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2024-07-30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精选12篇)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1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需求、供应、生产计划和物流四大部分, 其中物流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子模块, 是贯穿于整体供应链过程的, 是联系供应链各企业非制造领域的桥梁和纽带, 是对供应链各企业非制造领域的管理。本文从供应链视角入手, 从供应链中的供应商、终端消费者涉及的物流活动进行整体把握和统一管理, 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考虑构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无缝对接物流市场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因此笔者对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1. 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定位

供应链作为一个集“采购+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终端消费者”在内的环环相扣的业务流程链条, 链条各企业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有机集成企业核心能力, 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加强企业成员间的战略合作。供应链管理是对链条企业合作和业务流程的协调整合, 打造供应链市场优势, 加强链条企业成员间的功能合作, 实现企业成员和供应链的绩效目标。基于这样的认知, 笔者认为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定位应为:为物流服务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培养物流企业管理、运输运作管理、仓储配送运作管理、采购运作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面向的具体岗位包括:物流部经理、物流企业客户经理、物流营销员、采购员、物流信息员、仓管员、车间调度、生产现场管理员、运输调度、车辆调度等岗位群。

2. 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是基于供应链视角对物流市场人才需求动向的掌握, 结合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特色, 最终确定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具体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体如下:第一, 素质目标, 结合物流市场特征, 在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中, 以优质物流服务为核心, 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 (精细、快捷、诚信、守时、安全等) ;第二, 知识目标, 基于供应链视角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 包括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技术应用、采购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供应链物流管理等;第三, 能力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仓储配送管理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五项专业核心能力, 其中仓储配送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仓储管理信息化操作、入库作业、检货作业、拣选作业、配送作业、货位管理作业、理货作业、出库作业等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包括现代运输技术使用、运输调度、车队管理、装载等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包括采购计划、商务谈判、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选择与评价、采购订单跟催、采购成本管理等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包括生产预测、生产现场规划布置、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制订、生产过程控制、延迟制造、模块化生产、产品包装、在制品库存控制、项目管理、产品库存控制、生产绩效管理等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包括供应链采购与库存管理、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价、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搭建、供应链绩效管理等能力。

3. 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笔者建议供应链视角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应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和物流管理企业专家共同按照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以供应链视角下物流市场为切入点, 在物流管理教学中融入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理念, 以供应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为突破口, 构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要求, 可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 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在高校第一学期, 新生进校时间较短, 对新事物认知兴趣大, 学校可以安排物流管理见习学习, 帮助学生感受物流管理职业环境, 直接接触体验物流企业工作流程、工作现场和物流管理, 增强学生职业道德, 帮助学生立足物流市场需求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阶段, 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仓储配送管理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五大核心能力, 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教学指导下, 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训练, 完成基于供应链视角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并结合校外实践平台, 相继开展核心能力的实训和岗位实习活动, 将专业核心技能融入教学, 学生通过五大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的学习, 做好物流市场核心技能培养准备;第三阶段, 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阶段。该阶段是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阶段, 也是学生综合技能的轮岗实习学习, 即学生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学习, 将其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习阶段,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对企业实习中所遇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奠定未来职业发展拓展学习基础。

从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看, 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综合知识到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转变和整合, 最终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职业阶段能够掌握岗位操作技能, 完成企业工作目标, 确保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摘要: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管理高级发展阶段, 从供应链管理视角入手, 结合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共生关系, 针对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特点, 从供应链管理视角构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武小平.专业化、综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 2015 (04)

[2]李明明.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5 (03)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2

(一)明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本着“口径适当、基础扎实、强化能力、注重实践”的总原则,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更新教育观念,遵循现代教育规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级旅游专门人才。

(二)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十二五”时期旅游行业的发展和旅游企业的需求的变动,强调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可以借鉴国外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首先,延长专业实习锻炼的时间,如将大学二三年级的暑假时间延长为3个月,用于学生到校外企业实践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实行教学与实践交替配合,达到学以致用,取得良性互动的教学效果。其次,建立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培养目标,形成集教学实习、专业实习等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组织体系。最后,建立较为稳定、颇具规模的实习基地,搭建与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和就业提供优良的场所等。总之,通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三)以导师制为依托构筑跟踪式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要实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课题研究+就业指导”的导师制,构筑跟踪式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此模式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思想引导强化学生德育教育

通过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学生德育意识,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

2.专业辅导帮助规划大学生涯

通过专业辅导,向学生介绍专业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加强学生对旅游专业的理解,教育学生热爱专业,指导学生熟悉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传授学习方法等,帮助规划大学生涯。

3.课题研究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课题研究,加强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使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增强学生文献收集和文献检索的能力。通过科研实践,加强研究能力,在研究中创新,在研究中确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使毕业论文真正达到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节。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职业规划

通过就业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旅游高级管理者必须要从基础做起,在这些最基层、基础的工作中,领悟知识的发展、产生过程和锻炼自己的探索精神。开展就业形势和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进行成才设计和职业规划,指导学生择业、求职和就业以及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工作。

(四)构建多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由课堂实践教学、业务模拟实训和综合实习操作三个层次(或内容)构成,分别在课堂、实验室和实习单位完成,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层提升,最终达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用。首先在课堂实践教学层面,旅游管理专业应开设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服务礼仪、导游实务、服务技能、酒水调制等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尝试在校企合作的景区、公园、酒店进行,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其次在业务模拟实训层面,要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第二课堂”三位一体的形式,通过全过程、多轮次的模拟、仿真和全真的实训,开展导游风采大赛、最佳讲解员大赛、导游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各种演讲比赛、导游词创作大赛、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后在综合实习操作层面,要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有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开展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层实施,逐层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五)突出外向型旅游管理人才的课程设置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外向型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旅游企业和毕业学生访谈了解到,在旅游行业中外语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和提升的关键之一,特别是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外语能力已经成为旅游企业员工提职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设置以着重提高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在核心课程中加大旅游英语口语和导游英语等英语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期末笔试的形式,根据语言类课程的考核需要改革考试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六)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要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要打造一支有较高学术水准、较强的事业心、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的师资队伍。因此,要建立“行业实践+研究平台+创新团队”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旅游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一方面,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在产学研实践中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成立区域旅游经济研究所,进行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师自身既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又注意师德的养成和锻炼,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凌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

[2] 蒲姝。基于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经贸导刊,2012(4)。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3

关键词:高职 人才培养 订单班 班级管理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的需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逐渐发生变化。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逐渐取代了以往的计划式人才培养模式。他能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将企业实际需求及培养理念引入课堂,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企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产生了多种不同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从各个角度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形式

按照企业招聘所需专业与岗位的对口关联程度,订单班组建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订单的形式:一个企业的人才订单数量足以单独组建一个或多个班级,且职业岗位要求指向一个专业时,可采用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订单的形式。

2.多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订单的形式:当某个企业的人才订单数量足以单独组建一个或几个班级,但职业岗位要求订单生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时,可采用多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订单的形式组建订单班。

3.一个专业对应多个企业订单的形式:当多个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共同指向同一专业,而这些企业中每单个企业的人才订单数量不足以单独组建一个班级时,则按照职业岗位群相近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培训为主,采用一个专业对应多个企业订单的形式组建订单班。

按照企业接触学生的时间阶段,以及企业参与学生培训的时间长短。可以将订单班分为以下几类:

1.全程订单:指各企业及用人单位根据专业领域及发展需求,确定用人计划,与学院联系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计划。学生进校时就单独编班,学习目标比较明确。

2.半程订单:指学生在校正常学习两年后,有用人单位根据发展需要,从各相应专业的在校学生中进行选拔,组成新的班级,进行相应的培训、考核等工作。被选拔的学生确定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单位。

