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机制改革方案

2024-06-02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精选8篇)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 篇1

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州市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

案的通知

鄂州政办发〔2012〕47号

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鄂州市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行。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鄂州市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鄂州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形成具有鄂州特色的改革路径和模式,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鄂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建设“两区一市”的总体战略部署,按照“全区域统筹、全流程设计、全方位配套、法人实体运作、政府有效保障”的思路,加快转变卫生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城乡一体、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性质,公平优先,效率提升;坚持解放思想,立足市情,大胆探索;坚持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协调推进。

(三)工作目标

针对公立医院存在的公益性偏离、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等突出问题,建立公益性的管理体制、规范化的监管机制、科学合理的政府保障和多渠道补偿机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考核分配机制、市场化的药品采购供应和定价机制,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实现“三升三降”,即:群众的满意度上升、医疗服务水平上升、医务人员待遇合理上升,医疗总体费用增长速度下降、患者个人支付比例下降、医患纠纷发生率下降。努力把鄂州建成鄂东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区。

二、重点内容

(一)创新管办体制,建立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的公立医院办医模式

、建立公立医院出资人制度。成立鄂州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挂靠市卫生局,主任由卫生局局长兼任。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作为政府办医职能的执行机构,对公立医院的资产、财务和领导班子按规定进行监督管理,不干预公立医院具体经营管理业务。具体职能:一是承担公立医院公益性主体责任,统一协调财政、医保、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及社会资本等各方对医院的投入,建立可持续的筹资机制;二是负责公立医院资产运作。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依法实施监管,审批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大型设备配置计划等重大事项,按规定向公立医院注入资产和运用公立医院资产控股、参股、并购其他医疗机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效;三是负责公立医院财务监管。编制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经费预算、决算报告。审查公立医院财务预决算。向公立医院派驻总会计师,对公立医院财务进行监督管理;四是负责公立医院领导班子的考核管理。建立健全院长激励约束机制,组织对医院主要领导及管理层的绩效考核。、落实卫生全行业管理制度。将市卫生局现有对公立医院的人事、财务、医院运营的监管职能划归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实施全行业管理,承担以下职能:一是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二是加强机构、人员、设备、技术等要素的准入,依法对医疗市场进行监管;三是建立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开展公立医院等级评审,督促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四是建立分级医疗管理制度,实行医疗机构分类指导;五是加强卫生信息管理和公示,引导群众合理就诊、理性消费;六是建立医疗质量督查、评价制度,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二)创新治理结构,建立三权分离、相互制衡的现代医院组织架构

建立公立医院理事会、监事会,完善院长负责制,形成以理事会为核心,理事会、监事会、医院管理层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的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明晰所有权、完善管理权、强化监督权,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具体方案待省、市联合出台《鄂州市公立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试行办法》后制订,先在市中心医院试点,再在其他市直公立医院铺开。

(三)创新补偿机制,建立渠道多元、持续长效的投入保障体系

1、推行以医院为责任主体的药品购销保障机制。积极改革药品购销机制,逐步取消药品顺价加成15%的政策。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为过渡阶段。在财政保障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以医院为责任主体招标采购药品,确定购进药品品种和价格,各公立医院以省中标价为销售价,购进价与省中标价之间的差价部分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偿。达到“两降一保”,即药品采购价格下降、药品销售价格下降,保障医院健康运行。第二步,为零差率销售阶段。在财政保障公立医院的运行和发展的情况下,以医院为责任主体招标采购药品,确定购进药品品种和价格,各公立医院以实际购进价进行销售,最终实现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2、构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打通基金、打通目录、打通身份,建立多品种、可选择、可转接的医保制度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三网合一”的医保运行模式。探索实施“总额控制、基金预付、单病种付费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办法,实行全域即时结算。一是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预拨周转金制度;二是对门诊统筹的医疗机构实行按人头付费;三是对住院病人实行单病种付费;四是对没有纳入单病种付费的病种,按照“保证疗效、合理施治、控制自费、结余共享、超支共担”的原则实行限额付费。五是落实医疗救助、公益慈善事业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完善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支付方式,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3、实行政府分类补偿制度。公立医院通过服务创收解决日常运行经费和在职人员的工资。由政府购买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设立医疗救助基金,纳入财政预算,对公立医院治疗“三无”病人等公益性医疗救助活动给予专项补助;设立重点学科发展奖励基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重点专科建设;政府承担经批准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项目资金;对公立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后的政策性亏损给予财政补贴;对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妇幼儿童医疗机构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按履行公益性职能及市场盈利能力情况给予不同补贴政策。按照“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在严格制止发生新债的基础上,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形成的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

4、建立全成本核算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医疗技术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和低于成本的项目,如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对检查费,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合理降低。改革医用耗材采购办法,合理控制医用耗材价格。

(四)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城乡共治、资源共享的医疗服务体系

1、完善开放合作、竞争有序的多元化办医机制。放宽医疗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重点发展短缺专科特需医疗,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需求。民营医疗机构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法律地位,在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职称考评、科研项目、专科建设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同等对待。探索医师多点执业,支持医务人员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加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特需医疗服务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医疗收支节余应按规定用于医院的发展。

2、建立外加推力、内增活力的分工协作机制。一是借力提升公立医院管办水平。通过部、省属医院对口支援,重点加强我市公立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科发展、医院管理等,力争一年起步、两年见成效、三年进入全省市州第一方阵;二是优化区域结对支援模式。采取“分区包建”方式,建立市直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结对支援关系;三是探索建立具有内在利益纽带关系的医疗集团。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在保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投入政策和方式不变、人事关系不变、医疗机构名称不变、隶属关系不变、债权债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市直公立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行政统一领导、人员统一调配、财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配送、业务统一考核,形成有利益联系的医疗共同体,并逐步发展成为医疗集团。

3、建立规划科学、均衡发展的医疗资源配置机制。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完善功能的原则,对现有的公立医院进行调整,强化市妇幼保健院、市传染病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将其纳入公共卫生系列,在妇幼保健院加挂妇女儿童医院的牌子;重新规划建设市精神病医院;引进民营资本将市二医院迁至城南新区。政府不再举办综合性医疗机构,在新规划的功能区引进社会资本建设能够满足当地居民医疗需求的综合性医院,在主城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满足群众特殊医疗需求的专科医院。重点建设10个特色乡镇卫生院,使之达到国家中心卫生院标准。按城乡一体化要求,在106个农村新社区建设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五)创新激励机制,建立责利相称、人尽其才的人事分配制度

