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制机制

2024-09-23

新体制机制(精选12篇)

新体制机制 篇1

为了能够有效的满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需要,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改革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有效措施, 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统计体制和统计执法机制。例如, 我们常常利用互联网来完成抽样调查, 不仅有效的扩大了调查的范围, 同时也相应的减少了工作量, 在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 统计执法体系的建立并不能有效的缓解政府统计调查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法制不健全、统计执法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很难缓解统计数据的供需矛盾, 致使国民在谈及政府统计工作时, 依然是怨声载道。再有就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的影响下, 统计的重要意义更加明显, 是我们制定科学决策和方案的主要参考依据, 如果我们不能准确的提升它的实用价值, 就很难预测风险, 从而降低企业的生存能力。综上所述, 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应积极响应改革的号召, 完善自身的体制和执法机制, 发挥统计学的作用, 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准确系数高的信息。

一、新常态下我国统计体制存在的重要问题

统计体制改革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呼声也始终不绝于耳, 且日渐强烈。我国现行政府统计体制引发的问题如下:

(一) 直接导致地方统计数据不准

近年来。国家统计部门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和改进数据来源的真实性, 制定了《统计法》和严格的工作流程。但是, 受地域差异大、数据来源复杂以及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落后等因素的影响, 我们在收集统计数据时, 依然面临着十分严重的数据不准现象。

(二) 限制了政府统计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 为政府服务, 为领导服务, 这种做法本没有错, 但却忽略了统计工作的实际意义, 因为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活体系决不只是为政府和领导服务, 而是为大多数的公众和企业服务。政府统计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 无论是从观念上, 还是从服务方式上, 都大大降低了挖掘统计数据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继而降低了统计工作的服务职能。

(三) 统计过剩

当今政府综合统计中, 常常存在着重复统计的现场, 主要表现为:第一, 在政府统计内部, 工业、建筑、房地产、贸易外经以及第三产业等领域的统计, 需要做到对所属企业的职工人数、工资情况等内容进行统计, 而作为综合性质的人口与劳动工资统计, 依然需要统计职工人数和工资情况,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统计的重复工作, 在消耗大量资金的同时, 大大降低了统计工作的效率。第二, 由于目前我国的各行政部门依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各自为政、职责不明等问题, 使得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 存在的重复统计现象更为严重。

(四) 统计的巨大浪费

我国整个社会的统计经费和人力资源并不充裕, 大量的经费和人力却因统计组织关系和不和谐而被浪费在重复调查上了, 用了数倍的投入只获得了同一个结果。

二、新常态下我国统计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而统计数据来源于基层, 基础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统计数据质量。因此, 搞好基层统计执法对于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水平,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目前基层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 在统计执法的过程中, 没有理想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 且没有对《统计法》进行有效的宣传。有的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对《统计法》知之甚少, 不了解《统计法》的管辖范围, 导致对基层统计部门的执法检查有些抵触情绪。

第二, 没有正确的认识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缺乏完成统计执法工作信心。很多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觉得统计工作只要搞好汇总上报即可, 统计数据质量不是统计工作人员所能左右的;有的在统计执法中受到一些挫折就放弃执法检查或处理, 使统计违法案件不了了之。

第三, 统计执法检查的缺乏专业的知识配套, 查到问题时不知应该怎样解决问题。近几年来, 由于统计执法检查培训较少, 大部分统计执法人员只是尽力查出问题, 并做了笔录, 掌握了一部分证据, 但对有些行政法律法规不甚了解, 致使无从下手处理、无法结案。

第四, 满足于一年一度的大检查, 统计执法没有成为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工作。同时, 对统计违法单位通报批评或处理罚款的较少, 这势必削弱《统计法》的权威性。

三、新常态下提高我国统计体制和统计执法机制改革的应对措施

新常态下, 传统统计工作方式迎来了新挑战, 倒逼统计工作在理念、思路和服务方式上寻求新突破。要把深化统计改革、推进法治统计建设、加快建成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这三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 统筹规划, 全面推进, 积极发现和培育推动统计改革发展的新动力。

第一, 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新常态下提高发展质量, 增强发展后劲,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要着力深化具有支撑作用的六项重大改革, 即:深化核算制度改革, 深入研究知识产权、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新型消费方式等核算方法, 完善地方资产负债表编制。深化投资统计改革, 为2016年新投资统计制度全面运行提供可靠基础数据。深化工业统计改革, 建立完善先进制造业统计监测制度。深化服务业统计改革, 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季度试算制度, 推进电子商务部门统计。深化能源统计改革, 完善能源、资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部门统计。深化就业失业和城镇化统计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服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

第二, 向创新服务要动力。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统计服务要有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和新的手段, 精准服务政策制定。要创新分析方法, 组织专题调研和快速调查, 深入开展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分析, 在提供总量和速度指标的同时, 更要关注和反映科技创新、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新型金融、民营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对经济拉动作用, 为党委政府定向精准调控提供依据。要创新服务领域, 开展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定位实现程度等统计监测评价。跟进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程, 主动提供统计服务。要创新服务手段, 用好统计网站、统计微博、数据展示平台等新媒体, 大力宣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成果, 增加公众关心的指标数据。通过联网直报平台、企业客户端向更多调查对象反馈统计资料, 更好地发挥统计服务职能作用。

第三, 向提质增效要动力。适应新常态, 既要做好加法, 也要做好减法、乘法和除法。要继续精简和优化统计报表, 合理安排统计调查。拓展新型统计体系建设成果, 深化在各专业的应用, 深入挖掘利用部门大数据的方法、内容和领域, 逐步实现第二、三产业全面统计。研究利用部门人口行政记录、网络信息, 评估就失业和流动人口数据。完善和严格落实市、区县、街镇乡、部门、企业各级统计工作规范、流程和标准, 加强层级监督和考核。严格执行《统计数据质量保证准则》, 加强市、区县两级数据质量管理, 促进全市统计工作规范统一、提质增效。

第四, 向改进作风要动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必须用更严更实的作风来应对和适应改革发展新常态。要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 严明党的纪律、廉政纪律和统计纪律, 深入持续整治“四风”、改进作风。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统计业务等加强各层面学习培训, 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统计复合型人才。继续开展统计业务能手大赛, 实施政府绩效管理, 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努力锤炼一支对党忠诚、业务精湛、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统计队伍。

四、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 传统的统计体制和统计执法机制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 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革已成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经之路。但是受统计执法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地方特色等因素的影响, 在改革统计体制和统计执法机制面临着很多问题, 我们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积极完善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知识, 才能有效的发现当前统计体制和统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 在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同时, 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摘要:就目前而言, 受地方特色和部门利益的影响, 我国统计工作质量一直处于较差的水平, 严重制约着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此外, 我国统计执法机制还普遍存在着数出多门、信息失实等问题, 大大降低了统计执法的工作效率, 使得我们不得不探索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统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 系统的阐述了当前我国统计执法面临的困境, 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统计体制与统计执法机制不断完善的几点建议, 在增强统计质量的同时, 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统计体制,执法机制,法律体系,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统计业务知识[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3 (1-56) .

[2]夏春婉, 林勇.国内外政府统计体制的比较研究[J].统计教育, 2010, 10 (36-40) .

[3]贺建风, 刘建平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调查体系发展的回顾与思考叨.统计研究, 2010, 4 (5—10) .

[4]贺铿, 郑京平.中外政府统计体制比较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8 (1-329) .

