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价值评估

2024-06-09

渔业资源价值评估(共5篇)

渔业资源价值评估 篇1

南海是中 国的最大 外海,自然条件 优越, 渔业生态环境类型多样,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形成了优良 的捕捞渔 场[1,2,3]。1974年 ~ 1981年中国大陆先后多次对南海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并进行过一次南海大洋性渔业资源专业调查,即南海水产研究所1974年 ~ 1976年实施的“西、中沙、南沙北部海域大洋性鱼类资源调查”,所获的资料对发展南海外海渔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当时船只条件的限制,探捕调查的资料在 连续性和 重复性方 面尚不够 完善, 调查面积约为1. 8 × 105km2[1]。后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90年4月、1992年5月和11月 ~ 12月、1993年4月 ~ 5月对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区进行了4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调查面积约1. 0 × 105km2,捕获鱼类360余种( 其中经济鱼类230余种) 以及多种头足类等经济渔获物,发现许多 优质渔业 资源和重 要渔场[2]。 1997年 ~ 2000年中国大陆首次全面 、 系统、 同步调查了南海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并首次采用声学评估方法对南海多鱼种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但进行的13个航次调查中,仅2000年春季对中、南沙进行过1个航次的调查,且范围也没有覆盖中、南沙海域岛礁区,如南海南部( 12°N以南) 调查覆盖范围仅约18 × 106km2[3]。

1997年 ~ 2000年南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渔业资源调查至今,中国大陆未对南海海域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进行系统、全面、综合性的调查,对南海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缺乏科学的新的了解。为系统查清、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南海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国2013年启动 “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项目,并首先对南沙约60 × 104km2海域的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进行了春、夏、秋、冬季4个航次的调查。鉴于南沙海域面积大,鱼种多,渔业资源的内容丰富,故此文基于2013年南沙海域渔业资源声学调查资料并辅助底层拖网取样,仅首先对南沙南部陆架海域( 4°N ~ 7°N) 春、夏、秋、冬4个季节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资源量和分布进行分析,以期为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养护积累资料。关于南沙北部深海海域( 7°N ~ 12°N) 渔业资源的评估将另文论述。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海域、时间、调查船和采样网具

2013年4个季节调查范围覆盖南沙海域 ( 图1) ,春、夏季范围包括4°N ~ 12°N,秋、冬季范围包括5°N ~ 12°N。采用等间距平行断面方式沿航线进行走航调查,共布设4. 5° N、5. 5° N、6. 5° N、 …、11. 5°N等8个断面( 虚线段) 。春、夏、秋、 冬季调查时间分别为2013年3月~ 4月、6月~ 7月、9月~ 10月、11月~ 12月。图1中竖线阴影区是此文研究区域,主要是200 m以浅海域。

调查船为“南锋”号。该船总吨位1 537 GT, 船长66. 7 m,船宽12. 4 m,型深5. 0 m。鱼类样品由底层拖网采集。底层拖网网口拉直周长150 m,网衣拉直总长度100 m,上纲长度51. 5 m,网口网目数500,网口网目尺寸300 mm,网囊网目尺寸50 mm。

1.2声学数据采集

声学数据由“南锋”号船载双频Simrad EK60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采集,工作频率分别为38 kHz和120 kHz,38 kHz声学数据用于计算资源量, 120 kHz声学数据辅助映像分析。按照国际通用标准目标方法进行仪器校正[4],校准地点为南海万山岛锚地海域,春、夏、冬季校准时间分别为3月10 ~ 11日、6月8 ~ 9日、11月8 ~ 9日,秋季未进行校准。各季节38 kHz换能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1.3生物学样品采集

拖网取样采用定点和机动加站相结合 的方式[5],定点站位经度距离1°,共布设定点站位10个。底层拖网取样与声学数据采集同步进行。

起网后在甲板上对渔获物进行挑选、分类和取样,渔获少( 小于20尾) 的鱼类全部取样,其余鱼类视渔获多寡按比例进行抽样,对所有鱼类进行计数。测量并记录每种鱼类样品的体长( 叉长或胴长) 和体质量,长度测定精度为1 mm,体质量测定精度为1 g。数据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

