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精选12篇)
先秦诸子 篇1
摘要:在《先秦诸子选读》的实际教学中, 教师都面临着很多困惑, 到底是按照文言文的一般教法精讲呢?还是注重研究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呢?笔者尝试从学习诸子散文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学与国学传承、开设课程方式几个角度谈谈如何教《先秦诸子散文》选修课。
关键词:国学,诸子散文,重要意义,语文教学与国学传承,开设方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设计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人教版教材设置了一门选修课, 就是《先秦诸子散文》。笔者重新审视这门选修课, 重新审视学生, 重新审视当下, 更觉得责任在肩。
1 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意义
时代发展至今, 国学热又兴起了。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时代需求, 二是他国影响。而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 出现了许多学派, 他们的论著承载着中华文化精神, 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高中时期恰恰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他们需要汲取很多精神营养。然而学生们对诸子百家知之甚少, 或许只知孔子老子之名, 而对于其为什么成为圣人, 为什么得到人们尊崇, 他们有什么样的思想却一无所知。所以我们总感叹这一批学生孤陋寡闻、内容浮浅、精神匮乏。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 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语文教学与国学传承
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 确实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作为语文教师, 在课堂上如何渗透国学教育?方法很多, 可以利用教材, 传承经典;可以讨论碰撞, 体悟思想;可以写作评论, 引领提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国学经典的滋养中修身养性, 涵养思想。
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韩非子的法制, 先秦思想家们从探讨治国治民的理论, 到探索宇宙人类的起源, 对世界、社会和人生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利用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 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人或事, 学生自会反思自己的言行, 积淀文化素养, 提升人生境界。由此, 语文课堂也会因传统文化而显得底蕴深厚, 因国学经典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3 开设课程方式
利用语文课传承国学与传统文化的方法很多, 如:课前演讲、诵读经典篇目、经典研读、读书报告会等。针对《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课, 笔者来谈谈这方面的尝试。
3.1 课程设置基本流程
(1) 认定篇目: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派别一个代表人物的一篇文章, 不能重复。具体来说, 就是让学生从先秦诸子各学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中, 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或是片段, 进行阅读探究。
(2) 阅读成稿:每个同学阅读小组选择篇目, 并独立成稿。稿件包括4个部分。
(1) 原文选段。 (2) 选段解析。 (3) 重点词语。 (4) 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帮助, 推荐参考资料——课后相关链接、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哲学智慧》、鲍鹏山写的《寂寞圣哲》《〈论语〉导读》《诸子百家新读》、李泽厚、易中天的作品等。
(3) 小组研讨:小组内部交流, 选出一个优秀代表参加班级汇报活动。
(4) 班级汇报:小组代表发言,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其他学生补充。
(5) 读书论文:在所有小组结束后, 做专题论文, 学生在几个论题中任选, 论题: (1) 比较孔子与孟子; (2) 论老子的管理思想; (3) 荀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4) 墨子——中国最伟大的民生思想家; (5)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3.2 流程设置基本思想
(1) 大胆放手, 让学生讲习。选修课就要大胆放开, 让学生自己去开创道路。《先秦诸子散文》在字面上是文言文, 相对其他的选修内容来说是比较难的。但是, 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读还是可以做到的, 即使有比较难的句子, 课文下面也有注释。
(2) 拓展阅读, 推荐课外名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百家讲坛”栏目, 还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阅读书目, 就像有关《论语》解读就有不同的版本, 比如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 侧重从美学角度解读孔子的观点,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是从道、佛的角度阐发《论语》的内涵。对选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 从而丰富课堂内容, 大大提高学生阅读、比较、权衡的能力。
(3) 小组为主, 交流思想火花。小组内部交流, 学生之间可以有补充, 有质疑, 有碰撞。就像对于孔子和孟子, 在现代的背景之下, 我们是应该有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当责任的精神, 还是应该像孟子所说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可以说这两种观点都不错, 就看你从哪个角度来阐述了。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汇报中, 思想得以交流, 智慧得以碰撞。
(4) 议论成文, 提升思想境界。首先, 每个同学都要先写一篇小文章, 对所在小组负责篇目之诸子思想现实意义进行阐述, 字数不限;然后, 在各个小组都汇报完毕之后, 在基本了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思想的基础上, 写一篇论文。目的是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思想境界。
附学生作品 (《墨子·兼爱》选段练笔) 如下。
墨子认为世乱的根源是什么呢?他认为是一种自私的爱, 即自爱而不相爱。如果每个人都只是爱自己而不去爱别人的话, 那么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 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 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 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因此, 人人都应当做到“兼相爱”, 如此才能“交相利”。
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 为何像小悦悦这样的事件会发生呢?我想正是由于现今的人更多都是自爱而非兼爱。匆匆经过装作没看到的人, 都是害怕惹上麻烦, 但如果他们懂得兼爱, 这个世界就不是一个看上去如此冷漠的世界。这恰恰就是兼爱对当今社会的含义。所以我想, 推行墨子兼爱的思想是应该的, 必不可少的;墨子的兼爱, 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人人都活在一个大家庭中, 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 岂不美哉妙哉?
兼爱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想与生活贴得最近的就是日常与他人的交往了。现在我们还是学生, 生活在一个集体里, 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 有着爱与不爱他人的权利 (这里的爱指的是正常的关心与爱护) 。我希望大家设想一下,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只爱自己, 就从简单的方面来说, 这个教室, 是不是就会一片狼藉?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脚下的地方干净, 那么那些公共地方是不是就会无人清扫了?
窃以为:兼爱这件事情要做到并不难, 只要每个人都改变自己的想法, 改变自己的心态。尝试着去爱别人, 心里要装着别人而不都是自己。久而久之, 这个集体, 这个社会, 这个世界, 都将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总而言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今天我们没有必要苛求学生这样去做, 毕竟时代早已发生了巨变。但学习先秦诸子散文还是必要的, 它承载着为人立身之道, 它蕴育着中华传统文化, 它涵育着民族精神与品格。
经过实践, 《先秦诸子散文》选修课的学习获得了成功, 学生获益匪浅, 并由此打开了“心向诸子”之路。感之, 乐之, 慰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吾将为国学的复兴之路奉上自己的赤子之心。
参考文献
[1]王贵云.在阅读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 2016 (3) :34-36.
[2]张勇.坐而论道, 不如勤勉躬行[J].中学语文教学, 2016 (5) :81-84.
[3]西安市航天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策略研究[Z].
先秦诸子 篇2
漆园丁
内容提要
老子与《老子》的概况,孔子与《论语》的 概况,墨子与《墨子》的概况,孟子与《孟子》的概况。《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核心思想的区别。《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文 风的区别。诸子语录体具有一定的共性,发展过程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形式,但已呈现为具有对立情绪和说服性质的论辩文,形成独特 的论辩风格
关 键 词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无为
仁爱
兼爱
仁政
语录
论辩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政权、文化下移,出现百家争鸣。《老子》的深邃,《论语》的雍容,《墨子》的质朴,《孟子》的雄辩,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老子与《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代,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是道家经典,亦称《道德经》,凡81章,5000字。相传为老聃所著,实出于战国时 期,内容基本是老子的思想。世传《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 门郭店出土的《老子》被认为是最早的版本。《老子》较早的重要注本是三国魏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自汉魏以来,注释《老子》之多,仅次于《论语》。今人 陈鼓应有《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的思想。首次阐述“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是人类社所必须遵循的准 则。概括出最高实体的道,对前人是一个突破,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进步。阐释虚玄模糊,没有区分精神和物质,导致后世学者向唯物和唯心两端发展。其朴素辩 证法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具有相对性。万物归结于矛盾的两极,相辅相成。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祸福相倚,正复为奇。柔弱胜刚强,以消极退避的表象掩 盖积极进取的实质。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反映了战乱中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揭露和抨击当权者的残酷剥削,具有强烈的批 判精神。
《老子》的文风。《老子》,文章简洁精练,寓理于形,情思深邃。文体属于语录体,没有对话的痕 迹,只述论点,略去论据,适应采用整齐的句式说理。韵散结合,某些章节全用韵语,大多随文成韵,并无一定程式,但音调和谐,富于节奏感,呈现为形式精美的 哲理诗。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语句凝练,精警深邃,善于对复杂事物作抽象的概括,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格言的特 性,警句广为流传。
第二节
