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2024-11-09

物流人才培养问题(共12篇)

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篇1

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58.4万亿元, 物流业增加值为3.2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 这是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国家相关物流政策措施推动的结果, 我国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可是, 当前物流的人才, 尤其是我国物流企业基层物流人才却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1 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现状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基层物流人才需求总缺口约600万人, 我国物流行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的人才需求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相关研究显示, 仅2011年我国专业物流人才在职人员培训需求近200万。同时,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21.56%, 低于全国行业平均24.33%的水平。由此可见,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专业人才在数量上缺乏、学历上偏低、在职继续教育上不足。

具体而言, 我国物流企业的物流人员从层次上看可以分为一线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等。本文研究的物流企业基层人才主要是指一线操作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 他们主要是由高教、高职、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和社会人员 (如:下岗职工、农民工等) 构成。院校毕业生经验不足, 职业能力有待提高, 且人数有限。同时, 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专业人才需求巨大, 所以物流企业不得不雇用大量未经过专业培养的社会人员。从目前来看, 物流企业基层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不足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2 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职业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笔者将从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专业教育经历角度出发, 探讨目前基层人员职业能力不足的成因。为了便于研究, 可将这些基层物流人员分为两大类:

2.1 高教、高职和中职院校的毕业生

这类基层物流人员普遍在院校接受过较为系统化的专业教育, 在物流理论和实务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但是, 回顾其受教育的经历, 我们不难从院校的专业培养中发现一些问题。

(1) 理论教学不当

各类院校出于适应不同企业及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方便教学组织、整合教育资源、节省教学成本等各种目的的需要, 往往设置的学科基础课名目繁多、与专业课关联性不强。同时, 专业课的设置较为宽泛, 基本涵盖未来所有物流行业的所需知识, 重点不突出, 培养目标不明确。在这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下,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外贸公司等似乎都可以成为学生毕业后的选择。虽然一些院校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 为学生“授之以渔”, 正确引导学生“修行”, 可以减少一定的影响, 但是, 因为目前我国院校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以及教师整体水平不足, 这就为学生未来就业带来了隐患, 他们极有可能发现所学的专业知识似乎和企业实务相差甚远。

(2) 实践教学不足

首先, 物流专业实践性强、业务覆盖面广, 涉及环节多。这是因为物流企业基层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受物流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业务、地域、行业等影响, 差异性极大。例如, 以船舶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和以陆路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在业务上对基层人员的岗位能力需求差别很大。而在目前各个院校普遍办学经费缺乏的情况下, 大多数院校的实践办学条件难以满足。如电动叉车、液压叉车、托盘、货架、POS机、条码设备、标准化仓库、全自动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手动及自动打包设备、GPS和GIS软硬件配置、沙盘模拟等教学条件的满足, 耗资极大。

其次,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多数院校和企业都签订了实训基地, 但是因为“只是受人所托, 不得不签”、学生安全或是担心学生管理不到位给物流企业业务带来麻烦等原因, 往往是院校“一头热”, 物流企业积极性不佳, 实训效果极差, 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

2.2 社会人员

目前从整体而言, 这类人员在进入物流企业之初, 普遍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缺乏现代物流专业知识, 而且只是出于生活原因择业, 且人员流动频繁。同时, 这部分人员大多从事一线操作人员中较为繁重的体力工作, 而且工资较低、工作量较大。

综上所述, 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员普遍素质不高。高校、高职、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在理论知识方面虽然“博”, 但是不“精”、不“专”, 同时存在专业知识盲点, 在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欠缺。通常在其进入物流企业后, 适应业务和岗位需要的速度完全看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主观努力。而社会人员因专业核心能力空白、专业拓展能力欠缺和职业素质较低, 通常业务能力、责任心、服务态度等较差, 人员流动性大, 这给物流企业的管理带来了诸多麻烦。

3 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针对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现状及成因, 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物流企业基层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3.1 明确职业能力、建立激励机制

物流企业基层人才的岗位一般包括:营销员、仓库管理员、理货员、订单员、采购员、质检员、报关员、拣货员、电子商务员、调度员等。他们是物流企业业务的第一线人员, 既有技术人员、高级技工, 也有基层管理人员。一般而言, 理想的一线操作人员应充分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熟练应用现代物流设备, 具备高水平物流技能;理想的基层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备, 具备良好的与物流业务相适应的调度、配送、管理、服务等能力。目前, 一些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物流企业人才的培养最主要的问题是泛化职业能力培养。物流企业的基层人员业务涉及面广, 企业没有财力、人力、精力对他们做全面培养, 还是应以满足岗位需要和客户满意为标准。

具体而言, 首先, 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和具体的工作岗位, 明确岗位工作内容, 制定岗位作业标准。其次, 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确定每一个工作岗位相关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 为企业员工明确其应具备的相关职业能力。需要说明的是, 职业能力的确定应从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职业素质等三个角度来划分。其中, 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基层人员完成岗位工作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 , 如:仓储知识和仓储作业技能;专业拓展能力是指基层人才在完成岗位工作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相关能力, 如:营销员的人际沟通能力, 调度员遭遇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职业素质是指作为物流企业基层人员对其岗位的适应能力, 如:责任心、诚信、吃苦耐劳等。最后, 建立有效的基层人员的激励机制。例如, 定期开展岗位技能竞赛, 并制定奖励制度, 为基层人员设立标杆, 引导其专研业务。

3.2 加强商务礼仪和情商的培养

目前, 很多物流企业对基层人员的商务礼仪和情商的问题重视不够。首先, 基层人员经常需要和其他企业的管理人员、员工等为业务做沟通交流, 如:货物提调、仓库管理、营销推广等。良好的商务礼仪和情商可以促进物流企业与委托单位顺利完成业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宣扬物流企业的企业文化、增加未来合作的可能性等。其次, 良好的商务礼仪和情商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人员之间较好的沟通协调, 减少企业内部矛盾, 保障业务流程顺利完成。

物流企业基层人员往往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不足的高教、高职、中职的学生或者是来自社会的一些人员, 在商务礼仪知识和情商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未能正确认识自我 (他人) 、自我意识强烈、缺乏团队意识、抗挫能力差、情绪管理能力欠缺、自控力不强、交际能力不强、缺乏社会适应力等。

笔者认为, 商务礼仪和情商的培养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由物流企业结合自身业务需要制定商务礼仪的具体规定, 并不断完善, 将其制度化。其次, 设立专门的培训讲师或外聘讲师, 结合物流企业自身的情况定期或不定期为基层人员做专项培训, 同时, 为企业基层员工订阅相关期刊和书籍, 完成知识普及化。最后, 形成具有亲和力的企业文化, 使企业基层员工能够理智客观地认识自我 (他人) 、理性地自我约束、积极地自我激励、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

3.3 建立新型企业与院校的合作模式

多年以来, 各个院校一直在谋求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效果一般, 更多的是院校方“一头热”, 大多企业并不热衷, 认为院校对企业的帮助有限。笔者认为, 要想提高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素质, 有以下几方面的合作可以考虑。

第一, 可以尝试主动与院校联系, 建立新型合作模式的实训基地。企业所担心的管理问题, 可以由物流企业派人按照自己的标准挑选可以进场实习、实训的学生, 如果这些学生未来进入本企业, 适应能力就会大大加强。

第二, 与各类院校合作, 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对物流企业的基层人员中未受过系统教育的从业人员普及物流专业知识;对受过系统教育的从业人员, 根据其现任岗位和现实情况做专项培养;对已离校多年的人员补充知识, 保证物流人才知识的时效性, 从而提高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三, 物流企业可以委派拟提拔的基层人员到院校做一定时期的兼职教师, 可以系统化的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吸收最新知识等。

第四, 物流企业基层人员也可以参与院校的课程开发与建设, 同时, 在院校协作下, 结合本企业需求, 针对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不同层次编写培训教材。

第五, 可以和院校方合作, 以本企业为背景共建仿真模拟, 既减少资金、技术方面的压力, 又可以在未来招聘新人员时进行个性化自我培训。

同时, 还可以鼓励物流企业基层人员考取各类权威职业资格认证, 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物流师认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 并与薪酬挂钩。

4 结论

我国物流业的健康、高速发展和物流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大量的专业化物流人才。物流企业基层人员职业能力的不足, 既影响物流企业当前的物流业务, 又影响未来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希望笔者的研究能为物流基层人才的培养尽微薄之力, 同时也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摘要:当前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 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快, 但是物流业的人才尤其是基层人才的职业能力远不能满足物流业发展的需要。笔者根据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的现状, 从物流企业基层人员的专业教育经历角度出发, 剖析了物流基层人才在职业能力方面不足的成因,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物流企业基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物流企业,人才培养,基层人才

参考文献

[1]何黎明.稳中求进, 整合提升, 促进我国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C].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系列报告——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2011—2012)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2:1.

[2]朱俊丽.现代物流人才及岗位能力需求分析[J].中国商贸, 2012 (9) :132-133.

