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体制改革(精选12篇)
国企体制改革 篇1
摘要:文章论述了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及产生弊端的根源, 提出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以推进国企业快速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弊端,根源,产权制度改革
一、为什么要提出国企改革
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要改掉或革除掉事物中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 使之合理、完善、更加适合需要。改革, 实际就是通过不断的改良手段达到革命的效果。国企改革也是这样。
笔者之所以现在还提出国企改革, 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部分国企的弊端仍未根除。对内:政企不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对外:缺乏市场竞争力 (内则竞争不过民营企业, 外竞争不过跨国公司) , 有些国有企业目前还在依赖政府保护, 输血生存。
二、国企弊端的表现及根源
1. 政企不分、官本位意识。
新中国建立伊始即把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用行政级别的方式与党政干部级别挂起钩来, 这有它的历史原因。当年没收国民党官僚资本为国有, 以后又通过公私合营方式, 消灭了资本家阶级, 50年代即基本完成了工业企业国有化改造。当时大量企业领导人从哪里来?只有从大批党政军干部中调派企业领导干部, 他们都有相应的级别。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领导人也和党政干部一样由各级党组织管理考核任命调配, 因此, 形成了政企不分, 企业领导干部也有了官本位意识。上世纪从80年代开始提出政企分开, 取消企业干部级别, 但时至今日, 国企领导干部的级别实际并未取消, 部分国企领导均有与政府官员相对应的级别。如:中央管的企业领导干部就是省部级, 省委管的企业领导干部就是地厅级、地市委管的企业就是县处级, 县属企业的领导就是科级。这种级别的对应深入人心, 在政府运作中已习惯成自然。由于历史的影响和现实的原因, 国企人的思想, 尤其是部分国企当家人的思想, 很大程度上是“官本位”思想。以完成上级主管单位的指令为责任所在;更有甚者, 当家人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个“家”, 而是为了自己能出政绩, 用“升官”的思想来管理企业。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产生, 不来自市场机制, 也不来自企业自身, 实行上级部门委派任命制。国有企业中的经营者, 不管叫董事长, 叫总经理, 叫执行董事, 叫总裁等等, 严格来讲, 都属于国家干部。相当部分国企领导者的行为往往遵循官场规则, 如服从政治, 服从上司, 而不服从市场, 不服从效益最大化。所以, 在企业”国有”的情况下, 很难出现真正的经营者, 真正的企业家。当然不是说国企没有优秀管理人才。但是, 国企体制不利于真正的企业家成长。
2. 生产效率低。
人类生产天然追求高效率, 低成本;尤其是现代企业, 本身就是为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而产生的。大多数国有企业人均产值、利润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太大, 当然与整个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与民营企业相比, 人均产值、利润率、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也有差距。
3. 资源浪费严重。
大部分国企一方面资金严重短缺, 另一方面又浪费大量资金。领导人的挥霍 (公款迎来送往, 吃喝玩乐) 无度已成社会痼疾。据说, 某中央国企老总一年应酬就挥霍1400多万。还扬言“一年缴税一二百亿, 花这点钱算什么。”似乎这个企业缴的税就是他一个人缴的。
4. 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是人口大国, 人力资源最丰富。但也是人力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度, 尤以国企为最。几乎可以说大多数国企人员超需50%以上, 越是能发出工资的企业人员越超编。以电力行业为例。日本碧南电厂400多万千瓦装机, 400多职工。某电厂105万装机, 3500职工。某电厂120万装机3000多职工。即使新建电厂, 所谓先进编制, 也往往是体制内的人, 享受着“精简高效”的利益, 另有许多活外包给编外, 这些人仍然拿的是电厂的工资, 却不算电厂的职工, 工资也不占电厂的工资总额。某热电厂集控室坐20~30人, 实际只要几个人就够了。400多人管2.4万千瓦, 人均收入2.5万元。一年1000万工资性支出。日本原町电厂2×100万千瓦, 不到200人, 一个人相当1万多千瓦。2个人相当该厂400人的生产率。职工人均工资估计人民币30~40万左右。也就是说, 2.4万千瓦发电容量只需要70~80万工资, 我国这个热电厂要付出1000多万元。富余的职工浪费了生命, 因为没有创造价值, 企业也付出了不该付出的代价。
5. 分配制度缺陷严重, 无法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按劳分配在很多国企实际上成为“大锅饭”。譬如升工资, 以前遇到这样的实例:一个司机跑长途, 工作5年, 开车10多万公里;一个开小轿车, 工作20年, 开了大约10来万公里。升工资资格老的先升, 理由是我干了这么多年。你要说他跑的里程短, 他说:那是你领导安排, 不能怪我。
这种比法, 现在已不多见了。但国企内部“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已成痼疾, 尤以老牌国企为最。行业差距之大零人咋舌。某垄断企业机关的“正式司机”年收入可达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元, 出租车司机累死能拿多少钱?就是同在一个机关开车, 聘用司机的收入也只能是正式司机的1/10.这种制度不仅是社会的极大不公, 也无法调动人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 国企弊端的根源在于产权不明晰, 经营不自主, 负盈不负亏。
三、对国企改革的思想认识逐步深化
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在上世纪50与60年代的快速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也为80和90年代的改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国经济五六十年代的快速发展, 虽然计划经济和国企体制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从根本上讲, 主要是几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换来的。
等到改革开放以后, 打开国门, 我们发现自己的经济实际已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邓小平提出用100年左右时间, 达到中等国家的水平。这是符合实际的追赶战略, 为了实现邓小平的追赶战略,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国企改革, 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回过头看, 国企改革的曲折道路, 反映了对国企制度改革的思想认识是逐步深化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空洞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而盲目的实践是没有前途的。”我国国企改革的实践与理论相互作用。实践冲破旧理论的束缚, 促使新理论产生;新的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循环往复, 国企改革理论的与时俱进就是最生动的例证。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再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反映理论的与时俱进。我国国企改革经历, 从管理模式改变 (党委一元化领导、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 利益分配的调整 (承包、租赁、利改税) 等许多重大改革措施。一些企业的职工经受了破产, 下岗的阵痛。改革30年来, 党一直寄希望于国有企业, 一直关注国企改革, 一直领导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有一条清晰的线条, 即党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生产力标准的认识, 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认识, 在不断发展与深化, 从而指导国企改革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我国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不能不看到国企改革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国有企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加速发展, 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就是从根本上对国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国企改革进行到今天, 必须打一场攻坚战, 即必须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必须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产权制度。只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国企才能彻底根除国有的弊端, 充满生机, 增添活力, 在国际竞争中的大舞台上充分显示自己的竞争力, 为国争光, 为民族争气。
国企产权改革是一种根本性的改革, 也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改革, 同时又是必须坚决推进的改革。国企改革的成功将使我国在今后宝贵的20至50年内快速发展, 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作者单位:陕西省投资集团公司陕西西安710004)
国企体制改革 篇2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国企改革的心得体会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循序渐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循
国企因循国家体制,循政治体制,循人事制度,循薪酬制度,循稳稳之道。求:国企名副其实,个人位子得保,权力能予运用,效益日趋下滑,亲属佑护得当,天下太平大吉。循此道,必自取灭亡。
循国企之制度,用国家之资源,谋社会之福,群众之便利,国进之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循环往复,国富民强。反之,穷则思变,循政治之道,左右逢源,在其位,谋其政,高瞻远瞩,大公无私,谓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反之“当权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暑”。
循人事之制度,应观其言、察其行,言行考察。有:聘其位,不予利之碌碌无为者;
谋其位,窃企利之魍魅小人者;
居其位,谋拆借之虚度光阴者。
循薪酬之制度,市场经济千变万化,飞速发展,观念翻新,而薪酬制度几十年守成不变,论资排辈,同岗不同酬,干多干少一个样,谈何进取,不合理的薪酬制度是企业创新发展最大的瓶颈。
循稳稳之道,乞嗟来之食,充碌碌之饥,抱残守缺,前畏狼,后惧虎,倦而居之。只求一隅而偏安,苦苦守成终不成。
二、序
学习国家政策,了解市场规律,前瞻市场动态,洞悉市场商机,果敢投资经营,创新管理机制,有序有方略,循序方可就,顺势者天道昭昭。
企之机,序谓理,理清、理明、理出天地。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理“解”。梳理得网络脉络之盘根错节晓悉,纳万象百态与心中,一举一动一得一失俱明。序则有形,意为得。
序人事,人与人与人为众,一口彐为事,人事可理解为:众人一人一口事或成或败,人事是至关之重要。人事序,颇费心;
阅人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企之阅人,商机遁失,无多时日,智者用人,一面洞察。
序薪酬,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薪为劳者所酬,劳之多酬之丰,人皆谓劳之,反则不明,生闲怨,波及远,累及深。
三、渐
渐思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之思想转变,循序渐进。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再宣传教育。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而再,再而三,随势者转,隋势者呆。
渐制度,制谓人之桎梏,久而久之,思不知其变,已受其制;
导其思,引其道,渐变其制,渐变渐引渐导渐进。度,审时度势,受命度情,观其行度其人,渐知渐明渐行渐胜。
渐薪酬,国家在发展,经济在进步,消费在提高,薪酬之变应渐行,定级调整、物价调整、工龄调整、奖励调整、效益调整、考核调整。
渐稳稳,人进我退,人退我进,人驻我扰,人疲我打,工心为上,攻城为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教于事。说之、频之,掠其心夺其志,昭彰日月,其垒必自破。
四、进
进心、进思、进谋、进福、进利。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进心是第一要义,心若无,则皆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进思是第一阶梯,若无思,则皆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进谋是第一取向,若无谋,则无取。不昧已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若无福,则无久。利国、利民、利人、利已,若无利,则无成。
观企真相,如剥茧抽丝,一直到底;
治企之疴,似奄息病人,补宜温和;
惩企之蛙,借势以利导,温水烹之;
国企改革不是要让国企消亡 篇3
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问题
关于国企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问题,以前分歧比较大,现在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决策层都对这个问题有了越来越明确的意见。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仍然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国企改革的目标还是很清楚的,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方向的前提下来推进。
过去大家争论很多的国企先做大还是先做强问题将不再是问题。应该说现在的主要目标首先是做强、做优,然后是做大,然后是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以及抗风险能力。这四个“力”实际上是国企改革下一步非常重要的目标。
国企分类问题
分类问题过去也是长期困扰国企改革的问题。我们有15万家国有企业,类型多样,既有公益性的,也有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在一个公司比如中石油内部,大家觉得它既有具备自然垄断特点的管网业务,也有行政垄断的上游勘探开发业务,还有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炼油和下游零售业务。它应该分到哪一类,这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OECD国家的国企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叫商业性国有企业,也就是有商业目标的国有企业;另外一类就是公益性的国有企业。现在29个OECD国家加起来有3万亿欧元的国有资产,提供900万人的就业,地位还是很重要的。这些国有资产基本上分布在四大领域:第一类是基础产业领域,像铁路、交通、电信、能源;第二类公共服务领域;第三类是金融;第四类是教育。
对国有企业下一步的分类改革,有越来越多的共识。第一类就是借鉴OECD的经验,叫商业性国企,要推进股份制改造,包括整体上市。第二类就是公益性的国企,要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第三类是自然垄断型国企,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