1.4声学映像数据分析和资源量估算

借助Echoview软件分析声学数据。所有声学数据都被逐一检查,根据有关文献消除背景噪声和随机噪声[6,7,8]。声学数据分析水层是换能器表面之下5 m至海底0. 5 m之上的所有水体,基本积分航程单元( elementary distance sampling unit,EDSU) 设为10 nmile[5,9],积分阈值设为 - 80 d B。

声学映像分析和积分值分配以底拖网取样资料为主要依据。每网渔获物数据代表该站位前后若干个10 nmile内的鱼类组成信息。根据渔获物的种类、数量、体长分布和反射声波能力大小,确定EDSU内的平均后向散射截面[5,9]。采用断面法评估主要经济鱼种的资源量和所有鱼种的总资源量。 分析断面水域第i种鱼类的数量密度 ρi ~ a( 尾·海里- 2,ind·nmile- 2) 和资源量密度 ρi ~ b( t·nmile- 2) 分别为[5,6,7,9]:

式中ci是分析断面水域内第i种鱼类占渔获物的百分比; NASC ( nautical area scattering coefficient) 是分析断面水域内参与积分值分配生物种类的总积分值( m2·nmile- 2) ;( mean backscattering cross-section ) 是分析断面水域内所有评估鱼种的平均后向声学截面( m2) ;是第i种鱼类的平均个体质量( g ) ; TSi( target strength ) 是鱼种i的目标强度 ( dB ) ; n是分析断面中所有评估鱼类的种数; li是第i种鱼体体长( cm ) ; b20,i是第i种鱼的目标强度参数( dB ) 。 通过前人研究结果,归纳主要评估种类的目标强度参数( 表2 )[3,5,10,11,12,13,14]。

各断面所代表水域鱼种i的丰度Ai( 尾) 和资源量Bi( t) 分别为:

式中S是分析断面水域面积( nmile2) 。得到各分析断面所代表水域Ai和Bi后,通过累加计算得到调查范围内各鱼种的总丰度和总资源量以及所有评估鱼种的总丰度资源量。

调查结果精度( precision) 用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9,15]:

式中 Λ 是调查覆盖度( degree of coverage) ,D是调查取样断面长度( nmile) ,A是调查海域面积 ( nmile2) 。

1.5积分值分布随水深变化

积分值( NASC) 和体积反向散射强度(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Sv,d B) 是指示鱼类分布的有用指数,一般与资源量成正相关[6]。为了解鱼类资源分布随水深变动情况,统计各基本积分航程单元的NASC、Sv及水深,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因相同水深区域,NASC和Sv可能存在随机波动, 故以10 m为步长,将每个深度区间内的水深、 NASC和Sv作均值化处理,Sv运算于线性域内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渔获种类组成

2013年各季节渔获物种类组成和渔获量信息见表3。春、夏、秋、冬季捕获鱼类种类数依次降低,且仅春季捕获到海马1种( 克氏大海马) 。各季节鲆鲽类、类、蛸类、耳乌贼类、虾类、蟹类、海马类和鲨鱼类不参与声学评估。2013年春、 夏、秋和冬季参与声学资源评估种类数量分别为146、121、77和60种。

春、夏、秋和冬季前10位鱼类的渔获量合计占总渔 获量的比 例分别为68. 6% 、71. 9% 、 69. 7 % 和72. 5 % ( 表4 ) 。短尾大眼鲷为各季节最重要的经济种类,其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比例均超过30% 。各季节渔获量列前10位的种类中, 短尾大眼鲷和剑尖枪乌贼均有出现,多齿蛇鲻和深水金线鱼分别出现3次,大头狗母鱼、花斑蛇鲻、印度无齿鲳和长体圆鲹各出现2次,其余鱼类均出现1次; 反映主要渔获物种类组成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动。值得注意的是,春季于南沙西南陆架海域捕获到较多优质鱼类,如红笛鲷、黄条 、星斑裸颊鲷、紫红笛鲷,虽然其数量相对不是很多,但平均体质量很大。冬季非经济种如蛇鲭也占一定比例。

