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

2024-09-20

安徽铜陵(精选7篇)

安徽铜陵 篇1

安徽省铜陵市鸡冠石银 (金) 矿矿区位于大通~顺安复向斜次级青山背斜与朱村向斜的共翼部位, 即青山背斜的北东端南东翼, 朱村向斜的北西翼;狮子山矿田南侧。区域矿产丰富, 为一多金属有利成矿区, 多金属矿产以Cu、Pb、Zn、Au、Ag为主。非金属矿产有黄铁矿, 水泥灰岩资源亦相当丰富。

1 矿区地质特征

1) 地层与构造。矿区出露地层有三叠系中统南陵湖组、分水岭组、龙头山组, 上统黄马青组及第四系。与本矿成矿关系密切的为三叠系中统龙头山组地层, 下部为薄~中厚层状含石膏假晶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 微细层理发育。上部为灰~肉红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 岩石常破碎成块状和角砾状, 变质后为细~中粒状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矿区内褶皱、断裂构造, 主要受区域构造制约, 并受岩浆侵入作用影响而且有自身的构造格架。

2) 岩浆岩。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 岩体分布广泛, 出露面积约1.2平方公里, 岩性以中酸性~中基性岩类为主, 晚期侵入脉岩略偏碱性。由此向南则由中基性→中酸性的演化趋势, 即由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 为同源异相产物。据同位素资料, 其年龄值在116~147M a, 侵入时代为燕山晚期。矿区主要成矿岩体为石英闪长岩, 分布于鸡冠石、鸡冠山一带。岩性为灰、灰绿色, 块状构造, 局部具碎裂构造。半自形粒状、似斑状结构。矿物成份主要为斜长石 (60~65%) 、次为角闪石 (5~15%) , 钾长石、石英, 副矿物有磷灰石、榍石等。浅部岩石蚀变强烈, 一般以硅化、绢云母化为主, 深部较新鲜。岩石中纵、横、层节理发育, 是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里特曼指数为2.4~3.35, 属钙碱性系列。

3) 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矿区热变质作用较强, 范围较广。主要表现为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含砂泥质岩则变质为石英长石角岩或石英岩状砂岩。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伴随岩浆侵入发生的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主要有扩散引起的双交代作用及渗滤交代作用, 自岩体向围岩具有一定的分带性, 即石英闪长岩→矽卡岩化石英闪长岩→内矽卡岩→外矽卡岩→大理岩, 矽卡岩主要为透辉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等。在正接触带附近伴随有铜、钼矿化。矿区内热液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岩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矽卡岩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等。

2 矿床地质特征

1) 矿体特征。根据控矿因素及产出部位分为上部I号矿体和下部 (接触带) Ⅱ号矿体。I号矿体赋存于石英闪长岩东西向构造碎裂带中, 严格受构造裂隙控制。碎裂带走向近东西, 倾向南, 倾角70°以上, 长400余米, 宽10~50米不等。以银 (金) 、硫为主, 共生有铜、铅、锌、钼、镉等。银 (金) 矿体位于硫铁矿体下部或底部。矿体以硫矿体为骨架, 银、金、铜、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硫矿体中, 其形态、产状及规模明显受硫矿体和构造控制。

2) 矿石特征。a.物质组分。矿物成份:金属矿物以各种硫化物为主, 次为氧化物及碳酸盐矿物。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银、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黄铁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黄铜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高岭石、石榴子石、透辉石、铁白云石等。化学成份:金银矿体中主要有用组分为Ag、Au、S, 共生组分为Cu、Pb、Zn。银矿体平均品位为991.7g/t;金矿体平均品位为4.7g/t, 一般为4~5 g/t;硫品位的变化情况以矿床中规模最大的I1矿体为代表, 其品位变化较均匀, I1矿体平均品位28.03%;铜矿体平均品位为0.91%, 一般为4~1.1%;铅、锌品位变化较大, 锌平均品位5.39%;铅平均品位7.34%。b.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隐晶~显微微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填隙交代结构、交代文象结构、交代残骸结构、假象结构、贵金属包含结构、贵金属晶隙充填结构、固溶体分离乳滴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角砾状~次角砾状构造、糜棱构造、蜂窝状构造、同心皮壳状构造等。

