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破局(精选12篇)
国企改革破局 篇1
徐莉:数字化正在助推着人类实现新一轮发展转型, 教育要面向新的时代, 同样可以借数字化助推走出困局, 实现革新和发展。那么, 您发表的《用开放式海量高考破解中国教育的根本性困局》一文, 给高考走出困境带来一线曙光。您认为, 什么是海量高考?它与现行高考有什么不同?
张学新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海量高考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新思路。把现行高考 (或称传统高考) 与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两个信息时代最伟大的发明相结合, 形成一个“开放式海量高考”的新考试模式, 简称为海量高考。海量高考保留了传统高考“统一评估、统一录取”的核心价值, 而对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考试内容将突破目前中小学教科书的局限, 扩展到现代社会学生所能接触和理解的所有知识。考试形式将突破“千人一卷”的局限, 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考卷。
海量高考具备两个要素, 海量题库和计算机自适应考试。海量题库是指预先对高中每一科目构造一个巨大的题库, 比如50万道, 以9科计算, 总题量近500万道。题库是对外公开的, 所有人都知道高考题目将出自这个题库。考试时的具体题目从题库里随机抽取, 对每个考生都不一样。可以看到, 这个考试模式, 将彻底颠覆应试教育, 让学生回归学习的本义, 真正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做到举一反三。这样, 不论题库多大, 不论怎样抽题, 只要题目在自己的水平范围之内, 考生都能应对。
与海量题库配套的电脑自适应考试, 使考试的灵活性得到本质提升。在考试中根据考生的应答情况, 调整下一道题目的难度, 这就是自适应考试。传统高考是固定考题, 几百万考生考一模一样的题目, 它的理论基础是经典测试理论, 而自适应考试的理论基础是项目反应理论。自适应测试的理论很成熟了, 但它是交互式测试, 大规模人群的自适应考试一定要用电脑。自适应考的不是分数, 而是更为稳定的能力级别。分数有很大的偶然性, 一道题不会, 或者失误, 题目的分值就没了。自适应考试不依赖于个别考题, 能更好地测试能力, 减轻偶然因素的影响。形式上, 传统高考的考题是保密的, 是纸笔考试, 而海量高考的考题是公开的, 是计算机自适应考试。内容上, 传统高考是封闭性的, 考核的内容非常有限, 而海量高考的考试内容是开放性的, 在难度和广度上都可以没有上限。
徐莉:作为我国考试制度的顶层设计, 开放式海量高考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吗?
张学新:开放式高考是数字化时代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考试改革新思路。当今人类正面临经济模式的根本转型, 从工业社会向协作化社会迈进。在我国, 新一届政府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全面的改革, 这种背景下, 我国教育面临深刻的革命, 人们的学习观、知识观以及整个教育体系都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如同科举考试一样, 虽然当前的高考问题很多, 但高考分数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相对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学习动力, 天资聪颖、勤奋努力的孩子还是更有可能高考成功。高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选拔人才这个教育的第三目的。高考虽然能在相对狭隘的范围内促进知识增长、提高思维水平, 但在更基本的层面上, 它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把中小学宝贵的12年时间主要花费在彼此竞争上。因此, 高考的最大缺陷是, 在教育的三个根本目的中, 它为了实现选拔人才这个目的, 牺牲了个性和社会性培育这两个更为基本、也更为重要的目的。海量高考正好相反, 它更强调人的兴趣和天资, 更强调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它将使得教育回归自己的本位, 促进个性化的生存。从这个角度看, 海量高考将成为在中国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核心推动力。
徐莉:传统高考制度的困局何在?开放式海量高考的新方案新在何处?
张学新:传统高考的困局在于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冲突。首先, 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 孩子是他们人生的最大希望。孩子没有上升的空间, 等同于打破父母最基本的人生梦想。其次, 高考让各个阶层的贤才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参与国家管理, 代表自己的阶层发出声音, 这是一种极其深刻的民主。所以高考事关社会公正和人民民主, 具有坚实的存在合理性, 不能取消。然而, 由于高考一生一次, 意义极其重大, 考试时间十分有限, 就对考生考试过程的稳定性、准确性和迅捷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实际上是要学生形成机械的、条件反射式思维。从心理学上看, 实现这个目的的有效办法就是通过大量做题、反复训练, 达到高度熟练。无论孩子是否感兴趣, 家长、老师都要把考试内容塞给他们。教育完全失去了个性, 失去了主动性, 素质教育也完全失去了实施的基础。如果取消高考, 就会背离平等, 走向社会的倒退, 但是高考导致的应试教育, 又使我们的孩子个性磨灭、创造性缺失。传统高考就在存废之间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困局。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中国的高考改革就没有停止过, 但也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关键是没有认识到, 高考的致命缺陷在于其考试内容的封闭性。高考是全国统一性的, 考试天数和时间必须控制, 这必然导致考题数量的有限性。有限的测试题量无法有效区分大量考生的能力水平。
从根本上, 海量高考方案的“新”, 在于它的开放性。以数学为例, 从小学数学一直到大学数学的题目, 都可以进入海量题库, 级别从最低的1级到最高的120级。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 可以达到远远超出一般学生的级别, 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这样的考试, 将真正体现能力, 勤学苦练和各种所谓的“应试技巧”都将退居其次。数字化下, 计算机和互联网, 为海量题库所需要的开放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没有数字化时代的来临, 海量高考的思路无法真正走向现实。
徐莉:海量高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能否真正破解中国教育的根本性困局?
张学新:海量高考的两个主要理论依据都来自心理学:迁移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海量题库的理论依据在于心理学能力研究中的迁移理论。越是深入理解和透彻掌握之后形成的能力, 越有可能迁移到更为广泛的新问题和新场景中去。真正有水平的人, 思维具有深刻性和灵活性, 无论怎么变换考试方式和题目特点, 他们都能表现得很出色。真正的考试必须鼓励和促进理解性学习, 这是目前国际教育界的潮流。自适应考试的理论根据是上世纪50年代心理测量学领域提出的项目反应理论。当前高考根据的是固定试题的经典测试理论。两个理论都是心理测量学的核心内容, 但项目反应理论的出现曾给经典测试理论以巨大震撼, 被公认为测试领域的一场革命。自适应考试在考试过程中不断修正考题难度, 去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 使评估过程快捷高效、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这是学术界公认的, 理论基础非常牢固。
高考是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枢纽, 高考困局的真正破解有助于破解中国教育的根本性顽疾。海量高考基于两个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并同中国教育的现实相结合, 进行制度设计和创新, 为破解高考困局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我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用开放式海量高考破解中国教育的根本性困局》一文, 全面论证了海量高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近期我还会把同教育界和社会人士广泛交流的一些结果整合到论文里。
徐莉:开放式海量高考会不会难逃应试的怪圈, 演变成新形式的题海战术?
张学新:严格说, 只要有考试, 就一定存在应试。应试的好坏, 取决于考试是好考试还是坏考试。好的考试应该是一种手段, 是为了促进一个更高的目标, 考试本身不应该是最终的目的。传统高考的理念是“考什么, 学什么”。学习活动的目的是考试的内容。而海量高考的理念是“学什么, 考什么”,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学习。而学习的内容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海量高考的开放性也体现在这里。社会需要什么能力, 未来的高考就去制定一套标准, 为这种能力提供度量。
很多人听到海量高考的思路之后, 都担心它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题海战术。题库公开了, 学生可能会整天用题库做模拟考试, 求得“手熟”, 增加正式考试时撞到做过题目的几率。但这样的学习方式一定不是最有效的。首先, 由于题库的巨大数量, 一个学生再努力, 也只能做完很小的一部分, 而且做过不等于理解, 也不能保证不忘。如果做错了, 还是要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这个学习过程, 跟用不用题库里的题目, 区别不大。其次, 考试题目是为评估设计的, 其形式并不一定适合于学习。在海量题库里做题, 看到的是一个个孤立的题目, 内容单调、过程无趣, 不易调动积极性。第三, 最好的学习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 接受视、听、触等多感官通道的丰富刺激, 对学习内容易于理解、印象深刻、记忆牢固。第四, 情绪性因素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在愉悦的日常生活环境里学习, 学生精神饱满、思维活跃, 想象力也容易得到激发。第五, 单纯做题不能直接导致对知识和能力水平的直接提升, 重要的是做错之后的调整。就像一个运动员, 需要参加比赛来考察自己的水平, 但如果不停地比赛, 成绩并不能得到显著提高。比赛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然后采取有系统、针对性强的专项训练。克服弱点之后, 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水平。所以, 海量高考听起来有些荒诞, 但仔细想想, 这个荒诞性的后面其实蕴含了一个极大的创新性, 打破了几十年来的惯性思维,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用更大的题海破解了题海战术。
徐莉:开放式海量高考会给中国教育带来哪些变化?
