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及模式

2024-09-23

培养目标及模式(共11篇)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1

摘要:现阶段, 法学本科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是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本文提出在大学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针对法学的特点, 应当把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通识基础的职业法律工作者这一层次。基于此, 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育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互动式教学,司法考试,职业道德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 高等法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二为一, 法学教育并非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阶段。在高校教学中, 没有一个明确的观念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 法学院成为远离尘嚣的经院式教学阵地, 造成的现状是毕业生既不通实务操作, 也不精通法学理论, 法学人才的低层次饱和相当严重。

法学教育应该是培育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 法律实践和历史教训告诉我们, 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教育将迷失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具备法学教育背景的法律职业者也无法构成同质的法律职业群体, 难以形成共同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环境。在本科法学教育阶段, 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法律程序方面的训练以外, 还必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 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不可能, 也不应当相距甚远。

由于观念上的缺失导致法学本科理论教育与培养技能相分离, 主要表现在:第一是在教学方法上还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 不重视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由于我国是采用大陆法系的成文法模式, 决定了课堂主要以对学生进行注解式的系统理论讲授为主, 重点在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 缺乏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观念。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补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扔笔记, 他们记了大量的机械的概念和生硬的法律条文, 一接触到实务便一头雾水。第二是教学与实践没有形成良性互动, 虽然每个法律院系在四年的本科教育期间都会安排至少2个月左右的专业实习时间, 但由于就业的压力, 这个时间被学生用来复习考研、考公务员及参加其他一些技能考试, 实习往往流于形式, 学生没有练习实务操作能力, 对于理论的掌握还是停留在书本上。因此, 近年来法律实践部门普遍反映法律院系毕业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对法律实务运作方式不了解, 在短期内不能进入角色, 而毕业生们也深深体会到在校接受的法学教育的封闭性与局限性。可见, 经过四年高等法学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司法实务的需要, 法学教育与实际司法运作存在着一定距离。

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模糊是问题存在的根源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希望获得的结果, 直接决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是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灵魂。笔者认为, 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是造成法学教育尴尬的深层次原因, 必须对我国的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认真思考和准确定位。

从国外情况看, 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教育模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分离型;一种是混合型。分离型教育模式, 即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分离, 学生首先在高校接受的是素质教育, 其主要着重于法律知识的培养, 以受教育者获得研究能力为目标, 通过古今中外的理论、学说、著作的学习, 以求掌握法律的基本精神、发展动态以及思维能力, 为日后的法学研究、法律判例的创造夯实基础。素质教育结束后, 通过相关的考试, 学生再进入专门的院校或机构接受职业教育。比如在英国就是由专门的律师学院承担法律职业教育任务。另一种混合型教育模式就是将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法律教育的两个环节, 学生在完成了高等法律教育并通过有关考试之后, 便能够从事法律职业工作而成为法律职业人员, 比如美国的法学教育。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般是套用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 简单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从事政法实际工作的法律专门人才”。对法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职业道德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的是混合式模式, 由于当时的高等教育属精英式教育, 加之20世纪80年代的法律规定尚处于起步阶段, 法学领域急需法律研究人员, 而且在司法实践中, 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较为缺失, 所以是以通识教育, 或者说素质教育为重心。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客观现实发生了质的变化, 1999年高校扩招, 大众化的法学教育已成现实;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的发展, 法学专业日益成为一门显学, 除了传统的法学院校之外, 其他的综合类、理工类高校也纷纷设置法学专业并开始大规模招生, 导致法学人才质量良莠不齐。所以法学本科教育到底应当教给学生什么样的能力, 培养出什么样的法律人才这一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对于这一问题, 可谓见仁见智。

笔者认为, 针对法学这一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而言, 本科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应当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以职业教育为主, 即具有通识基础和职业定向的教育模式。理由如下:

第一, 本科生基本上都是出高中校门后直接进入大学校门, 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 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储备处于起步阶段, 这个时候大学给予他们的首先应当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也就是使大学生首先学会做人, 懂得做人的道理, 即“先成人、再成才”。这是大学接过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接力棒承担的则无旁贷的义务, 或者说, 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 在大学阶段, 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 而大学的这个责任的承担无疑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来进行的。所以, 那种提倡法学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笔者认为任何一所大学对学生的教育首先是基础的人文社科教育, 关注其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等等, 即使是实践性极强的法学院校也不例外。

第二, 因为法学与医学一样属于应用型学科, 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学生在毕业之后当然最好是走向专业对口的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及公司企业、政府部门的法律岗位等, 但上岗前他们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实务培训, 是离开学校后直接从事法律职业的, 这就要求法学本科教育在完成基本的通识教育之后, 应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中心任务, 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法律实务的操作, 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反之, 则我们的教育无异于纸上谈兵。

在科学教育目标指导下的教学模式

(一) 互动式教学法是教学的主要手段

教学方法是针对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法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社会科学, 决定了法科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律知识的基础性功能, 而且承担着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的操作性功能。笔者认为, 基于培养法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教学手段。简单来说, 互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 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 以师生双向互动交流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精心备课, 在课前设计好课堂上启发学生的事例、案例;或者事先给学生一些问题, 引导他们自己收集资料, 在课堂上主持学生的讨论。互动式教学强调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为中心, 在教师方面, 教师不仅要精讲课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重要的是须围绕一些社会现象, 一些典型案例来分析其中包含的法律问题。教师还可以在上课之前将下堂课准备学习的知识梗概事先告知学生, 使学生有机会提前进行预习和收集资料。在学生方面, 强调课前充分预习、阅读完教师所指定的书目以后, 举一反三式地主动学习。在互动式教学法的课堂上, 学生不仅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在阅读中不解或存疑的问题, 甚至可以提出不同于课本及教师的观点, 这样, 学生是一种能动的、蕴含创新意识的学习。此方法不仅适用于应用法学学科, 而且对理论法学学科同样适用。

(二) 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相结合是有效措施

实际上, 司法考试是联系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之间的一座桥梁。司法考试的目的是通过一项公认的相对更公平、更科学的选择办法, 将最优秀的人员吸纳到司法队伍中来。这项工作的基础是国家的法学教育。司法考试制度尽管是第二位的, 只反映需求, 但是应该、也必然会对法学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法学教育的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使得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相互促进, 而不是相互割裂。司法考试为法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使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们不得不倚重法学教育, 毕竟在这里有最完整、最正规的法学教育体系;反过来, 司法考试也使得法学教育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目标, 因为学生是大学最好的品牌标志,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是学校的第一目标。所以重视司法考试的导向意义,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法学教育资源, 提高法律职业者素质, 而且在促进法律工作者的同质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 教师应当关注司法考试, 关注考试内容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实际上, 这样的教学比较生动, 也是学生乐意接受的。而且目前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就业的门槛设置较高, 要从事传统的法律职业, 如法官、检察官、公证员、律师, 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所以, 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大大提高。