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篇2

昆山位与长三角地区,是一座新兴的商贸城市。由于昆山经济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昆山市政府相当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行业监管,加快物流企业发展,积极促进物流业与生产制造业合作,提高物流企业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数据统计,昆山物流管理人才的层次结构接近于金字塔,物流从业人员中,9%的岗位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战略判断能力、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主要负责整个部门的管理和组织,属于高级物流管理人才。47%的人员主要负责具体项目的执行和运营管理,属于中级管理人员;44%的人员主要负责具体事件的操作,如货物上架、运输、包装等,偏向于体力劳动,为初级水平。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昆山物流行业对中、初级人员的需求巨大。而昆山企业中的物流从业人员来源于从传统的仓储和运输企业岗位转移而来的农民工、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等。职业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是昆山物流人才的主要来源[1]。

2高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不明确[2]

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出现“闭门造车”现象,较少经过企业调研,较少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较少考虑当地经济和发展的需要,以致专业定位与企业岗位需求严重不符,学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企业岗位需要。除此之外,专业设置缺乏科学论证,专业设置过窄,各专业之间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抽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沿用本科教育的方法,忽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没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2实训资源缺乏

各院校虽重视实践性培养,但实训设施有限,只能通过企业实习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训主要以校内教学为主,利用实训室已有的设施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校内实训室由于受资金、场地等诸多因素制约,难以建成符合教学需求的实训基地,大多实训基地存在综合性差、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低、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导致校内实训教学与物流行业的发展相脱节,实训教学效果较差。校外实习主要以校企合作方式展开,通过学生在合作单位实习,加深学生对岗位需求、岗位能力的认识。然而实习岗位比较单一,主要是与仓储物流相关的岗位,从事的主要是生产一线操作工工作,工作性质重复、单调,很少被安排在与物流相关的领域,学生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与实习过程中形成的岗位能力不符,造成学生心理落差较大。

3教学方法落后

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上课时,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脱离实际,违背职业教育的理念;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物流只限于理论掌握阶段,很难应用于实践。除此之外,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企业最看重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忽视了,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4师资力量薄弱[3]

物流行业是一个新崛起的行业,专业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大多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本身不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主要由管理类、交通运输类等相似专业演变而来,没有经过系统的物流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物流方面处理问题的方法一知半解,缺乏物流学科新知识、新理论的研究和培训,不能把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师资整体水平一般,制约了教学水平的发挥。

3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1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设置是在充分调研昆山地区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物流管理应用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职业领域、职业能力的分析,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业建设指导,培养面向地区性物流园区和企业,在一线从事中基层物流服务和管理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使得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2构建符合物流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

1物流职业能力与素质的需求分析[4]

针对昆山人才市场的需求统计,对物流相关职业进行仔细和认真的研究,以企业工作的内容为出发点,挖掘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进一步确定学习任务,以此设置课程结构和内容,使得课程设置符合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对毕业生、物流企业调研发现,目前物流行业岗位存在第三方物流、制造业物流、商贸业物流、国际物流等四大职业方向,学生所从事的主要有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信息等几方面的工作,结合具体的岗位设计整体理论框架和具体内容,使学生能够目标明确、学有所获进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2构建“1+4+N”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昆山经济、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得出昆山物流行业对中、初级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巨大,剖析其岗位素质要求,搭建与职业岗位能力完全相符的“1+4+N”的体系框架。“1”指职业能力专业平台,即专业课程平台,“4”指制造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商贸业物流、国际物流等四大物流职业方向,“N”指选修课,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未来的规划任意选择部分课程,选修课共计13学分。第1、第2学期重点学习基础课程,如“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等;第3、第4学期重点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如“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等;第5学期为专业方向技术课学习阶段,如“国际货运代理”、“生产运作管理”等;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并有对应的教师进行指导。“1+4+N”课程体系满足了昆山物流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中不仅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而且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了专业选修课,根据昆山企业需求特点和学校特色把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进行选择,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有用人才。

3采用“三阶段,三循环,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阶段”即物流认知实习阶段、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和毕业实习阶段。一年级的认知实习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前的重要环节。通过认知实习,走出去,到社会去参观、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产生、发展与应对等的实际状况,以亲身感受与体会社会的发展及变化,了解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及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业务流程等相关工作。二年级的企业顶岗实习是将学生安排到相应的物流企业岗位,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顶岗实习加以运用。三年级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前的重要教学环节,根据学生兴趣及所选专业安排不同的就业岗位,结合四大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敬业精神,使学生得到技能应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从事技能应用工作的初步能力,完成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三循环”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三重循环,这是将理论成功运用到实际的有效途径和理想的做法。

它大大缩短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工作做好准备。学生需要找出自身学习的相关知识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后续的学习中重点强化相关知识,使学生直接从学校融入企业,真正达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专业设置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规律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过程。通过校内基础技能学习、校外职业认知实习→校内职业技能学习、校外顶岗实习→校内综合技能学习、毕业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5]。“三结结合”即德技技、理实、课课证相结合。“德技结合”是指物流专专业在专业课课程研讨时,共共同探讨各门专业课程程涉及的德育育教育资源。教师备课时时把德育教育育与专业知识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时加强自身的的道德修养,不仅专业知识识和技能与社社会接轨,思思想品德也能能符合社会需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在在讲述理论知知识的同时引引入品德方面面的案例,通通过分析,加强德育方面的教育。此外外,在体验式教学法中中,教师通过过设置情境,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行角色模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在整个过程中,不仅体体现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程度,还体现现出团队合作作精神、为人处处世的态度等等德育方面的的内容。“理实结合”是是将理论用于于实践的一种种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学中引入真实实的工作任务,在任务完成成的过程中加强理论知知识的学习。“课证结合””是把专业涉涉及的单证员员、助理物流流师、助理采采购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人才培培养目标结合合起来,把课课程内容与证证书考试范围融融合在一起,保证学生考考试通过率。

4构建校校企合作平台台

为达到到物流管理专专业学生岗位位职业能力的的培养要求,使学生能够够在真实职场情境或真实企企业环境下完成相应实实践技能的锻锻炼,物流管管理专业与企企业合作,学学生通过企业业掌握了实践技能,企业员员工加强了技能培训,成为与行业业交流的重要要窗口。一方方面,校企共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和实验实训室,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与与教材,共同同进行员工与与师资的培训训,使学生更更符合企业需需求;另一方面,双方定期期开展双向性的技术培培训和技术合合作,让双方方能共同渗透透到对方的日常工作和生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专业教教师进入企业生产现场场,与企业人人员共同研讨讨流程管理、物流操作等等课题,同时时企业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方案、培养计划的制订订,参与课程程标准、课程程整体、单元元设计、学习习情境等设计计,参与课程教学与实践环环节辅导,使双方的合合作能进入良良性循环,形形成“共生型型”关系。

5建立“双师型”专专兼职教学团团队

构建一一支校企合作作的“双师型型”素质的专专兼职教学团团队,重视利用企业和社会会资源,促进进学校与企业的全面沟沟通与合作,实现技能型型、应用型的的人才培养目标标。校内专专任教师,要要有敬业乐群群,对工作精精益求精的态态度,掌握本本职工作基础理论,能运用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决问题,对本本专业最新成成果有一定了了解。教师要要不断加强知识的更新与学习,不断提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自身身素质,学校校也要协助教教师实施能力力提升计划,例如,学校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培训、专业实实践技能的培培训、安排教教师到高校继继续进修、选选派教师进企业访问学习和和组织企业人员与学校校教师深度交交流,使教师师能够与时俱俱进。企业兼职教师是由本专业聘请的一批在企业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构成的,由于兼职教师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讲课过程中,能够融入企业案例,使学生对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教学效果良好。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企业兼职教师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共同开发实训基地,课程成绩的评定由专兼职师资共同负责完成,实现了课程成绩评定的多元化,打破了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融入了过程性考核。

4结语

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篇3

关键词:大物流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背景

1.1 飞速发展的物流业

物流指的是物件从发出地向接收地的实体输送过程,根据实际的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环节进行有机的组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引进了物流概念之后,我国物流行业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飞速地发展和扩张。到现在,物流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正规化,物流专业也进驻了大学校园,并且涉足本科、专科、高职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但是,物流专业是一门从国外引入的专业,并且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在形成热门的同时,也面临着教育能力不足、理论缺失以及实践力不强的缺陷。同时,我国现阶段开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因此,在当前的大物流时代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个新的时期和跨越。

1.2 我国高职物流教育现状分析

①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②物流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物流的要求不相适应。

③物流教学的内容及课程设置与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的差距较大。

④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的方法过于简单和形式化。

2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要有正确及明确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这是开展物流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与标准。判断某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剖析这个专业学生所对口的就业岗位和成功就业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2.2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思路

2.2.1 设计要求

进行物流人才培养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与培养目标相互符合。

②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

③注重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2.2.2 模式设计思路

①注重专业发展方向的综合性。

物流专业涉及管理、交通运输、运营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实践,因而,这个专业看似简单,却尤为需要复合型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物流专业的发展中,不管是课程安排还是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安排上,都应该以物流专业所需要人才的技能来组织。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宽口径方式是一种非常值得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当然,宽口径并不与特色培养排斥,特色教学表现在核心课程上。例如,天津市某高职院校根据天津市本身的地理位置和学生的就业去向,在它已经拥有的工商管理和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上对其相关课程进行调整,开设物流专业,其特色定位在以港口为枢纽的物流管理上,使其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要,更能迎接市场挑战。

②注重课程体系的模块性。

要依据专业发展方向的综合性,按照“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英语课和计算机作为两翼,统筹兼顾经济、法律、文学”的思路,有效合理地编排五大课程的模块:公共统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識模块和相关专业模块。进一步来说,课程体系安排给每一个模块方面都设立和配备必修课及选修课,增大选修课占的比重,增多选修课的数目,学生也可以跨越学科间选课,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1]。

学校要注重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体系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构建。注重思想政治的教学改革,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实施“理论+实践”的模式,用以提高思想理论课程教学的目标针对性,增强教学效果。通过上述所有的措施,使得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地完成学习任务,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③注重教学规划的灵活性。