注: * . 胴长; Note: * . donates mantle length

2.2资源密度和资源量

2013年南沙南部陆架海域各季节所有评估鱼类资源量密度分布见图2,鱼类资源量密度空间和季节分布变化较大,如春季5. 5°N断面海域的资源量密度明显低于其余2个断面; 春季密度高值区位于4. 5°N,111. 3°E ~ 112. 5°E和6. 5°N,108. 6° E ~ 109. 4°E海域,而夏季则位于5. 5° N,108. 4° E ~ 109. 8°E海域。

4次调查中,秋季数量密度和资源量密度均最低,春、夏、冬季的数量密度和资源量密度分别是秋季的1. 93、3. 40、1. 13倍和1. 28、2. 25、 1. 39倍; 数量和资源量密度的季节分布并不完全一致( 表5) 。短尾大眼鲷平均体质量秋季最低,春、夏、冬季分别 是秋季的1. 68、1. 58、 1. 10倍,与平均资源密度的季节趋势一致 ( 表6 ) 。冬季资源量最低, 春、 夏、 秋季的资源量分别是冬季的1. 70、2. 27、1. 05倍。从声学评估结果看,鲷类、蛇鲻类、枪乌贼类和金线鱼类的资源量合计占总资源量的比例超过60% ( 表6 ) 。南沙南部陆架海域短尾 大眼鲷分 布广泛 ; 资源量夏季 最高,为1. 63 × 105t, 冬季最低, 为7. 22 × 104t( 表6 ) 。

注: ρa和 ρb分别表示数量密度和资源量密度,下表同此 Note: ρaand ρbdonates abundance density and biomass density. The same case in the following table.

2.3积分值分布随水深变化

2013年南沙南部陆架海域春、夏、秋、冬季NASC和Sv随水深的变化趋势见图3。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春季NASC和Sv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 < 0. 05) ,夏、秋、冬季NASC和Sv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P < 0. 01) ,为避免重复,在此主要分析NASC随水深变化趋势。

根据NASC随水深变化特征,可将各季节水深分成不同组,如春季40 ~ 90 m、90 ~ 140 m、140 ~ 230 m、230 ~ 300 m水深组内,NASC随水深增加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各季节积分值随水深分布的峰值和谷值也不相同( 图3) ,反映资源随深度分布的季节差异。总体而言,200 m以浅海域NASC值明显高于200 m以深海域。

3讨论

2013年4次调查中,从拖网渔获物和声学评估种类组成看,春、夏季有波动但相差不大,秋、 冬季亦如此; 但春、夏季与秋、冬季差别明显,前者种类数量约是后者的2倍,其主要原因应归于两者调查范围的差异; 春、夏季调查范围是4°N ~ 7° N,秋、冬季则是5° N ~ 7° N之间的海域,间接反映出4° N ~ 5° N海域具有丰富的鱼类多样性[16]。 春季于南沙西南部陆架海域 ( 中心位置4°30' N, 109°30'E) 采捕到较多优质鱼类,该区域水深70 ~ 100 m。根据环境要素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该渔区所处的陆架区为上升流活跃区域,可能造就了其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并为多种鱼类的生长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物质基础。

