或新校园的发展规划,尤其是经费问题的书面评估意见,呈报州长董事会和州高中后教育委员会审查,一经批准和立案,其建设、开办及维护费用就由州级财政加以保障;充当社区和学院的沟通桥梁,了解和反馈学生、家长和社区对学院教学、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对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反响进行外部评估。

(三)学院本级体系

探讨社区体制 篇5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主导型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

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是指农村社区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其中教育主体的范围较广泛, 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会组织、协会, 以及参与社区教育的个体成员。管理体制上一定要明确教育共同体中各教育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

1.政府主导是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体制的必然选择

体制是社区教育管理组织的核心。从国外社区教育情况看, 现存以下三种体制模式:政府主导型、市场 (社会团体) 主导型、民众 (社区成员) 主导型。[1]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 社区教育同其他工作一样, 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强力推进的发展模式。在中央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指导下, 各级党委、政府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高度, 探索出的我国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一是大部分社区都选择了“社区教育委员会”这种政府主导型体制形式;二是少数发达的城市社区教育已构筑了自己的办学载体——社区教育机构, 如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学院等, 实施校区合作。那么农村社区教育应该采取何种管理体制呢?在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意识钝落的农村, 市场 (社会团体) 主导型、民众 (社区成员) 主导型显然不现实, 政府主导仍然是必然选择。只有政府通过价值引导、资源配置、制度设计等方式才能解决农村不足的教育财政投入和广泛调动社会组织、单位以及个人对农村社区的支持, 优化、构建社区环境与教育场。

2.教育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互惠互利

国内外的社区教育发展告诉我们, 社区教育不能仅仅采用行政杠杆来推动。以美国为例, 社区教育促使美国成人教育成为世界上成人教育最发达、人力资源开发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社会力量积极、广泛的参与和支持, 形成了社会力量的良性参与机制, 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2]

在当今社会管理从金字塔式的封闭管理转向横向扁平式的网络管理时代, 社区教育管理应从计划指令型向需求推动型转变, 重在提供各种教育学习的“菜单”服务, 因此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不能只靠政府的行政手段, 还有其他如法律手段、学术手段以及社会各界的团体介入等。只有社会力量的介入, 并且形成资源的良好整合, 才能形成发挥其最佳效益的体制机制。由政府主导构建教育共同体不是政府直接进行办学的微观管理, 而是由其主导, 整合各方力量在价值追求和目标追求上“捆绑”结盟,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互惠互利、有一定专业引领的合作共赢的联合体。

3.教育全球化趋势催化高校与社区教育融合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就指出, 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 它应主动与社区架设各种桥梁, 致力于解决社区问题;60年代以后, 学校开始与社区进行互动, 增进学校与社区的融合成为了世界性的潮流;到了90年代,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倡学校与社区紧密联系, 使学校与社区走向融合。当前, 世界高校的职能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西方高校与社区互动, 是通过法律来加以保障的, 各国也都以立法形式确立了高校为社区服务的职能。以美国为例, 大学与社区的合作有稳定的法律、政策、资金、计划和人力资本支持, 其高校与社区互动的典型策略值得关注和借鉴。[3]教育全球化是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产物, 并对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带来系列的影响, 社区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模式、队伍等无不受教育全球化的影响。终生学习、学习社会和全民教育已成为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哲学, 体现的是一种全民教育的思想。加强学校和社区的沟通, 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融合并参与社区教育是高校发展的必然方向, 没有这种参与, 高校的发展就会缺乏深度、广度和现实动力。

4.建立确保高校支持的教育共同体体制

建立确保高校参与的教共体体制, 高校领导层应参与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领导机构或管理机构, 同时高校内应设立必要的专门负责社区事务的机构, 从而保障高校管理的内容结构及规划中把社区参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而不是边缘任务, 并对社区教育给予经费预算, 对社区工作进行评价考核。如果有条件的话, 还可在高校内增设社区学院, 或拓宽其成人教育学院的职能范围, 促使高校融入社会教育的教育改革;另一方面, 社区也要建立起相应的落实高校社区服务、参与高校活动的机构。

二、建立高校支持教共体的的运行保障机制

1.法律政策保障机制

世界发达国家, 都是以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我国早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已提出“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在2020年“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建立终生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 统筹开发社会教育资源, 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国家层面, 应当加强立法调研, 尽快出台一部《社区教育法》。需要强调的是, 国家层面上的社区教育立法必须明确构建社区教育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法律地位、服务对象、实施方式、责任权益、经费保障、运作机制、实施途径、监督评估以及社区教育的范围和机构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法规以保障社区教育法的贯彻实施。拿高校来说, 如果没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范, 仅凭自觉支持社区教育, 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对社区教育支持不足的现象。出台法律政策可以为终身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相信高校也会在法律法规引导和制约下, 积极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

