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论文

2024-09-27

乡村文化论文(精选12篇)

乡村文化论文 篇1

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以往关于乡村教师的研究偏重专业技能提升与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 而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状态一直没有成为焦点。教师的文化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城乡文化的态度, 将直接影响乡村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 影响乡村学生对城乡文化的态度。高小强的《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一文 (以下简称《出路》) 将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作为研究的落脚点, 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真切的人文关怀令人敬佩, 然而, 基于笔者以往调研的经验和长期的思考, 对于文中的部分观点并不赞同, 乃撰文与作者商榷。

一、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谁陷入了文化困境?

探讨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需回答几个密切相关且十分重要的问题:何谓“乡村文化”?如何理解“乡村教师”?究竟哪些教师在乡村学校中处于文化不适应的状态?

1. 何谓“乡村文化”?

理解“乡村”是理解“乡村文化”的前提。“乡村”, 抑或称作“农村”, 是一个复杂概念。从地理意义上讲, “乡村”可能是城市周边的地区;从经济意义上讲, “乡村”可能是以农业为其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区, 也可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从文化意义上讲, “乡村”还可能是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在一些城镇化已经基本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也基本完成的地区, 依然还保留了“村”的名称。这表明“乡村”未必意味着落后或传统。事实上, “在农村——城市连续统中, 两端的农村和都市是两个纯粹的理想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纯粹的农村或都市社区。”[1]

由于对“乡村”可有多种理解, 对“乡村文化”便有了“当地文化”、“传统文化”、“落后文化”、“乡土文化”等多种解读。在全球化势头迅猛的今天, 乡村的剧烈变迁势必带来乡村文化的急剧变迁。尤其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的深入影响下, 乡村文化更难以摆脱城市文化的影响, 两者的边界也会日益模糊。因此, 乡村教师所面对的乡村文化, 并非完全与城市文化相对立而存在。

2. 如何理解“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所指为谁?在《出路》一文中, 作者并没有清晰界定。由于“乡村教师”所指人群在年龄、性别、职称、地缘等结构上具有多重性, 因此, “乡村教师”也是个复杂概念。《出路》一文作者仅从年龄结构入手, 将乡村教师分为年轻教师与中老年教师, 并分析了不同年龄结构的教师的文化态度与选择, 以及他们各自的文化生存状态。然而, 年龄结构并非影响乡村教师文化态度的唯一因素, 地缘结构、性别结构等都会对教师的文化态度产生影响。例如, 同为乡村年轻教师, 是否生长于斯 (地缘结构) 将直接影响其如何看待当地文化, 其文化生存状况也会有所不同。正是由于乡村教师所指人群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很难笼统地判定乡村教师面临着同样的文化困境。

3. 谁陷入了文化困境?

论及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状况, 必须回答谁面对何样的文化, 陷入何种冲突之中。在《出路》一文中, 作者认为“年轻与中老年教师有着不同的文化生存状况”[2]。其中, 很多年轻教师奔走于乡村学校与城市之间, 在城市购房, 到城市购物……而与之相对, 中老年教师则朴实、勤劳, 从事农业生产, 言谈举止都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样两种不同文化的人群“因为没有共同话语、彼此间缺少沟通, 因此日渐疏远甚至相互指责”[3]。作者进而认为, 由于学校本身的城市导向, 以及年轻教师的增加, 学校的话语权逐渐为年轻教师所掌握, 年老教师则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这实际表明年轻乡村教师与中老年乡村教师分别代表了两种文化, 而由于学校的城市导向与城市文化相符, 所以那些代表乡村文化的中老年教师逐渐不适应学校的生活。

然而, 究竟哪些乡村教师不适应乡村学校生活?这一问题是否可以与“谁在乡村学校中掌握话语权”的问题等同起来?学校之中话语权的归属又是否由学校文化导向决定?在笔者看来, 将乡村学校话语权的归属看成学校文化导向的结果未免牵强。

首先, 在一个学校之中, 话语权掌握在哪些教师手中, 除了学校的文化导向之外, 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 (直接影响资源的配置) 、不同群体 (主要是不同的教师群体) 之间的力量对比、学校的各项制度 (如奖惩制度) 以及学校原有的文化 (如强调尊重老教师) 等都是影响学校话语权归属的重要因素。因此, 仅仅因为乡村学校的文化导向是城市导向就认定学校的话语权归属于年轻教师值得商榷。

其次, 对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判定也不可等同于乡村学校话语权归属的问题。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是与其对城乡文化的态度有关, 但其态度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 学校话语权并非唯一因素。

简言之, 笔者并非否定《出路》一文提出的“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判断, 而是认为不同的乡村教师群体面临文化困境的情况是复杂的, 需要就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

二、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何在?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出路》一文作者认为原因在于乡村教师“被动的文化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观混乱”。所谓“被动的文化选择”, 是指乡村教师“从一出生就得接受祖辈为其创造的传统文化, 而随后进入学校, 他们又不得不去学习并接受新的文化元素”, 无论哪种文化乡村教师只能“被动接受”。因此, “不论是对乡村文化的拒斥还是对城市文化的疏远, 乡村教师在文化选择过程中都表现出被动与消极的色彩。”[4]所谓“价值观混乱”是指, 无论乡村教师选择何种文化, 而学校教育都是城市倾向的, “因此, 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从本质上说只是关系到他们教育之外的‘生活’, 而与学校自身或教育自身没有多大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乡村教师已经‘逐渐失去了文化的独立性’……”[5]这种观点将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归结为乡村教师的个人选择, 而实际上忽略了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

1. 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并非仅是个人文化选择之过

《出路》一文作者认为很多年轻的乡村教师“既是播撒城市文明的激情满怀的‘传教士’, 又是远离‘城市’的‘失落的天使’”, 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内心矛盾, 他们很少走出学校、走进农户, 而只是选择在学校与城市之间不知疲倦地奔走”[6]。可以说, 乡村教师的这种与乡村社区相脱离的行为和心态是其陷入文化困境的重要表现。然而, 将其归因于乡村教师在文化选择上内心的矛盾并未触及问题的深层。实际上, 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的隔阂绝非仅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所致。探究这一问题需要从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的关系的历史演变入手。

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的脱离并非自古如此。在古代, 乡村教师 (例如私塾中的教师) 作为乡村中文化人的代表, 在教育、法律、政治等多个领域与乡村社区发生着关联。而近代以来, 乡村教师才逐渐与乡村社区脱离。有学者认为“乡村教师社会功能的演化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下沉、乡土社会文化结构现代转型相互切合”[7]。在国家教育推进的过程中, 乡土社区原有的教育发生了重要转变, “社区以外的文化和知识技能开始取代社区传统, 地方性知识被迫退居私领域内……”[8]。同时, 工业化和城市发展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心, 导致学校文化导向由乡土文化转向工业化所需要的普释文化 (尽管对这种文化的普释价值存在争议) 。随着国家权力下沉到传统社会难以触及的乡村社区, 一个人能否教书、如何评定职称、如何调动工作等都有严格的制度安排, 而所有制度安排都与乡村社区是否同意无关。乡村教师成为“游离于乡村之外”的群体, 他们只需关注根据城市化与工业化要求设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并且考虑如何将学生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不断“打造”即可。至于乡村文化本身该如何评价、如何发展等问题并不是他们关注的核心。由此可知, 乡村教师个人的文化选择并非乡村教师脱离社区的实质原因。国家权力的下沉、随之而来的制度安排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 才是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深层原因。

2. 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未必“非此即彼”

姑且不论能否划清城乡文化的边界, 当面临着城乡文化时, 乡村教师未必选择一方而全然拒绝另一方。

首先, 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 乡村教师身上可以同时存在多种文化的痕迹。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乡村教师在农忙之时头戴草帽, 脚穿布鞋, 腰系毛巾, 劳作于田间地头;也可以看到同一名教师穿着休闲牛仔裤和时尚的运动鞋与朋友在商业街购物。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按照城乡文化的二元划分理解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 城乡两种文化可以在乡村教师身上共存。

其次, 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不断调整。通过与不同年龄的乡村教师的交流, 笔者发现一些教师自己也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于乡村文化有了更多更深入地认识, 不会仅仅将乡村文化当作一种落后的、愚昧的文化, 而会对其进行更为客观的分析, 理解其中的积极因素。当然, 他们也会客观分析城市文化的不足。由此可见, 从时间维度上看, 乡村教师对于城乡文化的选择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状态。

3. 面对文化冲突时, 乡村教师绝非无能为力

《出路》一文作者认为乡村教师无论是拒斥乡村文化还是疏远城市文化都“反映出了乡村教师对单一文化的过度依赖, 也说明他们跨文化生存能力的不足”[9]。事实果真如此?笔者调研经验表明, 在面对文化冲突时, 乡村教师并非无能为力。试举一例。笔者在某县农村小学调研时发现, 几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最初并不适应当地打麻将的习俗。在他们的言谈之中依然透露出对城市文化生活 (如电影院、KTV、舞会等) 的怀念。然而, 尽管去电影院和KTV的打算一直未能如愿, 但年轻乡村教师并未整日抱怨。当他们意识到在当地打麻将可以化解矛盾, 增进感情, 改善人际关系时, 他们不但积极参与老教师们张罗的打麻将活动, 还积极联系老教师参与他们组织的各种活动。在麻将桌上, 年轻教师不仅与老教师拉近了感情, 也聆听了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 还通过老教师了解了很多学生家庭的情况。可以说, 通过打麻将的活动, 年轻的乡村教师迅速弥合了与老教师之间的文化鸿沟, 从而有机地融入了教师团队。可见, 在面对不同的文化时, 乡村教师完全有可能在不放弃自己文化选择的同时, 融入当地的文化之中, 将自己培养成一个跨文化的个体。

总之, 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国家的现代转型、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教师管理制度的设置等多重原因。乡村教师并不是作为乡村文化或城市文化的“卫道士”而陷入困境之中, 陷入文化困境的乡村教师也绝非完全被动, 而会主动寻求破解之法。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乡村教师都能自如地应对文化困境。诚如《出路》文中所虑:部分乡村教师身陷文化困境之中, 这不仅影响了教师个人的生活, 更影响了学生对城乡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因此, 寻求对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破解, 不仅是为了乡村教师个人, 更是为了千百万乡村学生良好文化态度的形成, 还是为了使乡村文化的发展能够得到更多支持。而破解困境必须从原因着手, 既关注宏观层面制度的调整, 也包括微观层面个体跨文化生存能力的提升。

三、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出路何在?

