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方向

2024-10-01

国企改革方向(通用12篇)

国企改革方向 篇1

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天,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并不能简单地将这些问题归咎在国有企业的存在上,而是应该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切实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一、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1. 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

国有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必须在符合国家关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方针,并且充分考虑经营状况、产业分布、功能作用、战略地位、规模大小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来开展国有企业的改革。

2.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键注意点

第一,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实现形式,要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同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运行规律。国有企业在企业形态上的发展方向,要受到企业多元化存在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构建“产权多元化、经营组织形态多样化”的新型国有企业体系,这也从客观上要求根据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来实施针对性的产权实现形式。

第二,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中要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关系着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其根本目标是让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获得市场竞争力。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力求让各利益相关者在基本原则之内达成共识,而不是泛政治化。

二、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多措并举

第一,促进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和重组。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和重组,有助于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并发挥国有企业的引导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采取直接措施促进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和重组,制定相关的措施和优惠政策,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并切实维护合法经营企业的利益。

第二,在宏观制约下鼓励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相较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等产权改革主体而言,外资企业(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国际跨国企业)在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知识水平及市场占有量上都有着极大的优势,因此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引入这些外资企业,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但需要注意的是,外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资本制度下的企业,外资的并购很可能造成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导致外资对我国重要行业的垄断和控制,从而威胁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必须在宏观制约下鼓励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如强化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

第三,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国有企业。相对于外资并购,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并不是以长久控制为目的,只要确保约定退出时不得将企业出售给竞争对手,那么国有企业被竞争对手吞并的可能性就可以避免。此外,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后一般不会对原有管理层进行大规模改组,因此国有企业管理层更愿意被私募股权基金收购。

三、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构建规范的制度环境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问题不能完全依靠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的确立来解决,公司外部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经营活动,为此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在产权改革的同时,确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强化劳动力、资金及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及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等制度环境的构建,具体说来:

第一,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转变政府职能。在对国有经济进行布局调整和企业制度改革的同时,政府要彻底转变工作方式,将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指导的职能和对企业及其经理人员业绩评价的职能,交由与政府完全脱钩的中介组织及行业自治组织来执行;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从直接的经济利益联系上脱钩,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经济关系应改变为税收关系、国有企业向政府主管部门上交利润的关系改为向国家出资者代表上交利润的关系。

第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完善资本市场。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程度,为此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革(如城市公用事业、机场建设等领域,外资经济可以进入而国内非公有制经济却很难进入);构建有利于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和流转的融资服务体系,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功能,并且切实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三,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国有企业改革法律层面上的硬性保证,只有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法律制度,科学设计有关的市场化程序和机制,解决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规范性和规则性问题,才能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外部法制环境。笔者认为,构建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法规的外部制度环境,应该从产权改革宏观指导性和产权改革操作程序这两个层面入手进行完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法律规定的保障,但在现实具体操作中,应当制度切实指导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实施细则)。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这就意味着在国有企业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到国有产权在社会性方面相对于私有产权存在的优势,充分考虑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性质,从而让国有产权的公益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白汝鹏,李桂荣.正确把握国企改革方向,实现“后危机”时代稳步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

[2]江华,戚聿东.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社会保障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5,(6).

[3]蔡万焕,刘震.关于国有企业讨论的最新进展及背景原因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2,(11).

国企改革方向 篇2

课程前言

按照论坛的要求,我想就经济新常态下的国企薪酬的问题跟大家共同地作一些交流。就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们如何评价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的现状和以往成效;第二个问题,目前国企的薪酬分配面临的新形势,因为这一次讲新形势、新状态,还有是下一步的改革思路。就这两个问题。

一、国企薪酬分配的现状和成效

刚才翁教授和贺主任都讲到了一个问题,国有企业的薪酬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国务院国资和地方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国企的薪酬改革多年来,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近几年社会各界也普通关注。那企业职工也非常地关心。多年来,遵循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按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改革发展,积极稳妥分阶段地推进这项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的创新。努力地构建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薪酬分配的一个机制,这一点还是肯定的。

那总体来看,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有这么几个成效和大家分享。

第一,初步形成了与经济效益联动的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效益导向的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一部分竞争性的中央企业初步形成。那这个分配机制是确保分配的调控,既满足国家的宏观调控要求,又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上是趋于合理的,收入分配的差距得到的一定的控制。那三中全会提出来,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在相融合的同时,薪酬分配改革初步地解决了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问题,基本建立了按贡献进行分配的机制,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成效。

第二,构建起了与业绩紧密联系的高管薪酬管理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经过管理体制的有效规范和薪酬水平的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特别是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在薪酬管理上逐步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确立了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的管理理念,促进了国有企业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那在这些年的探索中,特 1

别是近几年,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还积极地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规范的董事会建设。那在董事会建设的过程当中,探索建立董事会依法决定高管人员薪酬的机制,这是第二个成效。

第三,建立了依法规范、注重和谐的用工的制度。在这一方面国有企业还是一直按照《劳动合同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规范企业的各类用工,企业的用工制度,因为它是薪酬分配的一个基础和前提,所以国有企业不断地完善用工管理,通过依法签订合同,明确企业与各类用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按照合同的约定,加强企业各类用工管理,劳动关系一直还是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所以,综上,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内容,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一直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来不断地推进,那在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其实它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作用。近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经营业绩和发展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与企业内部的薪酬制度改革,与增强企业的活力,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以企业逐步地构建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是分不开的,那第一块的情况就把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的一个总现状、状况,特别是它怎么评价以前过往的一些做法、工作,跟大家作一个交流。

二、国企薪酬分配面临的新形势和下一步的改革思路

(一)国企薪酬分配面临的新形势

重点谈一下第二个问题,现在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面临的形势和下一步的改革思路。今年中央也确定,特别是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现在通过这么多年的改革,现在多数企业都处在关键的战略转型期,面临的经营环境十分复杂。那昨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那我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更加强调,明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的需要。那在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的要求下,我们过去建立在企业高速发展,因为不是光企业高速发展,我们整个经济在前几年都是在高速的发展。那企业在高速发展基础上原来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变化和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也有一些新的机遇。

1、国企自身的问题

从中央企业的薪酬分配工作来看,自身也有一些问题,主要是几个大的方面。第一个问题,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还不到位,包括三项制度改革,三中全会专门提出来,国有企业以后要深化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那就说明这个机制目前在国有企业还没有改革,尚不到位。第二个问题,企业的约束激励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第三个问 2

题,一些行业和企业还存在着不合理的过高或偏高收入的现象。那这些问题,有些解决起来需要过程,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化来逐步解决。

2、国企新形势下要处理的关系

现在国有企业除了面临这些问题,我们更多的是面临一些新形势下要处理的关系,有四个关系要关注一下。

第一个关系,经济由高速转入中高速发展给企业带来的薪酬增量的来源减少和企业薪酬需求增加的关系。那经济原来在高速发展的时候,企业的薪酬与它相适应、相匹配,那调控空间的余地就大一些,那现在到了中高速,到了平稳发展及其,工资的增量来源就少了,可是企业,包括前期也有一些国家有要求,包括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的关系,那在薪酬的需求增长上还是有一些要求的。那这个关系如何处理?这是第一个关系。

第二个关系,加强收入分配的监管、调节收入分配的关系和企业改革发展需要适度地增强激励力度的关系。分配作为增强企业活力的手段,在改革发展中,一直需要有一个激励约束的力度,但现在在改革发展30多年以后,我们要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关系进行调整。要对企业的薪酬分配有一定的规范,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和企业改革发展,它又需要适度增强激励力度,这个关系如何处理?

第三个关系,化解产能过剩、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用工结构、承担就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进入到三期叠加,其中有一个是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那在结构调整当中,化解产能过剩必然要涉及到对人员的调整。国有企业又要承担很多除了经济责任的社会责任,那促进再就业,很多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而言也是要承担的。那这个关系如何处理?

