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管理模式(精选12篇)
培养管理模式 篇1
近年来, 伴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的全面扩招, 每年毕业的高职高专人数急剧上升,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普通高校扩招直接冲击了高职高专生的就业,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问题。按照企业的要求, 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是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出路。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院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 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职业院校办学模式。
在现今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 学校和企业定向培养人才, 让人才早日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对于学生、学校、企业无疑是一种多赢之举。
一、“订单式”教育的特点
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 如果用人单位与职业院校能够密切配合, 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一) “订单式”培养符合职业教育规律
职业针对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走校企合作之路是最佳选择, 也是确保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订单式”培养恰恰遵循了职业教育的这一规律, 其人才培养目标完全是针对企业的相关岗位制定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企业与学校的密切合作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 “订单式”培养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 “订单式”培养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有机会置身于真实的生产活动之中, 并在指定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使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可以零距离接触;同时真实感受职业活动的氛围, 与指导技术等企业员工的接触,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浓厚的人文因素。这样学生受教育的氛围是“学校+企业”模式, 这是对学校教育氛围的延伸, 从而使学生受教育的内涵与品质得到扩展, 在理论课上遇到的疑惑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同工种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组成学习小组, 互帮互学, 共同交流,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 “订单式”教育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的育人模式
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参与学校课程设计, 除了能够对学生做好职业技能培训, 还可以使这些学生在学习期间较早地接受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 使他们一到企业就能上岗, 很快就能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成为合格员工, 避免了企业到社会上招聘人才的盲目性, 也减少了岗前培训的时间和周期。对于学校来说, 教育目标更加明确, 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 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减少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既有动脑能力, 又有动手能力的实用人才。
(四) 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固, 没有就业找工作带来的干扰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社会所接受, 学以致用, 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 在“订单式”教育完成后,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订单”约定, 安排合格的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安排学生就业。所以, “录用就业”作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成为区别于其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重要特征。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 办学的指导思想区别
订单式培养是从职业需求出发的教育体系, 即高职教育以职业为研究对象, 研究每一类职业中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合理配置与应用发展, 按照职业的类别划分不同的专业, 依据每一类职业技术和应用科学的不同种类和特点, 设置专业课程, 培养定向于某一类职业的专业人才。而传统培养模式是从学科出发的教育体系, 以科学中的各门学科为研究对象, 研究各门学科的理论和应用, 推动各门学科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研究范围不局限于科学的某个层次, 即研究基础科学, 也不排除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根据学科种类划分专业, 设置专业课程, 培养非定向于某类职业, 而是熟练掌握某一门学科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
(二) 培养目标的区别
订单式培养的是技术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上, 不以学科定专业, 而以社会需求定专业。而传统培养模式培养的是研究型、探索型、设计型的人才, 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单一性。几十年来, 所培养的人才多为学者型和理论型, 习惯于学科为本位的“三段式”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的教学模式。体现为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一样, 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培养目标一样, 其计划基本上按本科计划压缩而成。在教育实践中则体现为对于同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提出统一的培养规格和要求, 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 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 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 造成人才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 人才的个性特色上“千人一面”。
(三) 教学过程特征的区别
全部的教育活动及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两大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的问题。在本质上看, 订单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科专业理论体系为出发点。这里说的是“本质上”, 并不是说传统式专业教育不考虑职业能力, 或订单教育不考虑理论体系。订单式教育要求学习知识必需够用, 注重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传统式教育则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在人才培养途径上, 订单式教育强调岗位能力的培养, 把技能实训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与实践的比例达到1∶1左右;传统式教育虽然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但其教学方式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特点上订单式培养以学生为中心, 以技能训练为核心;而传统式培养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授知识为核心。
(四) 办学体制上的区别
订单式教育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强调必须走开放式办学之路, 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社会力量办学等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学科式教育显著特点是办学体制单一, 投资渠道单一。在师资队伍组合上, 订单式培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同时要求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必须占有较大的比例, 强调引进有专长的高工、技师充当实训课程的指导老师;学科式师资队伍要求保持学术思想“新”, 学术水平“高”, 保持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完善。在学生的评价上, 订单式教育更重视社会评价要求, 力求使学生成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顶岗人。由于学科式教育与订单式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 教学对象亦有区别, 学科式培养要求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订单式培养的生源极其复杂,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招, 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
(五) 管理体制的区别
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 高职院校是实行教学、生产、科研三条线并行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 教学、生产、科研三条线各自发展, 交叉而不融合, 难以发挥对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综合保证作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从形式和内容上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首先应在组织结构上将教学、生产、科研融为一体,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实现订单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订单式培养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 为校企合作找到了切合职业教育健康顺利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 是带来了观念的转变。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 都会通过订单式培养在观念上发生一定的转变。订单式培养强化了学校的市场意识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观, 必将更加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 订单式培养使企业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信任, 关注职业教育的程度会更高。更重要的是, 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更具前瞻性和主动性, 带来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其次, 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过去的校企合作大多是表面的、松散的, 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也缺乏约束力, 这种合作达不到实际效果。订单式培养则是企业提出需求, 培养自己的员工, 所以企业非常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 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第三, 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能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或档次相对较低, 除了就业大环境的原因外,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是否契合,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就业率。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的, 学生就业有意向协议, 就业比较稳定, 就业率较高。因此, 订单式培养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培养管理模式 篇2
摘要:文章针对中部地区春季多雨的气候特征,实行“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并围绕“专业+系部产业+施工企业”专业建设模式,打造一支道路桥梁施工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气候特征;“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专业+系部产业+施工企业”
针对中部地区春季多雨的气候特征,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行“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系部产业+施工企业”专业建设模式,打造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以内涵建设求质量,以课程改革求发展,以便更好的满足交通行业的需要。
一、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专业+系部产业+施工企业”的专业建设模式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按岗位群的要求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进行培养,并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岗位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教材按照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实训基地按照施工环境设计成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并随着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的变化而变化,按照路桥施工岗位及现场管理强化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施工生产一线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各项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及职业素质。
(二)打造一支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双师”队伍建设采用施工企业、学校“工程师互访制度”,即“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一方面,安排教师到施工单位参与生产实践、技术开发,在实践中增长经验,更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与专任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造就一个具有高职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有特色的“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建设的龙头,学习最新的建设思路,主持专业建设的全方位工作;主要参加与课程建设与开发,做好“以老带新”的带培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主持院级以上科研课题,主持精品课程建设,完成3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
(三)以岗位能力为导向,“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需要不断适应新技术、新工艺,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准绳,构建“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1+4×0.5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二学年上学期中的顶岗实习模块,是在第一学年完成计算机基础模块、工程计算模块、工程测绘模块、公路土工试验模块及工程材料试验模块的理论学习之后,到施工单位进行测量岗位及试验岗位的能力锻炼,并从事道路及桥梁的施工放样、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检测、土质的分析、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程设计变更CAD制图及工程量的计算等多种工作;同时,将工程测绘模块中的施工放样、公路土工试验模块中的压实度检测、工程材料试验模块中的混凝土制品抗压强度等操作性较强的章节,聘请专家在施工现场进行讲课和演示,使课堂教学与施工现场无缝对接。第三学年上学期的顶岗实习模块,是在第二学年下学期系统学习完路桥基本设计模块、路桥施工模块的`相关知识之后,初步具备了识图的能力、道路桥梁现场施工的能力,并能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学会按图施工,经过一个秋天的顶岗实习,最终达到能独立处理现场技术难题;同样,将道路施工中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桥涵施工中的钢筋绑扎、隧道工程中的锚杆支护实践性很强的章节,聘请专家在施工现场进行讲课和演示,使课堂教学现场化。
(四)根据岗位群的要求以专业技能培训为核心,构建与企业技术水平同步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校外“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实验实训中心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实现与施工现场实验室接轨,广泛吸收当今道路桥梁施工中较为先进的试验检测方法及管理方式,使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实现功能系列化、设备先进化、环境真实化。实验实训中心能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并为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创新提供平台。
二、专业建设的内容
(一)师资队伍建设
以“双师”结构教师为基础,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中坚,构建一支与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发展、教学改革相适应,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素质优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二)课程建设
由专业带头人、企业家、课程骨干教师构成核心课程团队,统筹课程建设的全面工作。由各课程骨干教师牵头,做好教学内容遴选工作,每年调整一次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的内容,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纳入课程内容中;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以施工技术发展为导向的实验实训项目,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索并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种媒体、录象进行授课。并逐步完善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最终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3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优质核心课程8门。
(三)实训基地建设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充分反映当今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平、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并应能够适时进行调整,形成集教学、实训、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式实践基地。具体措施是将土工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情景实训室、专业软件实训室、测量实训基地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新建结构实训室、检测实训室、公路施工现场仿真实训中心。
(四)社会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系部两个产业,对外承接技术服务项目,深化产学结合。针对目前通村公路建设、养护技术人员少的情况,派专业教师到现场开展通村公路养护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建立一个由校内专业教师、校外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相对稳定、动态变化、不断吸收新成员的科研团队。鼓励和帮助教师进行技术应用研究,特别是在学术研究上有一定基础的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技术交流和研究。教学和科研并重,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落实科研奖励办法。建立与施工企业的定期回访制度,完善横向科研成果,并寻找新课题。
三、专业建设的预期效果
1.为中部及西部地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一线提供懂设计、精施工、会管理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2.为中部地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示范;
3.发挥设备和人员优势,为社会提供工程质量监理及检测等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炼.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贾少华.德国高职的校企合作及启示[J].职教论坛,,(7).