新体制机制 篇2

工作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2007-12-09 17:41:4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2)文章标题: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防疫新体制

___县面对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完善和深化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动物防疫服务收费,从防疫工作机制、防疫投入机制、防疫考核机制、工作责任机制

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新型动物防疫的长效体制。

一、完善防疫工作机制。坚持“政府发包,中心运作、村级协助、部门监管”的动物防疫运作方式,动物防疫服务由乡镇政府面向全县范围内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开发包,再由服务中心面向取得畜牧兽医服务资质、并志愿加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会员公开发包,签订防疫服务合同。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防疫服务运作机制。一是实行防诊分离制度。全面推行动物防诊职能分离,动物防疫员在承包防疫服务期间不得从事动物诊疗工作。对于防疫员从事动物诊疗工作的,一经发现,一律终止防疫服务承包合同。二是科学设置防疫岗位。原则上每2—3个村划定为1个动物防疫小区,每个防疫小区设置1个防疫服务岗位。全县防疫小区设置总量不超过40个,各乡镇在组织防疫服务发包前,将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设置方案报县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各服

务中心在核准的岗位数量内发包防疫服务,并报县畜牧局备案。三是推行季防月补,实行常年防疫。积极推进防疫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常年防疫的新机制。实行“三个转变”,即防疫由过去的春秋防疫转变为常年防疫,由注重生产中间环节防疫转变为注重源头防疫,由重生产环节防疫转变为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并重防疫。在做好春秋两季重点防疫的同时,抓好其它季节补栏畜禽的防疫,使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确保防疫服务质效。四是着力构建“一村三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全县111个行政村配备了行政督导员(乡镇驻村干部兼任)、疫情信息员(包村防疫员兼任)、工作协调员(村主任兼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时空覆盖的预警网络。

二、完善防疫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动物防疫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防疫服务资金的规范管理,减轻养殖户防疫负担,为防疫服务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全面取

消防疫注射收费。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五种强制免疫疫病防疫注射收费,实行免费防疫。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防疫注射费取消后,动物防疫员的防疫注射收入由县财政纳入预算,实行定额扶持,财政扶持防疫费的标准调整为: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每年50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0元的标准,并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实行适当调整。三是调整防疫物资资金支出比例。将动物防疫物资费用支出比例由原来占防疫总额的30%下调为15%,调出的15%资金作为防疫服务费纳入防疫服务项目发包。四是实行协会补贴制度。积极支持各类养殖户组建畜禽养殖协会,并鼓励协会会员实行畜禽全面防疫,协会会员开展五种强制免疫外的动物防疫注射费由县财政每年按5万元标准纳入预算,由县畜牧局进行验收考核,达到

标准后将防疫注射费拨付到养殖协会,由养殖协会兑现到会员。五是强化村级协作责任。动物防疫保定费按远办发[2006]1号文件规定,从10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由乡镇政府按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全年5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元标准指导各村予以落实。保定费用拨付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由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工作量预付给防疫员,防疫员自行解决防疫保定用工支出,也可由各村按以上标准将防疫保定费支付给保定人员,协助防疫员开展防疫。2006年秋防前夕,县财政投入5万多元资金购置50余台冰箱,配发给工作在一线的50名动物防疫员,从2007年起,全县每年新增财政预算万元支持动物防疫工作。全县财政年投入动物防疫发包经费总额达到万元,比改革前的万元净增万元。

三、完善防疫考核机制。坚持动物防疫

服务质效县、乡(镇)、中心和村四级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各级考核责任,完善考核形式。一是实行分级负责。县畜牧局主要考核动物防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乡镇政府、各村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免疫耳标、免疫档案、免疫证“三位一体”标识率和动物实际防疫注射畜禽数考核。适当调整各级在服务质效考核评分中的权重,将县、乡(镇)、中心、村考核比例分别由过去的50、20、20、10调整为40、20、30、10,强化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考核监管职责。二是实行重点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对春秋两季季节性防疫实行重点考核,其它月份补栏畜禽防疫实行随机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方式,其中春秋两季考核在百分制中的比例占80%,随机考核

新体制机制 篇3

关键词:管理体制;合作制度;促进办法

为适应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实践,学校应从组织、制度和活动等方面完善内、外部管理体制。

一、创新校企组织保障机制,明确管理职责

在广泛吸收合作企业参与的基础上,设置校企双方职能部门,学校和企业中都建立专门机构,如校企合作委员会、办公室,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等,专门负责校企合作工作,如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置调整,校企合作计划、目标的制定等;这些机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合、协调与组织校企合作资源。第二,管理各类校企合作项目。第三,协调校企合作项目。第四,做好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库工作。第五,定期召开学校、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的交流会工作。加强和完善合作保障队伍及网络建设,组织专职人员保证学校各部门之间协作的协调、顺畅。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办学涉及到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资队伍、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校企合作涉及部门众多,除了教学系部为主要参与方外,學校教务、财务、科研、后勤、学生等部门都要在制度框架下通力合作。依托学校和企业组建理事会以及二级学院等共管机构,作为平台载体,实现由多家企业、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参与,通过协议进行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平台载体。初步形成“人才共同培养、过程共同管理、成果共同分享、责任共同承担”的密切型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办学机制。

二、建立合作制度,加强过程管理

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合作制度方面包括:组织章程、合作协议、联系会议制度或理事会制度、合作加入与退出制度、校企合作考核办法等。具体如下:

1、出台校企合作组织章程、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责,达到双赢平衡。双方在合作项目的投入比例和形式、获益比例和形式方面应当予以明确,同时应当明确双方在合作的启动、实施、监控与评价等环节中的管理职责、权利和义务,最终建立起“人才共同培养、过程共同管理、成果共同分享、责任共同承担”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罾在制定制度时,还要注意校企合作协议或组织条例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以及是否能到了有效的执行。

2、建立校企联席会议制度(或理事会制度),形成既能促进学校发展又能得到社会支持的长效机制。由合作办学企业代表、专家和教师代表,甚至是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形成联席会议制度。例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邀请13家跨国公司作为董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对学院大政方针起到决策权和监督权的是董事会,这样一方面能确保学院办学方向符合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又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解决的主要问题

制定地方性的法规、行业性规则、学校内部保障机制,目的在于要明确在校企合作中,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的职责,以下即是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关于三方职责的主要内容。

1、确立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责任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制度保障、公共服务职能。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政府对校企合作办学是进行扶持的,这一点得到学校和企业的肯定。同时,学校和企业表示建议立法机关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政府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这也是政府发挥激励、支持和增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责任的重要措施。成立职教联席会议制度(或理事会制度),填补管理机构的空白。政府各个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需要做好统筹协调本地区校企合作的规划、经费保障、资源配置、评估督导等工作。

2、明确学校职责,建立学校促进保障机制明确学校的职责,主动出击促成合作。调查显示,本地区职业院校都建立了校企合作的管理措施和保障机制。职业院校应当主动与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师资交流与培训、员工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校内校企合作促进保障机制,同时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等:邀请企业的高层次人才、资深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专业课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使其共同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

3、界定企业职责,建立认定和保障机制(1)明确企业职责。应把企业必须担当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明确,应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鼓励企业在职业院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生产车间、技术创新机构或其他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教师进入企业实践,企业应当予以接纳;学校可以用职业培训等方式,对企业的职工等人员实旌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2)强化管理、监督,形成对企业的约束机制。政府立法,确保行业组织应有的法律地位,使行業组织成为连接企业、政府和学校这三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发挥行业组织推进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作用。(3)建立实习意外伤害保障机制。企业和职业院校要格外关注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为解除后顾之忧,促进办法建议由政府、企业、学校和家长四方按一定比例承担实习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以在意外伤害发生时可以得到及时、有效、有序处理。我相信,江苏省省职业教育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的促进办法一经制定,必能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多方资源,鼓励更多的行业企业真正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共同培养,形成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必能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必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Z].2010-1l-27.

[2] 廖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探讨[Z].广西教育-C版,2012(3):48.

[3] 周世青.何万一.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发展动因分析[Z].职业技术教育,2011(23):51-54.