第四个关系,规范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那下一步与高管逐步职业化、市场化的关系如何处理?现在国有企业的薪酬改革,不仅面临新形势,挑战也是非常大的。自身的问题要解决,要去调整,同时还面临这些新的问题、新的关系需要处理好。

(二)国企薪酬分配下一步的改革思路

1、改革思路

那下一步的改革思路。中央国务院非常地重视这项工作,去年初,2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那今年在9月份、10月份、11月份,相继先后对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和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的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又下发了文件,提出了要求。那下一步的改革思路,刚才两位人大领导都讲了,我也有同感。改革思路是从这四个方面去进行关注:

第一个改革思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健全中央企业薪酬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这是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要构建一个激励约束机制,这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第二个改革思路,要根据企业的功能定位和其本质属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原来我们对企业的管理,因为企业融入市场的程度还不够,分级分类的管理还不够。现在地方国有企业,有的已经进行了分类,下一步国家还要从国家国务院的层面来提出分类的标准。那在下一步的分类管理当中,根据分级分类的管理来提高薪酬分配调控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思路。

第三个改革思路,坚持效益导向与注重公平相结合,引导企业在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处理好企业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关键的业务干部,如销售这些关键人才,还有一线职工、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企业应按照在提高效益、效率的基础上,怎么样更兼顾公平来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第四个改革思路,要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加强薪酬分配的规范管理,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的薪酬分配的薪级制度,这也是三中全会对于监管机构提出的要求。

2、具体改革

那具体的从三个方面去推进这项改革。

(1)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精神,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

第一,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精神,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这一次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改革,中央下发了文件,也是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全体会议讨论通过文件的。这个文件的通过,它不仅仅是一个要将偏高过高的收入进行限定,不仅仅是“限高”,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形成机制。重点是科学设定薪酬结构,完善确定办法,健全考评机制,同时这次对统筹薪酬福利待遇、加强监督管理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它也是一个统领,也是薪酬改革提出的一个具体要求。

下一步改革,应是结合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益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的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质的薪酬分配机制。同时,还要按照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要建立与中央企业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的功能、性质相适应的薪酬分层分类管理的制度和差异化的薪酬管理办法。

那在这里面强调四点。

第一,我们现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对中央和国资委,或对监管机构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或是对组织任命的企业负责人,要严格地规范薪酬水平和薪酬的管理。同时,根据企业的功能定位、经营业绩考核和履行政治社会责任这些情况,合理地确定他们的水平,这是一个层级。对这些人员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严格规范薪酬水平,同时要合理地确定他们的薪酬水平。

第二点,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要逐步地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那下一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要按照职业特点、能力水平和契约化管理,实行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这是现在大家都谈到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那职业经理人,我们下一步也是一个企业走向市场的方法、手段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职业经理人绝不是说一个翻牌,职业经理人,不仅仅要看其产生渠道,也许是市场来的,也许是企业产生的,不仅仅看产生渠道,主要要看其任用方式、管理模式,是否有一个契约化管理,有退出机制,是不是着眼于机制方面的建立,对真正的实行职业经理人的,那下一步要按照市场化的薪酬分配制度。

第三点,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逐步落实符合条件的董事会的薪酬决策权。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一直在推进董事会的试点建设工作,董事会建设也是强调一定要有健全的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那只有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就应该落实董事会依法按照市场机制来选聘和考核经理人员,来合理地确定经理人员的薪酬和水平,还是要加快市场化的建设,加快董事会的建设,由董事会来对它聘任的经理人员来合理地确定其薪酬水平。

第四点,要合理地确定并严格地规范企业负责人的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这些方面都提出了原则要求、具体规定,特别是有一些量化的规定,下一步中央企业负责人的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将有所遵循,逐步地更加规范。这是第一个,下一步改革要从这方面去做。

(2)完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二个,关于职工的收入分配,要完善制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下一步在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上,在薪酬分配管理上,我们应该是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监管的要求,在功能定位和分类的基础上,从薪酬水平的定位、薪酬增长的机制、管理模式这些战略的角度合理地确定与国有资本功能目标相适应的职工收入分配管理的政策,完善监管的方式,明确政策导向。

具体来说,下一步对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实行更加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要与劳动力的市场价位去接轨。对其他类型的企业,我们参照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要对它进行有针对性的收入分配的调控机制。要通过对标,通过一些调控管理,对不合理的过高、偏高的收入,要强化预算管理和调控,要严格地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管理。下一步还是要对竞争性行业的企业,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按照劳动力市场价位对标去放开,或是把自主权 5

交给企业,这个责任主体,或它有董事会的,由董事会来确认。那对于其他的企业,还是要根据其功能特点来进行一些管理与调控。那在企业这个层面,要进一步地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依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调整好内部收入分配关系,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发挥好分配的杠杆作用,特别是对企业在内部分配管理的时候,企业要对改革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科技、管理等关键的人才和业务骨干,要创新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更好地激励和留住人才,这是第二个方面的具体想法。

(3)深化国有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第三个方面,下一步要深化国有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前面我谈到了,三中全会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专门谈到了一个机制问题,现代国有企业下一步要深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要能上能下、职工要能进能出、收入要能增能减的机制。那这一项改革是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任务,国务院国资委下一步对企业有一些指导,因为这是企业内部的改革,但国务院国资委要下发文件,有一些指导。这一项改革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的目标要求。

30多年来,这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在竞争性行业的企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国有企业当中,特别是中央企业,一些建筑行业的企业、商贸企业,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第一是积累了很好的做法和经验,另外,一些改革确实比较到位。但这个改革在整体层面上,有的企业还未到位。

“三能”的改革,这三个方面不仅仅涉及到分配,还涉及到用工管理、用人制度改革,这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的改革,促进“三能”改革到位,应重点聚焦在企业怎么做上,企业应该怎么做,要着眼于机制的建立,改革要在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下一步在“三能”上,不仅要在能进、能上、工资能增的方面推进改革,如进,要全面地推行公开招聘制度,保证人员进得要公平公开。在上,要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职业发展通道,做到上有发展通道。要建立工资水平的市场对标机制,确保工资增得合情合理,我们要在这些方面,要在进、上、增方面进行改革。

下一步,还要在下、出、减这些方面取得一些改革成效。如要构建员工的正常流动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出的渠道通畅,我们不是要让职工来回频繁地进出,但要有这个渠道(通道),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当中,用人权应该在企业。另外,如果职工严重违反了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也要跟职工能够解聘得了这个关系,这个渠道要流畅,退出机制要有。在能下方面,要建立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选拔任用机制,做到下有考核依据。要让人下来,为什么让他下来?考核评价体系的机制要健全。再有,加大薪酬制度改革的力度,强调企 6

业员工的薪酬结构优化,那是不是要建立一定的浮动的薪酬的比例,把浮动薪酬与企业的效益、个人的绩效紧密挂钩,这样就能够确保收入能增能减、企业的薪酬结构方面要有基本的一块是保其基本生活的,那这一块不一定要随着效益的波动,要有一个保基本的基本保障。那要有浮动的部分,浮动的部分应与企业的效益密切地挂钩,这样就能使企业的收入在减的方面能够减得明明白白。下一步的改革,不但要巩固以往的改革成果,还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

那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是企业内部的改革,它是一个构建机制和活力的问题,要着重企业内部的市场化用工分配的机制建设,下一步我们要指导中央企业从构建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市场化机制出发,严格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努力使企业的薪酬分配的制度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各位领导、来宾,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人员,也关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所以,我们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体的部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扎实地推进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为促进国有企业的持续与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国企改革方向 篇3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国有化浪潮

综合各种研究资料,虽然有国家就有国有企业,但各国国有经济的规模、比重和配置结构受各个国家实行的社会制度、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民间资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能力和调节方式、国家资源条件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并随之而变化,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国有化浪潮与私有化浪潮。

从世界史角度看,国有化作为一种浪潮首先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苏联。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以及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在世界幅员最大国家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的国有化浪潮,也不能不受到它的重大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后诞生及其采取的大规模国有化政策,相继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世界出现了东方和西方两大阵营。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初期,国有企业只存在于一些私人资本所不能承受的公共部门,规模较小。西方国家的第一次国有化浪潮源于1929年经济大危机激发的“凯恩斯革命”。为克服市场失灵造成的重大困扰,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经济困境,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各国进行了国有化运动。但国有企业的普遍出现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同时,在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纯粹靠自由竞争维系的市场经济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以缓解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对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束缚。

如英国战后经历了两次国有化浪潮。二战前英国国有企业的比重很低。从1945年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工党政府以27亿英镑的代价向私人企业主赎买了钢铁、煤炭、航空、通信、电力、运输、煤气等部门以及英格兰银行,国有化部门占国民经济部门的比重为20%,形成第一次国有化浪潮。1974年工党再度执政,又掀起第二次国有化浪潮,国有部门发展到部分制造业(如造船、汽车与飞机制造)和建筑业,还对25家大型私营企业参股,并采用国家和私人合资的形式开发北海油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占全国固定资产的20%以上。

法国先后有过三次国有化浪潮。第一次发生于1936年,社会党政府对航空、铁路、军火等企业实行国有化。二战后,为恢复和重建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政府颁布法令,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系列加工工业及大公司改为国家接管。第三次国有化浪潮开始于1981年,社会党的密特朗政府颁布了国有化法律,将全部存款在10亿法郎以上的大银行和拥有2 000名以上职工的大企业收归国有,国家所有和国家控股的企业达4 300多家,1987年国有企业职工达237万多人。经过1981年~1982年第三次国有化浪潮之后,法国国有工业企业的营业额占工业企业总营业额的40%,出口额占工业出口总额的34.6%,投资额占工业投资总额的30%,职工人数占工业企业的23%。到1990年时,法国国有企业产值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投资额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7.5%,出口额占其总额的25%。