[3]苏志刚,等.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的途径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1,(10).
[4]孙琳.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题项目:湖南省省级精品专业资助课题。
培养管理模式 篇3
一、秉持“一个理念”
“一个理念”即教师的教育过程既是指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同时发生、同步发展的。教师不可能用一成不变的东西去教育不同时代的学生,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回避的。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完成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任务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无外乎内外两个因素,强烈的自我发展渴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内因,学校的规划、引导、组织及营造的专业发展氛围是不可或缺的外因。基于这一理念,我们一方面提供平台,鼓励教师主动发展;一方面开展活动,助其发展。
二、搭建“两个平台”
“两个平台”即教师论坛、同课异构,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提升上为教师搭建了平台。
一是开设教师论坛。每学年一届的教师论坛,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通过教师的教育思想碰撞、教育教学经验整合、教育教学智慧分享,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论坛每届一个主题,全体教师共同围绕这些主题展开讨论。论坛一般安排在学年末,学年初便公布论坛主题,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考、实践、提炼,并把自己的思考感受撰写成文章上交,遴选发言者时,也会考虑到老、中、青三个不同群体的代表性。
二是开展同课异构。由同一学科的名师和青年教师执教同一课题,以展示不同的理念、设计、实施和效果,让大家在对比中受到启发,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同课异构活动每学期每学科组织两次,提前一周确定执教课题、执教人、主评人等,届时同学科全体教师共同观摩。评课是同课异构活动的重要环节,首先,执教人介绍教学设计,反思实施效果,然后主评人全面评课,其他教师补充评课,最后由执教教师将教学设计、学科组评价意见、教后反思的电子文档发往学校专用邮箱保存,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材料。
三、启动“三项工程”
一是名师高端发展工程。这是为目前成就较高的教师创建的促进他们继续发展的平台,该T程中的领衔人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共同体(由4-6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制定发展规划,学校为他们提供保障措施(如建立名师工作室,订阅专业书籍杂志,外出学习参观等),并明确了对他们的考核目标。共同体的专业生活使他们教学相长,领衔人在引领共同体成员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二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这是为教龄在6-15年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设计的,这个年龄段的教师相对较多,他们本着自愿发展、优先发展的原则参与到该工程中,该工程中的领衔人也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共同体(由2-4名青年教师组成),设计了发展规划,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保障措施,明确了对他们的考核目标。这一群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接受名师高端发展共同体领衔人的引领,另一方面又带动“1-3-5 工程”中的青年教师,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带动了别人。
三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3-5工程。这是为5年教龄以内的教师设计的,要求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成熟、五年成为教学骨干。学校分别对入门、成熟、教学骨干制定了目标和考核办法,并定期考核。由于他们既受到名师高端发展工程的引领,又受到中青年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手把手的指导,青年教师一开始就步人专业发展的正轨,“1-3-5工程”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起到引航作用。
四、开展“四项活动”
一是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评比。该评比每两年一次,主要针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比赛,在展示、交流中提升青年教师的各项教学技能。比赛大大激发了青年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缩短了他们的成熟期。
二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该比赛每两年一次,主要针对45岁以下教师,检阅教师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比赛由说课、课堂教学、课后答辩三部分组成,把理论设计、教学实践和反思提升结合起来,有效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凭借比赛结果向上一级推荐优质课参评人选。
三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每学期一次,引导全体教师围绕学校设计的主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结合具体案例撰写教学反思小论文,择优编辑成《教师教学反思录》,供全体教师参考学习。《教师教学反思录》既是教师教育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也是进行教师培训研修的鲜活教材。
四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性措施,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学校的课题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名师设计主持的关于教育思想、教学策略、学习心理等领域的省市级大课题;另一类是普通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后设计的校级“草根式”小课题。两类课题相互补充,形成了全校的课题研究网络。
五、实现“五个目标”
一是理念先进。全体教师紧随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思想开展学习、教学、反思、研究等活动,在课堂教学比赛、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领域,都能彰显丰厚的理论功底。
二是水平精湛。教师的教学水平领先,凡外出参加比赛的教师,大部分都能在省、市级比赛中获一、二等奖。
三是成果丰富。全校教师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学校编辑了十几册《教师反思录》,开发了几十门校本课程,在2011年教学成果奖评选和2014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有十几项成果分获国家、省、市奖。
四是模式科学。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分层培养,分类推进,尤其是“三项工程”形成的递进式的教师培养梯队,凭借团队的内驱力和学校的监督评价机制,有效地发挥了该科学模式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是示范辐射。学校现有市级名师工作室7个,正在带领全市四十余名骨干教师从事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工作,已涌现了大量的成果,名师工作室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培养管理模式 篇4
药品是关系到人们生命健康的极其重要的商品, 为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 世界各国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监控措施, 自美国1963年颁布世界上第1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以下简称GMP) 用以监管药品的质量安全以来, 50年的理论和实践证明, GMP是用于药品安全监管最有效的手段。
GMP既是政府当局对药品生产企业为管理生产和质量所制定的法定基本准则, 又是制药企业药品质量的保证, 是防止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或事故的发生、完善和优化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措施。更为重要的是, 严格执行GMP也是我国制药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是我国医药产业走向世界的关键。我国重大的药品安全事件频发, 药品制剂还不能进入国际主流的药品市场, 这些都与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不能很好地实施GMP密切相关。因此, 培养好我国医药行业急需的GMP管理人才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1“双导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 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一般而言, 高校中有关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都是实行1个导师负责培养的方式, 而在GMP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引入“双导师培养模式”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中, 除了教会学生了解和领会国家法定的GMP基本要求和准则,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贯彻和实施GMP。这一点是我们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最薄弱的, 也恰恰是目前药品生产企业在GMP实施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需要懂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才, 如果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解决好这个问题, 就能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
