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旅游

2024-07-16

安徽旅游(共11篇)

安徽旅游 篇1

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 它在其出版《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 (connectivity) , 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 改进企业内部流程, 增进知识共享”。通过对安徽部分旅游企业的调查分析的得出如下现状。

1安徽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安徽旅游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处于初级阶段, 有很多流于形式、不成体系和实践性差等特点。

1.1旅游信息化配套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低

安徽省大多旅游景点都有一些信息化设施, 但配套系统功能应用不完备。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旅游目的地的触摸查询系统等没有充分利用, 甚至没有配备。三星级宾馆建有网站及采用管理软件进行管理的仅占30%左右, 一、二星级宾馆几乎没有信息化建设。

1.2旅游信息化兼容性较差

各旅游企业服务和技术标准不统一, 难以共享, 业务单调、陈旧, 旅游信息化停滞。客户信息混散, 无客户系统管理, 财务管理监控漏洞多。

2安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状况分析

考察安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状况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2.1安徽旅游产品、基础设施现状

2006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提出构建安徽旅游三大板块, 形成以黄山为龙头、“两山一湖”为重点、三大遗产为品牌的大皖南国际性旅游区。全省拥有6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6处国家级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 35个国家地质和森林公园, 5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16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 39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到2008年为止,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17公里, 铁路通车里程3142公里, 境内外航线50多条, 旅游星级宾馆433个, 旅行社791家, 旅行管理机构115家, 旅游车船公司25多家, 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2.2安徽人旅游消费水平

2008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平均每人总花费为739.59元, 比2007年增长3.6%。随着安徽省人均收入的增加, 旅游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2.3安徽信息化现状

据安徽统计年鉴 (2009) 得知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商品数量总平均为3台, 高收入户达到8台, 电脑渐渐成为家庭普遍设备。未来5年, 中国电信将在安徽投资180亿元, 用于信息化网络和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并加快推进安徽电子政务、农业农村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九大信息化工程的实施。

3安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分析

安徽省的旅游发展空间巨大,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使用, 为安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提供了条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3.1经济条件

安徽整体经济发展迅速, 2008年安徽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12990.35元。比2007年增长了13%。2006年到2008年, 安徽经济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旅游消费只占可支配收入的5.7%, 即使收入增速下降, 旅游消费也不会对人们造成经济上的压力。

3.2时间因素

2007年国务院对节假日做了新的调整, 使假日分布更为合理, 更有利于人们出行旅游。根据2008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情况通报中反应安徽中短线旅游增长快, “城市近郊一日游”、“农家乐”旅游成为“十一”黄金周的热点, 自驾旅游渐成潮流, 家庭式、朋友式的结伴自驾游占居主流。

3.3旅游信息设备的建设

在当地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现在几乎每个旅行社都配置了网络电脑设备建立各具特色又具有互动性的网络平台已在部分城市建立。截至2008年底, 黄山移动已成功建设黄山风景区GPS定位系统、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系统、黄山风景区门禁系统, 并均已投入使用。

4结束语

当今国外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比较成熟, 其利用较高的旅游信息化的水平进入我国旅游市场。这些进入我国的国外旅游公司和我国的旅游企业进行不仅仅是传统的旅游竞争, 而是利用其较为娴熟的电子商务技术, 同我国旅游企业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较量。安徽作为我国旅游业的常青之树, 必将陷入这场残酷的战场。因此, 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不仅是安徽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安徽旅游业面临国际旅游业挑战的必需, 它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

摘要:在分析旅游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前提下, 对安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状况及发展条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安徽虽然作为一个旅游大省, 旅游资源丰富, 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陆方欢, 邹能锋.安徽省旅游信息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4) .

[2]王靖.安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旅游科学, 2007, (10) .

安徽旅游 篇2

我们半夜出发,为了一早赶到那里,爸爸和钱叔叔一起开车,一路很辛苦,他们都没有睡觉,赶到山上。我们在山上匆匆吃了早饭,就开始爬山了。

我们先从前山开始爬,先到“月身宝殿”那里有很多楼梯,最后有一段是81个台阶,要一口气爬上去的。我们在那里烧了香,许了愿。我学了点烧香的规则。之后我们走路来到半山的“华严殿”在那里也烧了香。看到了万佛塔。一路再赶到“东崖的百岁宫”,许好愿我们中午下山吃了顿美味的午饭,我最喜欢喝鸡汤,真好喝。

下午我们继续从后山坐缆车到花台,一路沿着花台景区爬了三座山,到达“天台”,期间我克服了很多困难,出乎了爸爸妈妈的预期,我全程自己拿着登山仗爬上爬下。最后,从天台下来的时候,我的脚都软了,脚跟好疼,实在走不动了,钱叔叔就一直鼓励我,我终于爬完了全程,到达山下。

晚上我吃了好多饭,好饿阿。实在太累了,好在第二天妈妈说是休闲游,她带我逛了九华街,舒舒服服得吃了顿午饭,我们才离开了九华山。

安徽旅游 篇3

一是着力推进旅游改革试点,积极构建旅游资源整合、产业融合、部门联动新机制。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业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跟踪推进了亳州市市级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芜湖市和淮南市旅游投融资机制改革、安徽省旅游集团企业改革等。八公山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不断密切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加强旅游融资改革,推进《安徽省旅游项目融资贷款担保风险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全面落实。

二是深入实施“5233”行动计划,旅游项目建设新增投资突破1400亿元。继续推进“5233”行动计划,落实重大旅游项目调度制度,确定17个项目作为今年省旅指委联系的重大项目,召开了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进现场会。举办了安徽旅游项目暨银旅对接会,省旅游局与省中行、省进出口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项目51个,投资额250亿元;全年旅游项目新增投资1420亿元,同比增长13%。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蚌埠花鼓灯嘉年华、池州九华山大愿文化园、阜阳五里湖生态风景区、六安天堂寨景区提升等项目建成运营,安徽省旅游局荣膺“2012年度全国旅游项目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三是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科技、体育、农业、会展、气象等方面融合联动,深化旅游产品品牌化、多元化、精品化发展。召开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场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制了《安徽省乡村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省林业厅、省银联、省移动公司等多部门联动发展。全年红色旅游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4%,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1.3%。

四是切实加强行业监管力度,旅游市场秩序不断稳固,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联合公安、工商等多部门,开展了130次集中检查,确保了2012年度全省旅游行业没有出现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事故。巩固拓展了宗教旅游景区的文明燃香成果,“九华山经验”被国家相关部门推广。全面启动“旅保合作”机制,全省旅行社全部投保旅行社责任险。2012年,全省共受理旅游投诉128件,结案率100%。在全国第二届导游大赛中,安徽获得金奖。在2012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中,黄山排名第三位。

五是着力推动区域旅游错位、协调发展,打造纵贯全省、对接周边的旅游线路。加快皖北突破的步伐,大力培育一批重点项目和品牌旅游产品。推动皖南旅游发展的“二次创业”。积极推动合肥经济圈旅游产业化发展,重点推动环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沿江城市带”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平台,加快发展都市休闲旅游产品和长江黄金水道旅游。围绕“八条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开展宣传推广。在2012第三届“中国休闲创新奖”上,安徽省旅游局荣获“旅游营销创新奖”。安徽省旅游局网站访问量在全省厅局网站和全国省级旅游局网站均排名第2位,安徽旅游外文网访问量排名全国第2位。

六是狠抓旅游要素薄弱环节,大力发展旅游商品。首次举办了安徽旅游商品展示交易总汇;编印了首部《安徽旅游商品集锦》图册,推出了安徽旅游商品LOGO标识,首次推出了百家“安徽知名旅游商品”,《安徽省旅游购物示范店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获得立项,与合肥市政府联合举办了“2012中国(合肥)国际旅游商品暨创意礼品展览会”,设立安徽省旅游商品研究发展中心。参加了全国旅游商品大赛和旅游商品展,获得1金1银1铜的好成绩,并获得展览会最佳组织奖和交易成果奖。

责任编辑 冯群

安徽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研究 篇4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合肥学院、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等5所高校2014级、2013级、2012级和2011级的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增加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调查时间选择在2014年“十一”黄金周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完成。采用深入班级填写和宿舍填写的方式获得数据。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问卷486份, 其中有效问卷455份。有效问卷中一年级148份, 男生59份, 女生89份;二年级123份, 男生62份, 女生61份;三年级147份, 男生72份, 女生75份;四年级, 37份, 男生20份, 女生17份。样本数据满足分析的需求。

在数据的分析上主要采用EXCEL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最后得出分析结论。

二、研究结果

(一) 大学生出游现状分析

1. 出游意向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出游意愿还是很强烈的, 只有3%的同学表示不喜欢。其中有66%的学生表示较喜欢出游。

2. 出游频率与时间选择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 大学生平均1年外出旅游一次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39%, 半年出行一次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26%, 1个月出行一次的人数比例为11%, 其他为24%, 说明了大学生外出旅游的频率较高, 有较高的出游欲望。

而在大学生会选择的外出时间段方面, 35%的人会选择国庆或五一长假, 32%的人会选择平时有空的时间, 21%的人会选择周末, 12%的人会选择任何时间段, 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外出旅游的时间段选择有着较为明确的选择依据, 大多会选择假期或课余时间较多的时间段。

3. 旅游方式

数据显示, 有约一半的大学生会选择自助游的旅游方式, 其他依次为跟旅游社、自驾游、跟社团出游。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自助游比例较大, 但与社会人士的差别在于社团也成为出游的一个方式。这为旅游产品的宣传和组织提供了另一有效的途径。在大学生旅游方式的选择上52%主要考虑个人偏好, 32%是考虑到经济因素, 10%是考虑到安全因素, 其他因素占6%。而在出游同伴的选择上更多倾向于室友24.2%, 同学21.8%或者男女朋友21.8%。

