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制改革

2024-10-26

新体制改革(精选12篇)

新体制改革 篇1

一、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队伍是基础, 人才是关键。目前文化馆大多存在馆员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专业不对口等现象, 难以满足基本群文活动, 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更需思想好、业务精、善组织、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着重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自身锻炼培养。每年组织馆员进修学习, 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自我检验与考核, 鼓励馆员抓创作、创品牌, 要多下基层辅导和调研, 从民间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 在实践中磨练自己, 不断总结和提高。二是社会资源培育。积极协调发动相互合作, 与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机关举办文化活动, 提高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坚持在活动中发现人才, 及时提供辅导和帮助, 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的骨干, 逐渐帮助他们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三是人才数据库储备。与学校建立友好单位, 将专业文化教师编入人才数据库。平时, 为学校提供辅导和相关创作, 关键时刻是群众文化的后备力量和骨干, 达到共建和互赢的目的。

二、完善机制深化体制改革

(一) 组织机构管理

将现有的群文、文艺、舞蹈等部门以及担负的非遗保护任务, 整合为综合艺术部、创编部、非遗办、综调办等部门, 系统规范各部门编制体制、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要突出综合艺术部的群众文化引领作用, 创编部利用新理论、新文化、新题材编撰新节目的创新作用, 非遗办公室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宣传作用, 综调办深入基层及时掌握群众文化需求的桥梁纽带作用等, 通过调整组织机构, 做到文化馆编制结构精干高效、文化活动紧跟时代、服务群众导向鲜明。

(二) 制度管理方面

建立符合文化事业特点的管理机制是文化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内部管理上, 可参考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 坚持制度规范, 量化管理, 出台《文化馆考勤制度》《文化馆考核标准》《馆员行为规范》等制度和标准,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文化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准则, 做到有章可循。在奖惩问责上, 出台《文化馆工作人员奖惩制度》《专业人员按劳分配制度》等规定, 明确奖惩内容、奖惩时机、奖惩权限和实施程序, 做到能者多奖、庸者自戒、失者必罚, 在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中, 激发馆内人员主动创作、用心演出、积极服务的工作热情, 逐步形成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生存的发展模式。

(三) 人事改革方面

综合运用聘任制、责任制、合同制等多种形式, 精选馆内各职各类人员, 实施岗位管理制度, 强化竞争机制, 精简富余人员, 科学人事分配, 进一步优化馆员年龄结构和岗位专业, 给“老人”设定适合自己的岗位, 如保护和挖掘非遗工作, 调研、创编和后勤保障工作等;让“中人”负责群众文化的组织, 辅导、培训, 为公益性演出服务, 如下乡演出、慰问演出等;让“新人”在第一线负责演出, 为馆里创收, 以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有效人事分配改革, 提高工作运行效率, 完善以素质选人、以效益养人、以政绩用人和专业人员“能进能出”的良性竞争机制, 真正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

文化馆是发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专业机构,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方面, 兼顾全局突出时代性。由于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面性, 要求文化馆建设兼具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要做到全面兼顾, 与时代同步, 具有现代品格, 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这样才能发挥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人、影响人、感染人的作用。另一方面, 搭建平台突出群众性。以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机关等作为基点, 向外辐射开来, 搭建不同文化展示平台。注重向偏远乡镇开展文化活动, 提高对下级文化站点的奉献服务意识, 通过文化下乡、研讨辅导、艺术交流、活动比赛等形式, 加强各级各类文艺骨干联系, 促进高质量文艺作品创作, 多出优秀的精品力作。切实把文化馆办成人民群众向往与喜爱的场所。

四、大力挖掘保护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普查、搜集、立项和申报保护工作逐渐上升为文化馆的一项核心工作。要不断挖掘本地历史、民族文化特色, 持续深化开发、宣传和创新,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迸发出新的活力和影响力。今年以来, 珲春市文化馆成立洞箫对外演出团, 负责对外演出及参赛等任务, 打破传统民间表演项目和传统工艺在人们心目中的老化陈旧形象;在文化馆办公楼里成立珲春洞箫艺术发展展览馆, 通过文字、照片、实物、影视展示厅等, 展示和记录我市洞箫艺术发展历程。下一步, 将通过成立非遗办公室, 系统完善的保护非遗艺术, 加大宣传力度, 弘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文化馆是群众与文化之间的桥梁, 是弘扬主旋律、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基层攻坚力量, 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新时期, 文化馆发展建设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以新的视角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群众的实际文化需要出发, 坚持改革创新、敬业奉献、心系基层, 以文化树形象、以文化促发展, 持续推动公共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新体制改革 篇2

云中学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入我的视野。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价值。越是崇高的境界,越是纯净的层次,越是深藏于迂回曲折的过程里。比如登山,一个个台阶,是拖起你生命之峰的基石,一道道绝壁,是刺激你生命活力的养份,极顶的风光,只有在征服了过程的艰险之后,才会具有勾人心魂的魅力。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2003年秋,我校七年级进入新课程。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它牵动着基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纵向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横向看涉及到千家万户,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学校两年来的课改实验,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基本上明确了课改的方向和目标,理清了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初步走出了具有我校特点的课改之路。

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课改理论,培训教师提高素质。我校除参加进修组织的统一培训外,主要采取了两种培训学习的形式,自学和集中辅导,以自学为主,因为我校规模小,部分教师身兼多职,集中学习对教学冲击很大,只有采取自学的方式,为防止自学走过场。我们课改领导小组规定学习内容、学习范围、自学的题纲、整理下发80道走进新课程试题供教师学习,限定完成的时间,并写好自学笔记和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先后召开了“课改的意义”、“课改中教师角色怎样转变”的交流会。在自学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了若干次辅导,先后对“课改的必要性”、“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辅导。通过学习培训,使全体教师初步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进行课堂教学,担任课改任务的教师制定自己的课改计划,实施方案,课堂教学研讨,没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也实现了旧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课改实验运作两年多来,我们真切地感到新课改的春风已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特别是在练习的环节上,我们采取了“兵练兵”的训练方法,好带差,学生之间互相训练,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语文采取了尝试“三步”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手写作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带着自己碰到的问题),最后可模仿借鉴所学课文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同时增加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乡土文学的开发与学习,学生收集民间故事、英雄事迹、谚语、俗语、成语、笑话、家乡致富经验等丰富语文的知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英语课教学,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我们大胆的采用了“李阳疯狂英语”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口语开始进行说的训练,从日常用语打招呼开始,以小学生口语速成(六本书)为训练内容,利用课前5分钟、晨会10分钟进行夸张的口型训练、加上手势、动作、学生兴趣实足,课堂上再结合湖南版教材学习效果非常明显,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胡井云的英语成绩七校联考第一。这种教学方法,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并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他学科,根据学科特点,采取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谁走进学校都会感到,领导研究课改、教师谈论课改、学生参与课改、家长支持课改的浓厚氛围。传统的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七年级语文的作文教学,老师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的景色,冬天的景色、带领学生亲自放风筝、把学生带到家里让学生动手做苜蓿柿子,然后品尝,观察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眼观之、以耳闻之、以鼻嗅之、以身触之、更要以心思之,产生联想,这样写出的作文既丰富又精彩,富有真情实感。数学课,老师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三棱锥等实物摆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总结出概念,再让学生到前面闭上眼睛用手摸之,通过感觉说出是哪一种立方体,最后让学生不看实物画出立方体,再组合成美丽的图案。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就非常好了。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3)、教学手段的转变,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转变为学生利用学习工具自己学习。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自身的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学习。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要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有好奇心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只要我们教师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想象,创新的潜能就能被开发出来。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各方面条件都较差,特别是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中教师们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动手、合作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思想上引导,方法上指导,知识上辅导,对学习有余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制订五种评价办法。

(1)、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转为结果过程并重。

(2)、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

课上的好坏由过去只听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发展,转为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

(3)、注重开放性评价

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教学开放日,倾听社会各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评价。

(4)、提倡自我评价,学期结束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工作、表现做出书面形式的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5)、领导评价:根据每位教师学期的工作,表现过程、考核结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发展。