GMP的基本要求和准则是不难理解的, 但是, 药品生产企业对照这些基本要求和准则, 如何在硬件、软件和人等要素及其组合方面, 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有效地质量管理和控制, 使其达到各种形式的GMP标准 (本国标准、外国标准和企业标准) 就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同样, 这也成为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个系统工程的关键要素具体包括人员与组织、厂房与设施、仪器与设备、物料与产品、文件与软件、验证与确认、生产与质量管理等。要进行有效地教学与人才培养, 学校的资源是有限或欠缺的, 必须要和药品生产企业密切协作。而双导师培养模式不是简单地给学生配备2个导师, 2个导师在培养学生的统一目标下, 所承担的教学内容是不同的、独立的, 但是这两者又是相得益彰的, 是一个工作的两个方面。具体而言, 这2个导师分别是理论指导导师和实践指导导师, 理论指导导师一般就是由高校GMP教学老师担任的导师, 主要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课题选题、学位论文的理论指导;实践导师是由在企业从事GMP管理, 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课题实施、学位论文的实践部分指导等。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为培养学生提供完整丰富的教学资源, 这种培养模式能把理论和实践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 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专门人才。
2 研究内容
2.1 GMP教学内容的划分研究
建立标准和指标体系, 将GMP工程内容分为学校教学、企业教学和共同教学部分, GMP教学内容划分和划分标准研究示意表如表1所示。
教学内容划分完成后, 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进行协商, 确定各自的教学方案、教学日程和考核方法, 如果是共同教学部分, 还要确定各自教学的侧重点, 并建立标准和指标体系对上述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在各自的教学方案等任务确定后, 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还要重点协商各自教学方案等, 确定最终的总的教学方案和考核指标 (体系) 。GMP教学内容导师分工协调研究示意表如表2所示。
2.2 导师教学工作的协调研究
学校和企业这2个方面的教学资源能否得到有效配置, 达到“1+1>2”的效果, 关键要看学校导师教学内容与企业导师教学内容的划分与划分标准是否科学, 企业导师的教学内容和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的教学工作协调应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
(1) 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教学内容的划分, 粗浅做法是根据硬件条件, 把学校里没有的, 如厂房、设备等资源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企业进行, 实际上, 由于GMP管理本身就是一个人员、硬件、软件相互融合的系统工程, 如果单纯仅仅就硬件条件来划分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教学内容是不正确的。因此, 要对GMP教学内容的划分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2) 教学内容的划分与内容确定后, 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 以往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学校导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设计, 往往和实际需要相脱节, 学生毕业和取得学位的标准就是论文和论文答辩, 引入企业导师后, 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因此, 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研究, 对考核标准进行研究, 要从理论研究、技能研究和项目开发与实施等方面综合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考核标准的设计。
(3) 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工作内容相互协调的研究。导师之间相互协作不是简单的工作分工, 而是在教学内容、方法与时间 (时机) 等方面的水乳交融。虽然是2个导师的工作, 但实际效果应当是“1个导师”, 2个导师的相互作用叠加应当超过单个导师的作用, 对有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 应当建立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测量和评价。
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
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需要研究以下问题:标准体系实施绩效的表达方式的研究, 也就是表达的准确度和维度;构建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也就是基于实施绩效的表达方式从维度层面进行分解, 划分分级指标的研究;确定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的研究, 这里拟选用综合集成赋权法中的“加法”集成法来确定实施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如果采用集值迭代法确定主观权重, 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集合X=[x1, x2, …, xn], 第m位专家选取的认为比较重要的评s价指标集合X的一个子集Xm内容, 涉及的公式有。建立标准体系实施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首要问题是研究建立绩效评价各类模糊复合物元的问题。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 开始构建实施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单项评价的模糊复合物元, 然后确定综合评价的模糊复合物元, 取各主要评价指标相应权重下的模糊量值的最大值es1、最小值es2、平均值es3作为评价指标, 由此建立实施绩效评价的模糊复合物元。
通过以上的思路与计算, 就能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对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教学内容的划分、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工作相互协调等进行评价, 从而得出取得最佳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3 双导师培养模式的优势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 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手段和模式也在不断升级。如果“双导师培养模式”能有效实施, 就能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GMP专门人才的培养实效。这种模式把学校里教授的理论探讨和企业专家的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把学校的信息资源 (包括齐全的图书、资料等) 和企业资源 (如厂房设施、仪器设备、实践性素材等) 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进行挖掘和利用, 而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资源在现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教学理论和实际操作模式的缺乏, 以及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研究生的教学方式不能转变, 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或“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这就和当前市场 (包括用人单位) 的需要和人才评价标准的转变背道而驰。而这个模式一方面可以使GMP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又培养了他们多思路、多方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提高了教学实效。
如果“双导师培养模式”能有效实施, 更有利于GMP专业人才培养乃至其他人才培养教育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育方式手段的发展和教育效果的提高需要理论的指导, 教育理论上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提高教学实效, 真正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 构建这样的培养模式, 有利于从理论上指导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根本转变, 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如果“双导师培养模式”能有效实施, 使学生从长期传统的枯燥和乏味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融入到生机勃发、日新月异的现实环境中去, 使学生的培养还其实践出真知的本来面目, 真正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性研究中感受到学习或研究的价值和快乐, 从而通过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而提高其培养的效果, 可以说, 这是人才培养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员工、教师、学生等“多赢”的局面。
4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 人才、教育等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培养符合市场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李波.专业学位教育中“双导师制”缺位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 (9) :55~57
[2]Henry Etzkowitz.The evolu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J].Int.J.Technology and Globlisation, 2004 (1) :64~77
[3]辛德树, 熊伟, 李敬锁, 等.对专业学位“双导师”制的思考[J].教育教学管理, 2012 (6) :85~87
作文能力培养模式 篇5
作文能力培养模式
