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

2024-10-02

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精选8篇)

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 篇1

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必备技能, 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信息产业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 英语是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的一大语言障碍。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绝大多数为英文信息, 一些前沿性、实时性的知识和信息基本上是用英文发布的。所以对于非英语母语的人来说,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障碍不仅包括技术和技能方面的, 而且还包括语言方面的。由于各个学生间水平参差不齐, 阅读英文文献或多或少存在困难, 造成阅读速度慢, 效率不高。因此, 加强英语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能力, 对培养学习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尤为重要。

一、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过程及实质

1. 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过程

信息素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的获得及其广泛迁移, 经过不断的信息活动实践, 从而使它们得到不断综合和概括而实现的。这一形成过程, 从信息活动者的内因分析依赖于学生对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的掌握质量及其结构化、网络化和程序化水平, 依赖于信息活动者一般智力水平以及信息活动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控制。

首先, 学生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 这是构成信息素养能力的基本要素, 但它不等同于信息素养能力。其次, 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不断的整合, 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要素与原来的知识技能相互作用, 内化为结构化、网络化的信息知识技能结构, 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结构化、网络化水平是决定信息素养能力水平高低和发展程度的关键;再次, 在解决特定任务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运用一定的信息策略、方法, 以信息活动任务和问题类型为线索和中心, 将不同信息知识技能结构进行组块, 实现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方法、信息策略的融会贯通和高度网络化、系统化, 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程序化的信息活动经验结构, 这标志着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和状态。

2. 信息素养能力的实质

信息素养能力是在信息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学生运用科学的信息策略独立寻找、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和信息技能。任何信息活动都是在学生已有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策略的定向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 构成信息素养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基本技能和信息基本策略。前两者在后者的统整、导向下, 内化并结构化、网络化, 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 即构成了信息活动者的信息认知结构。也就是说, 信息素养能力不是空洞无物的心理官能, 也不是泛泛存在的一般信息能力, 它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 是实实在在的专门化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策略结构系统, 即所谓的信息认知结构和信息操作方法系统。

二、网络环境下的学校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网络自身就是一个生动丰富的课堂, 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 网络教学资源容量大、形式多, 并且运用效率高, 这就为任务性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源于西方的“建构主义理论” (constructive theory) 。建构主义理论是继行为主义理论之后的又一大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是研究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或者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

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学习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具有了新的特征。首先,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体现自我, 张扬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都想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时间, 学生通过分析自己哪方面有缺陷就补哪方面。同时, 网络交流不是面对面的, 还可以促使学生发展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观点。其次, 网络环境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网络学习的两种主要方法。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掌握知识,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和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可以共享信息和资源, 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对话、商讨和争论的方式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从而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最后, 网络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拓宽了渠道, 学生传统的学习主要来源于书本和课堂, 充其量就是同学间交流或课外读物, 网络的发达为学生的学习拓宽了渠道, 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快捷的传输媒介, 使得学生学习的渠道大大拓宽, 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三、利用网络英语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点建议

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课程的教学, 可以直观、科学、准确、快捷地传递大量信息,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捕捉、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1. 优化新课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英语教学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给学生一个可以自由自在飞翔的思维空间。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在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来传授知识, 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自身优势, 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知识内容, 要把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 从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 将抽象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或配合一些适当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英语学习资源

通过网络可获得许多有关的背景知识, 建立学生园地, 丰富学生生活, 提高学生素质,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由于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 教师在筛选、组织、传递学习资源方面的指导作用特别重要, 帮助学生如何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网络上有很多的信息垃圾, 确实增加了信息搜索的难度, 有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为了使指导更有效, 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引导的方法包括:根据网络提供的英语学习资源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并且校园网络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网上建设学生论坛, 供学生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进行巩固已学知识, 学习课外知识。学生也可自建板块,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设各种栏目, 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学生根据个人的潜力, 制订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的进度。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取个别化学习资源, 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当放慢或加快学习进程, 在网上访问本课程的教学主页, 预习、复习和巩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遇到疑难问题通过BBS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解决, 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查阅、处理学习资料, 他们相互帮助、协同作业, 达到了“资源共享, 集思广益”的最佳学习目的。

3. 建立比较开放的英语评价体系

以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书面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 忽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究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单一评价令天赋不一、志趣各异的学生高度统一发展方向和学习行为, 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没有个性。我们注意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情况, 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因境而异, 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 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运用网络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 促使此体系对教学环节的各方面全面开放。学生的综合评价成绩包括:课堂听写成绩+实验网站积分+考试成绩。实现网络英语教学的支撑是课件库、素材库、试题库和参考资料库提供者。

总之, 网络时代, 学校英语教育具有了新的形式和特征, 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供活动平台。信息素养能力是新世纪人们必备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技能, 我们必须不断努力, 不断探索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英语教学活动模式, 从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泊文.信息技术与课理整合应体现更完整意义的目标价值.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 (6) .