研活动为先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走进新课程以来,我校举行了骨干教师引路课,教学能手、新秀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新课程校级样板课、标兵课,说课竞赛,通识理论知识大赛等活动。为打造我校品牌教师、品牌课堂提供了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2003年东辽县举办的“我与新课程同步成长”活动中,我校物理教师高思龙做观摩课《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受到与会领导的好评。在东辽县举行的通识理论知识大赛中我校获团体总分第五名。同时我校承担的两项市级课题:苏仲霞的化学科《创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胡井云、李宝红的英语科《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已于2005年结题。并受到专家鉴定组的高度评价。教科研活动为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成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引领着广大教师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四、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4、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5、但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6、由于城乡办学条件的差异,教育经费的不足,农村中学因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有些课程的开设只能是“纸上谈兵”。现确实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使农村小学生也能真正享受新课改的益处。

体会

1、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师的才能和智慧决定着课改的质量和深度;

2、教育理念是基础。教师的观念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和性质;

3、方法改革是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

4、评价改革是动力。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与困惑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4、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我校在课改实验中锻炼教师,正逐步建立起与新世纪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学习兴趣浓了,学习信心增加了,情感态度、健康个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 篇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我国的行政体制先后进行了7次重大改革。

第一次是1982年的改革。这是改革开放以后首次进行的重大行政体制改革。改革主要集中在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建设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国务院领导体制。减少了副总理的人数,设置了国务委员,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二是根据重叠的机构撤销、业务相近的机构合并的原则,精简国务院机构,裁减合并了一批经济部门,大大减少了直属机构。国务院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三是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退休制度,使一大批老干部退出了一线;四是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四化”方针,选拔了一大批年轻的领导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干部的职数也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的要求。

中央一级党政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后,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随后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省以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进行。

为打破城乡间的壁垒,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发出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通知,1982年末首先在江苏试点,次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行。

第二次是1988年的改革。这次改革最大的特点是明确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这个关键性问题,改变了以往的就机构论机构的做法。这标志着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突破只注重数量增减、单一的组织结构调整的局限,开始关注转变政府职能这一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因素。政府转变职能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全行业管理、由“管”字当头转向服务监督、由机关办社会转向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

经过这次改革,国务院机构总数由72个精简为68个。这种精简不同于以往的是区分了不同情况,在机构、职能和编制上有增有减。这次改革是开始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着重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

第三次是1993年的改革。这次改革的原则是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任务是精简机构、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强化社会管理部门,将一部分专业经济部门转变为行业管理机构或经济实体,减少具体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宏观上管好,微观上放开。

这次改革,国务院各部门精简20%的人员,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在实有人数的基础上精简25%的机关人员,当时各级政府共有近1000万名机关工作人员,应裁员200多万名。在改革结束时,裁员目标基本实现。

第四次是1998年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解决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等弊端,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

此次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国务院组成部门。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政企分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撤销了一批工业经济管理部门和行政性公司、总会,组建由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同时建立国有企业稽查特派员制度。二是国务院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更趋于合理。将原来由劳动、人事、民政、卫生四个部门管理的以及由各行业部门统筹的社会保障工作,统一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将原来由几个部门分管的药品、药政、药检等职能,统一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由综合经济部门改为宏观调控部门;为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加强了公共服务部门,新设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等职能机构。三是在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将一批原由中央政府各部门管理的部分审批权和具体事务性工作下放到地方政府管理。精简机构和人员取得实效。国务院组成部委由40个减至29个。国务院各部门内设司局级机构和国务院行政编制人员也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四是人员分流工作初见成效。这次机构改革,机构和人员调整较多,人员分流的办法是“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加强企业,优化结构”。

第五次是2003年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在于解决行政体制中的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府部门不再承担直接管理国有企业的职能;为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促进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为加强对食品的监管,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强化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监察,将国家经贸委下属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这次改革初步体现出了“大部制”的管理思路,并且强调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第六次是2008年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与和谐社会要求、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规模适度、组织结构优化、人员素质优良、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切实建立一个以人为本、施政为民的服务政府,权责明晰、监督到位的责任政府,法律完备、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清正透明、精干有力的廉洁和高效政府。围绕着这一总体目标,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搞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着力完善行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强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设,加快政府法制体系建设。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一是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这次改革着力推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财政部改革完善预算和税政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统筹协调,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二是加强能源管理机构。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三是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经过调整,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7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5个,办事机构4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6个,直属事业单位14个。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

第七次是2013年开始的改革。这次改革的要求是: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

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篇4

1.加快实现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

2008年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 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 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现行的行政体制与总体目标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例如政府职能问题和公共服务问题, 以及政府管理等方面。因此, 为了加快实现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 新形势下实行行政体制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2.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需要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 我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较为深刻而长远的改变, 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变化着。但是, 从现实角度来看, 现行的行政体制还是没有能够很好适应经济的具体发展变化。所以, 为了更好的处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积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的指出, 实行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只有积极的实行行政体制改革, 才能妥善的处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促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的建立, 并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建立成熟制度体系的需要

新形势下, 实行行政体制改革可以很好地满足建立成熟行政制度体系的实际需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体制机制问题,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我们需要在一些重要领域以及一些关键环节上, 例如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加快改革的步伐, 从而形成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促进各种成熟完善的制度和方针政策的制定。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

1.简政放权, 转变政府职能

首先要做好简政放权工作, 并注意加强公共服务, 积极的促进政府各项职能的合理转变, 推动政府的积极性转型。从而不断建立起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组织之间高度协调一致的良好机制, 实现经济和资源以及环境等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 有如下内容:

(1) 深化改革, 简政放权。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政府要注意大胆的向市场放权, 为企业“松绑”。开展利用“加减运算法”, 用政府权力的“减法”, 来有效的去除那些来自行政体制的不必要壁垒, 实现精兵简政的服务型政府, 从而有效的实现市场活力的“加法”。所以, 政府要加快推进政企和政资以及政事等的分离, 减少干预各种微观经济, 简化行政审批的具体流程。政府可以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改革。例如, 各级政府可以积极地培育出各种社会组织, 将一些政府权力适当的下放给这些组织。

(2) 做好市场监管工作。政府要注意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不断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 积极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运营体制与秩序。根据不同区域内的具体实际市场情况, 因地制宜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完善出一个有效的公平的市场秩序, 从而实现大环境下的最终目标。

(3) 侧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 政府要注意大胆的向市场放权。但那些理应由政府负责的事务, 政府一定要管理好。政府要注意侧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要注意从法制和人才以及信息化等方面进行积极的进行建设, 不断对社会管理进行创新, 切实改善民生, 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更好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2.优化政府结构

(1) 积极实行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对政府部门进行科学的合并, 把多种相互联系的事务交给一个部委进行管理, 对一个部的实际管理范围进行扩大。实行大部制改革, 可以有效的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 例如职能交叉和多头管理等。从而有效的提高政府部门行政工作的实际效率, 最大程度降低行政成本, 保证政府部门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 为了更好的优化政府结构, 我们需要积极的实行大部门制改革。一是解决利益冲突, 尽可能的发动多方面力量。目前, 许多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都存在严重的多头监管和争权躲责等问题, 无法满足现代市场体制和社会体制等的要求。政府要积极的寻找各种利益主体的共同利益平衡点, 最大程度保证各个主体的利益, 实现总体利益。二是做好整体管理与协调工作。我国在设置各级政府的时候, 采取的大多是上下对口的形式。这样的现实情况, 想要单纯的依靠在某个基层政府实行大部制改革来实现大部制改革显然是不现实的。利用大部制改革对政府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 会涉及面到较多方面的问题, 采用单兵突进和局部突破的方式进行改革, 想要达到整体的良好效果难度较大。而且, 低层级和小范围内出现的各种协调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从而严重影响到整体改革的效果和进程, 不利于对政府结构的优化。所以说, 只有实现统一配套的改革, 才能保证整体改革的效果, 达到合理优化政府结构的目的。

(2) 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优化政府结构的过程中, 除了要积极的实行大部制改革之外, 还需要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一是要注意对不同层级政府在具体履行各项职能过程中的工作重点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 并逐步将各项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事权向中央进行合理的集中。二是注意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 由中央负责, 统一对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进行管理。三是注意对各项公共服务涉及到的费用的严格管理, 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对经费进行合理的管理和配置。四是对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的具体的财税体制进行合理的调整。