3.短程订单:指根据各企业及用人单位发展需求,进行一到几个月不等的课程。如用人单位选送员工到学校来和在校生一起进行课程训练,或者单独组成班级,或者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选派教师到用人单位进行现场的教学活动。

按照企业对在校学生校校内培训课程的参与程度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的紧急程度,订单班培养也可以有一下几类:

1.定向委托培养。定向委托培养是学校受用人单位委托,为其培养人才,由委托单位提供经费,学校负责培养,学生在接受完相应的高等教育后回到委托单位工作。

2.准双元制订单培养。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用人单位为主,学生入学后就到用人单位学习并参加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和从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结合每天工作项目安排少量的理论课程学习。

3.松散型订单培养。松散型订单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人才需求情况,随机选择相应的职业院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的时间选择和规模上都具有一定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一般不打破原有班级建制,主要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用人单位企业文化教育和实践活动。

4.“2+1”人才培养。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提前一年进入学校与学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对意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接受校企双方的共同培养,这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的有机结合。

三、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对班级精细化管理提出要求

以上各种不同形式的订单人才培养在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订单班培养也不例外,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和不足。特别是在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下,班级建制的不确定性提高班级管理的难度。为使校企深度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稳定地实行下去,规范化的管理是关键。而其中对学生的创新人文管理尤为重要。

1.新建立的“订单班”会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建立一个新的班级。新的班级管理者务必要尽快熟悉班级学生情况。班委的选举、贫困生情况了解等,都会影响班级管理这的班级管理质量及效果。争取企业为优秀生提供奖学金,减轻学生家庭经济压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或者下企业期间产生的交通费等有关费用,可以适当提供支持。

2.严格学生订单培养期间的各项制度。要建立顶岗实习学生的个人档案,记录学生的表现、出勤率,严格请假制度,充分保证学习以及实习工作量的完成等。此期间可据实际情况建立临时党团支部,以在同一家单位实习的学生为成员进行组建。学校派专任的老师给予学生指导,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临时事件,让学生能高效完成订单培养期间的学习任务。

3.建立校领导联系班级制度,直接参与“订单”班级管理传统高职院校管理模式中。校领导参与订单班级学生的管理工作,能随时把握“订单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反馈给予解决。校领导还能把自己的理念、经验通过不同的媒介或平臺传达给学生,这对引导“订单班”学生坚定完成三年既定学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4.订单班筹备前期,学校要通过学校完善的信息发布系统,尽可能全面的介绍企业的文化、订单合作基地、发布企业招聘需求等,让学生与企业做到面面俱到的了解。订单式培养模式更加要注重订单班成立后的服务。如成立“订单班”就业咨询机构,可以采用现场咨询的方式,也可以借助现代联络方式进行。咨询人员以企业人事部门经理、工作组长、岗位优秀员工、学校订单班专业教师和有关辅导员为主,要让咨询真正有实效,能为学生释疑解惑,而不要流于形式。

5.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给与指导。与企业订单培养模式建立后,学生必将受到订单企业的文化冲击。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不断受到学校文化的浸润。企业培训实习期间也会收到企业文化的感染,两种文化的冲击会让这些学生不适应。校企合作不仅是技能培养,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适应,尽快使两种文化融合吸收。如企业参观、校企之间文化娱乐活动等都可以产生效果。

四、结论

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随着企业实际需求向更加实效的方向发展,学校也要做好迎接更多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出现,顺应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应该更加重视订单班的管理,无论从学生的实习工作、在校生活学习以及在学生在订单后续的跟踪服务必能加强学校订单班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订单班学生实际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传端,谢荚星,周静.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尝试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

[2]施祝斌.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5.

[3]王家云.班级管理优化与良好班级文化培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9.

[4]杨智争,龙毓亮.关于加强订单班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科技,2010.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4

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掀起了整个社会变革的热潮。而这种变革也正悄然推动着学校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的革新。同时随着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基于网络教学形式的出现以及附着在这种网络教学模式下基于对在线学习者个性及学情的分析,其更加突出的个性化教学特点也正冲击着传统大学教育的发展。因此传统大学教育思维和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相关学者针对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改革的何去何从进行了相关研究。周湘林提出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将更加凸显管理的及时性、前瞻性、区分性、整合性、权变性等特点[1]。梁文鑫指出大数据时代,教师完全有可能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即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数字化,包括教材(知识点)和学习活动[2]。喻长志认为大数据时代教师将集中于挖掘学生与学习有关的表现,最适宜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依赖于定期的能力测试[3]。张燕南等提出大数据时代为个性化教育指引实践方向[4]。凌宗伟认为大数据时代下,教师在知识层面将无任何优势,当学生面对网络这个巨大的知识海洋,老师的半桶水将完全失去了意义。老师存在的意义就是在知识和能力之间构造一座桥梁,这个桥梁叫做训练[5]。可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虽然使得传统高校教育已不再具备知识教育的优势,但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加强职业行为导向的训练、以及人才性格素质的培养则是网络教学平台无法比拟的。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与其良好的就业环境却出现了巨大反差,生源逐年萎缩,毕业生对口岗位就业偏低等正困扰着该专业的发展。这种悖论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往往流于传统教与学的模式而忽视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塑造。因而无论专业发展的需要还是时代的指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将面临改革。

2 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由于我国高考制度以及教学体系的独有特征导致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的特点。而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学科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学习内容相对枯燥,实训设施并不充足等也加剧了这一现象的萌生。因而在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时应更多考虑时代背景、学校功能以及学生特点几方面因素,加强对学生分析、动手能力及职业素养的训练。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具有以下特点:

(1)以职业行为与素质培养为主,兼顾知识传递,构造个性化教学模式。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教学平台已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为用户提供海量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对学情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从而提供更加完备的个性化教学服务。可见,在知识传播方面,传统院校已不再具有优势。因而职业行为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则应成为其教育的重点。因为这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功能赋予的基本任务,更是发挥网络教育所不能企及的面对面干预沟通的优势所在。

(2)提倡企业体验式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过程的监控及培养。物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培养学生专业行为能力时应更注重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鉴于我国企业参与高校教学的热度不高,且国家并没有出台强制性的规定进行限制,学生获取校外系统性实习的机会较少。因而在学校内部建立一个虚拟企业,使学生参与体验公司从操作层到管理层再到决策层各个级层的工作,能够较好弥补现阶段实践教育环境的短板。而教师在模拟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监控,也能够加强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过程的培养。

(3)注重掌握学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增强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塑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全面量化了解学生提供了可能。在此背景下,我们应通过搜集和整理教学过程中学生遗留下来的学情资料,对其学习状况、职业素养、个性等内容进行分析,加强学前、学中和学后的干预和监控,从而能够及时了解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解决,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

3 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1 基于企业运营条件下物流管理专业“三层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并体现高职教育职业培训的优越性,借鉴公司运营机制将不同年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交叉分组构建公司。以学生适应公司运营中“操作层、管理层、决策层”三个层次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教师引导、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的教学方法为手段,通过建立模块化集中培训机制以及公司竞争机制,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操作层。操作层是公司运营中的基础层次。学生在该层次中主要扮演基本操作技术人员,负责按照公司管理层制作的方案以及下达的命令执行具体的业务。该层次的设立旨在通过基础专业通识理论的学习以及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

(2)管理层。管理层是公司运营中决策实现的支撑层次,是决策层与操作层的连接桥梁。学生在该层次主要扮演各部门管理者的角色,负责带领部门内部员工设计方案、组织运营、负责管理沟通等内容。该层次的设立旨在通过公司各部门所需要的应用管理与操作技术培训以及部分拓展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应用管理技能。