1、完善编制管理制度。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根据功能定位,实行“控制总量、结构管理、动态管理”。原则上,根据实际开放的床位数每三年重新核定一次。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按床位数与人员编制1:1.4的比例核定,500张以下的按1:1.3的比例核定。在总编制内预留5%专门用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合理配置编制和人员结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得低于90%。

2、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制度。科学确定岗位及待遇,实行因事设岗、竞争上岗、全员聘任、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编制作为岗位的设定依据之一,不作为人员的身份标识。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院长、副院长等领导班子成员按事业单位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任命或聘任。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学科带头人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聘,由院长聘用,报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备案。新进一般人员一律逢进必考、合同聘用、同工同酬。职工聘期由医院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医院的需要确定。探索推行职称评聘分开机制。职称评定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医院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决定是否聘用,可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聘任办法由医院理事会提出,职代会讨论通过。

3、实施员工绩效工资制度。公立医院自主确定员工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方案,全员参与社会保险,新进人员试行职业年金制度。完善公立医院人员绩效考核,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等挂钩,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技术尖子人才倾斜,提高临床一线人员工资待遇水平,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科学确定岗位绩效工资总额和分配办法,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按月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比例各占40%、60%,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年终按绩效考核结果发放。医院年岗位绩效工资的总额不超过当年总收入的35%。

4、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确定医院绩效目标考核指标。一是医疗业务量。主要考核门诊病人数、出院病人数以及相关检查检测的病人数量;二是考核医疗质量。主要考核治愈率、好转率、诊断符合率、检查结果的阳性率等;三是考核医疗服务效率。主要考核病人的满意率、病人的投诉率、门诊病人的平均费用、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及时间、药占比等;四是经济效益。主要考核成本控制、日常收支结余率、每例病人平均医疗成本、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率等;五是工作难度和医疗技术应用成果。主要考核完成治疗的疑难病人数量和高新技术开展例数等。

5、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和专科建设。大力实施“5121”工程,即“十二五”期间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10个,培养学科带头人20名,引进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名,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二是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全科医生制度;三是构建有利于医院发展的外部环境。严厉打击“医闹”行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大力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六)创新服务理念,建立流程优化、运转高效的惠民便民服务机制

1、打造互联互通的“数字卫生”。在市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中心,在各级医院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居民医疗信息系统。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预防、卫生监督、血液管理、卫生准入等信息,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实现跨机构、跨部门的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持卡就医实现“一卡通”。

2、建立共享互认的医学检验机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鄂州市医学检验检测中心,依托市中心医院成立鄂州市医学影像中心,在此基础上推行医学检查检验“一单通”。

3、完善社会化后勤保障机制。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承担医院的后勤服务,提高医院后勤服务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将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对医院运行影响相对较小的后勤服务项目,如保洁、运送、保安、餐饮、绿化、洗涤、设备维修等,委托给社会服务企业,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形式保障医院正常运营,降低服务成本。

4、探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根据医院规模、诊疗项目、硬件设施、技术力量等因素,细化标准,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临床路径,逐步扩大临床路径病种实施范围,促进医院因病施治、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5、全面推广“冬梅护理”。提升“冬梅护理”品牌,从亲情服务、人文关怀、生活料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形成“冬梅护理”服务路径。积极推行“冬梅护理”模式,在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提供一条龙式的亲情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组建鄂州市护工服务公司,聘用专业护工承担病人生活料理服务,让医院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优质护理工作。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发挥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作用,每季度召开一次医改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就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行协调督办。加强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各部门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责任,跟踪监测。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将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通过责任书形式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制定改革跟踪、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及时掌握试点工作进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检查督导,推进改革任务的落实。

(三)综合统筹,扎实推进。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到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将公立医院改革纳入鄂州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范围,作为重点改革内容强力推进。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 篇2

由于联盟型职教集团多以情感、信任、契约为联系纽带, 因而在人财物等方面的融合度不高。职教集团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 一旦遇到市场环境变化或是利益冲突, 易产生较大的“离心力”, 导致集团运行随意性大, 运作效率偏低。联盟型职教集团的组建并不能从实质上提高集团各方主体的运行效率, 职教集团向纵深发展遭遇瓶颈。笔者认为, 可以把产权改革作为提高职教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突破口, 转变目前联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粗放运行模式, 赋予职教集团以独立的法人资格, 使其成为具有自我负责能力的法人。

产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五种要素。产权具有可分解的特征, 五种要素可以为不同主体所拥有, 使集团资源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 从而强化成员间的产权联结, 发挥激励、约束、资源配置与协调功能。

第一, 积极推动联盟型职教集团以契约形式优化产权配置。

联盟型职教集团进行产权改革, 可在职业院校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以契约形式实现其他权利结构的重组, 优化资源配置。即职教集团其他成员支付职业院校一定的对价, 以换取除所有权以外的其他权利, 促进职业教育良性运行与发展。联盟型职教集团产权改革的重点,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 合理安排集团化办学资源;二是强化契约管理, 科学制订章程, 在集团章程中明确产权和利益关系;三是有效运作产权, 通过资产租赁、特许权融资、服务外包、委托管理、转让许可等实现利益最大化;四是完善考核激励, 通过产权贡献分配集团化办学利益。

第二, 鼓励组建资产联结紧密、产权流转顺畅的企业法人型职教集团。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作为职业教育集团的六类主体, 可以通过资金、技术、品牌等资源入股的形式, 组建企业法人型职教集团。可有三种组建模式:一是由六类主体共同出资组建成立公司企业;二是政府协调, 主要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出资组建成立公司企业, 其他主体以联盟合同的方式参与该职教集团;三是政府协调, 主要由企业、学校及其他自愿加入的各方出资组建成立公司企业, 未加入的各方可以联盟合同的方式参与该职教集团。在第一种组建模式中, 参与主体完全以投资额或持有股份为限对职教集团承担有限责任。在第二、三种组建模式中, 政府不作为出资方参与职教集团, 而是以协调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参与集团的运行, 主要起政策支持、组织协调, 以及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等作用。