2.高校服务社区的价值引导和评价机制

当前, 中国高校尚缺乏主动融入城市发展的觉醒和一种内生的、制度化的服务社区的品格。大学受机构特性、评价体系、导向机制和自身利益需求的驱动, 在办学理念和实践方面, 尚未形成直接为社会服务、融入大学所在地区和周边社区、逐步推进资源共享、引领地区和城市创新发展的强烈冲动, 大学校园内并没有形成服务社区、服务城市的强烈的意识和氛围。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 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缓慢, 导向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致使大学师生服务社区的热情和能力未能充分释放。[4]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健全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考核评价机制。在评价机制中, 可以对高校参与农村社区教育给予倾斜。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曾说, 大学服务于社会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履行好机构性公民的义务。所谓履行好机构性公民的义务, 是指大学通过参与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方式, 直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邻里关系的改善、公共教育的提高等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国对一所大学质量的评价, 既包括教学、科研方面, 也包括履行机构性公民义务方面, 是对高校全面社会服务功能的考核评价。美国《高等教育再授权法案》把大学与社区的合作列为考查大学的一个标准。最近的授权审查中,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高等教育的评鉴大幅增加了推动学校和社区联动的内容。而我国则不同。我国虽然也提出高校应当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但对高校的考核评价指标主要在教学、科研方面, 而没有包括对社区及周边的服务等, 这就使我国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考核内容不全面, 评价机制不健全, 从而也引发了高校对社区教育等的不重视。因此, 应修订教育考核指标体系, 增加对高校服务社区及周边情况的考核, 健全评价机制, 以督促高校全面履行自己的社会服务功能, 加快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步伐。[5]

3.对高校的资源整合机制

(1) 教育设施的整合。

高校加入教共体, 最为可观的是其已经具备的丰富的教育资源, 一旦整合, 可以减少国家的重复投入, 提高社区教育的效率, 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以美国为例, 美国公立学校属于社会公众, 通常在不妨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情况下, 对社区所有个人、团体、组织开放。我国高校也有着得天独厚的空间优势, 有着丰富的活动设施和较为宽敞的活动场地。据统计, 全国高校的藏书总量在2007年就已超过6亿册, 公共馆仅为4亿册;高校馆拥有网络版电子期刊的65%, 公共馆仅为28.6%;高校馆拥有联机数据库为30%, 而公共馆仅为2.9%。同时, 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不足也是惊人的, 每年学校的双休日和寒暑假合计有100多天, 这期间相当数量的场地和设施设备、实验室、图书馆、实践教学基地、计算机房、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多媒体教室等, 都是闲置的。一方面是社区教育资源匮乏, 另一方面是高校大量的教育教学设施与社会绝缘, 这显然不是学习型社会所该有的状态。[5]因此, 学校教育资源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共同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面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公益事业, 也有义务向社区开放其教育资源, 为社区服务, 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生活技能的社区中心, 成为社区人员进行精神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2) 人力资源的整合。

当前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匮乏, 高校无疑有着最为丰富和优质的人力资源。社区教育共同体应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人才库和激励机制, 吸引和使用高校教师与青年学生。高校教师可以以科研、讲座、教学、心理咨询、课程规划与课程开发等方式参与农村社区教育, 学生可以志愿者方式参与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的这支志愿者队伍是极为重要的力量, 但志愿者队伍又是一支非行政性的松散型队伍, 具有流动性和非稳定性。要使松散型变成紧密型、非稳定型相对稳定下来, 需要从组织建设、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服务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 形成一批比较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以及各自相对固定的特色服务项目。另外, 还须以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方法为指导, 在志愿者的招募机制、培训机制、考核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建构和优化。

摘要: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 高校扮演着重要角色。建立好富有自行组织、自行调控、自行适应且能持续发展的农村社区教育体制和高校参与农村社区教育的机制, 必将强力推动我国农村社区教育, 与此同时也有利于高校自身的改革、发展与人才培养。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政府主导型,教育共同体,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辉.特色社区教育——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0) .

(2) 李连广.社会参与机制与美国成人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05) .

(3) 王晓波.美国高校和社区教育资源融合的典型策略分析[J].教育探索, 2009, (02) .

(4) 杜瑛.大学与社区互动发展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09) .

(5) 李月修, 谈文, 张宝秀.首都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3) .

