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2024-10-21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通用7篇)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篇1

人才培养旅游管理论文

一、国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基于一定的理论指导,以培养本科人才为目标,在培育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结构和体系。归根结底就是你的定位是什么?你想培养什么样的人?你是如何培养这种人?即要培养出什么类型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种人才。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人才的标准、范式、结构或思想体系[7]。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迄今为止没有统一的定论,但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及各学校的通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制度、教学管理与评价。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三个主要内容。培养目标是各高校旅游教育目的的细化,它取决于特定的社会领域需要,也随学校的级别体现出差异。旅游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至于课程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课程,如旅游研究方法与手段、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还有一种是实践课程,如饭店管理、交际礼仪等;教学方式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形成的教学活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讲授、课外实践、专家座谈会等。

(二)国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国外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最为经典也最为成功的典型代表是瑞士、日本与美国,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如下。

(1)瑞士的洛桑模式。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瑞士一所著名的大学,它主要是培养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国际酒店人才。他们主张产业和教学相结合,主张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中。并提倡及时创新学校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与行业的交流合作。同时,教师对自我要求也很高,在不断进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在课程设置上也是标新立异,学校实行的一些国际化战略课程,备受学生青睐。

(2)美国的康奈尔模式。美国康奈尔人才培养目标重视高规格酒店管理精英的培育。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更关注内容的博大精深,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丰富,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营销、决策、管理沟通、社交训练、法律、定量分析方法等。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讲究知识的深刻内涵,如会设置一些与财务、烹饪、招待等方面相关的课程。美国康奈尔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社会实践及企业实习,并且专门向学生提供院外的实习课程,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受到监督雇用式的严格训练。

(3)日本立教模式。日本立教大学旅游教育模式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在日本旅游教育界有着中心的地位,为酒店业、旅行社行业、航空业等第三产业培养优秀的基本功扎实的专业人才,具体培养能够在经营、策划、地方行政等方面的创新者,培养改革旅游事业和产业的创业者,培养振兴区域经济的领导者。在课程设计上体现了日本课程设置的趋向,主要设有综合教育科目、专业相关基础科目及一些选修科目,立教大学旅游学部重视多学科教育,与国际化接轨和培育多元化的旅游人才。

2.国外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影响。

(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纵观瑞士洛桑模式、美国康奈尔模式及日本立教模式,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三种模式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学好基础课程之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把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在基于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实用性”为特点,追求实用性与操作性。而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是以本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追求全面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质上偏向于学问中心主义。因此,要汲取国外旅游专业培养模式的精华,在旅游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课程的设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国外的旅游教育不止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为人处世以及学生的创造性等多方面进行培育,为旅游行业输送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国外旅游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既尊重了学生,又使得所学专业知识更精细,并且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从而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点非常值得国内旅游本科院校借鉴,各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兴趣来制定教学方案,使教学进度能适合学生的能力,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明确培养目标,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看重基础知识传授。国外旅游教育在教学上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必修课程,还为学生开设了一些选修课程,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课程水平,强化了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旅游专业的设置更新提供了借鉴,笃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更好地把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二、基于NCM范式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国外旅游人才培养将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而这种能力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成功的人才培养,离不开行业的需求,但又不能局限于当前,必须超越社会的需求,从更宏观更长远的尺度上来构建行业人才的能力结构体系。

(一)旅游管理行业的社会需求及人才能力构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旅游业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迅猛,并且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旅游业不仅要着眼于其行业内部机制的不断完善,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此来保证旅游业的正常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从业人员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识能力。通识能力是学生进入专业教育阶段的养成能力,也可以说是种广义的基础能力,最基本的是社会责任,即旅游本科人才作为社会人所需尽的责任义务;其次是健全人格,即旅游本科人才健全的个人品格和道德素质;再者是和谐心灵,即旅游本科人才和谐纯净的内心世界。通识能力在思想上表现为通识思维能力,即想法更透彻、思想更开阔、分析判断能力更准确。延伸到其他方面则可以分为人文素质修养、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知识、生命知识、两性知识、环境知识以及法制知识等。学生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学习后在个人整体素质上有了一个完整的构造,这为后面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奠定一个必备基础。

