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新篇章(精选12篇)
国企改革新篇章 篇1
一、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一)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着眼长远,推动深化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改革创新,我国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目标。升级的关键是推动经济转型。 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表明,推动经济转型,会计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特别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乃至经济管理中具有基础支持、战略支撑作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释放管理因素在经济转型中的巨大潜力,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战略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正面临着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以及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保持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需要在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积极打造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 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关信息和科学方法。因此,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推动企业控制成本、优化运营、防范风险、科学决策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是促进企业管理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助力企业抢抓机遇,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做强做优的重要举措。
(三)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的重要方向
管理会计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管理会计在理论研究、实践应用、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相对滞后,因此,按照《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的要求, 将管理会计作为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的重点方向, 加快推进,是财政部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会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更加充分、有效地满足企业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管理会计得到了财政部门积极推动
财政部已将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方向,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会计相关制度建设,加快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2013年9月,财政部在课题研究、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等基础上,印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该制度是财政部门加强管理会计工作的先行探索,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实施 “走出去”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财政部还从以下方面入手,切实推进管理会计工作。一是引导理论界加强对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成果的系统研究。二是推动对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的国内外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进行总结提炼。三是选择管理会计颇具实践基础的企业,对其管理会计实践经验进行初步总结提炼。四是将管理会计纳入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人才(后备)培养体系,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三、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工作
要站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高度,来审视管理会计的基础作用;要站在推动企业管理升级的高度,来审视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要站在加强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审视管理会计的地位作用。不仅在座诸位要重视,努力成为管理会计的行家里手,还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取得企业其他高管人员的重视和支持,营造重视管理会计、 学习管理会计、研究管理会计、应用管理会计的氛围。
(二)加强管理会计经验交流
管理会计没有国际通行标准,但国际国内企业都有诸多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和实践表明,管理会计源于实践。但要做到有效指导实践,就要求广大会计工作者做好相互交流,通过交流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参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能力,从而推动管理会计理论方法转化为实践,推动管理会计做法经验上升到理论,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实践上升到政策,形成实践理论政策间的良性互动。
(三)积极参与管理会计改革与发展
推进我国管理会计改革与发展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希望各位能积极参与这项改革,齐心协力、 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共同建设好这项系统工程,谱写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链接
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经济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与组织, 并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作出各种科学决策的一整套财务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其服务对象不是企业外部的有关利益集团,而是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即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地进行管理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相关信息。如果说财务会计是以财务报表为中心的“会计观”,那么,管理会计就是以经营管理为中心的“会计观”;如果说财务会计是社会化会计,那么,管理会计就是企业化或个体化的会计,它只是为特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即把“相关信息适时地提供给相关的人”。
摘要:在日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管理会计:新理论、新实践、新未来高层研讨会”上,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就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发表演讲。
国企改革新篇章 篇2
---县溪镇2006年—2010年重点镇建设汇报材料
怀化市通道县县溪镇是我县老县城,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区域,位于通道县北部,素有“通道北大门”之称,通道转兵会址——恭城书院所在地,枝柳铁路、209国道、县洪公路交汇于此,渠水河贯穿全境,地理和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县的工业重镇,红色旅游镇,湖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镇总面积166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侗民族人口占总人口68%以上。镇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1.2万人。200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二轮重点建设镇,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全镇各项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将五年以来的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理清发展小城镇的思路 为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领导,镇成立了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对小城镇建设进行指导和协调,镇直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城镇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镇党委、政府把小城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主题研究,并把城建工作作为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列入考核。牢固树立了“小城镇、大战略”意识,经多方征求意见,理出了“立足镇域特点,发挥交通优势,以工立镇,旅游兴镇,工贸结合,扩大框架、膨胀人口,努力把县溪建成红色旅游名镇”的城设总体思路。
二、我镇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2006年我镇被列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以改革为主线,把促进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以市场为取向的小城镇综合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解决各种生产要素在向小城镇集聚过程中的体制矛盾和政策障碍上。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激活机制,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动力。在经济发展上,我们坚持了“四抓”,一是抓工业小区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发挥规模效益,实施以工立镇;二是抓商品市场建设,促进三产发展,实现以商兴镇;三是抓区域性特色经济发展,培育小城镇特色产业;四是抓新型农业发展,逐步使小城镇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从而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经过近五年努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试点镇健康有序发展:一是我镇社会经济经济实力增强。近5年来,我镇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农业总产值保持在10%以上,财政收入增幅在19%以上,各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亿元、2.87亿元、3.48亿元、4.01亿元,各同比增长23%以上,其中农业总产值分别完成了3512万元、4028万元、5013万元、5526万元,同比增长16.7%、14.6%、24.5%、10.2%,工业总产值分别完成2.01亿元、2.28亿元、2.75亿元、3.15亿元,同比增长9.8%、13.4%、20.6%、14.5%,第三产业总产值分别完成1501万元、1713万元、2212万元、2933万元,同比增长25.1%、14.1%、29.1%、32.6%;二是城镇集聚功能增强。全镇人口由原来的1.6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6万人,增长27%,建成区人口年人均增加2000人以上;三是城镇规模逐年增长,小城镇面积由原来的1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10年达2.5平方公里,年均增长0.5平方公里以上。2009年我镇人均纯收入为3450元,同比增长8%以上。三是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近五年引资总额
1.5亿元,年均招商引资3000万元以上,资本的注入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三、多渠道、多措施、多思想、多方面加强小城镇建设
(一)、紧抓对口联系机遇,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根据市里文件精神,指定怀化电业局为我镇小城镇建设的对口联系单位,镇党委、政府审时夺势抓住机遇,积极向电业局领导汇报县溪镇小城镇建设工作,争取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07年9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伍绍昆在电业局领导的陪同下到我镇视察小城镇建设工作,并就县溪镇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在电业局的对口联系下,近五年来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二)抓好规划引导和管理,提高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水平。
按照高起点、宽视野、适度超前,面向现代化的要求,我们着重抓了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使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由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县溪镇总体规划(2009-2030)》,为县溪镇今后20年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法律保障。该规划把我镇定位为通道县的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红色旅游重镇,为我县做好两篇文章的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我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我镇在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完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制定。通过制定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本理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明确了我镇小城镇经济发展定位,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臵
在小城镇土地管理上,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
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做到既从严控制,又保证合理用地需要。只有经营好、管理好土地,政府才能更好地履行管理城镇、服务大众的职能。近几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等一系列机制,既追求实现土地资产价值,确保土地资产增值,又兼顾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构筑起一个比较完备的城镇土地管理制度和经营操作体系。对小城镇建设实现统一开发,城镇存量土地实行出让有偿收益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并全部用于小城镇建设,实现城镇建设“以地聚财、以财建城”的滚动发展。
(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镇水平日益提升。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元化地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使得城镇基层设施建设成绩喜人。
1、道路建设:镇辖区路网基本建成,道路硬化率达到90%,形成了以正街、火车站路为主干道,以市场路、志诚路、老街为次干道的路网体系,紧抓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县溪镇红色旅游的机遇,将对现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
2、给水排水:镇区实现统一供水,供水普及率达到95%,合格的水压、水量、水质保证了城镇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排水系统畅通且运转正常,无大面积积水情况发生。
3、电力电信:截至2010年全镇各村均实现通电、通邮、通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95%,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0%。
4、燃气:镇辖区有标准液化气站2家,60%的居民均以燃气为主要燃料。
5、房屋建设:镇区建有影院小区和农行小区两个标准住宅小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行小
区双坡披檐构造是典型的侗族建筑风格。
6、园林绿化:县溪镇做为一个山区小城镇四面环山,渠水河穿城而过,山清水秀,城区绿化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0平方米。
7、空间特色:抓亮化工程,投入10万元对损坏了的街道路灯进行更新维修,亮化了城镇环境,8、环保环卫:县溪镇垃圾处理场位于恭江村6组龙尾巴壕,面积约为10亩,垃圾采用焚烧、填埋方式进行处理,现有堆存量约为2500吨,县溪镇城区日产生垃圾近5吨,垃圾场还可以服务28年。垃圾处理场周围环境状况为:东靠山坎,南靠水田坎,西靠山坎,北靠进屯里村分道。镇区汽车站建有垃圾中转站1座,容量为10立方米;镇区设臵垃圾池7个,每个垃圾池容量为5立方米;街道两旁设有果皮箱50余个,此外给每个临街店面发放了垃圾桶,为300余个;垃圾一天两运。
9、防灾减灾:,投入2.5万元更换了年久失修的消防栓,并配备了800米的消防水带,城镇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城镇管理水平有新的提升。镇党委政府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做好“两篇文章”开发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加强队伍建设,严格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有作为的高素质城管执法队伍,集中整治城区马路市场的“六乱”现象,规范城区主干道车辆停放秩序,彻底改变县溪城区脏乱差现象,给市民创造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干净卫生的人居环境。五年以来我镇共配备了城管队员14人,环卫人员16人,城市管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依据自身特点,积极突出小城镇建设亮点。
在近五年来的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抓城建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充分利用区位、交通、政策优
势,在城镇建设工作中出新招,创亮点:一是积极自筹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五年以来,投入7万元硬化了政府大门路面,并对政府机关大院进行了绿化。投入10.3万元新建了生活垃圾处理场;投入13.5万元硬化了汽车站广场;投入7.7万元对汽车站公厕和市场公厕进行了维修;投入4.2万元进行垃圾中转站、垃圾池和果皮箱建设;投入1.2万元为临街每个店面配备了垃圾桶;投入2.5万元更换了年久失修的消防栓,并配备了800米的消防水带等等。二是积极推广节能、节材等新能源材料,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我镇对城区路灯实行了科学节能措施和限电节能措施。采用路灯远程控制,精确控制路灯开启、关闭时间。采用司路明SLM-T路灯专用节电设备,平均节能26.8%。通过以上措施。镇城区路灯共节约费用10余万元。镇党委将沼气、太阳能等节能产品在全镇范围内大力作为宣传重点,引导公众科学消费、绿色消费。目前,全镇修建沼气池320余口,太阳能热水器389台。
回顾近五年来的城建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省、市对重点镇、示范镇的优惠政策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加之镇级财力有限,对城镇建设投入资金不足,致使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营投资环境改观不大,制约了城镇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培植税源加快城镇开发,拉大城镇框架造成不利影响等,这些困难和问题亟待上级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下步我镇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一个主题(抓城镇就是抓经济)突出两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管理)实现三个突破(城镇规模、城镇环境、主导产业)达到四个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居民城市意识、城镇经济、城镇功能)。
为此,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务实重干,推动小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
谱写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篇3
在这5年里,富宁县紧紧抓住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兴学重教蔚然成风。
富宁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纳入县、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四套班子共同抓,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教育的良好局面。各有关职能部门认真执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县上下群策群力,进行了一场“巩固‘两基’成果,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教育水平”的攻坚战,为富宁教育的腾飞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5年间,富宁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成功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措施,认真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和校舍安全工程,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着力解决教育民生问题,努力推进教育公平,使全县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至2010年末,全县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7.22年,比“十五“末提高1.36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79 631人,比“十五”末增加14 63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61%,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102.5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7.46%,分别比“十五”末提高了2.02、5.10、23.26个百分点。