既然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既包括宏观层面国家权力的下沉、随之而来的制度保障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 也包括微观层面文化的冲突与文化选择的矛盾, 那么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出路也应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求。

1. 改变教师教育单一的专业技能导向, 培育乡村教师文化生存能力

法国学者西蒙娜·薇依 (Simone Weil) 曾指出“乡村教师的行业应具有独特性, 其培养过程不仅是特殊的, 而且全然不同于城市里的教师。”[10]薇依的观点尽管有些极端, 但却坚定地指出我们应当对乡村教师培养的特殊性给予充分的关注, 而文化便是其特殊性得以体现的重要方面。“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文化培育的问题, 所以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必须上升到文化层面, 拓展乡村教育的乡村文化视野, 增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 扩大学校教育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融合”。[11]不仅通常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如此, 教师教育也应如此。然而, 尽管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是乡村教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但在现有的乡村教师教育中, 关注文化态度与文化生存能力的“文化教育”还未占据重要地位。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无可非议, 但一些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的错误看法, 依然影响着乡村教育乃至整个乡村社区的发展。因此, 通过“文化教育”帮助乡村教师摆脱文化困境已刻不容缓。

对于乡村教师的“文化教育”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教育、文化情感培育和文化生存能力教育。它对于个体如何看待文化的内涵、差异与冲突、如何在文化差异与冲突的现实中更好的生存和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 文化价值观教育。文化价值观是对文化的功能、价值、意义等方面的认识与看法。一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其文化行为, 因此, 形成合理的文化价值观至关重要。对乡村教师进行文化价值观教育, 不仅要以文化基本概念的教育为基础, 更要以文化相对论 (cultural relativism) 作为重要理念。文化相对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承认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时空下的产物, 不能用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的发展, 任何文化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 需要从其发展历程中理解这种文化的价值。[12]长久以来, 受文化进化论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乡村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而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才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这样的认识实际上忽略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生态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联系。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发展水平之差, 但更有发展类型之别。更何况, 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深受乡村文化的滋养。因此, 对于乡村教师的教育而言, 应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不能妄自菲薄, 一味地贬低乡村, 也应当认识到乡村文化也需要借鉴城市文化的发展经验, 面向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推动自身的改造与发展。

其二, 文化情感培育。如果说文化价值观更多是从理性的角度对乡村教师进行教育, 那么文化情感培育则更具有一些感性色彩。“生命是需要整体滋养的, 现代性并不意味着截断我们与乡土社会的根本性联系。乡土社会不仅仅是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 同样是作为个体精神滋养的根基。”[13]乡村教师尽管未必是生于乡村、长于乡村之人, 但他们同样也需要以乡土作为个体精神滋养之根。面对城市文化的喧嚣、浮躁、功利, 乡村文化的宁静、深沉、淡泊则显得弥足珍贵。叶落归根, 乡村教师也应当扎下他们的“文化之根”。而要乡村教师主动接受乡村文化的滋养, 则需培养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感情。这种感情的建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日积月累, 需要走进家庭, 需要用心体验。尽管文化情感不易培育, 但却是乡村教师教育责无旁贷之事。

其三, 文化生存能力教育。无论是情感的培育, 还是价值观的形成, 最终都指向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能力。毕竟只有观点与体验, 而没有能力在文化冲突与碰撞中生存, 乡村教师也难以摆脱文化困境。而要培养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能力, 既需要通过培训课程给他们创设文化冲突的情境, 让他们在复杂难决的情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生存能力, 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 不断给予他们应对文化冲突的指导与帮助。只有当乡村教师能够清醒地分辨城乡文化之别, 明确乡村文化的发展之路, 冷静地处理由于城乡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断裂所带来的种种不适, 他们才能彻底摆脱文化困境, 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文化价值观。

2. 纳入社区因素, 变革教师管理制度

作为乡村重要“文化人”的乡村教师与乡村的脱离, 不仅使自己陷入文化困境, 还使得乡村文化建设失去了必要的智力支持。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社区中重要的文化机构, 却一直在为“离农”而努力。村民不再关注教师是否参与乡村的社区生活, 而只关注他能否让自己的孩子升学。要解决这一问题, 绝不仅仅是提升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能力, 还在于变革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已经调整, 乡村教师与乡村隔离的根本障碍已经破除。在这个宏观背景下, 寻求在教师管理制度上打破学校与乡村的隔离, 才能真正破解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而制度变革的核心在于将社区因素纳入教师管理制度中来, 即一方面使乡村的民众有权对教师的工作提出要求与进行评价, 使教师的晋升与奖惩受到村民的监督;另一方面, 给教师足够的时空使乡村教师有可能走出学校, 走进乡村。应当允许教师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应当对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的教师给予奖励, 应当将教师周转房建在乡村社区之中而不是学校院墙之内, 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与社区成员交流, 进而为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总之, 乡村教师要对乡村负责, 乡村发展也需要乡村教师参与。

当然, 建立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相联系的教师管理制度的同时, 还要重新审视现行制度背后的乡村学校的文化导向。只有认清了盲目跟从工业化以及城市中心主义背景下的文化导向所带来的隐患, 只有建立了关照乡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关照乡土文化发展的教师管理制度, 才能做到既帮助乡村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增进教育教学质量, 又使其为乡村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 乡村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乡村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乡村教师走出文化困境的关键所在。

摘要:尽管文化困境是乡村教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但由于“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的复杂性, 对乡村教师文化生存现状的描述不能笼统地进行。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既包括宏观层面国家权力的下沉、相关制度的安排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 也包括微观层面个体的文化选择。破解乡村教师文化困境, 一方面在于对乡村教师进行“文化教育”, 另一方面在于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基础上的乡村教师管理制度的变革。

关键词:乡村教师,文化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何肇发等.社区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1.10.

[2][3][4][5][6][9]高小强.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0) .

[7][8]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9) .

[10] (法) 西蒙娜·薇依著.徐卫翔译.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70.

[11]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J].青年教师, 2008, (9) .

[12]关于文化相对论的发展历程参看李安民.试论文化相对论[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7, (3) .

[13]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5.

乡村文化论文 篇2

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二是加强乡村文化组织领导,形成文化建设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三是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

整合资源,培育特色,以乡村文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一是立足X等文化资源优势,推进相关题材影视节目和文学艺术创作;二是积极传承民间表演艺术和民俗活动,把x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三是通过举办国家新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形成集产品开发、果园观光、农家游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

创新管理,扩大投入,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一是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预算增长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三是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四是推广村民评议等做法,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

丰富载体,扩大影响,不断满足农民多元文化需求。一是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项目建设;二是通过开展书画展、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等活动,为乡村文化队伍提供展示交流平台;三是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乡村文化论文 篇3

【关键词】酒席;乡村文化;文化价值;人际交往

一、乡村举办酒席的现状描述1.酒席“泛滥成灾”(一)酒席名目繁多

筹办酒席最初仅是亲人朋友团聚的一种形式,热烈庆祝或是隆重纪念某项重大事项,如今却演变成了利益交换的载体。在过去,粗茶淡饭招待来者是家常便饭,席地而坐也能加强亲情友情的交流。

(二)酒席时间集中

乡村邀客坐酒席对时间比较重视,多集中在酷暑七月或寒冬腊月,因为这段时间才能邀请更多的亲朋好友作为“客人”。酷暑七月,农活进入淡季,农村乡民生活进入闲适期,即使有少量农活他们也不愿顶着烈日去做,所以就会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在家休闲娱乐,举办酒席就成了这些家庭的重要事件之一。

(三)酒席筹办人群猛增

除了酒席本身,更吸引我们眼球的是操办酒宴的人群。以前,只有遇上红白喜事的家庭才会大张旗鼓地操办酒席,音响、喇叭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而在现在,农村酒席已经成为一片乱象。

2.礼金“步步高升”

办酒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来访客人赠予的礼金会有专人记录在簿,待对方办酒席的时候,要以高于他们所赠礼金的钱回赠于人。这就是农村人眼中的“高利贷”,他们必须“连本带利还回去”。

3.酒席操办“一条龙服务”

按照农村的传统,酒席都是由主人邀请亲朋好友搭手完成,现代农村却出现了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条龙服务酒席队伍”。这支队伍通常在10人左右,多是由经常主厨的人组成一个团队。正席材料准备完毕,厨子和伙计就可以各回各家,忙碌自己的事情,直到饭点再返回主人家准备餐菜。

二、我眼中的乡村文化1.酒席的文化功能

(一)厨艺文化的传承

婚丧嫁娶大事必须举办酒席,这是农村悠久的传统习俗,自然形成了乡村特有的酒席文化。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城乡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处于弱势地位的乡村文化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卷入城镇文化的漩涡,并渐渐湮没。

(二)人际交往秩序的维持

乡村宴席作为农村村民聚集交流感情的场所,具有人际关系再生产的功能。请客吃饭是表达喜庆与谢意的重要方式,当这种场面壮大,就会发展成为作为人际交往载体的酒席。目前,酒席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经在这种礼尚往来的酒席文化中形成了一定的规则,亦即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

2.酒席文化的理论分析

乡村婚丧大事操办酒席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习俗文化本就是人类丰富文化内容的一部分。也许酒席形式与内容已被民众视为糟粕,但仍有深层的文化意义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酒席文化?支撑它存在的依据何在?它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有何影响?对酒席文化进行理论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乡村生活与乡土文化。

文化是一个由信仰、价值、行为以及制度构成的系统,“它的核心是由传统的观念,特别是附在其上的价值构成;外表是由通过符号获得并传播的行为模式构成。”(克拉克洪,1952)而酒宴之所以能称为一种文化,就在于具备了上述几个要素。因此,我们可以基于上述理论对酒席文化展开分析。

(一)酒席文化的信仰

所谓信仰,是指对生死意义的认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回答,它是支撑人生维持与实现自己内心目标的精神支柱,是文化的内隐形式。乡村酒席的出现,酒席文化的形成,就在于乡村村民已经形成的信仰——对生命意义的共同认识。

(二)酒席文化的价值

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生存的最佳法则,他们开始努力寻求良好人际关系的标准,为自己的社交找到合适的依据,这就是酒席文化的价值。酒席文化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生命的共同信仰,表现为人们对人际交往的价值追求。在他们看来,人际交往是实现共同认识的重要形式之一。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在于“它赋予社会关于身份、尊严以及延续性的意义”(洛桑会议,1974)。

(三)酒席文化的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个体在信仰支持下表现在外的比较固定的行为,习俗是最基本的社会行为模式。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酒席是人们聚集的重要场所,操办酒席就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习俗。酒席操办的类型、餐桌菜肴的布置等也开始成为比较正式的习俗内容。

【参考文献】

[1]覃业坤,王振鹏,吴涛.“办酒席”风俗异化情况及相关问题概述[J].企业导报,2012(24).

[2]付江红.贵州土家族地区“邀客”吃酒席习俗探析[J].三峡论坛,2012(6).