新体制机制 篇4

关键词:新形势,独立学院,优化,人事管理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 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高地。近几年, 独立学院面临国家要求规范办学、人才竞争加剧的新形势。这预示着未来独立学院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一、独立学院人事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独立学院必须限期完成规范验收工作。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要求独立学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范验收。迫使独立学院脱离母体, 直接面对其他独立学院和高校的竞争和挑战。这使得独立学院更加需要优化人事管理体制机制, 吸引更多的人才, 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独立学院虽是民办院校属性, 但由于历史原因, 很多教职工都是母体给予的, 拥有事业编制, 而且占了独立学院总人数的绝大多数。2015年国务院发布文件要求实行社保体系并轨制, 为独立学院淡化编制、实行真正的聘用制提供了外部条件。

3.人才全球化竞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与人才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人才全球化竞争加剧。谁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谁就占据了发展壮大的制高点和主动权。优化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是独立学院适应时代发展、提高办学效益的迫切需要。

二、独立学院人事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对独立学院作了限期规范验收要求, 迫使独立学院脱离母体而独立发展, 这就将独立学院隐形存在的问题完全暴露了出来。

1.独立学院人事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完善。有的独立学院在脱离母体之前各个方面都依附于母体, 甚至没有独立的人事部门, 只在学院办公室设有一个对接母体人事处的工作人员, 相当于完全参照母体的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当其从母体脱离出来时, 不仅没有独立的人事部门, 更没有独立的人事管理制度。有的独立学院即使有人事管理制度, 也非常不规范、不完善, 缺乏一整套自有的人才引进、培训与开发、考核、收入分配、激励、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晋升的制度政策, 导致人事管理工作人员无章可循, 工作程序流程不规范, 随意性较大, 存在一定的制度漏洞。

2.独立学院自有师资少。在脱离母体之前, 独立学院办学可以最大限度地依托母体师资, 既可以降低办学成本, 还可以利用优质的师资力量。规范验收要求独立学院有一定数量的自有师资, 而刚从母体脱离时还远远达不到;而且规范验收对独立学院土地、规模等的要求使得不少独立学院迁址办学, 远离了母体, 地理条件不允许长期依赖母体师资, 所以出现了在脱离后3年内大量招聘人才的现象, 这种引进人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无规划性, 重数量和速度、轻质量和效益, 缺乏科学性和长远的考虑。

3.独立学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低。大多仍处于人事管理阶段, 人事工作以招聘、考核、薪酬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事务性工作为主;人事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少, 忙于应对事务性工作, 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优化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等。

4.人员流动不畅。作为民办性质的高校, 独立学院本应更容易人员流动, 但办学初期母体给予了独立学院相当一部分有事业编制的师资。这些人中有的是从母体中淘汰出来的, 素质并不高;有的学科师资过多, 不符合学院发展需要, 但只要他们不犯大错误, 学院就难以解聘, 学院急需的人才又进不来, 导致人员“进不来、出不去、流不动”。

5.引进人才难, 留住人才更难。首先, 相对于其他高校, 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 底子薄, 学科层次低, 硕士博士点少, 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落后, 科研团队少, 科研配套设备缺乏。新形势下的人才不再只是看重薪酬, 更注重学院能给他提供的平台层次和职业发展机会。独立学院平台层次、教学科研环境氛围等软实力的欠缺严重影响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引进, 有些高薪引进的人才也在引进后快速流失, 甚至有学院自己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在取得成绩和荣誉后离开前往更高的平台。其次, 考核方法单一, 存在因考核角度、方法、考核者水平、公正性等原因导致考核结果不客观, 参考价值低。再者, 没有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重职称资历、轻成果贡献, 严重挫伤了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青年教师队伍不稳定, 不利于学校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

三、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优化人事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

1.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适合学院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独立学院在脱离母体后, 应逐步建立一整套涉及招聘、培训、考核、收入分配、激励、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晋升等各方面的自己的政策制度, 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不能完全照搬母体的政策制度, 但可以重点参考。像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政策不宜变化过大且不宜频繁改动, 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师资队伍匮乏的情况下更应做好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规划, 防止盲目引进、重量轻质, 为学院后续管理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转变管理理念,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未来独立学院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只有将人才放在重要位置才能有长足的发展。首先, 没有人事部门的应设立人力资源部, 而不是人事部, 配备足够数量的具有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其次, 将人力资源部分为人力资源业务团队和战略与运营团队。业务团队负责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事务性工作;人力资源战略与运营团队负责高层次人才引进, 完善政策制度方法, 研究人力资源开发, 推动变革。最后, 对新时代知识分子最有效、最持久长效的激励莫过于个人职业发展和不断地成长。关注每位教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帮助其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提供培训、导师辅导、基层锻炼, 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3.实行聘用制是解决人员流不动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根据学院实际进行职务分析、科学设岗, 将岗位分为重要岗位和普通岗位, 重要岗位面向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其他为普通岗位。岗位公开竞聘、择优聘任, 聘任重能力业绩、轻职称资历, 可以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对被淘汰或不符合学院发展需要的落聘人员做好转岗分流, 或为其提供培训机会, 帮助其再就业。其次, 要科学考核、丰富考核方法, 对重要岗位的学术成果引入校外同行专家盲审, 保证客观公正。最后, 收入与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业绩贡献、成果转化等经济社会效益挂钩。分配政策向重要岗位倾斜, 重要岗位探索实行年薪制并显著高于市场水平, 且只有完成聘期目标才兑现高薪, 给予一定压力和挑战性。

4.破解人才引进难题, 须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1) 要实现待遇留人, 就要用好用足国家、地方、学院的优惠政策, 使用灵活的方法如年薪制留住高层次人才, 分配政策向重要岗位、优秀团队和重点学科倾斜, 激励政策要注重及时性、针对性、层次性。

(2) 要实现事业留人, 学院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整合科研力量, 提高学科层次和自身整体实力, 为高层次人才搭建高层次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使工作具有挑战性、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些高层次人才也会给普通教师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 普通教师会产生群体性的积极向上的压力, 产生内在驱动力要求提升自己的能力, 起到间接激励的作用。

(3) 要实现感情留人, 首先要从学校层面重视高层次人才, 建立院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机制, 为高层次人才开通各方面的绿色通道, 例如专业技术评聘、财务报销、文献查阅等, 让其感受到学院对其的重视;为青年学术骨干配备高层次人才做导师, 出台多种人才工程打通其快速成长通道;为普通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 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提高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 增强归属感。其次, 允许教师在外兼职、创办公司,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也可加强产学研合作, 有利于学校、学生发展。

总之,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只有不断优化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机制, 提升自身的软硬实力, 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 实现良性循环, 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发展壮大的制高点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EB/OL].http://www.gov.cn/flfg/2008-03/07/content_912242.htm, 2008-03-07.

[2]朱志德.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6) :25-26.

新体制机制 篇5

中职学生的就业走向大多是企业,因此,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必须亲近、融合。所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贯通“企业性”,强化先进企业文化的渗透与主动导入。主要从学校环境创设、学校6S管理、课堂教学的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渗透以及校企文化的交流等五个方面融合的研究和实践,真正使学校与企业达到双赢。

一、课题研究主要的实验活动

1.环境融合。一是将学校建成“准企业”,将学校的实训中心包装成企业的“车间”。即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训中心,并在实训中心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踏进实训楼就仿佛置身于企业生产车间之中;同时要求学生统一工服(实训服)。二是校园环境布置注重体现企业文化特色。在教室、宿舍、食堂、公共区域等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我们根据专业实际悬挂国内外20位知名企业家的名言;在创设班级文化氛围时,各班引入企业的核心理念,可以通过班标设计、教室布置、特色班训等途径来很好地体现这种理念。以学生求职就业的需求为目的,精心选取内容设计了 “最受雇主欢迎的10种技能”,“知名企业用人理念”,“知名企业文化”和“经典企业标语” 这4个版面。在企业文化资料收集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团队合作,并引导他们寻找班级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共性,使班级文化在企业文化的补充和延伸中得到了深化和完善。通过让学生研读企业文化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让他们领会在企业用人理念和文化中渗透着的诸如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乐观向上、永不言弃,勇于创新等一系列的德育理念,从而达到积极德育的目的。学生在上述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感染,增进了对企业的感情,增强了班级的团队精神,对于培养蓬勃向上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管理融合。6S管理是现代企业采用的一种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它是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延伸,既能提升学生的修身素养,又能提高学生间的协作能力。

我们积极引进6S管理,在具体的操作上注重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制度建设。在遵循职业学校管理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三大区域的管理要求与6S管理一一对应,分别细化成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的6S管理标准和要求,以便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之中。二是抓好6S项目的实施。开设6S管理课程,对学生系统地开展6S管理教育,使企业文化进入课堂,为培养适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综合技能人才打基础、做准备。把6S管理作为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以6S管理的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课堂融合。一方面,我们开设专门课程,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专题教育。另一方面,我们重视学科教学渗透,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时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融入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企业文化教育。如,在课堂(班级)文化建设中,重视提炼课堂文化的内涵,强调了尊重他人、注意倾听、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命运、关键时候不掉链子、差不多就是差的多、崇尚技能从爱护工具开始、对学习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打扫卫生是工作的开始等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准则。