3) 矿石类型。矿石工业类型根据氧化程度分为氧化矿石及原生矿石。按有用组份含量矿石工业类型有:单硫矿石、银多金属矿石、银 (金) 多金属矿石、银 (金) 铁矿石、铜硫矿石及铅锌矿石等。矿石自然类型根据形成的地质条件划分为硫化矿石及氧化矿石。

3 成矿地质规律

1) 地层与成矿关系。下部矿体 (Ⅱ号) 主要受接触带构造及地层控制, 质纯富钙或适量高镁的碳酸盐地层对成矿有利。三叠系龙头山组 (T2l) 为白云质大理岩, 具有富钙适量含镁特征, 岩石化学性质活泼, 有利于接触交代矿床的形成。其次, 围岩的物理性质对成矿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理岩与白云质大理岩, 其岩性不均一, 收构造应力作用, 容易产生层间破碎, 为矽卡岩的形成和矿液的选择交代及沿不同层间滑脱部位充填提供了良好的物理条件。Ⅱ号矿体除位于接触带部位外, 还产于层间破碎带中, 一般沿层形成含银硫化物矿体或单硫矿体。

2) 构造与成矿关系。本区的岩浆活动及随后的矿化作用均严格受构造控制, 成矿的构造条件为本区控矿最重要因素。本矿主要控矿构造为东西向构造破碎带, 北东向岩被接触带和北北东向岩颈接触带。东西向构造破碎带以银、金多金属硫化物为主 (I号矿体) ;北东向岩被接触带以单硫矿化为主 (Ⅱ号矿体) , 近岩颈部位为铜硫矿化, 与东西向破碎带交汇部位为含金、银铜硫矿化;北北东向岩颈接触带为含铜矽卡岩化。

3) 岩浆岩与成矿关系。本矿成矿岩体主要为石英闪长岩, 为一中酸性侵入岩体。I号矿体产于岩体形成后产生的东西向破碎带内, 矿化范围未超出破碎带范围;Ⅱ号矿体产于石英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上。从矿体的空间展布和赋存部位来看, 石英闪长岩体的侵入, 引起了围岩的变质和蚀变, 同时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矿液的来源。

4) 围岩变质、蚀变与成矿的关系。矿区内围岩变质、蚀变广泛而强烈, 大致可归纳为热变质、交代变质与热液蚀变等三种作用类型。这三种变质作用类型, 是变质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往往相互叠加。鸡冠石银 (金) 矿为———矽卡岩———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其形成与区内独特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及变质地质条件有着密切的关联。

4 找矿标志

1) 地表的氧化物露头, 如铁帽、铁锰帽等。2) 变质蚀变带, 主要有硅化、矽卡岩化、碳酸盐化等。3) 东西向构造破碎带, 以及与其它构造复合部位。本矿是狮子山矿田的一部分, 矿区的外围及深部是今后的探索与找矿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常印佛等.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质出版社, 1991.

[2]曾佐勋, 樊光明.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0.

安徽铜陵 篇2

□安徽课改的“小岗村”

遥想当年,安徽18位农民偷偷摁下红手印的那张白纸,日后竟然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宣言书,名不见经传的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如今安徽又有了一处小岗村。他们同样悄无声息地策源课改,这个小岗村叫“铜都双语学校”,搞改革的人不叫沈浩了,叫盛国友。他的小岗村的名号,来自于他一门心思地搞课改。如果说当年沈浩偷搞承包选择的是坐牢和“冒死”,那今天盛校长选择的则是出格和“偏激”,他喊响的口号是:推翻旧课堂--经营新课堂--打造高效课堂。

盛校长的“小岗村”创办于2000年,拥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一千余名学生。在数年的创校历程中,铜都双语学校也曾遇到过众多民办教育难题,经历过“师资队伍建设和生源良莠不齐”双重困扰,面临过“外部形象推广与教育内涵构建”两难抉择。

怎么办?盛校长就像当年的沈浩,他说,沈浩当年是解放的小岗村民的生产力,那我们的“小岗”是否也应解放学生的学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于是,他们开始关上门来搞改革,他给他的改革确立了十六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

1.功能

实现了课堂空间的变革,铜都双语的课改为学生营造出一处具有能动性、自主性、生动性和谐的课堂文化场。

创编师生共用的导学稿,实现了“三个合一”: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备”“研”合一、以导学稿为蓝图优化课堂的导学合一、以导学稿为依据查漏补缺的教辅合一。