张学新:从考生的角度, 有两个转变非常明显, 一是减压, 二是减负。传统高考把全国考生安排在同一时间参加考试, 一年一次, 给社会、家长和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在海量高考中会大大减低。国家可以指定三个月的高考时段, 在4月到6月期间, 学生随时可以预定位置去参加考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状态最好的时间考试。意外有事耽误, 或是考场电脑出故障, 也不是问题, 可以换个时间。高考时段之外, 考场对学生免费开放, 让学生去练习、测试, 熟悉考试, 消除焦虑感。
传统高考是3+X, 新的海量高考下, 是资格考试+X。资格考试就是高中会考制度, 把高考学的全部考一遍, 必须及格。资格考试体现义务教育, 构成基本的公民素质教育。在这个基础之上, X可以任意发挥, 不是偏科, 都是个性化发展。这个X, 可以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每个孩子都放出自己的光彩。要做爱因斯坦的, 过了资格考试, 可以其他都不学, 一心一意学习物理, 负担大大降低。
从传统高考到海量高考在评估方式上的转变, 将引发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根本性转变, 为中国教育带来一个崭新的前景。国家还会提供中小学基本教育的教学大纲, 但不必再给出高考的考试大纲。以历史为例, 先不考虑任何考试, 教育界、学术界和全社会共同去研究, 每个中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历史知识, 对历史事件需要多深的认识能力, 对联系历史看待现实问题需要多强的分析能力, 准备进大学读历史的学生, 又该怎样扩大知识范围, 深化思考能力。通过这样的研究, 希望形成一个社会共识, 基本的和更高级别的历史教育分别要达到怎样的水平。不同的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决定自己历史学习到什么深度和难度, 而老师和学校根据自己的资源和特色决定怎样去实施本校的历史教育。
徐莉:开放式海量高考的可行性如何?如何解决海量题库难题?
张学新:海量高考可行性是很高的, 因为它的各个要素都已经存在了。大规模的计算机自适应考试早就存在了。考题公开方面, 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就是内容公开的。其中的常识考试, 就考核“应知应会”的知识, 没有圈定具体范围。复旦大学有一个自主招生的“千分考”, 注重长期知识积累, 已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破除应试教育, 已经体现了海量高考的内容开放性。
海量题库第一步要采集原始题目。除国家组织专人设计题目外, 鉴于高考的意义, 全社会都会积极贡献题目。我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有1, 000万人, 依靠他们就能收集大量的原始题目。第二步要对原始题目进行筛选。在较短时间依靠了中国庞大的教师和学生群体进行挑选题目和测试, 建立海量题库。题库初步建立之后, 还要进行动态的调整和更新。除了一些标准的、稳定的核心内容外, 每年都可以与时俱进地对题库做一些调整, 加入新鲜题目, 去除过时题目。海量高考题库公开, 考题不必一定由专业人员编制, 可以向全社会征求。从老师、家长、学生到社会的任何人, 都可以根据亲身经历和体验, 把自己认为现代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编成题目, 推荐给国家, 经教育专家鉴定评估和实际测试后, 放入题库。当社会最先进的知识和思想都有机会进入了题库, 我们的教育也远离陈旧过时, 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徐莉:开放式高考的实施前景如何?应该如何在实践层面上使之得以顺利推广?
张学新:海量高考的方案是2012年10月提出来的。在此之后, 我们不断地与很多学者、老师、学生、家长进行交流, 请大家评估该方案的可行性, 也在不断思考在中国推进这个方案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从获得的反馈看, 这个思路具有高度的可行性, 我目前对这个方案很有信心。建立题库和信息化考场这两个部分, 都不存在根本性的技术难题。
高考改革事关重大, 不能一夜之间取消旧做法, 改用新方案。海量高考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方案。可以先从某一科目开始, 便于迅速建立题库, 早日进行试点, “成熟一科, 推广一科”。当题库和自适应考试程序经过建设能够使用时, 可以邀请少量学生参加新考试, 研究考试成绩是否反映学生的平时成绩。如果研究结果比较积极, 可以在传统高考之后, 在局部地区邀请考生参与新高考, 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把分数提供给招生学校参考。可以对这些学生展开研究, 评估其两种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水平的相关, 看海量高考是否能比传统高考提供更为可靠的指标, 促进对海量高考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如果能够确立新高考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就可以在某些省市同时提供传统高考和海量高考, 让学生自己选择。由于高校招生按省分配名额, 这也不会给没有采纳海量高考的省份带来任何不公平。随着新高考优势的进一步体现, 越来越多的考生会被吸引过来。这样, 海量高考可以逐步推广, 以渐进的方式取代传统高考。
中国社会巨大的区域不均衡性将会长期存在, 海量高考这样的重大改革, 不可能、也不需要同一时间在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推广实施。成熟的地方先实施, 不成熟的地方后实施, 海量高考和传统高考长期并存, 看起来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 在一个省得到实施, 也会意义非凡。总体来说, 自适应考试打破“一刀切”, 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 “量体裁衣, 因人施测”, 在心理上带给考生更积极的考试体验, 其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远远超越传统考试, 代表了高考这样大规模考试的未来发展方向。自适应考试要适应所有水平的考生, 必须扩大题目内容和难度范围, 也就能够彻底打破死记硬背式的题海战术。
但大规模自适应考试系统的最大困难在于题库建设上。开放式海量题库的构想, 创造性地打破了考题保密这一思维定式。海量高考方案顺应了中国发展的最新趋势, 不盲目套用西方标准衡量自己, 而用更为客观、理性的眼光来审视民族文化, 充分肯定其优秀内核的前提下, 超越传统体制和文化的历史局限性。我衷心希望海量高考方案能得到教育界和社会人士的关注, 让中国教育改革的大突破早日成为现实。
国企改革破局 篇2
网易财经 2014-09-04 10:33:14 来源: 网易财经9月4日讯 央企薪酬改革正衔枚急进。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于8月29日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综合媒体近期报道,央企薪酬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将降薪: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其二,“薪酬改革应与中央企业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也就是说,薪酬的确定与所处行业的行业属性(垄断或竞争行业),是否运用职业经理人的选任方式有直接密切相关的关系。
海通证券分析认为,如果真如此,将产生两个重要影响:其一,低基本薪金使得企业管理岗在政企人员交流中吸引力下降,从而使得企业更有效的采取职业经理人制度,摆脱行政干扰。其二,倒逼竞争行业企业进行大力度的股权激励,加大浮动薪金的部分。否则无法吸引有能力的核心管理人员,从而倒逼目前股权激励限制红线的放开。
海通证券指出,考察05年以来的国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虽然市场表现均正面:股权激励公告后的股价表现超越行业指数大概率超过60%,而且相对涨幅均值随着时间延长而上升。但是,如果考察公司的业绩提升,业绩增长或ROE改善相对于行业基准并不占优:股权激励实施后,业绩增长(净利润增速)超越行业的公司占比逐年下降。
海通证券将以往实施股权激励激励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归结为两方面:其一,股权激励设立的目标上,往往采取绝对指标。其二,激励力度限制较大。根据相关法律规范,上市公司中境内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收益不能超过薪酬30%,H股、红筹上市公司激励不得薪酬40%和50%。此外,高管个人累积获得的股权激励累积不得超过股权的1%。另外,激励力度的限制也是导致股权激励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不过,海通证券也预测,随着央企薪酬改革的推进,以及今年6月《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前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陆续出台,再加上上港集团股权激励创新案例额度带动,国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望破冰。因此。对于国企改革未来改革的方向,海通证券认为,国企高管任免权下放董事会、明确竞争性行业的高管考核以业绩为唯一导向、逐步放开竞争性行业中激励力度限制是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
以下为研报全文:
【荀玉根等*海通】动薪酬奶酪,破制度僵局——国企改革系列(5)
2014-09-03海通策略荀玉根-策略研究
核心结论:①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获通过,将倒逼职业经理人和股权激励制度改革深化。②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核心在于任免考核权,目前国企的核心管理人员考核任免权仍在国资监管部门,职业经理人不能专注于市场。③05年来国企股权激励改革未能有效提升业绩源于激励目标不合理及限制力度大,各方均积极尝试不同激励形式。④国企高管任免权下放董事会、明确竞争性行业的高管考核以业绩为唯一导向、逐步放开竞争性行业中激励力度限制是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
1、国企改革重视“人”的因素
(1)如何理解习近平在深改第4次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深改第4次会议上指出:“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我们认为这并不妨碍改革的进程,也不会造成股权激励推行的阻力。首先,习近平提到,是要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如果没有业绩指标,公司经营一塌糊涂,还给与高管高薪,自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引入的职业经理人切实提高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了实际的效益,如果不能给与相应的薪酬,则反而是不合理的,也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
权责不对等,没有业绩而给予高薪是不合理。从绝对水平看,国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并未超过平均水平。国企不合理的薪酬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垄断行业或企业,利用国企的特殊背景获取了垄断利润,虽然业绩不错,但高管并未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不应获得高薪酬;其二,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公司,业绩并不理想,即使行业的平均薪酬高,这家国企的高管也不应比照行业水平获取高薪。