2.专业基础能力。旅游本科人才专业基础能力是基于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对旅游本科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它着眼于人才的专业基础知识构成,即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并且课程的设置必须跟专业紧密联系,不能脱离专业这条主线。由于旅游管理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势必会和很多社会经济的其他行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涉及经济、财务、、管理、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因此专业基础构成也就相对复杂,所涉及的课程种类也相对较多,是旅游管理人才能力构成的基础条件。

3.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学生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对于本专业各方面能力的拓展及创新。对专业发展能力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它要求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力的整体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能力是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一个系统学习的前提下,对自身的发展有了一个很好的定位,比如自己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社会需求,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否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添砖加瓦,旅游专业能力构成是否完善。对旅游本科人才的要求重心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对旅游本科人才专业能力的拓展和创新。

(二)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方法。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这三个方面入手。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能胜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高素质人才,比高职学生更有深度的理论思想,对未来能高瞻远瞩。另外,不能局限在对国内旅游行政部门级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培养,应该放眼未来,培养适应国际化潮流、能够胜任国际旅游行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2.课程设置。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稳固专业理论基础和业务素养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着力打好学生的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技术、体育健康、职业发展以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第二类是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主要是为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而开设的,主要有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心理学等。第三类是专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理论性课程,如旅游研究方法与手段、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还有一类是实践性课程,如饭店管理、交际礼仪等。

3.教学形式。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形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旅游管理专业是多学科相互联系、影响的综合发展体,基于理论学习、专业实习、创新性学习这三个主要模块,理论学习是教学形式的基础,专业实习是一个过渡,而创新性学习则与学生的发展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专业要求,教学形式主要分为课堂理论知识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及专业实习教学。

(三)基于NCM范式的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1.注重实用性。旅游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其服务对象是人,是实实在在地与人打交道,与传统的一二产业不同,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实用性。

2.注重综合性。旅游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保存性、生产与消费的紧密联系和质量监测难等特点,这使得旅游从业人员成为旅游产品经营成败的关键。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与管理学、心理学、市场学、经济学等方面有很大的关联。因而,旅游者活动、供求关系及旅游产业活动三方面将旅游者与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

3.注重适应性。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决定了行业必须不断发展和更新,由此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勇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并且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行业拓展能力。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上,纵观我国各高校的旅游教育,在专业要求上愈来愈向规范化发展,专业化的教材资金投入增多,各类关于旅游教育的杂志报刊增加,人才的培养方向越来越向国际化迈进,各种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很好地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三、NCM范式下的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一)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笔者于2月至4月对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做了详细的调查。本次共发放有效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为92.5%。调查内容囊括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职业愿景等方面的内容。调查发现,42%的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感兴趣,39%的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不感兴趣。学生对培养人才的类型看法不一,18.3%的学生认为湖南商学院应该培养基础管理型人才,21.7%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专门应用型人才,而20.6%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高级管理型人才,39.4%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综合发展型人才。关于实践课程,68%的学生希望多开设实践课程,认为实践课程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升;3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认为既没有用又浪费时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45.6%的学生希望掌握更多专业知识,54.4%的学生希望获得更多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形式上,18.6%的学生喜欢情景教学,11.4%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33.5%的学生喜欢移动课堂,16.5%的学生偏向互动参与,20%的学生偏向专题讲座,这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对于未来的从业,学生的差异非常大,58.6%的学生称不会从事本专业工作,41.4%的学生称毕业后会从事本专业工作,这种状况符合行业的实际情况,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危机让人担心。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观念急需创新。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当前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仍然是教师搭台、教师唱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资金投入不足。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分支专业,每年学校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仅万元左右。资金的严重短缺,限制了教学改革和实践环节的设置。第三,学生的实践环节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不丰富,特别是专业实习,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一些基层岗位上一待就是半年,比如作售票员、景区闸机验票、客房服务员等,难得有换岗机会,缺乏有效的锻炼,限制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也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愿景的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偏重于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期末的考试测评也只是一种应付形式,测评的方式也只是针对所学课程进行考察,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应用能力相对低下。

(二)基于NCM范式的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重构

针对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笔者在基于旅游行业需求、旅游专业人才能力构成、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提高商学院旅游本科人才整体水平为目的,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这三个方面对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性地重构。