3.创新管理,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1) 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积极地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并通过通过创新, 建立起服务型政府。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积极地实行电子政务。在电子政务模式下, 政府的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 行政成本却随着降低。更重要的是, 电子政务极大的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 增加了老百姓参与政府各项事务的机会, 更多的普通大众可以利用网络, 更多、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到各种信息和服务等。

(2) 推进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是指政府将自身各种不涉及国家秘密等事项进行公开的办理。通过推进政务公开, 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政府的各项工作透明度更高。而且, 广大大人民群众可以积极的对政府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 有利于政府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3)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形成完善的法制体系。一是整合执法主体。首先, 我们要积极的整合执法主体, 集中执法权, 杜绝权责交叉和多头执法的现象, 建立高效统一执法体制, 加强综合执法的力度。二是完善执法程序。在具体执法的过程中, 要注意做好监督工作,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文明执法, 并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 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4) 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 政府常常需要按照各种预定目标进行决策, 为了更好的创新管理, 我们需要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一是坚持基本原则。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 坚持民主原则, 以保证最终决策的正确性。二是健全程序化机制。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 集中民智, 保证最终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三是健全咨询机制。在进行各种重大决策之前, 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做好论证工作。四是做好问责工作。建立健全责任制、追究机制和问责体系。

(5) 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制定出详细完善的政绩评估标准和具体的评估方法等, 对政府和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积极发动多方面的力量, 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 做好对政府相关工作的监督和检查。虚心的接受各种友善的批评和建议。不断对自身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等进行改进, 提高政府工作质量。

(6) 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管理,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至关重要。一是树立服务观念。政府要加强自身所有工作人员教育, 提高大家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 帮助大家牢固树立起服务人民的观念。合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发挥自身最大能力为人民谋利益。并要坚决杜绝以权谋私, 甚至是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情况发生。二是积极做好党员干部培训工作,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合理选择优秀人才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4.优化行政设置

(1) 行政层级。为了保证国家各项行政权力的顺利实施, 需要以合理的行政层级为基础。因此, 在优化行政设置的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对行政层级进行优化。一是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具体职能, 以及相关责任等进行明确, 并建立起与事权相匹配的中央和地方财力体制。二是对于省以下的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的具体职能和权责关系等问题, 要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界定和明确, 有效的保证各级政府积极性的发挥。

(2) 审批制度。深化改革各级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 可以保证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克服各种不良现象, 从而有效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同时, 近些年来, 一些政府对行政审批工作开拓创新, 并经过探索, 创造了许多新型的审批方式。

(3) 行政区划设置。优化行政设置过程中, 重视行政区划的设置。各级党委政府要注意对自身的行政管理层级进行合理简化, 并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在合适的时机, 对行政区的规模和管理幅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行政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 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

新形势下, 我们要积极的对行政体制改革进行研究, 不断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快速稳步进行。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其中一些具体的改革要点, 保证改革的顺利高效实施。同时, 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 行政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 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 在积极实行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要全面把握现实情况, 审时度势, 整体部署, 周密安排, 统筹协调。并积极的制定出切实的长期目标和可行的短期措施, 保证行政体制改革沿着既定的方向稳步向前。

参考文献

[1]何哲.行政体制改革中的管理问题与政治问题——基于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视角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4 (09) :97-98.

[2]汪玉凯, 李庆滑.实现科学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首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综述.中国行政管理, 2010, 11 (06) :65-66.

[3]韩晓东.效率—公平语境下行政体制改革研究范式正解.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3 (01) :22-23.

[4]曾昭皓.论权力自觉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7 (05) :19-21.

[5]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2012年年会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座谈会综述.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1 (03) :43-44.

科技体制改革再踏新征程 篇5

从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30年过去了;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2年多过去了;2015年9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实施,距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剩下5年,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了10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以及143项政策措施,突出内容的涵盖性、制度的可持续性、措施的针对性,被认为是一张脉络清晰、操作有序的“施工图”,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内容最丰富、政策最为全面、涵盖面最为广泛的科技体制改革文件。

“方案的起草过程中着重突出整体性,强调继承和发展,提高针对性,增强可操作性。”全程参与《方案》制定的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包献华如是强调。

第29位――这是日前公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的排名。我国虽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但相比发达经济体仍有很大差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必须找到最佳政策组合,才能激发创新和创造潜力。

对于我国而言,探索这一“最佳政策组合”显得尤为紧迫。顺应这样一种深层次呼唤,《方案》出台了。

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如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改进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等。”包献华说,这一系列改革文件,共同构成了今后一个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整体安排。

“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调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展示含金量。”包献华表示,这些年出台的改革举措不少,关键是要落地生根产生效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方案》就是定位于整体性系统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已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画出了一张措施有力、脉络清晰、操作有序的“施工图”,形成系统、全面的改革部署和工作格局。

“下一步各部门各地方将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抓紧推进改革任务实施。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干一件成一件,释放改革‘红利’。”包献华说。

《方案》针对科技创新和驱动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障碍,提出了10个方面、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点和具体成果。

包献华强调,方案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梳理科技体制改革各项部署,形成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整体安排。

在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方面,出台了重点实施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完善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方式、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3项改革举措,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使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在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方面,推出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完善高等学校科研体系、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3项改革举措,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源头创新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方面,重点实施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改进完善院士制度4项改革举措,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治理机制、开放创新、区域创新和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方面,《方案》也推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改革举措。

《方案》围绕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确定了改革的具体措施。每一具体事项的改革都需要多方发力,如何才能将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

据包献华介绍,方案提出的143项待办事项,每一项都有明确的牵头部门,绝大部分事项都有明确的启动和完成时间节点。这里的“完成”,是指在相关改革事项上出台可操作的细则或开展改革试点。“方案注重实际操作和各项政策的配套落实,这也如同钉钉子需要‘榔头’,搞工程需要‘施工图’。”

方案明确每一项改革任务的具体成果、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限,使改革可督查、可检验。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将对方案的落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

包献华透露,目前科技体制改革已取得一系列进展,如建立上下联动的联席会议制度,专家已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全面咨询评议,下一阶段还将建立公开透明的全流程国家科技信息管理系统。

“深化”就是“啃硬骨头”,就是问题导向、对症下药。方案针对当前哪些现实“痛点”?采取何种措施?将带来哪些“红利”?

背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大企业动力不足,中小企业能力不强。

方案:《方案》着眼于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提出产业专家和企业家要在国家创新决策相关专家咨询组中占较大比例,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调整目录管理方式,对国有企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

点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宝明说,《方案》对财政税收如何支持企业研发进行了细化,并对国有企业考核进行了调整,这都是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明确提出企业家和产业专家要在国家创新决策相关咨询组中占较大比例,助推科研真正瞄向企业需求。

背景: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一直难以解决。改变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关键是要打通体制机制通道。

方案:《方案》提出深入推进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政策,推广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构建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

点评:北京东方硅谷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说,《方案》细化了科技成果“三权”方案,将极大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促进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同时构建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有利于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和展示规范,加快成果有效转化。

背景:我国从1999年开始全面启动这方面改革。但目前,院所改革存在政策不配套不落实现象,公益类院所管理僵化、活力不足,开发类院所转制后行业定位不清等问题也日益暴露。

方案:《方案》提出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完善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探索理事会制度,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取消行政级别。坚持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方向,对于承担较多行业共性任务的转制科研院所,可组建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

点评: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所长许崇庆认为,分类改革后,公益类的科研院所有必要的财政保障,可以使科研人员踏实进行基础性、战略性科研攻关;而那些以市场经营为主的开发类科研机构,将走向市场,通过改革可获得更大的市场机制激励。“同时,去行政化,不再以级别论工资和地位,可以真正实现按绩效进行评价,按绩效进行拨款。”

专家认为,分类管理是转制院所长期期盼、呼声强烈的一项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开发类院所深化改革将迎来新一轮热潮。

背景:我国是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结构失调,高层次人才匮乏,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特别是评价激励机制不适应科技人才发展要求。

方案:《方案》提出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健全院士遴选、管理和退出机制;研究制定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政策意见,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

点评: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专家表示,传统的“论文评价机制”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这次强调分类评价,即基础研究与实用性研究分类考核,是重大的进步。这样可保证各方都能被充分激励,以满足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以及企业需要等多层次要求。

背景:资金在科研成果的推进、转化中具有重要决定性作用,目前科技创新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如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需要尽快解决。

方案:《方案》提出壮大创业投资规模、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支持、拓宽技术创新间接融资渠道。