(三) 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是关键

法学本科教育不仅是要传播与普及法律知识, 培养法律实务方面的人才, 更是要塑造法律人的公正与正义的法律信念。在国家推进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中, 人们意识到, 仅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对于建设一个法治国家远远不够, 因为维持一种实在法体系, 有赖于那些对它的管理和执行负有责任的人, 如法官、警察和法律界人士的笃诚。所以, 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不仅是要传播与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律实务人才, 更是要塑造法律人的公平正义的法律信仰。早在20世纪30年代, 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就提出过, 法律人应当具备三种素质:第一是法律学问, 第二是社会常识, 第三是法律道德。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 也是最通俗的、最直接的关于法律人的通识标准。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从国外法学教育经验来看, 他们早已在不断探寻进行有效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美国在1972年“水门事件”后就认识到:法律职业道德只有从法律人养成阶段的大学法学教育开始培养, 才能使未来的法律职业者在专业水平提升的同时职业道德水准也得到升华。他们将职业伦理课程作为必修课, 要求法律学生花30课时以上学习律师们在执业时所面临的职业道德问题、律师的行为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职业道德指南的材料。

在我国,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内在联系到现在还被人为地阻隔起来, 国内的法学院系基本都没有重视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课程, 四年大学教育缺乏一套体系化的道德情操课程设计。我们的法学教育应像重视理论教育一样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比如用开设专门的课程、开展讲座、举办辩论赛等各种方法将职业精神教育推展开, 在各专业课的讲授中及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熏陶。如此, 才能逐步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 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 即“知之”到“信之”的态度或情感的养成才是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宪义, 张文显.二十一世纪中国法律教育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霍宪丹.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邵俊武.再论新时期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J].法学评论, 2004, 5.

[4]邱之岫.当代中国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之发展方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8.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考核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深化改革的持续进行,社会和企业对高等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即用型可持续发展人才,必须要能够培养出具备一定职业能力的人才,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提升高校自身的办学水平,扩大自身知名度。在这种目标和原则指导下,改革考核体系,努力构建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达到企业和社会要求,是广大高职院校必须要面临的直接问题,也是接下来高职院校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从工作角度论述如下。

二、职业能力培养考核模式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学生在面向岗位职业需求时所具备的完成事物的能力,它可以是某一职业或者某一个岗位的职业从业水平体现,也可以是面对不同岗位都能胜任的通用能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同时又不停发展的终身性可持续发展过程,社会的不断变化必然要求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在推行高校改革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和部门都在提倡工学结合,基于岗位的职业要求培养养生,这即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活动构建过程,符合社会的要求,值得大力提倡。但是,这种培养模式究竟能否达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需要我们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模式,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培养过程能真正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学校改革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全面而系统的考核必然可以让培养和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优化,实现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职教理念。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的特点

(一)将岗位实践能力的评价放在首位

鉴于岗位实践能力的高低与学生毕业时能否胜任就业岗位密切相关,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督促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的原始动力。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入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由具有一定职业技能水平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作为考评主体参与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二)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考核并重

对一些考核项目,采用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的方式,共同学习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合作精神。在考核时,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组别的考核成绩作为该项目个人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兼顾

新的培养考核体系下,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兼顾的特点,不再像过去传统的考核方式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向我们证明,过程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结果,而我们在过去的课程考核中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但是在新的培养考核体系中,我们对这一误区进行了改正,考核的最终结果也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构建

(一)考核模式的构建

针对专业设置和要求,邀请本领域内企业相关人员,专家和部分学生举行座谈会,共同就培养的自身定位与就业要求以及未来走向发表意见,共同制定一个可行的考核大体思路,然后组织校内专家再针对培养特点,拟订具体的考核方案。当然,还要注意信息的反馈与收集工作,不断完善。

(二)考核标准的确定

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考核体系构成中,考核标准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定要做到合理、全面、公平。制定标准时,要从专业角度出发,突出社会工作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要求和能力标准,以工学结合为基本手段,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过程中,有三点要尤为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有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标准;第二,企业对该体系有相应的考核要求,其考核标准的确定应重点考虑企业的要求;第三,培养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标准,特别是那些基础技能和拓展技能方面,对这些方面的考核标准的确定就需要在开始进行培养设计的时候,结合本地区专业建设的特点和特色,提炼出适合的培养考核标准。

(三)考核方式选择

考核应采用灵活的方式,结合行动导向培养法的推广,加大过程性考核的力度,形成由过程性考核的平时学业成绩与终结性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机制。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左右,期末终结性考核占40%左右。在过程性考核方面,可以结合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采用操作演示、方案设计、小组汇报及答辩、口试等方式进行;期末的终结性考核可以采用笔试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考核的执行与管理

考核的执行与管理要严格得到遵守,否则考核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在进行培养体系考核之前,不但所有的老师要明白考核标准和考核的流程,也要让学生对考核的目的,考核形式,考核方式以及考核的内容和考核时间了解清楚,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也减少学生无所谓的猜想,有利于他们把精力用到培养学习中来。其次,考核尽量注重过程而轻结果,增大过程性考核所占的比例,同时邀请学生和企业工作人员参与考核的执行过程,并让他们分别就考核过程和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考核过程完成后,所有的考核结果不但要告知学生,而且应该专门与学生就考核的结果进行交流,以就业能力为标准谈考核的得失,使学生更加明白考核的意义,进而针对每个人在考核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反思,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为全面的提升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包套图.对骨干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为例[J].职业.2014(09)

[2]闫晓前.浅谈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J].广州化工.2014(14)

[3]刘野,崔宝秋.高职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企业管理不断规范, 资本市场日益发达, 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 并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定位确定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各高校纷纷开始申办财务管理专业, 并于1999年开始招生。经过20年的发展, 各高校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出现了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不明确, 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目标差异小, 缺乏特色。查阅各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不同类型的高校对财务管理本科培养的人才目标定位多参照教育部的标准, 大同小异。研究型高校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有:“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单位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为各类企业 (含外商、金融企业) 、事业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各类人才”;“具有现代理财意识, 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既能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又能从事或组织会计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教学型大学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 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税务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可见, 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均过于概念化, 抽象化, 目标不明确, 且脱离目前高校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现状。

(2) 课程体系不科学。按照高等院校教育规律, 有了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才有可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正由于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过于概

!!!!!!!!!!!!!!!!!!!!!!!!!!!!!!!!!!!!!!!!!

度设计课程教学高度真实化的虚拟实践。

6.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 鼓励职业教师参与会计制度设计实践与科研, 组织有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收集或编写案例, 以便更新案例库。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琳.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历程:经验与未来发展[J].会计研究, 2008

(10) .

[2]陈富生, 邹国良, 汪小平.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

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7 (2) :44-47.

[3]谢忠前.改革高职教学模式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J].南方冶金学院学

报, 2003 (3) .

[4]钟世洪, 廖作鸿.我国制度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J].南方冶金学院

学报, 2005 (5) .

[5]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 (2) :84-87.