1.创新培养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概念,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遵循凡事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原则,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服务于旅游行业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上要相应地朝着“服务型管理”发展,要着重强调教职员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教职员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声教,体现服务型行业的本质。在具体措施上,学院每一年度可以设立“最受欢迎教师奖”,用以奖励那些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不厌其烦地服务于学生的教师。另外,在学生的工作上,倡导一种“学习成就”的观念,即除了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外学院自己可以设立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奖项,比如可以设立“学霸奖”、“学习先锋奖”、“学习进步奖”,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则还可以设立特别奖,鼓励学生激发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构课程模块。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陈旧性和滞后性,课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体系不明确、知识脉络不清晰,缺少一个贯穿于四年专业学习的系统知识体系。课程也基本上是些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和选修课程,缺乏创新。笔者认为,应该精简一下基础课程和选修课,同时增加一些更人性化的课程,比如可以设置旅游文化创意课、旅游咨询策划课、户外休闲活动课等新颖课程,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和人文素质。资金充足的话,还可以开设一些职业培训课程如旅游体验师、餐饮品鉴师、客户关系管理师、金牌导游员等。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适时一反常规,由学生课前备好课,由学生讲课,老师则在台下听课,课后对学生的上课情况给予评价,如此让学生切身体会本专业教学的真正内涵;另外还可以进行模拟情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体验感受。

3.创新教学方式。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不够灵活,社会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基本上每届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固定在半年左右,而且实习地点也基本固定在旅行社或酒店,学生实习的岗位也比较单一。而日益发展的旅游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因此改变这一现状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学院可以实行学业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双学分制”,可以扩大学生实习基地的范围,积极地与发达城市旅游行政事业单位、品牌旅游公司、高等级国际旅行社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实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高级别的实习的平台。在现有实习计划的基础上,与实习单位进行协商,实行分段、轮岗实习,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岗位,得到多元化的实习锻炼。除专业实习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志愿者、义工活动,并奖励相应学分。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篇2

一、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创新

伴随着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外原因的改变,一定要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在改革中应该加以创新,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断发展的旅游业需要创新和改革。我国的旅游业正在飞速发展,对于旅游业人才的需要也在发生改变。之前的旅游专业在岗位设定上偏向于管理类型,现在的需求是希望从技术开始慢慢转变为管理类型,学生本身的专业素质决定着这样的转变能否实现,并且对转变速度也有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旅游管理专业在高职教育中应该告别只关注理论学习的培养形式,加强对知识的实践操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应该实现“以人为本”的内在教育观念。所谓教育的“以人为本”即一切为学生,切实看重学生的发展,从各个方面确保学生学到真知识。应将这样的教育观点作为方向,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学习应以学生的就业和出路、职业的发展为主体仔细改良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努力养成学生对旅游知识和职业的热情,以此为本提高并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含有比较深厚的人文素质、优秀的行业道德、巩固的学科知识、熟练的实践操作和出色的沟通组织力等等。

第三,旅游业客观需要推进专业发展。旅游管理的高职专业需要认真制定并落实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被旅游行业所许可和接纳的专业人才,才能形成好的口碑,对于提高办学的信心有利,能获得更宝贵的教学资源,构成特有的教育优点,最后在学科开展和人才培育两者间形成良好循环。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问题

旅游人才质量的好坏决定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好坏,所以所有高校都很看重人才培养模式的设定和落实。可是许多原因致使现在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问题,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一)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要求不够清晰

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不够清晰。查阅许多高校的教育规划和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的要求上存在不够清晰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点:

1、缺少目标评定体系。

高校在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时对于目标的定位以及其合理可执行性缺少评定体系,从目标的管理角度和知识说来其实是没有做好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这样就会让下面的培养模式的设定以及具体执行办法缺失清晰的方向。

2、缺少针对方向。

目标以及定位缺少针对性,无法很好针对此专业和本地业内需要,通常高校间会彼此借鉴,有时还会套用一些模式。

3、缺少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或目标的要求与实际不符。

例如许多相关联的教学课程安排是想要实现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目标的哪些部分而设定,并没有清晰的观念;还有一些是具体课程有问题,例如英语课程,旅游业有涉外情况,专业人才必要的基础素质其中之一即为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高职旅游人才需要具有必要的英语直接沟通能力,但是现在高校的英语课程是以CET为准,教师在教学时也以CET的考试为方向,最终对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与旅游业的人才需求相背离。