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孔子的祖先为宋国贵族,出生于鲁国,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吏,曾任鲁国的中都 宰、司空和司寇,短期行摄相事。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主张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始终不得用事之机。暮年回到鲁国,整理过《诗》、《书》、《礼》、《乐》、《易》等,根据鲁国的史料修订《春秋》。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见《史记·孔子世 家》。
《论语》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后为儒家 经典。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种版本。《古论语》和《齐论语》失传,流传至今的《论语》凡20篇500余章,是经过融合的《鲁论 语》。《论语》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用三国魏人何晏集解,宋代邢昺疏。宋代朱熹《四书集注》有《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父子有《论 语正义》,今人杨伯峻有《论语译注》。《论语》的思想。核心思想是“仁”,仁是由家庭关系出发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仁由礼和乐相辅相 成,礼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乐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教育思想:首开私学,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文艺思想:重视文艺的 社会功能,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事父事君的伦理教化作用。审美情趣:辞达而已。绘事后素。文质彬彬。《论语》的文学性。《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章幅短小,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以题概 篇。篇名取首章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文学性不因语录体而削弱,《论语》的文学性高出诸子。一是刻画出孔子和孔门著名弟子及其他人物的形象。描绘 出人物的仪态举止、神情口吻和音容笑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语言风格言简意赅,雍容和雅,朴实含蓄,生动传神,明白易懂,含义深永,具有概括性,富于哲理性,不乏个性化,传世成语特别多。
第三节
墨子与《墨子》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年)名翟,鲁人,一说宋人,墨学家派创始人,战国初期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墨儒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一派著《墨辩》,发展逻辑思想,一派推行宗教,演变为游侠。墨家到战国末期已经衰微,汉代以后几乎后继无 人,销声匿迹。《史记》中墨子之传附于《孟子荀卿列传》之末,只有短短二十余字。
《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或为墨子本人所著,或为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或为墨家后学所 写。《墨子》历来不受重视,少有人研究,因为墨家宣扬平等,封建统治不接受;墨文不讲文采,封建文人不欣赏。司马迁将墨传附于《孟荀列传》末尾,仅二十四 字。清代孙诒让是作《墨子间诂》。
《墨子》的思想。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是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等的爱,与儒家强调等级差别相对。“兼爱”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非攻”,即反对攻伐性战争。但 支持、参与并且擅长防御性的战争。“尚贤”即任人唯贤,以反对贵族世袭制度,“尚同”是“尚贤”的发展,倡导国家政治和道德标准的统一,这两大主张与儒、法诸家相近似。“节用”、“节葬”是指节约活人的用度和死人的丧葬。墨家信鬼神,不同于诸子用神话传说说理。《墨子》的文风。《墨子》产生于战国前期,但成书很晚,因而体例较复杂。有早期的对话语录体,由论辩文,也有后来完整的专题论文,多数文章能够以题概篇。《墨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一是文章体的例有因革,从对话语录体到专题论说 文,反映了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程。二是逻辑推理很严谨,明确三表法、类推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首创中国古代形式逻辑的运用和阐述,同时首开论辩散文之 先河。三是朴实无华,不加修饰,尚实尚质,通俗流畅,说理透彻,体现了墨家特有的审美情趣。
第四节
孟子与《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 家和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后人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是鲁国孟孙氏的后裔,但家道衰落,家境贫困,他的成长得力于母亲培 养。《荀子·非十二子》将子思与孟子相联系,《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故世称“思孟学派”。孟子学成之后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游历 宋、薛、鲁、滕等国。其政见不合于当时连横合纵、攻伐为右的形势,故未能为各国君主所采纳,于是只好退而授徒,著书立说。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的概况。《孟子》记载孟子及时人的言论,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史 记·孟荀列传》记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汉书·艺文志》载“《孟子》十一篇”,东汉的赵岐认为外篇四 篇是赝品,不作注释,于是亡佚。七篇各分为上下篇,篇内分为若干章,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篇名取首句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仍然是语录 体,但章幅一般比《论语》的长得多。《孟子》的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保存东汉赵岐注,采用宋代孙奭疏。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中有 《孟子集注》,清代焦循在东汉赵岐注的基础上作《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
《孟子》的思想。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仁政”,是对孔子“仁爱”的继承和发展。提倡王道,则 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则反对暴政。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贪婪残暴,包含浓厚的民本思想。“仁政”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是对孔子“性相近”的继承和发 展。孟子认为如同人人有四肢,所有的人都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文艺观主张:“知人论世”,将作品与作者及社会背景联系考察,以求正解。理解作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正确探求作者的本义,而不至于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孟子》的文风。《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但不同于《论语》的气度雍容,坐而论道,而是以 论辩为特色,是为论辩文。其特点一是感情强烈,气势逼人;二是善设机巧,欲擒先纵;三是长于譬喻,说理生动。感情和气势来源于内在的浩然之气和外在的铺排 手法,机巧和擒纵体现在掌握论辩的主动权,娴熟地运用逻辑推理。譬喻不见堆砌,用得恰到好处。此外作品通过对话过程和表情,展示出孟子的个性:傲岸梗直,坚持原则,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有的寓言善于刻画人物,成为讽刺小品。如《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孟子》文章自然流露中心论点,自然形成篇章结构,有些长篇已经初具起承转合的规模。
【精读作品】
《小国寡民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非攻》、《公输》、《孟子见梁襄王章》、《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章》、《鱼我所欲也章》。
【思考练习】
1.简述《老子》的“道”
2.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看《论语》的文学性
3.从《非攻》、《公输》等篇看《墨子》的文风
4.从《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看《孟子》的文风
先秦诸子散文(下)
漆园丁
内容摘要
庄子、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等均为战国中 后期的人物,《庄子》、《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诸子著述有自创也有集体创作。《庄子》讲究逍遥无为,《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总结 法、术、势,《吕氏春秋》集合先秦诸子成为杂家。这一时期说理文体制成熟,而诸子文风各具特色: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文犀利,吕览渊博。
关 键 词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无为
礼法
法术势
恣肆
犀利
先秦诸子论说文体制渐趋成熟,《庄子》内篇以题概篇,《荀子》的文章具备论点、论据、论证等基本要素,《韩非子》的文章创作立论、驳论和解说等多种形式,《吕氏春秋》进而讲究全书的严谨布局,战国后期诸子散文体制的发展达到最高阶段。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9年)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道家的代 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作家。其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年龄小于孟子而大于荀子和屈原。庄子曾经做过蒙邑的漆园吏,不算入 仕。往来游历于齐、魏诸侯之间,因其剽剥儒墨,放言无忌,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一生未入仕途,安于平民生活,生活贫困,居住穷巷,织鞋为生。楚威王曾厚币聘 请庄子为相,被他戏谑相拒。庄子也聚徒讲学,弟子姓名流传下来的只有蔺且、魏牟几人。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有55篇。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 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偏重于论述哲学;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偏重批判社会。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大体一致。中唐时期《庄子》成为道 教经典,称为《南华真经》,庄子也被道教尊为“南华真人”。《庄子》最早的注本被认为是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其实是郭象剽窃竹林七贤之向秀的注释成果。唐代成玄英有《南华真经注疏》,清代郭庆藩有《庄子集释》,今人陈鼓应有《庄子今注今译》。
《庄子》的思想。“道”为化育万物的精神本体,人们可以通过修养而得道,将自己视为自然一物,忘怀自我,淡情寡欲,不计得失,不虑生死,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将老子辩证法的相对性加以夸大,发展为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大小、寿 夭、善恶、美丑都是相对而言,进而不谴是非,否定评判是非的一切客观标准。将现实社会视为强盗世界,认为仁义礼智是窃国大盗的工具和赃物,由愤世嫉俗走向 超世脱俗。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无名、无功、无己,也就是无待、无为。
《庄子》的文风。《庄子》散文善于用寓言说哲理,极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想象丰富,构思奇 特,随意夸张。将自然万物赋予灵性,对历史人物加以虚构。寓言故事密度大,用寓言代说理,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抽去寓言就不成文章。寓言的主题具有同一性和 多义性,同一性即用多个寓言阐释同一个道理,多义性即用同一个寓言阐释多种道理。其寓言形象的含义往往超越作者的创作动机,形成“形象大于思想”的特征。历代解读往往烙上时代印记,有所折中或曲解。因而阅读《庄子》必须疏理庄学三义:作者的本义、注者的释义和读者的取义。文风恣肆,没有固定模式,或先分后 总,或先总后分,或分总同用;意到笔随,得心应手。司马迁评为“洸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或能先也”。从《逍遥游》的本义、释义和取义看《庄子》文风。
第二节
