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单位旅游管理

2024-10-14

旅游单位旅游管理(共11篇)

旅游单位旅游管理 篇1

事业单位是国家设置的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 和一般的企业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因此事业单位在人员流动方面较一般企业相比存在滞缓的问题, 而且在人员工作积极性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旅游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发挥好旅游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 为人民群众作出应有的贡献, 是当前旅游事业单位面对的主要问题。

1 旅游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1 单一的激励方式

当前我国很多旅游事业单位都将关注点放到了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方面, 一些旅游事业使用了精神激励的方式, 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因此, 需要使用精神与物质双向结合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的方式与奖金直接挂钩, 主要的奖励方式是通过年终奖的发放, 而且是在旅游事业单位全年经济效益较好的情况下, 按照职位的高低由上而下逐级发放, 基层员工所获得奖金与高层领导奖金差距较大, 而且年终奖的发放标准与业绩关联并不大, 那么就会导致旅游事业的重心不稳现象;一些旅游事业单位所采取的精神激励机制存在很多不足, 员工晋升条件模糊, 且晋升空间小, 在情感激励方面主要是对婚、丧等重要情感事件上, 缺少人文关怀的投入。而且一些激励措施是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 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2 竞争与晋升机制不合理

我国旅游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旅游行业做出服务。当前人们加大了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与投入, 并且将旅游作为精神文明主要的获得方式, 因此就大幅度增加了旅游人数, 同时对旅游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旅游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单位就需要不断加大自身的建设以提高服务能力与质量。旅游事业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与内容来充实自己, 扩大服务面积, 但是随着员工年龄的增大, 学习能力却在不断下降, 如果在短时期内无法提升自己, 那么就会严重制约旅游事业的良性发展。一些旅游事业单位对员工这一学习能力与旅游市场的需求缺乏全面的认识, 不合理的竞争与晋升机制仍然存在。就拿晋升机制来说, 一些旅游事业单位的晋升机制规定的晋升时间超过了五年, 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下降, 而出现空等而不做实事的现象。因此, 旅游事业单位竞争与晋升机制存在不合理, 就无法为员工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从而大大降低单位的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1.3 企业文化激励作用的忽视

我国大部分旅游事业单位都缺乏对单位文化的重视, 更不用说对单位文化的建设, 很多旅游事业单位都忽略了自身存在的本来意义, 而将追求目标锁定在经济利益上。一个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内部文化, 那么这个企业或者单位可能就像一盘散沙一样没有凝聚力。员工在没有内部文化的旅游事业单位中, 对未来就充满迷惑, 而且缺少文化力量的支撑, 就很容易出现跳槽的现象。一些旅游事业单位已经注意到了内部文化的建设, 并作出了努力, 但是缺乏自身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缺乏一定的鼓动性与约束力, 导致所获得激励效果并不是很好。

2 旅游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创新

2.1 多种激励方法并用

当前社会环境下能够被旅游事业单位使用的激励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并行的激励方式, 正激励与负激励并行的激励方式。这些激励方式很大程度上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 旅游事业单位可以使用多种激励方式,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监督激励机制的实施与落实。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 与员工自身的特点与需求相符合, 充分展现出不同员工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潜能, 并不断发掘与培养, 以培养出专业的建设人才。多种激励方法并行的激励机制, 能够满足不同员工的自我发展与完善需求, 提高员工的参与能力与成就感, 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 提高旅游事业单位的可利用人才资源, 成为我国旅游事业单位的发展动力。

2.2 职业生涯的多种建立渠道

职业生涯是对一个人所从事职业的总和, 也是指一个人所从事职业的历程。旅游事业单位在人员流动与竞争活力方面较一般企业相比灵活性较差, 那么就需要对员工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以满足员工的职业需求, 对员工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能够提高员工自我满意度与受重视程度, 从而自觉对自己展开生涯规划, 不断调整与提高自己, 积极与旅游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相符合。因此, 旅游事业单位可以对职业生涯建立多种渠道, 做出多种职业生涯规划, 将旅游事业单位凝结成一个同一的利益集合体, 将个人发展与利益与旅游事业单位的发展利益相联系, 树立员工的集体荣誉感, 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单位的建设中, 实现员工效益与旅游事业单位效益的互利共赢。可以将旅游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划分归类, 分为技术通道与管理通道。所谓技术通道, 就是将事业单位中涉及到的科学技术性的员工种类划分到一起, 为他们能够在技术领域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以获得更高水平的科学技术。管理通道是指将单位职能涉及到的管理方面的员工归为一类, 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更高的管理职位。对于这两种职业生涯规划渠道, 需要建立统一的激励机制, 即相同级别的员工应当给予相同的鼓励手段, 那么就能够扩大旅游事业单位的发展空间, 而且在人才激励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旅游事业单位的本质就是公益性, 是为人民提供服务的单位, 既然具有服务性质, 就可以与其他具有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进行人员流动, 并不是非要局限于同一种行业中。员工通过在本单位的学习,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与学习能力, 再加上对新环境的好奇与新鲜, 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从而使自身隐藏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开发。

2.3 营造良好的旅游事业单位文化氛围

文化底蕴对一个企业和事业单位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 我国旅游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文化在单位中的作用, 塑造积极地内部文化。首先要创新与本单位相符合的文化内涵, 营造一种具有强烈凝聚力的文化氛围, 以提高员工的团结能力、敬业精神与进取精神。其次, 旅游事业单位要营造以尊重精神为内涵的文化氛围, 并将这种精神贯彻落实到单位每一个与员工身上, 打造以尊重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内涵, 在人才的竞争与争夺中成为最具特色的优势, 而且与人的基本需求相符合, 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 以成为旅游事业单位挽留人才的亮点。同时旅游事业单位蓬勃发展与个人价值、企业目标的紧密结合, 要保证单位在获得发展同时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再次, 是旅游事业单位核心文化的宣传, 单位可以借助员工手册、单位内部杂志、网站等途径开展核心文化的宣传。然后是对事业单位内部行为准则的制定, 制定的行为准则要与当前社会发展情况相符合, 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最后是对单位内部文化的发展, 旅游事业单位的文化要能够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 越来越注重对个人的发展。因此, 旅游事业单位要抓住这一价值观念, 注入人文关怀精神, 将员工放于合适的高度, 这也是对当前旅游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最大创新之处。我国的旅游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 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思想来提高自己, 不断丰富旅游事业单位的精神文化内涵。同时要不断创新与完善激励机制, 促进旅游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6, 29 (17) .

[2]付佳.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中国市场, 2016, (27) .

[3]李名快.论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J].经济管理:文摘版, 2016, (4) :00019.

[4]董天红.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科学中国人, 2016, (14) .

旅游单位旅游管理 篇2

旅游体验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互动活动。在遗产旅游的各种体验情境中,诸多民族文化现象都通过各种遗产符号传达出来。旅游者通过解读遗产符号,获得该符号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及其民族情感,从而获得某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旅游体验快感。遗产旅游之所以倍受青睐,就是因为各遗产符号迎合了人们的感情需求,这种情感力量是理性语言无法涉及的。这里我们就来探讨遗产旅游者与旅游地的情感联结,遗产旅游地对旅游者意味着什么。

在自然遗产中体验——人类原始的家

旅游者对自然似乎有着天生的偏好,自然生态环境,原始森林等自然遗产,使旅游者远离了日常的都市生活,这不仅是因为自然的风景秀美,也因为人们回归原始自然的愿望。自然遗产景观通过如画般的景色,自然的安静,与舒适的环境这些遗产符号,拉近与旅游者的距离,使旅游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放松心情,产生相应的地方情感,甚至是依恋。

这些自然遗产所代表的环境和属性也是“家”的一种表现形态,吸引旅游者的是家的宁静、魅力和舒适,这正是现代生活中所缺少的,也是人们所怀念的。在自然中旅游者体验的是原始的自然情境,是我们人类最原始的家。

在这里旅游者感受到回归到原始状态的美景,远离城市喧嚣的安静和令人无限放松的舒适,这些特征让旅游者自然地被吸引。

在一篇游记中,一位游客将我国绝美的一处自然遗产——九寨沟形容为上苍脸颊上的一个酒窝,她说道:“这是一本宁静心灵的书,在人心静的时候才能去旅行的地方就是九寨沟,这喧嚣的尘世,竟然还真有这样一个美得像神仙的家一样的所在”。“九寨沟就是上苍面颊上的一个酒窝,它生动了整个世界的面容,它使尘世间的人们知道什么是上帝的微笑,什么是超凡脱俗的仪容。九寨沟就像曾经在困境中温暖我们的一堆篝火,足够让我们去面对任何冰霜雪雨,使我们以后的生活温馨荡漾。”足见九寨沟的美景给旅游者带来的精神寄托和美好回忆。

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寻找——古朴的生活环境

旅游者通过各种途径对历史进行了解,如寒山寺的钟声、西安的古城墙、老北京的胡同,听着过去的故事,看着眼前的古庙,宫殿城墙,追寻着过去的痕迹,对那些遥远的时光产生一种特别的情感。虽然时光不能倒流,但是眼前的景象可以带着旅游者的思绪回到那个年代的此情此景,回到当时那种古朴自然的生活环境,回到当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纯真本性还未受文明玷污,未遭科技改造加工的生活环境。

旅游者来到这些地方,之前在脑海中已经有着对这个地方的记忆,并在自己的解读过程中努力去印证之前的认识。在历史人文情境中吸引旅游者的是对家的追寻,对历史文化的追求,对田园生活的追求,以满足自己心中对这个地方的特殊情结。

我们熟知的成都,其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正变成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及生活风情的传承、再建甚至再造正逐渐渗入城市肌体,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文化气质、增加城市认同感的一股重要力量。其中,武侯祠精心打造的锦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之作。作为文化部命名的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

所以,各界旅游工作者应不断致力于深入挖掘我国浓厚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各种情感连接,探寻其中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审美情趣的内容。以唤起现代人对“过去时光”的记忆,并契合旅游者具体的旅游体验,这样才能在后现代社会消费中找到市场。

旅游单位旅游管理 篇3

需要注意的是, 学校官方微博的运营与管理与各二级单位的官方微博运营是紧密相关的, 校级微博的有效运营离不开二级单位微博的支撑。因此本文通过对所在旅游商贸系官方微博的学生使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高校二级单位微博运营成功的案例, 提出高校二级单位官方微博运营管理策略, 以此丰富高校微博研究的内容和层次。

1 学生微博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旅游商贸系的官方微博②于2014年1月13日开通, 微博名称为“@郑州铁院旅游商贸系”, 目前发布的微博共105条;粉丝数216人, 主要是我系学生;加关注85个, 主要是我校其他组织微博、新闻趣事、郑州本地生活微博等。更新频率较高, 基本达到平均每天两次;而与学生的互动方面, 却比较少, 学生的评论很少。语言风格较迎合学生的喜好, 擅用网络流行语, 幽默、温馨。从微博内容上来看, 相对而言原创较多, 可分为新闻资讯、通知公告、学生活动风采展示、情感励志文字图片等。

为了了解学生对我系官方微博的使用状况, 笔者设计了《旅游商贸系微博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随机对我系100名学生进行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96份, 调查问卷包括25道题目, 其中单选题12项, 多选题12项, 问答题2项, 内容微博关注主题、微博版面、微博互动等多个方面。