乡村文化论文 篇4

一、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一)文化的公共性失落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同时具有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性质。历史上,乡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曾在乡村社会的进步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启示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过分强调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脱离了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环境,使乡村教师远离乡土社会与乡土文化,在追赶城市教师的同时失落了文化的公共性。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向乡村少年传输着远离乡村生活的知识以外,很少在乡村公共文化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沦为乡村社会的喑哑群体。

城市化的专业发展模式是导致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失落的最直接原因。目前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城市化取向强行剥离了乡村教师与乡土文化的有机联系。“他们仿佛被迫从乡土文化的肌体中撕裂出来,其生存方式日益和传统的一切发生异化,导致了自身与本土文化的疏离”。乡村教师在乡村学校这座堡垒里坚守着对城市文化的忠诚,同时凸显他们微薄的尊严与优越感。他们向往却无法得到城市文化的慰藉,同时由于在乡村会公共责任中的缺位,他们也得不到乡村社会的认同。

(二)文化内涵不足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总和。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乡村教师的文化内涵不足,则会带来很多问题。

乡村教师文化内涵不足直接导致课堂僵化。教师应该是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智者。如果教师缺乏文化积淀,知识视野不够开阔,文化修养和情趣单薄,课堂将面临无穷的危机与尴尬。缺乏了文化,缺少对人性的关注与诠释,课堂呆板乏味,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文化内涵不足还将造成乡村少年精神游离。没有哲学家胸怀天下的宇宙情怀,乡村教师不能支撑起乡村少年精神的天空并滋养他们的生命。他们能为学生提供应试答案,却不能给他们的精神世界一些关照,一份扶持与启示。教师的文化涵养单薄,不能给他们旷达的审美眼界,无法弥补乡村少年精神世界的空虚,彷徨与无助。

教师的文化涵养不足,也使教师本人的职业生涯严重缺氧。为追逐名利混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缺少精神寄托、文化支撑的他们,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无疑教师本身很难从这种教书生涯中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

(三)身份认同的困惑

身份认同,是一种人的自我身份感,而身份认同危机就是一种人的自我身份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意义感的丧失。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使我国乡村教师正面临身份认同危机。

教师教学功能的削弱。传统的知识传授是由掌握知识权威的乡村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拟像时代的到来使乡村教师失去了表达空间。传统的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成为学生与机器打交道,乡村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比之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乡村教师很难从“知识的网络传播操作者”这个角色中获得效能感和成就感。

专业构建的自主权丧失。随着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及相关的评价范式对于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严格控制与规定使乡村教师在追赶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教育的主动权。同时,乡村教师在忠实地传播这些城市知识的同时,渐渐地远离了乡村社会,淡出了乡村公共生活视野。在当地人看来,他们是与乡村社会无关的异乡人。而在掌握城市知识话语权的文化精英看来,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显然是失败的,并不认可他们。如此,乡村教师就沦为了不折不扣的社会边缘人,这不仅挫伤了乡村教师的信心,更给他们带来了身份确认上的困惑。

(四)价值取向的异化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本来应该是乡村文化方向的引领者,乡村少年的扶持者,对乡村教育保持一份热诚,坚定的希望与信心。然而,遗憾的是,当前乡村教师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异化的现象。

价值观的城市化取向。乡村教师接受的城市教育及他们本身在城市接受教育时,城市的富足和文明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留驻城市曾经是他们的一个梦想,然而当他们被现实抛向乡村的时候,他们只好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学生身上。乡村教师的这种偏向城市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作用于学生年幼的心灵,影响着他们最初的城乡观念。

教师的职业道德下降。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有些教师的职业精神开始退化。工作上不思进取,满腹牢骚怨气,敷衍塞责,师德荡然无存。他们对教育失去了热心与爱心,对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也严重损害了乡村教师的威信和形象。乡村教师应该严格律己,修身养性,涵养师德,养成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

二、乡村教师文化重构的策略建议

(一)提升文化素养

文化是教师的灵魂和血液,没有文化内涵的教师充其量是一个教书匠,所谓“君子不器”,乡村教师要想摆脱沦为“器”的命运,就要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不仅是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和生命质量的内在要求。

乡村教师提升文化素养,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经典。乡村教师应该让学习读书支撑自己的生命,用文化涵养生命。以一种古典的心境,从容地沉静地对待读书,养成超凡脱俗的文人气质。

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实现自身的成长。乡村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拓展兴趣爱好,培养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既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汲取西方文化的科学民主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乡村教师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阅读的热忱,为生命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唯其如此,乡村教师才能远离平庸和浮躁,成为乡村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乡村文化的引导者,让乡村教育更智慧,更人性。

(二)培养文化批判意识

鲍曼认为,知识分子能否“超越对自身所属专业或所属艺术门类的局部性关怀,参与到对真理、判断和时代趣味等这样一些全球性问题的探讨中来”,永远是区分“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尺度。文化批判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乡村教师的本分,也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乡村教师接受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的价值理性知识,这为乡村教师所扮演的知识分子角色进行文化批判提供了便利,文化批判也成为乡村教师公共责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应该通过公共领域的文化批判引领乡村文化的进步。乡村教师依据专业知识所培育出的价值理性进行公共领域的关怀,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弱势,缺乏甄别的专业知识。既然乡村教师是社会知识分子阶层的有机构成,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是通过社会文化批判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乡村教师凭借其文化优势话语为乡村文化提供理性批判,是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更是公共关怀责任的要求。

(三)提升乡土文化素养

乡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质朴的人性,丰富的民间工艺,以及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的天人合一的农业思想,无不包含着民间智慧和人性的温暖。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就像胎记一样与生俱来,渗透在他们的血液与骨髓里。乡村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乡土文化素养,完成文化上的回归,才能找回自我,实现自身的成长。

乡村教师提升自己的乡土文化素养,首先要有一份情感归属。拥有朴素的乡土情怀,在内质上把自己看做乡村的一分子,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之上的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关注平民百姓的人生和命运,以悲悯的心来面对乡村社会的种种真善美,假丑恶,与乡村社会同呼吸。

其次,乡村教师关注乡村少年的生活世界,积极引导并培育乡村社区文化。扩展公共文化空间,为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整合提供一个参与平台。以此来丰富乡村少年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公共精神。

总之,乡村教师应立足乡村,并紧跟时代,把握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核,积极吸取现当代科学与民主的养料,内省于己,外启于人,积极参与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建设,获得广泛的社会心理认同,成就自身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运鑫.平民精神:乡村教师公共性回归之所[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5) .

[2]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书屋, 2006 (10) .

[3]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社会科学辑刊, 2000 (4) .

[4][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三联书店, 2000.

文化在乡村走失 篇5

相对于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乡村是寂寞与单调的。文化在城市里根深叶茂,精彩纷呈,丰富多样。代表休闲娱乐一脉的茶楼、迪吧、酒吧等充盈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制造了城市灯红酒绿的不夜城景观,繁华与喧嚣与之俱来;电影城、戏剧院、书店、健身房等高雅的文化消费场所,给城市带来尊贵与典雅。丰富的文化大餐,让都市各色人等各得其所,自得其乐。然而,那些散落于山野的村落,由于人居分散,文化显得相当低落。这不是文化的过错,是文化在乡村的走失。

由于乡村的自身局限,文化在这里本就很弱势。广大的农民朋友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低,经济条件差,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白天只能听听大自然中的天籁之音,夜晚睁着惺忪的睡眼望着电视里陌生的消闲娱乐节目,既不感兴趣也弄不明白。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成为打工一族,乡村留守着老弱妇幼。这些孤独的守望者,文化知识严重不足,他们无力担当乡村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的重任,广阔农村有成为新的文化荒野之忧。

乡村文化本可以更加红火。农村人口大量集聚乡野,他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要,发掘了很多的传统戏剧,譬如皮影戏、梆子戏、川剧等,农民们还自编自演乡村话剧。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城市电影队、戏剧团送电影和戏剧下乡。每每这些文化大餐登场,人们就像过年过节一样兴奋。文化能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让人们过得快乐,让社会获得安宁。许多农村老人虽然识字不多,看得多了,听得多了,能一折一折地哼唱出来。戏剧团一走,乡村就成了他们的舞台,他们就成为乡村的明星。我老家的玉老汉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只字不识,却能完整地唱出京剧《杨家将》,川剧《四下河南》、《斩巴蛇》等剧。他能对城里来的戏剧演员指点个一二,说得头头是道,还能现场演唱,人家佩服得不得了。他唱得字正腔圆,韵味十足,远近闻名,城里的民俗专家多次找他对剧目,录制他的唱腔。流年尽逝,风光不再,他的观众们早已上了远去车列,乡村留守着不多的老弱妇幼,没有人再去听他的演唱了,说到当年盛事,玉老汉黯然神伤,心向往之。

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听众,也需参与者。一个没有文化消费的乡村是没有生气的。现在的乡村,人员大量外出,家家院落荒芜,整个村落,白天寂静无声,夜晚偶或有三二声犬吠,听不到大人的吆喝,听不到小孩的欢笑,像一个沉寂的世界。在一个如此冷清的世界,如何建设乡村的和谐文化呢?也许有人会说,你是不是说得太严重了,现在农村不是实行了村村通吗?农民家中不是有电视看了吗?他们不应当缺文化消费了。是的,大部分乡村都有电视可看了,可是那些以娱乐都市人为主体的娱乐快餐,能解乡亲们的文化之渴吗?他们如何能跟上都市里娱乐一族的节奏?而且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无法投入其中,一种无法自我参与的文化消费,你能让他们快乐起来吗?何况,如此单调的文化消费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吗?

如今的现实是文化人才流失,传承无着。而城里的戏剧团、电影队也不下乡了,城里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毕竟有限,乡村已成文化的被忽略或冷落的地带,这是乡村文化之忧。当下,强调和谐社会建设,那么,乡村文化应该是其中应有之义。乡村不应是一块被忽视的地方,它急需文化的滋润,而文化的滋润不能单靠农民自身。无疑,没有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农村需要休闲的文化消费,同样农村也需要高雅的文化来提升品位。这就要求城市的文化消费向农村无私地延伸。

乡村文化建设初探 篇6

关键词:乡村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国家已经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把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一、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乡村文化包括乡村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是在乡村区域共同体基础上长期传承累计而形成的,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制约的生产生活方式、认知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符号以及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组织结构、劳动创造等在内的文化累积的总和与文化特质。乡村文化建设是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为基础,以培育和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为主体,包括设施、内容、服务、产业等在内的全方位、立体的、有内容、有主体的乡村文化形态的建设。

当下的乡村文化建设至少包含以下内涵:一是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并能够提高农村发展能力的文化,二是能够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公民文化权益的文化,三是能够塑造新式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文化,四是能够保存、延续、创新传统文化精髓并融合现代化精神的文化。

二、长沙县乡村文化建设基本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县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步伐。随着农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群众对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长沙县乡村文化建设主要有如下几大特点:

(一)文化资源相对丰富

长沙县红色文化资源璀璨,名人荟萃,在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孕育了黄兴、徐特立、许光达、田汉、杨开慧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忧国忧民,上下求索,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赴汤蹈火,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长沙县绿色文化资源丰富,境内森林植被满目苍翠,有国家3A级名胜景区石燕湖,有省级森林公园大山冲,有高峻耸拔的影珠山,景致迷人的丰梅岭,有如梦幻般仙境的白石洞,有风景秀丽的浏阳河风光……更有诸多风景名胜的神奇传说。

(二)群众活动精彩纷呈

在文化活动的参与方式上,农民不仅被动地观赏,还通过自娱自乐的方式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提高。近年来,长沙县农民自发组织了各种文艺骨干队伍和社团,其中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室、剧场、曲艺社、文学社、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皮影协会、村文艺宣传队、腰鼓队等形成了文化活动的规模和特色。2010年8月份,长沙县20个乡镇相继在五彩星沙文化广场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群众文艺晚会,将长沙县的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向高潮。2010年7月,第九届“汉语桥”在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开幕,此次活动以“家”为载体,以“家文化”为主线,以“魅力汉语,精彩世博”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了长沙县的文化魅力。