第三, 积极推广产权联结灵活、公益互益鲜明的社会团体法人型职教集团。

尽管社会团体法人型职教集团在国内尚未出现, 但其在职教集团产权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社会团体法人型职教集团, 是基于共同的目标, 由除政府以外的其他主体——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 按照自愿原则, 共同投入一定的注册资本而形成的从事非营利性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 各主体所占股份可根据投入注册资本的数额, 通过章程和契约的形式予以约定。

社团法人的特性, 促使会员在社会团体内出于互益的目的, 提供资源和分享他人资源, 从而使社会团体成为资源的拥有者, 并具有为会员或社会提供特殊公共利益或普遍公共利益的功能, 这与集团化办学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的民主化以及利益目标的多元化特征相适应。而且, 社团法人型职教集团具有非营利分配性特征, 集团经营业务收入只能在章程所确定的业务范围内用于规模化和内涵化再生产。这对于增加集团办学资源积累、壮大集团实力、促进集团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四, 引导事业单位法人型职教集团实现产权配置优化组合。

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具备事业单位法人条件。事业法人型职教集团实行国家投资、国家所有的产权制度, 投资主体单一, 产权结构清晰, 这对于整合不同层次职业院校资源、促进中高职衔接, 以及从院校层面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如果考量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和要素, 事业单位法人型职教集团存在行业、企业等其他主体没有充分参与, 学校与行业、企业没有紧密结合等问题。职教集团与合作企业间仍然是松散的契约联盟, 不能真正实现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三链”融合, 无法实现集团化办学的目的。因此, 在政策上可以允许事业法人型职教集团的组建, 但不宜鼓励。

第五, 规范改进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型职教集团产权管理。

地勘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探析 篇3

关键词:地质调查;人才;队伍建设

2009年2月,国土资源部发起了“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汪民副部长提出“要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创新机制体制”的目标任务,要求地勘队伍改革要与地质找矿和矿业权管理协调配合,从而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重新被确定为重要工作。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历程在政策上主要由3个文件体现。

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7]37号)下发,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其中有一部分公益性工作仍然实行事业管理。同时,在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地质勘查单位转让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时,允许将部分或全部价款转增国家资本金”。

2001年,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1]2号),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冶金局、煤炭局、石化局、建材局、轻工局所属地勘单位进行改革,提出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实行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分体运行。同时明确“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单位,不受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既可以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施工任务,也可以承担企业投资的地质勘查任务,或投资矿产勘查和开发,成为矿业权的经营者或探采一体化的资源公司”,并要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上述2个文件,明确了我国从事地质勘查单位的事业属性和企业化改革方向。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地质勘查队伍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76号)进一步明确“维护企业化经营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合法权益”,“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符合规定并经批准,其价款的部分或全部转增为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国家资本金”。 这些文件从政策上明确了地勘单位改革的方向,即保留国有地勘单位事业编制,但是在发展上要求进行企业化改革,逐步实现公益性和商业性地勘工作的分离。

1 地勘行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20世纪80年代末,原地矿部提出了“地勘队伍社会化、地勘单位企业化、地质成果商品化”的改革目标,拉开了地勘单位改革的序幕。2006年上半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使沉闷多年的地勘单位改革工作前景豁然开朗。从2009年4月份持续至今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使地勘单位改革问题重新引起关注,并被有效推进。这些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历史上堪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不仅象征着国家对地勘单位改革的决心,更是地勘单位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推力。在国家层面强力推动改革的同时,省级层面的推动力也在不断加强。

1.1 我国地勘单位的改革阶段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1993年。这一阶段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改革没有触及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勘队伍内部运行机制的渐进式改革,属于浅层次改革。1993-1999年为改革的第二阶段。客观地讲,这一阶段国家对地勘行业的改革思路、方向是正确的, 即一方面成立由国家掌控的公益性地质队伍,从事公共产品的服务;一方面将大量的地勘单位从中央下放到地方,成为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地勘企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的“事企分开、公商分离”。然而,在公益性地质队伍组建、大量地勘单位属地管理的同时,地勘单位并入企业集团或改制为企业的路却没有走下去,导致属地化管理后地勘单位并没有按文件要求转企改制,而是继续“戴事业单位帽子”,甚至级别也未作改变。这一时期国家财政对地勘工作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1.17%降到0.71%,年钻探工作量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41万m 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71万m,地勘单位的改革至此戛然打住。从21世纪初到现在,“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成为地勘单位改革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地勘单位在属地化管理中中断了企业化改革,不仅使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无法分体运行,也使大量的地勘单位因事业费而小富即安、小进则满, 迷失了改革方向。

我国3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基本与国际接轨,矿业开发尤其是能源开发也基本与国际接轨,但作为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的初级勘查公司却未能与国际接轨,大型矿业公司的综合实力与跨国矿业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初级勘查公司的缺位,使商业性地质工作主体缺位,公商分体运行也成为一句空话。

1.2 我国地勘队伍设置显著特点

我国地勘队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体制设置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地质工作的经费(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支付;第二,地勘单位是国家设立的事业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拨付经费,随着地质工作任务的完成对经费予以核销;第三,担负着职工和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责。由此可见,地勘单位同时担负着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等应承担的三个方面的职责。地勘单位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政、事、企职责的分开,即地勘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责由政府负责,事业单位职责由规范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承担,通过原地勘单位的改革,培育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规范的勘查企业,形成矿产勘查市场主体。

2 地勘单位改革存在的问题

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地勘单位的改革过程中一直存在矛盾和问题。作为被改革的地勘单位和地方政府、中央管理部门,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导致利益要求不同,从而对于地勘单位改革方向和定位存在一定争议。

nlc202309012231

2.1 地勘队伍的事业单位性质与走企业化发展模式的改革体制出现矛盾

这一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改革初期,国有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对地勘单位实行事业化管理,但要求其进行企业化发展。这一政策对地勘单位的稳定和国家公益性地勘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稳定和依托作用,在改革过程中应该给以肯定。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单位事业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却制约了其发展。在进入市场的初期还能够简单发展,但是随着以资金、资本等形式进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事业的体制不能满足市场化的要求,从而使得地勘单位在实际操作上不能剥离其资产和资本,不能运用相应的市场工具和与社会项目合作,由此矛盾日益凸现。另一方面,由于地勘单位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些惯有思维和观念,对于事业体制在思想上依然依赖至深,面对市场不愿意轻易摘掉事业的帽子,但是,市场化的改革又要求其必须尽快改变这种体制。因此,地勘单位改革在体制上和思想上存在着重大矛盾。