荀子与《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约前238年)名况,也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时期儒家的最后 一位大师,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散文家。曾游历秦、齐、赵、楚诸国,齐襄王时在齐国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并三次被任为祭酒。后来荀子遭到齐人的谗毁,便 去齐适楚,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委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被废去官职,于是居家于兰陵,从事著述。著名法家韩非子和秦丞相李斯原来都是荀子的学生。见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的文章主要是荀子自撰,弟子杂录约占五分之一。西汉刘向将其整理编订为32篇,定名为《荀卿新书》,唐代杨倞为之作注,改称为《荀卿子》,宋以后始称《荀子》。清王先谦为之作注,成《荀子集解》。唐代杨倞的《荀卿子》注是权威注本。
《荀子》的思想。荀子批判诸家学说,发扬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传统,集先秦朴素唯物主义之大成。虽 然属于儒家,而与孟子的正统儒家有别。荀子改造儒家学说,兼容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兼用,威德并施,王霸并行。与孟子“法先王”相对,提出“法后王”;与孟 子的天命观相对,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大体继承孔孟学说,但并不墨守陈规,善于变通,是一代通儒。
《荀子》的文风。《荀子》标志着说理文体制的成熟。一是普遍以题概篇,即文章的标题能够高度概 括文章的内容。二是文章结构要素具备,一般每篇都有中心主题,有整体结构,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讲究对比论证等方法,首次完成说理文的体制。三是继承儒家 的文质相符,排比博喻,文辞富赡,有欣赏价值。四是整体文风浑朴厚重,严谨缜密,说理的气势和逻辑的力量相结合,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荀子》散文对后 世的论说文形式的影响最为深远,直至今天。
第三节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之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韩非 出身韩国贵族世家,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战国七雄中韩国最弱,而旧贵族势力很强,当权者名高而无能,屡屡丧师失地。韩非多次上书,建议变法图强,都未被 采纳。韩非口吃,不善言辞而善写作,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凡十余万言。文章传至秦,秦王嬴政十分赞赏,为得到韩非而发 兵急攻韩。韩非到秦国后遭李斯嫉妒,李斯与姚贾共进谗言,将韩非下狱,逼迫韩非服毒自杀。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子》亦称《韩子》,《汉书·艺文志》载55篇,今本《韩非子》合于此数。《韩非子》主要 为韩非自撰,也有混杂、散佚和增补,如首篇《初见秦》,郭沫若认为是吕不韦所作;《存韩》并非一人所作,《有度》论及韩非死后事,绝非韩非所作。《北堂书 钞》等类书中录有《韩非子》佚文。《韩非子》原有旧注,注文粗略。清末王先慎辑录诸家校释,参以已意,成《韩非子集解》,是《韩非子》最权威的注本。
《韩非子》的思想。韩非继承发展前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法”,法是法令,是治理百姓的公开条规;“术”是权术,是藏于胸中驾驭百官的手段;“势”是权势,是“法”和“术”得以施行的保障。韩非提出以法治为中 心,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思想,为封建专制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既集法家之大成,也总结了老子和荀子 的思想。
《韩非子》的文风。韩非子继荀子之后将论说文发展得更为成熟,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特 点一是多长篇大论,有立论、驳论、解说几种类型,具有高度的分析综合能力。二是立论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单刀直入,鞭辟入里。三是驳 论采用立意设词,往来诘难,先引出反面观点,然后进行驳难,针锋相对,切中要害。四是善于用寓言和史实说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内外储说》汇集 寓言,可能是储备材料,以待作文,却自成洋洋大观的故事专辑。五是文章风格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法家刻薄少恩,真率直露,为文讲究实效,少有文饰,显得冷 峻、峭刻、尖锐、犀利,其锋不可犯。
第四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 ——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秦国的相国。早年经商,家累千金,在赵都邯郸结识质于赵国的秦公子子楚,遂资助子楚继位,被秦庄襄 王任为相国,封文信侯。秦王赢政即位,他继任相国,被尊为“仲父”。不久因嫪毐逆反事受牵连而被免去相国,迁徙蜀地,途中自杀。见《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有门客三千人,令其各著所闻,集体编著成书,号曰《吕氏春秋》,亦称为《吕览》。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大部分,计160篇文章。《吕氏春秋》的注本最早有东汉高诱注,明代有多种刻本。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今人张双棣等人有《吕氏春秋译注》。
《吕氏春秋》的思想。《汉书·艺文志》将此书归于杂家,班固认为杂家是“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高诱注云:“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杂家并不是杂糅,而是兼采各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哲学思想受道家影响较多,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政治思想以道家为基础,以儒家为主导,兼采诸家融合而成。重视音乐艺术的教化 作用,对音乐艺术的起源有珍贵的记载。《吕氏春秋》总结统治天下的理论,适应了秦统一中国的需要。
《吕氏春秋》的文风。此书体例最为严谨:十二纪每纪五篇,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三篇。每组内 部的文章各自成篇,共同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书成之后,悬赏增损一字者千金,是出于政治目的,也说明全书的设计和撰写都煞费苦心,体例完善而表述精确。文 章篇幅一般较短,问题逐个提出,逐个解决,绝少长篇大论。文章写法往往先以言论开篇,中间用事实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前后照应,中间生发,具有很强的逻辑 性和说服力。书中保存有三百多则寓言和历史故事,数量与《韩非子》不相上下。故事层出不穷,重在说明事理,故很少夸饰渲染,大多情节简单而富于哲理,有些 较长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具有小说因素。
先秦诸子散文还有法家的《商君书》、道家的《列子》、名家的《公孙龙子》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影响都不及《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不再展开阐述。
【精读作品】
《逍遥游》、《养生主》、《胠窃》、《秋水》、篇》、《五蠹》、《说难》、《察今》、《察传》。
【思考练习】
1.《庄子》寓言主题的多义性
2.从《劝学》看《荀子》文章的体制和文采 3.从《五蠹》、《说难》看《韩非子》的文风 4.简论《吕氏春秋》归于“杂家”的意义
先秦诸子的“救市”之争 篇3
“救市”是2009年的关键词之一。“两会”期间总理答记者问,涉及最多的也是经济危机这个话题。这让我想起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救市”之争,准确地说,应该是“救世”,拯救当时的世道人心。
当时天下大乱,也是思想文化史的黄金时期,涌现了孔子、老子等“先秦诸子”,他们一心拯救世道人心、社会秩序。这批伟大的思想家生于乱世,在危机的考验面前,中华民族的智慧闪闪发光。
我们可以从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寻找今天面对危机的方法和思路。当时的思想家如何思考危机?他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如何?这对于我们应对当前的危机大有裨益。
天下大乱
那个时候中国人把头顶上的叫做“天”。脚底下的称为“地”。天是半球形;天圆地方,地的正中在河南省登封市的观星台。观星台下埋了一块石头,称为“地胆”。这块石头在“文革”期间被挖出来砸了。“天下”看来只是现在中国的一部分。圆形的天扣在正方形的地上面,多出来的四块就是“四海”。所以当时称“普天之下”,也叫“四海之内”。
“天下”是一个国家联盟,最高领导人是“天子”。古人认为,周天子是天的嫡长子。他把嫡系弟弟,旁系的兄弟、叔伯封出去做诸侯,这叫“封建”:封国土、建诸侯,又叫“封土建国”。在国境线上挖沟,在沟上种树,叫做“封”;“建”就是指派国君、厘定等级。值得注意的是,封建到了国以后并未结束,国君要对嫡出的弟弟、叔伯族人等“大夫”再行封建一次。
天下是总公司,天子是总经理,天是董事长,是土地和人民的所有者。天下是天的,天授权总经理管理,这就是“天命”。诸侯国相当于分公司,董事长是天子,总经理是国君、诸侯。大夫的家相当于子公司,董事长是诸侯,总经理是大夫。
从天子的“天下”,到诸侯的“国”,再到大夫的“家”,形成了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三级所有,层层转包,独立经营。经营以诸侯的“国”为核心。“国”象征性地向天子交管理费,比如说,楚国的管理费是一点茅草,可在酿酒过程中作过滤纸用。
分公司、子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慢慢地,某些分公司、子公司做大做强,不把董事长放在眼里了。比如说鲁国大权落在“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大夫手上,他们瓜分了鲁国的公室。国有资产变成了家有资产。
有的分公司还敢叫板总公司天子。封建之初,齐、鲁是侯爵,郑是伯爵,楚是子爵。由于周天子不同意提高楚国爵位,最后楚国称王,还派兵攻打别的国家。
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分公司、子公司力量的变化,有的子公司把分公司吃掉,有的分公司甚至要取代总公司。这可以理解为一场“资产重组”。
问题在于,这种“资产重组”不是按市场经济规则、法律制度公平竞争,而是巧取豪夺。
比如著名的“张仪诳楚”的典故。战国末年,最大的超级大国是秦、齐、楚,楚国和齐国联合。张仪使楚,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楚怀王单方面撕毁与齐国的联盟协议。当楚国的使者去要六百里地时,张仪回复楚使:“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怀王大怒,派兵打秦国,楚国战败,周边小国就来打“落水狗”。
在这里,楚怀王见利忘义,张仪坑蒙拐骗,小国们落井下石。整个社会道德的堕落、精神的危机可见一斑。
儒家:仁爱为本
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得想个办法来拨乱反正、拯救这个世道。于是有了先秦诸子。
首先是孔子。孔子认为,天下大乱是因为礼坏乐崩。“礼”就是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在诸侯不遵守秩序,天天打仗,就是因为礼乐这样的规矩没有了。
拿什么来救市?仁爱。
孔子认为,礼的根本是爱。当时有“三年之丧”规定,父亲去世后儿子守孝三年,披麻戴孝,穿最粗破的麻衣,腰拴绳子,表示父亲死了非常痛苦,吃不下饭。
《论语·阳货》中,学生宰予对孔子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宰予嫌三年太长。孔子反问:“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宰予说:“安。”孔子只好说:“汝安,则为之!”
孔子认为,三年之丧是因为父母亲抱了儿女三年,所以父母亲去世,儿女要回报父母三年。君子在这三年以内,听音乐难受、吃不下饭,是发自内心的。
礼是源于爱。但是春秋战国时代没有爱。儿子不爱父亲,臣子不爱君主,到处是宰予这样的货色。所以救市要从根本做起,宣扬仁爱。
在礼坏乐崩的形势下,面对如狼似虎的暴君、权臣、猾吏、刁民,孔子的学说注定了是对牛弹琴。
墨家: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不认同孔子的思想。在墨子看来,弱肉强食才是社会的病根。
墨子谴责社会的不义:一个人偷邻居家的桃子、猪狗、牛马,罪一个比一个大,杀人罪更大,“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可是诸侯屠杀别国人民、掠夺土地,却成了英雄载入史册,人们“从而誉之,谓之义”(《墨子·非攻上》)。所以,墨子认为,这个社会分明是黑白颠倒、没有正义的。
墨子提出“救市”的唯一出路是建立公平、正义的合理社会,每个人各尽所能、自食其力,按劳分配。其主张如同“国企改革”宣言。墨子还主张机会均等:“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
墨子思想的宝贵之处在于“言利”。这是比儒家高明和深刻的地方。而儒家抽象地谈道德,把道德和功利对立起来,讲求“义利之辩”。
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这是中国最早的“双赢”思想。他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中》)爱得到好处,恨对自己不好。我们应该选择爱还是恨?道理很简单。
道德是为了每个人的幸福。每个人天然追求幸福,我们要明白,因为我想幸福,所以不能损害别人的幸福;我要有利益,所以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每个人都这样想,就是和谐社会。损人利己是错误的,前提是别人的利受到保护;舍己为人是高尚的,前提是舍我的利。不界定私有财产、私人权利,哪来的道德?