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教育要发展,投入是保证。富宁县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教育投入机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将学校排危工作列为每年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的事项,多方筹措资金,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并在全县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逐步解决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县认真实施寄宿制工程、危改工程、排除D级危房工程和校安工程,积极申报希望工程。累计投入校舍建设资金1.9亿元,排除危房8.5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同时,投入500多万元实施普及实验教学,投入800多万元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县317所学校均配备了实验教学仪器,实验教学普及率达100%;初中、小学计算机开课率分别达100%和40.25%,中小学生机比达39∶1。尤其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富宁县抓住“两基”迎国检的机遇,加大投入,全县共投入1 312万元,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其中投入618万元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设施,投入160万元,采购计算机桌椅,投入64万元购置学生床架,投入470万元,采购计算机835台、图书22.2万册。
教育发展渐趋均衡
富宁县96%是山区,校点分散,办学条件较差,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教育质量不高。根据山区教育实际,富宁县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以来,全县收缩了218个校点,使办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逐步解决集中规模办学校舍不足问题。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县委、县政府统筹抓好城乡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首先是克服山区制约因素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缓解幼儿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全县3至6岁幼儿入园(班)率达45.82%,比2005年提高21.75%。其次是着力破解高中教育“瓶颈”。多方筹资,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县一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完中,县民中晋升为省二级一等完中;同时,统筹抓好职业教育,县职中晋升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与上海、广东等地企业联合办学,先后输送1 000多名學生到企业进行半工半读和顶岗实习。目前,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47.46%,比2001年提高25.28%。再次是加强成职教育工作。几年来,组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4 200人次。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镇职工岗位培训5.2万余人次。目前,全县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改善教育民生力度空前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千方百计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力以赴改善和保障教育民生。2006年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64 202名学生全部免费使用教科书和免交杂费,农村学生100%享受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费。“十一五”期间,中央和省、州、县共投入“两免一补”资金20 978.88万元,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9.4万人次。从2007年秋季开始,全县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至2010年,全县共有5 518人享受国家助学金,共计413.79万元资金。2010年秋季开始,全县普通高中学生开始享受国家助学金,共有1 601人受到补助,共计104.4万元。在认真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富宁县出台了《富宁县贫困学生救助办法》等政策措施。积极拓宽渠道,做好贫困生救助工作,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辍学。2006年以来,整合资金600多万元,累计救助贫困生1.7万人次。同时,积极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为523位贫困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共计280万元。
山瑶是富宁县的特少民族,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山瑶子女的教育扶贫力度,分期分批将山瑶子女集中到县城学校就读。山瑶学生在享受“两免一补”的基础上,由县级财政给予补助生活和学习费用,实行全免费教育。目前已经投入资金70多万元补助山瑶在校学生1698人,充分调动了山瑶群众送女入学的积极性。到2010年秋季学期,山瑶小学生由2009学年的1 061人增加到现在1 246人,初中生由2009学年的298人增加到现在的401人。
教育热难点问题:有效解决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供需矛盾已经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县城的办学压力成为新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仅富宁县第一小学,每年至少有300人要求到该校就读,最大的班额达81人。解决城区学校办学压力迫在眉睫,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学校召开教育工作现场会,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2008年以来,富宁县投入资金3 000多万元,整合项目资金,建设县一中学生宿舍楼、县一小教学综合楼、县二小教学楼、县民中体育运动场,进一步扩大容量,解决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大班额问题。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化解教育债务,至2010年底已偿还18 680.68万元,2005年底以前的“两基”债务已经全部化解清楚。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加大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力度,成立了学校财务集中核算中心,进一步保障全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富宁县认真落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政策,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认真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有效地维护了全县教育内部的安全稳定,树立和维护了富宁教育良好形象。
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富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的第一要务加以落实。出台了《富宁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建构了以提高办学效益为核心的考核奖励机制和以校级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不同层级的优秀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县政府从2008年起,每年划拨50万元资金作为教师培训经费;每年筹集100万元资金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每年教师节,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表彰大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县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通过经常性的师德教风整顿,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思想政治素质。“十一五”期间,全县新补充教师1 003人,教师人数由2006年的3 165人增加到现在的5 254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从2001年的80.54%、75.90%、33.33%提高到现在的98.8%、98.2%、85.6%。
教育教學质量稳步提高
县委、县政府对毕业班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出台《富宁县教育教学奖励办法》,奖励毕业班教师和学生。教育部门紧紧围绕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切实抓好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现代管理工作。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学为中心,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开展“三生教育”,促进教育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各学校牢固树立“质量是第一生命”的办学理念,强化内部管理,突出办学特色,狠抓教学工作,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及综合评价手段,促进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2008年,全县高考上线率为72.48%,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名列全州8县之首。文科类总平均分406.81分,理科类总平均分394.15分,均名列全州第一。2009年高考上线率为81.94%,上线率再次名列全州8县之首。尤其是2010年高考上线率为96.50%,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居全州8县之首,理科考生杨志超以672分的成绩摘取了全州理科第一名桂冠,被清华大学录取,理科考生赵佳被北京大学录取,两位优秀学子得到了县委、县政府每人5万元的重奖。虽然,这些成绩与兄弟县市相比微不足道,但对于富宁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取得新成绩
富宁县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学校安全责任书,建立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将“平安校园”创建纳入“平安县”创建内容,纳入县委、县政府对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全县所有学校、幼儿园都列入县级“平安校园”建设,有8所学校被评为文山州首批“平安校园”。投入167万元,配置学校幼儿园安保设备,不断提高学校、幼儿园的安全防范能力。教育、公安、文化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巡逻,严密排查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乱点和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学校和幼儿园安全。几年来,协调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取缔校园周边非法网吧5个,对学校周边进行检查巡逻防控警力4 380人次,出动车辆1 028辆次;建立学校值勤点3个、治安岗亭3个。全县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青少年学生接受教育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党在教育系统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富宁县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教育部门狠抓基层学校党组织建设,创新学校党建工作机制,积极发展学生党员。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开展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严格履行“一岗双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在教育系统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尤其是开展创先争优实践活动以来,教育部门以“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活动主题,全县教育系统18个党总支、119个党支部、1 249名党员均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签订党组织承诺书102份,党员和班子成员承诺书1 190份,党组织公开承诺事项121项,党员及班子成员公开承诺事项521项,打造和树立党组织典型31个,党员典型51个。党员干部教师积极参加“万名党员走村访民”活动,走访337户1 117人次,收集问题191件,现场解决125件,共解决178件,回访48人次,受益师生群众2 742人。各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坚持在抓教学质量上创先争优、在抓教育重点工作上创先争优、在抓解决教育发展问题上创先争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扎实成效。
“十一五”是富宁教育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富宁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思路更加成熟,目标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道路。其间相继实现了“普实”、“农远”工作目标,全部排除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完成“两基”迎国检任务。实践证明,过去的5年,是富宁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的5年,是富宁教育形象大幅提升的5年。教育的发展,为全县的经济繁荣、边疆安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十二五”,富宁教育将迎来一次腾飞。我们坚信,富宁教育一定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满载着边疆各族儿女的梦想,张开翅膀,扶摇直上,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
富宁县教育局
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中共十七大 篇4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对内改革。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 用钱靠救济、生产靠代款”的“三靠村”, 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 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 按下了18个手印, 搞起生产责任制, 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长时间, 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 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其次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7月,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决定, 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视窗。至此, 改革开放由理论成为现实。1980年8月18日,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1980年9月,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1984年1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984年4月,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80年代中期, 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从1985年起, 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 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 海南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 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1]。
1992年1月至2月, 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珠海、上海各地, 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即"南巡讲话"。小平同志南巡之后, 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 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 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进行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 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 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 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又要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十七大报告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述了亿万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新的伟大革命”;报告以饱含深情的三个“我们要永远铭记”, 颂扬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丰功伟绩;报告以理性务实的笔触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报告恰如其分地把“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与时俱进”分别作为过去近30年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成就和最突出的标志。
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基本经验总结, 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实践总结, 最根本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 长期坚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代表全党以鲜明的语言高度评价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以毫不含糊的立场向全国和全世界宣示, 中国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最鲜明的特点”, 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 顺应时代潮流, 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成效和功绩不容否认,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改革开放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改革开放给城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物质和精神变化。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 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中国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中国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广, 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举足轻重, 中国的国际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改革开放政策在全国人民中享有高度共识、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拥护。
回顾改革开放, 成就斐然。中国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 所以, 十七大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个提法说明,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 才能发展中国, 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段话, 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 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 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 如果不改革开放, 不可能发展中国, 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 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 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七大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30年的改革开放, 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 改革是在党领导下进行的, 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 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 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 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 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 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 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 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 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 我们就停止下来。当然, 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 我们要突破, 要加快步伐, 实现跨越式发展。[3]
我们相信, 党的十七大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更加满怀信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摘要: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对我国改革开放历程进行了经验总结。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必将将在十七大精神指导下继续前进。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十七大
参考文献
[1]曹普.伟大的历史篇章-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8, 9
[2]王维平, 杨宏伟, 徐永帅.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国企改革新篇章 篇5
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行政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向大会作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奋力攻坚克难,2005年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就
2005年是中国铁路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也是中心各项工作经历严峻考验、取得突出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共同经历了铁路管理体制重大变革、铁路局生产力布局多次调整,中心职工总量增加到9338人,业务范围也由原直属地区的生产办公房修缮、地产开发等扩展到19个门类,工商登记注册企业22个,成为全局唯一的综合经营单位。一年来,中心广大干部职工识大体、顾大局,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为中心实现“三年三大步,六年进百强”的奋斗目标奠定了良好开局,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强基础,盯关键,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首先使中心在安全管理上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积极探索解决新体制下房建、给水安全管理中呈现的新问题,夯实基础,理顺系统管理关系,深入开展“三查三保”活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运营房建、给水设备质量不断提高。信访、综治、稳定工作紧跟形势,超前防范,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在改革形势严峻、安全压力增大、不稳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中心始终确保了安全形势稳定、职工队伍稳定,顺利实现安全年。