各季节渔获量百分比前10位的种类基本都是传统经济种类,尤其是出现频率较高的种类,短尾大眼鲷是明显优势种类[17,18,19,20,21]。各季节资源量与资源丰度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与不同鱼种在不同季节内尾平均体质量变化趋势不同有关,如春、夏、秋、冬季渔获物质量百分比前10位鱼类的加权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34 g、85 g、75 g和88 g。基于此文底拖网数据和声学评估结果,各季节短尾大眼鲷在渔获物中所占比例均超过33% ,春、 夏、秋、冬季其在所有评估鱼类资源量中所占比例分别是25. 3% 、33. 7% 、42. 3% 、33. 9% 。短尾大眼鲷所占比例如此之高是一个有趣的新情况,值得继续探讨。钟智辉等[22]对1993年 ~ 2002年间南沙西南陆架区底拖网主要经济渔获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分析后,发现单一属种所占比例最高的年份是2000年( 以质量计) ,是年大眼鲷属所占比例最高, 但也仅为30. 2%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a. sping ; b. summer ; c. autumn ; d. winter

陈铮和李辉权[2]研究表明南沙西南陆架区底拖网捕获的主要经济鱼类,有在一定水深范围内明显聚集的现象,聚集的主要水深范围为70 ~ 130 m,此文积分值随水深的分布特征与以上现象吻合。李辉权[23]研究南沙西南部陆架海区花斑蛇鲻等17种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时也发现,除侧斑副绯鲤( Parupeneus pleurospilos) 外,其余种类普遍呈现出春、秋季分布水深的差异,秋季的分布移向浅水区,但此文积分值-水深分布图并未显示出此差异。这是否因渔业资源发生变动所致,抑或声学调查航线设计和数据采集变化所致尚需进一步研究。

经过数十年发展,水声学技术已成为研究海洋鱼类和浮游生物的有力工具[9,24]。但由于探鱼仪安装于调查船底部和声学近场效应( nearfield) ,其无法探测到临近海表面的鱼类,形成声学调查的盲区 ( blind zone) ,如此文海面以下5 m水体; 此外, 积分仪存在 死区,形成声学 调查的死 区 ( dead zone) ,而为排除海底的反射信号,声学评估水深一般终止于海底之上一定高度,如此文海底以上0. 5 m,因此声学方法一般不适合有效评估底栖或非常贴底的鱼类[25,26]。国际上有关如何评估声学盲区和死 区内鱼类 资源量的 研究已有 不少报道[25,26,27,28,29],为对全水体鱼类资源量进行补偿提供了科学参考,值得借鉴和进行追踪研究。

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的误差主要有2类: 1) 随机误差,如调查航线设计差异引起的取样误差; 2) 系统误差,如网具选择性导致评估种类及平均目标强度变化所引起的误差[9]。此文公式( 7) 和 ( 8) 即是对第一类随机误差的经验统计。回声积分法评估鱼类资源时将积分值分配到具体鱼种的依据主要有2个: 1) 基于鱼类回波轨迹对映像进行判别[30]; 2) 基于网具取样的渔获物组成[31]。如果通过映像判别直接进行积分值分配可行,当然是好的选择。但该方法对种类组成较为简单的生态系统 ( 单种类或明显优势种类) 可行,而对组成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则很难实现。根据网具渔获物组成进行积分值分配能反映不同鱼种年龄和体长结构及目标强度的差异,被普遍采用。但该方法假设网具对所有鱼类有相同的捕获效率,可能成为重要的系统误差来源,如何对渔获物种类和比例组成进行校正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5,10,31,32,33]。南海陆架区( 南沙南部和南海北部) 鱼种繁多,组成复杂,通过分析鱼类声学映像轨迹进行种类判别和积分值分配几无可行性。拖网( 或其他网具) 取样( 或结合新方法,如神经网络) 可能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陆架区鱼类声学积分值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南海开展鱼类资源拖网( 或其他网具) 和声学评估的比较研究并通过理论模型探讨不同鱼类网具逃逸率对积分值分配及声学评估结果的影响非常必要。

渔业资源价值评估 篇2

企业的经济价值是其未来收益的预测值,企业的经济价值是由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共同创造的。该法将企业未来的收益中视为人力资源投资获得的部分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额。