墨子看到了道德后面的动力,提出为了每个人的幸福,我们要帮助别人幸福。这是墨子的思想遗产。这在金融危机下颇有参考价值。
但是墨子注定是不成功的,因为他只强调劳动和艰苦的生活,反对娱乐和休息,老百姓受不了。而且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主张贤能的人来领导国家,这和当时的世袭制度是根本冲突的。
道家:不救之救
道家的救市观点很简单:不救。
老子说,人会生病,是因为有身体;没有身体还怕生病吗?不怕。(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现在天下大乱、没有秩序,如果社会不需要秩序,还有秩序问题吗?没有了。问题消失了。
《庄子·大宗师》讲了个有名的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河里没有水了,河床上剩下了两条鱼,互相吐出泡沫来滋润对方。这就是儒家提倡的“相濡以沫”,庄子则认为“不如相忘于江湖”。
道家认为,不需要救助的天下是最好的天下。
《庄子一天运》杜撰了一个故事,子贡问道于老聃:三皇五帝部是圣人,您为什么评价那么低?老聃回答:黄帝治理天下,使人民心地淳厚保持本真,唐尧治理天下,使民心亲疏有别,虞舜治理天下,使百姓心存竞争,夏禹治理天下,使百姓一心怀变诈。
所以,庄子借老子的口说,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名义上叫做治理,而扰乱人性和真情没有什么比他们更严重的了。(“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日治之,而乱莫甚焉”。《庄子·天运》)
道家认为,天下大乱根源在黄帝头上,因为他要治天下,越治越出问题,越出问题越治。恶性循环,最后天下大乱。
如果釜底抽薪、不治天下,回到最原始的状态,就没有这些问题。《庄子·天地》也说:“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统治者就像山顶上最高的树叶,是领导,但是恬淡无为,不影响“野鹿”的生活。
虽然没有身体不会生病,但我们不可能没有身体;天下已然大乱,又怎么回得去呢?所以,儒家、墨家、遭家的方法都不适用于乱世。
法家:严刑峻法
每逢乱世,都是法家收拾局面。
法家以韩非为代表。韩非吸取了道家虚静无为的思想。他认为君主非但应该“无为”,简直应该“无能”,像木偶一样,而臣下怕得要死。法家的无为不同于道家,是让最高领导装傻的权术。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管理人?
这就是法家高明之处。他知道简单的道理: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制度。这是法家最宝贵的一笔遗产。法家注重制度完善和一系列技术性措施,认为要严格执行完善的制度。韩非说:赏就要赏得终生难忘,罚就要罚得倾家荡产。赏罚要到位、公平。(“信赏必罚,其足以战”。《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法家思想基于对人性的洞察。韩非认为“人性本恶”,人只有一种心理:趋利避害。
比如说,开马车铺的老板希望天下人升官发财,开棺材铺的老板希望死的人越多越好。这两个人没有道德高下之分,都是要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而已。(“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备内》)
人与人没有信任。而且韩非说,最应该提防别人的就是君主。君主最应该提防的人是老婆和孩子。因为“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宫廷斗争的结果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老婆和孩子都不能相信,还有人可以相信吗?韩非真是“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动声色、冷酷无情地揭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展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读韩非、法家的书,可以读得心惊肉跳。冷酷的力量压倒了温情主义。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制度。
法家强调,在世袭的前提下,接班人不可能永远是圣明的。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凤毛麟角,像桀纣那样的暴君也凤毛麟角。大多数是普通人。制度不能够按圣人的标准设计,只能按常人的标准设计。因此,应该把国家设计为一架高度精密、自动化,并且有自动管理程序的机器。这也是法家高明的地方。
儒、道、墨三家的理想似乎在法家那里都得到了实现:儒家的秩序,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平等。法家用制度治国、井井有条,这么说来岂非最好?错。法家的问题最大。
法家不能回答:为什么要有国家?为什么要有政权?为什么要有管理?法家之法是君王立法,因此法家设计的整个制度都是为了保证君主的一人独裁和专制统治,实施法家学说的国家的百姓都非常痛苦,所以,秦虽然以法家学说强盛吞并六国,却二世而亡。
演变:“外儒内法”格局
历朝历代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是什么态度?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儒治国之后,儒家发展为“名义上的执政党”,法家则成为“实际上的执政党”,历代都是“外儒内法”,保证独裁和专制;道家成为“在野党”,有时候成为参政党(主要是王朝开国之初);墨家成为“地下党”,只能处于“江湖之远”,在秘密结社中偶尔露出峥嵘。
为什么演变成这样的局面?因为诸子学说各有所长。
儒家顺应人性、懂得收拾人心。比如说,尽管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平生最讨厌儒家,但他的统治就是用儒家的套路。所谓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尽管道家思想有非常深刻的地方,但在乱世没人用道家方法救天下。当一切回到起点,王朝开国之初,一般会“与民休息”、“清净无为”。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开始折腾。
法家思想统治下,老百姓苦于严刑峻法。法家思想也有合理性。人民把公权力交给政府官员,就得防止他作恶。规章制度需要严格执行,只是制度本身要合情合理、可执行。要依良法治国,不能依恶法治国。
最终解决“天下大乱”,得以救市的是汉高祖刘邦,但是刘邦这个人基本上什么都不会,打仗不如韩信,计谋不如张良、萧何。为什么他能取得胜利?他能够“救市”?
刘邦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领导力,他能够让那些能干的人被他领导,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虽然刘邦看起来像个流氓,对儒家非常痛恨,但他的做法却非常像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让手下每个人都会从共同的事业中分享利益和成功,所以他才成功了。
遗憾的是,先秦诸子不具备提出革命思想的条件。历史、地理、政治、文化传统决定了革命是不可能的,只能改朝换代。
中国传统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产权不清、自相矛盾,那个天下的董事长“天”是不存在的,所以土地属于皇帝,但可以买卖,皇帝对土地也只有管理权,不公不私、半公半私、亦公亦私,这是古代社会的根本问题。
只有产权明晰的市场经济才能产生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代议制、律师不可能产生于农耕社会,现代文明几乎无一不源于市场经济。这也是先秦诸子“救市”的经验之一。
先秦诸子 篇4
一、《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首先,高中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中选择的教学内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辩证方法论,对当前高中生的人生成长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先秦诸子选读》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先秦先贤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感悟,其中有很多有深度的思想观与价值观,能够教会高中生如何待人接物,辩证地看待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等,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意识。
其次,在高中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中,其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原创性、最深邃、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品,是对社会、历史、人生进行深度透析和参悟的精品散文,其中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着时间沉淀的历史哲思,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高中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先秦诸子选读》中,有很多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讨论,这对学生健康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是高中语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高中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有效教学策略
(一)转变选修课程的教学观念
在高考压力之下,很多语文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必修课程的教学上,对《先秦诸子选读》等选修课程就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这样显然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的综合教育功能,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对选修课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要加强《先秦诸子选读》与必修课程内容在教学上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做好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组织和引导工作,这样才能实现传道、授业与解惑的并举。
(二)发掘选修课程的德育功能和人文内涵
《先秦诸子选读》中的散文一般不直接阐述道理或下结论,而是通过对话、故事等形式揭示社会现象或表达人生哲理。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先秦诸子的思想难免有过时的内容,如愚忠愚孝、消极避世、因果报应等,这些内容都应当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和辩证性的阅读。整体而言,《先秦诸子选读》闪烁着大量的智慧哲学和人文精神光芒,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发掘高中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带有人文内涵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点教学,进一步发挥其德育教育功能,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实现抽象知识的形象化、生动化展现,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品质的升华。