在分类改革里面,一定要把所有制改革与产业重组结合起来。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国有资产大量分布在重化工行业,而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非常严重,投资收益率非常低。如果没有大的产业重组,仅仅是所有制改革,未来三五年后,不管治理机构有多么好,恐怕仍然很难改变行业平均收益下降的问题。
国有资本管理体制问题
这是前一段时间争议最大的问题。最近越来越多的形成了共识,就是还要基于2003年形成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来推进新的国有资本管理架构,不能另起炉灶,否则代价非常大。2003年成立国资委目的是解决以前的九龙治水问题,当时不同的政府部门都有管企业的权利,但又都经常不管,出现的问题是比较乱、比较散、权力不集中。成立国资委管人、管事、管资产以后,很多方面有很大的变化,问题就是管得过多、过细、过死甚至过滥。
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有这么多的国有企业,有这么大量的国有资产,面对这么复杂的问题。所以比较稳妥的改革方案就是在现有国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组一些国有企业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并且新组建一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对这几句话,各有各的理解。
不管过去的试点怎么样,越来越多的一个共识就是这两类公司一定不能是在国资委和国有企业中间的一个层次,否则就是第二国资委,对于改变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矛盾是没有任何益处。我个人的看法是,在新的国资管理体制框架下,这两类公司更多的是市场化的出资人,而国资委是代表国家的出资人。有两种可能的模式,一种就是国家直接授权这两类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还有一类就是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然后授权这两类公司做出资人。
这两类公司有一个基本前提,也就是他们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经营主体,否则就和现在国有企业的母公司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主要是做股权或资本管理,通过股权的进退、资本的流动,来实现价值的保值增值。将来国有资本布局的结构调整,不是体现为让某个企业死掉,而是体现为股东的进退。
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问题
过去大家没有关注这些问题,其实不是没有分歧,而是大家的分歧集中在顶层。现在到基层了,这方面的分歧就会越来越多,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其中一个就是董事会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就是董事会制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董事会怎么和党组织很好的协调。另一个问题就是上级公司和下级公司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第三个就是员工持股和高管持股问题。
在这些方面,应该说也是越来越多地达成共识。比如说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比如说可以在一些企业里面探索实行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在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由科研院所转制形成的国有企业,有条件最先实行员工持股和高管持股问题。
地方国企的改革问题
大量的国有企业是地方国企。从数量上来看,地方国企是国企的多数,加起来占70%;从营业收入来看,央企大概占60%,地方国企占40%。三中全会开完以后,各个地方都出台了一些办法,但是等待观望的现象还比较多,创新很不够。要提醒大家关注的问题是,地方国企从2013年开始,效益下降得非常明显。在每年两万多亿的国有企业利润里面,地方国企的比例本来就少,这两年又下降得很厉害。
国企体制改革 篇4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必将开启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指导意见》提出,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 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问题导向,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指导意见》共分8章30条, 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等方面, 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指导意见》指出,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到2020年, 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 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 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 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为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 《指导意见》提出, 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 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 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 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 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 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制约不足的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 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 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针对一些国有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等问题, 提出完善治理结构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 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一方面, 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职权, 法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另一方面, 加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约束。针对一些国有企业激励约束不足、活力不够的问题, 提出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 同时继续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 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比例, 真正形成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合理流动机制。
针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 按照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的要求, 《指导意见》提出:一是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 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 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 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二是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三是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四是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指导意见》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标是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 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 不设时间表, 成熟一个推进一个。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 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提出试点先行, 健全审核程序, 规范操作流程, 严禁暗箱操作, 防止利益输送。
为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指导意见》提出, 一是强化企业内部监督, 突出对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 防止权力滥用;二是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 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 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 加强统筹, 减少重复检查, 提高监督效能;三是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四是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 严厉查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
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指导意见》强调, 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 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切实承担好、落实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 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 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的领导人员。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 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努力构筑企业领导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国企国资改革 篇5
当前,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这为下一步国企改革找准着力点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加紧出台,改革重大举措陆续实施,改革成效不断显现,有力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要清醒地看到,国企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有些还相当严重。尤其是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已经成为国企改革的重大障碍。体制性机制性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活力不足,包括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对国企的管理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央企母公司层面改革步伐相对缓慢,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制度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等等。下一步要在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就必须着力体制机制创新。
着力体制机制创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简政放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认识到,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不是行政单位,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增强国企活力的前提是简政放权,把属于市场主体的权力真正落实到位。国资监管机构要加快向管资本转变,有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着力体制机制创新,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不是公司制,而以企业法注册。要加大股权多元化,推动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合格的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混改促进国有企业机制创新,推动形成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建设,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使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更加完善。
着力体制机制创新,要调动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要加快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的用工用人和薪酬分配的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董事会按市场化方法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加快建立退出机制。此外,还要加大正向激励作用,抓紧研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领导人员放手改革、大胆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着力体制机制创新,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要加强和改进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进一步提高监督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国企改革还在路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要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紧迫性。改革中要大胆创新,改出新体制、改出新机制、改出新经验、改出新局面,尽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点看法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整个改革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很大的分量,为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发展,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发力点究竟应该放到哪里?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大,我认为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发力应该放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搞活机制,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搞了三十几年,到底目前为止,我们的国有企业的机制与民企、外企来比较,机制不活的问题已然存在。要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国际化,我非常赞同,但是,目前的这种机制,适应不了市场化,适应不了国际化。