(2)薪酬改革有望倒逼职业经理人和股权激励实施
媒体报道央企薪酬改革的重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将降薪: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其二,“薪酬改革应与中央企业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薪酬的确定与所处行业的行业属性(垄断或竞争行业),是否运用职业经理人的选任方式有直接密切相关的关系。
如果真如此,将产生两个重要影响:其一,低基本薪金使得企业管理岗在政企人员交流中吸引力下降,从而使得企业更有效的采取职业经理人制度,摆脱行政干扰。其二,倒逼竞争行业企业进行大力度的股权激励,加大浮动薪金的部分。否则无法吸引有能力的核心管理人员,从而倒逼目前股权激励限制红线的放开
2、解析国企职业经理人
(1)目前高管委任体制存弊端
当前企业核心高管仍由行政任命,考核体制仍是政企合一,非业绩因素占比高。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仍是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政府部门负责任免。以中央企业的考核为例,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与业绩不相关的指标合计权重占到50%。表现形式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向上负责制,不对市场和企业负责。2)董事会、股东大会形同虚设。3)政企不分遗留管理问题。(2)改革持续进行中,质变源于量变
国企经营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早为管理层所关注。自2001年以来,中组部、国资委已组织了7次公开招聘,有92家央企从8946名应聘人员中招聘到了108名高管。其中有65人来自企业外部,一部分来自外企或有较长时间海外学习工作经历。2010年8月30日,中组部、国资委通过国资委网站和华文媒体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央企高管20名,希望通过全球招聘高管引进的是全球化的管理理念。
3、股权激励如何破冰
(1)过去股权激励效率提升业绩效力不强源于两方面原因
股权激励对提高上市公司绩效作用有限。考察05年以来的国企股权激励案例,市场表现均正面:股权激励公告后的股价表现超越行业指数大概率超过60%,而且相对涨幅均值随着时间延长而上升。但是,如果考察公司的业绩提升,我们可以看到,业绩增长或ROE改善相对于行业基准并不占优:股权激励实施后,业绩增长(净利润增速)超越行业的公司占比逐年下降。
激励效果不明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股权激励设立的目标上,往往采取绝对指标。其二,激励力度限制较大。根据相关法律规范,上市公司中境内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收益不能超过薪酬30%,H股、红筹上市公司激励不得薪酬40%和50%。此外,高管个人累积获得的股权激励累积不得超过股权的1%。激励力度的限制也是导致股权激励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2)股权激励新尝试
上港集团尝试常规激励结合公司发展,获得市场认可。上港集团股权激励分为两个部分:(1)2012年3月28日,上港集团披露《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长期激励计划》,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重要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激励。(2)13年8月14日公告称,长江养老保险公司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款养老保障产品,该产品下设专门投资账户,其中80%资金配置于公司股票,另20%资金配置于公司相关债券、衍生品等固定收益类资产。通过借道长江养老,上港集团成功的将高管激励成果与公司持久发展捆绑起来。证券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给予上港集团这种将激励与公司经营结合的行为很好的市场评价,股权激励计划公布后,上港集团的二级市场表现非常突出。
员工持股再现,助力公司经营提升。今年6月《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前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陆续出台,一般操作是通过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集合理财计划购入股份,公司员工作为该理财计划的受益人。
4、小结
真正给予董事会任免考核权,引导职业经理人以经营为唯一目标是改革导向。对于国企管理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也在积极突破。央企多次进行公开招聘和全球高管招募。国资委、上海、广州等地方都曾进行提升董事会权限的积极尝试。未来,真正将任免权赋予董事会,将经营权作为高管工作的唯一目标是改革的方向。
各方积极尝试股权激励,多种激励形式均需关注。股权激励是本次改革的关注焦点,各地国企也积极进行股权激励不同实现形式的尝试。上港集团将对高管的激励和公司的持久发展联系起来,曲线实现高管股权激励,在业绩和市场表现上均有较好反馈。以公司定增机会实施股权激励,拓展股权激励至员工持股等多种激励方式都在积极尝试当中。
以改革共振效应破局深水区改革 篇3
要想改革能啃下“硬骨头”,同时又不“犯颠覆性错误”,改革如何破局,即寻找突破口就非常重要。2014年是中国改革的关键之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雄伟的改革计划能否在未来10年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对改革的推进情况。
今年两会的一个主题无疑是改革,几千名代表和委员聚集北京,将改革由党的规划变为国家意志,更重要的是要讨论和决定改革的内容、推进改革的途径、完善改革的设计等,最大程度凝聚改革的共识,使改革在开局之年顺利平稳地进行。
改革涉及的领域太多,林林总总,从方法论来看,要使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切实效果,就必须选好改革的切入点或突破口,如果像撒胡椒面一样,平均用力,同时推进,既不可能,效果也不会好。而切入点或突破口的选择,也不是想选哪个就哪个,它与要解决的问题,民众的期待,领导人的决心,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形势,甚至偶发因素有关,需要改革决策者对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以及改革的困境和难点所在,有准确的判断。
接下来的改革需要“啃”的“硬骨头”有这么几块:既然要对既得利益格局、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革,那么能否杜绝自觉不自觉地强化垄断行业地位、强化不合理的利益格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既然已经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受到行政权力的威胁,那么能否做到下决心限制政府强势;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过大等引发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能否有足够的底气向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宣战。这些局面如果不能得到扭转,改革攻坚就很难有进展。
至于改革的步子要稳,是基于一个现实的状况:一方面民众的权利意识在不断提高,对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的容忍度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不要诱发政治上的不安定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对深水区的改革,应有坚定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从形成改革的共振效应,以及为未来改革奠定基础的角度来看,用反腐手段打破既得利益的藩篱,是改革最有力的突破口之一。改革之所以深入不下去,除了陈旧观念的制约外,无外乎是在需要改革的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利益,而这些利益为某些人或群体所占有,他们中有的人占有利益的方式又往往有失公平。故通过强力反腐,能够打开这个坚硬的利益外壳,没有了利益的阻梗,或这种阻梗大为减轻,改革也就容易推进下去。
第二个突破口是加强法治建设。法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它是将权力驯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最主要手段。要使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真正起到作用,使每个人在内心真正敬仰法律,就必须改变目前对法律的实用主义态度,通过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例的公正判决,确立法律在国家公共生活和公共治理中的最高权威。
第三个突破口是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改革是全民的事业,而不是哪个人、哪个群体的事业。尽管对改革强调顶层设计,但顶层设计主要针对的是改革的部门化现象,它决不意味着少数群体把持改革的话语大权,来决定多数人在改革中的命运,决不意味着排斥底层和民众对改革的参与。改革要想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民众就必须有对改革的建言权,要参与对改革的设计。否则,民众对改革抱一种漠然态度,这样的改革势必会“雷声大雨点小”。
第四个突破口是推进更大程度的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中国前期改革的一个经验是,在内部改革无力推进时,借用外部力量倒逼和推进改革。这个方面的典型就是加入WTO,没有对入世的焦虑,中国不可能有目前这么大力度的开放。未来的改革也需要以对外的开放来促进打破垄断,规范政府的行为。
最后一个突破口,是强化媒体和舆论对国家机器和公权力的监督。没有监督,必生惰政和腐败,人民的权益就必受损。
营销破局 篇4
市场被垄断了, 本土企业发展的道路也就被垄断了。没有了企业支撑的国家在国际较力中自然很快就会败下阵来。现实情况恰恰如此:中国的加工出口企业受人民币升值及西方对华政策的影响销路丧失、工厂倒闭;而中国的外资品牌却借着资本的优势和中国消费者对它们的依赖使政府投鼠忌器, 曾经看似的“贸易平衡”忽然变成了一边倒的局面。作为企业发展必须思考的“营销”工作在此时已经从“策略”上升到“战略”高度。
中国的企业在竞争环境中面临着一个困难的局面, 外受阻、内受困的现实使企业不得不设法寻求“破局”的方案。破局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改变曾经的仅出口产品的现实, 要把营销带到国外去, 要做到品牌与产品同时出口。例如日本企业来到中国, 就带着自己本土的咨询公司和服务公司一起进入。二是要改变内部的竞争环境, 打破外资品牌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无论是对外开疆拓土还是对内光复河山, 中国的企业面临着一个营销升级的任务, 包括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特色产品向特色产业升级和制造企业向品牌企业升级三个方面。
特色产品应当如何向特色产业升级呢?首先要了解何谓特色产品, 所谓“特色产品”是具有典型“属性”的产品。它可能是“民族”的, 例如蒙古族的地毯、宁夏回族的柳编;可能是“地方”的, 例如北京的烤鸭、贵州的茅台;可能是“文化”的, 例如阜阳的剪纸、嘉定的竹刻;可能是“功能”的, 例如广西的罗汉果、东北的人参、鹿茸;可能是“传承”的, 例如天津的桂发祥、洛阳的牡丹花……
但尽管有如此之多的特色产品, 中国却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从特色产品向特色产业的攀升, 即便有一两家做大的也不幸地被外来资本所控制, 为他人做嫁衣。那么, 该怎样做才能完成从特色产品向特色产业的转变呢?