探讨社区体制 篇6

兵团实施城镇化战略不仅是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更是兵团作为履行屯垦戍边特殊组织形式的政治需要。兵团建设城市的政治意义是通过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实现戍边功能的稳定化。

1. 兵团城市及城市社区的概况

目前, 兵团共有7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分别为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和双河市。除石河子市外, 其他的6个城市都是2004年后建立的新城市。这些城市都设立了街道社区, 健全了市、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模式。

2. 维护新疆政治稳定的需要

兵团承担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随着兵团城市和社区的迅速发展, 社区将为居民提供更为完善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 吸纳更多人口聚集, 辐射带动周边民族地区, 共同维持社会的繁荣稳定。

3. 促进兵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自1954年兵团成立以来, 兵团的布局主要是为了适应战略与稳定的需要, 团场成散点式分布在地理位置重要但发展条件较差的沙漠边缘和边境地带, 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及其艰苦。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加快兵团城镇化进程, 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展壮大兵团、更好地发挥兵团作用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在兵团, 一座城镇就是一个现代文明的聚集地, 一个维稳戍边的堡垒。城市成为兵团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主体, 城市社区建设能够让广大居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

二、兵团社区治理在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兵团城市社区成为承载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人口的复杂性给社区治理工作带来了压力。改革开放以来, 兵团人口有所增加。兵团城市总人口从2004年的79.16万增至2012年的80.43万人。人口的增加无疑给城市社区的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同时, 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 交通通讯条件的明显改善, 兵团的流动人口变迁日益频繁, 由此产生会引发很多影响安全稳定的问题。

居民的社会归属发生变化给社区治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兵团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大批离退休职工和自谋职业人员涌入社区成为城市居民, 其活动与生活都直接与社区发生联系, 几乎完全脱离了原工作单位, 他们的社会归属由此发生变化。如何动员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如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公共服务需求, 如何引导居民自治已成为兵团城市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居民思想观念的变化给社区治理工作带来挑战。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 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广大居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增多、渠道扩大、程度加深。兵团城市社区已经不适合再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行政命令式社会管理方法了。

2. 社区在兵团城市治理中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按照法律规定,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一个居民自治组织。现在社区居委会的大量精力却是放在处理上级行政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组织居民开展活动、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等方面不够, 居委会成为政府的腿脚, 自治的功能大大弱化。

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条件不相适应。目前兵团城市社区承接了退休人员管理、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环境管理、外来人员管理等多项事务。但是社区的工作条件却相对滞后, 由于兵团城市大都属于新兴城市, 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有些社区办公环境和条件较差, 没有足够的空间为居民提供学习和活动场所。

社区干部队伍素质与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兵团城市社区起点低、起步晚。很多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缺乏, 在工作中能力素质不适应的情况较明显。

三、兵团城市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思路和建议

1. 探索完善符合兵团城市实际的社区管理体制

由于石河子设市较早, 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 即“双重领导”、“师市合一”———石河子市实行自治区和兵团双重领导, 第八师与石河子市实行一个党委的领导体制, 师市党政部门合署办公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由此形成兵团城市社区“两级领导、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模式, 即在师、市两级领导的基础上形成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三级管理体制, 构建市、民政局、街道、社区四级网络。

2. 构建“四位一体”的社区治理结构

兵团城市社区要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 加强社区自治与组织建设, 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区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机构, 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和前沿, 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 要高度重视社区党组织建设。大胆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 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 充分发挥党组织及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保证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引导社区居民自治的作用。社区居民自治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通过大力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 不断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 规范居民参与的行为, 丰富居民参与的形式和内容。使居民真正懂得建设美好社区、创造幸福生活, 要靠居民自己。三是政府负责是前提。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能作用。一是不能越位, 凡是社会能够自主解决的, 市场能够调节的, 社会组织能够解决的事项,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 政府不再过多作行政干预。政府不能缺位。该由政府管的, 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不能推给市场、社会, 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社区工作站是政府服务职能在社区的延伸, 承担政府下移到社区的有关管理服务职能, 要做好面向社区居民的行政性服务、福利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四是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 尤其是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和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新型组织动员体制。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 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社会组织运用市场化机制开展为社区居民的服务。