作文能力培养模式 谈我的作文教学经验(一) 教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几年来,我一直关注如何让学生走好第一步。看了不少资料,发觉说的都是些很理论性的东西,太抽象,不易吸收和借鉴,有些有用的也很零散,不成系统。思索后决定探究个模式来。现在把我认为自己这几年来比较成功的地方说出来和大家交流、切磋。 我就从础石工程、练笔形式、作文以后三方面来说一说我自命的海哥作文指导模式。 一、础石工程 1、 指导生活 很多书介绍的是指导观察,我之所以改为指导生活是因为我认为指导观察远远不够,还应该指导学生去用耳朵听、用手摸、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老师还应该组织学生活动、指导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生活丰富了,学生才有富足的作文素材,只有师生共同生活多了,老师的指导才更能充分发挥功效。 2、 与听、说、读、写结合 A.所谓与听说训练相结合是我按座位依次每天安排三名同学分别在朝读前、上午第一节前、下午第一节前分别到讲台上讲故事,叙他的所见所闻也可,其他同学在位置上听。其目的功效之类,以及后面所涉及别人常说的人人皆知的,我就不说了。 B.所谓与读写训练相结合,就是在课文中学遣词造句,学结构文章时指给学生在哪种情况下运用。创造课外阅读条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老师要随时突出文章再短也要有明确有中心这一要求,特别是后面的随笔要求更是如此。 C.所谓与写字训练相结合,指的是写字习惯包括字体、姿势都要求规范运用到作文中。 二、练笔形式 1、 流动日记 我这里的流动日记就是类似《小学语文教学》第9期所介绍的《循环日记》和《今日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作文大本营》第9期所介绍的.《宋张演义》。把全班同学分成五大组,一组一个日记本,一个日记本写一个组的故事,老师则分别参与到五个组中去,单周星期一到第一组中与同学们一起创作,星期二到第二组中与同学们一起创作……双周星期一在全班探究第一组故事,星期二在全班探究第二组故事…… 2、 随笔 随笔是防止学生有感无处发的可悲现象而产生的,每人一本,随便什么时候写,随便怎么写,随便写什么,关键是感兴趣的事做了有话想说,蒙了屈有话要说、有爱有恨就要提笔发泄。它弥补了流动日记使学生练习不够的缺陷,它可能一天写几篇,也可能几天写一篇。倘若几天写一篇,说明该学生这一段时间需要老师帮助感悟,帮助查找整理写作素材。所以老师应该经常查看随笔。它还可作单元作文的草稿本。随笔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的文风。 3、 单元作文 &n
[1][2]
培养管理模式 篇6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培养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0-0029-02
1引言
研究生教育从培养方式上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就读不脱产的在职学员。我国从1985年开始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规模和培养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在职教育在规模、质量、制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培养过程中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何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各高校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
2在职研究生的主要特点
2.1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1)学员成分复杂。在职学员大都来自不同的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包括企业、机关、个体工商户等。各学员社会地位也相差很大,有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公务员、教育工作者等。
(2)学员学术水平良莠不齐。学员年龄差距较大和个人社会经历不同,造成学员间学术基础差别较大。
(3)学习目的不同。一部分在职学员不仅为了提高学历层次,还为了增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一部分学员仅是为了升迁或某些利益需求攻读研究生学位。
2.2工学矛盾突出
在职研究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承担单位工作任务,学习往往会受到工作的影响,学习时间和精力无法得到保证。到课率较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2.3职能部门的管理难度加大
在职研究生是单位和学校两头跑,不住校,且大都不在同一个单位,对于培养阶段的各种通知和任务很难及时传达给他们。管理制度难以落实,有时不得不放松对他们的要求,造成课程学习、论文等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影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规范化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3.1控制招生规模和严把生源质量
目前,国家对在职研究生班招生规模没有限制,学校出于经济效益等原因,一般也不会限制招生人数。招生规模盲目扩大,对培养质量、学校声誉都会造成影响。如何做到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学校利益和谐发展,这是值得深入研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在职研究生班学员不用经过国家统一考试入学,因此应加强资格审查阶段的考核,主要审查学员是否符合报读条件。条件允许的还应增加笔试和面试环节,进一步了解和考核学员的专业素养。
3.2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
(1)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在于研究生培养侧重于“研究”,研究生授课应着重于采取共同研究讨论的方式,所以应尽量避免大班开课。
(2)课程设置。首先必须遵循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满足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基本课程要求,其次可以根据在职研究生特点,开设实践性和针对性更强的选修课。如与某领域单位合作办班,可针对该领域的工作特性,开设个性化的专业课程,解决学员实际工作问题。这样可进一步提升学员学习关注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3)教师队伍。研究生课程一般要求具有副高职称的人员才能授课,但由于师资力量普遍不足,某些学校存在安排副高以下职称老师授课的情况,可能会造成讲授内容与本科课程相似,甚至相同的情况,影响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测评体系和奖励机制十分必要。
(4)教学手段。可采取“弹性学制”的培养方式,规定学习年限为2年~5年,在此期间,学员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排修课时间,缓解在职学员工学矛盾。也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在线辅导,网络课堂录音等手段辅助教学。
(5)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推广课程学习和研究论文相结合的模式。在美国,教师通常在每次课上都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任务,每门课都要求撰写1篇~3篇论文,且对字数和参考文献都有明确要求。这种模式可以培养研究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课程考核形式灵活多样,不拘泥于笔试。任课老师针对无法正常上课的在职研究生,采取额外增加作业和撰写论文的方式考核,鼓励学员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6)高校应提供或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加强学员间的学术交流,与时俱进,跟紧社会热点,更新专业知识。还应经常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办讲座,活跃学术氛围。
3.3学位论文环节管理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学习成果表现。学位论文的优劣直接影响和综合体现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所以要严格抓好学位论文撰写环节。
(1)导师负责制。可采取双向选择制,实行导师和学生互相选择制度,有效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学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审查和监督。
(2)论文开题。开题报告是撰写论文重要的起步,导师应该认真指导学生正确选题,避免走弯路。开题报告内容格式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撰写。开题时要成立由导师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审议,确定是否通过开题和是否可以继续进行研究。
(3)预答辩。论文送审前,模拟答辩流程预先进行答辩,争取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论文修改好后再正式送审。
(4)论文送审。采取“盲审”形式,保证评审的公平性和客观性。评审意见一般分为4个档次:A认定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B符合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同意答辩;C基本达到硕士学位学术水平,但需修改部分论文并通过认定后,才能进行答辩;D论文没有达到硕士学位学术水平,需要进行较大修改,重新评审。
(5)论文答辩。为保证答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答辩委员小组由不少于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至少有1名校外和申请人单位以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組成。申请人导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获全体委员2/3以上同意,方可做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童玉玲.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 王海燕、谷贤林.英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及启示[J].北京高教,2005(5)
3 张 立、胡新喜.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 宋文红.规范化管理:对在职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3(6)
5 范玉辉、周先进.对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Standard On-the-job Graduate Student Raises
the Management, Guarantee Raise Quality
Huang Yun
Abstract: On-the-job graduate student raises has some problems, this article analysis how standard on-the-job graduate student raise the management, improves on-the-job graduate student’s raise quality.