(三)丰富和活用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
由于高中选修课程《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内容具有情感性、形象性、人文性等特征,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不要将它单纯看成是文言文教学的典型文本,进行传统灌输式、讲解式的教学,而是应当丰富和活用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语文教师必须多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由于语文教师对于选修课程很难做到“精讲”,所以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学引导上来,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进行独立学习与思考。另一方面,高中语文要多采取形象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导入历史故事、视频资料、flash动画等,都能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直白与刻板,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语文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互动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这对《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会大有帮助。
先秦诸子语用观 篇5
先秦诸子对语言使用的研究表明,中国哲学自先秦便具有浓厚的语用倾向,对语用研究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对后世语言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正名 无名 控名 语用观 言语行为
引言
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建立标志着语言研究从追求普遍语法转入关注具体语言实践。
语用学兴起的促成因素是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语用研究虽然未能建构一个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中国哲学自先秦以来对语言使用的智慧性思辨便不曾间断,甚至显现出更为浓厚的语用倾向。
本文从共时视角,探讨先秦儒家“正名”,道家“无名”及名家“控名”理论所蕴涵的丰富语用思维,以期展现中国哲学传统文化构架下所孕育的独特而永恒的语用景观。
一、儒家“正名”的语用观
“正名”是儒家思想体系核心准则之一,通常被解释为“对名称的校正”。
但这一解说不足以诠释孔子“正名”思想所蕴藏的深刻语言洞察。
孔子“正名”思想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
子路问政,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孔子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讨论名实关系。
“正名”思想包含着对语词(名)与世界(实)关系的深邃洞悉。
(一)言语乃实施行为。
孔子认为,语言的功用包括描述事实和实施行为。
合适的言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依据语词所规定的意义来使用语言;二是言语可以作为产生适当关系的有效手段,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工具。
“正名”思想指出了语言能表达什么(名不正则言不顺),也指明语言具有成事的能力(言不顺则事不成)。
这一将语言功用等同于实施行为的理念与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思想――“语词是用来做事的”不谋而合。
不同的是,奥斯汀是通过将语句(命题)划分为陈述句与施为句,显性施为句与隐性施为句的路径来达到这一要旨,而孔子是根据自身所处环境从经验角度来讨论语言这一本质。
(二)言语与行为关系。
奥斯汀指出,一个语句(命题)同时具有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指说出带意义的语词和语句本身这一行为;言外行为指说话者意欲通过该语句传递的含义;而言后行为则指该语句对听话者产生的事后效应。
[2]孔子反复申明,言与行无法割裂。
与奥斯汀主要关注言外行为,或者说言语的“行事语力”不同,孔子既强调说话者通过语句恰当表达了说话者意义,也重视语句事后效应(即语效)。
在儒家思想中,言语主体间交际及其行为效应被赋予重要意义。
得体有效的言语交际也被视为是在那个时代衡量君子的规范之一。
(三)言语行为“恰当性条件”。
儒家“正名”思想还凸显了言语行为的社会性,指出“正名”乃人际意义生成和理解之路。
但是如何做到有效交际呢?孔子认为,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需要满足言语行为的“恰当性条件”。
这一系列条件包括说话者、语境和言语本身等因素。
在说话者方面,孔子强调言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此外,孔子认为说话者除了要坦诚有礼,还要注意观察恰当的时机、主题和选择适当的方式。
而如果话语未经琢磨,时机不当,则不如不说。
在语境方面,儒家认为,恰当的言语行为是依据不同的语境来灵活使用语言。
对于语言本身,孔子强调使用规范和质朴达意。
在言说的内容上,孔子还指出,好的.语言要“文质彬彬”。
概言之,“正名”准则表明儒家已敏锐察觉到语言的行为属性,指明通往有效言语交际的路径。
在论述言语行为的“恰当性条件”时,儒家还认识到,言语交际中听话一方的重要和复杂性,因此,在实施言语行为时,主张要对听话者的需要和期望作出反应(即言后行为),并将这一反应纳入意义的生成和考察。
二、道家“无名”的语用观
与儒家重视名实关系不同,道家的核心理论是“无名”。
道家创始人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4]他认为,“道”是万物存在的始源,具有无穷潜在力和创造力,是恒久不变的。
但是“道”无形无声,难以言说,因此也难以命名,因此,能“道”的“道”不是“常道”(恒道),能命名的“名”不是“常名”(恒名)。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5]老子和庄子基于对“道”的论述,提出了“无名”的论题,自成一派,形成了道家极富有特色的语言和语言使用思想。
(一)“言”“意”关系。
庄子更进一步认为,既然“道”只能由“意”来把握,那么相对而言,“言”便是“糟粕”,主张“得鱼而忘荃”。
庄子认为,语言文字本身并无价值,有价值的是语言文字表达的“意”,而“意”又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在他看来,语言文字是象征性符号,是人们领悟意的手段和工具。
庄子还用各种手段来揭示他眼中“意”的复杂,“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5]毋庸置疑,老子和庄子对言与意间内在深层关系的分析,成为后世各种言意之辨的思想来源。
(二)言语交际原则。
格赖斯合作原则认为,人们通过遵守或违背质量、数量、关系和方式四个准则来实现对会话含义的理解。
庄子也曾考察言语表达的“质”和“量”。
这里庄子强调言语交际中的基本原则:要传递真实的情况,不要传递过分的言辞。
在《庄子・渔父》中论述了人的八种毛病,其中四种与不遵守言语交际的“质”与“量”原则有关。
可见庄子主张有效的言语交际应该是提供真实而恰当的信息。
(三)言语交际误解。
成功的交际离不开语言的使用。
由于语言字面意义与说话者意义的不对应,所以言语交际中无可避免会产生误解。
庄子对误解产生的缘由有过论述:“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5]意思是,言论不同于无心而吹的“天籁”,发言者各执一词,他们的言论出于机心,并不能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此外,庄子认为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当人们认识一种事物并将其用语言表述出来之时,事物本身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人们的认识是不准确或不完整的,这就是产生言语误解的原因。
他还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5]在庄子眼里,人们出于不同环境、场合、目的和用途,在把事物的本真用“言”说出来时就可能“失真”,从而导致交际中的误解。
三、名家“控名”的语用观
名家的核心是“控名”。
“控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针对名不当实的现象,引名就实,使名字恰如其分地描述事物;二是针对实不当名的现象,改正那些实不当名的现象。
[6]名家的“控名”思想侧重言语在论辩中的具体使用,体现了丰富的语用思想。
(一)动态语境。
语言学家利奇指出,语境包括交际参与者、话语的目的、言语行为以及作为言辞本身的话语。
[7]名家另一代表人物惠施的辩题同样反映出言语使用者的目的和视角的不同,可能导致对意义的不同理解。
惠施认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在常人眼里,天地山泽都是有高低之分的,但若从无穷宇宙空间的视角看,天是无形的,地之上的空间都属于天,所以没有天高地下的区别,如此类推,山与泽也无高低的差别。
据此可以看出,名家已经意识到语词的意义与语境参数的变化关系密切。
语境并非是静态的。
在言语中,即便是一个语境参数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对同一语句意义的不同解读。
(二)语用策略。
言辨是名实相应思想的运用和深化,因此名家特别重视言辨中的语用策略。
名家论辩的目的是说服和晓谕对方,因此尤为关注言语交际的语效行为。
邓析将言辨的对象分为聪明的人,见闻广博的人,地位高的人,有钱的人,穷人,勇敢的人和愚笨的人。
在此基础上他指出针对以上不同的言辨对象应使用不同语用策略。
不难看出,名家已将目光扩展到交际中言辨对象的不同地位、性格和特点上,强调因人施辨,指出如果不顾及交际对象的实际情况,就难以取得满意的语效行为。
四、结语
先秦诸子在“名”“实”之辨演变过程中所彰显的语用思想,一方面说明中国哲人对语言和意义有着非凡的洞悉,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哲学自先秦就具有浓厚的语用倾向,在语言使用研究上堪称一个早熟的国家。
哲人们以独特的视界对言语的实施行为、语言与行为关系、言语行为恰当性条件、言语交际原则、言意关系、动态语境和语用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后世中国哲学和语言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考察先秦儒家、道家和名家对语言使用的研究,对于人们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和深刻理解中国哲学与语用研究的关系等方面,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孔丘. 论语[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1、223.
[2] 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2nd ed.)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3] 孔健. 孔子全集[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
[4]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 楼宇烈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 :152.
[5]. 张采民, 张石川.《庄子》注评[M]. 南京:凤凰出版社, :332.