所以,“十三五”规划里头,包括三中全会搞的确立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来看,我觉得现在应该出台的很多文件,应该好好的考虑,国企的机制怎么搞活它。让它充满活力,让它在国内国外的市场的竞争当中,有一个好的高效运转的机制。恐怕这个方面,应该需要多下点工夫来考虑,机制不活,可能国有企业将来的问题很多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所以,搞活机制,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力点,不管混改也好,参股也好,叫职工股权激励也好,各个方面,都要围绕着怎么样来把机制搞活,这是一个发力点。
第二个发力点是激励约束,现在我感觉到激励也是一个问题,不能光讲激励,也不讲约束,也不能光讲约束,而不讲激励。激励的问题的背后,是人才,人才的背后是竞争力。不管什么企业,如果没有一批优秀的人才,留不住用不好,国有企业搞的好,那才是怪事。所以,现在任何的企业不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管还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核心的点都在人才的竞争上,所以激励机制实际它起到的作用就是怎么样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怎么样凝成一批优秀的人才,使企业发展壮大。约束就是怎么样依法办事,怎么样不能乱来,适当的做到有效的监督。所以,我觉得第二个发力点应该在激励约束上,既要激励,也要约束,不能光讲一点,而不讲两点。所以,激励约束这一课应该好好的做做文章。
第三个发力点应该是转型升级,国有企业大多是传统产业,而且是很多还在重化工业,现在传统产业、重化工业,在实体经济里头,已经是碰到了难题最大的,问题最多。如果转型升级实现不了,国有企业的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将会碰到一个大问题。所以,围绕转型升级,我们的所有政策的都应该形成合力,推动它,推进它,引导它。当然,这里边有企业自身的问题,自身能力的问题,也有一个外部政策支持的问题。
第四个发力点,就是卸掉包袱。现在历史包袱还是非常沉重,现在像民企、外企,要想裁员非常简单,国有企业裁员非常难。现在你这些职工还那么膨大,都还得备着,企业办事备着,尽管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国有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中央企业利用不到300亿,到了12000亿,给国家交税交3000多亿,但是,它自身的历史包袱还非常沉重。十几年来,并没有解决掉多少历史遗留问题,报复还沉重,背着100斤跟背着1斤的来比赛跑,怎么跑。所以,我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发力点,我认为就应该放在这四个方面,要搞活机制、激励约束、转型升级、卸掉包袱。如果这四点做到的话,我相信,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国有企业将来可持续发展我估计会大受影响。这是我讲的一个,考虑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应该弄清楚它的发力点放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当前推进国企改革中,可能需要注意以下六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权责不一致,有一些什么都想管,管得又没有责任,有责任的又没有赋予这个权利,将来我就不知道,如果所有的改革权责不一致的话,最好搞失败以后,板子打到谁,打谁的板子。你也敢,他也敢,我觉得像这种改革,将来是改不好的。所有改革几十年的,都要经历过。从三中全会以后,所有改革我都经历了,我觉得一事一门,一权一责,这种对于搞好改革最为重要。
给你权利,你就要承担责任,你要承担这个责任,就必须有这个权利。所以改革当中的权责不一致,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引起我们广泛的注意。这个改革,你也改一点,他也改一点的,到处都改,我不知道最后改坏了以后,改错了以后,谁来承担。这个问题,改革当中恐怕是要好好注意的。
第二,有些改革的决策,还是充分认证不够,听取的意见也不够,因此有些改革措施推出以后,就造成了决策与实际脱节。每一项改革政策的出台,做起码有三个衡量标准。第一个,是能不能把普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能普遍的激发出来,第二个标准,就是在你出台的政策,是不是得到了普遍认可,大家认为都好。第三个,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是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三点标准应该是检验一个改革政策好或不好的最基本的标准,所以,现在有些改革决策,我觉得可能除了以后感觉到大家还引起广泛的负面,这次我们就想一想,这个政策是不是充分的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是不是符合企业的实际,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要注意的。
第三个,要注意的就是横向不够协调,上下齐发联动,未能形成合力。有些政策你也出一个,我也出一个,甚至政策之间就有矛盾,上面说要这么干,下面不一定就这么干。所以,现在改革到了深水期,到了攻坚期,如果我们的横向之间、纵向之间,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之间要形成不了一股合力,我们推进的改革也会大打折扣。
第四个,就是改革的方向,以政策措施,有些也是有点矛盾的,方向市场化、国际化改革的方向,但是,我们有些措施不一定是能够促进它走向市场化、国际化,所以,这个矛盾实际上它是市场化与行政化之间的带来的矛盾。所以,我觉得下一步可能考虑很多这些政策、措施、决策的时候,应该好好的按照我们中央国务院对党中央提出的,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围绕这个来做。
第五个问题,就是以专项改革相配套的其他改革跟不上,现在国有企业的改革绝对不是本身国有企业自身能改革的了,它不是单一的改革,国企改革的背后涉及到政府官员、体制的改革,涉及到其他诸多方面的改革。那么,这些改革要往前推,但是其他的配套改革又跟不上,所以,有一些改革可能弓都拉开了,箭发不出去,像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要好好的考虑,在考虑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时候,其他综合性的改革,配套性的改革,系统性的改革,相关的这些改革,也怎么改。我觉得,这个工程是非常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国企改革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所以,要考虑国企企业,也要考虑其他的改革。
第六个问题,我觉得要注意的是,出台的改革政策,如何增强它的操作性。现在我看了出台的一些政策,三中全会方向提出来了,在这个方向的前提下,在细化一点。但是真正的要一落地,要一推进,好多政策还是很原则,这个企业,说老实话,企业现在好多政策不明朗的前提下,国企是不太敢去改。所以,出台的改革政策,怎么样的具体一点,要增强它的操作性,现在我觉得操作性还是不够强。
“十三五”规划里面,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那一步,我看完,坦率的讲,讲的很全。但是,我感觉到还是有点缺乏一点力度,因为有些话我看到那里边写的话,好多都是非常原则的话。因为“十三五”规划,总是比三中全会比以前出的指导意见,可能要更细一点,更实一点,恐怕这里面恐怕还得再做一些修改。
文章转载于求是网 原文链接:http://
7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吉林调研。这是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同现场职工交流。新华社/图
关键词之一:两个不动摇
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
关键词之二:做到三“力”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
关键词之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关键词之四:三个“有利于”
习近平就国企改革提出三个“有利于”重要论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语境】6月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要求“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关键词之五:党建和改革同步
要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工作对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
关键词之六:坚持党管干部 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承担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
关键词之七:防国资流失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机制制度创新,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的监督。要权责分明、协同联合,清晰界定各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增强监督工作合力。要放管结合、提高效率,改进监督方式,创新监督方法,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完善制度、严肃问责,依法依规开展监督工作,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语境】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为今后几年改革开好头。各地区各部门要狠抓工作落实,实施方案要抓到位,实施行动要抓到位,督促检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宣传引导要抓到位,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关键词之八:改革薪酬制度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中央企业负责同志肩负着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的使命,要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正确对待、积极支持这项改革。
关键词之九:根除“职务消费”
习近平强调,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是改作风的深化,也是反“四风”的深化,国有企业要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表率。要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除了国家规定的履职待遇和符合财务制度规定标准的业务支出外,国有企业负责人没有其他的“职务消费”,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坚决根除。
【语境】2014年3月9日,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关键词之十:防谋国资暴利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4日在京召开,习近平做指示,李克强做批示。这暗示一个信号,国企改革N个方案中剩下的9个,在短时间内不会全部出台,因为很多问题还需要讨论。
不过,解局君想聊的是习近平对国企改革的六次重要发声。
2014年10月24日,经习总批准,中央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在国务院设立,马凯任组长,王勇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国资委,张毅任主任。习近平给的指示是“领导班子要把国企做强做大,挡住私有化逆流,请不要辜负人民的殷殷期望!”自此,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4年11月13日,国资委党组书记张毅传达学习习近平对国企改革的指示,会议提出了八项措施:一是全面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二是集中力量做好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和有关专项改革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三是全力攻关国有企业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四是加快推进“四项改革”试点工作。五是全面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六是抓紧开展对各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改革意见或方案的审核把关提醒工作。七是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八是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正面宣传力度。
2015年1月5日,国资委党组再次学习习近平对国企改革的指示,这次会议披露习近平的批示大致内容:高度重视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大问题,高度肯定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明确指出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对加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5年6月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十三次会议并表示,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要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工作对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机制制度创新,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7月17日,习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表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三个有利于”的出现,成了判断国企改革成败的标准。
时隔一年,习近平4日再次对国企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要加强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记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大责任,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从这六次发声中,解局君看到三个共同点:
1、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2、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企,不断国企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3、全面加强国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不过,这一次的批示出现了两个新提法:一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各类人才指的是哪些人,值得关注;二是首次将国企改革与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
一、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基本情况