第一, 特色产品的适应性改良
特色产品往往在产品属性上有自己显著的风格, 但这种显著的风格并不是普遍人群所能够接受的, 因此特色产品的销路始终很狭窄。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 特色产品并不是因为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要素而成为特色的, 之所以成为特色是有它特色的灵魂所在, 只要把握住了特色的灵魂, 小众同样能够变为大众, 就可以实现特色产品的目标人群拓宽和消费落地的问题。
湖南的湘菜是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特色产品, 它的特色灵魂是辣, 但与四川的、江西的辣又有明显的不同, 湘菜从特色饮食走向特色产业就是做好了“湘辣”的灵魂把握与菜品落地的两方面工作, 其所创造的“五级辣椒标号”已经成为食客们所熟知的标准。
第二, 特色产品的需求性开发
特色产品升级为特色产业走的是一条拓展的道路, 是一个从小到大, 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就要求运作特色产品的企业能够完成一个消费者需求开发的过程。市场中有太多的产品都是通过需求开发而衍生的庞大市场, 例如保健品。
在中国, 特色产品进行需求性开发较为成功的当属雀巢咖啡。中国是个喝茶的国家, 对于咖啡完全是陌生的。然而, 再看今天遍布各地的咖啡馆和摆满货架的速溶咖啡, 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 这种对中国人而言属于“特色产品”的黑色粉末就这样成为了中国人的需求。
第三, 特色产品的文化性发扬
大部分的特色产品在文化特征上是浓郁的, 而这种文化的属性也是特色产品能够升级为特色产业的先天基因。但是, 并不意味着有了这种基因就能够实现向产业升级, 而是要通过营销的手段把这种文化底蕴放大以至于形成潮流。
文化的征服力量需要参考的因素虽然很复杂, 但是它与产品的结合确实非常的紧密。啤酒最初被中国人视为“马尿”, 可乐最初的时候被中国人看为“中药汤”, 但是凭借着西风东渐的文化优势, 啤酒、可乐成为了中国人的宠儿, 这种文化的发扬将一个相对陌生的特色产品提升为一个国家全盘接受的产业是值得深思的。
第四, 特色产品构建销售网络
特色产品在销售过程之中往往受产品属性的局限, 销售渠道不能够多角度拓展, 在这种情况下被选择的几率自然很低, 也就丧失了形成品牌升级为产业的可能性。
我们所熟知的“重庆小吃”是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产品, 其特色是风味与快捷, 今天的重庆小吃虽然没有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产业, 但是其发展的模式却值得思考, 当街头随处可见的小门店均打出“成都小吃”、“重庆小吃”的称谓时, 我们自然对它产生了极大的认同。
中国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途径之一“特色产品提升为特色产业”的关键就在于品牌化、市场化、规模化,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属性改良、需求开发、文化发扬、网络构建则是不可或缺的历程。
中国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途径之一“特色产品提升为特色产业”的关键就在于品牌化、市场化、规模化,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属性改良、需求开发、文化发扬、网络构建则是不可或缺的历程。
破局的高三作文 篇5
人生如云,变化着毫无规律的形态;人生如戏,演绎无尽的泪水与欢笑;人生如花,凋谢再来也终成美景。漫漫人生路,过多过多的事让我痛心,令人悲悯。
初入高中的我,忍受着无穷无尽的压力,学习上的、精神上的。我曾默默地哭泣过,在暴雨中,在被窝里,在无人留意的角落里。泪水一点又一点地在眼眶中打圈圈儿,一滴又一滴地滚落,一行又一行地渗透进我的心底。
我害怕我的懦弱,我惶恐我的学业、我的生活,我迷惘,迷惘于我未来的路。失望一点又一点透过我的心间,一点又一点淹没我的心,再一点又一点地让我窒息。我想过,如果人生可以重来,那么我一定不会再为人类,人所需要经历的太多,相反地,大自然中的事物是快乐的、自由的。美化世界是它们的责任,净化空气是它们的义务,为人所用足它们的价值。而我又拥有什么呢?学业上的成就亦或是生活上的快乐?
当我深深地陷在自己所设下的沼泽中无法自拔时,我选择睁开惺忪的双眼,放眼世界,人生要更完美。
秋,“风萧萧兮易水寒”。迫于放松的心态,我来到公园,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不觉升起落寞与失望之感,只能说过去的打击深深刺痛了我,我的自信磨破了,耗尽了。
抱着双膝坐在树下,望着过路的车辆与人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任凭着风儿吹着,只愿我是一叠薄纸,将我吹走,将我吹散。
忽而,狂风大作,落叶翩飞,一片又一片飘过我的头顶,落入地上。此时的我心生震撼,这是从未有过的`发现。
我轻轻地捡起地上的叶儿,小心翼翼地托在手心儿,是这样的轻!叶是顽皮的,狂风一起,叶儿就轻悠地从我的手中溜走,在我的身边,似一只蝴蝶,绕着我打圈圈,它一会儿扁平,一会儿又凸起,忽而翩飞,忽而又落地。渐渐地,落叶都舞动了起来,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好像舞者扭动着那柔软的身姿,给人带来一场精美绝伦的盛典。树上的也舞起来了,“沙沙声”“呼呼声”,形成一曲优雅的交响乐。叶儿就这样随着风儿左晃晃右摇摇,布满了光秃秃的草坪,草坪显得格外特别。
我的心也舞动了。我捡起一片落叶,黄黄的叶面上呈现着一道道纹理,幽远而深邃,翻过去,有的部分依旧是绿油油的,这是怎样的落叶呢?它们承受着什么?
望着落叶,我的心绪被牵动着。落叶,不应该是舞叶,你生在树上舞着,绿油油的;死在树下舞,却仍不愿脱去盛夏的衣装,换上金装,舞叶啊,你是有多大褪去的勇气来到地面啊,舞叶,真心让我感动。叶竟能如此地顽强地生活于世界,直至被大地吞没的那一刻,才停止生存。
古人常写“岁梅三友”,写它们在寒风中顽强地生存,而此时,我更敬重落叶,敬重叶儿的顽强。
看着这飘飞的落叶,内心释然了,痛苦的人生每个人都会经历,再多的打击只为磨砺人的意志。叶儿枯败,却依旧在这秋天谱写着生命的赞歌,而我又有何解不开的结呢?人生需要我去创造,人生需要我的舞动。
公车改革 高层强势推动终破局 篇6
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13年,中央单位公车费为42.53亿元。201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中,公车费为41.27亿元。按此计算,公车改革到位后,可以节约多少财政资金?
讨论车改文件时曾多次“算账”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讨论两个车改文件时,相关人员多次“算账”,核定改革方案将带来的经济效益,“保守估计,可节约30%财政资金,乐观估计,可节约50%财政资金”。
据其介绍,节约30%~50%财政资金这一结果,系结合多方面数据测算出的结果,既包括增加的开支——车改补贴开支(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等);也包括节约下来的费用,如车辆购置费和运营费,未来公车更新换代会带来的开支,省掉的油费、停车费,以及司勤人员薪酬补助、住房补贴等开支。
中央单位今年公车支出降7%
此前一则测算结果被广泛引用,全国的公车费用达3000亿元。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则预计,如果以3000亿元为依据,那么车改到位后,每年减少的支出将超过1500亿元。
他算了一笔细账,以中央国家机关单位本级为例,以涉改车辆上一年在中央级的实际运营经费支出及相关人员经费支出总额为基数,以今后仅需于年度内开支的所有公职人员的交通补贴发放数来对冲,可算出相对应的实际支出总规模将从基数水平下降约7%。
而且车改后,公车即便达到更新年限,也不会花公款更新换代,贾康认为此项可使中央国家机关减少相关行政经费开支的幅度,从7%提升到27%左右。
此外,车改还要加上参改车辆处置(如拍卖)带来的收入,每年新建停车泊位的费用等开支,同时还要减掉司勤人员安置等成本支出,贾康认为,考虑这些因素后,综合节支率可提到50%左右。
难点
此前试点车改的地区,曾遇到“既拿补贴又坐公车”、“消极怠工”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不会成为本轮车改的“拦路虎”?
难点之一:如何杜绝“既拿补贴又坐公车”?
“既拿补贴又坐公车”是不少试点地区遇到的普遍问题。“车改后,一些有钱有势部门的官员,可能会‘私车公用,借下属单位或企业的车。”叶青说。
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防范“既拿补贴又坐公车”,本轮车改将采取三项措施:釜底抽薪、科学设计、加强监督。
他解释说,“釜底抽薪”即除了通信、机要和执法执勤等少量的特殊业务用车以外,其他的公务用车都要改,“这样,‘既拿钱又坐车的基础就不存在了”。“科学设计”“加强监督”即从制度设计层面规定,拿补贴就不能坐公车,坐公车就不能拿补贴,“对于试点中出现的变相使用基层和其他方面的车的问题,方案也明确要加强监管。在公车改革方案中,专门作出了‘六个不准的规定。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准以任何形式借用、挪用和变相利用基层单位的车辆”。
叶青建议,方案应该明确“私车公用”惩戒措施,比如一旦发现“私车公用”,就按照市场租车价格来计算受贿金额。以帕萨特为例,市场租价约每天300~400元,某个官员如果“借”了这辆车,就相当于每天收受了300~400元,按天累积。
难点之二:地方车改会不会走样?