4. 旅游动机与偏好分析

大学生选择出游, 有19%的大学生旅游动机为享受自然风光, 18%为开阔眼界, 17%为娱乐以及了解历史古迹, 16%为体验民风民俗, 13%为结交新朋友。

而在旅游偏好的选择上, 有22%的大学生比较偏好于传统的旅游方式, 也有18%的大学生偏好于生态旅游, 17%的大学生偏好于探险旅游, 15%的大学生偏好于学习旅游, 13%的大学生偏好与体育旅游。这一结果表明, 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偏好于传统的旅游方式, 但是对探险旅游和学习旅游也很兴趣。

5. 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分析

由于大学生群体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熟悉应用, 所以在信息获取的途径上, 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媒体, 其比例达到了53%。信息来源中亲朋好友的介绍占22%, 说明旅游产品的口碑传播至关重要。剩下的向旅行社、报纸广播、其他占比都比较小分别为12%、5%、7%。

(二) 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分析

1. 大学生旅游消费金额状况

大学生愿意在旅游上花费的数额, 有30%的人愿意花费500元以下, 37%的人愿意花费500~1000元来旅游, 23%的人愿意花费1000~2000元, 甚至有10%的人愿意花费2000元以上的金钱用来旅行,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 现在的大学生能够支配的金钱并不少, 也都愿意在旅游方面花钱。结合上面我们对大学生出游频率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旅游市场是很巨大的。

2. 旅游经费来源分析

在大学生旅游经费的来源中, 生活费旅游的占总比重的34%, 其次找父母要钱出门旅游的占32%, 也有20%的学生愿意用兼职所赚取的钱来旅游, 奖学金和信用卡透支占比较少, 只占12%和2%。

3. 旅游花费项目分析

大学生旅游的消费, 占比最高的是餐饮交通住宿方面达到了57%, 其次导游服务门票费占14%、购买纪念品占13%、文化娱乐占15%。其他只占1%。

(三) 大学生对旅行社态度分析

1. 对旅行社的选择意愿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 只有29%的大学生愿意跟随旅行社出游, 而3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跟随旅行社出行。

2. 对旅行社提供的服务满意度分析

在我们的问卷中针对旅行社方面的服务态度、价格、时间安排、景点安排、导游人员等五个方面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旅行社关于时间的安排一项是最不满意的达48%, 其次对价格的不满意占40%。对景点的安排的满意程度好坏参半。相对而言对导游人员及服务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 满意度均达到了50%以上。

3. 大学生对旅游优惠政策的偏好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打折是最能吸引大学生旅行的优惠政策75%, 有7%的人认为旅行社可以增加更多不同的游玩地点来吸引学生。2%的学生希望能够赠送礼品、3%的学生希望在安全方面做出更多的防护措施以及5%的学生希望再能够提供更好、更贴心的服务。

三、结论与对策

(一) 结论

1. 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巨大。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旅游消费欲望, 并且也愿意为此支付较中档的费用。

2. 在旅游偏好上比较喜欢传统的自然风光旅游, 但学习旅游和探险旅游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3. 大学生在五一和国庆等假期旅游概论比较大, 但在周末和平时有空的时候也会选择短途旅游。大学生出游同伴的选择更倾向于同学、室友和男女朋友。

4. 现代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和周围朋友获取旅游信息。而影响其作出出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偏好、经济因素和安全因素。

5. 大学生旅游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家庭支持, 但也呈现多元化的的特点。旅游消费主要用在“吃、住、行、玩”上。

(二) 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对策

1. 推出大学生的旅游专线

旅游线路的设计基于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增加教育性、文化性的内涵。关键要突出“学”, 即“游有所学, 学有所获”, 以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旅行社针对大学生特殊的行为特征及其爱好, 可以推出超常规的旅游产品组合。可以专门为学生市场提供野营探险旅游、修学教育旅游、科考等旅游产品。同时根据学生空余时间的特点在周末或法定假日可以推出时间短、景点多的短线旅游产品。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旅游网络

目前各个高校都有关于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教学, 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并且调查也显示, 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所以旅游企业应充分重视旅游电子商务, 做好网络营销。针对各高校均有网站或校园网的现实, 可以在各高校网络建立友情链接或建立网站, 组成一个高校旅游网络;同时, 利用大学生偏好网络、追求新奇的特点, 可以在不同时段结合各地推出的旅游项目在网站上推出以时尚旅游、户外运动等为主题的网络动态营销活动, 以吸引大学生的旅游参与。

3. 以多种优惠方式拓展市场

大学生用于旅游的经费虽然有一部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如兼职或奖学金, 但大部分还是来源于家庭支出, 所以, 经济水平还是影响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但大学生出游时通常会选择和同宿舍的同学、好友或者以社团的名义报名参团, 所以相对一般的散客, 大学生的市场容量比较大。基于此, 旅游企业可以针对大学生推出降价优惠, 团购价等优惠政策, 吸引学生出游。

摘要:大学生作为旅游市场的一支生力军, 一直是整个旅游市场中既独立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大学生市场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文章以安徽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 分析了安徽高校大学生市场在出游意愿、出游方式偏好、旅游消费等方面的特征。并根据数据分析, 为连锁旅游企业开拓安徽大学生旅游市场给出了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安徽,连锁旅游企业

参考文献

[1]吴必虎, 等.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范师大学出版社1999.

[2]金平斌, 郎富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旅游学刊, 2004 (04) .

[3]梁留科, 钱宏胜, 陈德广.河南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

[4]赵幼芳.试论我国国内旅游的青少年学生市场[J].旅游学刊, 1996 (03) .

[5]霍力, 杜文广.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J].商业研究, 1997 (03) .

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篇5

我是从学校出发,前往安徽宏村的旅行,终于在10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安徽宏村,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一起去观光了宏村,南湖。

首先导游向我们介绍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 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 丽。之后我们从小桥上进入宏村,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宏村自古口碑称为“牛形村”。全村以耸峙高昂的雷岗山如“牛头”,苍郁青翠的古树如“牛角”,村里高低错落的房舍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当时村边有四座木桥为“牛腿”。四环青山黛峰。稻田相连,整个村落就像一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来到村北头,沿着水圳往回走,只见那九曲十湾的水圳如同一条轻柔的银带在村中“缓缓飘动”。沿路处处可见一池碧水中楼台涟漪,形成了家通水渠,户有水池,巷穿水圳,村有月沼的水上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 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导游带我们穿梭于宏村狭窄的石板小道,参观月沼,承志堂等地,不得不说宏村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气质,在这里能让一颗嘈杂的心变得宁静。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一起吃饭之后乘车去了西递,到那之后发现小巷子里面都是画画的学生,成了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在西递呆了一天,拍照,画画,22号又去了南屏。我感觉宏村和西递很像,不知以前宏村和西递谁当年更加兴旺,都有雕梁刻窗、莲门斗拱,洋溢着徽商的富贵,只是西递更加厚重,宏村更加写意,首尾衔湖,水系纵横,随时随地,都有轻盈淡然的感觉。

总觉得西递的大路小巷更有规则,易于亲近,而且西递的水道稀疏,不象南屏关路水道纵横,整个村落流于安闲,角角落落都有写生的学生,手里的画笔飞速摆动,却丝毫影响不了环境的宁静,整个村庄都似这般,动静之宜,别有一番风味。

西递的建筑大多大同小异,高门窄户,内部架空,梁檐具深,不论何时走进都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虽然有四方的天井用于采光,但是阴影下常常静坐着一个老人,面无波澜地看着过往的游人,惶惶忽忽就生出隔世的感觉。

西递的祠堂多,楹联便多,这里的对联脱离了附庸作雅的范畴,多为祖上经验之谈,为人之道,为商之道,为官之道,班驳的红漆见证着当年胡家的辉煌。无论为商为官,先重家教,守道方能立世。西递楹联是一件取有趣的见闻。据考证楹联是对联的雅称,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极力提倡下,发展迅速。到清代相当普及。并成了一种时尚和身份的标志。西递楹联我们看到古楹联一般挂在厅堂左右和厅堂两侧对应的园柱上,全部是优质木料刻制。楹联内容大都是以理学思想为主导,有表明对生活态度的,例如“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对人生的理念,有写景、言志、抒情的雅趣。例如:“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也有对治家、处世、诚实的告白,例如:“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又例如:“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等等都是灵活、鲜明、雅俗共赏。这些楹联吸引了许多游客,字体秀丽,风格迥异,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们启迪,精美的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在一天的疲劳兴奋中度过,漫步西递小巷、卷门、青石路面,参天古木,让我们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水湖依偎着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图画。使古民居建筑再次表现出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到了傍晚,夕阳下被晒得温温软软的西递就有这种感觉,仿佛一个严厉的中年人,迟暮了,慈祥了,老去了,那些握着茶壶的手,却金光荡漾。我想说,西递是个有灵性的村落。

说到南屏,我们看到了很多祠堂之类的,有一个说是当年拍《菊豆》的地方,墙上有很多《菊豆》的相片,还有从前染布织布的工具,让我觉得很有趣。其实感觉南屏比宏村要小一些,不过自然风光倒是不错,自由走动的时候逛到了一片树林,郁郁葱葱一片绿色在阳光下甚是好看。

在之后的几天我们依次去了关路,打鼓岭,木坑竹海。关于关路的连体民居,我觉得很有趣,这个不大的村落里书屋之多出人意表,印象最深的是临溪书屋,问渠书屋,还有那间著名的“吾爱吾庐”,我不知汪家是什么样的一个家族,然而既然重习儒,经商必然与人无缺,为长久之道。徽商几乎都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是为儒商,所以在明清开辟了他们的江南盛世,而后那些盐商大族,多是徽商后代。路是一个过于安静,文化趋于淡薄的村落。

