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模式对策(共12篇)
培养模式对策 篇1
1.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一直秉承着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院管理工程分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于2010年11月与大连国际震邦物流有限公司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书, 加强校企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 依托吉林交通运输职教平台, 本着“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共育人才”的原则, 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经双方协商, 成立“大连震邦国际物流班”, 对该分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10394班学员进行冠名定向培养。双方约定, 由大连震邦物流有限公司向管理分院提供教学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及指导教师, 并安排学生实训、顶岗工作, 推荐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参与理论及实践教学, 并将把企业精神、员工素质要求、企业管理规范贯穿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管理分院根据企业对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 组织双方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整体人才培养过程, 并定期向企业通报人才培养过程及方案实施情况, 随时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 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利用学院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 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及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2.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2.1 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 一般是主要的策划者、协调者和实施者, 不仅要承担寻找合作企业、起草合作协议的任务, 而且要掌握行业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 顺利开展工学结合的模式来培养人才, 并在签订协议之后, 组织学院、企业和行业的专家研讨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制定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改革、编写工学结合教材、安排实验实训项目、选拔教师、制定考核和评价标准。可见, 职业院校在整个工学结合的过程中, 承担的任务较重, 尤其在课程设置和改革这一关键层面上, 更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又要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仅依靠学校和企业间成立的组织机构来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 势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2.2 合作企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缺乏与职业院校合作的原动力。目前已开展的合作中, 主要是学校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 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由于动力缺乏仅停留在表面上。由于现行企业的管理体制还不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在参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 主要是为了获得自身的人力资源, 但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成本。一般情况下企业并没有这部分资金和成本的预算, 导致企业参与合作的意愿不高;另一方面, 企业对人才培养成本缺乏长远的认识, 还没有意识到参与培养所需人才的过程中, 也是企业投资的一部分, 致使企业没有意识到与职业学校合作的过程, 是企业的受益过程, 所以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热情低。
3.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解决对策
3.1 加强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解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是学生学习与工作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 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实施工学结合对企业来说, 它可以借助院校教育把企业的用人要求贯穿到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之中, 从而能够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实用人才。实施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 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条件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 实现生产育人的目的, 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施工学结合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 是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工作, 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使学习生涯与将要进入的职业生涯尽早连接起来, 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能够实现企业、院校和学生的多赢, 是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3.2 提高企业参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热情
一方面, 政府应提供支持, 建立有利于工学结合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对于有能力参与工学结合的企业, 在国家管理方面, 给予一定的鼓励措施, 使企业乐于参与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中来;另一方面, 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政府、企业和学校间的沟通。2009年7月我省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在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 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 在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 是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校企、校际之间合作、实现成员单位资源共享和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的组织平台和培训基地。运行四年来, 企业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 提高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质量。
3.3 创新机制, 提升工学结合的效果
首先, 要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学院成立了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负责沟通学校、企业之间的联系, 促进校企的合作。由分院院长和企业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组成, 参与培养标准和方案的制订。企业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参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课程的选择、教材的编写、教学大纲的制定, 并选择企业优秀的在职人员, 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其次, 分院和合作企业大连震邦国际物流公司合作成立了物流咨询部, 共同研讨企业的一些技术难题;第三, 理顺工学结合的各方关系, 提升工学结合的实际效果。职教集团的成立, 为真正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建立了有机统一的利益责任共同体, 使有关各方的利益、愿望、要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并通过沟通和协调上升为制度和措施, 从而为工学结合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紫婷,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耿洁,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培养模式对策 篇2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对策 篇3
【关键词】高职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078-02
“订单式”培养是企业和高职院校有机联合,人才需求与人才供应相互连通,从而实现人才对应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解决社会当前的人才供求矛盾。然而,目前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办学理念过于传统、校企联合程度不够、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缺乏等,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并从多个方面提出对策,旨在能为高职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根据当前企业对于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并提前签订用人合同,从师资、技术、办学等多方面加强投资,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系列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起源于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学习与工作结合,该种模式的特性恰好与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向的本质相似,故而被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引进,并运用于实践之中。该种模式可以将企业和学校有机联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有效地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避免社会资源浪费。该种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矛盾等问题,实现人才最优化,因而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能够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但是,由于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就使得高职院校要从传统的人才培育模式走向该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办学理念过于守旧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提高,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但扩大招生的后果却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专业与技能严重缺失,无法满足岗位需求,进而使得一大批高职学生面临就业困难。产生这种现象,办学理念过于守旧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守旧的办学理念使得该学校的教学制度难以跟上社会的脚步,自然其培养的人才相对来说缺乏实践能力,只是具有一定的文凭和理论知识。而且,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许多人认为高等职业学院办学的最终目的或者是优质办学的表现,应该是实现“专升本”。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成为一个学历社会,评判一个人的能力,多是由其学历层次和各种证书来加以证明,然而这样的人往往实践能力都相对缺乏。在素质教育开展的今天,对于人才的定义已经突破了学历的局限,更多的是看重其对于某个岗位的实践能力以及其对于社会带来的效益。然而,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中,其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故而使得其学校的发展难以与社会进度一致。
(二)校企联合程度不够
企业与学校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系统,在社会职责、目标定位、利益追求以及其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是,人才就是其具备的基本联系。无论在教学过程中,高校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制定何种教学目标,其最后都是需要将人才输送到社会之中,使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创造一定的效益。而企业,作为社会创造中的一部分,大多数人才都是需要进入其中。从这点看来,两者具备的基本联系就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契机。然而,也正是因为两者的差距,使得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分歧,使得该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许多企业并不会将地区的一所高校作为其日后用人需求的主要选择地,而是会以多种招聘形式面向更多的人,使其获得优秀人才的几率提高。因此,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在联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私心,使得该种模式的发展存在极大的难度。而且,由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对其认识都不够全面,这也导致两者在人才培养上会以自身的利益作为中心,难以达成发展意见的一致。
(三)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缺乏
高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支撑,要求具有办学特色,拥有完备的实践教学地、一定的专业优势等。但是就当前的高职院校来说,很多学校的创建都是因为社会的需求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看到了短期的利益才会创建。从这点来说,其基本资源相对一般,没有可以吸引社会目光的特色,自然也就难以得到企业的关注,无法找到双方办学的契合点来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在一所学校属于新教学资源的情况下,企业无法确定学校的发展前景,自然也就无法百分之百地信任该学校,除此之外,该学校的发展时间较短,缺少可以令人信服的人才培养能力,企业自然不愿下大力度支持。故而该模式的发展会存在较大的困难。
三、对策分析
(一)更新办学理念