3. 拓展社区服务是创新社区管理体制的内容

社区服务是利用社区资源, 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潜力, 将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转变为社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有效形式。目前, 兵团大部分的城市社区已经初步建成了三级服务体系:一是由街道和社区成立的基层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成立了社区工作站, 街道办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 初步形成了街道、社区提供的基层社区服务网络。要充分利用这一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 增加社区服务居民的功能。二是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 社区居委会发挥的自治服务体系。要完善社区居民的自治功能, 健全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和相关的制度。引导、协调、鼓励各类企业支持社区公益性、服务性项目。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无偿、微偿和有偿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居民文化、健身、养老等自我服务组织。这是健全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关节点, 也是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的立足点。三是发动居民力量, 组织和提供志愿服务。充分挖掘和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组织和成立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提供面向广大居民的各项便民、利民服务, 面向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服务, 并将这种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兵团是中央治国安邦战略的一颗重要棋子。兵团城市是促进兵团发展, 增强兵团的凝聚力, 实现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的载体。社区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社会基础, 探索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 推进社区治理, 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既是兵团发展的自身需要, 也是确保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摘要: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随着兵团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兵团传统的社会管理格局被打破, 社区成为社会治理的新主体。加强兵团城市社区建设, 创新社区治理体制,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兵团存在的政治依据, 对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兵团,城市,社区治理

参考文献

[1]李立国.在推进社区治理中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J].求是, 2014 (1) .

[2]马西恒.社区治理创新[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1.

探讨社区体制 篇7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分析

各个国家因为具体情况不同, 社区管理模式差别很大。在众多的管理模式中, 较为突出的有以新加坡为代表的行政主导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和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三种模式反映着政府和社区行为的紧密或松散程度。相对来说, 欧美国家政府和社区行为关系松散, 亚洲国家则较为紧密。

(一) 美国模式

美国是典型的社区自治模式。美国的市是州政府的分治区, 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 实行高度民主自治, 依靠社区自治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政府在社区不派出组织或机构, 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社会团体行使社区管理职能。在社区管理中, 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美国社区管理基本上是由政府规划、指导和资助, 具体的实施和运作由社区来进行。

(二) 日本模式

日本是混合模式的代表。日本模式以地域为中心, 地域类似于我国的街道办事处。地域中心是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 地域中心由政府拨款。社区管理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进行, 体现为民服务的意识, 同时呈现民主化自治的趋势。

(三)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是政府主导模式的代表。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 社区内存在公民咨询委员会、社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三个组织。政府对社区管理进行直接和具体的干预, 社区居民民主参与意识淡薄。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 政府高度重视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 是城市的组成单元, 没有社区就没有城市, 发达国家政府基于这样的认识, 对社区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无论是在高度自治的美国模式里, 还是在混合的日本模式里, 政府都高度重视社区管理。在美国, 市政府里有社区服务局, 负责引导、协调社区工作。在日本,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

(二) 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社区管理体现居民意志, 为居民服务。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通过居民自治组织、社会团体等来管理社区, 因此, 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政府有效管理社区的前提。国外社区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切实保障居民的权利, 居民参与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较高。

(三) 社区自治普遍

发达国家社区普遍实施自治, 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在美国, 由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反映民意, 负责社区和政府之间的沟通, 负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实施。委员会成员都是从社区志愿者中直接选举产生的, 义务进行社区管理。英国社区居民自治通过建立居民自治管理中心的方式来实现。自治中心对社区进行自我管理, 负责社区与政府之间的沟通。

(四) 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

在发达国家, 非营利组织广泛参与社区管理。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就是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非营利组织的成立需要经过政府严格的审批程序。英国政府也把很多社区服务方面的事务转给民间团体和私营机构。

(五) 社区管理依法进行

政府具有管理社区的职能, 社区管理有自身的规律性。政府管理社区也要依照这些规律来进行, 并依照根据这些规律制定的法律来进行。发达国家普遍法律制度健全, 社区管理依法进行, 政府和社区组织的权利和义务都从法律上做了明确的划分。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 社区管理逐步向社会自治转化

首先要明确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在于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政社分开, 社区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物。逐步形成社区居民自主管理社区事务, 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通过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事务协商制度及选举社区领导人活动, 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 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民主程度。

(二) 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

健全的法制是社区管理规范化的前提。当前,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法制不健全。要尽快完善社区管理法规, 以法律规定社区组织的职能, 推动社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三) 积极培育城市社区社会团体组织

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 应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非营利机构, 不仅承担社区的大部分管理与服务工作, 同时还能够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逐步实现社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包括政府、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介入社区发展事务的大量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等。

(四) 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居民是社区的主人, 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是社会责任和社会权利的统一, 既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公共事务的一种责任, 又体现了其在社区管理方面享有的权利。要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就要切实保障社区居民依法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 让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居民的权利, 对社区规划发展有自主权, 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探讨社区体制 篇8

1 现实背景:城乡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

我国城乡社区建设发展较快, 取得了很多成绩, 但由于起步较晚, 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城乡社区建设发展的不平衡。