(二)不科学的课程体系

专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载体和表达形式是课程体系,现在各大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定存有许多问题,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弊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缺少课程体系的逻辑性。

应该按照知识的内有逻辑特点开展课程,并依此决定课程开设的顺序,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程,例如饭店的管理应当先学习管理学的原理,再学习饭店管理理论概述,其次是饭店的关联课程,最后是分部门的关联课程,可是实际情况经常出现课程逻辑混乱,导致教与学都没有方向。

2、缺少课程体系的规范性。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侧重方向问题还有过许多叫法,如餐饮管理专业、旅游服务专业等,最近几年才开始规范起来,专业层面称作旅游服务于管理专业,高职层面称作旅游管理专业。现在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还不够规范,最明显的问题是课程中同样的内容有多种叫法。例如,旅游法规课程就有政策法规、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法规概论和旅游法等多种叫法;饭店设备课程还被叫做饭店设备管理、饭店工程部管理等;还有课程的比例,尤其是许多专业的主修课程比例的制定并不是依据知识结构需求,而是由主观因素决定,课程大纲缺少统一的规定。

3、缺少课程大纲专业性。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掌握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分析研究能力,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现在的很多课程大纲由于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限制,还只停留在“泛理论”教学阶段,缺少专业培养。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稳定,适应情况不佳

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依据旅游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但不要随便更改,可根据调查发现很多专科院校频频发生变动。例如新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培育方式推出太过着急,隐患较多,必须要改,时间久一些的学校由于专业领导换位、学科带头人替换造成培养方向改变等等,这些都指明很多高校不够重视培养模式的设置。另外就是培养模式对实际旅游业的需求适应情况不佳,使得此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存有应用能力差的情况。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采取的创新途径

(一)全面开展学分制的教育方法

学分制的教育是要以选课作为教育中心,教师只是辅助者,学校通过绩点以及学分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综合素质成长情况。学分制、班建制、导师制并称为三大教育模式。学分制就好像是教育开的一家超市,学生选课就像是从这个超市中选购商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个人喜好和学习资质来安排自己的课程学习,这样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及个性打造都很有益处。例如,长沙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创新办法之一就是在学校里开始实行和落实学分制教育方案,告别了传统的“整齐划一、统筹安排、共性培养”教育模式。第一步是对课内外的教学环境体系进行改革,添加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给学生选课程和选老师的双选自由,接受学生跨系或跨专业选择课程,以此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个性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校园里可以举办节会或比赛

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达形式是在校园里举办节会或比赛,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时,可以采取的有效形式之一就是举办节会或比赛。各大院校在成长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特点和校园文化,并在各种各样的节会和比赛中呈现给大家。例如,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北京大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许多节会和比赛争相绽放光彩,如五四青年文化节、元培文化节、国际文化节、女生节、传统节日、化学大赛和新年音乐会、“北大之锋”辩论比赛、“北大杯”体育竞技、北大十佳系列比赛(教师、学术之星、菜肴、歌手)等等。又例如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对于校园节会和比赛的作用重视度也很高,开展了年度导游比赛、大学生旅游学科论坛、大学生“挑战杯”大赛、旅游文化节、大学生用品展览会等,以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在这个部分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三)广泛开展实践教学

以往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的主要弊端之一是重理论而轻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相应的实践经验也很少,没有行业竞争能力。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国许多旅游高校都在仿照国外的成功教学经验,努力寻找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逐渐形成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例如,宁波大学的旅游学院就创建了以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及提前就业一条龙的实践教学方式,与国内外比较知名的旅游单位构建合作关系,设立了十多个比较扎实的专业研究合作基地,与旅游单位一起建设教学所需的实验室和实习地点,并尝试着和国际知名的酒店指定订单形式的教育方案。学生从大一年级开始,可以利用短时期、小假期或平时双休日到旅游单位进行实践,也可以在大的节假日带领学生进行旅游服务或管理实践,并从2013年入学学生开始尝试进行3+1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即三年主修理论知识课程,最后一年与合作的旅游单位进行实践和实习。允许学生提前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学校还对学生的实习岗位进行了统筹安排,依照学生个人意愿,将学生分组送到各个旅游单位参加为期半年的实际岗位实习,并在此期间安排老师进行指导跟踪。