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宽口径培养符合人才,因此教学课程安排可以分为两个时段:大学一、二年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拥有专业上宽阔的视野;大三年级的课程需要符合社会实际需要,根据市场要求有针对性的安排,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④注重教学管理的多样性。

任课教师需要对教学安排进行多样性分组管理,实现科研、教学相结合的目的。任课教师需要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按照授课类型和对应的方向组织教学,并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参与相应的课题研究组织。通过发挥组织管理多样性的弹性优势,让教师在传授课程的同时参与科研活动,通过相应的科研活动保证教学的质量和进度[2]。

⑤注重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在课程中安排互动实践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给予学生宽松的自主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实践,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运用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专业问题,这可以在实际运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适应实际应用的课程体系,物流专业建设重点就是加强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性应用人才,所以课程体系、结构设计需遵循培养规律,保证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加以突出,并且在教学进程中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预期目的。

通过对物流岗位所需能力的分析提出以下措施。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确定实践教学体系,在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安排理论教学,从而进一步安排专业课程的构架:普通能力、职业基础、职业技能、素质能力开拓四大模块,需要保证每一个教学模块的内容都和学生综合素质紧密配合。

⑥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在强化课堂教育的同时,需要全面开展相关的学术讨论活动、模拟实验课和行业实践教学。课堂教育要通过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和校园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的方式,强化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直观而又有启发性的教授物流管理知识,并开展课堂下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教学的延伸性。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课下延伸的企业模拟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实际中的工作场景,并获得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学生日后进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⑦注重校园文化的引导性。

校园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熏陶都有很重要的环境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高等职业人才时需要特别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让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而提升个人情操。也可以通过安排名人报告、讲座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开展创业设计大赛、课外学术竞赛的方式让在校学生自己开发自身的创造性。良好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

3 物流行业需求人才类型分析

3.1 战略型物流人才

市场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物流业人才需求缺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型应用类、物流专业教学科研类、物流管理类、项目开发类。这类战略型人才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软件开发、设备研究、管理体制研究和企业发展方向研究等高端工作。战略性人才的特点是具有强大的全局掌控能力,思维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熟悉行业物流理论的应用,可以进行行业战略分析并把握行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3.2 管理型物流人才

针对于我国目前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物流业人才的缺口不仅体现在战略性人才上,更缺乏受到过系统物流专业教育的中层物流管理人才、物流贸易人才、电子商务专业人员和精通物流配送管理、资金运作、成本控制等相关知识的管理和执行人员。这些人才的特点是熟悉了解现代物流商业运作方式,同时具有扎实的物流理论知识,可以提出物流行业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3.3 技术型、技能型物流人才

物流行业最主体的人员是基层的支持级人员,这些人员其实是物流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也是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才。我国当今物流行业发展需要大量可以從事设备管理操作、维护保养的人才,信息搜集分类加工人才、配送管理人才和经济核算、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报关等从事具体工作的实用型人才。目前我国物流业中掌握物流专业理论技能,且具有相应行业英语能力的国贸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非常紧缺。

参考文献:

[1]崔介何.物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董兴林.试论高职物流专业的发展定位[J].职教论坛,2003(18).

[3]曹国正.我国物流教育的发展[J].物流世界,2003(10).

物流业人才短缺问题与人才培养 篇4

物流业人才的重要性

得人才者得天下, 失人才者失天下。当今时代, 人才是最重要的。刚起步的物流业要做大做强, 就要重视人才。是否拥有大量专业性的人才, 是影响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人才短缺, 无疑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在“二战”中, 作为美国后勤部门的物流发展到现在, 已成为“第三利润源”, 被众多国家所重视。实现综合物流, 实现物流一体化, 发展现代物流, 关键是具备优秀的人才。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物流人才储备, 物流业才能发展,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面对目前物流人才短缺, 招聘人员跟着老师傅学, 显然老一套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面对物流业的管理人才短缺这一状况, 弥补企业的人才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 培养物流人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中小型物流企业想要在夹缝中求生存, 加强物流人才的专业技能培训, 培养专业人才, 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使人才效率最大化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 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从国外引入。但是高效率的设备未给企业带来效益, 有些企业只是把它们作为摆设, 以彰显企业的实力。更多的企业采取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作业方式进行线下操作, 造成效率低。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迅速, 但是物流基础设施不合理运用、设备更新不及时, 物流企业运作效率低, 靠人多力量大发展企业。机器设备之所以利用水平不高, 一是因为其使用未达到规模效益, 二是因为缺少会使用它们的专业人才。

物流业从业人员短缺的现状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随着电商的发展,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物流行业逐渐壮大, 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但也不乏物流行业“用工荒”的现象。物流行业人才短缺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 一线操作员工劳动强度高, 离职率高

在第三方物流发展过程中, 快递配送人员为企业快速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劳。作为其中物流业一线员工的代表, 企业发出“月薪上万元仍难招到快递员”的感叹。究其原因, 工作劳动强度高、作息时间不规律、客户的催单压力大, 无疑是快递人员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 一线员工由于高强度劳动, 导致离职率高;另一方面, 行业之间的高薪诱惑、工作环境、个人发展机遇等因素, 也导致一部分物流从业人员流失。

东部地区在吸收本地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 更多的是招聘外地员工 (中西部地区) , 由于种种因素, 外地员工干不长、换工作, 春节回家探亲、员工关系处理不当等原因, 导致物流企业人员流动率高, 出现波动性的人才短缺。

2. 缺乏现代物流专业人才, 管理人才更是严重短缺

物流企业在人才短缺和科技落后的情况下, 招收大量员工, 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参差不齐, 只要可以胜任工作即可, 没有太高的要求。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拥有高学历水平的人员比例小, 导致行业内多数从业人员并非物流专业毕业, 甚至未受过高等教育。

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对人才培养未予以高度重视, 也未为人员培养投入资金支持, 因此也未对有潜力的优秀员工开展定期培训, 对在岗人员也缺乏再教育、再培训的认识。目前, 虽然从事与物流行业相关的人员数量大, 但是在岗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不仅员工工作内容单一、枯燥, 而且没有晋升渠道, 导致一线人才大量流失。企业的管理层未及时调节, 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 致使人才流失。因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短缺, 使得一些未受过专业物流业务培训的管理人员管理物流部门, 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

3.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

虽然许多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 但是没有太多关于物流专业的教学经验。一些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后, 重组新的师资力量, 调转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师转行教物流, 经过专业知识培训, 取得资格证书, 走上物流专业教师的岗位。但是, 对这些教师进行短暂的教学培训是肯定不够的, 教师缺乏物流专业知识的教学技巧, 加上自身未充分地学习物流专业知识, 不利于学生对物流知识的学习。

物流专业的教师大多注重物流理论知识的传授, 缺乏实际操作, 再加上学生数量过多、器材有限, 导致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难上加难, 使学生不能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高校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物流企业发展, 没有充分地进行调研、更新自己的知识也是原因之一。这些都导致了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于供给。

物流业如何培养人才

1.科学安排生产计划管理

结合物流企业部门和员工人数安排工作, 根据物流业务的淡季和旺季, 对人员进行分配。进行人才储备, 以应对特殊情况和旺季的正常运作。

各部门的工作分配应明确合理, 制定周工作计划表、月工作计划表。在制定计划过程中, 应预测工作流量, 在物流实际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做好工作量的平衡。同时, 对各部门的负责人适当放权, 应对特殊情况, 使工作计划符合实际且便于落实,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制定工时计划应明确、具体, 并向员工强调遵循工时计划的重要性, 依据员工的表现, 实行奖赏责罚。

与招聘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减少人员的不固定性, 同时建立并完善用工制度和生产计划。

2. 制定人才培养政策

物流企业的发展少不了对人才的培养。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培养制度, 鼓励员工做好本职工作, 再进行能力的培训, 补充员工的见识, 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应选拔有潜力人才, 对他们定期开展培训, 增强他们的理论和业务知识, 充实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提供公平的员工晋升渠道, 以留住人才。提高物流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可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对企业内部员工正确引导的基础上, 引进优秀人才, 营造相互竞争、学习、再创新的良好氛围。

培养物流人才, 既需要政策的规范, 更需要管理层的支持。公司体制的转变、人才管理模式的改进等, 都涉及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如果企业管理层缺乏人才培养意识, 人才培养的政策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 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也是必要的。

引进国外的物流认证机构, 也是培养物流人才的办法之一, 例如, 英国皇家物流职业认证 (ILT) 、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 (CIPS) 。

3. 加强高校教育, 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应加强对物流专业教师的指导和专业技能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后续教育的学习、参加专业物流培训。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 到企业去学习, 使教师及时了解物流行业的变化,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高校应制定物流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 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 由教学负责人带领学生开展与物流企业的教学实践。

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人员, 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将外聘老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入教学, 让学生思考。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的结合, 既可加强教学的实用性, 又可充分提高学生对物流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研究 篇5

摘要:在我国冷链物流的高速发展时期,冷链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全面阐述冷链物流人才含义与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系统研究了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关键词:冷链物流 人才培养 对策研究

一、冷链物流人才含义及分类

(一)冷链物流人才含义

冷链物流人才是指在整个冷链物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过程中从事相关的研究、管理、操作工作,使冷链物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确保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专业性人员。