念化、抽象化和无差异化, 使得课程体系设置也呈现出大同小异的模式, 强调完善的体系。由于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是从原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中分离出来的, 在课程的设置上始终摆脱不了原专业的模板, 体现不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专业课程之间在内容上交叉重复, 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课程反复讲, 挤占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 各门课程的内容又相对独立, 知识体系缺乏相互兼顾和承接, 协调性差, 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 被动而机械地接受书本知识, 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目前, 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大多仍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在教学手段上, 虽然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化教学等手段, 但效果不佳。

(4)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财务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 但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推理, 实践教学薄弱。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将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理财等理论知识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连的实践环节。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实践经验欠缺, 财务管理本科的教学特点要求教师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技能, 具备“双师型”素质。目前, 担任财务管理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 多经历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人生历程, 具有较高学历 (硕士甚至博士) , 学科理论知识深厚, 但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较弱, 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知识, 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对实践技能较高的要求。

二、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 它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 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 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微观层面的实际工作, 因此, 本科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以应用型为主, 即培养应用型的财务管理人才。目前, 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义有:“所谓应用型人才, 即技术应用性人才, 应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设置应用学科专业;强化实践实训教学, 提高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 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 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 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管理服务的应用性人才”。以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义中都体现了“树立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一线人才的目标理念;树立面向应用, 依托学科的专业建设理念;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和树立激励人人成材的育人理念”。因此,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必须对社会生产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的了解, 对职业岗位 (群) 所需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进行分析。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也应突出这几个方面的理念。钱红光认为,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应该“成为未来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 (笔者认为还应包括理财规划师) 。这种明确的职业目标定位表明, 作为本科阶段培养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应该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财理论和专业知识, 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 主要从事较为综合、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因此, 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富有创造性, 对未来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财务管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较为综合、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怎样才能实现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呢?笔者认为, 首先应该以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职业目标定位为基础, 分析这些岗位的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以及达到这些能力所必需的知识结构, 然后, 按照知识结构要求, 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 以实现培养目标。这种教学模式, 即为“目标导向”教学模式。

三、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财务分析师、财务策划师、理财规划师等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呢?

以上几项职业中, 财务总监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涵盖了后几项职业的要求, 下面主要针对财务总监进行分析。财务总监是企业财务方面的综合管理者, 必须具备综合的工作能力。

(1) 理财能力。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总负责人, 理财是其工作的基本职责。理财工作包括: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 进行税务管理、筹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生产管理 (包括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物流) 、业绩考核、产品定价, 制定全面预算, 控制企业财务活动, 风险管理, 参与重大投资项目和公司战略决策等。

(2) 组织、协调能力。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机构的最高负责人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方面的能力是协调好各种财务关系, 包括内部的财务关系和外部的财务关系。这就要求财务总监必须熟悉各种政策、法规和组织形式, 妥善地处理好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企业与社会机构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使其达到动态上的平衡, 为企业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营造一个良性和宽松的环境氛围。

(3) 表达能力。财务总监在日常工作中通常将利用大量的计划、报告、总结和语言等方式, 表达自己的职业决断和决策建议。因此, 财务总监必须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要能用简短的语言与文字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且还要有极强的说服力, 同时, 还要掌握演讲、对话、谈判等方面的技巧和艺术。

(4) 决策判断能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决策,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最高负责人, 其决策、决断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财务总监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科学预测企业理财环境的演变, 准确判断现实经济环境, 熟悉企业价值链与增值过程, 对企业生存与发展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5) 战略规划能力。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制定发展战略, 财务总监必须具备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控制的能力, 即根据企业战略需要制定出服务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战略, 整合企业资源, 挖掘企业资源潜力,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6) 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企业内部管理带来了变革, ERP软件和互联网的运用, 实现了在线远程处理会计事务、网上融资、网上投资、网上结算、网上完税等,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管理人才必备的技能。

由以上对财务总监的能力分析可以看出, 财务总监的工作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或两个方面的能力, 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既独立又协同,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使这个有机体正常运行, 必须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体系予以保证。也就是说, 要求我们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经济、金融、法律、管理、会计、理财、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必须熟悉国际、国内有关政策、规则。

四、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想

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计划。要实现上述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应围绕培养未来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财务分析师、财务策划师、理财规划师来设置,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断改进和完善, 开设新的相关课程。当然, 通过大学本科4年时间的学习, 不可能走出校门就成为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学习。高度决定视野, 因而, 只有高的定位才具有前瞻性和全面性,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万丈高楼平地起, 大学期间的学习主要为后续的成长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建立系统理财理念。笔者认为,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 (包含文化素质课、计算机基础课等) 、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四大模块组成。实践教学不再单独设置一个模块, 成为独立的课程体系, 而应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中,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为, 财务管理是应用学科, 实践教学既是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实践, 在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理解和感悟。大一新生进校时, 通过案例介绍和沙盘实战模拟演练进行专业教育, 使学生对财务管理专业有个感性认识, 让他们知道将来可能涉及哪些问题, 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同时, 设计一个综合、复杂的财务问题留给学生 (如企业的并购、重组等问题) , 要求学生在大四毕业时完成设计方案, 作为毕业设计 (取代毕业论文) 。围绕问题, 开设类似“财务管理通论”课程, 简要介绍解决这个财务问题所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 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 (涵盖经济、管理、金融、会计、财务理念、财务管理环节等) , 使学生对财务管理初步建立一个系统、整体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开设各模块课程的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包括:会计学 (要求掌握借贷记账法、基本业务核算、会计流程等, 让学生建立起会计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学 (偏重微观经济学, 尤其要将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的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等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重点) 、金融学 (应侧重于金融市场方面的内容和国家相关的金融法规) 、管理学 (主要讲解基本原理) 、经济法、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等。专业主干课程按照财务管理环节设置课程体系, 包括财务理论、财务分析、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管理、成本管理、分配管理、预算管理、价值管理、风险管理、资本运营、财务战略、国际财务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展专业方向、就业取向、学生兴趣来设置课程, 其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学生根据自己将来就业方向, 为拓展和提升知识体系来选择课程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应将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网络模拟教学结合起来, 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梳理理论知识的同时, 设计有针对性的案例、情境、实验, 通过讨论、演讲、论文、模拟 (模拟股票市场、筹资方案策划和谈判、投资分析、模拟经营等) 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培养学生结构性思维习惯。开展各类财务管理知识竞赛, 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应以职业目标定位 (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财务分析师、财务策划师、理财规划师) 为导向, 在把握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前提下, 设计出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课程体系以及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 以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郭金凤.完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4 (14) .

[2]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王荣德.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与要求[J].人才开发, 2008 (12) .

[4]魏旭阳, 芦珊.浅论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9 (9) .