——求创新,增活力,市场开发势头强劲。
紧盯新的形势,创新管理模式,提出三年奋斗目标和“六年进百强”远景战略构想,成功确立十二字经营方略,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成立郑铁幼教文化交流中心,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
2005年,中心完成综合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1400万元;完成多元收入1.6
亿元,同比增长57.12;实现利润85.32万元,同比大幅度增长,并上缴路局多元管理费
18.6万元,实现中心投资收益77.1万元。房地产开发全面推进,住宅开发、商业地产项目开发真正成为经济增长龙头,200
5年完成开发投资1.2亿元,铁英街旧办公楼改造、铁道家园三期工程、南阳住宅开发工程顺利启动,新乡阳光大厦、安阳安鑫、焦作沁园小区、开封陇海新村、长治北新建巷住宅项目有序推进,强力开发态势已初步形成。
——深挖潜,严考核,生产经营成效明显。
在路局生产成本异常紧张、外部条件困难、各项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施工生产经营扎实推进,200
5年顺利完成房建设备大整修及更新改造工程8283.83万元,给水设备大整修及更新改造工程
746.11万元,集中供热工程1500万元,遗留工程清算860.17
万元,通过上报路局解决投资1946.97万元,清算运营工资6400.3万元。既有施工项目有序推进,铁道家园二期和后“30
1”主体及配套工程经过艰苦努力,目前已达到分房入住条件。集体企业经济健康发展,2005
年完成经营任务576.76万元,职工队伍保持稳定。
——练内功,闯市场,物业、幼教产业硕果累累。
按市场化方式重新进驻建华街小区,正式接收郑州车站部分候车厅和站台保洁任务,承揽了郑州到洛阳车辆保洁工作,在郑州晨曦、景苑、和平苑小区实施了收费服务,承担了中关大厦、豪邦小区的物业管理以及安泰医院、铁道部警察学院的保洁任务,中标焦作步行街的物业服务权,实现了路内向路外市场的标志性跨越。幼儿教育取得优异成绩,在第1
5届国际儿童计算机大赛中喜获河南省赛区一、二、三等奖,分享阅读获教育部“杰出园校奖”、“园校奕阳奖”,全国教学设计大赛“教育实施奖”、“优秀团体奖”。实验幼儿园被授予全国爱国启蒙教育示范幼儿园。
——创品牌,塑形象,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生活文化线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发展,中心工会老年体协、扶轮公司一工区检修班工会小组分别被河南省总工会命名为“省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模范职工小家”称号,北斗星刘根同志荣获
200
5“全路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勤政廉政蔚然成风。广泛传播“关爱人居、筑福社会”企业理念,苗圃社区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受到广大居民热烈欢迎,展示了中心良好形象。积极为职工办好事、实事,2005年向路局清算运营工资6400.3万元,比计划多清算780
多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7957元,比上年增长15.39,职工六项福利目标圆满完成,职工生产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实施品牌带动和企业形象统一战略,“郑铁地产”网站正式开通,《筑福》杂志
影响面进一步扩大,“十大风云人物
”成功评出,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深入人心,企业形象全面树立。
同时,中心综治、信访、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双退工作也都取得显著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路局、局党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路局相关处室的关心支持,离不开中心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及全体干部职工的万众一心、奋力拼搏,这是所有郑铁地产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和辛勤汗水的结晶。在此,我代表中心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中心的全体干部职工、家属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特别是“6.14”以来8个月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只有坚持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有机融入经济中心,有效服务发展大局,才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实现发展新突破。
二、优秀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资源
。只有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才能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真抓实干是企业发展的保证
。只有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务实真干,齐抓共干,才能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四、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只有顺应形势,深化改革,理顺机制,才能破解一切发展难题,谋求职工的共同福祉。
五、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核
。只有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强化企业命运共同体建设,才能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千军万马抓开发,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奔百强”的生动局面。
在看到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安全基础建设有待于不断加强。
三个中心整合以来,中心和运输安全生产的关联度更紧,安全要求更高,而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现场作业控制能力还未达到理想的状态,部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强,现场作业控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上仍需不断进行探索。
二是各项管理机制有待于继续完善。
存在着经营管理层次较多,管理效率较低;经营界面相互交叉,内部互相掣肘,不利于市场竞争;财务管理观念滞后,投资融资体系没有建立和实施;日常管理粗放,缺乏系统规划和制度保障。
三是市场开发能力有待于整体提高。
目前中心发展资本积累较少,新项目储备、市场开发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自身积累少,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企业规模不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限,缺乏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企业的社会知名度还不高。
四是“三项制度”改革有待于深入推进。
目前中心仍沿用着传统的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同时多年的后勤服务工作,造成了管理者和经营者市场化经营经验积累不够,缺乏懂管理、善经营、复合型、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型、开拓型经营人才,不能适应经营产业快速发展需要。
五是干部作风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干部作风问题始终是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队伍能否稳定的关键。当前我们干部作风总的不错,绝大多数干部深受职工爱戴,但也有少数干部思路不清,责任心不强,表现在工作中或推诿扯皮、斤斤计较、职责不清;或中间梗阻、消极怠工、阳奉阴违;或观念陈旧、知识落伍、难以适应。此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一些历史原因,不稳定因素仍将大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十分警醒地告诫我们,一定要本着“轻看成绩、重看问题”的观念,居安思危,常怀忧患之心、常思为政之责、常谋发展之要,励精图治,勤奋学习,努力工作。
二、齐心协力抓好落实,打好企业发展的攻坚战
2006
年是全路继续深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心各项工作在去年工作基础上卓见成效的一年,是能否顺利实现三年奋斗目标、六年远景战略构想、进一步加快发展、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攻关之年。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
三个原因:一是从机构的整合上,去年是房建系统改革调整力度最大的一年,自“6.1
4”三个中心整合到年底,只有不到半年时间,我们的精力主要用在了抓安全、保稳定、理顺机制上。
2006
年则不同,我们在理顺机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明确中心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谋发展、创效益上。
二是从任务的分解上,按照“三年奋斗目标”的要求,经营收入和利润平均年递增要达到30
以上,至2007年中心主营及其它综合收入要达到10个亿,利润超过200万元。因此
2006年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心在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同时,提出了力争多元收入达到
3亿元、利润超过100
万元的目标,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制定工作计划,为目标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从干部职工精神状态上,去年由于生产力布局调整,一些干部职工存在着观望思想、等待心理和畏难情绪,工作不主动、不积极、不深入,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和想法,这种现象非常突出。今年必须克服一切消极思想,鼓足干劲、振奋精神,聚精会神搞经营、促开发,一心一意谋发展、进百强,全力以赴、群策群力、立足岗位,作出我们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为此,2006年中心总的工作思路是: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十二字经营方略,进一步强化市场运作、专业经营、集团管理、品牌发展,使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战略规划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建筑施工能力、物业生活服务能力以及幼教资源拓展能力有新的突破和提升,通过强力开发,带动其它产业全面发展,确保中心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2006年中心工作的奋斗目标是:
——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房建、给水、机械动力设备管理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监控能力稳步提高;消灭责任职工重大伤亡事故,职工自控、互控、他控能力明显增强,各类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准确到位,为中心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经营机制优化到位。
经营开发和经营发展成为重点,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发生根本转变,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管理关系和经营业绩考核机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以及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基本到位,职工收益分配真正实现按劳取酬,主要管理者收入与贡献挂钩,争取都有明显增长。
——市场开发形成态势。
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发生转变,强力布局,强势开发,地产、开发、施工、物业服务等多个行业齐头并进的经营格局基本形成,年内力争
10个以上项目开工,开发面积20万平方米,力争达到30
万平方米;各行业粗放经营和粗放管理的局面得到转变,经营收入大幅提高,运营计划如期完成,多元收入达到
2亿元,力争3亿元,利润超过100万元。
——基础管理巩固夯实。
管理制度规范健全,科学管理手段得到推广和运用,财务、人劳、规划、技术、政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部门系统管理、战略规划能力、综合管理职能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加大,职工业务技术和营销技能有明显提高。
——企业文明形象凸显。
职工队伍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市场经营意识真正树立;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充分发挥,职工队伍保持稳定;《企业文化发展纲要》宣传到位、深入人心,团队精神日益巩固,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得到传承和加强,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意识明显增强,“郑铁地产”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围绕以上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以最坚强的领导、最有力的组织、最优化的方案、最科学的管理、最认真的精神、最严明的纪律、最充足的干劲、最积极的行动、最顽强的作风、最热切的态度、最无私的奉献,夺取最好的工作成果。
第一,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稳定目标。
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作保障,我们的改革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经营创效更无从谈起。
要提高认识,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
。各级领导要树立强烈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建立快捷、有效、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统一、有序、高效的安全检查监督体系,完善安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日常与定期、静态与动态、过程与结果、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要强基固本,不断夯实安全基础
。以强化基层、基础和基本功为根本,提升安全基础素质。加强安全自控型班组建设,创建安全型班组,深入开展安全自控型岗位、标准化安全施工工地等创建活动,强化现场作业控制。优化技术装备,以三大干线第六次提速为契机,促进行车房建、给水设备质量全面达标,增强保运输畅通、保客车供水、保房建设备安全的能力。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严格执行人身安全十不准,将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真正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要以人为本,积极维护稳定大局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注定要激活各种矛盾,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正确对待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换位思考,增进理解,积极处理。各级领导要明确分工,各有侧重抓好安全管理与队伍稳定,利用各种形式教育职工学法、知法、守法,为中心改革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第二,突出主营业务,服务铁路运输生产。
要转变服务观念,牢固树立“后勤不后站”的思想,全力服务运输安全生产。一是
完善制度,优化生产组织布局。中心房建和给水技术部要抓紧完善和制定房建、给水、机械动力等设备管理办法,统一和规范各项重点设备巡检、维修养护制度,健全维修验收和考核办法,理顺中心与各单位在大维修、更新改造以及日常管理中的权限和职责,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按照有利于生产的原则,对部分生产车间进行合理组合,进一步优化各单位生产力布局,更好地服务运输生产。
二是
强化管理,努力提高设备、工程质量。各单位要根据管辖设备状态,确定今年的整治重点,合理利用维修成本,提高设备优良率、合格率。中心两个技术部要提高维修任务的抽验比率和覆盖面,对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维修任务质量要实行保修一年,如在一年内出现问题由施工单位无偿修复。加强对工程质量、工期和费用控制,落实工程工期考核、质量责任追究和追偿制度。我们所干的工程质量必须是一流的,真正做到“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体现出“人品与精品同在、赢信与赢利共存”。
第三,强势推进开发,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房地产开发是中心做强做优企业、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和带领职工奔小康的必由之路,是龙头产业。中心、分中心要大力实施房地产开发带动战略,盘活现有资源,带动其它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要紧紧抓住路局《“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危旧住房改造和暖气、天然气建设,到
2010年全局职工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0
平方米”的战略机遇,分点作业,精心组织,强力推进!要紧紧抓住郑西客运专线开工及我局相继建设郑州至石家庄、郑州至武汉两条客运专线、货运集装箱中心等重大基建项目,转轨变形,量身打造,主动出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启动房地产开发项目,承揽基建施工项目,年内确保开工项目
10个以上,建设规模30万平方米,完成5至6
个项目储备。要紧紧抓住物业管理市场化机遇和中心大开发机遇,多方承揽办公楼、商业楼及客车保洁等综合物业管理,不断拓宽物业走市场之路。此外设计监理、园林绿化、工程检测、窗业制造、消防工程、装修装饰等行业也要依托内部资源,积极开拓外部市场。要加快转型,大力开发幼教产业。中心支持幼教文化交流中心加快内部转型,帮助其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逐步摆脱依赖思想,不断增强自主造血功能,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同时在新建社区适时跟进建设新园,将品牌幼教作为房地产开发商业住宅销售的卖点,逐步实现幼教工作产业化、幼教管理经营化、幼教办学现代化、幼儿养育亲情化、幼教形象品牌化。
第四,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内部机制建设。
中心及各单位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以创新促创效,以创效促发展,以发展破解一切难题。
一是
深入贯彻十二字经营方略,进一步巩固两个分中心和其它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中心支持郑州、洛阳两个分中心依据自身实际,不断深化内部经营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以显现更大经营活力。中心支持帮助扶轮公司、怡心物业公司尽快理顺管理结构,实现公司化改造和公司化运作,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中心继续鼓励扶持各专业化公司及幼教文化交流中心积极扩张,培育市场,做强做优。中心支持鼓励北斗星公司及其它控股、关联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大力开发外部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打造知名品牌。同时,中心还将充分运用房总的资质,积极探索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等多种开发模式,加强直管项目部的管理,建立健全考核运作机制,与两个分中心一道形成诸君会战的态势和大开发的管理格局。中心希望各级领导、各个单位都要积极学习、推广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要把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企业自我发展。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按专业门类进一步明确分工,规范岗位设置,达到科学管理、合理分工、精简高效的目的。
二是
按局要求提前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准备工作。徐局长在今年全局领导干部会议上明确指出,“今年要逐步建立主业与房建生活单位的市场交易关系,模拟市场运作,加快房建生活单位改革步伐。同时要利用铁路综合优势和各种资源,加大对辅业单位的投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我们要主动按照路局要求,积极做好交易价格核定工作,明确与运输主业合同清算关系,尽可能地争取有利政策,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
强化考核,继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要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交流和公开选拔,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打破干部、工人界限,推行竞争上岗、排队促尾、待岗环流,今年将对车间级岗位全面竞争上岗,推进专业技术干部重新竞争聘用,鼓励优秀职工脱颖而出。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岗效工资制,加大活工资捆绑力度,合理拉开分配差距。积极探索主要经营人员“年薪制”等新的分配形式,更好地体现经营效益和个人收入联动,提升单位经济效益。
第五,夯实基础管理,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各单位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政务信息畅通、企业形象塑造及职工教育培训等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要
继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和明确组织机构,将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切实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严格资金监管,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优化内部信用环境,严肃财务纪律,严格各项费用收缴,加强内部“三角债”清交和外部债权的清理清收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机关各项管理费支出。做到目标明确,责权利相统一。
二要
加强政务值班和企业形象宣传。加强中心总值班室及各生产经营单位值班调度工作,畅通信息渠道,不断提高政务管理水平及应急处置能力。要把企业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文化管理是战略管理”、“打造文化力就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观念,把培育优良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创新经营理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文化创新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创新。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发展纲要》,用企业理念、文化,培育、引导、指导工作。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强化环保和资源节约意识,创建健康和谐型组织和资源节约型企业。
三要
充分发挥职培中心作用,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围绕企业改革、改制、创效、发展,重点加强职工市场观念的教育、业务技能的提高、新工艺新技术的掌握以及面向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的培养和培训,继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岗位练兵等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