4.活动融合。我们在课内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以班内业已形成的班组为项目组组织教学活动,鼓励班组内相互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学习项目;鼓励班组间有序竞争,营造赶超氛围,提高学习效果。我们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体现职业文化,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如,项目的设计要显示教师的智慧,项目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企业实际,反映实用,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管理、现场管理,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逐步养成细致周到、一丝不苟等作为企业员工的特质。如:通过开展“温馨教室”“温馨寝室”创建活动,校园整体环境素养水平有了大幅度改进,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中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等现象有了很大改观。通过开展“学企业名人,谈成长感悟”征文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企业家成功创业的历程,激发学生创业的意识。通过举办班标设计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展示良好的班级风貌,凸显职业学校特色,提升校园企业文化内涵。

5.双向融合。一是我们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让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参加实践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并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校园、课堂、实训室也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二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让学生感受企业的氛围,熟悉企业的环境,了解企业对员工、对岗位的要求,寻求自己与企业员工的差距。如我校在与福建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中,在职业素质的培养上,除了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管理规定外,通过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加入了企业提出的训练内容,同时根据校企合作情况,组织学生了解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在思想上转换自己的角色,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同步。三是定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聘请企业管理层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的教育,让学生多了解企业的情况和要求;聘请企业一线高级技工来校指导学生实习训练,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之中就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

二、研究的成效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平台,使企业文化全方位融入中职学校,促进了内涵发展,实现培养目标与就业导向的统一、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的统一、学生能力与实现就业的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促进了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文化的融入,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增强了中职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凝聚力,有效突破了校园文化长期与企业和社会脱节的瓶颈,彰显了“企业化”的特色、使“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宗旨得到了充分体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就业的适应力和稳定率,从而提高了我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促进了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企业文化的融入,使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期间体验到企业文化,增强了对企业文化的亲近感,最大程度地消除了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潜移默化地形成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和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近两年来,我们学校的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

(三)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的融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认识在提高,角色由被动为主动,企业乐意将企业目标,价值观念等文化输出,同时,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型人才,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三、研究的反思

本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企业的转型发展,企业文化融入中职学校的实践研究还有待深入,更需要与时俱进。

(一)企业参与力度进一步加强

当前职业学校发展重心已经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教育的重点放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训练上,校企合作也是“联姻”,唯有共建才有共赢。企业参与校园文化的积极性要提高,鼓励企业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等,让企业文化之花在职业学校校园里盛开。

(二)教师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加强

教师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实践者、传播者,教师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发展方向和高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重构教师能力和文化结构,加大下放体验企业的力度,提炼企业的先进文化元素,让教师成为校企文化结合的纽带,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引进和传播企业文化,丰富和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三)学校的企业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篇6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人才体制机制,作为人才发展内容的核心,其中体制指的是政府发挥的总体制度和体系。机制指的是通过系统、科学的行政方法来管理和保障人才体制的运行合理化。人才体制的创新必须依靠于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人才领域的新特点、新情况和新要求,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改革,借鉴其他先进经验和完善体制,完善、改进、创建原有体制。人才體制要想得到优化,必须进行人才创新,发挥各个创新因素的协同合作作用,借以提高原有机制的运行效率,从而保障相关机制的改善和改进过程。

(二)主要理论基础

人才的集聚模式理论。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其主要模式有收益优势依傍型、产业集聚推动型、领头羊效应型、政府牵引型。人才集聚产生的效应包括正反馈效应、引力场效应、群体效应和联动效应。

马斯洛的有关需求的层次论。1943年,他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中对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新的论题。书中,他把人类的主要需求分为生理上的、安全上的、情感上的、尊重上的以及自我实现上的五个方面。揭示了人类情感均隐藏着这五类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阶段,对于需求的表现程度也各有不同。只有最迫切的那类需才能作为激励人类行动的动力和原因。人的需求是内部的满足,需要通过外部得到满足才能转化。

图 1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了解人的需要是应用需要层次论对人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设置人才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时,需要了解人才的激励需求,只有满足了激励需求的政策与措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些没有针对人才当时需求的激励,不管在政策制定者看来激励力度有多大(例如上百万的奖励、住房配给等),都将不能有效地激励人才。

二、国内外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经验借鉴

美国

通过对工作签证、移民、留学生等政策的调整,美国对人才机制进行配合,实现了人才招募的全球化,稳定了美国的人才引进,又不会对美国的人才就业市场带来冲击。对于人才的保留机制,美国也有自己的方法,设立较高的工作合同违约金,合理的抑制了人才的流失,可以长时间的对人才进行保留。此外,合约中也限制了人才的权利,要求人才不能为竞争对手服务,遏制了恶性竞争的发生。

香港特区

香港特区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机制,为人才制定了入境计划,同时也不忽视相当当地人才的培养,成立非营利性的人才培养机构培养香港本土人,非营利性的人才培训机构对人才培训行业的整体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行业规划以及宏观战略角度都有了显著提高。香港2006年制定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简称优才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港籍优秀人才赴港定居。优才计划实施后,吸引了众多中国大陆富裕阶层的人士赴港定居,尤其以演艺界为甚。这项政策一方面为香港带去了很多有知识优质的人才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演艺界明星和知名人士的赴港定居,也为香港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和美誉度.

深圳市

深圳市也对人才素质建设十分重视,提出了建设全新的人才特区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主要针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体系,面向海外对高层次人才进行招募,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运作模式,将基础研发产业化,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科技的转化效率。对于留学人员来深圳市创业,提供十万到三十万不等的前期补贴,引进了一万名以上的海外人才,设立财政专项投入,拿出自己对创新性科研成果进行奖励。

三、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人才资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经济欠发达企业人才政策以及人才体制机制的创新有了新的大手笔举措,但是,在改革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距离人才机制的科学化、系统化、市场化依然存在较大的距离,整体人才资源的发展仍面临着突出问题。

人才资源总量偏少,缺口较大。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预期来看,人才需求将呈非线性状态增长,现有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总体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将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现有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高新技术人才匮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城乡人才二元分割的问题较为突出,现有人才多集中在城区,人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现有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现有人才资源整体素质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

人才环境作用发挥不充分,人才流失较严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实力制约,加上发展潜力、产业规模、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吸纳和聚集能力不强,难以有力地吸引人才来抚创业和有效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基础性人才流失严重,相当部分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单位。

四、关于改进欠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的人才机制的几点建议

按照人才的属性和层次,要建立具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色人才机制体系。从人才定向培养到建立人才评价体系,再到人才拔擢任命和轮换配置,再到人才激励体系设计和福利保障制度的建立,整套体系都要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的不同情况来具体设计。

建立创新型的人才定向培养模式。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本地区有关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根据目标人才供求的真是需求,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的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定向培养模式,建立适用于本用人单位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定向培养和培训模式。在此之后,要向本单位全体人员宣传为了人才培养而进行的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要使高层管理人员深刻认同人才培养和培训模式,并给予高度的重视和配合。同时,要强化培训部门在本企业的地位,使其能有效推行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培训本门本身,要定制定出适用于不同层次人才的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培养计划,并使其切实可行。

建立创新型的人才评价体系。只有优秀的人才评价体系,才能区分出优秀的人才,并使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要以岗位的工作责任为依据,建立客观的科学的素质模型,并进行人员测评。而不是一味的看重学历,看重员工的职称,很可能会让更有能力的竞争者被埋没。另一方面,要改变领导干部或者管理层的终身制现象,真正做到竞争上岗。

建立创新型人才拔擢任命和轮换配置机制。管理人员的任命,不再采用单一的上级领导任命,要根据科学的岗位考评体系,建立客观的管理人员需求标准,按标准来拔擢适配的人员。

岗位轮换制度,为人才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不同岗位的人员在不同部门间进行岗位轮换,能使其切身的学习和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更能对工作本身和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流程有全局的理解,从而更高效的开展工作。从员工培养角度分析,岗位轮换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接触和深入了解更多部门的同事,为其今后在企业中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建立创新型的人才激励体系和福利保障制度。建立科学的激励体系,是保证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甚至是降低员工离职率的重要手段。激励系统的建立,并不是一成不变和所有人员通用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个方面。不同层次的人需求不同,同一层次的不同的人需求也不同。只有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才能成为激励因子,已经被满足的需求并不能成为员工努力工作、突破自我的动因。所以,在实施激励之前,必须要分清楚实施标的需求处于哪一层次,是哪一种类型的需求,根据其不同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激励计划。另一方面,跨越需求层次的激励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激励作用。当一个人生理需要层次的需求还没得到满足时,却对他进行社交层次的激励,这样的激励方法作用甚微。

福利保障体系,是为了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比如养老金制度,补充医疗保险, 大病医疗保险,员工子女教育基金等等,为员工解决他们生活中影响较大的问题,可以使他们不用花过多的精力去处理这些事情,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新体制机制 篇7

那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文化馆、艺术馆人又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呢?