(3)决策层。决策层是公司运营中的顶端层次。学生在该层次中主要扮演各公司决策者角色,负责把握公司的战略方向。决策层的设立旨在锻炼学生在公司运营中决策能力以及根据市场竞争环境及时改变应对的能力。同时配以拓展性知识,使学生掌握了解物流管理相关前沿内容。

3.2 基于企业运营条件下物流管理专业“三层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1)根据学生学前心理评测及相关学情进行数据分析,引导组建虚拟公司。羊群效应指出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的影响,从而跟从大众进行思想或行为。且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灭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6]。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一个优越的团队组合可以带动团队成员的进步,甚至会影响消极队员的表现,而消极的团队则影响团队整体的积极性以及效率。因而在团队组建前,加强对团队个性的塑造对团队成员的成长十分必要。鉴于上述原因,在构建虚拟公司人员组合前,应根据学生学前心理评测及相关学情信息,对学生性格以及职业生涯倾向做出量化分析,从而指导虚拟公司的人员分配,保障团队组成对公司形成正向指引。

(2)结合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及资源构建集中培训教学机制。现阶段高职物流课程设置跨度时间长,且多门课程内容重复性高、学生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因而为减少因课程设置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应构建以阶段化集中教学为主的模块化培训机制。同时,在模块化集中培训中,引入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及资源,通过学生自学为先,教师解疑为后的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及知识广度与深度。

(3)以兴趣至上,能力为纲,构建以角色体验为主的虚拟公司运营教学机制。以综合物流公司作为学生岗位角色体验的载体,在实施公司制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以师导学,以老带新”的理念,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该机制的实施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通过将技能学习与岗位角色体验相结合,进行岗位设置。虚拟物流公司由全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共同组建,其中操作层、管理层以及决策层相关人员根据层次要求、学生学前分析以及兴趣进行分配。第二,建立以项目招投标为核心的公司竞争机制,以项促学,提升学生竞争意识以及参与兴趣。通过向各公司发放招标公告,由公司完成竞标的方式组织运营。在此过程中遵循由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任务逐层递发并执行的运营规则。第三,构建以培训结业与企业岗位资格认证相结合的考核模(下转第236页)式,即学生毕业评定以及奖惩评定由培训结业总学分以及在企职位表现评定两部分决定。

(4)收集并量化学生在培训以及企业模拟经营阶段的学情数据,构建全面评价及干预制度。在集中培训以及虚拟企业运营中,通过让学生体验不同岗位工作并收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遗留下的学情资料,对学生在未来就业中不同岗位工作操作情况及职业个性变化和缺陷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从而对学生的行为性格进行干预,最大可能的帮助学生解决在其职业生涯过程中可能所遇到的问题。

4 结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传播已不再是传统高职院校唯一的教育重点与优势所在,而增强对教育预测与评测、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则成为目前传统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同时,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支撑社会物流行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论文在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我国教育变革论点的基础上,提出在该时代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最后基于上述分析,论文提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基于企业运营条件下物流管理专业“三层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实现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参考文献

[1]周湘林.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25-30.

[2]梁文鑫.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将迎来真正的变革[J].北京教育学院2013,8(1):14-16.

[3]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4):188-192.

[4]张燕南,赵中建.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1-5.

[5]凌宗伟.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做教师[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99d840102vs1e.html.2014-11-11.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5

八、从班组管理到班组建设

国资委管辖的大型央企非常重视班组管理的作用,从企业经营的战略高度提出班组建设的课题。企业家要考虑如何推动班组建设,让所有的员工包括班组长都能够跟上企业的发展。完善班组运行环境的一切基础性工作,并从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重心等诸多方面向企业一线倾斜。通过企业文化塑造灵魂,通过班组管理实现企业使命。

1.中国特色的管理命题

中国传统重视基层、重视一线、重视人的作用。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当属中国的石油行业和中国的航天行业。中国的石油企业员工即便是在国外都有很浓重的使命感。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代人为了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创办了大庆油田的企业。当时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只有很少的几个小油田。这一批人带着两本书去的,分别是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他们都肩负了一个使命,就是要满足和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在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创造条件也要打出中国自己的石油。

还有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是如此,“神5”、“神6”已经进入了太空,宇航员都能够出舱了,中国人看到之后都极其地自豪和高兴。但是在中国,这个产业的诞生完全依靠的是自力更生的精神层面。

回顾中国这些立得住的企业,可发现它们是有魂魄的,在物质条件不能跟西方竞争的情况下,通过人的因素,发挥人的积极性来达到目的。这些都是中国的管理特色,有很浓重的中国情结。

现在国资委管辖的央企,有的成立了“班组建设推进委员会”,提出了“班组建设就是央企的核心竞争力”。国资委如此重视班组建设,是因为我们做的是产业,不像美国的华尔街靠资本运作就能增长财富。我们有很多的产业工人,有很多的一线员工。

但是多数民营企业还谈不上班组建设。现场管理不到位,班组长不起作用,所以我们试着帮助建立一套培养“胜任班组长”的培育体系。

2.班组管理与班组建设

班组建设就是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班组管理的大环境,加强班组长的优势。现在环境也在变,员工的流动性更大,企业要面对这个现实,强调配好、选好、用好班组长。

班组管理相对强调班组长的作用,而班组建设强调各级的作用,强调全员参与,各级部门共同推动班组长的培养和班组建设。

九、聚焦于培养班组长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过:“班组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是要提高班组长的素质。”想管好生产的现场,商业的门店,我们一定要培养一批合格、胜任的班组长。

培养胜任的班组长,首先班组长自己要努力,通过自学、培训得到成长。十几年来我们不断争论的问题就是人到底应该培养还是招聘?有人说美国的职业经理人都是流动的,但是仔细地分析一下,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在短短30年改革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很难找到职业化的经理和职业化的员工。我们面对的员工有两大类:农民工和大学生。

所以,不论国企还是民企,不管你搞不搞班组建设,但班组长的培养都必须要做。要抓现场管理就必须抓班组管理,要班组管理有成效,企业要花大气力聚集于培养班组长。

1.培养班组长的两大管理技能

在培养班组长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晋升培训,还是系统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人员管理技能和现场管理技能。

一名优秀员工可以不和人打交道,只需要跟事打交道,但是班组长必须掌握人际关系的管理技能。班组长还要管现场,企业各有特点,要从方方面面去帮助他提升。可能请设备管理专家给他们讲专业课,请安全委员会的人专门讲安全课程,针对这些技能进行分类,就形成了一个培训系列。

选择一个人当班组长,首先要考察他当前的表现,同时要看他长期的发展,是否具有管理者的潜质。当然考察是多方面的,其中德的考量最难的。主要是通过责任心来考量,然后经过考试、晋升培训环节,让他明白现在的使命和角色,当培训合格之后他就可以当班组长了。一年任期期满之后再对他进行重新考核,评估是否能够继续担当班组长的角色。任职期的考核需要有部下、组员、顶头上司、前后工序等人对班组长的评价,之所以要这么重视,就是要把班组长当作长期骨干带着走。班组长是企业各类人才的后备库,应该给予他们升迁的发展机会,为企业培养大量的后备人才。

2.中层干部要帮助班组长成长

 车间主任要随时、具体地辅导班组长;

 帮助班组长调整心态,突破人员管理的瓶颈;

 企业要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 中层干部之间相互交流培养班组长的经验;

 鼓励优秀中层干部在企业内部开课。

3.班组长要成为班组的灵魂

社会公民通过入职培训转变为企业员工,联想给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起了一个中国特色的名字——入模子培训,不管你在外面是什么样,只要来联想工作,就是联想的人,要成为联想的这种模子。