第六,转变干部作风,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今年中心要以“坚持创新、注重细节、狠抓落实”为重点,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努力营造和谐、团结、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
一要
提高工作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正职要通过学习,提高理性思考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凝聚人心的能力,提高贯彻落实的能力。面对改革带来的种种困难和压力,冷静分析,科学决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班子团结协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要
坚持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注重细节管理,强调“小事决定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以榜样力量激励人、感召人,促进本单位、本系统干部作风的转变。
三要
加强廉政建设。“公生明,廉生威”。房地产行业是腐败高发行业,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六管人员”要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加强学习,自觉增强抗腐败能力。中心也将建立和完善各项激励机制和廉政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发生。用阳光政策,打造阳光生活。
四要
落实岗位责任。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责权明晰,分工明确,指标量化,狠抓落实,强调岗位责任,是谁的工作,谁就要认真负起责任,牢固树立“为岗位负责,为中心负责,为自己的前途负责”的思想,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来落实逐级负责制,消除中间梗阻和推诿扯皮现象。
五要
实施闭环管理。部署、落实、检查、考核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对部署了的工作必须跟踪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决不能部署之后不管不问、不了了之。
六要
严格考核奖惩。建立优胜劣汰和激励约束机制,督促不落实的事,紧盯不负责的人,在安全生产、经营创效的主战场上考察使用干部,真正把那些作风过硬、狠抓落实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对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和处罚,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通过严格考核,使广大干部有一种不进则退的危机感,真正树立雷厉风行的作风,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七要
关心职工生活。中心各级组织、各级干部要认真倾听基层职工呼声,关心职工疾苦,以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凝聚、激励和带领广大职工共同前进。
三、构建五大体系,在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展示更大作为
能否实现中心三年奋斗目标和“六年进百强”战略构想,关键看今年。“三个亿一百万”目标,这是我们自我加压提出来的多元收入任务指标,必须倾尽全力,万众一心,努力完成。为此,要缔造阳光政策,着力构建五大战略保证体系,坚决打好
2006年这场主动仗、攻坚战、歼灭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一)以加速发展为己任,坚持集团化发展战略,建立任期目标管理体系
目前,中心具有“企业多、规模大、产业全、战线长、人数多”的明显特点,根据去年“8.9
”领导干部会议对中心的定位以及管理学的要求,中心只能是一个宏观战略管理型的企业,而不可能再回归到传统的经营管理型。因此,首先明确战略目标,始终不移地贯彻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坚定信心走特色发展之路,这是“郑铁地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方向
。综合分析全国、全路、全局和中心工作的实际,我们必须以十二字经营方略为指导,走以房地产经营开发产业为龙头,以建筑施工产业为支柱,以物业管理、商业商贸、商务酒店、园林绿化、工程检测、窗业制造、消防工程、装修装饰等八大产业为骨干,其它经营为补充的现代铁路地产集团产业化发展之路,在一定时期内打造一个初具规模、拥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现代铁路地产集团群,着力培养
10个优势产业和10个卓越品牌。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更是“31
21”目标的具体体现。当前,中心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崛起的关键时期,拥有的发展要素少,面临的制约因素多,但都完全可以通过宏观战略管理的调控作用,在中心内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通过实施“短、平、快”项目,以小步疾跑之势迅速完成原始积累。
其次
要确立各单位自主经营的优势,最大限度调动各级管理者的积极性,鼓励各单位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独立核算”的要求,彻底改变传统计划体制下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发展为已任,加速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第三,中心在实施战略管理、抓好核心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以房总的身份直接上手、倾力抓好直管项目的经营资源开发,广泛涉足商业地产、商务酒店、医疗地产等等。
第四,要建立任期目标管理体系。对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有任期目标,三年为一任,进行绩效考核。在任期内,单位主要领导一般不作调整,以防止出现短期行为。要把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形象改善、设备改造、投资增加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把个人经营风险抵押与届满资产增值奖励结合起来,把任期目标与选拔任用结合起来,缔造重奖重罚的阳光政策,营造责任重、要求高、奖罚严的浓厚氛围,真正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的任期目标管理体系。
(二)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以综合经济效益为价值导向的用人、用工及分配机制体系
始终不移地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练好内功夯基础,转换机制强动力,建立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用人、用工及分配机制体系,这是“郑铁地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一是
要深入推进用人制度改革。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国铁“高大半”的性质,使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提拔上存在着传统、落后的用人观念,以“服从上级、照本宣科、听话、不出事”为标准,造成干部队伍中“长期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很普遍,缺乏创业激情、工作热情和对职工群众的感情,缺乏对工作和事业的责任感、进取心、创造性、勤奋劲。要改变现状,就要把企业发展放在首位,以创造经济效益为导向,把企业发展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岗位职责之中,重新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用人制度体系,着力培育经营开拓型的领导干部,学习钻研型的专业技术干部,敬业爱岗型的管理干部。对各单位正职的选拔、考核要更多地转到
“干事创业、思想开拓、敢于冲破陈规陋习、工作作风扎实”上来。通过以上措施,合理区分管理干部、开发型干部(项目部经理)、专业技术干部(设立高级主管、业务主管)、一般技术工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技工)等不同特点,分别量身打造多种成长通道和任用渠道,构建立体成才、多维发展、全面进步之路,营造一种“唯才是举、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二是
要着力推进用工制度改革。从现在开始,全中心干部职工除了正常组织调整、特殊工作需要外,原则上不再作跨单位的、大的工作调动和岗位变动;中心要建立内部的劳动力调剂市场,由各单位对其实行劳务委托;对外聘员工一定要从严控制,严格报批手续,所有人员调入必须由中心人劳部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审核手续。特殊工作需要外聘专家、工种除外。要在日常工作中打破干部工人界限,把一批年富力强、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才干的工人选拔到管理岗位上来,最大限度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是
要强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各单位必须动真格、出实招,强力推进新办法,坚决打破旧体系。能实行计件工资的要进行计件,能进行工效挂钩的要推行工效挂钩,能承包经营的可以进行承包经营,以达到“充分体现岗位贡献、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在具体改革实践中,要注意区分不同产业、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之间存在的不同性质,区别对待,制订出具体、可操作的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分配制度,领导干部要亲自设计、亲手操作、亲力作为,确保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有力、深入人心、效果良好、不走形式。
(三)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实施办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紧扣经济效益中心,以成果论英雄,以利润论成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既有业绩考核办法,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这是“郑铁地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核心和保证
。一是
要明晰政策,考核制度到位。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加强政策引导,明晰经营责任,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合理进行奖惩兑现。中心每季度对生产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重点抽查,每半年对各单位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经营不善,管理不力的单位,提出改进措施和警告通知,督促全面落实经营任务。
二是
要落实责任,奖惩兑现到位。以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对所属基层单位,区别不同类型,实行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把所承担的经营责任层层分解,落到实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中心机关总部开始,层层签订责任书。中心正职要与副职以及各单位正职,中心各单位分管领导要与自己分管部门层层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明确经营目标和经营责任,量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制约力度,严格奖惩制度。要强化对各单位主要管理者的业绩考核,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期满,进行全面考核,实施奖惩。凡是综合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单位领导一律不得评为先进,并给予通报批评;凡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就地免职;凡连续三年考核仅为合格者,其单位党政领导应自动辞职。
三是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努力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经营水平,确保中心2006
年各项经营目标顺利实现。四是
要制订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规划,定期组织分析,逐项明标核对,认真梳理兑现,以确保各项工作按照形象进度顺利推进,确保中心奋斗目标在本单位、本部门落实到位。
五是
要加大对两级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的检查监督力度,确保领导干部廉政自律。大兴勤政廉政之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自觉落实各项勤政廉政措施,深入开展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注重从源头上抓好反腐败治理工作,用制度制约违规行为,用制度保护创业干部,把改革中的人才成本降到最低;完善各项管理监督机制,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厂务公开的检查,推动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四)以释放效能为标准,加快生产维修布局调整,建立科学合理、规模适当的生产经营体系
牢牢抓住生产维修布局调整这一契机,科学规划设计,完善组织结构和功能组合,建立“安全、高效、文明”(房建、给水)或者“效益、活力、和谐”(多元单位)的生产经营体系,是“郑铁地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机遇和手段
。一是
要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专则专”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生产力布局调整力度,按照产业特点、业务分工、系统要求,以市场为纽带,以效能为标准,以节支为前提,推进相同系统、产业、业务的重组、合并、整合,优化生产力布局。
二是
要强力推动两个分中心加快内部资源的整合步伐,努力实现多元产业的独立核算和市场化运作。各个产业都要进一步划小核算单位,逐步实现人员、财务、资产“三分开”。
三是
从事运营房建修缮、给水管理的车间要本着“着眼长远、提高能效,节支降耗、做大车间”的指导思想,根据自己占有资产的多少、工作量的轻重以及服务铁路运输生产、职工家属生活的实际需要,来科学制订各单位车间的布局调整、资源优化方案,加大调整力度,加快优化行动,组建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经济组织,进一步做大现有车间机构,使现有运营生产布局更加合理,更能满足生产力要求。
四是
房建、生活、给水业务要针对车间合并后的生产需要,大力推行综合式管理。要推进房建、给水车间的合并步伐,尽早成立综合领工区,精干人员,提升素质,实行一人多能、一专多能、一岗多技,充分释放改革能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五是
要全面加强中心总值班室的政务值班与各单位值班生产调度建设。中心总值班室和五个较大单位的值班室必须进一步加强与路局相关部门的业务联系,沟通信息,掌握主动,超前工作,防患未然;进一步完善周安全生产交班制度,尽快建立指挥通畅、反应灵敏、基础扎实的管理体系,确保中心安全形势稳定,为生产布局调整提供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加强企业文化及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建立安全、高效、文明、和谐的阳光团队文化体系
世界500
强企业的发展历程证明,优秀而独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髓和灵魂,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沃土。
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企业核心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安全高效文明和谐的现代铁路地产的内涵,是“郑铁地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因和引擎。
自“6.14”新中心成立以来,中心的资产总量已达到28.596亿元,在册全民职工
5867人,拥有22个注册法人,3个房地产开发公司,3个施工企业,4个专业公司,6个物业公司,3个直管项目部,1个设计所(监理公司),3个房屋土地管理所,1个幼教文化交流中心,并有职工培训中心1个、集体企业
4个,中心所从事的产业和经营门类有19
种之多,新中心呈现出“企业多、产业全、战线长、人数多”的显著特征以及管理模式、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亟需采取一种有效形式,进一步统一干群思想、形成核心理念,规范大家行为、强化岗位责任,整合企业形象、调动干事热情,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和外引力。因此,中心认真总结成立以来,尤其是“
6.1
4”以来各个单位的管理风格、主要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思路,深入细致解读新时期火车头精神,学习借鉴海尔、华为、西飞、建业等先进企业的优秀管理文化,撰写出“郑铁地产”《企业文化发展纲要》(草案),本次会议已予印发,对中心共有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管理思想进行了释意,以期着力培育企业文化,建立完整的企业理念系统,使企业发展成为每个职工关注并引以为豪的事业。通过发展企业文化,缔造阳光政策,打造阳光团队,享受阳光生活。
一要建立企业理念识别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要集中培育和形成以下
12种理念:一是“关爱人居,筑福社会”的核心理念;二是
“用户至上,注重细节”的质量理念;三是“客户利益无小事”的服务品质;四是
“以小见大、淡利塑形”的商业原则;五是“地产为先,房商并举”的发展策略;六是
“稳定主体,策动两翼,整合实业”的经营方略;七是“以精取胜、品牌发展”的营销战略;八是
“奋勇争先、追求卓越”的团队精神;九是“唯才是举,才尽其用”的人才理念;十是
“雷厉风行、事不过夜”的管理作风;十一是“与人为善、文明礼貌”的行为准则;十二
是“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稳定和谐”的人文环境。并以上述标准为核心,统一员工思想,统一群体意志,统一核心理念,使企业发展成为每名职工关注并引以为豪的事业。
二要建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把“与人为善、文明礼貌”作为“郑铁地产”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恪守国家公民道德规范,从日常工作行为抓起,着力培养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
一是
加强领导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两级领导干部的管理艺术、经营本领、礼仪风范、民主意识、务实作风、自律思想、表率作用,尊重职工权利,爱护职工的“成就感”,鼓励职工出色地完成任务,并搞好集体福利,优化人际关系。
二是
进一步强化广大职工的纪律观念、责任意识、集体主义、协作思想、创新精神、进取状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爱岗敬业,标准作业,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文明素质,争做学习型、创新型、一专多能型职工。
三是
抓好干部职工培训。今年要对中心两级领导干部进行企业文化理论和知识培训,对车间级以上中层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完成19个专业班培训任务,职工岗前岗中培训率达到百分之百。
三要建立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推行企业形象统一战略,综合运用“郑铁地产”网站、《筑福》杂志、服装、文具、日用品、纪念品等载体和形式,统一企业标识,统一中心形象,建立规范的企业视觉识别系统。通过各种视觉设计来凸显企业特征,塑造和强化企业形象,发挥广告效应,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通过视觉冲击来感染、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爱企业、爱集体、爱岗位,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各单位要自觉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树立全中心一盘棋思想,自觉接受中心的指导,自觉服从中心的指挥,保持政令畅通,严格遵守规定。通过统一中心标识、标记系统,强化整体形象宣传,树立“郑铁地产”良好形象,大幅提升中心知名度、美誉度。
国企改革新篇章 篇6
一、立足提质增效,不断增强企业市场拓展能力
市场是企业的饭碗,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四公司突出经营“龙头”地位,强化承揽,优化布局,明确重点,确保市场份额稳定。一是坚守投标原则。坚持按照“六不投”原则和房建项目“四项基本要求”,认真做好标前评审和成本分析,合理运用经营手段,力争多揽任务,不断提高项目中标“含金量”。二是强化在建创效。坚持树立“干好在建就是最大的经营”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在建项目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对在干好在建促经营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对因项目管理不善、给企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的,在《项目部全周期经济承包责任书》中明确处罚规定。三是突出区域优势。坚持突出区域经营重要地位,公司对2年内在同一片区毫无建树的经营分公司采取调整相关责任人岗位,甚至撤销分公司等方式和手段,确保重点区域市场经营稳定。
二、立足严抓细管,全面提升企业精细管理水平
经营添动力,严管出效益。四公司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切实抓好项目管理。一是严抓物资集中管理。将公司范围内所有物资(设备)采购、设备租赁变原来报公司备案为审批,以公司为主体进行合同签订。二是严抓设备集中管理。以经济适用为原则,优先使用自有设备,闲置设备、料具进行挂网调剂,严格执行上级颁布的限价,坚持集中招标、集中采购。三是严抓劳务集中管理。加强项目劳务分包策划,抓好劳务分包费用审批和支付,修订《施工分包竞标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劳务队伍引入工作。四是严抓资金集中管理。强化资金权力集中,严格资金审批,规范项目资金使用,严控资金收缴管理,积极开展清收清欠,进一步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年末公司资金存量超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净利润4794万元。五是严抓质安风险管控。严格遵守《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重点控制隧道施工防坍、起重吊装作业、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及瓦斯隧道施工防爆等卡控红线,切实做到全覆盖、严执法、重实效,确保安全质量总体形势可控。
三、立足职能转变,持续推进企业深化内部改革
严管出效益,改革出活力。四公司按照前期制定的改革内容,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一是抓好制度创新,把握管理重点。以制度建设为载体支撑,发挥制度在执行中的“桥梁”作用,不断提高企业执行力,全年共修订完善经营开发、财务资金、成本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71个。二是抓好机构改革,提高管理效能。坚持调整本部部门设置,将本部行政管理部门由原设18个减至16个,即11部2室2队1中心;加强项目员工控制,根据铁路、房建等不同业务板块在项目策划时确定平均定员,工区或作业队按项目实际需求设置。三是抓好队伍建设,防范管理风险。重是加强作业层队伍建设,公司先后改造完成一家施工劳务企业,成立了混凝土、土石方、机械租赁、隧道分公司,改组架梁分公司,并已全部投入运营,公司也与5家分公司签订《内部经济承包责任书》。为加强管理,公司成立了“作业层队伍建设管理中心”,并与之于签订管理协议,约定管理目标;制定《施工劳务企业管理办法》、《专业分公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来保障作业层队伍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四、立足固本强基,稳步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国企改革新篇章 篇7
1. 生产工艺不断优化
30年期间, 我国烧碱生产工艺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先进的离子膜烧碱产量呈逐步增长态势。据行业统计, 2007年我国离子膜法烧碱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1978年我国尚没有离子膜烧碱, 到2000年我国离子膜法烧碱比例只有24%, 与此同时, 能耗比较高、污染比较大的水银法、石墨阳极工艺基本被淘汰, 普通金属阳极法工艺所占比例逐步减少。
在聚氯乙烯生产中,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短缺, 天然气资源受限, 经过30多年的努力, 目前已经自行开发出规模大型化的成套工艺技术和装备。另外, 乙烯氧氯化法和糊状法、本体法聚氯乙烯在我国均有生产装置。
2. 技术装备大型化、系列化
离子交换膜法制碱技术是70年代中期出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解制碱技术, 在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 已被世界公认为技术最先进和经济上最合理的氢氧化钠生产方法, 是当今制碱技术的发展方向。离子膜电解制碱具有节能、产品质量高、无汞和石棉污染, 故应时而生。