点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李哲说,目前资本市场对科技成果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大,通过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风险投资加大对科技的支持十分必要。陈宝明认为,以政府基金的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是个有效的方式,并且基金的社会化运作将更有市场导向。

背景: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目前已经完成现有渠道中近一半计划的优化整合。改革开局良好,但后续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方案:《方案》明确了计划整合和体系重构、建立统一管理平台、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构建统一监督评估机制、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成统一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库等改革任务的具体措施、实施路径和完成时间表。

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步入新阶段等 篇6

龙新民在讲话中,强调了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要性之后,进一步强调说,出版发行体制的改革任务既艰巨又复杂,在改革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四点原则:一是对改革要抱积极的态度,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坚定改革信心不动摇。二是要稳妥把握和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特别是不能一哄而起,不能一刀切。三是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版,选择最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改革模式。四是改革要务求实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既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已经出台的政策,也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做调查研究,多给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单位一些具体的支持,使改革方案和决策尽可能符合实际,符合广大干部职工的根本利益。

李从军对我国文化产业及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他强调,下一步文化体制改革要从五个方向进行突破:一是要加快推进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主要是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这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对现有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三是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四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五是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

柳斌杰在开班动员报告中,明确了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柳斌杰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邬书林在报告中从宏观、微观形势和科技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改革重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新闻出版局主管改革工作的副局长,各试点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和总署批准成立的集团负责人,列入总署实施方案的各试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总署机关有关司局负责人、署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培训班。

用音乐传承人生体验

李岚清新书《音乐·艺术·人生》北大首发

本报讯(记者 韩阳)5月25日,李岚清同志创作的《音乐·艺术·人生》一书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行首发仪式。首发式前,李岚清在百年讲堂举行“音乐·艺术·人生”讲座,向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传授欣赏经典音乐的感受和经验。

曾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2003年以来先后出版了《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和《李岚清音乐笔谈》两部著作。据介绍,《李岚清音乐笔谈》出版后,许多读者及高校希望李岚清能到高校开设讲座,以进一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李岚清自2004年12月起,以清华大学为开端,踏上了举办“音乐·艺术-人生”专题讲座之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高校开设讲座40余场,现场听讲座的师生10万余人。讲座结合李岚清本人的工作生活经验和音乐艺术修养,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和古今中外的鲜活事例,展示了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及其与人生的特殊关系。《音乐·艺术·人生一一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一书,即是“音乐·艺术·人生”主题讲座的精华荟萃。当天在北大举行的讲座上,李岚清运用了FLASH、乐团伴奏、放老照片、亲自歌唱等多种方式,在3个小时中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独特魅力,现场笑声不断、掌声不断。

新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研究 篇7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提升, 电力体制改革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是国家发展国计民生和能源安全战略的一大命题。自我国进行电力体制改革以来, 电力工业一直在不断进步,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市场格局。但是近年来电力面临一些问题, 严重制约着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2015年是“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收官之年, 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倍增。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电改“9号文”, 表明了我国对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紧迫性。[1]本文通过介绍电力市场的本质, 和国外的电力体制改革以及我国近些年的电力改革动态, 剖析本轮电改对电力市场化等方面的改革, 并提出适合于我们现在国情的相关措施建议。

1 电力市场的本质

电力是特殊商品, 生产和消费需要同时进行, 不能储存的性质使得该商品生产和销售需同时进行。根据微观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2,5], 电力市场是属于商品市场的范畴, 它是以电力这种特殊商品作为交换构建买方和卖方的集合。但区别于以其他商品为内容的专门市场, 电力市场除了电能商品还包括各种辅助服务商品, 如输送电能、提供备用、无功补偿及电压调节等。

建立电力市场的根本目的是在电力工业中引进竞争机制, 由“市场”动态调整电价的价值。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竞争性、网络性、协调性。在竞争中应保证参与者之间的平等, 所以电力市场应该保证:

(1) 电力市场透明化, 以便监督。

(2) 自由选择的权利, 不论是供电侧还是需求侧。

(3) 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保证竞争规范化。

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对整个人类都具有深远地意义。电业工业发展初期世界各国主要采用垂直一体化垄断的电力体制模式, 这种体制在当时满足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发现这种模式缺少了竞争体制, 电力工业生产资料的更新逐渐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 造成电力工业长期处于垄断状态, 电价居高不下, 从而制约电力工业的发展[6]。英国等一些欧美国家首先试图通过电力工业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通过增加电力市场机制来改善电力工业管理和运营的可控性, 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各国国家对于电力市场的改革都视本国国情而定, 没有统一的定义。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普遍规律是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形成市场定价机制、改革监管方式[7]。由于各国电力市场化的国情、改革目标和驱动力的迥异, 使其改革各具特色。

2 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发展

2.1 国外电力体制改革

国外电力改革都是以本国国情和电力管理体制为基础, 制定符合本国的改革目标, 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措施, 渐进完成。各国电力改革的特征如表1所示, 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实行私有化和在电力市场引进竞争;法国电力改革比较保守, 主张纵向整合, 反对破碎化, 实施规模经济;日本的电力工业私有化较早完成, 电力监管逐步放松, 电力市场化改革缓慢发展;美国电力改革的目标是放松管制, 引进竞争, 提高效率, 降低电价[9,12]。

英国作为最先开始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国家之一, 不仅在电力改革取得了很多成就, 而且很多经验对于后续国家都值得借鉴。1988年2月英国发表《电力市场民营化》, 掀起了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浪潮。1989年7月颁布《电力法》, 决定对发供电一体化的体制进行重组。1990年-2001年先后实行电力库 (POOL) 和新电力交易体制 (NETA) 用于规范电力市场交易和放宽需求侧自由选择供应, 最终将私有化和竞争引入了电力工业的每个部门, 由市场决定电价。英国电力体制改革有两个革命性的创新:首次将垄断业务 (输配电) 和竞争业务 (供电和售电) 分离;另一个是需求侧用户终端可以自由选择供电商。这两个电力改革方法在我国也是适用的。

2.2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格局和电力工业处于较快发展期等基本国情, 都决定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 只能从我国电力工业的实际出发, 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道路, 促进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我国近代电力改革发展如图1所示[3,4]。

经过前几轮的电力改革, 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飞跃的成就。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简称电改“5号文”) , 该方案制定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总体方案, 拉开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序幕。以厂网分开为重点, 不断增加装机容量和扩大电网规模为重要目标的上轮电改, 符合我国当时的电力工业发展趋势, 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0]。截至到2014年底,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6亿千瓦, 发电量也达到5.5万亿千瓦时, 电网规模和发电能力位列全世界第一。其中, 清洁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 (水电累计装机3亿千瓦, 风电9000万千瓦, 太阳能接近2000万千瓦) , 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30%以上。

但是目前的电力体制不符合现如今可持续发展战略, 该制度已经造成了交易体制的缺失,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电力市场交易机不完善, 造成了弃电、弃光、弃风不良效应, 甚至部分区域窝电和缺电矛盾尖锐。所以不能只重视供应侧电力资源, 忽略需求侧管理资源;同时应该完善电力市场机制, 还原市场电价。

3 新电力体制改革内容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推动能源体制革命, 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还原能源商品属性, 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 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 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能源体制改革进入到决策层视野, 尤其是电力工业, 高层要求督促制定电力改革方案, 电改“9号文”随之公布。

在新一轮电改中, 没有延续上轮电改的电网拆分问题和扩大装机容量, 而是将“重中之重”放在开放竞争性电力环节, 将电力进一步市场化, 还原真实电价。“新电改”的基调是按照“管住中间, 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 进行“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新电改”的目标是放开不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售电业务, 引入市场竞争, 允许发电企业和终端用户直接交易, 提高资源利用率, 整合供需关系平衡[11];并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由市场来决定交易, 从而还原电力的真实价格, 迎合可持续发展, 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

“新电改”比较突出的两个亮点是“放开售电环节”和“改革电价机制”。“新电改”根据我国国情出发和国际发展大趋势, 将发电售电环节公诸于众, 充分竞争;输、配电环节自然垄断经营, 保证社会成本最低, 电力资源最优化配置。“新电改”的竞争分配如图2所示。

