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董会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6-17

校董会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共5篇)

校董会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1

校董事会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王秀梅

课题组成员:王秀梅、孙萍茹、杨红霞

课题来源:华北电力大学高教所2004-05学年立项课题 研究起止时间:2004.10——2005.10

一、项目研究背景

1.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大学功能的扩展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的大学承担起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而强化其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性潮流。高等学校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国是一个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不少,但工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而缩小这种差距,迅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及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根本途径在于全面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来自中国工程院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比较扎实,但创新精神和综合创新素质与时代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创新目标和百折不挠的创新毅力都十分缺乏,因此原始性的创新成果少,造成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满意度不高。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对工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形成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急需改进工程教育提高未来工程师的素质。

2.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日益国家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工程科技人才,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要求中国的工程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不够完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性的。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窄,结构不尽合理,工科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而不去培养工程学士、工程硕士、工程博士,或者说,不去培养工程师的“毛坯”。另一方面,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的体系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和素质、能力的提高。

二是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不足。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加强工程训练,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近年来,在工程教育中存在重“学”轻“术”的倾向,许多工科院校,直接为工业企业培养人才的人数偏少,甚至直接为工业企业服务的工程性论文和设计的数目也偏少。三是与企业联系尚不够紧密。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层次技术人才,为此,工程院校必须面向企业,企业必须依靠工程教育,只有两方面的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既不具备美国工业界对进入企业的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工程师岗位培训系统又缺乏德国工科大学毕业生所具有的参与工程实践和实习的足够训练。与企业联系不密切,将使学校难于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从而出现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

3.校董会机制为学校提供了飞跃发展的平台

华北电力大学是一所长期由我国电力部门举办并管理的高等学校。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电力公司重组为多家电力企业集团,国务院明确“华北电力大学划归教育部管理,设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各发电集团公司组成的校董会,与教育部共建”。华北电力大学董事会于2003年成立,成为我国电力企业参与大学建设的合作组织,成为高等学校加强与电力企业联系、促进共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加强电力行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推动科技合作创新的有效途径。成立校董会,与教育部共建,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教育创新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促进企业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大学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可以说,校董会机制为学校提供了飞跃发展的平台。

电力产业呼唤人才,学校发展依托产业。如何使学校和企业连襟,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有效利用电力企业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电力企业专业人才优势,校企携手,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工作,使人才培养更具社会适应性,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共同获利,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项目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申请了本课题,期望通过开展有关研究研究与探讨,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二、项目研究主要内容

项目组紧紧围绕校董会机制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问题,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在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以及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新形势下不断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项目组重点研究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校董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二是适应企业需求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三是推进校董会机制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四是关于如何依托校董会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研究。

三、项目研究与实践情况

1.开展电力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 高等学校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只有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才是合格的高等教育,才是有质量的、有价值的高等教育。因此,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服务社会,都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作为一所面向电力行业的高校,就需要以电力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就我国来看,电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人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之本,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活力在于创新,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企业普遍反映缺乏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没有创新性的人才,电力企业就不可能迅速发展,更谈不上企业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分析显示,全国电力行业138万职工中,仅有高级技师1630名,技师2.3万名,二者之和不足职工总数的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企业人员规模偏大,劳动生产率低;职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具有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高素质人才资源仅占11%。电力行业存在着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有人戏言:如果不抓紧培养人才,过两年连爬电线杆的人都没有了。另一方面据调查显示,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远远大于基础学科人才,企业最缺乏的是既懂现代科学技术,又懂经营和管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企业需要那些了解企业、热爱企业、适用对口、上岗适应期短的各类应用型人才。我国电力企业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与现代电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各种层次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2.探讨校董会机制下适应企业需求的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

正确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要通过科学的分析社会需求,正确估价办学实力,从而实现自身的正确定位。

华北电力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多年来形成了“以电力类为主”的学科特色,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力系统。基于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校的学科优势,我校工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强化工程教育和突出电力特色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应重点体现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电力特色既是我们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的发展优势。因此,在“教育部与校董会共建”的管理体制下,我们本科教学更要不断强化电力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另一方面,占有主导地位的工科专业必须强化工程教育。工程教育是由教育机构从事的培养技术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教育成果的教育活动;工业企业是使用人才、发展生产力,使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主要机构。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培养模式既不具备美国工业界对进入工业企业的毕业生进行必要训练的工程师岗位培训系统,又不像德国工科大学那样能向在校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和实习的足够的训练。与企业联系不密切,也使学校难于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出现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必须要使其经历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工程实际的体验三个环节,为此工程院校必须面向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必须依靠工程教育,只有两方面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需要全面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企业资源优势。校董会就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应企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3.推进校董会机制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项目组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中,积极探索校董会办学体制下,加强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优化我校办学条件。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改革实践教学、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利于校企双向互动、合作双赢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

近年来,适应电力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实践,形成了“以学生为本,特色突出,整体优化”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新版教学计划;明确了“合格+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突出“三能”为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进一步完善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加强了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施了“有特色的专业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及个性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根据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专业自身特点,将全校专业分为三个大类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强化电力特色,突出专业特色。对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专业,如电力、动力等,确立了主要为电力行业服务的方向,进一步保持并加强了电力特色;对具有一定行业特色的专业,如自动化、环境工程等,除保持其电力特色外,面向社会,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计算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加大拓宽专业的力度,广泛适应社会需要,但开设了电力生产、电力输送、电力管理等公共选修课程,发挥学校资源优势,体现电力大学的特色;对面向社会通用型专业,如工商管理、国际金融、经济学等,加强了外语、双语教学,加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增加了新技术、新成果课程,开设《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市场营销》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凸现学校特色。