[5]曾清德.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7 (z1) .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4

一、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的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各方面要求在发生逐步的转变和提高,而形成应用型会计人才主要途径的会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使培养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适应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会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正确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现行会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存在着培养出的学生与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很多大、中专甚至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了的会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毕业时却与会计工作失之交臂,没有或不能从事会计工作,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在参加工作时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而在这时会计行业又在呼吁急需会计人才,原因是他们所拥有的会计人才知识结构陈旧,这就出现了会计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会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门因为学生不能就业而简单的判断会计专业面临“萎缩”局面,要减少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招生;而市场中却呈现会计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那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究竟应当是什么样的?学校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为什么不能在市场中就业?这里就突出一个应用型的问题,也是我们讨论和思考的主要问题,改变会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所面临的这种局面是我们所必须研究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市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的这种趋势,我们在这里专门针对会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二、重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实施应用型会计人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前提。

(一)影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因素

1、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它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将知识转化为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知识经济的到来,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为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知识经济时代要建立起应用型会计人才是资本市场支配者和企业生命主导者的新型理念。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改革开放的深化,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在潜移默化的变更着。仅仅核算、反映、监督经济业务运行的全过程并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已不再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知识经济要求应用型会计人才转变工作理念,树立全局观念,扩展企业理财思路,从微观的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中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5

关键词: 高校课程考核 教学模式 学业评价

高校课程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向,也是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动力或压力来源。面对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人们往往将其归因于扩招、师资资源配置不足等客观因素,缺乏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内部要素的审视与改革,特别是对于左右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考核方式和制度的反思。随着高等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迫切要求,部分高校长期以来施行的以卷面考试为主要特点的考试模式,越来越暴露出难以协调的弊端。

一、考核模式与学业评价功能的错位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测验与评价,客观衡量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学习成果。随着现代教育评价概念的发展,学生学业考核评价的功能由最初的证明性评价(Prove)向改善性评价(Improve)转变。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存在考核内容的片面性和考核方式的单一性等问题,导致学业评价应有功能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改善功能的错位

与选拔式的高考不同,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目标,应定位于育人而非选材。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强调通过检查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而非仅仅是区分名次。因而,高校学业成绩考核应具有两大基本属性:一是工具属性,即考核是手段而非目的;二是改善属性,即考核工作应围绕学习活动开展,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

由于应试型教育的惯性思维,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对于绝大部分课程成绩的考核均忽略了这两方面的功能。在学生管理层面,为了追求高效的、一致性的和相对公平的管理,高校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往往成为甄选优秀、评定奖学金等活动的主要依据。为了强调考试内容的规范化和一致性,教学管理部门在督促教师制订课程试题库方面也乐此不疲,并原则上限定期末考试成绩不低于特定比例的做法,进一步收窄了学生学业评价的过程性,使得课程考核仅仅剩下了测量功能。这种错位的学业成绩考核功能定位营造了“为考而学”的课堂教学氛围。

这种终结性的学业评价,虽然在形式上追求了标准化和相对的公平,但对于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的促进和改善却软弱无力。对于期末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临考前的突击复习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实际上,平时松松垮垮,临考前借笔记、找资料,自习室占位置,临阵磨枪,是高校内绝大部分学生的正常生态。尽管部分老师设置了课堂提问或期中测验环节,作为平日成绩评定的参考,但所占比例较小,且很难把握统一的标准。

(二)与因材施教的错位

终结性考核评价的实质,是对学生学习(记忆)结果的考核,主要反映了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并且忽视了学生原有的学业基础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而扼杀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这种相对单一内容的考核评价,随着入学学生群体的变化,尤其是大部分二本院校借由交流培养招生范围扩展到全国,考核的僵硬性与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形成愈发尖锐的矛盾[2]。尽管多年来人们对高考分省区划定录取分数线的做法议论纷纷,但毋庸置疑,目前的高考录取政策做到了最大的公平。而作为选拔式考核,高考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基础都是一个相对科学公正的区分。但是,随着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高考录取比例的逐年攀高,就意味着在中学阶段基础较差,或者尚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也进入了高校,开始了大学的学习阶段。

“因材施教”无论对于哪个阶段的教学而言,都是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教学原则。正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实行因材施教,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高校部分课程施行的“一份试卷定成绩”的做法,忽视了班级内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无益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形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更谈不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与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错位

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既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改革的明确要求,又是当前高教改革的一致共识。但遗憾的是,目前高校课程的考核模式却与素质教育的主方向存在明显的错位。各高校对于各专业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及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虽然不尽相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内容也有很大差别,但基本上都包括该门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三项重要的内容。只是,在教学目标的考核上,目前的考核模式仅仅关注了知识目标达成的考核。尽管在试卷内容设计上要求了综合分析类型的题目所占的比重,但因为平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该方面的体现,实践中依然还是属于对知识点记忆能力的考核。

二、学业成绩过程性评价的改革与实践

鉴于目前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以动物生理学理论课的教学为试点,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实施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性、综合性评价[3][4]。首先,我们将课程的总评成绩中平日成绩的比例增加到50%,弱化期末考试试卷成绩的比重,以期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平日成绩的组成,除了考勤成绩外,主要取决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数”。教学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授课教师提供的授课计划,在授课教师指导下准备PPT。课堂教学时,每次课安排两个小组的同学上讲台展示,由其余同学针对其授课水平投票评选出优胜组,进入下一轮的竞争。学习小组每次所获得的投票数累加起来构成该小组平日成绩的“点数”。教师在学生讲课之后主持提问质疑环节,并根据所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和学生回答情况,增减所参与小组的“点数”。

近两年的实践表明,这种考评方式充分体现了学业成绩评价的过程性、综合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每个小组要取得较好的平日成绩,需要小组内各成员分工协作,认真学习和准备。只有那些协作良好、演练多遍的小组,才能每次从与对手小组的比拼中获胜,获得最多的平日成绩“点数”。暂时落后的学习小组,也可以通过后续的提问环节增加自己小组的平日成绩。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近几十年来,素质教育成为人们教学改革的共识。高教改革在引入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方面突飞猛进,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慕课和高校多媒体建设的发展,极大地优化了高教课堂的教学环境。然而,在深刻影响教学效果的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层面如果不能突破固有思维,指向教学环境优化方面的努力就会功亏一篑[5]。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学情,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有赖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及与其配套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改革。

参考文献:

[1]高凌飚,钟媚.过程性评价:概念、范围与实施.上海教育科研,2005(9):12-14.

[2]刘宗柱,林于凯.高考录取率的变迁与高教课堂改革.考试周刊,2016(47):2-3.

[3]刘宗柱,宋晓军.主持人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论坛,2016(20):133-134.

[4]刘宗柱.主持人型翻转课堂实现学业成绩的多元化评价.考试周刊,2016(25):162-163.