意大利的国有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19世纪40年代即成立了国营铁路公司。1861年全国统一后,在邮政、电话、烟草专卖等行业也开始实行国有化;1933年出于拯救处于萧条中的国民经济的需要,组建了工业复兴公司即伊里公司;1953年成立了国家碳化氢公司即埃尼公司,控制石油化工部门;1957年在政府中设立国家参与部,专门协调管理国家控股企业;1971年成立了国家工业股份公司,这是一家由国家控股、专门对危机企业进行改造的“企业病医院”。上世纪70年代初,非金融国家企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高达19.4%,是西欧国家中最高的;到80年代,这一比重降到了15%左右。1981年意大利国有企业雇员总数达130万人,占20人以上企业就业总人口的27%,产值占25%,固定资本投资则占了近一半。1991年意大利国营经济在全国总销售额中占23%,在全国总投资额中占33.4%,在全国总就业人口中占20.8%。国有企业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政府借助国有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薄弱部门,平抑经济的周期波动,与进入意大利的国外跨国公司竞争,因而历届意大利政府都十分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意大利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战后的德国,公共企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稳定。虽然没有出现国有化的浪潮,但联邦及地方政府拥有或参股的公共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公共企业的名义资产约占整个经济的18.6%,固定资本投资占14.8%,总产值占11.1%,就业约占10.1%。公共企业分为国家独资的纯公共企业和国家参股的混合企业,在基础设施行业中举足轻重,如,在供电行业中占98.7%,煤气业占97.7%,供水业占99.2%,运输业占90%。此外,其公共信贷机构和保险业占整个行业的比重也达到74.2%。

瑞典国有企业的比重较高,其中以赢利为目标的竞争型企业占国有企业的70%以上,总数约1 000家,都实行股份制,国家一般控股达51%以上。1990年瑞典国民生产总值为2 035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3 660美元,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有国有企业1 300多家,主要分布在一些基础工业,在这些基础工业中,国有股份占25%~85%不等。

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存在国有企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例最小,大部分国有企业隶属国防部,如原子能、宇航,还有邮政、铁路、电力等部门以及一些非赢利性的公共服务行业。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政府创办的一些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能源部门、基础设施部门、提供公共产品部门和科技开发部门。美国的国有企业分别为联邦、州和市镇所有,国有企业国民收入仅占整个国民收入的1.2%左右,国有企业资产和就业人数仅占全国的1%左右。据统计,到1979年,美国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为1 794亿美元,仅占全国国有固定资本净值的23%。美国的国家所有制经济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包括土地和各种建筑物在内的政府不动产;二是由各级政府投资兴建的交通、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三是政府投资建立的国有企业和官私合营企业;四是国家对科学研究的投资。这四类国有财产占美国国家财富的近1/4。其中邮政、公路全部属于国有,但铁路和电力行业国有部分仅为1/4。

日本国有企业的比重高于美国而低于西欧,日本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从战争结束时的7个迅速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14个,国有企业大约占全部企业数的10%。其中,邮政、水电、运输等公用事业由政府管理,其他竞争性国有企业称之为特殊公法人企业,即一方面以经济法人的身份和私营企业一样参加市场竞争,受民商法支配,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国家特别公法的要求,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

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加强了政府干预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极大地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西方世界出现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分配改善的“黄金时期”。各国的国有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走向成熟,成为西方社会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积极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引导投资实行计划化的重要作用。从内因来看,西方国家一次次的国有化浪潮大都直接与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克服经济社会危机有关。从外因来看,西方国家的国有化浪潮又受到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影响。

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二战以后也掀起了两次国有化高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为了振兴民族经济,推动本国工业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将殖民企业和殖民地的经济管理企业,包括海关、银行、税务机构,以及原殖民者拥有的足以垄断或操纵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实行国有化。因此,这次国有化高潮实际上是民族解放运动在经济领域的继续。第二次在20世纪70年代,在中东产油国收回石油资源主权的斗争取得胜利的鼓舞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又掀起了收回自然资源主权的高潮。一些国家把实际操纵本国经济关键部门的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并使一些矿山资源和农渔业资源回到本国人手中。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争取经济独立、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建立较完整的市场机制、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带动其他经济成分发展、推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私有化浪潮

也许是应了“风水轮流转”的那句老话,随着国有化浪潮的演进及其积极作用的日益发挥,其消极影响也日积月累起来。历史进入8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面临着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客观要求。

从西方国家来看,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管理不善,经营效益差,财政负担重。比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对亏损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有时高达国家财政支出的一半,是造成预算赤字、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国家财政投入高于国有企业产出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企业甚至在一倍以上。如英国的煤矿、钢铁、铁路的国有企业1973年~1975年需国家补贴6亿英镑,1984年~1985年猛增到40亿英磅。1984年世界500家大企业中,国有企业利润率平均不超过2%,而民间企业的同一指标则在4%左右。二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变化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整。在发达国家中,最早实现国有化的都是那些耗资多、回收慢的基础性产业,这类企业在国家的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由国家兴办和经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国民经济的关键和主导部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去曾在国家经济起飞初中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重化工业企业多数已变成“夕阳企业”。电子、原子能、航天、海洋开发、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科技产业又成了各国国有经济重点发展的新领域。三是1973年~1975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停滞状态,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增加,财政连年赤字,国家不得不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并出售部分国有资产来弥补财政亏空,以缓和通货膨胀。这些因素导致70年代末开始出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并由西欧推向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浪潮。

世界范围私有化浪潮的出现,也与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日益严重的弊端逐步暴露密切相关。如果说全球国有化浪潮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优势的影响或启示,是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国有化的外因的话,那么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机制、追求纯粹公有制经济所日益积累并暴露的突出弊端,则无疑是西方国家私有化浪潮的重要外因、苏联东欧国家推进私有化改革的重要内因。应当承认,社会主义国家最初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容置疑的重大优势和巨大历史作用,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巨大制度优势仍然需要坚持。但是其对社会主义就是纯粹公有制一统天下的片面理解与不当追求,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否认并排斥,其党企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以及以党代企、以政代企、以言代法等体制机制的严重弊端,逐渐成为国有企业活力的束缚甚至于桎梏。对这种弊端进行改革所激发出来的巨大活力,如果不能科学认识、正确引导并把握好量度,就不仅可能会扭曲传递出私有化的改革导向信息,而且会最终导致私有化改革后果。

由于受西方国家私有化浪潮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国有企业的双重影响,加上国有经济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高度垄断、权责不清、政企不分、管理混乱等多种弊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针对本国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各样的措施,对国有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造。

发达国家的私有化浪潮发端于英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对英国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1981年掀起私有化浪潮,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英国共出售国家股份达262.5亿美元,包括英国长途通信公司、英国航空公司、英国钢铁公司、英国煤气公司、希思罗机场、海军造船厂和皇家兵工厂等,仅出售煤气公司股票政府就净收回56亿英磅。国有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9年的11%下降到1988年的6.5%。

英国的私有化浪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出售了那些虽为国有、但已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进行商业运作的企业,如英国石油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爱默森国际公司和皇家军工厂。在政府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审查之后,这些公司基本上以现有形式被直接出售给私人部门。从1984年起进入第二阶段,私有化的范围扩展到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事业部门,如英国电信、英国天然气公司、苏格兰电力公司以及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等。由于这类公司一般都规模庞大,私有化主要采取了公开上市方式。这一阶段也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重组以培育竞争性的市场,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对私有化之后企业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进行管理,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从1995年起进入第三阶段,私有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包括公共运输系统和邮政系统等在内的那些必须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持经营的企业纳入其中。由于在私有化之后政府还要继续提供补贴,这类企业的私有化主要采取了特许经营的形式。

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整体企业出售或部分出售给某一个私营公司,如英国造船公司、国家公共汽车公司就采取这种方式出售。二是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出售。为了分散股权,政府还限制大公司过多购买股票,对小额投资者采取一些鼓励措施。三是将股票出售给本企业职工。政府制定优惠价格,以低于市场价出售、分期付款、奖励职工持股等方式优惠本企业的职工和管理人员,有的还向本公司职工赠送一些股票或以股票作为奖励手段,吸引职工成为本公司的股东,将他们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为了改善国有垄断企业因竞争力弱化而造成的低效率,英国政府在私有化过程中注意引入竞争机制,或将垄断企业分为几个主体,促其竞争,或在垄断企业之外另立竞争主体,扶植其竞争能力,以打破垄断局面。

撒切尔夫人由于铁腕推进英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因而一时名声大振,获得了“铁娘子”美誉。

原联邦德国国有企业改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当时的联邦政府经济部长艾哈德。艾哈德主张通过民营化来改造国有企业,他认为,民营化是手段,其目的在于改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使两者分离,从而使国有企业能够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与此相应,企业的管理体制发生变革,形成独立于政府的经理集团,并置于众多股东的有效监督之下,由此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而企业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扩大企业的资本、增加社会就业。西德大约经历了3次私有化活动,每次都有不同的重点:(1)1959年~1965年主要对联邦企业进行局部私有化。其方式是向所在企业和全社会出售“大众股票”,筹集所需的资金。(2)70年代私有化的重点是将部分生产公共产品的任务转给私人和地方,减少国家在公共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目的是减少公共企业的亏损,减轻国家财政负担。(3)1982年以来,德国西部私有化进程力度明显加大,进入高潮,到1987年,联邦政府已全部售出所持有的大众汽车公司、煤炭电力股份联合公司和普鲁士矿冶股份公司等主要国有企业的股份,并用出售款项建立了科研基金和环保基金。德国政府视私有化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即以私人股东的参与增强企业提高效率的动力,以国家股权的存在来维护公共利益。根据行业性质,有的公司股份全部出售;有的保留25.1%的国家股,按德国法律可享有否决权;有的保留50.1%的国家股,依法可享有决策权。也就是说,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国有资产全部转为私有财产。企业的部分私有化和完全私有化同时并举,联邦参股的公共企业所占经济比重逐渐减少。从1982年~1990年,联邦参股的企业由808个减少到132个。在这些联邦仍持股的公共企业中,联邦的股份明显下降。