[2]李守京.学校英语教学改革呼唤观念更新.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3) .

[3]莫锦国.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在多媒体课件上的应用——兼介绍《学校英语》 (全新版) 综合教程课堂教学光盘.外语界, 2003 (6) .

[4]熊丽君.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4) .

[5]张华.基于网络的学校英语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2002 (4) .

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信息素养

[作者简介]侯丽萍(1968- ),女,山东东营人,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山东东营25709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67-02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和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意识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方面。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信息技术设备进行学习、研究和创新的必备条件,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非常重要。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角度,探索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具体途径,为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内涵

1.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一方面是指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另一方面是指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它因涵盖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一门综合技术。

2.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同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它应该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教学;二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培养能力。如果我们在整合过程中片面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仅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则并不能真正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应以英语课程目标为最根本出发点,以改善英语学习者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积极大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从敢用和想用这两个方面的素养着手,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愿望,激发他们不断关注信息技术、努力掌握信息技术、坚持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文字、声音、影像、视频等英语语言环境,通过模拟对话、情景对话的形式,进行听说读写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从而解决学习中学生英语信息意识相对滞后的问题。

(二)拓展英语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只满足于一本英语教材、一盒磁带、一台录音机的现状,教学资源比较匮乏,但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其浩瀚的网络英语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拓展英语课程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拓展英语课程资源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从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筛选、编辑有用的语言材料,建立教育信息和多媒体资源库,以便于英语教学。这样学生所读到的、所听到的不仅只是教材上的课文,而是与现实生活贴近、活生生的语言材料。同时,那些善于钻研、善于观察的学生也会对这些语言材料产生极大的兴趣,产生寻根溯源的愿望。这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介绍材料的出处及搜集材料的方法,以便于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布置相关的信息查询作业,督促学生完成查询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目的。

(三)运用因特网,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因特网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之一,如果仅知方法而不会运用,则与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整合”中强调的“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培养能力”的要求不符。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以一种自然的心态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1.运用搜索引擎,高效获取所需的信息。学生可以在网上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和浏览网页,获取相关的英语知识,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了解,甚至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某个专题进行初步的研究。搜索引擎专门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它使用特有的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加以归类,以帮助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常用的搜索引擎有Yahoo,Google,Excite等。百度也是常用的搜索工具之一,在输入关键词后,它会提供相应的网址供你选择,下面还有“相关搜索”,便于查找相关资料。如查找有关Abraham Lincoln的信息,输入关键词Abraham Lincoln后,会得到相关信息;在“相关搜索”中还会得到有关Lincoln简介、Lincoln Park以及Lincoln University等内容供你选择。运用搜索引擎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当然,运用搜索引擎获取所需信息的渠道还很多,需要学生在不断自主学习中去探索和总结。

2.利用网络拓展学习,提高信息分析运用能力。因特网上许多网站以英语学习的不同环节或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作为自己建网的依据,分别偏重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便于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主选择,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训练。如:“袁老师课堂(www.mryuan.net)”,主要用于语法教学。“21世纪英语听力(www.tingli.com)”,提供各方面的听力资料。通过“英语作文网(www.engessay.com)”,学生可以接受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等不同阶段的英语写作指导。练习阅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选择报纸杂志。在“英文锁定,精彩我来说!(www.icansay.com/new/)”学生不但可以读到难度不等的新闻文章,旁边还有Online Help对文章中出现的生词进行解释,帮助学习者扫清阅读中的障碍;“中国日报(www.chinadaily.com.cn)”“今日美国(www.usatoday.com)”“读者文摘(www.rd.com)”等,都可方便阅读新闻,使学生及时了解一些时事新闻,接受最现实鲜活的材料,使英语学习活动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克服传统课堂教学封闭性的弊端,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多彩的外部世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分析运用能力。

3.加强网络合作与交流,提高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网上的信息形态多样,不仅有文字,也有数据、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利用网络人们可以进行电子邮件通信、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活动,促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所有这些资源和功能对于英语教学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E-mail的方式发给周围的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或由大家共同讨论,这也是协同学习、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通过因特网,利用E-mail可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熟悉了技术,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工具去处理、搜寻、加工信息,并进行协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了解了有关语言的文化,就可以尝试着运用语言去理解、表达这种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使自己的信息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林,房荣.Internet与英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4).

[2]郭晓宁.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02(4).

[3]柯速约,梁春琳.论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整合[J].广西社会科学,2005(2).