(2)建立稳定的校外工程实践基地,突出产学结合、双向推动机制

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全面推进了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工科专业构建了以“四模块”(基本实验教学模块、校内工程实践教学模块、综合仿真实验模块、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模块)为框架、以仿真实践教学为特色、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支撑、以开放管理机制为保障的实验与实践教学新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以“四个突出”为原则,加强实践条件建设;改革基础实验教学,突出基本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与设计性;加强校内工程实践基地建设,突出校内工程实践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将仿真引入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手段的先进性。

学校建立稳定的校外工程实践基地,突出产学结合、双向推动机制。改革校外实习模式,实现统一安排、双向互动。为改变企业被动接受实习的状况,把学生各类现场实习环节切实落到实处,学校充分利用校董事会的优势,在校外建立了30多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并与实习单位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建立了互惠互利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多年来,对教学计划内的校外实习与实践环节,学校始终坚持统一组织与安排,定期召开由校外实习基地负责人参加的实习协调会,落实、协调实习内容与时间。学生到现场后,由实习基地负责人统一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实行顶班上岗,由学校和实习基地双向管理,突出产学结合、双向推动机制。为更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学校正在尝试大学、企业共建实验室、培训基地等,提高学校的研究与创新实力。

(3)“3+1”联合培养模式

为满足电力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培养核电专业人才协议,构建“3+1”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协议,中国广核集团每年在专业基础课程有较大共性的专业,选取学习成绩优良、有就业核电企业意向的三年级学生进行“3+1”联合培养,即四年级时在中广核电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核电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岗位培训。通过院校学历教育3年与企业岗位培训1年相结合,促进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适应核电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双方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设在企业,其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根据学校的本科培养计划和企业的专业培养要求共同制订。在完成全部学业并达到规定要求后,将获得我校学位证书并进入广核集团工作。联合培养的基本方式是:

学历教育中的选修课与核电岗位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案例相结合;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授课相结合;实习环节与认识核电历史与发展相结合;毕业设计和论文与核电生产中的设计问题相结合;学员就业与企业招聘相结合。

联合培养期间的学习内容为:完成原有专业的课程学习内容;以核电企业的岗位培训课程替代原学历教育课程中的选修课;增加与核电站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培训课;学员的学习课时比原教学计划的课时增加40%左右。

2005年我校48名同学成为广核集团核电学院的首批学员参加了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培养。学校正在探索其他专业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已与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为公司“量体”设计集控运行班,建立企业后备人才库,满足企业生产人才需要。

4.依托校董会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的设想

校董会机制下,我们要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以电力企业需求为导向,面向电力企业建设和发展,培养电力企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对此项目组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改革思路。

(1)真正发挥校董会的咨询指导、桥梁纽带作用

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未能充分突出实际应用以适应业务和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需要。长期以来,电力专业的课程体系均是以“学科本位”的课程论为主导,内容更新缓慢,教材老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职业技能训练不够。电力企业的改革深化,要求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和企业的需要。经济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性的,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以电力企业为主导,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进行专业设置,构建满足职业岗位工作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确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要求。

校董会为我们提供了校企合作的桥梁。学校要紧紧抓住这个纽带,充分发挥各校董事会单位在学校办学中的咨询指导、桥梁纽带和支持扶助作用。通过校董会,让电力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办学,指导办学,确保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企业技术进步对专业人才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新要求,使我校人才培养更具社会适应性。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发展变化的,要依托校董会,多方式、多渠道收集来自企业的信息。主动适应企业需求,进行本科教育综合改革。适应企业需要,因势制宜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尽可能将培养计划、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与电力企业的要求对接。

因此,要加大与董事单位联络和沟通的工作力度,增进董事单位对学校的了解,提高董事单位对学校优势资源的利用程度;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力企业对高级人才需求方向、科技发展动态,促进电力企业与学校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争取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

2.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电力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双师”不是教师与工程师的简单叠加,不是单看形式上的几本证书,而是既能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且能将行业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

①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要鼓励、支持高校教师通过深入企业第一线,增加工程经历,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德国一些院校的工科学院,教授都必须是工程博士,必须先到企业里去工作,并取得成绩,真正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工程师以后,再回到学校去做教授。企业是“双师型”教师的最好课堂,“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学校积极推出多种措施,让教师脱产、半脱产或在岗到校外一些实际工作岗位上锻炼,以丰富其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电力行业的科研项目,直接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使教师了解电力科技的发展状况,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工作经验。

②聘请企业高级人才兼任教师

建立从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高校的机制,让一些著名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在高校兼职。

重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依托校董会合作伙伴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聘请电力企业中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与管理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讲授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如实施1/4制度,即:各专业1/4的专业课程聘请实践部门的专家讲授,每一门专业课程的1/4课程由实践部门的专家讲授,使专家在向学生讲授最新业务的同时,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

3.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应进一步体现多层次、多样化。根据现代工程特点和学校定位,有目的的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包括:具有专深的业务理论基础和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工程科学家、研究开发人员;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师、设计师等;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较强技术背景的职业型人才;具有工程技术背景和较宽知识面的技术经济、工程管理和服务型人才等。

其次根据电力企业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优势、企业资源优势,不断拓展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利于校企双向互动、合作双赢机制,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根据专业特点,建立如“3+1”、“3.5+0.5”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联合培养也可以顶岗实习,主要是通过增加工程实践环节的时间,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使人才培养更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第三,设立多样化、综合化的课程模块。一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来实现;另一方面,面对现代工程,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综合化的学科背景,以及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要构建“重基础、重综合、重人文、重实践”的综合化课程体系。要为学生奠定广博的工程技术基础,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工程与经济管理的结合,促进课程交叉,让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贯穿于四年教学之中。构建相近专业课程平台,拓宽专业面向,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打破学科壁垒,设立综合性课程。开设大量的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加强校企在实践方面的合作