要想实现一种模式的创新,就必然需要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导。由于历史条件以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遭遇困难。因此,要想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对传统的办学理念加以创新。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作为基础教学目标,然而人才市场的需求,多是以实践为主,即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动手能力相互结合;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于岗位的需求,与企业所需要达到的目标;认清高职院校学生当前的社会角色,以及其日后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社会目标。所谓就业,是一个双方选择的过程,因此,在办学中需要正确认识到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的所面临的挑战。学校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和整体优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知识结构,根据专业要求合理配置教学内容,根据人才规格灵活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培养需改进教学管理方式。
(二)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起步较晚,所以社会对其认知相对来说不够全面。因此,在实施中,社会对其还是存在一定的偏见。要想实现该种模式的长期发展与教学应用,就必须让社会对其产生全面认知。故而,需要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在做好宣传的基础上,企业才会对其产生正确的认识,进而提高其联合教育的积极性,为订单模式的推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契机。
(三)完善高职院校软硬件条件
人才需求的扩大化,使得快餐式教育不断出现。然而该种教育模式却无法达到应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使得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认识相对缺乏,企业也无法完全信任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联合教学。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实现“订单式”教学模式,就必须具备先进配套的硬件教学设备,同时加强软件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一支高标准、有影响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教师专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软一硬的基本条件既是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吸引企业、吸引生源从而提高社会地位的重要基础。
(四)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要搞好专业设置,确立科学的专业发展定位,满足企业岗位就业的需要,培养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对口人才。建立实用性强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习、观摩合作,开发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订单”专业。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软硬件优势,为企业提供科研、实验的基地和设备,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升级改造,帮助企业谋划和制定人才需求规划,保持长期、稳定、深度、多层次的合作,从而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
总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就业难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以社会需求作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因此,应针对该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策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晓鸣,陈松洲. 高职教育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7(12)
[2]张永良,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培养模式对策 篇4
一、构建“两个体系”, 实现“三个转变”先进理念的定义
基于对江西省省内几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长期调研, 笔者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指导理念, 即构建“两个体系”, 实现“三个转变”。“两个体系”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三个转变”即: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由一堂好课向一门好课的转变;由知识加训练向教学做一体化的转变。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对策
(一) 突出实践性教学, 实现课堂转变, 创建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实践性教学,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一定的实践环境中, 通过实验 (试验) 、实训、实习、课程设计和顶岗实践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式。它是在课堂理论教学基础上, 通过课外的作业、实验、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形式, 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 实践教学不仅是衡量高职教育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还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它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 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实践性教学之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本身而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经调研发现, 近年来江西省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 多数情况下会运用传统的教学形式, 即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 实践教学在实训现场进行。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 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必须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注重技术操作和操作过程。所以从建设实践环境到策划实践项目, 都要符合技术应用这一方向。以确保实践教学的真实性, 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手艺”。在实践教学方面,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过程规范”, 从实践教学内容、过程等方面作出明确界定。
高职院校实行实践性教学还应充分利用好学校内实验室 (实训基地) 进行模拟教学, 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 可釆取政府拨一点, 企业给一点, 学校投一点的办法, 解决自己问题。用以改善实验室建设, 为顺利进入就业岗位打好基础。根据能力培养的规律, 可分阶段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训。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 组织他们走访实习、实训基地, 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征, 进行认知实训, 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在二年级的时候, 组织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模拟或全真实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训练, 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三年级的时候, 组织学生准备就业实训, 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完善知识结构, 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使学生没毕业先上岗。
(二) 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九江虽然属于旅游城市, 但工业落后, 经济欠发达,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目前正处于经济振兴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大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在全市奋力迈出“双核发展”新征程, 全面做大九江, 打造大门户, 推进大统筹, 改善大民生, 实现大跨越的目标, 更需要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但是由于九江市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少、层次低, 尤其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紧缺, 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 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 培养应用型人才, 用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为地区经济服务。
摘要:近年来, 随着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 无论从教育规模、布局结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为江西省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高科技人才。本文以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为指导, 通过对江西省省内几所其他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 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对策, 即在构建“两个体系”, 实现“三个转变”先进理念的指导下, 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宂[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德教师培养模式 篇5
职业教育大发展带来最严峻、是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队伍建设。因此, 研究和解决职教师资问题, 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作为教育部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成员, 于2005 年8 月赴德国考察学习, 深入研究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与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的模式与特点, 以期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能有所启示。
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总的特点是: 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 非常重视其在职业界的实际工作经历;教师是国家公务员(有的州是国家雇员), 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工作环境;对青年人和职业界的专业人士转行进入职业学校做教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成为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在大学学习4—5 年;接受过职业培训或在企业工作至少1年;参加第一阶段国家考试;进入教育学院学习2 年, 同时, 学院派往职业学校作实习教师;参加第二阶段国家考试, 合格后, 取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每一位职业教育教师必须经过培养、培训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大学接受职业技术师范基础教育;第二阶段, 进入教育学院, 采取教学、实习、研讨相结合的方法, 继续接受教师素质培养和职业实践训练;第三阶段, 在职进修, 根据需要到相应的机构或企业接受继续教育阶段的培训。
一、第一阶段——在大学接受基础教育
在德国大学中与培养职教教师相关的师范专业涉及13 个职业领域: 机械、电气、建筑、造型技术、印刷技术、纺织与服装、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科学、食品与家政、农业园林科学、社会科学。据介绍, 这13 个领域近期要减少到9 个。每一职业领域涉及不同的职业群和不同的职业。大学阶段通常为9—10 个学期。在这期间学生要学习一门职业教育的主修专业(如: 机械技术、农业技术),选修一门辅修专业(即第二专业, 如:德语、数学、体育等), 大学毕业时参加职业学校教师第一次国家考试。
在第一阶段的全修辅修学分情况是: 80 学分为职业教育主修专业,如: 经济、建筑技术、电子技术等;40学分为职业教育辅修专业, 如: 英语、德语、数学、体育、哲学等;20 学分为教育科学, 职业(或经济)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10 学分主修专业的教学法;10 学分辅修专业的教学法。在9—10 个学期中, 学分比例一般为: 主修专业: 辅修专业: 教育科学=8∶5∶3 或8∶4∶4。
第一阶段教学的主要方式为: 讲课(一般由教授承担)、练习(一般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学习)、研讨(教师辅导, 学生分组共同学习、进行专题讨论)、实习(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如: 专业教学论的学习有4 周到职业学校实习, 还要搞专题研讨。第一阶段师资培养的主要特点是: 教学内容广泛, 学生学习自主、灵活。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对学生教学技能与方法的训练;发扬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传统,把研究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作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要求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在职业实际工作中的经历和经验, 认为没有接触过实际工作的职业学校教师是不可思议的;有严格的考试制度, 全面体现对教师的素质的要求, 引导和规范学生学习行为。
二、第二阶段——在教育学院接受师资培养
在德国, 要取得正式职业学校教师的资格, 在作为预备教师在学校实习期间, 还必须进入教育学院接受第二阶段的师范教育。教育学院全面组织教学工作, 但在教育学院主要进行理论教学, 每周安排4 学时, 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 每周2学时学习专业教学论, 每周还有1学时的教育科学必选课。与大学所学教育理论相比, 更加重视理论的应用性, 即与实践结合解决教育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教育学院的教学常采取专题研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式教学方法演练等方式进行。学生每周到教育学院指定的职业学校实习, 实习专业要与大学所学专业和职业学校的专业对口或交叉, 如: 在职业学校学习汽车, 在大学学习机械, 实习时最好选择有汽车机械的学校实习。如, 汉堡有50所可供实习的职业学校。每周在职业学校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实习教师要讲3 学时的课, 自己独立讲6 学时的课, 听别人1 学时的课。为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学生每周还要进行2 学时的课堂练习。