(三)农村文化的内涵逐步扩大

农村文化内容包括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科技辅导、法制讲座、时政宣传、旅游观光等,呈现出一种大文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农村文化正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以举行“全民健身宣传周”、“亿万妇女健身活动”、“亿万农民健身活动”为契机,形成农村的民俗民间体育的特色。长沙县黄兴镇已成为知名的“龙舟艺术之乡”;长沙县江背镇成为了知名的“民间艺术之乡”、“门球之乡”;榔梨镇、果园镇已成为“群众体育之乡”。此外,星沙镇的龙狮,双江镇的滚灯车,榔梨镇的腰鼓队,跳马乡的高跷,安沙乡的采莲船,春华乡的篮球等独具地方特色和民间体育魅力,提高了农村体育人口,扩大了农村文化内涵。

三、长沙县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底蕴发掘不够

长沙县具备文化资源优势,但由于缺乏对文化经济功能的深度认识,致使该县的文化底蕴发掘不够。忽略了文化渗透政治、催生经济的作用,忽略了文化对社会各项事业的强大支撑作用,追根溯源文化脉络、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树立文化品牌不力。

一个时期以来,看电视、打麻将、串门等成为了村民最为普遍的文化生活形式,而看报、上网、看电影等活动比例不大。集体文化生活逐渐萎缩,除少量的电影下乡、文化下乡以外,无其他集体文化活动,近七成的村民从未参加过集体文化活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民间文化传统活动参与的人越来越少,像舞龙、舞狮、划龙舟、唱花鼓戏等一些承载着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的活动渐渐淡离大众視野。健康的文化活动不开展,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于是,在有些地方求神拜佛等封建活动大行其道,一些农民在封建迷信上花费大量时间,耗费不少钱财,村庄脏、乱、差的环境得不到改观,等等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文明思想观念的形成,给农村增添了不稳定因素,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助长了其不思发展、贪图安逸以及“等、靠、要”等懒散思想和不良习惯。

(二)农村文化设施不够完善

由于机制与体制的不完善,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被边缘化,乡镇文化设施和场地建设更为匮乏。在追求GDP的大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几乎无人问津,农村文化力量逐渐削弱,乡镇文化站大多有名无实,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空壳化”,缺编、混岗、空岗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原有文化人的“老化”,新一代农村文化人又很难涌现,从而导致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尤其是关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岌岌可危。

(三)农村文化欠缺自我造血功能

目前,我县大部分乡镇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利用重大节日或者文化下乡,开展一些文化活动。这种送演出、送书籍、送电影、送科技的“送”文化模式,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培育、发展“乡土文化”为突破口,注重扶植培养农民艺术人才,增强乡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增强文化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逐步将“送”文化模式与“种”文化模式结合起来,建立起长效的文化活动机制。

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明确职责,强化领导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是增强农村文化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划清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事业的界限,明确与之对应的责任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不断增加政府投入,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整体水平和活力。经营性文化事业要更加积极地进入市场,全面接受市场运作,令其不断壮大。两者分开经营,政府主导文化事业的发展,市场刺激文化产业的繁荣。

结合我县实际,现阶段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主,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关键。要畅通文化部门的垂直领导体系,明确文化管理部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者地位,特别要突出乡镇、街道等基层文化部门的权利和职责。在当前经济发展占主导的形势下,基层文化部门或多或少地被边缘化,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地方甚至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快速推进。各级政府应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到民族传承、人民素质全面提高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勇于担当,不断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水平。

(二)创新新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化解资金制约难题

受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水平限制,政府投资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最主要的部分。但仅靠政府投资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这就要求创新新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尽可能吸收社会资金,争取更多力量参与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中来。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援助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文化站(室)、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促使各项文化资源尽量向农村倾斜。大力开展“文化下乡”等支援活动,做到村民喜爱什么送什么、村民需要什么送什么,不断提高援助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加大电台、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的宣传,增加农民愿意听、愿意看、愿意读的内容,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渗透到农村各个角落。鼓励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逐步形成初具规模的农村文化产业,开拓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三)因地制宜组织文化活动,发展特色文化

文化的独特性决定着它的持久魅力。新农村文化要想赢得持久乃至永恒的生命力,必须具备内在的特色。

结合我国当前文化发展的总体形势和我县实际,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就是要保护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我县可着力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舞龙、舞狮、弹词、杂技、皮影戏、唱花鼓戏、划龙舟等民俗艺术和民俗表演,弘扬挑花、剪纸、石雕、泥塑、浮雕、堆花等民间工艺。各乡镇要结合自身人文传统,突出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树立文化品牌,重点扶持,大力发展。在发扬传统文化中带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四)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实现共同繁荣

城乡统筹既要统筹经济,也要统筹文化。我县在着力强化经济硬实力的同时,也要全力抓好文化软实力建设,努力打造文化强县,用丰厚的文化底蕴来托起经济硬实力的进一步腾飞。

要积极搭建城乡文化交流的平台,以发展城市文化的力度和强度来发展农村文化,以农村先进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深厚底蕴来繁荣城市文化,既要促进城市优秀文化向农村加快流动,也要促进优秀的农村文化迈进广阔的城市市场,实现城乡优秀文化与文化市场的共享,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寻找到现代市场因子,为城市文化寻找到散发着陈年美味的历史因子。借助“文化共享”、“文化下乡”等活动让更多的城市文化下乡。鼓励并扶持民间艺术团体的成立壮大,促进农村文化更高频率、更加自信地“进城”;大力发展現代农业观光业和旅游业,增强农村文化内部的“造血”功能。特别要发挥乡镇、街道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充分利用阵地设施和人才优势,开展有偿服务,探索新的服务方式,把文化活动与经营文化产品、乡村旅游、科技活动等结合起来,利用本地文化经营项目,促进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快速融合。

参考文献:

[1]张燮.农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J].知识经济,2010,(12).

[2]周维功,仕超.新农村文化建设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张秀隆.以创新精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来宾市实施“三求”惠农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广西,2010,(11).

[4]卢艺文.新农村文化建设阅读环境的营造[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6).

[5]马永信.对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几点体会[J].决策探索,2010,(10).

[6]谢双明.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建设”[J].学习月刊,2010,(2).

乡村文化论文 篇7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指的是黎族、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市、保亭县、白沙县、琼中县四市县,这里相对封闭、经济落后。黎族、苗族是海南世居的少数民族,黎族在海南的历史已有3 000多年,苗族在海南也有4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黎族、苗族已成为海南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根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中部地区总人口97万,少数民族人口为64.1万(其中,黎族人口53.7万,苗族人口6万,黎苗人口占中部市县总人口的6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中,黎族、苗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灿烂的民族文化,如饮食、服饰、建筑、宗教、制度、伦理、艺术、民俗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一些黎族、苗族文化有汉化的现象,但绝大多数仍保持其原生性。在文化旅游盛行的今天,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原生性民族文化因其稀缺性、神秘性、神奇性更具强烈的吸引力。可以说,黎苗传统文化是中部民族地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也是主要卖点。但传统民族文化犹如自然生态一样,显得十分脆弱,在过度开发和外来思想、观念与行为影响下,可能会发生变迁或受到破坏,甚至蒙受灭顶之灾。所以,在开发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时,必须注重黎苗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环境的保护,以确保这些人类共同文化瑰宝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事实上,黎苗传统文化和文化环境的保护也是黎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考虑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能性、可靠性和发展性,笔者认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应定位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1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指的是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所依附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以满足特定旅游需求和实现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它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复合体。由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聚居在乡村甚至山村,因此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实际上是等同的概念。发展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深远的影响。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验表明,以原生性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力的乡村旅游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1 经济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以优化和调整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能给民族地区居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能有效辅助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此外,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地上下游产品的链条式销售,从而引发乘数效应。研究表明,乘数效应与产品的本土化程度成正相关系。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导致其各种产品,如农产品、工艺品、生活用品等的本土化程度和民族化程度都很高,因此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会产生良好的乘数效应。还有,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具有产业带动功能。旅游业是关联度强、开放度高的产业,除了其本身的发展以外,还可以带动建筑业、农业、房地产业、商业、轻工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1.2 社会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其一,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利益诉求。民族文化能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质和原生性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异、参与体验、放松精神的利益诉求。其二,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变落后的面貌,实现共同繁荣,这有利于从心理上稳定民族关系。同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来发展经济,突显了民族特色,这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兄弟的自豪感、优越感、民族自尊心和主人翁精神,使他们能以平常、平等、自信的心态与其他民族进行沟通、交流和交往,从而消除民族地区与外界的隔阂,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1.3 环境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环境效益在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其一,从居民角度来看,由于外来游客对民族传统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浓厚兴趣,使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传统文化是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根本所在,从而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文化自觉” [1]。“文化自觉”是指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居民在开发、经营和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保全和展示其文化精髓和文化特质,而设法阻止其本土文化的异化。其二,从游客角度来看,民族特质文化,例如黎族的“三月三”、“打柴舞”、“黎锦”、“船形屋”等,本身就是“孤本”或“绝唱”,这使得旅游者不忍心去破坏它。另外,民族地区“文化自觉”氛围也会影响旅游者,使其更加尊重这一地区的文化,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并研究、理解和宣传、传播这一特质文化,从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其三,从政府角度来看,在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受到严重挑战的情况下,科学规划、生态维护、文化保护、环境治理等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开发、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得到实质性的保护。另外,政府有关环境与文化保护的宣传和倡导,将进一步促成民族地区居民、游客和其他社会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对有资源基础、市场基础和开发条件的地区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泰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和中国许多地区的案例研究对此予以证实。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环境状况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发展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为主旨的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一般地,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开发是否可行,主要取决于市场前景、资源特色、公众支持度和基础条件等因素,它们所产生的市场驱动力、资源驱动力、公众驱动力、产业支撑力等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1所示的是由资源、市场、基础条件、公众支持度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构成的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模型。在动力模型中,特色资源是吸引力之源,它能吸引旅游者前往,并由此刺激公众来推动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市场需求是旅游地利益之源,它能激发公众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公众支持资源开发与创造及基础条件的建设,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旅游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其本身就可以促进商务、政务、会展等旅游的发展,它对旅游市场有吸引力,并为资源开发提供基础平台;公众支持是从观念层面、政策、法规、投资融资、设施建设、宣传等方面认可和支持旅游业,公众支持能有效促进市场开拓、资源开发和基础条件的完善,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不同地区的驱动力结构往往不大一样,有些是以单一驱动力为主体逐渐引发其他驱动力的产生,从而促进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如先前学者所提及的“市场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旅游发展模式则属此例;有些是几种驱动力同时发挥作用,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快速挺进,在这种情况下,此地旅游业的发展要顺利得多,也要容易得多。但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驱动力结构,在发展初期,一个地区旅游业都很难在短期内成熟,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当这四种驱动力共同构成一个相当稳定、相互协调的系统时,其旅游业才可达到相对成熟的状态。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已具备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三种驱动力。其一是公众驱动力。黎苗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将得到政府、社区、金融、顾客等公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因为,政府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辅助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要依赖乡村旅游来脱贫致富和保护、传承其民族文化。金融体系和投资公司则可以通过投资乡村旅游开发来促进资本增值。旅游者可以通过欣赏和体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海南黎苗文化来满足其旅游需要。其二是市场驱动力。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乡村旅游是紧扣时代脉搏的旅游方式,它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分享乡村风情、体验异质文化、购买生态产品的时尚需求,从业态本身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市场的驱动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原生性的黎苗文化和优美自然环境的水乳交融,则更能吸引广泛的市场。建省办旅游以来,海南已有基本稳定的国内外客源,平均每年为1 500万人次左右,这为中部民族地区提供了中远程客源支持。另外,海南本土城镇居民超过370万,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休闲时代的来临,这些人将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重要的近程客源市场。其三是资源驱动力。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有其独特性,对市场有强烈的吸引力。一方面,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原生态型自然资源。这里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3~25℃,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这一地区热带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超过70%,有丰富的山野温泉资源和原始森林资源,还有独具特色的山野田园风光。另一方面,黎苗传统文化资源富有特色。首先是内容丰富,黎苗文化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方方面面;其次是原生性强,由于黎苗地区长期以来处在近乎隔绝的发展状态,因而其大多数文化仍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本色;还有就是海南中部的黎苗文化,特别是黎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有3 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其文化是海南的标志性文化,从整个华夏民族的角度来看,海南中部是全国黎族聚居人口最多、文化最有特色且变迁最少的地区,因此其黎文化垄断地位不可动摇。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基础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条件、接待设施条件、融资投资环境、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管理能力、文化保护意识等),特别是基础设施、接待设施、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但长远来说,在其他三种驱动力的推动下,又得益于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国家旨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强有力的公众支持。这形成了一种有效的驱动力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基础条件的尽快完善、资源的快速开发和市场的迅速开拓。由此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