(二)冷链物流人才分类

1.研究型冷链物流人才。主要是指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从事冷链物流相关理论研究、冷链物流相关技术研发、冷链物流相关人才培养工作的人员。这类人才应具备较高的冷链物流理论知识和冷链物流教学与研究能力,同时还具有将冷链物流理论应用到冷链实践的能力。

2.管理型冷链物流人才。主要是指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冷链物流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工作,拥有一定的决策权,负责冷链物流运筹的人员。管理型冷链物流人才不但需要宽厚的冷链物流相关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3.操作型冷链物流人才。主要是指在物流企业从事冷链物流技术操作的现场作业人员。操作型冷链物流人才需掌握基本的冷链物流知识,具备较强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能力以及较强的冷链物流具体作业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意识淡薄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冷链物流企业逐渐意识到冷链物流相关的研究、管理、操作等人才对满足消费者需求、确保冷链物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但基于成本费用的考虑,企业对参与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积极性不高。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学校,虽然认识到冷链物流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少针对冷链物流人才所需知识结构、操作技能、职业素养开展专门的培养。

(二)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尽管部分学校开展了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但也是作为物流专业的一个方向,在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岗位分析、培养方向、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冷链物流市场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培养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重理论轻实操的方式;岗位分析准确性缺乏导致岗位划分较为单一笼统;培养方向与企业业务人才需求契合度不高;培养目标滞后固化不能适应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

(三)冷链物流理论与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我国的冷链物流具有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当前我国冷链物流正以专业化的发展模式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冷链物流活动与实践也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相应企业的高度重视。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对于冷链物流实践的快速发展与升级增长,我国的冷链物流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相关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同时,由于冷链物流运作的特殊性,与冷链物流相匹配的教育理念也滞后于冷链物流的实践。

(四)冷链物流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作为新兴专业的冷链物流管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而纵观我国的物流教育师资结构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物流专业教师是从管理学、工科、财经、贸易等学科转型而来,缺乏对冷链物流理论和发展规律的系统认知,而冷链物流的教师也鲜有物流企业工作经历,更谈不上对冷链物流运作的全面掌控,因此,打造一支既通晓冷链物流理论又掌握冷链物流业务运作的师资队伍对发展我国的冷链物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五)冷链物流教育资源缺乏共享

冷链物流专业性强的特点意味着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冷链物流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涵盖了管理学、工程学、制冷学、商品学等,同时拥有其相关专业的学校少之甚少,学校内部教育的稀缺与内部资源共享的缺乏,使得冷链物流教育开展困难重重。而作为实践环境资源丰富的冷链物流企业,基于费用和管理的因素,不太愿意参与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缺乏校企合作的困境。

三、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一)营造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社会氛围

冷链物流人才是冷链物流价值最终的实现者,冷链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我国冷链物流升级发展的瓶颈。发展冷链物流必须坚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先行的理念,而作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两大阵营的学校和企业理应成为此项工作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因此,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发挥职能引导作用,高瞻远瞩地在优势资源的学校科学设置冷链物流特色专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冷链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积极参与到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中来,形成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冷链物流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置供需匹配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冷链物流人才有效输出的重要保障,改革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创立供需一致的理实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冷链物流企业缺乏是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人才,因此,学校应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兼修的特色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能力方面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培育学生解决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冷链物流理论与教育理念研究 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冷链物流理论的支撑与冷链物流教育理念的保障,因时制宜地开展冷链物流理论与教育理念的研究,已成为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冷链物流理论研究不仅包括冷链物流法律规范与配套制度、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运作、冷链物流标准、冷链物流操作规范等,还包括冷链物流硬件配套规划和冷链物流新型技术。冷链物流教育理念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在传授冷链物流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学生冷链物流操作技能,以及结合冷链物流企业的实际流程与运作,实景耦合地提升冷链物流人才的职业素养。

(四)加强冷链物流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冷链物流的复杂性对专业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加强冷链物流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模式:一是从高校、企业、国外引进高水平的冷链物流高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二是选派专业教师不定期地开展进修,进一步优化冷链物流知识结构,提升冷链物流理论水平。三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让教师深入冷链物流企业参与企业运作,掌握冷链物流管理方法与操作技能。四是聘请行业协会的专家和冷链物流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增强冷链物流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五)构建冷链物流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冷链物流专业的多学科彼此交叉的特点决定了冷链物流人才高要求性和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艰巨性,促进校内资源与跨校资源的横向联系和实施校企资源共享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在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中,可以通过系部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其他相关专业的师资、实验设备、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实施学科优势互补开展联合培养。在跨校资源的横向联系上主要体现在与冷链物流专业交叉融合的系统工程、制冷工程、食品工程、财务管理、汽车技术等学科门类的资源共享。通过冷链物流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采取校企联合办学方式使企业参与冷链物流专业教学过程、选派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实施工学结合等方式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冷凯君,初叶萍,陈向军.关于湖北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5): 180-183.

[2]葛晓雯,么贵永.北京市冷链物流人才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12,(15): 22-25. [3]段延梅,王旭,姜颖.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4): 233.

[4]文晓巍,张启华.浅析高校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8):

228-229.

[5]黄芬.武汉高职冷链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研究 [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2): 127-129.

物流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 篇6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已成为国家或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成为现代科技的应用领域。物流是现代经济的第三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拉动下,我国物流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

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

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物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性,物流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又要具备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校物流专业应当致力于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物流行业和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

1、创新型人才的定义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他们通常会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有可贵的创新品质;二是有坚韧的创新意志;三是有敏锐的创新观察;四是有超前的创新思维;五是有丰富的创新知识;六是有科学的创新实践。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具体包括四层涵义:①培养目标和规格;②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③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④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3、高等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使会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以校园为依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施创新教育,旨在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和开展创新活动的最重要的智能因素,创新能力是在诸多智能因素高度发展中经过凝聚和升华而形成的,它是各种智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并得到高度发展的结果。

建设一支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高等院校负有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学校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充分重视科技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独特作用,高度重视本科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将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大组成部分,加大学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学生科研和创新的奖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与物流专业人才

1、创新教育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把创新型教育作为核心问题来抓,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传授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要进行想象能力、设疑训练和多种思维方式训练等,使学生跳出教材,放眼世界。不仅要给学生展示知识“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给出知识“为什么”是这样的内在原因和规律。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上的创新。要打破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坚定的创新意识。办好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教师水平的体现除教师科研水平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用他所培养出的学生的水平来衡量,用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资本来衡量。只有这样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学生,学校才能高移升位,才能够参与世界竞争。

体制上的创新。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多种体制并存的局面和激烈的挑战与机遇。教育的创新不是对过去传统观念和教育手段全盘否定,它所显现的是对各种新因素的一种态度和取向,创新并不仅是对环境的适应,它更是一种对一流和卓越的追求。

方法上的创新。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把创新型教育作为核心问题来抓。由传统的教育方式改变为交给学生钥匙去开门无疑是一大进步,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则是教会学生自己去配钥匙,从而能够打开任何知识殿堂的大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网上教学及课件教学,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逐渐替代教师传统的传授知识方法,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大胆研究、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创新知识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的思想创新和方法创新,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精神。

环境上的创新。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的陶冶和熏陶,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抓好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的结合,积极开发第三课堂,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和科技发明创造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课上与课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广泛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充实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开设各种类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教育;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校园环境,这些都能有效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管理上的创新。在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学习管理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大学应采取宽进严出的策略,要有严格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鲶鱼”效应,以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

2、物流创新人才的培养

全球物流业的迅速发展驱动了物流专业开办的热潮,也对物流职业岗位的复合化和专门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厚基础、宽口径、应变能力强,可以胜任多个物流岗位,是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现代物流人才应该是社会人、职业人、专业人与发展人的和谐统一,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篇7

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从2001年至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数从1所迅速增至399所。但是,目前存在的现象是:一方面企业急需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境况却不佳。由此可知:我国物流教育规模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育人质量却不乐观。

1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物流教育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大多理论从国外引进,导致现有的物流教学理论不成熟,没有形成结合中国实际的现代物流理论体系。据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高等院校招生目录中,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仅占各类院校总数的1%左右,硕博士教育才刚刚起步[2]。而且,我国物流教育管理不够规范,有相互攀比培养数量,却不讲求培养质量的现象。另外,据美国奥尔良大学一项为期20年的全美物流职业调查显示:美国的物流业管理人员中,大约90%具有学士学位,41%具有硕士学位,22%具有从业资格证书。而我国物流核心行业的物流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只占从业人员总量的21.56%,其中具有大专学历者占5.46%,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占5.62%,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只占0.47%[3]。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物流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够成熟,管理体系不够规范,专、本、硕、博的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完善合理的物流人才培育架构。

1.2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教育

在我国物流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目前虽然有不少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专业,但培养目标大都定位不清。对学生需要掌握何种技能,将来能够从事何种物流岗位等问题没有进行认真地研究、分析和论证,片面地认为只要是与物流专业相关的课程都需要学,与物流相关的行业都可以做。模糊不清的专业定位和混乱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了当今物流人才培养“散、乱、弱”的状态。

在物流专业定位不明的情况下,高校也很难依据自身优势和物流专业教学规律明确地确立自身办学定位,致使我国物流教育特色不鲜明。大多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在从事货代、船代、码头、采购等方面的工作,于是造成了一个错觉,即物流就是货代、船代、进出口贸易,这不仅违背物流专业设置的初衷,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专业特色教育的发展。