第二阶段师资培养的主要特点是: 教育学院和教师实习所在的职业学校共同培养职业教育的教师, 体现了德国以“双元制”为基础的合作教学组织方式。第二阶段的对预备教师的培养, 也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要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成为正式教师。这反映出德国对教师培养的高标准和严肃性。教育学院是传递先进教学法的机构, 教师用先进的方法组织教学, 体现了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教师教给学生用什么方法和媒体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咨询员、协调员, 通过教学使师生教学相长, 学生之间互相帮助。通过团队的形式学习, 培养学生的人格精神、社会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学院的教授与大学的教授相比, 以教学为主, 科研要求相对较低。
三、第三阶段——职教师资接受继续教育
按德国的规定, 每年每位教师有5 个工作日可脱产带薪参加继续教育, 5 个工作日可以集中使用, 也可分散使用。瓦伦跨企业培训中心有一个统计: 1994 年有组织的集体培训占42%, 分散自主的培训52%, 1997 年后者增大到72%。职业学校教师的进修可以由学校组织派出, 也可个人申请。通常个人申请的比例超过50%。据一些职业学校介绍, 学校一般只派出个别骨干教师培训, 然后再由这些骨干教师回学校培训其他教师。
第三阶段师资培养的主要特点是: 职教师资继续教育靠社会需求调节, 培训机构直接面对市场、面对培训者, 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每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 印制成小册子发放,组织生源。同时, 政府对信誉好的培训机构, 在资金上予以支持。职教培训机构与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系密切,形成网络。继续教育在时间和形式方面很灵活, 且以1—3 天的短期培训为主。培训场所有培训中心、职业学校、企业或几方联合的机构。
四、德国职教师资资格培养模式
德国职教师资资格培养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普遍采用的专业与师范教育叠加的模式, 我们称它为“物理型”培养模式。一种是在不来梅地区实行的专业与师范教育混合模式, 我们称它为“化学型”培养模式。德国普遍实行职教师资培养叠加模式。通过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剖析和探讨, 我们体会到德国注重职教师资培养是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来达到其质量要求的。报考职教师资专业, 首先有一个入学资格要求, 除了必须持有完全中学的毕业证书外, 还至少要有一年以上的企业实习等工作经历。其次是任职资格要求,学生完成9 个学期的大学学业后, 要参加两次国家考试。第一次国家考试, 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鉴定。之后经过两年的预备教师期或实习实践后, 还要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 这是对学生经验与能力的验证。只有通过了两次国家考试, 才能获得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在此期间各个教学环节, 使职教预备教师既学到了专业知识, 又多次经历了实践和实习的锻炼, 为今后的职教生涯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政府还制订了继续教育法规, 要求在职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进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认定。教师地位很高, 加上继续教育法规, 使得德国职教师资质量和数量得到充分保证, 地位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五、德国师资培养模式对我国职教师资建设的启示
与德国职教师资新修学科相比,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要多开设课程,并减少每门课的学时, 以增加学生自学学分。我们的师范教育只开设不足100 学时的教育学和心理学, 介绍一些传统的知识, 缺乏学术和时代的气息。要把现行的教学督导(往往只督不导), 发展成为教学指导与督导委员会, 对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在教师队伍中广泛实行导师制, 发挥老教师和高水平教师在教学中传帮带的作用, 定期举行公开课观摩或比赛, 切实通过机制活化和优化学校内部人力资源。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出台对新任教学工作人员基本教师素质和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的要求, 教育学院和师资培训基地要成为开发和推广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教学方法的主要场所, 切实提高受训教师的教学水平。逐步建立起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与职业学校在新师资培训方面的协作关系, 像德国第二阶段培养师资那样,边学习理论, 边进行实习锻炼, 将理论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结合起来。
职教教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相比, 要求其知识储备更为全面, 专业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更高, 相关常识和知识面更广。要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就不能把职教师资的培养等同于普通师范生的培养, 不应直接选送大学毕业生当职教专业课教师。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者, 是职业教育特色的体现者, 他们首先应该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 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在德国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理论课与实践课尽可能在同一个或相邻的地点进行, 使实践、实习中碰到的问题, 能及时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理论问题又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他们的实践、实训场所尽可能与实际的生产或服务场所一致, 培训内容也要求与生产流程、业务流程挂钩, 这种方式既加深了教育与实训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也实现了职教师资与培训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这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 要加强职教师资的技术能力, 必须做到:(1)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实习实训提供必备的条件;(2)提供的实验、实习设备必须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相适应, 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能力;(3)实训、实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聘用一定数量的一线工程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4)制定法规, 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 合格者发给上岗证书。实训、实习的质量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一项重要指标, 要注重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 以保证这项指标的实现。
培养模式对策 篇6
关键词:来华本科留学生;培养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9
1、引言
“留学生”一词最早开始于日本,可追溯到我国唐朝时期,至今仍然沿用。而我国一般将留学生称为“来华留学生”,而来华本科留学生的界定,则是在持有外国护照的基础上,在我国高等学校注册并接受本科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我国进行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目的主要为国际社会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基于此,来华留学生教育主要是指对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并接受有计划的、有目的的以及系统化的培养和教学过程。当前,根据培养层次的不同,主要将来华留学生教育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等等,而本文主要探讨的层次主要是来华留学生的本科教育,通过对当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性的解决措施。
2、当前来华本科留学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基础薄弱,课程体系单一
由于来华本科留学生的质量和数量限制,我国针对他们设置的学科基础较为薄弱,而且课程体系也比较单一。比如对于汉语来说,我国很多高校就没有形成专门的对外汉语学科,而仅仅分布在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专业领域之中,长此以往,并不能为国际上输送必要的汉语国际性综合人才。而且,我国在设置的学科方面,多是中医和传统文化方面,在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学科方面,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很难达到和世界接轨的目的。同时,我国目前的留学生课程大多局限在语言领域,体系僵化,缺乏吸引力。
(2)教师素质不齐,缺乏质量监控
在对来华本科留学生的培养上,相关教师从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外,还要对其他相关的背景、文化有所了解,以具备综合素质。此外,从业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对于来华本科留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要耐心、及時解答。但是从当前的培养现状来看,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很多教师不仅学历层次较低,国际课程授课经验不足。此外,对于一些非专业基础课程,教师为非专业性从教人员,甚至还存在着兼职行为。同时,还缺乏必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没有对来华本科留学生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和规章制度,这些问题都极大地阻碍了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进步。
(3)教育模式落后,管理方法简单
在当前的来华本科留学生的培养模式中还存在着教育模式落后,管理方法简单的突出问题。具体来说,首先,由于我国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还保留着大量的落后教育观念,比如,在来华本科留学生的教育课堂上,还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这就需要我们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体系,而不是单纯地对知识进行传授。另外,管理方法简单,没有有效的教育手段,也极大地限制了来华本科留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比如,有很多高校仅仅对来华留学生工作中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进行重视,而忽视了它带来的巨大综合效益,从而仅仅对留学的学生进行安排,将该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一种简单补充。
3、完善来华本科留学生培养模式的有效对策
(1)转变来华本科留学生的教育管理观念
对于来华本科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要结合“教育未行,观念先动”的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为符合当前形势的全新教育管理观念。首先,融入“人性化”的理念,树立来华本科留学生的全面发展管理目标。要在以人文本的理念下,不仅加强对来华本科留学生的教育工作,还应该对他们进行关心、爱护和尊重。高校应做到尊重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传统,理解来华留学生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充分考虑到来华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考虑到他们的文化、传统、思想以及他们能够并且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只有从这些方面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关于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才会更加人性化。另外,还要树立质量服务的意识。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发展中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更甚,因此,高校应该提升质量服务的意识,增强师资力量,改善教学环境,为我国留住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打造来华本科留学生良好的教育环境
上文已经论述,提升高校对来华本科留学生的质量服务意识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需要结合高校的培养实际情况打造来华本科留学生的良好教育环境。首先,高校应该构建完善的后勤服务体系,完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来华本科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建立完善的来华本科留学生质量监控体系,保证教学成果。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将在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下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通过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对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不断深化,这也是来华本科留学生教育的基本保障。第三,培养现代化的留学生管理队伍,不断提升来华本科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
(3)建设来华本科留学生完善的教育机制
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合理科学的制度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保障。若要来华本科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程序化,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严格健全的制度作保障。近些年以来,各大高校也意识到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不断通过实践加大了建设和补充的步伐。因此,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要不断程序化和规范化,增加透明度,就要公开学校的管理规定,将学校的各项规定制定成守册,发给每个来华留学生,并且要严格遵照规定执行,以做到来华本科留学生工作的有章可循。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来华本科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高校与国际接轨,为我国留住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每个高校用切实的行动不断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1]安然,梁莹,吴招胜. 理工科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招生工作及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 高教探索,2005,04:32-36.