1986年, 盐锅峡化工厂引进日本旭化成离子膜法电解技术揭开了我国氯碱工业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离子膜法烧碱的新篇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国内许多氯碱企业纷纷引进先进技术。20多年来, 先后有数十家氯碱企业从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世界8大驰名公司引进了数十种离子膜法电解槽, 总产能超过1300万吨/年。1984年, 北京化工机械厂引进了旭化成、旭硝子离子膜法电解槽制造技术、阳极活性涂层、活性阴极等技术, 采用这些引进技术先后制造了复极槽和单极槽。经过多年的技术转换、消化、吸收和创新, 北京化工机械厂制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离子膜法电解槽已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993年7月, 沧州大化集团首家采用了北京化工机械厂制造的MBC-2.7型复极式离子膜法电解槽, 为推广国产化离子膜法电解槽开创了先河。截至2007年, 北京化工机械厂共制造承揽788万吨离子膜电解槽工程项目, 占据中国离子膜烧碱产能的半壁江山。
面对日益高涨的原油价格、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发展离子膜烧碱已经成为氯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绝大多数企业都将离子膜法工艺作为扩建或改造项目的首选工艺, 国内新建烧碱装置中, 基本都采用离子膜法生产工艺。
(1) 盐水精制技术的发展
在氯碱生产中, 盐水的质量是关键所在, 直接关系到耗电量和离子膜的使用寿命。
目前氯碱企业采用的一次盐水精制工艺已由传统的道尔澄清桶+砂滤器工艺转化成了薄膜液体过滤工艺 (表面膜过滤技术) 。传统工艺自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基本没有大的改进, 精盐水质量也无进一步的提高。近几年, 随着烧碱生产能力的不断增长, 电解技术的不断进步, 特别是离子膜电解槽的广泛应用, 对盐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而使膜分离技术在氯碱盐水生产中得到较多的应用与较大的发展, 这也改变了盐水工序操作的不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 此外表面膜过滤技术应用于烧碱盐水精制工序使得我国烧碱生产走向大型化道路。
(2) 大型国产化聚氯乙烯成套技术装备
由于我国富煤少油, 为节约国家石油资源, 近十几年聚氯乙烯新建项目大部分都采用电石法生产工艺。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电石法成套装置规模也由最初的5万吨/年PVC生产线发展到现在20万吨/年PVC生产线。以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氯碱行业龙头企业, 经过40年的发展, 特别是近10年来的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自主创新, 开发设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全自动20万吨/年PVC生产线的工艺技术, 实现了我国大型PVC生产从工艺到设备的全套国产化。在成套工艺装备中, 如生产工艺密闭化、热水入料工艺、反应过程中连续注水工艺、粗料预测、紧急事故终止技术、20万吨/年汽提塔装备和20万吨/年的内热式沸腾干燥床等技术装备极大地提高了聚氯乙烯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安全和环保水平和节能降耗水平。
(3) 大型化聚氯乙烯聚合釜
PVC聚合釜制造工艺复杂, 设备投资高, 是生产PVC树脂的主要设备。我国PVC聚合釜技术发展经历了从30m3、70m3到目前的135m3的大型聚合釜的转变, 装置生产强度也由30m3的5000吨/年提高到135m3的67000吨/年, 提高了15倍。锦西化工机械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LF135型聚氯乙烯聚合釜工艺技术, 具有生产能力大、设计指标高、釜内抛光和组装精度高、外观和内在质量好。此外, 在聚合釜的设计标准和制造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中有半管夹套设计、直叶桨式搅拌器、上传方式、扭矩变矩器调速及大轴径机械密封等均为世界领先技术。该聚合釜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标志着我国大型PVC研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78年我国烧碱生产装置产能平均规模只有1万吨, 5万吨以上企业只有8家, 到2007年我国烧碱生产装置产能平均规模达到11万吨, 达到20万吨以上企业的产能占全行业36%, 5万吨以上已经占到全行业产能93%。
1981年我国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产能平均规模不到1万吨, 到2007年我国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产能平均规模达到10万吨, 达到30万吨以上企业的产能占全行业35%, 5万吨以上已经占到全行业产能95%。
3. 原材料、能源消耗显著降低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 我国氯碱行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重视新技术研发与引进, 节能降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行业平均吨碱交流电耗从1981年的2607度/吨下降到2007年的2391度/吨, 吨碱耗蒸汽从1981年的4.6吨/吨下降到2007年的1.8吨/吨。特别是一批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与引进, 使得我国氯碱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 加快发展离子膜法烧碱
采用离子膜法电解工艺每吨烧碱的蒸汽消耗为0.6~0.8吨, 只有隔膜法的25%~30%。近年来, 随着离子膜法烧碱产能的不断增加, 烧碱生产工艺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烧碱的综合能耗也有了显著下降。
(2) 金属阳极改造促进节能降耗
扩张阳极与改性隔膜是近年来氯碱工业中电解过程改进的新技术之一。扩张阳极主要是将阳极与阴极间的极间距缩小到3mm, 从而使电压降降低。所谓改性隔膜是在优质的石棉隔膜中加入一定量的能耐高温, 耐电槽环境化学腐蚀和机械磨损的热塑性聚合物, 再通过高温结成或具有弹性、强度且形状稳定的隔膜。采用扩张阳极与改性隔膜可使槽电压下降0.21V, 已知槽电压每降低0.1每吨碱可以节约直流电70kW·h。
(3) 蒸发科技进步促进降低汽耗
烧碱蒸发消耗大量蒸汽, 蒸汽的消耗占烧碱能耗的1/4~1/3, 直接影响着烧碱成本, 况且国内现有流程之汽耗又高出国外先进水平1倍以上, 故蒸发的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是烧碱节汽的关键。随着蒸发科技进步, 双效发展为多效, 自然循环发展为强制循环, 顺流发展为逆流, 已成为蒸发节能技术发展的方向。
4. 循环经济推动行业环保升级
氯碱工业产品种类多, 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液、废渣也较多。因此加大对三废的治理力度,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 系统的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物, 是氯碱行业环保工作的重点。
30年期间,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 氯碱生产中环境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取得较大进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有力的推动了行业环保升级。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安排的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企业中, 四川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冀衡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金昱元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1) 膜法脱除硫酸根离子技术
目前在烧碱生产过程中, 由于原盐带入和除掉水中的游离氯添加的Na2SO3生产的SO42-离子, 造成SO42-在系统中的累积。进入电解槽的盐水中的SO42-含量必须控制在7g/l以下, 多余的SO42-必须从系统中除去。脱除SO42-的方法有投加BaCl2法 (钡法) 、投加CaCl2法 (钙法) 和冷冻法, 钡法操作费用高且污染环境, 冷冻法投资大。目前, 采用膜法脱硫酸根可以大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对氯碱行业实现清洁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干法乙炔发生工艺
我国PVC行业经过十年来的蓬勃发展, 至今生产能力已达1000万吨/年。从生产原料来看, 仍然是电石法、进口单体和乙烯法共存。2007年电石法聚氯乙烯产量约700万吨。电石法在国内聚氯乙烯行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的资源结构也决定了电石法PVC还将长期存在并将进一步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PVC行业普遍使用湿法乙炔发生装置, 全年排出电石渣多达1000万吨, 产生电石渣浆将近9000万吨。这对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节能降耗和消除污染成为PVC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发干法乙炔生产工艺是提高收率、降低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比湿法乙炔工艺而言, 干法乙炔工艺无需沉降及压滤处理, 可节省大量的设备投资, 减少了占地面积, 设备投资更为经济;运行费用低, 无需渣浆处理的人工费用和设备运行费用;乙炔收率高, 由于加料是连续的, 无需置换, 加料时没有乙炔气体排出;排出的电石渣是干的, 没有溶解损失;节约水资源, 干法工艺所需要的水量只有0.7吨/吨PVC, 其余全部循环使用, 所加入的水为废次氯酸钠;电石渣处理费用低, 电石渣用于生产水泥无需干燥, 即节约设备投资又减少生产成本。
干法工艺节水7吨/吨PVC, 700万吨电石法PVC节水4900万吨, 产生经济效益约9800万元 (水价按照2元/吨计算) , 年创效益约12亿元。
(3) PVC离心母液回收利用技术
PVC生产消耗大量纯水的同时产生大量较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细小颗粒的PVC, 以SS形式存在;其他是少量的VCM单体和少量残留助剂, 废水中的添加剂是产生COD的主要来源。PVC生产工艺要求参与聚合的水质为去离子水, 所产生的离心母液废水也近似于含杂质的软化水, 此废水的特点是温度、浊度高, 硬度、氯根低, 是一种经处理后回收利用价值很高的工艺废水。如果全行业采用该技术年可回收聚氯乙烯母液3100万吨 (按照800万吨/年氯乙烯产量及80%回收率计算) 。
(4) 电石渣综合利用技术
2007年全国电石法聚氯乙烯产量按照700万吨计算, 产生的电石渣约1100万吨 (干基) , 各氯碱企业开发了各种电石渣的用途:如用电石渣做环氧丙烷和氯酸钾的重要原料、用电石渣处理废氯气做次氯酸钙等, 但随着电石法PVC产量的不断增加, 其他用途已不能满足要求。电石渣的主要出路是生产水泥, 以电石渣为主要原料生产水泥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措施, 既缓解了水泥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又使固体废弃物得到了综合利用。
(5) VCM精馏尾气变压吸附工艺
氯碱行业排放废气主要是工艺废气、燃烧废气、锅炉窑炉废气、有机氯化物、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氯化物如PVC精馏尾气、氯苯氯化尾气等都含有有机氯化物及氯化氢气体, 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PV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氯乙烯精馏尾气的排放, 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生产成本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氯乙烯是致癌物质, 排入空气中, 严重污染环境, 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我国聚氯乙烯生产企业遍布除海南、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 。因此减少尾气排空中氯乙烯的含量相当重要, 也一直是氯碱行业环保工作中的重点, 近几年在我们共同努力下, 通过推广使用VCM精馏尾气变压吸附工艺, 尾气中氯乙烯的排放量大幅度下降。排放指标已由1995年前后的全行业平均8%~10%下降到目前全行业平均的1%~2%。
5. 满足下游行业需求不断开发新品种
氯碱产品作为基本化工原料,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消费领域主要有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医药、冶金、电力、农业、军工等。30年前, 烧碱生产一直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聚氯乙烯更是严重供不足需。改革开放30年不仅国内产量不断提高, 以满足下游行业发展需求, 而且, 氯碱产品品种也不断开发成功。目前, 我国氯产品种类也达到了上千种, 形成一些相当规模的氯产品生产体系。例如, 甲烷氯化物、石蜡氯化衍生物、环氧氯丙烷、氯苯及其衍生物等。
聚氯乙烯产品是我国最重要的耗氯产品。通过20多年我国聚氯乙烯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聚氯乙烯产品品种由改革开放前的10几种, 发展到目前的一百多种, 其中通用树脂SG1-SG8共8个型号, 自主开发专用型树脂包括低聚合度PVC、高聚合度PVC、糊用掺混PVC、交联PVC、共聚PVC树脂、食品级和医用级PVC树脂、蓄电池隔板和PVC热塑性弹性体等品种。
6. 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 我国氯碱行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采用名牌战略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氯碱行业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 产品种类不断增加, 产品质量也不断改善, 出口创汇产品品种越来越多, 市场竞争力也不断增强。2005年9月,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烧碱产品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称号。2007年9月沈阳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的聚氯乙烯产品荣获了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
国企改革新篇章 篇8
秦玉才:2011年西部地区经济取得了新的成就, 生产总值增长约14.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2%,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7.4%, 地方财政支出增长28.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 进出口总额增长43.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发展速度已连续5年超过东部地区, 有5个省 (区、市) 进入万亿元俱乐部。
二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开工22项重点工程, 投资总规模2079亿元。铁路、高速公路网西部路段、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进入蓄水准备阶段, 云南小中旬、四川小井沟、陕西引汉济渭等水利枢纽和引水工程开工建设。青藏直流联网建成投入试运行。中缅油气管道境内段加快建设。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不断完善, 生态补偿总体政策框架初步确立。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大型煤炭、煤电基地和煤炭深加工综合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资源加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盐化工等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庆、四川电子通讯设备制造、陕西高端装备制造等已经成长为本地区支柱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四是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覆盖西部地区1600多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新农合不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西藏、新疆、宁夏等地区实现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使182万户农民住上了新房,20万户游牧民实现了定居。
五是人才开发迈出新步伐。继续选派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500名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培训西部地区党政领导干部4827名。启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扩大博士服务团选派范围,积极推进人才开发重点工程。
六是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取得新提升。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世界500强在西部投资企业累计已超过200多家。重庆两江、成都天府、西安西咸等新区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桂东、重庆沿江地区、宁夏银川等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效应不断显现。重庆两路寸滩和西安、成都、广西钦州等综合保税区运转顺利。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获准设立,并赋予特殊支持政策,云南瑞丽、广西东兴、内蒙古满洲里等沿边开发开放重点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
财经界: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许多奇迹,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秦司长您认为主要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秦玉才:1999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践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适应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方面的要求,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和人才开发建设,推动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给西部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多种力量形成合力的结果,而根本的一条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正确,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大政方针,连续出台了几个重要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举措,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做而没有条件做的大事。
认真总结这十年多的工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促进了西部的长足发展。
第一,突出优先地位,坚持把西部大开发作为区域发展的重点。西部大开发是安天下、促和谐、稳边疆的伟大事业,西部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必须在制定政策中体现优先地位的基本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在工作部署中放在突出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着力解决好“三大差距”问题,解决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逐步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群众共同参与发展进程,公平共享发展成果,都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
第二,加强部门协调合作,有力有效有序推进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各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合作,为推进西部大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政策措施等重要文件的制定和颁布,是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努力的成果。各部门按照中办、国办贯彻落实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意见的分工方案,研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细则或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投入,2011年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比上年增长26.8%,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1415亿元。交通部安排公路建设投资1299亿元,占全国的57.7%。水利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26亿元,占全国的47.8%。交通项目进一步提高了中央补助标准。新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燃油税资金分配向西部地区倾斜,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了支持力度。农业、社会事业等部分公益性项目取消县级配套。有关部门、单位在编制专项规划和安排年度计划时,对西部地区建设项目进行了倾斜。各部门注意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了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和实施。
第三,各地区、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大局,需要各个地区、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需要动用全国之力推动西部大开发。要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互利互惠。东部地区加大了对西藏、新疆、青海等省藏区和其他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帮扶力度,帮助这些地区解决基础设施、民生事业、扶贫开发等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东中部地区和企业、学校,对口支援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为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东部地区企业到西部投资创业,共建产业园区,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等。实践证明,西部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东部地区的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需要西部地区的及时跟进。东中西部是一个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整体,我们既要保持东中部地区的强劲发展势头,又要促使东中西共同发展;既要实现全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又要积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第四,采取政府引导,坚持依靠西部自身力量推进开发。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把国家和各方面支持同发展自己的内生力量结合起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认真分析和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实际,积极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开拓进取、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坚持不懈地推进开发,增强了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自我发展良性机制。
财经界: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也不例外。请问秦司长:面对种种困难,西部地区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持续发展?