1.1 城乡社区民主发展不平衡

民主自治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城乡社区是基层民主自治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村社区村民自治是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制度。近年来, 农村社区在直接选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尚未普及;一些地方选举流于形式, 压制、阻挠村民自由民主选举的事件屡屡发生;有些地方村民自治组织本身也名存实亡。城市社区发展起步较早, 其组织体制、治理模式的发展相对较完善, 居民的政治参与度较高, 在社区定位、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作了个体规定, 在指导思想上基本上都遵循有利于社区建设、有利于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则。

1.2 城乡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得到提高, 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不断扩大。从1990年至2010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824元扩大到13190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0扩大到3.23,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及城市居民的一半 (如图1所示) 。城市社区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经卓有成效, 在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 推进社区自治、推进城市现代化,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而我国多数农村贫穷落后, 经济欠发达、村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服务设施落后、社会保障匮乏, 农村社区建设任务更艰巨。

注:资料来源于1991~2011《中国统计年鉴》。

1.3 城乡社区文化发展不平衡

农村落后的根源是思想观念和文化的落后, 这种落后不仅仅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别导致的, 还与农村社区居民与城市社区居民享受的不平等的文化信息资源有关。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产品的供给远远滞后于城市, 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十分匮乏, 看电视、打麻将、打扑克成为农村居民主要的休闲方式。文化事业资金投入长期向城市倾斜, 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文化发展人才在城乡分布极不均衡。这种文化发展的差异使得城乡社区发展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1.4 城乡社区社会发展不平衡

城乡社区在社会发展中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农村社区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城市社区。在农村虽然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但与城市社会保障相比, 农村社会保障层次较低、范围较窄、社会化程度不高, 对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1.5 城乡社区生态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由于工业生产较集中, 污染较严重, 城市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农村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的一些污染企业被关停搬迁, 一些企业把农村当作“避难所”, 把污染项目转移到农村, 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城区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被大量运往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 成为城市的“垃圾处理站”, 造成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2 原因解析: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我国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体系。我国长期执行“城市偏向”的城乡发展战略, 直接导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这个二元制度体系, 使公共资源、教育福利向城市倾斜, 农民被排除在这个利益网络之外。只有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才能真正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在20世纪50年代, 中国推行优先发展工业战略, 在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的新中国, 要快速实现工业积累和社会稳定, 就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由农业转移到工业, 采取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 对农产品实行指定性定价和指令性征购, 农民被迫低价出售农产品, 高价购买工业品, 以农业补贴工业。除此之外, 为了长期维持这种扭曲的产品价格体系, 阻止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还制定了严格的户籍制度管理,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人民公社化制度, 人为限制了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自由转移。为了缓解城乡就业压力, 政府还开展针对原籍为农村的职工返乡运动和针对有城市户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 形成了农村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中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安排奠定了我国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性的基础, 国家通过牺牲农村、限制农民流动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 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化, 使城市成为一个人口集中, 科教文卫发达的社区;而广大农村则仍长期停留在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状态, 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二元经济现象,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条件等差距逐步拉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城乡二元体制的极端形式———人民公社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城乡关系由过去完全由政府指令性控制开始转向通过市场来调节, 但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并未消失, 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改变。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巡后,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 涌到城市以“农民工”的身份在城市务工, 以长期低薪的价格推动了中国的外贸发展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革以来农村实行的村民制也没有改变城乡二元化的组织与管理体制, 事实上继续延续这一体制。在城乡基层, 城市实行街道、居委会及社区体制, 乡村则实行乡镇与村委会及村民小组体制, 城乡之间在户籍、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等方面的二元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存在, 农民及农村发展、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等仍受到诸多政策上的歧视和制度上的束缚。而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由于劳动力短缺, 出现了农村“空心化”的现象, 在家进行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社区建设进展缓慢。

3 对策建议: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建设

3.1 拆除城乡户籍藩篱, 实现城乡社区人口管理一体化

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也是最大的制度障碍。其作为阻止从农村迈向城市的最强有力的闸门, 硬性限制了农民向城市流动, 限制了资源的合理流动, 使各种生产要素难以实现最佳配置, 加深了城乡鸿沟, 延缓了城镇化进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户籍制度改革, 减少城乡间的户籍差异, 增加同质程度, 促进全体公民发展机会的平等化, 农民和市民可以在同一个制度平台上凭能力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 这会对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按照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 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人口管理方式以户籍管理为主向以人口管理为主过渡, 最终以人口管理代替户籍管理。完善对户籍管理的立法, 加强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 以劳动力素质作为就业的主要标准,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放开城镇落户条件, 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落户, 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