3.1 引入民营企业, 加大发电售电市场自由竞争

“新电改”开放可自由竞争的售电环节, 引入民营企业进行市场化竞争, 从而激活电力工业的继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 行业间的职能和关系作用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产业链条。稳定的行业关系也使得电力企业间缺少市场竞争意识, 造成疲软的行业形象。引入民营企业这条活力十足的“鲶鱼”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企业效率和质量, 同时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的危机意识, 提升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国有资本效率。政府应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及监管机制, 使得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可以形成良性竞争, 降低电价, 提高服务质量, 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为社会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益。

3.2 改革电价机制, 保持输配电的自然垄断

上轮电改提出“输配分开”, 其基本思路是对我国电网企业由垂直一体化实行纵向拆分, 形成独立的多元化竞争的市场格局。首先, 就我国的国情和目前的电力工业结构而言, 输电和配电具有稳定电网运行和全局规划的特性, 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 难以割分。其次, 由政府继续掌控输电配电不仅能够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降低整个社会的成本, 还能在电力体制改革中由政府实时规划电力运行动态, 保证电力工业安全稳定的运行。“电改9号文”中提出对电价进行重新核定, 对输配电价修改为“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 使得电网企业更加专注于电网安全运营和输配电优质服务, 真实电价和消费总量由电力市场决定。

4“新电改”发展趋势与建议

4.1“新电改”发展趋势

改革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 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国内经济现在进入增速放缓期, 个人电力需求量还有相对较快的增速, 能源安全战略的内外部条件都已满足。“新电改”通过“9号文”实施电力体制整顿, 开放电力市场化竞争, 响应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本次电改的最终目标是在保证全社会用电需求的条件下, 做到节能减排和降低电价。据相关研究预测, 未来不同电源增速和增量预测如图3所示。未来发电来源将由从煤电为主向以新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转换。截止到目前国家已出台4个“新电改”配套文件, 未来还会继续推出和“9号文”的其他配套细则, 将着重对清洁能源、电力交易机制、售电侧交易体制等方面进行政策性落实。目前以深圳为主要试点的输配电改革正在有序进行, 未来电力体制改革将进入全面试点, 随着配套文件的出台和试点验证实施,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成效将日益显现。

4.2“新电改”建议

电改不应是单纯的电力行业改革, 应该和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同时进行, 政府履行宏观管理和市场监控职能, 制定与电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政府必须保证有法可据, 保证法规和改革有机衔接。在修改制订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需适应电力改革, 使得这些法规在电力改革中起到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这里列出几个可以改动的建议:

(1) 修改《电力法》法案, 增加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保护措施和奖励政策, 对使之与《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衔接, 形成电力能源消费、技术、体制等各方面整合的电力法规体系。

(2) 《电力法》应将“加快发展、保证供应”的价值取向转为“节能低碳, 稳步发展”。保证电能工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 进行体制改革和清洁能源、新能源的大力推广。

(3) 建立与电力市场化相关的政策。明确电力市场主体的法律定位;规定电网和民营企业在电力权交易机制中的性质属性;建立市场导向的新型电价结构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和保障分布式发电和新科技电网技术的应用推广。

(4) 实施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制定以综合资源规划 (Intergrated Resources Plan, 英文简称IRP) 的国家电力整体规划体系, 实施有效的DSM (Demand side Management, 需求侧管理) , 实现“源-网-核-储”横向互补、纵向协调的政策机制, 维护系统安全运行, 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率, 带动电力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5 结论

电力体制改革是国际性大课题, 各国电力体制改革都是根据本国国情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步改革实现。“9号文”的公布揭开新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 也明确了我国对节能减排和能源革命的决心。随着试点的推行实施, “新电改”的各项措施将有序实践验证。有序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售电侧体制改革试点、可再生能源消纳试点等。“新电改”必须顺应国际能源趋势, 立足我国国情,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紧随能源安全战略, 促使电力进一步市场化, 保障能源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电力运营, 真正再现“青山绿水, 蓝天白云”的原生态社会。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自十八大提出能源战略以来, 国家决策层多次提出能源革命和能源体制改革。《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电力“9号文”) 紧随我国的能源革命战略部署, 积极开展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继承了“5号文件”的旨在打破垄断, 引入竞争, 剥离关联交易差价的核心价值观。但没有延续之前的电网拆分及机构重组策略, 而将重心定位于引入市场化竞争, 构建有效的竞争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在保证电力安全运行和可靠供应的基础上, 加大解放电力生产力, 还原电力的真实价值。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篇8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档案事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我国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各项体制的改革,目前的档案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亟待对其进行改革,基于此,笔者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现行档案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下述几方面:第一,“条”“块”分割问题。现行的档案管理体制明确规定了“条”、“块”的有机结合,这样能够扬长避短,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权利、信息的纵横传递,导致条块重叠交错,分割严重。第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条”的冲突。前者是按照部门进行管理,后者是按专业进行管理,两者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冲突。第三,“局馆合一”体制存在的问题。这种体制极易造成法律责任不清、档案馆编制不清、定性不明确的缺陷。

2.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1.改革的主要目标。要对档案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必须制定清晰的改革目标,就长远来看,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并有利于其它事业的发展;就短期来看,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明确档案机构的作用,并建立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2.2.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要实现对档案管理体制的有效改革,必须根据下述方向进行改革:2.2.1市场化。新形势下,档案事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若不及时去官僚化,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2.2法制化。依法治档是国内目前档案管理方面极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在法治社会中,必须要强化档案的法制化建设,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依靠领导而非法律的错误行为,要及时对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2.2.3社会化。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自主地位和能力持续增强,政府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大包大揽的行为,要适当将部分权利下放给社会,并接受民众的监督和制约;其次,社会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政府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管制,确保运行的规范性。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应以此为依据,以推动档案事业的社会化。2.2.4信息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的发展,档案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以崭新的面貌为社会服务,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档案事业的良性、稳定发展。2.3.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可从下述几方面开展:2.3.1分清党政职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明确领导关系,目前档案馆的主管领导有党委、政府及双重领导,管理属性相对混乱,要分清党、行政管理职能。首先,要加强党的政治领导职能,若属于政府职能就无需通过党委决定,仅需通过国务院或政府决定并发文即可。其次,划清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协调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政治体制也随之发生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应该在协调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制约,扩大档案馆的服务层面,进一步丰富档案馆的馆藏结构,重视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以确保档案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能和责任,以便推动和促进民众走进档案馆。2.3.2转变行政职能。纵观国外档案体制改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计划等逐步弱化,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管理手段逐步强化。就目前档案管理现状而言,最突出的弊端是放权较少、社会力量不足,因此对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依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微观指导模式,转变为简介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可将部分职能,如培训、理论研究等转交给档案馆,重点履行好与档案相关的宏观职能,如制定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监督协调等,确保档案管理机制的一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才能确保档案管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强化服务职能

就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言,将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的附属部门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扩大了政府部门的权利,给垄断、追求利益等提供了土壤,也造成事业单位存在工作效率不高、机构臃肿、财力负担过重等缺陷。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要实现多种转变的需要,如多元化、政事分开等。政事分开是进行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只有从根本上政事分开,才能确保档案馆或中介机构具有自护权,才能使档案馆成为具有自主发展、管理和约束的法人实体,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否则就会造成服务和行政管理的双重无序状态。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改革:第一,将档案馆面向社会,以便档案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民众,扩大事业服务和服务对象之间能实现有机结合的深度和广度;第二,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档案事业,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将档案机构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承担的部分档案事务交由社会力量管理;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根据公平、公正、择优的基本原则,在档案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奖惩和竞争机制,以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社会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解决现行档案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对档案管理体制做出改革,以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管理与创新[J].2014(6):92-93.