说到打鼓岭,可以说这是我们玩的最开心也是最累的一天。山峦重叠、涧流飞泻、林木繁茂,生态绝佳。分布有大小六处飞瀑,四处深潭,瀑布最高的落差达30余米,低的也有10余米。瀑布从莽莽丛林和群峰间飞来,犹如一道道白练,在悬崖峭壁间飞珠溅玉,蒸云腾雾,美不胜收;在山崖间三番冲折,泻入深潭。好似少女粉颊上的一缕刘海,秀丽拘谨,又似壮士悬鼓抡槌,豪情万丈。打鼓岭与打鼓村之间,至今还保留成片的珍稀阔叶林,其中不乏桂皮、石楠、粗榧、南方铁杉、天竺、巨紫荆、兰果树等名贵树种。于是,阔叶林广了,不知名儿的飞禽走兽也多了;打鼓瀑宽了,打鼓潭深了,那叮叮咚咚的千锣万鼓,也敲得更明朗,更有信心了。

从踏入竹海景区的那刻,眼睛见到之处都是绿:深绿、翠绿、墨绿......恍如走在电影的场景中,淡漠了人世浮华。在这里我们爬的很累很累,石阶陡峭.笔直上去的.爬到一定高度.往下看,让人眩晕。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且前往游玩的游客不多,非常地安静,虽然没有太大的趣味性,但让人心旷神怡。在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还可见到类似于黄山云海般的景致。卧虎藏龙中的周润发和章子怡在竹子上打斗的场面据说是来自这里.我想还是很喜欢竹海的宁静和安逸的。

从来这里我就发现这里的人都起得很早,老人喜欢在自家门前安静的坐着,劳动的人挑着担子往田地里走,田地里的农民在劳作,还有水牛,马拉着车,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简单又劳累的生活,但没有半句怨言。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他们不像城里的人拥有过多的欲望,他们不像城里的人喜欢抱怨,相反,虽然生活条件很朴素,但我也能看到从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有一天下午,我和同学遇到一个老人,他毫无保留地给我们讲了宏村的历史,偶的时候,他说得很激动,就像他也生活在那个年代。看到这些人,我反思我们自己,现在我们的生活反方式,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吗?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他们好,但平时除了学习就是上网,作业多了还整天抱怨,事情总是一拖再拖,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少停下脚步好好的感受生活。

在宏村这几天,我们闲暇时就去购物游玩之类的,无时无地不感受到“三雕”艺术的魅力。在这些独具特色的古民居上,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把融砖、木、石雕为一体,与木柱梁结构进行巧妙的综合运用。形成了一种技艺独特、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雕刻艺术风格。其造型和图雕表现出徽商大贾骄奢浪漫的心态和儒雅恬淡的情趣,又通过栩栩如生和山川风物,历史故事的雕饰,寄寓着主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希翼。“三雕艺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

安徽旅游 篇6

【关键词】旅游业 SWOT分析 安徽泾县 对策

一、泾县概况

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市境西部,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境内山多地少,以丘陵低山为主,平原所占面积极少。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自古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据《后汉书·明帝纪》“有泾水,出芜湖,因水立名”。

二、内外部环境分析

1.优势 Strengths

(1)自然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泾县境内山环水绕、碧波万顷的太平湖;一望无垠、涛声阵阵的蔡村竹海;茂密葱郁、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犹同颗颗珍珠点缀在泾川大地。源于黄山北麓的青弋江,在万山丛中左右潆洄,沿途风光无限,四时景色宜人。泾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是周边城市居民呼吸清新空气,躲避城市环境污染的好去处。

(2)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泾县是光荣的革命老区,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王稼祥故居、茂林激战地遗址等是泾县乃至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泾县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3)文房四宝之一宣纸与四大名笔之一宣笔的源产地。泾县是“纸中之王”宣纸的发祥地,著名的宣纸之乡,是正宗宣纸,宣笔的生产地。“红星牌”宣纸是“中国名牌产品”,巨幅宣纸“千禧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特别是泾县宣纸制作技艺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节目,让宣纸走上了世界。

(4)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査济古民居建筑群、李白留下不朽诗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赤滩老街、黄田洋船屋、茂林古镇等旅游资源都闻名遐迩。

(5)良好的区位条件。泾县背靠黄山,北通九华山,是旅游者体验徽州文化的一个选择。泾县距离江浙沪地区近,腹地范围广阔。同时,泾县交通便利,铁路和公路交通网络修葺完善,是前往黄山的必经之路,可进入性得到一定的保证。

2.劣势 Weakness

(1)可进入性不是很高。泾县位于皖南山区,从江浙地区前往乘汽车至少三个小时以上,对于更远如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游客来说,前往泾县需要花费时间过长。游人可能会更倾向于别的旅游景点。

(2)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泾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支持旅游发展的财政支出有限,且基础设施依旧不完善,某些地区只有基本的乡村公路。景区的服务设施也有待提高。

(3)知名度不高。泾县虽作为宣纸之乡,但是其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依旧不高,只在周边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

(4)缺少专业性的旅游人才。泾县过去长期不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专业性的旅游人才缺乏。而人才恰恰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3.机遇 Opportunity

(1)乡村旅游近年受欢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污染如雾霾等问题促进了人们前往乡村旅游的步伐,泾县作为皖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地区吸引着游客的眼球。

(2)政府政策支持。泾县所属宣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支柱产业,把宣城市建设成经济强市,旅游强市和生态强市,并努力把宣城打造成苏浙沪的“后花园”。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认真实施向东发展战略和“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旅游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3)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大力招商引资,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纷纷落户泾县,经济实力将会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不断加快。

4.威胁 Threats

旅游产品具有相似性,竞争压力大。泾县作为徽州古民居聚集地面临着西递宏村的强大威胁,规模及知名度都没有歙县大,可进入性也没有西递宏村高。旅游业发展也较晚,而江浙地区已有相当规模。红色旅游也面临着其他多处地方的威胁。

三、SWOT策略分析

SO战略WO战略

加大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吸引城市游客。

加大宣传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让游客在欣赏泾县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了解到泾县悠久的历史文化。政府加强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对外宣传泾县旅游形象,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ST战略WT战略

确立泾县旅游形象,突出泾县特色,打造品牌。

加强与周边城市旅行社合作,将泾县放在江浙或黄山游览线上。学习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认真学习,找到自己不同之处,重点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

泾县作为皖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徽州文化等等都是她的重要资源。泾县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在政府的引导下,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篇7

关键词: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各部门、各地区以及各种经济活动各环节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 是研究旅游经济影响的重要方面。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 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促进区域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分析、比较旅游产业结构优劣势, 对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关于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我国学界对旅游产业结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结构内涵及构成、设计评价指标以及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等方面。师萍在明确界定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含义的基础上, 给出了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的模型和思路, 重点提出了反映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评价指标。陈玉英从旅游产业、旅游部门等基础概念出发, 对旅游产业结构重新界定, 并从理论层面和方法层面提出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方法。郭胜在明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基础上, 提出以旅游市场多元化、旅游企业集团化、旅游产业效益和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是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及相关产业结构原理对某一区域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刘焰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广东省旅游产业结构低度化, 低端旅游产品是旅游业收入主要来源。因此, 改善旅游产品结构, 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是广东省旅游业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陈淑兰、刘立平、付景宝运用偏离份额分析 (SSM) 和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合理性及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 从创意旅游角度, 提出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创造旅游产品、拓展旅游产业链, 实现资源整合、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

“十一五”期间, 安徽省接待入境游客673.5万人次, 年均增幅25.36%;旅游外汇收入27.51亿美元, 年均增幅28.47%, 入境旅游市场覆盖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 国际旅游产业飞速发展。安徽省旅游“十二五”规划更是提出将安徽省建设成为国际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的。因此, 研究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 分析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优势和劣势以及影响旅游外汇总收入的主要因素, 使供需结构合理化对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安徽省旅游业总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偏离份额分析及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 对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以期为未来优化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提供实证依据。

一、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现状

2010年, 安徽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98.4174万人次, 比2006年增长146.8%, 旅游业总收入1 151亿元, 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20.2522百万美元[1], 比2006年增长261.8%。安徽省旅游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国际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而旅游产业各部门结构是否恰当, 供需比例是否合理, 都直接影响旅游消费数量和消费结构。由图1可知, 安徽省国际旅游收入主要来自长途交通、住宿等需求弹性较小的部门和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销售部门, 三部门收入占总收入的65%以上, 其中交通占绝对优势。而娱乐、游览、邮电等需求弹性较高的部门所占比重较小。并且, 商品销售部门在2007年出现增幅之后, 并没有出现继续上升趋势, 娱乐、邮电等部门仍处于低水平状态。

资料来源:根据2006-2010年《安徽旅游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二、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一) 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SSM分析

偏离-份额分析法 (shift-share method, SSM) 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1942年提出的研究区域经济变化的方法[2], 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3],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该方法把区域经济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 以其所在更大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 分别计算该区域按照全国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额, 并将其同该地区实际增长额进行比较, 得出该区域产业结构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 并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三个分量, 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势和竞争力的强弱, 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 进而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4]。

1.SSM模型构建。

以全国作为标准区域, 对照研究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情况。现假设基期安徽省旅游外汇总收入为y0, 末期为yt。按照一定规则, 把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分为n个部门, 分别以yi, 0yi, t表示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在基期与末期的收入。基期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为Y0, 末期为Yt, 以Yi, 0, Yi, t表示全国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在基期与末期的收入。则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在[0, t]时间区域的变化率为:

ri= (yi, t-yi, 0) /yi, 0 (i=1, 2, …, n) (1)

全国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在[0, t]时间区域的变化率为:

Ri= (Yi, t-Yi, 0) /Yi, 0 (i=1, 2, …, n) (2)