近日发布的两个车改文件,对于中央机关单位和地方车改,采用了不同的用词,中央机关单位为“改革方案”,而地方则是“指导意见”。也就是说,对中央机关单位的车改提出了硬性规定,而地方则是指导为主。
对此,连维良表示:“我国地区之间差别比较大,不同层级之间情况也不一样。对地方之所以出台指导意见,而没有确定具体方案,就是考虑要从实际出发,由各地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他说,对于一把手的用车问题,方案没有做“一刀切”的统一规定。对于省区市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还有县市区乡镇主要负责人,各地可以根据实际出发,鼓励他们参加车改。
竹立家认为,本轮车改最大的难点在于地方车改,“在连年晒‘三公和审计报告的基础上,中央部门单位层面的共识度比较高”。他建议,随后出台的配套实施细则,最好对地方车改作出进一步明确部署。
纵深
“迟到”三年的改革方案
1994年,中办、国办颁布《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被视为我国公车改革的发端。自此开始,国家层面屡次将公车改革提上日程。
如1999年,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规定了各个级别配车的价格限制。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也于2004年、2008年出台文件,要求“正常工作日公务用车停驶20%,休息日全部停驶”等。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了“积极推进公车制度改革”。
但计划于2011年出台的改革方案,一直没有面世;地方试点绝大多数也无疾而终、相继搁浅,坚持下来的仅有杭州、温州等少数地区。
叶青认为,车改久经波折、未有实质突破固然有多方面因素,但不可忽视的关键原因在于利益阶层的“不配合”,“享受配车待遇的多是厅局级以上官员,车改触及的是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暗箱抵制,公车改革自然不会有突破”。
一年半顶层“布局”
今年全国两会,公车改革再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谈及2014年重点工作时提到启动公车制度改革。
竹立家参与了近日发布的两个公车改革文件的讨论座谈,他向记者说,围绕今年的公车改革,决策层十八大后就开始布局,三中全会后开始着手方案起草,到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提到今年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时,方案已基本成型。
“公车改革牵动多方面利益,从十八大后制定的‘八项规定,到整治‘四风、反铺张浪费等等,起到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营造公车改革范围,破除阻力。”竹立家说。
叶青也表示,去年11月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预示着公车改革大幕将启,《条例》明确了公车改革方向,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他对记者说,如果此前利益阶层是公车改革的阻力,但在十八大以来高调反腐,以及“八项规定”、整治“四风”的推力下,原来的阻力已被“肢解”。
竹立家、叶青都认为,近日发布的两个车改方案,最大亮点是自上而下,先从吃财政饭的中央机关单位改起,“自上而下更能破除阻力”。
成本!运价!破局在即! 篇7
2013年5月, 交通运输部杨传堂部长批示开展道路运输货运价格与成本监测的试点工作。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道路运输货运价格与成本监测的试点工作的通知》与《关于深化开展道路货运价格与成本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3年的7月到2014年的12月, 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试点工作。
如今, 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如何?2015年6月27日下午, 全国货运与物流工作座谈会上,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中心主任顾敬岩做了试点工作的总结汇报, 一系列有价值的数据在现场一一公布, 各试点省市、试点企业等见证并分享了数据为道路货运业带来的变革。
试点工作成效:全国道路货物运输价格指数 (CFI) 公布
顾敬岩介绍, 此次试点监测分煤炭运输、集装箱运输、普通货物整车运输三大类别;确定三大核心任务——进行市场运行监测、编制运输价格指数、测算平均合理成本;试点首次建立了覆盖全国道路货运市场监测网络, 范围涉及省市、350多家规模运输企业、500多条运输干线, 线路覆盖全国30个省市, 货运区域累计采集数据样本超过1.5万条。
据悉, 为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还成立了以部运输司为领导、以部公路院为总体技术支持、以众多道路运输协会为专家咨询、以各试点省市交通运管部门和技术支持单位为具体实施机构、以道路货运大中型运输企业和园区企业为数据采集依托单位的试点工作组体系, 各试点省市相应组建了由主管部门领导牵头、相关业务初始负责人参与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运管部门具体负责落实试点工作的实施安排。
会上, 顾敬岩公布了全国道路货物运输价格指数 (CFI) :煤炭运输平均合理成本约为0.03元~0.035元/吨/公里, 40英尺集装箱平均合理成本约为9元/吨/公里, 普货整车运输平均合理成本约为0.0233~0.0424元/吨/公里。
试点工作大家谈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如是说—
江苏省于2007年全面启动了户外运输价格编制和计划工作。随后, 进一步开展了调研和论证工作, 制定了实际的方案, 为行业提供了实际成本和参考价格, 也为货运价格协商提供依据。目前, 试点工作组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主要工作是:第一, 完成全省的货运价格及成本计算工作, 并建立奖惩机制;第二, 细化货运价格和成本建设的对比;第三, 进一步完善工作考核体系, 完善道路货运价格与成本测算, 建立并完善奖惩机制。
针对全国货运价格与成本测算工作, 提出三个建议。
建议一:进一步优化定价与成本统计与测算的方法。
建议二:建立货运价格成本测算的常态化管理工作, 并纳入财政的预算保障。培养一批既懂运输管理又懂经济测算的人才, 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力量。
建议三:建立完善的行业统计法规制度。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负责人如是说——
重庆市深入开展道路货运价格和成本监测试点工作, 努力推动道路货运取得新发展, 实现新跨越, 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道路货运信息指数发布取得新进展。经交通运输部批准同意, 自2014年起, 重庆市道路货运价格指数信息由道路运输协会正式通告, 定期对外发布。主要发布成渝通道、渝黔贵通道价格指数信息, 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二, 道路货运价格指数结算模型建立取得新突破。
第三, 货运车辆中的监测采取新做法。加强对货运车辆的动态监测, 一方面, 将价格指数信息平台成功进入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另一方面, 对样本的监测结合相关规律, 展现新动向。
目前, 重庆市正全面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第一, 努力构建健全的扶持机构, 全力完善经济货物运行制度, 推动转型升级, 切实提升道路运输行业的服务水平。第二, 精心制定工作方案, 使之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交通发展规划。第三, 选择四种车型作为样本车型。第四, 狠抓数据的采集质量, 坚持每条线路有十条以上数据报送来源单位, 目前重庆市参与调查的区、县14个, 参与调查的企业24家。
未来, 重庆市将重点部署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加快货运道路价格指数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平台数据建设, 巩固信息发布传媒机制, 积极寻求其他省市的合作, 建立信息沟通港;第二, 充分发挥货运价格指数的效益, 扩大信息平台的操作渠道, 提高操作实效与影响力。第三, 绘制发布道路会议年度发展报告, 以货运行业研发、货运行业集体发展为重点, 编制重庆市道路会议年度发展报告。
易振国:试点工作是整个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广东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劳潮惠:广东
省是全国第一批道路货运价格和成本监测试点单位, 在试点工作进行过程中, 我们在做了大量工作的同时, 深感广东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货运市场, 政府还该做些什么来支持。以前, 政府在管理层面做的工作较多, 但从服务层面来看, 相对客运等其他运输方式而言, 我们在货运方面做得少一些。进行成本测算指数公布, 是为货运市场服务的一个很好的抓手, 下一步结合“互联网+”, 怎样使货运价格指数更容易为市场和社会接受, 将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目标。
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负责人陈建路:上海市现在主要做的是集装箱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道路货运价格指数的公布后, 我们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 让他们了解指数, 应用指数, 以便于发挥指数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将继续提升指数对货运市场的敏感度, 使指数更好地为市场服务。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处长王博:政府通过发布价格指数, 引导货运企业按照市场化行为去运营, 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处长罗可:我认为, 货运价格指数是道路运输货运市场中关键性问题。目前货运市场较乱, 运价普遍偏低, 并不能真实反映运输市场的成本。而道路货运价格指数的公布可以引导经营者根据指数和运量决定要不要运营, 决定自身是否适合进入这个市场, 合理决策。
山西省交通运输管理局局长肖为民:山西省是煤炭运输类试点省份, 结合山西省实际, 我们在进行试点工作时, 确定了样本企业、项目和车型, 通过前期运转, 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在试点工作开展之前, 我们还做过一个九种重点货物的平均运输成本调查, 接下来, 我们将把九种重点货物的平均成本测算与煤炭运输试点工相结合;同时, 通过试点企业的筛选, 下一步准备将带动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加入到企业样本的试点工作中, 以期为数据的获取提供良好支撑。
新疆道路运输管理局齐东玉:从新疆的情况看, 目前大部分货物的出境还是由哈萨克斯坦、捷尔杰斯斯坦等邻国车辆承运, 我们自己的车很难出去。如何发挥公路运输在“一带一路”当中的作用, 或许还需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支持。曾看到一组数据显示, 2014年我国电商物流增加50%, 冷链运输增加30%, 新疆对冷链运输的需求很大, 为的是满足当地瓜果、农产品向外运输的实际需求。在公铁联运方面, 大宗货物现在都是通过铁路运输, 那么公路运输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 怎样与铁路运输进行联接, 我们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实体验证, 才能为“一带一路”的实施发挥应有作用。
河北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王孟章:如何让货运市场的“多、小、散”发挥优势?我认为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思维整合社会资源, 让看似弱势的特点通过移动技术手段发挥整合效应, 使得看似弱势的特点发挥良性作用。今年, 河北省也启动了货运价格和成本监测工作, 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发布监测成果。