培训班开班以来,第一组在组长庄树新、副组长邬红兵两位局领导的带领下,按照机关党委计划和要求,认真学习丹华同志的动员报告,仔细研读《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广泛收集习总书记各类讲话,通过收看辅导报告和研读读本相结合、集中研讨和业余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紧密结合本局、处的工作实际,积极勇跃发言,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心得体会,增进相互了解。
通过学习和交流,大家认为习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既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又有实践的总结与发展,既有立足于发展全局的宏观认识,又有着眼于操作层面的具体部署,既有浑厚的历史底蕴,又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习总书记讲话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立场性,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富国强军之路,继续坚持共产党领导不动摇,继续坚持走群众路线;二是具有明显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已形成一套成熟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一脉相承,包括党的建设、治国理政、国计民生、生态环境等等方方面面内容;三是具有明显的战略性和全局性,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未来发展作出谋划,提出了两个100百年的中国梦。习总书记讲话体现了三种意识,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强烈的自信心。习总书记讲话语言朴实、生动形象,接地气,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充满着合党心、顺民意、鼓士气的巨大感召力。
这次培训,机关党委精心组织和策划,打破了原来以厅局为单位的分组形式,采取不同部门人员交叉混合分组的办法,我们第一组成员来源广泛,基本涵盖委内各业务厅局,大家在组长和局领导带领下,积极发言,气氛热烈,极大促进了各厅局间的工作交流,增进了了解,密切了联系,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培训目的。
二、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体会
习总书记讲话内容涵盖广泛,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既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动力。我们小组通过学习和研讨,围绕国资国企改革,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体会和理解: 一是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更加坚定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而国有企业又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坚实基础,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坚强主体,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柱。要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要坚定不移、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资国企业改革将会大有可为。
二是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更加坚定推动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实现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信心和决心。企业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的竞争是全球性竞争,国家较量实际上体现在企业间的较量。2011年当我们国家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当年我们国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也首次超过日本排名仅次于美国,近年来我们国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其中中央企业已达到45家,培育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央企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和坚强支撑。
三是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更加坚定继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壮大的活力之源和动力之本。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尤其是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国资监管的重新定位、混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方式的重大调整,国有企业的功能分类等事关国资国企业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啃硬骨头、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打破条条框框,推动国资国企业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四是学习习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更加坚定推动中央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升级的信心和决心。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扎实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企业降本增效难度加大,经济运行质量下降,债务风险不断累积,投资拉动的规模效益和投资边际效益逐年递减,企业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中央企业要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控风险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五是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更加坚定中央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近期央企主要领导违纪违规违法等重大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发人深思。权力失去制约必然导致腐败。必须通过加强监督、加强检查、加强巡视,才能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坚持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相结合,不断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只有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才能确保中央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习总书记上述五个方面的论述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存在内在逻辑和必然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主要是对过去发展道路的全面总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主要是对未来发展愿景的描述和勾画, 改革开放是实现愿景和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科学发展是实现愿景的思路和方法,党的建设是关系改革成败的根基,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三、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思考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二是加强沟通交流,形成监管合力。
三是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习总书记讲话内容丰富,内涵博大精深,学习习总书记讲话、领会讲话精神,将永无止境,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永远在路上。大家表示要把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央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扎扎实实地把讲话精神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为促进深化国资国企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月5日,国资委召开党委会暨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重要批示、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张毅主持会议,国资委领导出席会议,国资委秘书长、各厅局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会议再一次原原本本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国资国企改革问题的重要批示、讲话精神,结合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批示、讲话站在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高度重视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大问题,高度肯定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明确指出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对加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批示、讲话立意高远、内涵深刻,要反复学,逐字逐句学,每次学习都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在新年伊始再次学习,感到肩上担子重、责任大。
国企的钟摆:国企改革的破局根本 篇6
分配问题。当前对垄断大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导致了严重的分配不公,而且这一问题越积越大,深为广大民众诟病,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些专家学者虽然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经营者持股和经理期权等主张,但其在实践中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我认为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不能盲目地把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与国外企业相类比;二是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实行一套符合中国现状的分配管理制度,即实行公务员管理或者“准公务员”管理,如“行政级别制”和“专业人员职务聘任制”等。
思路问题。在通过“抓大放小”战略,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就以后,改革的动力有所减弱,改革的方向似乎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发生偏离,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做法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很多简单问题被复杂化了,一些具体问题又被抽象化了,理论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越来越教条化了。
所以我认为,垄断和公益性国有企业不能“股份化”,企业管理应实行“准公务”管理。在具体改革思路上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凡涉及资源垄断、行政垄断、国家安全、军工和具有公用性质的国企,一律应实行单一的“国有体制”,在上述领域已经实行股份化的国企,应分期分批回购,回归国有体制,从而确立一套严格科学的国企管理模式和架构。二是在竞争性领域的国企应逐步退出,让位于民营企业。
垄断问题。我坚持认为,国有垄断企业不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因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实行“股份制”。“股份制”企业的特点有二,一是产权明晰且要落实到自然人,而国有垄断企业的资产是全体人民的;二是企业资产可以交换、转让和出售。而国有垄断企业的产权十分明确,即全民所有或国家所有。当然,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是应该鼓励这样改革的。而在垄断性和公益性国有企业改革中可以搞民营企业的进入试点。试验成功后可推广,不成功就停止。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允许民营企业搞试点,而过早地引入了外资或外企。
因此,我们对国企改革的研究重点,首先要正确区分垄断领域的国有企业和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然后分类研究国有企业其他方面的改革。我认为国有垄断企业和公益性国有企业只有实行单一的国有体制。目前在国有垄断企业实行单一的国有体制即使不是最优选择,也应该是最正确的选择。同时,我认为这种改革思路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业的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效率问题。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效率孰高孰低,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亦不同。国资管理部门往往引用绝对效益和同比增长率,但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要的是“政绩”,而非“实际效率”。我举两个例子:从2009年和2010年的中央企业公开披露的经营情况看,资产利润率只有2.83%和3.49%,比存银行的利息还低很多。另外按照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统计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国有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为1.5%,而民营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为3%以上,相差50%。
这两组数字完全可以引起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和思路的反思,即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进行校正。
体制问题。从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长远目标出发,还是要把重点放在体制改革上。我认为如果再不厘清国企改革的思路,对国企体制改革进行校正,将对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并影响到诸如政府职能转变等其他方面的深层次改革。当前,要使国有企业改革走上正确的道路,就必须要明确“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迷航的国企改革 篇7
国企为什么要改革?