接着通过班组长晋升培训,让员工转变为初级管理者。晋升培训之后,班组长还要继续接受系统培训,分“人员管理技能”与“现场管理技能”两大部分。而且要在每年度跟随企业战略主题实施的相应培训。对已经培训过的课程要温故而知新,继续提升班组长在这方面的技能。

有时候他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两个人同时进厂,其中一个人被提升为班组长,但是另外一个人会不服气。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当然要靠班组长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别人,同时车间主任要做员工的思想工作,既然班组长是大家推选的,就要维护他的威信,服从他的领导。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班组长培养成一个班组的灵魂。

4.硬功夫要体现在整体业绩上

班组长能力的大小主要看整个班组的整体业绩,并以此考核班组长的综合能力,所以班组长要具有综合能力才能完成业绩。

另外一个考察班组长能力的办法就是让班组长带领全体员工,参加争当先进班组的活动。特别是在班组性质雷同的企业里,比如在织布车间有三个班组,甲乙丙三班倒。让三班开展竞赛,按班组的指标去考核,进行竞赛评比。这样不仅使班组长有动力,而且能够带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当了先进班组不是光班组长光荣,而是所有班组成员的荣耀。

可以搞年度、综合评比,也可以单项评比,比如评比安全、“6S”现场等,以引调动全员的积极性。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6

【关键词】高校转型 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87-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预示着我国高教领域即将面临重大改革,即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校扩招以来,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现阶段旅游业的需求,成为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作为竞争中求生存的独立学院,必须创设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符合地区发展和行业需求的特色化旅游人才。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从2009年到2015年,旅游管理专业2009年招生人数为29人,2010年停招,2011年44人,增长近50%,2012年72人,又增长近70%,2013年109人,但是大一结束有13个学生转专业,2014年招生56人,大二时仅有50人,2015年58人。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学生人数时增时减,变化不定,同时又面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旅游学院的局面,此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有特色、有明显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界定虽有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人才的培养类型上分别出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11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等表述。人才培养方案反复修订,但是对目标却没有明确。

(二)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国内大多数高校基本一致,一般为知识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实践体系(包括公共实践课和专业实践课)两部分,这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式,这也使得各地区、各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几乎一致,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每学期课程的周学时安排不均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教学计划中,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考虑到课程的前置和后续,但是在周学时的安排上却有不合理的现象,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三、四学期周学时可高达29.3和28,而第六、七学期则分别低至14.2和5学时,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理。

(四)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且与行业联系不紧密。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受到招生人数不稳定及总体人数较少的限制,目前专职教师人数较少,其中在职称结构方面只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且高级职称为退休后返聘教授,由于年龄和精力的局限,大多也是只关注本职教学工作,与行业之间的联系较少。中级职称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又面临职称晋升,既无经验又无精力与行业联系,致使对行业最前沿的信息知之甚少。

(五)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缓慢。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现在虽有多间旅游实验室,但是因为目前在课程设置上只有“旅游服务模拟实操实习”是在实验室开展,并且利用率不高,没有真正起到实习实训的作用。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目前旅游管理实习基地大部分为桂林市的景区和饭店,但是为期一学期的顶岗生产实习只分布在浙江义乌,虽有多家酒店,但是无法体现在地域上的多样化,表现较单一,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

(六)校企合作模式处于尚不成熟的探索阶段。校企合作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学校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和进课堂讲课尚未形成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在实习期间没有得到完整的延续,学校的管理也存在缺位现象,有的甚至完全靠企业管理。企业方面,未能认识到实习生潜在的价值,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不能调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动地完成实习任务,甚至出现个别学生擅自逃离实习岗位等现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一)明确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转型。《教育部关于完善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中对目前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拥有就业创业能力、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政策,以文件为依据,坚持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将此与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为明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一个导向”(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为导向,将学以致用、基本素质、技术应用能力贯穿教育全过程),依据“两个平台”(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三个体系”(学科基础及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和通识课体系),做到“四个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可将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思想品德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就业有职称、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设置时,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实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增加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使得课程设置更贴近“就业有职称”的培养目标,将全国导游证考试所涉及的课程加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其更加适应现在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鼓励学生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这样既可以提早取得导游资格证,也可以拓宽知识面,使其就业增加竞争力。

(三)均衡安排各学期的课程周学时。为解决以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出现的每学期课程分配不均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将要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前置与后续关系依据课时数分配在各个学期(如表2所示),基本实现课程周学时均衡设置,避免出现课程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现象。经过调整后,除前三个学期因为公共必修课比较多,周学时虽显稍高外,其他都相对均衡,如表3所示:

(四)完善师资职称结构,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才培养中师资是关键,目前衡量师资的标准主要有职称,但是随着高校的转型,“双师型”教师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现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保障。

职称提升方面,为教师职称评定多开辟渠道,通过取得教授、副教授的高职称教师对职称较低的教师多传授职称评审的技巧,多准备材料,为职称评审打好基础。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来完善,通过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质量,其中“外引”包括聘请企业优秀员工、技术专家来高校讲学或在校兼职教学;“内培”是定期组织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挂职训练、带领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等方式来使旅游管理专业的现有教师发展为“双师型”教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遴选一部分教师进入企业参与挂职训练,教师可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产业情况、运作流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自身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的知识、经验、观点等投入教学中作为实际训练的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也可组织一些教学、实践经验的旅游学骨干教师定期对学校的中青年旅游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引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为旅游管理专业快速组建出一支素质水平较高的实践教学队伍。

(五)加快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了能让学生在就业时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大学期间学生应通过实习熟悉未来工作流程,因此学生进行校内外的实习至关重要。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应该以模拟实验室为载体,使其能够满足基础性、过程性、功能性实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完成基本工程训练、技术技能训练等。如旅游管理专业除现有的旅游服务模拟实验室外,还应增设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工作相关的实验室。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在顶岗实习、实际工作中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此类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产、学、研的结合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也可以在基地进行科研合作、培训合作和资源共享,并引导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和科学的实践教学环境。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外长达半年的生产实习(后改为生产单位带薪顶岗实习)中,大多为国内企业。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应该增设国际品牌的实习单位,并且这些实习范围应该是旅游比较发达的地方,如杭州、厦门等旅游城市,这样既可以将桂林的旅游特征与实习地相比,又可以学习到国际品牌酒店的管理,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竞争力。

(六)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地方高校转型的趋势下,旅游管理专业应制定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方案,构建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型合作模式。

学校方面,采用各种聘用形式,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并将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与课程设置相关联。在对学生实习管理中不能单纯依靠酒店,可以派教师前往不少于1个月的实地指导,条件允许的可以实现教师轮流指导,既可以实现对学生实地指导,也可以使教师在生产单位实现挂职锻炼,为实践教学提供基础。

企业方面,在接收实习生来实习时必须清楚学生的角色,他们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实习生,要认识到学生具有的潜在价值,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更要为学生在酒店工作期间提供短期的职业规划,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尤其是重视学生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使其不仅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也为今后的就业起到引导作用。

旅游业在高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要能与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旅游市场发展相适应。要善于把现在面临的挑战变成发展的机遇,把培养出旅游行业需要的人才有机地纳入学校及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体发展建设中,从而实现学校、学科、专业和学生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羊绍全.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理念的旅游管理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4(2)

[2]李宪平.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9)

[3]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吉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JYJG2013006)

【作者简介】翟丽蓉(1980— ),女,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7

1.1 广州市产业转移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沿海发达地区纷纷提出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以获取更大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广州市先后建立了广州-梅州、广州-湛江、广州-阳江等产业转移园,推动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直接影响着相关产业物流人才需求。