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致力于改造原东德地区的国有企业,主要措施是成立“托管局”,利用“托管”形式进行“注资改造”。为筹集改造的资金,托管局先后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特种债券,获得巨额资金后注入国有企业。注资后再采用新的管理措施,如实行股份制加以改造。由此使大多数原东德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并成为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此外,对负债十分严重的企业不是简单地加以出售,而是从职工队伍、企业环境等方面加以包装后再出售,从而使出售比较顺利地进行,相应地也获得一定的出售收入,有助于降低国企改革的成本。民营化并不等于简单地将国有资产全部变为私有财产,而是调整、改变国家对企业的控制方式,由直接控制改为间接控制。这个过程从1990年7月1日开始,至1994年12月31日完成。私有化的执行机构是成立于1990年2月的托管部,其总部设在柏林,并在前东德主要工业城镇建立了15个分支机构和若干子公司。托管部虽然是一个公共机构,但其独立于联邦政府,根据商业准则而不是政治准则行事;独立预算,不由国会直接控制;独立融资(由联邦政府提供担保)。托管部成立之初,主要托管原东德的国有企业并加以股份制改造,作为持股单位并代表全体公众利益行使国有股权;以独特的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办法完成了重组原东德国有企业和银行的历史任务。到1994年托管部被撤销时,13 800家企业的绝大部分完成了私有化,只剩下约200家国有公司。

国企改革方向 篇4

一.反思高职英语教学过程, 深入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1.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和职业性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综合事业技能的教学指导思想, 高职英语教学的开展应体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目标, 增强英语教学的职业性。高职英语教学研究要注重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 特别是英语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具体的、相对的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的独立兴趣的培养, 灵活安排教学课程, 发挥高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多媒体技术, 促进职业情境的生成, 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同时, 积极探讨高职英语教育向专业英语课程链接的途径。张程等专家研究了有关高职英语教育向专业方面的深化, 从理论角度详细地分析了高职教育机构怎样让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链接。高职英语教育团队应在这些前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下,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实施途径和方法, 加强职业内容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素质, 为将来就业做充分准备。

2.大力倡导多元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首先要转变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学模式, 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过渡, 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过渡, 以单一技能向综合实践能力、职业能力过渡。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 由学生来作为课堂的主导。比如在一些高校中, 教师通过布置网络作业来引导学生开阔国际视野, 开放思想, 探究课题;通过邮件写信、QQ交友等方式进行英语交流, 营造英语口语练习氛围和机会等。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另一种新鲜感, 在这种新鲜感中, 学生和老师都赋予教学模式一种新的活力, 进而有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更新高职教育改革理念, 端正高职英语教学态度和认识

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是员工承担职业的责任, 完成职业本身的相关工作, 以及达到任务要求的综合能力。据调查, 德国的知名企业家和职业教育机构都普遍认同, 职业能力是由个体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重要技能共同构成, 而重要技能就是指非专业技能, 其中包括英语交际、应用能力技能。换句话说, 任何形式的职业能力论, 基本上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以外的相关技能两部分。高职英语不能归于“无用处学科”之列, 更不能打着“加紧发展专业课程”的旗号, 大幅缩减英语课时。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综上所述, 河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应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为培养优秀毕业生及打造较强职业能力而积极努力!

摘要:新的高职教育改革提出高职英语教学需要面向职业教育目标, 把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但现实情况却大相径庭。河南省部分高校打着“加紧发展专业课程”的旗号, 大幅缩减英语课时, 把高职英语归于“无用处学科”之列。本文从这一现象的调查和分析入手, 呼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要把英语教学与专业培养结合起来, 以学生真实运用语言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原则, 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理性推进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研究。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课程,基本定位,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彦每.代体宾语的认知范式:心理模型与语用推理[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2]杨岚.人文教育:高职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主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8)

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方向 篇5

当前解放教育生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关键在于重构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人事、财政部门之间对教育的统筹管理与专门管理之间的权力关系,从条条向块块让度管理权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是,从政府间分权治理到部门间合作治理,走向政府、社会间合作治理。

■张志勇

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在教育行政部门自身管理权的下放和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活力的释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5条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已作明确规定,但长期以来,形成了教育事务权、教育人事权、教育财政权高度分割、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从宏观上讲,教育部门缺乏教育的统筹权,从中央到地方教育行政都缺乏教育统筹权。从中观上讲,教育行政效率极其低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教育改革和发展,必然涉及人的问题和财政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说了不算,导致严重的推诿扯皮。从微观上讲,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缺乏创新活力。

重构我国纵向教育治理体系

我国纵向教育治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社会缺乏教育管理的参与权和监督权。重构我国纵向教育治理体系,应着重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变革。

中央向地方放权

重构我国纵向教育治理体系,首要任务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务管理权重新进行划分。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行政事务应限于国家教育体制、教育规划和实施、改革发展战略和实施、国家教育标准和执行、教育法治统一和实施等,具体事务应该放权给省以下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

各级政府向社会让度教育决策参与权

教育利益相关方在教育决策中的缺位状态必须尽快改变,向教育利益相关方让度教育决策权,是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下放的权力的重要方面。现在,各级政府的整个教育决策几乎完全在行政体制的框架下由行政人员自身来运作,而社会各界,教育利益的相关主体,参与教育决策的空间、机会非常少。山东省潍坊市推行重大教育事项“第三方协商式民主听证”,凡涉及学校、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全部委托第三方,组织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代表进行第三方听证和民主协商,保障利益相关者“话语权”的教育改革,在全国影响比较大。各级政府向学校放权

关键是要依法确保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应依法拥有下列自主权:人事管理自主权,包括副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任用权、教师职称评聘权、教师自主招聘权、不合格教师的解聘权,自主招生权、财政教育经费和合法募集的教育经费的自主使用权、教师绩效工资的自主分配权、课程改革自主权、对不符合法规要求的教育评估事项的拒绝权等。同时,必须明确作为法人的校长的权力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起草《学校法》,明确政府与学校的权力边界。

建立现代学校治理机制

建立现代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家长委员会和社区教育委员会等。一要向教师让度权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附属教研机构要把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学校要明确并保障教师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和决策权等。二要向学生让度权利,建立和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尊重、支持并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三要向家长让度权利,学校要支持学校家长委员会依据章程自主开展活动,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四要向社区让度权利,支持学校社区理事会依据章程自主开展活动,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

重构我国横向教育治理体系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最大的问题是横向教育治理体系有很大的问题,具有教育管理职能的各个部门的管理事务管理权力没有相应的边界,主要表现为越权管理和集权管理。重构我国横向教育治理体系,要推进四个方面的变革。

“确权”:确定教育行政权力归属

“确权”,就是要尽快确定教育行政权力的归属。现在很多教育权力不在教育部门,而到了那些非教育职能部门。职业基础教育的管理权是在教育部门吗?很多不在教育部门。民办教育机构的准入权在教育行政部门吗?民政部门、工商管理部门都在审批。校外教育机构的准入,工商部门、民政部门都可以批。可以说,整个教育准入体系混乱不堪。

“分权”:划定教育行政权力边界

最关键的是教育人事权力配置,必须理清组织、编制、人事部门的权力边界。教师招聘、职称评审、教师管理调配等权力应还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人事部门在其职权范围进行总量管理和监督。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权应该归属教育行政部门,人事部门只负责对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的宏观管理。中小学校长和地方教育局长管理方面,组织、人事与教育部门实行分权管理。在教育财政权力配置方面,要尽快厘清财政、发展改革与教育部门的权力边界。按照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建议与教育财政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建立权力清晰、权责明确、分权与制衡相统一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限权”:推行“三个清单”

在“确权”、“分权”基础上推行“三个清单”,对各级政府教育职能部门的权力进行限定:权力清单,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力;负面清单,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做什么;责任清单,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依法履行的基本教育职责是什么。

合作治理:教育职能部门间的权力制衡

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横向教育治理体系方面形成合作治理新格局,建立权力运行和制衡机制。国家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方面推行“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推行合作治理的重要尝试。这一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形成编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教师编制和职称岗位总量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教师招聘、职称评审、教师调配的新格局,从而把教师从“单位人”变成“系统人”。

重构我国教育治理工具

我国传统的教育治理工具主要包括单一行政管理、不透明的财政拨款制度和评估达标。要真正提高我国教育行政治理效能,既要改革我国教育行政治理机制,也要重构我国教育治理工具,运用现代教育治理手段。

依法治教:教育治理的根本方式

从总体上讲,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仍然处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之中,最关键的就是依法治教的意识极其匮乏。没有依法治教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放权是极其危险的。在全社会必须强化教育法治意识,在教育治理方面,做到依法用人、依法决策、依法规范、依法治理、依法考核和依法问责。

专业化治理:管理者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

这里的专业化治理,包括管理者的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两个方面。我们现在要解决一个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管教育的问题。现在有不少高中校长,有不少的教育局长不懂教育。在推进地方教育局长专业化方面,山东省进行了艰难探索,严格地方教育局长的任职资格;同时,我们必须用专业的方式管理教育事业,走出传统的经验管理和行政管理思维。