[4]刘奇志,干国胜.信息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EB/OL].http://www.syddjy.cn/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1133,2004-11-17.

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 篇3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

1. 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 是指学生对以英语形式存在的网络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此类信息的获取、分析、传递、加工、评价、应用、创新等方面的能力[1]。核心问题是学生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将信息处理技能运用于英语专业信息问题解决和思维创新的综合能力。

2.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姚中平[2]、张利[3]、王燕[4]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5]等国内许多高校都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过调查分析;调研结果反映了几个共同问题: (1) 虽然大学生信息意识较强, 喜欢主动地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资料的意识薄弱。 (2) 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较差, 不了解馆藏信息, 不懂数据库检索方法。 (3) 大学生对电子阅览室的功能缺乏了解, 文献检索等相关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信息知识缺乏。 (4) 大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较强, 但抵制信息污染和克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较差, 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抄袭网络资料, 信息利用创新能力不高[6]。

3. 英语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

虽然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只在浙江海洋学院展开, 但该校是二本院校, 具有一定代表性。调查发现除了上述普遍存在的问题外, 英语专业学生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信息意识薄弱。理论上, 许多学生表示对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概念感到陌生。实践操作上, 不少学生表示知道图书馆有丰富的资源, 但利用率较低, 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如何去获取和搜集所需信息, 更谈不上对其获得的信息进行评价、筛选以及应用。 (2) 获取信息渠道有限。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是绝大多数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获得资料不但有限而且科学性不高。学校图书馆花巨资引入的电子资料库 (如万方数据库等) 利用率不容乐观, 更不用提获取信息的其他渠道。 (3) 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同多数高校一样, 我校也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由于课程教学时间短 (8周共16课时) , 教学出发点较低 (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制作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做准备, 而没把信息素质培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先决条件来设定教学目) , 教师学生重视程度低, 教学内容上只重视理论讲授、缺乏实践操作机会等原因, 课程收效甚微。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

针对上文所提到的现状, 我们进行了一次“在UTA辅助下的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设计”。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 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提升对信息特别是英语信息的辨别、收集和处理能力, 增加他们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 有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同时,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能力, 它的获得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此外, 本次课程设计一大亮点在于整个设计是在UTA辅助下进行的。我们给实验班级配备10名本专业高年级优秀学生作为助教。有助于将大班小班化, 班中的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关心和及时的帮助, 有助于提升课程设计的效果。

三、课程设计的展开

本次课程设计以浙江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09级B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 A班的学生为参照对象。B班同学共被分为10个小组, 每个小组配备一个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助教, 帮助小组成员完成指定任务并组织每一次的小组讨论活动。课程设计的展开是以《英语国家概况》这门课程为载体的。通过对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传统的上课之余, 每周布置一个话题, 先由学生独立搜寻相关信息, 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形成自己对话题的理解, 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 交流意见及搜寻信息的方式, 最后以辩论、演说或小论文等的形式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成果,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课程设计的开展时间为一个学期, 期间每个小组共进行10次小组讨论会议。小组会议过程中, 小组的每个成员都会就话题和信息处理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给出意见和建议, 并由助教做补充点评, 最后由大家一起讨论得出本次话题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总结。根据每周话题内容不同, 每次小组会议也会采取不同的形式, 迄今为止, 我们采用过演讲、辩论、演示、小组内部再分小组报告等形式。小组会议前, 助教会对每位组员的搜集的信息进行评价, 在小组会议时给予及时的反馈, 并在每次作业后对每位组员的培养情况进行记录, 建立学生电子档案。

四、课程设计的阶段性结果

为了解课程设计的开展成效, 便于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我们进行了一次阶段性的成果检测。课程设计的阶段性结果是通过一次对比实验获得的。

1. 实验设计:

(1) 开展形式:以个人为单位, 独立完成一篇给定主题的小论文。 (2) 论文题目:关于中英两国教育阶段的对比 (自取一个教育阶段进行对比分析) 。 (3) 开展对象:浙江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09级AB班全体同学。 (4) 论文要求:根据题目, 写篇250字左右的小论文 (要求英文表述) ;可运用各种途径搜索相关资料, 引用时需注明相关出处;完成时间:一周。 (5) 实验目的:了解信息素养状况, 检测课程设计的开展效果。 (6) 评价标准:从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整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评价。

2. 实验的直观结果。

优秀:A班8人, 13%;B班 (课程设计实施对象) 18人, 30%。良好:A班18人, 30%;B班5人, 42%。合格:A班24人, 40%;B班15人, 25%。不合格:A班10人, 17%;B班2人, 3%。