英语人才培养的人文培养模式分析 篇7
关键词:英语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一、引言
人文教育则是指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学科的知识, 使其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 认识世界、适应社会。英语按照学理的划分是属于人文学科的,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英语教育中的人文内涵越来越少, 使得英语教育逐渐远离了人文学科。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到 “由于经济社会的冲击, 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在外语教育中正在逐渐消失……这种现象在全国的外语教育中都有所体现”。
二、英语教育的发展及英语专业的人文特性
胡文仲教授 ( 2008) 将我国英语专业的教育划分成两个阶段: ( 1) 二十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英语教育以培养英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译为目标; ( 2)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英语教育主要为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 一) 第一阶段英语教育特点———重视技能的培养。英语一般被人们视为一种语言工具, 提到英语一般会联系到语言的实用性而非学科性。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课程中, 有百分之八十是体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实用性及工具性。因此, 对于低年级英语人才教育的课程设置核心是语言的基本能力的训练, 注重学生实际应用方面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 二) 第二阶段英语教育特点———复合型人才培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外企越来越多, 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对外语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阶段中培养的只掌握语言应用而缺乏专业知识和思维锻炼的英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针对新的局势, 国家对英语教育制定了新的培养计划, 2000 年教育部颁布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 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界定: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相应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此为对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首次将复合型人才作为正式内容进行确认的文件。
三、人文主义教育观与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中, 人文主义思想具有重要作用。英语专业应该遵循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 突破职业为导向或者基础技能为主的培养模式。按照这个理念, 渭南师范学院在英语专业教育的实践中, 以人文知识教育理念为指导, 从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 构建了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式。
( 一) 人文教育观及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对于高体制化的高等教育来说,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 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 年, 渭南师范学院遵循人文教育培养理念, 按照 “英语学科特点与人文教育、教室教育融合, 能力、素质和知识协调”的教学思路, 实施了专业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实践化的改革试验, 下面就渭南师范学院针对英语专业的人文性而实施的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介绍。
首先, 全面改革了英语人才培养课程的系统, 压缩了诸如听力和口语这类的基础技能课程的比例, 增加了人文性课程。
其次, 根据输出驱动假设的基本理论, 合并了写作与阅读课程。原因是由于这两门课程的重点在于训练语言基础技能, 而缺乏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同时, 通过配置教学资源, 构建了一套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英语授课为主的兼容性的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二) 互动体验教学模式。渭南师范学院的人文教育体系中, 在英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际操作中应用了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题的互动体验式教学方式, 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 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动态, 也有助于学生消化和理解知识。这种互动体验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验和感悟到知识, 在实践中应用加以理解。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基本模式如下图:
互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边做边学, 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与潜能激发出来, 使语言的学习过程转变为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与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四、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英语学习。渭南师范学院的人文性英语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包含了人文教育, 希望将英语教育从传统的技能训练向学科教育转变, 在语言的技能训练中加入了人文专业的课程, 在人文知识的课程中也融入了英语学习的元素, 努力将人文教育与英语语言学习相结合。这种创新不但适应当前对综合性英语人才的需求, 也适应了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许瑾.试论高等学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2)
[2]刘乃美.外语人文通识教育实施中的焦点问题探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0)
[3]王鲁男, 龙洋.外语院校人文精神复归与通识教育的使命[J].外国语文, 2013 (8)
培养管理模式 篇8
一、高职院校“双证型”学生培养模式分析
早在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推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实行“双证书”制度, 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且互通, 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从近年的实践看, 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 必须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以就业为导向, 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 通过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机构组织的专家认证, 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并减轻其考证负担。因此, “双证型”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
二、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十五”以来, 安徽省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建设职业教育大省的要求, 高职教育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师资问题, 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 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一)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强弱,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既能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 提高办学质量;又能带动一批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提高办学实力。
(二)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推进“双证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手段
“双师型”教师具有综合性和职业性的特性, 是沟通社会生产实际与教学改革的桥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实现教学、生产、科研的有机结合, 把企业先进管理制度、经验和最新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的需求。
(三)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适应社会、完善自我、更好履行教学岗位的需要
目前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是大学毕业后从普通高校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 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能力、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都远远不够。培养“双师型”教师使教师自身成为具有较高教师素质、较强实践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满足教学需要。
(四)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发展安徽经济、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保证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试行办法》中明确要求建校初期每个专业至少配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3人。培养“双师型”教师有利于进行高职新专业建设和改革, 有利于推动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系统建设和改革。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目前, 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主要有:其一, 认为所谓“双师型”教师, 就是具备两种不同系列技术职称的教师;其二, 认为“双师型”教师, 就是“拿起书本能讲理论, 挽起袖子能修车”的教师, 可以描述为:“教师+技工”;其三, 认为有了教师资格证, 再考个职业技能证就成了“双师型”教师, 可以描述为“教师证+技师证”。这些理解都比较片面。只有从高职院校“双证型”学生培养模式出发, 才能全面界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1]。
教育部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 (或以上) 教师职称, 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1)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 (或以上) 技术职称 (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 (2) 近五年有两年以上 (可累计计算)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效益良好; (4)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好, 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基于高职院校“双证型”学生培养模式, “双师型”教师应该理解为:以培养“双证型”学生为目的, 以教育素质和行业素质为基本内涵, 集教师素质和行业素质为一体的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 是以教师职称和行业技术职称为外在特征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双师型”教师即双师素质教师, 双师素质的提法不仅丰富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双师型”教师新的更具高职师资特征的时代内涵。
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建设职教大省的重点工程, 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需要教育、劳动、人事、财政和各行业 (协会) 主管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一) 各部门联动积极培育“双师”文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依靠文化引导, 实现“双师”文化培育先行。“双师”文化培育是各部门联动的结果, 需要各种配套措施的完善,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一, 政府应在舆论上、政策上、经济上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扶持力度, 形成一个尊重“双师型”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 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双师型”教师管理文化, 形成一个崇尚“双师”的文化氛围, 为“双师”文化发展提供现实土壤;第三, 高职院校的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双师”文化建设中去, 奠定“双师”轴心文化的坚实基础;第四, 高职院校“双师”群体大力弘扬实践文化, 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做出的与其他类型教师不同的成绩和贡献来谋求社会各界对“双师”群体的认可, 使政府、职业院校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
(二) 高职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双师型”教师培训
高职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只有成为“双师型”教师, 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才能使教师个体更加专业化与职业化。因此,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抓住发展良机, 发挥自身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动性, 提高参与学习和培训的自觉性, 变“要我学习 (培训) ”为“我要学习 (培训) ”, 早日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样, 教师个体才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例如:将有机会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及现场考察, 获取实践技能与实践经历、经验, 将有机会成为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将获得更多的主持科研课题的机会与创业的机会等等。
(三) 以校企合作、学研结合为切入点, 成立师资培训基地, 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了适应“双证型”教学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 必须实行校企结合, 让教师到实践中锻炼, 安排在编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结合、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都是校企合作的典范。但在中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 大部分企业并不欢迎教师到企业内部调研、锻炼。一些企业虽然接收了少数教师到企业内部挂职锻炼, 但是大都建立在个人关系基础上。关键技术、关键岗位和整个生产过程不愿对教师开放, 人为地把教育与生产隔离开来, 使得产教结合不紧[3]。因此, 高职院校应多与企业联合开展项目开发等活动, 一方面, 充分利用产学合作的契机, 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 从事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将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带给企业, 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这样的双赢是学校和企业都期盼的[4]。
(四) 成立专家组织, 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
在“双师型”教师管理中, 激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成立一个专家组织, 成员由校领导、职能部分管理者、“双师型”教师骨干、企业专家等组成。专家组织要主动去了解高职教师的需要, 尽可能地提供条件或引导教师的发展方向。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可进行分层分类和创建素质模型来完成, 将“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与职称、奖金、福利等直接挂钩, 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第一, 在职称评定上, 既要重视教师第一职称及教师系列职称的评定, 又要完善第二职称如“工程师”的评聘, 使得一些已具有“双师型”教师素质和条件的教师成为“双师型”人才[5];第二, 在聘任制度上, 对已经取得相应任职资格证书的教师, 要积极聘任, 以充分调动其工作激情;第三, 在待遇上, 摒弃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 形成充分体现并积极鼓励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和创造突出业绩的薪酬体系。
综上所述, 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是以就业为导向, 推行高职院校“双证型”学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手段, 也是安徽省建设职业教育大省,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使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相结合的重点工程。
参考文献
[1]朱雪梅“.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难题及对策[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06, (07) .
[2]刘子真.论“双师”文化的培育[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08) .
[3]朱江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校企合作[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06, (10) .
[4]夏世明.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几点思考[J].管理世界, 2009, (03) .