[6] 庞朴. 中国的名家[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7]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8] [战国]吕不韦. 吕氏春秋[M]. 王晓明注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如何教学《先秦诸子选读》 篇6
《先秦诸子选读》是一本重要的选修教材,怎么教?教什么?一直是很多老师困惑的问题。但既然是选修,就不能用必修课的教法去上。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是有区别的。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延伸与提升,选修课的教学必须突出“选”和“修”。选者,强调取舍;修者,关注探究。“选”需要认真推敲,重点难点要准确定位,切入角度要体现“选”的匠心;“修”则要研而有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展开对话,积极交流,调动积累,有所发现。秉承为学习者设计教学的理念,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也要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文化内涵;通过走进文本,在研读与探究中去感受文言的美,感悟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一、了解诸子思想以观照各家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先秦诸子思想之间既有对立,也有师承。前者如庄子与杨朱的争论、庄子与墨家的争论、庄子与儒家的争论,后者如庄子与韩非子都出自儒门,却又另立门户,庄子丰富了道家思想,韩非子开创了法家学派。所以在教学《先秦诸子选读》时,教师若能从宏观的角度观照各家,无疑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譬如教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课“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就可以联系老子的话,并以此了解两家的思想。同是借水喻理,在诸子眼中却有异样的风采。在孔子眼里,水是生无所息的代表,与孟子的“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一脉,都赋予水积极进取的特性。孔子感悟到的是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告诉世人要珍惜光阴;而孟子领悟到的是人不可声闻过情,应该名副其实,必须保证源头活水。
而在道家看来,水则被赋予另一种精神了。老子认为水就是大道运行的标志,“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认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有功于万物而又不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于“道”。同样用水打比方,而两家的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就体现出来了。儒家是积极“入世”的,在道家看来,水有着与世无争的避世情怀,是“出世”的象征。
二、通过自能探究以获得切身体验
如教学中讲到孔子与墨子都主张“爱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主张“仁爱”思想以“孝悌”为前提,建立在尊尊亲亲的等级基础上。墨子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由此可见墨子的“兼相爱”建立在人与人绝对平等、取消上下尊卑的基础上,这种思想是对儒家尊卑观念、等级观念的一种颠覆,因此遭到了孟子的强烈抨击。
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法家和儒家为政观的不同,孔子主张“德治”,认为“法治”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法治”。由此,让学生组织辩论会,主题就是“德治还是法治”,通过有理有据的辩论,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更好地走近社会,用自己评判的眼光来烛照现实,有自己的看法和情感表达。
三、联系后世言论以解读诸子
如在教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到孔子的义利观时,可以引入欧阳修在《朋党论》中的一句话“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所言其实就是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做的诠释,这种阐发式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再如教学《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三则“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时,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这时用李白的“凤歌笑孔丘”再恰当不过了。一个“笑”字,更准确的概括出接舆对孔子的态度,儒道两家的分歧也由此可见一斑,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也鲜明可见。
同时,引导学生品读美文,如朱以撒的《庄子,会飞翔的人》,易中天的《诸子脸谱》等。他们用感性的笔墨表达知性的内容和理性的思考,正是在这种知性和思考的比较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诸子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之我见 篇7
先秦诸子散文时代久远,深奥难懂,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 因此,在进入课程学习前,我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为何要学。 播放易中天教授的《 我读经典》 之《 我读先秦诸子》 ,所谓 “ 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 ”,这些思想精髓是我们的根。 所以学习《 先秦诸子选读》 的过程就是文化认同、精神寻根之旅。 其次,我在授课中还以多种形式激趣, 拭去学生对经典的隔膜,引导学生亲近诸子,而非顶礼膜拜, 敬而远之。 譬如,在不少学生心目中,孔子是大圣人,大教育家,肯定是冷冰冰的,板着面孔的。 为消除这种误解,所以品读“ 论语选读”章节之前,我先播放电影《 孔子》 ,特别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片段作为开场白:理想不得实现之时,孔子说要坐个筏子漂向大海算了( 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孔子听到别人说自己是丧家犬时嘿嘿一笑,说真是像……圣人可爱的言行,让学生感受到那不是一个遥不可及,一本正经的圣人,而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可爱的老头,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性情的智者。 文化的认同、心灵的贴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二、侧重内涵,勿“ 小学大遗”
《 先秦诸子选读》 的课程价值重点体现在人文性上,历代哲人也明确的告诉我们,学习文化论著,特别是文化经典,切不可照本宣科,只重视字句的疏通和诵读,以致“ 读《 论语》 不知《 论语》 ”。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试的功利性使部分老师和学生干脆将其变成普通的文言课, 用大量时间去疏通文字, 这种做法费时费力,本末倒置,最终导致“ 小学而大遗”。 因为先秦诸子的散文语法句法并不典型,有些字义非常冷僻。 所以,教师教学中切忌面面俱到,只需对文章意思做粗略的疏通,重点应引导学生把握诸子思想内涵和精髓。 比如:我在教授《 东海之大乐》 一文第二则时,就没有逐字逐句翻译文章, 只是引导学生利用手头资料和工具书,粗知文意后立马探究其内涵。 教学中我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和贴近其生活实际的论说作浅显的诠释。 譬如,我引导学生讨论人生在世名利富贵是否是最大的快乐。 讨论时我引入庄子对金钱的看法“: 攒钱吧,你辛辛苦苦攒了那么多钱,没等你用完你就死了,有什么快乐可言”(“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 庄子·至乐》) 。 同时启发学生联想小沈阳《 不差钱》 的经典片段(“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 人死了, 钱没花掉”) 。 看着学生会心一笑,我知道他们感受到了《 庄子》 中隐藏的深邃的人生哲理。
三、碰撞思想,勿“ 金科玉律”
《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要求让学生“ 对感兴趣的社会、 历史、文化现象进行理论思考,独立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因此,学习《 先秦诸子选读》 ,教师不能搞“ 一言堂”,不能将自己的观点灌输强加给学生,而应鼓励学生链接生活,自己去 “ 联想”,去“ 体会”,去“ 讨论”,让思想碰撞。 如学习《 齐人有一妻一妾》 有学生质疑:“ 齐人”穷得讨饭,怎么会有一妻一妾? 因为他的这个疑问,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课堂生成了意外的精彩。 又如教《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怎样看待孔子与其弟子们‘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行为。 ”很多同学们都持赞赏态度,认为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追求成功,追求高妙,追求高境界的时候就要有不怕碰壁, 不怕失败,不怕风险,不怕付出的决心和勇气。 还列举岳飞、 文天祥、史可法、秋瑾、李大钊等事例佐证。 也有同学认为“ 知其不可而为之”需要理智面对,一分为二地分析:要看行为目的是否为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要讲斗争策略,不作无谓牺牲。 在激辩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四、陶冶性灵,勿“ 浅尝辄止”
教学中我经常设计课外练笔,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 如学生习作《 斯人已矣·其美永存》 中写到 “ 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 我认为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风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需要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来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提升生命价值。 ”文笔虽显稚嫩,却也真诚可贵。
五、结语
先秦诸子 篇8
“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门重要的选修课,但开这门课后,总有学生提出了这样质疑: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事实上,“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的学习价值非常大。而实际生活中,为考试而学习的高中学生却总觉得所讲的东西很玄虚,离自己的考试很远,有很多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在这门课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仅仅局限于课上的听讲,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事实上“先秦诸子选读”也是和高考联系紧密的课程,社科类文本阅读、诗歌鉴赏、作文这些题型都可能涉及“先秦诸子”思想,尤其是作文的论据积累。近年来,高考的作文重点考查人性的真、善、美,先秦诸子的很多语言正是对美好人格的剖析。比如,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所以,如果学生能对“先秦诸子”中的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非常熟悉,作文就会立意高远,思想深厚。
二、课程教学策略
1. 紧扣文本,不旁逸斜出
先秦诸子的文章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之远,是空前绝后的,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不要脱离文本这个基础,不要过多地探究它的根源和后世影响。应紧扣文本内容,如《〈论语〉选读》主要围绕儒家的勇于担当的精神、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作为思想家的孔子这些方面。通过分析文 本,让学生体会诸子言论及文章的妙处,来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来品味他们多彩的性情。
2. 侧重思想,不说文解字
很多老师在讲解《先秦诸子》时,第一课时疏通文字,第二课时才开始分析思想,这种做法实际是费时费力的,而且没有效果。因为,作为文言文,先秦诸子的散文语法、句法在古文中并不是最典型的,有些字义也不是常见义项,所以在翻译上没有下工夫。可以直接在课前将翻译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借助翻译疏通文字,为教师的分析思想作铺垫。
3. 鼓励讨论,不机械灌输
先秦诸子的思想离学生很远,学生对这些思想的理解有困难,但不能让学生游离于文本思想的理解,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如上《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一课时,安排如下学习任务:①小组集体疏通各则语段,在字里行间作一些批注;②划出在字、词方面不懂的语句,后十分钟师生解决;③疏通语段后,针对语言意思 (内涵)不明白之处提一个问题(2~5则,一则一个),先组内讨论解决,把没法解决的问题集中写在一张纸上;④完成课后第三题;⑤思考课后第二题。
学生就会存在如下困惑,质疑与探究:①孔子为什么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②长沮、桀溺在知道孔子的弟子来问路时为何“答非所问”?长沮的回答有什么言外之意?桀溺为何说孔子是“辟人之士”?他们对孔子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态度?③“何德之衰”是什么意思?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是什么意思?⑤楚狂接舆对孔子的人生选择持什么态度?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的是谁?⑦“道之不行,可知之矣!”子路知道了什么?⑧荷蓧丈人对孔子的人生选择持什么态度?
师生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突破,就能从孔子同一时代的士人对孔子人生道路选择的态度的角度,深刻理解从而感受儒家学派可贵的精神品质,从而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4. 集中问题,不面面俱到
先秦诸子 篇9
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学现状更是令人担忧。作为一线教师,我已经亲历了两届此课程的教学工作,静言思之,我们对教材没有做到深入研究,只拿重点课文去教学生的理念和做法本来就是不可取的。在改革的十字路口,我们更应该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确立内容的前提下,思考教学方法,认真设计,才能改变目前这种低效、无果的教学现状。
教什么?是每门选修课程实施前一线教师必须慎重思考、认真研究的问题。对于《先秦诸子选读》这门选修课程而言,哪些教材内容才能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我们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教学?这些都需要一线教师在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确立适宜的教学内容,这是上好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教学
(一)分析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区别
教学内容并不等同于教材内容,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添、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内容创设。”王教授这段精辟的论述阐明了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区别。
教材内容是教科书的编写者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要求和《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理解的前提下,对文本科学化处理的结果。而教学内容则是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教学化处理,在对教材内容重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内容。
(二)研究《先秦诸子选读》教材内容的体例和特点
《先秦诸子选读》教材编写结合了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其体例清晰,文化底蕴深厚,学术魅力丰富,总共有选文、助读和作业三个系统。
教材选文思路清晰,编写者是按专题定篇的方式来组织的,总共编排了7个专题,有《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部经典著作,其中《论语》和《孟子》数量居多,选文多达14篇,而《论语》就占了教材四分之一的比重。所选作品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分为必读和选读两个类型,每一课的选文基本是围绕一个中心选择的。这样的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的主张和思想。
助读系统丰富有序。有课文系统前的概读、文言注释、单元导读、课文引入话题、课后相关链接五部分。
作业系统主要以思考练习的方式呈现,均是2—4个问题,主要涉文章主旨、文言知识、背诵要求、活动设计等。
(三)确立适宜的教学内容
确立适宜的教学内容是开设好一门选修课的先决条件,而教学目标和学情是确立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回头想想我们的高中学习历程,我们的老师也是那么专注认真地教给我们字、词、句、读,可是,走出校门之后,把语文当作专业的我们记着的还有多少?同样,步入社会,我们的学生若在浮躁时能够记起孔子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此来勉励自己;在面对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时能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来提醒自己,在面对物欲横流社会生活时能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规劝自己,我们还愁我们的《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程的教学是失败的吗?