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全方位、多层次落实“教与学”、“师与生”日常行动规范,既有章可循,又创新求活;五环大课堂的开发与实施、文化的构筑与打造,为实现素质教育、均衡教育的理想提供了坚实的课程和文化保障。

2.解构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三模五环六度”既保证课堂导学的紧张有序,又彰显出开放性课堂的生动活泼。学校高效课堂下新课堂空间的创设是对传统教学空间布局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五种课型重新定

1义具有丰富我国课程教学理论价值;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堂运行模式彻底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导学稿的实施体现出教与学过程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五环节导学质量预控,彰显了学校强烈的质量追求意识。

3.操作原则

操作时要求能落实“三主”,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倡导“三自”,即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鼓励“三动”,即动脑、动手、动口;实现“三会”,即学会、会学、会用;发展“三维”,即认知、情感、技能。

4.课程

“五环课程”由五类课堂模式来实施落实。

安徽铜陵 篇3

产业集聚是指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它因能极大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倍受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国际机构的关注。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 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作为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地, 资源型城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由于长期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城市主体资源衰减、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失衡、效益低下;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创新能力不足等等。这种现状不利于实现“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宏观目标。

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 是全国重要的煤炭、钢铁和铜的生产基地, 有铜陵市、马鞍山市、淮北市、淮南市四大矿产资源型城市。由于这些城市原来只是作为“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 产业结构单一, 且每市只辖一个县, 发展空间不同程度受阻。本文以铜凌市为例进行研究。

二、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理论及指标设定

很多学者研究都表明产业的集聚程度都和工业总产值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 因此本文用工业总产值作为度量产业集聚的变量。根据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理论及数据资料的可得性, 本文把交通运输、交易成本、城市的发展、人力资源、相关产业支撑、市场需求、对外开放水平、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政策因素等作为影响铜陵市工业集聚的主要因素, 并分别用城市公路里程数1x、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生产总值比重2x、非农人口的比重3x、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数4x、大中型工业企业数5x、人均生产总值6x、进出口总额7x、实际利用外资额x、流通股本9x、国有职工比重x10来表示。

三、数据来源、处理及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和处理

数据均来自各年的安徽统计年鉴, 为消除量纲的影响, 将各指标2001年~2007的年度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方法为:

其中, xij是第i年第j个指标的实际值;和sj|是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

2. 采用主成分回归的研究方法

为了避免OLS方法带来的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 本文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估计各变量的系数。具体步骤为: (1) 选取主成分F1, F2, …Fm|, 主成分个数m的确定方法为累积方差贡献率>85%。 (2) 建立主成分模型。 (3) 构造回归方程, 并用OLS方法估计α0, α1, …αm|的值。 (4) 将主成分模型带入回归方程, 得到原始变量对Y的影响系数。

本文利用SAS统计软件做主成分分析, 依据主成分个数的确定原则, 选取了三个主成分, 累计贡献率达到90.33%, 它们的表达式分别为:

在将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带入 (2) 至 (4) 式得到各主成分的值, 并以3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 以工业总产值为因变量, 用OLS进行估计, 得到的回归结果为:

将的表达式带入 (5) 并整理得到如下的关系式:

上式表明各因素对铜陵市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力资源、城市发展、金融发展、市场需求、对外开放水平、相关产业支撑、交通运输、外商直接投资、政策因素、交易成本。

四、政策建议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战略已成为共识, 然而铜陵市作为规模较小的城市, 人力资源不足、城市和金融发展相对滞后, 这些都决定了它既不是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的地区, 也不是资金富余地区, 因此提高其产业集聚水平应该通过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来实现, 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又必须以一个和几个创新基础较好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 然后通过中心城市的科学技术扩散来带动铜陵市的技术水平的提升, 从而形成“吸收型”技术进步体系。

参考文献

[1]王 玮 方 红:FDI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创新, 2008.2

安徽广信集团铜陵化工有限公司 篇4

一、企业概况

安徽铜陵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采、选、冶一体的黄金生产联合企业,是安徽省内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是由原安徽省黄狮涝金矿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拥有的矿山是一个含金、银、铅、锌、硫等多金属的大型矿山。