从调查问卷中看出我系学生开通微博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占到了96.81%。有75.53%的学生知道官方微博的开通, 有24.47%的学生不知道此事, 还有28.7%的学生尚没有对我系官微加关注, 由此可见官方微博的宣传力度不够, 要加大宣传力度。调查还发现有42.55%的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微博, 每周使用3-4次的学生占到了22.34%, 当然也有24.47%的学生很少使用微博, 相对来说学生使用微博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朋友动态、新闻时政、名人明星微博、生活服务、生活服务、校园资讯、文学艺术等是我系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 我系女生较多, 所以关注的主要是朋友动态, 占到了62.77%, 可见学生们比较注意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人和事。在“期望我系官方微博增加何种发言内容”这一问题的调查汇中, 学生期待官方微博提供的更多的就业招聘信息, 在多选题中该比例高达85.11%。公布更多的通知公告、社团活动、学术讲座也占了相当高的比例。

2 高校二级单位微博运营成功案例分析

对高校二级单位微博运营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探索微博成功的要素笔者调查了20余所大学的二级单位官方微博运营情况, 选取了其中粉丝数较多、微博数量多、微博更新快、粉丝转发和评论较多的三个二级单位的官方微博来进行案例分析。

2.1 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方微博

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方微博开通于2011年3月3日, 是本次调查中开通较早的高校二级单位官方微博, 目前发表微博3634篇, 总粉丝数为222711 (笔者调查时间为2015年4月10日) , 平均每天更新2.48篇, 该院微博在业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官方微博主要是面向在校学生和校友, 多为学院资讯和业界热点话题讨论, 分为“学院这些年”、“经管生活”、“经管书单”、“经管资讯”、“经管论坛”、“校友风采”等多个大类, 内容多为原创, 具有非常明显的专业特点。清华赋予了经管学院在历史、理念上的独特文化气质, 而经管学院则通过自己的官方微博外在地表现了学院的特点, 并将之渗透到学生的世界观和职业素养。

2.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官方微博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官方微博开通于2013年3月26日, 目前发表微博574篇, 总粉丝数为1641 (笔者调查时间为2015年4月10日) , 平均每天更新0.82篇, 更新速度在调查的高校二级单位中算是比较慢的。该院微博发布内容主要包括“活动预告”, “早安赛客” (赛客是网络语言, 指的是指热爱生活, 向往美好爱情, 追求幸福美满家庭的人群) , “赛客推荐”三个板块。“活动预告”每周一将学院一周的安排告知学生, “早安赛客”是每个工作日早上发的抒情性文字, 主要是一些随笔散文, 与学生、学院近况相结合, 像是每天来自学院的第一声问候, 很受学生欢迎。“赛客推荐”则突出了心理学院的特点, 包括“心悦读书”、“心赏电影”、“心聆音乐”三个板块, 向学生推荐富有艺术气息、慰藉人心和提高专业知识素养的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心灵养分。

2.3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民用航空服务系官方微博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民用航空服务系的官方微博开通于2013年8月29日, 目前发表微博1235篇, 总粉丝数为898 (笔者调查时间为2015年4月10日) 。该官方微博更新的速度十分及时, 平均每天更新2.26篇。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民用航空服务系的微博内容多是与校园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资讯, 几乎每条微博都配有相关的图片。语言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 吸引了众多的粉丝参与。该微博非常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互动, 比如提醒学生添减衣服应对天气的变化, 向学生推荐赏花胜地, 使学生在微博使用过程中感觉亲切自然, 更乐于交流。

3 高校二级单位官方微博运营策略

通过上文对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分析以及二级微博运营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 我系微博在运营中呈现出一定的问题, 这类问题在高校二级单位微博运营中具有典型性特征。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对高校二级单位微博运营的技巧、改进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3.1 多去关注学生或其他组织的微博

当学生发现你关注了他, 多数也会关注下你, 也就是所谓的互粉, 这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尤其是在微博开通初期, 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其他相关的教育组织、我校其他微博等, “互粉”不仅有利于增加人气, 而且有利于各单位之间、各系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信息, 开展互动。

3.2 选好发微博的时间

发微博的时间要配合多数学生刷微博的时段, 比如早上起床后、中午、晚上睡觉前等, 这些时段都是学生在线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段发微博, 可以有效的增加微博的曝光率。否则, 如果深更半夜发或者大家都在忙的时候发, 等学生有时间去看的时候二级单位的微博差不多都被淹没了。

3.3 内容要精, 要以质取胜, 不能以量取胜

在发布数量上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对同一账号的信息浏览意愿及信息接收能力, 如果每天发几十条微博, 那么关注你的学生微博上就全是你的内容了, 就是我们常说的“刷屏”, 刷屏会影响学生看其它微博, 自然会取消关注, 一般一天最多发四五条为好。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传播工具和信息传播渠道, 是一把双刃剑。作为高校二级单位, 其官方微博不仅是校官方微博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 而且对各二级单位来讲, 微博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帆帆.高校官方微博的内容建设探析[J].新闻世界, 2011 (9) .

[2]方宏建, 杜亮.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报, 2011 (1) .

[3]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旅游局年度单位总结 篇4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根据爱卫办的要求,我们成立了“创卫”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对创卫工作的领导,夯实了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工作的基础,并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卫活动的日常工作,使创卫工作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办。

二、制定规划,做好安排和部署

我单位制定了“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创卫工作计划”等规划,对卫生制度健全、环境卫生的改善、卫生工作的安排、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学习等内容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三、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加强检查,把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健全制度。建立健全了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了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定期组织安排专人检查各办公室清洁卫生;二是落实责任。把工作和生活环境划分了卫生区域,确定了卫生区域的负责人,落实了卫生责任;三是坚持检查和评比。坚持“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一月一检查”的卫生工作制度,认真检查和评比,形成了制度化、常态化的卫生工作局面。

四、大力宣传,增强干部职工卫生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创卫意识。一是强化环保意识教育。组织广大职工责任地段的卫生清扫等活动。二是开展身心健康教育。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增强干部健康教育意识,促进干部职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三是组织卫生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控烟等宣传资料,在健康教育发展专栏张贴宣传资料、照片、禁烟标志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干部职工增强卫生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积极开展无烟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商务促进旅游 旅游创造商机 篇5

2013中国商务旅游经济发展高层精英交流峰会将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中小企业管理机构领导、省、市旅游部门领导、著名旅游经济专家、知名旅游机构负责人、知名中小企业家、传媒机构资深人士等代表出席峰会,同时促进政府与中小企业、旅游机构对话,旅游机构与中小企业对接、媒体与中小企业、旅游机构互动。

交流峰会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商务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的重要议题,旨在探索商务与旅游经济的密切结合,相互提升,共同发展的未来之路,形成商务促进旅游,旅游创造商机的良好趋势,最终推动我国旅游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和旅游业所带动的相关联产业实体的互动发展。

商务界、旅游界顶级专家学者的精辟深度讲演,将使商务旅游面临的重大问题议题的解决思路清晰呈现,给政府部门负责人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事业单位指明发展方向。

分论坛的设置又会是一次头脑风暴,为参会人员提供更多思路。参加峰会人员的皆为业界高层精英,促进相互交流合作,实现创新发展。峰会规格将引发国内国际主流媒体强势关注传播,将会在业界产生巨大影响和轰动。

峰会亮点:

1、中国商务旅游经济发展交流峰会

峰会由一个主峰会与两个分论坛组成,主峰会主要探讨“中国商务旅游经济发展与地方产业经济建设”和“绿色、生态、环保、节能、低碳在旅游产业开发中如何兼顾”两个重要议题,分别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研究员发表主题演讲,深度解读商务旅游经济发展与地方产业经济建设的联系、作用、如何更好地结合,相互促进。同时关注旅游产业开发中如何蒹顾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的旅游业重大问题。

2、市长,旅游局长,企业家圆桌对话会

市长、旅游局长、企业家圆桌对话会,在峰会次日上午举行,探讨地方政府、相关联产业实体如何面对旅游经济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集思广益,广泛交流,形成适合各地域商务、旅游发展的特色崭新思路,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3、高端旅游产业服务专题会

就高端旅游产业服务的个性化与专类化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促进旅游产业服务细化发展,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为高端商务旅游提高更有针对性,更高规格,更具人性化的服务,推动中国旅游服务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4、《商·视点》商界风采展、《旅·印象》最美风景展

为6家商界风云人物及其所属企业做主题为“商·视点”为主题的风采展示,评选六家最美旅游地,制作“旅·印象”主题展板,在展会活动现场展出。利用展会领导,业界名流云集的优势,提高企业及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并在《商务·旅游》杂志为此展览做系列报道。

5、老将军书画笔会

6、交流酒会

旅游单位旅游管理 篇6

有人将信息技术对于世界的改变和当年电的发现应用相提并论。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并不是仅仅提高某个行业的水平,而是对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014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上肯定了互联网的作用。也为我国的经济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互联网+”强调的不仅是线上线下的互动,而是要打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壁障,让互联网像电力一样无所不在、无处不在。“互联网+”的提出不仅仅对互联网产业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其他传统行业突破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2 “互联网+旅游”的概念及性质

2.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1.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仅从字面理解而言,“互联网+”就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包含移动互联网)的相加。然而对于“互联网+”的概念的理解显然不应该停留于此。“互联网+”在国内的首倡者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1]”

还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

2.1.2 “互联网+”性质

由以上两个“互联网+”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具有如下性质:

1)“互联网+”具有“高覆盖性”。第一代互联网由门户、社交、游戏和搜索组成。当时的互联网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因此第一代互联网用户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属于小众人群。第一代互联网以“用户浏览量”作为衡量网站是否成功的标准。第二代互联网讲究线上线下的结合,主要是利用其方便快捷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在这个阶段互联网开始服务于第三产业。而到了“互联网+”时代(第三代互联网),互联网将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渗透到各行各业,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

2)“互联网+”是平台产业的一个新阶段。互联网通讯平台凭借自己的方便快捷和低廉的价格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互联网安全技术的提高让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瓜分传统的金融平台的市场。而GIS的技术使得平台产业扩张到物流领域。新的技术带来新的平台,在未来,平台产业的不断发展会带来一个大平台阶段。不同平台之间无障碍的交流将成为“互联网+”的新特性。

3)互联网平台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因为:①“互联网+”的到来将产生许多新的业态、新的产业,能够提供很多新的机会;②根据“长尾理论”,小众需求的总数十分可观,甚至超过大众需求。大企业往往追求大的市场,而无法照顾小众需求。这就为小众需求的生存留下了足够的空间;③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对市场新的需求变化反应迅速。互联网能够更好的传递消费者需求的动态。相对扩大了中小企业灵活的优势。

4)“互联网+”可以广泛运用于公共服务事业当中,惠及民生。通过互联网平台组成智慧城市平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5)“互联网+”有利于发展共享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高效地管理资源的新方式。

6)“互联网+”提升创新力。“互联网+”是人类“意识”集中的平台,也是科学技术集中的平台,是金融资本集中的平台,是各种劳动力资源集中的平台。这种跨越空间国界,跨越种族文化地聚集不仅仅能够产生创意,而且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最短时间的实现创意。只有实现了的创意才是创新,把好的想法物化,才是生产力的进步。