专家点睛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巡视员徐亚华:试点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建立完善了运价监测工作的组织体系;第二, 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运价监测运算方法;第三,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货运市场运行的监测网络;第四, 信息成果的市场引导作用逐步得到发挥。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易振国:试点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是整个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为什么这么说?试点工作的开展实际上就是数据说话, 让我们的定性化管理转化为定量化管理。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丽梅:目前, 试点工作已完成第一阶段。我认为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还有一个过渡, 即数据发布后要进行实际检验, 通过检验再次校正, 从而使试点工作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更加合理、科学, 更好地发挥指导行业的作用。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中心主任顾敬岩:交通各试点省市编制的道路货运价格指数和测算的平均成本合理信息, 日益得到当地货运市场的认可, 逐渐成为反映当地货运市场运价行情变化和运输成本波动的风向标, 逐渐成为指导运输价格、运输成本结构、市场合理议价、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并且对完善道路货物运输的运力、运输机制, 合理调控运力规模, 实现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维护行业稳定发展、创新管理模式、转变管理职能的高度, 进一步统一思想, 全面推进道路货运价格和成本监测工作的开展。
破局视频监控存储 篇8
目前高清监控应用的兴起, 必将极大地抬升视频监控系统对数据存储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 各种存储技术、各种存储系统应用模式必然会积极地调整自身以适应行业发展, 并且使尽浑身解数争夺业界的视线, 以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终成为视频监控市场下一个时代的主流。而它们各自的奋起, 以及彼此的角力, 会不会催生一个监控存储的“战国时代”?恐怕没有人有十足的把握。
为此, 我刊本期特选取了三篇立足点各异, 着眼点有别, 思考问题方式亦不同的, 审视视频监控存储问题的文章:《第三代DVR刍议》, 是安防设备厂商的从业者从具体的存储产品形态如何应对应用需求发展的角度出发, 对新的产品形态, 或者说是存储系统形态的介绍;《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监控技术探讨》, 是安防工程一线工作者从当前对监控存储的实际需求和智能监控技术发展趋势出发, 对应用智能识别技术解决存储问题的设想;《论视频系统和大数据图像的存储问题》, 则出自安防系统实际使用者之手——在对存储技术的审视中, 渗透着对存储系统的应用, 尤其是系统运行成本的重视。希望这样的一期专题, 能够帮助读者拓展审视视频监控存储技术、构想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应用的思路, 助力行业早日在视频监控存储的问题上破局。
绿色建筑的市场动力亟待破局 篇9
去年, 第三届能源基金会建筑项目交流会在甘肃敦煌召开, 交流会围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路线、大数据时代下的城市节能战略、建筑垃圾处理等主题展开。
现状:政府强制大于市场动力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杨榕在交流会上表示, 目前的建筑节能工程, 政府强制推动多于市场动力。具体而言, 建筑节能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推进:第一, 政府应该从更大范围内来强制推进建筑节能;第二, 明确能效水平的标准;第三, 积极建设能耗监管、管理以及节能平台;第四, 使得政府引导和市场动力并行发挥作用;第五, 通过推动建筑节能来促进相关产业水平的提升;第六, 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满足发展的需要, 更是改善民生的需要。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在《中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我国在建筑能效提升上面所做出的努力及工作的进展。目前, 通过对上海、重庆、山东、河南、天津等城市的广泛调研, 召开了30余场座谈会, 确立了建筑能效提升的初始路线图。
调研结果表明, 未来绿色建筑适合用“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三个五年来实现三个转变——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转变, 从单体建筑到区域建筑的转变, 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变。
武涌称, 绿色建筑未来路线图从2016年开始, 并分三个五年的阶段, 是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 将绿色建筑的节奏和国家每个五年一规划的步调统一起来;其次, 研究结果升级到正式文件要有一个准备期, 这个准备包括了宣传扩散, 让社会知悉的准备, 也包括技术、标准的准备;最后, 未来城镇化的高速增长窗口期也将与绿色建筑的发展相结合。
针对绿色建筑或难以在2015年完成10亿平方米目标的质疑, 武涌强调, 现在统计的已完成7000万平方米的数据, 漏掉了定义为绿色建筑的节能建筑。“在一些城市, 比如北京, 是强制将绿色建筑一星的标准, 融入了节能建筑的标准, 节能建筑是国家强制实施的, 也就是说所有的建筑都达到了绿色建筑一星的标准, 只是没有去认证, 没有认证就没有被统计在绿色建筑的数据里面。”
武涌还表示, 绿色建筑的行动方案个地方都有积极行动, 各地按照国务院的要求, 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 明确本省的目标。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保障房, 都被强制要求建设成为绿色建筑, 这项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中。
“标准有了, 还是要以落地为目标。”武涌认为, 绿色建筑理念、规划都完成了绿色化, 那么还要完成基础设施的绿色化, 比如要推动垃圾分类处理, 推动绿色、低碳出行等。“经过一系列的环节, 最后通过土地出让时附加转让条件, 谁来投标, 谁就承担绿色化的责任。”
难点:轻盈利与重投入难以协调
绿色建筑推行到落地的环节, 房地产企业“任重道远”。目前, 购房者买房更多的还是看地段、价格, 即便有了绿色建筑的标识, 也不会对销售产生多大的利好影响。真金白银地投入, 短期内得不到实实在在的产出, 这对于在商言商的房地产企业们来说, 并没有积极投身的动力。
本次交流会, 仅有招商地产一家企业代表出席, 这或许从某种侧面上反映了房企对绿色建筑的“冷淡”态度。
招商地产是国内绿色建筑的先驱, 2005年招商地产泰格公寓拿到第一个绿色建筑项目LEED银级。然后是2006年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8年开展了国内第一批绿色建筑星级评审, 当年共评了10个项目。
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 招商地产首席绿色低碳官胡建新表示, 招商地产最早在2009年成立绿色建筑研发中心, 首先跟央企“百年老店”的企业社会责任有关;其次是品牌宣传, 招商局集团的使命叫“以商业成功, 推动时代进步”, 招商地产的使命是“铸造绿色家园, 推动社会进步”, 这与绿色建筑是呼应的;再次, 要有经济效益的, 招商地产做绿色建筑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
胡建新认为, 做绿色建筑要先把能耗的量降下来, 再把提高能效做上去。在采光条件良好、通风环境良好的情况下, 要更多的利用自然资源, 而不是去用节能灯泡或者是新风系统, 那种是全天候都在消耗能量的, 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 最好是先降低能耗, 再考虑提高能效。
因地制宜来做绿色建筑也是胡建新认可的, “比如在北京用‘新风系统’做宣传就会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人们已经意识到雾霾、PM2.5的危害了, 但是在广州那种喜欢开窗户的地方, 可能就不太行。”
人民网记者梳理发现, 目前主动进入绿色建筑领域的企业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受益于土地一级开发, 以绿色建筑标准进行一级开发, 提升土地的价值, 促进销售, “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反哺, 做一级开发的企业往往容易拿到该土地的二级开发。”中投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设计部主管聂雪峰告诉人民网记者, “方兴在长沙梅溪湖新区的一级土地开发就做得很成功。”
第二类是商业地产的自持型物业做绿色建筑, 交流会上有演讲嘉宾举了万达自持型物业的案例, 绿色建筑在运营阶段中, 是能够实实在在为企业节约能耗的。“一些中小开发商, 卖了房子就走了, 物业也不是自家的, 所以做绿色建筑对他们来说不能直接受益。”聂雪峰说道。
第三类是一些中小型开发商通过多年来做绿色建筑, 形成有辨识性的高端产品, 在宣传上也侧重于强调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以获得高端购房者的青睐。“南京的朗诗, 北京的当代都是走的这个路线。今后所有的建筑都是绿色建筑, 这时还是需要有一些有特色的产品, 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住脚。”聂雪峰表示。
当被问及招商地产属于那种盈利模式时, 胡建新说:“招商地产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到, 有做土地一级开发, 也有自持型的商业物业, 也有住宅产品, 我们的商业模式叫社区综合开发, 但是有些不一定能盈利。”他还说道, “很多时候是牺牲掉一部分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在我们能承受的范围内, 来为社会做点贡献, 从而获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平衡, 三者是有妥协的。”
观点:需靠奖励政策激发企业积极性
据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副研究员马欣伯的报告, 目前全国绿色建筑达到1.627亿平方米, 2015年要完成的目标为10亿平方米, 也就意味着2015年新建建筑中30%需为绿色建筑, 完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任重道远。
马欣伯总结绿色建筑在推进中存在困难有如下三个原因:
首先, 绿色建筑政策措施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国家和部分地方的激励政策尚未兑现, 对企业开展绿色建筑时间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不同激励措施的事实效果还有待检验;如何协调各部门关系是确保绿色建筑要求得到落实的关键;强制与标识评价的关系及对接方式还有待探讨。
胡建新称, “有个别地方政府的补贴款项下来了, 但是国家的还没有下来。”聂雪峰也表示政府的激励政策尚未兑现, “北京的政策里面虽然明确了绿色二星标准奖励45元/平方米, 三星奖励80元/平方米, 但是没有落实下来。”
其次, 绿色建筑能力建设与宣传推广中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绿色建筑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尚未建立;权威机构培训较少;标识评审专家能力不够、数量不足;能够展示绿色建筑水平和实际效益的案例不足, 对社会公众的宣传不够。
最后, 绿色建筑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设计单位能力不足, 积极性不够;资讯行业亟待规范;开发企业积极性尚未真正调动;绿色建筑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尚未显现;物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消费者为主体的绿色建筑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破局中国“智造”肩负纺织强国梦 篇10