因此,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开设《先秦诸子选读》这门选修课程,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完善道德,提高思维水平、增强阅读写作能力,于是,我便大胆舍弃,果断选择,确立简单明了的教学内容,将其定为以下两点:
二、《先秦诸子选读》这门选修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承担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任务。文言文教学更是能起到这样的引导和教化的作用。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先秦诸子散文体现的是中国几千年来对人格品性的高度关注和思考,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以道德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事。比如,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他在乱世中坚守高贵人格的写照,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他正气凛然的广阔胸怀,从上面对儒家传统思想的概括分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它对现实的重大意义。注重自身修养的发展,塑造君子人格,这无疑是做人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
(二)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先秦诸子对社会和人生的问题,有着深刻的洞察力。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应对社会和人生的问题,如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出待人接物的原则,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强调爱与利是相互的。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进行反思,比如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对生活现象的经验总结;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希望人能反思自我,挑战自我等等。这些睿智的思考所体现的引导和启发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去正视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
先秦诸子 篇10
一、联系实际
在《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中, 如能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人物、事件或现象, 可以起到变深奥为通俗, 化抽象为形象, 打通课内与课外, 连接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联系现实人物
这些现实人物可古可今, 可中可外, 可自己可他人, 但必须是现实的、真实存在的, 不能是虚构的。如我在教授“《孟子》选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时, 就要求学生联系实际, 从历史或当下找寻符合这种“大丈夫”人格的现实人物。结果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苏武、文天祥、周树人、钱学森、甘地、曼德拉等, 洋洋洒洒, 说了一大堆人物。我再引导学生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梳理、品析一番, 既充分理解了孟子“大丈夫”的思想、调动了课堂气氛、积累了写作素材, 还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教育和人格的熏陶, 可谓一举多得。
(二) 联系社会事件
这些社会事件可大可小, 可远可近, 可新可旧, 只要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解答疑惑就行。在“《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一课中有一个难点, 即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在联系实际, 联系社会事件之前, 大部分学生怎么也想不通人都死了, 命都没了, 还要诚信干吗。我就提到了最近几年社会上剧增的“有毒食品事件”“食品安全事件”, 果然, 联系这两个社会事件,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三) 联系各种现象
各种现象自然也可大可小, 可远可近, 还可自然可社会, 可具体可抽象。比如我在讲《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一文时, 就将文中孔子的“义利观念”和当今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仇富”——联系起来让学生思考讨论, 让学生更深入、更信服地懂得“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不义之财莫取”的道理。
二、以我为主
当然,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式还是“以我为主”, 即老师少讲少分析, 让学生多动多表现。因此我在“联系实际”的同时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有话可讲、有事可做、“以我为主”。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 我读
读就是朗读课文。课前, 我会把每篇课文切分为前后篇幅、字数差不多的两个部分, 上课的时候抽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朗读, 再让其他学生指出两个同学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读错的字、读错的句子等) 和不足 (如声音太小、结结巴巴、语速太快或太慢、没有感情等) , 这样就解决了读音、节奏、感情等诸多难点。接下来再让全班同学齐读时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了。
(二) 我译
译就是翻译语句。每篇课文我都会在学生结合注释、初通文意的基础上挑选出若干个较难理解的句子以竞赛的方式 (准备一定时间后举手抢答) 要求学生翻译。一方面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文句的水平, 另一方面从中发现学生翻译当中容易存在的错误, 分析原因并引导学生找到解决之道。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避免以往以教师主讲为主的翻译形式的乏味和不能及时有效根据学情对学生的理解和翻译进行引导的弊病。
(三) 我品
品就是品味分析。学习诸子文章不但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领略诸子的不同风采、别样个性, 还能从中学习到诸如立身、行事、格物、致知等多方面的道理。所以我在翻译语句、理解文意之后特意安排一个“我品”的环节, 就是引导学生品味分析、归纳总结出诸子人物的风采个性及他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主要思想。依旧采取让学生主讲, 教师适当引导、点拨或补充的方式。
(四) 我演
演就是情境表演。诸子散文中的一些文段或体现出人物的风采魅力, 或以形象的故事说理, 这些都适合用作表演的素材, 以情境表演的形式再现, 既有利于学生直观化地认识和理解, 又能够极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我一般是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 并将表演的权利下放, 只布置任务 (如表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则) , 其他交给组长, 由他统筹安排一切, 相当于一出戏的导演。实践证明, “我演”往往是一节课的高潮。
(五) 我评
评就是鉴赏评价。主要就是鉴赏评价前面“我演”这一环节中同学的演出, 哪个同学演得最好, 为什么?表演中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或不足, 如何改进?让观看的学生自由评价。这样做的目的不单只是为今后的演出积累经验, 提高演出水平, 更是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意、品鉴人物, 并更形象、更深入地理解诸子的思想。
(六) 我问
问就是提问质疑。虽然之前通过“我读”“我译”“我品”“我演”“我评”几个环节已经触及课文中的几个知识要点, 但毕竟不可能涵盖一篇文章中的所有知识点, 特别是学生对一篇文章总会有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问题, 因此我一向鼓励学生有疑就问。可以问不懂的字词、句子, 可以说不同的看法、意见, 由学生自己说, 再由其他同学共同讨论, 争取能够解答。
(七) 我练
易中天:我读先秦诸子(一) 篇11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原本是我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我读经典》系列所做的一个开场白。因为受到电视节目时间的限制,许多内容没有放开讲,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才讲全了。把它整理出来发表,是因为现在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我自然也是赞成的。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读什么?第三,怎样读?在这里,我想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先说第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能有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
那么,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因为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知道,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叫“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命题。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成为世界各大文明的标志。比方说,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有孔子、老子等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所以雅斯贝尔斯把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许多都是同代人。其中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份比较麻烦,全世界有六十种说法。按照中国学者的研究结论,他应该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活了八十岁。这样,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5)就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则与墨子(约前468—前376)同时,柏拉图(前427—前347)可能与老子(不详)同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则与孟子(约前372—前289)、庄子(约前369—前286)同时。大家想想,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这样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会集中出现在历史的同一时期(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地球的同一纬度(北纬30度上下),这是一个谜。它也许只能用马克思的说法来解释,即那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之“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更有意思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远隔千山万水,但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却有很多相通之处,那就是对人与人类社会的“理性态度”和“终极关怀”。他们不约而同地在思考:人,究竟要怎样才能幸福;社会,究竟怎样才能和谐。正是这些思考,影响了各自民族的文化,而且达数千年之久。这样的思考,我们怎能不知道,不了解?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久远的思想,现在还管用吗?管用!实际上,这些思想家和先驱者的思想,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思想家思考的,是一些永远的问题。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些问题,尽管哲学家们做过无数次回答,有过许多的结论,它们却仍然是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第一,这些问题不是关于物的,而是关于人的。只要人是一个问题,它们就永远成问题。第二,这些问题也不仅仅属于某某“学”,或者某某“家”。它们属于全人类,属于每个人。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些问题,也都会思考这些问题,还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样,它们就永远是问题。
于是,当我们为这些问题所困惑时,我们就会想到那些先哲,想到那些经典,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思考怎样回答的。这便正是哲学和经典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阅读经典,阅读先秦诸子,不过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思考人生,获得智慧。
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同时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读什么。读什么呢?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那么,我们能够从先秦诸子当中,读出什么人生智慧?
这就只能谈一点儿个人的体会了。由于先秦诸子博大精深,我们能够贡献的,不过是自己的一孔之见。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心得,引起大家的兴趣,并提供一些参考。至于我自己的体会,我想概括为这样几句话: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
二、读孔得仁
先说读孔。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一点大约没有什么问题。但什么是“仁”,说法就很不一样。孔子自己,就有好几种说法,比如“爱人”(《论语·颜渊》),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比如“克己复礼曰仁”(《论语·颜渊》)。我自己比较认同的,是孟子的说法:“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仁,当然不等于“恻隐之心”,所以孟子没说“仁,恻隐之心也”。不过,一个人如果有了“恻隐之心”,那就是“仁”,或者说就有“仁爱之心”了。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先看什么是“恻隐之心”。恻和隐,都有忧伤、悲痛的意思。所以,恻隐之心,就是“忧伤之心”,就是“悲痛之心”。这又有什么稀罕呢?谁没有忧伤?谁不会悲痛?原来,恻隐之心,并不是自己悲痛,自己忧伤,而是能够体验到别人的悲痛,别人的忧伤,从而不忍心让别人悲痛忧伤。所以,恻隐之心,其实就是同情心、怜悯心。它的基础和核心,则是“不忍之心”。这个“不忍之心”,孔子没说,孟子讲了,在《梁惠王上》。我们且来看孟子和齐宣王的这段对话:
孟子说,臣下听人讲,有一天,有人牵着一头牛从堂下走过。大王问他,这头牛要牵到哪里去?那人说,牵去宰了,用它的血来衅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实在不忍心看它哆哆嗦嗦的样子,毫无罪过却要去死!但是衅钟的儀式又不能废除,结果大王便用一只羊换了这头牛,有这事吗?
nlc202309051152
齐宣王说,有。
孟子说,老百姓都认为大王小气吧?