2.2 “互联网+旅游”概念与性质

2.2.1 “互联网+旅游”概念

“互联网+旅游”继承了“互联网+”的大部分属性,不但同样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而且以新技术的普及为行业突破的契机。但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使得“互联网+旅游”与其他的“互联网+传统行业”相比更加的复杂。

本文认为,“互联网+旅游”就是以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为旅游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快速、透明、公正的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发挥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和旅游生产要素、刺激、保护旅游行业创新的平台。

2.2.2 “互联网+旅游”性质

1)互联网对于旅游行业的渗透是全方面的,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旅游的宣传、销售、景区管理方面体现互联网的作用。

2)“互联网+旅游”继承了“互联网+”管理资源的属性。由于旅游产品位于产业链的下游,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因此从资源管理后的收益看,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多的益处。

3)“互联网+旅游”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平台可以吸引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包括生产者。传统的旅游平台,比如旅行社,它组合各旅游子产品成为单一的旅游产品总成(线路)一次销售给旅游者。但由于受到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效率低下。这些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抬高了旅游产品的价格,让不少人由于囊中羞涩而不得不放弃旅游这种休闲方式。互联网旅游平台削减了传统平台的成本,同时减少了旅游产品生产过程当中的许多中间环节,是有机组织旅游业各个子产品的有力武器。它减少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许多不必要环节,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沟通效率的方式,既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便宜、丰富、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也为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宣传营销手段和管理方式。

4)“互联网+旅游”是未来旅游创新的有力保障。人们常说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将一个人同全世界联系在一起。在互联网上可以了解全世界的创意与想法,这是“互联网+旅游”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对于旅游地和旅游开发者而言,筛选信息,汲取好的创意,再将其形成旅游产品,就能够形成旅游业的创新。

综上所述,“互联网+旅游”从形式上看是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能够沟通信息、资本、资源的平台,从功能上看,是为了达到比传统方式更好地分享旅游经历、支付旅游支出、发现及保护旅游资源、管理旅游景区、销售旅游产品、投资旅游项目、沟通旅游者等目的。

2.3 当前互联网与旅游合作存在的不足

目前的“互联网+旅游”对于旅游行业的影响并没有体现出“互联网+”的强大能量。并没发挥“互联网+旅游”通过创新“扬弃”整个行业固有模式、固有思维的能力。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初级的“互联网+旅游”模式仅仅停留于节约资源,而没有管理资源,更谈不上资源的创新利用。

2.3.1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获得应有的广度

旅游活动要围绕六大要素展开,且六大要素缺一不可。然而目前的旅游平台,往往难以兼顾这六大要素,个别网站虽然六要素齐备,但是其中总有几个要素不能在渠道、资源上获得充分保障。

2.3.2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取得应有的深度

旅游行业的深度,指的是旅游产品对于多彩绚烂的文化的理解力,利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关乎一个旅游企业的收入,也是整个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被游客承认的重要因素,从国家角度看,是国家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2.3.3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从平台产业的发展历程看,但凡较为成熟的平台产业往往呈现出“寡头”的状态。比如实时通讯平台在国内仅有QQ和微信较为成功,支付平台仅有支付宝、微信支付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而现在的旅游平台看似“繁花锦簇”、“百花齐放”,实际上这种虚假的繁荣是“互联网+旅游”平台不成熟的表现。

2.3.4 当前“互联网+旅游”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

新的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团结更多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为旅游业所用,但是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的工具。互联网与旅游相互结合后可能产生的效益越大,对不法分子的吸引就越大,因此加强法制管理,加强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才可以维护“互联网+旅游”的健康发展。

3 “互联网+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3.1 创意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旋律

在解决如何发展“互联网+旅游”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发展“互联网+旅游”的问题。

近年来,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旅游产品的主力,“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3]”而消费这些旅游产品的游客也是事实上的文化产品消费者。“创意旅游与文化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即创意本位,都将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4]”。由于创意产业在价值链上处于文化产业上游[5],相对文化旅游而言,创意旅游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性质决定了文化旅游的产品当中,文化创意的成分将会不断的扩大。

3.2 创意旅游发展致使旅游产业生产关系改变

根据本杰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艺术创作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会转变为大量复制的文化生产,而这种生产同样由生产者、消费者、产品等要素构成,同样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的制约。

许多文化产业园都有所谓的大师工作室,或者请艺术家进场。一些旅游行业的公司为了更好的发掘旅游资源,开展文化旅游,会重金聘请“文化圈”的学者、专家作为顾问。甚至于,这些专家顾问在学习了旅游产品的经营方法后成立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这些都是艺术家在生产关系当中获得一定地位的另一种表现。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文化学者被引入生产关系是有利于文化产业生产力发展的。

如前文所说,当文化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发展为创意旅游。这种旅游产业的升级使得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而创意人才的加入可以补强文化旅游开发的班底,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有助于提高文创旅游的生产力。

3.3 文创人才短缺制约旅游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创意人才荒,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我国的创意产业起步晚,创意人才的培养才初见端倪。其次,“创意人才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如设计)为手段的‘专精人才’,这些人才很难嫁接和替代。[6]”第三,国内较为出色的创意人才集中于北上广,这样的相对集中加重了创意人才的紧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端人才无法在朝夕之间培养出来。创意人才的缺口如果想要通过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填补显然无法跟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速度。利用互联网的创新能力填补创意旅游人才方面的空白是一个在短期内缓解创意人才短缺的有效办法。

3.4 “互联网+旅游”可以缓解创意旅游高级人才短缺问题

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创意,普通人所缺乏的往往是把自己的创意实现的能力和精力。互联网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不同的网民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发布到互联网上,这些思想又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思想。景区的开发者如果可以将互联网当中有助于开发景区的创意、想法提取出来,和自己的创意思维碰撞擦出火花,点燃了高一层次的创意(可能是多次的反复),再将创意商品化,就可以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

4 旅游亟需“众筹”募资模式

“互联网+旅游”除了给旅游行业以创新源泉外,还为旅游提供了创新的融资方式———众筹。

4.1 “众筹”概念的由来

美国为了防止近年来愈发猖獗的金融诈骗,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和《多得弗兰克法案》。但是法案的颁布却导致金融管控过于严格,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难度大增。无法获得资本市场融资让中小企业一度萎靡不振,对美国的经济活力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学者迈克尔 · 莎莉文在2006年组建了名为“Fundavlog”的融资平台,目的是为具有一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小企业或个人进行融资。在该平台的创建过程当中,第一次提出了众筹(Crowdfunding)这概念。迈克尔·莎莉文本人将其定义为:“众筹描述的是群体性的合作,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由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

不久《企业振兴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在2012年4月5日颁布,该法案“旨在通过放松金融监管要求鼓励新兴成长型企业融资,以实现加快经济复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目标。[7]”其中有关众筹的部分占据了该法案40% 的篇幅,这使得众筹融资模式真正走上历史舞台,也肯定了众筹模式对于创新型产业的作用。

4.2 “众筹”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有学者认为,“众筹”是:“创意者或小微企业等项目发起人(筹资人)在通过中介机构(众筹平台)身份审核后,在众筹平台的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页面,用来向公众(出资人)介绍项目情况,并向公众募集小额资金或寻求其他物质支持。[8]”

众筹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有以下几大优点:①众筹模式依托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②众筹模式募资的对象为广大网民,分担了融资风险;③为民间的限制资本创造了新的投资渠道;④是一种创新的“金融脱媒”方式;⑤众筹(特别是众筹募资模式发展初期)主要服务于一些中小型公司以及个人创业者。此外,众筹在实践当中还被作为一种营销宣传方式。

目前众筹主要有四种回报方式,预购模式、股权模式、低价模式以及精神回报(通常为公益性项目)。

4.3 旅游与众筹融资模式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淘宝、京东等知名网购平台推出众筹网页,众筹慢慢地得到普及。目前已经有个别的旅游项目尝试了众筹的融资模式,并且募得了资金。本文认为众筹模式有和旅游结合的必要性,原因如下:

4.3.1 中小景区、休闲项目融资困难

2008年以来,五一长假被取消,但是假期的总天数不减反增,许多“小长假”(三到五天)的出现让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旅游项目的需求量增加。在需求的刺激下,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和旅游项目拥有了一个能够整合、发展,形成规模或产业的机会。但是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旅游资源的持有者却未必在资本上能够满足再建设的要求。

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主要为银行借贷、天使投资、VC及PE。这几种传统的融资方式通常不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旅游开发公司,会产生融资困难、融资周期长等问题。而对于很多旅游项目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一个好的项目创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融资成功,也许就不再适合社会环境而胎死腹中,或者被其他公司抢先开发。

4.3.2 众筹者与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相似

众筹作为一种新的理财方式、融资方式,吸引的是那些愿意感受创新产品的年轻人。众筹者参与众筹的目的有三:首先是寻求商品的物质价值。其次,众筹者可以获得对于预售商品强烈的感知价值,获得一种尝鲜的体验。第三,获得众筹的参与体验。在众筹的过程当中,众筹者以众筹网站为平台,搭建众筹的社交门户,通过社交门户享受“社区福利[9]”。“众筹产生新的社交互动,激励公众参与项目融资,为众筹者提供与有相似兴趣和理想的人组成的社区进行连通的感觉这是一种归属感和受人尊重与需要的体现[10]”

旅游者外出旅游往往有寻求一种心理体验的目的,也很可能是为了通过旅游活动获得他人尊敬。旅游者和众筹者的心理需求有所重合,这为旅游和众筹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潜意识基础。

4.3.3 众筹的募资是否成功为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

对于一些创意符合市场需求的众筹项目来说,常常在众筹的有效时间内获得大大超越预期的投资。而对于一些缺乏市场的项目而言,众筹的失败会促使融资商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审视,作出放弃或是改进项目的决定。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项目由于创意方面有问题而引起失败。

4.3.4 众筹融资还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和宣传手段

获得众筹融资往往等于获得了投资者对于自己旅游产品的好感。众筹面向广大网友募资,可以在一个相当广的范围内为自己的旅游产品进行宣传。

5 “互联网+旅游”平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5.1 “互联网+旅游”的现状

回顾平台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借用《三国演义》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形容。这里的“合”,指的是由于不同网络平台的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赢家通吃[11]导致了同类型平台的融合以及网络平台的跨产业融合[12]特性。而这里的“分”,指的是在一定领域内的平台产业成熟后,为了争取优质客户群体而提供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发展也会在这“合”与“分”中不断地前进。

目前“互联网+旅游”已经初见雏形。旅游众筹的出现是大众消费旅游到大众建设旅游转变的一个标志。目前的“互联网+旅游”由以下四个平台构建而成:众筹平台、景区管理平台、自媒体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互联网与旅游作用关系示意图所示。

自媒体平台承担的主要是宣传和沟通的功能,第三方支付平台是资金流能够快速方便的在各个平台和平台用户之间流转的保障。景区管理平台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景区信息,与游客相互沟通,而众筹平台则负责景区建设的融资,并且众筹平台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自身,沟通众筹者。当众筹结束后,众筹平台还要把众筹的结果反馈给景区投资者。众筹者即是景区的建设者,也可以成为景区的消费者。通常为景区投资的众筹者还会对自己投资的景区抱有好感,成为口碑营销的一大助力。