秦玉才:纵观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的变化,西部地区发展机遇确实很多,但挑战也非常严峻,现阶段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西部地区要继续快速高效发展确实面临着很多困难,任务非常艰巨。西部大开发仍处在承上启下、攻坚克难阶段,任重而道远。当前,破解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良方就是我们要学习好、贯彻好、实施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西部大开发总体要求,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特别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好以下几个重大问题。
一是指导思想突出了主题主线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做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既是中央对全国的要警,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客观需要。西部地区正面临赶与转、快与好的双重压力,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在好上做文章,必须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把赶与转、快与好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的关系,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的新路来。
二是主要目标突出了与《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结合。“十二五"时期是西部大开发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央对西部地区发展提出了“上三个大台阶”的战略目标。这些新要求,需要通过今后五年规划来具体落实,可以说难度很大。《规划》主要目标设置了19项量化指标,其中反映人民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指标有7项,要求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使各族群众在西部大开发中得到更多实惠。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指标有7项,明确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虽然没有设置经济增速量化指标,但明确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既体现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又突出了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支持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三是基础设施突出了两个关键环节。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抓好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但关键是两点:一个是交通,一个是水利。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西部大开发的实践表明,只有建立起交通等大通道、大网络,才能拉近西部地区同其它区域的时空距离,更好地促进东中西部资源优化配置,使西部地区经济更好地融入全国市场、世界市场。交通方面重点要推进西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再上新水平,建设连通内外,通江达海的公路、铁路干线网,形成连接城乡、覆盖村镇的运输服务体系,适应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利方面重点是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注重开源与节流并举,一手抓节水,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批骨干水利设施和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稳步推进一批调水工程建设,提升防洪抗旱、栏水蓄水及供水保障能力,加强中心城市、重点城镇、中心河流防洪体系建设,全面解决1亿多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特色产业突出了建立“四大基地”。首先抓好国家能源基地建设。2011年我国进口原油2.66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7%左右。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一旦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攀升,中国受到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国内的原油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因此,《规划》强调要加快西部地区国家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强油气管道和输电通道建设,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其次是加快建设国家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西部地区集中了国家的重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等行业有着雄厚实力。我国的国防军工产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航空工业基地也在西部,“两弹一星”就是在西部搞成功的,尤其是西安、重庆、成都、兰州等城市,科技教育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一大批企业在全国行业中处于排头兵位置,发展潜力很大。要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这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要加快实施资源转化战略,抓好资源深加工,
促进资源型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左右翼拓展。抓好产业集聚,不能遍地开花,要依托重大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链,提升产业高度,同时,结合西部地区特点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
五是生态环境突出了建设全国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牢牢把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这个根本。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珠江等大江大河发源地,全国一半以上的森林、近90%的草原、约70%的沼泽湿地和63%的湖泊分布在西部地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规划》强调要继续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要求,重点加强“五大生态区”建设,明确提出了“三个转变、建立一个机制”,即生态修复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从单一措施向综合措施、从偏重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抓紧制定生态补偿的相关法规和具体政策措施,着力推进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
六是农业农村突出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着眼于利用农业多种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鼓励优势区域建设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特色林果业基地、优质畜产品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多层次、大幅度提高附加值,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六到农家”工程,加大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规模,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创造条件。
七是区域发展突出了城镇化和重点区域开发。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西部地区要以城镇化和重要经济区为发展引擎,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提高西部大开发的综合效益。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有活力的城市和城市群。如成绵乐城市群、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区、宁夏沿黄城市带、云南滇中城市群,已经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但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率还比较低,只有41%左右。我们要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步伐,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西部地区,有不少地方经济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如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三大重点经济区,面积仅占西部地区的5%,但承载了40%的人口,创造了约50%的地区生产总值。要选择若干这类地区,引导要素聚集,抓好省区内经济增长极,加强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
八是科教和人才重点突出了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这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最大潜力。在教育方面,强调教育公平,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明确提出“两个促进、两个加快”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促进农牧区和边远地区教育发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加快寄宿制学校建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支持西藏、新疆等地区实行双语教育。在科技创新方面,进一步明确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加强科技创新,重点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支持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人才开发方面,强调抓好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人才各项工作,实施重点人才开发工程,扩大干部交流规模。
九是社会事业突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规划》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作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好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问题。在就业方面强调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明确提出“两个加强,一个扩大”,即加强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在社会保障方面,强调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明确提出“三项制度、一个覆盖”,即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保障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医疗卫生方面,强调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明确提出“建立两个网络、建设三个体系”,即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在文化方面,强调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在社会管理方面,强调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十是改革开放突出了加大内陆型城市开放和沿边地区开放。《规划》对西部地区深化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做活这篇大文章,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西部地区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重点。要充分发挥重庆、成都、西安、昆明、南宁等大城市在对外开放中的引领作用,使之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规划特别强调要制定和实施特殊政策,扩大沿边对外开放,要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开放的新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打造一批沿边开放的桥头堡。
财经界:2012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西部开发有哪些新的思路和理念,重点工作有哪些?准备在那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
秦玉才:今年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颁布的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规划》总体部署,重点抓好政策的落实和完善,加强政策储备,强化规划指导,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和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工作思路和具体任务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 抓好落实,完善政策。今年,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已经明确,刚刚颁发的“十二五"规划和即将发出的2012年工作要点,方向明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政策措施重在落实。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到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政策倾斜,加强项目落实。我们将进一步梳理汇总各部门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见和细则,也希望各部门能早出台的政策要尽快出台,该细化的指标措施要尽量细化,特别是差别化产业政策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及时发出信号,充分发挥效力。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职能,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不等不靠地开展工作,多出实招,多办实事。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握政策意图,明确政策界限,因地制宜地确立政策空间尺度,为西部大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重要支撑,做出更大贡献。
(二) 谋划长远,加强政策储备。这是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主动权的战略之策。今年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和物价上升的双重压力。我们必须坚持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统筹兼顾,着眼国内外形势变化立足基本国情和阶段特征,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谋划研究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问题。要发挥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和地方作用,做好重大问题研究。在出海大通道发展战略上,要系统研究如何保证我国能源资源进口安全,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其他国家经贸往来,促进我国和周边国家经济发展,实现共赢。在实施优势资源转化的战略上,要系统研究如何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找准定位、优化布局,建设国家资源接续区。在城镇化、重点区域发展战略上,要系统研究如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和双轨驱动。在农牧业竞争战略上,要系统研究如何确定本地区主要农产品的战略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农业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还有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等等。2012年国内外经济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此我们要注意观察,加强政策储备、做好应对。真正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不逆转,确保西部地区连续5年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的势头不滑坡,确保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
(三) 突出重点,抓好规划指导。一是加强规划监督检查。要对区域规划和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强督促,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二是扎实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继续推进成渝、关中一天水、广西北部湾、陕甘宁革命老区等重点经济区加快发展。开展新疆天山北坡、呼包银榆、兰西格和黔中、滇中、藏中南等经济区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培育和打造西部大开发新的增长极。推动承接产业示范区试点,研究新增一批试点地区。积极推动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三是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和特殊困难地区跨越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西藏、新疆发展的政策和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内蒙古、广西、宁夏等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出台乌蒙山区、秦巴山区等扶贫开发规划,落实好扶持资金和项目。四是组织编制重点专项规划。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沿边开发开放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导向作用,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出台生态补偿若干意见、研究起草沿边开发开放指导意见。启动宁夏内陆型开发开放试验区、内蒙古二连浩特、黑龙江绥芬河、吉林珲春等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方案编制。
(四) 抓好试点,稳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十二五”规划明确,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市、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的精神,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下发了试点实施意见,明确选择西部地区限制开发区域中人口资源环境条件较好,产业结构比较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消费模式具备一定条件的市、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强调通过现有政策向试点市、县倾斜,健全生态文明试点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引导试点市、县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消费模式,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会同财政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局办公厅印发了通知和实施规划参考大纲,从资源生态、发展方式、消费模式、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25项指标明确了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县考核办法。目前,各省市已报送试点市、县及实施规划,我们正在征求有关司局意见。近期,我们将组织专家对各省市报送试点市、县指标进行评审,力争在3月底4月初会同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批复生态试点市、县。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各地方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试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的各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批复试点市、县后,国家将通过适当方式对试点市、县给予支持。有关地方要把各项试点任务落到实处,并及时总结试点成效和经验。我们将适时召开一次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现场会,总结推广试点中的有效做法,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二是探索开展中部地区生态文明试点工作。从各地申报试点市、县的情况来看,有关中部地区市、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但国家层面的试点只有50个市、县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有关中部地区省市要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着手研究开展生态文明试点工作,形成上下互动的试点工作格局。
三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基础问题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不可能完全相同。有关地方要结合试点工作,组织试点市、县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研究,进一步理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研究不同区域加强生态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消费模式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的有效做法,探索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等。
(五) 抓好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规划》明确要求,启动祁连山、秦岭-六盘山、武陵山、黔东南、川西北、滇西北、桂北等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各地方要抓紧做好以下前期工作:
一是摸清各示范区的基本情况。研究提出示范区的建议范围,细化到县级行政单位。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示范区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总结现有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成效及经验,开展示范区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评价,初步掌握示范区人口集聚、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是研究生态补偿示范区的扶持政策。各地方要结合现行政策实施情况,研究各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分析推动示范区科学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出扶持政策建议及其主要依据,分析兑现扶持政策后示范区在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生态产品提供能力等方面可能达到的目标。
国企改革新篇章 篇9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 交通和自然条件在经济发展中都不占优势。甘肃也是传统的农业省份, 发展农业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较为恶劣, 风沙、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严重且频繁。全省发展经济的基础差、底子薄, 财政收入总量小, 人均财力在全国排名一直靠后;支出需求多、缺口大, 县级财力困难, 赤字严重, 财源建设后劲不足。在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面临诸多困难的条件下, 甘肃各级财政部门不怨天尤人,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财政方针政策, 积极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政策, 谋划增加财源建设、保障经费供应的新路子, 为政府财力支出保障当好参谋助手;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坚持依法治税, 强化收入征管, 科学生财聚财, 做大做优“蛋糕”, 为地方经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管好用好纳税人的“钱袋子”, 增收节支, 为政府当好管家里手;为全省企业、医疗、社会保障、农村等各项改革保驾护航, 为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解决民生问题做好财力保障工作。
一、财税改革深入推进, 财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1980—1984年, 甘肃实行“划分收支, 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自求平衡;各项财政支出不再由中央各部门对口下达, 均由“块块”统筹安排, 调剂余缺;包干比例和补助数额由一年一定改为五年不变。与此同时, 进行了两步利改税。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 把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改为征收所得税和调节税, 结束了税务机构只收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的历史。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 又对工商税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建立起了多税种、多环节征收的复合税制体系, 初步适应了我省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需要。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 核定收支, 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这一体制的显著特点是由过去按企业隶属关系改为以税种来划分各级财政收入。甘肃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 相应地对地县实行了新的包干体制。
从1988-1993年, 中央对地方财政包干办法进行改进, 甘肃开始实行“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 即“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定额上缴 (或定额补助) 、一定五年不变”, 给各地以更大的自主权。1994年1月1日起, 中央对地方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根据中央财政体制的调整, 我省结合实际, 从1994年1月1日起对地县也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相对应的新税制改革也拉开大幕, 税种由32个减少到18个, 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形成了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 税制结构趋于合理。1995年, 中央对地方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 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1996年, 甘肃采取对地县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1997年, 又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 同时引入了激励机制, 用“标准收入”代替了原来的“标准财力”, 调整了对“标准财政供养人口与实际供养人口”的差额奖励比例, 增加了考核的税种和支出因素。同时, 省政府对各地 (州、市) 实行了以“三保一挂”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激励机制, 变拨款为借款, 变补助为奖励, 财政收入增长、职工工资发放、财政收支平衡三项指标完成情况与奖励挂钩。