信息化治理:教育的大数据管理

当前的教育管理如果没有信息化手段,很多管理无法有精准的判断。要推行大数据管理,就是信息化治理,在当前的大规模教育之下,教育的大数据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可能。2013年,淄博市启动优质特色高中建设,提出了优质特色学校建设的八大任务,即优化高中教育资源、特色学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教育队伍建设、科研创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从专家评教(40%)、学生评教(10%)、家长评教(10%)、工作考核(10%)和教学质量(30%)等五个方面实施多维度评价。研发了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成果展示平台,实现了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成果的过程性管理以及海量信息的存储积累、分析评价和交流共享,研发了学生和家长网上评教平台,首次组织学生和家长全员化评教。

公开化治理:教育事务、人事、财务管理公开

教育政务信息应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在公开的内容上,要一体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只有教育政务信息都公开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所作所为才能置于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教育腐败、教育违法行为就没有了藏身之地。只有教育财政预决算及其支出项目公开了,教育公共服务支出就公开了,教育财政效益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加快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预决算及其开支项目向全社会公开的步伐,形成公开的监督机制,我们公共服务才能到位。

第三方治理:社会治理与市场治理的引入

加快推进第三方治理,社会治理与市场治理的引入是目前教育治理现代化重大任务。2012年至2014年,山东省教育厅委托山东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全省普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进行电话调查。调查项目涉及“睡眠时间”“作业量”“在校学习时间”“考试次数”等涉及学生课业负担的多项内容。2009年以来,山东省全面推行家长委员会建设,让社会家长的力量参与到学校治理当中来。潍坊市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在教育治理方面通过民办教育,激活公办教育,形成了“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校”的良好格局。

关于中考改革方向刍议 篇6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精神,2002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1.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3.有利于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推进素质教育;4.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有利于新课改的推进和实施。

二、命题具体原则

为了保证中考质量,并使命题充分体现改革方向,命题遵守了如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中考命题要有利于推动实施素质教育,各科都要在立足基础的前题下,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

2.实践性原则。命题要符合学生特点,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文科要控制客观题的比例,理科要加强对实验的考查,要大力减少死记硬背的题。

3.科学性原则。命题要准确,杜绝出现科学性错误;禁止出偏题、怪题或编拟一些似是而非的题难为学生。

4.适度性原则。现在我省中考为多考合一,强化了考试的选拔功能。为保证输送优秀学生到上一级学校学习,要求试题一定要有较好的信度和满意的区分度。要注意在充分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控制难度。难点要分散,试卷结构要简约,题量要适度,扭转试卷题量偏大的倾向。

5.稳中求变原则。为了充分发挥中考的导向性,命题必须表现出明显的改革意向。但考虑到我省教学现状,不同地区对中考改革精神的理解程度以及边远地区掌握中考改革信息的实际状况,中考改革不能起伏过大。要充分考虑基层学校的可适应程度,凡涉及改革的内容要慎重(如开放性试题的设置等)。对于反映改革意图的新颖试题,分值不要过大,达到导向的目的即可。

6.命题范围要以现行大纲、教材为依据,并要执行我省下发的2002年中考的文件精神和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要求,命题不得超过其规定要求。命题要体现当前课改的精神。

三、从考试效果反观教学

2002年的中考试题,沿着前几年改革的方向继续向前迈进。各科试题在依据调整大纲后的和现行教材的前提下,较好地体现着当前课改的理念。试题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着眼点放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上,并且认真思考如何在过去仅强调双基考查的状态下,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测试渗透到试题中去。从基层反馈的信息看,大家对2002年的试题是满意的,认为2002年的试题在中考改革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我们对全省的试卷进行了抽样分析,从学生答卷的情况中,可看出我省当前教学较突出地存在着如下的几方面的问题:

1.近几年试题突出的特点是接近生活、联系实际。其意图就在于引导教学跳出死抠书本和大量做练习题的局面。但从学生答题状况看,学生平时对自身生活的观察太少,尤其是体验更少,只要涉及联系生活实际的题,无论哪科回答都不理想,许多想法不着边际。这反映出目前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复习仅局限于各类练习题中的现象仍是很普遍的。

2.去年的试题,注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测试。比如文科加大课外阅读内容,理化考核突出考查实验操作,这都是寻求考查学生的自我体验。答卷中问题突出的是:在文科中出现的“为什么”、“你认为”之类的题,学生大多表述不清楚,或失之偏颇、程式化,没有个性和说服力。这说明学生在平时阅读中过多地被动听命于教参或资料,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创造力。而理化考试中,关于实验部分,明显感到没有实际感受和体验,说明教学忽视动手,用黑板讲实验还很普遍。

3.新课程特别注意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所以在2002年中考命题中,对许多试题的回答,要求个性化和真实感受。在答卷中可反映出,在这方面平时教学很少关注,只要涉及叙述、论述一类(包括作文)的试题,普遍反映出学生眼界窄、选材面小、内容空洞,缺乏有灵性的具体描写;更突出的是内容虚假,空话及假话较多,甚至个别学生思想低迷、观点偏激。改变这种状况不是靠临时突击所能奏效的,是要靠长期着意熏陶才可能形成的素养。

4.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002年试题适当出现一些信息处理题,但也都是在浅层次上出现。可学生的表现,反映出他们习惯于答题而不习惯分析信息。碰到让他们处理一下题中的信息而不是计算或解答什么具体问题时,他们往往感到茫然。可见我们平时教学拘于现行教材的束缚,很少让学生涉猎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5.对于新题型和开放性题处理非常不当。例如,出现不考查知识而只考查方法或过程的题时,学生就不知从何下手。对于需要多重思维的开放性试题,往往只注意一点不计其余等。

纵观学生答卷情况,可以看出教学与新课程所主张的理念间的差距。新课改在逐年推进、现在的毕业生是没进入课改的学生,目前试题的转变程度其实不大,只是意在刺激教学朝着有利于课改方向前进的。我们注意到这些差距,就应当引起对教学的思考,逐渐调整以适应未来的课改。

四、中考的启示

随着新课改的迅速推进,人们对新课程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新课程的目标在人们心中也越来越明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从过分强调选拔和甄别功能,向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功能方面转化。教育评价是一个体系,中考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将来也不可或缺。现在人们对中考的功能过于注重它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其促进改进教学的功能。将来课改后的中考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但使这两个功能都得到发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件现在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其规律的事。

要充分发挥中考两种功能,阅卷不能不说是中考的全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命题是显性的,人人可从试题文本中感受试题的改革方向;阅卷则是隐性的,不公开的,其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抽样去发现,通过制度去规范。现在人们关注的是选拔功能,因此对阅卷的最低要求是拿出分数,分数拿到便万事大吉。这就使中考在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方面的功能大为减弱。而从少数抽样中可发现,阅卷中处理草率、当扣不扣、当活不活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改革的亮点试题、开放题和文科主观性试题,存在着较大隐患。当然阅卷还受时间、人力、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但不做好这一环,尽管命出好题,学生也认真去做了,可如果阅卷信度低,那么实现改革的目标就会大打折扣。尤其是课改关注人的发展,试题多强调自身的体验,答案往往五花八门,不能用一个标准去套,这就对阅卷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素质要求。所以在关注试题导向的同时,更要关注这种导向在实际操作中能否得以实现。要做到这一点,阅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执笔唐伟)

养老保险改革方向之思考 篇7

一、新系统中的老问题

“政府系统之完美在于‘为人民’孕育最大的幸福、最可靠的社会保障和最安定的政治局面。”各国退休养老保险系统的不断改革, 就是这一探索和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建立国家养老保险系统、提供良好的养老保险安排容易得民心。不需马上支付兑现, 没有现时的资金压力, 久而久之, 过高的许诺造成过高的期待。等到国家财政负担不起的时候, 便引发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的危机、人民生活和政治局势的动荡。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继续维持如此高的平均工资替代率, 不免大大降低了企业竞争力, 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国有企业效益低落, 致使原有的退休养老金系统濒临崩溃。据世界银行的报告, 中国政府的悬置养老金债务已经达到295%。到2008年, 中国的隐性养老金债务将高达118, 864亿人民币。

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社会储蓄消费行为和国家财政负担

储蓄和消费是国家经济发展动力的两个不同侧面。没有储蓄, 无法扩大再生产;消费低, 则缺乏对生产的需求。因此, 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是决策者经常关心的问题。养老金是社会的一个巨大资金源, 直接影响储蓄和消费的动向, 因而养老金政策与国家总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当前的改革是将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来源, 从国家和企业出资、现金发放向个人和企业出资、建立基金转变。国家则以免缓养老基金税收的形式间接出资, 充分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引导鼓励管理功能, 从一开始就将养老金面临的风险分散, 让有关三方共同承担。这样一个符合风险保险基本原则的国家养老金系统, 有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政府和专业人士除了要关注养老基金本身的直接目的之外, 还必须深入探讨由养老金问题引起的政府财政负担和基金保值和升值的途径, 避免亡羊补牢。