5.2 “互联网+旅游”所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在上文所述的“互联网+旅游”的模式中共有四大平台,这其中第三方支付平台、景区管理平台、自媒体平台都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稳定的阶段。而众筹平台于2012年才在国内出现,距今不过短短数年,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5.2.1 众筹平台在“互联网+旅游”的运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1)法律风险。由于众筹的金融模式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众筹容易在法律上陷入非法集资的尴尬境地。梁清华[13]将中国众筹的法律困境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众筹在民事上没有合法的法律地位,处于无法可依的灰色地带”。其次“刑法上对非法集资定性不准确,处理手段不符合法律逻辑,没有为面向公众的合法的集资行为留下空间”。第三,众筹缺乏监管机制,当众筹的商业流程未能够顺利执行,出现争执的时候,法律才采用追溯的方式判断此次众筹是否是非法集资。“这种追溯式的调整方式使得法律的可预测性、确定性丧失殆尽。目前的监管机制实际上处于监管不足与惩治过度同时存在的矛盾状态”。

2)信用风险。众筹的优势之一就是其无须抵押。这在方便了许多小企业的同时也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目前众筹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①众筹的发起者及其创意缺乏审核制度。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建立信用记录的制度,与国外的众筹模式相比,我国的众筹平台审核融资者的成本要高许多,且效果难以评估;②融资者募资成功之后,资金流向缺乏监管,资金用途不受到法律制约;③众筹平台缺乏监管;④募资成功后,对于众筹者的回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3)知识产权风险。对于旅游行业而言,一个好的创意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有时候是难以估量的。而众筹作为一种互联网行为,很多时候就必须要把自己的创意毫无保留或是部分保留地公之于众。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对于尚未实现的创意并不保护,因此这些被公开的创意就存在被窃取的风险。

4)经营风险。旅游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旅游景区的开发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旅游景区,景区项目的开发者是否有从业经验,能否在创意策划起始阶段就将各种情况考虑周全,在初始阶段就把各种不确定因素扼杀在摇篮里,是一个景区开发成本控制的关键。同时景区在众筹平台上的融资人是否拥有一个优秀、团结、高效、有能量的团队也是景区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

5.2.2 “互联网+旅游”发展面临的难点

除了以上风险外,“互联网+旅游”要真正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以下难点:

1)项目创意激励机制缺失。网民对于发布创意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景区作为创意的获利方应该积极地联系创意的提供者。一方面是对创意进一步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把最终旅游产品的一次体验机会作为回报提供给发布创意的网民,以此来不断地激励网友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创新当中。但是目前企业与网友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没有建立,这种创意生态圈的建立既需要通过人情维系,也必须有物质奖励浇筑。

2)创意产业的高风险性。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高风险伴随高效益。而在这样一个中外交流愈发频繁的时代,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要面临全球竞争,与之竞争的不仅仅是国外的文化产品,甚至有国外文化产业中以国内文化为基础开发的文化产品。

3)信息冗余。信息大爆炸时代,面对着海量的信息,要从中发现具有闪光点的想法和创意,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还需要依赖于企业自身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力。

5.3 对策与建议

5.3.1 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旅游产品由有形的和无形的两个部分组成,旅游产品作为体验经济的产物,人们真正购买的是旅游的体验,是一种服务。“只有旅游服务———这一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员以旅游资源、设施、设备为物质基础向旅游者提供的服务性劳动———才能最终满足消费者获得一次完整旅游经历和体验的需求,它是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对象。所以,我们认为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要素。[14]”而游客消费服务的过程也是其消费文化、消费创意的过程。从我国现行的法律看,创意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先行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才可以为法律的完善提供先决条件。

提高知识产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树立公民的创意创新意识的过程。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应该通过宣传相关的理念和法律提高公民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树立公民保护知识产权的道德取向。从公司及个人的角度看,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贯穿于创意价值链的四个阶段:创意构思、创意作品的制造、创意产品的传播与销售、创意产品的交换与销售[15]。

5.3.2 建立健全创意产业的法律制度

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如何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速度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科学技术的高低往往以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出来。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核心价值[16],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创意产业化的保障。

《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将“创意产业”定义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从创意产业的定义来看,创意产业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意。而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是该创意受到法律的保护。

然而,从现实角度看,许多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意是不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的。长期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坚持“版权只保护创意的表达,而不保护创意本身”的法律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创意/表达两分法原则”,创意并不为法律所保护。张费微认为:“立法者不是只在表述法律,他们是在从实践经验和习惯中提炼出具备合理性的制度,是在创造制度。法律不仅仅是理性选择的产物,它更大层面上是社会需求的产物。[17]”

笔者认为阻碍创意产业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原因在于创意的数量众多,创意的价值评判困难。在过去这几乎是不可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信息时代,通过网络知识产权中介体系已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创意卫士”是一款比较接近于保护创意的软件。“威客”的设计作品在未中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创意卫士”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留档、封存。在未来如果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可以据此作为证据索赔。但是由于创意目前不在我国的法律保护范围内,因此“创意卫士”并没有将创意作为保护对象,而是保护原创商标。目前国外已经有人在从事开发创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其原理是给每个注册的创意一个编号和简介(编号为软件官方授予,简介由用户自己编写),如果要想了解完整的创意则需要输入验证码,这样,如果观看过创意的用户在未来“山寨”了原创创意的用户的创意,软件的记录就会成为一个有利证据。

5.3.3 引入保险业保障多方利益

尽管众筹模式具有分担融资风险的特性,对于融资方的审核也具有减少融资风险的作用。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无法完全规避和防范。众筹三方应该在对众筹的初期就对众筹进行投保,减少众筹失败后带来的经济损失。

5.3.4 发展众筹平台

“互联网+旅游”平台在起步期应该由支付平台、自媒体平台、景区管理平台、众筹平台四大平台组成。其中众筹平台“资历”最浅,不为广大消费者熟知。要推广众筹的融资方式首先应该尽快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募资人和众筹平台,保护众筹参与者的利益不被损害。这是众筹模式能否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其次,先期试水众筹平台的项目应该尽量具备如下性质:①规模宜小不宜大,大规模的投资常常将众筹的周期拉长,容易增加不稳定因素;②旅游常常需要同地方资源相结合,而有一些资源带有独特性。这就让一些创意也具有了独特性。这一类的创意在众筹上不容易被山寨,被剽窃创意的风险也较小;③盈利性与公益性并重。众筹最初由网络募捐演化而来。参与众筹的人通常并不以获取利益为主要目的。在满足盈利性的同时增加项目的公益性可以增加众筹的成功率;④参与众筹的项目以宣传为主要目的,以融资为次要目的;⑤要积极推广众筹方式。可以举办创意大赛之类活动,为获得比赛前几名的众筹项目提供额外的奖励。

5.4 “互联网+旅游”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旅游”由多个网络平台组合而成,在这种不同平台之间组合在众筹模式初期起到了“借鸡生蛋”的效果。但是随着众筹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这种多平台合作的模式不利于“互联网+旅游”的管理。

为了不断的提高平台自身的服务质量,适应平台发展中后期愈发激烈的竞争。这四个平台不断地整合、演变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如前文所述客户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了决定平台是否成功的关键,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又是留住客户的必须。因此,某个平台在发展的后期往往从服务于某个产业的用户转变为服务该产业链的用户,以保证平台的专业性,保证较高的用户质量和用户数量。换言之,平台在产业链当中与上下游的产业相互融合,与关联性较小的产业相分离。

基于以上理由,“互联网+旅游”平台应该不会涉及到支付功能和自媒体功能。因为:①这两个功能与“互联网+旅游”平台的主要功能相差甚远。②支付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的成本过大,投资这两个平台要与已经成规模的同类型平台竞争,竞争压力大。③“互联网+旅游”可以同支付平台和自媒体、社交平台共存。

综上所述,理想的“互联网+旅游”要能够实现旅游创意的发布与认证、旅游创意、旅游策划的销售、旅游项目募资、众筹回报的给付、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景区和景点的管理、游客意见的反馈等功能。具体工作方式如图2“互联网+旅游”平台运营方式示意图所示。

图2中资金流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支付中介,信息流可以在“互联网+旅游”平台内完成,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完成。

创意发布者通过“互联网+旅游”平台获得创意的知识产权并且发布自己的创意。景区开发者从“互联网+旅游”上购买该创意,创意发布者获得相应的回报。

而后景区投资者对该创意募资,如果募资失败则改进创意或者放弃创意。募资成功则建设景区。在景区运营后根据协议支付众筹者相应的报酬。同时,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旅游”平台宣传自己的旅游产品。

游客来到景区后,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比如二维码)获取“互联网+旅游”当中的景区管理平台,从而获得更多的景区实时咨询,也可以进行投诉建议。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旅游”对景区游客进行管理。

6 结语

“互联网+旅游”是传统的旅游行业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通过提高行业整体效率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除此以外,“互联网+旅游”平台让大众参与景区创意与开发,吸引社会闲散资本,这是传统旅游无法做到的。而智力支持、资本支持恰恰是我国当前旅游产业的两大掣肘。

旅游单位旅游管理 篇7

自20世纪以来, 中国旅游市场迅速发展, 红色旅游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学者们对红色旅游的研究也迈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现在旅游市场面临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经济最大化的双重要求, 迫切需要有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 在外部环境和自身成长需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 共生理论被学者从生物学领域引入到旅游的行业, 与红色旅游的结合更是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评价旅游共生发展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所以本文通过对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共生及红色旅游共生绩效的发展和机理进行述评, 以期能够为其他学者提供一个参考。

2 概念

2.1 红色旅游

根据2004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纲要》对红色旅游进行定义, 认为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 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 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此概念对红色旅游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包括旅游活动、活动特点、吸引物旅游影响、旅游的意义等方面, 受到研究红色旅游学者广为认同。很多学者在提出此类概念时, 都是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深化, 扩充。如张勇刚和游细斌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追求人类民主、独立公平的正义事业的各国革命党的纪念地、纪念物, 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遗迹为吸引物, 组织接待各国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旅游活动”[1]。

2.2 红色旅游共生

“共生” (Symbiosis) 被德国真菌生物学家安东.德贝里首次在1879年提出, 再由范明特·布克纳发展完善,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共生理论。20世纪之后, 共生理论逐渐被引入到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共生概念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 协同与合作是共生的本质, 通过合作性竞争实现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2]。旅游共生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 (或局部) 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而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3], 它的基本内涵是指各个旅游共生单元, 包括产业内产业外等, 在旅游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发展, 寻求各方的共存和互惠共赢, 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根本目的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红色旅游共生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没有人正式提出, 作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 红色旅游共生是指在红色旅游市场环境下, 红色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为促进整个 (或局部) 的发展, 实现市场总体目标, 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

2.3 红色旅游绩效

“绩效”一词来源于管理学, 其解释包括“成绩;成效”[4]、“功业;成绩”、“效果;功用”[5]。在我国学术研究中, “绩效”基本都以组合词形式出现, 包括管理绩效、工作绩效、生态绩效、绩效考核等[6]。随着旅游研究的发展, 相关的“绩效”问题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一些研究者并未对“绩效”进行严格的概念界定, 认为绩效主要指效果、成效。另外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对“绩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是只是少量的从研究空间上来概括。结合相关研究, 作者认为“绩效”应为“成绩、效果”之意, 是对过去某个时间段针对某一问题在采取一定措施后所表现出的结果或效果。