3.2 建立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城乡社区保障机制一体化

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 社会保障制度应从城市拓展到农村, 从工业拓展到农业, 最终实现城乡统一, 这是一种必然趋势。要改变“土地就是农民保障”的片面认识, 改革原来主要涉及国有单位的福利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编织一张社会安全网。当前, 应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的不同身份的员工, 建立同等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要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延伸, 还要建立农村大病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另外, 也要考虑到, 由于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应该允许各地存在一些差异, 切忌保险水平和筹资标准“一刀切”。

3.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 要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要强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先进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延伸服务。建立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的长效机制,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用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 统筹安排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一体化建设。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确保城乡要素流动渠道畅通。加快通乡公路改造, 提高道路等级, 实现城区至各乡镇干线公路交通圈;切实抓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服务设施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资源共享、分布分级实施的要求进行, 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3.4 改革政府职能, 促进城乡社区管理一体化

实行社区管理体制, 是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创新与变革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国家城乡发展战略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从“城乡隔绝”到“城乡融合”、从“城乡二元发展”到“统筹城乡发展”, 这不仅表明我国乡村建设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也表明未来农村发展将建立在全新的体制基础之上。未来的乡村将是城乡一体、自由流动、社会融合的和谐社会。村民自治体制及乡村整个组织与管理体制应从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中走出来, 从城乡分离到城乡一体转变, 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城乡协同发展要求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要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以直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县、乡行政管理机构, 转变政府职能, 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的核心是解决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问题, 协调管理部门对城乡经济实行一体化的间接管理。农业部门应从过去单一管生产环节转到统一管理, 协调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县、乡政府则应集中主要精力为不同所有制、不同经济形式的企业提供服务, 并进行宏观的管理。城乡一体化关系到整个城乡经济结构布局。因此, 它对决策者的素质和水平, 一般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 不仅要有管理工业或农业, 城市或乡村的能力而且更应具备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管理的能力和对所管辖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掌握。

3.5 坚持新型农村城镇化改革, 缩小城乡社区差异, 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

农村发展的方向是城镇化, 城镇化是解决二元体制的根本途径。长期的二元体制使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 只有实现农村的城镇化, 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 最终实现城乡社区的一体化。第一, 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的结合部, 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的切入点, “新型农村社区”可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向农村延伸, 又可使农民离土不离乡, 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居民, 缓解城市发展压力。第二,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解放农业劳动力, 减少农耕用地, 增加农民收入, 进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第三, 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农村村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变进程, 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迫切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扶持举措,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社区的一体化建设。

总之,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 实现城乡社区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单靠任何一个部门的力量来实施, 因此, 要强化统筹协调, 形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各异, 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同步实现, 其总体要求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不能超越和违背城乡社区发展的客观规律。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成城乡社区在民主发展、经济水平、文化观念、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差异较大, 城乡社区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差距扩大、城乡矛盾突出, 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拆除城乡户籍藩篱, 建立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政府职能等方式,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坚持农村城镇化改革, 最终实现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

关键词:城乡社区,一体化,二元体制,农村城镇化

参考文献

[1]李德, 李丰春.对当前我国城乡社区建设问题的反思与探索[J].桂海论坛, 2009, (3) .

[2]李学斌.城乡社区建设的比较[J].中国民政, 2008, (5) .

[3]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4]厉以宁.走向城乡一体化:建国60年城乡体制的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

[5]万以宁.论城乡一体化[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11) .

[6]袁政.中国城乡一体化评析及公共政策探讨[J].经济地理, 2004, (5) .

探讨社区体制 篇9

一、美国社区大学多元合作办学的体制特征

1. 政府“购买制”为平民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美国社区大学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面对战争与和平、政治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等复杂变化, 为发展经济、安定民生, 于1917年制定联邦法律, 由各州议会通过税法筹措教育资金, 纳入政府预算, 统筹建立了包含职业教育在内的社区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从10多所不同地域的社区大学的年度预决算统计显示, 政府拨款约占75%、学费约占20%、其他收入约占5%, 其中用于非升学教育 (主要是职业教育) 的费用占60%以上, 反映出政府的投入力度。同时, 政府的投入不是有求必应的“供给制”, 而是市场化的“购买制”, 即:政府按各校的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可比性指标出资办学。对社区发展急需的、受学生欢迎的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设施等, 政府出更高的价格“购买”, 从而激励学校主动服务社区需求, 突出质量和特色。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高失业率, 奥巴马总统宣布由联邦政府投入120亿美元支持社区教育, 这笔资金也是按“购买制”原则, 优先投放到质量高、就业好的职业教育项目。据考察, 联邦和各州、郡的劳动部门在其门户网站上定期发布各类职业岗位需求信息, 成为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各社区大学则坚持平民哲学, 积极促进劳动就业, 形成了“面向平民、服务社区、自由开放”的价值取向, 建立了“就近入学、小班授课、灵活转学、促进就业”的办学优势, 由原来的初级学院、技术学院发展到如今的社区大学教育体系, 成就了百年持久发展。