肩负着行业发展的重任, 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在历经20余年成长的同时, 也见证了中国纺织行业和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同世界接轨的整个过程。这个集平台、纽带、窗口、航标大成于一体的专业展会, 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从创立伊始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面料行业乃至整个纺织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自今年3月移师上海全新启航, 10月13日-15日, 2015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盛装绽放, 通过4600余家中外展商的“智造”比拼, 为中外业界勾勒出“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工业4.0”宏伟蓝图。
工业强国“智造”为本
工业是强国之本, 新材料更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10项大力推进的重点领域之一, 高新技术纤维和复合材料又是新材料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各种差别化、功能性纤维, 发展高效率、低能耗、柔性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及装备, 满足个性化、时尚化和功能化的纺织终端产品消费需求更是《中国制造2025》中面料行业的努力方向。
但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统计来看, 2015年上半年, 中国的纺织产业却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 行业经济增速较2014年进一步放缓。近年来, 随着与世界性挑战过招交锋, 本土面料企业更加注重对于研发、技术、品质等方面的投入与提升, 在夹缝中, 探寻属于自身的转型升级之路。
作为行业大考, 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的筹备中, 加速产品创新能力, 以及提升产业链配套的快速反应能力成为了参展的面料企业展前受访时的共识:“无论是以往参展还是观展的经历, 都告诉我们, 如果想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这个高手云集的展会上博得采购商的青睐, 必须有更多具备‘独门秘笈’, 那就是新颖、创意、智能型的面料产品。当前, 无论产品质量, 面料的使用性能, 还是快速反应方面, 国内外的服装采购商们的考核标准。我们只有坚持创新, 稳定质量, 加强沟通, 方能在大展之上, 抢占市场先机。”
功能智慧创造正装面料新商机
以正装毛纺面料为例, 在全球毛纺行业中, 我国毛纺行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羊毛产品加工国和羊毛产品消费国。但是相对于毛制品的成衣加工, 国内的大多数毛纺企业还是将着力点集中在毛纺原料及初级制品加工环节。随着国内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发展, 未来功能性和智慧型方向将为毛纺带来新的卖点。
特别是随着消费品的进口关税降低, 将对众多主攻中高端服饰品牌的面料企业在产品结构和服务水平上产生倒逼。因此, 毛纺、精纺等面料企业当前正面临从生产加工环节向实施品牌战略、直面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阶段转型, 创新面料工艺、提升研发设计的“智造”能力, 已成为众多企业的自发行为。他们更希望利用一个有效的媒介获知产品的发展方向, 也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业界的检验。
一直以“高端、大气”著称的“正装面料馆”将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的6.1号馆中。该馆将以超过26000平方米的恢宏气势展现300余家企业的智慧之作。在此展区中, 不仅涵盖了“毛精纺面料”、“毛粗纺面料”及“化纤仿毛面料”三个产品类别的优质顶级产品, 也将成为展示“中国面料”先进技术, 引领正装面料的潮流风向看板。通过主办单位对产品类别进行细分, 将为采购商在展会上提供更加精准、省时的遴选服务。
据主办方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次“正装面料馆”阵容强大, 看点颇多。其中不乏代表着国内毛纺行业最先进的技术与最高端的品质的“精纺面料区”, 江苏阳光、雅戈尔毛纺、山东南山、江苏丹毛、华芳集团、无锡协新等国内精纺领军企业的悉数登场。这些业界强企, 无论在规模、技术成果、产品品质、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位于行业前茅, 并通过对于新型纤维织造技术的不断钻研, 推出了各种绿色环保系列、纳米抗菌系列、功能舒适系列的高新技术产品。
粗纺面料以其新颖丰富的设计款式, 鲜艳亮丽的色彩搭配, 更符合消费者对于正装时尚性、个性化的追求, 在近年来市场份额增速迅猛。在本届展会的“粗纺面料区”中, 康平纳、鑫辉毛纺、兴吴呢绒等企业将携众多科技研发拳头产品强势亮相。羊绒面料作为出席正式高端场合的精品服装材质, 以其轻薄柔软的特性, 天然柔和的色泽、彰显了优雅与华贵的产品气质, 越来越受到高端采购商持续关注与追寻。而羊绒面料供应商也将成为了今年粗纺面料区中的新亮点。其中不乏德泓绒业、海潮纺织、浙江诺亿毛纺、宁波中鑫、河北奥莱克、喜盈盈纺织、上海继虹、苏州阿尔法等行业中坚力量的“智力”产品大PK。
当前国内外市场的化纤仿毛产品, 正趋向多样化、功能化, 在“化纤仿毛面料区”中, 富丽达集团、浙江耀光纺织、上海纺织等企业将带来众多毛感强、材质感觉饱满并有良好的下垂感的拳头产品亮相本届展会。
此外, 衬衫面料区将集中在5.1H馆, 届时, 现场将有超过160家衬衫色织及印花布供应商携带最新产品亮相展会。随着展会规模的扩大, 衬衫面料企业参展规模也有相应的扩大, 据主办方统计, 本届衬衫面料的参展商数量较去年增加了60余家, 参展面积更增长了近50%。届时, 各家衬衫面料企业在展会上奉上众多颇具创意图案的新品、精品。
时尚创意让运动“智造”趣味横生
在《2015中国户外市场报告》中, 尽管我国户外市场尽管增速有所放缓, 但是高增长势头仍将持续。随着国内户外旅行以及大型国际赛事的引入, 必然带入更多体验人群, 为运动用品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如今运动功能类服饰销售的持续走强, 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方式、生活品位、消费方式的转变。而这一切也促进了功能运动面料领域的飞速发展, 更成为本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中5.1号馆的展出主题。
“对于运动功能面料而言, 早已走出了功能很强大、外观差强人意, 为功能而功能的怪圈, 一向以技术研发作为其生存点的运动功能面料, 也开始与时尚同行, 当下任何一个流行元素都能在运动功能面料上体现出来。在本届展会的功能运动面料馆中, 参观者不仅可以领略到薄膜新材料、智能新材料、运动功能型大提花织物、3D效果织物, 还能感受到光变印花效果、膜印花效果、超薄超细超轻技术、激光雕刻技术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的光辉与魅力。”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此外, 连续举办七届, 占地470平方米的“新技术创新空间”依然会出现在运动功能面料馆中。自2009年至2015年间, “新技术创新空间”累计展示新成果120多项, 技术交流活动100余场, 已成为纺织行业新技术成果推广和交流的窗口。此次展会现场, 主办方将会邀请25家新技术成果企业与纺织产业进行对接交流, 开展技术交流活动18场次, 同时全面展示近年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项目和“纺织之光”公益活动项目, 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检索博览会新产品、新面料提供服务平台。
国际化办展让中国“智造”走出去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 2015年上半年,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1318.6亿美元, 同比下降2.9%。但二季度以来, 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已呈现筑底态势, 4-6月出口额同比降幅逐月收窄。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显乏力、市场需求偏于低迷、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复杂形势下, 纺织行业出口降幅能够逐步收窄, 上半年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12%, 成绩已属不易。下半年, 纺织行业的出口压力仍然不轻, 继续企稳向好任重道远, 这更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贸易推广平台, 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业内第一大展, 一直以来, 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 (秋冬) 博览会以其强大的号召力吸引着海内外知名展商到场采购参观。为更好地服务于展商及专业贸易买家, 今年主办方在专业观众组织上也是推陈出新。在观众邀请方面, 主办方注重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 结合线上线下多种邀请方式力邀全球买家前来采购, 数量与质量并重。届时, 将有包括知名潮流服饰品牌SIXTY、休闲品牌ESPRIT、男装品牌JACK LONDON、户外品牌L.L.Bean、内衣品牌安莉芳等众多国际品牌采购商到场洽谈采购。
咕咚,破局者 篇11
2013年年底,咕咚智能手环S和智能手环2率先发布,同时宣布,开放“咕咚网”2000万用户的运动社交平台,将好友关系、数据与第三方平台对接,并欢迎第三方硬件接入和导入数据到咕咚平台。
2014年7月,咕咚、iHealth、华为、乐心四家厂商和腾讯微信合作,宣布用微信公众服务号的形式,同步管理不同品牌智能手环的数据,取代APP充当智能手环/手表等设备的接入端。
2014年8月,咕咚宣布将于10月推出全球首款可用于所有智能手环的通用固件—ROM 1.0,不同手环的用户只需要刷ROM,就可以跨平台分享运动数据,实现更广阔的社交。
三个动作,透露两个关键词:开放、创新。作为我国最早提出智能手环概念及原型产品的中国厂商,几年间,咕咚这家新兴互联网企业,始终在以领导者的思路和姿态向前迈进。
开放,打造“运动社交”
咕咚网的最初形态是一个名为乐动网的运动健身社区,由申波与司建铭两位合伙人2010年成立于成都。让运动快乐起来,不再难以持续,是这个网站建立的初衷。
与网站同步推出的是一款健身跟踪器—一个具有最基本的计步、监测行走距离以及卡路里消耗量功能的方形小盒子,可以通过USB连接到电脑上,并把数据传输到社区网站上。SNS与硬件相结合,这是咕咚最早的创业雏形。
2011年,咕咚网将目光投向移动互联网,并于2012年3月推出一款名为“咕咚运动+”(即现在的“咕咚”)的APP软件,正式将业务重心从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截止目前,安装APP的用户以及由此带来后期购买硬件手环的用户,累计已有2000万人,APP store垂直类目下常年占据前三位置。
2013年,经过近一年酝酿,咕咚智能手环正式上市。产品通过硬件手环、软件APP及PC端网站进行数据对接分享,运用云存储技术来实现数据存贮和交互。咕咚选择了软件APP与可穿戴设备相捆绑的路线,并成功通过硬件销售实现了盈利,与此同时,也通过智能手环实现了硬件和线上网站论坛三位一体的闭环。
从最初的健身跟踪器,到移动APP软件,再到智能手环,以至即将推出的ROM1.0,咕咚产品不断丰富;从PC端到移动端,从硬件到软硬件结合,再到软硬件与服务平台三位一体,咕咚版图一再扩大;自2010年项目开始以来,咕咚网已经从单纯的运动健身社区发展到如今运动与网络结合的新网络服务社区,并有能力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具使用及创新价值的运动健康类产品、硬件开源及应用方案。
4年间,咕咚网用户数量已达2000多万,咕咚产品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年产值上千万元。通过以咕咚手环为代表的数十款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咕咚对用户的运动量、饮食、睡眠等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并给出专业的运动、饮食建议。
最为重要的是,咕咚鼓励用户通过网络分享运动乐趣和社交,无论哪种产品,其核心都是围绕“运动社交”展开。使用咕咚产品,用户可以轻松找到志同道合者,让运动在分享中成为一件乐事。
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咕咚将运动与网络结合,为大家提供网络社区,创造咕咚“群组”,用社会化、碎片化、移动化的手段将用户黏着在一起,为大家寻找同伴,使运动不再枯燥,易于持续。咕咚也因此获得了“运动者的Facebook”的赞誉,成为国内倡导“分享运动快乐”,传播“快乐运动、乐活生活”的第一品牌。