(一) 更新观念, 牢固树立公共服务的办馆理念

文化馆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需要, 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明确“公共”和“服务”是文化馆办馆的两大主题。文化馆的服务方向是为全社会所有的成员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服务目的是传播先进文化,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牢固树立公共服务的办馆理念, 认真履行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 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 深化改革,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加快文化馆改革步伐, 要改革文化馆内部机构设置, 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 使内部结构从不合理趋向合理, 并突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既符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需要, 又符合文化自身规律, 既有竞争又有约束的文化馆运行新机制。

(三) 强化“四基”,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基”即是文化馆承担的群众文化组织、辅导、指导、研究职能的概括。要使文化馆的活动既有健康向上的、使人精神振奋的文化内涵, 又有极大的覆盖面、极强的吸引力和浓厚的文化特色, 特别是具有创造性、动态性、社交性、高档次、时代感的活动形式如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等。同时, 在开展活动时还要关注弱势群体, 如农民工、下岗工人、老少边贫地区群众, 维护他们基本文化权益。

(四) 打造品牌, 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作用

如何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 是文化馆能否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国办文化的示范作用的一大课题。一是充分利用文化馆本身称谓为当地的群众家喻户晚的品牌效应;二是充分利用政府对国办文化支持、人才资源丰厚、设施基础较好, 特别是纵横交叉的群众文化网络及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三是以活动为打造品牌的载体, 在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中, 注重形象设计, 明确品牌定位, 树立品牌形象, 促进基层文化繁荣。

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科学的公共文化体系

公共文化体系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的、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 文化馆体系的公共服务模式应该是一种“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自我管理和现代运行机制”。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

基于文化馆体系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第一, 完善的社会化运营委托机制和政府、社会共同监管、评估的体系。文化馆体系中的群艺馆、文化馆定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建立健全新的内部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二、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设施的群众文化专业功能

(一) 进一下提高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达标率

要大力建设文化馆体系文化设施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形成文化活动的网络和载体。在当前尤其是应加强软件建设, 加强体制机制改革, 让文化馆体系的文化设施充分发挥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

(二) 保证国办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发展方向

应保证公共文化活动用房的面积, 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切实保证群众享受文化的权利,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 整合文化资源, 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应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和功能, 建立制度化的政府公共财政资助补偿机制, 从加强服务入手, 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鼓励免费或低偿的公益性文化项目, 开展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青少年文化活动。文化站、室在街道、社区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市民教育等工作中发挥设施优势, 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 让文化设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服务。

国家一系列的发展政策和措施。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的窘困状态, 使得一些已经沉入死态的基层文化又一次展现了生机, 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但是现实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问题, 等待我们去解决。

首先, 由于长期以来对于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认识不足, 导致公共文化服务无常态化, 由于我们的文化工作历来重宣传教育, 往往以文化活动代替日常的公共文化服务。

其次,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与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存在着极大的矛盾, 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服务方式单一, 且跟不上时代发展, 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中罕见当今新兴的网络文化服务。。

第三,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备, 极大的阻碍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目前,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体系、设施网络、资金人才、组织及动作评估等方方面面都不成型, 尤其是缺乏科学的、成文的制度约定。许多做法无据可依, 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便利性、普惠性以及可持续性都难以实现, 要不熟我们尽快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的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保证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惠及全民、造福后世、保障社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工程, 需要我们长久不懈的努力。我们坚信,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努力下,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一定会取得卓越的成效广大人民群众会在不远的将来享受到今天难以企及的公共文化服务, 我们将进入到一个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文化权益有所保障, 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复兴的新时代。

摘要:文化馆是国家举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 其国办主体文化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存在很多的问题, 需要改进。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使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体制机制 篇8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大背景下开始发展的,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发展壮大的空间, 《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据有关统计数据对比:2007年全国民办高校297所, 在校生163.07万人, 其中本科生21.12万人, 专科生141.94万人;2013年全国民办高校718所, 在校生557.52万人, 其中本科生361.64万人, 专科生195.82万人。这7年间, 民办高校发展是2007年的2.4倍, 本科生在校生是2007年17.12倍, 专科生在校生是2007年的1.39倍。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 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学校数量的发展不成比例, 与本科发展更不协调, 本科发展是专科的12.31倍。同时, 也说明民办高职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中体制机制问题的分析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办学资金投入不足、办学定位不明晰、特色不鲜明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民办高职院校在体制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民办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

1.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是由职业培训学校、自考助学班、高考补习班改成而来, 缺乏对高职院校办学规律的研究和认识, 在办学过程中, 办学思想不明确, 只有“宏伟”的发展的目标, 没有具体的办学计划, 只顾招生人数, 不讲专业设置计划、课程开设方案、师资配备结构、基础教学设备以及相应的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 教学与实习实训等关键性教学环节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2.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是由民营企业扩大经营模式和经营范围而来, 他们只看重办高职政策的有利因素, 过分追求投资回报, 淡漠了教育的公益性原则, 有的干脆袭用民营企业管理模式, 实行家族企业式管理, 人、财、物均有老板说了算, 业绩考核、利润目标死抓不放, 教师的自由发展空间被束缚得死死的, 教学改革难以发展。

3.一些民办公助性质的高职院校, 往往是依托一个大中型民营企业办学, 公与私形不成合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动用行政手段, 动员民营企业办高职;利用权力批拨行政事业编制, 划拨教育用地;采用行政措施, 组织各方力量, 确保办成民办高职院校。民营企业由于没有办学的内在动力, 就没有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更没有改革创新精神。

(二) 民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第二十条规定:“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或董事应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我国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该治理机构广泛应用在当前的国际私立教育机构。这种治理机构不同于家族管理, 自然不存在家族管理的弊端, 同时该治理机构既维护了股东的合法权益, 也有助于民办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多元的董事会人员构成, 使董事会的决策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各界的利益诉求, 使高校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目前, 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虽然也采用董事会治理结构, 也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但是名不副实者甚多。尽管很多民办高职院校都存在董事会章程,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多数情况下都是董事长一人拿主意和做决定。面对这种形势, 董事会的治理机构已经名存实亡, 实际发挥作用的还是家族, 这是因为董事会在此时已经发生了变化, 存在董事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缺失, 董事长、校长职责不清, 章程、议事规程成了空摆设, 法人治理名实不符, 内部平衡和监督机制不建全, 缺乏教授治学运作机制等问题。这些不仅与民办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的地位极不相称, 而且也严重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 民办教育法规不完善, 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宏观上鼓励多, 微观上限制多;上级会议及文件指示上号召多, 主管部门具体落实上政策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更快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往往享受不到公办高职院校的同等待遇。如教育部资助的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实训基地等建设项目, 公办高职院校个个有份, 民办学校没有一项;还有“质量工程”项目、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科研项目等公办高职院校都可以获得财政资助, 民办高职院校却被拒之门外。社会力量举资办学发展很快, 现在已形成民办公助、公办民助、股份制办学等多元化投资办学形式, 而国家在这方面缺乏针对性具体政策, 管理制度严重滞后, 民办高职院校处在不公平的竞争中。

三、创新体制机制, 依法规范管理,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 经济建设的转型升级迫使民办高职教育不得不转型升级, 而创新体制机制, 依法规范管理, 是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一) 深化宏观体制改革,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发展

1.国家要完善民办教育的立法建设。《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已颁布实施10多年了。这些政策法规为促进民办高职教育提供了法律保证, 促进了民办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但是, 法规建设滞后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对董事会成员的构成、各方面的比例、产生办法以及董事会议事规程和表决办法等都没有做出规定, 导致一些学校董事会成员产生不规范、结构不合理, 董事会的运行程序无章可循, 难以发挥董事会有效决策作用, 法人治理形同虚设。因此, 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国家必须在民办教育立法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 以此引领民办教育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民办高职院校加强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