2.2 地勘单位仍然处于为政府和企业打工的地位, 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目前,地勘单位主要是承揽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地勘项目,从而参与到地勘市场中来。其中地勘单位与政府进行项目合作的形式包括两种:一种是承担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地方政府申请到中央地质调查项目以后,对地方所属地勘单位进行招标并进行任务分解,地调费用也相应拨付,然后按照项目组织规则进行检查和成果验收,地勘队伍对项目资金没有自主使用权利,对项目费用不能结余留用;一种是地方性质的地质调查工作,其组织过程和国家大调查基本相似,地勘成果完全提交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对找矿成果形成矿业权后,进行市场招拍挂出让矿业权,政府和地勘单位对地勘成果没有分配和共享关系。

2.3 地勘单位在制度和政策上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

一是地勘单位在承担项目上没有成果分配权,政府在政策上没有考虑地勘单位技术和智力投资,不能取得这部分成果收益,也因此不能通过主业形成一部分自有资金的积累;二是地勘成果形成矿业权时,国家政策和法律没有对地勘单位赋予优先取得的权利;三是在政府出让矿业权时,地勘单位缺乏资金,不能与社会资金竞争,往往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取得矿业权;四是地勘单位虽然在历史上形成了一部分矿业权,但是由于不具备自己开发的技术和资金,因此,探采一体化对地勘单位存在困难;五是地勘单位没有足够的资金对自有矿业权进行维护和投入。

3 加快地勘单位体制机制改革的措施

3.1 地勘单位要努力争取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地勘单位是改革的主体,必须坚定信心,积极主动地加快改革步伐。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单位人员、技术、产业、资产等现实状况,制定、设计好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分类、发展方向和实现的路径。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国土资源等部门沟通、汇报,寻求理解和支持。鉴于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现实状况,改革方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地方和自身实际,充分考虑支持政策的争取情况。对于争取政策比较困难、自身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的,要积极争取划入社会公益类,争取一定的过渡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增强单位生存发展能力,逐步进行企业化改革。对于优惠政策争取得好、自身发展快、地质勘查市场广阔的地勘单位可争取划为生产经营类,尽快转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2 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地勘单位改革的支持力度

相关部门是改革的参与者,是改革政策的出台者和直接落实者。要进一步加深对地勘单位改革的了解,转变观念,转变职能,真正理解和支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特别是,各省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地勘单位改革最重要的参与者,是各省区改革政策出台的重要参加者和协调者。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好行业管理职能,积极培育地质勘查和矿业权市场,搞好地质勘查、矿业开发执法检查和服务,为地勘单位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3 地勘单位投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实现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彻底转变。地勘单位在实行事业单位向企业化改制的过程中,并未形成真正的投资主体。因为事业体制下的地勘单位不是真正的企业,从投资主体上讲,国家仍是投资主体,基本事业费仍在起着支撑作用。在这样一种体制下,地勘单位投资主体不可能以真正的投资者身份出现,投资运行不可能顺畅。要构建投资主体,必须改革地勘单位管理体制,实现企业体制彻底转换。

3.4 必须重视继续深化地勘单位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是地勘队伍的载体,是实现地勘单位企业化的前提和基础。从原地质矿产部提出地勘单位“三化”改革设计以来,实际上已开始重视培育地勘单位优势产业发展的努力。在当前勘查市场发育的条件下,应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勘单位加强地质勘查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产业优势,并应根据属地市场、政策和自身条件,创新思维,拓展领域,构建本单位产业结构;同时支持推进以局为单元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并与管理体制改革、队伍结构调整相结合,实施全局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优化,把各产业做大做强,这对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是十分重要和基础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邵 毅. 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对地勘单位改革的影响分析〔J〕. 中国矿业 ,2012, 21(4):2-7

[2] 韩继深,曹发伟.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政策支持 〔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2(4): 12-14

[3] 邵 毅. 地勘单位改革时机到来世界〔J〕. 有色金属 ,2012(4): 60-63

[4] 曲亚军. 地质勘查体制研究及发展态势〔J〕. 辽宁地质 ,1999, 16 (2):81-83

[5] 高焕毅. 构建和谐地勘的管理体制机制改进路径 〔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7):45-47

最大限度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红利 篇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是重大突破。以此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突破旧的束缚,最大限度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红利,是将反腐败不断引向纵深的根本之策。

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从严管党治党,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纪检监察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党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提高治理“腐败问题”能力的现代化。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认真履行好“一岗双责”,更加科学有效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核心在于党委负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要认真履行责任。班子成员必须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要像抓分管工作一样,投入足够时间精力。《决定》指出,要“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纪委要负监督责任,加强对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是职责所在,必须理直气壮、履职到位。纪委书记要做到抓早抓小,发现班子内成员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核实、扯扯袖子,必要时大喝一声,这也是对班子成员最大的帮助和爱护。

建立健全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办案机制,加强查办案件工作,让“老虎”、“苍蝇”无处藏身

《决定》提出:“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明确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查办案件,为加大办案力度提供了体制保障。上级纪委要加强对下级纪委执纪办案工作的领导,重点解决好基层纪委“不愿办案、不会办案、无力办案”等难题,督促其把主要精力放在监督执纪上。要加强办案能力建设,按照“内部突出主业、外部整合力量”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信访、党风政风、执法等内设机构和派驻(出)机构的办案职能,进一步加大联动办案、交叉办案、提级办案的工作力度。要加强沟通协调。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但不是要摆脱同级党委的领导。要认真落实好“双向报告”,紧紧依靠同级党委的支持,科学把握查办案件的时机,努力取得最佳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