实践能力培养,不仅是校企合作的重点,而且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要转变观念,大胆尝试,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

电力企业可以与学校共建实验室,或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或把实验室建在企业,为学生到现场参加工程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可以合作建设相关高新技术实验室、企业可以将研发部门设在学校,学校承接生产科研的课题,拉近学校与生产部门的关系,解决技术难题,研发新产品。

在企业建设稳定的工程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为学生到现场参加工程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效解决学生校外实习难问题。进一步改变企业被动接受实习的状况,充分利用校董事会的优势,与企业建立稳定联系,在校外建立更多的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实习单位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建立互惠互利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与企业稳定的关系,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

通过校董会,学校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把专家请到课堂,把课堂延伸到电力企业,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及时引进企业实践最新内容,使理论与实践充分接近,在实践能力方面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5.加强继续工程教育

国际上十分重视发展继续工程教育,把它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许多国家已经把继续工程教育作为终身学习战略的一部分。发达国家的跨国大公司无不建立有强大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高等院校具有人才、科研、设施的优势,理应对开展继续工程教育、建立继续工程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学校需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为校董会单位的员工开办自学考试辅导班、各类短期培训班等,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工业竞争力。

总之,高校通过与企业广泛联系,感受到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进而改革培养模式,使教学工作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企业因与高校合作,弥补了自身缺乏完善的培训系统的不足。

四、项目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

项目组完成了3篇研究论文,理论研究成果对我校校董会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高等工程教育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电力高等教育》2005年第2期。2.校董会机制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第1期。

3.面向行业,依托校董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拟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2006年第2期。

校董会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2

黑龙江大学是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革新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致力于构建教学、科研与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优良的教育教学大环境,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为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深入、切实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改革是新时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1]。

一、产学研模式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机制的提出

人才培养机制是多要素间互为联系,作用的复杂培养系统,是有效进行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功能。适应社会技术与经济发展进步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源于美国教育界[2]。教育实践成果表明,该模式是高校与社会深度有机融合、推动经济与技术发展、为社会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机制。产学研模式下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究是与现代发展要求密不可分的。也是高校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产学研模式下人才培养机制是指担负高等教育任务的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与科研活动、生产劳动与技术应用相结合,有效发挥高校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3]产学研结合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与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总体框架与国内高校基本相似,集成电路专业是一门对科学研究、设计与创新、EDA工具应用等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是涉及多产业链的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高精专产业。技术更新与发展飞速,仅依靠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与实验、实践环节中的技能传授,来培养高质量人才,会有一定的差距。有限的经费投入与昂贵的EDA工具相制约,出现专业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滞后于重点高校与产业应用的问题,易导致人才培养中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部分脱节。

产学研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是该专业与国内集成电路各产业部门、科研机构进行紧密合作,协同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努力实践一条适应集成电路科研与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路,即教学为根本、产业与科研为支撑、产学研互促、协同共进。

二、产学研模式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产学研相结合、协同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变革中形成,人才培养不再只是高校的任务,高校、产业、科研机构三位一体,三者间不同的社会功能与资源在各自优势上进行协同、互补与优化,产业与科研机构既是培养人才的有效平台,也是人才应用的终端。由此,三者协同为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是符合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的,也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实施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优化产业科学技术与工程应用行为,提高科研机构的科研创新能力。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专业致力于推进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将专业所在领域的优势资源有效融合,推动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集成电路产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以原有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为基础,通过细致调研与深入剖析,根据集成电路专业对应用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基于产学研结合培养集成电路人才的优势,优化并修订完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应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达到培养要求的目标。培养目标与要求仅通过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很难达到和实现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并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有效开展实践教学。

(二)推行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4],是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的能力的提升。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专业意识到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全方位提高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教学改革与教学平台的建设,多角度地将专业的科研项目、产业与科研机构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主要开展基于专业科研项目模拟的实践教学实施方式。以科研项目中所划分出的子任务为驱动,从创设问题情景出发,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设计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要贯彻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与集成电路产业、科研机构共建实践平台

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专业注重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形式,积极与集成电路产业及科研机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通过与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合作共同开展生产实习培训工作,在集成电路行业发达的北京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感性认识,开拓其专业视野,使其意识到专业发展的优势,提高他们的专业兴趣与学习积极性。通过合作,也增强了与产业机构的联系和技术交流。我们以产业与科研机构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并推荐优秀毕业生。

充分利用实习周期,设计全流程、多方位的实习环节。从专家培训与就业指导开始,整个实习涉及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研究所、EDA公司、集成电路制造、封装公司。借助于优质的实践平台,课堂教学中的理论学习与现实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了学生对课堂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就业的深入认识。

(四)开展科技交流活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是教师,建设一支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保障。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避免教师忽略行业的发展动态,他们能够更新并掌握科技发展新动态与就业风向标。在产学研模式下,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术能力,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学生对集成电路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易于他们掌握专业知识。

院系积极组织开展与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科研院所等专家进行交流的活动,从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作用。将前沿性的专业技术动态与信息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产学研模式下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可以直接或间接、多角度、多层次发挥作用。

(五)健全资源共享机制

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凭高校的财政拨款与项目经费很难购置或更新所有集成电路实现流程所需的软硬件工具与设备。以产学研模式下人才培养机制的提出为思路,积极与产业和科研机构共享优质资源,协调教学设备与科研设备的使用,建立集成电路设计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三、关于产学研模式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思考