同时,广州市物流业发展迅速。《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物流业列入重点发展产业,广州市明确提出“依托大型现代物流门户枢纽加快发展海港经济和空港经济”。伴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广州市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就国家层面而言,我国将物流业2009年我国将物流业列入国家振兴十大产业规划,并下发了《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各个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以扶持物流业的发展。可以预期,广州市物流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物流行业的发展必然对物流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

1.2 广州市产业转移背景下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

广州市实施的产业转移集中体现在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的转出和新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支柱产业的形成。在产业转移背景下,物流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目前广州市高职院校现行的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转移环境下的物流人才需求出现脱节,需要重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人才需求新的特点。

物流业从业人员更加强调物流人才需求更加注重综合素质。传统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较多的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大量的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门技术能力。基于以上思路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就业时专门技术能力强而综合素质弱的现状。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尤其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满足企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物流人才需求更加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范围、就业岗位更趋于分散化,就业后职业发展空间广阔。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能针对某一特定就业岗位培养“螺丝钉”式的专才,更要关注学生以后职业发展路径上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物流人才需求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创新性人才是促进珠三角产业转移成功的关键,产业转移对现有的产学研模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方式提出新挑战。

2 高职“企业内植、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产业转移背景下对物流人才需求提出的新的要求和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提出了“企业内植、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以培养适应产业转移背景下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企业内植、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教育规律,能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物流人才。高职教育既不同于中职教育也不同于本科及以上教育,其具有自身的教育规律和趋势。高职教育的规律可以概括为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高等性强调学生培养要注重宽基础和通用性;职业性侧重培养过程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工作行动为导向;教育性强调培养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企业内植、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企业参与到学生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符合四个合作的要求,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师资队伍,在培养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和专门技术能力的协同、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协同,更能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符合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

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的“企业内植、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内植强调行业、企业的参与,将行业企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课程体系设计、核心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组织实施、学生技能考核等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实境强调教学环境的真实性,耦合则强调校、企、政等多方共同配合。通过将企业真实环境植入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构建以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建的教学团队,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三个层次的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专业拓展能力课程教学。通过灵活多样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校内仿真实训、校外生产性实训的教学完成打基础、促成长、助成熟的培养过程;最后通过校外顶岗、订单培养等让学生深度融入企业运作,最终实现保就业的培养目标。

“企业内植、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行业内有代表性的企业的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岗位工作和职业发展以及教学过程组织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并根据认知规律和职业特征校企双方共同进行教学项目设计,突出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进行行业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和订单所要求的技能训练,通过完成模拟工作任务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训练和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半年顶岗实习或订单培养三步实践教学达到与岗位的对接,最终实现培养“企业内植、实境耦合”的高技能型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内植、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产业转移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可以表述为: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综合应用专业技能强为目标,以培养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保就业促创业为导向,即关注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又注重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科学、开放、动态的课程体系。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过程中,课程体系构建紧紧围绕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起点,并参照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和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市场需求,构建包括综合素质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组成的新课程体系。其中综合素质课程包括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物流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需要高素质的教学师资团队的支撑,构建一只由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行业顾问专家组成的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是“企业内植、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为了促进物流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打造了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通过引进、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多元化的师资团队,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的实施。

3 结语

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重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内植、实境耦合”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企业融入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培养满足产业转移背景下的高素质、高技能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勇,芦娟.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38-42.

[2]李选芒,赵居礼.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9):111-112.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8

1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研究

1. 1本科物流教育目标定位研究

发达国家主要是以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在欧洲87所开展物流高等教育的大学中, 有54所设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美国有50多所大学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国外课程着重战略类课程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注重学生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学者物流研究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我国学者在比较国内外物流教育现状基础上,提出要从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三个方面培养物流人才,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1]。事实上这种理念近年来一直为国内物流教育界所推崇。同国外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相比较,我国物流专业课程开设较多的是功能类课程、系统类课程和研究类课程,战略类课程开设相对较少。在物流人才的战略素质培养方面,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物流人才应具备四种能力要求,即企业管理通用能力、 物流系统规划与决策能力、物流流程管理与控制能力、物流装备与技术的应用与设计能力[2]。

1. 2教学方式方法研究

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我国学者提出KAQ模式,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色,将知识( Knowledge) 、能力( A- bility) 、素质( Quality) 三位一体综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浦震寰通过教学实践总结,认为在物流专业内部可以再细分,然后按专业方向教学,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有机结合,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3]。

1. 3教学手段研究

国外教育手段方法成熟,存在多样化发展,其相关理论知识和各种物流设施、实验室等已经健全,给物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创造了良好的物流教育环境。 邀请物流人士来校做报告,定期组织研讨会等形式与企业互动,使用交互式互动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将学生编组,用案例交换分析方式促进学生交流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效果则非常显著。 交流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是物流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个人交流技巧。

1. 4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研究

国外物流专业主要设在商学院,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围绕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要素展开,典型课程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管理,配送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同时,还注意相关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教学环节上的运用,如仿真技术、统计学等交叉学科。在纵深研究领域包括配送战略与规划、配送管理等课程。而国外物流职业教育则有针对性让学员有选择地学习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课程,课程设置更加具有实战意义。

1. 5关于教材内容研究

国内学者分析了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物流类本科专业的学科特征,提出了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强调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专业的特色性、教材的规范性; 同时还强调要提高教学手段,必须共享精品课程资源。

2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国内外的学者既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也没有清晰地表述其内涵。比如综合能力、转移能力、通用能力、可雇用能力、关键能力、核心能力等概念都曾被用来定义过个体的就业能力。从内涵上看,有些学者把个体的相关能力和就业能力联系起来,从而总结出就业能力概念; 有些学者把个体的相关能力和影响个人获取就业机会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归纳出就业能力概念。现阶段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就业能力概念是由Har- vey在2001年提出的,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能力。

从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的文献看,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较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观点,这些观点都试图去清晰地表述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构成要素。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是由世界著名的英国学者彼得·奈特和曼滋·约克共同提出的,简称USEM模型,该模型是从认知和社会心理学两个维度构建的。该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由专业知识的理解力、通用和专业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四大要素组成,这四项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内专家认为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概念是指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有效地组织人力、 资金、物资与设备、技术、信息等物流资源,协调物流的包装、装卸和搬运、运输、存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指挥和控制,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继而完成物流任务的活动。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为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经济效益领先的今天,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方向必须与当地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而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培养方案制订得过于宽泛,侧重点不突出,特色课程不明显,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特色,无法在就业中占有优势。

3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优化专业培养计划,加强基地建设,建设教学资料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外部评价与 “开放式”考核系统,不断优化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逐步形成 “计划+ 基地+ 资料+ 队伍+ 考核+ 制度”的 “六位一体”建设思路。

3. 1突出能力提升,构建 “四层次”课程体系

( 1) 学校通识类课程涵盖以数理为主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课程,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

( 2) 学院平台核心课程由 《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工程》和其他类基础课程组成,旨在建立专业思维逻辑和基础理论的知识体系。目前,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全世界普遍接受的课程,经对世界217个大学的样本研究,供应链管理在美、英和中国香港均名列第一,在对44个大学的样本研究后,得出本科层次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工程与供应链管理分属前三门必修课。

( 3) “能力本位”的专业基础课程把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作为其基础背景,强调在实践中构建学生的能力体系。

( 4) “做中学”专业课与专门化方向课程则按照 “在做与用过程中学习”的逻辑安排课程。学习时,学生主动自学和创新实践,教师整体策划,全程指导。

3. 2完善基地实践教育环节

( 1) 积极开拓实践教学基地,突出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积极与广西区内外的交通运输部门、保税区、港口和大型物流企业基地联系,开拓实践教学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技能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管理和实践能力。