3. 实验结果。

(1) 信息搜集能力, 从信息搜集的渠道看:A班同学搜集的信息基本来源于搜索网站, 有部分同学的资料来源于网友的文章, 权威性不强。另外, 搜索的资料多数为中文文章, 后经翻译运用于自己的文章中。B班同学搜集的信息来源较为宽广, 除了常规性网站外, 还利用图书馆的外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搜索相关论文资料, 还有对书籍资料的运用。从信息内容的丰富程度看:从最终形成的论文稿中不难发现, 对于中英教育阶段的对比, A班的多数同学只罗列1~2点的差异性并对其进行分析, 只有极个别同学列出3点以上;而B班同学平均能罗列出4点差异性, 相当一部分同学还分析了中英教育的相同性。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丰富性的最直观的体现。从资料的相关度看:两个班级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按照中英教育阶段的对比这一主题进行资料的搜寻, 资料相关度较高, AB两班的相差度不大, 唯一明显的差别在于A班的部分同学由于审题的偏失, 没有对某一教育阶段进行对比, 而对两国整体的教育进行系统的对比, 造成了对比点比较分散。 (2) 信息分析整合能力, 通过分析论文, 不难发现, 在对信息的分析、删选、重新组合为自己所用的能力上, 没有经过训练的A班同学显得较为薄弱。 (3) 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AB两班为平行班级, 两班同学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不应存在太大的差异。但根据我们的分析结果, 两者在这一点上存在一定差异, 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内容三个方面。如A班高级词汇出现频率相对较低, 用词错误的较多语法错误, 这点反映了配备助教的实验对象的个体受到了充分的重视, 因而学习态度也更为认真。

五、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毫无疑问,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以后高校教学中势在必行。通过本次课程设计, 我们总结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希望能对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所帮助。 (1) 学校应努力配合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学校可以开展一些讲座等活动, 通过宣传、教育及培训, 帮助学生更深地了解什么是信息素养及其重要性, 提升学生信息意识。此外, 学校要加强自身的硬件设施的建设, 拓宽信息渠道和来源, 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学校应合理安排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多数高校都企图通过在大学二、三年级开设《文献检索》这门选修课来完成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任务。然而, 列为选修课会降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度, 而在大二、大三选修这门课又延迟了培养时间。在教学方式上, 机械的传授理论知识或单纯的由教师演示操作并不利于学生的信息能力的发展。因此, 我们建议学校可以将《文献检索》与专业课相结合作为必修课, 在学生一进大学就进行学习, 并将学习培养过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作为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 并注重实践操作, 定能让学生的信息能力得到切实的发展[5]。

当然,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决不是仅仅取决于以上两点意见和建议, 还需要我们对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进行深刻思考和研究。同时, 越来越多的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研究也反映出在中国整个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探索出适合当代大学生发展的信息素养培养方式和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张慧欣.从“信息素养”角度探索应用写作教学的新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4) .

[2]姚中平, 盛雯静.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 2010, (4)

[3]王燕.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4) .

[4]张利, 等.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培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2) .

[5]海永雯.电子阅览室——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课堂[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5) .

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 篇4

1 网络英语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

信息素养划分为三个层面:文化素养、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际上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专业知识, 培养规范的信息意识, 能够熟练的操作信息技术, 并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

1.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适应英语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改革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在当下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有机融合成为教学现代化的一大亮点,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热点。无论是初中英语课程, 还是高中课程, 亦或者是大学英语课程, 网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频率越发频繁。我国当前的教学目标指出:“鼓励学生主动扩展和利用学习资源, 从多渠道获取信息”“能有效利用网络等多种教育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 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一定的整理、归纳、分析。”在新课改中也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现如今网络英语教学环境下的重中之重。

1.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现如今, 随着英语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是外语学习和使用的重要工具, 信息技术和外语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一大趋势。研究发现, 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的成绩更加出众, 原因在于其学习主动性较高, 更乐于学习新的知识, 由于其知道如何获取信息, 以及懂得如何辨认信息的好坏, 所以懂得如何让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情况服务, 如何高效的利用信息资源。英语教学者不能存在这样的误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能。一旦有这种想法, 那么, 部分英语教学工作者就会觉得自己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越俎代庖, 相反,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在为外语教学服务, 能够极大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是当前学生素养提高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网络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要工具。学生们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要与当前的新形势相契合, 满足社会与未来工作企业的要求, 那么必然要对信息素养予以提高, 从信息技术角度对对自身的素质进行要求, 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其所学习的专业必然要与网络相连接, 让自身的英语能力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发展, 充分展示英语的应用作用。网络同时也使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 将信息应用与英语相结合, 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沟通的窗口, 为学生们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方便条件。