新体制改革 篇9

一、 开 拓 创 新、 求 真务实,2014 年发展改革工作有新突破

(一)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重大项目“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总结、年终考核”推进机制,集中解决了一批影响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全区648个重大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6%,完成投资4330亿元。

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全年争取国家审核和备案项目32个,我区境内投资总规模2014亿元,自治区和各盟市、旗县审核和备案项目6891个,投资总规模7590亿元。

拓宽项目筹资渠道。全年落实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142.3亿元。获准发行企业债券11支,融资规模112亿元。新设立新兴产业创投基金3只,总规模6.5亿元。首批推出50个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等领域示范项目,投资总规模1256.9亿元。

(二)加快推动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行业实现较快增长,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全年新认定16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落实创新能力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6500万元,支持15个创新平台开展了研发、试验设施和系统集成验证等项目建设。

农牧业基础不断夯实。积极推进粮食增产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51.6万亩,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350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84处、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40处。继续推动实施“菜篮子”工程,支持建设设施蔬菜基地5000亩、冷库7万平方米。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编制完成生物、蒙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等6个领域专项规划。围绕“五大基地”建设,集中打造10条特色产业链。

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一是突出抓好重大规划制定。组织编制了自治区煤电灰铝一体化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大路、上海庙、伊敏三个现代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4条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火电项目建设方案和锡林郭勒、鄂尔多斯煤电基地开发规划。二是积极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清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违规项目86个,涉及水泥熟料产能558万吨、水泥产能520万吨、钢铁产能55万吨。

服务业发展得到加强。制定出台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实施意见和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方案,开展了全区服务业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强,支持建设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77个,认定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28家。

节能降碳进展顺利。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及时将节能降碳目标分解下达各盟市,制定《内蒙古自治区2014-2015年节能减 排低碳发 展行动方案》,出台《内蒙古自治区2014-2015年能耗增量控制目标方案》,对全区12个盟市2013年节能目标责任进行了评价考核。二是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编制完成自治区2005年、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完成盟市2013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三是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和循环经济“十百千”行动。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列入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范围。

(三)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持续改善民生状况。着眼补短板兜底线,大力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一是扶贫攻坚力度加大。争取中央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资金3亿元,搬迁农牧民5万人。二是安居工程进展顺利。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33.2亿元,开工建设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322套、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1.2万套、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1.68万套、公共租赁住房3.7万套。三是“十个全覆盖”加快推进。牵头制定总体工程实施方案,下达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216亿元。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基建投资超过21亿元,集中支持了基层教育、文化、社会服务等公共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社会办医,对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核查。推进自治区足球改革试点工作,牵头编制自治区足球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足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四)着力减轻企业负担,稳定企业生产经营。针对近两年我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主动施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减负脱困,取得了较好效果。

实施普遍性降费措施。在落实国家普遍性降费政策基础上,取消和降低各类收费项目26项,暂停和降低我区境内铁路货物运输费用8项,下调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停收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自治区留成部分、维简费盟市提留部分和铁路部门计划费等,全年减轻企业负担30亿元。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推动扩大电力市场化改革试点实施范围。全年蒙西电网多边交易电量361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8.3亿元;蒙东地区大用户直供交易电量33亿千瓦时,降低成本2.9亿元。

减轻企业税负。做好内外资企业进口设备免税确认工作,全年办理内外资免税项目16项,减免进口环节关税8707万美元。

(五)加快推动改革开放,持续激发经济活力。落实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履行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职能。创新区域合作发展机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落实重点改革工作。一是落实好自治区确定的年度改革任务,我委牵头的12项经济生态体制、6项社会体制改革工作基本按期完成。二是行政审批、电力体制、新型城镇化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行政审批方面,再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项、下放2项。研究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目录》、《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行政权力事项表》,明确41项行政权力,公布行政许可流程图。电力市场化方面,国家已同意蒙西地区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目前正在争取通过国家补贴实现蒙东地区同网同价。制定完成霍林河和鄂尔多斯市棋盘井工业园区微电网试点实施方案。新型城镇化方面,国家发改委初步同意将扎兰屯市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步伐。一是投资促进取得进展。研究制定自治区全面加强投资促进实施意见,组团参加西洽会等全国性投资贸易洽谈活动。预计全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4600亿元。深化京蒙帮扶合作,落实帮扶资金1.8亿元。二是融入环渤海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向国家提出我区纳入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定位及合作事项,争取国家同意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发展纳入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三是沿边开发开放成效显著。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国家批准设立。研究提出《内蒙古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内蒙古深化与蒙古国全面合作规划纲要》。

二、深化理解新常态,增强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了系统性阐述。结合我区实际,深化理解新常态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常态要有新认识。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转向中高速增长,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前我区经济与全国经济的融合度进一步增强,能源、冶金等支柱产业受全国经济的波动影响加大。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现实,处理好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既要看到增速下台阶的必然性,又要防止增速惯性下滑,确保我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第二,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新常态下发展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发展模式和政策措施可能不再完全适用,要与时俱进提出促进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对我区来说,一是要主动适应增速变化。政策调整既要保持近年来稳增长措施的连续性,防止增速跌出合理区间,更要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效益。二是要突出抓好结构优化。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坚持存量调整、增量优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能源产业向下游延伸、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三是要着力助推动力转换。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社会资本投资潜力,激活市场活力;积极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继续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攻关为突破,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第三,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常态同时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从今年来看,国内需求总体偏弱,通缩预期上升,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既要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推动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当前情况分析,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我国经济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结构调整阵痛和部分经济风险开始显现。我区以能源类为主的工业企业经营困难已持续较长时间,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难以弥补能源工业增速回落形成的缺口。但是,也有许多利好因素:一是我区经济具有稳定增长的基础。近两年我们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同时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已经国家核准或同意开展前期工作,这些项目建设将为我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二是具有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利好政策。去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包括实施重大投资工程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连续实施定向降准、提高存贷比、降息等货币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等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将持续发挥作用。三是当前我区经济呈现逐步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步放缓,企稳回升态势逐步形成,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增速逐季回升,用电量、货运量等先行指标增长进一步加快。

三、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做好 2015 年发展改革工作

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我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牢固树立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理念,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加快建设“五大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抓好落实。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稳定投资需求,培育消费热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切实增强消费对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投资、消费协调拉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紧紧围绕国家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七个重大工程包”等方面,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和申报工作。围绕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激活民间资本,推动落实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推出的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和运营的示范项目。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围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落实国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推动自治区收入分配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培育旅游、信息、教育文体、养老健康家政等新的消费亮点。

(二)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增添经济发展活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改革红利更多转化为发展新动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按照时间表和线路图,完成好我委牵头的改革任务。抓好改革试点工作,采取政府部门和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对试点进行评估,对试点效果较好、比较成熟的,要加快推广。

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5000亿元左右。深化与俄蒙合作,编制完善自治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建设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推进与俄蒙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三)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为重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和自治区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二是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70处。三是稳定能源产业。要落实煤炭限产保价政策措施,严格控制新开工煤矿,提高煤炭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四是培育新产业增长点。大力推动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延伸升级,培育发展云计算、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意见》。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二是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制定出台自治区重点产业生产布局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加强重点园区项目准入管理,引导重点项目合理布局。

(四)加强价格监管,规范收费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加强价格收费管理,强化监督检查职能,努力优化市场环境。

继续推进价格改革。修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定价》,最大限度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全面制定和实施全区价格改革方案。推进通辽霍林河、鄂尔多斯棋盘井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

规范价格收费管理。改进价格收费管理方式,修订并公布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实施普遍性降费措施,取消和下放80项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性服务收费,对保留项目实行目录管理。完善定价机制,对重要价格收费调整方案进行审议和风险评估,提高定价科学性和透明度。

(五)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美丽发展共赢。更加注重把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找到两项工作的最大“公约数”,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继续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力争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000万亩、草原建设面积4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万亩。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化解过剩 产能, 在提前完 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基础上,继续加大淘汰力度,争取淘汰水泥产能200万吨、钢铁100万吨。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扎实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探索碳交易制度体系建设。

(六)保障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切实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

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围绕创业就业、百姓安居、扶贫开发、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等重点民生工程,做好项目和资金安排。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重点建设基础教育、基层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

(七)加强规划编制,研究重大问题,提升参谋助手能力。要紧紧扭住重大问题、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多提创新性建议,多做原创性工作,推动新常态下的发展改革工作不断进步。

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对重大问题的研究,谋划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科学合理设置目标指标体系。加强规划衔接,强化规划工作创新,坚持开门编制规划,努力把规划做实。

新体制改革 篇10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农电发展迅速, 但是也应该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有关各方提出了若干变革农电管理体制的意见。 (1) 建立省级配电公司模式。 (2) 建立县级农电企业模式。 (3) 上划电网公司管理模式。将现有代管县级供电企业直接上划, 成为省电网公司的分公司或子公司, 成为电网公司的直供直管企业。 (4) 建立股份公司模式, 将代管县级供电企业改制成网省公司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公司。