3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管理学家史提勒将环境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组合成模型,称之为SWOT模型。SWOT模型最初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后来,国际旅游业运用这一模型对旅游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等进行分析论证。本文运用SWOT模型来分析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应采取的发展对策。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如表1所示。

表1列举了影响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评分和影响性质确定。表中环境分值标准为(-2,-1,0,1,2),其中,“-2”表示很不利或威胁很大,“-1”表示较不利或威胁较大,“0”表示一般,“1” 表示较有利或机会较大,“2” 表示很有利或机会很大。由表可知,环境优势的合计分值为13分,环境劣势的为2分,环境机会的为13分,环境威胁的为2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项累计积分为22分。由于表中所列举的环境因素为22项,因此总平均分值为1,由此可以判断海南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环境状况是较有利和机会较大。结合SWOT的象限分析法可知,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远大于威胁,优势明显强于劣势,则其环境状况的象限位置处于第一象限。针对这一种环境状况,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采取发展型战略,应发挥优势,利用机会,规避威胁,改进不足,积极推进黎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

4 结语

在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纵深发展和整合发展的潮流下,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针对其现实经济社会背景和依托其优势传统文化与生态资源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显得必要而可行。由于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因此海南应采取发展型战略,积极推进黎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除了定位问题以外,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探讨与研究,如发展战略、发展模式、资金筹措、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市场规范、可持续发展、社区地位、利益分配等。这些问题将会对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实质性开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予以广泛关注。

摘要: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呼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但黎苗文化及其原生环境却独具特色,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十分必要和可行。文章首先提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定位——黎苗文化生态,然后进行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SWOT分析。

关键词: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黎族苗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J].厦门大学学报,2005[4]:10-11.

[2]邓小艳.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多维价值探析[N].中国旅游报,2008-05-16(011).

乡村文化论文 篇8

电视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在全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 要全面发展繁荣电视文化事业。电视对农节目《乡村发现》将文化视野放逐广大农村, 在对我国电视文化事业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角色担当。是我国电视对农节目中的成功典型。然而要发展繁荣我国农村文化事业和扩大电视文化事业主体, 仅靠个别对农电视节目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新形势下, 面对我国对农电视节目目前的发展情况, 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特别是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对涉农电视媒体或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播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 就目前总体形势上来说, 总量不多且发展态势缓慢。相对于发展较快的综艺类、经济类、都市新闻类电视节目而言, 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显得严重滞后与不足, 这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节目类型开办较晚, 发展历史不长

《金土地》是央视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自办的农业节目, 1993年作为《经济半小时》的一个子栏目亮相, 1996年才成为独立栏目;1995年湖南电视台才创办第一档电视对农节目《乡村发现》。尽管中央电视台的《金土地》、湖南卫视的《乡村发现》拥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 但这些影响也是时断时续的, 经常的改版、停播导致了文化传播影响力的下降。

(二) 节目数量有限, 满足不了广大受众收视需求

我国农村至少存在9亿电视受众, 为数不多的几个电视对农节目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受众的收视需求。况且大部分节目并不是每天播出, 节目总量实在有限。国务院发展中心2000年《农民对于电视网络建设的需求——关于1047位农民问卷调查的简要分析之二》就曾指出, 电视媒体向农村供给的专业节目, 虽然基本内容上适应农民要求, 但是, 节目总量短缺严重, 时间配置需要调整。从广大农民对于电视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来看, 有必要大幅度增加农村专题节目容量, 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农村或农民电视台。[2]

(三) 节目内容局限, 文化定位不准

由于电视对农节目在播出时间配置上往往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 每周或每月一期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内容总是有限的, 甚至是局限的。播出的多是些乡村奇人怪事的报道, 这是对农村文化认识的严重曲解, 所表现的农村文化形态是非常态的并不能反映常态的、真实的农村状态。真正做到对农村乡土文化进行真实解读, 引导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少之又少。

(四) 从事电视对农节目的专业人才不足、投入力度不够

由于电视行业本身是个辛苦的行业, 电视对农节目经常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去调查采访, 期间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电视对农节目从业人员具有长久吃苦耐劳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对很多电视从业人员来说都是难以胜任的, 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少, 对这方面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十分有限。

从以上情况来看, 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发展, 远远未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电视文化发展的需求。

二、《乡村发现》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一) 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1. 文化价值的定义:

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就是指文化价值。

2. 文化担当的定义:

文化担当应指客观事物在从事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承过程中所表现的承当某类角色, 担负社会责任的特质。

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强调的是文化实体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扮演的角色。《乡村发现》这样一档对农电视节目的独特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就体现在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上。

要弄清其价值所在, 我们先得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其14年来对文化传播所做的事情。

(二) 《乡村发现》14年的发展历程

1995年, 湖南电视台《乡村发现》作为15分钟周期节目创办播出。短短15分钟的节目, 却是广大农民朋友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栏目当年获湖南广播电视一等奖。

1996年, 《乡村发现》被确定为湖南卫视上星栏目, 节目时长由15分钟改为20分钟。期间栏目制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节目取得巨大成功, 获得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农奖”。

1998年, 《乡村发现》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电视台农村专栏一等奖。

1999年, 栏目改版, 节目时长延长为30分钟。这一期间, 栏目特别加强了对沟通城乡文化交流的内容报道。

2000年, 栏目再度改版, 之后成为享誉全国的电视对农专题栏目。

2004年, 随着湖南卫视娱乐咨询综合频道的逐渐定位, 《乡村发现》进入波折期, 面临停播和再度改版的命运, 改版后的《乡村发现》成为日播节目, 节目内容向娱乐化靠拢, 品牌形象大损。两个月后, 栏目再度停播。

2005年5月, 《乡村发现》重新播出, 以“边走边发现”的形式再次与观众见面。

2006年《乡村发现》所做的事:

建设新农村——心随“乡”动、奔赴边远:招募大学生, 走遍湘边区各村, 实地调查了解乡风民情, 直接与县委书记对话, 透彻分析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举办“慈善交流会”, 为需要帮助的乡村找到资源, 为乐于善举的企业、企业家或其它机构和个人找到出口。建设新农村——看谁做得好:寻找国内国外典型, 分析它、解读它、借鉴它。实地拍摄新农村建设运动源头——韩国;在国内, 对有一定基础的村进行经验分析、问题剖析, 三个月后, 设置“新农村先锋榜”, 大家来评选。

2006年年底, 栏目再度改版, 并于2007年1月申请停播。

2008年, 栏目再度开播, 不久栏目申请第四次停播。

2009年3月2日, 《乡村发现》复播, 新版的《乡村发现》将分为欣欣——新湘村、“喂喂”为老乡、“Go go”够乡村、耶耶——野运会4大板块。播出时间也调整到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12时30分播, 重获观众瞩目。

(三) 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以体验式的文化感受视角, 对优秀民间文化的发掘、整理、传承、创新进行广泛传播,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乡村发现》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特色地域乡土文化和对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多样, 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各有特色, 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 对各地域、各民族独特文化形态的发掘、研究、传播, 既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有效方式, 也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乡村发现》栏目通过到广大农村各地摄制一期一期的特色节目, 发掘并传播了各地域、各民族的特色文化, 让广大受众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有了一个认识, 为广大受众了解各种文化信息、开阔眼界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了服务与保障。

对湖南隆回花瑶独特的树崇拜文化和打泥巴架等婚俗文化的发掘展示;对湘西奇特巫楚文化的追根溯源;对桃源县桃花节旅游文化的宣传报道;对云南现代马帮文化的解读、分析等等节目内容大大扩大了观众的文化视野, 满足了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也实现了对特色地域乡土文化和对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

2.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大受众对涉农电视文化诉求的空缺

在涉农电视节目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收视需求的情况下, 《乡村发现》十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 赢得了不少业界与学界还有广大电视受众的赞誉与推崇。据不完全调查统计:2005年《乡村发现》栏目的全年平均收视份额排在台内所有栏目第三;2005年10月底在全国几十个同类节目评比中《乡村发现》囊括了两个金奖——栏目金奖和节目金奖, 参评专家和同行对《乡村发现》栏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2009年5月25日, 湖南卫视午间档《乡村发现》收视率位居同时段排名第一, 这是该栏目自3月2日复播以来再次取得第一。

3. 为我国农村文化同其他文化的对话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 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3]《乡村发现》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为农业文明同其他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沟通城乡文化对话方面, “探索打工节”系列节目向观众描述了当代中国服务在各大城市的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在借鉴外国先进农业发展模式方面, 对以色列、日本、韩国、德国等先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解读分析报道为我国农业探寻先进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

14年来, 《乡村发现》在积极努力探索、寻求着自己的文化传播方向与文化定位。从美丽村姑到农民运动会, 从农民科学家到乡村致富能手。一场场乡村典型文化活动, 一个个乡村致富典型。除了给观众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 也向受众传播了乡土的民间的和现代农业文化, 这对文化的发掘与整理、传承与创新, 都是有所贡献的。14年来, 走过的道路是艰辛坎坷的, 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14年里, 《乡村发现》栏目在全国全省获奖上百次, 其中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个;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龙奖”7个;全国对农电视节目栏目奖9个;连续5年获全国名栏目奖;栏目组连续10年被评为湖南广电先进集体;节目主持人李兵也多次获“金话筒”奖和“范长江”奖;栏目制作的《美丽村姑》节目被评为“中国电视十大经典创意”之一。[4]

纵观《乡村发现》发展历程, 分析《乡村发现》成功的背后原因,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那就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担当让《乡村发现》深受数亿观众瞩目, 敢为人先, 求实创新的栏目精神令其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并走向成功。

结束语

正因为有所担当, 所以才受众人瞩目。《乡村发现》对文化传播事业的担当既是其独特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栏目成功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电视对农节目成功典型来说, 《乡村发现》的成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全面发展繁荣我国电视对农节目文化事业, 给农村受众提供更多优秀的大众文化, 并以此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

[2]国务院发展中心.农民对于电视网络建设的需求——关于1047位农民问卷调查的简要分析之二.2000.