2.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减政放权, 保证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自主权, 减少不必要的报批及评审, 激发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一个学校开设什么专业, 最适合本校办学实际, 最能体现本校服务社会的价值, 本校专家心里最清楚。学校自然会在政府主管部门引导下, 在相关行业指导下, 做出正确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规划决策。民办高职院校最欢迎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更希望第三方对其评估, 因为民办高职院校具有期盼公正评价的心态。

3.健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制度。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 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建设。要鼓励和支持多元化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如广州华商教育集团, 对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的发展起到多方面的扶持和保证作用, 其依托主体太阳城集团是一个跨区域的民营企业集团, 是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实施校企合作办学、产教融合的靠山。太阳城集团所属的不同行业的产业单位, 是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专业发展中具有特殊身份的指导、参与、服务的主体。

(二)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民办高职院校急切盼望教育行政部门转变管理职能, 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 从管理职能转向服务、督导职能。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法规、评价导向对民办高职院校进行宏观调控,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良性发展;要在学校专业设置、特色建设等方面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政府要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同公办高职院校争取平等的“保护神”。

2.形成多元化的董事会构成机制。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组建涵盖各方利益相关的董事会机构。董事会成员应由政府代表、出资人、举办者、教职工代表等人员共同组成, 形成利益制衡机制, 监督教育资源规范使用, 以保证学校执行国家大政方针。

3.完善董事会运作规程。在民办高职院校法人治理结构中, 最高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校长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各项决策, 其受聘于董事会, 应正视校长和董事会的关系, 保证两者的职责泾渭分明, 各司其职。另外, 为了保证董事会能够顺利安全的运行, 必须不断完善董事会运作规程, 只有了制度保障才能确保董事会的正常运行。要求董事会和校长各自负责不同的事项, 董事会负责在关于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做出决策;校长负责在已制定的决策的基础上处理高职院校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由此可知董事会具有最高的决策权, 但是校长最高的行政管理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两者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但都必不可缺,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自既不能“缺位”, 也不能“越位”。这样才能保证民办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4.正确处理投资与回报的关系。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举办人对投资的合理回报是举办人的合法权益, 这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已做出明确规定, 允许投资举办人从办学结余中按年度取得合理回报。不可否认, 有了利益的推动, 举办人的办学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因为好的学校能让他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然而, 在具体的案例中, 举办者也存在着办学动力的偏差, 比如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了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没有意识到民办高职院校投资和资产的重要性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院校的正常和长远发展。这些动力偏差, 严重影响着民办学校的正常发展, 也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办学形象。所以, 取得合理的回报关键在于合理。合理的回报是:办学前三年不要求有任何回报, 只有不断追加资本投入;办学第四年以后, 每年才能见到回报, 但回报一般不得超过当年收费的10%, 争取在第15年收回投资。在投资与回报问题上, 沿海特别是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认识比较清楚。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投资人太阳城集团董事长廖榕就博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投资办学的初衷就是回馈社会, 他把改革开放以来办企业所积累的大部分资金拿来办学, 其目的是以职业教育促进企业发展。他对办学既有近期打算, 更有长远目标, 他提出要把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办成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全国领先、省内一流的百年名校。有这样办学动力的投资人, 就会正确处理投资与回报的关系。

(三)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保证资金来源稳定

教育行业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 民办高职院校要想正常和长远发展, 需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保证资金来源稳定, 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政府对民办高职院校, 特别是以非盈利为目的的民办高职院校有责无旁贷的经济资助责任。政府要为民办高职院校提供适当的直接的财政支持或其他扶持政策, 比如从政策上来讲, 给民办高职院校尽量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不能阻碍其发展, 尤其对办学成效突出的民办高职院校给予重点扶持, 以保证这类学校做大做强。

第二, 建立和完善成本补偿和成本分担机制, 由于我国各地域之间的经济水平相差很大, 在确定民办高职院校收费情况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的特点, 力争做到既可以让当地的居民满意, 也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三, 民办高职院校拥有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 这是其获取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 应进行合理利用, 多多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 同时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如此一来, 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效果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进而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第四, 在适当的时机可考虑开办教育金融业务, 发行教育债券或股票, 创办教育银行, 为民办教育吸纳更多的发展资金。

第五, 建立社会捐赠制度, 制定鼓励捐赠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

(四) 实施校内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1.创建精简高效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良性运转。

(1) 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强化教育教学职能部门, 精简上下对口的事务性部门, 重心下移, 向系一级办学主体放权, 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建立学术委员会, 逐步提高学术委员会在学校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彻底改变以行政管理学院为中心的局面。

(3) 以资产为纽带, 深化民办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改革和后勤服务, 发挥学校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能, 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

2.积极推行全员聘任人事制度。民办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 遵循“按需设岗, 公开招聘, 平等竞争, 择优聘任, 严格考核, 合约管理”的原则, 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的基础上, 对全体教职工实行有限期聘任制。第一, 实行竞争上岗, 择优聘任, 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第二, 由资格的评审转向岗位职务的聘任;第三, 由论资排辈转向竞争上岗;第四, 由指标控制转向结构比例制约。

3.建立绩效分配制度。绩效制度是完善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 实施以岗位工资和岗位津贴为主要内容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分配制度。要推行将职工工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 工作业绩直接挂钩, 适当拉开档次, 定期调整, 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强化分配的激励功能, 对优秀拔类人才、高层次人才、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与管理骨干实行特殊津贴, 使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

参考文献

[1]徐金安.民办高校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探讨[J].人民论坛, 2013 (5) .

[2]胡卫.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粮食安全 篇9

首先,保障粮食及其源头上的安全。

一是以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为重点进行专项防控,对农作物周边的水源、空气、土壤进行检测,从而调整农业生产资料的区域分配。二是要组织相关行业制定绿色农产品行业标准,根据地方特点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实现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流通、餐饮服务等全程标准化质量控制,快速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促进绿色食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食品安全。三是要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大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流通、餐饮、进出口各个环节的衔接力度,建设农产品溯源平台,实现农业各环节的交叉互通,形成信息共享、协调运作的农业信息网络。

其次,要发挥行业主体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使粮食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

政府要充分发挥行业主体的带动作用,通过抓龙头企业、主推知名企业、培育潜力企业、开发老字号等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做大做强品牌。通过这些品牌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产业链各环节树立环保、有机、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安全理念,从而促进粮食安全。

第三,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职尽责,保障粮食安全。

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要求,进一步落实区域责任。一是要实行责任制,把粮食安全领域分属的各个环节落实到相关部门,专人监管,不留疏漏,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打造粮食安全保障网络。二是要建立科学、长期、高效的监管制度,对本辖区内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的各行业科学分类,严格把关,统筹粮食安全基础能力建设。三是要明晰粮食安全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在种植养殖、施料、喂养、杀虫、采收、加工、生产销售、储藏保鲜等各环节健全从业人员责任制。主体法人要负起总责任,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对该违法环节的主体或法人依法问责,依法实行行业禁入。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抓宣传、强舆论,全面提振民众对粮食安全的消费信心。

一是要主导舆论,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提高消费者甄别能力,让消费者自觉抵制“三无”产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二是要对龙头企业进行宣传,鼓励在粮食安全产业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三是抓住诸如“毒奶粉”、“假羊肉”等社会热点问题,宣传粮食安全知识,让消费者明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和自己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保障粮食安全人人有责。

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初探 篇10

苏家屯区位居沈阳经济区地理中心, 地处“大浑南”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是大浑南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生态基础良好。近年以来, 苏家屯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 继2013年苏家屯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区后, 苏家屯区被正式批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之一。苏家屯区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结合自身实际, 继续创新体制机制。针对苏家屯区的特点, 提出以下建设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及具体实施做法。

一、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建立由政府、街道 (乡镇) 、村构成的层级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应作为重要的议事议程列入共计党委政府的工作中, 设置具体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协调机构, 充分调动责任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领导、协调和监督, 各有关部门不仅是独立的个体, 还应协调联动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由环保局引导, 协调组织生态保护建设相关部门的职能和任务分配, 强调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地位, 以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为基础, 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机能协调机制,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和部门信息共享、联动机制, 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官员环境责任追究机制和环保一票否决制[2], 严格在生态文明进程中的补偿、激励和奖惩机制。

严格落实规划实施方案。定期由环保部门组织专家、部门代表对规划的实施进行情况进行监督, 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及效益进行评价, 提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及对策, 以保障规划的长久性、完善性。