红色旅游绩效的概念还没有被正式提出, 但是学者根据自身研究的不同, 对不同的红色旅游绩效进行了阐述, 如李亚钦提出红色旅游景区组织绩效是指红色旅游景区在一定的时期内达到特定发展目标的程度以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7]。方世敏和曹红春提出红色旅游经营管理的绩效, 是指在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所取得的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有效产出, 它主要是运用数学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 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 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 按照一定的程序, 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 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有效产出做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8]。

3 发展历程

3.1 红色旅游

通过对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的整理, 截止至2013年底。以“红色旅游”为关键字搜索出7661篇文献, 如表1所示, 反映学术界对红色旅游研究的规律。红色旅游研究以2005年为界, 此前研究红色旅游的成果非常少, 自2005年起, 人们对研究红色旅游进入了一个发展期, 甚至没有很明显的起步期, 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段。2000年以前都是非常少的, 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到2001~2004年才有所增多, 到2005年红色旅游的研究迅速升温, 每年都是到达600篇以上的数量。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红色旅游发展进行分段研究, 并提出了每段的特征。

3.1.1 萌芽时期 (1984~1999年)

在这个阶段, 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还没有正式提出, 只有少许几个在研究其他行业中提到红色旅游这个词, 没有对红色旅游内涵进行研究, 又或者在研究旅游资源中有提到这类文化旅游, 如李坚诚在研究井冈山市和宁冈县的旅游开发中就提出了“再现红色政权革命胜迹, 开发绿色天地自然风光”的理念[9]。

3.1.2 过渡时期 (2000~2004年)

2000年之后, “红色旅游”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张敏和诸新民在中国旅游报正式提出红色旅游这个概念, 这是学术界第一次有人提出红色旅游一词, 此后人们开始关注红色旅游的发展。这个阶段, 学者们纷纷对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过渡时期, 以江西红色旅游区的研究为主, 研究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发展也展开了序幕。

3.1.3 发展时期 (2005~2013年)

2005年后红色旅游研究进入了高潮, 在这个阶段, 学者们继续对红色旅游进行深入的研究, 与过渡时期的简单探索相比, 发展阶段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加的丰富, 涉及的行业也较多, 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 研究红色旅游的现状和问题, 如余凤龙、陆林、陈志永和李育等对红色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认为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的发展大有前途, 但是又存在许多的问题, 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10]。第二, 怎么样进行红色旅游的发展, 提出了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王亚娟和黄远水对在红色旅游发展之初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归纳,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1]。第三, 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 发展阶段学者认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红色旅游发展的文化就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有些学者对整个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 有些学者针对不同的地区发展形势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探讨, 如毕剑通过对我国大量红色旅游实例、事例的分析和总结, 概括出我国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种常见模式:红绿结合模式、红古结合模式、红色演出模式、博物馆模式、旅游节庆模式、红色主题公园模式、体验参与模式[12]。第三, 红色旅游的产品和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想法, 如何开发红色旅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研究红色旅游的过程中, 学者也对红色旅游的资源的开发和产品的设计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如戴欣欣对井冈山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包括开发原则、开发方式、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开发途径、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体系等4个方面[13]。

3.2 红色旅游共生

以“红色旅游”+“共生”为关键词,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 笔者发现学者对红色旅游共生的研究从2004~2013年底, 仅仅只有21篇, 数量很少, 如表2。目前红色旅游研究虽然较多, 但是共生的理念引入旅游研究时间较短, 红色旅游与共生概念的结合也只是处于萌芽的阶段。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共生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萌芽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2004~2009年期间, 学者们只是在对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提到了共生的一词, 认为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和谐共生的发展, 如杨效忠和王庆斌等在研究皖西红色旅游发展中就提出独立型、共生型和依托型三类A级红色景区创建模式, 梳理了红色旅游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方式和保护体系[14]。但是没有对红色旅游概念进行阐述, 2010年后, 共生的理念被广泛的运用到旅游行业, 红色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也继续发展, 共生已经在旅游界进行了明显的阐述, 但是红色旅游共生的机理还是没有明确的研究, 但是在旅游共生研究的基础上, 红色旅游共生的研究也有其自身的成果, 有些学者利用共生理念对红色旅游的资源整合、区域的构建、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如何海斌和王荣林利用共生理论, 分析长治市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 提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三个层面, 即同质共生层、异质共生层与外部竞合层[15];叶甬渝结合自然界的共生理论分析川渝两地红色旅游共生的条件, 并基于共生理论提出发展川渝两地红色旅游共生的对策[16];高科和刘海洋通过对共生理论和红色旅游的研究回顾, 从产业、区域、产品、管理、利益、文化等6个方面构建了红色旅游的共生发展模式, 并提出了吉林省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路径[17]。

3.3 红色旅游绩效

以“红色旅游”+“绩效”为关键词,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 作者发现学者对红色旅游绩效的研究从2007~2013年底, 仅仅只有16篇, 数量很少, 如表3。红色旅游与绩效的研究处于萌芽的阶段。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绩效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萌芽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这个阶段主要以研究湘潭为主, 学者们对红色旅游绩效进行探讨, 曹红春在研究国内外关于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文献的基础上, 试图将服务质量理论应用到红色旅游景区中, 通过实证研究, 探讨期望服务水平、感知服务绩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与景区顾客即游客满意度的关系, 并构建研究模型, 从而为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制定措施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建议、对策[18];邹艳基于功能视角, 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和层次分析法, 从绩效评价出发, 对红色旅游节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19];阎友兵和殷建立基于社区居民视角, 从政治、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含有13个测量指标的红色旅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各指标权重, 并对韶山展开实证分析[20]。

4 旅游共生的研究内容

26年来, 我国旅游共生研究内容丰富, 多样, 本文通过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后整理得出, 至今为止我国对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内容大概可以归纳为理论研究、热点问题讨论以及个案研究3个方面。

4.1 旅游共生的理论研究

4.1.1 关于旅游共生的内涵

对共生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和定义, 是研究共生问题的基础之一。共生理论 (Symbiosis Theory) 最先发展于生物学领域, 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对共生进行明确的定义:共生是相互性活体营养性联系, 是一起生活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200多年前, 经济学家也发现现实经济中也存在共生的现象, 时至今日, 共生理论的研究也渗透到其他各领域, 但不同的领域对共生的界定也不同。就旅游行业而言, 由于迄今为止学者们在实际研究中运用“共生”概念的目的各有不同, 所以“共生”一词的定义众说纷纭, 但目前学者们对“共生”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共生的“三要素”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 对旅游“共生”进行界定, 认为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 通过共生介质和共生界面形成的具有一定形式的关系, 如《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 (吴泓、顾朝林, 2004) 、《闽台旅游合作的共生模式研究》 (张健华、陈秋华、余建辉, 2008) 等。二是认为共生内涵包括同质共生和异质共生两个层面, 如《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钟俊, 2001)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构建》 (黄细嘉、邹晓瑛, 2010) 等。

4.1.2 关于共生的“三要素”

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是共生的三个基本的要素, 学者们对旅游共生的探究都是从这三个要素着手。班倩倩 (2013) 对长江三峡旅游景区共生空间结构的要素进行了阐述, 从共生单元, 共生模式, 共生度三个方面进行了适用性研究的分析[21]。唐仲霞、马耀峰和魏颖 (2012) 对青海和西藏两个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行研究[22]。陈玉涛 (2011) 对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的共生模式进行探索。[23]。孙长青和孙冬玲 (2012) 选取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旅游资源、人均GDP、人均旅游产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四个参数作为共生单元的质参量, 选取理念、活动、视觉三个参数作为共生单元的象参量, 对其进行共生单元的定性、定量分析[24]。黄细嘉和邹晓瑛 (2010) 以江西南昌地区为例, 研究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理想共生模式, 对构建互动合作共生模式的城乡红色旅游区进行探讨[25]。共生研究发展至今, 学者们对共生模式的相关研究是最多的, 共生单元的研究没有单独的研究, 许多成果也只是作为一些模式研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其他研究竞合机制中的一部分, 单纯研究共生环境几乎是没有, 仅仅少数只是在文章中有所提及, 如朱德亮和张瑾 (2012) 在研究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中, 以无锡影视基地为例分析了旅游开发的共生环境[26]。

4.2 旅游共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有关近年来旅游共生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通过近期学者对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 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内容复杂, 多样, 杂乱, 研究的热点较多, 如区域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共生空间结构、旅游共生机制、古村落旅游共生、利益相关者共生、旅游与环境共生等都是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近期学者对旅游共生的研究成果, 选择目前几个比较热点的问题进行分析, 如下所示:

4.2.1 区域旅游共生问题

目前区域旅游对产业发展的融合和对经济的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因此区域旅游在学术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自20世纪80年代学者引入共生理论, 作为旅游同质共生研究类型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点, 近期学者们对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探讨较多。王东红 (2009) 打破前人仅从经济学角度诠释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惯例, 在共生理论的视角下对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进行了探讨研究[27]。在探讨如何实现区域旅游发展、区域旅游共生均衡的最理想状态, 袁尧青和文红 (2011) 认为其措施与途径主要有:强化区域旅游共生单元合理分工;整合区域旅游共生单元品牌与形象, 共拓市场, 提高整体吸引力;加强共同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激发区域旅游发展创新, 强化区域旅游整合机制;完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网络, 完善旅游发展调控机制。为了解决由于“政区分割”产生的旅游发展问题[28]。张慧霞和刘斯文 (2006)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为例, 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点、线、面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促进该地区旅游共同发展[29]。

4.2.2 乡村旅游共生问题

现在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成为一种趋势, 导致我国城市人口众多, 虽然城市资源丰富但是毕竟人均占有资源较少, 为了减轻城市压力, 也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成为现在人们关注的热点, 但是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学者们煞费苦心寻求多种解决之道, 如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近几年研究者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共生”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邹统钎, 陈序桄 (2006) 考虑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 针对外来经营者和本土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提出乡村社区和外来企业“双赢”的经营者共生模式, 主要包括共享机制、协调机制、一体化机制[30]。易开刚和俞富强 (2010) 基于共生视角, 针对“农家乐”经营不规范、卫生不达标、服务质量欠缺等问题, 对“农家乐”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股份+合作社”式的“农家乐”新型经营模式。

4.2.3 旅游共生空间结构的问题

班倩倩 (2013) 以旅游景区和节点城市为基本共生单元, 以水陆空交通网络为共生界面, 对旅游共生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 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长江三峡旅游景区共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分为4个阶段:发展初期 (1992~1997) 、发展期 (1997~2003) 、成长期 (2003~2009) 、后三峡旅游时代 (2009年以后) , 此外对旅游共生空间结构形成原因进行探索, 认为主要有自然演化, 发展干预两个因素。陈志军 (2008) 分析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并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划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牟红和雷子珺 (2013) 对旅游共生的空间结构成因有类似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原生轴、共生廊、构造带、基底圈在内的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空间时序结构, 并根据空间共生要求, 以强化共生边界为目的, 构建了长江三峡“点-轴-圈-网”的旅游共生空间要素结构[31]。