三、国家基本养老金的管理和证券市场的回报

如果社会储蓄增高, 那么进入金融市场投资的资金便相应增加, 在一段时间内会加速社会的经济发展。国家基本养老基金这一大笔资金, 当然是证券市场想要吸引的资源。但由于该基金着眼于长期积蓄, 因此需要承受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周期、生活水平变化及管理者效率等众多因子的影响和冲击, 如果得不到妥善的管理, 它就有贬值和破产的危险。因此, 新系统必须把建立完整的基金管理机制当作首要任务。

这一立场的基点, 是相信证券市场虽然风险大, 却能提供较国债券更高的回报, 帮助基金获得迫切需要的增值率;又进一步推论, 商业保险资金成功入市, 提供了国家基本养老基金入市的依据和保障。这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而作为社会保险资金一部分的国家基本养老基金, 无论在性质和功能上, 都与商业保险资金相距甚远。作为一项改革策略, 我们必须充分预计到国家基本养老基金进入证券市场后的中长期的影响和后果。

具体说, 有以下几个问题。

1、利益冲突

然而, 政府部门主要是一个执法和管理机构, 担负着众多复杂的功能和职责。在管理、保护国家利益的同时, 各部门还不免伸张、维持自己的利益。且不说政府部门本身的利益可能与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冲突, 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之间在证券市场上也可能发生冲突, 难以调和。

2、个人帐户

为了避免政府直接涉足股票市场, 有论者建议, 国家基本养老基金既然设有个人帐户, 不妨让职工个人控制自己的帐户, 作投资决定。这样既避免政府直接涉足股票市场, 又使国家基本养老基金得以进入股市, 一举两得。这个方案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一是金融市场成熟稳定的程度, 二是个人帐户对股市波动的承受力。

四、管理费用和养老金金额

最后, 还应当指出, 国家基本养老基金的管理不是免费的, 其费用将由基金本身承担。基金结构越复杂, 管理费用就越高, 退休人员能享有的养老金金额也就越低。因此, 降低管理费用应是国家基本养老基金的主要目标之一。一般说来, 采取统一帐户的国家养老基金系统的管理费用较低, 而采用个人帐户、分散管理的系统费用较高。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一事实及将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和负担, 将此费用尽量保持在一个低水平上。

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篇8

语文教学, 宜打开教室的大门, 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 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做人。然而, 长期以来, 教学中存在着与生活脱节的弊端, 使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一、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前提

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使语文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教育观念是人们形成的关于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世界观, 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内容和方法的主体。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 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 考什么就教什么, 怎么考就怎么教, 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棒, 引导学生“死抠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 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 它重视素质, 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 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 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 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二、语文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切合

联系生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要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生活, 实际体验生活。对生活的思考涉及方方面面, 可以是社会人生问题, 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琐事, 也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例如教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 要求学生拿自己的光明生活与海伦的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生活相对照, 学生深有感触, 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生命, 努力拼搏, 最后有所作为。这样联系生活,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变难为易, 而且便于抓住机会进行思想教育, 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三、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 实现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 排斥一切课外活动, 忽视劳动职业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 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必然要为社会所淘汰。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理论, 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获得的只是初级概念, 因此, 并非适合于所有课程的学习, 而接受学习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接受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 它同样可以实现意义学习, 学习结果到底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 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四、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学籍档案管理改革方向分析 篇9

关键词:学籍档案管理,spss分析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在校期间,学籍档案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管理,学生毕业后,学籍移交到工作单位转为人事档案。每年毕业季,学籍档案都是毕业生们不得不处理的任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式来对大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求新时代学籍档案管理发展的改进之路。本次问卷共10个问题,从学生对学籍档案的了解程度,学籍档案对学生的主要价值,学生希望学籍档案改进方向三个角度进行调研。共收集到92份问卷,有效问卷88份。

一、学籍档案改革方向分析

学籍档案、户籍档案等人事档案在我国沿用多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事档案体系,但是与国外的人事档案管理相比,我国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程度、应用强度均十分有限。国外的人事档案有着统一管理、专设部门等特色。借鉴西方优秀的管理经验,我认为我国的学籍档案应该和信用档案、健康档案等合为一体,再建立统一的部门负责保管,这样既可以降低档案管理费用,防止多头收费,也可以降低非管理人员接触档案的可能性,提高档案信度。调查显示,有28%的人同意学籍档案整合,41%的人十分同意。

而对支持档案整合的用户进行分析,其中,费用、价值、信度可以得出与整合意向的线性相关关系。运用回归分析分别将这些变量进行验证。如表1所示,随着预测变量的加入,R方的解释度上升为16.5%,当解释度达到16%可认为预测变量价值,费用、信度与因变量强相关。

在显著性水平检验表中,模型3的显著性水平为0.005<0.05的显著性水平,可知模型3为的线性关系非常显著。其余模型显著性水平较低。

在最终的回归方程统计量中,虽然预测变量为价值,费用,信度,但在实际的回归方程中,只有信度变量与整合意向最为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01<0.05的显著性水平。故整合意向与预测的变量的方程为:整合意向=2.13+0.508信度。

从spss分析可知,档案价值,保管费用,档案信度可以拟合出曲线满足档案整合需求,说明档案整合可以同时满足三者需求。但其中最为相关的预测变量为档案信度。

二、结论建议

信度作为一个客观反映档案真实性、有效性的变量,应当在档案管理部门引起重视,尤其在档案的审核阶段,如何提高档案的审核力度,筛选掉不合格档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对于合格档案的有效保存和保护是档案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档案信度的又一指标之一。因此在未来的档案电子化的过程中,提高档案的识别力度,增强审核机制和程序的开发,加大对档案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设备的支持,是提高档案价值、增加档案信度的重要手段。而大学生的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未来国家人才的培养,因此对于学籍档案的管理更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赵秀英.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05,04.

[2]毛亚茹.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员素质之我见[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盲文的起源发展和改革方向 篇10

一、盲文的概念

因盲人有视力残疾, 无法像健全人一样用双眼看书、学习, 但他们有着灵敏的触觉。盲文就是刻印到纸上的可清晰触摸到的小圆点, 用这些不同排列组合的小圆点代表不同的字母, 两个字母拼成一个字或一个字母加注音独立成字。现在在中国通用的盲文就是以注音字母为基础, 来拼写汉语普通话的, 这就是盲文。

二、盲文的产生

1盲文的初形

19世纪初法国陆军军官查理·巴比埃创造了“夜文”, 这套“夜文”由12个凸点组成, 是竖着两排, 每排6个点。它是部队在夜间作战时进行联络或传递命令用的。1819巴比埃找到法国科学院, 讲述自己创造的“夜文”独具特点, 适于盲人使用, 要求推荐给盲人使用。但这套“夜文”并不是一套完整的文字, “夜文”所具有的12个小点点为什么要那样排列组合, 怎样读音, 如何表意, 怎样运用, 都没有一定的规则, 所以没有被推广使用。但这套“夜文”却为盲文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盲文的产生

1824年, 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受“夜文”的启发, 创造出了以简单的凸点代替拉丁字母的盲文体系。这种盲字别开生面, 结构简单明了, 易于盲人摸读书写, 是一种理想的盲人文字。至此, 全世界盲人共同使用的文字——盲文才正式诞生。

路易·布莱尔于1809年1月4日, 出生在巴黎附近的普雷村一个贫穷的家庭。3岁时因外伤双目失明。1819年2月10岁的布莱尔被送进巴黎皇家盲人学校学习。当时的巴黎盲人皇家学校教学条件也很有限, 那时没有适合盲人摸读书写的文字, 教学方法只是口授, 学生学的是健全人使用的法文字母, 摸读的书籍是用厚纸或布条粘糊成的凸起的普通文字。即便如此, 布莱尔仍感到新鲜和满足。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 各门功课成绩都名列前茅, 是全校最具天赋的优等生。

1820年巴比埃的“夜文”传入巴黎皇家盲人学校, 大家觉得很新奇, 也喜欢上了这种从未接触过的点字。布莱尔更是爱不释手, 他感觉这种鼓起的点字比凸起的普通法文字母要好。这给他以心灵的启迪, 11岁的布莱尔开始琢磨并潜心钻研这种文字。

1821年暑假期间, 布莱尔以“夜文”为基础, 取其12个凸点的一半, 发展成为6点制盲文。他反复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 他的6点制盲文能与法文字母对应拼合。暑假过后, 他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公诸于众, 同学、老师、校长都很吃惊, 而且对他研制的6点制盲文十分喜欢。布莱尔更加痴迷于6点制盲文的研究, 到1824年他15岁时, 布莱尔盲文体系已形成。这套盲文体系具有6点制易摸读书写、能拼读、符号齐全等许多优点, 这套盲文迅速传到世界各国, 为各国盲人的学习做出巨大贡献。

三、中国盲文的发展

1汉语盲文的发展

中国汉语盲文产生于何时, 迄今仍无定论。但从可靠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 中国最早出现的盲文点字是“舶来品”。1874年, 英国传教士穆威廉在北京办起了“启明瞽目院即现在的北京市盲人学校的前身, 它是中国的第一所盲人学校。穆威廉为向盲人传教, 从国外运来了英文盲文的《圣经》, 此后, 一位中国盲人教师 (姓名不详) 同外国传教士合作, 以布莱尔盲文为范例, 并按照《康熙字典》的音序编排出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汉语盲字, 全部音节408个。这即是中国最早的汉语盲文, 叫做“康熙盲字”, 又称“北京盲字”。