[2]郑兴星.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5,07:19-20.
[3]刘凤莲.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 亚太教育,2015,02:115.
[4]赵金坡. 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J]. 高教探索,2011,01:97-102.
培养模式对策 篇7
1 实验教学模式现状
1.1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验课基本上是实验员准备试验用具、配制实验试剂, 上课时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 然后学生按教师的方法进行操作, 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学生只是完成了全部实验过程的部分步骤, 甚至是一小部分, 成为单纯的部分过程性实验。如MS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实验, 母液和试剂、器皿等都是由老师准备好的, 甚至是每种母液和试剂所需的量都是由老师替学生计算好了, 只需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操作即可。很少有学生会考虑如果母液的倍数发生改变或要配制培养基的总量发生变化该怎么计算母液移取的量, 这样造成学生只会机械的操作, 缺乏积极的思维。
1.2 传统的实验考核办法
惯用的实验考核为实验报告一票制, 造成部分学生滥竽充数, 即做实验时不认真去做, 写实验报告时互相抄袭;同时导致部分老师在准备好实验, 将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讲解完后, 觉得就完成了任务而不认真去指导学生, 使学生成为了“自由兵”。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做实验敷衍了事, 甚至有的学生在上完课后对所做的内容根本就不知, 纯粹是应付老师点名[3]。
2 改革对策
2.1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将部分过程性实验改为全过程性实验, 要求学生在实验中, 自己计划实验所需药品, 自己计算试剂需要量, 然后自己配制, 即每个实验所需要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材料, 都要求学生自己亲手准备, 在学生的实验材料准备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全过程跟踪, 及时做出答疑并指出操作不规范、不合理环节。提高实验的自主性, 训练学生统筹安排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可能进行设计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同时,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开展竞赛, 进行评分,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实验和实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又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如在实验实训课中茎段的培养, 由同学们自行选择要培养哪种植物的茎段, 选用何种培养基等, 然后对每组的整个培养过程及每个成员的操作进行考核;在进行实习教学中, 为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由每个小组自定实习计划, 独立完成实习, 老师只起到一个指导作用。
2.2 改革传统的实验考核办法
应将以实验报告为依据的考核办法改为以实验报告和学生的实际操作2个部分作为依据的考核办法, 即每位学生的实验课程成绩包括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 和实验实际操作2个部分, 各占50%。该种考核方法是把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整个实验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该种评分方法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实验课中, 要加强实验指导和课堂巡视的力度, 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有新意的问题, 鼓励他们深入思考, 并为其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条件。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做事态度[4]。
2.3 改革实验内容
为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 应改过去一视同仁的实验教学态度为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理念。如对本科生和专科生实验的项目要有区别, 同时不同的本科生能力也不同, 对于思维灵活的学生,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实验, 充分开发其创新思维能力。分别设计专科生和本科生所做的实验内容。专科生实验要突出基本技能的掌握;本科生实验不仅要掌握基本技能, 同时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意识, 培养其一定的科研能力;对于对该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应为其提供机会和场所让其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实验[5]。
2.4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
以往实验教学是由教师指定内容, 这样学生往往会墨守成规, 无创新意识, 因此要拓新实验教学内容,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 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 按照“先易后难, 先简单后复杂, 先基本技能后综合技能, 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安排实验内容。大致分为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3个方面实验内容, 兼顾各种器官的离体培养。除部分基本技能项目外, 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项目都应在教师明确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后, 由学生自选外植体材料、自主设计培养基配方进行实验, 并做好组培成本与效益分析, 以项目教学法的形式开展实验活动。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 基于其实验教学模式现状, 总结了该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对策, 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技能, 充分调动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生物学科领域输送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模式,现状,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蒂.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2]黄素华.《植物细胞工程》课程探索与改革[J].龙岩学院学报, 2007, 25 (2) :82-83.
[3]姚晓惠, 张峰.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3 (6) :125-127.
[4]李玉红, 周先林.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 22 (2) :71-72.
培养模式对策 篇8
(1)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其他教育机构。我国民办高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 近年来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至今尚无公认的精准表述。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 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面临的问题
(1) 主动革新意识弱。目前, 除了少部分民办高校率先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走上了差异化办学的道路, 其余大部分的院校仍然在克隆母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意识淡薄。例如,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头戏之一在于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但是形式大于实质, 在教学评估的“推手”下, “且推且走, 不推不走”, 缺乏主动。
(2) 校外支持创新的机制尚待完善。反思解决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乏力的关键点不仅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 还在于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首先, 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高校在招生制度、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自主权。其次, 政府部门缺乏鼓励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参与配合民办高校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机制。最后, 高校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用人单位提供工作机会、培训和一定报酬。
(3) 校内外考核评估的机制有待深入。定期的评估工作是教育主管部门推动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机制, 通过评估工作来逐步改善民办高校办学条件, 规范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目前, 针对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评估还只停留在对校内外实践基地资料的审核上, 而针对实践、实习工作等的实际效果缺乏考核评估机制, 进而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特色化进程缓慢。
(4) 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大部分的民办高校都是凭借着母体院校的教育资源建立起来的,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容易惯性地沿用母体高校的模式, 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专业设置拿来主义和功利主义、课程体系落后、教育活动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 教学方法乏新, 等等。
3. 针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化的对策
(1) 认清事实, 转变思想, 加大投入。教育产业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 需要民办高校从管理思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革新。民办高校的投资者需要认识到必须在提升办学质量上下功夫, 也就必须在教育上加大投入。
(2) 建立多主体共赢机制。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 民办高校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首先,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高校自主办学保障机制, 充分调动其办学革新、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积极性。其次, 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涉及政府、社会、高校等不同方面。就实践教学来讲, 政府应该推出相应政策甚至法令, 鼓励社会、个人积极配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工作。最后, 以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为主流的社会机构将配合高校实践教学的任务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来担负, 切实地发挥能量。
(3) 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进程中, 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在对独立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 应增加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 并在考核中纳入第三方的意见, 即邀请用人单位、企业协会等机构参与到评价工作中, 更直观地验收相关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为此, 学院应积极开展针对各类教学活动的评估, 其中包括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实习实践效果、学生在相关学习实践中的表现等的评估指标体系。
(4) 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思路。第一, 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是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 这与高校的办学定位密不可分, 需要重点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办学资源和条件、生源特点等因素。客观现实和市场机遇最终决定了民办高校必须“闯出一条新路来”, 即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第二, 民办高校不但要考虑母体学校的优势专业, 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使得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更具特色化。
参考文献
[1]杨宏才.民办高校实验教学多元化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4) .