2. 董事会制度体现了民主开放的治理结构。

美国各州政府虽然是社区大学的主要出资方, 但并不直接对学校实施管理, 学校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由社会法人与自然人组成的董事会。以南方德克萨斯州著名的休斯顿社区大学 (以下简称HCC) 董事会制度为例, 其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担任董事的条件是与学校无经济利益关系的美国公民、本社区居民、行业企业和教育、科技及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成功人士。学校董事通过分区竞选产生, 由州议会任命, 不领薪水, 任期5年, 可连任两届。董事会章程规定其决策形式是定期或临时召开董事会会议, 其职责是聘任和考核校长、审定发展规划、决定重大事项 (如批准年度预决算、认定终身和荣誉职务、审议土地房产交易) 、游说政策、募集资金等。董事会议事时允许任何人旁听, 只有研究特殊问题时才举行关门会议。董事会制度对政府的干预和校长的权力起到制衡作用, 依照民主决策的原则, 充分发挥社区精英治理学校的“智囊”作用, 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兼顾各方利益, 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3. 校长及其团队驾驭着学校的经营管理。

在董事会体制下, 社区大学的校长可从本地、全美、甚至全球精心选聘。校长角色类似企业的CEO (最高执行官) , 其管理理念和经营能力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产生直接影响。以HCC的总校长玛丽女士及其团队为例, 总校长是学校董事会的唯一雇员, 并兼任董事会秘书。总校长可独立聘任副校长及以下管理人员和教职工, 学校管理事务主要通过校长会议来决定。校长及其团队要具备很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例如, 针对该校拥有6个学院、23个校区、7万多名注册学生的实际, 休斯顿社区大学创建了“纵向垂直、横向无界”的管理模式, 校长直管学院院长。学院院长直管校区主任, 各项行政事务分别由4个副校长所辖行政部门对各学院进行垂直管理。各学院院长和校区主任则对所负责的学院或校区实施无界化的全面管理, 从而理顺了总校、学院、校区之间的复杂关系, 保证了政令畅通, 提高了管理效率。HCC还建立了统一的对外宣传机构, 加强网络、报纸、广播、电视、广告等媒体宣传, 使学校占领了休斯顿中心市区的平民教育市场。HCC提出了“关心人的成长、促进社区成功”的理念, 设立了学生服务中心、教师提高中心、公共信息中心、问题辅导中心等, 为师生提供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务。HCC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在越南、卡塔尔等国家建立国际学院, 招收了6600多名学生, 把美国的技术、文化传播到海外。

4. 他方认证制度监控着教育质量与公平竞争。

据美国联邦教育部和社区教育协会 (AACC) 的介绍, 全美共有1195所社区大学和数量众多的公立、私立教育培训机构, 难免存在鱼龙混杂、真假难辩的现象。但政府部门并不直接对教育机构进行评价和干预, 而是由5个设在全美各地的民间性质的教育认证机构, 以资质认证的方式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AACC规定教育机构每5年必须接受1次办学资质的评估认证, 对通过认证的机构颁发资质证书;对“问题”机构暂缓通过认证, 限1-2年整改, 并限制其招生, 待专家回访合格后, 方可通过资质认证;对认证不合格的机构则取消其办学资质, 停止办学活动和政府拨款, 并向社会公布。全美还设有85个民间性质的行业性和专业性认证组织, 主要负责对学科专业、课程、师资、学位、学分等进行评估认证, 以保证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学科及职业标准, 否则不予认证。此外, 各社区大学还自行聘任行业、企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各种顾问委员会, 对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专兼职教师聘任、转学学分等开展咨询和内部认证。这种由非官方、非己方的第三方进行评估认证的制度, 对各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质量起到有效的监督保障作用, 促进了优胜劣汰与公平竞争。