( 2)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研,突出知识运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的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形成初步调研报告;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负责将调研报告整理形成该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业调研报告及南宁市物流业调研报告,为各级政府部门物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3)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突出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通过参加各类竞赛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检验学生对物流专业知识、物流方案规划设计,以及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 通过任务分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

3. 3构建区域特色教学资料支持系统

( 1) 根据区域性特色,鼓励富有学术成果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编教材讲义,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优质教材,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的规划教材,参加各类教材评奖,凡由本校教师主编、参编和独立撰写获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的教材,以及由本校教师主编或撰写的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教材给予重点奖励。

( 2) 推动高质量教材的选用,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优先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的教材、“十二五国家级精品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重点教材和学科( 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推荐的教材,使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和主要基础课选用优秀教材率达到90% 以上; 多渠道筹集资金,资助奖励多媒体课件和精品课程课件建设。

( 3) 构建科学的教材研究评估制度。对本校教师承担编写的教材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查分析,收集广大教师和学生对该教材的意见,并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不断增强教材选择的先进性和教材使用的实际效益。

3. 4强化教师队伍,注重教学团队建设

( 1) 建成优质高效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集成教学科研力量支持教学。对在职教师,一是采取更加优惠的措施,鼓励在职教师外出深造,提高教师的学历和实际教学科研能力。二是实行教师定期脱产锻炼制度,要求教师轮流脱产到企业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 2) 以组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的方式,强调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鼓励科研水平高的学术带头人领衔组建教学科研团队,鼓励他们将学科前沿知识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 另一方面给长期在教学一线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教师安排专门的进修机会,支持和鼓励他们将丰富的教学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在促进教学的同时, 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

( 3) 优化师资,促进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持续性提高。一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把竞争机制引入师资队伍的管理中来,促进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聘请他们为本科生开设课程或讲座,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传道、授业、解惑。

3. 5开放式教学质量评估,共同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是由每个教学环节的过程质量来实现的,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符合广西产业需要,满足物流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 “全面、全员、 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价,通过校园网,企业、家长、学生、教育厅、用人单位等及时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对人才培养过程和质量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与评价,以确保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另外,在制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按照教育面向社会、开放式办教育的基本思路,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需要,采用两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复合,并组建外部评价系统。

3. 6开展教学信息调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 1) 考核遵循客观性和导向性的原则,建立以教师本人教学和科研业绩为基础,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根据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承担的任务,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工作质量进行科学的判断,全面检验师资的培养效果。

( 2) 建立师资管理系统,将师资考核结果纳入系统管理,形成帮扶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发展,为学校师资队伍的科学管理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作为教师聘任、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 3) 设计教学信息调查表和听课记录表,根据学生填写的调查表分析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效果,为教学研讨和教改指明方向。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9

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化物流业是否发展健康与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密切相关, 同时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也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增值性环节。至此物流专业应运而生, 且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中存在着许多诸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不勤于动手、眼高手低、自制力差以及工作中的协调能力偏低的问题, 这与市场急需的高职物流专业人才严重脱节, 其制约着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进程的推进与深化。致使诸多弊端滋生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强有力的产业背景来支持物流专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特色不突出, 和当地经济发展布局与产业结构不相吻合;二是众多高职院校的物流课程开设的目标、培养方向与方式大径相庭, 欠缺培养多样化物流人才的目标, 且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与知识结构的专业化水平比较低, 无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化、高技能的专业物流人才。

二、高职物流专业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多数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时间不长。许多院校该专业的师资力量不雄厚、办学经验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物流实验基地设备不达标等问题, 使得物流专业教学体系的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还有院校的专业授课只是注重传统理论知识的教授, 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际需求的职业能力严重不符。

1. 高校在没有科学论证的情况下设置物流专业, 培养目标和实际社会需求严重不符。

多年来, 许多高校在没有充分考察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实际社会需求的情况下, 没有切实地分析、设计工作任务及科学论证职业能力, 仅仅凭主观经验办事, 赶“物流热”而兴办物流专业。物流与产业链息息相关, 是涉及多个不同产业与部门的复合型产业。当前一部分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不经分析考虑, 只要是与物流相关的课程都开设, 不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与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特色人才的实际不相符合;还有许多高校无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对学生的培养, 认为其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培养出众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忽视了物流产业实际发展十分迅速, 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变化性大的特点, 致使多数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 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契合。

2. 教学设计中欠缺成熟的教学体系。

部分院校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重在传授理论知识, 对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的高端化、高技能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使得学生踏出校门、步入社会后无法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就业;还有许多院校在开设物流专业课程之前没有切实、深入调研物流专业岗位, 欠缺明确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不明、专业开发和构建不清晰, 且科学性与原则性不强, 仅仅是简单地阅读一些诸如报纸杂志等的二手资料, 单凭自己的经验收集、整理资料, 或者是参考其他兄弟院校的方案进行一些局部的调整。同时教学内容涉及面过于广泛, 多种岗位都涉足, 不能够对与将来职业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行很好地把握, 还有一些课程的实用性不强, 授课过程中关于物流企业的真实案例不多, 使得学生无法学以致用。

3. 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众所周知, 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师的学历层次十分高, 但是师资水平却不容乐观。他们其中一些是由管理、市场营销、经济等专业转过来的, 还有的是半路出家, 后进修的MBA。至此, 他们所掌握的物流知识不够系统, 理论支持不充足;还有的是只有理论知识, 严重缺乏实践经验;还有的教师往往只传授自身比较熟悉的固有的知识与技能。由此看出, 倘若一所高校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会严重制约该高校高端化、高素质、高技能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4. 校企合作的可行性不足, 实验基地设备十分落后。

我国物流产业起步不早, 能给学生提供绝佳实习、训练条件的大型物流公司少之又少。许多都是些技术不先进的小型物流公司。至此, 学校与企业由于受企业理念、规模、发展状况、技术水平和利益等条件的限制进行合作的困难层出不穷。还有部分高校物流实验室的设备严重滞后, 面积狭小, 而且十分不乐意投入适量的资金来完善物流实验室基础设施。

三、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的视角下培养物流人才的可行性措施

1. 严格按照市场需求, 准确设置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

要严格按照市场需求及职业教育要求来设置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将市场、行业、技术与岗位四要素结合起来, 并对职业岗位进行科学分析, 综合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 以应用性、实践性、针对性与够用性为原则来重新组合课程结构, 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补充, 最终科学构建高职物流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尽可能地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方案与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 从而冲破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的枷锁。要更加重视学业考核中教学过程的引导和监督,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注重从出勤、平时作业、口试、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考核。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把个人考核与所在小组成绩综合评定, 这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2. 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注重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及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是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树立紧跟时代步伐的新的职业教育理念, 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 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及潜在需要来及时更新课程设置, 进而革新教学方法及优化教学内容, 最终使学生更能接近实际的职业岗位。

3. 重构课程体系过程中切实落实“学岗就”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

高校在设置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之前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广泛听取业界人士的建议、看法, 充分了解目前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趋势, 严格遵照企业的用人标准, 把学生的学习、将来的岗位技能及预就业训练紧密结合, 逐步进行人才培养。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及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案, 进而及时优化、更新课程体系, 规整相关知识点, 使得“学岗就”有机结合, 从而营造与岗位需求相适合的学习环境。至此才能设置出科学的课程体系, 才能培养出更多既与市场需求相符合又令企业满意的高端技能专门人才。

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及培养高端复合型物流人才的当务之急是建设素质高的专业师资队伍, 这也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此, 高校应注重营造教师成长的环境及建立、健全教师聘用、奖励和制约机制, 竭力构建一支物流知识雄厚、教学水平高及实践能力强的勇于担当的师资队伍。

5. 增强校企间合作的深度。

校企合作即科学利用高校及企业各自的优势与环境, 将课堂和实际岗位结合起来, 创造良好的氛围, 进而培养高端复合型物流人才。校企间的深度合作不仅有利于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 减少高昂的实验基地设施建设费用及节约资金, 而且有助于企业赢得更多人才, 进而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及自创品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文忠.区域物流经济发展与物流人才需求关系探讨[J].经济视角 (中旬) , 2011, (05) .