ν0为人力资源价值,r为折现率,R(t)为企业第t年的收益, Hr为人力资源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该式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相对价值,可比较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以使企业有限资金用于最佳决策。但忽略了人力资源的必要劳动价值,会低估人力资源的价值。

未来工资折现法

该法以职工从录用到退休或死亡停止支付报酬为止预付的报酬为基础,将其按一定折现率折成现值,来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ν0为n年龄职工的人力资源价值,r为折现率,I(t)为职工未来第t年的工资。

公式将人力资源补偿价值资本化,在不考虑重大经济变动的情况下具有一定可行性。但除了存在职工未来工作时间与工资报酬经常变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外,工资只是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所付成本的一部分,这不符合劳动价值论,因为除了工资外,劳动者创造了大量剩余价值。所以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人力资源价值。

商誉法

商誉法是以企业过去的累计收益超过同行业平均收益的部分作为商誉价值,将属于人力资源的商誉价值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ν0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价值,RiF为企业第t年利润,RiF为同行业第i年平均利润, Hr为人力资源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该法认为企业获得的超额利润,一部分乃至全部都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源的贡献,这部分超额利润通过资本化程序确认为人力资源价值。但由于只有企业存在超额利润时,人力资源才会有价值,其理论基础值得商榷,可能会有大部分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为零或很小,甚至为负数。

实物期权法

该法将人力资源相当于金融期权的标的物,支出成本相当于期权的行使价格,使用时间相当于期权距到期日时间,人力资源价值的不确定性相当于期权中的衍生品的风险大小。

ν0为期权的当前价值,A为标的资产的当前价值,X为投资成本,r为无风险收益率,T为到期时间,σ标的资产的波动率,N(di)正态分布在di处的值。实物期权法是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最新发展,但会有大量的计算工作,某些指标的确定有一定主观性,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的选择决定了计量的准确与否,应特别谨慎。

另还有随机报酬价值法、人力资源加工成本法、完全价值测定法等,但他们都是各学者根据自己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问题的理解,见仁见智。总之可归纳为以工资报酬、成本、收益为基础三种思路进行计量,均有一定道理和可行性,但又存在一定不足。目前理论界和操作层仍不能拿出一套标准的评估体系。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入世后,对人力资源定价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无论“59岁”现象还是国资委对MBO的叫停都反映出对人力资源进行定价的时代到来,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无论从理论还是应用上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学术界和操作层都不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的方法也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操作可能性不大,所以,构建一个标准、完善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Mincer•J. “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4

2.Schultz. T. W.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68

渔业资源价值评估 篇3

一个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备。人力资源价值评估通过诊断企业的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并考虑未来的人才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评估人力资源价值可以使企业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效益提高奠定坚定的人才基础。

对微观方面的企业来说,人力资源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未来的长期超额获利能力上,没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企业是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的。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可以使企业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时,企业为了保留和争取人才,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必然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如提供在职培训,加强岗位教育等,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效益提高奠定坚定的人才基础。

其次,评估人力资源价值是防止企业资产流失的必要手段。

过去很长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很多企业不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资产看待,对人力资源价值缺乏正确认识,更没有一套规范化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再加上不合理的分配机制,使得在中外合资时,中方许多专业人才、熟练工人白白地投入合资企业,造成了大量资产的流失。而在国外,许多企业都把人力资源看成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而格外重视。但是近年来,随着我们对人力资源价值研究的日益深入,许多企业在与外商合资办厂时,对投入的人力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较有效的推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第三,评估人力资源价值有利于企业制定满足未来人力资源需要的行动方案。

通过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价值,企业管理者可以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的状况作一考察。在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能力分析和未来需要作出全面的评估后,企业管理者可以测算出人力资源的短缺状况,包括数量和结构方面,并指出组织中超员配置的领域或部门,然后,将这些预计和未来人力资源的供求推测结合起来,制定满足未来人力资源需要的行动方案。只有解决了作为人力资源主体之核心的“人力”的需求,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结合人力资源的需求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让员工发挥最大的创造能力为企业发展服务;而员工方面只有得到各自的需求满足,才能全心投入其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现状与剖析