这看似一个非常原始的问题,但对保证国企改革不迷航至关重要。国企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在于:第一,产权不清晰导致较高的代理成本。以央企为例, 理论上“全民”才是央企的真正股东, 但在实践中全民不得不委托给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委托给国资委,国资委委托给某些官员去行使股东权利。这样一个过长的“代理链条”大大提高了代理成本,央企的股东代理人不可能像一个民企股东那样“关心股东的利益”。第二,政府作为大股东,必然行使对应的股东权利,包括国企高管的任免权利。但在“党管干部”思维的引导下,混淆了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与官员的边界,加剧了政企不分现象。突出表现为国企高管的“官员化”,他们不仅保留了与官员体系相一致的行政级别,而且国企高管与政府官员之间保持了密切的双向流动。以金融央企为例,几乎所有的央企董事长/总经理都来自金融监管部门。
在这样一个体制下,央企始终难以真正市场化:国企的高管更像官员而非企业家;国资委“婆婆”似的微观管理,不断侵蚀央企的自主决策权;国资委考核、组织部任免,导致国企高管的考核与 激励成为 相互脱节 的“两条 线”;一些“有背景”的国企高管又能轻松实现“内部人控制”,不少央企沦为腐败的温床,尤其以中石油窝案最为典型。
国企的问题不仅于此。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天敌,但中国的《反垄断法》目前并不适用于行政性垄断,致使央企可以轻松享受垄断利润。显然,这是最大的不公平。如果允许腾讯等公司获得电信牌照,中移动等三大电信公司股价将一泻千里。此外,由于国企与政府的“天然的联系”,国企在土地、税收/补贴、信贷、审批诸多方面都享有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 公正参与市场竞争”,但实践证明,正如胡祖六所言:“只要有国企就不可能公平竞争”。
由此可见,国企改革,不仅仅是为了让国企更有效率,更是为了建立所有企业公平竞争的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0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
20世纪90年代可谓国企改革激情燃烧的岁月。朱镕基出任副总理后,毅然决然打破国企的“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易”,拉开了国企改革大幕。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体而言有如下标准:产权关系明晰,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合理激励。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 股份制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得到推广,大量国企改制上市。
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迄今为止关于国企改革最重要的文件,标志着国企改革的最高潮。《决定》提出:1)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这一改革思路被理解为“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即“国退民进”;2)抓大放小,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4)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各级党政机关都要同所办的经济实体和直接管理的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5)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6)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
1998-2000年的国企三年改革攻坚,数千万的国企职工下岗、分流、买断,大批国企破产、改制、重组。这一轮改革延续到21世纪初,大部分央企实现了改制上市。
大刀阔斧的国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前,国企亏损累累,且拖累银行体系,形成大量坏账,银行体系坏账率一度超过20%,银行业陷入“技术性破产”。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从90年代初期 的20%多一路上 升至1997年的38.22%。不少国企陷入半停产状态,“脱困”成为关键词。改革后,从1998年开始,国企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国企改革倒退
无压力则无改革。中国的改革大多是逼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之所以取得进展,是因为大面积亏损已经让国企面临生死考验。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在国企改制红利、上市募集大量资金、中国经济进入最快速增长阶段、房地产大牛市、股市大牛市等多重因素带动下,国企从亏损累累变成了盈利大户。不仅国企的利润指标显著改善,而且国企与民企的效率差异也显著收窄(见图2)。
遗憾的是,在国企丰厚利润影响下,国企改革逐渐被国企做大做强所取代。尽管改革的口号始终响亮,但已经变得有名无实,甚至出现逆转:政企分开没有进展,至今国企高管依然保留行政级别 ; 一度推开 的管理层 收购 (MBO)因郎咸平指责国有资产流失而戛然而止;央企不断扩张,国进民退,2013年有44家央企入选世界500强;2010年“两桶油”的利润轻松超过民企500强利润总和;2011年民生银行行长直言“银行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央企屡屡成为地王引发 众怒 , 国资委于2010年责令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但央企并不理睬国资委)……
由于国企改革的停顿,以及国企利润的增长,国企固有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卷土重来,腐败丛生。结果是国企与民企的效率差异在2007年之后又迅速扩大, 甚至超过了改革之前的差距(见图2)。
现阶段国企改革迷航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度将国企改革提上日程。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此轮国企改革有两大主线: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混合所有制。
1.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概念的提出,发源于新加坡淡马锡模式。长期以来,淡马锡模式被中国视为楷模,前往考察者络绎不绝。之所以提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对国资委模式的反思。国资委成立于2003年,是为了解决当时国有资产管理“五龙治水”的混乱局面。国资委成立后,集中行使国有股东权利,提高了国企治理的效率。但是国资委逐渐形成了“管人、管事、管资产”的思路,“婆婆式”的管理风格反而加剧了政企不分。更糟糕的是,国资委是个有名无实的股东,因为国企高管都属于“中管干部”,由中组部任免。相比之下,新加坡淡马锡的职能类似于中国的国资委,但淡马锡对下属国企的管理高度市场化,国企高管的选聘、薪酬、奖惩都能市场化。
一个表面逻辑在于:淡马锡的组织形式是企业而非政府机构,其行为和思维方式显然比国资委更加市场化。这一点在中国也得到了验证。在国资委体系之外,中国将金融机构的股份交由“中央汇金公司”管理,中央汇金可谓中国的“金融淡马锡”。从实践结果来看, 金融国企的市场化程度更高。
问题在于,淡马锡直接向新加坡财政部负责。如果仿照淡马锡模式,国资委就没有必要继续存在。国资委显然更希望在自己下面组建若干个“中国淡马锡”。财政部与国资委在这一问题上的 分歧,估计是国企改革方案一拖再拖的原因所在。
但笔者认为,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只是学到了淡马锡的表面功夫。如果做不到以下几点,结果必定是“换汤不换药”:将国资委和中组部手中的考核与任免权力还给国企董事会;实现国企高管的市场化,彻底取消行政级别,由董事会向全社会“真正公开”选聘,并给予市场化的薪酬待遇。
2.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 制并非新 概念 , 早在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就已提出。那么为何再度提出这个概念?笔者以为,中央的意图是借助混合所有制,进一步降低国有股比重,以股权结构变化带动经营机制改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主任徐洪才一语中的:“国有企业不创新,只剩下华为、中兴、阿里巴巴搞创新;国有银行不创新,依靠民营银行搞创新,这不行。国企占用了这么多资源,有愧于自己的历史责任。混合所有制改革无非就是搭便车,让不用心的国有资本搭用心的民营资本的便车。”
问题在于,混合所有制产生上述效果,必须突破临界点,即国有股变成小股东。除非国有股份降低到50%以下, 否则国有股继续一股独大,国企机制涛声依旧。笔者在2014年10月应邀出席了“连线浙江——国企民企共谋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对话会”,在会议上民企代表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巨星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仇建平都直言:如果民企不能控股,搞混合所有制没有意义。仇建平还以自己收购杭叉集团的案例来说明:当时谈判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条款是巨星必须收购至少51%的股份。
2014年7月15日,笔者在李克强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发言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常有必要,但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对混合所有制还存有顾虑。”“什么顾虑?”李克强马上问。我回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拿出什么东西来混合?二是民营资本能占多大比例?三是混合‘联姻’后会不会受到干预?”
按照上述标准来衡量中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只能说是彻底迷航。在此案例中,中石化将销售子公司30%的股份出售给数十家外部投资者。结果如何?中石化销售子公司成功融资千亿元,但国有股依然一股独大(70%), 显然难以达到实质性改变经营机制的目的。
因此,当前尽管国企改革锣鼓喧天,但其实一片混沌。我们如今对国企改革的认知,在很多方面尚且不如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政企分开、退出竞争性领域等实质性问题已被束之高阁。以央企高管薪酬问题为例,当前的央企高管薪酬的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加快实现央企高管的市场化,而非靠限薪令“一限了之”。最先推出国企改革方案的上海,也宣布竞争性领域国企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由上海市委管理。既不提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也不提政企分开。有识之士莫不忧心如焚。
国企改革须找准痛点
笔者认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也好,混合所有制也罢,都只是达致目标的方法和工具。如果目标本身不清晰,工具亦无所适从。
只有找准国企改革的痛点,国企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就目前而言,国企改革的痛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央企在电信、石油、电力等行业的行政性垄断; 2)央企在房地产等竞争性领域遍地开花,与民争利;3) 国企高管的“官员化”,是政企不分的根源。只要不解决这一问题,国企高管薪酬问题亦无解;4)董事会的虚置。尽管不少国企都组建了董事会,但董事会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权力,独立董事大多是退休官员或其他国企的领导, 国资委和组织部都直接越过董事会干预国企。
浅谈国企改革 篇8
一、政府对民企的态度
2015年3月6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鼓励发展壮大民营领域就业机会, 中国经济不再依赖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重工业和低端出口业。2015年9月22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随行的15位企业家只有5位是央企一把手, 其他10位均为民营企业家。这充分表明了政府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国资入民企的目的
2015年5月8日, 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 提出发展制造业的目标。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宣布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 希望继续坚持政策导向, 把社会资源集中到制造业中。由此可见这次国有资本进入民营企业是要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这次新的改革之风主要吹向四大类制造业。第一是公共服务类, 第二是高新技术类, 第三是生态环保类, 第四是战略产业类, 包括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 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三、新改革的历史背景
为了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201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里提出一个政策, 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 以下简称《决议》) , 《决议》明确指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山西五大煤矿集团为例, 每家集团资产动辄几百亿, 民营企业没有过多资本入股, 即使入股占有的股权也是很少的一部分, 因此民营企业没有动力去参与改革, 这是最大的问题。中石油的下游改革将30% 的股权让渡给25家投资人, 最大的投资人也仅仅持有2. 8% 的股权。除此之外没有大的进展。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遇到困难。结果是制造业的持续下行。