以全国国际旅游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将安徽省国际旅游各产业部门收入标准化为:

yi′=y0*Yi, 0/Y0 (i=1, 2, …, n) (3)

基于此, 在[0, t]时间区域内, 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的增长量为Gi, 可分解为份额分量Ni、结构偏离分量Pi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i三个分量, 即:

Gi=Ni+Pi+Di (4)

Ni=yi′*Ri (5)

Pi= (yi, 0-yi′) *Ri (6)

Di=yi, 0* (ri-Ri) (7)

PDi=Pi+Di (8)

其中份额分量Ni是标准化后的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收入按照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平均增长率产生的变化量。Ni>0说明该产业的经济增长高于全国的实际增长水平;结构偏离分量Pi指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比重与全国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增长相对于全国标准产生的偏差, 排除了区域增长速度与全国相应区域的平均速度差异。Pi越大, 说明部门结构对旅游外汇总收入增长的贡献越大。

竞争力偏离分量Di指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增长速度与全国相应部门增长速度产生的偏差, 反映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的相对竞争力。Di值越大, 说明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的竞争力对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贡献越大。

PDi为总偏离分量, 反映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总的增长优势。在此基础上, 将上述三个分量分别加和计算出安徽省总经济增量G、总份额分量N、总结构分量P和总竞争力偏离分量D。

为进一步分析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快慢的原因, 引入:

Ki, 0=yi, 0/Yi, 0 (9)

Ki, t=yi, t/Yi, t (10)

为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第i部门外汇收入在基期与末期占同期全国相应部门的比重, 则对全国的相对增长率L为:

undefined

其中:

undefined

undefined

分别表示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若G愈大, L>1, 则区域增长快于全国;若P愈大, W>1, 说明区域经济中朝阳产业部门比重大, 区域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好, 结果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若D较大, U>1, 说明区域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2.构造Shift-share分析表。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真实性, 本文对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分析时, 主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旅游业外汇收入时的划分方法, 将旅游外汇收入构成划分为长途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商品销售、娱乐、邮电通讯、市内交通及其他服务九个部门。以2006年为基期, 2010年为末期, 整理《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相关统计数据, 将基期与末期数据比较, 考察“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和结构状况 (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

3. Shift-share分析结果。

(1) 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部门结构效益分析。

基期和末期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部门的总经济增量达到593.5168百万美元, 对全国的相对增长率L=2.6807>1, 说明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结构偏离分量P为17.311, 结构效果指数W为1.0565>1, 说明其具有良好的部门优势, 但优势不明显, 朝阳产业部门尚未占据较大比重;此外, 总竞争力偏离分量D为496.970, U为2.5373>1, 说明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增长势头很强,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全国地位处于上升趋势, 以竞争优势拉动经济增长。

(2) 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分析。

份额分量Ni均>0, 结构偏离分量Pi中, 市内交通、商品销售和其他服务Pi<0, 其余部门Pi>0, 说明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都是全国性增长部门, 其中娱乐、长途交通、游览、餐饮、住宿占据较大比重, 具有较强的结构优势, 而商品销售、市内交通和其他服务部门在全国亏空, 不具备明显结构优势。将各部门按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分别排序:娱乐>长途交通>游览>餐饮>住宿>邮电通讯>0>市内交通>商品销售>其他服务 (按结构偏离分量排序) ;长途交通>商品销售>其他服务>餐饮>住宿>游览>娱乐>邮电通讯>市内交通>0 (按竞争力偏离分量排序) 可知, 娱乐部门基础好但竞争力不强, 发展程度下降;长途交通部门基础好, 竞争力强;游览、餐饮、住宿基础较好且具备一定竞争优势;市内交通、邮电通讯基础薄弱且竞争力不足;商品销售、其他服务虽基础薄弱, 但发展迅速, 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根据2007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到。

资料来源:根据2007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

(二) 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强的经济产业, 涉及交通、住宿、餐饮等众多行业或部门, 要界定出产业中各部门的作用机制是比较困难的[5], 因此, 有必要建立一个模型来分析其内部各因素的关联性, 从而确定各部门对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力大小。而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是根据因素直接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方法, 即是以各因素的样本数据为对象, 定量比较系统之间或系统内各因素间在发展过程中随时间而相对变化的研究方法, 并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各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

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构建。

以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为例, 将旅游外汇收入随时间变化的数列记为母系列X0 (t) (t=1, 2, …, T) , 产业系统内各部门随时间变化的数列记为子序列Xi (t) , 即{X1 (t) , X2 (t) , …, Xn (t) } (t=1, 2, …, T) , 考虑到系统中各因素的量纲 (单位) 会有所不同, 数据会难以比较, 需对母序列和子序列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即:

Xi′ (t) =Xi (t) /Xi (1) (i=1, 2, …, n;t=1, 2, …, T) (14)

在此基础上, 根据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

undefined

求出母序列和子序列的灰色关联系数, 其中ρ为分辨系数, 在 (0, 1) 之间, 一般情况下可取0.1-0.5,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 本文选取 ρ=0.5;△0i (t) 为在t时刻, 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X0与其它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因子的绝对差值, 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X0 (t) , Xi (t) 分别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X0、Xi在t时刻的值;m、M表示绝对差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记为:

m=mini mintΔ0i (t) , M=maxi maxtΔ0i (t)

(i=1, 2, …, n;t=1, 2, …, T) (17)

求得关联系数, 得到关联系数矩阵, 并进行平均处理, 从而得到各部门关联度 :

undefined

2.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

以2006-2010年安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造安徽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比较序列 (见表4) , 根据初值变化公式, 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见表5) 。并利用绝对差公式求出最小绝对差m=0, 最大绝对差M=3.5466, 基于此, 运用灰色关联公式计算出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与旅游外汇总收入的关联度 (见表6) 。

资料来源:根据2007-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到, 并用1、2、3、4、5代指2006-2010年。

3.结果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指出, 若两个因素变化的态势一致, 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 则认为两者关联度较大;反之, 两者关联度较小。关联度的大小反映因子的重要性, 关联度越大, 说明因子的作用越大, 即对总体的影响越大[5]。由表6知, 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对旅游外汇收入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游览>娱乐>市内交通>其他服务>餐饮>长途交通>住宿>商品销售>邮电通讯。说明游览、娱乐对安徽旅游外汇收入影响最大, 这两部门需求弹性高, 发展潜力大, 应重点扶持。商品销售、邮电通讯对旅游外汇收入关联度最低, 说明其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是薄弱环节。

三、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部门之间创汇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 收入仍主要来源于交通、住宿等刚性需求部门。从图1中发现, 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发展中, 尚未出现长途交通、餐饮和住宿等需求弹性较小部门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商品销售、娱乐、游览等需求弹性较小部门取代的良性发展势头。而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应是旅游需求弹性较高的部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5]。

2.游览、娱乐、市内交通及餐饮关联度高, 但竞争力不强。游览、娱乐及餐饮部门虽近年来发展迅速, 与旅游外汇总收入呈现出较一致的增长态势, 关联度较大, 但与其他部门相比占旅游外汇总收入比重较小, 竞争力不强, 与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吸引力强相背离。

3.商品销售虽竞争力较强, 但不具有部门结构优势。商品销售部门自2007年呈现出较强的竞争态势, 但由于部门优势不明显, 削弱了较强的竞争力对旅游外汇总收入的贡献度。

四、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建议

综上所述, “十一五”期间, 安徽省国际旅游业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国际旅游产业发展速度, 产业各部门竞争力强, 其中长途运输及商品销售部门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安徽省国际旅游总体产业结构优势不明显, 甚至出现部分部门结构与部门竞争力差距较大的现象。因此, 应进一步提高安徽国际旅游业产业结构优势, 增加产业结构效益, 更好地促进安徽旅游业的发展。

1.提升服务质量, 拓宽交通辐射范围。

分析发现, 交通、住宿等部门收入仍占旅游外汇总收入的绝大比重, 这些部门原有基础好, 也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在扩大其他部门收入比重的条件下应保持其竞争潜力。通过完善旅游目的地交通基础设施, 改善城市间交通网络, 降低旅游者交通成本, 使游客更长时间在目的地逗留, 消费更多其它旅游产品。对于住宿业来说, 在已有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加强员工培训, 提升员工素质, 提升服务质量。

2.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大力发展游览、娱乐、餐饮业。

安徽旅游资源丰富且资源丰裕度高, 如何从 “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资源强省”转变, 不仅需要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 还需要借助媒介的力量。通过塑造鲜明的安徽旅游形象, 借助电视、出版物等传播媒介的推广, 激发旅游者旅游热情。同时积极推动区域联合, 加强与周边旅游城市的联系, 发挥资源共享, 市场互补的作用。此外, 应顺应市场需求, 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菜系搭配中, 对传统徽菜大胆创新;其次, 在中心城市和风景区形成餐饮企业集群, 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以此来形成一个新的饮食文化风景区。

3.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

徽文化源远流长, 应开发设计更多承载徽文化的旅游商品。如利用区域特色资源, 在深度开发传统商品 (文房四宝、各类名茶) 的同时, 将传统手工技艺 (剪纸、铁画、歙砚等) 向工艺化、特色化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平.绘就“十一五”的华章再塑“十二五”的辉煌[EB/OL].[2011-01-26].http://ah.anhuinews.com/qmt/system/2011/01/26/003705586.shtml.

[2]余勇军, 陆玉麟.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 2004 (3) :41-45.

[3]KONTOGEORGOPOULOS, N.Accommodationemployment pattern sand opportunit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 .

[4]张洪.基于SSA法的城市旅游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7) :602.