目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一般包含以下的三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仍处于原始的人事管理模式阶段。

在国外对人力资源进行价值评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在中国多数企业仍然忽视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评估,有些进行的评估仍不规范,还只是处于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性、系统性,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使用和控制。

二、忽视人力资源部门的规划作用。

目前中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定位较低,人员素质弱,无法结合人力资源的价值评估进行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在国外,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会依据现有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情况测算出入力资源的短缺状况,包括数量和结构方面,并指出组织中超员配置的领域或部门,然后,将这些预计和未来人力资源的供求推测结合起来,制定满足未来人力资源需要的行动方案。但我国目前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这方面还很欠缺。

三、传统评估方法存在缺陷。

人力资源价值主要有三种类型:人力资源成本价值、人力资源市场价值和人类资源经济价值。目前国内沿用传统的评估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经济价值法。该方法认为,企业的经济价值就是它的未来收益的预测值,而企业的经济价值是由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共同创造的。因此,该方法要求以企业未来收益现值乘以人力资源投资率来评估人力资源价值。该方法忽略了人力资源不同于物力资源的特性,仅以未来收益作为评估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没有考虑人力资源的必要劳动价值,而且即使企业的未来收益为零,人力资源的价值绝对是存在的。所以该方法有可能低估人力资源的价值。

2、非购入商誉评价法。该方法认为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价值可以看作是该企业的当期收益水平超过同行业平均收益水平差额的资本化价值。

该方法操作简便,但不够准确。因为它忽略了企业的正常利润中也包含一部分人力资源的价值,所以采用这种方法会低估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此外,按照该方法的思路,只有当企业有超额利润时,人力资源才有价值,如果某企业的实际利润等于或低于同行业正常利润时,该企业人力资源就没有价值,这显然不合理。

3、工资报酬折现法。该方法通过预计职工到退休为止的全部工资报酬,按一定的折现率折为现值,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该方法反映的是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在不考虑重大经济环境变动的情况下职工未来工作时间和工资报酬一般是可以预计,而且与企业未来的收益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采用该方:法具有合理性。但实际上,职工未来的工作时间与工资报酬是经常变动的。比如当职工提前离职或工资大幅上涨时,该方法就会因高估其预期工作年限或低估其预期工资报酬,从而高估或低估其人力资源价值。

4、现实重置成本法。该方法是以在当前物价水平条件下,重新录用达到现有职工水平的全体人员所需的全部支出作为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依据。但高数额的人力资源投资不一定能形成高价值的人力资源,而高价值的人力资源也不能确保必然为企业带来高额的投资收益。这使基于成本法评估的人力资源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偏差较大,因而很难得到公认。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人力资源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局限于其自然性和社会性。

目前我国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的理解上更多的是源于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两个方面,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的职能定位常常会忽略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在工作方法上也是单纯的从员工的积极性、凝聚力、工作能力等角度来进行。况且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结构设置(部长、薪酬管理、职称与福利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员工调配管理),使其也只能从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来考虑人力资源的管理,处理的更多的是人的去留、选取用、考核与控制等问题,很少关注人力资源的价值问题。

2、对人力资源管理终极目标的认识处于混沌状态。

有一个问题听起来比较幼稚,但也许更需要认真的予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在和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交流的时候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让员工有奉献精神,满足企业人才的需要,最大程度

发挥员工的潜能等等。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导致了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实际上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达到人均创造价值的最大化,即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而员工的奉献精神、积极性只是一种手段。

3、传统的评估方法忽略了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独特禀性,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方面,阻碍了具体评估工作的开展。

加强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在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六大资源中,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为此,评估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重视对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工作。对企业核心人才而言,首先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要真正留住他们,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价值,不断为他们提供更大舞台,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足够的、以证明其自我实现的内容条件,如职位、福利、待遇等。