培养模式对策 篇9
我国会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设立的普通类型的硕士学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已由先前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向大众化教育,各高校会计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这归因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端应用型会计研究生的迫切需求。
传统的会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术研究,但实践表明这些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绝大部分是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学术研究导向的培养目标跟应用实务的就业去向形成了矛盾,其结果是培养的会计研究生既不能满足科学研究所必要的研究能力,又不能满足实务界对应用型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很多高校将原本的学术研究导向培养目标改成学术研究和应用实务双重导向,并按统一模式进行培养。
针对这种现状,为加快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步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4 年批准了21 家研究生培养单位为首批试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又称专业型会计研究生),面向社会具有本科学历的且具有一定年限实践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招收在职MPAcc,从而将会计研究生划分为传统的学术型和新兴的专业型两类,形成二元培养模式。
2008 年金融危机时,高校会计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为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满足应届本科生提高学历和专业水准、增强就业竞争力的要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9年3月批准MPAcc试点单位招收全日制会计硕士。财政部制定实施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 ~ 2020 年)》,强调以培养高端会计人才为突破口,其主要政策措施就包括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建设工程,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以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为导向,促进会计学研究生教育逐步向以应用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转变;稳步扩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规模,促进会计专业学位系列加快发展,实现会计专业学位教育与会计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双向挂钩”,进一步强化高层次会计教育的实务导向。
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MPAcc培养单位由之前的25家增加到105家,实现了大规模扩容,迎来了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传统的会计研究生被称为学术型研究生,其招生规模不断压缩,培养方案也在不断调整。MPAcc教育如何在培养目标、能力框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以实现培养高端会计人才的目标,显得尤为迫切。
在会计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学者们的讨论并未形成系统性成果,尤其缺乏将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当前形势下,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症结是什么?如何改进二元培养模式存在的难题?具体的改进方案是什么?这都是本文力求回答的重大现实难题。
二、会计研究生二元培养模式的问题症结
1. 本文以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我们选取了50 名大中型企业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分别对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能力框架(技术能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和实践经验)进行了评价。
调研发现:1对于技术能力(知识结构)而言,学术型非满意率达44%,专业型非满意率为46%,表明当前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基本接近,两者差异并不明显,二元培养模式过程中课程设置方面与传统模式存在同一性。二元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突出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是一个重大缺陷。2就职业技能而言,学术型非满意率为40%,专业型非满意率为38%,稍低于学术型。这表明在职业技能方面,二元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3就职业价值观而言,非满意率中学术型占6%,专业型占4%,表明我国会计研究生职业价值观很不错,体现了当前高校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这个优势要继续保留。4就实践经验而言,非满意率中学术型占60%,专业型占48%。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在实践经验方面远不如专业型研究生,这可能是由其培养目标不同所导致;二是不管学术型还是专业型,实践经验方面的培养还需大力推进。
2. 我们还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调研了部分国内会计名校的任课教师。这些任课教师均既从事学术型会计研究生教学,也从事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教学。这也表明了当前各培养单位的一种现状,对大部分培养单位而言,二元培养模式的师资基本上是一套人马。本次调研内容是开放式调研,因为这样可以跳出问卷调查的设定缺陷。访谈的内容是:请分别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提出当前培养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经归纳总结,被访谈对象认为,当前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按人数支持高低排序有:
(1)培养目标欠明确。学术型会计研究生须减少招生比例,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学术研究,以为博士阶段培养优质生源。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未转变传统会计研究生的培养观念。
(2)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应强化研究方法类课程,例如计量经济学、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统计软件应用、经典文献阅读与学术讨论等方面的课程。而当前课程体系中研究方法类课程较少,相反实务类课程则偏多,这不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
(3)师资配备与激励问题。对于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而言,师资配备应以教学科研型教师中科研能力强和研究成果丰硕的教师作为备选师资。但当前这类师资一方面较为稀缺,另一方面也缺乏激励措施。比如,计量经济学任课教师只讲计量经济学理论,统计软件教师一般只讲该软件如何运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则教学生实证研究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可供选择的方法,并没有从会计研究的角度让这些课程相互关联。但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的完成,则需要经历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稳健性测试和结果解释等多个环节,且一环扣一环,是一个连续的综合体。而课程设置则人为将其割裂开来,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复合型师资,即懂计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和具体数据处理技巧的教师非常稀缺。这导致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学习这些课程后,无法融会贯通,不会写学术论文。对于文献研读和学术讨论课程,任课教师要投入很大精力阅读英文文献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但在教学成果考核方面却与普通老师一样,这降低了任课教师投入的积极性。
(4)学生素质和社会风气问题。目前,有许多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心态浮躁,难以静心思考学术问题,以到企事业单位就业为目的将时间投放在考证和实习上。因为当前学术型研究生绝大部分还是选择去实务部门,而不是科研院所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归根结底还是培养目标存在问题所导致的。
3. 此次访谈我们也针对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同时进行,其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按被访谈支持人数高低排序有:
(1)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尽管专业型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于“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清晰明确的。但其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与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课程相重合,理论导向较强,而实务导向的课程相对较少,难以实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能力框架。
(2)师资配备与激励问题。目前大部分培养单位规定给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授课的教师须具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资格。这使得很多实务经验丰富的讲师(或助理教授)却不能走进MPAcc课堂。一般而言,在985 高校、211高校中,当前职称晋升条件越来越高,年轻教师若能上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身就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这类教师一般选择教学科研型教师岗位,其考核的主要指标是科研而不是教学。而实务经验较为丰富、教学水平高的讲师往往因为科研能力较差,其主要精力投放在教学上和校外兼职上,而对于科研的投入较少。这类教师深知实务中高端会计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应具备哪些能力。这类教师是MPAcc最适宜的师资来源,却因规章制度被排除在授课教师之外,这不禁让我们心寒。一位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侧重科研一般会轻视教学;重视教学一般会忽略科研。如何激励实务经验丰富、重视教学的老师,这是高水平大学的领导须深思的重大难题。
(3)学生素质和社会风气问题。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因招生规模较大、初试全国联考、复试专业考试难度有限等影响,导致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专业素质普遍低于学术型。课堂教学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比例的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是跨专业考入的,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调动这部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授课的难易程度。若增加难度,对综合性较强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式讲解与讨论,这部分学生反映难度太高,难以接受;若降低难度,简化综合性,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则反映过于简单。另外,被访者反映,部分学生逃课到校外实习,也体现了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心态浮躁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与其面临的就业形势和世俗的社会风气有关。
(4)课外实习的组织问题。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以真实企业为对象展开研究,研究其财会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深入参与企业财会管理过程中,去寻找问题,并运用所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统一组织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实习工作,而是将这个任务推给了导师。负责任的导师会切实组织学生实习,但不负责任的导师将实习交由学生自己负责。这样实践课程很可能被大打折扣,无形中降低了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我们还通过电话访谈形式调研了五所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湖南大学)的部分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和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归纳学生反映普遍存在的问题,按人数高低排序,对于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而言,问题在于:1课程设置方面,研究方法类课程太少,难以为真正的学术研究提供坚实基础。2师资方面缺乏文献研读类和复合型会计师资。大部分高校学术型研究生没有英文经典文献研读与讨论课程,这是缺乏相应的师资所致。学习完计量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之后,感觉是两张皮,仍然不知经典学术论文的结果具体是如何做出来的,缺乏完整呈现学术论文写作过程的复合型师资。
对专业型会计研究生而言,问题在于:1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课程基本照搬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课程,实务类课程较少;2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3大多受访者认为,学校并未统一组织实习,实践课程有点走过场;4未区分全日制与在职学生的差异,而按统一的模式培养。
三、会计研究生二元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案