1900年, 英国的女传教士葛尔南采用汉语拼音的方法编排出了一套拼写南京话的盲文, 叫“心目克明”。1911年成立的上海盲校, 当时即用这种盲文。该校还以此印制小学课本等书籍。20年代末, 上海盲人教师王湘源博士以“心目克明”为基础, 参照“康熙盲

字的标调方法, 拟订出一套“心目克明两方字”。这种两方字在两方音符内既标出南京话的5个声调, 这套盲文一度在上海盲人中广为流传, 很受欢迎。这应该说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声韵调双拼的汉语盲文。

除上述盲文外,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粤语盲文、客家话、五方元音等地方方言盲文。这些汉语方言盲文都有自身的缺陷和较大的局限性。总之, 建国前中国盲人没有统一使用的、规范的盲人文字。

建国后, 盲人文字的整理和研究提到了一定的议事日程。1952年, 教育部黄乃等人, 在过去以南京话为拼音标准的“心目克明”盲字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实行分词连写的《新盲字方案》。1953年《新盲字方案》得到了国家的批准。至此, 中国大陆的盲人有了自己统一的文字。《新盲字方案》的推行, 为中国盲人教育以及盲人学文化知识、学科学技术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套盲文已历经40多年, 迄今不衰, 被人们称做现行盲文。建国后国家的稳定使盲文的统一成为可能。新盲文方案公布后, 很快在全国所有的盲童学校、福利工厂、按摩诊所等得到普及。

2现行盲文的特点

(1) 它采用了国际化的布莱尔盲文体系。

(2) 采用了西方拼音文字词本位 (词间空白) 的行文格式, 而不以音节为本位, 这比以前的几种汉语盲字方案是一个进步。

(3) 这种盲文体系比较简单, 它根据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采用了声、韵双拼制。

(4) 它的声调符号设置可有可无, 必要时使用少量声调符号, 以区别同音字, 和生僻词。以区别同音字和生僻词, 方法是在声、韵之后, 再加第三方表示声调符号。但为了减省篇幅, 据统计, 盲文出版物大约只有5%标声调。

四、中国盲文的改革

1盲文应像节约型, 易快速摸读方向发展

盲文纸的成本是很高的, 每张盲文纸约为0.15元, 而每张纸只能打28行盲文, 每行平均打11个字左右这样一篇盲文纸只能打300字。我们正在研究打盲文的新型设备, 将盲点面积缩小, 点间距离缩小, 加大其突起高度在不影响盲人摸读的情况下尽可能缩小每个盲点所占纸张的面积。盲文是有分词的, 两词之间空一方, 一张盲文纸可打300字空方分词浪费的面积可打80字, 我们可将词与词之间空一方改为空半方的面积, 这样既不影响摸读且每张纸可多写50字。而且字与字之间更紧凑了, 也可有效提高盲人的摸读速度, 既节约又提高了效率。

2应改部分带调为全部带调

盲文是拼音文字对于同音字、词很难区别, 再不标出声调符号读起来特别是古文和一些专业术语就很有难度了, 学生阅读时难免出一些错误, 不利于学习, 而我们现在所用的现行盲文, 全部加调, 既浪费纸张不利于摸读, 也很繁琐。而近几年来新研制出的带调双拼盲文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而没被推广但是盲文每个字都标声调是盲文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盲人学习的需要所以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将不断研究探讨盲文的改革方案。

从盲文产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期间许许多多盲人工作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而盲文也为广大盲人群众普及和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扫除文盲及盲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盲文也有待于进一步向精确性、易快速摸读性、节约型改革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将不断的深入研究探讨, 争取为盲文的改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盲文》.华夏出版社

[2]《中国特殊教育》2004第8期

[3]李丽敏:《中国盲文与盲文图书》

[4]《中国特殊教育》2005第9期

法治建设的改革方向研究 篇11

关键词:法治建设;改革方向;问题导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出了周密部署,适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设定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具体实施路径。

一、加快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保证法律得到严格实施,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负有严格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职责。

从政府权力运行角度看,政府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地与公民和组织打交道。政府与社会是面对面的关系,对社会生活的变迁较为敏感,政府拥有和行使的行政权力具有随着社会事务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潜能。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政府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呈现急剧上升的态势,加之行政权本身具有扩张潜能, 行使中易于异化,脱离其公共性的本质,从而使得国家权力系列中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变得更为困难,也决定了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和制约变得更为必要和紧迫。

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生发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假设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的利益和个人的安乐,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由人组成,作为政府组织中的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公民和社会组织发生利益冲突。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调控和政府治理方面的优势,克服政府有限理性的弊端,使政府在法律之内而不是在法律之外、在法律之下而不是在法律之上活动,实现政府的法治化状态,使法治在政府行为上现实化。正如《决定》所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二、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决定》提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这既是对政府的要求,也体现了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政府的有限性主要包括“小政府”的规模有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职能有限以及“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有限三方面内容。对应改革的思路和举措,需要从政府组织机构、政府职能履行和行政管理方式上来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一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政府规模的无限扩大,不是一定形式的暴政,就是向自然状态的回归[1]。要求政府在规模上是个“小政府”,这一要求主要通过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的法定化来实现。要以明确的法律规定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进而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要按照大部制改革的方向,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探索推进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规模上要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编制,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实现政府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二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政府治理的基础,也是政府权力作用的范围。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权力并非万能,政府同样存在失灵问题。政府要有所为首先要有所不为,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内部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职能明确定位于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探索实行权力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制度、责任清单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简政放权,减少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管理职能。主要思路是从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对于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取消审批,对于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在对待社会问题上,政府要尊重社会的主体地位及其自治性,为社会留出必要的、足够的自治空间。在政府内部要科学确定中央事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地方事权,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三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方式是行政机关为实现管理职能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是政府作用和能力的体现。政府目标下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必须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行为到程序、从内容到形式、从决策到执行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从手段上要更加善于采取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的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要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扩大政府网上办公范围。政府部门之间要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方便人民群众。

三、切实解决当前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的现實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改革的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2]当前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务必要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nlc202309032352

1.行政文化方面,破除“官本位”、“权力本位”等传统行政文化弊端,强调“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价值理念和刚性导向

行政文化是在长期的行政活动实践中形成并能通过学习与社会传递获得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观、行政道德等”。[3]行政文化是政府管理的灵魂所在,也是影响行政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4]长期以来,权力本位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政府单方面运用权力进行社会管理,但对权力的定位往往不准确、不明晰,也缺乏对行使权力必须承担责任的界定。对此,《决定》提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这一方面强调政府权力作用的边界必须厘清,法律没有规定或授权的不能作为,如果乱作为,要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强调政府要将重心转到承担责任上来,政府职责必须履行到位,否则就是不作为,同样要追究法律责任。总之,就是要将政府理念从重权力向重责任、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确保政府在履行责任过程中不越位、不缺位、做到位。

2.行政决策方面,以健全完善程序机制来避免随意决策、错误决策导致的巨大损失

决策是公共权力运行的首要环节。行政决策,是享有决策权的行政主体,根据决策规则和决策机制,以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依法就职权范围内的相关事项,做出论证或决议的过程和活动。政府的行政决策对社会的发展态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地方形象甚至是决策者自身前途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政府决策应当符合科学、民主、依法的基本要求。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决策过程中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现象并不鲜见,随意决策、错误决策给国家经济社会、人民的合法权益带来极大损失。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在法理层面对决策权进行明析。政府决策包括一般决策与重大决策,这里的“一般”与“重大”是相对性概念,属于法学理论上的“不确定概念”,可能会依据时空、主体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例如,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领域对“重大”的理解可能不同,不同层级的政府机关对“重大”的定义也存在差别,这在客观上使得重大行政决策具有时空性和不确定性。一般而言,对重大行政决策的理解,是指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综合性等特点的事项,如涉及决策相对人较多、成本或金额较大、对公共利益或公民权利义务影响较大的事项等。[5]在一个区域内具有宏观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事项,是本区域内的重要事项。基于重大决策的这些特点,各级政府需要用制度机制来保证其实现。为此,《决定》通过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审查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三个环节来确保重大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首先在程序和步骤上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其次,在行政机关内部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能提交讨论。合法性审查是从法律角度对决策主体、决策内容等进行实质性审查,主要考查决策事项和权限是否属于法律保留或法律优先的内容,为政府决策划分明确的决策权边际。第三是在责任追究方面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重在解决滥用行政决策权或由于失职渎职等原因导致的重大决策错误,促进行政官员慎重对待手中的行政决策权,自觉依法行政。

3.行政执法方面,从健全体制、完善程序和提高执法者素质的角度寻求解决现实中的执法乱象

行政执法是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将法律规定适用于具体对象或案件的活动。从现实来看,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决定》首先从构建科学有效的执法体制和执法体系入手。依据事权和职能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推进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推进跨部门综合执法。理顺行政强制执行和城管执法体制。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在执法程序上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针对执法中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防止自由裁量权产生的权力设租寻租空间。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惩治执法腐败现象。在执法人员素质上,严格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改变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执法形象,使人民群众在执法活动中体会到社会的公平公正。