4.2.4 古村落旅游共生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而非物质遗产大部分都存在于一些偏远的古村落群中, 所以有关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赵红莉 (2013) 为了解决下梅古村落旅游发展存在的资金短缺、开发商与村民利益冲突等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出共生模式来实现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并提出一体化共生是古村落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理想组织模式[32]。毛长义、张述林和田万顷 (2012) 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类型古镇旅游, 根据现实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提炼出3种基于区域共生的古镇旅游发展驱动模式, 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驱动下的“古镇-城市”共生模式、旅游热点 (线) 带动下的“古镇 (村) -景区”共生模式和旅游良性竞合下的“古镇 (村) -古镇 (村) ”共生模式, 然后探究各类型古镇与区域的共生特征、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和驱动策略。以重庆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通过区域特征、区域格局分析, 分成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等3种空间类型, 从区域共生视角分别深入探讨了各类古镇旅游驱动发展对策[33]。刘仕瑶 (2012) 明确的提出近年我国的古村落是旅游开发的热点, 还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对当前古村落旅游开发所面临的矛盾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建立保护式开发的途径, 以促进旅游开发与古村落保护的共生。

4.3 旅游共生的个案研究

旅游共生研究中利用共生理论分析案例的文章占了论文数量的很大部分,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王金伟和王士君 (2010) 以汶川地震后的四川为例, 构建包括产业共生、区域共生、管理共生、利益共生、文化共生和环境共生6个方面的黑色旅游共生模式[34]。郭文和王丽 (2008) 在理论界所公认的“无锡模式”一体化共生的基础上, 对依托管理主体的特殊性、区位及选址市场优越性、影视与旅游产业融合性及文化同存的“四位一体共生”运营模式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管理共生、产业共生、区域共生和文化共生4个方面[35]。杨桂华 (2005) 利用共生理论构建包括生态旅游的主体-生态旅游者、客体-生态旅游资源、媒体-生态旅游业和载体-生态旅游环境4个方面在内的生态旅游四维目标模式。邹统钎和陈序桄 (2006) 从共生理论入手, 将乡村旅游目的地当地经营者及外来经营者纳入共生单元范畴, 基于共生理论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之“经营者共生”战略。在此基础上, 结合北京怀柔区北宅村的情况, 以鹅和鸭农庄为例, 对“分工共生”和“合作共生”两种经营者共生模式进行深入探讨[36]。

5 结语

旅游单位旅游管理 篇8

现代旅游不管是国内或是国外, 至少有三大理论是滞后于实践发展的。即旅游商品的理论、旅游文化的理论和生态旅游的理论, 可以说这是现在旅游理论的三大盲点。旅游商品问题是旅游市场的核心问题, 即旅游者购买什么与旅游业出卖什么的问题;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即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文化精神追求的问题;生态旅游的根本问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 即旅游者在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中开展旅游活动的问题, 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 更不是到偏僻的地方、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去旅游的问题。可是这三大问题在旅游理论学术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或错误, 以至造成旅游实践的混乱, 或导致盲目的旅游实践。这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是不利的。所以这是急需旅游学术理论界深入研讨的。

(一) 旅游商品问题

旅游有市场问题, 当然就有旅游商品和旅游商品交换问题。可是什么是旅游商品呢?旅游商品的科学概念应怎样表述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都没有解决好。现在普遍都认为旅游工艺品、旅游购物品是旅游商品, 其理由是因为它是旅游者购买的, 是在旅游市场出卖的。我国某学院的旅游权威XX院长还认为国外都是这么说的。这种观点, 在我国和国外迄今为止一直居于统治的权威地位, 所以我国旅游学术理论界和政府的有关文件, 都是基于这一认识去表述旅游商品概念的。

那么又该怎样表述旅游商品的科学概念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事物的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表述。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同, 就应该有不同的相应的科学概念的表述。旅游工艺品、旅游购物品最根本的属性是出卖所有权的物质商品, 它和其它物质商品一样, 都是物质商品。如果说, 因为它的出卖地点和购买者起了变化, 它的物质商品的根本性质也随着变化, 这是不可能的事。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 它违背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事物科学概念的准则。属性是事物的根本特性, 它是由该事物形成的要素, 即成分、结构、性质、功能所决定的。一般物质形成的要素是指有形的实体、实体构成的成分、性质和功能, 以及实体的结构、形态等。事物组成的要素不同, 其根本性质也就不同, 而旅游购物品或旅游工艺品的属性是指为了出卖使用价值所有权而生产的社会劳动物品, 所以它们也是一般的物质商品, 而且不可能随着购买者和出卖地点的变化而改变其根本性质。

那么旅游商品的概念是什么呢?这也要从其属性上去探索去理解。旅游是人们外出旅行游览的活动, 它的目的是追求文化精神的需求和享受。旅游商品则是为了满足旅游者观赏游览的需求而出卖的商品, 这种商品就与物质商品的属性不一样了。它们形成的要素是暂时提供观赏权、美和美学功能的暂时享受权, 如景区景点等实体;提供物质实体的暂时使用权如宾馆的住宿设施;提供陪同游客游览观赏的服务如导游服务。所以, 旅游商品的构成、性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不一样, 它所出卖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是为旅游者暂时提供有形实体的观赏或使用权的暂时使用;只是提供无形服务的享受;只是提供旅游活动的组织安排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的筹划和组织服务工作。所以它是不出卖所有权这样的一种特殊商品。如果一定要定义一下, 我的《旅游商品学》中是这样表述的, “旅游商品是指商品提供者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暂时出卖观赏权、体验权、使用权、享受权, 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的旅游物质实体和某些无形社会人文资源与各种无形服务享受的总和。”国内第一本《旅游商品学》从2002年出版以来多次印刷, 后又出了修订本, 许多大学都已用作教材。可是至今我国政府、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 尚未就旅游商品与旅游商品学教材等有关理论问题组织全国研讨, 求得统一认识, 更没有把旅游商品学正式列入旅游专业作为必修的教材。一个如此巨大的旅游市场, 到底什么是它交换出卖的商品?一个对其商品概念至今还没有科学统一理论的旅游朝阳产业, 又如何去发展该行业商品交换的实践。这种商品交换的实践, 只能是盲目的实践, 这样的盲点理论和盲目的实践又如何去策划开发旅游商品呢?又如何培养旅游商品的旅游专业人才呢?

(二) 旅游文化问题

关于旅游文化学的著作和教材, 全国出版大约不到10本, 这些著作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如果没有这些著作问世, 那旅游文化学仍属空白, 但其中还是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研讨的, 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著作的问世, 不断研讨、不断完善也是必然的过程。

如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概念、区别何在?已出版的一部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关于旅游文化的教材, 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当作“旅游历史文化”;把宗教文化当作“旅游宗教文化”;把民俗文化当作“旅游民俗文化”, 总之, 都在社会人文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前面, 加上“旅游”二字就认为其性质便会发生根本变化而成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 都早在现代旅游, 甚至早在古代旅游萌芽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怎么能因此而变成了旅游文化的组成内容了呢?这是没有分清楚旅游文化与文化科学概念所造成的混乱。没有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科学内涵, 没有搞清楚旅游文化的科学结构, 没有搞清楚社会人文的各类文化内容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同时也没有搞清楚旅游文化只是在文化这一大类中的一种门类文化。这一门类文化中又包含着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和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人类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在旅游文化体系中只是作为一种社会人文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的, 旅游资源文化是资源本身固有的文化, 并不因为以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就变成了旅游文化或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的文化内涵对旅游者产生学习、欣赏、观赏、享受的吸引力, 它本身的文化性质是不可能转变为旅游文化性质的。旅游文化是人类在其长期旅游实践基础上, 就其文化精神层面进行的实践总结和本质的科学阐述。

那么旅游文化的内容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在国内已出版的《旅游文化学》著作中, 有的虽然指出包含了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和介体文化, 这是正确的。但却未对其做出科学定义和深入阐述, 有的《旅游文化学》中就根本没有提出这些内容, 所以旅游文化学的主要内容还是有待深入研讨的, 特别是旅游客体文化的科学概念及其形成和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的科学概念及其形成, 是值得研讨的, 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人文现象, 而自然界本身早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 那么它们的文化又是从哪里来的, 这里有个“人化”和“附会文化”的问题, 在我国已出版的旅游文化学的几本著作中, 基本上未见论述到这一点。旅游文化的内容中还有没有其他内容呢?如审美文化可否视为旅游文化学组成的重要内容呢?

再如旅游文化学的结构体系也有待深入研究。可否包括:文化与旅游文化概论;旅游文化的主要内容: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审美文化、另外从资源的角度看有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 但却不能因此而成为旅游文化;最后则是旅游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等。当然这个结构框架只是作为参考, 仍然有待深入研讨。今年九月南开大学出版社出了我的《旅游文化学》, 这是我对这一课题就上述内容的论述和结构体系进行探讨的尝试, 有待同志们批评指正。总之, 旅游文化这一课题是急需进行理论探讨的, 同时作为一门科学著作的形成, 不断研讨不断完善, 也是必然的。特别是需要我们创建的是像旅游文化学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我的《旅游文化学》一书虽然已经出版, 但也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仍然需要全国专家深入探讨, 才能使这门学科建设得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三) 生态旅游问题

关于生态旅游这个问题, 国内外定义可能已达百种之多。但普遍公认的概念, 是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去到生态环境优美、很少破坏或没有被破坏的偏远的负氧离子含量高的地方去的旅游。这种概念只是从旅游的去处, 从旅游地的角度去界定生态旅游, 而未从生态旅游的本质和目的是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界定, 这在近百种定义中, 明确地鲜明地持这种观点的几乎很少, 有的也只是随便地或无足轻重地提到要保护生态而已。可见不从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和保护生态的根本目的去界定是难以做出本质的科学表述的。

这种概念的另一层含义是把生态旅游看作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 认为只有到环境优美的地方去的旅游才可称之为生态旅游, 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难道其他传统旅游, 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等类型的旅游, 都不存在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吗?可见, 生态旅游不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它是一切旅游形态、一切类型的旅游都应包含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 而不应该从旅游的去处和旅游地的角度去界定生态旅游的科学概念。所以我在我的两篇论文和在全国生态专业委员第3届年会上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生态旅游是指旅游商品的供求双方共同关于保护生态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所以简单地说生态旅游是旅游供求双方的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

由于把生态旅游只是片面地界定为去到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去的旅游, 于是就会产生两种负面影响:一是传统的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等等一切旅游形态的旅游都与生态旅游无缘, 似乎都没有生态旅游本质属性要求所规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了, 自然更没有保护的职责和保获的行为规范了;二是现在“生态”成为了新鲜时髦的名词, 于是无形中导向人们面向偏远的生态环境地去开发旅游项目, 导向人们涌向偏远生态环境去旅游。而旅游活动、旅游开发、旅游项目也是有污染有破坏的, 长久下去, 将来这些地方的生态破坏了, 又到哪里去开发生态旅游?恐怕若干年后, 生态环境优美而又没有被破坏的地方也就难以找寻了。可见, 这两种负面影响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两种后果的后果则只会造成倡导这样的生态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完全相悖。可见如何科学地界定生态旅游、如何科学地规范生态旅游, 也实在是当务之急。