通过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的背景,紧扣产业与科研机构的技术发展与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产学研的优质资源,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与就业能力,最大可能地扩大集成电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受益度。为提高人才培养机制的效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作为主体环境,决定着人才培养机制的制定、实施过程,如要取得人才培养的最大化成效,高校在宏观政策制定上要给予支持。良好的合作政策是对产业与科研机构的吸引和鼓励,有利于产学研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良性循环。

其次,高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者,在人才培养周期的往复循环过程中,如何始终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保持创新意识与增强创新能力是关键问题。如果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与产学研模式下人才培养机制相违背,产学研模式下人才培养的实施就会缺乏力度。

综上,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专业能力、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把以传统课堂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高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设计与生产经验、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互补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产业与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优质教育环境和资源,以解决专业建设中的资源不足问题。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机制正发挥优势,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之道是高校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闫鹏飞,蔡庄,王鹏等.黑龙江大学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加快产学研结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2).

[2]张海国.产学研合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探讨——以襄阳职院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0).

[3]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7).

校董会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3

在我国,心理建设一词最早呈现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该书中,该巨著的第一部分即为《心理建设》。孙先生认为在革命实践中最重要的是先搞好革命者的心理建设。心理建设不同于心理辅导,所谓心理建设则是指经过长期的学习、接受指导建立一种健康、正确的心理。它更重视被教育者的主动学习性,强调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要从“人”自身这个本源上来建设。在高校,学生干部顾名思义具有“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作为“学生”就要接受学校规章制度下的教育和管理,就要面临着学业压力;作为“干部”就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协助老师管理其他学生,引导其他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就要面临着工作压力。对学校管理工作来说,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学生干部往往因各种压力及角色冲突面临着心理困惑和问题。在选拔和培养时重视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做好心理建设极为重要。

二、高校学生干部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强烈的进取心,但正因为如此,当他们面临各种压力的时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现将学生干部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压力来源大致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难以平衡学习和工作的压力

学生干部往往面临难以平衡学习和工作关系的压力。大学不同于高中,在高中学生干部的职责基本上协助维持班级秩序,是为了创造班级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具有更多实践性活动的大学,需要学生干部身体力行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对自我要求较高的学生干部来说,他们既想开展好活动体现出自己的胜任力,又想兼顾好学习,获得评奖评优的荣誉。但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势必会大大占用学习的时间,如若无法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他们将产生不良情绪和极大的心理冲突。

(二)难以协调人际关系的压力

高校学生干部往往在管理的过程中面临难以协调人际关系的压力,学生干部作为沟通老师和学生的桥梁,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必备的能力,但对于未经社会的历练,不太懂得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的学生干部来说,有时候往往因为沟通不当或工作方法失误等,在工作中不但没有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还“得罪”了同学,使自己面临“两难”的境遇。另有部分学生干部为了获得同学的支持,只懂得一味的讨好同学,不但没有成为老师管理学生的的得力助手,反而起了反作用。“一味的讨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虽然可能在表面上获得了学生的支持,但是这种消极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最终只会使自我的意识不断矮化,逐渐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

(三)难以正确评估自己胜任力的压力

经过层层选拔的学生干部往往具备较强的工作胜任力,但过高或者过低评估自己的工作胜任力都会使学生干部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一、过高评估自己胜任力。在工作中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工作做的好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干部因过高评估自身能力,不能做出合理的自我评价,不对自身进行反思、不对自身工作进行改进反而对老师产生厌恶感或者开始抱怨不公平。二、过低评估自己胜任力。部分学生干部只因没在竞选或者评奖评优中脱颖而出,则会过低评估自己能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产生极端情绪。这两种情况的产生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学生干部过分的在意他人评价而导致的心理失衡。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就会压抑自身的真实意向及现实的真实倾向。而有时候为了得到肯定,按照自己以为别人要求自己的标准来打造自己,久而久之则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失去对自我的认同,产生较大的心理困扰。

三、心理建设视角下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实施策略

(一)学校意识层面

高校应提高学生干部心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高校重视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但对学生干部培养方面仍稍显忽视,尤其是在学生干部心理建设培养方面尤显不足。在笔者对学生干部进行“你认为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的调查中,较多学生干部选择了工作胜任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而选择“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这一要素的相对较少。可见无论是作为培养者的学校还是作为被培养者的学生干部,都并未把“心理素质”这一要素放在重要位置。高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心理建设,从根本上让老师和学生都重视起来心理建设的重要性,而不是当学生干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再被动地采取心理辅导。把心理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高校应明确出台学生干部培养机制落实的相关文件,制定将心理建设培养单列其中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实施计划,定期组织对学生干部的心理建设培养。

(二)教师层面

高校应组织心理教师队伍,定期进行对学生干部的培训。一是:启用专业知识丰富的心理教师。高校具备心理咨询中心,且高校基本都有专门的心理学专业开设,因此高校都有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师队伍。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培训计划基本较为随意,培训的具体实施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干部所在系(院)自由安排,这种自由安排基本上都落在学生辅导员身上,学生辅导员一般情况并不具备较为完备的心理学知识,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干部进行日常的心理辅导都略显困难,更难以对学生干部进行专门心理建设方面的培养。高校应该积极将高素质的心理教师队伍应用到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中去。二是:辅导员老师主动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老师,时刻与学生干部接触,专业心理学知识不足但却最清楚学生干部的具体心理困惑,所以辅导员老师更应该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在平常的管理的工作中更多地把心理学理论应用到管理的实践之中,深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一线,了解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在该方面的能力。