2 网络英语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网络英语教学环境下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当前网络教育以及英语教育所需要关注的重要工作内容。其是英语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的优化, 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和方法, 为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加优化的途径。教师寻找最佳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策略应当成为当前教师进行网络英语教学的首要工作。

2.1 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社会、家庭的英语信息环境

学生所处的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 教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更要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社会、家庭的英语信息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注重校园英语信息环境的建设。首先, 校园的管理层要对其引起高度重视, 可以通过将影视资料、歌曲等放于教学网络中进行播放的方式, 方便学生的学习和应用, 同时, 也让教师摆脱了传统音响设备的束缚。其次, 教师可以将最新的国际新闻或者名人演讲的音频引入到网络教学中,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感受名人的魅力, 感知当前的国家时事。最后, 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相关资源的搜索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2.2 不断加强英语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教师在课堂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某位高级英语教师曾经定义优秀英语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扎实厚重的语言专业知识、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缺少, 会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缺乏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 不仅无法获取最新的语言教学、科研信息, 而且还对制作教学软件产生影响, 比如PPT的制作, 这样即使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也没有办法把教科书上古板单调的知识点“讲活”。对此, 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 教师要在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 促使他们深刻的意识到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的巨大作用;其次, 学校要组织对英语教师进行职前和职后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训, 掌握并且熟练操作计算机网络的操作技能;最后, 加强对学校硬软件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更新和配置。

2.3 提高学生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学生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 教师在进行网络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首先, 教师要对当前的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现状有所掌握,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其次, 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 要刻意给学生尽量多的布置一些“实践操作”的作业, 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进行英语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 也让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过程, 达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 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联网互动, 在互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的应用, 也让学生在互动中增加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

3 结语

新时期的英语教师要勇担重任, 在网络英语教学环境下, 做到学科教学和信息化的整合, 促使自身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网络英语学习能力, 有力促进我国网络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小强, 耿丽梅.浅谈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环境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 (2) :124-125.

[2]罗国太.网络信息环境下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11) :84-86.

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 篇5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但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复杂性等特点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出发,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其次,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

1.小学生有其自身的年龄特征,应科学教学。小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期,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形成、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口语能力的锻炼有重大的影响。7~9岁的阶段的儿童善于动手、模仿和观察,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发音要领,然后去模仿发音,打好发音的基础,同时,通过对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的认识进而接触一定量的词汇,从而形成拼读意识,养成拼读习惯,积累词汇,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10~12岁阶段的学生英语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教师应注重学生多文本的趣味性的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热情,扩大词汇量,积累更多的知识,同时学生在阅读翻译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之前没有掌握的词汇,陌生词汇的猜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因此,教师只有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期,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完成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2.小学英语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既要注重其人文性,又要兼顾其工具性,做到二者兼顾,不可偏废。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善于模仿、表现欲强等特点,课堂上,应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试听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如模拟小记者、英语美文朗诵比赛、讲英文小故事、英文歌曲最佳歌手等活动;课外,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锻炼口语的机会,例如,英语角与外教的交流,户外英语体验活动、CCTV英语演讲比赛,小主持人等各种机会,达到激发兴趣、形成语感、提高交流能力的目标。

二、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结构体系

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结构体系包括信息敏感性、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的整合能力五个方面。

1.信息敏感性。信息化时代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但也鱼目混杂,小学英语处于义务教育基础性阶段,教师是教育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积极信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能够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时筛选合理、有效的英语教育资源,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教师的自我教育是职业技能成长的根本性因素,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关注国内外发展动态,不断充实自己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在掌握丰富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利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2.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小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信息学的基本知识、信源的获取和信息工具的操作要求。为了更好地将信息化手段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需做到: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应对信息的内涵、作用、性质、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其次,小学英语教师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如计算机基本的工作原理、各种教学软件的操作与维护、简单教学游戏的开发等。最后,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评价意识,通过对多媒体信息化手段与英语教学的总结反思,发掘其优点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部分,包括对信息的洞察、筛选和加工。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网络检索工具、办公软件、邮件、班级博客、微信、QQ等形式及时搜集一手信息,并与学生进行课内外的英语学习互动,将英语融入生活,学以致用,不断开发、创造课程资源,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进行小学英语教学。