以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为关键,不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决定了必须坚持经常抓、长期抓,必须通过建立常态化制度,巩固作风建设成果。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作风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领导示范,一手抓督查问责。主要领导带好头,不搞随意变通,不搞有意规避,不打擦边球,上行下效,好的作风就会蔚然成风。共产党最讲认真,坚持在“认真”二字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制度和规定,始终保持强大的震慑压力,不良风气就不会滋长。要以“积小为大”的理念抓作风建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简单问题入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各地应在执行好中央“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搞一些“自选动作”,促进作风建设“渐入佳境”。要以问题导向原则抓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到作风建设中来,让群众参与监督和评议,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

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抓好源头治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决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落实这一精神,一要让制度刚性运行,打造牢不可破的笼子。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对破坏制度的行为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强化问责追究,维护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二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权力不被滥用。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党和政府工作,努力形成推进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三要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不断压缩腐败空间。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过多、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过多,是导致权力寻租、腐败问题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适应“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从根本上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完善执纪监督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

中央纪委要求“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结合实际推进“三转”,一要强化“再监督”机制,体现有序。纪委要牵好头,强化角色意识,发挥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作用,体现“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和执法的再执法”的职能定位,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执纪职责。二要创新监督机制,体现有效。要进一步探索廉政约谈制度,推进约谈制度化,加强沟通了解,提高监督效率。推行“签字背书”制度,强化主体责任,促进责任压力逐级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职能科学定位的关系,创新必须在纪检监察职能范围内实施,切不可剑走偏锋,越位创新。三要完善管理机制,体现有力。探索完善地方派驻管理工作,落实好“两个为主”的要求,上级纪委要加强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加强各级纪委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 篇5

改革创新背景

金融资产交易行业是金融市场发展高度市场化的产物,是建立资源配置力较强的现代金融体系必然需求,富有活力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有利于提高金融产业的整体发展质量。

广东省作为金融大省,根据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强省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建立具有较强辐射力的金融市场交易平台”的部署,206月省政府正式批准由广东省交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珠海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按照“省市共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筹建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广金中心”),年12月20日正式揭牌运营。

作为新兴行业,金融资产交易行业虽然诞生的时间不长,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及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公司股东认识到要想使身在这一新兴行业的广金中心快速在已经形成的竞争格局中占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标杆,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做活体制机制。6月,省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企业工作方案》,内部有需求、外部有政策,经层层筛选,成立之初的广金中心顺利成为广东省国资委系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企业。

主要做法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高效运营的组织保障

广金中心建立了科学合理、有效制衡、运转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公司章程,明晰股东会、董事会、企业党组织和经营层的责权利,实现议事规则清晰、程序合法规范、决策管理科学、监督制度完善、权利义务与责任风险对称的目标,通过“清单管理”模式,合理界定和划分权、责、利范围,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既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又赋予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同时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规范董事会议事规则,真正发挥董事会在公司管理中的战略性、全局性作用;建立规范的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对经理层成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党组织成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监事会、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作用,形成企业运营监督机制,确保健康发展。

(二)以推进企业发展为导向设定选人用人权限

在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的董事会运作机制基础上,为推进公司高效运作,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设定了合理的选人用人权限。

公司董事会成员,全部由股东委派产生,由各股东提名,股东会讨论确定。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前提下,公司经营班子成员和部门关键岗位的中层管理人员聘任、解聘、考核、奖惩由公司董事会决定;其他人员的选聘、任用、考核、奖惩由经营班子负责。

(三)实行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与管理

广金中心运营初期,就确定了不论是业务拓展还是管理模式都坚持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在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上,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除董事会成员以外,公司经营班子成员、部门总监、部门副总监等中高级管理人员全部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聘用,采用契约化管理,并结合同行业市场薪酬水平采取协商的方式确定薪资标准。

从2013年底正式运营以来,广金中心一直坚持经营班子成员全部市场化选聘。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选聘,以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确定劳动关系,明确了职业身份和聘用期限,其薪酬直接与考核结果挂钩,充分体现出“市场化来、市场化去”的原则。

(四)建立关键岗位的内部竞聘选任机制

对公司核心部门、核心骨干、管理辅助、内务操作等人员进行分类管理,以考核、培养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梯队培养和提拔,使员工明确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及职业规划。

同时,为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达到内部员工人尽其才的目的,广金中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自主培养为手段,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工作实绩的用人标准,引入竞争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探索推进内部竞争上岗选任工作,选拔中层关键岗位的人员,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下,严格按照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测评、综合面试、组织考察等一系列程序有序推进,进一步优化了员工队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激励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五)构建绩效导向的薪酬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市场化选聘的人员应配套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方式,广金中心以市场标准为基础,制定了高级管理人员经营考核办法、薪酬分配管理办法、部门和员工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文件,初步构建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相对市场化的薪酬。

对于市场化的经营班子,在薪酬分配方面,按照“高激励、强约束”的原则,实行年度薪酬制,并事先确定考核目标。薪酬标准根据双方协商按照市场化标准确定,在工资总额中单列,年度薪酬分为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为突出绩效导向和市场化原则,绩效年薪比例约占年薪总额的70%左右,按照实际经营业绩兑现。同时,设置超额奖励,当年度完成净利润超过年度考核净利润时,超额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高管人员经营班子成员。

对其他员工,设置了宽带薪酬,每个职级的基本工资设10个档次,相邻职级间的档次标准之间有交叉,适当拉开相同职级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改变单纯依靠职务晋升增加工资的状况;同时,体现业务导向,同职级员工中后场部门的绩效系数为1,前场部门的绩效系数为1.1。在薪酬结构方面,加大绩效工资在总收入的比例,并突出绩效导向,强化考核,员工的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平均为4∶6,采取每月预发,季度、年度考核清算的方式发放。通过重绩效、向业务前场倾斜的方式,加大薪酬与绩效激励约束力度,初步建立起较有成效的薪酬体系。

……

文章指出广金中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成果,并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的实践中,广金中心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的基础