(三)具体实施层面

针对高校学生干部开设专门心理建设课程及定期培训。一、可专门设置针对学生干部的心理建设课程班,课程班可参照其他课程的课堂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先讲授专门的心理学理论知识,然后进行模拟咨询、案例分析等。二、可每年定期举办素质拓展活动。素质拓展活动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的,现已广泛应用在各行业的管理培训中,这种户外的学习方法往往能够通过参与者的体验使参与者激发自身潜能,克服惰性、勇面压力、重获自信、提高心理素质。学校可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心理建设教育的效果,节省培训时间和精力。三、学校也可以设置学生干部可专门申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立项等。学校都有专门针对教师和学生的科研立项,学校也可开设针对学生干部心理建设方面的立项,使学生干部通过申请立项,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通过学生干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不但达到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效果,并且在其他学生中形成榜样示范效应,形成良性互动。

总之,高校应关心和支持学生干部队伍在心理建设方面的培养;从环境的营造到人、财、物的投入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上积极支持学生干部队伍的心理建设。

四、结论

心理建设不同于心理辅导,心理建设正如建房子打根基一样,需要高校教师针对学生干部这个主体进行主动性的心理知识传授、心理能力训练,使学生干部通过一系列持续的学习和锻炼,从根本是上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校往往重视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对学生干部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高校教师重视的是对他们的选拔、任用,对他们的心理建设并未重视。针对这一现实,高校应该提高对心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对学生干部的心理建设,帮助学生干部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将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建民,张飞鹏.心理素质在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及培养途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2]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校董会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4

关键词:实习,就业,联动机制,人才培养

当前, 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主要表现为社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与高校无效供给和社会有限需求与高校过多供给的矛盾。高校与企业建立就业联动机制为解决这个矛盾开创了一个新思路, 而实习又是促进校企交流、增进学生和企业相互了解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所以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校企实习就业联动机制十分必要。

1 实习与就业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所谓大学生实习就业联动机制, 是指高校、企业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 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供需平衡为导向, 共同承担责任, 加强优势整合, 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建立实习就业联动机制就是打破人才培养与吸收人才方面高校、企业自身闭环, 加强相互间信息的对称性, 相互借力, 充分利用和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 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 使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受益。所以高校、企业、学生构成影响实习就业联动机制的三个方面。

(1) 高校现状。当前各个高校都为人才教育、就业问题采取了很多新的政策, 如实施“1+2+1” (或称“3+1”) 培养模式, 设立“卓越工程师班”, 修订教学大纲,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和学分等, 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就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 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在短期内适应岗位工作需要, 尽快发挥自身优势得到企业认可成为栋梁之才。但是面对扩招后学生数量的上升, 越来越多学生实习岗位需求的矛盾日益严重, 加上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力量有限, 造成实习管理漏洞较多, 最后为了保证一定的“就业率”数据, 不得不放松对学生的要求, 对一些不严格执行实习管理规定的学生采取宽容的处理方式, 从而影响了实习的质量。同时一些企业因为对这样的学生有看法而采取不接收或减少接收实习人数的措施, 使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逐步紧张。

(2) 实习企业现状。企业历来都把人才队伍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作为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手段。然而不是每个企业的各个阶层都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企业上层和某些中层领导, 他们很支持和重视实习工作, 但是实习工作的具体执行是由部分中层、基层一线工人安排和完成的, 这些人员或者缺乏指导经验或者怕耽误产值而排斥学生实习或将学生安排到一些手工、体力操作多的岗位。这样的状况使学生在一线实习时受到一定的阻力。学生一方面由于实践能力的欠缺, 害怕不会操作或不熟练影响生产速度而产生畏惧的心理, 另一方面自身主动学习能力不够, 比较依赖企业指导人员去主动教他们, 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好师傅”, 他们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 要么每天重复体力劳动, 要么没有事情可做, 从而对实习失去兴趣, 最后影响在企业就业的信心。

(3) 学生现状。学生是就业联动机制的主体对象, 个人思想认识行为偏差较大。一是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念, 就想找环境好的、一毕业就拿高薪的企业, 对普通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和机遇不感兴趣。二是自学能力较差, 思想懒惰, 学习和实习均缺乏主动性, 对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想依赖学学校和实习师傅身上。三是怕苦、怕脏、怕累, 不愿意在某些岗位实习, 或者挑剔实习环境条件, 要求换单位、换岗位, 影响实习质量和实习企业对大学生的看法。

2 建立实习就业联动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每个企业都面临国内外同行的直面竞争, 需要通过对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创新和培养来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高校应该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把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向社会各行业输送人才的目标, 培养有专业特长、有一定的工程实习实践能力的人才, 满足企业人才需求。高校在新形势下应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校企建立实习就业联动机制, 实现学校和企业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3 实习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有效保障

实习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新的责任、利益协调机制, 高校和企业应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共同营造大学生实习就业的良好氛围。

实习就业联动机制下的高校应重点提供以下保障。

(1) 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保障。学校要想培养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生, 必须建立有一支专业基础深厚的教师队伍, 包括新教工的专业知识提升和专业技能培训, 为了弥补教师在动手能力上存在的不足, 可以聘请企业中有一定学历、经验丰富的人员加入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中。

(2) 学生思想工作的保障。高校的学生工作应针对学生现状采取更丰富有效的措施, 加强学生对实习、就业树立正确思想认识的引导, 引导学生改变懒惰、好高骛远的思想认识行为, 脚踏实地做人做事。

(3) 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和考核制度。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强化考核方法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 杜绝实习过程学生的懒散、弄虚作假的现象, 促进学生实习收到学生、企业都满意的效果。

(4) 树立明确的实习内容及目标。学校在派遣实习时, 必须使企业和学生都明确实习内容和要求, 使实习中每个指导人员、学生都知道每个岗位上应该教什么、学什么、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才算完成实习等目标,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和学。