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策

1 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分析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既包括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形态的改变, 也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要素的提升[1]。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促进了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 (WTO) 预测, 2020年世界国际旅游者将达15.6亿人次, 国际旅游业收入将达2万亿美元。由于不同收入、不同职业的旅游者旅游需求存在差异, 且其个性化旅游消费意识不断增强, 世界旅游市场结构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单纯游山玩水的消遣观光将逐渐为多样化旅游方式所取代。传统的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自我爱好、自由娱乐、情感展示的要求, 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将应运而生, 旅游方式必将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2]。

在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 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旅游业的三个主要领域 (入境游、国内游和出境游) , 近年来都得到快速发展, 旅游业规模无论人数还是收入指标都获得持续增长 (表1) ,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递增趋势明显, 全国4/5省区都将旅游业确定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旅游业的先导和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随着旅游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 产业链的不断延长,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正逐步从初期的国家主导型、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市场主导型、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型, 旅游业产业要素不断完善与升级, 旅游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3]。

注: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安徽省旅游业在良好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发展迅速, 经过起步奠基阶段、成长壮大阶段之后正向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迈进。2010年安徽省旅游产业的各项总体指标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然而, 安徽旅游业与先进地区旅游业相比, 尤其是与长三角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如产品单一、管理混乱、旅游缺乏竞争力、产业素质不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安徽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1年安徽省旅游工作指导会议指出, 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理念, 整合旅游资源, 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和附加值[4]。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背景下, 加快安徽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素质提升, 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是实现安徽“十二五”规划中旅游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2 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优势条件

2.1 丰富的旅游资源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赋予了安徽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 渊源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安徽浓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川古迹、灿烂文化为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奠定了丰厚的资源基础。据不完全统计, 安徽世界级及国家级旅游资源均位列全国前茅 (表2) 。名山秀水、徽风皖韵、古遗旧址, 安徽旅游资源数量之大, 种类之多, 品味之高在全国实属罕见。从开发程度上看, 安徽省大多数旅游资源尚处在开发初级阶段, 其发展空间较大。此外, 部分旅游资源尚未开发, 这为旅游业转型升级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注:资料来源于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及相关网站。

2.2 优越的区位条件

安徽地处中国东南部, 沿江通海, 承东启西, 连南接北, 长江、淮河横贯东西,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既是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腹地的过渡带, 又是南北商旅的辐辏通衢。临近的长三角地区既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也是中国居民出游率最高、出游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这为安徽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5]。

2.3 便捷的交通条件

道路交通的可达性、网络化和道路质量决定了一地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程度, 因此交通便捷性与否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也成为衡量旅游产品质量优劣的一个标准[6]。经过多年建设, 安徽省已经具备比较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网络。京沪、陇海、京九、宁铜、皖赣等铁路穿越境内, 2008年底全面完成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省际通道安徽段的建设任务。截至2010年底, 安徽省公路总里程达149382km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929km、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13932km) 、铁路营运里程达2850km, 民航飞行里程达76303km, 路网结构显著提升, 整体通行能力显著增强。在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旅游市场背景下, 便捷的交通条件必将成为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条件。

2.4 活跃的省域经济

旅游业发展水平与该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这不仅表现在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 更表现在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强大的资金保证。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 安徽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GDP逐年上升, 且均以两位数字的速度不断增长 (图1) 。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又为安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省外资本、外国资本异常活跃, 省内民间资本也出现了投资热潮, 这些都无疑给安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与资金保证。

2.5 庞大的客源市场

巨大而富有潜力的客源市场既是安徽省旅游产业产生的重要条件, 也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韩日美等主流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欧洲市场增势明显。安徽省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市场呈现出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竞相活跃的局面。安徽省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入境游客的增多, 为旅游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而庞大的客源市场, 必将促进安徽省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注:资料来源于2006—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

3 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安徽省旅游业虽然已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 尤其是与邻近长三角地区相比, 安徽省旅游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旅游人数和创汇收入都较薄弱 (表3) 。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人才等严重制约了安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注:资料来源于各省市2011年《统计年鉴》及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文中如未特殊说明, 国际旅行社均指出境组团社。

3.1 旅游产业结构方面

旅游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旅游消费结构可以反映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能直观地体现旅游业的产业结构特征进而检验整个旅游业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旅游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安徽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旅行社、酒店数量近年来虽然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但是企业规模偏小、经营方式粗放、管理混乱, 尚未形成集团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 服务质量也难以令游客满意;旅游商品开发开发程度较浅, 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同时市场秩序尚不规范, 制约了游客的购买欲望;交通运输缺乏区域的联动性, 各地区运输能力差异较大, 配合较少,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娱乐项目开发缺少创意, 重复建设较多, 难以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娱乐项目。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安徽省旅游业系统化、高级化的发展, 阻碍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3.2 旅游产品方面

在产品结构上, 安徽省现存的旅游产品结构尚属于从观光型向休闲型过渡的发展时期, 产品开发度明显低于先进地区。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以基础层次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 提高层次与专门层次旅游产品开发迟缓;在产品开发程度上, 旅游资源开发多数属于表层性开发, 旅游产品档次偏低, 缺少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 高品味资源低水平运作一直存在, 旅游产品附加值较低, 经营效益不高[7]。 产品结构的不平衡和开发程度的不成熟, 不仅影响吸引力, 也制约游客逗留时间和消费支出。近年来, 虽然安徽红色旅游、会展旅游、节庆旅游、乡村旅游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与发达地区相比, 还存在明显差距, 少有全国影响力的精品。

3.3 旅游企业方面

安徽经济起步较晚, 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旅游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差的特点, 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方面, 许多企业尚未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致使资本扩张与合并、企业兼并与联合存在一定困难, 增加了旅游企业改组改造的成本[8]。旅游企业规模偏小, 经营质量较低, 难以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生产。以旅行社和星级饭店为例, 近年来安徽省的旅行社和星级饭店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但规模与经营效益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容乐观 (表4、表5) 。安徽的大型旅游企业仅有黄山旅游集团、安徽中国青年旅行社责任有限公司、安徽旅游集团、九华山旅游集团等, 而旅游企业上市公司只有一家, 现代旅游企业、现代旅游行业组织未全面建立, 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集团, 旅游企业抗风险能力极弱。

注:资料来源于2010年《全国旅游业公报》及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注: 资料来源2010年《全国旅游业公报》及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3.4 旅游市场方面

据《安徽统计年鉴》显示, 安徽旅游市场发展极不平衡。从旅游收入看, 2010年安徽旅游收入主要集中在南部城市, 如黄山、池州、安庆等地, 而旅游资源丰富的皖北地区旅游市场却显得相对较冷 (表6) 。从国内客源市场看, 安徽省接待最多的国内游客仍是省内游客, 其次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 这说明安徽旅游业是以“省内游”和“周边游”为主。从国际客源市场看, 安徽省国际客源市场一直以日韩为主, 亚洲以外的旅游市场开发相对不足 (表7) , 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较弱, 具有独特性的旅游产品少, 同时安徽旅游业的宣传促销力度也有待提高[9]。

3.5 旅游人才

当前安徽省旅游人力资源发展速度很快, 但知识结构和从业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整体素质偏低, 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面临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的尴尬, 严重影响了安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以导游才人为例, 截至2010年底我省共有旅行社947家, 导游人员4781人, 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家旅行社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合格导游仅为5人。以饭店人才为例, 一方面是星级饭店急需中高级的管理人才, 而另一方面却是旅游院校培养出来的饭店人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在本行业的就业率低, 纷纷转向其他行业, 饭店人才市场供需严重错位[10]。安徽旅游专业教育虽然已形成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教育以及旅游行业成人教育在内的“金字塔式”的较完备的教育体系, 但仍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巨大的人才缺口给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注:资料来源于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注:资料来源于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4 安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4.1 产业维度

安徽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既要关注构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各组成要素自身素质的提升, 又要注重整个产业结构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配合与协调, 通过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合理配置, 以点带面, 纵横贯通, 实现旅游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1]。具体说来, 要建设和完善旅游交通网络, 实现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服务的全面提升和交相互动, 使游客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和安全;要适应现代旅游业的需求, 构建以星级系列饭店为主体, 以特色饭店为补充的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饭店网络;旅行社要合理设计产品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要素的升级, 组建集旅行社、餐饮饭店、汽车公司于一体的旅游集团公司, 通过拓展企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来增强旅游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饭店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 充分挖掘地方文化, 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餐饮系列, 扩大徽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旅游景区企业要进行体制创新, 在不破坏原生态环境的同时运用高技术手段提高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经营水平;旅游商品企业要以旅游者的需求为核心, 将安徽省独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融入到旅游商品的设计和开发中, 开发系列化创意新颖的旅游商品;娱乐项目要体现出创意, 并向高端化、个性化、体验化发展,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同时,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同时, 要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积极促进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 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旅游业与林业融合发展, 拓展林业的发展空间, 打造一批生态旅游产品;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丰富旅游产品的型态。

4.2 企业维度

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要以旅游者的需求为核心, 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突出个性化服务, 提高旅游供给水平, 实现企业效益提升。同时, 要积极推进和强化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服务的创新, 通过引进和推广现代经营管理模式, 推进品牌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等方式提升旅游企业的素质。此外, 在旅游企业竞争日益尖锐的背景之下, 安徽省旅游企业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 同时提倡更多旅游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这也是实现安徽省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之一。

4.3 市场维度

在旅游市场方面, 安徽省应立足于国内游, 以不断扩大内需为主, 形成国内、出境、入境旅游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客源市场上, 安徽省应把国内客源市场定位在健全省内市场的同时, 以京、津、沪、穗为中心, 以经济发达的省、市和周边省、市为重点, 巩固和发展华东、华南、华北市场, 开发东北、西南、西北市场, 把上海、江苏、浙江定为一级市场, 江西、山东、福建、河南等周边省市定为二级市场, 其他省份定为机会市场, 逐步开展联合促销、整体促销, 采取多种促销手段, 讲究促销质量及效果, 使国内旅游客源快速、稳定地增长。国际客源市场要进行全方位、有重点、分层次的开发, 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港澳台、日本、韩国市场, 积极开拓欧美、大洋洲市场, 大力开发非洲和中东地区远程市场, 最终形成以港澳台、日韩为第一系列, 欧美、大洋洲为第二系列, 非洲和中东地区为第三系列的市场格局[11]。