1.3 师资力量薄弱,整体水平亟待加强

物流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物流人才教育的质量。由于物流产业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物流人才培养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培养出来的高层次的物流科研和教学人才非常有限。现有的物流师资力量多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转型而来,他们大多不具备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缺乏对物流规律的认识和实际的物流操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深入地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物流理论和实践操作,教学效果相当不好,无法满足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由于我国物流产业高速发展,对物流科研和教学人才需求迫切,导致一些高校的物流专业仓促上马,进一步深化了我国物流师资力量准备不足的现状。因此,提高物流专业教师的水平,建设一支强大的物流专业教师队伍已迫在眉睫。

1.4 课程设置不科学,教材质量缺乏权威性

目前,我国高校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缺乏系统科学性。主要表现在:(1)相当多的高校在没有对物流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可行性分析的情况下,就将别校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稍作改动即为我所用,制定过程过于随意。(2)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同小异,很少有学校能根据自身院校优势开设特色物流专业课程。(3)由于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学科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因此部分院校甚至根据教师所能讲授的内容来安排物流专业课程,因人设课现象严重[4];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权威的、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用性强的物流专业教材。目前我国各高校使用的物流专业教材基本上都是本校教师依据其它相关教材自行编写的,这里抄一些,那里补一些,导致现在充斥市场的物流专业教材种类虽多,但存在同质化严重、内容抽象、系统性差、脱离实践等缺点。

1.5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实践教学形式化

目前我国高校的物流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仍未摆脱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1)教学方式落后,教育条块分割和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现象严重,只注重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缺乏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教学内容陈旧,物流专业涉及领域广、发展更新快,而目前我国缺乏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教材,各类高校教师多依据自身对物流的理解为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和偏差。(3)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大多高校没有完善的物流实训室去引导学生熟悉物流实际操作,而企业出于对自身技术及信息的保护往往不愿意接纳高校师生在内部实习,导致高校的物流实践培养环节非常薄弱,物流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

1.6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行业法规不健全

开办物流专业教育除了需要基本的办学条件外,还需要建设与现代物流生产相适应的实训设施,而且还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管理,这些都需要耗费相当大的资金费用。物流人才培养实务性较强,要想培养出色的物流专业人才,此类资金的投入必不可少。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一方面各级政府尚未给物流人才培养以足够的重视,拨款有限;另一方面各高校自身的财力配置情况大都不佳,因此物流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不足现象严重。

而且,目前我国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虽已正式启动,但却缺乏统一标准。如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制定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中国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制定了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经理的职业标准等[5]。这些机构大都各自为政,有的甚至只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这些不健全的法制法规将不利于物流业职业资格认证的推广和认可,阻碍物流人才教育和物流产业的发展。

2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改革的对策

2.1 开展物流教育专题研究,多层次培养物流人才

开展物流教育专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研究指导实践发展。物流教育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物流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物流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物流人才对物流业发展的贡献研究,以及世界各国物流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等专题。鉴于我国物流理论研究滞后,应大力加强对物流专业基础理论的开发探讨。国家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以及科技部应加大投资力度,鼓励物流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的发展,同时科研部门应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模式,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活动[6]。

物流业的发展既需要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也需要会操作懂技术的物流技能人才。因此物流人才教育应多层次发展,满足物流业对各个层次的人才需求。其中,专科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主要培养从事实际作业的操作人员;本科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素质及物流决策能力,主要培养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而研究生及博士教育主要培养物流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和企业高层经理,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掌握物流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能够解决物流产业中的重大理论及实际问题。

2.2 明确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开拓特色教学方式

由于现代物流具有多学科性、交叉性、综合性和强操作性等特点,因此物流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还要具有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既要具有专业针对性也要具有应用广泛性。比如,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可以设为:具有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坚实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能力,系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业发展动态,具有物流管理和经营的实际运作能力,既能满足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又能从事物流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复合型人才[7]。

任何一所高校都会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院校文化、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在开展物流人才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创办特色教育。比如交通类院校可注重于运输规划方向;财经类院校可偏重于物流规划方向;物资类院校则可偏向于仓储与库存优化方向等等[8]。但在开展特色教学方式的同时,教师应尽量拓展涉及的知识面,弥补学生因专业侧重点不同所可能导致的知识面偏窄的情况。

2.3 加强物流师资培养,优化物流教育水平

高校要加强物流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物流教育方面的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定期选派教师到专业物流公司挂职学习,为他们构筑一个实践平台,逐步积累实践技能经验;二是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外著名物流院校进修,学习物流方面的先进理论和教学经验,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理论水平;三是建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鼓励教师参与物流科研实践,同时可将教师参与科研及社会实践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四是聘请物流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管理阶层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既能补充物流师资力量,又能加强校企间的良性互动,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五是引进学有所成的海外留学人员,毕竟国外物流教学理论与实践较之国内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较为成熟,这类人才的引进必能为我国物流教育师资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建立一支素质优秀、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逐步提高我国的物流教学水平,进而完善物流人才的培养体制。

2.4 合理设置物流专业课程,加强物流教材建设

物流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首先针对各门课程的开展就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做可行性分析,再做出恰当的安排。课程体系安排要以理论课为基础,专业课为支撑,选修课为扩展,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切勿追求大而全,而应该着力突出特色,这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开展,如上海海事大学物流课程就偏重于港航、海运方面;二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热点开展,不仅特色突出而且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针对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教材质量普遍不高的情况,相关人员应组织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写我国物流教学的基础教材,出版一些精品;同时可根据需要引进一些国外的优秀物流教材,翻译试用,逐步修改,而后形成结合中国特色的物流教课书;也可以采用在引进原版教材的基础上集中各方面物流专家编写一系列权威性的、高质量的物流通用教材。总之,物流教材要强调理论基础的厚实,同时注意与实践相结合,并易实现启发式教育。

2.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物流实践教育

物流人才教育应逐步摆脱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力推行“订单式”教育以及“校企联合”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人才教育,可以促使企业参与学校的物流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制定以及教学课程改革等各个环节。通过“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以及企业的实训设备优势,既能为企业培育所需人才,也能为学校师生提供实践基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能使校企之间互利互惠,实现共赢。

物流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高校应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如果资金充裕则可以单独出资;如果资金不足,则可以考虑多校联合建设、资源设备共享;也可以进行校企联合,申请企业为学校出资投建或师生到企业内部参观实习等。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如可以进行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社会实践式教学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实践教学形式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十分有必要的。

2.6 加大物流教育经费投入,强化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需要配备大量的教学仪器、设备、多功能的物流模拟实验室以及先进的电子模拟软件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资金投入太少。如何突破教育经费短缺这一瓶颈需要新的思路。政府应对物流教育予以足够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物流教育的社会地位,进而调动企业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采取整合高校、行业协会的物流教育资源为物流教育服务等措施。

针对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可以由物流行业协会牵头,物流企业专家和教育机构共同制定物流行业从业能力标准,进而广泛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即所有物流从业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教育,经考试合格,获取职业认证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为物流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产业振兴计划的调整,物流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将逐步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上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必须不断地调整、改革和完善,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全面提升物流人才的教育质量,从而更好地适应并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黄敏.企业物流人才发展战略[J].物流教学,2008(3):149.

[2]王健.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2006(2):105.

[3]张勇.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0(8):128.

[4]荆浩,姜宝山.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物流科技,2010(1):138-140.

[5]韩冬梅.我国高职物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8(1):149.

[6]王健.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2006(2):102-106.

[7]兰丕武,曹翠珍.浅论现代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8(1):38-39.

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篇8

正是物流行业的前景被认识后, 物流人才的培养如同雨后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 职业院校纷纷开设物流专业, 虽然物流学历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快速推进, 但在短时间内仍无法满足因物流产业迅猛发展而带来的人才需求。正因如此, 一些职业院校在供需失衡量的条件下, 只看到了物流人才炙手可热的一面, 却忽略了对人才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层次、规格的研究, 出现了一些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反思的问题。

如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人才交流市场上常常出现一些反常的现象。一方是物流企业急着招人, 但在众多的应聘者很难招到合适的。另一方是抱着各种证书的人才, 在挂满急聘物流人才的广告前, 心急如焚地苦苦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用人企业在人才市场中看到的是满市场的人才, 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十分疲惫地说:“以前是无人可招, 现在是不知道招谁”。应聘者看到的到处是急聘物流人才, 而手捧着各种证书的毕业生却显得很无奈:“这么多单位, 适合我的怎么没有?”“应聘了很多企业, 总是谈不到一起”的长叹息。在这种情景下招聘者和应聘者双方就象隔着一层玻璃, 看得见摸不着。

人才市场中出现的这种现象, 必须引起我们职业院校的深入思考,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尽管这几年高职院物流专业努力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 根据对来自市场的各种信息分析, 我认为相当一些职业院校在物流人才培方面有以下几个不适应。

第一:部分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定位不准, 对市场用人规格缺乏适应。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仍旧摆脱不了惯性, 我培养什么, 你使用什么, 对职业院校所服务的地区或行业的用人规格与要求不熟悉、摸不准。培养目标宽泛, 对学生将来能够从事何种物流岗位以及物流企业需求什么技能人才分析和论证不够充分, 缺乏准确定位。

一些职业院校本属于各自所在区或行业的院校, 它的定位应以服务行业、服务本地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可现实是一些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并没有盯着本行业、本地区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变化, 所以难以明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以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呈现出区域化、差异化的特色。高职院校离不开与区域或行业的互动, 离不开地方经济的发展。探索如何在区域经济背景下发展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 为地方或行业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物流人才, 既是实现地方区域经济腾飞的战略需要, 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立足点和出发点。