二、创新环境系统管理机制

建立以“实时动态监测、评价分析及科学研究、综合决策和快速反应”为一体的环境管理体制。以环境资源保护的整体性特征和一体化为要求, 整合环境资源的管理职能, 推进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统筹协调机制, 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标准, 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建立以企业、集团为代表的第三方环境资源管理体制;开展各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验收及环境影响后评价。

三、推动区域协调统筹合作

根据《沈阳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 加强苏家屯区与沈阳市其它区县以及周边县市的信息互动, 推进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下的生态产业发展与大型机场设置的圈方面合作。建立区域联动及监管考核机制, 实习区域统筹合作机制的创新, 建立完善的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指标体系, 通过组织开展区域内的生态联合执法检查, 进一步落实区域联防联控规划的各项任务。

从区域统筹的角度考虑, 实施严格环境准入制度, 建立信息共享与信息通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会商机制;重点区域的新建项目应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最严格的环保要求来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引导区域内环评及重点产业发展环评, 促进新的合理布局;提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发展清洁能源, 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实现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

四、推进城乡统筹联动机制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 将居住空间、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与公共基础设置配置合理布局与规划, 着力推进城乡规划、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建设。早日将“路网”“电网”、“水网”、“气网”、“生态网”、“信息网”覆盖城乡, 构建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统筹机制。

联动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工作机制, 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不断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体系、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差距。抓好农民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 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建立功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改革, 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 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3]。

五、推进区域流域环境管理

强调进一步强化区域的生态系统管理机制, 针对流域开展一级生态管理, 将行政、市场及社会调整机制综合运用起来, 共同解决当前资源紧张、生态保护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经济发展中, 从生态系统保护角度出发, 应以“生态优先”为原则, 进一步完善制度与相应的政治体系, 使人类的社会活动规范化, 以期达到政府管理体制逐步代替传统市场体制。以强化生态文化教育制度为核心, 以生态经济激励制度及生态环境保护法的落实为途径, 为人居生活环境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实行节能减排制度、政绩考核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 以制度规范行为, 引导发展。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经之路。在共建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 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永续发展就要创新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机制。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共处,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牛勇平.生态文明相关研究评述与展望[J].发展研究, 2011.

[2]余永跃, 王世明.论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J].中州学刊, 2013.

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篇11

首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发展动力源泉。办好一所学校,体制机制最重要、最关键,比单纯依靠政府优惠政策更持久、更长远。我们可以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建立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探索建立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推进中高职在培养目标、学历层次、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方面的衔接,在与跨国企业、境外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研究、选择、探索和尝试。如果能做到敢于突破、大胆创新、推陈出新,充分发挥公办院校、民办院校、企业等各方优势和特长,跨越影响学校事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体制性障碍,就一定能焕发出类似于“公办学校,民办机制”“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之下的活力与动力。

其次,注重吸收管理理念,结合实际逐步推进。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肯定会人心涣散、事业滑坡,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资金、技术、项目、资源的效能也将难以发挥。因此,托管也好,合作也好,衔接也好,改制也好,学校从中真正学到的应该是职教理念和管理经验。理念先进了,模式创新了,管理加强了,架构合理了,软实力才能得到提升,才能产生好和高的效益。当然,机制改变、经验借鉴、管理加强也应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不能照搬照抄、囫囵吞枣。同时,应注意做好与现行学校体制、政策之间的衔接工作,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各种疑虑,自觉转变观念,积极投身改革,切不可盲目发号施令、简单粗暴、一改了之。案例中托管办学遵循了“三个分离”原则,以及托管期间学校名称和建制不变,学校人员事业单位身份不变,原投资渠道不变,办学经费只增不减,因托管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职教中心发展等措施,也正周密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

第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长远智力保障。体制机制是灵活的,要靠人去创新;托管合作是有期限的,要靠人去延续;管理模式是变化的,要靠人去适应;发展资源是多元的,要靠人去挖掘;教育教学是动态的,要靠人去改革。因此,广大干部和教职工的素养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智力保障。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吸收管理理念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和团队建设、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与合作单位共同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教学团队、互派人员到合作单位任职锻炼、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途径,促进管理干部和教师的素养提升,促进相互之间的理念沟通和文化交融。通过开展校长和中层干部聘任制改革、扩大学校在教师聘任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完善教职工岗位绩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等方法,营造有利于管理干部脱颖而出和优秀师资集聚发展的良好环境。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章亦华)

在线教育体制与机制探索 篇12

1.1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 (以下简称“地平线报告”) 是美国新媒体联盟 (NMC) 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联合发布的。美国新媒体联盟由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组成, 以追踪国际范围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为宗旨。地平线研究项目始于2002年, 每年发布一版, 目的是在国际范围内追踪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预测和描述未来五年全球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信息技术。

《地平线报告 (2013高等教育版) 》中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近期 (1年内) 为MOOC和平板电脑;中期 (2~3年内) 为游戏和游戏化及学习分析;远期 (4~5年内) 为3D打印和可穿戴技术。《地平线报告 (2014高等教育版) 》谈到未来教育的发展焦点:近期 (1年内) 为翻转课堂及学习分析;中期 (2~3年内) 3D打印、游戏和游戏化;远期 (4~5年内) 为量化自我、虚拟助手。我认为其中比较有价值的是学习分析, 所以我想我们今天的主题跟美国的报告不谋而合, 当然, 3D打印、游戏和游戏化这些技术将会在未来逐步兴起。

报告同时给出了加速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关键趋势:近期的趋势是社交媒体, 包括整合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中期趋势是基于数据学习和评价, 学生从消费者到创造者;从长期趋势看, 要有应对变革的敏捷方法, 特别是在线学习的演化。其中有两句话我专门做了记录, 一是“在线教育被看做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关键策略”;二是“在线教育要产生最大影响还需要至少五年的时间”。所以我们现在做的是很具有前瞻性的工作。

1.2国际三大平台

《纽约时报》撰文称2012年为MOOC元年。美国以Coursera (https://www.coursera.org/) , edX (https://www.edx.org/) , Udacity (https://www.udacity.com/) 等为代表的MOOC平台 (见表1) , 及其背后的高水平大学领跑在线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目前, MOOC全球注册用户1 000多万, MOOC很热, 还只是在过程中, 作为一种技术, MOOC也有其生命周期。

M O O C可谓业界学术界的强强联合。e d X由Wendy Cebula担任主席兼COO;Anant Agarwal担任公司CEO, 并专注于联盟战略事务。Coursera则由担任了22年耶鲁大学校长的Richard Levin出任CEO, 这为MOOC注入了一剂强心剂。Richard Levin有丰富的在线教育经验:他在2007年启动了Open Yale项目。以他在学界的影响力, 对做大在线教育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 各国MOOC平台纷纷涌现, 包括Future Learn, iversity, FUN, OPEN 2STUDY等。在线教育公司2U于3月28日成功上市,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 面向高校提供在线课程、学位解决方案, 用户包括伯克利大学、南加州大学等, 其2013年的营收同比增长49%, 达到8 310万美元。MOOC掀起了教育的革命: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创新, 对当前教育管理和运行模式提出挑战。

回到我所负责的“学堂在线”, 截至2014年5月16日, 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课程有23门, 选课总人次21.2万, 注册用户13.6万, 每天增长40万用户记录。

1.3 国际、国内企业纷纷行动

2013年, 中国在线教育的风险投资是1.97亿美元, 美国是13亿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 美国教育技术创业公司共融资5亿多美元, 是过去5年融资最多的一季;2014年3月, YY宣布把教育业务分拆出来并启用全新域名, 计划未来两年内投资10亿元;2013年8月, “淘宝同学”正式上线, 淘宝网也试图在在线教育的市场中分一杯羹;2013年11月, 新版QQ推出教育功能;2014年3月, QQ群推出支付功能。

1.4 国际上顶尖高校MOOC学位、学分纷纷试水

2013年, 佐治亚理工联合at&t, Udacity推出全球第一个MOOC计算机硕士项目, 学费不到7 000美元, 线下为43 000美元, 两者差距非常大;2014年1月的调查问卷显示, 97%的学习者会将此项目推荐给其他人, 2/3的学习者表示学习感受超出他们的预期。马里兰大学2014年9月将推出“科技创业”在线硕士, 项目周期15个月, 共有10门课程, 30学分, 每3个月完成2门课程, 费用19 500美元, 其特色是100%在线, 拥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全力打造的科技创业校友圈。哈佛商学院也面向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推出了暑期MOOC学分课程。总体而言, 我们比美国落后一些。