[2]白海霞.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高专物流专业人才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以丽江师专为例[J].中国市场, 2011, (28) .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10

1 加强高职物流教育的必要性

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使高职院校的物流教育开展不断满足实际需要。我国引入现代物流概念相对较晚,物流教育在初期阶段发展相对较慢。随后,发展中期进入快速崛起的状态。自从我国进入WTO之后,物流行业也获得快速发展,相关人才需求急剧增加。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成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跨国物流企业不断涌入到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对物流市场的人才供应提高了要求;第二是我国本土企业快速发展与崛起。国内外企业都希望能够在物流市场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也必然会从人才方面进行竞争,因此,高职院校只有进一步提升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才能够真正满足企业方面的需要。

我国在物流教育工作开展中人才培养的数量仍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并且与物流发展结构之间不匹配。我国物流专业的开设多从2001年之后开始,尽管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设了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但在实际招生方面效果却较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物流行业的相关从业者的实际收入不高、就业环境差等是物流专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这也是物流教育要进一步深化开展的重要因素。

2 高职物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教学内容设置问题

在物流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某些章节可能出现内容重复的情况。因此,一线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沟通的形式,对教材进行完善,并有效避免重复情况发生。实训课程方面的问题是理论部分比重过大。

2.2 教育形式问题

高职院校在教育形式方面缺乏创新性,物流专业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传统理论教学内容居多,实践条件及形式较少,使得学生无法通过有效的实践锻炼提升能力,仿真教学等形式也未能融于教学之中。

2.3 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力量相对薄弱,一些教师在教学领域中的能力与层次仅能够停留在专科及本科阶段。硕士研究生教师队伍资源相对不足,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较少,真正拥有较高研究层次又具有物流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数量少之又少。

2.4 实践教学能力问题

部分学校投入资金建立专门性的物流综合业务培训实践基地及训练室,并采购叉车、打包机、堆高机以及相关电子标签等设备。也购买了相关物流第三方、第四方的软件,但是实际利用率却仍然偏低。因此,选择何种方式提升实践教学方面的能力,和如何利用各种设备是研究的关键问题。

2.5 物流教育模式问题

我国现阶段有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仍然是从传统模式中发展过来的,理论偏重,实践教学的训练时间仅能够达到20%左右。这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到企业之后可能无法直接投入工作。因此,采取何种方式完成校企合作是研究的又一重要问题。

2.6 办学层次与方向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办学层次和水平相对较低,对办学方向的把握并不准确。尤其是专科阶段物流专业教学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成因之一,是物流所涉及的领域和行业方方面面,包括制造行业、商贸、餐饮以及电商等。因此,一个学校在开设此类课程中就需要对所有领域与行业都有涉及,这样学生也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又不能学精通,使学生在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明确具体方向。

3 高职物流教育的对策分析

对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并探究解决对策是本文的核心。结合现阶段物流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形成以下几点对策,希望能够对未来物流教育发展提供帮助。

3.1 物流专业内容及课程形式的创新与改革

物流专业开展的课程主要包括《物流装备技术》《运输与包装》《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等,基于上述课程可以增加部分实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条件,利用各种教学软硬件以及流程完成实训操作。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或者现场演讲等方式,传授企业管理模式及相关方法。并且课程实训要达到课程总比重中的半数左右。

3.2 完善教学方式及手段,改善物流专业教学质量

部分老师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传授知识,这也彰显了对实践性教学的一种不适应。需要尝试启发性、讨论性以及案例教学等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运用MOOC、微课等“互联网+教学”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所有教师都可以从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出发,对教学形式及方法进行改进,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3.3 丰富与培养学校教师队伍资源

开展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需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实力与水平,转变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优秀的学生需要优秀的教师去引导和开发。因此,可以从企业中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学队伍之中。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派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提升物流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的训练水平。

3.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教育的定位本身就是具有实践性的一种教育。以此,在理论研究方面应当更多地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教育教学要求,将采购的企业中应用的设备与软件应用到教学之中。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

3.5 完善校企合作形式,建立健全工学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当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完善工学培养模式。以此定位人才需求,建立实践基地,形成工学结合的优质人才培养模式。

3.6 升级办学水平

不断提升高职类院校的办学水平,充分明确办学专业基本方向,对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办学层次进行提升。与此同时,也确定关于航空物流、标准物流等几大类当前社会需求较大的物流专业发展方向,充分明确未来物流专业的建设目标。

4 韩国高职物流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自1960年开始,韩国经济迅猛发展,职业教育制度日益完善,韩国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以加强优质人力资源的培养。在韩国职业类高中院校占总体高中院校的近30%,职业大学院校占其大学总数的46%。韩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相对完善,形成了韩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对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就韩国高职物流教育现状来看,注重“校企合作、产学协力”,形成了相对优化的物流教育体系,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

4.1 加强职业教育法规体系建设

韩国的职业教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其法制建设相对完善,以保证其职业教育法规的顺利推行。我国《职业教育法》的出台是对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依据保障,但该纲领性文件对诸多方面尚未完善,对目前我国物流教育的相关内容以及社会相关方面都还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因此我国在推进高职物流教育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法规体系的构建,形成对应的监督机制,促进职业教育顺利开展。

4.2 职业物流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韩国的职业教育管理责任明确,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机构,这也是韩国职业教育相对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发展职业物流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借鉴韩国教育管理体制,通过政府干预与支持,促进职业物流教育形成一定优化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调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的积极性,促进与地方的互动与合作,只有通过合作与改革,从体制上进行突破,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管理主体权责的明确,提升管理效率,继而促进职业物流教育的更好发展。

4.3 推进校企合作、产学协力

韩国职业物流教育在校企合作、产学协力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着实让我们有所触动。与国内校企合作模式僵化、止于形式、企业积极性不高等情况相比,韩国职业物流教育的校企合作更实在、更具体、更深入,实现了真正的互利共赢。

笔者认为,韩国职业物流教育的校企合作之所以比较成功,首先取决于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态度。职业院校从服务企业、为企业做事这一立场出发,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研发场所、提供尖端设备支援等,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益,继而加大对学校的资金资助(奖学金形式)、设备捐赠、提供实训场所、提供优质师资支援等,而这些正是职业院校发展和培养人才所不可或缺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来自于企业,很多具有大企业工作经历,在指导学生实践方面确实做到了与企业生产同步,或尽量同步,保证了知识和技术的先进性。

5 结语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当代物流发展的根本需求,在高职物流教育中要注重专业技能型人才教育,并积极借鉴韩国物流职业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体系,改善目前高职物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专业实践性教育,促进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韩冬梅.我国高职物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8(S1).

[2]雷丽平.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8(02).

[3]葛鑫伟,何春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探讨——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系为例[J].物流技术,2015(04).

[4]李南哲,张晶晶.韩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绿色技能开发的系统化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5(15).

[5]赴韩国考察团.韩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办学特色[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3).

[6]朴永周.开拓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从韩国庆北职业专门学校看韩国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09).