[3]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 2007-10-29.

乡村文化景观及其现状研究 篇9

乡村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础形态, 人类在这里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 从而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城市地区传统的文化以及风景遭到重创, 这导致乡村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同样的损害。如何保持国家原有景观的优越性和完整性, 如何探索农村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这是每个学者都需要关注的。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任重而道远。

2 浅谈乡村文化景观

2.1 乡村文化景观的定义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的综合体, 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同时也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 体现了特定乡村地域独特的精神文化[1]。在漫长的农耕年代, 生产力、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灾难等是驱动形成地域性乡村文化景观及变化的主要因素[2]。

2.2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点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和复合性。其中, 体现了乡村文化景观三维空间形态特点的有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 在时间轴线上的变化轨迹则由它的复合型全然体现。

2.2.1 地域性

乡村文化景观以当地地域景观环境为载体, 保留了大量物质形态景观与非物质形态景观。其中, 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建筑、聚落等, 非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当地的风俗、传统等。例如, 江南水乡从明清时代一步步发展到今日, 临水而居、依水成街, 形成了整体的人文和景观格局, 体现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式的闲暇惬意的生活氛围[3]。而皖南古村落则有另一番风情, 主要体现在“以村落选址、徽派建筑”等为内容的环境氛围内, 其简而淡的特殊建筑风格, 恰好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乡村文化景观那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4]。

2.2.2 历史性与文化性

文化景观是一个阶段的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在乡村文化景观中, 村民大都继承了祖先的生活习惯、环境、信仰、风俗等, 累积下来丰厚而悠长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这也是文化发展积淀下来的丰硕成果。

例如, 陆林 (2004) 研究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后提到, 它的景观特征是禅宗观念、文化氛围以及园林情调的景观体现, 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自然与环境相适应和社会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5]。

2.2.3 物质依附性

我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一种较低的物质水平中, 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多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进行。因此, 乡村文化景观的诞生和发展与物质生产紧密相关, 如梯田、麦田等。

2.2.4 复合性

一定区域的文化景观特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原有居民长期活动而形成的现象特征, 都往往因为新的经济因素或者其他外来文化的介入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 可以用一幅复合的画面来看待一个区域的文化景观, 这是一种连续层次组成的, 由新特征叠加在先前每代残留特征之上的画面。

2.3 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

2.3.1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破碎化与孤岛现象

作为农村文化景观和人文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体现, 传统乡村的地域包括文化景观的完整和连续性。然而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呈现高度破碎的状况。

王云才 (2006) 指出, 类似沪宁杭地区, 因为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景观有了巨大的进步, 从而传统乡村地方文化景观也发生了巨变。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形成, 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联通, 改变了当地的地域环境, 从而使得江南水乡原有的文化景观扩大形成沪宁杭地区景观体系的微缩盆景和园林景观[3]。

地区环境景观发生变化的同时, 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产生了不同景观交替出现的景观分割格局[3]。如现代城市景观、古村镇景观、现代新兴产业景观。这样的分割格局直接导致了区域景观丧失连续性和整体性, 形成孤立景观, 进而加速了地方景观的变化和消逝。

2.3.2 边缘化趋势与景观废弃

远离城市和现代交通的边缘化地区 (marginal area) 由于经济联系、地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田低产、通达性差, 因此乡村人口大批量外迁, 导致农田最终荒废, 房屋闲置, 最终产生乡村废弃景观。25年来, Isabelle Poudevigne (1997) 针对法国诺曼底地区的研究指出, 农业生产会使部分土地的利用强度不断升高, 反之, 另一部分土地被迫废弃。由此, 土地的景观结构与功能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而加速了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消亡[6]。

2.3.3 城市化发展导致景观结构演变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地域文化及景观整体格局的变迁, 由此, 传统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属性被迅速改变。特别是在靠近城市的地区,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增长, 导致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工业化。这将深刻影响到乡村景观环境及土地的利用和结构[7]。

2.3.4 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景观冲击

随着城市生活的日益繁重, 人们更向往风景优雅, 景观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但是在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 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也导致了景观变化的不规范性。

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和谐的景观风貌:一是设计较差的旅游设施和当地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不协调, 二是建筑外观使用了不协调的建筑材料, 三是不恰当的总图规划与景观设计, 四是大而丑陋的广告标示, 五是架空的电话电缆线等[8]。

旅游业的发展随之带动了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王云才 (2007) 以江南水乡为例, 原本该属于古镇的青石板路, 沿街小店寥寥, 现已因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当地人们生活的需求变为了现代城市商业街的模式, 原本沉于寂静的古镇被迫承受喧嚣与嘈杂。这种趋于恶势的城市化使古镇文化景观不得不面对十足的冲击与挑战[9]。

3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

3.1 国内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世界正逐步收敛。每当我们观测我国的每个区域时, 不论是小城镇, 还是大都市, 在都市的建设中都在不断地旧貌换新颜, 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然而, 在某些区域里, 不管你身在何处, 似曾相识都会有感而生。原本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地区正在逐渐消失, 都遵循相同的模式。正如浙江大学教授河清而言:“我一直认为, 今天的中国建筑, 艺术, 甚至政治经济问题, 归根到底是文化问题, 一种对自己文化价值先验否定而导致的文化自卑症, 对于一个民族, 这是最致命的心理癌症[10]。”怎样防止乡村文化与景观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走城市建设的旧步伐, 需要当代的设计师正确认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观。

近年来, 我国在农村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 但农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较少。2001年我国相关部门对于部分村镇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研究数字显示, 截止到该年年底, 全国大约将近63.5%的乡村制定了建设规划方案, 然而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 规划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盲目追随心态较严重。

但也有一些传统文化保留较为成功的区域。如常熟市和甸村在进行乡村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时, 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坚持新农村建设政策, 传承地域文化等特色。如今的和甸村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布满大街小巷, 体现出别样的乡土气息与氛围, 与城市现代化的景观建筑和生活氛围有着强烈的对比, 使得生活在和甸村的居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乡村现代化[10]。在建设江南乡村文化景观的同时, 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乡村还开始组建了“农家乐”的特色旅游项目, 即使没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但是这种特色的形式同样可以传达对乡村文化的表述。

3.2 国外现状

3.2.1 德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德国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城乡差距导致人员外流。1961年, 德国以交流、建设乡村景观为目的进行了一场“我的农村会更美”设计大赛。之后这项活动每年举行一次, 至今已经50多年了。这项比赛不仅让村民们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 增强了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意识, 还为德国未来的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2 英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在英国, 乡村景观是一个历史悠久、各级政府部门都特别关注的景观建设项目。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已经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 强化了居民对家的向心力和地域归属感。

4 探讨与思考

4.1 当代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的农耕技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社会进步。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 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也在不断加剧。其他乡村景观要素也在对其进行不断干扰, 乡村景观文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 乡村文化景观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压力的最大挑战———城市化浪潮。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之中, 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为了顺应发展要求, 农村开始效仿城市里的高建设水准及高标准的生活方式。随着这股城市化浪潮的席卷而至, 原本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已变得面目全非。加之文化产业化导致经济竞争加剧, 我国与周边国家对稀缺文化资源的抢夺和占领也愈演愈烈。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 将本该属于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被占为己有。这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无疑是一个严重的侵权。

其次, 就内部挑战而言, 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对自身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意识的淡漠无疑成了影响乡村文化景观继续延伸的最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急切地渴望转换身份, 大批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他们不再眷恋养育着自己的土地, 放弃了原本的农村生活。也正因为如此, 留守儿童、留守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 原本极富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人们对自身文化交流的缺乏使得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4.2 对策与建议

4.2.1 用正确的方式保留及传承

乡村文化景观应保留其原始的基本形态、保护于原地。对于那些已经濒临灭绝的, 应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 应不惜一切代价地保留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景观。

4.2.2 提高村民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村民是乡村文化景观的辛勤创造者、最初享受者和忠实守护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留守乡村的村民越来越少, 乡村文化景观也在逐渐流失。只有在营造良好乡村环境的同时, 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以及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 才可以更有效地维护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

5 结语

经过几千年的农耕活动, 人与自然共存下的不断改造, 才构成了今日多样性的乡村文化景观。然而大面积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 留守村民对本地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意识的淡漠, 都严重影响了原本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的妥善保留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来自城市的新元素不断地被注入到乡村文化景观里, 如何有效地融合原始乡村文化景观和现代社会景观, 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 只有做到“保留”与“改革”同在, 才可以更好的传承属于我国自己的乡村文化景观, 才能在未来不断的延续中, 发挥出乡村文化景观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孙艺惠, 陈田, 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8 (6) :90~96.

[2]刘之浩, 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4) :120~123.

[3]王云才.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 (6) :708~712.

[4]吴晓勤, 陈安生, 万国庆.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讨[J].建筑学报, 2001 (8) :59~61.

[5]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 2004, 24 (6) :660~665.

[6]Isabelle Poudevigne, Sabine van Rooij, Pierre Morin, Didier Alard.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Valley, Normandy, Fra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7 (38) :93~103.

[7]Sylvain Paquette, Gerald Domon.Trends in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socio-demographic recomposition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5) :215~238.

[8]Inskeep E.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J].VanNostrand Reinhold.1991 (16) :342~345.

[9]王云才.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 (6) :700~703.