4.信息道德。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上出现各种病毒、色情信息、黑客袭击、非法复制的现象,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在筛选信息资源时,以良好的信息职业道德为准绳,具有辨别健康与不健康、有用与无用信息的能力,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不传播消极负面的信息及病毒,保持对社会及他人高度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5.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的整合能力。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育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树立学习自信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参与度,在英语课堂活跃的气氛中,轻松掌握英语知识,大胆用英语交流,在沟通中巩固英语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原本单调、静态的字词用声音、图像、视频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进行趣味性教学,综合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知识建立有意义的、实质性的联系,从而进行探索学习,由传统被动的“填鸭式”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的“生成性”学习,例如,教师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对英语较为陌生,为了创设合适的语言环境,教师通过播放关于tomato的视频和发音,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单词进行拆分记忆,即“to”“ma”“to”。

三、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探讨

1.政府方面的职责。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小学英语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加强对我国教师行业的重视,提高教师行业的认可度和社会地位,适当地加大对信息技术投资,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多地给予学校资金支持,以采购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等。

2.学校方面的职责。学校是教育的实施基地,也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学校应充分认识信息化这个趋势,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尽其所能地完善学校的各种信息化设备,给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校方应合理利用政府的行政拨款,加大信息设备的投入力度,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如建设完善的校园网、加强学校信息中心建设、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设、利用校本培训提升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等措施。

3.教师方面的职责。(1)加强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首先,教师要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其次,信息能力是小学英语学科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前提,只有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整合”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论,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自我学习活动。(2)提升课件质量。小学生对初次接触英语感觉陌生,加上我国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和小学生思维直观性等特点,学生直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多媒体技术知识,遵循简单、实用、趣味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件制作,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情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轻松、活泼的语言环境中克服对英语的生疏感和恐惧感,灵活地运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语言的实用功能。(3)加强与其他教师交流。利用教育博客。目前,教育博客已经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这种方式真正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促进了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师之间也利用这一网络平台,互相交流、阅读博客,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英语教研室内部的交流。大多数的小学都成立了英语教研室,英语教师会在一起办公、备课,由于性别、年龄、阅历、教育背景的差异导致教师间的信息素养的不同,因此,英语教师之间应加强相互交流、探讨与合作,相互学习,借人之长,补己之短。校际之间的交流。由于经济发展、地理位置、教育政策、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学校的英语教师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不同学校的英语教师之间要加强学习、交流、互相观摩,实现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加强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学科的整合、综合性趋势加强,小学英语教师仅有的专业知识是无法满足小学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进行自我教育,完善自己。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不断地将英语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提高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度,这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摘要:小学英语学段有着不同于中学学段的特点,这个学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呈现出直观、形象的特点,且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不仅可以呈现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场景,拉近学生与英语的距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英语的沟通功能,共同创设有生命的英语课堂。但由于目前小学英语教师缺乏足够的信息敏感性、信息知识和能力,导致教学过程中英语学科特点体现不充分、教学课件质量不高、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得不到尊重等问题。为此,本文将从国家、学校和教师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红霞.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J].学理论,2011,(11).

[2]童俊杰.对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1).

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 篇6

一、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具备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是每位大学生都应当具备的素质。信息素养不仅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还关系到学生所学专业能否顺利掌握、灵活应用,更关系学生未来能否适应快节奏的信息社会。

(一)高职教育的要求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艰难的专业,艰难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专业需要理论知识过硬,能够发现并分析财务问题。这样的要求与本科专业要求一致,因此,这个专业很难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这个专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很难与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竞争。据课题组调研显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的5年内,仅有0.9%的学生能够接触简单的财务分析工作,大部分学生都是从事出纳或记账工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高职院校加大教育力度、专业建设,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素质教育,才能有助于高职学生个体发展、有助于时代进步。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要求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艰难的第二个体现是:很多人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就是会计专业,因此,在人才招聘时财务管理专业毫无优势。其实,财务管理专业更注重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就是信息素养。因此,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必须把信息素养教育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信息素养。只有这样,财务管理专业才是与会计专业不同的,才能体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优越性。

(三)时代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如果不具备信息素养必然被时代淘汰。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使用信息化平台作为工作平台,网络作为传递信息渠道。信息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信息化的高技能人才,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只有具备信息素养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良好的事业素养;只有具备信息素养的学生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需要;只有具备信息素养的学生才能完成信息时代交给他们的任务。

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

信息素质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知识信息资源的能力,是现代人才在信息环境下获取、加工和利用知识信息必要的技能。在此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制定了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该目标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的获取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必要能力,只有在具备足够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后续的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信息获取是一种能力,需要高校教师不断钻研教育手段与方法,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渗透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锐度。

(二)培养学生信息加工能力

在获取原始信息的基础上,需要学生学会把原始信息整合、整理,这就是信息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去掉不需要的原始信息,对有用的信息进行重新排列整理。这种信息加工能力需要学生长期积累,避免误删、错删,导致后续分析数据的错误。在高职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入相关企业实例,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三)培养学生信息分析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有一门必修课程为《财务分析》,该课程就是针对于信息分析能力的提升而设计的。但是,很多老师在这门课程的讲授中,仅仅是按照教材讲解相关的指标、公式,没有达到最初设置该课程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信息应用能力