1. 学术型会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进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就是学术研究,将学术型研究生班建成博士预科班形式。学术型会计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应强化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经典文献的研读和讨论,着重立足学术论文写作环节进行一体化式培养。配备科研能力强的师资进行讲授,培养既懂计量经济学理论,又懂软件操作、数据处理,具备深厚经济管理知识和扎实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师资,真正使学生对学术研究产生浓厚兴趣。根据课堂教学投入工作量,在基本课时的基础上吸纳学生意见,合理确定课时系数,激励任课教师从事文献研讨、研究方法和学术讨论,从而为教师和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也便于教师与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切实提高学术型会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2. 专业型会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进方案。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实务。借鉴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IAESB)关于高端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技术能力、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和实践经验四个维度来设置课程体系。专业型会计研究生的课程应主要为实务类课程,可以参考职业会计师资格考试来设置相关课程。如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高级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考试,财务分析师考试(CFA)和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等。因为这些资格考试涉及的课程都是实务中常用到的财会类核心课程。同时,为了使得专业型会计研究生未来成为经营管理者,我们可以将MBA课程体系中与企业经营流程相关的课程纳入到选修课范畴。此外,建议教师配备应由实务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非研究型教师来担任,破除MPAcc任课教师必须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的不合理规定或潜规则。建议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教学为主,传统讲授为辅,增加讨论课时。
此外,应区分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两种类型。对于全日制学生而言,其实践经验匮乏,案例教学主要是模拟现实情境由任课教师来推动,并融会贯通相关领域知识进行引导。而对于在职研究生而言,其实践经验丰富,这样任课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先简要讲解理论知识,再演示典型案例,最后要求学生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程的内容自制案例,并在课堂上陈述,供全班学生讨论,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建议增加专业型研究生实践课程的时间,并由学校统一组织实习。各培养单位要有意识地与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机构达成联合培养MPAcc的协议。可采取的方式有: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实习基地财务负责人担任校外合作导师,学生免费在实习单位实习,这对于学校和企业双方而言都是双赢。对于学校而言,该方式可以达到培养人才和拓展就业渠道的目的;而对于实习单位而言,该方式可以获得学生免费的实习劳务并提升企业品牌声誉,还能为企业从实习生中选拔优秀人才。
摘要:我国会计研究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形成了二元培养模式。本文通过调研财务总监、任课教师和会计研究生,发现二元培养模式的问题症结在于培养目标含糊、课程设置欠科学、师资配备与激励失当、混淆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差异以及实践教学形同虚设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术型和专业型两个维度提出了会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案。
培养模式对策 篇10
一、独立学院的产生发展
独立学院作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 我国独立学院已经超过300多所, 其中绝大部分的独立学院都是依附于自身母体大学进行办学, 而只是在其日常事务中进行相对的独立运作。在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中, 国家明显强调我国独立院校的发展目标应该是脱离母体学校而成为真正独立出来的民办本科大学。截止到2014年, 全国也已有超过40余所独立学院先后从母体大学完全脱钩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办本科高校。仅仅在2014年一年的时间里我国就有8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并进行了顺利更名。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更名为广州商学院。
无论如何, 本文更多的是希望独立学院如何进行办学模式的变革, 独立学院如何培养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并具市场竞争力的本科生。
二、独立学院本科生的生源特点分析
目前, 我国独立学院的招生是采取独立自主的招生办法, 其招生基本限定在2B档, 这一点和母体大学的招生分数是完全不同的。从高考录取分数线来分析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 有两个明显的基本特点:
其一,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及个性较为张扬。独立学院所招收学生的成绩在所属高中大多处在中下水平, 这些学生普遍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及学生个性比较张扬等。
其二, 自我管理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跟母体学校的生源相比较起来,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 专注力不够高, 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兴趣爱好比较广泛, 容易受外界多因素所诱惑。
三、目前独立学院本科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分析
(一)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尚不清晰, 同时基于独立学院办学的历史较短的原因, 可供独立院校学习借鉴的成功案例不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照搬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照搬母体学校的模式。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明显的培养弊端, 即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而无法消化该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应该完成的课程设置。另一种则是完全根据独立学院生源的特征主动降低培养标准, 根据生源特点降低要求, 照搬照抄专科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终忽略了独立学院是培养本科生的根本问题。[1]
(二) 与母体大学的专业设置形成了高度同质化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校的一种创新形式, 因此, 其在创办初期, 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缺乏独立性, 只能是参照母体学校的基本设置。由于基本上完全按照母体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进行设置, 所以就形成了和母体大学高度同质化的专业设置, 但由于独立学院和母体大学毕竟各自所招收的生源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从培养学生的质量结果来看, 独立学院尽管和母体学校一样进行专业设置, 但所培养出来的本科学生质量和母体大学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2]
(三) 基本采取填鸭式、理论式教育方式
高校培养大学生, 应该更看重的是培养其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 所以, 高校培养学生应该更加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对于独立学院而言, 其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刚毕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上, 这些年轻教师们教学经验的不足就容易形成培养本科学生仅是一种填鸭式或者是理论式的教育方式, 只能做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 而无法做到进行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传递。同时, 由于年轻教师缺乏科研和实践经验, 学生难以在年轻老师的这种培养方式下, 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理论知识的准确把握而应该有的扎实理论功底。
(四) 师资队伍结构严重失调
目前, 我国独立学院所招聘的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来源于返聘母体学校或其他高校的离退休教师;二是来源于招聘母体学校的在职教师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高管为兼职教师;三是来源于招聘国内外各高校应届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 以退休教师与青年教师占据主要比例, 由于缺乏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专职中青年教师, 形成了以兼职教师为主、两头大中间小的师资队伍结构, 也就形成了明显的老中青教师断层现象。这种结构严重失调的师资队伍, 非常不利于独立学院本科生的培养, 也严重制约着独立学院的健康长远发展。
四、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定位
通过以上对我国独立学院生源素质特征、师资队伍结构的研究分析之后, 笔者认为我国独立学院目前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不仅需要考虑生源素质, 还要充分考虑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只有根据所招收生源的特点及努力改变目前师资队伍结构, 才有可能真正形成独立学院所谓的“独立”, 笔者就尝试提出以下两种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模式。
(一) 定位为应用型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模式
既然独立学院招收的生源素质具有个性张扬、学习自主性较弱、实践性较强及兴趣较为广泛等特点, 为此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生源特点、培养目标, 认清学校的教学模式定位, 依托生源实况培养学生, 以期在实际工作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并且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成为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大学。[3]
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应强调在“应用”二字上, 其设置偏向实用性的专业与课程, 而不是完全跟从母体学校, 从而做到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实施本科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1. 实施师生互动。
由于独立学院的生源的学习自主性较弱, 因此独立学院可以在教学环节多增加互动环节, 以尽量激发学生的思考,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一方面解决了完全填鸭式、理论式的教学, 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然, 老师也可以通过建立各种专业兴趣小组, 通过课后学生的参与而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 在网上开设各种专业学习讨论组, 通过讨论, 激发学生多发现问题, 多思考,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并能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2. 实施“家校联合”。
针对独立学院生源自我管理能力存在的严重不足问题, 独立学院可以联合家长进行共同培养。通过学校与家庭的联手, 更加明确培养的目标与方向。例如, 有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 将来毕业后更多是继承家族企业, 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强强联手, 理论课程学习与家族企业的实践训练相结合, 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未来企业接班人的大学生。
3. 实施“校内外导师联合负责制”。
不止研究生培养, 如今, 导师制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本科生培养中。而对于独立学院来说, 根据学生的特点, 不仅应考虑校内导师负责制, 更应该设立校外导师负责制, 也就是采取校内、校外导师联合负责制。通过校内导师传播的理论知识与学习和校外导师指导的实践学习, 将学生培养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二) 定位为创新型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模式
当下, 国家更多的是强调如何建设创新型大学, 以满足我国企业创新转型的迫切需要。为此, 独立学院应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独立学院应根据生源的特点对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变革, 设置一些创新创业课程, 通过设立各种创新和创业项目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 快速地建立起各种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真正做到“教、学、做”三合一的综合培养模式, 旨在通过学生的多实践、多思考,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 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科生, 最终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同步培养本科生的终极目标。[5]
具体来说, 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1. 建立第二课堂学习。
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 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6]第二课堂”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通过第二课堂的开辟, 可以更好地实现独立学院在当今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创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