(四)学校和企业合作

旅游专业教育采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让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都收益。学校可以根据现在旅游业的需求和发展开设相关课程,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位;企业可以参考学校的育人目标,将旅游业新的需求和相关信息告知学校,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并且适当为学生提供可以实践理论知识的岗位。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良好学习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毕业以后减少基层工作的时间,还可以让企业在应届毕业生中聘请到优秀人才,及时弥补旅游业的人才需求和空缺,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专业人才缺少的情况。学校和企业合作有很多形式,如让学生到旅游单位实习、参观、访问或做课程调研等,老师可以到旅游单位挂职学习,做专题研究,旅游单位的职员可以到学校定期学习,攻读学位,旅游业的专家学者可以到学校开展讲座教学,学校和企业可以签订人才培养相关协议,开设订单式的教育等等。

总而言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办学立足之本,是办学效果的决定之源,高校应重视模式改革,特别是根据旅游业需求调整学校办学方向及做好课程创新。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思路还需要探究,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跟进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各大高等学校应根据本身的资源和特点,开辟出一条务实、极具特色的教学创新之路。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对策探究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概述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教育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各大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旅游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以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生力军。然而在人才使用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竞争力并未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成正比。一方面,企业招聘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后发现,招聘来的大学生在开展业务方面与实际有差距,完全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还需要在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上花费较大的代价;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旅游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认为该岗位不能体现自己的所学、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和人生价值,因而选择“跳槽”去往其他行业,致使旅游企业的大学生员工流动率极高。这实际上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一直以来,旅游管理教育立足于理论本位,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与其他一些专科学校的毕业生相比缺乏竞争实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亟待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的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中旅游业所需求的人才严重错位,一些旅游企业宁愿花高薪聘请同行企业中有经验的管理人才,也不愿意招聘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供给和需求相脱节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较低,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一些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切实际。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着定位“过高”的问题,旅游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要想真正能够做到对旅游企业较好的管理,首先必须要熟悉基层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否则一切的管理只能是空谈。而事实上是,学校模糊的定位导致培养出的旅游管理人才毕业后大多想从事管理工作,而不愿从事较低层次的、实践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这就使得学生的“管理”只能停留在空谈和梦想上,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对策

(一)以市场为导向重新确立专业内涵

对于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定位不切实际的问题,学生俨然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对于学校来说,要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市场需求作深入而细致的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这种对专业设置的准确定位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做深入的调研;一方面,旅游专业的专业教师需要深入旅游企业一线,与企业的领导及其他人事需求单位进行多方、反复沟通,了解旅游职业岗位对该专业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另一方面,对在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收集他们对学校教学内容、对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反馈信息及相关建议,通过调研和反馈,学校将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更加符合实际的定位,使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

(二)科学配置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性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事实证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需要听取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及本校往届毕业生的意见和反馈,他们才是最有资格发言的群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能够让他们对该专业未来的需求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本校的毕业生也非常乐意看到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能够为母校的教学改革及其他学生的培养作出贡献;从学校的角度上说,这些来自于旅游企业一线的意见能够使原本不甚合理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和完善,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为企业所欢迎。各高等院校应广泛开展“产— 学— 研”合作模式,积极与旅游企业、旅游行政机关及其他部门间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三)强化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基础性环节。首先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进修,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旅游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派遣到国际、国内比较知名的旅游院校进修,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并深入了解相关业务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其次还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做兼职教授,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旅游业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特殊要求,还需要使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具有与旅游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的教师,与纯粹进行理论研究的教师相比,他们更能够抓住旅游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的精髓,摆脱“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旅游管理专业把培养人才的基础由纯理论改为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实践性课题,到旅游企业调研或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提升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专业实践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锻炼,参加旅游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从而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态势、熟悉具体领域岗位的操作能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也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能力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唐跃工.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科技教育创新,2007.