[5]刘莉莉.高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功能缺失与回归.教育教学论坛,2015(16):44-45.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特色名校工程(XDSJP2013029,XJG2016046)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6

1 中等职业教育加强能力型和技能型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各种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已经非常明晰, 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学科型”教学方法基本沿用普通高教的做法, 以灌输学科知识为宗旨, 注重各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 讲求各学科之间的前后衔接, 强调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传授, 忽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显然, 这种教学模式不可能达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因此, 加强能力型和技能型教学模式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扩容对中等职业教育冲击的不断加大, 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素质整体下滑。面对文化基础如此低下、学习积极性如此低落的“应试教育”失败者, 如果仍然按照“学的科型”的教学思想实施教学, 单向灌输学科知识, 势必让这些想通过学习一门专业技能、谋求一份职业以在社会立足的中等职业学生感到莫大的失望, 导致学习自信心缺乏, 学习积极性大受打击, 学习效果微乎其微, 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从而带来学生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因此, 加强能力型和技能型教学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解决目前学生生源素质偏低矛盾、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出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尖锐,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 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状期待职业教育, 因此, 加强能力型的教学以培养真正的技能型人才, 是时代赋予中等职业教育不可推卸和刻不容缓的使命。

2 能力型培养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教学模式包括构建课程体系和采取的实现方式两个方面。从中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出发, 中等职业教育能力型教学模式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内容。“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 它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组成, 能力型的教学体系应根据市场需要, 围绕岗位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和技能培训, 对准市场设专业, 对准技能进行培训, 对准实践需要抓教学。

2.1 能力型的教学模式目标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是职业、方法、社会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和谐统一, 既要让受教育个体掌握专业技能以顺利就业, 又要考虑为其奠定一定的发展基础, 并要实现其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因此, 中职教育的教学必须全面兼顾能力的三个方面: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专业能力培养, 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加强方法能力培养, 从生存、适应的需要出发强化社会能力培养。

结合教育特点和生源特点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的社会地位, 职业能力的三个方面的标准可作如下定位:专业能力定位在正确、熟练使用工具, 掌握操作方法, 了解工作对象, 熟悉工作过程这一层面上;方法能力定位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自主提高的层面上;社会能力定位在可进行相近专业的岗位转移、有健康完整的人格和心理、能正常进行社会交往的层面上。

上述能力定位, 是中等职业教育能力型教学的标准。过大的能力范围或过高的能力标准, 将会导致教学实施陷于时数不足或效果不理想的状态, 最终难以实现技能培训的初衷;另一方面, 能力不完整或降低能力标准, 将会导致教育目标的偏颇。特别要防止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 一味强调专业能力, 忽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的倾向, 这种做法, 无疑是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功能简单等同于“就业培训”。

2.2 能力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1) 综合型教学模式的组成。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统一, 因此, 教学模式体系也应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 在教学内容上, 它的构成不能只有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 还应有职业素质课如职业道德、职业礼仪、就业指导等和综合素质课如心理、人文、公共关系、人生观、价值观等课程或内容;在课程形式上, 有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型”课程和以职业能力应用为核心的“任务型”课程等。

(2) 整合型的教学模式。与普通教育的“学科型”教学体系不同, 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 以获取工作过程知识。这必然要求打破原有以学科为主线构建的知识体系, 将知识融入工作过程中, 根据工作的要求和过程的顺序重新整合。

(3) 能力型教学模式的目标。中等职业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能力, 这是一种综合能力, 包括知识、技能、方法、个人素质、社会关系等方面和道德、态度、毅力、情感、团队意识、责任意识、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显然, 单纯的知识型培养目标难以达成这一综合能力, 因此, 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最终落脚点构建教学模式的体系。

(4) 应用型教学模式的内容。学以致用, 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 专业教学与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 应用型的课程内容不可或缺。

(5) 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要求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掌握高深的理论, 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做”和“如何做得更好”的方法。“做”就必须有“实践”, 在“实践”中学, 而且有些知识 (如工作过程知识) 也只能在做中学。因此, 实践教学是能力型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十分重要的手段。

(6) 仿真型的教学环境。人在不同环境下所获得知识的效率、效果是不同的。既然是在“做”中学, 那就必须创造“做”的环境, 这一环境应与实际应用环境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7) 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建立全面的、综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是中职教学模式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是面向全体的非选拔性“成人成才”教育, 是让受教育个体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的教育, 因而, 其评价体系也必须体现这一特点, 在注重专业能力评价的同时, 不能忽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评价。既要对智力因素进行评价, 更要对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既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更要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评价, 目的是通过评价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3 能力型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1) 制定符合教育规律和工作实际的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 是实现能力型教学模式的前提。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关键是从实际出发,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1) 从岗位工作实际出发。课程设置应反映工作实际的能力需要, 对职业能力形成起到真正的作用。不可否认, 职业教育往往滞后于生产实际, 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将这种滞后度和非真实度减到最少; (2) 从教学实际出发。教学应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 采取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多种教学模式, 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最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2) 建设高度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能力型教学模式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 过多地依赖企业进行实践训练, 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行的, 只有立足本校, 扎实地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内实训基地, 才是实现能力型教学模式的必由之路。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应体现“系统性、兼容性、真实性”三个基本原则。系统性是指应以一个专业的核心技能, 或一个核心工作过程为主线全面规划建设, 不要零敲碎打;兼容性主要是从教学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出发, 规划建设时应考虑可兼容相近项目的实训;真实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硬环境”要真实, 也就是要“形似”;二是“软环境”要真实, 也就是要“神似”, 例如, 工作规程要真实、工作状态要真实、教学案例要真实等等, “形神兼备”应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3) 建立“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是实现能力型教学模式的保证。中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决定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教育目标能否实现。而现实情况是,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来源是大专院校毕业生, 受的是“学科型”教育, 专业实践水平相对较弱, 因此, 建立“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是目前中职学校能力型教学模式较为艰巨的任务之一。在目前条件下, 建立“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主要途径有:校企合作, 派出老师参加专业实践;向社会聘请业内人士充实专业师资队伍;教师参加职业培训, 考取技能等级证书;鼓励教师获取非教师系列的本专业技术职称等等。在加大“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 建立专门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也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7

以上种种说法从不同侧面描绘了高职的某些特点, 但并非其本质特征。决定教育类型、层次的是对应培养人才的类型和层次.当然这是就培养目标而言的, 并不意味此类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此类工作, 因此把握高职的本质特征应从研究培养目标人手。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各行各业基层直接参与组织、实施、保障生产 (流通或服务等) , 为社会直接提供物质产品或各种服务并“承担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负责性工作” (引自《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此目标描述了人才类型的特征 (说明它与另一类高等教育的区别) 以及人才层次的特征 (说明它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 。这类人员所承担任务的特点是主要从事与科学原理、概念的应用及实际操作有关, 又较为复杂、较为负责的技术性工作, 其工作场所多数在现场, 因此其态度、知识、技能等构成往往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在高等教育共同的基本思想政治品德教

育的基础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充分重视职业态度的逐步养成。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不仅要为用人单位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 而且要“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今价值体系多元化的形势下, 鉴于青少年的实际思想道德状况,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更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落实国家对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但高职学生要通过他所从事的职业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他的思想政治品德应具体体现在他的职业态度中。职业态度的外延比职业道德更广, 它不限于工作态度, 总体上包括怎么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体表现在对人 (集体、他人、自己) 、事 (工作、学习等) 、物 (产品、设备) 等的态度。职业态度与职业工作的特点密切相关, 由于高职所培养的人才需在现场与各种人、事、物打交道, 并通过此与自然、社会发生密切的关系, 因此其职业态度就更为重要, 范围也比较广泛 (如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等) ;由于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要承担技术较为复杂、责任心强的工作, 对其职业态度的要求也更高, 不仅是“顺从”, 且力争达到“认同”以至“内化”, 使之处于自律状态。职业态度的培养需通过认知教学、情感陶冶和行为训练, 因此既要开设必要的教养课程,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又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并通过全部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加强行为训练及考评反馈, 逐步构成职业所要求的意识、心理素质与基本行为规范。