4.4 产品维度

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针对居民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特点, 安徽省旅游业应在立足于传统的游览观光型产品的基础上, 不断开发出高档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 提高顾客在旅游中的参与度, 提高顾客对旅游产品的感知度;要不断挖掘地方文化, 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精品;要建设复合型的旅游产品, 把观光、度假、特种旅游相结合, 把人文、自然、社会资源相结合, 加强商务、会展、购物、文化娱乐以及工业生产等城市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做出特色, 打响品牌, 开创安徽旅游产品建设新方向。针对安徽四大旅游板块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 因地制宜开发旅游产品。具体来说,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要以世界遗产旅游、徽文化体验、佛教文化体验、红色文化体验、文化主题城市体验、户外运动和养生度假为主打产品, 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皖江城市带旅游区要以游轮旅游、生态旅游、主题公园体验、都市休闲、文化主题城市体验、山地度假和户外运动为主打产品, 构建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合肥经济圈旅游区要以都市休闲、商务会展、红色旅游、山地旅游和温泉养生为主打产品, 构建中部区域旅游中心和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皖北旅游区要以历史文化体验、民俗风情体验、湿地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乡村旅游为主打产品, 构建在中部地区有代表性的新兴旅游目的地[12]。

4.5 人才维度

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适应旅游业需要的各级服务及经营管理人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来规划人才建设, 从战略层面和宏观上把握人才建设的走向, 建立健全适合安徽省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要把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作为壮大旅游产业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 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素质和道德水平;旅游企业要制定人才发展战略, 做好人才培训工作, 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将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总之, 学校、企业、政府要齐心协力搞好旅游人才建设, 为安徽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所必须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安徽省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要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 加快安徽省旅游业的产业结构、旅游企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人才等方面的转型升级, 全面促进安徽旅游业发展, 这对实现建设旅游强省战略, 实现“十二五”旅游规划目标有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春山, 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0, 33 (1) ∶38-39.

[2]范保宁.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局与趋势[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 13 (5) ∶46.

[3]徐福英, 刘涛.新时期我国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商业时代, 2010, (22) ∶125.

[4]安徽省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EB/0L].http://www.cnta.gov.cn/html/2011-3/2011-3-1-14-45-81845.html.

[5]曾军, 崔郁.基于大长三角旅游圈安徽旅游发展战略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21 (1) ∶7.

[6]潘蕙, 芦松.安徽省交通发展对旅游业影响的初步探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 22 (2) ∶13.

[7]章尚正, 王珍.东向发展战略下安徽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J].滁州学院学报, 2007, 9 (5) ∶60-61.

[8]王靖.安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旅游科学, 2007, (5) ∶20.

[9]杨燕, 王绪梅.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现状研究[J].中国商界, 2011, (4) ∶83.

[10]王海波.论安徽省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培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56.

[11]李经龙.安徽旅游市场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 ∶385.

安徽旅游 篇9

一、旅游者个体属性在合福高铁开通后的差异规律

交通对于旅游者出游行为的作用研究一般集聚在交通费用和出行目的地选择、旅行路线选取、旅行游览行为体会中的关联。关于这方面海外的研究偏于旅行交通消费对目的地选取行径的作用:Crouch (1994) 将旅行交通消费和人们对于旅行的需求进行了深入探究, 由此得出路程长短相异的游客对交通消费的受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 相较于短途旅游者, 长途旅游者受影响程度明显较大。而我国的研究倾向于交通消费对于旅游者出行方式选取的作用方向, 以及对于绿行交通车流量和游客出门旅游方式选取中的联系探究。缪婧晶 (2003) 在交通所花费的成本和游客旅游总成本之间的比重多少对游客目的地选取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得出的结果是对于一个离旅游客源地较远的旅游地来说, 应该努力减少交通成本, 这样才能吸引到旅游者来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由国内外的研究例子可以看出, 交通对于旅游的影响已经被人们熟知, 每当交通工具有着重大变革的时候也意味着旅游行业也将出现革命性的进展;同样地, 交通费用对个体游客的旅游行为也会产生深远影响。该文将以合福高铁的开通为例, 探究高铁对于个体旅游的影响, 会发生哪些转变和这些转变的作用因子。个体旅游者由于各种不同的差别对于合福高铁的开通而选择去安徽旅游的原因不尽相同。在合福高铁开通之后, 男性游客的旅行意志比女性游客低, 因为男性对于高铁的印象主要更敏感于空间距离的减少和舒适程度的增加, 但这对于旅行需求的影响不够明显, 而女性游客易于受到旅游交通方便程度的影响。对于年龄方面, 九零后的旅行者更倾向于合福高铁旅行, 因为年轻一代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也更加热衷;之后就是已经步入工作的游客, 平时大量的工作, 使得他们更加愿意去追求效率他们能够更加理性的了解自己的需求, 高铁的快捷舒适是他们所看重的。对于受教育水平在本科及本科以下的, 最喜爱以高铁的交通方式进行旅游活动, 因为主要关注的是价格方面, 以及买票快捷不用转车。而在这水平之上的人群, 更加注重高品位的生活, 毕竟比高铁更加舒适的还有航空飞机。薪酬不同的人群对于合福高铁的开通受其影响的程度也存在着不同, 收入中等的人群所受到的影响最大, 合福高铁的开通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更加经济的游览更多地方, 更加的物超所值。由于一个人生上的标签不可能只有一个, 所以但从一个方面去评价个人的旅游出行目的地与交通条件的影响是片面的, 应该从多角度综合看待旅游者个体行为意志在合福高铁开通后的影响作用。

二、合福高铁开通后, 旅游距离转变的作用机制

短途旅游目的地在合福高铁开通之后存在着转变。在合福高铁开通之前, 人们选择短途旅游的目的地一般都会离家近的市区和邻近的郊区, 出省旅游的比例很少, 而在合福开通之后, 短途旅游者更多的走向省内其他城市或者省外, 这意味着安徽各个景区的游览量将得到增长, 不仅吸引了省外游客的注意, 还有省内各市之间的旅游者的猛增。人们短途旅游的目的地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种短途旅游向中途旅游进展的趋势比较明显。高速铁路相对于铁路及公路来说, 更加的快捷, 而且不存在堵车现象, 使得人们在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变少了, 同时能够浏览的景点变多了;而对于长途旅游来说, 游客对于旅行目的地的选择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游客在省内其他城市进行长途旅行的比重明显降低, 而去省外游览的比重大大提升了。由于长途旅行的时间比较充分, 人们倾向于去更远的地方旅行, 而合福的开通使得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远途旅行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比例也随之降低。并且合福高铁有意地将各个旅游景点去串联起来, 使得游客在一趟旅游中获得更多收获, 更加物超所值。由此可以发现游客短途旅游和长途旅游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在合福高铁开通后是不尽相同的, 但大都是带来了好的影响, 游客选择出不出市和出不出省之中, 交通因素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 可以看出交通工具的发展对旅游者旅游意志及其旅游行为的重要作用。

三、安徽发展旅游的现状及建议

去年夏初合福高铁正式投入运营, 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的它, 沿线都有着那些美不胜收的景点呢?合福高铁在安徽境内共设有十一个站点, 沿途密布安徽著名景点,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 生物景观与红色景观点缀其间, 最富江南风韵的西递宏村与全球闻名的黄山也在其中, 它像一条线串起来安徽大多数景点, 对于带动安徽旅游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安徽是个旅游大省, 但是人们提起安徽说出来的景点却屈指可数, 特别是对于安徽不够了解的外省人来说。安徽南部多山陵, 交通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而大多数景点又在南部地区, 因此安徽发展旅游的重中之重就是交通问题, 合福高铁于前年开始铺设安徽段铁路, 去年正式运营, 开辟了一条连接安徽众多景点的道路, 让人们来安徽旅游更加方便快捷, 合福高铁的开通, 使得安徽省的旅游行业得到更多的机会, 怎样让安徽的旅游更加发达让更多的旅游景点更为人所知, 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安徽仅突出几个旅游景点是不够的, 仅仅做好旅游目的地的宣传是不够的, 还应该有着完善的接待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更多的旅游服务。首先应该提升安徽的整体形象, 这意味着在旅游目的地之外的地方也应设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与旅游目的地的景色相匹配, 从而做到整体的提升。

2.完善好旅游的基础设施, 因为在合福高铁开通之后, 游客数量会激增, 此时对于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就要有着相应程度的提升,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改善网上咨询系统, 同时提升导游队伍的品质, 加强对餐馆酒店的管理, 不能到时候出现无房可住, 导游坑人, 胡乱抬价, 景区里看人群的问题, 这样会对首次来安徽旅游的游客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降低再次旅游的可能性, 给旅游目的地到来负面影响。

3. 提到的是旅游创新问题, 创新旅游产品, 更多的引导游客进行深度旅游, 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更多的了解安徽的特色, 从而对安徽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样重返旅游目的地的几率就会有所提升。

4. 对于短途旅游要更加的注重省内以及省外邻近城市的宣传, 而长途旅游产品的宣传则要将目光放在距离较远的省份甚至国外, 将潜在的长途旅游倾向转化成旅游动力。

四、结语

安徽旅游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巨大的, 特别是在合福高铁开通之后, 极大的加强了安徽内部的联系以及与外省的联系甚至扩展到海外, 这种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使得安徽旅游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同时也不断要求安徽旅游管理的加强, 真正做到旅游大省, 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参考文献

[1]Crouch G.I.Demand elasticities for short-haul versus long-haul tourism[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4, 15 (2) :255-268.