[2]曹丽娟.关于旅游专业教学方面的几点思考[J]. 人文社科,2006(02).

[3] 钟扬,覃峰,王雪莲. 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 反思与交流,2007(07).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篇4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文化、教育、旅游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构建和优化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以我国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人才培养;培养路径

全域旅游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个新兴词汇,一般意义上的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固定社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行业支撑的,通过对该固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进而实现旅游、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地方法规等整体、全面、系统的优化和提升,最终实现该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树立以旅游业为中心的新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协调发展理念。各行各业、各部门、民众需要共同参与到全域旅游之中,充分利用旅游地的各种人力、财力等资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进而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一、新环境下全域旅游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

(一)全域旅游背景下发展现代旅游的新战略

现阶段,全域旅游业的总目标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固定区域旅游业的全域景观、环境、生态、服务、市场秩序、基础设施服务一体化和精细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固定区域内全域旅游的交通便捷、酒店服务、医疗服务、环境优化、综合信息完善、人才储备体系健全等一体化服务,实现综合性较强的全域旅游模式。逐步实现全域旅游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的过程,这就包括体制机制建设、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以及逐步优化产业布局等一系列的基础工作,而在这些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现阶段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总体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总体服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基于全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对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到,我国部分省市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翻一倍。以我国旅游大省海南省为例,到20,海南省对旅游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达到8.1万人,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达到7.6万人,对旅游专业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将达到33.7万人,全域旅游将进一步解决海南省200多万人的就业岗位。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专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发展全域旅游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此解决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专业旅游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所谓专业旅游管理人才是指旅游管理人才、旅游服务人才、高级旅游企业管理人才以及旅游服务人才。众所周知,旅游这一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其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变化。在全域旅游的大时代背景下,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定义也逐渐发生变化,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其外延和内涵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由此可见,针对全域旅游背景来培养专业性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只有大力培养和发展管理、技术、服务、指导乃至设计和销售等方面和领域的人才,才能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全域旅游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虽然,当前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值得鼓励,但是基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旅游培养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后发现,我国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下存在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传统,缺乏创新的现状。比如,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设定、专业核心课程设定、课程体系规划等专业培育模块的设置存在单一、静态、传统等不足,缺乏创新性和现实指导性。在很多情况下,因为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出现趋同的现象。在旅游专业性人才培育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国外先进的“双元制”或者“洛桑模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较弱的“倾斜式”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

(二)旅游业人才管理和培育方式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我国当前存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到旅游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后,进入旅游管理等专业相关的旅游公司,但是旅游公司在对人才管理、培训等方面缺乏相关的系统性、专业性指导。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加强旅游业业内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育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旅游业在就业现状中存在就业人员流动性加大的发展趋势,而且很多旅游企业的主管认为,专业的旅游技能、礼仪和社交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虽然可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工作水平,但是却不能改变旅游业专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状。从我国当前旅游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育情况来看,缺乏稀缺性和专业性的培育机制,因此,在今后的旅游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要加强对旅游业校企之间的合作,完善旅游专业人才管理和培育方式的`管理模式。

(三)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一片“大火”,但是这种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却是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的现实问题。我国全域旅游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起步晚、基础弱的现实问题,而且政府对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障碍。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旅游高级经理人和资本运作人、前景发展规划、市场风险评估等方面都存在缺乏专业性人才的现象,而这个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现实问题。

三、构建和完善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随着全域背景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结合各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寻求和探索符合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是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需要。只有构建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精管理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出一批高素质、有理论、有实践、能创新的专业旅游管理人才,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培育旅游专业管理和服务专业人才