二、项目由来

安徽铜陵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处理的金矿石中不仅含有金、银等贵金属,同时还含有品位较高的黄铁矿与褐铁矿,长期以来,由于硫、铁精矿的售价不高,未对这部分硫与褐铁矿资源进行有效回收,使该矿尾矿资源总体利用水平不高;目前企业所采资源1号矿体已逐渐枯竭,2号矿体将逐渐入选,2号矿体与1号矿体矿石性质有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矿石含硫高、含金低;企业为回收尾矿中的硫和铁资源,处理2号矿体的矿石,确定建设再选厂,其规模为1000t/d。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安徽铜陵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铜陵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铜陵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硫、金、铁)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发布的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7日内,就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向公众发布第一次公告。为此,现特向社会公布《安徽铜陵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硫、金、铁)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三、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项目名称:资源(硫、金、铁)综合利用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概况:本项目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对2#矿体的开采、尾矿开采、新建1000t/d规模选厂。项目厂址位于铜陵县大通镇金华村境内。

(4)项目 “三废”产生情况:矿山开采“三废”主要为井下涌水,矿石及废石堆场淋溶水;采矿废石;设备噪声和矿石运输交通噪声;尾砂开采及选厂雨季排出多余水,设备噪声和精、尾矿运输交通噪声,精矿和尾矿大风干燥天气扬尘,以及运输精矿和尾矿汽车尾气及扬尘。

(5)“三废”拟采取的防治措施:井下涌水沉淀后用于选矿补充水;矿石及废石淋溶水利用企业现有污水处理达标后外排;废石堆置于废石场中。尾砂开采及选厂雨季排出多余水,进入回水池,返回选厂使用;运输扬尘采取定期洒水降尘措施。

四、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名称

铜陵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人:许健

联系电话:***

五、承担项目环境评价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1)环评单位名称

铜陵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晋

联系电话:2615446 E-mail:tleiawj@163.com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1)您认为居住地环境质量如何?(2)您对居住地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什么?(3)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持何态度?(4)您认为该项目的建设是否合适?

(5)您认为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生态影响主要因素是什么?

(6)您对该项目还有那些其他的看法和建议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若需对铜陵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硫、金、铁)综合利用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请按上面公布的联系方式于2008年10月30日至2008年11月9日十个工作日内与铜陵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或铜陵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联系。

建设单位:铜陵金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环评单位:铜陵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安徽铜陵 篇5

由于一线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导致土地价格也是一路攀升, 而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小, 土地价格也自然较低, 于是开发商纷纷集中涌入三四线城市。与此同时, 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国10条”, 政府通过这一系列严厉的政策调控措施, 有效地抑制了一线城市房价增长的速度, 因此, 不受限购调控的三四线城市就容易成为它们的出口, 使得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将市场转向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

2 三四线城市商品房销售现状

从各地政府公布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数据简报中不难看出, 目前很多三四线城市存在新建商品房数量急剧上升、消化速度缓慢、商品房积压量较大的情况。根据调查报告显示, 近几年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屋供应集中, 随着商品房开发的越来越多, 导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失衡, 因此出现三四线城市商品房滞销甚至可能面临崩盘的危险也是市场发展过快的必然结果。

3 铜陵市商品房销售情况

单位:万平方米

根据《铜陵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数据简报》中显示, 2011年同比2010年全市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发放总面积增长92.91%, 全市商品房销售总面积增长3.43%, 全市商品房积压总面积增长4767.20%。由此可见, 2010年国务院“国10条”的出台对铜陵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 从表1中的数据不难看出, 在之后的2012年, 铜陵市商品房新建上市持续增长, 虽然销售面积也与之有一定的增长幅度, 但是积压面积仍然居于高位, 见表1与图1。

4 三四线城市商品房滞销影响因素

(1) 开发商缺乏系统的市场调查。进入任何市场之前都离不开系统缜密的市场调查, 房地产市场亦是如此。因此楼盘畅销依赖于大量真实准确的市场调研信息, 而不是靠以往经验或者主观臆断。其次在对宏观的市场行情了解的基础上, 还需要分析竞争对手, 比较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等。然而, 近年来部分开发企业盲目主观, 忽视中低档次, 不考虑开发选址的合理性、方便性, 往往不进行科学充分的市场调研, 就盲目的进入市场。[1]

(2) 地方政府过分放松政策。不得不承认的是相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 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财政收入也是极为有限的, 缺乏支柱型产业。地方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 于是在对房地产市场预期十分乐观的情况下, 放松政策、积极鼓励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几年, 各地城乡如雨后春笋般开发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在“房地产热”和利益机制的驱动下, 大家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蜂拥而上, 盖了不少商品房。[2]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但是在这些城市中有限的客户需求、市场需求和相对无限的土地供应, 构成了这些城市最大的风险。由于商品房大量积压, 给新兴的房地产企业带来严重的困难和压力, 同时这些资金基本上都是银行贷款, 也造成银行资金严重沉淀。[2]于是地方政府不得不做出发放购房补贴等一系列“救市”政策。