安徽旅游 篇10

关键词: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经济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和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 旅游产业处在黄金的发展机遇时期,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正在不断的提高, 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安徽省作为传统旅游大省, 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既有以黄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又有以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源远流长和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还有凤阳小岗村、花鼓戏等历史文化景观, 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但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 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 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1. 旅游收入

旅游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反映了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收益状况。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两类。安徽省2015年全年旅游总收入4120.2亿元, 比上一年增长20.4%。其中, 旅游外汇收入22.6亿美元, 增长23%;国内旅游收入3980.5亿元, 增长20.3%。

由表1可看出旅游收入增长的同时, 也可发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涨幅远不如国内旅游收入,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比下降, 旅游国际化有待加强。

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15统计年鉴及安徽财经网

2. 旅游人数

安徽省2015年入境旅游人数为444.6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9.8%, 其中外国人259.2万人次、增长11.3%, 港澳台185.4万人次、增长7.7%。国内游客4.44亿人次, 比上年增长17.2%。接待入境游客、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3项指标分别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分列第9、10、11位次, 较2010年分别提升了3个、2个和3个位次。

由表2可看出, 入境旅游人数所占比例非常小, 只占1%左右, 境外旅游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15统计年鉴

3. 旅游产业要素

安徽省正在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 逐步形成了“食、住、购、游、行、娱”六要素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其中旅行社和宾馆饭店在体系中拥有重要地位。安徽省旅行社数量从2000年的332家增长到2014年的1200家。旅游星级宾馆数量也从2000年的163家增加到2014年的466家, 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此外, 旅游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旅游车船公司和各种旅游工具均有所增加, 加强了与其他旅游区和重点城市的联系。

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15统计年鉴

二、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1. 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近几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 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一方面国家政策重视旅游经济的战略地位, 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投资和支持, 另一方面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精神文化消费。这些良好的市场条件为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

2. 交通网络的延伸和拓展

安徽省在全国交通运输网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地处中部靠东, 临近长江三角洲, 具有承东接西、连南接北、临江近海等区位特征。

“十二五”时期, 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如期建成投入运营:岳西至武汉高速公路安徽段通车, 打通了大别山区脱贫攻坚新的快速通道;北沿江高速公路滁州至马鞍山段建成, 成为支撑皖江示范区跨江发展、联动开发的重要干线;铜南宣高速公路通车, 成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重要的外联通道。

2015年底宁安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安徽13个城市步入“高铁时代”。而随着商合杭高铁的全面建设, 2020年安徽16个市将全部通达高铁, 实现安徽各城市与长三角地区无缝对接, 加快皖江旅游经济发展。2016年12月底合肥至昆明高铁开通运营, 届时, 合肥与春城昆明的“铁路距离”将被大大拉近, 运行时间将在10小时左右。而合青高铁安徽段有望明年开工, 有利于发展西北内陆地区的游客群。

3. 电子商务的发展

近几年“途牛”、“携程”等旅游网站的发展为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它们对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利用, 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在10年前, 旅游对中国人来说还算是高档消费, “驴友”和“背包客”也还是新鲜词汇, 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旅游就是报旅行社跟团游。而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订票, 订酒店, 订饭店等一系列活动, 自己安排出行计划, 减少了游客到达景区可能面临买不到票找不到地方住的麻烦, 使旅游成为一件十分方便的事情, “说走就走”。

4. 大型游乐场的建立

自2007年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建成并开始试营业到2016年被评为AAAAA级景区, 形成了以“欢乐世界、梦幻王国、水上乐园、东方神画”四期组成的方特旅游区, 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从此方特成为芜湖的代表性景区, 提到芜湖必然会想到方特。芜湖方特仅2015年就接待游客超过562万人次, 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25.98万人次, 门票收入3505.53万元。显然, 方特已经成为芜湖市强大的经济增长点, 使芜湖一跃成为次于黄山和九华山的安徽省内知名旅游景点。方特的建立无疑拉动了芜湖市旅游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带动了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2016年8月24日, 投资300亿的合肥万达乐园正式开始试营业, 9月24日正式营业。万达城开业当天客流量就达到52万, 这无疑将是安徽旅游经济又一大增长点。

三、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完善

虽然与安徽省与过去相比在交通、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 但和其他旅游强省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并不能满足游客的出行和居住等方面的需求, 订票难, 订房难得情况经常出现。主要机场只有合肥、黄山、池州和阜阳四个, 难以满足内陆地区甚至境外游客的出行。

2. 宣传力度和方法不够

提到安徽旅游多数人想到的还是只有黄山或者徽文化, 甚至有一部分人只知道黄山、迎客松, 却并不知道在安徽省。从2014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黄山风景区接待人数2971092人次, 营业收入229500万元。除了省会合肥市外, 其他城市旅游收入均不高, 尤其皖北地区。安徽省以“两山一湖”为重点进行的宣传不利于旅游整体的发展。游客在对景区进行信息搜索时一般心里都已经有了想要去的目标, 所以仅仅完善景区自身网站建设远远不够, 还要在其他平台进行广告似的宣传, 在平常时间里给游客留下印象。对旅游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遭到浪费, 难以拉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3. 产业结构不合理

安徽省旅游业虽然已经逐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然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六要素中“食、住、行”为基本旅游支出, “游、购、娱”为非基本旅游支出。现阶段旅游经济主要靠基本旅游支出拉动, 非基本旅游支出所占比例较小, 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 门票收入占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这种现象并不合理。门票收入对旅游经营者管理者来说是直接的看得见的收入, 竞相提价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但不利于景区形象, 更不利于整体旅游经济发展, 可谓因小失大。

4. 景区建设力度小, 监管不善

部分景区自我降低标准、放松要求, 疏于管理, 导致景区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明显下降, 有的存在管理弱化、服务退化、设施老化、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 甚至在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市场秩序、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严重隐患或不达标情况。2016年我国3个5A级景区遭到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 其中就包括安徽省天柱山景区。天柱山景区因为存在厕所革命滞后、厕所卫生不达标, 游客中心功能不足, 导览标识缺项多、农家乐经营不规范等严重问题而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 限期6个月整改, 这严重损害了安徽旅游的形象。除此之外, 安徽省旅游局通过4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撤销合肥市长丰县丰乐生态园景区、蚌埠市蚌埠闸水利风景区两家4A级旅游景区, 另外15家旅游景区受到严重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

5. 旅游资源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缺乏合作

安徽省重点的旅游资源集中于南部, 现阶段旅游格局为“皖南热, 皖北冷, 黄山九华山热, 其他景点冷”。由表4可看出, 2014年黄山、安庆、池州、合肥和芜湖五个市国内旅游收入达2217.3亿元, 占全省67%;而淮河以北宿州、亳州、阜阳、蚌埠和淮北五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为442亿元, 仅占全省的13%。安徽省虽然旅游资源丰富, 但响亮的知名景点不多, 皖北地区的很多旅游资源还没被充分挖掘, 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很难形成连点成线的区域合作, 从总体上削弱了安徽旅游竞争力, 阻碍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数据来自安徽省统计年鉴2015

四、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1. 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完善交通网络, 加强省内各市间的交通便捷程度以及与周边旅游景区以及热点地区的交通畅达程度。向内陆地区拓展交通网, 发展内陆潜在游客。旅游景点做好自身建设, 建立购物中心, 游乐休闲设施, 完善医疗、通讯等生活设施, 做好旅行、住宿、餐饮、消费、游玩、购物一条龙服务, 促进旅游业向观光度假休闲旅游发展, 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 既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发展, 更改善了产业结构, 提升“非基本旅游支出”所占比重, 使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 软件建设也至关重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 更多的是服务竞争。安徽省应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开设旅游培训机构, 在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等, 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旅游人才, 打造一流服务团队。

2. 优化产业结构

传统的以门票支撑收入早已难以适应旅游经济的发展, 创新型、突破型发展是旅游业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 应转变发展思路。摒弃“门票经济”经营模式, 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休闲度假区和娱乐设施等, 延长旅游链, 加大“游购娱”对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旅游产品升级与多元发展, 推出旅游文化小镇、旅游休闲度假区、森林旅游景区、文化体育娱乐产品等, 以推动安徽休闲、度假、娱乐、健康类旅游产品开发, 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3. 加大投入, 加强宣传

若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政府必须对旅游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投入, 将旅游行业的发展提到战略意义的层面上来, 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和引导。同时还要继续进行宣传, 既要对传统旅游旺地进行宣传, 更要加强对安徽省整体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 推荐旅游线路, 促进整体发展。充分利用网络, 电视媒体, 报刊杂志做好广告宣传, 景区网站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完善, 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

4. 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支持与开发

旅游行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经济发展程度也是旅游行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皖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 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使其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与利用。政府应增强对皖北旅游的重视程度, 完善皖北交通网络, 加大对皖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包装, 建设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借助历史文化资源塑造皖北旅游形象, 加大宣传, 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 促进安徽整体旅游经济发展。

5. 加强景区监督管理, 提升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培养, 关系到一个地区旅游市场的兴旺发达, 沿海旅游城市无不将此视为重要环节。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就是缺乏服务意识, 游客被宰被骗的事情时有发生, 导致游客旅游心情变差的同时也不爱护当地的风景和设施, 乱扔垃圾, 乱割乱划, 破坏设施, 形成恶性循环。优良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是保持和维护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源泉。应重点为游客创造舒适的游玩环境, 加强对景区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市场秩序、环境保护等方面管理, 坚决避免自我降低标准、放松要求, 坚决不能允许被警告或者撤销资格这种极其损害形象的事情再次发生。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景观和历史遗产拥有不可再生的特点,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注重环境保护, 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安徽省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具有天生的优势, 因此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 把发展旅游经济提升到战略意义上来, 充分利用每一个旅游资源, 寻找发展新思路,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向着由旅游大省发展成为旅游强省的方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文海.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作用分析[J].人文地理, 2015, (3) .