(5) 建立就业市场反馈机制。高校要把实习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建立健全就业市场反馈机制, 一方面完善学生实习、就业信息库的数据库建设, 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信息反馈工作, 定期开展企业代表座谈会, 搜集企业对实习、就业的总结和期望, 确保专业教学与实习实践活动紧贴、与市场联动。

企业作为实习就业联动机制的另一个主体, 应该全员转变观念, 自上而下形成一个有效的实习指导体系, 避免实习指导过程管理脱节;将指导学生实习作为相关岗位员工必须完成的一个考核指标;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关系, 请合作高校派遣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定期到企业培训新员工, 加强员工的基础知识, 使员工的综合技能得到提升。

4 结语

实习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是推动实习、就业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 校企双方均应建立和明确中长期的战略构架, 将培养与聘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共同使命和目标转化为双方当务之急的具体任务, 并制定落实措施, 搭建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平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好地为行业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励立庆, 王志军.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2) .

[2]蒋华江.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与学生就业联动机制[J].台州学院学报, 2008, 30 (3) .

[3]陶华蕾.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的创建和维护[J].出国与就业, 2010 (9) .

校董会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5

1. 1 培养目标

2007年,加拿大教育部长联合会 ( CMEC )[1]发布了《加拿大学位资格框架》( Canadian Degree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其从6个维度规定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水平标准,即: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法论知识、对知识的应用、交流技能、对知识之局限性的认知及专业能力/自主性。“学位水平标准”作为加拿大硕士学位教育和博士学位教育的基本架构与总体纲领,既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诉求,也是加拿大各研究生培养机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加拿大学位标准对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提出了内涵各异、程度有别的要求,如: 硕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着重强调批判性理解、分析和评价知识的能力,而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则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包括接触专业前沿、从事原创性的高水平研究,以及达到学术自治的能力等,这是由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内涵及实质决定的。当然,加拿大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存在若干共性,如: 具备与他人交流学术问题的能力,把握知识之局限性、复杂性及其潜在价值的能力,以及实现学术/专业自主性的能力,等等。

1. 2 招生录取

1. 2. 1 报考条件

诚如加拿大教育部长联合会 ( CMEC) 所制定的研究生“准入要求”( Admission Requirements) 所述,申请在加拿大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人员,首先要分别具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一般情况下,高等院校招收博士生时更倾向于接收已获得研究型或学术型学位 ( Research /Academic Degrees) 的硕士毕业生,而专业型或应用型 ( Professional/ AppliedDegrees) 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往往会被拒之门外。其主要原因在于,加拿大的博士生教育侧重高深知识的学习和原创性的高水平科学研究,而研究型或学术型学位的学习恰恰为学生将来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创新性研究打下基础; 相形之下,专业型或应用型学位更偏重于为学生提供某一专业实践的特殊技能和必备的资质[2]。除此之外,前一阶段的学习成绩也是学校决定是否接受投考者的重要参照指标。通常情况下,申请攻读硕士学位者,大学阶段的各科成绩不得低于B ( 即良好) ; 而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者,硕士期间的各科平均成绩须达到B + ,此外还要表现出至少相当于B + 水平的研究能力[3]。

1. 2. 2 申请程序及相关准备

上述研究生报考条件只是学生申请研究生学位的最低标准,如若想在众多的投考者中竞争取胜,学生还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并严格遵循申请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向高等院校申报攻读研究生学位。攻读加拿大研究生学位的申请程序是较为严格的,包括准备相关学历、学位证明及教授推荐信,填写研究生申报书、奖学金申请书,与院校协商奖学金资助额度,回复高等院校录取通知等[2]。作为各院系的录取委员会进行择优录取所参照的重要文本之一,研究生申报书的内容因各高校及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鉴于其行使全面反映申报者情况的职能,申报书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申请人基本信息、个人履历、前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学习动机、研究兴趣,以及今后的科研计划等。除此之外,专家推荐信及指导教师的学术简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录取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学生既享有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是对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如信息检索能力、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等。

1. 3 课程

1. 3. 1 完全学分制和选课制

加拿大的研究生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加拿大各个省对学分制的规定有所不同,学分是指学生参加课程学习、课堂讨论、学术会议、实验室工作、实习和科研等全部学术活动所花费的学时数。一般1学分至少代 表花费于 学术活动 的时间为45学时”[4]。将“选课制”落到实处是推行“完全学分制”的必要保障。加拿大的学术型硕士须修习完规定学分的课程后方可撰写学术报告,并申请硕士学位; 应用型硕士也必须在修习完规定学分的课程之后才能参加资格考试以申请硕士学位; 而博士研究生必须学习完规定学分的课程后方可确定指导教师,并进入论文写作阶段[5]。在课程设置上,加拿大力求以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使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在广度和深度上达到平衡。

1. 3. 2 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

加拿大的研究生课程共有3种类型,即: 知识课 ( lecture) 、研究课 ( Seminar) 和阅读课 ( Colloquium) ,三者的授课方式和训练重点均不尽一致[6]。知识课以基础知识训练为目的,课程主题和范围的定义很灵活。知识课在研究生课程训练中占的比重较小,但对打好基础非常有用。这种课的最大优点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包含有关于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研究课上课时学生可随时举手要求发言、提问题、与教授进行充分讨论。阅读课上教授会提供一个详细的阅读书目,并列出该专题的重要著作,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阅读和准备资格考试。