2 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 掌握主干技术, 侧重实际应用。

高职所培养的人才其主要任务是运用有关的科学原理、技术去处理在组织、实施、保障生产过程 (或流通、服务) 中所遇到的各种较为复杂的技术性问题。因此, 一方面要充分重视职业领域所要求的主干技术 (可能有若干项) 和与之有关学科的学习.使之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文化素养, 扎实地掌握所从事的职业领域的主干技术, 能充分理解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地在工作中综合应用。不能简单地认为高职的特点就只是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 要重新认识高职理论教学的功能。主干技术及有关学科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以认识世界为主要目的, 过分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 而应强调主要以应用为目的, 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及技术去分析、判断、解决现场的各种技术问题。要提倡实、学融合, 开发把理论、技术、技能、系统地融合在一起的课程。使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3 与形成职业能力相关的知识面要宽, 侧重综合运用。

由于现场要处理的人、事、物往往需要应用多种学科知识, 因此在加强主干技术及与之有关科学学习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相关知识面。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相关技术, 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 除了要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主干技术外, 还需要对应用的对象有所了解;又如广告、装潢公司的美工人员不仅要具有美工专业能力, 还要会电脑绘图, 懂得策划、营销等。二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学科与人文学科的适当交叉。工科学生要学一点必要的经济、法律、社会、管理的有关知识;文科类学生也要学一点必要的相关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要求应是宽而浅, 侧重于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不能需要一部分有关知识就学一门完整的学科, 且各自自成系统, 那样主次不分, 学习内容过于庞杂, 达不到预期效果。适宜的方法是开设一些学时少的小课 (或讲座) 及将几部分相关知识整合起来的综合课, 并加强综合应用的训练。相关知识的学习虽学时不多、深度较浅, 但在基本素质的培养及职业能力的形成中必不可少, 这方面往往容易被忽视。

4 具备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由于这类人员在现场工作, 或是指导人们的合作与协助, 因此, 必须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包括口头和书面) :必须善于与人沟通, 既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又要学会如何使人们理解、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必须善于与人合作共事, 懂得关心、尊重、爱护别人, 学会和各种年龄、思想的人群相处, 取得别人的理解和协助。要真正做好基层的技术工作 (或提供服务等) , 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本身, 高职教育对此要予以充分重视。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等多种渠道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品德和能力。

5 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

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实务知识属经验知识, 包括“事实” (知道物体、事物的性质及其名称、符号等) 和“程序” (知道在特定的情境中做什么, 按怎样的步骤去做) 。一个特定课题的知识往往是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的相结合, 二者的关系是非层级性和非排他性的。由于高职所培养的人才往往和实际操作过程相联系, 因此在充分重视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主干技术学科学习的同时, 也要对实务知识的学习予以应有的重视。技能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顺利地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它不光指动手技能, 也包括智力技能, 如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协调关系、运算、写作等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 人们所需运用的技能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不可偏废、分割, 按照高职的培养目标, 培养高职学生应以智力技能、概念技能为主, 同时兼备必要的动作技能、专业技能。由于这些学生在现场工作, 往往需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别人操作, 不具备必要的动作技能, 是难以胜任工作的;由于他们不是操作工人而是较高层次的技术人员, 解决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主要依靠智力技能, 即使是智能型的操作人员, 他们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现场操作, 主要也依靠智力技能, 因此笼统地说高职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不够贴切的。职业能力的形成有五个要素———态度、知识、技能、历练 (经历和训练) 、即时反馈。前三者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还需要通过反复训练, 不断实践和即时反馈、不断纠正才能使之内化、形成能力。作为形成能力基础的三要素中, 态度是最根本的, 知识是最基础的, 但不是唯一的, 光有知识可能只会说, 不会做, 知识必须加上技能才能共同构成形成能力的基础, 因此, 高职必须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技能的形成不仅通过实践训练培养, 而且是所有课程的共同任务。

摘要:论述了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模式的特征。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8

CBE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任职教育, 具有四个典型特征:其一, 教学目标明确。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共同为培养学员的职业能力服务。其二, 教学内容打破学科课程体系, 采用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其三, 学习过程个性鲜明而灵活。其四, 及时反馈且评价客观。

2. 依据任职教育特征, 确立设计培养目标模型的思想方法

任职教育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 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 (以下简称“我校”) 三年制柴油机技术专业高职班为例,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柴油机运用与管理专业的定向教育, 因此, 在课堂上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育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从船舶实际岗位分析出发, 从与岗位任职需求相适应的船舶主机工作能力要求中分析出培养目标的要求, 属于典型的CBE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能力本位设计模式。笔者经过认真的研究与论证, 认为CBE设计思想与方法可以适用于我校柴油机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模型。

3. 深入企业调查分析, 准确把握岗位任职需求的深度和广度

从上述任职教育培养目标模型的设计思想中可以看出, 任职岗位是构建目标模型的出发点, 岗位任职对所需知识、能力与素质的需求程度是构建培养模型的关键点, 如何进行岗位分析与需求度确定是科学构建任职教育目标模型的重点与难点。这一关键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 任职教育目标模型的构建必然缺乏根基, 更无科学性、先进性与指导性可言。

4. 运用系统科学原理, 合理构建培养目标模型的结构要素

根据学校统一标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模型分总目标模型和分目标模型。在总目标下一般按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专业业务、身体心理四个方面确定分目标。由于任职教育培养目标模型的基本架构已定, 因此构建目标模型的实质性工作是界定各种各类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模型、分目标模型、知识、能力、素质及其支撑点的内涵、标准与要求。

(1) 规范人才培养目标模型格式。学校应根据单位任职岗位需求程度, 选取一个职业教育专业进行试点, 并在完成构建培养目标模型试点的基础上, 总结、归纳并下发相关规范文件, 分别对培养目标模型中的总目标、分目标、分目标模型及其支撑点的表述格式、内涵范畴、标准用语等做出详尽的统一规定, 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模型标准的通用性和指导性。

(2) 创新构建专业业务分目标模型结构。由于专业业务能力培养是任职教育的重点, 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要求, 本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 对此进行进一步分解, 在专业业务分模型能力要素中构建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两级指标体系, 使专业业务分目标模型更加具体化, 更具有可操作性。

(3) 增加对目标模型的“说明”部分。在目标模型设计中, 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的表格化等特点, 仅表述结论, 没有阐述结论形成的理由,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便于理解与掌握实质的缺陷。因此, 还应在人才培养目标模型中增加第三部分, 即“说明”部分。目标模型的“说明”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本专业岗位职责、任务与特点的分析;二是本专业岗位任职所需能力、素质和知识的分析;三是关于确定总目标与分目标基本依据的说明;四是关于具体支撑点内容程度、确定理由的说明。