电视媒介与乡村文化变迁 篇10

电视是农民最常接触的大众传播媒体, 它往往向社会优先再现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2], 因而必然是乡村文化与外部文化环境, 尤其是城市文化接轨的一种建构性因素。随着电视媒介更加深入农村, 接触电视途径更加便利, 农民接触电视的时间更长, 接触的电视内容更广泛, 接触手段更加丰富, 村民通过电视接触外界更加频繁和深入。乡村文化的根本即依土靠乡的思维被撼动, 人们不再甘于土地的束缚。

一、电视媒介引起乡村文化变迁, 娱乐一家独大

乡村文化变迁泛指乡村社会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的转变。而这种变迁多是由电视媒介引起的。村民关注外面的世界的深入, 使乡村文化的封闭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乡村文化逐步开放, 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 电视是乡村文化变迁的“加速器”。在这个互动过程中, 村民的电视媒介接触行为越来越向以娱乐化为主的都市文化集中, 在文化变迁过程中, 娱乐一家独大, 电视媒介的娱乐功能在农村吸引了一大帮“粉丝”。

(一) 看娱乐节目是村民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近十年来, 关于乡村文化变迁与电视媒介的调查层出不穷, 以2003年方晓红的调查为典型代表[3]。在方晓红的调查中, 在苏南农村, 电视被视为一个提供娱乐的大众文化传播工具。无论是从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看, 还是从电视主要收视目的来看, 农村受众都对娱乐节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与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关。

一方面, 农民并不像城市白领, 有着固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农民的时间划分为“农忙”和“农闲”。一般情况下, 在农忙时节, 劳累一天的农民并没有精力去关注新闻等较为严肃的社会事件。只有娱乐节目, 不必耗费脑力, 可以边做家务边看电视, 以此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

另一方面, 娱乐节目符合农民受众的认知。尽管农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但基本上处于较低水平。娱乐节目的一个特点就是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就能看懂。无论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受众还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受众, 对电视上的娱乐综艺节目, 并不需要费脑力理解, 便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二) 参与娱乐节目互动是村民表达文化诉求的主要渠道

农村受众也会主动通过媒介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 但是这种诉求表达也主要是通过娱乐节目进行。农村的婚嫁礼俗不再拘囿于以往的举行方式, 而通过电视互动节目表达, 但这种互动节目大多是娱乐节目, 如电视点歌台。农民之所以选择这种诉求方式, 符合信息选择或然率: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电视点歌台等娱乐节目互动渠道较多, 且表达的成本较低。只要付出一定的金钱成本, 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

(三) 娱乐节目更易影响农村受众观念的变化

娱乐节目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一般来说, 由于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农村受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所获得信息量会少于其他群体。但就娱乐节目而言, 农村受众表现出超强的吸收力。一是因为娱乐节目通俗易懂,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受众对娱乐节目中所呈现的内容、理念更容易接受。另外一个原因是以城市题材为主的娱乐节目为农村受众展现了一个与自己生活方式不同的空间, 在这种接触中, 农村受众可以直观的获得未曾领略的信息, 并进行模仿学习, 这也是为什么电视在农村受众心目中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所在。

无论是从节目内容还是从互动渠道上来说, 娱乐节目是最亲民的, 娱乐节目对乡村文化的影响也就显而易见。

二、电视加剧乡村文化分层, 不同群体间文化层次增大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媒介接触方式和接触目的。正是因为这种分层, 导致了对电视媒介的不同利用程度, 乡村文化分层现象更加明显。

(一) 电视媒介促进乡村文化层次中“知识沟”的增大

电视媒介的高度普及, 电视媒介向农村传播的信息也不断增加。由于职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一部分人总能比另一部分人更好更快的吸收知识。一般情况下, 乡村干部、乡镇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村个体户的收视目的更倾向于从电视中获取有用信息, 开拓自己眼界增长知识;文化水平较高者的收视目的更倾向从电视中获取有用信息。而纯粹意义上的农民, 更倾向于因消遣娱乐而接触电视。可见, 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已经成为信息弱势群体。但有一点值得注意, “知识沟”现象只存在于某些群体之间。对于原本文化水平就较高的学生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 “知识沟”现象并不存在。

(二) 电视媒介加剧文化层次分化

罗杰斯“多级传播”理论认为, 一个新事物的推广是一个按照“革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追随者”、“后期追随者”、“迟缓者”的顺序逐级推广过程。在电视向乡村传播信息时的过程中已经有这种分层的趋势, 即在面对文化传播时, 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文化水平较高更愿意接受电视所传递的有效信息是革新者。而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受众往往持保守态度。“他们追求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 而是生存机会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4]所以, 他们在尝试接触电视传递的新信息时, 具有很大程度的模仿和依靠心理。只有本地信息的及时和准确的传达, 或者与之相似的人作出类似的选择, 才能够促使他们做出相应的决定。

三、电视媒介促进乡村文化消融, 乡村文化受城市文化强力挤压

在电视进入乡村文化之前, 城乡文化之间互动主要由人口流动而产生互动。电视进入乡村之后, 城市文化中的思想、行为方式迅速渗透到乡村文化中。由于电视对城市文化优先表达, 随着电视的普及, 乡村互动越来越频繁, 封闭而宁静的乡村文化必将被消融。

(一) 乡村文化活动的消融

首先, 电视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消解乡村文化活动。电视所呈现的城市元素已经毫无冲突的闯进农村受众的生活, 无论是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新闻节目, 都以城市为中心。原来流行于农村的文化活动样式, 如赶古会、麦场上讲故事, 以及文化符号, 如扬琴、年画等, 都逐渐沦落到边缘, 甚至走向衰微。

其次, “看电视”行为本身也成为文化活动的一种方式, 电视媒介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被农民群体所接受。看电视已经取代打牌、聊天等传统的休闲娱乐活动, 成为主要的休闲方式, 农民成为电视的“傀儡”。

(二) 文化认同的消融

信息革命从根本上变革了通讯工具和交流手段, 开辟了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的新时代, 使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向外扩散, 但是在这种扩散过程却是不平等的。城市文化利用不平等的信息传播体制在城市传播互动中, 肆无忌惮地抢占乡村传统文化的空间。面对这种抢占, 乡村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乡村受众面对城市文化高地和信息高地, 被动的传受地位决定了他们接受城乡文化越频繁, 对原有文化信心就越薄弱, 最终使乡村受众将自身的文化期待等同于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认同是在城乡传播互动的唯一归属。

四、对策与建议

中国学者尚妍、彭光芒提出随着城乡互动的频繁和现代传媒技术在农村社会的发展, 城市现代文化不断涌入农村社会。在这个过程中, 电视媒介不仅本身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被农民群体所接受, 成为农村文化变迁的内容之一, 而且充当了推动农村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加速器”。[5]电视媒介是乡村文化变迁中的重要角色, 但电视媒介在农村传播过程中促进了乡村文化变迁, 一方面打破乡村文化的封闭状态, 促进乡村文化与外界互动, 同时自身也融为乡村文化一部分;另一方面, 电视媒介加剧了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挤压, 乡村文化逐步消融于城市文化之中。如何使乡村文化在变迁过程中不至于迷失, 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 创新对农节目形式, 突出电视媒介教化功能

在电视娱乐节目日益盛行的大背景下, 电视媒介主要通过娱乐类节目影响乡村文化, 更新农村居民的观念, 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娱乐节目是“加速器”的动力机, 可见, 收视率在农村地区同样适用。纵观电视屏幕上所呈现的电视节目, 有些专门为农村受众所制作的电视节目并不受欢迎, 创新对农电视节目形式才是促进农民现代化的根本。电视这台“加速器”运转的如何, 还得看“动力机”的好坏。

(二) 倡导文化反哺, 提高农村受众媒介素养

每个阶层都有相对不同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媒介接触方式和接触目的。不同的媒介接触行为导致了对电视媒介的不同利用程度, 每个人从电视上获取的信息也不相同。乡村各阶层之间的“知识沟”更加明显, 乡村文化层次分化现象更加剧烈, 从而进一步加剧乡村社会的分化, 乡村内部的信息弱势群体出现。消除知识沟和文化层次分化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信息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 加强其媒介信息利用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利用人际关系, 通过农民中间“意见领袖”的辐射作用, 带动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利用能力。另外一方面, 通过“文化反哺”的方式, 由进城读书或者务工者向滞留于农村的老人进行施教其在城市所体验的城市文化、工业文化。

(三) 增强文化逆动, 促进城乡文化互补

电视对城市文明具有优先选择性, 这导致城乡之间的文化传播往往是单向的从城市到乡村传播。对相对落后于城市的农村来说, 电视展示的城市文化昭示着一种新鲜的行为、新颖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空间, 它是一种比自身生活更令人向往和追求的文化示范。[6]

面对城市这片文化高地, 乡村文化活动和村民的文化认同感都被消解, 这就需要在电视传播中纳入文化“逆动”中的积极因素。处于弱势的乡村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城市文化猛烈冲击的同时, 也对城市文化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在某些“返璞归真”的时尚与流行中, 源于农村手工土布的印花蓝布在城市中风靡一时。而城里人越来越倾向于利用节假日到农村去走走, 在田园里感受农民的劳作活动, 呼吸清新的空气, 享受无污染的绿色食品。[7]这些无疑都是乡村文化在广泛接受城市文化影响的同时, 对大众文化产生的一种积极的“逆动”。这种“逆动”促进了城乡文化互补, 对于两种文化的融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电视媒介在实践中应注意纳入文化“逆动”中的积极因素。

摘要:电视媒介主要通过娱乐类节目促进乡村文化的变迁, 村民不同的电视媒介行为加剧乡村文化分层, 电视媒介加剧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挤压, 消解乡村文化。因此, 创新对农村节目类型, 通过人际关系消解知识沟实行文化反哺, 增强城乡互动的“逆势”, 是乡村文化在电视普及乡村背景下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电视媒介,乡村文化,变迁

参考文献

[1]方晓红、庄曦:《解析跨城乡文化传播的意义》, 《传媒观察》, 2006年第3期

[2]孙秋云、黄健:《电视与乡村农民的日常生活——基于湖北省石首市五马口村的调查与分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

[3]方晓红:《大众媒介与苏南农村文化生活关系研究》, 《新闻论坛》, 2004年第4期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0年, 第200页

[5]尚妍、彭光芒:《大众传媒与农村文化变迁》, 《理论观察》, 2006年第3期

[6]方晓红:《大众媒介与苏南农村文化生活关系研究》, 《新闻论坛》, 2004年第4期

培育乡村文化 营造人文环境 篇11

关键词:培育 社区 文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乡村文化作为作的乡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认识水平,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开展乡文化建设工作,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乡村文化建设不容忽视

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级文化建设向雨后春笋,在祖国南北已形成蓬勃发展之势,这对提高全民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需要文化建设呢? 回答是肯定的,无论是形势的要求,还是农民的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首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概念,是由许多微观的“小社会”所形成,而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农村来讲,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是一个典型的“小社会”,那么,“小社会”和谐了,就是对“大社会”和谐的一大贡献,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

其次,是营造人文环境的需要。乡村的居住环境,不光是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指农村居民的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环境,居民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健康状况及文明行为,是形成社区精神文明环境的重要因素。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乡文化站可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各种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农民读书竞赛、村对村篮球运动会、社火文艺演出队等。

二、乡村文化建设大有作为

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多彩,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开动脑筋,善于琢磨,精心组织。根据实践和设想,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大体有以下幾种;

一是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内容也不少,如:球类的篮球、

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武术类的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表

演。其它类的拔河、跳绳、踢毽子竞技等。体育活动要注重安全性

和公平性。

二是娱乐活动。活动有大众参与、活动亲善、娱乐性等特点,要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就要多在娱乐性上下功夫,多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愿意参加的娱乐活动,如:背媳妇、抢椅子、吊手绢、掷飞镖、投皮球、角力、套圈、空瓶钓鱼、骑车带水、汽枪打彩球、篮球定点投篮、3人4条腿的“齐心协力”、3人一双鞋板的“步调一致”、猜谜语、对春联以及扑克牌、麻将、象棋、跳棋、围棋、五子棋等。

其它文化活动还右书法、绘画、摄影、集邮展览,放露天电影,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班,设立报刊宣传栏。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家庭电脑越来越普及,有条件的文化站要设立网站,制作网页,增加社区文化建没的内容,加强与其它兄弟站的交流与沟通。

这些活动可以单项举办,也可以整合起来综合举办,规模可大可小,项日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要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季节变换和居民的需求,适时地组织进。

在活动组织和策划上,为了突出质量,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就要很好地动动脑筋,拿出一‘套质量上乘的设计方案,在此仪举几例。