(3) 地方政府专注于城区扩张。注意留心不难发现, 原来的城乡结合处, 只要是土地稍微平整的地方基本都被开发变成了高楼, 甚至更远的地方也被规划为新城区。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但是面对供给量大增的商品房市场, 三四线城市仍然缺乏足够的消费者, 购房主体依然是本地刚好需要购房的人群。在城市的迅速扩张过程中, 商品房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因此导致商品房滞销也是情理之中的。

(4) 外来人口少, 城市人口外流。虽然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并且限购的情况下, 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曾经很有优势, 以至于不少在大城市上班的人, 都纷纷在邻近的小城市安家。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相对于一线城市而言, 三四线城市的房屋需求量要少得多, 即便需求群体包含了来自地级市本市市区原城市居民, 乡下农民进城, 但是带来的购房需求仍然是有限的, 同时也不能排除三四线城市人口外流对需求量的影响。由于就业资源匮乏, 无法吸引就业人口, 大量商品房建成以后, 只能成为“鬼城”, 不仅不能创造财政资金, 反而会成为财政的拖累。[3]

5 结论

事实上, 三四线城市商品房滞销危机, 往往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在如今严峻的形势下, 开发商在实际操作中, 应当整合力量统一协调各方面影响因素, 配合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救市”应适度, 要更多倚重法律和市场手段调控楼市。以“消化存量、严控增量”为主要方向在未来一定可以改变目前的状态, 使得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目前多地三四线城市出现商品房滞销, 房子越来越难卖的现象。本文以铜陵市为例, 结合该市商品房销售情况, 运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商品房滞销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三四线城市,商品房滞销,铜陵市,统计分析,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可人.商品房滞销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社会科学, 1996 (2) .

[2]曹鹏.商品房为何积压滞销[J].中国房地信息, 1998 (4) .

安徽铜陵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支持,绿色信贷

一、国内外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发展模式。目前, 欧、美、日等国家已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减缓气候危机及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英国于2003年首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 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立法形式促进实现《京都议定书》, 以遏制温室效应对经济环境及社会生活的破坏作用的国家;2005年美国就已经通过了《能源政策法》, 后又通过一系列如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等方面的法案;2007年欧盟各国达成“欧盟战略能源技术研究安排”;2008年日本通过技术改进、制度安排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等方式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 其重要计划是确立日本到2050年实现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60%至80%的远期目标。

中国对积极参与减缓全球气候及环境问题一直高度重视, 积极提出并通过一系列政策, 如1998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以及2002年的《京都议定书》, 2007年作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个提出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底在歌本哈根 (Copenhagen) 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做出重要承诺, 即实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到45%。部分省市已开展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试验和实践。2008年吉林省吉林市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 在低碳经济前景、投资、政策、制度等方面确立了吉林市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 绘制了有关《吉林市低碳经济路线图》, 成为中国第一个推动低碳概念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同年上海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也推进“低碳经济实践区”建设。2010年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及带动效应的深圳市获批成为我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广东省则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 以促进经济转型、节能减排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2013年深圳开启碳交易市场。

以上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验和实践说明, 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促进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地方低碳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实践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和全国循环经济“双试点”城市——铜陵市, 因铜立市, 属资源型城市, 但目前正面临着铜矿资源匮乏、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和升级, 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铜陵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 是助推新兴产业和谋划未来重要战略发展的动力, 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2009年作为入选第六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的铜陵市, 其低碳经济发展取决于碳金融的支持。

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1年铜陵市统计局统计公报计算整理

(一) 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指标定量分析

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 可通过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Kaya公式来进行具体分解并进行定量分析。Kaya公式最初是1989年由日本学者茅阳一 (Kaya Yoichi) 教授提出的碳排放估算模型, 该模型将碳排放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能源结构、技术等变量联系起来, 主要估算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为碳排放量;E为能源消费量;GDP/P为人均GDP;E/GDP为能源强度, 即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C/E为单位能源碳排放量, 即碳排放系数;P为人口。