“当学生顺利地完成硕士论文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视为知识的生产者以及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而对于那些‘课程硕士’ ( All Course Master) 而言,他们不会有此种成就感”。基于对这一现象和事实的认识与关注,纽芬兰纪念大学 (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教育学系的教师开展了一项课程改革及其研究,以期促使“课程硕士”达到与“论文硕士”类似的学习效果,即知识建构与知识传播[7]。在此项课程改革中,教师指导“课程硕士”通过“批判性对话”( Critical Dialogue) 及“小组式评判” ( Collegial Critique) 来实现知识的建 构与传播。作 为一种高 峰体验课 程( Culminating Course) ,学生们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交流各自的研究主题、设计及最终成果,“信息技术与同行评议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社会性交往,从而引领其构建知识”,且“当其将已有的和当前的有关个人及专业方面的知识、经验等相连接的时候,学生们对知识形成了新的理解,并积极投身于其所在的学校及社区的知识传播活动”。研究表明,此种研讨课在诸多方面对纽芬兰大学教育学系及省研究生教育体制产生了影响。在本院系中,这一课程使合作学习的氛围更为浓厚,且学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本省不同的学区中,研讨会式的研究生课程扩展到了专业发展活动领域。

1. 4 教学

1. 4. 1 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

加拿大研究生教育的授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讲授 ( Lecture) 、讨论 ( Seminar) 、课程作业( Assignment) 、学生展示 ( Presentation) 、网上教学辅导 ( Teaching Online) 、实验 ( Experiment) 、研究论文 ( Research Paper) 、实习项目 ( Practicum) ,等等[8]。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既能适应多样化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能满足多元化教学目标的要求。有学者指出,加拿大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讨论与实战并重”,并介绍了有关“田野研究”( Field Study) 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学生必须实地完成教师规定的现场观察和深入访谈,并将观察笔记、访问录音与文字记录,连同自己撰写的相关正式论文一同上交。通过这样的阅读、研讨、实践、写作的一次次反复、强化,学生就可以熟悉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了”[6]。

众所周知,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对学生认知领域的关注程度及采取的授课方法也有所不同。加拿大的医学研究在世界享有盛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注重对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化培养和训练。为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在“外科医疗” ( Medical - Surgical) 这门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博物馆,指导其记录每一件艺术品的详细信息,辨认艺术品的质量及样式,并判断其艺术价值。实践表明,这些学生在观察并分析病人的医学影像时可以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并在病情诊断方面更为流畅和精准。目前,学界呼吁将这一授课方法应用于加拿大医学教育的各个层次,包括博士生教育阶段[9]。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麦吉尔大学 ( Mc Gill University) 在研究生教育中广泛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并于近年来在全校范围内开发信息系统及相关技术,使之广泛应用于研究生教育教学中。“虽然麦吉尔大学是以其出色的研究活动而著名的,但是‘教与学’始终居于学校使命的核心位置……获取信息及其支持性的技术越来越被视为学习活动的关键要素”[10]。值得强调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技术并不单纯与硬件设备相连,而是应将其广泛地理解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科学的、组织化的知识的应用”,且不能将计算机及网络等教学媒介仅仅理解为工具而忽视其广阔的社会影响。基于此种认识,麦吉尔大学坚信“二十一世纪的教学与科研必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技术’的指导作用,且这种经验将使加拿大的其他大学从中受益”[10]。

1. 4. 2 教学组织形式

Graduates United In Dialogue for Excellence( GUIDE)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加拿大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备受推崇[11]。该模式最初由一群在读的护理学研究生自发创造,其初衷在于为个体成长和专业发展建立一种支持性的环境 ( Supportive Environment ) 。在这种类似于“论坛” 的环境中,研究生们交流思想、合作学习、相互监督、共同研究,并最终形成了新型的研究生教学组织形式。如今,GUIDE邀请相关领域的出资人及决策人出席论坛,使其了解本校这一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科研情况; 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护理领域的领导之间交换观点、分享经验,成功地促进了个体的专业成长及个体之间的联结与合作,从而使所有的参与者受益。具体而言,GUIDE的目标及要点包括: 为研究生及相关领域的实践者分享观点,发现并解决当前的问题提供机会;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新的知识,并与不同的伙伴一起找寻相关领域教育、实践、政策及研究的方向; 在研究生与相关领域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式的联系,以期实现科研与实践的创造和创新;通过帮助研究生掌握随机应变的策略,以促使其从研究生到未来领导者的转变; 为大学与相关实践领域的合作提供论坛; 为研究生的专业发展服 务,等等。

1. 5 师生关系

加拿大的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 ( Supervisor) 和导师委员会 ( Supervisory Committee) 共同指导的体制。研究生导师不参与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工作,也不负责对研究生提供科研资助,其职责和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 为学生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提供支持; 以及帮助研究生进入更为宽广的学术领域。指导委员会一般由3人组成: 导师、一名同系人员、一名外系人员,以此避免学生成为导师的复制品,即“近亲繁殖”。

“导师与指导委员会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研究生学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师生关系对于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位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学科专业要求及院系管理方式的不同,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不同的指导文化( Supervision Culture) ,师生之间的关系从一种极其结构化的“学徒工训练” ( Master to Apprentice) 到非结构化的“对独立学者的简单指导”( SubtleGuide of an Independent Scholar) 。加拿大研究生教育联合会 ( CAGS) 指出: 导师应该乐于接见学生,并确保为研究生提供定期的指导和反馈,并对师生之间的学术探讨与质疑予以鼓励和支持; 但是学业最终成功与否将把握在研究生的手中,学生对运行其研究生学业拥有实质性的责任。加拿大的研究生教育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权责分明的专业合作关系,学生不是导师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研究者,其交往范围也不应局限于导师一人,而是与更为宽广的学术团体 相连, 从而实现 自主发展 和创造性发展[12]。