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明确了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权责利关系。分税制改革以来, 具体划分了省本级与市 (州) (以前为“地州”, 下同) 之间的收入, 基本明确了省级与各市 (州) 的财权和事权, 并根据体制运行效果不断调整地市的财权, 使基层政府自有财力水平与其行使事权的能力不断得到优化组合, 基层财政自给能力、调控能力、保发工资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完善了公共收入体系。经过不断改革完善, 新型政府间财政关系趋于规范, 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省级和各市 (州) 之间, 市 (州) 与县 (市、区) 之间形成了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体系, 各收各的税, 各过各的日子, 财责自负, 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改善公共服务条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了稳定的财力保障。三是建立起了政府间财力调节体系, 特别是随着中央对省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 省级财政对市 (州) 一级的转移支付力度相应加大, 各测算指标体系基本趋于公平合理, 充分发挥了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平衡区域间财力差距、缓解县级财政困难、激励市县政府增收节支、保障各项改革事业顺利进行的积极作用, 随着财政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 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逐渐突现。
二、财政收入规模逐步扩大, 全省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财政收入既是政府履行职能, 保持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也是财政活动的基础。改革三十年来, 甘肃财政紧紧围绕这一基础, 结合财政改革实践,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全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健康发展, 财政实力得到了不断增强。
(一) 调动了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 促进了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三十年来, 伴随着全国财政收入分配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甘肃财政也结合实际, 对省以下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1994年以来, 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 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家与企业、国家与个人、中央与地方的新型利益分配关系, 为微观经济运行创造了一个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稳定了财政分配关系, 调动了各级财政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逐步形成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持续推进财税改革, 建立和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依法加强收入征管, 全省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攀升, 收入水平不断跨越新台阶。
(二) 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20.5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91.56亿元, 增长了18.1倍, 年均增长10.3%, 是甘肃历史上财政收入增长最快、最稳定的时期。全省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14.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75.1亿元, 增长了46.2倍, 年均增长13.7% (见图1) 。
(三) 不断调整完善财政收入政策, 优化了财政收入结构。
三十年来, 尤其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确立以来, 甘肃财政通过不断完善和调整各种财税收入政策, 支持和引导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促进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快速增长, 优化了财政收入结构, 稳定了税源。
(四) 不断加强税收征管, 着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三十年来, 随着财税体制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税收征管工作也不断与时俱进, 依托科技、信息和网络等手段, 创新管理模式, 优化征管手段, 改进征管方式, 坚持依法治税, 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 同时加大税收和非税收入监缴稽查力度, 确保应收尽收, 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
三、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地方财政平衡情况明显改善
回顾和总结甘肃财政事业30年改革发展的历程, 在预算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
(一) 保工资发放, 保障社会稳定。发工资、保吃饭, 这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保工资发放对其他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来讲不是问题, 而对于甘肃这样经济落后的省份, 却是解决民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甘肃县域经济发展很落后, 全省86个县, 一半以上的县是贫困县, 到2007年还有43个贫困县。有的县基本没有工业企业, 农业生产条件又差, 财政收入少, 财力保障能力非常薄弱, 为了保障正常运转, 县财政经常是“寅吃卯粮”, “拆东墙补西墙”, “凑齐了吃饭钱, 没了办事钱”。财政困难的时候, 有些县的财政局长一年中有近半年时间为工资发放“化缘筹钱”。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支持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 在中央转移支付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从2003年开始, 各地自1994年开始长期拖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14个市 (州) 和86个县 (市、区) 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规定的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 并逐步清理偿还了大量以前年度的拖欠职工工资, 省级和大部分市县还增发了部分地方性津补贴, 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这对甘肃财政来讲, 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二) 逐年消化了财政赤字, 减轻市、县财政的赤字负担。甘肃财政特别是基层财政, 长期处于赤字财政的困扰之中。由于财力薄弱, 事权和财权不能完全统一, 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各项预算内的刚性支出, 如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和正常的公用经费, 县级财政亦步亦趋地通过举债等方式, 暂时解决了困难, 但形成了历年的财政赤字挂账累积, 到2000年一般预算累计赤字达到30.58亿元。从2001年起, 全省各地财政赤字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02年至2007年连续6年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 分别消化累计赤字额704万元、2038万元、1.61亿元、2.85亿元、5.15亿元和5.23亿元。
(三) 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刚性支出, 基本满足了全省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 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近年来, 甘肃省委省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 出台一系列为民办实事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多数都要求财政部门保证资金供应, 在财力增长缓慢的情况下, 财政部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 确保了省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到位。
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 改革开放前, 甘肃财政支出结构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财政支出范围基本覆盖了政府、企业和家庭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改革开放初期, 特别是八十年代, 甘肃财政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党的十四大以来,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甘肃省企业改革全面推进。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要求, 甘肃财政对支出保障范围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逐步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 制定了“有保有压”的方针, 支出结构向着重保障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转变。
(二) 有力支持企业改制, 安置企业下岗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甘肃省企业改制从1996年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实质性的产权制度改革阶段。在财政有力的支持下, 我省已基本完成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376”攻坚计划, 90%的大型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 下划市 (州) 管理的中小企业95%完成改制;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的66户国有企业已破产终结, 70%以上的职工实现再就业。粮食、流通、农垦等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实施, 并进入实质性阶段;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进展顺利, 截止2007年底, 已移交机构190多个。
(三) 重点加大“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1990—2005年, 甘肃省经济建设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8.40%上升至10.54%;文教卫生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则由22.91%上升至23.33%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 相关统计口径发生变化) , 支出结构向保障民生、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转变。党的十六大以来, 甘肃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体现公共财政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等本质特征, 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持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 向困难地区、基层和弱势群体倾斜, 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重点是加大了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 农村教育“三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逐年增加, 从1990年的5.8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2.78亿元 (见图2) , 2007年财政用于农林水事业的支出达到84.74亿元。另一方面, 着力于减轻农民负担, 从2005年起已全面停征农业税, 并且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助力度, 2007年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资金达到9亿多元。
五、改进财政管理模式, 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财政收支运行日趋规范
(一) 进行以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为导向的财政收入管理的改革, 其内容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收支两条线、所得税收入分享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从1995年起, 在税收返还制度之外建立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中央转移支付的政策、内容和数额, 结合我省财政收入情况, 省级财政每年增加安排一部分资金, 用于平衡各市 (州) 财力, 重点解决一些财政困难县的收支矛盾。1995年, 甘肃省人大颁布了《甘肃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 将应纳入财政预算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提出了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的“六项标准”, 狠抓“三项清理”, 推行“两个分离”, 有效地控制了预算外资金收缴和使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 规范了预算外资金的收缴、使用和监督管理。中央从2002年起, 打破按企业隶属关系和税目划分所得税的办法, 实行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甘肃也调整了所得税分享办法, 将新增财力更多地向基层倾斜, 有效调动了基层政府增收的积极性, 有力缓解了基层财政困难的矛盾。
(二) 大力推进财政支出制度改革, 提高了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内容包括部门预算管理、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和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部门预算是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科学分配财政资金, 依法加强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甘肃省从2001年开始试编部门预算, 当年向省人大报送了五个省级部门的预算草案, 2003年重点报送单位增加到15个。目前, 省级部门已全部实行了部门预算管理, 有条件的市 (州) 也在积极尝试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到2005年, 我省财政部门把省直部门及其所属二级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的试点工作开始于1998年, 当年制定并发布了《甘肃省省级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近年来又相继制定印发了《甘肃省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办法。政府采购制度对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监督、杜绝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省把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作为一项财政基础性工作来抓, 其内容主要是按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 修改和完善计划经济时期参照原苏联财政管理模式确定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 对政府收入和支出项目进行类别和层次重新划分, 使预算收支科目更加科学、合理、透明和细化, 以适应市场经济对财政收支改革的要求。
(三) 会计队伍不断扩大, 财务管理和监督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十分重视夯实会计工作基础, 扎实推进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 依法实施会计类行政审批, 注重对财会队伍的建设和财会专业人员的资格认定、业务培训、日常管理和监督, 建立起了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财会人才队伍, 全省会计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07年末, 累计审批会计师事务所117家、分所4家、代理记账机构36家。到2008年9月, 全省具有会计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资格的人数达到6074人, 比2003年度增加3493人。不断发展壮大的专业会计队伍已经成为满足会计工作岗位要求、提高我省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行业监督的基础和中坚力量。
六、加大重点支出保障力度, 促进各项改革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为了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改革开放之初, 甘肃财政就通过拨付各种政策性补贴、增加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加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投入等政策来保证有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援助。为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优越制度,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三十年来, 全省财政不断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加大对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益文化、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入, 稳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 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增多, 社会矛盾增多, 为了配合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妥善解决好城镇居民的生活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全省各级财政多方筹资, 保障下岗职工和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 稳定了社会大局。
(一) 落实“科教兴省”战略, 加大对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
甘肃大部分县 (市) 的教育设施落后, 失学儿童比例高, 教师队伍不稳定, 这直接与县级财政困难、教育投入不足有关。按照全国教育发展规划, 根据省政府制定的“科教兴省”战略, 甘肃在财力增长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改变教育设施落后的局面, 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1990、1995、2000、2005四个年度中, 甘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6.0亿元、13.2亿元、27.6亿元、67.5亿元, 2005年与1990相比, 教育经费增加了61.5亿元, 增长了10.25倍。
(二) 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 不断改善医疗设施条件, 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甘肃财政不断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 1990、1995、2000、2005四个年度中, 甘肃财政预算内医疗卫生经费 (包括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和公费医疗经费三项合计) 支出分别为:2.5亿元、4.9亿元、8.1亿元、17.8亿元, 2005年与1990相比, 医疗卫生经费增加了15.3亿元, 增长了6.12倍。投入的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甘肃公共卫生医疗条件, 基本满足群众就医的需求。
(三) 增加对社会保障投入力度, 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和社会稳定。
甘肃财政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 1998、2000、2003、2006四个年度中 (1998年以前年度的“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不统一) , 甘肃财政预算内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分别为:1.9亿元、13.6亿元、37.1亿元、42.5亿元, 2006年与1998年相比,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加了40.6亿元, 增长了21.4倍。投入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甘肃社会保障从不完善到完善, 从单一的社会救助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 保证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扩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 保证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七、扩大对外交流, 为地方企业和项目“牵线搭桥”, 为甘肃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外贷 (赠) 款资金
借用国外贷款是甘肃省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甘肃省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甘肃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官方贷款机构在引进贷 (赠) 款、技术援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为甘肃省在世界范围内聚集生产要素、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甘肃省借用国外贷款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迅速发展, 通过合理利用国外优惠贷款, 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 为解决重点项目、中小型企业资金短缺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4年, 甘肃省第一个世行贷款项目“甘肃电视大学项目”实施, 标志着甘肃省国外贷款工作揭开了新的一页。1990年以来, 先后利用西班牙政府混和贷款、澳大利亚政府混和贷款和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共约8600万美元, 建成了全省县以上城市程控电话, 铺设了省内二级干线光缆, 建设了省电信信息数字微波通讯工程和兰州电信枢纽工程, 改变了甘肃省通讯落后的状况。1995年, 实施了世行贷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 对庆阳马莲河流域治理, 改善黄河中下游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1996年,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5亿美元, 兴建了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极大地改变了我省河西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1997年, 利用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77亿日元, 实施了兰州市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这一时期,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了被誉为“陇上都江堰”的“引大入秦灌溉工程”, 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跨流域引水大型自流灌溉工程。截至2007年底, 甘肃累计签约利用国外贷款项目133个, 协议金额约合23.74亿美元, 约折合人民币173.3亿元。项目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能源、通讯、生态环保、城建、文教卫生、扶贫等领域, 覆盖全省14个市 (州) , 86个县 (市、区) 。其中:世行贷款项目29个, 协议金额7.55亿美元;亚行贷款项目4个, 协议金额6.57亿美元;农发基金项目1个, 协议金额0.3亿美元;外国政府贷款项目98个, 协议金额9.62亿美元。从2001到2007年共争取国外赠款项目26个, 赠款金额约6100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约4.58亿元。通过牵线搭桥, 筛选项目, 引进发展资金, 尽可能地利用国外贷款的各种优惠条件, 学习和利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和技术, 为甘肃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解决人畜饮水、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八、坚持依法理财, 加强财政监督
(一) 不断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法规制度建设, 为依法理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规矩不成方圆, 财政法规制度是做好财政基础工作、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实现依法理财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甘肃各级财政部门十分重视财政法制建设, 特别是从2001年机构改革省财政厅成立财政内部法规起草和监督的专门机构以来, 财政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省财政厅提出有关财税方面的地方立法项目建议, 并根据省人民政府委托, 负责起草财税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草案等工作。起草制定财政法律法规面广量大, 主要包括:综合类、预算管理类、税收类、国库管理类、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类、行政政法财务管理类、教科文财务管理类、经济建设财务管理类、社会保障类、农业财务管理类、企业财务管理类、债务管理类、会计管理类和财政法制监督类等。通过地方财政立法和完善规章制度, 使我省的预算管理、财政收支、国有资产权益、会计和财政监督等财政业务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财政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 财政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增强, 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的水平明显提高。