(二)在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员时,要提高选聘的针对性

(三)在职业经理人管理上,要合理授权、明确权责

(四)在分配机制上,关注激励与约束的平衡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 篇6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1、利用新闻媒体及学校内部阵地,宣传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市教育系统的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对教育系统的内部体制改革,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学校内部存在的种种顾虑,我们利用广播、电视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深入人心。2、分层召开会议,统一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优秀教师短缺的尴尬局面,使学校发展缓慢,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对教师工资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目标与职责没有结合,任务与考核没有配套,效益与报酬没有挂钩。各级领导深入基层反复介绍改革思路,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群众组织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沟通上下,疏通情绪,化解矛盾。3、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改革的政策文件,纠正思想偏差。现行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下建立起来的,已经严重影响和阻碍教育的发展。一是教师的竞争意识不够。二是教师的创新精神不强。三是教师的师德素质不高。面对教育的现状和压力,我们清醒地看到,教育要发展,改革是出路。通过组织学习,我们的改革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为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理清思路,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推进改革1、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和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以按生定编,因需设岗,依岗定责,据岗定酬,全员竞争,择优聘用为原则,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教职员工聘用制、工作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分配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新型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机制,并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强化竞争机制,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二是强化激励机制,解决能高不能低的问题。三是强化淘汰机制,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四是强化考核机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五是强化保障机制,解决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问题。2、把握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民主与法制的原则。采取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的方法,让广大教职工认识到改革的目的不是整人,也不是砸大家的饭碗,而是要打破“大锅饭”,端掉“铁饭碗”。二是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各校采取个人述职、群众测评、综合评分、公布考评结果的办法,让每个人都在同一把尺子下量一量长短。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同时实行动态聘任,即高职可以低聘,低职可以高聘,鼓励教师区域流动。三是注重解决改革中的各种矛盾的原则,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是处理好群体目标和个人岗位责任的关系,在制定总目标的同时,相应地制定各部门的分目标及教职工的岗位责任,使所订目标既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责任心,又有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其次是处理好“多劳多得”和奉献精神的关系,实行“绩酬挂钩”、“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其三是处理好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的关系。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发挥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整体化作用,建立党员和群众谈心制度,在政策导向上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将教师注意力由量的竞争引向质的竞争,由收入的竞争引向素质的竞争。3、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指导学校改革过程中,我们注意妥善安置落聘教职工,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做到了“无情聘任”、“有情操作”。“无情聘任”是一切按政策规章办事,“有情操作”是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一是保护老教师、病残教师和以往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对这部分教师尽量优先聘用,如校长认为确实难以聘用,则划定年龄界限,帮助办理病退等手续。二是帮助有一技之长或虽无一技之长但愿意服从分配的教师在学校内部梯级流动,即落聘教师向服务性职员岗位流动,职员岗位落聘人员向工勤岗位流动,清退临时工和代课教师。三是组织协调聘任,将落聘教师介绍到缺编学校,或者高一级学校落聘教师到下一级学校任教。四是鼓励落聘人员自谋职业。

体制机制改革方案 篇7

关键词: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对策,广东高校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是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优先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1]。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他强调:“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已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然途径。高校作为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将是提升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有力举措。广东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改革,通过实施“创新强校工程”,将资金资源以整体打包方式划拨给高校,由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对资金进行再配置,给了高校更大的科技资源配置的自主权,是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一大亮点。但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影响,广东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也存在宏观整体规划缺乏、统筹布局和政策导向不足、资源分散,以及社会化程度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本文在充分了解广东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基础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及高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1 科技资源配置相关概念概述

科技资源是指科研活动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组织、管理、信息等软、硬件要素的总称[3]。科技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下,使科技资源产生正向效果、效率的调配方式[4,5,6]。徐欣[7]提出,高校科技资源的种类除传统意义上的人才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及信息资源以外,还应包括科技创新资源、科技体制机制资源和科技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主要指高校中直接从事科研活动和为科研活动提供服务的人员;财力资源指高校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等活动所需要的经费;物质资源则包括开展科研活动所需的各类研发平台、实验室、中试机构及相关仪器设备等;信息资源包括各类科研成果资料、专利、图书、期刊、光盘数据库等;市场资源则包括与高校产学研及市场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要素等;科技制度资源主要指高校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而设立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等;科技文化资源是指高校科研人员在长期的科研活动过程中累积形成的理念、思维模式、科研习惯、价值观及处理问题方式等[8]。笔者认为,应该将科技成果资源从科技信息资源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类资源,因为科技成果在培育、形成、转化过程中有其独立性,分离出来更能显示其重要性。

2 广东高校科技资源现状与不足

广东高校科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但仍需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相比,与先进兄弟省市相比,广东省高校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2.1 高校科研人力资源缺乏

高校教师最主要的职责和任务是人才培养,而目前广东省高校的生师比很高,为18.28∶1,高于17.53∶1的全国平均水平,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下,高校教师用于科研创新上的折合人时数明显不足。2013年,广东省高校从事R&D活动人员为1.94万人年[9],仅占全省R&D活动人员总数的3.9%,远远小于全国9.2%平均水平。高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广东省高校仅有院士26人、973首席科学家3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师72人,远远少于国内其他教育发达省份。此外,作为重要创新力量的高校研究生规模不足。2014年广东省在校研究生8.66万人[10],研究生与本专科学生的比例为1∶20,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14。

2.2 高校科技财力资源不足

“十二五”以来,广东全省研发经费快速增长,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R&D经费投入占全省GDP比重已从2011年的1.96%增加到2013年的2.32%,超过全国2.01%的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二;但是,广东高校的R&D经费投入占比很低,2013年为46.19亿元,仅占全省R&D经费投入总数的3.2%,远远小于全国高校7.2%的平均水平。我国中央高校从2009年起每年都有来自中央财政稳定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高校自主地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培养创新团队和青年创新人才;除此之外,江苏等省还设有省级地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而广东省暂未设置此专项资金,这使得广东省的省属高校与部属高校和兄弟省市高校之间的资金投入差距日益加大,与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战略要求不符。从表1可以看出,中山大学的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最大,同时获得的年均政府投入科研经费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但其年人均政府投入科研经费数却低于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由于该统计的科研经费均为竞争性科研经费,说明中山大学的科研经费总量大,人均少,其科研人员的竞争力还有较大挖掘的空间。而深圳大学获得的年人均政府投入科研经费为45.80万元,在全省高校排名第一,远大于中山大学(19.66万元)和华南理工大学(31.35万元),说明深圳大学科研人员的竞争力较强,科研潜力较大。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统计数据手册》(2009—2013)[11-15]