1 农电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农电改革应该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因此, 农村经济体制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革。农电管理体制也必须适应农村电力需求快速增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发展的要求。 (1) 新农村发展改革的新趋势, 要求提升农电在电网公司中的地位, 提高农电投资发展能力和集约化运营水平, 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电力供应。 (2) “省直管县”、“撤乡并镇”的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增强了县财政自主能力, 县域经济发展加快, 县级政府对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的要求提高, 也将更加重视县域内电力的发展, 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的统筹能力。 (3) 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要求理顺农电管理体制, 实现农村电网的统一规划、统一运营, 为可再生能源接替提供支撑。 (4) 坚强智能电网要求农网与主网协调发展, 建立科学的农村电网发展机制, 理顺农电管理体制, 借助大电网的规模优势和管理优势, 实现农网的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从当前的农电发展实际情况来看, 在相同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下, 代管、股份制在电网发展、企业经营、供电服务等方面均落后于直供直管, 体制的问题阻碍了农电的进一步发展。

2 对现行代管制的分析

现行的代管体制管理关系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 具有一定实效性和临时过渡性。 (1) 代管县级供电企业的经营权和产权分离不利于形成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促进农电发展的投资机制。由于企业最终归属不明, 大多数地方政府不再继续向代管农电企业投入资金。 (2) 代管体制影响了人才流动和人员积极性, 不利于农电企业可持续发展。 (3) 代管体制不利于开展扶持工作, 推进同网同价和做好电力普遍服务。要实现电力城乡均等化服务, 就需要做好电力普遍服务, 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不同农电企业经营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在《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07]19号文) 中, 国家明确提出要改变农电企业的代管状态。改变代管状态的途径归结起来有三种: (1) 直接上划, 成为省电网企业的分公司或子公司; (2) 改制成网省公司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公司; (3) 解除代管关系, 成为地方的县级供电企业, 具体可有两种方式: (1) 独立的县公司模式; (2) 在省或网层面成立农电公司, 或者配电公司。

3 对现行股份制的分析

3.1 股份制县级供电企业存在的问题

农电企业股份制改革, 使得电网公司控股或参股县级供电企业, 基本消除了省电力公司投资农村电网建设的体制障碍, 使电网公司的发展优势和管理服务优势向县、乡延伸, 促进了农电事业和三农的发展。同时, 明晰了农网资产, 有利于农电资产的保值增值, 提高省电力公司的资产控制能力。但是, 由于前面总结的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股份制供电企业也存在思想观念扭曲、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照旧、产权仍旧不明晰的问题, 体制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导致: (1) 增资扩股难。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 往往只有省电力公司单方面愿意追加资金, 而地方政府一般不能及时追加等额的股份, 限制了县级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不能同比例增资扩股, 大多数网省公司没有对县公司进行新的资金支持, 股份制企业农网投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2) 从实际效果来看, 税收和收益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导致网省公司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都没有很好发挥。 (3) 法人治理暂未发挥真正作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企业经营机制没有真正转变, 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没有明确划分, 没有建立相互制衡的关系。由于我国农电股份制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 同时, 加上股份制农电企业的历史欠账, 使得当前的股份制县级供电企业发展经营情况不尽如人意。

3.2 对股份制县级供电企业的改革思考

对股份制企业, 主要工作应是针对我国股份制企业的瘤疾, 进一步完善股份制, 改进企业管理, 加快企业发展。对于条件成熟的地方, 也可采取上划股权或收购的方式, 实现直供直管。同时, 完善股份制企业投融资机制。不仅电网公司投融资, 地方政府也要根据股份相应出资, 履行出资人义务, 如果仅网省公司单方面增加投资、加大农网建设力度, 就应当相应调整股权比例。

4 新形势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思考与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较大比例, 目前我国还有7亿多乡村人口。受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 仍有多数农村地区依靠传统方式利用生物质能源, 我国无电户通电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农电普遍服务的责任重大。全国农村还有几百万无电人口, 主要分布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农电的问题是能源发展问题, 也是能源公平问题, 向农村持续提供高品位的电力和能源服务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更是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力。关心解决农村和农民用电问题, 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治国理念的具体行动体现。农村电力是我国电力工业的组成部分,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既要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相一致, 着力解决农电企业发展效率问题, 也要落实电力普遍服务政策, 兼顾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农村电力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 它是“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电力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 长期以来, 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实际上作为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电力供应服务主体的同时, 也承载了部分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由于他们兼有经营和社会公用事业的特殊地位和性质, 要求其站在国家政策制定者层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 显然既不公平, 也不现实。为此, 提出以下建议:

4.1 建立机构完整、分工合理、协调配合的政府农电管理体系

明确中央与地方管理的职责权限, 加强政府农电政策支持和管理。目前, 两大电网公司都设立了农电管理机构, 但毕竟只是企业平台, 而农电的政策性太强, 涉及“三农”问题, 必须由政府主导。亟须从国家层面, 设立和理顺宏观管理机构, 制定农电发展规划和长期政策, 由电网公司负责具体实施。建议设立农电发展局, 加强组织指挥和协调, 制定农电发展政策、推动农电管理体制改革。

4.2 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 取消代管制

对县级供电企业改组改制, 促进企业联合重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3 统筹农电管理体制与农村发展、电力体制改革

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农电实现科学发展和统筹协调的前提。农电改革发展及相关政策要兼顾国民经济发展与电力、中央与地方、农电改革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关系, 统筹城乡电力、统筹输配电发展。农电的发展要遵循协调和统筹原则, 做到电力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和生态自然环境相协调。政策措施更加注重农电改革与发展的持久性, 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的不断创新, 适应统筹发展的大局, 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4.4 建议《电力法》中增加电力普遍服务的相关条例

为农电企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目前, 中国电力普遍服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是以省级电力公司为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 通过在不同区域、不同业务、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电价中实行交叉补贴来实现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后, 电力企业的经营目标与普遍服务的目标发生了冲突, 电力普遍服务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 并开始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但至今, 普遍服务机制一直缺乏明确的法律框架, 确切地讲, 既没有从法律上规定垄断企业必须承担这些社会负担, 也没有明确规定交叉补贴机制的法律地位和有效的成本补偿机制。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电力的发展, 不可能通过市场化改革解决电力普遍服务的目标, 要保证实现中国农村电力普遍服务的目标, 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和法律框架。

4.5 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作用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缺乏推动力和发展基础。在地方政府层面, 各地区市、县是推动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力量之一。

4.6 明晰产权关系, 已经改制的县级供电企业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理清农电资产的归属, 明确界定产权, 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 以优化资源配置、调动产权主体的投资积极性为原则, 解决好地方政府与省级电力公司在农村电力资产上的纠纷, 为农村电力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代管和股份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 对农电进行改革非常必要。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 加快代管县级供电企业的体制改革工作, 进一步完善股份制农电企业的管理体制, 建立农电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实现农电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电力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两改一同价”以来的农电发展成效明显, 但农电管理体制, 特别是代管体制不顺, 制约了农村电力发展。分析了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对农电管理体制提出的新要求, 从农电的产业政策属性、新形势要求、实际表现以及发挥电网统筹优势等角度对改变代管体制、完善股份制的几种改革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 给出了新形势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配套机制。

关键词:新形势,农电管理体制,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田博.关于深化农电体制改革的建议[J].电力技术经济, 2009 (01) .

[2]吴为.农电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9 (01) .