[7]董绿英,王浩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思路与步骤——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

人才培养下物流管理 篇11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工作以来,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新问题。新形势迫切需要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能够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工作协同发展, 笔者认为学生工作系统人员要转变学生管理理念,可以通过创新学生管理服务的内容、方法,创新学生评价体系等,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均衡和谐发展。

【关键词】学生管理服务;转型;创新

1 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自教育部下发16号文件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展开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工作,由此带来了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和育人方式的全面变革。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转型的若干意见》以来,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工作已呈现出明显的成效。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迫切需要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能够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工作协同发展, 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均衡和谐发展,共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面对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转型的当今时代,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学生管理理念,创新学生管理服务的内容、方法,创新学生评价体系等,多管齐下,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保驾护航。

2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形势下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内容相对单一

目前我院的学生管理很大程度上仅停留在教育规范上,刚性的约束较多,较多的沿袭固有的班级专业管理,过于呆板,没有考虑到在生产线、班组或团队的管理需求。

2.2 管理方法不够丰富

管理方法多以命令式、保姆式管理为主,只是告诉学生“不准做什么”,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味的被动接受,长期会导致使学生产生茫然、抵触甚至逆反心理,管理进入恶性循环,越管越逆反。随之,在顶岗实习环节更是问题百出,表现为无归属感,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甚至不愿意服务企业安排,违反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出现旷工现象。

2.3 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目前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共性量化的学生成绩作为分析评判的标准,缺少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这种忽视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管理模式,使学生无法对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产生兴趣。

3 创新学生管理服务的思考

3.1 创新学生管理服务理念

要实现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管理的转变,全体学生管理工作系统人员要以学生为主体,“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要把学生当做我们提供教育产品的“消费者”,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加大管理体系的服务力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要为学生营造相对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真正为学生解决思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3.2 创新学生管理服务内容

要通过资源整合,创新工作覆盖面,将学生管理服务的覆盖面拓展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整个空间。创新学生管理服务内容要注意:一是要兼具职业性,要创新实践活动,重视组织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扩大参与面,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在实践中,可借鉴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要求, 使学生养成职业习惯,培养职业理念、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进一步提升工学结合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效率。二是要兼具综合性,要创新二课堂活动、社团工作,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活力的二课堂活动,和覆盖面大的多类、多项社团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都精彩。通过以上多种管理服务内容的创新,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合作共赢的意识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经受得住挫折, 具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创新学生管理服务方法

一是要对学生用真感情对待学生,要经常深入课堂、深入宿舍,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摸清学生思想脉搏,准确把握学生动态,适时鞭策鼓励同学,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的需求,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规划,主动地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或经验指导和帮助学生成才,切身为学生办事、解忧,真正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二是要做学生的教练员、师傅,工作要与教学、实习有机结合。如:在学生顶岗实习环节,班主任、辅导员要积极地做好心理积极引导,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转变观念,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工学结合,真正将顶岗实习作为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要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归属感、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可错失了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黄金机会,保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可持续进行。

三是要在学生自我管理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辅助督导作用,指导学生的各项活动,督促改进不足,将任务提升到新水平。如:对于学生组织的大型活动给予充分的指导、督促和点评,使参与组织的学生在活动中历练、提升,使其他学生在感染中跟进。

3.4 创新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将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全面量化,将原来单项的、碎片化的学生日常表现整合为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评价数据信息。这样就可以充分的激励学生素质的综合提升。如:将学生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过程中的表现,以学生实习实训成绩+企业表现+创新表现等多个维度量化出来,形成一个更加客观、科学的考核成绩。

4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工作要立足学生成人成才需求,积极建设教书育人一体化机制,将教学工作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

参考文献

[1]翁文亮,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 (12).

[2]杜磊,赵娜.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3]刘景昱,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J]理论探索,2009(01).

[4]郜旭芳.构建以人为本高职学生管理体系[J].改革与开放,2011(05).

[5]鄢虹英,陈荣.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探索[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6]曾剑馨.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服务机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

作者简介

杜林慧(1979-),中共党员。现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从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13年。

作者单位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35

新发展趋势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 篇12

关键词:新的发展趋势,酒店管理,人才培养

一、当代酒店业人才素质能力的一般要求

1. 员工的个性素养

员工的个性素养 (如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技巧、踏实、勤奋、乐于助人、好学) 以90%的得票率位居首位, 基本上所有的人力资源经理把个性素养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2. 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会话能力

语言能力以70%的得票率位居第二, 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体现体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 又可以有效地处理客人投诉。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集团的加入, 外语尤其是英语会话能力在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积极有效地同外宾进行自由沟通交流, 是许多大型酒店在该客源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3. 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有关调查研究显示:酒店在招聘时, 宁可支付较多的人力资源成本, 更愿意选择有实习或者工作经验的人员, 而不愿意招聘无任何工作经验的实习生。这是因为, 企业要求员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服务技能, 能够体现出良好的服务水平。如果能够熟悉顾客消费心理和各种需求, 并具备高水平的服务技能, 就能在服务工作中获得客人更多的满意, 从而为企业和员工自身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发展空间。

二、对酒店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1. 加强实习实训力度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可见, 实践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性。酒店业是一个对实际操作技能要求非常高的行业, 本专业学生必须首先把酒店主要部门的工作学一遍, 具体说就是从削土豆皮到叠被子, 从铺桌布到做鸡尾酒都要会。根据酒店业自身行业特点以及当前行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为了尽快尽早尽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 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力度无疑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此, 本专业在培养学生时注重学生实习实训的开展, 并且是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

2. 正确引导就业心态, 加深对行业的认识

中国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有轻视服务的倾向, 商业服务文化也发育不良。社会上形成了鄙视服务的心态, 这种心态影响着各种角色的人们。酒店管理者把基层员工当消耗品, 不保障他们的长久利益;酒店员工不以自己的职业为荣, 不安心岗位, 不尽心工作;顾客也觉得服务员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不太善于鼓励服务。

针对此问题, 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在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 更要加强对其就业心态的引导, 加深其对行业的正确认识。通常一有机会就在授课时给学生增加服务理念的教育, 试图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心胸, 使他们摆脱陈腐观念的束缚, 成长为真正的国际化的酒店人才。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素养

(1)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20世纪80年代后期, 环境、能源、人口等世界性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的环保呼声、可持续发展呼声日益高涨。从酒店业发展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到, 绿色饭店的建设和发展将必然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关注。在培养学生过程中, 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对绿色饭店的经营理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笔者的同事在今年倡导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成立了环保协会, 并于6·5环境日参加了一系列环保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加强学生环保观念, 具备更高的社会责任感。

(2) 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适应未来激烈的行业竞争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及政府其他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 许多企业的“铁饭碗”纷纷被打破;加之诸多国际酒店集团的加入, 使行业的竞争形势更加激烈, 现代酒店人才有了更多的危机感。为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适应未来激烈的行业竞争, 笔者认为应该使学生在校期间多受一些挫折教育, 在保持其自信心的前提下, 让学生多经历一些风雨、失败和挫折;正确地面对挫折和不幸, 而不是做温室里的花——不堪风雨。这样学生在将来才能经得住风雨、经得起考验;才能越挫越勇、越战越强。

(3)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酒店业的发展趋势, 创新经营和酒店文化建设被业内人士推为市场竞争获胜的法宝。而创新经营和酒店文化建设都需要酒店经营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具备强大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敢于废除旧法、推陈出新;开拓思维, 想更好的办法来为客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想更好的措施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和优良的酒店文化。这一切都需要酒店从业人员具备持续的、丰富的、崭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若是学生具备这种能力, 必然会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迅速成长。因此,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 遇到专业问题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要让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有思想、有主见、有创新意识、有敢于否定和自我否定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蒋丁新.饭店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8

[2]郑向敏.现代饭店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9

上一篇:多路径路由研究论文下一篇:学校武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