(4) 解决不同层次目标模型之间的衔接问题。衔接问题主要有任职教育自身逐级层次之间的衔接、职业教育与企业任职岗位的衔接。在搞清企业要求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对培养总目标、分目标进行不同程度的要求来加以区分, 然后重点是通过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项目取舍或需求的权重来区别, 最终通过对支撑点的取舍优化, 搞好培养目标模型之间的有机衔接, 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与严重的空挡脱节现象, 有利于完善“晋训一致、逐级培训”的任职教育体系培养目标。

摘要:CBE人才培养模式, 指的是能力本位教育, 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模式, 具体是指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 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CBE模式是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具备从事特定职业岗位的全部能力。本文基于CBE模式, 详细探讨了专科人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对原有体系进行了修改, 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学生岗位任职需求的问题。

关键词:CBE,职教,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冯勇.CBE模式构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0, (5) .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9

金融工程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新兴综合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运用各种工程技术设计、开发和实施新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以实现风险管理。而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竞争的焦点已转向金融产品服务,如何以特定的金融产品解决实际金融问题,即金融产品化指向已成为金融业运作的主要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将要求金融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借鉴工程管理的思维,将现代工程方法和高新技术引入金融领域,综合运用各种工程的、信息的方法,及时设计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资理财方案。因此,金融业运行已离不开金融工程思想和技术的运用,其运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从目前来看,金融工程研究及应用的领域主要是:资本市场的研究与实践;企业估值和资产定价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公司财务的研究与实践;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实践;金融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仿真、近似计算等金融工程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等。

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中有大量的需求,他们可以到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非金融类大型企业从事金融工程相关工作,还可以到证券市场的监控部门工作,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金融信息系统和管理也需要金融工程的相关人才。

二、商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金融工程作为一个创造性很强的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金融专门人才的需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等学校自身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因此,高等教育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体现层次性和多样性。不同层次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类型的学校也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来说,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本科阶段主要是强调相对完整的知识与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培养通才型、应用型人才;在硕士阶段主要是强调知识的深度和实际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专业型、国际化人才;在博士阶段主要是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精深发展和专业研究、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作为商科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掌握现代金融理论、金融工具知识和数理工程知识,具有合理设计金融工具组合方案并进行定价分析和效果分析、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的能力,熟练掌握金融工程业务技能,能够在各类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各类服务组织中以及政府部门从事理财或经济管理,能够进行投融资风险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一,掌握较为扎实而宽广的经济、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性的汲取新知识的能力;第二,掌握金融工程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具备金融工具的设计、定价与分析的基本能力,具备从事风险管理与收益分析、金融工程咨询等服务工作的能力;第四,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第五,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第六,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第七,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并能从事简单的编程。

作为商科类普通高校,根据培养目标,金融工程专业的定位不宜过于强调专业性,而主要应定位在复合型、应用型上。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知识和特征主要表现在: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复合型知识结构;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地从事实际业务操作;完备的信息处理能力;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熟悉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三、商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跨学院联合培养

由于金融工程具有很强的交叉学科特性,综合性强,各个学校都应该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与相关学院联合培养金融工程人才。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属商科院校,应结合管理学院和会计学院的管理优势、金融学院的金融优势、基础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数理优势及计算机优势联合培养学生。这样,学生才能较好地掌握金融工程专业所需要的各个学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才能培养学生在金融工程领域较为出色的能力。

(二)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一般来讲,我国本科教学的传统做法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分析模式”,它强调的是垂直思考、抽象学习、简化分解、追求确定性、个人独自工作等,这对于打好数理基础是必要的。但金融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所以应注重试验与实践、教学与课堂讲授相辅相成,前者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也要重视案例教学。我们设置了金融工程案例研究,讨论金融工程实务,结合风云变换的金融市场来讨论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因此,在金融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让学生增加对金融工程实践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对相关问题有足够的理解和把握。

(三)树立团队意识,倡导合作学习

试验与实践教学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合作学习和小组工作结合。针对某个实际项目或实验,学生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几个学科的教师联合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该项目,从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锻炼横向思考能力与处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学会团队合作工作的配合等。这一方面满足了该学科交叉的特性,可以充分发挥具有不同优势指导教师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符合金融工程合作开发的基本要求,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四)注重阶梯次序,搞好不同层次衔接

金融工程专业人才是高级复合型应用金融技术人才,在培养方案设计上应注意本科、硕士、博士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要求,注意各层次间的衔接。本科阶段要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对接点识别能力的初步培养。在培养中夯实基础与关注发展潜力同样重要,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工具的基础上,对学生培养金融工程方法、意识、感觉是本科阶段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任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是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则注重从事金融工程课题的研究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就使得处于不同层次上的学生学习的重点有所区别,也能较好地满足不同阶层学生对不同层面金融工程知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J马歇尔W班塞尔.金融工程[M].宋逢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晋忠.不同层次金融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4).

[3]史永东,陈日清.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10

【摘要】目前的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中国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对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以培养目标达成度为导向的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论文详细阐述了以培养目标达成度为导向的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各个环节的制定和改革实施,并且从培养目标制定、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制定、课程和实践体系制定、教学方案制定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的方案,为我国经济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培养目标达成度;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引导式教学

1.制定以培养目标达成度为导向的经济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1以市场需求与能力培养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

在制定培养目标之前,要详细调研,与学生、教师和企业人员座谈,到别的优秀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调研。培养有全新的现代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全面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等)、优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和国际惯例的认知能力等)的经济类人才。后续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符,例如,企业管理、金融营销、国际商品市场等课程能培养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各专业课程能培养职业技能素质。

1.2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知识结构体系和能力要求要根据培养目标的情况进行设计,还要结合经济类各专业的特点来制定。其中,在制定知识结构体系中,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际业务知识等。在设计能力体系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的能力、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文献检索和科学研究能力、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等。

1.3根据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知识结构要求,设计“4+”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课模块 + 专业基础课模块 + 专业理论课模块 + 方法论课模块。学生通过掌握这些课程,就能掌握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例如在经济类的金融学专业中,方法论课模块设计金融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应用、经济分析软件应用等课程,专业基础课模块设计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

根据能力要求,设计4个台阶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块。从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逐步推进,各环节相互联系,建立全方位的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立体地、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4经济类各专业教师按照培养方案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和内容

授课教师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培养目标和方案的要求,学完课程内容,真正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以培养目标达成度为主导,实施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以知识结构达成度为导向,在理论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改革

(1)设计多元化的“引导式”教学方法

包括问题引导式、案例和专题引导式、兴趣引导式、热点新闻引导式、视频和优势教学资源课引导式多种教学方法,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或谈感想,有利于同学们学习到更多的经济类的实践知识。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优势教学资源”引导,包括以“Mooc”幕课资源、“微课”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疑问。

(2)课堂讨论中教师也进行“引导”

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获得真知。但学生的自主性交流并非放任自流。教师将学生自发的认识加以自觉地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讨论应有的功效。