此次与腾讯微信合作,更打通了手环用户与微信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从此,咕咚的2000万用户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社交方式,他们可以将手环记录的运动轨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从而更广泛地分享和享受运动快乐。
创新,破局之势渐强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基础条件不断成熟,有了云服务和大数据技术做支撑,再加上生物检测技术保障,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将更加广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入可穿戴硬件市场。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可穿戴硬件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专注硬件与产品的时期。
咕咚团队清楚地认识到,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绝不会只停留在硬件上,当达到一定用户规模后,通过数据分析和运用,实现流量变现才是最终目的。这也就意味着,满足前端用户需求,调动用户积极性,保有用户量的同时,后端的商业模式同样重要。如何破局,是关键。
作为最早提出智能手环概念及原型产品的中国厂商,4年来,咕咚一直专注可穿戴设备技术研发的创新,勇于尝试,不断积累。
在咕咚手环发布之前,可穿戴智能设备领域一直是国外品牌的市场。“我们的硬件能不能与这些大公司做抗衡,如果不能,优势在哪里?”相比国外,国内公司要拼供应链管理的确有点难。为了寻求突破,发挥自身优势,咕咚在2013年底对业务做了一些调整,在网络平台、软件、硬件三块业务相互促进协作的情况下,全力发展软件和平台。
2014年3月,咕咚拿到了第二轮6000万的风投,11月初又宣布B轮融资3000万美元。他们将自己定位为“智能配件+手机运动软件+运动SNS社区”。与之相伴,业务模式进行了扩充—在完成自有品牌硬件产品的销售以及APP和平台的运作外,演变出两种角色:一是软件提供方,允许第三方硬件产品接入自己的APP系统;二是流量平台,自有社区APP等可推荐其他合作伙伴的产品或品牌,如,与运动社交APP“去动”开展推广和硬件合作。
咕咚ROM 1.0,就是咕咚在软件开发上的一次积极创新—他们期望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可穿戴设备在软件层面的突破,以软件驱动硬件的发展。
据介绍,咕咚ROM 1.0建立在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运动算法SSA之上。这一算法能够做到高精度的计步、里程计算、卡路里检测。在ROM 1.0之前,SSA算法已经应用在了健身追踪器、咕咚笑、咕咚糖果、智能蓝牙秤、智能心率带等一系列咕咚硬件产品上,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改善升级。
基于迭代后的SSA算法,咕咚ROM 1.0可自动识别骑车、游泳、跑步、走路等各种运动状态,智能检测睡眠状态;能提供丰富的接口,实现来电提醒、防丢等多种实用功能;通过快速迭代,在不同品牌的手环上显示微信内容、遥控手机拍照、手势控制、语音控制等更多功能,未来还能定义家庭物联专属ID、解锁手机、控制电器,向智能家居延伸。
可以匹配几乎所有品牌的手环,足以使咕咚ROM 1.0成为不同手环跨平台应用的统一固件标准。这是咕咚ROM 1.0的最大特色,它将推动软硬件分离的模式成为现实。此举不仅可以为咕咚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其他硬件厂商专注于硬件研发,充分展示出咕咚试图统一软件底层,转型为智能硬件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雄心。
咕咚ROM 1.0已经开放下载,它将掀起怎样的变革?
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之困境与破局 篇12
一、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之困
近年来, 传统电视收视市场持续萎缩, 开机率不断下降。CSM全国收视数据显示, 电视观众人均收视分钟数已经从2001年的183分钟持续下降到2008年的175分钟。虽然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吸引了高度关注, 但依然难以改变人均收视时长缩水的趋势, 受众媒介消费习惯正在悄然改变。与此同时, 不同媒体介质和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1. 新媒体迅猛发展, 冲击传统电视新闻
新媒体的迅猛扩张重塑着中国传媒产业的格局。2009年, 中国网民网络新闻使用率达到80.1%, 用户增长率31.5%。网络视频、手机上网、微博客等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使网络新闻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 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自主性、多样性, 受众网络新闻浏览和使用粘性不断提高。
网络视频已经走过了最初的市场培育期和营销探索期, 并在2009年实现了多个核心层面的突破, 驶入了成长高速路, 叫板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第一时间报道的优势。
2. 传统媒体跨区域扩张, 延伸产业链条
2010年, 湖南卫视联合青海卫视, 第一财经携手宁夏卫视, 掀起了卫视频道新一轮的改版和扩张运动。区域强势媒体在频道运营、节目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团队等方面对外输出、优势互补, 在全国范围内打破广电行业的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与此同时, 新华社、央视等中央级媒体进一步延伸跨媒介产业链条。2009年12月28日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 (www.cntv.cn) 上线。12月31日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 (CNC) 开播, 于2010年1月1日正式上星向亚太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播出。中央级媒体的航母化扩张和资源条件上的优势, 进一步挤压地方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空间。
二、通过创新实现电视新闻的破局
长期以来, 新闻类节目被定位为公益性事业, 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地方电视台和省级卫视在资金和人力投入上都更多倾向于电视剧购买和大型综艺节目制作。但正如所比喻的, 新闻与其他节目的关系, 是骨骼和血肉的关系, 没有骨骼立不起来, 没有血肉丰满不起来。广电媒体要赢得新闻话语权, 保持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 必须以新闻制作、传播为主线, 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要素。
1. 内容创新。
新闻节目普遍存在节目样式老化、宣传报道模式单一的问题。报道和选题策划通常都是领导活动、会议报道、主题宣传和系列专题节目, 且往往以正面报道为主, 新闻性和可看性不强。老百姓不爱看的新闻, 又如何引导和影响舆论?因此, 新闻报道必须转换视角, 增强贴近性和感染力。
2009年7月27日, 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成为央视改版先锋, 在主持人和节目包装上进行改革, 随后, 通过减少同质节目数量、互换频道间节目、品牌栏目重新定位、推出新节目、深化频道专业化等手段, 打通所有资源, 整合更为强大的、差异化的平台, 拉开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序幕, 同时在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上更注重贴近性和感染力。随后, 各地方台纷纷效仿改版。央视的新闻大动作, 在业内掀起了新闻改革的浪潮。
梳理分析各地方媒体新闻改革动作, 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经验:
开拓时段。晚间18点档通常被视为一个较为软性的播出时段, 主要播出类型为民生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2009年, 北京卫视在18点档推出《新闻晚高峰》、东方卫视18点《东方新闻》扩版至1小时, 均着力加强18点档新闻力量, 将卫视晚间黄金时段收视起点前移;浙江卫视则史无前例地在24点推出子夜新闻节目《晚安中国》。不论是前移还是推迟, 都是在尽力扩大晚间黄金收视跨度, 开发新的“硬新闻”时段。
改进模式。江苏卫视《新闻夜宴》、央视财经频道《新闻观察》等, 都不约而同地加入了网络元素, 通过受众跨媒介参与的方式扩大节目的受众群, 进而提升节目影响力。
创新类型。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新闻深呼吸》、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十分关注》等, 在节目中探讨多个话题, 在保证信息量的基础上挖掘新闻深度, 将新闻资讯、民生新闻、新闻评论等元素有效整合, 形成新的新闻节目类型。
选择角度。央视《岩松看日本》以体验式的方式进行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度报道,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节目中, 第一财经《激荡·1978-2008》以编年体叙事, 通过见证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 全面完整反映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发展历程, 以财经新闻并不常用的新闻专题模式来进行解读, 其选题的时代感、内容的纵深感获得了学界和业界的良好评价。
技术运用。在日常新闻报道中, 增加现场连线、双框或多框画面, 增强新闻报道跨越时空的能力和现场感染力, 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东方卫视在2009年的“日全食”直播中除运用卫星、光缆和微波3种常规方式外, 还使用电信宽带和3G网进行信号传送, 实现了6框画面实时播出, 大大提高了画面的动态效果。
因此, 新闻节目在内容选取的主题、报道侧重的角度、内容叙述的方式、传播技巧的应用上都可以积极地开拓创新, 把新闻节目做新做活, 让观众喜闻乐见。
2. 管理创新。
跨媒介集团下属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介的采编和管理应由单一条线管理向融合管理转化, “建立以跨媒介新闻收集、加工、制作为职能的新闻生产中心, 制成的新闻产品在相互合作的媒体间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发布, 充分整合不同新闻媒介的自身优势以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降低内容生产的管理成本和费用。”[1]通过对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和整合, 实现现代化意义上的跨媒介融合生产。美国佛罗里达州第四大报《坦帕论坛报》的母公司美国媒介综合集团 (Media General Inc.) , 2001年初在该报建立了一个“新闻中心”, 将旗下的报纸、电视、网站的编辑部门作为一个整体, 共同完成重要新闻的采集与发布。2009年2月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底该集团拥有24份日报和250多份周报、19家电视台和75家网站。媒介综合集团的发展成为融合管理的成功典范。
3. 渠道创新。
随着各城市台回传技术的普及, 城市台之间新闻交换的速度大大加快。一个城市的突发性事件当天或隔天就能送达各城市台, 本地观众在最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来自外埠鲜活的消息, 时效性甚至超过央视。在华东地区城市电视台新闻协作体的基础上, 2006年中国公共电视新闻网 (CPTN) 正式运行。现在, 这个新闻网已经有注册用户90家, 合同用户48家, 到2009年10月新闻上传量达到33015条, 下载量达到46407条次, 成为全国性的新闻协作网络。中央、省、市、县四级广电媒体的跨地域合作和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跨媒体联动, 建立广电新闻的常态互动、合作机制, 成为拓宽新闻素材来源的重要渠道。
2010年1月1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将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 而内容提供商无疑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在这一宏观背景下, 传统电视新闻可以进一步延伸触角, 致力于成为跨平台的多媒体新闻素材和内容提供商。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