对于独立学院来说, 更应该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并且将“第二课堂”完全融入自身本科生人才培养计划之中, 使之成为本科生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出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设立各种创新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竞赛、通过设立企业家讲坛以及建立及完善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等系列措施突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同时, 建议把第二课堂的成绩与学分挂钩, 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 重点突出“独”, 开设各种“特色班”。
目前, 国内部分高校均设立“特色班”培养本科生模式, 比如中大的“逸仙班”和“博雅班”等。虽然只是处在尝试、探索阶段, 这种个性化培养模式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为此, 笔者建议独立学院应充分借鉴这一培养模式, 以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较强的本科生。例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自2014年起成立了首届“逸仙新华班”, 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 首批63名来自各年级的学生进入了该班级, 开启了“别具一格”的学习体验之旅, 并且在全院公开招募全程导师, 专门为这个班的学生进行课程的量身设置, 这样针对性的教学, 让学生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该院首届“逸仙新华班”的人才培养新举措, 目前已经成为广东省独立学院教改先例, 在未来必定会被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所效仿。
五、结语
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中, 尽管仅仅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 但其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在教学模式改进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本科生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其中尤其是本科生培养模式更值得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因此,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本科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分析, 希望能为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最终能够让独立学院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建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4, (11) :655.
[2]赵建会.独立学院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科技与管理, 2015, (2) :206.
[3]李俊霞.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11) :131.
[4]段娇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人才, 2013, (3) :161.
[5]姜慧.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 (3) :28.
培养模式对策 篇1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03-04
1993年,刘明浚等首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基础“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但总体上认同人才培养模式的简化表述,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随着高职学校10年来专业群建设的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的国家层次、学校层次与专业层次之间出现专业群层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相关学者关注的课题。[1]
一、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2006年,教育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共计重点建设788个专业群,许多省份也逐步推进专业群建设。2012年江苏省提出“十二五”期间在高职院校中立项建设200个专业群。在中国知网以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进行精确搜索,起始于2009年,共有31篇文章。这些文章未见有研究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保障建议等内容。从目前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
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存在专业群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与宏观层次的国家、学校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微观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下一般粗”的趋同倾向,没有体现专业群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在模式构建方面,由于目前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并不是基于产业链的新建,而是在各专业若干年发展的基础上,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以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实践中要么偏重专业个性,专业群内各专业自成体系,要么偏重专业群共性,侧重核心专业自身建设及辐射作用,群内各专业形成“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有以核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替代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做法。前述31篇文章中有17篇文章探索某特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都与单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述类同,仅仅考虑了不同专业的共性。仅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李俊香提出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1+X”人才培养模式和“X+1”人才培养模式,考虑了不同专业的个性。[2]
在模式描述方面,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少,大多仅仅为体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段、过程或方式,如“对接”“驱动”“结合”“模块”等。
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推进方面,专业群内各个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各自为政现象比较普遍,难以形成专长和品牌,各专业资源共享程度差、利用率低。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专业群建设质量的关键。针对目前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至少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推进五个对接的原则
一是分析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与要求,研究设计市场营销类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群建设与产业群需求的对接。
二是分析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研究现代服务业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推进专业群课程内容与营销类职业标准对接。
三是分析市场营销相关职业工作过程,探索专业群课程教学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推进专业群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的对接。
四是分析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探索有效融入到专业群内各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途径与方法,推进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五是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要求,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培训教育需求,探索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推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二)体现职业特征的原则
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2013届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单位是民营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约占67%,就业于300人以下规模中小型用人单位的占53%,与其他有同样调查的省份或高职院大体相当。从专业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民营个体等中小公司的岗位特点不同于大中型公司的分工细化、领域窄而精,是一人多岗、领域宽而泛,比如公司的营销员同时承担着国内、国外、网络营销的任务,甚至承担着物流、行政事务等工作。由此,培养适应中小公司需求特点的人才必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趋势。
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部分省市人才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提供招聘数347.4万个,其中市场营销类专业人才需求量名列第一,招聘职位数为98.6万个,占28.38%。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327所高职高专院校设立市场营销专业(865所)、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100所)、营销与策划专业(179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87所),合计4个专业共1431个专业点,在读学生30万人。从人才机构的分析可以看到,许多营销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并不是营销岗位,而企业实际营销岗位中的大部分又不是营销类专业毕业的。这说明市场营销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的需求仍然存在差距。
基于此,学校确定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定位和目标是服务于区域现代服务业和石化重点产业,面向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网上贸易—贸易支持服务,培养高技能的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商务贸易类专业人才。endprint
(三)发挥核心专业优势的原则
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群由市场营销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组成,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多年改革与实践,作为专业群核心专业的市场营销专业已成为适应区域现代服务业和石化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重点专业,是学院品牌专业,在江苏省、全国化工行业和同类高职院校专业中有较高的优势与影响力。“十二五”期间,该专业获得省级以上课题资助10余项,教师成果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等10多项省厅级及以上奖项,2013~2015年专业和课程建设成果连续3年应邀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分论坛做主题报告,40多个学生团队的作品获国家级行业协会或学会、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竞赛奖励。
在专业群建设特别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营销专业的优势和辐射作用,将核心专业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创造性地推广运用到有较高关联性的专业群其它专业之中,带动各专业共同发展。
(四)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既体现于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理念,也体现于专业群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方式之中。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宏观层次的国家、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相比需要接地气,与微观层次的具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比需要覆盖各专业。专业群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方式需要体现通用的职业教育规律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共性要求,更需要体现营销商贸职业特征、服务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以及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个性特点。专业群的课程体系需要体现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共性,同时需要体现专业群内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个性,围绕各专业的共性要求构建共性课程,围绕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培养的个性要求构建个性方向课程等。
学校确定市场营销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项目引领、四位一体、五能并举”。“项目引领”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现实项目任务为引领、以职业素养为核心,表现为学生的学业与专业、职业、企业、行业的五业融通,体现了专业群的总体教育教学理念。“五能并举”即提升学生的商务市场分析能力、商务活动策划能力、商品服务销售能力、客户管理维系能力和商贸过程管理能力等核心岗位能力,体现了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规格。“四位一体”即“做、学、教、说”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表现为以学生能做会做为先行、以知识够用实用为要求、以教服从服务于学为原则、以学生擅说善说贯穿始终,着重解决“做什么、怎么做”“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体现了专业群的共性教学模式。