培养管理模式 篇9
大类招生, 就是不按专业或者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 而按照院系、学科等大类制定计划进行招生的一种招生模式。分流培养, 则是指对大类招生的学生, 经过1—2年的基础课学习, 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 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 根据与院系的双向选择原则进行分流培养。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招生情况, 目前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类别又可大致分为三类: (1) 大类招生, 专业培养:是目前各大高校普遍运用和施行的招生办法; (2) 按院系招生:即在同一院系中, 不分专业, 只按院系招生; (3) “基地班”“实验班”形式 (例如我校的孙越崎学院) 。这些实验班不分专业, 实施的是“通识教育”。
2 “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招生培养模式的优势
(1) 顺应时代背景, 符合社会需求。
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 而过去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是专才教育, 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从而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大类招生, 有效地避免了这一缺陷, 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 为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 避免了学生入学前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大大提高了志愿的录取率。
按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 前两年不分专业, 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地了解自己, 结合社会发展与需求, 从容地选择专业, 使专业与自身的切合度大大提高。
(3) 加宽学生专业基础, 使学生竞争意识增强, 学习动力加大。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综合素质又强的交叉型复合人才。而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 可以更好地实现宽口径、厚基础, 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
3 “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学生填报志愿与高校招生的信息不对称。调查显示, 有接近七成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各大高校实行的招生培养模式不了解, 而对学科的分类、专业的设置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致使许多考生在报考时盲目选择学科大类的方向, 对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
(2) “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淡化了学生的专业意识, 致使专业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在实际调查访问中, 诸多学生反映专业课学习时间短, 专业课程相比以前大幅度缩减, 导致自身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不佳。要寻找大类招生和专业招生的平衡点, 处理好大类培养与专业特色的关系。
(3) 选择分流方向时, 专业间失衡现象显著。调查中发现, 学生分流时, 考虑的主要因素为社会需求和学科实力, 所占比重分别高达47%和38%, 致使社会需求量较小以及学科实力相对较弱的专业招生困难, 长此以往, 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师资力量的整合、学科的发展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4) 一味追求同一招生培养模式, 欠缺对本专业特点的深入考虑。调研结果显示, 几乎所有学院都采用大类的招生模式, 笔者认为不应盲目追求大文、大理或者学科大类的基础统一, 也不能照搬专业合并的模式, 要结合专业自身, 对于我校采矿、安全等特色鲜明的专业, 有着稳定的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 按照专业招生、专业细分的培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4 针对上述问题的一些建议
(1) 招生工作方面。
校方应转变观念, 在进行招生工作时要着重介绍现行的招生培养模式, 使学生对学校的实力、专业的设置安排有着清晰的认识, 合理地填报志愿, 更好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需求量小的专业, 或压缩招生规模, 或隔年招生, 而对需求大的专业, 则在招生计划上适当增加。但与此同时, 要力求使同一大类中专业保持相对平衡, 尽量避免出现过冷专业。
(2) 教学工作方面。
结合大类特色, 有选择地侧重基础或专业, 灵活选择分流时间, 在大类与专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此外, 建立人才需求信息调查和预测工作系统。对各个专业近年的就业信息, 各专业拥有的资源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学生专业分流意向、各专业未来的就业情况及发展态势等进行合理预测, 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
(3) 学生管理方面。
现行的管理模式是大类行政班级、宿舍四年不变。致使专业同学沟通较少, 不利于情感的建设和学业的进步。而分流后重组班级和宿舍, 施行新的班级和宿舍制, 更有利于专业分氛围的培养和学习的进步, 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分流教学的开展。
总之, 大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趋势,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 是新世纪本科人才的理性选择。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抓住本质, 深入分析, 分门别类地进行改革和调试, 学校、教师、学生要达成共识, 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正逐步被各大高校所采用, 按照“宽口径, 厚基础, 强能力, 高素质”培养人才, 力求与社会需求接轨。以学生视角, 拟从该种培养模式的实行情况入手, 阐明其利与弊, 旨在寻找大类和专业的平衡点, 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如何进一步卓有成效的推行此种模式。
关键词:优势,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R].中发[2004]16号.
培养管理模式 篇10
1 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
研究培养翻译人才的具体方案, 必须首先确定高端翻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语言交流活动, 因此, 一个合格的职业翻译必须首先精通至少两种语言, 并且熟悉跨文化传播, 通晓至少两种文化的特点及外事礼仪。另外,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明确了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 即:应用型和专业化, 其中,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性人才而言, 它强调应用性知识和技术应用, 而专业化则更加注重翻译人才培养的深度与质量。据此可知, 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语言能力和文化敏感力的双提升, 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 加大非文学翻译文本的训练力度, 提高翻译人才的专业化水平。
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 培养翻译人才, 研究其培养模式应建立在译者翻译能力的基础之上 (苗菊, 2007) , 而提高翻译能力的过程是一个知识重建和技能臻熟的过程:学生从生疏的初始阶段到入门阶段, 然后进入能力发展阶段, 进而发展到熟练操作阶段, 最终是职业专长阶段。其中, 学生在入门阶段掌握部分基本的翻译技能并使用这些单项技能, 在发展阶段获取、重建翻译能力和完善已获得的翻译能力, 并在翻译中有意识地做出决策、应用技巧, 在此之后, 译者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熟练地运用翻译策略, 而达到职业专长阶段的译者在翻译中能够发挥特长、运用自如。整个过程呈现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趋势, 而高校囿于专业师资队伍和培养时间的不足, 以及短时期内教材建设和专业化程度方面的限制, 很难完成对翻译人才的全程培养。另外, 鲍川运 (2003) 在研究中发现:毕业生须经过三到四年的工作实践才能真正胜任翻译工作, 少数优秀者也要一至二年方能适应工作, 专业人才训练的成本变相地转嫁给了用人单位。虽然自2006年起已有42所高校相继开设翻译本科专业, 但高校在培养高端翻译人才的过程中仍有力不从心之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无疑是弥补高校培养能力不足的关键, 而“高校教育+社会再培训”的双层培养方案也正是基于国内翻译人才培养困境应运而生的。
2“高校培养+社会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高校培养+社会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社会双向发力, 两者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强化实现翻译人才的应用型和专业化。在翻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高校教育侧重于译者在基础阶段以及熟练操作阶段的培养, 而社会强化则侧重译者的职业专长, 前者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以及相关的翻译策略和技能培养, 并尝试为学生提供较为专业的实践平台, 后者则定位于“职业”二字, 通过对翻译人员的培训和认证, 以及建立不断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最终实现翻译人才的职业化。
2.1 高校培养机制
高校教育须明确以下四个方面, 即:翻译的学科定位、教学内容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2.1.1 学科定位
目前, 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即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因此, 翻译必须拥有独立的理论基础以及明确的学科目标。长期以来, 教学界一直驳斥翻译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然而, 实际情况是此处的“理论”基本等同于翻译技巧, 不管是“意译”和“直译”, 或者“增减重复法”和“词性转换法”等, 都缺乏系统和灵魂, 更没有涉及翻译中的文化要素。
翻译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活动, 人们对语言的看法直接影响到对翻译本身的看法 (吕俊, 2004) , 因此, 翻译学必须构建自己的语言学基础。吕俊 (2004) 认为:由语言学家奥斯汀 (Austin) 首先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能够反映翻译的本质, 也更能体现翻译活动的特点, 该理论把“语义——语用模式”引入翻译过程, 并且关注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 因此,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翻译学的理论基础存在科学性和合理性。
2.1.2 学科目标
长期以来, 学界把翻译课的学科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 即掌握翻译以及另一个或多个专业 (或学科)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翻译人才 (武光军, 2011) 。该目标强调两点:第一, 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翻译素质, 不仅谙习翻译理论并熟练驾驭翻译策略, 而且能够较好地完成基本的文学翻译实践;第二, 学生必须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 比如体育、新闻、科技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 高校翻译课的学科目标可以细化为:一, 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 使学生掌握翻译学的基本理论及翻译策略和技巧, 并能完成基本的文学翻译实践;二, 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多门专业学科知识, 培养学生在非文学类翻译中的技能。
2.1.3 教学内容
翻译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科目标保持一致, 因此,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集中体现“翻译”和“专业”两个要素。其中, “翻译”着重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即将源语语篇翻译成目的语语篇的能力, 综合体现了译者的双语能力、翻译思维能力、双语文化素质以及技巧运用能力等诸多因素 (方梦之, 2011) 。“专业”则侧重于学生对专业学科知识的掌握, 这体现了翻译的跨学科性质, 同时也成为各高校建设翻译专业或学科要突出的专业特色。
2.1.4 教材建设
中科院院士冯瑞教授认为:教材建设始终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转引自马鸣, 2006) , 翻译教材集中体现了翻译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是翻译教师和学生开展课堂活动的主要工具。我国已出版的翻译教材不管在数量还是种类上都相当可观, 其编写体系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以词法、句法为纲的“词法、句法流派”、以专题、语言功能为基础的“功能流派”和以当代译论为基础的“当代译论流派” (马鸣, 2006) 。不可否认, 这些教材在翻译教学中已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内容单一且老化;理论与实践严重失调;译例缺乏语境及典型性;习题缺乏系统性等。翻译教材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兼顾语言、文化、翻译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强调实践性特征, 另外,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还不可忽视专业知识的输入。因此, 仅仅一本《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难以担当重任。