2.3 高校物力资源不强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少,重大科研平台、学科结构和布局还不能很好地对接和支撑本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全省只有4所国家“211工程”高校,排全国第8位,远少于北京(26所)、江苏(11所)、上海(10所),也少于陕西(8所)、湖北(7所)。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仅居全国第7位。全省高校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中,工科类占比为28%和30%,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38%和35%)。高校吸引优质生源、培养精英人才、集聚领军人才和团队、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的整体能力不强。

2.4 高校科技成果资源转化率低下

以发明专利为例,2013年广东高校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仅占全省总量的6.16%、8.3%;全省高校专利出售合同数和转让金额在全国地区排名分别为17位和11位,仅为江苏高校的10%和38%、湖北高校的19%和33%、上海高校的26%和29%。由表2统计看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科技产出的论文、奖励和专利数量领先于其他地方高校,但中山大学的年均技术转让实际收入远低于南方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这与中山大学以基础研究为主有一定关系,但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前列的这10多所高校中,年均技术转让实际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上的只有南方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3所高校,有的高校还出现年均无技术转让交易发生的现象。由此可见,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状况堪忧,转化率亟待提高。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统计数据手册》(2009—2013)[11-15]

3 广东高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障碍问题

近年来,广东省不断改革创新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更多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这才是制约广东高校科研创新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高校科研事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问题,也是深化科技改革必须破除的障碍。

3.1 政府、高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不顺

当前,一方面广东省有关部门在科技宏观导向和激励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在科技经费监管、科研项目检查等微观管理上介入过多、管得过细,不利于高校根据科研实际和市场需求来自主决策和协同合作,缺乏权力和负面清单,高校不知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导致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科研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重复购置和封闭运行,跨高校、跨地区的开放共享不足,利用率较低,闲置现象突出。

3.2 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缺乏

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社会组织等利益主体不同,价值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之间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和长效机制,尽管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有所改善,但由于高校在与企业、研究院所等进行科技资源配置时还存在体制束缚、高校与其他主体的沟通不够、利益分配不合理及协调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2,16],因此,有效地整合联动机制和运转顺畅的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形成,长期、全面、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稀缺。

3.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体制障碍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被当作国有资产处置对待,高校对成果没有处置权、收益权和支配权,因此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2]。但就广东高校而言,也有其存在的自身问题:一方面全省范围内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缺失或现有的相关机构没能较好地发挥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多数高校都未设立校内技术成果转移中心,对技术成果转化缺少组织与规划;另一方面高校、市场及企业之间缺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且现有的少数服务机构其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机构之间缺少联系与合作,缺少协助机制,以上问题严重阻碍了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资源的优化配置。

3.4 高校内部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高校的内部机构设置是以服务教学为主的按学院、学科设置体系,科研机构分散于各教学单位中,对科研机构与人员的管理多附属于行政建制的院系(所)。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但对于科研资源共享和组织开展跨学科、跨院系、跨部门、跨单位之间的科研创新活动尚缺乏健全的内部统筹协调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学科门类繁多,划分过细,门户观念过重导致出现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整合困难等问题。

3.5 高校科技资源分配决策机制有待完善

首先,目前高校的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但它却是科技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科技评价中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科学普及等工作没能在高校职称评审、年终考核等制度中得到充分认可等也是广东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高校科技资源的公平、有效配置。其次,科技资源配置受高校领导、管理部门主观意志影响。少数高校领导层对学校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足够重视,相关部门没有制定出完整而科学的资源配置规章制度和政策,科技资源的分配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或部门的行政决策,影响了科技资源的科学、高效配置。

4 广东高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对策

4.1 理顺政府、高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从政府、高校与市场三者的关系来看,政府主要是科学研究的出资者、协调者、监督者和消费者,高校则是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生产者、组织者,而市场,则是技术的消费者和经营者。从实际操作上来看,编制高校政府职能部门权责清单,对政府、高校和市场有个明确的定位,是解决以上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凡是需要运用国家强制力来维护的领域,政府责无旁贷,决不能“缺位”;凡是高校内部可以协调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应该干预;同时,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也不能干预,政府的职能应放在规划引导、监督和评价,这也符合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导向。

4.2 建立高校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为加强高校科技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高校科技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建立区域高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是重要渠道之一。广东省应以科技管理部门为牵头单位,搭建广东省高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高校可共享大型仪式设备资源、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及科技成果资源等,并将科技成果资源向社会开放,提供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共享,将会充分发挥高校现有科技资源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建立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政府统筹为措施、以经济调节为手段、以完善服务为宗旨的开放、高效的科技资源共享政策体系,确保共享机制的顺利运行[17]。

4.3 破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

首先,搭建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议采取政府牵线、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联合省内高校及自贸区、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建立产学研联盟和高校科技成果转移中心;鼓励高校设立相对独立的、专业从事技术转移的服务机构,省财政对成立并经认定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其次,鼓励高校建立科技经纪人制度。鼓励科技企业在高校派驻科技经纪人;鼓励高校教师以科技特派员身份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升级、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再次,尽快将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下放到高校。建议参照湖北省的做法,出台《广东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资产收益分配实施细则》,明确科技成果转化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细则,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4.4 加强高校内部科技资源配置相关部门的协调

一是相关部门要协同管理科技资源。教务、科研、人事、财务、研究生院等部门要协调一致,积极树立起以效益为核心的科技资源配置观,共同优化学校的科技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鼓励学院、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建立适宜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机制,打破现有学科之间的藩篱,破除阻碍学科交叉融合的各种制度障碍,为学科交叉融合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学科发展大讨论等形式,在全校上下形成鼓励学科交叉的氛围。三是加强校内科研机构管理。加强考核与监督,定期检查机构建设和运行情况,对运行状况不佳的科研机构应加以整改或取消,避免资源的浪费消耗。

4.5 建立高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决策机制

推进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考 篇8

关键词:财政;机制;创新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围绕“强农、惠农、支农、扶农”的总目标,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积极筹措强农惠农富农资金,切实增加“三农”投入,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随着财政支农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推进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是摆在椒江区财政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椒江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是保障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维护好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椒江区十分重视涉农工作,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完成了“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卫生改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等一大批强农惠农项目,全区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2013—2014年,椒江区共投入财政资金187318.09万元。其中涉及省市级以上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94373.18万元;区级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92944.91万元,共涉及补贴、补偿类、农业生产发展类、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类、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类、扶贫开发类和其他类6个大类资金。