同时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形成既体现共性又各具特色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营销专业采取“项目引领、四位一体、三堂合一、五能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堂合一”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有机统一。其中第一课堂是指 基于“做、学、教、说”四位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第二课堂是指活动课堂,指技能竞赛、职业考证、专业社团、兴趣小组等,第三课堂主要指企业课堂,包括社会实践、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电子商务专业采取“项目引领、四位一体、虚实结合、五能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虚实结合”即网上项目与网下项目相结合、虚拟项目与实操项目相结合。商务英语专业采取“项目引领、四位一体、双语渗透、五能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双语渗透”即在培育学生营销贸易过程中的双语交流能力。物流管理专业采取“项目引领、四位一体、三岗实训、五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岗实训”即通过“识岗—顶岗—上岗”三个阶段的训练,实现从初学者—实践者—熟练者的过渡。
(五)注重系统设计的原则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系统设计,即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包括专业群理念与思路、目标与规格、过程与方式的有机协调与统一。
二是专业群内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就专业群课程体系而言,需要设计由职业岗位群基础技能相对应的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职业岗位群核心技能相对应的专业群核心课程、不同类别岗位分立技能相对应的各专业培养方向“模块”课程、职业岗位群拓展技能相对应的专业群互选互认课程组成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从而体现专业群内核心专业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的共性与个性的对接。
三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推进过程的系统设计,围绕确定的专业群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坚持统筹兼顾,体现理论与实践、能力与素质、线上与线下、学校与企业、课内与课外、专职与兼职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三、优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对策
(一)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方面
需要成立由学校及服务域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代表组成的市场营销专业群共建共管委员会,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共同构建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实现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行业需求相吻合。同时建立健全包括学分互认、课程互选、质量评估等一系列专业群管理制度。
(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深入分析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提炼市场营销专业群培养商贸类人才的共性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构建市场营销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根据专业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务域”,在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其他专业共性的基础上,围绕营销商贸领域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群核心课程。在分析专业群内核心专业与其他专业差异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培养的特点,建设富有特色的各专业“模块”课程。根据服务域人才需求特点及趋势,构建若干门专业群互选拓展课程,体现专业群的适应性和拓展性。endprint
(三)过程控制方面
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工学交替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专业群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与企业营销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以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体现“做、学、教、说”四位一体。围绕专业群对应的营销岗位工作的项目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学中说,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团结协作能力。以过程控制和动态考评为思路,设计包括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营销专家评价与教学常规考核、行业企业考核、取证合格考核、竞赛成果考核以及第三方评价等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
(四)教学条件建设方面
依据于市场营销专业群的“服务域”人才需求的五个方面核心岗位能力,按照识岗、跟岗、顶岗的职业成长规律和递进原则,构建专业群纵横向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校内与校外基地建设相结合、兼顾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的总要求,做好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群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优化的实训体系。按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建设包括校企互动的专业群平台、统一规范的各专业平台、系统配套的课程平台和注重实际的大学生网上营销创业中心等组成的专业群资源体系,创建先进的数字化学习与训练空间,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
(五)教学团队建设方面
立足校企互培共育,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实践和职业教学技能并重、与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相匹配的跨界“双师型”教学团队。推进专任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程,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立兼职教师库,着重提升教学能力,在专业群建设、课程开发、承担实习实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等方面提高参与度。[3]
参考文献:
[1]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3(5).
[2]李俊香.高职涉外经贸类专业群“1+X”与“X+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
[3]许建民.基于“课岗证赛”深度对接的的高职课程模式的创新与设计——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3(45).
培养模式对策 篇12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 当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有关重要文件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 以增强办学特色为重点, 以合作为主线,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教育理念合拍的高等职业教育。因此, 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
2012年7月中旬,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国家版首次面向社会发布。该报告研究了我国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质量报告的首次发布, 表明政府的政策措施得力, 初见成效。
毋庸置疑, 无论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来看, 还是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而言,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实践与市场的需求。二是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效果无法有效彰显。三是会计的专业能力要求与生源基础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2 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让教师当主角, 转变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 更多地向实践转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发挥企业和学校两大主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 充分利用企业与院校的资源, 发挥各自的特长, 形成互补共赢的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要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用进行深度认识,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使教师将理论知识传授地点转到会计实习基地和财务部门, 实现理论知识真正“接地气”。同时, 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鼓励和提倡教师不断走出去, 通过参加企业的培训, 了解企业的管理理念, 参与企业的管理, 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院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 聘请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增强实践经验, 提高实践能力。同时, 加大对教师的考核力度, 提高实践教学权重, 将日常考核纳入年终绩效评估、评优晋级中, 挖掘教师的教育教学潜能, 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2) 依据会计专业现状和社会需求, 研究推进“工学交替”培养方式。依据“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学习成长规律, 要对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再认识。一方面, 针对学生实际特点, 培养并提高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在入学后的一段时期内, 开展认识会计活动。可以组织学生提前到合作企业了解会计资料, 查阅会计凭证, 翻阅会计科目, 了解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其次, 提高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在每个学期结束前, 集中利用一段时间, 对本学期所学课程的实践处理进行系统训练, 以此提高学生理性思考能力。最后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训练, 使学生可以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与此同时, 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培训, 选择国内企事业会计违法违纪案例, 讲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以此提高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
(3) 从学生利益出发, 研究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多年的实践表明,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 校企合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会计专业的特点, 如何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 这是摆在学院与企业面前重要而崭新的课题。分析一些制约因素, 研究新时期的新情况, 我们发现, 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是有效推行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一是校企合作要改变以往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思想, 将学生利益放在首位, 在保证学生快乐工作的基础上追求效益。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 学生一经录用, 学校随时监督企业履职尽责情况, 保障学生的安全及合法权益。二是明确双方利益分配机制, 减少后期出现不必要的矛盾, 保障学生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三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评体系, 从多个角度, 深入分析校企合作的成效,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 培养职业判断能力, 提高学生专业化水平。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经颁布并实施, 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从新会计准则体系来看, 对某些问题提供的不是唯一答案, 对某些特殊情况给出许多可供参考的方法,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境加以选择。因此, 我们进一步得出结论, 会计是一项技术, 更是一种管理艺术。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业务时, 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这就要求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 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
诚然,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有关方面必须进一步研究有关新情况、新问题, 按照市场规律和未来需求,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淑芬.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2) .
[2]陈静.浅谈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J].商业文化, 200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