通过上述模型, 可以结合GDP等相关数据, 对未来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量进行计量和测算, 从数量上表明其碳排放情况和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以铜陵市为例, 2011年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9.4亿元,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则为1.042吨标煤/万元。碳排放系数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推荐值为0.67、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IEEJ) 确定的参考值为0.68、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的参考值为0.69, 综合以上参考值, 相关碳排放系数取平均值可为0.68。以上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可得铜陵市2011年碳排放量为409.752万吨, 单位GDP碳排放量0.707吨/万元 (见表1) 。

基于模型测算的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指标来看, “十一五”以来, 铜陵市通过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生态城市建设, 坚决淘汰关闭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废气排放、粉尘污染较严重的落后产能, 实施了有色一冶鼓风炉关闭, 钢铁厂、焦化厂搬迁, 关停80%以上的小水泥厂, 关闭发电小机组等一系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三高”产能;另外, 通过强化节能预警调控和监察, 实行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 实施新亚星干熄焦等重大节能技术改造, 推动企业实施污染减排提标改造工程, 推动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重点排污企业达标排放等有效措施, 使得废气污染源得以有效控制, 实现了省政府下达的二氧化硫、碳排放削减量年度目标, 单位GDP碳排放从2005年超全国平均水平的1.958吨/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0.707吨/万元,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低碳经济发展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二) 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实践与挑战

从铜陵市实际情况来看, 金融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已逐步显现。铜陵市已有银行类金融机构10多家、有色集团财务公司1家、担保机构10多家以及20多家小额信贷公司, 多元化的金融组织架构已初步形成。同时, 以存贷款余额及上市公司流通股市值考查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存贷比、金融相关率等金融指标在安徽省居于前列, 经济金融化水平不断提高 (见表2) 。

从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指标和金融支持指标综合来看, 金融支持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以碳强度和金融相关率指标为例, 2005-2011年, 铜陵市金融相关率 (FIR) 由1.85上升至2.24, 从长期看, 基本呈逐渐走高态势, 而同期单位GDP排放指标则呈现逐年走低趋势, 尤其是2008年以来, 伴随FIR快速走高, 单位GDP排放指标也有加快降低的趋势 (见图1) 。以上表明, 金融资源在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持续增强, 金融支持与创新是低碳经济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应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的驱动作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而言, 在低碳技术研发、进行节能减排工程改造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投融资体系支撑, 但目前这一完整体系尚未形成。因受传统资源型城市的固化影响, 铜陵市信贷投放、股市融资等金融资源仍集中于高能耗、高排放行业, 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不足;另外, 由于低碳经济收益的长期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盈利性目标仍存在冲突, 从而使得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度不高、金融机构参与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不足;最后,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资本市场阶段性滞后、低碳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等制约因素仍与现阶段向低碳经济转型存在一定差距。

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1年铜陵市统计局统计公报计算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1年铜陵市统计局统计公报计算整理

以上表明, 铜陵市必须进一步明确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发展重点,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增加融资规模, 调整信贷结构, 提高投资效率, 推动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 坚定走低碳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铜陵市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与创新路径

从国际经验来看, 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自主创新, 淘汰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高的低端“三高”产能, 促进经济由“粗放”到“精细”, 由“高耗低效”到“低耗高效”, 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同时, 应加快建立全方位的创新型金融组织体系, 有效增加银行低碳信贷投入, 加大低碳资本市场融资, 多渠道创新产品和服务, 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金融支持和动力。

(一)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相关规划, 明确金融支持目标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增长模式, 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方面与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 铜陵市作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双试点”城市, 已率先在省内出台了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铜陵市低碳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意见等规划方案。为进一步明确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重大示范工程以及保障措施, 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围绕低碳经济总体规划, 进一步制定有关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 明确低碳产业定位和布局, 提出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统计和考核指标, 将低碳经济保障措施及金融支持纳入金融规划和相关支持保障计划, 明确低碳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目标和任务, 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推动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二) 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

铜陵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离不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而作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 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也为其带来更多的产品和业务机会。为此, 铜陵市政府、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绿色经济扶持政策, 建立激励机制, 加大考核力度, 促使信贷资金向低碳产业聚集。而商业银行总行等金融机构未来有必要借鉴和遵循赤道原则, 主动接纳赤道原则并演变为赤道银行,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则应加快完善低碳经济绿色信贷体系, 将低碳经济项目和企业作为未来信贷支持的重点, 加大对低碳经济的绿色信贷投放力度, 扩大低碳经济贷款规模, 在贷款条件等方面给予低碳产业以优惠, 创新低碳经济金融产品及服务, 增加对中小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相关行业及产品的融资及服务支持力度, 助推中小企业,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三) 推进低碳“资本市场”融资力度