2.1.5 教学方法
奈达 (Eugene Nida) 把翻译细化为分析、转换和重建三个阶段, 它表明翻译是一个过程而非两种语言转换的结果。因此, 过程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翻译教学的不足, 更符合翻译教学的实际情况, 有助于实现翻译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周维杰 (2008) 通过实验研究初步证明了过程教学法对翻译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 老师向学生呈现的不仅是翻译成品, 更多的是组织并引导学生讨论翻译的各个阶段, 在源语篇分析、目的语转换以及重建翻译作品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了解翻译的本质。翻译是融合译者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综合体, 是一个思维和再创造的过程, 因此,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是翻译成品的对与错, 而是融合了翻译目的、译者身份、读者的群体特征、时代特征等因素在内的复合体。另外, 复合型翻译人才在培养学生基础翻译能力的同时还对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输入并非翻译教师一人能为, 所以, 邀请专业课老师加入翻译课堂不失为一个选择, 当然, 这要结合各个高校翻译专业或学科的办学特色而有所侧重。
2.2 社会强化机制
2.2.1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再培训机制
一方面, 翻译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课程为体育外语翻译人员的能力提升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另一方面,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 社会相关部门须加大宣传力度, 举办一系列体育外事活动, 这无疑会为译者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另外, 社会翻译机构可以整合翻译资源, 定期举行体育外语翻译研讨会, 从而提升译员素质。
2.2.2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社会监管机制
目前, 从事体育外语翻译工作的主体多为不具备任何专业资质的业余翻译或兼职翻译, 其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翻译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 当务之急是完善体育外语翻译人才评价认证体系, 并在全社会宣传推广, 做到译员必须持证上岗。只有真正实现翻译的职业化, 才能保证翻译水平和翻译队伍的健康成长。另外, 翻译市场互相杀价、职业道德缺失等现象时有发生,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准入机制, 能够从根本上遏制此类现象的再次出现。最后, 如同经济发展中建立的商会一样, 翻译市场可成立专门组织对翻译行业进行管理和引导, 以增强翻译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
3 结束语
高端翻译人才的稀缺是国内翻译市场长期面临的困境,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现翻译市场的规模化、职业化和规范化, 这需要高校和社会双向发力。一方面, 高校翻译教学应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量的支持和质的保证;另一方面, 社会在扩大翻译人才规模的基础上更应优化翻译从业者的质量。“高校培养+社会强化”的双层培养模式并非线性的简单接合, 而是一种互动的优化体系, 它将从根本上解决国内高端翻译人才缺失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黄友义.中国特色中译外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J].中国翻译, 2011 (6) :5-6.
[2]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4) :47-50.
[3]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 2003 (2) :48-51.
[4]吕俊.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J].外语学刊, 2004 (1) :96-101.
[5]武光军.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J].外语界, 2011 (3) :2-8.
[6]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7]马鸣.论汉英翻译教材编写体系的研究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6 (3) :149-151.
工商管理人才新型培养模式研究 篇11
摘 要:工商管理专业有着与其他专业的共性与特性。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在人才教育和培养中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和内容,在这里就毋庸赘述,而作为本文要阐述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我们着重来探讨。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为案例进行研究,在通过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后,以期望构建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新型;培养模式
新时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出现教学与实际严重脱离的现象,很多学生毕业就失业。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工商管理专业必须变革,开辟一条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办学理念与社会需求脱离
目前,专业办学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工商管理专业的创立目的是什么?其到底是为谁服务的?这两个根本问题很多院校还没有考虑清楚。所以,造成各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你模仿我,我模仿你,缺乏特色。同时,有些家长和学生误以为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管理者的摇篮,而办学单位对此也不进行说明,甚至是迎合家长和学生的错误观念,造成办学理念上的偏差。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毕业生只想坐办公室而不愿到基层的好高骛远的现象。
1.2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矛盾
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太注重知识结构的理论体系构建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些办学单位在课程设计中,为了追求“面”,而忽略了“线”和“点”,很少研究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和专业性。同时,实践教学内容过少,有的高校在四年教学中,没有任何的实习和实践,学生没有任何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造成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专业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广泛,但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需要进入公司就能胜任的人才。目前,就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供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1]。
1.3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
在对项目研究工程中,项目小组成员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很差,就连最基本的办公室自动化操作技能有人都不具备,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同时,用人单位反映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有人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听话”,没有主见,更缺少见解。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就没有竞争优势,人才也是如此。
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2.1培养目标
改进工商管理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最终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具有创新性、快速应变能力,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有更强的竞争力。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后的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经济、贸易、管理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我国工商企业管理务发展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工商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和技巧,具备从事工商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物流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等职业技术实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2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上,对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进行总体优化设计,对工商管理系列课程加以改革和建设。在依旧注重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原有课程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引入能够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新型课程设置,例如引入一些高新技术案例等,创造一种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结构,以方便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分别培养,满足多种兴趣需要。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注重培养创新型能力为核心,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而课程改革设置就是为让这些能力而进行设置的;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尝新[2]。
2.3加强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力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改变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一是建立实习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建立实习基地,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实习基地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实习方向,并由专门的实习基地教师进行指导,时间应在半年以上,提高专业技能,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二是建立模拟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实验力度,提高实验水平。实验室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便捷的场所,在教学中应提高实验教学的力度,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把课堂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模拟操作而进一步消化和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验大赛,组成项目小组,在大赛中磨炼自己,同时又提高了实践技能。
三、结束语
综上,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极大的提高了人才输出的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原有激情和自主性,让其培养一宗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在踏入社会上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多角度考虑、认识社会,进一步增强竞争力;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和复合型能力,无论在沟通交流能力、协作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上都有很好的进步,为其在生活和事业发展上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睿.基于就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4,(7).