信息应用能力是高职区别于本科院校最主要的内容,也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区别于会计专业学生最主要的内容,可见,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掌握该项技能是非常重要的。高职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出具有信息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时刻洞察企业财务形势并应用到实际过程中。

三、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育工作者明确培养内容,循序渐进的促使学生从最初的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到毕业时的信息素养素质,由被动变为主动。

(一)信息意识

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信息意识是指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信息的敏感度,能够在大数据环境中捕捉到企业有用的财务信息,具有分析信息的自觉性,包括财务信息获取意识、财务信息重组分析意识、财务信息传递意识及财务信息更新意识等,树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意识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信息观念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信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信息观念。观念是看法与态度,信息观念是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对财务信息的认识与态度。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渗透财务信息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获取正确的财务信息是财务工作者的使命和工作的前提。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才能正确开展后续的财务行为。

(三)信息能力

能力是在不断的财务行为中培养、提高的,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需要不断进行财务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认知、获取、加工、传递财务信息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良教学方法,把学生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而不仅以分数的考评作为首要内容。

(四)信息道德

道德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财务人员出现财务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原因大多是受到经济的诱惑。在利益面前,很多财务人员违背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制造虚假信息,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行业走正道才是硬道理,走正道才能长久的发展,讲道德诚信才是根本。因此,高职教育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后续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策略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好的策略可以促使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就算职业技能掌握的再好也不是高校培养的对象,更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高职业能力但缺乏职业道德的学生更容易成为社会的危害,这种高技能、低人品的学生是我们高职教育需要抵制的,因此,高职财务管理专业需要把职业道德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使学生坚定职业道德信念,牢记财务人员的初衷,做具有高道德、高技能、高素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二)开展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课程

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课程,进行跨专业、跨岗位综合实训,帮助学生体会信息在财务工作中的重要性。该实践课程把成本高昂的社会实践转变为在校的体验式情境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反复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素养教育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仅仅依靠某一门课程,不能全面、深刻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需要高职院校把信息素养教育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整合,在各门课程中渗透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技术、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等紧密结合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形成信息素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具有信息素养的老师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的信息主动性。在信息时代,高校也需要对教师提出一系列要求,只有教师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与信息素养。加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是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出发点。

(五)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力度

校企合作能够帮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企业,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校中的信息教育内容真实的体现在企业中。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任何课程中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模拟,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在毕业前接触到真实的企业,把在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在校企合作方充分应用。作为高校,加大校企合作建设力度能保证学生能够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得到真正的锻炼,而不是形式、名义上的校企合作。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院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营造信息教育氛围,在信息时代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侯晓靖.浅议会计专业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4).

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 篇7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而来,对其进行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最初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译考斯基(Paul·T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目前,普遍认可的“信息素养”的定义是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发表的信息素养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即信息素养是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一开放学院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教育离不开坚实的信息教育,开放学院英语的教师既要考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教授语言,还要考虑如何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通过信息能力带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选择决策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目前,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教学资源形式单调

配备了多媒体网络教室之后,教室里教具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和粉笔,教学工具实现了多样化。然而,多数英语教师并未从思想上实现根本地转变,只是把黑板换成了计算机,部分教师不能灵活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所授内容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弱,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或将其讲述的一部分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教师在整个教学实践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学生的注意力机械地集中在投影屏幕上,观赏图片,聆听声音,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师生间缺乏互动和情感交流,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创造性利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网络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供无限的信息资源,巨大的语料库为外语教学提供生动而鲜活的素材。但多数教师整合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没能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只是简单地获取和堆砌相关材料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变得乏味枯燥,缺乏新意。因此,应该考虑到网络资源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培训和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是否能营造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

3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贯彻

教师只注重媒体技术的学习,忽视自身素养的提升。信息化教学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在实际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各种教学媒体技术的学习,并没有真正将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融入实际的教学中去,更不用提教师内在价值、人格魅力的修养了。

4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中过于依赖媒体技术的应用

大部分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媒体传递教学信息。一味宣传和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设备,简单地以教学中出现的现代教育媒体形式、数量的多少来评判是否是信息化教学或者信息化教学的好坏,然而这些现代教育媒体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包装。

二开放学院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有效路径

1定期开展对开放学院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

首先,要改变部分参加过培训教师的意识,不要错误地认为经过培训能够掌握计算机技术,就能有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对教师应进行整合式信息技术培训,这种培训强调信息技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突出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培训重点是技术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整合,而不是技术本身。