201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由于无法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资本入股国有企业遭到困难。制造业民间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速到了2014年首次降到14. 2% 以下, 2015年4月份降低至9. 9% , 2015年8月份降低至8. 9% 。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在2012年6月份是49. 7% , 自此以后一直维持在低于50% 的水平, 到2015年8月份为47. 9% 。制造业的经理人采购指数 ( PMI) 2014年12月首度低于50, 为49. 6, 2015年2月突破50, 为50. 7, 到2015年8月份降低至47. 1。PMI一旦低于50则表明下行压力大或者进入萧条。由此可见制造业下行压力极大。
此外, 民营企业危机四伏, 其严重性不容忽视。从2011年开始, 民营企业在500强中制造业的比重从62% 持续下降到2015年的54% , 这个现象令人担忧。原因是制造业利润较低, 因此部分企业家选择退出进而投资地产等虚拟经济。根据胡润富豪榜的配资图, 制造业有58个企业进入100强却只创造了43个首富。地产只有7个企业进入百强却创造了37个首富。其他虚拟经济, 如软件信息, 有3个企业进入百强创造了15个首富。根据新华网2013年4月9日的报道, 大量民营企业被收购, 目前已开放的产业中前五名的企业基本都是外资控股, 而已开放的28个产业当中有23个产业外资具有控股权。民营企业前景堪忧。
四、面对新形态的制造业竞争要靠国家的力量推动研发
通过分析这次指导意见我们发现政府让民企自己决定稀释多少股份、如何定价以及入股后的决策模式, 而且合作的方式可以很多元。这是一个改革的新方向。但是民企与国企捆绑之后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 他们面临的竞争不是过去的竞争, 而是德国的工业4. 0, 美国的工业物联网, 面对新形态的制造业竞争, 我们必须靠研发优势取胜。
国企与民企结合后如何形成互补优势? 市场经济所主导的研发已经失败, 市场经济无法使得国企与民企注重研发的发展。在民企中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 , 国企中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是1. 86% , 而国际制造业平均水平是5% , 美国德国等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甚至达到10% - 15% 。由此可见, 民企国企对于研发的投入都不够。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研发。
2015年7月4日, 公信部部长苗圩写了一篇文章, 建议利用国家力量推动国企与民企一起进行研发, 和德国美国新型的制造业进行竞争。 称国家研发有三板斧: 第一板斧, 在2020年以前, 设立15个制造业创新中心, 2025年增长到40个; 第二板斧, 制造业智能化, 到了2020年希望能够降低成本的30% , 制造流程缩减30% , 次品率缩减30% , 到2025年这些比例调整到50% ; 第三板斧是打好基础, 即高端零配件和新材料要自己能够掌控和生产, 2020年40% 要能够掌控, 2025年这个比例要上涨到70% 。
这次改革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尝试。制造业目前也处于艰难的境地, 德国和美国等也给予我国制造业很大压力, 对于目前这一波的改革, 我们应该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 希望能够一改民营企业不愿入股国营企业的情况, 而由国有资本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 希望新一轮的改革可以为制造业的江湖注入一股新风, 让中国制造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摘要:201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民资入国企, 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近期国务院提出鼓励国资入民企, 改革之风主要吹向四大类制造业。国资入民企之后面临的是新形态的制造业竞争, 要靠国家的力量推动研发, 靠研发力量取胜。
关键词:民资入国企,国资入民企,制造业,研发
参考文献
[1]李强.国企改革与国企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 2015.
[2]李维安.深化国企改革与发展混合所有制[J].南开管理评论, 2014, 03:1.
从M市国企改革谈地市级国企发展 篇9
国资委成立10年来, 对中央企业 (以下简称央企) 进行了大力改革, 通过资源整合、调整布局结构、兼并重组等方式, 大部分央企已完成整体战略布局, 并形成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较强的竞争力。然而, 在央企改革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 大量地市级国有企业 (以下简称国企) 的改革成效却并不明显, 依然处于关、停、并、转的改革初期。各地区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资委) 通常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文件要求行事, 地市级国企改革也效仿央企, 如注重国企之间相互持股、优先国企内部的重组等。但由于地市级国企与央企在战略地位、资产规模、竞争能力等方面没有可比性, 因此直接模仿央企的改革模式不符合“因地制宜”的改革思路。
在实际运行中, 地方国资委与国务院国资委更像是上下级关系, 而不是相对独立的关系。国务院国资委往往以正式文件的方式向地方国资委发文, “指导”其进行国企改革。一方面, 地市级国企不具备央企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国务院发文不可能针对地方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因此, 探索适合各地市级国企发展的战略定位, 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M市国企改革概况
1.M市国企改革的历程和问题
2003年之前, 国有资产名义上由国资委监管, 实际上监管职能却分散于政府各部门, 监管行政化和“五龙治水”现象使得国资委形同虚设。因此, 国务院特设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3年应运而生。
M市于2004年成立地方国资委后, 学习国务院国资委采用的“抓大放小”方法, 对所属国企实行以产权为核心的改革, 从早期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注资经营责任制, 到近年实施股份制、兼并重组、转让拍卖、关闭破产“四路推进”, 逐步形成了“减负退出”的改革思路和工作措施。自2004年起, M市国资委对授权监管的432户国企实施清产核资整合改革, 到2009年, 基本完成了把下属企业整合到九大集团几十家企业的任务。目前, 国资委监管的国有资产总量为51.7亿元、净资产为13.8亿元, 其中正常经营性资产为46.9亿元、净资产为17.5亿元。
地方国企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 过于追求改革速度, 推行“全部卖出去”和“靓女先嫁”政策, 导致包括风华高科、星湖科技、蓝带啤酒在内的三家特大型企业及相关优质资产流失。
第二, 因忽视对地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布局, 造成大部分地方政府在第一阶段改革后所留下的国有资产总量较少、质量不高。
第三, 在改革过程中对部分员工的补偿未到位, 留下了一些历史问题, 成了目前M市政府信访和“维稳”工作的主要症结。
2.M市国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 拥有对接央企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后发优势。2009年, M市面临纳入“珠三角”发展规划的新契机, 大量廉价土地和便利的交通, 使其拥有相对的后发优势, 地方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但由于原来经济欠发达, 难以提供有效的城市综合服务和高素质人才, 只能采用“低价土地供给”和“税收减免政策”吸引投资者, 因此最终落实的大多是低端的工业项目。
第二,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加快改革攻坚的要求, 对M市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 M市提出以高新产业为主导的新城区开发投资。受重庆“八大融资平台”的影响, 政府计划通过国有企业打造融资平台为此服务。但此时才发现地方国有经济规模小、质量差, 根本达不到融资实体的标准。
第三, 在“国退民进”的呼声中, 地市级国企也成了关注的焦点。这些企业往往掌握着一些稀缺资源, 享受一定政策优惠。许多民营企业跟不上转型升级的步伐, 纷纷倒闭, 而有些国企从事的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如水务集团、交通集团等。这使得国企很容易成为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认为, 国企靠政策支持以非公平手段与民争利。
第四, M市国企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 “裙带关系”复杂, 造成民众的极度反感。在地市级城市, 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国企和事业单位因各种保险、福利较完善, 成为人们就业的首选。在这种情况下, 国企极易形成“裙带关系”、滋生腐败, 使得民众对国企在就业方面的不公平产生反感。
地市级国企发展的困境
通过对M市两年多的实地调研, 我们发现, M市国企存在的许多问题, 国内其他地级市国企也普遍存在。
1.地市级国企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
地市级国企在改革前期依据“退出竞争性领域”、“靓女先嫁”的指导方针, 导致一些优质国有资产流失, 剩余的要么与政府相关, 要么竞争力较弱。在这种情形下, 一方面地方政府只是想利用国企充当地方融资平台,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而对国企长期经营发展前景并不看好;另一方面, 企业自身经过多次改革和整合, 主营业务不突出, 发展动力不足。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政府需求的矛盾, 必然会导致发展目标不明、定位不清。
2.地方国资委仿照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的监管模式, 僵化脱节
地方国资委在组织架构和科室职能设计上, 大都与国务院国资委相同, 而不是以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为目的。由于央企具有数量众多、企业管理水平较高两大特点, 因此国务院国资委只需要制定宏观的政策性方针即可, 而地方国资委未考虑地方国企的实际情况, 不是以推动地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出发点, 只是转发和执行国务院国资委的政策方针, 以指示、文件、审核等行政方式, 监管下属国企, 脱离实际、照本宣科, 谈不上灵活性和针对性。
3.地市级国企的治理机制不完善
第一, 未形成合理的治理机制, 董事会和管理层实质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董事会代表股东 (国资委) 的利益就成了空话。
第二, 许多国企由原行政单位转化而来, 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 但是决策行为、考核指标仍倾向于行政化, 与市场严重脱节。例如, 企业高管不是来自人才市场, 而是由组织部门任命;对高管的考核依然沿用对党政干部的考核标准, 把企业高管当成政府干部并为他们规定了“级别”, 可以与公务员对调。这些做法, 一是造成组织考核与市场考核的矛盾;二是因企业高管没有“后顾之忧”, 导致经营激励不足;三是因信息不对称, 国资委对高管的约束不足, 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化。
4.地市级国企常常面临被划拨的风险, 产权边界不清
地市级国企名义控股人是地方国资委, 实际则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出于一定的目的, 常常通过股权划拨的方式进行企业之间的重组整合。划拨范围通常是地市级国企之间、地市级国企与省国企、地市级国企与央企等, 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划拨较少出现。这种划拨通常是低价或无偿的, 划拨的动机一般是增加地方长期财政收入或G D P、吸引投资、增加就业和“维稳”等。这种划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更多是出于政绩考虑的“拉郎配”式, 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5.人才激励不到位, 人才流失严重
第一, 优秀员工流失严重。反复的改革和整合, 挫伤了员工的情绪, 造成大量有能力的优秀员工流失, 留下来的很多都是追求安定、能力平平的员工;再加上企业中“裙带关系”复杂、“关系户”众多, 使得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
第二, 高管薪酬与绩效不匹配。对企业高管的绩效考核标准低, 很多时候只是按“官员”的行政标准进行考核, 但高管的薪酬却向央企、大型民企看齐。
第三, 近年来, 许多地市级国企都在推行管理层激励机制, 但却没有配套的员工激励机制, 最终造成中高层与基层员工的薪酬差距不断扩大, 影响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促进地市级国企发展的建议
虽然地市级国企存在诸多问题, 但是它们在推进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引导地方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实现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方面, 具有重要价值。针对M市的实际情况, 笔者提出建议, 在为M市的国企发展提供战略指导的同时, 以期为其他地市级国企提供借鉴。