二、多元合作办学体制的优势与启示

1. 中美相关院校办学体制的比较分析。

美国社区大学的办学体制可概括为“政府购买、民主治理、校长经营、他方认证”, 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化的多元合作体制, 即: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教育需求, 政府择优“购买”教育产品, 学校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官企民学等利益主体相互制衡合作发展。这种市场化的多元合作体制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行政化的主流体制相比较, 在资金保障、民主治理、市场运作、质量监控及公平竞争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一, 我国目前除少数地区和城市外, 高职院校举办方的生均拨款水平远低于普通本科标准, 学生学费仍是学校的主要经济来源, 且教育拨款存在“大锅饭”现象, 缺少市场化的“购买”机制。其二, 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是由政府职能部门实施管理, 并由学校内部进行监督, 教育教学活动缺少行业企业的参与及社会各界的外部监督。其三, 美国社区大学校长团队是从社会公开选聘, 具有较强的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 而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公开聘任校长和进行业绩考核的机制。其四,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评估工作仍由政府部门组织, 尚未建立以他方为主的评价机制, 也缺少相关中介机构, 难以从源头上防止评估造假和保证公平竞争。

2. 多元合作体制对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启示。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市场机制日趋成熟的新形势和新环境。行政事业性办学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职业教育的规律, 为此, 应按照跨界融合、共同发展的改革方向, 破除封闭, 适应市场, 共享资源, 理顺关系, 在融入社会、合作共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 可借鉴美国社区大学多元合作体制的启示:一是打破体制边界, 建立利益共同体, 最大程度地贴近市场, 争取更多形式的合作与支持;二是建立学校权力运行的内外监督机制, 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三是积极发挥校长团队面向市场的自主经营能力;四是重视发挥第三方在各项评价考核中的作用, 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绩效考核的客观性。

此外, 美国社区大学在管理中反映出的“以人为本、贴近生活”的教育理念、“根植区域、面向平民、多教并举”的办学定位和“随需而变、经济实惠”的办学特色, 对深化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实践证明,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而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确立办学体制。当前, 应立足本国国情, 着力克服封闭办学的弊端, 大力推进政、企、校跨界融合, 在“中央体制+市场机制”的基本架构下, 加快构建市场化的学校内外部关系新模式, 探索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合力共生”的多元合作体制, 激发高职院校的市场动力与办学活力。

三、在跨界融合中推进学校体制机制改革

1. 突破体制边界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我院以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为新的起点, 吸取多元合作办学体制的裨益, 以“融入产业链、合力促发展”为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突破企事业体制边界, 按照股份制、托管制、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 继续深化学院与区域内大中型企业和军队保障性企业的合作关系, 与新兴铸管集团、中钢邢机、德龙钢铁、长城汽车、中国移动、际华轻工等1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建职教集团和相关专业群;积极完善由政府、行业、企业、教育等各界人士组成的职教集团理事会, 探索成立学校新一届董事会, 共同治理和发展学校。

2. 内外结合强化学校权力运行的监督。

按照科学民主、公开透明的决策原则, 学校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建设, 重要事项坚持实行集体讨论、民主决定, 尤其对基本建设、物资采购、资金使用、职称评聘、干部任免、职工福利、招生就业、奖助学金等师生关心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 坚决做到依法、规范、全面、真实、及时和公开;积极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扩大学校重大决策的透明度。

3. 健全以第三方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验收中, 及时了解分析社会各界对项目建设的评价和反馈意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资金管理、教师资格、学生职业资格等进行评估认证。积极发挥教育部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师资、实习基地建设的指导作用, 探索按照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专业建设规范》、《课程标准》开展专业和课程认证的机制。调整健全以行业企业人员为主的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专家机构, 进一步明确职责, 代行学校相关部门的部分职能;利用信息化手段, 建立由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企业等服务对象对学校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评价的机制。

4. 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学院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探索建立了“购买制”资金分配机制和多元考核机制, 实现目标、任务、资源相配套, 责、权、利相统一, 激发学校内部活力。学院面向区域主导产业,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融合邢台钢铁集团、美国洛克韦尔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等中外大型企业合作兴办紧缺专业, 共组订单班, 共担生产任务, 共建实践基地和数字化校园, 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与产业契合、学校与企业融合、专业与职业吻合、学业与就业耦合的市场化办学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社区大学的多元合作体制形成于平民高等教育的长期实践, 明显带有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烙印, 客观上既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也反映出缺乏宏观调控的缺陷。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值转型、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新时期, 坚持洋为中用、自主探索, 是创造后发优势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 将国外的成功经验同推进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 坚持跨界融合、共同发展的改革方向, 定会取得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成果。

摘要:美国社区大学办学体制具有“政府购买、法人治理、校长经营、他方认证”等特征, 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化的多元合作体制。借鉴该体制在资金保障、民主管理、市场运作、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结合高职院校办学实际, 提出了跨界融合、共同发展的改革思路, 并取得阶段性实践成果。

关键词:美国社区大学,多元合作,办学体制,借鉴

参考文献

[1][美]乌娜肯.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复兴[J].张彬, 译.经济学家, 2010 (07) .

[2]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上一篇:着陆控制下一篇:换热器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