全域旅游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旅游经济运行模式。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传统的由单个景区景点到整个景区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模式,即由点及面、由面及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新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无论是对旅游管理部门还是对旅游专业的从业人员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全域旅游工程的开展,必须全民参与,以建立全民参与的旅游管理人才的新模式,树立以市民为培养对象的全员参与的全民旅游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技能意识。在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树立高度的全民参与意识,要让市民具有服务意识和技能意识。这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旅游管理部门、教育界、学术界以及旅游业”等四部门联合培养全民参与的旅游管理人才模式。这四个部门中,对教育界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该固定旅游区域内的高职院校以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的人才管理技术,把握有利的软、硬件设施和资源优势,鼓励、支持和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学习旅游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开设远程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多样、方便的教学模式。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向学校“定制”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人才,学校向企业输送专业性、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人才。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旅游管理相关的成人教育专业,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第四,突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课程的专业性,高职院校在进行旅游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院校所在区域的旅游资源对课程开展进一步细化,以突出旅游课程的专业性。在旅游课程教学方式上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外出实训等形式开展。旅游管理专业除了要进行导游服务技能教学外,还需要重视学生酒店服务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情况下,我们要立足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和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培育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具有国际化标准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全域旅游专业性人才,就要以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状况相符合的,并符合国际旅游和国际教育发展方向的现代化旅游专业教育课程,以全域旅游专业课程建设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在高职院校开展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国际化专业课程,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旅游管理理念。第二,加强与国外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结合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开设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第三,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增设国际教育的相关课程,重视对外语的教学与考核。第四,注重“知行合一”,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实现我国全域旅游的国际旅游管理水平,为推进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第五,采用现代学徒制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充分展现了旅游企业与高职院校双元主体的办学理念、能力与知识融合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教师与旅游企业经验丰富人员的双师教育机制。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在教育部门的引导下全面合作,以此来改善旅游企业招聘人才难、旅游人才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现实问题。

(三)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全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寻求新发展、突破新境遇、打破发展瓶颈的重要形式,因此,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所谓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并在新的融合过程中实现新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旅游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与活力。在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注重对旅游业市场拉动力和融合力的运用,为相关产业、相关人员提供不同领域的就业岗位和服务平台。比如,在“旅游+城镇化”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发展模式下,进一步推动景区的城镇化水平,以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为支撑,积极引导和鼓励特色旅游业对景区城镇化水平的建设。通过对“旅游+新型工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建设,以地方旅游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品、产业,以旅游业带动本地工业和手工制造业。另外,大力发展“旅游+新型农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的建设机制,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休闲农业的转变和发展。由此而见,进一步探索“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今后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人才培育、发展的新趋势。总而言之,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固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应该加强对全域旅游背景下人才的培养。首先,旅游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全域旅游的宣传,利用多维度全方面的宣传,呼吁全民参与。其次,在传统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再次,进一步加强对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学习与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专业核心课程。最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符合时代精神的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强、管理能力过硬、操作能力较强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对于我国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臧其林.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策略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职教通讯,,(5):18-23.

[2]李晓东.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6):114.

[3]李广宏.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学生培养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33):149-150.

[4]刘寒雨.高职院校涉外导游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究[J].文教资料,2016,(25):155-156.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篇5

一、关于培养目标的定位:高层次、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宜昌经济规划要求,从原来注重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转向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阔的视野、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能胜任各类旅游企业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定位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关于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宜昌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未来的五年中,宜昌将突破性发展旅游业,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大力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因此,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能力、熟悉旅游管理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旅游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为确定专业主体构架的依据。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情况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就业前景良好的新兴职业,如茶吧经营管理、酒吧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康乐服务、多语种导游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人才市场进行细分,设置、开发与市场需求对路的专业,可以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宽阔。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篇6

一、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 人才培养规模过于庞大

中职院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 开设了酒店旅游管理专业课程, 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但是部分中职院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忽视自身教学承受能力, 造成招生数量盲目扩大和对酒店管理与旅游管理专业重复投入等问题。另外, 酒店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 中职院校目前粗犷型的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两个行业发展的需求[1]。

2. 人才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中职院校对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因实际操作能力不足而无法达到酒店或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 导致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适合且专业对口的工作, 从而形成学生就业困难和酒店业与旅游业人才短缺并存这一矛盾现象。

3.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大多未从学生实际出发, 只是将本科院校等其他院校的课程降低难度后引入自身的专业课程, 并结合中职院校授课经验进行编排, 对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缺乏深入酒店和旅游市场的实地调查论证, 导致课程设置单一且缺乏实际操作性[2]。

二、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1. 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院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 1) 准确界定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方向, 并且中职学生大多社会经验和理论学习能力相对不足, 因此学校在酒店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时应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所侧重。

( 2) 准确界定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学校明确酒店旅游人才的就业定位能够帮助其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