铜陵市已有的6家上市公司多集中在有色、化工行业, 且2007年6月以来已无新的公司上市融资, 以上表明资本市场在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为此, 推进低碳“资本市场”融资力度, 政府及证券监管等有关部门可尝试为低碳节能减排企业建立公开发行和上市的“绿色通道”, 优先支持低碳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 简化审批程序, 优先支持符合低碳发展标准的企业和节能低碳建设项目发行“低碳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 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低碳金融债券”, 加大对节能减排、低碳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投入。另外, 还可以将能耗、污染和排放量标准作为公司上市、股票及债券发行中必须达到的强制性指标之一, 从而建立对已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低碳减排的硬约束机制。

(四) 开拓低碳经济民间金融及其他外部资金

民间金融一直以来被视为正规金融的一种有效补充, 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将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特别是在沿海城市, 如浙江温州等地区, 民间金融更是成为了很多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据央行有关报告推算, 中国民间融资规模超3万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6%。为满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应当开拓民间金融参与低碳经济融资与发展的渠道及有效机制, 通过完善相关法制环境、建立跟踪监测体系、开展风险教育等手段, 扶持和规范民间金融公开有序进入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 建立低碳经济多层次、多渠道融资与发展路径。同时, 地方政府部门也应通过地方性的政策倾斜、税收优惠及公益宣传等必要措施, 引导民间金融及其他包括风险投资、外资等外部资金进入本地区低碳企业和项目, 为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 2009 (3) .

[2]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低碳经济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金融扶持[J].金融纵横, 2010 (12) .

[3]巩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低碳”路径选择分析[J].科技与经济, 2010 (4) .

[4]王增武, 袁增霆.碳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创新[J].中国金融, 2009 (24) .

[5]张庆.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效果评价初探[J].中国市场, 2012 (52) .

[6]管乐.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方面研究[J].中国市场, 2013 (1) .

安徽铜陵 篇7

金山路小学学生为观摩教师进行了精彩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和三节趣味田径课例展示。大课间展示活动中,学生们运用少儿趣味田径软式器材,通过组合、团队协作创编游戏等方式,进行了合作跑、跨栏、投掷软式标枪等基本活动的练习。学生们在运动中玩、运动中动手、动脑,体验了运动的乐趣,收获了快乐,锻炼了身体,丰富了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在本次活动的趣味田径课例的展示中,金山路小学的教师及学生为观摩教师们展示了如何运用少儿趣味田径软式器材进行趣味跑、蹲踞式跳远等内容的课堂教学。教师们借助器材进行教学既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又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专家章碧玉介绍了少儿趣味田径软式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本次活动上,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青少部主任高永强介绍了少儿趣味田径活动的基本情况,他介绍到,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是由国际田联总部于2005年制订和发起的,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等发育特点,制订出来的一套以短跑、耐力跑、跳跃、投掷等田径基本项目为内容的活动游戏。该项目的特点在于将更多的趣味性融于田径运动中,通过对传统的田径项目进行系统的改造,如降低难度、简化竞赛规则、改变组织形式、提高适合的器械等方式来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其在享受快乐田径运动游戏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少儿田径趣味器材采用软式材料,如跨栏架是红黄蓝镶嵌的泡沫塑料,标枪是质地轻便的泡沫等,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系数,有利于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及课堂教学的开展。少儿趣味田径器材五彩缤纷、鲜亮醒目、造型新颖,搭配组合巧妙,拆卸方便,有利于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系统的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比赛方法。同时,通过举办少儿趣味运动会(少儿趣味运动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员运动会),且在比赛时,采用团队参与的形式,只计团队成绩,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组织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校级之间的比赛,实现了交流促进共同提升、增强体质的目的。

少儿趣味田径为学校体育提供了较好资源,实验学校的校长代表在交流时分享了开展少儿趣味田径的经验,提出创造性地将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之中,从普及、提高、兴趣培养三个层面进行具体的教学操作;在运动中学习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少儿趣味田径进入课堂,需要体育教师进行学习、研究,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上一篇:农业公共产品投资分析下一篇:农村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