[2]王斌.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潜力[J].统计教育, 2003 (2) .

[3]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统计年鉴[J].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4]百度百科.2016.旅游经济 (百度名片)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Hs3met0NjjajlJe7J1MapbU_pYb7Y2HVQTKvvvx_dhOyBJBDrKUyi3bP2oKHftjxzQOqfkj1VpkXSHj26CyEkhpe3dGREE_s42MygHcJHNop54PEcFCmjcIdvrhKwe3.

[5]冯建平.抓住旅游这个龙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N].中国旅游报, 2016-04-04, (3) .

[6]胡旭.建设“畅通路”当好“先行官”[N].安徽日报, 2016-01-03, (3) .

安徽旅游 篇11

1 安徽省旅游商品市场现状

1.1 取得的成绩

(1) 经过多年连续开发, 安徽省有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观赏、收藏价值的旅游商品。就其种类而言, 可分为2类:一是旅游工艺品, 如文房四宝、徽州四雕、芜湖铁画、青阳折扇、灵璧磬石、铜陵青铜工艺品、根雕、风景区风光扑克、黄山风光刺绣等;二是旅游名特产品, 如亳芍、滁菊、八公山豆腐、采石矶茶干、香茶茗品、合肥四大名点、符离集烧鸡及特色水果等。这些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纪念性的旅游商品, 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满足游客的需要十分重要。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安徽省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进入了实施阶段。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旅游商品发展, 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引导旅游商品生产、组织旅游商品的展销等措施, 丰富旅游商品种类, 提高产品质量, 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特别是连续多年举办中国 (芜湖) 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1年底, 安徽共有旅游商品生产厂家292家;旅游商品创汇由1990年的224万美元, 上升到2000年的2 675万美元。与此同时, 逐渐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旅游商品生产的队伍, 许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得以挖掘和生产, 重新焕发了活力。目前, 安徽拥有省以上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近百余家, 产品类型多样, 品位高, 知名度大。一批旅游商品的生产企业, 在开发传统旅游商品的同时, 还不断注意创新, 成为重要创汇单位。2007年度安徽省共有10家单位荣获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名单。

1.2 存在的问题

(1) 品种单调、雷同, 既缺乏地方特色, 又没有文化内涵, 销售情况亦不容乐观。安徽旅游购物是“六要素”中最薄弱之处。旅游商品大都是土特产品, 没有典型代表意义, 也没有收藏和保存价值, 其大部分旅游商品销售困难, 效益较差, 使得很多旅游商品企业发展不起来。省内目前仅有的1家旅游商品批发市场也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大多是从省外引进。根据对黄山、九华山游客购物的抽样调查, 两山游客对合适的旅游商品均表示有购买欲望, 70%以上的游客对精致的旅游纪念品、名优土特产及价格低廉的工艺品兴趣较大, 尤其对具有景区特色的旅游商品感兴趣;但安徽恰恰缺乏此类商品, 特别是没有自己代表性的旅游商品。因此, 造成了安徽现有的旅游商品销售困难, 效益不高。

(2) 做工粗糙, 质量低下。旅游商品应该具备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等基本特征, 不管是在选用材料、制作工艺, 还是在实用性能、包装等方面都应有较高的质量。但在安徽省旅游纪念品市场上, 游客所看到的往往是诸多做工粗糙、造型不雅、没有吸引力的产品。如在各大风景区均可买到的按摩锤, 就其外观而言毫无艺术美感, 而且容易断裂, 做工粗糙, 质量低下, 不能达到赏心悦目, 更谈不上带回去馈赠亲友。虽然价格低廉, 但也调动不起游客的购买欲望。

(3) 价格不合理, 市场秩序不规范。由于从事旅游纪念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人太过分散, 行业自律机制很难建立, 因此给行业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市场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 价格高低不一, 质量更是鱼龙混杂, 使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坑蒙拐骗、高价宰客等现象时有发生。

2 存在问题的原因

(1) 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 重视不足。安徽省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相关部门对其开发及未来效益具有强烈的期望值。长期以来, 政府部门把大量的资金投在了旅游景区规划、旅游设施等建设上, 而对旅游商品认识不足,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 对旅游商品的开发研究程度不够。这势必造成安徽省旅游业结构中各构成要素发展不平衡, 影响旅游业健康稳步发展。如安徽省重点推出的“两山一湖”旅游产品人们耳熟能详, 但却没有开发与之相匹配的旅游纪念品。

(2) 管理与经营体制尚未理顺。长期以来, 由于安徽省从事旅游纪念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人太过分散, 政府管理部门难以实际履行协调管理职能, 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不能建立, 导致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多头管理、多头经营的现象。旅游纪念品开发缺乏中长期开发规划和产业指导, 管理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景区的形象和游客的购买意愿。

(3) 政府财力不足, 资金投入有限。近年来, 虽然有的地方政府对旅游商品的发展比较重视, 在财政方面也给予了一定支持, 但没有设立旅游商品开发的专项资金。政府对用于旅游纪念的设计研发、宣传促销、奖励的投入有限, 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新产品设计与开发。

(4) 技术、人才缺乏, 旅游商品开发缺少创新。安徽省的旅游纪念品档次低, 不是没有资源, 而是缺乏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专业人才, 其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远远跟不上旅游产业的发展。很多旅游纪念品是从现成的工艺品中派生出来的, 缺少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 无论是在包装、材质, 还是功效上, 都缺少新、奇、特、异的意识, 这对追求变化的游客来说, 较难引发购买欲。导致旅游纪念品开发专业人才匮乏、科研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许多从事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的人都是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人员, 大多没有受过旅游专业教育;二是缺乏高级专业人才培养阵地, 安徽省还没有开设旅游商品设计专业及课程的院校;三是一些生产地方名土特产的传统企业, 缺乏创新思维, 其产品多年一成不变, 难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

3 开发安徽旅游商品市场的对策

(1) 着力培育生产有代表性的纪念品。优质的代表性的纪念品具有标志性, 深受广大游客欢迎。游客看中的主要不是商品的外在品质, 而是附加在产品上面、能够代表当地文化品质的深厚内涵;他们的消费意愿, 不是有形商品的结实与耐用, 而是其中流露出来的精神蕴涵。因此, 应当研究好旅游商品市场的特点, 揣摩游客的心理, 在旅游商品的“特”和“精”上下功夫, 讲究设计、工艺, 将新技术、新艺术、新时尚注入其中, 做到独具特色, 精致美观, 耐人寻味, 百看不厌。安徽省围绕黄山研发的黄山刺绣屏在借鉴苏绣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创造了具有黄山刺绣特色的双面乱针绣工艺。它以黄山、古黟自然景观为主要题材设计生产, 产品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投放市场后, 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游客的赞赏和青睐。

(2) 积极研制开发绿色食品。绿色食品首要的是无污染。针对当前国内外游客注重健康、养生的需求, 研制开发绿色食品, 不仅可以推出特色品种, 也可解决当地经济的发展。如天柱山的栝楼子、宁国的山核桃、霍山的野生葛粉、明光的大闸蟹, 黄山的山珍、茶叶, 巢湖的四珍等。

(3) 增加政府投入, 加大宣传力度。政府要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 建立完善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体系, 要总体规划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这是旅游纪念品创新开发的保障。同时要提高旅游纪念品知名度的宣传力度。安徽省旅游纪念品市场要取得长足发展, 就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各地游客都知道安徽的特色商品。可利用参加旅游商品交易会、旅游节等提高知名度;除导游等人员宣传促销外, 还应当借助巨幅广告、旅游网站广告、宣传短片、电视广告等广告形式广为宣传。

(4) 完善旅游商品的销售渠道。一方面要建立完善中国 (芜湖) 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中心;另一方面还要建立黄山旅游商品综合购物中心。旅游商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性、情绪性以及层次性等特征。所谓地域性, 就是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主要表现在特色的原料、设计、工艺以及特定地区的特产等。反映安徽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很多, 如皖南、皖西各种名茶, 亚热带山区各种名特产, 民间的各种工艺美术品等。旅游商品能表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 即文化性。安徽省地接中原, 长江、淮河横贯其中, 是多种文化圈的交错区域,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古徽州为中心, 所形成的徽文化体系, 除藏学外, 是地方历史文化中最有魅力的1支。安徽旅游商品的文化性大有潜力可挖。旅游商品还具有很高的情绪价值。由于旅游商品除具有一般商品的价值外, 还具有艺术、欣赏、纪念、地位价值等, 统称为情绪价值或称第2价值。旅游商品还是旅游目的地的标识, 是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安徽的古井贡酒, 祁红、屯绿等名茶, 舒席、芜湖铁画等, 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可见, 将黄山建成安徽最大的旅游商品综合购物中心, 集全省旅游纪念品、工艺品之大成, 与黄山风景区相匹配的旅游产品十分必要。购物中心建筑应突出徽派建筑风格, 建筑物内应集中省内, 包括国内具有代表性、优质的旅游商品, 按照地域性、文化性、情绪性、层次性和实用价值、欣赏价值、珍藏价值分类摆放, 从而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 旅游商品是旅游地创收的重要手段, 是宣传旅游地文化特色的重要工具, 其开发与创新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下, 安徽省的旅游商品市场会日趋完善, 蒸蒸日上。

摘要:分析了安徽省当前旅游商品市场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安徽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对策, 即:建立和规范旅游商品市场;突出地方特色, 加大开发设计力度;以市场为导向, 构建多层次旅游纪念品结构。

关键词:旅游商品,市场开发,安徽省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2]冯万荣.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 2004 (1) :38-41.

[3]王子燕.江西旅游工艺品及玩具产品特色开发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 (8) :25-28.

上一篇:训练哈士奇下一篇:获取解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