(3)根据“引导式”教学模式的要求,各核心主干课授课教师要编写教学资料,准备“Mooc”资源和“微课”。

(4)课题组教师根据 “引导式”教学方式的需要,要补充和完善习题库。

2.2以能力要求达成度为主导,实施台阶渐进的能力培养

(1)实施台阶渐进式的实践教学

包括基本素质及技能实践教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实践教学、研究及创新实践教学、创业与就业实践教学等。

(2)为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创造条件

第一,采用多种实践方式让学生有机会真正发挥他们的创新创业的潜能和积极性,积极推出实践课程、各类实习、各种竞赛、大创项目、社会实践等让学生锻炼创新创业能力。第二,加强校企合作,利用学校资源和校友关系等,建设实习基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为培养实践型经济类人才,学校应该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建立省级和国家级实践基地,还应与各经济机构合作,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理财公司、期货交易所、商品交易所、贸易公司等企事业单位,通过实践基地,都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鼓励教师到著名高校进修学习,为教师去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建设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企业高管兼任客座教授,聘请业务能手作为学校兼职讲师。

2.3 建立以培养目标达成度为主导的考核机制

授课教师给每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训练成绩)、笔试成绩、实践教学成绩。其一,平时成绩。授课教师给每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记录每次训练成绩,包括课堂提问、案例查找和案例分析情况、实践训练报告等组成,为计算实际操作能力总成绩提供数据。其二,笔试成绩。改革原有的试卷题型,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三,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根据内容展开充分讨论。

参考文献:

[1]刘在洲,汪发元.我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及其构建[J].高教探索.2012(04):11-16

[2]曹霞,姚利民,黄书真.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高教探索.2012(02):70-75

[3]田立中.在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整合网络资源——以“金融市场与机构”英语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3(01):79-81

培养目标及模式 篇11

一、五年制高职创业教育现状

然而, 从目前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来看,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还未能满足这一要求。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职业技能教育与创业教育分离的现象, 二者缺乏有效的理性融合。一方面, 受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 不少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管理工作依旧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缺乏细致、科学化的管理方案;另一方面, 一些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当前创业教育风气的影响下, 盲目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 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 忽视了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才是高职院校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创业教育模式缺乏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教育不能盲目地满足任何社会需要, 而是应该把引领社会进步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 并且在这一前提下来审视社会的需要。五年制高职院校作为独立教育主体首先应当明确, 职业技能教育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和载体, 创业教育是职业技能教育的目标和追求。着力加强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有机整合, 完善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培养学生具备多元化的工作能力与素质,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才是今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五年制高职教育从最初的“实用人才”培养到后来的“高技能人才”和当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都强调以解决受教育者的就业问题为直接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技术技能。创业教育则是以创业为导向, 强调对学生开展以创造、 创新为核心的创业精神培育。正确的认识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素质特点是优化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 也是改革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础。

(一)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

一方面, 强调人才综合能力, 除了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同时还兼具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 强调专业技能以及工作能力, 不仅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具备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克服和解决一些高水平的难题, 还要有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 创新人才的素质

1.强烈的好奇心以及专业兴趣是技术研究的驱动力。

2. 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决定知识储备的能力, 持久的集中注意力决定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都有助于激发创新灵感。

3.严谨的工程化意识是实现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主要手段, 也是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4. 敏锐的洞察力是正确选择创新研究方向的内因, 足够的自信心是从事创新实践的前提, 而坚强的意志和不折不挠的精神则是成就创新成果的关键。

(三) 创业人才的素质

一般来讲, 优秀的创业人才大致具备以下两类素质指标:

1.基准性素质:包括专业化能力、概念式思考、冒险倾向、团队整合及合作、领导力、诚实守信以及责任心等几项内容, 这是对创业者的基础素质要求。

2.鉴别性素质:包括经验开放性、创新性、决策战略能力、成就导向、自信心和耐受挫折能力等几项素质, 是创业者取得优秀业绩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三、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升级目标

现行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都以“文化素质+基本能力+职业技能”为培养方向, 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观念的提升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大众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体制内又存在严重的兼容性差, 可执行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教育主体应当明确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 五年制高职创业教育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创新,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将创新能力和冒险精神、创业意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独立工作能力和决策能力等创业者具有的能力素质融入各个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 并且形成系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执行能力。

考虑到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普遍较小, 学制年限较长等特点, 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应该遵循其心理、 生理发展规律。教研人员科学系统的规划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工作, 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型、创造型的学习观, 主动建构知识, 并通过知识的重组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尝试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转变学习观念, 激发学生对自身学习现状和社会需求的进一步思考, 从主观上渴望成为社会上有用、 能用、可用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转变就业观念, 把自主创业作为择业的新选择。

四、五年制高职教育创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五年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应当全方位整合职业技能教育主体特征和客体优势, 构建分层递进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培养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 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并能从事相应的实践活动创新型人才。

(一) 建立五年制高职教育自适应、调节机制

学校作为教育主体, 其自身必须建立一种与经济、社会完全接轨的主动适应、自我调节机制。以培养适应现代化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技能人才为目标, 科学规划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发展道路,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着力加强内涵建设, 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 完善创业人才培养机构, 建立政府、社会、院校联动机制

五年制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政府、社会、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深入合作, 及时获取准确、详实的就业、创业信息, 形成“接近政府、融入行业、进入企业” 的政校企合作发展新局面, 培养符合社会或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和技术型创业人才。

(三) 完善师资结构,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三化”建设

一方面, 选拔具有创业意识的教师, 针对性地开展师资培训或提供参加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的条件, 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教学理念;支持教师带队实践, 对各专业企业调研、掌握企业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 用企业思维管理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用企业的思维模式管理自我。

另一方面, 吸纳专业知识丰富、企业经验以及社会经历丰富的教师, 充实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聘请校外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结合他们的创业实践案例开展示范教学, 交流创业经验; 邀请优秀毕业生、政府和企业人士参与就业、创业指导, 把他们对社会、企业和职业的认识与在校生分享。

(四) 正确定位师生关系, 实行创业导师制度, 发展创业社团组织

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阻碍其兴趣和个性的形成, 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加上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健全、持久专注性较差等状况, 教师应根据其心理特点扮演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创业培养方面, 先尝试选择自我学习能力强和具有创新潜力的小部分学生组建创业社团, 实行“导师制”进行先期重点培养。创业导师参与到学生的创业小组中共同探讨,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动学生建立自信、大胆实践, 逐步形成自身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继而发挥优秀成员的示范辐射作用, 进一步扩大创业人才的培养范围。

(五) 顺应市场经济需求, 构建分层递进的创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创业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必要手段,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分层级递进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通用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 如图1所示, 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项能力训练课程、 拓展项目实践的模块。课程以培养综合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 依托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构建专业实践性强, 涉及多方面能力学习领域的课程系统, 完善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为动力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为适应现代产业体系人才市场需求, 五年制高职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提出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和创业型技术人才的发展方向, 将职业技能教育和创业教育进行理性而有效的整合, 并探究相应的发展策略, 着力构建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技能,五年制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雪冬, 吴志鹏, 王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

[2]刘硕.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上一篇:创业案例下一篇:新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