2. 坚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

中职院校培养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 根据市场需求, 发展自身特色教学。中职院校应深入酒店和旅游企业进行调查, 了解这两个行业的人才需求, 并结合当地地域特征和学校生源特色实现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个性化教学。

( 2) 根据市场需求, 合理划分课程结构。酒店业与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 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有较高要求, 因此公共课程学生应加强英语、普通话和礼仪等学习, 专业课程学生应加强管理学、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和酒店客房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3. 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 1) 根据市场需求, 改革课程内容。中职院校应不定期安排授课教师对学校所在地及外地知名酒店、景区及旅行社进行实地考察, 使教师切身体会最新服务理念和方法, 并将调查结果和经验与教学相结合。

( 2) 根据市场需求, 完善课程设置。中职院校的教师或相关负责人可与酒店及旅游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 以了解其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也可与学校往届毕业生进行沟通, 以掌握酒店业与旅游业的实际需求, 使专业课程的设置趋向科学化与合理化[3]。

高素质的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酒店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中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 应积极消除制约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 通过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设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实现针对性的课程教学, 从而促进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毅.试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32) :188.

[2]王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误区及矫正探讨[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4 (04) :310.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篇7

关键词 旅游管理 专业人才 培养 形式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实践操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旅游管理人才是其主要目标。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难以达到以上的要求,必须主动进行改革创新,而采取哪些有效的创新要求,是一个值得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有模式的弊端,主要是培养目标偏离社会需求、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师资队伍缺乏足够的行业实践经历、学校与社会缺乏密切联系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人才需求旺盛,因此,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一)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十分明显

行业的双重要求与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矛盾,目前许多院校旅游专业的培养方案普遍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培养的是单向度的理论型学生,使得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也大大影响了他们在旅游行业的就业意向。另外,一些院校的人才培养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模式转变,这对于综合性大学是有利的,但对于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却存在明显的不足。

(二)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这种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多的是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特别是既掌握基本理论又懂得实践操作的旅游管理中高级人才的短缺,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大力推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着力开展实践性教学,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意义重大。旅游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良好的文化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服务技巧、灵活的应变能力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职业道德。但目前很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对于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较少,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当以创新意识、素质教育、操作能力为核心,将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继承教育和创新教育结合起来,依据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此,必须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形式分析

近年来,我国许多旅游高等院校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旅游院校的成功经验,纷纷开展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创新形式。这里对其中几种主要形式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校企合作

旅游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可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的培养模式。学校根据旅游业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体系,改变教学的侧重点,实施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把行业的最新需求及时反馈到学校,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变化,同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岗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了学生了解行业市场情况,增加了就业的机会,有了更加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确保就业渠道的畅通。

(二)产学研结合

它是指旅游教学、旅游科研、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一体化形式。它包括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指旅游院校与校外旅游行业、科研机构的结合;二是指学校内部的产学研结合,即旅游教学与旅游科研、校办旅游产业的结合。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对企业有着更好的了解,毕业以后更容易适应社会。

(三)全面实施学分制教育

学分制教育是指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它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推行全面学分制,打破“统一要求、整齐划一、强调共性培养”的旧教学管理模式。对课外环境体系和课内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课,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知识、个性全面协调发展。

(四)校园节会和比赛

校园节会和比赛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其中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能主动、乐观、积极的在活动中得到学习,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又成为模式创新的有效形式。各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并通过各种校园节会和比赛表现出来。例如五四文化节、国际文化节、女生文化节、传统文化节、化学文化节以及新年音乐会。

(五)广开实践教学门路

传统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轻视实践教学,偏重理论教学,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较弱,缺乏市场竞争力,为此,国内外一些院校,积极开辟实践教学的门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例如本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了毕业实习、专业实践与提前就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国内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与旅游企业合作建设教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三、结束语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必须通过各种具体有效的改革创新形式才能实现。认真研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養模式创新的有效形式,了解其特点和规律,已经成为摆在旅游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潘素玲.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2]王昆欣.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旅游学刊. 2008(01)

[3]李光梓.地方院校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中外企业家. 2012(11)

[4]曹曼娇.旅游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9

上一篇:质量月项目总结下一篇:救济金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