第二,把人力资源价值评估和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有机结合。企业想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是关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未来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先贮备人才、持续和系统地分析企业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开发制订出与企业组织发展长期效益相适应的人事政策。通过把人力资源价值评估和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有机结合可以使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在更加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渔业资源价值评估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放流物种

2012—2013年分别在长江、湖河 (天目湖、上黄湿地、城市河道) 、池塘/网围 (长荡湖网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净化区) 放流鲢鳙鱼、胭脂鱼、长吻鮠、翘嘴鲌、黄尾鲴、泥鳅、螺蛳、河蚌等不同规格物种4 658万尾 (表1) 。

1.2 调查方式

通过采样调查、水质监测、社会调查等, 对放流物种增殖效果进行调查统计。

1.3 评估方法

综合放流效果统计量评估法[1]、理论推算法[2]、鱼骨层析法[3]和黑箱方法[4], 结合常州增殖放流情况和调查资料, 以量化指标为主建立评价体系指标, 包括以回捕量、回捕收入和增殖放流投资回报率为主的预期经济效益, 以放流资源增量、氮磷输出、藻类消耗和碳汇输出为主的生态服务价值, 以公众参与、媒体报道、带动放鱼、渔业增产、渔民增收为主的社会效益价值。

1.3.1 经济效益。

1.3.2生态效益。

按生态服务价值=资源增量价值+氮磷输出价值+藻类消耗价值+碳汇输出价值测算。其中, 资源增量价值=留存尾数×捕捞规格×市场价, 长江、湖河等自然水域放流品种留存尾数=Rexp- (M) exp[- (M+F) ], 胭脂鱼不纳入计算范围, 池塘和网围养殖水域资源增量忽略不计, 自然水域河蚌留存尾数、捕捞规格和市场价参照池塘和网围养殖水域河蚌收获情况测算;氮磷输出价值= (回捕重量-苗种重量) ×物种含氮量×46元/kg+ (回捕重量-苗种重量) ×物种含磷量×230元/kg (参照污水处理厂去除氮磷的成本) , 鲢鳙鱼、翘嘴鲌、黄尾鲴、长吻鮠、泥鳅等物种含氮磷量按可食部分氮磷含量测算 (表2) ;藻类消耗价值=[回捕鲢鱼体重增长量 (t) ×18.02 (饵料系数) ×食物中藻类占比 (蓝藻74.5%+绿藻7.5%) +回捕鳙鱼体重增长量 (t) ×13.38×食物中藻类占比 (蓝藻56%+绿藻5.9%) ][9,10]×200元/t (参照藻水分离设备分离蓝绿藻成本) , 因其他放流物种不直接摄食蓝绿藻或摄食较少忽略不计;碳汇输出价值=回捕物种体重增长量 (kg) ×120 g/kg (吸收碳量) [11]×10-6×44/12 (CO2当量) ×70.5元/t[12]。

(g)

1.3.3 社会效益。

根据渔业统计、捕捞日志数据等, 分析长江、长荡湖和天目湖等放流水域2012—2013年捕捞产量、收益变动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效益

2012—2013年增殖放流回捕量为19 097.03 t, 预期经济效益15 586万元, 投资回报率86.59倍 (表3) 。预期经济效益中长江为15 223.41万元, 湖河为15.1万元, 池塘/网围为347.49万元。

2.2 生态效益

增殖放流资源增量为16 557.956 0 t, 捕捞输出氮2 269.995 t、磷793.204 t、碳汇2 287.60 t, 消耗蓝绿藻210 753.8t。生态效益价值21 209.07万元, 其中资源增量价值占64.6%、藻类消耗价值占19.87%、氮磷输出价值占15.25% (表4) 。环保部门监测和委托检测数据显示, 各放流水域水质稳中向好, 长江常州段氮磷为四类水质标准, 高锰酸盐指数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长荡湖水质总体达到三类水标准, 天目湖为二类水, 市运河水质改善明显, 总磷和COD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池塘循环水养殖和长荡湖网围养殖尾水符合《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2.3 社会效益