方案一:“家庭趣味运动会”

围绕这个主题,村委会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可组建以下几个组:会务组——负责会场扣置、灯光、旨响等;裁判组——负责各项比赛的计时和评判上:作接待组——负责接待上级领导或媒体记者及邀请嘉宾;保安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如人力不足,可邀请热爱公益活动的业主骨干加以协助。会标设在彩虹桥卜,也可直接拉上一条红布横幅,以突出主题。趣味运动会的内芥町选取卜述娱乐活动中的项目进行组合,比赛人员视住宅小区的人口规模,每栋楼选出代表参加。获胜者可奖励小纪念品,并公布成绩。

方案二:“消夏文艺晚会”

盛夏季节人们都喜欢户外纳凉,很适合进行文艺活动,可在村长广场设—个舞台,制作一幅大别喷绘作为背景,也可以悬挂一独唱、合唱、小品、相声、戏曲、魔术、器乐演奏、太极表演、健美操等等。参加演出人员以社区居民为主,自己排练,自娱白乐,也可以邀请其它文艺团体或文艺骨于加盟参加,提高晚会水平,增加演出看点。

方案三:“跳绳比赛”

根据参加人数多少,确定赛绳数量,以家庭为单位自愿报名参加,比赛项目有单人跳和集体跳,一家出3人,孩子参加单人跳绳,全家参加集体跳绳,两者数日相加,作为取胜的总成绩。这项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村庄气氛。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组织哪项活动,都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宜过长,做到不影响农民的生产,一切以有利于和谐农村建设为目的,达到乡村文化建设的最佳效果。

乡村文化论文 篇12

乡村道路景观作为人们感知乡村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他的塑造不仅仅需要追求图案化的形式与功能的简单满足,更需要通过文化元素的发掘与提炼来增加设计内涵,成为展示和宣扬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杭州市围绕浙江省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在全市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临安市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依托生态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村、特色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为了推进“绿色家园、富丽山村”串点成线,临安市着手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工程,提升乡村道路景观,挖掘乡村文化,以促进临安市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水平。

二、乡村景观与乡村道路景观

(一)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人类与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包含了与之有关的生活、生产和生态三个层面,是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的综合体,并且与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其中,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景观是乡村景观的主体。

1. 乡村景观分类

乡村景观有两种分类方法:(1)依据生产相关景观、生活相关景观以及自然景观进行的乡村景观分类(见表1)。(2)依据点、线、面进行的乡村景观分类(见表2)。

2.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又分为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自然要素由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等组成;人工要素主要包括建筑物、道路、农业生产用地和公共设施等。乡村景观非物质要素是指乡村居民生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表现为与他们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民俗、宗教、语言等。

3. 乡村景观形态构成

乡村景观的形态构成包含了物质景观形态和精神景观形态两大部分。其中,物质形态又由聚落景观形态、生产景观形态和自然景观形态三大部分组成,他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精神景观形态。反之,精神景观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物质景观形态。乡村景观正是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孕育、生产、演变和发展的。

(二)乡村道路景观

乡村道路景观是道路与其周围环境的一个综合景观体系,是由道路两侧的垂直景观(绿化、建筑、农田、山体等)和水平景观(路面、边坡等)所构成。乡村道路景观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

景观廊道是道路景观空间的主体,他由三个部分组成:道路空间,主要包括行车道、路肩、隔离带、防护栏、路基边坡和行驶的车辆等;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空间,包括乔木、灌木等树木及花草等地被植物;道路两侧的视域空间,包括田野、村庄、山体、水体和劳作的人们及各种动植物。这三部分相互融合,共同营造景观廊道,构筑新的大地景观。

景观节点是道路景观空间的重点,在道路的划分中具有类似标点符号的效果,具备形成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其景观形态为斑块。他们不仅是眼睛可以看得见的形态,而且也是作为道路空间节点被记忆的场所,可以很好地体现地域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

三、文化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乡村是文化之根

“文化”一词的主要涵义之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梁漱溟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就指出,“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只有农村的文化建设好了,中国文化的根基才能牢固。对新农村建设来讲,只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绝大多数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很好呈现出来。但由于乡村受到原有风格的影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再现这一地区的各种风土人情、历史人物和其他文化资源。过度的堆积反而会破坏其原有风貌,而乡村道路两侧的广大地区无疑可避免这一问题。

(二)点线结合或整体性方面的要求

如果将乡村设为空间上的一个点,则与之相连的乡村道路就可设为一条线。一方面,线与点构成一了一个功能完整的整体;另一方面,线又与周围环境交融在一起。也就是说,乡村道路有双重职能。既要为乡村提供方便的交通服务,又要反映沿线地区的文化特色,并以此补充反映新农村建设未能反映的各种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景观的内涵。

(三)吸引游客,增加交流

虽然乡村道路的主要功能为交通,但在道路的适当位置展示当地的文化风采,必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所欣赏。道路不同于铁路,他方便灵活。而只要方便,任何一位游客也不会放弃涉猎他乡文化的机会,尤其是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向往乡村生活的都市人也越来越多,乡村道路文化景观会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游客的游览兴趣,增加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因此而增加游客的购买行为和劳务支出。可见,乡村道路景观的文化表达对新农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塑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道路景观的有效途径

乡村道路景观文化塑造涉及到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文化的价值导向的定位;二是适合景观表达又与其他载体不发生高度重复的文化元素选择;三是文化如何成为村民创新的源泉和产业提升的发动机。文化的价值导向目标应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群体意识,实现三种关系的生态共衍,终极目标是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种导向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潜移默化,逐步成为当地居民的群体意识,并且成为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交流工具,否则只会流于一种形式或表面的符号。文化属于精神领域,虽然通常以物质作为载体,但用景观表达文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关键要让当地居民和游客能读懂物质表达的文化符号内涵,否则文化景观就会成为一种空壳。

(一)临安市地域文化概述

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千岛湖,北靠安吉,是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也是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国家级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称号。临安山清水秀、风光迷人,森林覆盖率达76.5%,境内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数十处名胜景点。其地理位置造就了临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1. 临安市的文化主要可分吴越文化、天目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四大类。传统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部分保留在乡村的生活、生产载体中,某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点和节庆活动。

2. 文化的核心价值或功能是以文化人,再以人化文。从这个角度看,经过多次的人口变迁和社会动荡,临安的文化核心功能已经严重弱化。

3. 吴越文化有三种含义,吴文化、越文化和钱王文化(吴越国)。东部临安受越文化浸润,西部昌化昌北受吴文化之徽州文化影响较深,中部於潜则是越文化与吴文化的交汇之地。

4. 吴越文化本质上是基于农耕社会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形成的心理沉淀和群体意识,核心理念是三种关系的生态共衍,终极目标是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5. 天目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劝人为善的宗教文化、崇尚自然的生态文化、名人文化、爱国爱乡的军事文化、儒家书院文化和亲近自然的休闲文化。

6. 农耕文化来源于种养殖的动植物、土地、气候水文、农事节气等关系形成的文化,包括对生命(人以外)的敬畏和尊重等。

7. 民俗文化主要来自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对历史有功人物或道德标杆人物的祭祀、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也包括部分爱情、亲情和神话演绎出来的仪式、口述等。

(二)乡村道路景观中文化的表达方式

文化内涵在乡村道路景观中的设计表达,不是原始符号的简单复古、堆砌和再现,而是将文化元素符号有效地融入到道路景观的各种构成元素中,如道路的名称主题、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

1. 名称主题

道路的名称主题是体现地域文化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因为他既具有实用功能同时也能暗喻出地方文化。临安市在美丽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根据“地理形象特征”+“人文物产形象特征”的规则来命名道路,如太湖源吴越幽韵精品线(205省道)、天目山盘古神韵精品线(藻天线)、天目溪耕织逸韵精品线(208省道)等,不仅可以展现临安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能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见图1—3)。

2. 植物配置

在构成乡村道路景观的所有元素中,植物是唯一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其他物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植物不仅具有自然生长下的姿、型、叶、色、果、味的美,而且还具有一日之内、四季之中各种景色的变化。除此之外,植物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牡丹、桂花、玉兰等表示“富贵满堂”;重阳木寓意淳朴的孝道民风;香樟树代表长寿、辟邪、吉祥如意。因此各种植物的民俗寓意体现了植物选择、组景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美。如临安市天目山镇的道路绿化在设计上就采用银杏作为基调树种,不仅象征着古老文明,也与天目山上“五世同堂”银杏相呼应,体现天目山植物生态文化(见图4)。

道路景观中植物运用,一般都是以乡土树种为主,不仅能满足植物的适地适树的原则,又能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植物文化。如临安市指南村内保留着三百四十多株枫香、天目铁木和银杏等珍稀古树,深秋季节村里的景色格外缤纷,成为摄影师常爱光顾的世外桃源,因此道路景观在绿化上多采用色叶树种,以突显地域特色;临安市於潜镇百园村盛产油桃、黑李,乡村道路绿化就以碧桃、红叶李为主干树种,不仅生态美观,体现地方特色,还可以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植物文化内涵往往通过隐喻的方法让人们得以理解,有时也可以在景观节点处通过植物造型直接地表达文化内涵。

3.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对空间起点缀作用。道路景观中的小品主要包括雕塑艺术小品、照明设施、休息设施、各类标识以及其他市政服务设施,如坐椅、垃圾桶、路灯、防护栏、道路标志、花钵、景石、景墙、廊架等,景观小品设计对于活跃空间气氛、加强空间联系、视觉引导、心理疏导有着重要的作用。

乡村道路景观小品的设计要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指导,加入地域文化的特色。文化的融入不但不会削弱它的作用,反而会因其独有的特色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印象深刻。临安市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的主题、造型及风格都以临安的地域文化内涵为依据。如标识设计融入当地的田园特征、民俗灯笼(见图5、图6);树木、建筑通过提炼特色元素应用到景墙、候车亭设计中(见图7、图8);农耕农事以景观雕塑小品的形式来表达等等(见图9),既发扬与传播了文化,也增强居民与游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一方面能满足其实用功能,为人们提供观赏、标识、休息等功能,同时本身的材料、造型也具有艺术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地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与体现。

五、结语

道路是展示和宣扬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文化的渲染对丰富和提高道路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乡村道路连接着不同的乡村,同时也连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为这些文化提供了一个融合交流的通道。为迎合这种文化属性的变化,乡村道路景观也从早期的单纯绿化发展到集安全、景观、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乡村道路已不再只是一条枯燥乏味的运输通道,而是一条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景观大道。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在景观设计中对文化进行思考,加强对个性的深度挖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关系上,使不同地域间景观因特定地域“和而不同”,将中国的乡村道路景观建设推向更高的层面。

摘要:乡村道路景观作为一种公共的艺术形态, 他所呈现给人们的文化底蕴是最直观的, 文化景观设计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乡村道路景观的内容和特点, 分析了文化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 对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分析, 从名称主题、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塑造乡村道路文化景观, 以期为同类乡村道路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道路景观,文化,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28.

[2][日]土木学会, 编.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 陆伟, 雷芸,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93.

[3]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678.

上一篇:居民住房下一篇:矽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