“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这样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做起来并非易事, 它明确地表达了企业对职业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最低要求, 这个问题需要物流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的研究。它的实质其实就是要求职业业院校现阶段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准确定位的问题。

职业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紧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 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以就业为导向, 才能改变目前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随意拔高现象, 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才能增强物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第二:职业院校物流教育特色不鲜明, 难以适应物流企业的要求

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 又重视能力和素质,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 是职业院校的追求目标, 也是职业院校的主要特色。但目前部分职业院校的状况是, 在教育过程中缺少物流专业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 造成了理论上不如本科, 动手能力上又不如中职的尴尬局面。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与不同层次物流教育进行区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向上比本科教育它有更明显的职业化特征, 在理论教学方面强调必需、够用为度, 同时强调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 这应该是它的显著特色。向下比又与中职教育也不同, 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 理论与实践并重, 培养具有无需过渡即可直接上岗工作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由于贯彻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到位, 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

教学内容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差距较大, 特别是在实训教学方面更是与物流行业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相差较远, 这才是造成没有真正突出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真实成因。高职教育是侧重于职业能力的“专才”教育,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方面必须对此有快速反应能力, 瞄准职业或职业岗位需要, 突出岗位能力的训练, 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呈现出明显的新技术综合化、一体化趋势, 大量新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 使企业对人才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因此, 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育, 要时时关注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需要, 并不断地适应企业的需要来调整课程内容。

另外, 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色,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作为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物流企业还没有真参与进来, 致使高职院校的物流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高等职业教育本应该是与企业和行业的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然而, 目前学校与企业在产学的结合方面限于自身条件仅进行着小范围探讨和有限的合作, 未能达到全面和深度的合作。从这点上看, 高职物流教育离物流教育总体目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实践性教学、实习不足等原因造成了物流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 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第三:课程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 对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缺乏适应。

职业院校课程的规划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课程的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随着信息技术、自动仓储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及新技术、新装备在物流行业的大量应用和物流业服务意识服务质量的提升, 物流行业对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 这必然引发我们职业教育进行相应的变革。而我们的课程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 导致套用原有的人才培养套路, 不敢创新缺乏突破, 或限于条件或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偏重传授理论知识的讲授, 重学科的系统性而轻实务的综合性, 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经验, 甚至是理论与实践教学脱钩和理论知识交叉重叠。无论是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难以适应物流行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所选教材的种类包含仓储、运输、采购、配送等多个领域, 但没有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内容陈旧或脱离物流企业现实需要。从企业评价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看是“好看不管用”, 用人企业对录用的毕业生还要投入相当大精力进行再培训, 这既浪费时间和资源又造成负面影响。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职业教育如果只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技能, 办成普通教育的‘压缩版’, 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很难适应社会需要, 职业教育势必陷入发展困境”。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从今年高考近百分之十的弃考率可以发现端倪。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 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 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现代物流业是人才、技术密集产业, 要解决物流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脱钩的矛盾, 必须改进教学模式, 增加实践课程, 在市场需求和行业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灵活的课程规划。在课程上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力求达到物流人才的知识够用、能力突出的目的。如开设“货物编码与识别技术”、“物流商品存贮技术”、“物流配送实务”等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时, 除一般性的讲述外, 重视在校内实习基地、模拟实验室, 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性实习, 在完成理论教学任务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除基础专业课外, 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可灵活调整, 使学生更多地参与企业实习, 熟悉企业物流的环节与实务操作, 加深对物流行业的理解和认识, 使学生工作技能和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达到提高成才效率和节约社会资源, 提升物流行业竞争力的目的。

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篇9

2015年3月5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正式宣告我国将致力于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例如现代制造业、物流业等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以实现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健康发展[1]。国家对于“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与支持,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向快速发展和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物流作为占据我国国民经济相当大比例的传统行业,各方面都面临着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问题,这必然要求作为高级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和输送管道的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教育培养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快速适应未来“互联网+”情境下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

1.1 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随着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规模和水平近年来也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2]。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有500余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每年为就业市场输送数以万计的物流人才。我国物流管理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覆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等多个领域,是一门汇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一般而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通过通识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习与毕业设计、创新创业项目等一系列环节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具备扎实经济、管理、法律等基础理论,掌握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物流管理等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熟练运用相关定量定性研究方法,在物流管理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及管理的专业人才。

1.2“互联网+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社会大众创业创新浪潮席卷大江南北,与“互联网+”快速深度结合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传统物流企业不仅要学会转变融合,同时也需要秉持开放包容和共享的精神,用互联网思维来开创物流新格局。当前与服务消费需求相关的电子商务、O2O配送、冷链生鲜、食品医药、快递、城市末端配送、农村县域物流、多式联运等市场蓬勃发展,物流业首先需要围绕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互联网化消费升级,力图与电子商务结合完成服务方式转型。同时,行业本身也必须逐步向智能物流、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等物流新形态迈进[3]。必须指出的是,“互联网+物流”不是对传统物流行业的颠覆,而是换代升级。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行业发展新趋势,把握新兴科技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同时积极应对挑战,调整相对脱节的培养思路和方式。

2“互联网+”对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要探讨“互联网+”情境下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问题,就要全面分析当前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深刻影响物流行业本身,也将对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认为,“互联网+”对当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互联网+”强调物流人才的国际观和服务观

近几十年来,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资本市场的成长和整合,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原本分割的国家或区域市场逐渐汇聚成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在这一背景下,产品和服务范围不断扩展,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全球物流活动更加复杂,导致了物流国际化的趋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我国物流企业具备国际化经营的实力。国际化的物流企业将客户企业的全球外包和内向物流模块,与本土的仓储和配送系统整合起来,实现供应链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的衔接。这就要求企业人员具备国际观,拥有较强的海外物流、跨境物流、国际贸易以及海外市场法律、仓储管理模式应用等方面专业知识,懂得相关的国际物流系统化运作[4]。

此外,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呈爆炸性增加,年交易规模以百亿元计。电子商务企业对服务电商为主的快递业和物流地产的需求日益强劲。电子商务物流要为客户设计合适的物流系统,选择满足客户需求的运输方式,组织网络内部的运输作业,整个运输过程都由第三方物流完成。电子商务物流和非电子商务物流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以服务客户需求为宗旨,除满足常规物流需求之外,还必须具备为客户提供一系列增加便利性、提高反应速度增值服务的能力。一方面,当前客户服务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特点;另一方面,诸如物流全过程跟踪、物流解决方案咨询、物流系统设计与实施、教育培训等延伸服务也是现在物流企业必须重视的内容。物流企业人员必须意识到当前物流行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服务的竞争,具备设计、开发、运营服务产品,以更贴近客户需求的能力。

2.2“互联网+”要求物流人才熟练掌握新兴技术

“互联网+”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逐渐成熟为显著特征,这些技术推动了智能物流产业的兴起,如今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已经作为物流行业发展动力中新一轮的创新平台。在“物联网+”时代,物流运营数据十分重要。传统的物流信息化强调的是功能,目标是通过对信息流的控制完成某项操作、管理或决策,而这些操作、管理和决策的背后往往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数据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数据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智慧物流可极大地提升资源管控和利用率水平,提高管理精细化和协同水平,实现了物流产业各个环节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以及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但是,面对大量形形色色、结构各异、纷繁复杂的运营数据,物流企业经营者们必须思考如何抓住隐藏在其中的机遇而又不迷失方向,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挖掘,从中发掘新的商业价值,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对于电子商务物流而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利于企业进行精准的市场分析和营销,完成个性化和精准的商品推荐以及实现快速响应的快递服务。因此,现代物流人才不仅要全面熟悉物流的主要信息技术,也应具备一定的数据挖掘与物流系统优化决策能力。

2.3“互联网+”提供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新平台

如今“互联网+”引领着中国上下创业创新大潮的发展,物流行业也不例外,行业的变革始终在进行。互联网创业的低门槛,直接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新实践平台。高校学子们对互联网技术具有相当高的敏感度,对互联网创业充满激情、勇气和创造性。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大量资金的涌入和创业服务平台的出现,年轻人进行互联网创业越来越容易,创业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毋庸置疑的是,大学生缺乏在传统行业深耕的经验和阅历,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无法直接与行业实践对接,对于“互联网+”物流的怎么“+”往往还是一知半解。而中国创业环境比较复杂,对创业者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也增加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难度。因此,“互联网+”时代一方面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大更低门槛的创新创业平台,一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行业必须认真思考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务实、高韧性和强学习能力等素质。

2.4 借助“互联网+”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慕课教学方式的出现,促进了高校教学方式的改革,实现课堂翻转。当前大学本科的学生基本都是95后,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对互联网、计算机工具具有与生俱来的操作能力。与传统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固定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课堂教学与注重用户体验,强调从大数据中探索发掘有益于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接受的新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可针对学习者的知识、行为和经历建模、趋势分析、教学策略分析建模等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改进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必须逐步发生变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一方面,学生要有通过互联网主动获取学习资源的意识,同时具备从海量知识中快速搜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的能力,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应分析学生线上学习行为,根据数据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精准定位自己的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内容。

3“互联网+”时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若干建议

“互联网+”将深刻影响当今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师能力拓展和授课方式选择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3.1 人才培养定位方面

众所周知,当今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为应对“互联网+”给物流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做出相应调整,从传统的应用型定位逐渐转变为高级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是专业和专门技术上的高层次人才,除需具备物流运营与管理、计算机与信息、财务等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还必须在培养过程中树立国际观、服务观,提升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表达交流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特别的物流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学生对当代先进技术的敏感性,熟悉掌握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方法与手段。