其次,通过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总结出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信息与交流技术,如利用Google等检索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通过一些专题性教学资源网站或在线语料库获取有用的英语教学资源。此外,常用软件的操作,如: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压缩和解压缩、迅雷、常用查杀病毒软件的安装、上传下载电子邮件等。除了运用常见的软件外,还要掌握使用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保存和备份教学资源的能力,利用QQ、MSN、BBS、博客、公共邮箱共享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能力。

2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要尽可能创造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的机会,教师要学会转换角色,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和创造性,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实现“人机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是当代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教师由原来的知识讲授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原来被动的听者转变成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3强化考评,以评促用

每年对高校英语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考评,目的是发挥提高信息素养的实际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应注重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建立考核标准和机制,对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组织开展实际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使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4提高教学技能

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以往的教学活动大都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学主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然而,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只掌握知识的学生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要求。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已成为全世界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

5提高软件资源的质量

注重教师软件技术的提高。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资源已经具备,但与其相适应的软件资源相当匮乏,软件资源已成为今后信息化教学发展的一大瓶颈。下一步要加强学校软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优秀教师进行与自己教学相匹配软件资源的开发,以达到教师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善和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大学英语教学创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但这一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把整合错误地理解为信息的混合,使授课缺乏侧重点,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机械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忽视学生的参与作用。同时,我们应该做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要盲目地忽略原有的技术、设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我们要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优势,使英语教育与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充分整合,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晓菲.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J].考试周刊, 2009, (44) :84.

[2]何克抗.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J].四川教育, 2001, (1) :43.

[3]夏海萍.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科技纵横, 2006, (3) :19.

[4]陆桂晶.网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0) :115.

[5]张丽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4) :34.

[6]郭强.论信息时代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J].韶关学院学报, 2004 (10) .

[7]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8]秦美娟, 何广铿.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探讨[J].外语界, 2009, (5) .

[9]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英语信息素养培养管理 篇8

一、信息素养的含义

“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的保罗·轲斯基在1962年首先总结出来的。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获得评估和使用的信息, 包括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心理、信息观念等。信息素养是人类综合素质之一, 是人类适应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必备的前提。信息素养不仅要求人们要熟练应用信息技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 合理在生活中应用信息, 而且要求人们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能独立学习, 会正确判断, 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二、信息素养的养成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实现学生信息素养养成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这一课程主要教给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养成在信息社会生存与发展应该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我国年青一代要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生存, 必须要有能够应对信息社会挑战的能力。

学生对信息素养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 我们应该在实际教学中营造氛围, 让学生有意无意地接受信息素养的教育。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1. 利用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我国计划生育成果斐然, 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 但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许多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独享主义的毛病, 这些毛病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信息高度发展的社会,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我们需要合作精神, 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 这也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教材, 帮助学生改掉身上的毛病, 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例如在《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这一章中, 教学内容是要求以班级制作网站, 宣传我国传统智力玩具———九连环, 学习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信息发布与交流等知识。要完成这一任务用到Frontpage2000、Word、Photoshop、QQ等多个软件, 同时涉及的知识点很多, 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 个人很难完成。笔者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 让他们自由组合, 分工完成对应工作。从选题立意、设计规划、素材选择、开发制作到最后的调试、发布, 各阶段由不同的人负责, 最后通过共同协作完成了一个网站的制作。整个过程体现了协作的精神, 作品完成了, 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2. 在传授信息知识技能的同时, 加强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双面的。比如,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有用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大量黄色、暴力、反国家、反党、反人类的信息如幽灵般出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防不胜防, 这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了产生不良的影响。由此可见, 一定要加强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 从而让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变得更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3. 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后的课程内容有了相当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教材“量大、面广”的特点。以前的教材主要采用“教师演示, 学生跟着操作”的教学方式。新课改后变化相当大, 要求学生会自主学习, 能利用平时学过的知识, 对新知识进行拓展。例如高一教材中的《表格信息加工》的章节内容里, 需要用到微软的电子表格工具Excel, 这与学生以前学过的Word软件有很多相似之处, 同属于微软公司开发的Office办公软件, 不仅外观、菜单结构、版面设计相似, 而且很多功能都是相通的, 所以教材对它基本操作方面的介绍就简化了。但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大部分学生只要在课堂上点拨一下就懂了, 但有些学生平时很少接触电脑, 很难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既不能把所有小而琐碎的知识全部讲授, 又不能点到即止。这时就要求学生用“主动学习”的方式学习这章内容了, 在学习书本上某个知识点时, 能自主学习到与之相关的知识。

上一篇:化学水处理设施下一篇:先秦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