1.投资公共基础产业
地级市国企应投资地方核心产业, 建立支撑并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公共平台, 进行中长期投资。例如, 投资使地方经济稳定发展的水、电、公共交通等基本生活物资和基础设施设备, 促进城市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及配套, 包括土地规划、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等支持城市产业发展的基础服务等, 这些私营企业没有能力经营或不愿经营、不宜让私企参与的行业。
2.构建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经营平台
选取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平台, 推动形成地方特色产业。各地拥有的资源不同, 构建的平台也应不同。但不管如何运作, 国企都应在平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 M市是旅游城市, 拥有大量自然景观, 政府可以将这些资源授权国企经营;通过国企这一平台, 整合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以旅游为产业“引爆点”, 带动其他相关产业 (如娱乐、酒店和商务会展等) 的发展, 从而使社会公共资源为地方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3.在引进先进产业中, 充当先行者, 承接产业配套平台建设的重任
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离不开大量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推动。地市级城市最大的吸引力不仅仅是产业园区的土地、厂房和交通, 而是园区的企业合理规划、汇聚特色产业的能力, 以及提供配套设备、吸引核心人才、园区周边生活配套等。这种整合创新服务平台, 是超越大城市产业园区的优势所在, 也是吸引中小创新型企业到地方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政府有必要组织地市级国企建设创新园区或创新平台, 为创新个体和中小企业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产业发展平台。
4.把握改革深化的战略发展历史机遇
第一, 随着大城市综合成本不断上升, 央企将推动一些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 实行“央地合作”, 发挥各自的优势, 形成发展合力。这就为地市级国企提供了承接央企产业转移、参与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机会, 要抢抓不放。
第二, 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推动经济向地方纵深发展, 地市级国企应凭借区域优势, 融入这一轮经济发展中而不是游离在外。
第三, 大中型企业向地级市延伸, 将加剧地方企业的竞争, 推动地方企业在管理、技术等方面全面提升。地市级国企应从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中, 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提升发展能力。
国企体制改革 篇10
一、国企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经济问题分析
对国有企业体制进行改革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 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中,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突破了固有发展模式, 无论是在运行模式上还是在管理模式上都实现了创新。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 国企在改革发展中仍旧存在一些经济问题。
1. 部门领导人员存在经济问题
国企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政府将主要经营管理权力交给国企自身, 这为国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平台, 但同时也为少部分官员贪腐提供了机会。少部分领导者在利益的诱惑下滥用职权, 利用国企改革为自己谋取私利, 例如, 在审批改革费用时, 少部分领导者就会利用此机会进行权钱交易, 将部分国有资产用低价转移到个人名下, 导致资产损失, 损害了基层员工的利益, 也阻碍了国企的进一步发展。
2. 清产核资中存在的问题
国企改革中有一项重要的审计工作就是清产核资,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 国企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存在账目混乱问题, 对于一些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账目的审核不够细致, 对资产盘点工作不够重视, 存在应付、流于形式的问题, 即使在对资产进行盘点时出现问题也没有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核销不符现象比较严重, 一些资产就这样在无形中流失了。少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处于内部因素少报资产, 极少数国有企业还形成一部分账外资产, 清产核资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 内部经济体制问题
内部经济体制问题也是制约国企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投资结构相对单一, 对于政府的依赖程度较大;法人结构不完善, 存在权责不清现象;市场化程度不高, 从某种角度来说仍旧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制约等。这些体制性问题虽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 但是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会发现其与审计制度有直接关系。如果加强对领导人员的经责审计, 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 就能够及时发现国企内部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最大限度的减小这些体制性障碍。
二、国企领导人员经责审计概述
审计部门将国家法律法规作为根本依据, 对国企领导人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以及财务状况进行严格审核, 有利于明确领导岗位的职责, 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监督活动。国企领导人员经责审计对于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 经责审计是政府发挥经济监督职能的重要途径
国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想彻底避免贪腐问题, 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就必须重视领导人员的经责审计, 明确其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 并从法律角度对其履行责任的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价。开展这项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国企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能够消除一些领导干部的侥幸心理, 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 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做贡献。虽然政府主张继续深化改革, 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政府一面将管理权力交还给国企自身, 一面又要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能, 经责审计工作是政府对国企进行经济监督的重要途径, 对于维护国企内部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经责审计是政府考核国企领导人员的重要方法
国企领导人员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会对国企改革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加强对领导人员进行考核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实施经责审计制度以后, 审计部门会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进行严格审核, 一方面要对其工作性质进行定性分析, 明确其任职期间是否存在以权谋私、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 一旦发现发现存在这些问题, 要根据法律规定追究其责任;另一方面要对其工作成绩进行定量分析, 包括有没有完成预期收支计划, 有没有根据国家要求完成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等, 然后对其业绩进行客观评价, 及时发现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为未来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可以说经责审计弥补了传统考核机制中的不足, 逐渐成为考核国企领导人员的重要方法。
3. 经责审计是国企完善管理体制的必然选择
国有企业改革以后, 市场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的决定性因素, 这就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内部会建立股份制, 股东、董事会以及各个阶层管理人员会有不同的权利与职责, 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制衡关系, 避免一权独大问题。而对于外部治理来说, 企业领导者要充分了解市场发展形式, 敏锐洞察市场上的变化, 并将此作为依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在这种形势下, 传统的管理与监督机制显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并经责审计机制就能够弥补传统机制中的不足, 通过实施该机制实现内部与外部的同步管理,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三、加强国企领导人员经责审计、促进国企改革发展
1. 建立健全经责审计体系
为了避免该项工作流于形式, 发挥经责审计工作的价值, 国有企业应该配合政府建立健全经责审计体系。首先, 制定出全面的经济绩效指标, 尤其对于那些运行状况比较复杂的国企, 不能使用单一指标对领导人员进行评价;其次, 制定评价指标时应该遵循客观性的原则, 审计过程中要将这些指标作为依据, 避免主观性;最后, 审计指标中所包含的内容要全面, 不仅要重视财务指标, 同时要将其他相关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总结来说就是在经责审计体系中引入绩效审计体制, 使审计过程更加灵活、全面。在对国企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时, 要严格落实审计体系中的各项机制, 真正发挥这项工作的价值。
2. 落实岗位责任制、提升审计效率
前面在分析国企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 提到在清产核资中存在账目混乱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是由国企内部领导岗位职责不明确导致的, 出现问题以后相互推诿, 具体责任也就无法追究, 应付了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 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 经责审计中谁的管辖区域出现问题就找谁负责, 根据法律和政策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一方面要及时处理已经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所有领导干部起到提醒和约束作用;其次, 要明确经责审计范围, 其中要包含具体经济事项, 这样经责审计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第三, 要明确审计工作中的重点, 理清国企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及时发现内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 要提升审计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 在对国企领导人员进行经责审计时做到客观公正, 真实准确的反应出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经济业绩。
四、总结
为了维护国有企业内部经济秩序的稳定, 实现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 我国建立了经责审计制度。通过实施这项制度对国企领导人员进行考核, 发挥政府的经济监督职能, 同时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 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国成.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资国企审计的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 2014, 06:42-47.