旅游商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既是旅游的前沿理论问题, 也是实实在在的实践问题, 而且, 应该说这不但是中国旅游理论学术界的问题, 也是世界旅游理论学术界的问题。如果不尽快求得理论认识上的统一, 旅游发展将继续失去理论方向的指引, 不但中国的旅游实践, 恐怕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也将无所适从。对于这三大理论问题, 可以说是旅游理论的三大盲点。我们应立即组织研讨, 尽管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但我们应该不管它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 不管它是权威人士的还是非权威人士的论述, 我们只管它科学与否, 只看它是不是真理, 是不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论述。而且应摆脱国外理论的羁绊自行独立地研究。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对真理认识的研讨和统一, 只会有益于对实践的指导, 只会促进实践的发展。对上述三大理论盲点认识上的研讨和统一, 不但有益于指导中国的旅游实践, 也将影响和促进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

鉴于以上论述, 可否建议组织全国的大研讨, 或者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共同研讨这三个理论课题, 形成共识, 最后组织编写这三个课题的全国统一的专业教材, 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实践的发展和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

摘要:剖析学术界关于旅游商品、旅游文化和生态旅游传统观点的不足之处;论述三大前沿传统理论的盲点给旅游实践造成的负面影响。

旅游单位旅游管理 篇9

一、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分析

1. 观光旅游(sightseeing tour)

在《旅游服务基础术语》中规定,观光旅游是“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在观光过程中,可以陶冶性情、学习知识、锻炼体力和磨砺意志。

“观光”一词出自《易经》“观国之光”,即巡游其他地区以扩大见闻,了解实情。观光旅游是目前最基本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是以观览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社会风情、博物馆等景观和文化设施,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扩大眼界、增长知识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国外称之为“单纯的观景旅游”。

在进入小康社会之前,国民旅游目的主要是观光。一个人长期封闭在一个环境里(主要是城市),就产生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欲望。由于受到时间、收入、信息和交通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其选择就必然是有限的几个最精彩的地方,如故宫、长城、黄山、桂林、九寨沟、张家界、兵马俑、少林寺等等。这些地方都具备较高的知名度、较强的观赏性和较为良好的可进入性。

在观光旅游中,旅游者的目的性很强、很明确,他一定要看到某些具体、有特色的东西,如绵延的长城、遍布奇松怪石的黄山、如梦幻般仙境的桂林山水。正因为在那个时代里一生中能观光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每次出游前都是精心策划,游程中不辞艰辛,旅游结束时满载而归。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国民的旅游主要是以这种观光式的旅游为主,在整个旅游消费构成中,观光旅游带来的收入也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2. 度假旅游(vacation tour)

度假旅游是“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是指旅游者在长期工作或劳动之余,以休假、疗养等方式来消除疲劳、增进健康的一类旅游方式,所以有人也习惯性的把它称之为休闲旅游。

人们选择度假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休闲度假,旅游者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在旅途中,他们对景区不需要太多人多雕琢的东西,也不是因仰慕所谓的“大手笔”来看热闹,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平和、宁静、舒心的意境,让自己真正得到精神的调整。“这种旅游,本质上可以说根本不存在明确的目的地,只要达到改换环境、接触自然的要求,去哪儿都可以。”

3. 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的交融

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是相互关联的两个不同层面的旅游形式。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度假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虽然度假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观光旅游相比,度假旅游具有很大的独特的个性。旅游教科书概括旅游是“求新求异”实际上是指观光旅游。从心理学的深度剖析旅游需求,观光旅游追求的是“刺激”,即通过“求新求异”获得刺激,从而获得与日常生活全然不同的体验。“刺激”越大,体验越深刻,旅游效果越大;而度假旅游的根源就是“刺激”过度影响身心平衡,因此,度假旅游追求的是“放松”,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放松”,从而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平衡。

为什么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观光旅游开始兴起,而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度假旅游开始出现?众所周知,旅游发展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与闲暇时间。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以后,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条件形成并逐渐成熟,休假制度使闲暇时间有了制度的保障,人们有能力暂时摆脱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通过“求新求异”感受多彩生活的乐趣。人均GDP增加后,旅游条件更加成熟,人们就渴望走得更远,从而可以得到更多的“新、异”的“刺激”,获得更多的心理体验。由于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引领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尤其是大城市居民早于农村居民首先在人均GDP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时,而高度拥挤嘈杂污染的城市环境和工作的巨大压力造成了对城市居民过多的“刺激”,“刺激”过度的城市居民急需“放松”,度假旅游就是放松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因此度假旅游应运而生。

中国旅游业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在验证这个规律。改革开放之后,最先发展的是入境旅游,主要产品形式是观光旅游。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GDP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开始兴起,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初期的主要形式。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内观光旅游业开始大发展,旅游业发展大好形势引起各个省市的重点关注,国内已经有20多个省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城市居民,人均GDP已经接近或超过3000美元,除了观光旅游发展更加深入以外,多种形式的休闲度假旅游正在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业重要的一支力量。

二、过度阶段的旅游消费特征

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并不是说发展到了度假旅游阶段之后,观光旅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作为现在的中国旅游市场来说,正处在一个由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休闲型旅游转轨或过度的时期,对于刚刚步入小康的人们来说,过去游历较少,所以对观光旅游很感兴趣,观光旅游仍有很可观的市场;但是以休闲和度假为目的的旅游也已经崛起,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正处在一个齐头并进的局面。在我国,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将在长时期内并存,观光旅游产品与度假旅游产品是不同的旅游产品表现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替代的关系,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都可以发展到极致。

对于处在多种旅游形式交融阶段的旅游消费者来说,他们在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方面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 旅游消费层次不断提高

一般性的观光旅游将会逐步减少,度假旅游、休闲旅游,以及其他一些有特色的旅游将越来越多,旅游的文化内涵将越来越丰富。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除了通过观光旅游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外,还会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

许多拥有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的地区除了利用本身资源优势搞好观光旅游外,还结合本地特点开展了很多有特色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例如森林采摘旅游、沙漠探险旅游等,都别开生面,饶有特色。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不少地区,不但具有较富吸引力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很有特色。例如我国一些省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充分利用我国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展示民族风情、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吸引了很多旅游者。一些有特色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专项旅游,将越来越为国内外游客所喜爱。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旅游消费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多彩,文化层次不断提高。

2. 旅游消费的个性化

旅游消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旅游消费模式,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发挥。主要体现在许多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开始注重满足游客的个性化要求,不断提高旅游产品的内涵。像登山、探险、采摘、温泉、民族服饰与歌舞、具有传统特色的风味饮食都融入到旅游产品之中,使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消费项目。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自得其乐的度假旅游者在极为普通的一片森林、一泓清泉、一块草原、一条山沟游憩,对于他们来说,每个地方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度假休闲之地。

3. 旅游服务消费多样化

在这种观光旅游与度假休闲旅游并存的形式下,旅游者对于旅游服务的消费选择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导游服务的弱化。对于度假旅游者来说,休闲就是彻底的放松。在许多情况下,游客也不需要导游喋喋不休的解说,不想增加大脑记忆和思想的负担,因此传统导游带团式的服务逐渐被弱化。

(2) 自选服务增加。度假服务完全不同于传统团队程式化的服务。从游览、停留、餐饮,到住宿、购物,不同休闲旅游者会有各不相同的要求。游客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服务项目。比如在餐饮方面,餐饮有时已经不再是只是一种团队餐,而是有点菜、个人套餐、快餐和野炊等多种选择。

(3) 个性化服务的强化。个性化服务比自选服务的内容要广泛。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服务要求,这也是在目前阶段旅游者消费方面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以前传统死板的服务项目,有了自己的个性化的要求,他们不会在意这种可以满足自己个性化服务需要而作出的支出。

4. 对“通俗景观”的选择

“通俗景观”,是指那些根本名不见经传、甚至都还没有好好开发的景点。许多城市近郊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人潮似涌,其原因就是人们呼朋唤友,出门换换环境聚一聚,图个轻松快乐和情感交流。这些目的地,实际上就是大自然,就是农村,就是青山绿水,就是田园风光。山东、四川等城市的“农家乐”旅游搞得热火朝天,就是离开城市,把吃饭、喝茶、打牌、摆龙门阵这些本来在城市里就有的日常活动搬到了农民家里。

5. 散客旅游消费逐渐增加,家庭消费成为主流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旅游经验的丰富,传统的团队程式化旅游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一些旅游者,散客旅游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度假旅游活动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团队大旅游形式已经不适应度假旅游者,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更多的是家庭、朋友式的出游为主。在现在的旅游消费构成中,这部分散客旅游消费已占有一定比例,而且呈继续上升的趋势。

6. 滞留性旅游为主,重游率较高

人们的旅游活动不再是以往的快餐式旅游消费,以数量的多少代替质量要求,而是以享受性的休闲度假活动为主要功能,以某一目的地做基本的停留点,展开对周边地区的消费活动。他们在旅游形式上已经实现了从以往走马观花式的巡游到现在下马观花式的滞留性旅游方式的改变

对于旅游者来说,对已经熟悉而改变不大的人文景观再次光顾的兴趣不大;而对容易到达的自然景观,由于从中能感受到自然界的纷繁与变化,又能放松身心,因此重游的机会较大,度假休闲旅游者的重游率也相对来说较高一些。

总之,我国旅游正处于从单纯观光向度假、休闲并进的过度时期,而旅游消费也已经成为我国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必须要客观、科学的分析这一时期旅游者的消费特征,采取恰当的方法、措施,保证我国旅游业平稳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旅游服务基础术语

[2]王大悟:论小康社会的旅游转型[J].旅游科学, 2004 (, 6)

[3]田里:旅游度假区的市场定位与开发方向[J].思想战线, 1998, (6)

[4]任国才: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N].中国旅游报, 2004

[5]王德刚:旅游学概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

旅游单位旅游管理 篇10

今年,北京市旅游局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旅游委),在提出“世界城市”发展目标不久,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率先尝试行政制度创新的意义何在?成立“旅游委”仅仅是机构名称的改变吗?带着心中的疑问,我们采访了北京市旅游委主任鲁勇先生。

《时尚北京》:北京市旅游局更名为北京市旅游委,这背后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用意吗?