新体制改革 篇11

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阐述,具有深刻的理论性、鲜明的思想性和现实的针对性,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维护中华民族长久利益,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省和前沿阵地,肩负着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重任,要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加快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努力争创环保新优势,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建设美丽广东作出积极贡献。

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丰富内涵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保障。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六个“紧紧围绕”进行部署,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新的里程碑。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阐述思想深刻、内容丰富,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4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一是源头严防制度体系,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落实用途管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二是过程严管制度体系,包括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三是后果严惩制度体系,包括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行损害赔偿制度等。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在资源节约集约使用、环保市场、环保管理制度、区域联动、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只要我们坚决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各项制度建设任务,就一定能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早日建成美丽中国。深刻认识我省环保体制改革重大意义

当前,我省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考验和严峻的环境生态形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体制的活力和效率,是破解生态环境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

推进环保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深化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领域改革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必须合理布局深化改革的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时间表和路线图,在重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应该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突破口。当前我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完全转变,生态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必须加快推进环保体制改革,更有效发挥环保的先导、倒逼、优化功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环保体制改革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根本举措。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建设美丽广东的主干线和着力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点也要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上实现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创新环境管理体制,为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环保体制改革。

推进环保体制改革是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的迫切要求。我省总体环境质量依然不容乐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土壤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逐步显露,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态环境要求,环境问题成为了影响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才能为群众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保障群众环境权益。

扎实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创新

环保体制改革必须按照全省深化改革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我省新阶段省情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善谋全局、狠抓关键,锐意进取、稳步推进。

着眼全局抓好顶层设计,建立协调统一的统筹推进机制

推进环保体制改革首先要抓好顶层设计。一是建立高层次的生态环保统筹协调机制,科学协调水利、环保、土地、林业等部门,形成步调统一、统筹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合力。二是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加快重点领域环境立法,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完善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增强操作性和约束力。三是健全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损害赔偿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通过责任追究、经济赔偿等制度,实现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经济责任、行政责任的“三重落实”。四是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抓紧完善与主体功能区配套的政策措施,限定不同区域的使用用途。按照“保底线、优布局、调结构、严标准”的原则,加快研究制定珠三角、粤东西北不同区域差别化环保准入政策,促进我省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用活市场激发环保活力,建立高效规范的市场服务体系

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高效有序的市场服务体系。一是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快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污染减排的效率。二是探索实施绿色经济政策。推动出台全省燃煤火电机组脱硝电价管理办法,稳步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绿色信贷政策,积极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三是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市场化模式。积极推进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培育环境损害社会化评估市场,探索以市场导向为主,以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实现横向、公平补偿。四是建立环保产业规范运转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完善市场规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环保产业、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从严从紧推进全防全控,建立强力有序的综合监管体制

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管理分散、约束不足,必须从严从紧推进全防全控,建立强力有序的综合监管体制。一是建立区域、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大气、水污染具有区域性、流域性特征,要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探索建立流域、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逐步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重点要加快推进珠三角环保一体化,完善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和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机制。二是建立独立而统一的环境监管体制。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创新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环境监督执法机制,推进精细化、网格化环境监察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三是建立从严从紧的环境执法体系。健全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配套制度,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严管机制,完善环保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建企业环保自律体系,探索环境行政命令先予强制执行。四是提升环境执法现代化水平,研究推进环保大数据战略,建立先进的环保信息平台,健全涵盖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的网上环境管理政务系统,以信息化推进环境管理现代化。

依靠群众凝聚社会力量,建立广泛参与的民主环保体系

一是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如实公开政府环境规划、环保审批、环境质量等信息,建立企业环境信息的强制公开机制。二是健全公民参与与社会监督体系。加快公众参与窗口、便民办事窗口、信访投诉窗口等“三个窗口”建设,建立重大环境决策、规划的听证、征求意见制度,完善网络问政平台和网上信访大厅,实行重点信访案件挂牌督办和领导包案,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社团、媒体等社会监督。三是建立全民环境教育体系,加强绿色创建工作,培育环保志愿服务,积极开展公众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新体制改革 篇12

一、新形势下的农电改革的新需求

我国十分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农电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所以, 我国目前对于农电管理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这些年, 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的改革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施, 农电事业也应该跟得上经济的发展, 不然会致使农村经济停滞不前。所以, 要对农电管理体制明确新形势下的改革新需求。大致分为三点。其一, 要求农电事业在农村经济和建设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对农电在国家电网企业的地位逐步的提高, 并且要提高对农电投入大力的资金支持和维持对农村经济所需的供电。其二, 伴随着国家实施行政制度方面的一些改革措施后, 对县级的财政管理方面的自主性有了很大的良好的影响, 县级的经济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的空间, 与此同时要求县级供电单位对县级经济的供电需求要尽可能的满足, 让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县级供电单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三, 目前我国的县级供电管理实施的代管制和股份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尤其是在体制方面还很是不够健全, 致使很大程度上的阻碍了我国农电管理的在未来的发展。

二、我国农电管理体制的现状

(一) 我国农电管理体制中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农电管理在我国的农村建设和改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对农村的发展影响巨大, 所以, 国家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在现阶段的农电管理体制中法律法规不完善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国家和政府对农电的管理和改革, 对农村的发展有不良影响。所以, 要切实的落实和健全与农电管理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电力法》。因为, 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的制约会让国家和政府更好的对其管理和进行改革, 对农村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好的影响。

(二) 农电管理中供电单位的代管制的不完善

国家为了能够对县级供电行之有效的进行管理, 并为了很好的实施政企分开制度, 对供电市场很好的规划, 并且为了更好地对供电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致使供电的成本大幅度的下降, 对县级农电供应的供电单位进行代管的一种制度即为代管制。然而代管制的行政管理属性相对较强, 即使在县级供电单位中的人才、技术以及管理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促进的作用, 但是其性质有少许的过度。而且目前有一些供电单位的归属不明确, 致使大部分的地区政府已经不再对农电供电单位提供资金了。这就会在出现资产纠纷的时候致使缺少农电供电的管理单位, 而且代管制严重的对农电管理方面的人才的积极性和流动性产生了影响, 对我国农电管理的未来发展有很严重的不利影响, 使农电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打击。

(三) 农电管理中供电单位的股份制的不健全

国家在县级或地方大多采用的都是股份制管理供电单位。股份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供电管理者的积极性, 而且还使政府和供电单位的联系变得密切。促进了农电管理和三农的整体发展。然而股份制有利也有弊, 其弊端就是一旦对供电单位进行改造或者重组就会出现根据股份所占比例来分权的现象。股份制一旦改革, 就会使供电单位的企业资源不能达到平衡状态并且缺乏灵活性。而且目前的供电管理单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适应现在的快速发展, 产权等不分明的问题, 都会给改革带来一定的难度。归根结底就是企业股份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所以要加快对股份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才能对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

三、新形势下对农电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策略

(一) 对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造加大力度

对于农电管理的改革前提是对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就是说要求建立成有合理的分工、齐全的部门机构、团结协作的农电管理体制。这就要求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对农电改革的大力支持和将改革职权明确分工。然而目前虽然已经由国家电网以及省级电网的各单位建立了相关的农电管理体制的部门, 但是大多数的农电供电单位都是由企业组成的, 缺少对政府法规的正确引导和影响。但是农电管理的改革与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农村建设息息相关, 所以需要各供电单位加强对政府的行政策略的正确引导与支持, 不可缺少。所以, 应由政府和国家电网带领, 制定一个能够长期适用的农电改革计划, 这对农电管理制度的改革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 将农电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只有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农电管理的改革才能够完成对农网的科学发展。农电改革不是一个单一的独立的措施, 而是需要和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国家的电力体制改革相结合。而且必须和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农电策略、农村的经济建设体制、城乡供电体制等相结合。农电改革不能跃进, 而是要符合不可偏废、按部就班的准则进行, 尽最大的努力与个地方的经济建设相协调。要求政策创新, 根据整体来进行改革, 使其与新形势下的农村共同发展。

(三) 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农电服务的提高

需要对农村电管方面立法, 提出合理的与农电管理体制相关的法律法规, 用法律的形式来支持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由于目前市场化改革的进行致使我国在农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加的显现出来。所以, 要对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并对农电服务方面加以规定, 确保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农电服务有相对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执行者, 以此来建立健全的农电管理体制和农电服务体系。

四、结论

总而言之, 为了我国农电管理未来的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 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电管理的改革。由于代管制和股份制的影响, 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农电管理的未来, 所以, 必须建立健全的代管制度和完善股份制。只有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农电管理体制, 才能够使我国的农电服务更加有秩序的进行。因此, 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对农电管理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完善。

摘要:自从我国推出了“两改一同价”后, 我国在农电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百密一疏, 在农电管理方面虽然有多提高但是在农电管理体制方面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并且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待管理人员去发现并解决。因为这些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农电管理以后的发展。所以本文就当前的农电管理体制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 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的策略来健全和完善体制。

关键词:现状和问题,完善和健全,分析和策略

参考文献

[1]邹正勇.关于县级供电企业代理体制的思考[J].农村电工, 2011.

[2]田博.关于深化农电体制改革的建议[J].电力技术经济, 2009.

上一篇:网络舆论暴力下一篇: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