4.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方面,通过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防止权力滥用与权力腐败

行政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重要国家权力,其管理领域广,且往往涉及如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重大公共利益,因此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与权力腐败十分必要。我国现有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层面的监督和社会层面的监督。国家层面的监督主体包括诸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等,社会层面的监督主体包括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新闻媒体等,这些主体构成我国较为全面的行政监督制度体系。当前的问题主要在于诸多的监督力量尚未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造成事实上的虚置和空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效。对此,《决定》提出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从监督对象的角度,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行政权监督制约的重点。

从监督过程来看,让权力接受人民监督,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监督信息的获取,知情权是监督权的基础。与知情权相对应的政府行为是政务信息公开。政务公开为群众提供知政、参政、议政的机会,方便群众对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的监督,对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预防、减少和惩治腐败现象,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6]为此,《决定》确认了“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政务公开基本原则,明确了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等政务公开内容。在为公众提供政府信息查询便利方面,提出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以问题导向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问题解决与否,如决策是否科学、执法行为是否规范文明、信息公开是否及时充分、行政权是否得到规范制约等等,都需要有明确科学的考评标准。加快法治建设,在下大力气解决各级政府存在问题的同时,还应当着力加强政府考评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马怀德.《法制现代化与法治政府》,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頁

[2]习近平.中共中央2013年9月17日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3]【美】戴维·奥斯本,彼特·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谭功荣译,第78页

[4]石国亮.《服务型政府社会合作治理新思维》,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192页

[5]解志勇.程序法定是重大行政决策的“安全锁”,光明日报2014年11月4日

[6]马辉,杨玉梅,群众监督: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的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4期,第34页

作者简介:

杨江滢(197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为理论法学。

经侦方向培养方案改革刍议 篇12

一、认清公安教育发展趋势,理清公安实践需求标准

当前,公安学历教育正面临着改革,公安教育招录体制也正在适应公安实践的需要进行调整,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公安教育的发展趋势,从长远出发,研究、思考公安教育如何改,如何做才能适应将来的公安人才培养需要。学历教育要向公安职业教育借鉴经验,大学教育要向在职培训借鉴经验。我们要认清公安教育整体发展的基本趋势,围绕公安实践对经侦人才需要的标准,突出经侦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修订经侦方向培养方案。

经侦实践部门需要的是既有经侦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既有研究学习的能力又具备一定社交能力的人才。所谓经侦理论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侦查知识。法律知识包括刑法、刑诉、民法、经济法、商法等。经侦民警不仅要掌握刑事法,还要掌握民法、经济法等,因为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如果不懂民法、经济法、商法,就难以界定罪与非罪。经济知识包括金融、公司、外贸、知识产权、财政税收、会计、国际贸易等。经济犯罪是发生在经济领域里的犯罪行为,有些犯罪如信用证诈骗、票据诈骗、涉税犯罪等涉及经济专业知识,因此,经侦民警要了解经济知识。侦查知识包括经济犯罪的形势、特点、侦查措施和常见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要领,具体包括办案程序、侦查取证、追逃、询问、讯问、情报分析等。

大学教育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实践办案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实践办案能力主要是侦查技能,包括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情报分析能力、调查取证能力、询问讯问能力等。为人处世能力包括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等。大学的教育不能只强调理论学习而忽略实践教学,不能只强调知识学习而忽略个人健康人格培养,不能满堂灌而不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走向公安实践的,要具备一定社会能力,成为“社会人”、“公安人”、“职业人”,而不是“书呆子”。有些毕业生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是脑子活,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表达,能够迅速调整自己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而有些毕业生却在工作岗位上踯躅不前,主要是适应能力弱,既不善于学习,又不善于表达,缺乏实践应用能力,不会及时调整自己。由此,大学教育既要重视知识的培养,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基本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等方式,将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实训教学等方式融会贯通于教学过程中,从而改变培养目标,改变教学目的。

二、完善经侦课程体系,更新经侦教学内容

完善经侦课程体系,可拟增设《经济基础业务知识》、《公司犯罪案件侦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侦查》、《经济犯罪典型案例研究》等课程。当前经侦民警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是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和侦查知识。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包括《经济犯罪侦查基础》、《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走私犯罪侦查》和《司法会计》。由于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难以界定,许多经济犯罪案件是由经济违法转化而来的,从事经侦工作的民警除了要了解刑事法,还需要了解民法、经济法、商法。当前,经侦课程中这方面的课程应该加强。对于经济知识,目前我们主要是在讲授某一类犯罪案件,涉及较强的经济业务知识时,才临时增加进来,如讲信用证诈骗案件,需要先讲解信用证流程,然后才能讲犯罪问题,在讲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时,需要先讲什么是增值税,等等。这种讲解方式比较零散,学生对于经济知识缺乏总体的认识,对经济运行情况缺乏整体认识。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开设一门《经济基础业务知识》,从侦查犯罪的角度,讲授金融、税务、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等知识,但要强调经济知识的实用性。对于经侦专业知识,从罪名上看,当前讲授的经侦理论中,公司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没有全面包含进来,只是在经侦基础中对几个常见的犯罪行为进行讲解,不利于学生对整个经济犯罪侦查的了解。将来在经侦课程体系中,应增加经侦专业课的比重,可考虑开设《公司犯罪案件侦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侦查》。为了增强学生对于经侦热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考虑开设《经济犯罪热点案例研究》,对当前经济犯罪的热点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选择正在发生的、引起社会关注的经济犯罪案件进行研讨,这样学生会更加感兴趣。

经侦教学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具有时代特色,教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把经侦实践中最新趋势、最新手段、最新采用的技术吸收进来,讲授给学生,要突出应用价值。研究、提炼现有教学内容,要讲授更具有经侦特色的知识。如在经侦实践中,经侦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何获取情报信息、分析情报、应用情报信息指导侦查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我们要及时吸收进教学内容里。在《经侦基础》课程中,对于经济犯罪侦查措施、侦查程序、侦查策略的内容应加强,通过归纳总结经侦实践中成功案例,总结规律性的知识,更新经侦基础的教学内容,使其更具有经侦特色,更系统、更全面。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讲授内容中,认定方面的知识比重比较多,对侦查部分则偏轻。我们可以收集同类经济犯罪侦查案例,重新研究、分析共性的知识,突出案件侦查的实用价值。

三、借鉴在职民警培训方式,改革教学方法

经侦属于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我们的教学目的也要突出实用价值,注重学生实际侦查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以前的单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必须加以改革,充分借鉴当前在职民警培训的好的做法,结合经侦教学需要,积极探索案例教学、完善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

经济犯罪侦查学科本身就是来源于公安实践、服务于公安实践的,具有运用案例教学的土壤和条件,但现在经济犯罪侦查教学中基本上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教授为主,个案分析为辅,已经难以适应目前公安教育的需要。鉴于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经侦专业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从案例库的建设、师资的培养、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等方面建立系统的、具有公安特色的、符合实战需要的案例教学法。

(二)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警务实战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经侦教学内容应用性比较强,从先期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到立案审查,从调查取证到询问讯问,从追逃追赃到查询冻结,都是具体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活动。经侦实训内容可以包括基本技能实训和办案综合能力实训。基本技能实训包括经侦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公安网接报案录入、司法会计检查等。办案综合能力实训主要采取模拟办案的形式,将所学过的各门专业课知识融会贯通,对模拟的案情作出综合判断,按照经侦办案的一般程序,从案情分析、侦查思路确定、侦查计划制定、侦查取证工作开展到法律文书制作等诸环节进行仿真实训。办案综合能力实训环节力求贴近实战,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办案能力为目的。

(三)热点案例研讨。

当前,经济犯罪案件成为主流犯罪,开始引起公众的注意,大量涉众型的经济犯罪案件(如内蒙古万里大造林案件、辽宁蚁力神案件、北京亿霖木业案件等)、公司高管涉嫌经济犯罪案件(如牟其中案件、周正毅案件、黄光裕案)、假币假卡假票案件等经常进入公众的视野,引起社会关注。我们可以不定期地开设热点案例的研讨会,组织学生提前准备,相关老师参与,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四)旁听审理。

在基层经侦实践中,经侦部门规定每一位经侦民警在1年内至少要2次旁听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尤其是自己侦办的案件要尽量到法庭旁听审理,以强化经侦民警的法律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经侦教学中,不仅仅要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去到法院旁听经济犯罪案件的审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经济犯罪案件审判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证据质证、被告人陈述等程序有直观了解,对案件定性、证据收集、办案程序、律师质疑有更深的理解。

(五)走出去,请进来。

走出去是通过实习、见习、参观、调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经侦实际办案情况,请进来就是请经侦实践部门的办案专家、能手到学校举办讲座,可以就某一案件进行剖析,也可以就某一方面(如经侦信息化、涉众型经济犯罪)进行讲座。

(六)网上答疑。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校园网、互联网建立经侦论坛,在网上探讨案例、学习心得,专门供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有效、及时互动。另一方面,可以经常上公安网,参与全国经侦实践部门的疑难案件的探讨,发出公安大学教师的声音,推广教学成果,也能够及时获取经侦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上一篇: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下一篇:年度十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