3.2 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对于物流人才培养定位的改革,重点体现在国际观服务观的建立,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掌握三个方面,因此,物流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须尽量配合这三个目标的实现。首先,应加强国际物流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国际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海运集装箱运输等课程的设置;同时,积极开展服务采购、服务运营管理、收益管理等课程。其次,在大一大二的通识课程中应加入计算机、信息化相关专业课程,包括数据结构、程序与算法、离散数学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数据挖掘、商业分析与决策、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可视化等课程,目的是与企业实践对接。最后,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组织参与专业竞赛、创新创业比赛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教师能力拓展方面

“互联网+”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结合,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变,课程体系设置的调整,都必须以教师知识结构的拓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前提。在知识结构上,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及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善于思考,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新兴技术的方法和应用方向,同时应注意建立和更新课程教学案例库和课外实践案例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模拟。在职业能力上,教师要注意积累利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例如教学内容的反馈、作业质量的高低、学生学习的兴趣、重难知识点的接受能力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观察、理解与分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大数据时代,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学的教师更应该善于利用学生在平台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数据。

3.4 授课方式选择方面

互联网走入课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互联网穿扩课堂教学内容形式的出现,为教师的授课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在进行互联网授课如慕课之前,教师需要将自己教授的课程知识高度结构化,运用结构化理念规划课堂内容,即把内容划分为一系列逻辑上互相关联单形式上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或知识模块。对每一个知识模块制作教学视频,并准备相应的PPT课件和习题,同时还有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和讨论的模块。在实施方面,教师应该提前将教学内容的视频发送给学生,布置任务以确保学生提前观看预习。在课堂教学时,留有更多的时间和同学互动,让学生参与讨论。此外,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个教学内容模块,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为其他小组讲解该部分的内容,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除了教师准备教学内容之外,“互联网+”教学还可以采用用户生成内容的方式。用户生成内容是指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生成内容,即学生除了通过视频、在线讨论等形式学习之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学习优秀的人的读书笔记,甚至若干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份学习笔记。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4-03-15.

[2]张红丽.面向应用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物流科技,2011(8):16-20.

[3]韩静.“互联网+”物流业发展转型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6(4):72-74.

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篇10

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科技的进步,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2009年2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振兴计划。物流业的振兴必须拥有一大批精通物流业务、熟悉现代物流技术、深谙物流运作规律、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的物流人才。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不断消除,经贸和投资便利化措施的实施,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量必然大幅度增加,物流量也将迅速扩大,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物流人才,2006年颁布的《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人才开发目录》中也明确指出物流人才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

2001年教育部批准物流专业恢复招生以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大高校开始进行物流专业的建设,培养物流专业人才。从培养物流人才的角度看,广西壮族自治区培养的物流人才主要是本科生和高职生,另外有少量的物流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没有博士生;从培养规模看,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专业毕业人数在500人左右,其中多数为高职生,离市场的需求量差距仍然很大,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尤其是高职生的扩招,物流专业人才将呈倍数增长。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1 物流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正规的学科专业教育,二是上短期培训课程,考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看,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不合理性:一方面物流专业学科教育发展比较缓慢,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还没有物流专业硕士点,远未形成较为理想的“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也不够完善,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特别是大专以上人员的继续教育,缺乏指导,比较混乱,上岗资格培训进展相对缓慢。特别是社会上不少物流培训项目由于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培训计划不规范,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无统一标准体系,物流培训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3.2 教学内容与物流业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

几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高等院校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在这一方面比较典型的高校如广西民族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比其他同类专业增设了东南亚经济、东南亚国家历史与文化、越语、泰语等课程,并安排学生在东南亚语言对象国留学一年(实行3+1培养模式),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东南亚对象国的语言、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使其知识结构、专业能力能够较好地适应中国与东南亚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成为在面向东南亚的涉外经济部门、物流企业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和策划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的探索使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教育的内容及课程体系大大丰富,物流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3.3 师资力量薄弱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没有交通运输类、物资管理类院校,自身能转移从事物流教学的师资力量很少,而且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教育水平的原因,广西壮族自治区很难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引进高层次的物流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总的来讲,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师资的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

3.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简单化

长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物流教育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较差,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业的发展缓慢和落后,在教育体制上,使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也相对滞后,实行关门办学,闭门教书。具体到教学中,往往理论讲述多,实习实践少。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导致物流人才进入企业后不知从何处下手进行工作的主要原因。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人才培养的提升路径

4.1 大力引进高层次物流人才

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流发展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不论是在物流管理、物流操作还是在物流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大批优秀的高级物流人才,国内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也领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人才能够带来先进的物流理念、物流技术和物流运作模式,传授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物流理念和系统的物流理论知识,这样有助于加快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行业协会及各类物流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吸引人才机制,引进各类物流管理人才、高级物流技术人才、高级教育人才,使广西壮族自治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有效的物流人才体系,以适应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4.2 健全物流人才培训体系

在正规的学科专业教育上,有实力的院校应尽量申报硕士点,培养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需求的高级物流人才,形成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的完善物流人才的正规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职业定向性的特点,保证学生至少具备一门专门技术,物流本科生教育主要培养中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以培养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为核心;物流博士及物流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和高校师资,以培养物流科技创新、知识型和研究型物流人才为核心。

4.3 注重实践教学

物流专业强调系统性、信息网络技术含量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非常紧密。因此,高校的物流教育不可忽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物流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

德国是欧洲物流业发展最好的国家,与其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德国大学物流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得其教学模式独具特色。德国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企业实习、实验室实习、案例分析、虚拟游戏、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德国的实践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各院校应尽可能采纳德国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可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建立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和模拟物流实验室、建立物流管理信息软件系统、建立物流管理模拟配送实验室和虚拟项目模拟等,实现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就业的“零距离”。

参考文献

[1]王又军.构建多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3):72-73.

[2]范珍.德国大学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0-41.

[3]曲丽娜.上海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预测及人才战略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5.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物流人才 培养 培训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根据我国的WTO承诺,物流市场从2006年底开始全面向国外资本市场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将加入国内物流市场的竞争,而竞争的焦点无疑将是对物流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中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样也体现在国外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青睐。

一、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现状

1.物流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现状并不使人乐观,物流业作为一种产业尚在起步阶段,各类从业人员多为过去相关行业转化而来,专业知识缺乏。因物流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工作多而散,异地使用和频繁调动情况经常发生,加之各种激励措施不到位,因此出现从业人员不多,甚至本专业人士外流的现象,使原本不足的人员供应变得更紧张。 据有关机构预测,2010年后,我国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要达到3万到4万人。

2.物流从业人员质量不高。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了解市场信息、熟悉物流方案、能捕捉业务信息、拓展业务渠道、设计最佳服务方案、提供优质服务并为企业带来客户和业务的开拓型物流人才相当缺乏。物流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物流中高级人才缺乏,如物流经理等更是奇缺。物流行业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不足10%,远远低于其它行业。但据美国奥尔良大学对全美物流职业情况进行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物流管理者中,92%具有学士以上学位,41%具有硕士学位,22%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物流人才的严重缺乏,特别是物流管理高级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物流业的主要“瓶颈”。

二、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再加上长期“重物质生产,轻物质流通”思想的影响,并未引起人们对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视,使物流教育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

1.物流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其一表现在培训内容方面。现代物流是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体。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而各高校依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某些高校只进行物流某一环节的讲授,或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受教育者很难形成系统的理论,缺乏全面、系统的实践创新能力。其二是培训方法和手段方面。各大高校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缺少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这些国外成功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较少,既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又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培训效果不好。其三表现在培养模式方面。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渠道主要有高等院校的专业培训和社会组织的认证,多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如物流师、物流经理等。我们必须认识到,物流行业因其的业务范围广,涵盖工作种类复杂,因此除了急需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和管理人才外,也同样需要实际操作人员,因此不可忽略职业教育对物流人员的培训作用。

2.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一是为培训而培训,未形成以需求为目标的培训体系。我国物流教育正处在初级阶段,虽然不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院校所开的课程多不适应物流业的需求方向,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尤其不能满足市场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二是培训没有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培训缺乏系统性。多以操作型或技能型为主,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物流人才。社会上的不少物流培训项目由于受商业操作的影响,无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无规范化的教学和考核,无统一标准体系,物流培训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三、物流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

结合物流行业特点,针对我国物流人才供应现状,必须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人员培训,才能真正使我国物流业人才匮乏状况有所缓解。

1.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物流培训。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人才短缺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培训的重点主要放在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可以在全国高校建立物流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学习,实施本、专科教育;在有条件的高校逐步恢复或建立物流专业硕士和博士学历教育体系,实现物流人才的系统培养,为我国的物流业培养中、高层次的人才。同时我们还可以发挥国内大多技术学校的作用,进行有关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实现初级物流人才的有效供给。除了通过正规院校的培养外,我们还可借助社会培训机构实现人才的培养,以解决物流人才供应不足的现状。

2.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培训。物流培训不应只培训物流行业知识和技术。物流培训从几方面进行,一是知识培训,可通过讲座、读书实现;二是技能方面的培训,所谓技能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事情出现或发生时的操作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工作中所需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包括问题解决所需的沟通和协同技能。组织竞争力的体现靠的是团队的合作,以合作求竞争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针对这一层次的培训需求,组织可开展相关的实践培训和情景模拟,提高员工的技能,这一技能一旦获得,员工通常不易忘记,对任务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三个层次的培训主要指人员的素质而言,主要包括个体的价值观、忠诚度、进取心和责任感等内容,可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实现人员的培训,使个体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以文化凝聚人心。

3.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应摆脱传统的单一化的培训模式,实施科学合理、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我国目前已存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大中专院校实现人才的培训与输送,社会培训机构为数不多且规范化程度低。而国外大企业一般都设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如培训中心、公司大学等,其人力、物力配备相当齐全;同时公司还会根据企业需要委托学校代培或联合培训,或者借助各种正规的培训机构实现人才培养。我国企业可借鉴相关经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当然,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培训市场,同时加大投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企业必须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加大培训投资的力度。

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结构化培训,培训和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物流理论,具备实战能力的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物流人才匮乏的现状,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参考文献:

[1]丁俊发.关于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几点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4,5:6-8.