(一)健全制度建设。椒江区十分重视涉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规范资金管理的切入口,以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提升管理,以制度强化监督,以制度保障效率,不断探索实践涉农资金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先后制定了《台州市椒江区现代农业园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椒江区绿化精品村精品线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台州市椒江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椒江区农民素质培训提升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台州市椒江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办法》等几十个涉农项目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同时,针对新时期“三农”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及时调整和完善部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使资金管理更切合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规范资金分配和使用。实行严格的资金分配制度,提高涉农资金分配的透明度。分配前,将涉农资金的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及项目管理要求等内容予以公示,组织有关专家、人员对申报项目、资金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评审,最终按评审结果予以立项;项目完成验收后,严格按照验收结果拨付财政补助资金。同时,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评价工作,区财政部门出台《关于编制2015年度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的通知》和《关于开展部门预算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对部门预算单项支出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项目,随同部门预算“一上”时在区财政局一体化信息大平台上填报《椒江区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报送区财政局绩效管理科和归口业务科室审核。预算批复下达后,财政部门对重点评审项目进行绩效跟踪监控,督促项目绩效的实现。对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单项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的所有资金,相关单位都要对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自评,财政部门在单位绩效自评的基础上,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抽查。

(三)严格项目管理。一是注重项目立项管理。将涉农项目的申报指南等信息在各主管部门门户网站等公开媒体上公开,做到信息公开。涉农项目根据项目大小实行专家评审制度或相关部门联合评审等方式,确定拟申报(立项)项目名单,并在网上或相关媒体上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二是注重项目实施指导。涉农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下达的计划建设内容组织项目实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三是注重项目验收工作。项目实施完毕后,涉农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涉农项目进行验收,对项目建设的地点、时间、内容、规模、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项目建设内容、投资计划等是否发生变更,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项目资金到位、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验收。对暂不能通过验收的项目,由验收组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收回财政补助资金。

二、椒江区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够大。涉农资金涉及部门多,虽然按照以项目整合资金的思路操作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存在整合力度不够大、资金效益不够高的问题。如村庄环境整治工程由区农办主管,而作为村庄整治组成部分的水环境整治又由区环保局和区水利局负责,与水环境整治有关的畜牧养殖业治理由区农林局负责,而畜牧养殖业关停业务由区环保局负责。由于部门间职能交叉,政策要求不统一,信息又不通畅,项目资金没有一个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导致多个部门多项财政补助资金投入同一农业经营组织,或同一项目多年持续补助等不合理情况。

(二)涉农合作组织财务管理不规范。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涉农合作组织基本没有专职财务人员,多由社会中介或个人兼职担任会计人员,由于财务人员对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不了解,或责任心不强,合作组织负责人有不正确的想法等原因,会计核算质量不高。同时,部分合作组织未按财务制度规定建账建证,支出票据不合规,白条子数量多、金额大,甚至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大额专款支出,都没有取得施工单位正式发票,支出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三)涉农项目监督管理不完善。一些农业经营组织在申报过程中,存在以同一项目向多个部门或多次申报财政补助资金的现象;项目实施过程中,个别项目未按照计划完成建设内容和投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涉农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涉农项目进行验收时,有时偏重于实地踏勘,偏重于项目是否完成,对会计核算及票据的合规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nlc202309021834

三、推进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的建议

(一)清理整合支农专项资金,建立支农政策退出机制。调整归并整合现有支农专项资金。对3年或以上未设存续期限或存续期限较长,政策效用不明显的,以及已实现目标的项目,按照政策实施绩效,调整取消;对符合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但支持方向、扶持对象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项目,要予以归并;不同部门管理但支持方向、扶持对象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项目,要予以整合。规范支农专项资金,围绕“三农”重点工作,把支农专项资金划分为公益类、准公益类、竞争类三类,每年编制支农专项资金清单。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外,区级支农政策存续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到期后,政策自动失效。如政策需延续的,经区农口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对前期政策执行绩效开展评估,经评估确需保留或调整的,最多可延长2年。

(二)建全支农项目网上数据库,建立完善的项目库管理工作机制。推进财政支农项目网上数据库建设,各农口主管部门必须设立项目库,并由财政部门牵头将所有项目统一纳入财政项目库集中管理,并加强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项目库衔接。对现有财政支农项目进行整合、调整,并结合上级安排、围绕产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目标,定期策划、征集一批财政支农项目纳入项目库,库外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储备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更新、补充、调整,按年度进行分类,规范项目编号、项目申报类别、项目文本和实施方案等具体标准。建立统一的项目建设内容查询软件,避免同一申报主体各部门之间项目建设内容重复申报现象。

(三)规范项目管理程序,强化支农资金监管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项目立项申报程序,切实推行项目立项专家评审制、公开竞争制和公开招标制等管理方式,确保项目资金分配科学、公平、公正。二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公示制,加大公开透明的程度,将确定的支农项目在相关网站、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公示的同时,要在乡镇、村及项目实施点建立固定的公示栏,长期公示项目建设内容、财政补助资金、补助环节等详细内容,强化群众监督。三是严格项目补助支出和财务管理及监督,统一账户核算管理,禁控虚假票证报账和大额现金支取,健全财政补助资金专项检查制度。四是建立健全项目验收制度。项目完成并经审计部门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后,项目单位要及时提交竣工报告和审计报告;未经审计的原则上不予验收。要明确验收的内容、方式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严格把好验收关。

(四)加强资金使用监管,落实责任追究工作机制。按照“一类专项制定一个管理制度”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财政支农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监督,对涉农专项资金使用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督,强化专家评审机制,对涉农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充分体现公正公平。关注各类财政扶持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项目单位,有无截留、挤占、挪用;项目单位是否按规定使用财政扶持资金,有无将财政扶持资金归个人或少数人使用等。对发现的挤占、挪用、截留、浪费、骗取等问题,责令部门、单位进行纠正,对相关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对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不健全、合而不作的“空壳合作社”不予以扶持;违规使用专项资金情节严重拒不整改的合作社,停止或减少安排扶持发展类财政资金,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上一篇:《圆的认识》教学案例下一篇:名片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