(二) 规范依法行政的手段和方法, 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 认真组织开展了财政审批制度的清理规范工作, 为规范审批行为, 明确审批责任, 健全监督机制,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基础。对预算外和各类“非税收入”, 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基本管理原则, 积极推行罚缴分离、票款分离等办法, 加强收费票据和执收执罚单位银行账户及财务收支管理, 促进了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 对资金申请、立项、拨付、使用等环节, 实行全过程的严格监控, 减少了损失浪费, 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 建立和健全财政内部监督机构和机制。
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 (州) 都成立了专门的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各级财政部门通过积极探索财政监督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 构建科学有效的财政收支运行机制, 强化了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 提高了财政收支运行的质量, 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有效地减少在财政管理领域的非法减免税、截留上级预算收入、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现象和私设“小金库”等突出问题, 维护了正常的财经秩序。
(四) 认真贯彻《会计法》, 严肃财经纪律, 堵塞各种财经违法违纪漏洞。
近年来认真开展《会计法》检查, 省级共派出l4个检查组分赴101个省级单位和部门进行专项检查, 共查出违纪资金8.83亿元, 对84个单位做出行政处罚, 维护了《会计法》的严肃性。同时, 进一步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 促进财务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提高了财政监督质量和综合效果。
九、加强财政部门工作作风建设, 提高财政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净化财政干部的思想意识, 构建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甘肃财政系统高度重视并积极抓好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自觉运用创新和深化改革的方式方法, 坚持“教育是基础, 制度是保障, 监督是关键, 改革是动力”的原则和方针, 全面推进财政系统反腐倡廉体系建设。一是加强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教育和作风建设, 不断提高财政系统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要求全省广大财政干部认真学习并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法规制度和通知精神, 加强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 从思想上、作风上抓好反腐拒变的工作。二是健全财政管理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针对容易发生腐败和违法违规案件的部门和环节, 认真查找漏洞,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反腐拒变的宣传、学习和警示教育。组织开展了大量生动鲜活、形式多样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 使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不断深化, 形式不断创新, 效果不断增强。
(二) 注重对财政干部的培养和教育, 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一是更新培训理念, 坚持方法式、活动式、快乐式、主动式、能力式、团队式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注重培训和教育的效果, 节约培训时间和费用, 提高干部培训和教育的质量。二是加强干部培训和教育的制度建设, 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财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2006—2010年全省财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等一系列制度办法, 使我省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加规范。三是丰富培训内容, 实现以业务知识培训为重点, 以岗位技能培训为突破口, 优化干部的知识结构, 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三) 全面整顿和改进机关作风, 不断提高财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国企改革新篇章 篇10
根据这一原则,我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工作经历,认为,日趋完善的中学语文教材,还是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文学领域,那就是爱情题材的优秀篇章。我建议并呼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科学增加爱情篇章,以引领青少年心智情感健康成长。理由简述如下。
一、“爱情”意识的萌芽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然,是健康、自然的。
进入初中前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全身迅速发育,逐渐成熟,各种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在这场“生理大革命”后,青少年心理的性意识逐渐萌生,有了强烈的性好奇心和接触异性的欲望。男女同学之间开始产生一种强烈的得到异性关注、喜爱的渴望,以及依依不舍的情感,这就是中学生最初的“爱情”表现。他们开始不由自主地关注、探索,甚至尝试“爱情”的奥秘和甜蜜,这其实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成长,说明孩子们正常健康地长大了,是好事。
二、爱情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但青少年的“爱情”之树需要科学引导才能健康成长。
面对神秘而诱人的“爱情”,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青少年常常按捺不住丰富的情感,急于了解,急于尝试。然而很明显,由于年幼无知,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初恋”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幼稚性和冲动性,它给中学生带来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幸福欢乐,更多的则是烦恼痛苦。中学生因为处理不好“恋爱”问题而产生消极情绪、形成心理疾病的比比皆是。近年来,中学生“早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家长和教师焦虑害怕、如临大敌,费尽心机以求“消灭”它,但往往焦头烂额、剑拔弩张,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恶化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造成很多悲剧。简单粗暴地堵截压制或装聋作哑地消极躲避,只会压抑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或者逼迫他们从其他渠道来了解,而那些有失偏颇甚至是歪曲的解释和引导,往往又让中学生误入歧途,不能自拔。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青少年的爱情观念、爱情行为都需要更好地引导,以使其健康发展。
三、文学作品是促使青少年初步形成健康爱情观念的好方式、好渠道。
科学引导方式很多,比如心理健康课、团队活动等。但毋庸置疑,语文课在爱情教育方面责无旁贷,且有优势。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文学即人学”,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爱情作品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要求。
中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描写十分感兴趣,常常爱不释手,看了又看,甚至摘抄珍藏。通过文艺作品进行爱情教育是个很好的机会。
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情景交融,或情理相生,写人记事绘景明理都引人入胜、“润物无声”,生花妙笔让人在文字语言情感意境的艺术美中不知不觉受到熏陶。
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与艺术形象,中学生可以在想象中和主人公一起,或者和作者一起感悟生命、体验情感,让澎湃的激情在诵读和感悟中得到自然的疏导和升华,语文教材中能吟唱宜诵读的诗文是潜移默化施加影响的最佳媒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理解,抒发感情,促使成长。
优秀的爱情题材作品显示了各种不同的恋爱观,带来不同的感受和际遇,不同的经验和教训,给青少年留下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让他们在别人的故事中反思自己,认识爱情。
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的画面多姿多彩,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启迪青少年去认识爱情、人生和社会,从而处理好自己生活中的爱情与学业、爱情与理想、爱情与道德的关系,有意识地规范行为,树立形象,塑造人格。
四、目前的中学语文教材在“爱情”方面存在局限。
古今中外,吟咏爱情的优秀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但目前我国中学及中专、中职和职高的语文教材中的爱情篇章都是“片言只语”,而且零碎晦涩。比如《关雎》、《蒹葭》和《氓》,《迢迢牵牛星》、《孔雀东南飞》、《鹊桥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还有舒婷的《致橡树》、苏童的《老爱情》、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和夏洛蒂·勃朗特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等等,古今中外、各种体裁、各种题材都有涉及,但从爱情教育的角度说还是编排零散,不够科学。或者说这些诗文编排侧重是为“语文”设计的,而不是为“中学生”设计的。比如选《关雎》主要因为它是《诗经》第一篇,体现了《诗经》的很多特点,而不是因为它写出了男子对女子的真挚情感。即便有文章,教学目标、课后思考和习题,还有教师的教学指导,都与中学生心智情感的发展要求有距离。
为什么中学生那么沉迷网络,那么痴迷流行歌曲和“偶像”,那么“勇敢”地去“早恋”,因为他们需要那些鲜活的和他们血脉相通气息共鸣的东西,而课堂上、课本中没有。爱情的本质是对美、对生命的追求。青少年的爱情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回避爱情,对青少年是不公平的。爱情教育在语文教育中长期缺失,和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很不协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
五、教育者应该结合青少年心理成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及特点,科学选取恰当的爱情篇章,让孩子们理解、感知、吟诵。
提前以健康的东西填补他们心灵的欲壑,让他们有所准备,他们才不会被那些虚假的情歌所迷惑、不会被幼稚的恋爱所牵制。正确的爱情价值观如果能较早地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将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孩子的心智情感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我认为这些爱情篇章的选择也应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涵盖一定宽度和深度的内容,通过课文本身和课后习题,以及相应的语文活动,渗透到中学生的生活中,与中学生发展同步,和现实社会密切接轨。中学六年,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豆蔻年华,爱情的朦胧青涩、坚贞美好、甜蜜与责任、矛盾与痛苦,甚至是如何追求心仪的爱情对象、如何对待和处理失恋,等等,都应通过优秀精彩的诗文科学地、系统地一一呈现。而到大学里,更应该有适当的关于婚姻家庭的篇章。
再写文化改革精彩篇章 篇11
近年来,苏州坚持观念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促进,典型带动与面上推开相衔接,重点突破与全面深化相结合,不断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4年增加值达894.4亿元,占GDP比重约6.5%,以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连续2次获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进入关键期、攻坚期,深化改革难度越来越大。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新形势,苏州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继续创新理念、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努力当好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先行军和排头兵。
勇于担当
文化体制改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导向正确是前提,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把准导向。文化体制改革、管理机制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始终掌握党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主动权。文化体制改革的主线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反映着社会发展方向。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化建设始终,使之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守住阵地。国有文化单位是实现价值引导力的重要阵地,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针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继续深化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费保障等制度改革,提高服务效能,实现公益目标。针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切实保证和实现党对国有文化企业的领导。按照“四管相统一”的要求,着力推进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绩效考核。以“互联网+”为重点,积极探索推进报网融合、台网融合,推动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苏州市广电总台“无线苏州”项目建设,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通过科学有效的融合继续成为主流媒体,并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上。
筑牢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一位哲学家做过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根”和“魂”。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支撑”,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强大动力,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基本目标,已经“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五位一体”布局之中。守正出新才能历久弥新。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更加注重发挥先进文化的价值引导,让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法治苏州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立足群众
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受惠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谱写中国梦苏州篇章的强大向心力。
立足群众认同。宣传文化工作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中始终想群众所想、思群众所思,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中去。要始终重视发挥文化凝聚作用,以共同理想凝聚人,以人文关怀亲近人,以优秀文化塑造人。继续打响“家在苏州”品牌,共同建设以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的家园型城市,树立共同愿景、凸显人文关怀和弘扬优秀文化,增强千万新老苏州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全市上下共建美丽新苏州、共享美好新生活的创造热情,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立足群众参与。人民群众既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对象,又是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要让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改革发展,共享文化繁荣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实施新一轮目标责任分解,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时代风貌精品力作,打造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身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的大潮中,用好的作品去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更加重视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丰富和优质的文化服务,为社会成员提高素质、增加收入创造公平的机会,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通过文化建设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培育理性心态、倡导法治精神、引导社会预期,使社会更加安定祥和。
立足群众受惠。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目的是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几年,苏州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府规章和政策文件,构建了相对完备的公共文化管理制度体系,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标准打造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推动文化设施布局从“全设置”走向“全覆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便利化。苏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张家港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今年年初,苏州被列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地区,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向国际通行标准靠拢,打造公共文化服务“苏州模式”的升级版。
持续创新
创新思想理念。这些年文化领域的进步,最鲜明标志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用极具创造性的实践和令人瞩目的成就熔铸出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沉淀为苏州的区域精神文化,成为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文化产业要善于在提质增效升级、融合创新推动上下功夫。落实好《关于推进苏州市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形成以传统文化创新型企业群、数字出版和印刷复制企业群、现代设计和数字传媒企业群等为核心的文化科技企业群体。以8个国家级、12个省级和39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基础,做到大的“顶天立地”、小的“铺天盖地”,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创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用好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投资基金、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切实帮助文化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创新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促进文化与会展业融合发展,办好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力争在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设计、人才配套服务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创新传播理念。苏州对外开放度高、外向型经济发达,在推动文化走出去上有着坚实的基础。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苏州改革发展成就、推介苏州传统优秀文化、塑造美好苏州形象为内容,向国内外讲好苏州故事、传播好苏州声音。积极参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运用各种途径,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走出去格局。落实好《苏州市文化“走出去”扶持项目资金补贴办法》、《关于创建苏州企业“走出去”与城市外宣工作合作平台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对外贸易,努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上的“胜势”。
国企改革新篇章 篇12
关键词:师幼关系,自由平等,尊重,信任,师德
何谓“师幼关系”?师幼关系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 是一种心理上的关系。传统的师幼关系主要表现为教与被教、指导与被指导、批评与被批评、安排与被安排、照顾与被照顾的的关系, 毫无平等对话可言。我们可以看到, 这种师幼关系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 它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 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而良好的师幼关系则有利于促进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有利于幼儿一生的健康和幸福生活, 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随着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我们深刻的意识到, 幼儿教育呼唤现代优质的师幼关系, 迫切需要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自由平等、尊重、信任的师幼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 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 形成安全感、信赖感。”那么如何创建良好的师幼关系呢?
一、创设自由平等、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
3—6岁的幼儿是人际关系的敏感期, 也是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时期, 他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并为了验证这个所谓的真理, 会用行动证明给成人看。首要的一点是要求成人们给予足够的尊重。《成长的秘密》中的每位幼儿就是在一个遵守原则的前提下, 自由平等、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大李老师创办的“巴学园”和她的教育理念——耐心、原则和方法——深深影响着我。她尊重孩子的意志, 陪女孩辰辰一起等南德, 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同时, 她又耐心帮助孩子们建构原则, 做错事情一定要认错, 绝不漫无边际地放纵。老师所给予孩子的并非一个“爱”字就可以诠释, 给孩子相对的自由, 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才是当今教育的最终目的。
人无完人, 孰能无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我们要给予幼儿犯错误的权利。面对成天闯祸的孩子, 教师如果过于严厉地批评, 甚至体罚, 那么幼儿会越来越害怕教师, 并与教师疏远;或者产生逆反心理, 进而与教师对立。例如小明就不喜欢自己班级的黄老师, 原因是中午午睡时哭得厉害, 被黄老师领进卫生间“教训”了一下, 从此小明就开始讨厌这个黄老师了, 他甚至想要去没有黄老师的幼儿园上学。可见, 教师对幼儿所犯错误处理不当会对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建立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去引导幼儿知错就改。
幼儿在幼儿园期间, 经常与教师朝夕相处, 如果能在一日生活、教育活动中的任何环节, 得到教师的欣赏、鼓励, 哪怕是教师甜甜的一笑、轻轻的一摸、热情的一抱, 都会给幼儿产生巨大的安慰和影响。而自信、有成就感的幼儿也必然会把教师视作可信赖的人。这样, 在自由平等、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下, 我们无论是作为带班教师、专职讲课教师还是保教老师, 都会驾轻就熟, 游刃有余。
二、创新理念, 因人施教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要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并且是新鲜的。幼儿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打比方说, 每个孩子都是各不相同的原材料, 需要老师精心地塑造成型。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没有统一的教材, 它需要根据幼儿特点,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因人师教。因此, 教师应培养自己创造的能力和品格, 勇于突破现状, 在内容上创新, 在形式上和手段上创新, 做创新型教师。
为了让幼儿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直观、快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 给幼儿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 或者用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 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浓厚的教学氛围……要想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 就应该时时刻刻、随时随地给孩子们一个“新”的体验。
三、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人们常说:“打人教会打人, 骂人教会骂人”。幼儿期是模仿的敏感期, 教师的一个语言、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都会成为孩子们效仿的对象。成人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往往比课堂教育作用更大,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来说是具有权威性的成人, 他们的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 幼儿园教师身教重于言教, 用积极的态度、恰当的语言、良好的举止来面对幼儿, 绝不能带着情绪去上班, 以身作则很重要。
《礼记》上有两句话, “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我们幼儿教育的目标不仅要让幼儿健康地成长, 更要让他们在我们的引导下积极的、乐观的、全面的发展。而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是实现目标的基础, 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为了一切孩子, 让我们努力用行动去建构新型师幼关系, 让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张富洪.幼儿园班级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