[2]张晓牧.中国物流企业人才之痛[J].中国物流,2005,8:34-35.

[3]宫丽等.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现代物流人才[J].经济师,2005,8:93-94.

the Discusion on Training Pattern of Logistics Talent

Shi Baoyu

(Qiqihar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a professional service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logistics talent is short-supplied domestic ,it is disadvantageous to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national marketplace.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personnel and training, constructs training system for logistics personnel. We hope that resolve short-supplied of logistics talent by training.

Key words:Logistics Talent Cultivation Training

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篇12

关键词:后信息时代,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一、后信息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大环境分析

后信息化时代是指信息化时代的后期阶段或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的某些主要指标之后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对信息的获取、流通及其信息自身在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具有的关键作用;而后信息化时代的主要特征则是突出信息的利用、应用价值及其信息所具有的社会与经济作用。后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 将会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新的变化, 我们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许多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突出信息技术的综合掌握, 学生可以了解和学习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能够主动对专业领域内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开发和利用。

(一) 政治环境。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 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我国工业与信息化部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了《信息化发展规划》, 并指出:“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 政府引导与市场培训互为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型、技能型信息化人才。”

(二)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013人类发展报告》显示, 2012年中国HDI已在世界中等人类发展水平, 在该组47个国家中位列第7, 各项指标都居于中等发展水平之上。在人类发展、健康、教育和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已有前三项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其中HDI值略高于世界的0.694;预期寿命较世界平均值高出3.6岁, 是各项指标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项;教育维度中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与世界水平基本持平;但在人均GNI方面中国发展相对落后, 仅有世界人均GNI的78%。与高等人类发展水平组均值比较, 我国仅在预期寿命方面稍有优势, 其它维度都还存在很大差距, 特别是衡量经济水平的人均GNI指标, 中国的发展现状仅相当于高水平地区的69%。

(三) 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

何强、龚振炜 (2014) 在《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国际比较研究》一文中使用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应用消费指数、知识支撑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评价了我国信息化的水平。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及5个分类指数排在前25~45位之间, 位次较低。从各分类指数位次上看, 产业技术指数位次相对高于基础设施指数、应用消费指数、知识支撑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 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亟待加强, 应用消费水平仍存在比较大的改善空间, 对信息化发展的智力支持强度也有待进一步增大。可以说, 信息化发展的智力支持对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而言, 目前中国仍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而且, 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完成之后才开始的信息化, 但中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同时进行,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通过高等院校与政府、企业等部门的深入合作, 以及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重点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型、技能型信息化人才, 从根本上提升国民信息化素质。

二、我国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简评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接受物流的概念,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1992年北京工商大学 (原北京商学院) 向教育部提议将“仓储运输管理”专业改为“物流管理”专业, 教育部责成北京工商大学召开设立“物流管理”专业的专家论证会, 专家们同意了这项提议, 教育部批复同意。1993年, 教育部修订专业目录时, “物流管理”专业取代了“仓储运输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第一次出现。同年, 北京工商大学成为我国第一家招收“物流管理”本科生的大学。据不完全统计, 开设物流专业本科院校从2001年的2所, 发展到2013年的475所, 更有1, 700余所高职高专和中专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

通过比较各类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 我国4年制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在4个学年有不同的侧重, 可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毕业实习与论文。通识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课程、体育等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这类课程是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基础, 为进一步开展专业课的学习夯实理论根基。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物流学、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国际物流、物流战略等课程。在专业方向的定位上有国际物流、商贸物流、港口物流等方向划分。例如:金陵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就分设了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两个方向;专业拓展课程、实习与毕业论文是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解释、设计不同层次上的物流问题, 例如: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经过4年的物流管理高等教育, 毕业生应该能够从事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 商贸企业的经营业务, 电商企业的渠道管理等等工作。贯穿于4年的实践内容, 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提高学生对物流基本技能和物流流程的深刻认知而开设的。主要包括:物流企业模拟运营、物流项目运作、物流仿真实验、物流作业实训、校企合作等。

综合来看, 我国4年制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培养计划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培养目标宽泛、不清晰。随着物流产业分工日趋细化, 以及物流管理与服务需求的不断延伸, “宽口径”培养出的“通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二是理论教学比重偏大。综合性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大多安排在第四学年, 大量的理论课占据了较大的学时比重, 不利于在实践环节中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三是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交叉性非常强的学科, 需要融合管理、经济、工程等各方面的知识。其中对于管理类、数学类以及计算机类的知识要求比较高, 而大部分学生都反映这些方面的课程开设相对较少, 导致其商业技能、数学基础和计算机技能比较薄弱。

三、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育的定位

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发展态势上来看,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信息、计算机与网络, 信息处理能力与计算机水平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也是工作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

就信息化的发展而言, 通常需要四种类型的人才资源来领导和推动。一是适应信息技术的自身发展的电子与通信方面的信息工程技术专家, 即所谓纯技术人才。此类人才能站在信息技术领域最前沿, 洞察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 是后信息时代的领军人物和设计师;二是适应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此类人才的任务是将信息产品、通信服务、各种信息服务推向市场, 其往往熟悉或精通市场营销活动, 善于市场化的运作, 促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三是适应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信息管理人才。此类人才主要是解决情报检索、情报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通常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与信息素养, 能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应用与创新, 其所具备的信息素质与信息能力决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四是适应信息时代高度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 具备一定信息知识和技能的现代劳动者。现代生产力是智能型的科学技术生产力, 生产过程的高速连续性、大型自动化及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多样性、精密性客观上需要一大批较高素质的现代劳动者才能驾驭。

现代物流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多个领域, 是一门汇集了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门学科精华的交叉学科。结合以上四种人才资源的划分,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加倾向于第三类、第二类人才资源。因此, 后信息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定位应突出以下几点:

(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面向实体应该偏重于企业。

应用型高级人才强调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去, 与学术型高级人才的重要差异在于应用型高级人才是培养专业和专门技术上的高层次人才, 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 能从生产实践中提出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跟踪当代社会发展的先进技术, 论证引进技术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延续性,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视角给出建议。就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来看, 可选择的企业类型较多, 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地方邮政、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物流“专注点”有所差异, 例如:第三方物流 (运输) 企业会专注车辆的路线选择、调度管理、配货效率等。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经过4年的学习与实践应该能够就企业类型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

(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要“接地气”。

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较强的地方性, 生源区域与高校驻地在地理位置上临近, 毕业生服务于高校驻地及周边地区的概率较大, 因此,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育、社会服务方面首先要面向地方, 并尽可能满足地方的人才需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的梯度发展态势, 物流行业的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驻地的物流业发展水平, 结合地方的物流需求, 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三)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应具有完备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知识背景。

当今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 物流效率的提升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 不同企业不同地区对物流信息化的要求有所不同, 诺兰信息化管理的6阶段模型指出信息化建设不能跨越式发展。应用型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在运用其专业知识时, 必须先评价区域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并提出问题, 从而进行合适的信息管理技术或平台推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因此, 完备的物流信息化知识背景就非常重要。

四、我国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育的定位, 后信息时代下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 在通识课程中应该加入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数学课程的基础知识。

例如: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具备较好的数学逻辑, 能够理解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技术更新的原因、过程与目标。

(二) 在实习和实践教学中应突出地方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所采用的信息化技术。

高校应与实习单位保持深度的合作, 能使学生跟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例如:将学生实践或实习的课程联系到具体的企业, 4年的实践课程围绕一家或一类企业进行, 让学生持续参与到企业信息化改革中, 将不理解的内容反馈到理论课程上, 这样的循环才能保障学生学以致用。

(三)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的4年学习中应以信息的利用为主线。

物流业或物流相关活动看似简单, 但本质上却相当复杂。例如:以物流数据清单调查来说, 可以反映的物流数据就数不胜数, 包括:产品线中所有产品的清单;客户、存储点和供货点的位置;处于不同位置的客户对各种产品的需求;运输费率或运输成本;仓储费率或仓储成本。高级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要能够迅速地分类数据, 抓住主要矛盾数据, 完成物流活动的监控与协调。

五、结语

综上, 后信息时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物流活动与物流管理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效率,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必须考虑地方物流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高等教育要能够优化学生的物流专业信息能力, 为我国物流管理培养高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彭洋.后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为例[D].南京大学, 2012

[2] .王筱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基于人类发展指数 (HDI) 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3] .何强, 龚振炜.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 (Ⅱ) 国际比较研究[J].调研世界, 2014

[4] .李严锋.现代物流管理四精品立体化课程建设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

[5] .沙颖, 郑秀恋, 姚洪权.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

上一篇:光纤监测技术下一篇:民间刺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