齐宣王说,是呀!不过齐国再小,寡人也不至于连一头牛都舍不得。实在是不忍心看着它哆哆嗦嗦地无罪而死,这才换成了羊。
孟子说,老百姓这样讲,并不奇怪。要说“无罪而就死地”,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
齐宣王说,寡人也讲不清是怎么回事,看来只好让老百姓说寡人小气了。
孟子说,没关系。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大王只看见了牛,没看见羊。看见羊,大王也会不忍心的。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啊(是乃仁术也)!有这份“仁爱之心”,就能够一统天下呀(是心足以王矣)!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三点。第一,仁,首先是“不忍之心”,即不忍心看见别人无缘无故地受到伤害(无罪而就死地)。这种“不忍之心”不但会加之于人,还会加之于动物,比如牛、羊。第二,这个“不忍之心”乃是道德的基础和底线。实际上人们为了生存,难免会做一些“不忍之事”。毛主席说得对,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難,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既然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我们凭什么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恐怕就看他有没有“不忍之心”。只要有这份“心”,那他就仍然是“仁者”,或者有成为“仁者”的希望。所以,孟子并没有要齐宣王把那只羊也放了,反倒一再肯定“是心足矣”。第三,有了这个基础和底线,我们就能建立起完整的道德体系,甚至建立一个道德的社会。因为一个人有了“不忍之心”,就证明他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心理能力。有这个能力,就能由此及彼,推己及人,由对某件事、某个人的“不忍”,推广为对全世界、全人类的“不忍”,进而推广为对全世界、全人类的“爱”。这不就正是孔子的主张吗?
实际上孔子的主张,如果说得白一点儿,那就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孔子把这样一种由此及彼、推己及人的做法,称之为“能近取譬”,并认为这是“仁之方”(《论语·雍也》),即实践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具体地说,则又有两个方面。正面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反面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两个方面,哪个更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你只有做到不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于人,才能进而做到在自己追求幸福的时候,也让别人感到幸福。可见“让世界充满爱”的前提,是必须每个人都有“不忍之心”,包括对动物的“不忍之心”。
这让我想起在2006年4月21日《南方人物周刊》读到的一篇文章,标题叫《老鼠,作为证据》,作者是刘瑜。文章说,有一只老鼠,在厨房里被粘板粘住了,垂死挣扎。这让她想起了另一只也是被粘住的老鼠,叫了两天才死去。她还想起自己小时候,有一只老鼠被邻居老爷爷用开水烫死了。这些事搁在任何地方,可能都稀松平常。灭鼠嘛,好像没什么不对,作者也没说不该灭老鼠。让她受不了的是:一,生而为鼠,并不是它的过错。二,如果一定要死的话,为什么不能让它死得痛快一点,不那么备受折磨呢?文章说:“便是‘龌龊’如一只老鼠,也会痛,也会绝望,也会挣扎。更糟的是,它的痛,也会传染给你。”
说实话,这篇文章让我很感动。我没有想到,一个人的恻隐之心竟会及于一只老鼠。在许多人(也包括我)看来,老鼠是肮脏的、丑陋的、作恶多端和死有余辜的。不是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么?既然必须消灭,又何必管它怎么死呢?但我们,就说我吧,却从来没有想过,生而为鼠,并不是它的过错;也没有想过,即便它“罪该万死”,也不意味着就该折磨至死。然而刘瑜想到了,这让我感到惭愧。是的,惭愧!因为只有彻底到连老鼠都能同情,才真正是有“恻隐之心”。不难想象,一个连老鼠之死都深感“不忍”的人,会怎样对待其他动物,怎样对待人!事实上,不忍心其无罪而死,不忍心其折磨至死,正是现代社会法治与人权的心理基础和人性基础。在这里,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三、读孟得义
再说读孟。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那么,孟子思想的核心便是“义”。义,是对“仁”的补充。孔子说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可见“仁”这个概念中,原本就同时包含着爱与憎。但是,仁,毕竟主要是爱,不是憎。这就需要“义”来补充。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显然,表现于人的心理,仁是同情、怜悯,义则是羞愧、憎恶。同情和怜悯是对别人的,羞愧和憎恶则一半对别人(憎恶),一半对自己(羞愧)。但不管对谁,义,都有批判性、否定性和战斗性。所以我们只能说“大义灭亲”,不能说“大仁灭亲”。仁与义,是相反相成的概念。
仁与义不同,孔与孟也不同。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读了《孟子》,总想起身做点儿什么,哪怕找人辩论!孟子是好辩的。他的话,也很雄辩。他总是有一种气势,一种不容置疑和剑拔弩张的气势。比如他去见梁惠王(也就是魏惠王)。惠王问他:老头儿!不远千里而来,总归对敝国会有什么好处吧?这在当时的诸侯,大约也都会这么想、这么说的。孟子却直通通地顶了回去,说:大王!为什么开口闭口就说利益呢?只要说说仁义就行了!接着,孟子以排山倒海之势,一口气说出为什么不可言利的道理,最后得出结论:王!你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讲利?
为了体验孟子的这种气势,我们不妨将原文照录如下,请大家来体会: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
孟子讲了这一通以后,梁惠王是怎么回答的呢?没有下文,估计是被孟子的气势镇住了,或者说被噎住了。读《孟子》,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种对方被“噎”住的情况。因此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核心范畴是“义”。前面讲过,义,是具有批判性、否定性和战斗性的。批判、否定、战斗都不容易。比如“大义灭亲”和“舍生取义”,难道是容易的?这就必须有精神上的支持,而且这精神还必须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那么,在孟子那里,有这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吗?有。它就是“气”,也叫“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就不太好讲了(难言也)!但有几点可以肯定。第一,它是正义积累的结果(集义所生);第二,它和道义相伴生(配义与道);第三,它一旦为道义和正义所培养(以直养而无害),就最伟大、最刚强(至大至刚),能够充盈于所有的地方(塞于天地之间)。这是孟子对公孙丑说的话,见《孟子·公孙丑上》。可见,势源于气,气源于义。有义则有气,有气则有势。正义在胸,则气势磅礴。
义离不开气,叫“义气”;仁本之于心,叫“仁心”。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所以孔、孟的“心气”也不一样。孔子是温和的。他喜欢曾子向往的那种生活:暮春三月,换了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河边洗洗澡,舞雩(音于)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去(《论语·先进》)。孟子则是刚勇的。他的自我定位,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当然,孔子也有刚勇的一面,比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孟子也有温和的一面,比如他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希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有好衣服,七十岁以上的人都有肉可吃(均见《孟子·梁惠王上》),就很温情。这并不奇怪。正如孔子讲仁也讲义,孟子讲义也讲仁,孔子自然柔中有刚,孟子也自然刚中有柔。但总体上说,孟子比孔子强硬。我的感觉是:孟子很男人,孔子很长者。
先秦诸子 篇12
一、高中阶段开设《先秦诸子选读》课程的实际指导意义
现阶段, 在高中教学中增设《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的教学方案, 丰富了高中教学的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起到了实际性的指导意义。高中生可以通过学习《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经典散文, 了解到更多古人的哲学思想, 提高高中生对哲学思想的全面认知,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设《先秦诸子选读》课程, 还可以指导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学的价值认同, 为传承传统文化底蕴奠定深厚的基础, 可以收获古人的精神财富, 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对人生的态度, 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先秦诸子选读》里面的经典故事是对人性品质的全新解读, 同时也教育学生应该懂得如何尊师重道, 如何生民立命, 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深远影响
1. 有利于感悟人性世界, 提高自身修养
高中开设的《先秦诸子选读》课程在对高中生的情感教育上具有一定的深远影响, 高中生可以通过《先秦诸子选读》里面的经典文章, 感悟古人对人性及世界的看法, 同时提升自身的修养。如在《论语·公冶长》中所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就充分地体现出古人感悟好学, 以及对精神价值的更高追求。教育现代学生在学习上要树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教师作为辅助者, 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帮助学生学习, 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能够具有自主探究性的学习精神。
2. 有利于感悟先哲智慧, 陶冶学生情操
《先秦诸子选读》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让学生们能够学习到先秦诸子的论著。选入读本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 它们不仅促使那个时代出现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文学盛况, 更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同时还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化教育上有诸多影响。为此, 作为我国的经典论著, 更应该把《先秦诸子选读》的文化经典更好地融入到我国的现代教育教学中, 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的文化精髓, 加深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 增强学生对古代文言文阅读和分析的基本功,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的能力。
3. 有利于感悟文学品位, 提升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 通过对《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传授, 可以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使学生能够提升文学品位。在《先秦诸子选读》的经典散文中, 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描述, 展开情节的想象, 加深对文学知识的认知和扩展。如孔子的“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等, 都是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 讲述了古代人对学习的看法, 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美学因素还能够丰富现代语文的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从中了解人性真、善、美的品质, 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审美结构, 提升个体的审美品位和修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的开设是教育改革的明智之举,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 扩展了高中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 同时更发挥了《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经典散文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的关键作用。但是对于《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也有相当大的难度, 主要是缺少相应的参考资料, 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实现《先秦诸子选读》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沛烈.感悟“人性”色彩, 提高自身修养——浅谈《先秦诸子选读》的情感教育[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8) .
[2]王标.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的特点及实施困难[J].语文学刊, 2005 (8) .
[3]彭蔚兰.中学文言文教学困境思考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3.
[4]蔡莹涓.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传统思想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 2003.
【先秦诸子】推荐阅读:
先秦诸子散文06-30
先秦诸子散文介绍06-14
先秦诸子语录翻译07-19
先秦诸子选读课文翻译10-22
将归留别练塘诸子,将归留别练塘诸子陈维崧,将归留别练塘诸子的意思,将归留05-29
诸子喻山水高二选修07-17
诸子百家讲座观后感10-18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诸子百家07-24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赏析10-05
先秦时期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