1. 6 学业评价

1. 6. 1 学业考核

众所周知,学业考核的内容和形式会因学科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殊异。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其通常是为研究生开设专业课程,并以笔试 ( Written Tests) 或论文 ( Papers) 的形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考核。而在其他一些专业,课程是以学生阅读或自主研习的形式开展的,其考核方式多为阶段性评价 ( Periodic Evaluation) 。加拿大的大学通过严格的学业考核来决定博士生是否有资格继续开展研究、攻读学位。这种综合考试通常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由该博士生的导师和其他教师联合评价。这种考试的具体性质在院校之间和学科之间会有所不同,如诊断性的、总结性的,等等[13]。

1. 6. 2 论文写作

论文在加拿大研究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即一方面论文是研究生学业考核的重要形式之一,另一方面加拿大的大学极为注重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把关。加拿大研究生论文写作一般要经过研究问题的选择、确定研究计划和分析、整合与写作这3个程序。“论文中要体现学生对研究背景的理解,对研究方法的清晰认识,对研究结果的呈现,以及在合理的分析框架中讨论研究结果”[13]。在加拿大,导师鼓励所有阶段的研究生积极展示其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并向学术期刊投稿,借此帮助学生获得未来职业生涯所必需的技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对其所正在从事的研究的效益及价值有更好的认知,甚至可以对未来的就业市场更加明朗。此外,由于在研究生学术研究及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诸如学生、导师、院系甚至一些“非大学合作者” ( Non - University Partners) 等利益主体均参与其中,大学需要制定政策以界定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并形成相应的机制以确保其实现,从而保护学生的权益以及有效整合所有参与主体的利益。最后,加拿大研究生论文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即“独创性” ( Original) ,这是因为博士生的学术贡献即在于促进知识的发展。博士阶段的教育要训练学生成为一名学者和思考者,其可以有理有据地将创造的新知识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概念背景下,并且可以充满自信地指导其他学生在相同领域中所作的研究[13]。

1. 7 学位授予

在加拿大,研究生博士论文撰写完毕之后,须在导师的许可下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方可被授予学位。卡尔加里大学 ( University of Calgary) 的教授Fred L Hall通过对加拿大26所大学进行实证调查,研究了加拿大博士学位论文的考核情况。研究表明,加拿大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的考核分为送交外审专家考评以及口试 ( Oral Examination) /答辩 ( Oral Defense) 两个环节。与这两个环节相关的统计数据及结论如下: 有61. 5% 的院校规定先由院系指导委员会 ( Supervisory Committee) 通过,再将该论文送交外审专家考核。当外审结果不容乐观时,口试一般会相应延期。有76. 9% 的院校对外审专家的资质有明确的要求,这些标准包括院校层级、研究专长、学术业绩、具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指导经历等,且一般是由院系、研究生院以及导师负责联络外审专家。有一半的院校会邀请外审专家出席或以电话、视频等方式参加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有76. 9% 的院校会在指导委员会中选派专家参加答辩会。有84. 6% 的院校会在博士生指导委员会成员之外另选一名以上的专家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会。只有6所院校在答辩前将外审专家的意见事先提供给答辩委员会,有7所院校要求博士生在答辩会上回答外审专家提出的问题[14]。

1. 8 质量保障

加拿大没有国家层面的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其主要通过立法、绩效考核、会员资格、大学排名、专业认证以及学位质量评估等形式和途径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各省级政府通过制订法律法规设置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质量标准及学位授予标准,并对高校申报的专业及学位进行严格审批;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还建立了与高等院校的“成绩”和“效能”相关的拨款机制,如绩效拨款 ( Performance - Based Funding) 、目标拨款 ( Targeted Funding)等[15]。“加拿大高等院校联合会” ( AUCC)[16]等全国性非政府组织通过规定“学术自由、科研水平以及学术贡献”等会员资格来保障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与人才培养质量。《麦克林》时事杂志 ( Mac Lean'sMagazine) 则采取分类评估的方法对各类高等院校的学生情况、课堂情况、师资队伍、财政状况、图书馆和声誉进行排名,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加拿大设有近20个全国性的专业认证机构对大学设立的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评估和认证,而且直接参与高校课程标准的制订; 安大略省政府则通过安大略研究生教育委员会 ( The Ontario Council on Graduate Studies,OCGS) 实现对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质量评估[17]; 而高校内部的评估标准往往以专业认证 (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的标准作为参考和补充[8]。《加拿大学位资格框架》通过对各级学位获得者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与所学专业前沿学术水平的接近程度”这4项指标的评价实现 对各学位 人才培养 质量的评 估与监控[1]。

2 加拿大研究生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与机制

如果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3个方面来观照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话,我们可以将加拿大研究生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与机制概括为以下3点:

第一,培养目标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理想状态和应然状态的期待。加拿大的研究生教育目标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在学术批判性、原创性和自主性等方面的要求,为高校各院系专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等提供了宏观的指导思想,也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科研中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

第二,培养过程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和核心。加拿大的诸多教育政策和实践均体现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高度关注,形成了一系列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和机制,如: 在正规的课程学习之外大量地开设研讨课程和学术会议,或者将学术探究融入到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去,使学生在相对集中的学术团体中交流观点、设想及疑惑;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提升其知识建构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加拿大鼓励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建立一种专业化和学术性的师生关系,从而维护学生平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 最后,在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准入”和“准出”方面,加拿大形成了规范而严格的机制,包括侧重对研究生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以及对研究生在科研独创性、呈现能力及灵活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检验和评价。

【校董会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推荐阅读:

上一篇:鲜肉和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下一篇:房产经纪人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