培养管理模式 篇12
关键词:科研实践,毕业实习(论文),专业课程教学
随着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各高校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这其中都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而对这些能力培养的毕业实习(论文)和科研实践等环节就成为了教改研究讨论的重点。
一、毕业实习(论文)与科研实践培养模式介绍
毕业实习(论文)是高等院校学生是否能够取得学位的最终考察环节,学生在毕业实习(论文)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步骤和方法,将所学知识系统进行重新筛选和归纳,以解决毕业实习(论文)环节所涉及到的科研、社会问题。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初步的将所学的知识体系用于实践,迈出了由“学生”到“专业人”和“行业人”的第一步,为今后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奠定了扎实基础。毕业论文作为毕业实习环节的总结,不仅体现学生的能力高低,更反映出学校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平[1]。
科研实践属于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2]。学生针对某一项目或课题,在发现问题、分析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下,通过资料整理收集,实验操作等科研活动,积极主动的猎取书本以外的知识和方法,最终完成项目或课题,并对项目或课题提出新的观点甚至新技术、新方法,最终提高创新能力。
二、毕业实习(论文)与科研实践培养模式比较
毕业实习(论文)和科研实践作为本科培养的两个环节,有很多共同点:首先,培养目的是一致的,无论是作为大学四年最终考核的毕业实习环节,还是作为素质教育的科研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3];其次,两者的完成过程采用的方法一致,都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撰写报告等方法来完成选定的课题或者项目;最后,从培养结果上看,学生在完成项目或者课题的过程中保持着极高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既要对所学专业课程知识进行梳理,也要对未涉及的知识进行学习归纳,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行业的认识,使学生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思路[4]。
当然,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科研实践作为素质教育一个环节,得到了社会与各高校的一致认可与大力提倡[5],依据各高校实际情况,科研实践的时间一般开设在第三到第七学期。而毕业实习(论文)环节由于安排在毕业学期,近年来则争论不断[6],甚至“毕业论文的考核模式是否应该保留”也一度成为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大多数观点认为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期间学习成绩的总结、是对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检验,必须保持高度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毕业论文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尴尬,由毕业论文导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学校为保证教学质量,对待大学期间教学最终任务的毕业论文的质量理所应当的不能马虎;而另一方面,由于毕业实习通常开设在大学期间的最后学期,往往与学生找工作和考研复习在时间上相冲突,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的完成毕业论文,甚至东拼西凑、抄袭剽窃,应付了事,最终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逐年下降[7]。所以,部分高校准备或正在进行关于毕业实习(论文)的改革研究,方法无外乎两种:一是调整毕业实习时间,避开学生找工作和考研复习的时间段;另一种则是完全变毕业论文模式为毕业考试或其他模式,以毕业考试成绩代替毕业论文。
可见,科研实践与毕业实习(论文)的共性与差异并存,如何有效的结合两个培养环节,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式,实现两个环节的互补,才是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
三、科研实践环节执行存在问题
本校在中药学专业开展开研实践班,学生于第五学期选定带教教师,科研实践班的带教教师为从事中药相关的药剂、药分、炮制、药理等学科专业教师,由导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科研实践项目或课题,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为探讨科研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学生通过座谈及问卷调查方式。反馈结果发现,教师和学生对于科研实践,尤其是科研实践的初期,均存在一定的看法和问题。
教师反映问题包括:(1)理论知识方面:因科研实践环节的时间为大二上学期,相关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2)实验操作方面:同样,由于专业课程的实验亦未开设,学生缺乏相关的基础实验操作培训,不能迅速适应科研角色的要求;(3)科研能力方面:在课题或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讨论上,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较少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4)部分学生对科研实践环节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端正;
学生的问卷反映问题包括:(1)心理压力较大,无法迅速进入科研角色:由于对科研的概念了解不深,学生在科研实践的开始阶段往往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会什么、该做什么,甚至于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无从下手;(2)科研实践的实验环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能担任主要角色,往往只是实验前准备和试验后打扫等工作,并未在真正意义上设计和参与实验。学生进行的实验操作并不知道详细机理,无法真正融入科研。(3)教师只是简单的布置任务,缺乏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科研指导。
综合教师和科研实践班的学生反应的问题上来看,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都较薄弱,所以对于科研角色和实践模式的接受都会较慢,但这些是学习过程从被动向主动、从理论向实践转变的必经阶段,这一阶段对老师提出较高的要求,务必要有耐心,加强学生“入室”前培训,逐步雕琢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8]。
四、基于科研实践和毕业实习(论文)结合培养方式
针对毕业论文环节和科研实践环节各自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我们将整个培养环节分为三个部分,即第五学期开设的科研实践环节和最后的毕业实习(论文)环节中插入中间几个学期专业课学习的教学环节。
科研实践、专业教学和毕业实习(论文)三个环节整体上的关系:科研实践不应是利用一个学期实践来完成一个项目或课题的,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科研实践应该当做科研能力培养的起点,着重为学生打下科研思维的基础,通过一个学期的科研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科研的概念和流程、需要具备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技能,让学生学会总结通过科研实践学到了什么,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样在后几个学期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吸收专业知识,并且将科研实践过程所学的内容逐步消化。最终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的检验,通过之前的科研实践环节和专业教学环节的培养,学生能够驾轻就熟的完成毕业论文。
为了到达培养目的,需要对不同环节提出不同的要求,科研实践环节培养重点:(1)首先应让学生了解课题计划及进度要求,明确布置好各阶段任务,学生按时撰写实习记录,定期交由教师检查。(2)教师应增强“入室”教育,耐心指导学生如何撰写综述、论文和报告,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9]。(3)实验操作方面,在学生进行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方式和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强调的是,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多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因此,在实验环节中,应对各种实验操作及仪器的原理进行讲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应该之其所以然;(4)在整个科研实践环节,学生会涉及到很多没有学过的知识,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这些知识在今后的课程出处,让学生自主的翻阅、学习相关知识,这样不仅对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有帮助,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的初步印象。(5)可定期开展针对科研实践班学生层次科研活动,比如教师讲座、学生PPT报告比赛、实验操作比赛、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专业教学环节培养重点:(1)在科研实践后续的专业教学环节上,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从教学方案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讲解、前沿知识的介绍等环节上有目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动手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可适当的引入项目驱动或任务驱动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情绪的教学方法[10]。
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通过前几个学期的科研实践和专业知识学习,学生对专业所有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够较为轻松顺利的完成毕业实习和论文,不会与找工作和考研复习的时间发生较大冲突,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对毕业论文敷衍不重视的问题。必须强调的是,不能因为有了科研实践而忽视毕业论文的流程,毕业实习和论文环节必须执行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答辩等环节。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大要素,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通过将科研实践、专业教学和毕业实习三个环节相结合,能够有效解决科研实践和毕业实习各自作为独立环节时存在的问题,为新时代“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莉.教学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毕业设计(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109-111.
[2]王力威,伍君勇.科研实践与毕业实习模式问题分析与改进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3,(7):33-34.
[3]胡志坤,孙克辉,盛利元,李长庚.毕业设计(论文)中科研创新力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113-114.
[4]聂麦茜,蒋欣,吴蔓莉.毕业论文与科研力培养相关问题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43-45
[5]杨冬,刘磊,郭德贵.面向科研实践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索[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23:152-154.
[6]李旺林,尹志远.理工科本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科教导刊.2014,(32):28-31.
[7]姜世波.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困境与出路[J].航海教育研究,2010,27(2):42-44.
[8]王锋,王烂辉.本科生科研能力“多元协同”培养模式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3(4):108-112.
[9]周国海,杨美霞,于华忠.大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5-6.
[10]郭继强,陈晓艺,李长吾,马达,李宪臻.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76-78.
【培养管理模式】推荐阅读:
管理培养新模式06-04
培养和管理模式08-21
素质能力培养管理05-18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07-01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10-10
班级管理优生培养07-20
人才培养与管理08-27
学生仪表管理能力培养06-12
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10-02
培养学校管理者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