1.5 国内MOOC乱象

将视线转回国内, 引用教育部高教司一位领导的话, 是好景象, 乱景象。乱象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将录好的精品课切成十几分钟的片段, 就称之为MOOC。这不是我理解的MOOC, 我认为MOOC不是传统精品课或公开课的简单修改。对MOOC的理解,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至少和原来的精品课程不一样。课程的发展有3个阶段 (如图1所示)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MOOC, 完全脱离了教室的束缚, 希望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MOOC的制作可以通过录屏的方式, 也可以是动画的方式, 也许完全不在教室里录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这门课压根儿就没有进过教室, 刚刚在湖北拍过编钟, 下周将要去泉州录制,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生动活泼地呈现教育内容。我们将电路原理重新建构知识体系, 它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讲解, 短至53秒, 长的十几分钟, 每个视频里面都有嵌入式问题, 还有大量的网上互动, 后面还有考试, 它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 而不是把一门课录下来放在网上。

1.6 捍卫教育主权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特别关注的:对于教育主权的捍卫。全世界各国都有地理课, 如果日本人开发地理MOOC, 钓鱼岛在课程中就属于他们的领土, 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在学日本的地理MOOC, 会造成很严重的问题。此外, 还有意识形态的问题。

1.7 MOOC的冷思考

在国内外形势中, 我最后要说的是冷思考:MOOC不是全部, MOOC不是万能药, 它对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知识的学习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还包括技能的培养、品行的引领和人脉关系的建立, 而且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MOOC, 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MOOC。这个冷思考是需要的。

2 清华的脚步

2.1 组织机构

2013年6月, 清华大学组织召开了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 这是首次对外公开发声, 更多的是内部机构建设。清华大学成立了在线教育领导小组, 由校长本人担任组长,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研究生院、教务处、校办、人事处、出版社、团委、宣传部等都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 我本人是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学校成立了在线教育办公室, 这是一个行政部门, 我本人担任这个办公室的主任和学校副秘书长, 统筹协调全校的院系部处以及产业在线教育相关工作。同时, 学校还成立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 由副校长担任主任, 我和计算机系与教育领域的负责人负责。学校从2012年开始做战略研究, 目前逐步明确了基本原则:学校投入, 院系负责, 教师发力, 学生参与。在开始的几门课, 都是主管副校长领衔, 召开院系协调及课程推进会, 我们以这样的毅力来探索在线教育。现在, 流程有所简化, 由各院系来协调。

2.2 学校政策

2014年1月, 学校发布了《关于公布<清华大学关于加强在线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意见》明确了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具体部署。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 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在线教育工作。对在线课程首次开课学期期间的工作量给予对应传统课程3倍的认定。为配合教师在线课程的设计制作以及课程上线后的教学辅导工作, 学校可为每门课程配备1~5名助教。探索本校学生选修学校认定的在线教育课程。在任课教师同意的基础上, 本校学生可以注册选修本校开设的在线课程, 完成所有网上学习环节及任课教师要求的其他辅助环节后, 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可探索认定其他高水平大学的在线课程学分。我们已经完成了伯克利大学MOOC的认定, 学生2/3的时间用于MOOC学习, 1/3的时间用于课程讨论。这个文件的最后一句话:“积极推进在线教育工作是学校面向未来的战略部署。”这是我们开展在线教育的尚方宝剑。

2.3 学堂在线

2013年10月10日, 清华大学正式对外发布学堂在线MOOC平台 (www.xuetangx.com) , edX主席参加了仪式。学堂在线基于edX开放原码开发, 修改代码20万行, 增加6万行, 完成了国际化和本土化, HTML5视频播放器、课程搜索、可视化公式编辑、编程作业自动评分等特有功能。目前开设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内的多所国内外高校课程, 清华大学已经开展30门MOOCs制作, 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好评。

学堂在线有四大特点: (1) 平台具有多元化的用户地域分布 (如图2所示) , 地域分布与网民的分布密切相关。 (2) 平台的国际性。我们把平台的国际化作为区别于国内其他平台的显著特点, 充分利用更多技术与更多国际名校的课程推进平台建设。 (3) 平台的研究性。平台与课程一体化是其另一大特点。我们认为, 只有平台的内容相互配合才能有最好的用户体验。 (4) 平台的持续性。平台的投入非常巨大, 所以我们认为其建设应该是政府扶持, 大学主导, 企业参与, 开放共赢。

截至2013年秋季学期末, 课程完成情况见表2。其中电路原理课程有150多个国家的学生在学习。

2014年4月, edX与学堂在线平台达成协议, 将edX平台的课程唯一授权学堂在线平台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行使用。

在标准建设方面, 清华大学发起并拟定了MOOC课程制作的行业标准, 目前正在审订中。我们的很多想法可能还不成熟, 但大方向是对的。

3 格局的形成

Coursera融资金额累计达到8 500万美元, Udacity达2 110万美元, edX达6 000万美元, 这样巨额的投入, 显然不能只靠政府解决, 应该引入市场机制。

接下来的内容是本次报告的核心内容, 我们应该形成怎样一种模式, 才能给全国的大学提供可持续的服务?2013年12月17日, 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设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通知》, 批准成立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4月29日, 召开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高教司等领导出席大会。我们为全国40余所高校与机构提供了为期一天的在线课程制作免费培训。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在讲话中对中心发展提出了几点要求: (1) 发挥好智库和创新引领作用; (2) 形成在线课程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服务我国在线课程建设实践; (3) 大力推进在线教育学籍、证书、学分、学位政策研究和制度设计; (4) 大力开展在线教育的培训和交流, 推动高等教育战线深化基于网上开放课程建设和共享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教育教学改革; (5) 开展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理论、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共享应用研究; (6)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践。在讲话中, 她明确表示学堂在线是中心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的平台。希望中心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在线教育学术研究中心,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在线教育合作基础, 国家在线教育事业的重要咨询机构。研究方向包括国家在线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在线教育相关技术研究、在线课程的设计研究、在线教育管理与运行研究、在线教育知识产权研究等。

以学堂在线平台为载体, 以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为一翼, 充分发挥行政资源的力量;以慕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一翼,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力量, 共同探索在线教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如图3所示) 。慕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由若干大学参与投资, 由若干个风险投资企业参与, 是团队成员持股的现代企业。公司是全球投资, 中国只占其中一部分, 这样的模式才可能汇集全社会的优秀资源, 包括资金资源、人才资源、机制资源。在未来, 我们会紧密依托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和各高校共同研究, 一起做好成果共享, 同时, 让更多的优质资源在高校里得到共享。除了高校课程外, 这个平台同时还有中小学课程、教育培训课程, 后续还要开发职业教育课程, 它是一个全口径的平台, 而且每一类都由独立运作的公司开发。一体两翼要坚持三原则, 第一, 不能只求自身发展, 要国际国内统筹资源;第二, 平台与课程一体;第三, 市场与行政协力。

平台的私有云架构如图4和图5所示。

未来的学堂在线课程生态圈以学堂在线为中心, 为更多的学校、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优质资源 (如图6所示) 。

4 探索性工作

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试点效果良好, 已经完成了两个学期的对比实验,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在两个60人的机械学院的两学期的对比实验中, 我们发现, 优秀率提高了一倍, 不及格率下降到原来的一半。电机系副系主任于歆杰说:SPOCs是在线教育在校园内真正的价值。截至2014年4月27日, 学堂在线上线200天, 共计产生52 257 314条数据, 每天新增40万条数据, 随着用户增多, 预计到2014年年底每天将新增百万量级数据, 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行为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大数据分析为改进作业设计提供了精细化参考, 我们还进行了学习者类型、线上学习等分析。为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 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1) 推广培训:开展高校教师免费课程制作培训, 持续、高质培训辐射全国更多教师。 (2) 学分互认:着力探索高校间MOOC课程学分互认,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制度保障。 (3) 资源共享:2014年秋季学期, 青海大学水电学院学生将学习电路原理MOOC, 每周本地教师组织一次大课, 进行重点提示、典型习题讲解和答疑。

上一篇:培养目标及模式下一篇:阐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