[2]审计署济南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刘璇, 王贵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 2015, 02:36-41.
[3]汪立元, 顾晓敏.基于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上海经济研究, 2011, 08:99-105.
[4]王波, 李侠.论国企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J].中州大学学报, 2002, 02:7-9.
[5]杨肃昌, 肖泽忠.“双轨制”审计体制新论:改革的实施和理论辨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 01:11-17.
国企改革方向 篇11
这些疑问反映出一个事实,即市场对于国企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的关系还吃不准。准确理解国企改革的政策方向十分重要,也直接关系到今后如何判断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走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企改革的一些举措,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从总体上看,中央要求推动国企改革的决心很大,但实际推进速度并不快,甚至连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发布都有所延迟, 20多个省市先后发布的国企改革规划和指导意见似乎也都浅尝辄止。其中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国企改革仍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不够明确。
第一,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国资委曾将国有企业的定位总结为“四论”:一是命门论,即国有经济是“命门”;二是“基础论”,即国有经济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三是“加强论”,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四是“防流失论”,不能在阵阵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据此可以理解为,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强化国有经济的支柱性地位。也有人质疑,虽然国有企业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国有部门对私人部门的挤压、国企对资源的主导和垄断行为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潜在阻力。
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首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企是国家领导层履行政治和经济职能的重要抓手,国企履行上述职能的前提条件则是自身规模和实力的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国企备受诟病的诸多问题并不仅仅靠国企改革就能得到解决,比如消除垄断需要配合行业改革,像中石化的混改措施,尽管允许私人资本进入二级销售公司,但难以打破整个行业的垄断格局,也没有实质影响到行业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国企改革需要从“既要最大化经济效益,又要兼顾多重社会目标”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第二,国企改革的思路是什么?去年国务院《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但在今年的《意见》中,“出台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列为深化企业改革6项工作中的第3项,相比之下混改的内容稍有弱化。混改的核心是希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国企,改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但出于对借混改之名使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心,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无形中放慢了。
毫无疑问,多种形式的所有权有利于提高国企效率,私有化并不是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对于目前国家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而言,私有化未必有利,否则将面临财富集中和私人大企业主导国民经济的风险。对于国企所有权的改革,有很多市场化的措施可以选择。公开上市可能是增强国企公司治理的有效方式,因为它要求企业采用国际公认的信息披露、会计和董事会架构准则。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考虑将社会资本(由股权基金、养老基金或其它形式的社会基金所提供的资本)作为吸收外部资本的首选。公私合作模式(PPP)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工具,可以考虑在比较适合的领域,通过PPP将国企市场化或者降低国企的作用。
虽然国企改革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但是,国际上确实存在一些公认的市场化导向的改革目标,如增加透明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的公司治理等等。
明确上述问题有助于市场判断政府和国企的关系、政府对国企提供支持的可能性,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据此,我们判断,国企改革始终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不应该与市场化改革逆向而行。
浅谈国企改革之路 篇12
第一阶段:1979—1986年, 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 主要表现为放权让利。传统的国有企业由政府垄断了企业近乎全部的剩余权利的奢望, 企业没有创造剩余产品的积极性, 因此国有企业长期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针对传统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者缺乏自主权和低效率运行的弊端, 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 推动国有企业经营层面的改革。企业经营者有了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第二阶段:1987—1993年, 国有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思路是强调国企改革从放权让利转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轨道上来。具体做法是强调完善承包制。承包制推行初期的确起到了调动企业和职工积极性、推动国有经济发展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如国家财政入收入严重流失、企业承包者行为短期化、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第三阶段:从1994年开始至今, 国有企业改革围绕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企产权结构”的目标不断努力。1994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在国有企业中展开。通过产权结构的改造, 最终使国有企业成为“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现代企业产权结构的制约下, 政府不能再直接控制和经营国有企业。从而使国有企业能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 不再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存在。
回顾国企改革历程,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有企业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中心环节就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目前来看, 我们不少国有企业离此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主要表现在:产权结构不合理、由产权问题造成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问题, 产权改革进度相对滞后。因此, 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理清思路, 解决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是我们为什么要推进国企产权改革?众所周知, 我国国企的改革是从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开始的。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 国企改革都围绕着这个命题展开。但改革在不断推进, 国企的经营状况却没有根本改观, 不良资产数量仍不断增加。究其原因是上述改革没有触及国有企业的制度缺陷———资产无人负责。当国企经营不善导致亏损或资不抵债时或投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时, 除了国家埋单外, 没有任何决策者、经营者对此承担经济损失的责任。
其次, 我们如何才能推进国企产权改革?国企产权改革着重点应放在引入外来资本上, 实行混合所有制。只有引入这种能够承担风险、有人负责的人格化产权主体, 国企才能实现脱胎换骨的制度变革。目前能够导入的资本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外资资本, 只要是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允许的产业和企业范围内, 应鼓励外资并购国企;第二类是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 这里的社会资本是指那些已经改制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或其他国有资本。只要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 社会资本及民营资本应与外资一样, 都可以参与国企改制, 从经济安全角度上说, 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制的领域应该比外资资本更宽;第三类内部人资本, 主要指改制企业的管理层、骨干和职工。内部人资本对于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尤为重要。改制时, 国有大中型企业首先要进行主辅分离, 使主辅企业之间的关系由母子产权关系转为市场交易关系;通过主辅业分离, 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瘦身、减肥, 然后, 再对主业进行整合, 最后才能进行改制。实施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其股权结构应是以引入外部人资本为主, 属于开放式的股权结构。内部人持股的目的, 只是为了使内部人的利益与外部人的利益趋同, 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所以, 对内部人持股的份额应有限制, 以确保实现两权分离。而国有小企业改制时大多规模小、效益不好、对外部投资人缺乏吸引力, 应多选择企业管理层、职工持股的模式 (内部人持股为主) , 这种选择更适合国有小企业的发展。
最后, 如何看待和应对国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这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国企改制成本支付;二是国有资产流失。我们先来谈谈国企改制成本支付: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国企改革也不例外。结合中国国情, 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成本大体由七个部分构成:一是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二是离退休人员社会化保障、社会化管理;三是国有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四是企业改制时内退职工的保障费用;五是困难企业长期拖欠的职工工资、医药费、集资款;六是企业长期挂帐的各种损失;七是企业难以收回的应收帐款等。国企改制成本的支付不能称为国有资产流失。从保护职工权益、体现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 政府花些钱来营造有利的市场交易环境, 调动市场资源使国有资本能够真正实现有进有退。这种做法谈不上是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是伴生在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不良现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交易性流失;二是体制性流失。国有资产交易性流失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不评估、低值评估、低价转让、暗箱操作、巧取豪夺、腐败等多种行为所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近年来, 由于国有企业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时, 不有一套现成的、成熟的、科学的操作规范, 发生了许多不规范、不严密、不公开的操作, 再加上少数人有意钻体制空子侵吞国有资产, 产权交易性流失也就由此产生。目前, 这种流失方式已经人们的普遍关注, 再加上国家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 国企产权改革的政策措施和操作程序越来越规范, 监督力度也越来越大, 防止交易性流失的办法越来越多, 这种流失的势头已有所遏制。体制性流失是指因国企治理结构不健全、投资决策失误、管理混乱、经营亏损、监督力度不力、腐败、侵吞、浪费等体制性因素引起的国有资产损失或转移。这种流失大多发生在非交易状态下, 国企产权并未改变性质, 再加上体制问题的解决非一时之功, 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但不发生产权交易不等于不会发生国有资产流失, 更不能因为国企改革中存在国有资产流失而停止产权改革前进的步伐。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制定国企股权转让的规则, 防止内部人和外部人利用各种手段寻租、投机。
中国国企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 它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试错、不断改革的过程。只要我们理清思想, 兼顾公平和效率, 在变革中稳步逐步推进, 就一定会取得国企产权革命的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1]杨瑞龙,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