公众直接参与增殖放流900余人次, 媒体宣传42次, 带动辖市区放鱼11 880万尾, 放流水域捕捞产量1 415 t、增产152 t, 捕捞收入1 522.5万元、增收172.6万元 (表5) 。

3 结论与讨论

评估结果表明, 2012—2013年常州市增殖放流综合效益达36 967.67万元, 其中生态效益占57.37%, 经济效益占42.16%, 社会效益占0.47%。进一步分析资源增量效益 (预期经济效益与资源增量价值) 占综合效益的79.69%, 增殖放流投资回报率达205.38倍。

氮磷与碳汇输出以及藻类消耗等生态服务价值在综合效益的占比较低, 这与回捕规格数量和品种有关, 调整为包括氮磷、碳汇和藻类等的转化效益比较确切;社会效益主要反映放流水域捕捞量的总体变化, 在自然水域与放流量的相关性不很密切, 而捕捞物种结构和规格变化与增殖放流具有较大关系, 调整为包括捕捞增量、物种增多、规格增大等增长效益更为合理。因此, 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可设定资源增量效益、转化效益和增长效益, 定性指标可设定水质变化、公众参与、带动效应等。

濒危物种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尚未见有公开报道, 应通过加强回捕数量、规格等信息的收集, 评估其在自然水域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 促进濒危物种的生态修复, 为进一步优化濒危物种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对2012—2013年常州市不同水域增殖放流的4658万尾不同规格物种进行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评估, 结果表明:回捕量为19 097.03 t, 资源增量为16 557.956 0 t, 捕捞输出氮2 269.995 t、磷793.204 t、碳汇2 287.60 t, 消耗蓝绿藻210 753.8 t, 放流水域捕捞产量增加152 t, 综合效益36 967.67万元, 其中资源增量效益占79.22%, 增殖放流投资回报率205.38倍, 并据此提出了以资源增量效益、转化效益和增长效益为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定量指标。

关键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江苏常州

参考文献

[1]陈丕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J].南方水产, 2006, 2 (1) :1-4.

[2]孙菁煜.淀山湖鱼类增殖放流效果初步评价[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 2007.

[3]段金荣, 徐东坡, 刘凯, 等.长江下游增殖放流效果评价[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4 (4) :795-799.

[4]刘明轩.黑箱方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2) :62-64.

[5]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等.长江中上游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J].水生生物学报, 2002, 26 (6) :618-622.

[6]杨德国.葛洲坝截流后长吻鮠生物学特性及资源状况研究[J].水利渔业, 1991 (4) :2-7.

[7]高志鹏, 张家波, 戴荣四.基于Beverton-Holt模型的鲇鱼山水库翘嘴鲌种群管理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 2010, 3 (5) :44-48.

[8]李长春.水库黄尾鲴种群生态学及其数量变动规律的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 1978 (11) :10-32.

[9]陈少莲, 华元渝, 朱志荣, 等.鲢、鳙在天然条件下的摄食强度 (Ⅱ) 武汉东湖鲢、鳙周年摄食强度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 1989, 13 (2) :114-123.

[10]李倩倩.太湖鲢、鳙、翘嘴鲌、大银鱼放流效果初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3.

[11]唐启升.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渔业[J].江西水产科技, 2011, (2) :5-7.

渔业资源价值评估 篇5

要做好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就必须对该项目进行精确地估价,传统的净现值方法在评估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时存在重大缺陷.本文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价值进行了准确合理的评估.

作 者:彭红枫 郭海健 PENG Hong-feng GUO Hai-jian 作者单位:彭红枫,PENG Hong-feng(武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郭海健,GUO Hai-jian(湖北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湖北,武汉,430022)

上一篇:保护地蒜黄栽培技术下一篇:银企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