鲁勇:2011年4月8日,北京市旅游委揭牌。过去的北京市旅游局是单一的行业部门,正式变更为旅游委是向部门综合联动的转变。旅游委的成立为北京市旅游经济转型,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体制基础,将会联合协调园林、绿化、文化、文物、水务、商务、规划、国土、建设、交通等多个部门的优势,共同推动北京的旅游事业,实现旅游“资源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国际化”,将北京旅游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旅游产业对首都经济的拉动作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对吸纳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带动作用、对提升区域服务能力的基础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已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北京市旅游局更名为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并纳入市政府组成部门,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而是发展理念升华、管理职能调整、工作思路拓展的重要体现,它标志着首都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设立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后,部门定位突出两个重点,即着眼于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着眼于打造重要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深度挖掘旅游产业的生态附加值、文化附加值、科技附加值、服务附加值、教育附加值,激活存量开发增量。逐步改变把旅游业局限在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三方面上的传统认识,拓展民航、铁路、公路、餐饮、住宿、商业、通信、会展、博览、娱乐、文化、体育等领域旅游服务功能,开发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等领域新型业态旅游,促进旅游业从一般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求知综合游转变。

《时尚北京》 :北京市旅游行业未来的具体发展规划。

鲁勇:旅游业是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低碳绿色、带动力强的产业,并且旅游业是告别短缺经济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拉动力。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人们开始有国内旅游需求;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将迎来一个国内游、入境游与出境游竞相繁荣的全民旅游时代。目前,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加之北京拥有丰厚的旅游和交通资源,无论作为旅游目的地、中转地还是客源地,都将进入一个持续提升的旅游兴盛期。

旅游局调整为旅游委并从市政府直属机构“升格”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就是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发展贡献作用所作的重要制度创新。旅游委成立后,会逐步推动并实现工作机制的转变,强化产业促进、资源统筹、发展协调和服务监管四项重点工作,通过体制创新的制度安排,使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更充分地发挥市场配置旅游资源的作用,挖掘旅游业附加值。从今年开始,北京市每年都将投入10亿元以上专项资金,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市场开发。

我们将着眼于开发北京旅游资源的生态附加值、文化附加值、科技附加值、服务附加值和教育附加值五个附加值,特别是我们要充分借鉴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构建北京与世界旅游城市的联盟体系,探索建立与世界主要旅游机构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与世界旅游城市的交流合作。

为此,我们勾画了“一、十、百、千、亿”的发展目标,也就是争创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年入境旅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入境旅游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2亿人次。

《时尚北京》 :六月底京沪高铁的开通营运,将会给北京的旅游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鲁勇:京沪高铁起自北京,终到上海,线路全长1318公里,沿线分布着多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京沪高铁缩短了区域往来的时空距离,为区域间加深旅游合作创造了便利条件。京沪高铁的开通使区域旅游深度合作有了外部条件,同时,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不同区域板块之间的合作有了内生动力。

京沪高铁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旅游景区必须有更多的“亮点”来留住游客。这需要政府整合资源、引导企业、包装产品。区域合作可以整合所有互补性的资源,解决产品多元化和产品丰富性的问题,满足游客多层次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从一般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京沪高铁沿线七个省市是重要的客源地,每个地方都有很多旅游消费需求。七省市又都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北京和上海均是重要的国际旅游中转地,从旅游目的地、中转地、客源地来说,七省市有很强的合作愿望和合作基础。目前,七省市已形成一个共识,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应是板块之间的互动交流。

2011年6月20日,由北京市旅游委、上海市旅游局、天津市旅游局、南京市旅游园林局、济南市旅游局、沧州市旅游局和蚌埠市旅游局共同主办的“京沪高铁城市旅游联盟”成立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此次大会以“同行、共享、互利”为主题,七个联盟城市将依托京沪高铁,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新思路,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大力推进城市旅游合作,共同打造“交通旅游”的合作典范。

由于旅游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活动,因此旅游目的地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除了对旅游资源开发本身进行投资外,还必须建造道路、港口、饭店、宾馆等配套设施。这加大了旅游开发中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通过区域旅游合作,特别是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可以增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能力并避免重复建设,从而节约旅游生产要素投入量。此外,旅游目的地间的区域旅游合作,可以通过客源互换,提高对现有旅游资源与各种接待设施的利用率。

《时尚北京》: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旅游委推出了什么旅游主题活动?

鲁勇: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旅游委推出了红色主题游,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可谓娱乐学习两不误。红色旅游游玩线路,作为新文化运动发源地的北京,红色旅游景点比比皆是。北京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已于2011年5月3日启动,旅游委为市民推出19条经典红色旅游线路。这些线路中包括了北京几乎所有红色旅游纪念地和红色旅游景区,如新文化运动寻迹游、万安公墓追思先烈游、卢沟烽火宛平游等。

北京市旅游委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还和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电视台合作,共同打造了90集系列专题节目《红色地图》。节目选取中国共产党90年革命历程中,在北京的斗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90处代表性历史遗迹,以及共产党人在北京开展革命活动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故事等作为拍摄素材,目的是让广大观众对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了解更加丰富、更加深入、更加生动,提高参与红色旅游的兴趣和热情。

旅游单位旅游管理 篇11

世界旅游发展史表明, 科学技术的革新往往对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作为沟通交流的方式, 是重要的传播媒介[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社会能够提供的旅游信息越来越多, 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 另一方面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逐渐普及,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越来越容易实现, 自助游市场日益蓬勃发展。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方式风靡整个社会, 人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粉丝团体、朋友圈, 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心情。以驴妈妈旅游、同程旅游等为代表的旅游APP各具特色, 吃喝玩乐各种信息尽在 “掌”握, 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总之, 智能移动 “微”终端使得旅游更加方便快捷, 甚至可以说 “一部智能手机, 可以让旅游变得随心所欲”; 以 “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碎片化信息为主的表达方式, 旅游 “微时代”来临。面对这一新的市场变化, 对旅游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通过 “微平台”吸引潜在旅游者, 扩展旅游市场是旅游企业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2 相关概念界定

2. 1 旅游 “微时代”

结合现实及理论发展, 本文为旅游微时代做出以下定义: 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 旅游者通过运用移动智能终端进行自主安排旅游行程, 并通过社会化网络平台以微博、微信、微视频为代表的交流工具互动分享旅游经历, 旅游者更加注重个人微观感受, 同时要求旅游相关企业提供细微服务和关注微营销的新型营销方式的新型旅游时代。其主要特点是 “微终端”、 “微平台微营销”、 “细致入微的服务”。

2. 2 旅游行为和旅游电子商务

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季节、旅游目的和旅游方式的选择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旅游意识、旅游效应和旅游需求特征 ( 周世强, 1998) [2], 对旅游行为的研究不仅可以发现游客的流动及行为规律, 找出行为发生的影响机制, 而且可以丰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同时, 研究还能与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旅游市场营销相结合, 为旅游企业制定经营、管理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具有广阔的应用性。

3 移动终端对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影响

狭义的旅游行为特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游乐活动, 也就是与旅游资源密切相关的旅游者的部分行为; 广义的旅游行为则包括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到旅游客源地的整个过程的全部行为。

3. 1 出发前, 旅游者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筹划旅游行程

随着旅游活动大众化、散客化趋势的到来, 旅游活动参与方式正从团队游向以散客自助游转型。为了保证旅游行程的顺利进行, 自助游旅游者需要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各个方面的信息, 对于大多数的上班族而言, 专门抽出时间进行信息收集整理较难实现, 甚至可能会导致对行程的放弃。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为信息收集整理提供了平台, 潜在旅游者可以利用上下班路上等碎片时间进行信息的搜集, 节省了时间。旅游攻略、各种旅游APP等都为旅游者出行提供全面的信息, 而且大多数平台支持在线支付和随时退订, 都保证了旅游行程的顺利进行。由CNNIC发布的第35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5]显示截至2014 年底, 手机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行度假产品的用户规模达到1. 34 亿, 手机在线旅行预订是移动端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务应用。

3. 2 旅游途中随时随地分享旅游心情, 刺激潜在旅游者

第35 次统计报告显60. 0% 的中国网民对于在互联网上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 有43. 8% 的中国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微博, 微信朋友圈、空间等交流平台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分享旅游心情, 美食美景及其他美好的旅游感受通过 “微信息”借助 “微平台”可以产生广泛的影响, 这些美好的方面也是一种潜在的营销, 对分享内容中所涉及到的景区或者游览项目的宣传, 而且可以刺激潜在旅游者走出家门踏上旅途, 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等互动也会增加旅游者在旅游途中的乐趣; 另外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对行程中不满意地方的吐槽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由于现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开放性, 一些方面还会引起旅游各个方面的管理部门对所反映问题的重视, 促进问题解决, 优化旅游环境, 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3. 3 良好的自助游感受会成为后续旅游活动提供经验, 更加信任依赖这种方式

旅游者经过自己运用移动终端完成高度符合自己需求的旅游行程, 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无疑这种旅游行程更加符合个人需求。出发前获取旅游信息, 旅游过程中分享旅游心情, 地图导航、酒店预订、门票及车船票预订这些体验, 会为以后的出游提供经验和教训, 好的体验会使旅游者提高对这种新型自助游方式的认可度, 也会更加依赖这种方便快捷的自助游形式, 进一步推动电子自助游市场发展。

4 旅游 “微时代”, 旅游业应对策略

第35 次统计报告显示[5], 目前我国手机旅行预订进入爆发增长期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63. 5% , 73. 2% 和69. 2% , 远超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 手机旅行预订是增长最为快速的移动商务类应用。

4. 1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和改进, 以适应旅游者新需求

旅游”微时代”到来, 日益旺盛的自助游发展趋势, 信息时代发展本身的需求及个性化的游客需求呼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改进完善。完善有线无线网络覆盖, 公共交通及自驾游所需的交通信息服务, 游客中心信息咨询服务, 权威官方旅游资讯网站建设等, 另外政府应该加强对新的营销方式和平台的监督管理, 严厉打击利用网络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保障旅游者权益。配套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但是旅游业高度发展的重要表现更是迎合自助游这一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4. 2 旅游景区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

积极运用微平台建设智慧景区, 提供网上景区门票预订服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有效控制调节客流量, 有利于景区的合理健康发展。游客超载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而且会造成景区交通拥堵, 诱发安全事故, 降低游客游览质量。尤其是旅游旺季的热点旅游景区需要有效管理游客,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通过旅游高峰期游客时空分流管理均衡游客分布, 以减轻环境压力, 提高游客满意度。

4. 3 旅行社改变传统营销策略, 重视 “微营销” 手段的应用

目前, 一些旅游企业的旅游营销的手段大致还停留在传统纸质媒体营销的阶段, 这显然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了各行业营销的主战场的现状不相符。即使有一些旅游企业注意到了信息化浪潮对旅游营销带来的冲击, 但由于依靠个别企业微薄的力量想要建立完善的网络营销体系, 从资金和技术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旅游者通过手机APP抢购景区门票和团购享受优惠, 如同程旅游等推出的秒杀活动 “一元抢门票”很受欢迎, 这也是旅游景区调节冬季景区淡季的促销手段, 还有一些则是通过微信上 “点赞”集够一定数量则可以享受免费门票, 这样的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其中, “微营销”再次证明了其巨大的市场吸引力。

4. 4 旅游企业间加强合作, 共创和谐旅游大环境

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需要各旅游企业加强合作, 涉及旅游的 “食住行游购娱”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都会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短板, 所以各企业齐头并进, 携手共同发展, 合作共赢才是可取之道。为了满足游客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 从细微处着手,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各旅游企业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 用细节打动旅游者才能把握市场, 固定客源。

5 结语

互联网时代,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用, 自助游蓬勃发展, 旅游 “微时代 “到来, 移动旅游电子商务前景广大,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对旅游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紧跟时代潮流, 迎合消费者需求才能保持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峰, 项怡娴, 丁新新.互联网的传播作用对旅游目的地演化的影响—基于婺源的个案研究[J].2013, (5) :147-152.

[2]周世强.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社区发展相协调的旅游行为途径[J].旅游学刊, 1998, (4) :33-35.

上一篇:对外汉语的教学前景下一篇:控制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